高级搜索
相关搜索: Bluetooth, Virtual Reality, android, mtk, smart phone, smart watch, Keyboard, OPENBOX 查看更多
优婆塞戒经七卷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七卷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SKU编号: FS9103865
佛陀涅槃前曾开示弟子们,佛灭度后,不论出家弟子,还是在家弟子都应“以戒为师”。 佛陀在《金刚经》中曾把佛法比作助我们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舟船,而“戒”便是行船操作的规范。
欢迎转载 功德无量
     

优婆塞戒经七卷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译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西方之土属婆楼那天。有供养者。彼婆楼那则为护助。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下方之土属于火天。有供养者。火天则为护助。上方之土属于风天。有供养者。彼亦为护。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东方则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寿命与财。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北方即是毗离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下方则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命之与财。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无上。无上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命之与财。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如是六方谁能供养。善男子。唯有菩萨乃能供养。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为菩萨耶。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者则不能供养是故如来不应说言。彼六方者属众生心。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无人天性。师子虎狼狗犬等性。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转。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怖畏心。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是故我记是大喜地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若有定性。已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是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和合。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是义云何。金合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亦复如是。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已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若未能修。是名为退。复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净。是名不退。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亦名不退。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有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胜于一切辟支佛果。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腻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

发菩提心品第二

  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二者增长财物。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复有二事。一者作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复有二事。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愍心。五者勤修精进。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憍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来八种妙声。复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己无异。善男子。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能礼六方增长命财。不如外道之所宣说。

悲品第三

  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今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谓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法华说。言八因者。现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十一因者。如智印说。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憍慢。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碱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无明闇。不知炽然智慧灯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而不能求三昧定水。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罗蜜皆以悲心而作生因。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许善业。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解脱品第四

  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是三方便有定数不。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施一乞儿。能得如见解脱分法。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善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郁单曰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善生言。世尊。说法之人复以何义能善分别。如是等人有解脱分。如是等人无解脱分。善男子。如是法者二人所得。谓在家出家。如是二人至心听法。听已受持。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善男子。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若不能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若复有人阿鼻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能得如是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涅槃人。善男子。是故我于郁头蓝弗生哀愍心。于提婆达多不生怜念心。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万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脱分法。虽尔犹胜缘觉根利。善男子。是法有三。谓下中上。下者声闻。中者缘觉。上者佛也。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是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善男子。若诸菩萨得解脱分法。终不造业求生欲界色无色界。常愿生于益众生处。若自定知有生天业。即回此业求生人中。业者所谓施戒修定。善男子。若声闻人得解脱分。不过三身得具解脱。辟支佛人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得解脱分。虽复经由无量身中常不退转。不退转心出胜一切声闻缘觉。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脱分法。虽复少施得无量果。少戒少闻亦复如是。是人假使处三恶道。终不同彼三恶受苦。若诸菩萨获得如是解脱分法。名调柔地。何故名为调柔地耶。一切烦恼渐微弱故。是名逆流。若善男子。有四种人。一者顺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顺不逆。四者到于彼岸。善男子。如是法者。于声闻人名柔软地。于诸菩萨亦名柔软复名喜地。以何义故名为喜地。闻不退故名为喜地。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愍众生。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增长炽然菩提种子。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则能增长。善男子。菩萨求于菩提之时。复有四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心坚难坏。三者能行难行。四者怜愍众生。复有四事。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善男子。若有说言离是八法得菩提者。无有是处。

  善男子。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如是菩萨出胜一切世间之事及诸众生。善男子。虽有人言。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此佛道甚为难得。何以故。世界无边众生亦尔。众生无边佛亦如是。假使佛道当易得者。一佛世尊则应化度一切众生。若尔者世界众生则为有边。善男子。佛出世时能度九万九那由他人。声闻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诸众生犹不可尽。故名无边。是故我于声闻经说无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诸众生轻佛道故。诸佛圣道非世所摄。是故如来说无虚妄。如来世尊无有妒心。以难得故。说无十方诸佛世尊。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萨道。若人难言。若有现在无量诸佛。何故经中但说过去未来二世有无量佛。不说现在无量佛耶。善男子。我一国说过去未来有恒沙佛。现在世中唯一佛耳。善男子。真实义者能得佛道。无量众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度。如庵罗花及鱼子等。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得解脱分法。是不为难。在家得者。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三种菩提品第五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为佛者。何以故。声闻辟支佛人不名为佛。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觉法性。以何缘故不名为佛。若一切智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一切智。复以何故不名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谛。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有大怜愍救拔苦恼。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六。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由乾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师子龙王调御示导。名大船师。名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净莲花。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也。是大施主。是大沙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获得解脱。善男子。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分别如是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分别。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兼得二定。一菩提定。二者有定。复有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复不得及无见顶相。善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转轮圣王虽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是相业体即身口意业。修是业时非于天中北郁单曰。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葉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善男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其业虽定。修时次第不必定耶。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次得余相。或有说言。如来先得八梵音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或有说言。如来先得无见顶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无见顶相。或有说言。如来先得白毫毛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先得眉间毫相。善男子。除佛世尊余无能说如是相业。善男子。或复有人次第说言。如来先得足下平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足下轮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是故次得手足轮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纤长指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佣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佣满相。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靡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腨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腨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如尼拘陀树王。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过膝相。何以故。为菩萨时。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是故次得手过膝相。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马王藏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见怖畏者能为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马藏相。得是相已次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已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金色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七处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嗔之处不生嗔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是故次得七处满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缺骨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善能分别善不善相。言无错谬不说无义。可受之法口常宣说。不可受者不妄宣传。是故次得缺骨满相。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颊车。皆如师子。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中自无两舌教他不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齿。二白净相。三齐密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十善法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得是相已次第获得四牙白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修欲界慈乐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待求已然后方施。是故次得味中上味相。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广长舌。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众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自不恶口教他不为。是故次得梵音声相。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绀色目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等以慈善视怨亲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得是相已次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如是业。是不为难。在家之人。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

发愿品第七

  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世尊云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为他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无有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常为众生作大利益。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利众生时莫求恩报。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转教他人。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善治众生身心重病。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令彼闻已心得调伏。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于怨亲中其心等一。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憍慢。复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受苦如已无异。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复有三事。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复有三事。一者舍身。二者舍命。三者舍财。舍是三事悉为众生。复有三事。一者多闻无厌。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他修忍。复有三事。一者自省己过。二者善覆他罪。三者乐修慈心。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濡不粗。复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财施。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复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复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复有三事。一者闻诸菩萨苦行不怖。二者见有求者终不言无。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善男子。菩萨若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如是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菩萨若能断得因果。是名法果。诸法之王法之自在。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名义菩萨品第八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云何名为假名菩萨。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为自身命杀害他命。不乐修悲乐于生死。常造诸业受生死乐。无有信心于三宝所生疑网心。护惜身命不能忍辱。语言粗穬悔恨放逸。于己身所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于烦恼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坏结方便。常生悭贪嫉妒嗔心。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猗色命财生大憍慢。所作颠倒不能利益。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濡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蜜。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悕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相不惜身命。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伎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善生言。世尊。义菩萨者。云何自知是义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苦行时先自诫心。善男子。我念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无退转。无量世中以灰涂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序-予+禾]等日各一粒。荆棘恶刺[木*豕]木地石以为卧具。牛屎牛尿以为病药。盛夏之月五热炙身。孟冬之节冻冰儭体。或受草食根食茎食叶食果食土食风食。作如是等诸苦行时。自身他身俱无利益。虽尔犹故心无退转。出胜一切外道苦行。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弃身命。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三者为自除坏贪着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菩萨若能不惜身命。即自定知是义菩萨。善男子。我于往昔为正法故。剜身为灯三千六百。我于尔时具足烦恼身实觉痛。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尔时即得具足三事。一者毕竟无有退转。二者得为实义菩萨。三者名为不可思议。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又我往昔为正法故。于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千疮苦。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又我往昔为一鸽故弃舍是身。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有放逸。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善男子。我于往昔受熊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何以故。具正念故。我于尔时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受瞿陀身劫宾耆罗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身鸽身鹿身。猕猴羖羊鸡雉孔雀鹦鹉虾蟆。我受如是鸟兽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何以故。具正念故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善男子。于饥馑世我立大愿。以愿力故受大鱼身。为诸众生离于饥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无恶罪过。疾疫世时复立大愿。以愿力故身为药树。诸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皮肤血肉骨髓。病悉除愈。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如是苦心不退转。是名义菩萨。菩萨修行六波罗蜜时。终不悕求六波罗蜜果。但以利益众生为事。菩萨深知生死过患。所以乐处为利众生受安乐故。菩萨了知解脱安乐生死过患而能处之。是名菩萨不可思议。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善男子。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于怨亲所平等利益。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善男子。若诸外道化众生时。或以恶语鞭打骂辱摈之令出。然后调伏。菩萨不尔化众生时。无粗恶语嗔语绮语。唯有濡语真实之语众生闻已如青莲遇月赤莲遇日。善男子。菩萨施时财物虽少。见多乞求不生厌心。是名菩萨不可思议。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边地恶众生时。心无疲厌。是名菩萨不可思议。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三者离坏之众能令和合。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是名菩萨四不可思议。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呵责一切烦恼。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二者施时为他不求果报。三者施已心乐不生悔恨。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行时自观其心。我是名菩萨也。义菩萨乎。众生若能作如是事。当知是人即义菩萨也。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作如是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如是事。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自利利他品第十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提。云何菩提道。佛言。善男子。若离菩提无菩提道。离菩提道则无菩提。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出胜一切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何以故。所说不谬无颠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善男子。菩提道者。即是学。即是学果。云何名学。行菩提道未能具足不退转心。是名为学。已得不退。是名学果。未得定有。是名为学。已得定有第三劫中。是名学果。初阿僧祇劫犹故未能一切慧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第二阿僧祇劫虽一切施。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如是二处。是名为学。第三阿僧祇劫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是名学果。善男子。菩萨修行施戒忍辱进定智时。是名为学。到于彼岸。是名学果。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善男子。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为此二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得菩提已。是名学果。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能利他已。是名学果。习学世法。是名为学。学出世法。是名学果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为诸众生亦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作无漏业。是名学果。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天人世乐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着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在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如是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复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善男子。若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大众中有诸过失。菩萨见已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如其不能先随其意便为说法。是则名为下品菩萨。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乐善友者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善男子。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至心听者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能问义者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能解义者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上下智。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一者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呵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世报。如是之人能从他听。从他听时具十六事。一者时听。二者乐听。三者至心听。四者恭敬听。五者不求过听。六者不为论议听。七者不为胜听。八者听时不轻说者。九者听时不轻于法。十者听时终不自轻。十一听时远离五盖。十二听时为受持读。十三听时为除五欲。十四听时为具信心。十五听时为调众生。十六听时为断闻根。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利他。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清净说者复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善男子。不净说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亦名污辱。亦名错谬。亦名失意。清净说者。名曰净洁。亦名正说。亦名实语。亦名法聚。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经声论因论。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说。听者有四。一者略闻多解。二者随分别解。三者随本意解。四者于一一字一一句解。如来说法正为三人。不为第四。何以故。以非器故。如是四人分为二种。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现在调伏。生者未来调伏。善男子。譬如树林凡有四种。一者易伐难出。二者难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难伐难出。在家之人亦有四种。一者易调难出。二者难调易出。三者易调易出。四者难调难出。如是四人分为三种。一者呵责已调。二者濡语而调。三者呵责濡语使得调伏。复有二种。一者自能调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请他令调。复有二种。一者施调。二者咒调。是调伏法复有二时。一者喜时二者苦时。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二者为其给使。善男子。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先学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复为众生说烦恼过烦恼解脱。叹善友德呵恶友过。赞施功德毁悭过失。菩萨常寂赞寂功德。常修法行赞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所谓在家。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如是名为自利利他。菩萨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然后乃说甚深法界。何以故。为易化故。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得调伏众生。菩萨不为贪身命财。护身命财皆为调伏诸众生故。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化人。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善男子。众生诸根凡有三种。菩萨诸根亦复三种。谓下中上。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萨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萨能三种化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二利。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种姓。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辩了。八者无大众畏。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无量世中常坏憍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辩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是因缘无大众畏。如是八事有三因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三者福田净。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成器成善法故。菩萨所以求语辩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能自他利。能如是行。是名实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具足受持优婆塞戒乐以化人。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憍慢。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终不以此而生憍慢。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何以故。惭愧坚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所以者何。二因缘故。一者智慧。二不放逸。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之所倾动。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因缘。一者乐修善法。二者分别善恶。三者亲近正法。四者怜愍众生。五者常识宿命。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憍慢。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已思欲大报。于已怨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愍。见他偷时默然不动。见来打者生于悲心。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宁丧身命终不虚言。何以故。知果报故。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善法中生亲旧想。若于外法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虽复久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于彼而生远想。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作恶事。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恶来加已以善报之。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口业清净诵读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意业清净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世间之事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所学之事世中最胜。虽得通达心无憍慢。以已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迳世不绝。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法教化众生。说因说果无有错谬。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善男子。菩萨具足如上八法。则能施作如是等事。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是八法。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二庄严品第十二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便得如是二种庄严。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而其内心不生忧悔。若能具足是二庄严。则得微妙善巧方便。了知世法及出世法。善男子。福德庄严即智庄严。智慧庄严即福庄严。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有智之人所学世法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智者若能分别世法及出世法。世间法者。一切世论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阴入界。菩萨知是二法因缘。故能二世自他利益。善男子。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善男子。是二庄严有二正因。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修是二因。虽复流转生死苦海心不生悔。复次菩萨具足二法。而能庄严无上菩提。一者不乐生死。二者深观解脱。是故亦能二世利益。了知法相得大智慧。能令自他财命增长。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菩萨若施所亲爱处为报恩故。若施怨仇为除恶故。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则名为施波罗蜜。菩萨施时离于悭心。名尸波罗蜜。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罗蜜。所施之物手自授与。名精进波罗蜜。至心系念观于解脱。名禅波罗蜜。不择一切怨亲之相。名般若波罗蜜。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名智庄严。复次善男子。菩萨若能调伏众生。名智庄严。同于众生受诸苦恼。名福庄严。菩萨能令一切众生离于恶见。名智庄严。能教众生住信施戒多闻智慧。名福庄严。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何等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读诵世论不生疲厌。五者学诸世业亦不厌之。善男子。菩萨具足二种庄严则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自知罪过。二者不说他过。三者乐瞻病人。四者乐施贫人。五者获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时中常至心修六波罗蜜。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仇。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已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戒者及弊恶人。心不嗔恚常生怜愍。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

优婆塞戒经卷第三

摄取品第十三

  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求自乐。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脱。若能如是勤教诏者。名义菩萨。是名善人。分陀利花。人中香象。调御丈夫。名大船师。善男子。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善男子。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破和合僧。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在家菩萨有一弟子。所谓在家。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教习八智。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教诏调伏出家弟子。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如是师徒能增三宝。何以故。如是弟子知八智已。能勤供养师长和上耆旧有德。能受善语能勤读诵。兼为法施心不放逸调伏众生。能瞻病苦给施贫乏。善男子。出家菩萨若有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见恚能忍。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怜愍众生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调伏妻子眷属。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憍慢不亲恶友。节食除贪少欲知足。斗诤之处身不往中。乃至戏笑不说恶语。是则名为不放逸法。出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先当教造不放逸法。受苦乐时常当共俱。设在穷乏有所须者。六物之外有不应惜。病时当为求觅所须。瞻病之时不应生厌。若自无物应四出求。求不能得贷三宝物。差已依俗十倍偿之。如波斯匿王国之正法。若不能偿。复当教言。汝今多负三宝之物不能得偿。应当勤修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若能至心发菩提心。若教千人于佛法中生清净信。若坏一人殷重邪见。出家菩萨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善男子。在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复当供给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欲行之人及远至者。所有僮仆作使之人。先给饮食。然后自用。又复教令信向三宝。苦乐共俱终不偏独。随时赏赐不令饥寒。终不打骂鞭挞苦楚。应当软言敦谕教诏。设有病者应当瞻疗。随所乏少当为求索。世间之事悉以教之。婚姻求对无求卑下。教以如来五部经典。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一切出家内外诸道。随意供养终不选择。何以故。先以施摄后当调故。以六和敬而教诏之。若求财物商贾农作奉事王者。常当至心如法而作。既得财已如法守护乐为福德。见他作时心生欢喜。是则名为不放逸法。在家菩萨若能教诲在家菩萨如是事者。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善男子。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犹如一子。教离诸恶修行善法。见作恶者挝打骂辱终不断命。财物六分税取其一。见嗔恶者教修忍辱及不放逸。经言柔软。又能分别善恶之人。见有罪者忍而不问。随有财物常行慧施。任力读诵五部经典。善能守护身命财物。能化众生不令作恶。见贫穷者生大怜愍。自于国土常修知足。恶人谗谤终不信受。不以非法求觅财物。如法护国远七种恶。一者不乐樗蒲围棋六博。二者不乐射猎。三者不乐饮酒。四者不乐欲心。五者不乐恶口。六者不乐两舌。七者不乐非法取财。常乐供养出家之人。能令国人常于王所生父母想信因信果。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己胜他不生憍慢。知恩报恩小恩大报。能伏诸根净于三业。赞叹善人呵责恶人。先意发言言则柔软。自无力势如法属他。取他国时不举四兵。众生恐怖能为救解。常以四摄而摄取之。善能分别种种法相。不受法者软言调之。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畜二弟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畜一弟子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受戒品第十四

  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萨云何得受优婆塞戒。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人有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父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者至心爱念。二者终不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娉上族。五者教以世事。言南方者即是师长。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是人则能供养南方。是师复以五事报之。一者速教不令失时。二者尽教不令不尽。三者胜己不生妒嫉。四者将付严师善友。五者临终舍财与之。言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是供养西方。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一者所作尽心营之。二者常作终不懈慢。三者所作必令终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常为瞻视宾客。六者净其房舍卧具。七者爱敬言则柔软。八者僮使软言教诏。九者善能守护财物。十者晨起夜寐。十一者能设净食。十二者能忍教诲。十三者能覆恶事。十四者能瞻病苦。言北方者即善知识。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敬软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是善知识复以四事而还报之。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离恶法。三者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四者放逸之时能令除舍。言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病瘦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奴婢复以十事报之。一者不作罪过。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主虽贫穷终不舍离。六者早起。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报。九者至心敬念。十者善覆恶事。言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沙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痛医药。怖时能救馑世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是出家人以五种事报。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生智慧。三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闻。若有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则得增长财命。能得受持优婆塞戒。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软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愍怜故听受。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也。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也。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将不作盗法人不。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人。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将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于大众作妄语乎。若言无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人归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已。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罗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秏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于妄语。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外物一切资产减少。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善男子。是五恶法。汝今真实能远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应作。何等为四。无贪因缘不应虚妄。为嗔恚痴恐怖因缘不应虚妄。是四恶法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如是五处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五事所不应作。一者不卖生命。二者不卖刀剑。三者不卖毒药。四者不得沽酒。五者不得压油。如事五事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三事。所不应为。一者不作罗网。二者不作蓝染。三者不作酿皮。如是三事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二事所不应为。一者摴蒱围棋六博。二者种种歌舞伎乐。如是二事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种人不应亲近。一者棋博。二者饮酒三者欺诳。四者喜酤酒。如是四人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应作。何等放逸。寒时热时饥时渴时。多食饱时清旦暮时。懅时作时初欲作时。失时得时怖时喜时。贼难谷贵病苦壮少年衰老时。富时贫时为命求财时。如是时中不修善法。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分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博。留余一分藏积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是四恶人汝能离不。若言能者。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大德僧听。是某甲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已满六月中净四威仪。至心受持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说。僧若听者。智者复应作如是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汝能怜愍诸众生故受是戒不。若言能受。尔时智者次应为说三归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三归已名优婆塞。尔时智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若随意说。尔时智者当随意授。既授戒已。复作是言。优婆塞者有六重法。善男子。优婆塞受持戒已虽为天女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三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月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崄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趣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苽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赋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住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花。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花。优婆塞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净戒品第十五

  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当令是戒净耶。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复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无贪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复有五法。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见怖懅者能为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复有四事。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于一切法不取不着。复有四法。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我所。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复有三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着。二者施众生乐其心平等。三者如说而行。复有三法。一者能施众生乐因。二者所作不求恩报。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法。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间不息。虽受是苦心终不悔。复有三法。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与他人。二者未除嗔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痴心。而能分别善恶之法。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复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营他事。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复有三法。一者心无妒嫉。二者见他受乐心生欢喜。三者善心相续间无断绝。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慧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慧施三种众生。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善男子。菩萨若以净法净心要在二时。一佛出世时。二缘觉出时。善男子。众生善法有三种生。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闻思二种在二时中。从修生者不必尔也。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是不为难。在家净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息恶品第十六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何修。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钵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能破四魔名婆伽婆。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久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切无量烦恼。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来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以是因缘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善男子。若人受持优婆塞戒欲净戒者。当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则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贪嗔痴断具足成就一切善法。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者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是二种田。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当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不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花至无量花。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一匝至无量匝。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人作。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见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伎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若见鸟兽践蹋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之所坏处。亦当自治。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若作宝塔及作宝像。作讫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花种种伎乐而供养之。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花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泥。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彩绵铃磬绳锁而供养之。画佛像时彩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花贯散花妙绋明镜。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种种伎乐歌舞供养。如昼夜亦如是。如夜昼亦如是。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若自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佐助之。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云何名为供养于法。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云何供养十二部经。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供养法时如供养佛。又复有法谓菩萨。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谛。若信是者名供养法。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供养三宝是不为难。在家供养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咨问若不咨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见恐怖者能为救护。处饥馑世乐施饮食。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不诳众生。能赞三宝所有功德。不以斗称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不乐酒博贪欲之心。常修惭羞愧耻之德。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不生憍慢。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常修软心不作罪过。设误作者常生愧悔。信是罪业得恶果报。所修善事心生欢喜。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终不打骂嗔恼众生。先意语言。言辄柔软。见众生已生爱念心。知恩报恩。心不悭吝不诳众生。如法求财乐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见穷苦者身代受之。常修慈心怜愍一切。见作恶者能为遮护。见作善者赞德说果。复以身力往营佐之。身不自由令他自在。常修远离嗔恚之心。或时暂起觉生愧悔。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善男子。若人能净身口意业。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嗔心。终不恶报。若来悔谢即时受之。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赞叹忍果呵责嗔恚。说嗔果报多有苦毒。修施忍时先及怨家。正观五阴众缘合和。若和合成何故生嗔。深观嗔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若暂生嗔则生惭愧恐怖悔心。见他忍胜不生妒嫉。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凡所作业要令毕竟。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赞叹精进所得果报。如法得财用皆以理。见邪进者为说恶果。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不中休息。修善法时不随他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着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心若逸乱生怖愧悔。见邪定者为说罪过。善化众生置正定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悉学一切世间之事。于贪嗔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修不放逸先语软语不诳众生。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常乐寂静出家修道。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已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憍慢。受苦不忧受乐不喜。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若人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于财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离悭吝之恶。是名离对。欲施施时施已欢喜不生悔心。是故未来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故名利他。戒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忍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既修忍已能离嗔恶。是名离对。忍因缘故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忍因缘故人生喜心善心调心。是名利他。进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精进故得修善修善法故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修善法时离恶懈怠。是名离对。因是善法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教众生修善令离恶法。是名利他。禅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观。是名离对。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断诸众生贪欲嗔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智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修智慧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修智慧故远离无明。令诸烦恼不得自在。是名离对。除烦恼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得调伏。是名利他。善男子。或有说言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是故说有四波罗蜜。若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若修禅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是故戒即精进。精进即戒。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是故施即精进。精进即施。故知无有六波罗蜜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与果不得为一。是故应有六波罗蜜。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何以故。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毗婆舍那。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调众生施时离贪。是故次说尸波罗蜜。施时能忍舍离之心。是故次说忍波罗蜜施时心乐不观时节。是故次说进波罗蜜。施时心一无有乱相。是故次说定波罗蜜。施时不为受生死乐。是故次说智波罗蜜。善男子。云何名为波罗蜜耶。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是故名为施波罗蜜乃至小罪虽为身命尚不毁犯。是故名为戒波罗蜜乃至恶人来割其身忍而不嗔。是故名为忍波罗蜜三月之中一偈赞佛不休不息。是故名为进波罗蜜。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故名为禅波罗蜜善男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善男子。菩萨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能净六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能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杂品第十九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善男子。若人乐施。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善男子有人说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阴。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布施若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则具五阴。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施果三种。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以是物施故得胜果。若有施主信心淳浓施戒闻慧则得胜果。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财饶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真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加如是报。时节施者得何等果。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辩。无受者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是故应得如是五报。善男子。譬如比丘修集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学。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苽。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若有众生怖畏王者师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已能为救济。名无畏施。自于财宝破悭不吝。若好若丑若多若少。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奴婢仆使。水牛驼驴车乘辇舆。瓶瓮釜镬绳床坐具铜铁瓦器。衣服璎珞灯明香花。扇盖帽履机杖绳索。犁鎒斧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称求者意随所须与。是名财施。若起僧坊及起别房。如上施与出家之人。唯除象马。善男子。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如是四累二法能坏。一修无我。二修无常。善男子。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一者嗔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乐施之人获得五事。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称。五者庄严菩提。善男子。菩萨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为一切施也。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恒以净心施于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施不求报名一切施。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亲等施名一切施。菩萨施财凡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非众生。于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吝惜。名一切施。菩萨布施由怜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时施已不悔。名一切施。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锁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终不以施。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嗔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

  善男子。施主有三。谓下中上。不信业果深着悭吝恐财有尽。见来求者生嗔碍想。是名为下。虽信业果于财生悭恐有空竭。见来求者生于舍心。是名为中。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吝。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无与则恼。以身[貝*致]物而用与之。是名为上。复有下者。见来求者[卑*頁]面不看恶骂毁辱。复有中者。虽复施与轻贱不敬。复有上者。未求便施敬心而与。复有下者为现报施。复有中者为后报施。复有上者怜愍故施。复有下者为报恩施。复有中者为业故施。复有上者为法藏施。复有下者畏胜故施。复有中者等己故施。复有上者不择怨亲。又复下者有财言无。又复中者多财言少。又复上者少索多与。施者无财亦复三种。最下之人见来求者恶心嗔责。中品之人见来求者直言无物。上品之人见来求者自鄙无物心生愁恼。善男子。又复下者常为圣贤之所呵责。又复中者常为贤圣之所怜愍。又复上者贤圣见已心生欢喜。善男子。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愍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观时节不观求者。常念乞者如饥思食。亲近善友咨受正教。见来求者心生欢喜。如失火家得出财物。欢喜赞叹说财多过。施已生喜如寄善人。复语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我今远离悭贪之心。皆由于汝来乞因缘。即于求者生亲爱心。既施与已复教乞者。如法守护勤修供养佛法僧宝。菩萨如是乐行施已。则得远离一切放逸。虽以身分施于乞者。终不生于一念恶心。因是更增慈悲喜舍。不轻受者亦不自高。自庆有财称求者意。增长信心不疑业果。善男子。若能观财是无常相。观诸众生作一子想。是人乃能施于乞者。善男子。是人不为悭结所动。如须弥山风不能动。如是之人能为众生而作归依。是人能具檀波罗蜜。善男子。有智之人为四事故乐行惠施。一者因施能破烦恼二者因施发种种愿。三者因施得受安乐。四者因施多饶财宝。善男子。无贪之心名之为施。云何无贪施。即是业物即是作为业。为作具足布施。名为无贪。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行惠施破悭贪嫉妒嗔恚愚痴。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嗔碍。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脱。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善男子。修行施已其心无悔。是人若以客尘烦恼故堕于地狱。虽处恶处不饥不渴。以是因缘离二种苦。一铁丸苦。二铁浆苦。若畜生身所须易得无所匮乏。若饿鬼身不受饥渴常得饱满。若得人身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及信戒施多闻智慧胜于一切。虽处恶世不为恶事。恶法生时终不随受。于怖畏处不生恐怖。若受天身十事殊胜。善男子。有智之人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调伏自心。二者坏怨嗔心。如来因是名无上尊。善男子。智者施已不求受者爱念之心。不求名称免于怖畏。不求善人来见亲附。亦不求望天人果报。观于二事。一者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二者终不随顺悭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财物。我若终没不随我去。是故应当自手施与。我今不应随失生恼。应当随施生于欢喜。善男子。施者先当自试其心以外物施。知心调已次施内物。因是二施获得二法。一者永离诸有。二者得正解脱。善男子。如人远行身荷重担疲苦劳极舍之则乐。行施之人见来求者舍财与之。心生喜乐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惟。欲令此物随逐我身。至后世者。莫先于施。复当深观贫穷之苦豪贵快乐。是故系心常乐行施。善男子。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懅。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麨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糗也。谁有一日食三揣糗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綖施人系疮。一指许财作灯炷耶。善男子。天下之人谁有贫穷当无身者。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欢喜无厌。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时有分或有与等或有胜者。以是因缘我受波斯匿王食时亦咒愿。王及贫穷人所得福德等无差别。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粗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报无有差别。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除布施已。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食。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善男子。智者当观财是无常。是无常故于无量世失坏秏减。不得利益虽是无常。而能施作无量利益。云何悭惜不布施也。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持戒多闻因缘力故。乃至获得阿罗汉果。虽得是果不能遮断饥渴等苦。若阿罗汉难得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脱。若持戒人虽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璎珞。若人欲求世间之乐及无上乐。应当乐施。智者当观生死无边受乐亦尔。是故应为断生死施不求受乐。复作是观。虽复富有四天下地受无量乐犹不知足。是故我应为无上乐而行布施。不为人天。何以故。无常故有边故。善男子。若有说言。施主受者及受乐者皆是五阴。如是五阴即是无常。舍施五阴谁于彼受虽无受者。善果不灭。是故无有施者受者。应反问言有施受不。若言施即是施受即我者。复应语言。我亦如是施即是施我即五阴。若言施阴此处无常谁于彼受。谛听谛听当为汝说。种子常耶是无常乎。若言常者。云何子灭而生于芽。若见是过。复言无常。复当语言。若无常者。子时与粪水土等功。云何而令芽得增长。若言子虽无常以功业故而得芽果。应言五阴亦复如是。若言子中先已有芽。人功水粪为作了因。是义不然。何以故。了因所了物无增减。多则多住少则少住。而今水粪芽则增长。是故本无今有。若言了因二种一多二少。多则见大少则见小。犹如然灯明多见大明少见小。是义不然。何以故。犹如一种多与水粪。不能一时一日增长人等过人。若言了因虽有二种。要待时节。物少了少物多了多。是故我言了因不增。是义不然。何以故。汝法时常。是故不应作如是说。善男子。子异芽异。虽作得异相似不断。五阴亦尔。善男子。如子业增芽。芽业增茎。茎业增叶。叶业增花。花业增果。一道五阴增五道阴。亦复如是。若言如是异作异受。是义汝有。非我所说。何以故。如汝法中。作者是我受者是身。而复不说异作异受。受不杀戒即是我也。以是因缘身得妙色。是故汝法受者无因作者无果。有如是过。若言我作身受。我亦如是此作彼受。复应问言。汝身我异。身受饮食被服璎珞。妙食因缘得好色力。恶食因缘得弊色力。是好恶色。若属因缘我何所得。若言我得。忧愁欢喜。云何不是异作异受。譬如有人为力服酥。是人久服身得大力上妙好色。有人羸瘦见之心喜。是人即得大色力不。若言不得。我亦如是。身所作事我云何得。何以故。不相似故。我法不尔。阴作阴受相似不断。善男子。若言五阴无常此不至彼而得受报。是义不妨。何以故。我法或有即作即受。或有异作异受无作无受。即作即受者阴作阴受。异作异受者人作天受。无作无受者。作业因缘和合而有。本无自性何有作受。汝意若谓异作异受。云何复言相续不断。是义不然。何以故。譬如置毒乳中。至醍醐时故能杀人。乳时异故醍醐亦异。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故能害人。五阴亦尔。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是故可言异作异受即作即受无作无受者。若离五阴者无我我所。一切众生颠倒覆心。或说色即是我。乃至识即是我。或有说言色即是我其余四阴即是我所。乃至识亦如是。若有说言离五阴已别有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我佛法中色非我也。所以者何。无常无作不自在故。是故四阴不名我所。乃至识亦如是。众缘和合异法出生。故名为作实无异作。众缘和合异法出生。名为受者实无异受。是故名为无作无受。若汝意谓异作异受。何故此人作业不彼人受俱有五阴。是义不然。何以故。异有二种。一者身异。二者名异。一者佛得。二者天得。佛得天得身名各异。是因缘故身口应异。身口异故造业亦异。造业异故。寿命色力安辩亦异。是故不得佛得作业天得受果。虽俱五阴色名是一。受想行异。何以故。佛得受乐天得受苦。佛得生贪天得生嗔。是故不得名为相似色名虽一其实有异。或有佛得白色天得黑色。若以名同为一义者。一人生时。应一切生。一人死时应一切死。汝若不欲然此义者。是故不得异作异受。汝意若谓汝亦异作异受。我亦如是异作异受。若异作异受。应同我过。何故不见自过而责我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我异二种。一次第生亦次第灭。二者次第生不次第灭。是生异故灭亦复异。是故我言异作异受。此作此受不同汝过。譬如有人欲烧聚落。于干草中。放一粒火。是火次第生因缘故。能烧百里至二百里。村主求得即便问之。汝弊恶人。何因缘故烧是大村。彼人答言。实非我烧。何以故。我所放火寻已灭尽。所烧之处一把草耳我今当还偿汝二把。其余之物我不应偿。是时村主复作是言。痴人因汝小火次第生火。遂烧百里至二百里。辜由于汝云何不偿。虽知是火异作异烧。相续不断故彼得罪。善恶五阴亦复如是。受报时阴虽言不作。以其次第相续而生。是故受报。譬如有人与他共货。执炬远行至百里外。若不至者当输罚负。如其到者汝当输我。执炬之人至百里已。即从责物。他言。汝炬发迹已灭。云何于此从我索物。执炬者言。彼火虽灭次第相续生来至此。如是二人说俱得理。何以故。如是义者亦即亦异。是故二人俱无过失。若有说言五阴亦尔。即作即受异作异受。俱无过失譬如此彼二岸中流。总名恒河。夏时二岸相去甚远。秋时二岸相去则近。无常定相或大或小。虽复增减人皆谓河或有说言此不是河智人亦说有异不异五阴亦尔。智人亦说。即作即受异作异受。汝意若谓。二岸是土。中流是水。河神是河。是义不然。何以故。若神是河何故复言河清河浊。有此岸彼岸中流深浅。到于大海可度不度。譬如有树则有神居。若无树者神何所居。河之与神亦应如是。是故彼此二岸中流次第不断。总名为河。是故可言。即之与异五阴亦尔。譬如有人骂辱贵胜因恶口故脚被锁械。是脚实无恶口之罪。而被锁械。是故不得决定说言。异作异受即作即受。唯有智者可得说言。即作即受异作异受。譬如器油炷火人护。众缘和合乃名灯明。汝意若谓灯明增减。是义不然。何以故灭故不增来故无减。以次第生故言灯增减。汝意若谓灯是无常油即是常。油多明多油少明少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油无常故有尽有烧。如其常者应二念住。若二念住谁能烧尽。是故智人亦复说言。灯明即异。五阴亦尔。明即六入油即是业。油业因缘故。令五阴有增有减有彼有此。如有人说阿坻耶语。是阿坻耶久已过去不在今日。世人相传次第不灭。故得称为阿坻耶语智者。亦说是阿坻耶语非阿坻耶语。虽复是非俱不失理。五阴亦尔。亦可说言即作即受异作异受。有人巨富。继嗣中断身复丧没财当入官。有人言曰。如是财物应当属我。官人语言。是财云何异作异属。是人复言。我是亡者第七世孙。次第不断。云何是财不属我耶。官人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智者说言。五阴亦尔即作即受。异作异受汝意若谓五阴作业。成已便过是身犹在。业无所依。业若无依便是无业。舍是身已云何得报。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过业待体待时。譬如橘子因橘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橘故种殖是子。是子根茎叶花生果皆悉不酢。时到果热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如人服药经于时节。药虽销灭时到则发。好力好色。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虽复过灭时到则受。譬如小儿初所学事。虽念念灭无有住处。然至百年亦亦不亡失。是过去业亦复如是。虽无住处时到自受。是故言非阴作阴受。亦复不得非阴受也。若能了了通达是事。是人则能获无上果。

优婆塞戒经卷第五

杂品之余

  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智人行施为怜愍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为入涅槃断于有故。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吝。复离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善男子。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见受者过。二者施时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赞叹。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六者施已恶口骂詈。七者施已求还二倍。八者施已生于疑心。如是施主则不能得亲近诸佛贤圣之人。若以具足色香味触施于彼者。是名净施。若能如法得财施者。是名净施。观财无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净施。为破烦恼故行布施。是名净施。为净自心因缘故施。是名净施。若观谁施谁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缘故施。是施因缘得何等果。如是布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缘果报皆十二入。能如是观行于施者。是名净施。若行施时于福田所生欢喜心。如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于妻子眷属仆使生怜愍心。施于贫穷为坏苦恼。施时不求世间果报。破憍慢施柔濡心施离诸有施。为求无上解脱故施。深观生死多过罪施。不观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报逐是人如犊随母。若求果施市易无异。如为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施主施已亦复如是。随其所施获其福报。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辩。施主亦得如是五报。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

  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是说。得百倍报至无量报。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言百倍者。如以寿命色力安辩施于彼者。施主后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各各百倍。乃至无量亦复如是。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于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或有人说。受者作恶罪及施主。是义不然。何以故。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受者作恶罪自钟之。不及施主。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言得恶果报。施主若已净物施已。以是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眷属无量身无病苦心无忧怖。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设失财物不生愁恼。无量世中身心安乐。云何说言受恶果报。若未施时生于信心施时欢喜。施已安乐。求时守时用时不苦。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施主乃得如是善报。云何说言得恶果也。复次施主。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何以故。施主施时自破悭吝。受者用时破他悭吝。是故说言从用生福。又复从用人能转用僧能增长。施已不求世之果报。不以能起烦恼因施。是故能得无上净果名曰涅槃。若有人能日日立要。先施他食然后自食。若违此要誓输佛物。犯则生愧。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缘。如是施者诸施中最。是人亦得名上施主。若能随顺求者意施。是人于后无量世中所求如意。若有净心财物福田悉清净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若给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怜愍欢喜心与。未来则得无量福德。复观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怜愍复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欢喜无触恼想。当知是人得福无量。若为自身造作衣服璎珞环玔严身之具。种种器物作已欢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来得如意树。若有说言离于布施得善果者。无有是处。离财得施离受有施。不离悭惜成布施者。亦无是处。若不求施若乏时施。少求多施求恶施好教他索施自往行施。当知是人未来之世多获宝藏。非宝之物悉变成宝。为戏笑施非福田施。不信因果施。如是布施不名为施。若人偏为良福田施不乐常施。是人未来得果报时不乐惠施。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秏不集。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若有不以如法财施。是人未来虽得果报恒赖他得。他若丧没寻便贫穷。有智之人深观人天转轮王乐。虽复微妙皆是无常。是故施时不为人天。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财施名下法施名上。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嗔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辩。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闻慧亦复如是。是故法施胜于财施。或有说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身口意业各别异故。若父丧己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食血污呕吐涕唾。得是施已一切变成上妙色味。虽以不净荡涤汁等施应食者然有遮护竟不得食。如是施主亦得福德。何以故以施主心慈怜愍故。若有祀祠谁是受者。随其祠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是人祀已亦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护身财。若说杀生祀祠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栴檀树。断众生命而得福德。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为亡追福则有三时。春时二月夏时五月秋时九月。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是人福德随所施物。任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随形。或有说言终已便失。是义不然。何以故。物坏不用二时中失非命尽失。若出家人效在家人岁节之日弃饮食者。随世法故非真实也。亦信世法出世法故。若能随家所有好恶。常乐施者名一切施。若以身分及以妻子所重之物。施于人者。是则名为不思议施。若有恶人。毁戒。怨家。不知恩义。不信因果强乞索者大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已嗔恚。诈现好相。大富贵者。施如是等十一种人名不思议。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施于怨家不求报故。施福德人心喜敬故。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若人共施财物。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无有差别。有财心俱等福田胜者。得果报胜。有田心俱下财物胜者。得果则胜。有田财俱下施心胜者。得果亦胜。有田财俱胜施心下者。得果不如。善男子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智者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若人悭吝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四天下中阎浮提人有三事胜。一者勇健。二者念心。三者行净。不见果报能预作因。不惜身命求得财已。能坏悭吝舍已思施。既舍施已心不生悔。复能分别福田非福田。是名勇健。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咨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善男子。智人三时不生悔心。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着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着财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善男子。施主若能如是观察如是行施。当知是人能具足行檀波罗蜜。是故我先说。有布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布施。有亦布施亦波罗蜜有非布施非波罗蜜。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云何教化。见贫穷者先当语言。汝能归依于三宝不。受斋戒不。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若言不能。复应语言。若不能者。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若言我今能说二事。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若言能者。教已便施。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善男子。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如其无财。复当转教余有财者令作是施若余施主先知此法不须教者。应以身力往佐助之。若穷无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求钱汤药须者施之。至心瞻病将养疗治。劝有财者和合诸药。若丸若散若种种汤。既了医方遍行看病。案方诊视知病所在。随其病处而为疗治。疗治病时善知方便。虽处不净不生厌心。病增知增损时知损。复能善知如是食药能增病苦。知如是食药能除病苦。病者若求增病食药。应当方便随宜喻语不得言无。若言无者或增苦剧。若知定死亦不言死。但当教令归依三宝。念佛法僧勤修供养。为说病苦皆是往世不善因缘。获是苦报今当忏悔。病者闻已或生嗔恚恶口骂詈。默不报之亦不舍弃。虽复瞻养慎无责恩。差已犹看恐后劳复。若见平复如本健时。心应生喜不求恩报。如其死已当为殡葬。说法慰喻知识眷属无以增病。食药施人。若病差已。喜心施物便可受之。受已转施余穷乏者。若能如是瞻养治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之道。善男子。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食汤药以供给之。道路凹迮平治令宽。除去刺石粪秽不净。崄处所须若板若梯。若缘若索悉皆施之。旷路作井种果树林修治泉潢。无树木处为畜竖柱。负担息处为作基埵。造立客舍具诸所须。瓶盆烛灯床卧敷具。臭秽流处为作桥蹬。津济渡头施桥船筏。不能渡者自往渡之。老小羸瘦无筋力者。自手携将而令得过。路次作塔种花果树。见怖畏者辄为救藏。以物善语诱喻捕者。若见行者次至崄处。辄前扶接令得过崄。若见失土破亡之人。随宜给与善言慰喻。远行疲极当为洗浴。按摩手足施以床座。若无床座以草为敷。热时以扇衣裳作荫。寒时施火衣服温暖。若自为之若教人为。贩卖市易教令依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见行路者示道非道道者所谓多饶水草无有贼盗。宣说非道多诸患难。见人靴量衣裳钵盂朽故坏者。即为缝补浣染熏治。有患鼠蛇壁虱毒虫能为除遣。施人如意摘抓耳钩。缝治浣濯招提僧物。谓坐卧具厕上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上先一受用。然后自服。若上佛者以花香赎。凡所食啖要先施于沙门梵志。然后自食。见远至者濡言问讯。施以净水洗浴身体与油涂足。香花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蜜毗钵罗舍勒小衣。作涂油者洗已复以种种香花丸药散药。饮食浆水随所须施。复施剃刀漉水囊等。针缕衣纳纸笔墨等。若不能常随斋日施。若见盲者自前捉手施杖示道。若见有苦亡失财物父母丧没。当以财给善语说法慰喻劝谏。善说烦恼福德二果。善男子。若能修集如是施者。名净施主。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净三归品第二十

  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归依然后施者。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也。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或有说言。若如是者即是一归。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分别者。如来出已则有分别。是故应当别归依佛。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受者佛弟子众能禀受故。是故应当别归依僧。正道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是名为佛。能如法受是名为僧。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得三归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云何具足。所谓归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善男子。得三归者无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善男子。如佛缘觉声闻各异。是故三宝不得不异。云何为异。发心时异。庄严时异。得道时异。性分各异。是故为异。何因缘故说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若有说言佛入僧数。是义不然。何以故。佛若入僧则无三宝及三归依四不坏信。善男子。菩萨法异佛法亦异菩萨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归依后身名归依法。归依修道名归依僧。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受归依者亦复如是。如佛在世为诸弟子立诸要制。佛虽过去有犯之者亦获罪报。归过去佛亦复如是。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嗔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是故我说。我若在世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庠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崄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应当次归依僧。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是亦得名为优婆塞。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善男子。若能净洁身口意业受优婆塞戒。是名五阴。云何五阴。不受邪见不说邪见。信受正见说于正见修行正法。是名五阴。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若闻诸天有曾见佛功德胜已。礼拜供养是人不失归依之法。或时礼拜自在天王。应如礼拜世间诸王长者贵人耆旧有德。如是之人亦复不失归依之法。虽复礼拜所说邪法慎无受之。供养天时当起慈心。为护身命财物国土人民恐怖。所说邪见何故不受。智者应观外道所说。云一切物悉是自在天之所作。若是自在之所作者。我今何故修是善业。或说投渊赴火自饿舍命即得离苦。此即苦因。云何说言得远离苦。一切众生作善恶业。以是业缘自受果报。复有说言一切万物时节星宿自在天作。如是邪说我云何受现在造业。亦受过去所作业果。智者了了知是业果。云何说言时节星宿自在作耶。若以时节星宿因缘受苦乐者。天下多有同时同宿。云何复有一人受苦一人受乐。一人是男一人是女。天阿修罗有同时生同宿生者。或有天胜阿修罗负。阿修罗胜诸天不如。复有诸王同时同宿俱共治政。一人失国一则保土。诸外道等亦复说言。若有恶年恶宿现时。当教众生令修善法以攘却之。若是年宿何得修善而得除灭。以是因缘智者云何受于外道邪错之说。善男子。一切众生随于业行。若修正见受于安乐。修邪见者受大苦恼。因修善业得大自在。得自在已众生亲近。复为宣说善业因缘。善业因缘故得自在。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善男子。阿阇世王提婆达多。皆由造恶业因缘故。堕于地狱。非因年宿得是报也。郁头蓝弗邪见因缘。未来当堕大地狱中。善男子。一切善法欲为根本。是欲因缘得三菩提及解脱果。入出家法破大恶业及诸有业。能受持戒亲近诸佛。能一切舍施于乞者。能作定性坏恶果报。灭大恶罪得决定聚。离于三障善能修集坏烦恼道。是欲因缘能受三归。因三归已即能受戒。既受戒已行见修道过于声闻。若有畏于师子虎狼恶兽等类。归依于佛尚得解脱。况发善心求出世者不得解脱。阿那邠坻教告家内。在胎之子悉受归依。是胎中子实不成就。何以故。是法要当口自宣说。虽不成就亦能护之。善男子。诸外道说。一切世间皆是自在天之所作。亦复说言。未来之世过百劫已当有幻出。所言幻者即是佛也。若自在天能作佛者。是佛云何能破归依自在天仪。若自在天不能作佛。云何说言。一切皆是自在天作。外道复说。大梵天王大自在天毗纽天主。悉皆是一。复说生处各各别异。自在天者名自在天。名常名主名有。名曰律陀名曰尸婆。是一一名各有异事。亦求解脱亦即解脱。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自在天能生众生造作诸有。作善恶业及业果报。作贪嗔痴系缚众生。复言众生得解脱时悉入身中。是故解脱是无常法。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无常者云何得名为解脱也。如婆罗门子还得寿命。是故不得名自在天。是三种天亦不得一。何以故。阿周那人毗纽大天为作解脱。以是义故。亦不得一。若言解脱是无常者。当知即幻非佛名幻。若能了了正见真我。是名解脱。复有说言。见微尘者是名解脱。复有说言。见性异我异是名解脱。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能修道见四真谛。是人乃得见性见我。若人能受三归依者。是人乃能真见四谛。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净三归依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善生言。世尊。若有人能受三归斋戒。是人当得何等果报。善男子。若人能受三归依者。当知是人所得福报不可穷尽。善男子。迦陵伽国有七宝藏名宾伽罗。其国人民大小男女。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善男子。毗提呵国有七宝藏名半陆迦。其国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善男子。波罗奈国有七宝藏名曰蠰佉。其国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亦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善男子。乾陀罗国有七宝藏名伊罗钵多。其国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亦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胜出彼藏所有宝物。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如是戒者不得一时二人并受。何以故。若一时中二人共受。何因缘故。一人毁犯一人坚持。是戒力故后世生时不能造恶。受已作罪复不永失。若先遣信欲刑戮人。信迟未至。其人寻后发心受斋。当受斋时信至即杀虽复一时。以戒力故不得杀罪。若诸贵人常敕作恶。若欲受斋先当敕语。遮先诸恶乃得成就。若先不遮辄便受斋者。不名得斋。欲受斋者。先当宣令所属国境。我欲受斋。凡是斋日悉断诸恶罚戮之事。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滓故。是故我为鹿子母说善女若娑罗树能受八斋。是亦得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如是斋者。既是易作而能获得无量功德。若有易作而不作者。是名放逸。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教众生净八戒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教他清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优婆塞戒经卷第六

五戒品第二十二

  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归依。何等之人不得三归。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亦复如是。若能观是优婆塞戒。多有无量功德果报。能坏无量弊恶之法。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得自在。虽得自在诸法无常。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恶即是我怨。设三业恶不得恶报。现在之恶亦不应作。是三恶业现在能生弊恶色等死时生悔。以是因缘我受三归及八斋法。远离一切恶不善业。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者世戒。二第一义戒。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坏先诸恶业。受三归戒则能坏之。虽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势故。俱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已受戒者犯则罪重。不受戒者犯则罪轻。何以故。毁佛语故。罪有二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种罪复有轻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鸯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鸯掘魔罗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坏于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轻轻罪作重。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善男子。有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当知是人得是五果。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也。若优婆塞先取他物许为了事。是优婆塞非如法住。若优婆塞典知官津税卖估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若优婆塞计价治病治已卖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若优婆塞违官私制非如法住。若优婆塞自不作恶不教他作心不念恶。名如法住。若优婆塞因客烦恼所起之罪。作已不生惭愧悔心。非如法住。若优婆塞为身命故作诸恶事。非如法住。若优婆塞虽得人身行于非法。不名为人。若得信心能作福德善修正念。观一切法皆是无常无我我所。于一切法心无取着。见一切法不得自在。生灭苦空无有寂静。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受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若人能观欲界无常。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悉无常。以是因缘不求三恶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见三不坚。以不坚身易于坚身。礼拜供养来迎去送。自手施与亲执福事。是名以不坚身易于坚身。以不坚财易于坚财。能自食用亦以布施。供给病瘦行路之人。供养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下贱。是名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以不坚命易于坚命。修于六念慈悲喜舍。证四真谛。善能观察生老病死。明信善恶业之果报。定知恩爱当有别离。一切众生不得自在。未得圣道生死力大。一切世乐常与苦俱。虽复受之心不染着。犹如寒月求火自暖。虽复为之终不作恶。修忍二施以润众生。深观苦乐其性平等。凡所发言言则柔软。善化众生令如法住。远离恶友心无放逸。饮酒博弈射猎之事悉不为之。是名以不坚之命易于坚命。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见有贤圣持戒多闻。能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而供养之。深言僧中多有功德。修集向道得须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修金刚三昧电光三昧。观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似像极恶比丘。犹得无量福德果报。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若供养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若人施时不求果报。即是供养无上菩提。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修菩提道。能得未来无量功德。亦能自利及利益他。能修慈悲为破他苦自舍己乐。未得菩提心无忧悔。虽闻菩提久远难得。而其内心初无退转。为诸众生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亦不疲厌。乐如法行不求世乐。乐处寂静出家修道。未得出家虽在家居。如解脱人不作众恶。得三种戒戒戒定戒无漏戒。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趣向菩提其心坚固。善男子。菩萨坚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时。终不舍离如法之行。二者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处贫穷常乐施与。四者盛壮之年常乐出家。若有菩萨具足四法。趣向菩提其心坚固。菩萨具足如是四法。复作是念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为戒。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导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迹。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缘。智者应当受持不毁。复次智者又作是念。戒有二果。一诸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当求菩提乐不求天乐。若受戒已。所不应作而故作之。所不应思而故思惟。懈怠懒惰乐于睡眠。念恶觉观邪命恶愿。是名污戒。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乐。多诸放逸不生怜愍。是名污戒。若畏贫穷若为恐怖。若为失财若畏作役。若为身命若为利养。若为爱心而受禁戒。既受戒已心生疑惑。是名污戒。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能观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知轻知重凡所作事。先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烦恼时暂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是人常观犯轻如重。观已生悔及惭愧心。怖畏愁恼心不乐之。至心忏悔。既忏悔已心生欢喜。慎护受持更不敢犯。是名净戒。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云何自为。我自证知此是恶事。知作恶业得如是果。知作善业得如是果。所作恶业无有虚妄。决定还得诸恶之果。所作善业亦无虚妄。决定还得诸善之果若是二业无虚妄者。我今云何而自欺诳。以是因缘我受戒已。不应毁犯当至心持是名自为云何为世。有智者观见世间之人。有得清净天耳天眼及他心智。我若作恶是人必当见闻知我。若见闻知我。当云何不生惭愧而作恶耶。复观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是名为世。云何为法。有智之人观如来法。清净无染得现在利。能令寂静度于彼岸。能作解脱不选时节。我为是法故受持戒。我若不能先受小制。云何能得受大制耶。破小制已增五有苦。若至心持增无上乐。我受身来所以未得证解脱者。实由不从过去无量诸佛如来受禁戒故。我今受戒未来定当值遇恒河沙等诸佛。深观是已生大怜愍至心受戒。受已坚持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无量诸众生故。善男子。若在家若出家。若三归若八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时一念。若尽形寿至心受持。当知是人得大福德。善男子。若受戒已修三善业。多闻布施修定修善供养三宝。是则名为庄严菩提。若受戒已能读如来十二部经。是名无上大法之藏。勤加精进欲得具足尸波罗蜜。如是戒者。今世受已后虽不受成无作戒。善男子。有戒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戒。有戒有波罗蜜。有非禁戒非波罗蜜。是戒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辟支佛戒。是波罗蜜非是戒者。所谓檀波罗蜜。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非戒非波罗蜜者如世俗施。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时。所受众苦谁能说之。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怜愍诸苦众生。当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罗蜜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如是戒者无量众生故。无量果报故。无量戒禁故。以是因缘庄严菩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既受戒已。口不说恶耳不乐闻。不乐说世亦不乐闻。终不放心在恶觉观不亲恶友。是故得名寂静净戒。菩萨若见破戒恶人不生恶心。为设种种善巧方便而调伏之。若不调伏当生怜愍。不为身命破戒舍戒。食已先修惭愧之心不放逸心。为治身命如疗恶疮。若入村落如刀刺林。摄护诸根修集正念。观察可作及不可作不生放逸。若人作福亦因于我。若人作罪亦因于我。是故我得大供养时不应生喜。得衰苦时不应生嗔得少供养应作是念。我今信戒施闻智慧如法住少故。得如是微少供养。是故今我不应生于愁苦之念。我为二事受他信施。一者为增他福。二者为增自善。是故若得少物恶物。不应生恼。久住迟得轻骂已得。尔时复当自责其身。是我宿罪非众生过。是故我今不应生恼。若受戒已为他作罪。亦应说言。如是所作实非是道。何以故。十二部经不说诸恶为菩提道也。是故我今获得杂报。若能如是深观察者。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善男子。若有人能摄护诸根。身四威仪不作诸恶。能堪众苦不作邪命。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若于轻重戒中等生怖畏。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若离恶友令诸众生远恶邪见。知恩报恩。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若为善事不惜身命。罢散自事营成他事。见骂詈者不生恶心。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若见如来所开之处如本持之。护众生命不惜财命。乃至命终不犯小戒。虽得微妙七珍之物。心不生贪不为报恩。以善加人为怜愍故。受持禁戒。既受持已善发大愿。愿诸众生悉得净戒。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具尸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具足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业品第二十四

  善生言。世尊。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是十善法。除佛无能分别说者。过去佛说流转至今。无有漏失智者受行。善男子。众生不能受持修集十善法者。皆由过去不能亲近咨承佛故。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有杂烦恼。杂烦恼故造作杂业。杂业因缘受于杂有。杂有因缘受于杂身。善男子。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见杂色已生恶思惟。是恶思惟名为无明。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有智之人能破析之由内烦恼。外有因缘则能系缚。修十善已则能解之。是故如来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分别演说十善之法。因十善故世间则有善行恶行善有恶有乃至解脱。是故众生应当至心分别体解十善之道。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转轮圣王所有四轮金银铜铁。七众受戒求三菩提。亦因十善业因缘故。是十善业道因缘故。一切众生内外之物色之与命。皆有增减。是故智者应当具足修十善道。若诸众生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小中大劫所起烦恼亦复如是各各别异。众生初修十善业时。得无量命色香味具。因贪嗔痴一切皆失。是十恶业道因缘故。时节年岁星辰日月四大变异。若人能观如是事者。当知是人能得解脱。众生皆由苦因缘故则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观善恶。如是观已修十善法意行。十处故名十道。

  身三道者。谓杀盗淫。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嗔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若人令业烦恼诸结得自在者。当知即是行十恶道。若有能坏烦恼诸结不令自在。是人即是行十善道。若人始设方便。若先不思惟当时卒作是人不得业所摄罪。是故智者应当勤修十善业道证四真谛亦复如是。作期为恶若失期者亦不得罪。是故智者应修十善。因是十善众生修已。增长寿命及内外物。烦恼因缘故十恶业增。无烦恼因缘故十善业增。善男子。是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根本者。若有他想有众生想。若以疑心断其命根。若动身作相或口说杀。是名根本。求刀磨利置毒作索。是名方便。杀已手触称量提持。若自食啖若与人食。得物用度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是他财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心移置异处。是名根本。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入舍求觅。乃至手触是名方便。若得物已负担藏隐。任意施与卖用赐遗。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是妇女系属他人起于他想。若以疑心作非梵行。是名根本。若遣使往若自眼见。若与信物。若以手触。若濡细语。是名方便。若事已竟遗以璎珞。共坐饮食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于大众舍离本相。若于三时若二时中虚妄说之。是名根本。若于先时次第庄严构言语端。或受他语起往彼说。是名方便。若事成已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于憍慢。是名成已。是妄语中杂有两舌能坏和合。是名根本。若说他过及余恶事。言和合者必有不可。若离坏者则有好事。是名方便。和合既离受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变容色恶口骂詈。是名根本。若闻他罪庄严辞章。起去到彼欲说是恶。是名方便。若骂詈已还受他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说欲事非时之言。是名根本。若歌若颂无义章句。随人所喜造作百端。是名方便。若教他已还受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于他财物生贪欲得。是名根本。发烦恼心是名方便。作已得财任意施与。欢喜受乐复向余说。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打骂人是名根本。若捉杖石问其过罪。是名方便。打已生喜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若诽谤业因果真谛贤圣之人。是名根本。若读诵书写信受邪书赞叹称誉。是名方便。受已向他分别演说。增其邪见受邪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或复有人于十业道。一时作二。妄语两舌。或一时三。所谓妄语两舌恶口。又复有三。所谓邪见恶口妄语。如是说者即是无义。是名为四。嗔之与贪不得一时。其余八事可得一时。云何一时。六处遣使。自作二事。一者淫他妻妇。二者谓无业果。先作期要一时得业。是十恶业。或得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若无方便及成已者。则得作色无无作色。若有庄严及成已者。则得作色及无作色。是十业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宝物。于所生母及罗汉尼作非梵行。妄说坏僧是名为重。善男子。是十业道各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嗔生。三从痴生。若为贪利故害命者。是名从贪。若杀怨家是名从嗔。杀老父母是名从痴。劫盗他财亦复三种。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嗔。劫夺下姓是名从痴。邪淫亦三。若为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淫怨眷属是名从嗔。于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从痴。妄语三种。若为财利自受快乐。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若畏他死是名从痴。两舌三种。为财利故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破坏和合邪见之众。是名从痴。恶口三种。为财利故骂詈妇儿。是名从贪。故向怨家说所恶事。是名从嗔。说他往昔先人过罪。是名从痴。无义语亦三种。若为欢乐歌叫諠哗。是名从贪。为胜他故歌叫諠哗。是名从嗔。为增邪见歌叫諠哗。是名从痴。从贪生者是名为妒。从嗔生者是名为嗔。从痴生者是名邪见。修十善已。一一事中得三解脱。是十恶业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余果则得人中短命。贫穷乏财。妇不贞廉。有所言说人不信受。无有亲厚常被诽谤。耳初不闻善好之言。能令外物四大衰微无有真实。恶风暴雨烂臭败坏。土地不平无有七宝。多有石沙荆棘恶刺。时节转变无有常定。果蓏少实味不具足。若欲破坏如是等事。应当至心修行十善。是十善法三天下具或有戒摄。或非戒摄。北郁单曰唯有四事。地狱有五。饿鬼畜生天中具十。非戒所摄欲界六天无有方便。唯有根本成已二事。夫业道者一念中得。如其杀者可杀俱死。是则不得根本业果。若作庄严事竟不成。唯得方便不得根本。作庄严已便得杀者。得根本罪。如其杀已不追成已无无作罪。若杀者一念中死。可杀之者次后念死。杀者不得根本业罪。若遣使杀使得作罪。口敕之者得无作罪。若恶口敕亦得作罪及无作罪。若其杀已心善无记。亦得作罪及无作罪。若有说言。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无住。云何名杀。一念不杀微尘不坏。若一不杀多亦不能。云何言杀。是义不然。何以故。虽复现在一念不杀。能遮未来使不起故。故得名杀。以是义故。不可以见一处无杀举一切处悉便无杀。有人刺手则便命终。或有截足而命全者。头则不尔刺截俱死。若有作已得大罪者。是名业道。三业自得七业自他。若无作者亦无无作。或有说言。身业三事有作无作。口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口有作无无作者。口敕杀已不应得罪。是故口业亦应有作及以无作。心则不尔。何以故。贤圣之人不得罪故。何因缘故。名作无作。是业堕于三恶道故。生于人中寿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余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中三处受于余果。若于一人作杀庄严。作庄严已有二人死。当知唯于本所为人得作无作。若有说言。色是无记命亦无记。如是无记。云何杀已而得杀罪。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身命是善恶心器。若坏是器遮于未来善恶心故。是故得罪。若王敕杀。侍臣称善。是王与臣罪无差别。猎亦如是。若有垂终其命余残有一念在。若下刀杀是得杀罪。若命已尽而下刀者。不得杀罪。若先作意规欲挝打。然下手时彼便命终不得杀罪。若作毒药与怀妊者。若破歌罗罗。是人则得作无作罪。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嗔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或有说言。若心在善不善无记。悉得杀罪。犹如火毒。虽复善心不善无记。触食之者悉皆死者。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有人捉火不烧食毒不死。非恶心杀亦复如是。不得杀罪。如诸医等或有说言。婆薮仙人说咒杀人杀羊祀天不得杀罪。是义不然。何以故。断他命故。痴因缘故。若见人死心生欢喜。当知是人得成已罪。见他杀已心生欢喜出财赏之。亦复如是。若使他杀。受使之人到已。更以种种苦毒而杀戮之。口敕之者唯得作罪。受使之人兼得二罪。作以无作。若发恶心夺取他物。是人亦得作无作罪。若数时取。若寄时取。因市易取。亦得偷罪。若自不取不贪不用。教他令取。是人亦得作无作罪。若欲偷金取时得银。出外识已还置本处。是人不得偷盗之罪。若欲偷金。得已即念无常之想心生悔恨。欲还本主而复畏之。设余方便还所偷物。虽离本处不得偷罪。奴仆财产先悉生意与主同共。后生贪想辄取主物。取已生疑而便藏避。复思是物同共无异。虽离本处不得偷罪若人行路为贼所剥。既至村落村主问言。汝失何物我当偿之。若说过所失取他物者。是得偷罪。若有发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云不须二。辄还留者是得偷罪。若人发心欲以房舍卧具医药资生所须施一比丘。未与之间更闻他方有大德来。辄回施之是得偷罪。若取命过比丘财物。谁边得罪。若羯磨已从羯磨僧得。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临终时随所与处因之得罪。若偷佛物从守塔人主边得罪。若暴水漂财物谷米果蓏衣服资生之物。取不得罪。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若到三道是得淫罪。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埿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若有疑心若无疑心。若见若闻若觉若知。若问不问异本说者。是名妄语。若言不本见闻觉知。亦是妄语不名具足。若破相说无覆藏相。是非妄语。若异音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若颠倒语若发大声不了了语。若有所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两舌恶口。若坏前人不坏前人。作已得罪。无义语亦复如是。如是七事亦道亦业。其余三事是业非道。何以故。自不行故。妨于自他得大罪故。或有说言。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因有果无因无果。如面水镜则有像现离面无像。作亦如是从身有作。从是作法则出无作。如面水镜则有像现。譬如有人发恶心故则恶色现。发善心故则善色现。作以无作亦复如是。若因善业得善妙色。若因恶业得粗恶色。作以无作亦复如是。若以念念常灭无有作无作者。如先所说灯河等喻。虽念念灭。以二谛故说作无作。微尘虽复次第不住。亦复不破世谛法也。正以微尘次第得名。父母罗汉。其有杀者得无量罪。父母罗汉及以他人。阴界入等等无差别。所以得重。以是福田报恩田故。如说二字不得一时。然此二字终不和合义不可说。虽念念灭亦名妄语不破世谛。犹如射箭。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到不到处。作以无作亦复如是。如舞独乐。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而能动转。作以无作亦复如是。如旋火轮。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火得圆匝初发心异方便心异。作时心异说时心异。众缘和合故得名。作以作因缘生于无作。如威仪异其心亦异。不可得坏故名无作。从此作法得无作已。心虽在善不善无记。所作诸业无有漏失。故名无作。若身作善口作不善。当知是人获得杂果。若身善业有作无作。口不善业唯有有作无有无作。当知是人唯得善果不得恶果。是故经中说七种业有作无作。如人重病要须众药和合治之。若少一种则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具诸恶故要须众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则不能治。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

业品第二十四之余

  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是故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因根本故说。诸比丘犯有二种。一者身犯。二者口犯。无心犯也。如是戒者。时不具足支不具足。则不得戒。譬如钻火。有燧有力有干粪草。然后得火。若少一法则不得火。戒法亦尔。如是戒者。若得若舍若持若毁。皆随于心。如来了了知诸法性。是故制之。若复有人。因于善业思惟力故不造诸恶。名如法戒。若从他得名为受戒。若离戒受有功德者。一切恶兽师子虎狼应得功德。然实不得。以是因缘。受善戒者得无量福。受恶戒者得无量罪。是故经中说恶律仪。一者畜羊。二者畜鸡。三者畜猪。四者钓鱼。五者网鱼。六者杀牛。七者狱卒。八畜猎狗。九作长弶。十作猎师。十一咒龙。十二杀人。十三作贼。十四两舌。十五以苦鞭靻枷锁押额铁钉烧炙加人。国王大臣受寄抵谩不知恩者。恶性恶心大恶村主典税物者。毁戒比丘心无惭悔。如是之人皆无戒也。虽复不名不善业道。而得大罪。何以故。尽寿作故。如是等事。若不立誓不从人受。则不成就。如是恶戒四时中舍。一者得二根时。二者舍寿命时。三者受善戒时。四者断欲结时。或有说言。如善戒具足恶戒亦尔。是义不然。何以故。恶戒易得故。一因缘得故。所谓立誓。善戒不尔。有五方便。所谓五根。是故难得。以难得故要须具足。若有说言。优婆塞戒无无义语两舌恶口。是故优婆塞戒八戒斋法。沙弥比丘不具足得。是义不然。何以故。我今受持净口业故。若有说言。我受五戒净身口意心若不净。当知是人不得具戒。譬如有人受恶戒已虽不杀生。是人常有恶戒成就毁禁。比丘亦复如是。何以故。受持戒已。一一戒边多业多果故。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物无量故戒亦无量。是善恶戒俱有三种。谓上中下。若不受恶戒虽多作罪不名恶戒。若有难言。何缘五戒尽形寿受。八戒斋法一日一夜。当言如来善知法相。通达无碍作如是说。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二种。一功德田。二报恩田。坏此二田名五逆罪。是五逆罪有三因缘。一者有极恶心。二者不识福德。三者不见正果。若人异想杀阿罗汉不得逆罪。父母亦尔。若无惭愧不观报恩心无恭敬。但作方便不作根本。虽非逆罪亦得大报。善教授故。生怜爱故。能堪忍故。难作作故。受大苦故。是故父母名报恩田。若复有人杀父母已。虽复修善是善无报。是故我说。人所荫处乃至少时。慎勿毁折枝条花叶。善男子。我涅槃后有诸弟子当作是说。若以异想异名杀父母不得逆罪。即昙无德。或复说言。虽以异想杀于父母故得逆罪。即弥沙塞。或复有说。异想异名杀于父母俱得逆罪。即萨婆多。何以故。世间真实是可信故。父母真实想亦不转。恶心杀之即得逆罪。实是父母无父母想不发恶心。父母虽死不得逆罪。何以故。具足四事乃得逆罪。一者实是父母作父母想。二者恶心。三者舍心。四者作众生想。具是四事逆罪成就。若不具者则不成就。若为怜愍故。若为恭敬故。若为受法故。若为怖畏故。若为名称故。授与死具虽不手杀亦得逆罪。若为他使令杀父母。啼哭忧愁而为之者。如是罪相初中后轻。欲杀父母误中他人不得逆罪。欲杀他人误中父母亦复如是。欲杀母时误杀相似。杀已藏刀。复中母身不得逆罪。母有异见儿有异杀。但得杀罪不得逆罪。是五逆罪杀父则轻杀母则重。杀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罗汉。破僧复重出佛身血。有物重意轻。有物轻意重。有物重意重。有物轻意轻。物重意轻。如无恶心杀于父母。物轻意重者。如以恶心杀于畜生。物重意重者。以极恶心杀所生母。物轻意轻者。如以轻心杀于畜生。如是恶业。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轻。有方便根本轻成已重。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轻。有根本轻方便成已重。物是一种。以心力故得轻重果。善男子。有人以食欲施于我。未与我间转施饿狗。我亦称赞如是人者。是大施主。若是福田若非福田。心不选择而施与者。是人获得无量福德。何以故心善净故。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时定者。所谓现在次生后世。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众生若作一种二种乃至种种。有作不具足有作具足。先念后作名作具足。先不生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谓作业已果报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谓作业已定当得报。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果报虽定时节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时报俱定。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持戒正见。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毁戒邪见。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信因信果。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不信因果。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作恶之时有善围绕。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作恶之时恶来围绕。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虽作众恶人中受报。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人中作恶地狱受报。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有正念心。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无有念心。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三时生悔。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三时不悔。如恶善亦如是。因是作已亦具足故。作小得大作大得小。一意摸身身既成就有无量意。摸身初意即是善也。身既成就得二种果。杂善不善如人天。亦如是地狱众生恶意摸身。身既成已一向不善。饿鬼畜生亦恶意摸身。身既成已杂善不善。善恶中阴以善恶摸身。身既成已俱得杂报善以不善。歌罗罗时乃至老时。亦得杂报善以不善。是故经说有四种业。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不黑不白是业无报。黑业黑报所谓地狱。白业白报所谓色天。杂业杂报所谓欲天人中畜生饿鬼。不白不黑无报所谓无漏。善男子。若人不解如是业缘。无量世中流转生死。何以故。不解如是业因缘者。虽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福尽还堕三恶道故。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贪因缘故。色声妙好威仪详序。嗔因缘故色声粗恶威仪卒暴。如嗔痴亦如是。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善男子。是十善道有三事。一者能遮烦恼。二者能作善心。三者能增长戒。如除毒药凡有三事。一者阿伽陀药。二者神咒。三者真宝。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别善恶。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十不善业道。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三者成已。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著是名根本。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方便上根本中成已下。或方便中根本上成已下。或方便下根本上成已中。是十业道三法围绕。所谓无贪恚痴有贪嗔痴。是十业道有共戒行不共戒行。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断身口意恶故名戒戒。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是名定戒。根本四禅初禅未到名无漏戒。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复戒者名曰迮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复戒者名曰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是故名凉。又复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无上道。是故名上。又复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善男子。或时有人具足一戒。所谓波罗提木叉戒。或具二戒加定共。戒或具三戒加无漏戒。或具四戒加摄根戒。或具五戒加无作戒。善男子。波罗提木叉戒现在得。定共戒者三世中得。善男子。若复有人欲受戒时。至心能观生死罪过解脱功德。信心欢喜。是人兼得作无作戒。如是戒者随命长短。命长长得。命短短得。是无作戒三因缘舍。一者小庄严故。二者心放舍故。三者作不坚故。不舍因缘复有三事。一者有本愿故。二者作业坚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善男子。除十善业及十恶业善戒恶戒。已更有业戒所不摄者。谓善恶法。如是善恶有作无作。有人具足作及无作。若现在作善未舍之顷。具作无作。第二念中成就过去作无作。作已过去唯有无作无有作也。若人得戒虽作不善。是人现世成就二法。恶法有作善法无作。是作无作二因缘舍。一者所施物尽。二者心舍善作。二世成就过去现在无作。三世定戒二因缘舍。一者退时。二者断善根时。复有三时。一者舍身时。二者退时。三者生上时。无漏戒有三时舍。一者退时。二者转钝作利时三者得上果时心善业一时失。谓上生退时身口意善。断善根时一时俱失。善男子。若得具足戒定戒无漏戒摄根戒。是人了了解十业道。善男子。因十业道众生。寿命有增有减。减者寿命十年。增者至无量年。北郁单曰定寿千年。此寿百年。东西二方二百五十。此寿无量彼亦无量。四天王寿人数九百万岁。命亦不定如三天下三十三天寿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焰摩天上寿三千六百万岁。命亦不定。兜率天寿七千二百万岁。除后身菩萨。余一切命皆亦不定。化乐天寿万四千四百万岁。命亦不定。他化自在天寿二万八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他化自在天上一年。即热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二万八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化乐天上一年。即是大声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狱寿命万四千四百万岁。命亦不定。兜率天一年。即是小声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七千二百万岁。命亦不定。焰天一年。即众合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三千六百万岁。命亦不定。三十三天一年。即是黑绳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一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四天王上一年。即是活地狱中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九百万岁命亦不定。阿鼻地狱寿命一劫。大热地狱寿命半劫。唯此二处寿命决定。人中五百年。是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鬼寿命万五千岁。命亦不定。畜生道中除难陀婆难陀。其余一切命亦不定。阿鼻地狱一年。即是非想非非想处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天寿命八万大劫。无所有处六万劫。识处四万劫。空处二万劫。若有发起轻微烦恼爱着空定。当知是人生四无色。从十年增至八万岁。从八万岁减还至十年。如是增减满十八反。名为中劫。谷贵三灾。疾病三灾。刀兵一灾。名一小劫。水火二灾各五段过有一风灾。五风灾过名一大劫。阎浮提中刀兵起时。东西二方人暂生嗔。此病起时。彼小头痛力少微弱。此谷贵时彼则念食。如是恶事郁单曰无。因不杀故寿命增长。偷因缘故寿命减少。有二种劫。一者水劫。二者火劫。火劫起时地狱众生。若报尽者悉得出离。若未尽者移至他方大地狱中。若此世间八大地狱空无众生。是名众生脱于地狱。四大海中所有众生。业若尽者悉皆得脱。若未尽者悉转生于他方海中。若是海中无一众生。是名得脱。阎浮提地直下过于五百由延。有阎罗王城。周遍纵广七万五千由延。如是城中饿鬼众生。业已尽者悉得出离。业未尽者转生他方阎罗王所。若是城中乃至无有一众生者。是名得脱。尔时有人内因缘故获得初禅。得已即起大声唱言。初禅寂静初禅寂静。诸人闻已即各思惟。一切皆共获得初禅。即舍人身生初禅地。时初禅中复有一人。内因缘故修得二禅。得已即起大声唱言。二禅寂静二禅寂静。众生闻已各自思惟。复获二禅。舍初禅身生二禅处。当尔之时从阿鼻狱上至初禅。乃至无有一众生在。善男子。四天下外有由乾陀山中有七日。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唯一日现。赖之熟成百谷草木。火劫起时七日都现烧燃一切百谷草木。山河大地须弥山王。乃至初禅。二禅众生见是火灾心生怖畏。彼中复有先生诸天。语后来天。汝等莫怖我往曾见如是火灾。齐彼而止不来至此。如诸众生增十年寿至八万岁。减八万寿还至十年。经尔所时如是火灾热犹未息。是时便从中间禅处降注大雨。复经寿命一增一减。众生业行因缘力故。为持此水。其下复出七重风云。是时雨止水上生膜犹如乳肥。四天下中须弥山王渐渐生现。水中自然具有一切种种种子。是时二禅复有一人短命福尽。业力故堕生世间寿无量岁。光明自照独处经久。心生愁恼而自念言。我既独处若我有福。愿更有人来生此间与我为伴。发是念已是时二禅有诸众生薄福命尽。业因缘故便来生此是人见已心生欢喜。即自念言。如是人者。我所化生即是我作我于彼人有自在力彼人亦念。我从彼生彼化作我。彼于我身有自在力。以是因缘。一切众生生我见想。善男子。阴界入等。众生世界国土世界。皆是十业因缘而有。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观如是十业道者是不为难。在家观者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说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菩萨云何而得修集忍波罗蜜。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名出世忍。善男子。菩萨若值他人打骂轻贱毁呰恶口骂詈。是时内心无加报想。菩萨虽作如是忍事。不为现在但为后利。有善报之恶则不反。善男子。有是忍辱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忍辱。有是忍辱是波罗蜜。有非忍辱非波罗蜜。是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世忍。声闻缘觉所行忍辱。是波罗蜜非忍辱者。所谓禅波罗蜜。亦是忍辱亦波罗蜜者。所谓若被割截头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嗔心。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缘觉持戒布施。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憍慢嗔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欢喜。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嗔。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嗔。云何于内而生嗔也。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若我嗔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嗔恚故生三恶道。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是故说言一切善恶皆因我身。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嗔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若人软言净身口业。和颜悦色先意问讯。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若能修空三昧。观诸众生悉是无常受苦等想彼骂辱时。能观骂者如狂如痴稚小无智当知是人能修忍辱。智人当观胜我者骂我不应嗔。何以故。我若嗔者或夺我命。若不如者嗔亦不应报。何以故。非畴匹故。我若报者辱我身口。譬如有人授毒与他人无责者。如其自服人则嗤笑。我亦如是。若嗔彼者当于未来受大苦恼。一切圣人悉当责我。以是因缘。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嗔。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善男子。若有智人乐修忍辱。是人常得颜色和悦。好乐喜戏人见欢喜睹之无厌。于受化者心不贪着。智人见怨以恶来加。当发善愿。愿彼怨者未来之世。为我父母兄弟亲戚。莫于我所生憎怨想。复当观察。若人形残颜色丑恶。诸根不具乏于财物。当知皆从嗔因缘得。我今云何不修忍辱。以是因缘。智者应当深修忍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忍辱时。常乐观察生死罪过。乐修法行勤于精进。读诵书写如来正典。供养师长有德之人能瞻病苦。修于慈悲怜愍一切。见苦恼者能令远离。常乐出家乃至尽寿。持戒精进摄持六根。不令得起烦恼因缘。宁舍身命终不毁戒。若他有事乐为营理。常有惭愧乐赞忍德。为调众生堪忍众苦。于怨尚能忍于恶事。况复亲所。能忍二嗔。一众生嗔。二非众生嗔。舍己乐具令众得乐。不念多恶不忘少善。远离两舌前后默然。不说彼短说烦恼过。令众得离他所不喜不为说之。净身口意了诸罪业。若客烦恼因缘作罪。作已惭愧心生悔恨。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净忍辱是不为难。在家修忍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毗梨耶波罗蜜品第二十六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能修六波罗蜜。谁为正因。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生恶法为欲坏之。未生恶法为遮不起。未生善法为令速生。已生善法为令增广。勤修精进是名精进。如是精进。即是修行六波罗蜜之正因也是勤精进能脱一切诸烦恼界。善男子。若能受于三恶道苦。当知是人真实能修毗梨耶波罗蜜。平等修集不急不缓。精进二种。一正二邪。菩萨远离邪精进已修正精进。修信施戒闻慧慈悲名正精进。至心常作三时无悔。于善法所不生知足。所学世法及出世法。一切皆名正精进也。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护法应当爱惜身。四威仪常修如法。修善法时心无懈息。失身命时不舍如法。若能到于六事彼岸。悉是精进之因缘也。若自读诵书写思惟十二部经。名自为法勤行精进。若能以是转化众生令调伏者。名为他法勤行精进。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陀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勤行精进摄心念定。忍于恶事分别善恶。是故我言六波罗蜜因于精进。善男子。有勤精进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勤精进。有亦精进亦波罗蜜。有非精进非波罗蜜。精进非波罗蜜者。如邪精进善事精进。声闻缘觉所有精进。有波罗蜜非精进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有亦精进亦波罗蜜者。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等五波罗蜜。有非精进非波罗蜜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及余善法。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勤精进是不为难。在家修进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

  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修禅波罗蜜。云何禅定。善男子。禅定即戒慈悲喜舍。远离诸结修集善法。是名禅定。善男子。若离禅定尚不能得一切世事。况出世事。是故应当至心修集。菩萨欲得禅波罗蜜。先当亲近真善知识。修集三昧方便之道。所谓戒。戒摄诸根戒断于邪命。如法而住随顺师教。于善法所不生知足。修行善时心无休息。常乐寂静远离五盖。心乐思惟观生死过。常修善法至心不废。具足正念断诸放逸。省于言语亦损眠食。心净身净不亲恶友。不与恶交不乐世事。知时知法了知自身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嗔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勤。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正念坚固亦见知觉有为多过。若人乐修如是三昧不休不息。当知是人能具足得。譬如攒火以不息故火则易得。善男子。若离三昧欲得世法出世菩提。无有是处。善男子。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以是因缘应当摄心。如人执镜则见一切善恶之事。是故三昧名菩提道之庄严也。受身心乐名为三昧。不增不减名等三昧。从初骨观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名三昧。是三昧有四缘。一者从欲。二者从精进。三者从心。四者从慧。是四缘故得无量福增一切善。复有三种。一者从闻。二者从思。三者从修。从是三法渐渐而生。复有三时。所谓生时住时增时。善男子。欲界之中有三昧子。是子因缘得三菩提。是三昧者有退住增。若在四禅性则坚固。从初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上地胜下次第。如是根本禅中则有喜乐。非中间禅六通亦尔。在于根本不在余处。是三昧名菩提庄严。因是三昧能得学道及无学道。四无量心三解脱门。自利利他无量神足。知他心智能调众生。无量智慧五根三昧。转钝为利断于一切生老病死。能得成就一切种智。见诸法性如罗縠视。善男子。智者应当作如是观。一切烦恼是我大怨。何以故。因是烦恼能破自他。以是因缘。我当修集慈悲之心。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为得无量纯善法故。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能令众生离苦受乐能坏欲界。是慈若能缘于欲界名欲界慈。善男子。众生若能修集慈心。是人当得无量功德。修慈心时若能先于怨中施安。是名修慈。善男子。一切众生凡有三聚。一者怨。二者亲。三者中。如是三聚名为慈缘。修慈之人先从亲起欲令受乐。此观既成都及怨家。善男子。起慈心时有因戒起有因施起。若能观怨作子想者。是名得慈。善男子。慈唯能缘不能救苦。悲则不尔亦缘亦救。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须。当知是人能善修慈。善男子。若能修忍。当知即是修慈因缘。如是慈心即是一切安乐因缘。若能修慈。当知是人能破一切憍慢因缘。能行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法修行。若人修定。当知是人修梵福德。得梵身故名梵福德。若人能观生死过罪涅槃功德。是人足下所履粪土应当顶戴。是人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是人能修四禅四空及八解脱。复作是念。一切众生身口意恶。未来若受苦恼报者悉令我受。若我所有善果报者。悉令众生同我受之。如是慈悲缘广故广缘少故少。慈悲三种。谓下中上。复有三种。一者缘亲。二者缘怨。三者缘中。复有三种。一者缘贪。二者缘众生。三者缘非众生。如是缘者悉名三昧。悲喜舍心亦复如是。善男子。有禅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禅。有亦是禅亦波罗蜜。有非禅非波罗蜜。是禅非波罗蜜者。谓世俗禅。声闻缘觉所有禅定。是波罗蜜非禅定者。所谓施戒忍辱精进。亦是禅亦波罗蜜者。谓金刚三昧。非禅非波罗蜜者。谓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从闻思惟所生善法。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于净禅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善生言。世尊。菩萨云何修净般若波罗蜜。善男子。若有菩萨持戒精进多闻正命修于忍辱。怜愍众生心多惭愧远离嫉妒。真实了知诸善方便。为众受苦不生悔退。乐行惠施能调众生。善知所犯轻重之相。勤劝众生施作福业。知字知义心无憍慢。亲近善友能自利益及利益他。恭敬三宝诸师和上长老有德。于身菩提不生轻想。能观菩提深妙功德。知善恶相知世出世一切声论。知因知果知初方便及以根本。当知是人能得智慧。如是智慧有三种。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从字得义名从闻生。思惟得义名从思生。从修得义名从修生。能读如来十二部经能除疑网。能读一切世论世事。能善分别邪正之道。是名智慧。能善分别十二部经。阴界入等因果字义。毗婆舍那舍摩他相。上中下相。善恶无记。及四颠倒见道修道。能善分别如是等事。是名智慧。善男子。有智之人求于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常亲近佛及佛弟子。世无佛法乐在外道出家修学。虽处邪道乐求正要。常修慈悲喜舍之心及五通道。得五通已观不净想及无常想。能说有为多诸过罪。为正语故教诸众生令学声论。能令众生离身心病。乐以世事教于他人。所作事业无能胜者。所谓咒方种种医药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虽知一切不生憍慢。得大功德不生知足。能教众生信施持戒多闻智慧。知善不善无记方便善知学行因缘次第。知菩提道及道庄严。知诸众生上中下根。知外声论心不存着。知众生时随宜调伏。知众生世及国土世。知从具足六波罗蜜。善男子。有是智慧。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智慧。有是智慧是波罗蜜。有非智慧非波罗蜜。是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世间智慧。声闻缘觉所行智慧。是波罗蜜非智慧者。无有是义是智慧是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六波罗蜜。非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声闻缘觉施戒精进。善男子。若人有能勤修如是六波罗蜜。是人名为供养六方能增财命。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净智慧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说是法时。善生长者子等千优婆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发心已即从坐起。礼佛而退辞还所止。

乾隆大藏经·大乘律·优婆塞戒经

---------------------------------------------------------------------

清泉寺 果恩法师 优婆塞戒经浅释

上册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修习发菩提心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
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悯心,五者、勤修精进。”
“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骄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 如一子想。”
得解脱之发心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 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若能厌患生死过咎, 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亲近善知识之法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乐善友者,
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善男子,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
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至心听者,
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能问义者,
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
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

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能解义者,
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
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 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上下智。”
观无常之法
“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 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得自在; 虽得自在;诸法无常。”
观人身难得
“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 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 虽闻正法,难得多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
定业之相
“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
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转业之法
“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恶之业,如阿迦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
三归次第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详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 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 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 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 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 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就当次归依僧。”


戒学法语


学佛修行 戒为基础
催邪显正 戒为明镜
佛法住世 戒为根本
三世诸佛 戒为师奉
是故学佛不能无戒 离戒则非学佛


我们最亲爱的敌人 即是六根烦恼。戒捉、定缚、慧杀 贤圣之行也


用所学戒观察别人,是错误的学戒心态;
用所学戒来标制自己的心行,是正确的学戒心态。


学佛的关键在于行、而不是说; 
修行的关键在于悟,而不是学; 
对治的关键在于心,而不是形; 
认识的关键在于己,而不是他; 
成功的关键在于舍,而不是得; 
利他的关键是无我,而非执爱。




前 言


一、学习此经的发起因缘
1、缘起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陈占峰居士给咱们创造了这一次学习的机会。在芮城县讲法我早就有这个愿望,但是一直机缘不够成熟。陈居士发心建了这个道德讲堂使我们才有了讲法的场所。能在这里听经闻法是很殊胜的,所以希望大家要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们现在共同来学习这部《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是专门给在家学佛人讲的。优婆塞是在家男众,优婆夷是女众,是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刚进入佛门,发心行菩萨道讲的一部经。佛在经里面作了详细的开示,该怎样作、怎样想、怎样发心里面都有详细的内容。为什么要讲这部经呢? 这最早要说到两千零二年我在河北普彤寺依师父修学。当时师父就让我讲这部经,因为这是一部在家人学作菩萨的戒经。佛法的修学就是戒、定、慧三学,通过戒律的受持才进入禅定,通过禅定开发我们本有的智慧。因此这三学对治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贪、嗔、痴烦恼,所以先讲这一部经。两千零二年在普彤寺能讲一半,当时那里居士听了以后很受教益。这部经也比较长,由于有某种因缘中途停了。有一个叫宋志忠的居士,他就发心以后不管到什么时候,机缘成熟就要请师父来把这部经讲完。在今年的三月份,普彤寺住持果清法师,让宋居士专门来到芮城县清泉寺请我过去,给南宫的居士把这部经又讲了一遍。所以在普彤寺讲的这一次,使我对这部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觉得这部经是佛弟子进入佛门的一个必修之课。有很多居士在家学佛不知道该怎么做,学佛几十年他不知道佛法里面的具体含义。别人说念佛就念佛,别人说叫持咒就持咒,有些人说参禅打坐就参禅打坐,不知道自己的位定在何处?学了这部经以后,就能定好自己的位。日常生活当中该怎么作?在家庭该怎么作?工作当中该怎么作? 在这部经里佛都有详细的开示。因此,为了圆满上“弘”川恩师的遗愿,我发心弘扬这部经。这是我们芮城县佛弟子的福报。现在有陈占峰居士的发心,有在坐各位的积极护持,成就了咱们这一次学习这部《优婆塞戒经》的机缘。这是学这部经的缘起。
2、戒律是学佛的基础
戒律是佛教修学的基础,这部经就是一部菩萨的戒经。佛在经里讲怎样清净戒行?怎样行菩萨道?怎样发菩提心?怎样行六度?从前到后就是一个菩萨行。在家人是出家人的基础;同样,在家的戒律也是出家戒的基础。在家五戒是基础,其他不论是八戒或者是沙弥戒、比丘戒等都是从五戒里面更微细的展开,所以五戒是基础。这个在家菩萨戒,即这部经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轻戒, 是出家菩萨戒的基础,所以学这部经就是从基础上学起。学好这部经,对我们无论是在家学佛,或者想发心出家学佛也好,都有很好的理论依据。为自己修学佛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就选择和大家共同来学习这部经。
3、只有抓住根本,才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咱们现在都讲的净土法门,学念佛就行了,还学这些干什么?这话对不对?在修行方面,你修的净土法门——念佛。净土法门是许多修行法门其中之一。专修净土法门也是合乎我们现代人根性的一种修行法门。但是,如果从基础上不了解的话,单净土法门也很难真正的入进去,很难真正的去念佛,所以首先必须把佛门里的最基础的东西要掌握。再者,我们一般修行,特别是在家人毕竟有许多工作和家庭上的事情要去做,就像佛在经里面说的在家人恶因缘缠绕很难发起心,去学, 去修。所以很多时间都在平时待人接物和工作中度过。但是这部经里面佛就教导我们怎样去待人接物,怎样去搞好自己的家庭生活,怎样在生活中行菩萨道,怎样在生活当中修行,这部经里都有。只有抓住根本,这才是真正的学佛法。抓不住根本的话,可以说一直在盲修瞎练当中,浪费自己的生命。现在学佛的人多, 但是这很多学佛的人里面是不是真正学佛的就很难说了,所以说学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原因都是跟着别人迷迷糊糊的学佛,没有真正的契入进去,没有抓住根本,没有按照次第的学进去。盲目的去皈依三宝,由自己的我执我见,我认为怎样学好, 我就这样去学,所以导致了佛教现在这种情况。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是根本。佛在灭度的时候,教诫弟子说:“以戒为师。” 现在去圣遥远,我们见不到佛,没有佛在世那种殊胜的功德。我们现在能闻到佛法,也是过去修来的善因。佛灭度以后我们没有老师,是佛亲自告诉弟子“以戒为师”,佛的戒律就等于佛在我们面前指导。 所以说经、律、论三藏,经藏、佛可以说,弟子、菩萨其他人说只要佛认可都能称为经。但是戒不同,戒是佛亲自所制,戒对于我们来说,就等于佛在亲自指导我们。佛又说“毗尼住世 佛法住世”毗尼,就是戒律,如果戒律住世的话,佛法就永远住世。所以为令正法久住,遵照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故讲此经。
下来要明白学习这部《优婆塞戒经》应具备怎么样的正确心态。
二、学习此经应具备的正确心态
1、要有依教奉行之心
佛经里面的一切教导,就是把佛的言教要怎样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这就要将佛的教导融于我们的心行当中。这才能起到改变自己、升华自己的作用。如果不能融入自己心行之中,就起不到这种作用。所以第一要有依教奉行之心,一定要按佛的教导去作,就是这一句话“要将佛的言教融于我们的心行之中,把持戒和修行融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要有这种心态。不要说学是学, 下面还是用烦恼继续去生活,这就不对了。要把佛的言教融于生活当中,改变自己过去不正确的心行,这就是修行。
2、不能有搞形式的思想
学这部经不能有搞形式的思想,不要说大家都在这里听法, 学一阵就过去了。因为佛法是重实践的,有教、理、行、证四法。教是佛的教法;理是佛这些教法当中讲的宇宙实相理体;行就是要精进的修行;证就是通过修行所得到的结果。它系统而完整, 不是随随便便的。所以不能有搞形式的思想,只有我们深入进去才能“智慧如海”。
3、要有律己的思想
学佛正确心态要有律己的思想, 因为戒律是戒自己的。 我们学佛是为了自己解脱。有句话说: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都是自己修自己的。所以学佛为了自己解脱。故学戒就是为了约束自己,也就是律己。所以学的人要以此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不是用所学去看别人。约束自己,就是在持戒修行,要只管自己不管别人。
4、要有“久病遇良医”的心理
听法的第一点是要知道自己是个病人。关键是我们现在不知道自己是个病人。我们得的是无明大病,才在六道里面轮回不息,冤枉的受苦。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既然病了这么久,在苦海当中挣扎了无量劫,这一生虽然侥幸得到了人身,而且由于过去生种下的善因,今生才能学佛,但是我们还在无明当中蒙混,从来没有清醒自己。有幸才能遇到这部经,这真是我们的福报,正好能医治无始劫来的无明大病。就好像一个久病之人,正好遇到了一个能治好自己病的药,这个药肯定很珍贵,我一定要把它服下去治好病,会用迫切的、虔诚的心去依教而行。所以我们要有这种心理准备,不要随随便便听一堂课就完事。
5、要有学戒、受戒、持戒的心理
因为修学佛法想成就的是自己,必定要受佛的戒律。受了戒以后就要学戒,不学戒不懂得戒律里面的开遮持犯,持戒以后才能真正的入定。所以要有受戒、学戒、持戒之心理。 要重视佛的戒律,因为佛的戒律是保护修行的,对自己有好处。由于我们无始劫来被烦恼操纵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造下了许多业来受苦。现在要把烦恼约束起来,这是个很不自在的事情。但是要认清楚戒律是保护法身慧命的,烦恼能损害法身慧命。恰恰无始劫来烦恼与我们不相舍离,我们和它关系太好了,但它是个恶友。所以只有用佛的戒律来对治,保护我们修行。所以刚入佛门就要养成一种学戒、持戒的好习惯,不要怕受约束。
6、不可自卑也不可自傲
学佛人这两种偏向都不正确。有些人说佛法那么高深、那么伟大,自己可望而不可及, 我怎么能成佛呢?这是对佛理不明白的一种想法。自卑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佛性和佛是一般无二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是已成之佛,我们是未成之佛,要明白这个道理 。就是说我们通过修行也可以达到佛的那种境界,我们也可以成佛,故不能自卑。
自傲的人,往往会不知道自己在无明当中,认为我就是未来佛,好像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己就已经成佛了似的。要知道自己还是个无明当中的烦恼凡夫,我们处在无明当中,虽然有佛性,这种佛性还没有开发出来。佛在《涅槃经》里面告诉我们: “众生都有佛性,要靠持戒乃能开发出来”。 你不持戒开发不出来。所以自傲者一定要明确自己在无明当中。要知道修行要从基础开始,不要认为自己现在明白一点道理,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这离解脱还差得很远。
在这里告诉大家两句话:“成佛勿自卑”对于成佛这一点要有信心。“修行勿自傲”在修行方面千万不敢自傲。这是学佛正确的心态。学这部经要有上面这六种正确心态,我们每个人检查一下自己,看有哪一方面和这个不相应的,赶快改变调整过来。
三、《优婆塞戒经》简介
下面把这一部经对大家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因为这是佛对在家人讲的一部戒经。佛可以说是太慈悲了,在经里面他悲心切切, 手把手的在教我们。从日常生活当中开始,层层展开,活脱脱的展示出一个学佛者应具备的心态、行为和要到达的目标。所以学了这部经可以让学人具足正知正见,不受邪法干扰。学佛人的知见正确与否最重要,如果知见不正确会耽搁一生,甚至对来生都有影响,一旦进入邪见,以后很难改变过来。所以说进入佛门第一要有正知正见。到底谁说的是正知正见呢?这个说的也有理, 那个说的也有理, 看似都很有道理,人们会搞不清楚。这部经是佛说的,我们要听佛说,不要听人说。再伟大的一个人还是凡夫,但佛是出世的圣人;再伟大的人还在六道里面,佛是我们的归依处。 所以在这部经里面佛的每一句话,都是指导我们修行的方法,生活的方法。
邪法会怎样干扰我们呢?有以下这么几条: 1、盲目学佛的危害
第一个是盲目学佛的危害。很多人是盲目的学佛,因为听了佛法以后,内心生起那种勇猛的激情,没有按次第去学。有人是盲目的进了佛门,盲目的去修行,盲目的去受戒,盲目的认为自己在持戒。都是在盲目当中干,从来没有按佛的教导去作。正因为这一切都是盲目的。所以学佛多年,整天还是在人我是非里打转。越学越烦恼,甚至有些人学佛烦的哪里都不想去了,我就蹲在家里好好念佛。你这样的烦恼,蹲在家里能好好的念佛吗?也不行啊! 所以,必须要明白佛对我们的这些教导,改变不正确的学佛心态。因为这种盲目的学佛会使我们失去信心。只有正确的学佛,才会越学信心越充足。为什么?正确的学佛马上就会改变你个人的身心,改变你家庭状况,改变你的一切,都会向好的方面改变,绝对可以改变。不改变的原因就是我们学的不得法。有些人未进佛门之前看佛门里面都很清净,都是好人。一进佛门看见别人不如法的事情,会失去信心。看见别人不如法影响自己道心的原因是:自己从来就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才会让别人去影响,这是一种。
或者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就怪佛法不灵,心想我这么虔诚的学佛,怎么我家里还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这就说明你对佛法里面讲的三世因果、缘起的这些道理还不清楚。不一定学了佛以后就会免除你过去所造的恶因,今生就不会接受报应。因果报应这是宇宙间的法则,是佛发现了告诉我们的,不是佛发明的, 包括佛在世当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佛当时头痛了三天, 佛都要接受这个因果的惩罚, 这是佛给我们的一种示现。所以我们有些人生活不如意,家里不顺就怪佛法不灵,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那佛法到底灵不灵呢?可以说佛法是最灵的,关键要你自己真心的学进去。世间有一句话叫做“心诚则灵”啊! 我们心不诚还怪佛法不灵,还是要怪自己。错误的想法会让自己退了道心,失去学佛的信心。
有些人进入佛门就喜欢求感应,心想我通过学佛,叫我见见佛,或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种有所求的心理,就会追求神通。有了这种心理他学的时候,没有感应,没有神通也慢慢会退心。甚至有些人不学佛会进入外道的修行,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心理。修行会有神通,但是佛法不追求神通。神通是成佛道路上必经之路,是修行所得到的副产品,不应该追求,追求这些会令我们退失道心的。原因就是我们盲目的学佛所产生的结果。
所以无论修哪个法门,无论作什么事情必须要明理。包括修念佛法门,当明理以后就会有坚定的信心。佛在这部经里面有详细的教导开示,好像佛牵着我们的手一步一步走上正确的修行之路, 把你从迷惑当中救出来。从日常生活当中最细微的地方一点一点的,佛对我们剖析,给我们开示,直至走上成就无上菩提的道路。这里面有实践,有理论而且有对比,让学人对佛讲的每一个法,都不是用迷信的思想去对待都是用正确的正知正见去修学。这部《优婆塞戒经》就以优婆塞戒为中心,就是六重二十八轻
在家菩萨戒。从开始发心到受戒,怎样清净戒行,一直到成就六波罗蜜,始终突出了一个优婆塞的“戒”和“行”。 正好解决了许多人的迷惑点。所以这部经是一部重实践的经,学习这一部经要大家落实在实践当中。不仅仅学它的理论,最主要的是落实, 这是这部经的特色。自己如果不落实的话,这部经再好对你来说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2、此经是正法的导师
我们都讲让正法久住,到底什么是正法?只要按佛说的去作都是正法。这一部经是佛金口亲自所说,我们学这部经就等于佛在给我们开示,佛在给我们讲法。佛对三归五戒、八戒斋、菩萨戒这一切都作了详细的解释。如何去受戒?如何持戒?如何修行?如何破邪显正?这里面都有。因为他把邪法也说出来,把佛的正法也说出来,让你比较。更重要的让我们如何去生活。前面说了,我们大多数时间在日常生活当中度过,好像没有修行。学了这部经以后,生活当中二十四小时都在修行。你要待人接物,佛就教你怎样待人接物,这样的待人接物之法,会引导我们走上解脱之路。佛又教导我们正确的生活方法,而且如何去发心,用怎样的心态去发心。子女对待父母用怎样的态度,父母对待子女应该用怎样态度;丈夫对待妻子应该怎样,妻子对待丈夫应该怎样。包括师长和学生之间,朋友和朋友之间,佛在这部经里面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包括你赚的钱怎样去消费,佛给我们都说的清清楚楚。在这部经里,佛以一个凡夫的生活状态来教导我们,在生活当中用这样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走上正确的解脱之路。故佛法是不离生活的, 并不是说学佛就脱离了生活,这一切都能从经里面得到正确的答案。所以说这部经是人间佛教的指南,是正法的导师。
3、此经是建立人间大乘佛教的基础
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因为佛示现在我们人间八相成道, 以人的身份出现,他教化的主要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佛法最切合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虚大师最推崇弘扬这部经,提倡建设人间净土的本愿。太虚大师在他讲录里面说:“此经可为一切具善根之男人,女人修成在家菩萨之规范,如人皆以此经去发心修行,自利利他,则人间大乘佛教,即由此建立,而此世界人类,即由大乘佛教之利益,而得享受和平安乐之幸福矣!”我们哪个人不想过幸福生活,现在讲和谐社会,讲世界和平。怎样才能社会和谐,

怎样才能世界和平呢?只有用大乘佛法这个思想去作指导,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4、提倡从“行”入手
学这部经最后要落实在行动上,戒就是行动的落实。受戒不持戒,不起作用。佛在经里面开示出了许多实践修行的方法。所以从行入手,是这部经的特色。而“行”就是从基础的“戒”修起。你没有戒的话就没有戒行。《优婆塞戒经》共有二十八品,以优婆塞戒为全经的重心,全经的中心在第十四受戒品,专讲受戒。在此前面讲了发心和积集福智,然后才受戒。受完戒以后就清净戒行,再行六度。都围绕这个优婆塞戒来开展。除第一品集会品“序分”外,全经分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明能行六度之菩萨;第二部分是明菩萨所修之六度。前面是说怎样的人能行六度,后面是怎样去修六度。前一部分 从“发菩提心”品到“受戒品”一共十三品里面是阐明,能受优婆塞戒的人的发心和受戒。后一部分从“净行品”到“般若波罗蜜品”共十四品,则阐明受“优婆塞戒”的人应该怎样去行。所以全经就突出了一个优婆塞的“戒”和“行”。
5、此经是整个佛法的总概括
此经涉及内容很多,主要是以在家菩萨戒为重心,以发菩提心为纲。从开头到结尾,都是在大菩提心的推动下,修学菩萨行。本经说明菩萨之发心修学持戒、精进、禅定、智慧等。特别在“受戒品”中说明在家菩萨除受持五戒之外,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就是在家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这也通于《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佛法独有的这种戒法。经里面除用《法华》
《大城》《智印》《鹿子》等经里面的有些东西外。并达及北本的《涅槃经》卷二十六之生因、了因说。更举出了昙无德,弥沙塞, 萨婆多等部派之名。这在经典的成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经方方面面都顾及到,所以从开始一直到最后特重的是: 布施、修福、增长命财。我们世间人求的都是长命富贵。人人都求这个,不管信佛的也好、不信佛的也好,都求的是长命富贵。这部经就是从增长命财开始,从这里入手。你求这个佛就给你说这个。里面不仅仅有戒也有破。不但“破我执”。还有破“自在天”, 自在天是外道邪见。还有破“空执”,就是对空的执著。一般人对有执着,有些人修空观。又落入空见,那么就要破空执。这经里面都给我们教了正确的方法。而且这部经里面还阐述因果相续中“不常不断”“非空非有”的这些大乘教义。因此,通过本经的学习可以对佛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学习本经有四个特点:
①发愿修悲纳戒体 ②明因识果修供养
③恒修六度圆戒行 ④清净布施开智慧
①发愿修悲纳戒体
发愿修悲纳戒体,就是领纳佛的戒体。我们要受戒修行,得戒体。这是在受戒前必须明了的准备工作,要作好这准备工作, 就不是盲目的去受戒了。首先是要发菩提心,在经里面佛告诉我们什么叫菩提心和怎样发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的种类。因为要成就无上的菩提之果,就是佛果,成佛就是菩提之果。现在必须要有菩提心。因此,用这个菩提心再去受戒、持戒、再去修行,这样才能得到成佛的菩提之果。所以,以菩提心为重心,这里面菩提心就是总纲。发心以后就要修悲心,就是修慈悲心,佛就是大慈大悲的,所以要修悲心。如果没有悲心,一切修行都不会坚固,会退下来的。 学佛为什么会退呢?就是没有悲心,更别说菩提心了。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三十六种修悲心的方法。在这个菩提悲心的推动下,再纳受佛戒,我们就会得到无作戒体,为以后的持戒修行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这第一个就是“发愿修悲纳戒体”。
②明因识果修供养
佛法是讲因果的,因为因果是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信者在因果当中,不信者也在因果当中,谁都逃不出因果法则。因果是佛法的主导思想,一个不讲因果的人别谈佛法,要谈佛法必须要讲因果。一切世出世间无不是因果的显现。所以佛从修因证果开示我们,修什么因得什么果,即三十二相业。在这一品里面,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都不是凭空得来的,是佛经过无量劫的菩萨行修来的。佛修相好之因,最后成就相好之果。所以在三十二相业品里面,佛就讲明这因果关系。你修什么因,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相好,这些都是微细的因果关系。以及勤修供养, 积聚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佛详细的开示了修供养的方法和心态。不像我们现在有了事拿两个苹果,放在佛面前磕三个头,完事了佛就保佑我了。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主要是看我们的心是怎样的。这里佛从修供养的方法、对象、心态、差别等方面,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修行之路。只要按佛说的去作,你就不需要再问其他人了,自己就知道,这个路已经明白了,你就清楚该怎样走。这是第二“明因识果修供养”。
③恒修六度圆戒行
六度就是用这六种方法,将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哪六种方法呢?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叫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大乘佛法讲修四摄、六度,六度是修因证果的基础。佛在经的后半部分专门详细的开示了六度的具体行法。一切菩萨行都是由这六度而成就的。在因地修的是有漏的六度。什么叫有漏?就是所修的善法还会漏落在六道里面,这叫有漏的善法。但是现在因地修这有漏的六度达到自利,直到果地成了菩萨,所修的善法是无漏善法。佛菩萨在果地用无漏的六度,去度众生而利他,还离不了这六度。因此,用此六度来清净我们的戒行,而圆成菩提大愿。但是这六度是以布施为开始的。所以,佛在经中将布施讲的特别详细,在布施这一品里面讲的篇幅也特别多,从修布施心态,布施的财物,接受布施的人,和布施所得的果报,佛都作了详细的开示。这就是“恒修六度圆戒行”。
④清净布施开智慧
布施这么重要,我们就要从布施入手。只有从布施入手才能一步一步的走上成佛之道。所以一定要修清净布施才能成就。六度第一个就是布施波罗蜜,通过布施将自己运到彼岸,成就这布施波罗蜜,布施波罗蜜成就以后,六波罗蜜才能次第的成就。前五度是因,般若波罗蜜是果。戒、定、慧三无漏学贯摄其中,从而圆成了我们的菩提大愿。这犹如作一件事情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所以,清净布施是因,是基础。般若智慧是果,是目的。所以,本经以“菩提心”为动力;以“优婆塞戒”为标准;以“六度”之行为方法,而成就解脱分法。这里每一个环节都有他重要的含义,在未学之前首先明白这部经的重要性,使我们学的时候能重视起来。



目录 科判表

(表一)科判分二 甲 1 五重玄义(接表二)...................................................................................................................................................... 1
甲 2 正释经文(接表三)................................................................................................................. 9
(表二)甲 1 五重玄义分五 乙 1 释名分二 丙 1 释经名....................................................................................................................... 1
丙 2 释译人................................................... 5
乙 2 辨体 乙 3 明宗 乙 4 明力用.......................................................................... 6
乙 5 明教相.......................................................................... 7
(表三)甲 2 正释经文分三 乙 1 序分分二 丙 1 证信序…………集会品第一....................................................................................................................... 9
丙 2 发起序(接表四)............................................................ 19
乙 2 正宗分(接表五).......................................................................................... 59
乙 3 流通分................................................................... 1395
(表四)丙 2 发起序分五 丁 1 从问礼六方引导转修六度分二 戊 1 问礼六方..................................................................................................................... 19
戊 2 答修六度.............. 23
丁 2 抉择能供养之“菩萨性”和所发之“菩提心”分二......................................................................................................................... 28
戊 1 辨能供养之“菩萨性”........................................................................................ 28
戊 2 辨所发之“菩提心”分四.............................................................................................................. 29
己 1 总辨所发之“菩提心”分二.................................................................................................... 29
庚 1 问答菩提义分二 辛 1 善生问....................................................................... 29
辛 2 如来答................................ 30
庚 2 答辨“菩提性”分二 辛 1 善生疑问....................................................................... 30
辛 2 如来解答分二 壬 1 正答........................ 31
壬 2 举例辨析 … 32
己 2 明十种能发因................................................................................ 35
己 3 示三种所发心................................................................................ 38
己 4 辨发心无定性................................................................................ 40
丁 3 辨“菩萨性”之缘生法破外道邪见分二......................................................................................................................... 41
戊 1 破邪分三 (重点复习 1) 己 1 破外道的因中有果论......................................................................................... 41
己 2 破外道的“因即是果 果即是因”的邪论................................................................................. 42
己 3 破外道的“有即是有 无即永无和无则不生 有不应灭”的邪论 … 43 戊 2 显正.......................................................................... 44
丁 4 揭示纲宗分二 戊 1 修大乘菩萨行的定义................................................................................................ 47
戊 2 修大乘菩萨行的种类............................................................... 50


丁 5 显在家菩萨之殊胜分二 戊 1 福德比较显胜................ 52
戊 2 在家发心难显胜.......... 55
(表五)乙 2 正宗分分二.............................................................................................. 59
丙 1 明能行六度之菩萨分二 丁 1 广显修成菩萨之行(接表六) 59
丁 2 正明能行六度之相(接表二十七).............................. 793
丙 2 明菩萨所修之六度分六 丁 1 施度(接表二十八)... 842
丁 2 戒度(接表二十九). 1046
丁 3 忍度(接表三十六). 1336
丁 4 进度(接表三十七). 1355
丁 5 禅度(接表三十八). 1364
丁 6 慧度(接表三十九). 1386
(表六)丁 1 广显修成菩萨之行分三 戊 1 策发心愿分二 己 1 策发总心(接表七)............................................................................................................................. 59
己 2 别策胜愿(接表十一) 196
戊 2 积集福智(接表十五)........... 287
戊 3 受持戒行分二 己 1 受戒(接表二十二)................................................ 578
己 2 持行(接表二十三)....... 670
(表七)己 1 策发总心分二 庚 1 明发心之相分二 辛 1 分别广说(接表八)................................................................................................................................................ 59
辛 2 揭示正宗........ 93
庚 2 辨发心之因分二 辛 1 大悲生因(接表九)................................................................................ 96
辛 2 解脱了因(接表十).............................. 147
(表八)庚 1、辛 1 分别广说分三………………发菩提心品第二............ 59
壬 1 问答信解发菩提心分二 癸 1 善生问............ 59
癸 2 如来答............ 60
壬 2 修习发菩提心分二(重点复习 4) 癸 1 初五事...... 72
癸 2 次五事... 80
壬 3 真正发菩提心分二 癸 1 真正发心之利益...... 86
癸 2 为五事真正发菩提心分二............................................ 87
子 1 初三事............. 87
子 2 次二事............. 91
辛 2 揭示正宗................................................................... 93
(表九) 庚 2、辛 1 大悲生因分二 壬 1 问答发因分三 癸 1 通问发因……悲品第三................................................................................................... 96
癸 2 泛说因相.. 97
癸 3 正辨悲是生因................... 101
壬 2 问答修悲分三 癸 1 问修悲法.. 102

癸 2 如来说修悲相分二 子 1 三十六因明生悲(重点复习 5)........................................................................................................ 102
子 2 别以四因明大悲......................................... 139
癸 3 结示修悲利益分三 子 1 总明修悲菩萨益................................................................................... 142
子 2 别显在家菩萨益......................................... 142
子 3 结成修悲广大益......................................... 144
(表十)庚 2、辛 2 解脱了因分三……………………解脱品第四................................................................................................................... 147
壬 1 问答得体义分二 癸 1 承前启说 癸 2 问得体义............................................................................................. 147
壬 2 问得方便分三 癸 1 辨得不得分三 子 1 善生问 150
子 2 答行三方便无定数....................... 150
子 3 用心关键....................... 151
癸 2 得解脱时........................................................ 154
癸 3 得解脱人分三 子 1 不能得之人........................................................ 157
子 2 能得之人........................ 158
子 3 能得之缘........................ 158
壬 3 问得法相分五 癸 1 正明得相分二 子 1 所得之人 159
子 2 所得之相........................ 160
癸 2 广辨得人分二 子 1 就五趣辨........................................................ 161
子 2 就三乘辨分三 丑 1 未得解脱分法之弊................................................. 164
丑 2 得解脱分法之利............... 166
丑 3 四种人之分............... 169
癸 3 作菩提种子分三 子 1 标示菩提四种子........................................................ 174
子 2 增长菩提种子分二 丑 1 增长菩提种子................................................. 177
丑 2 增长炽然菩提种子 …180 子 3 求菩提时坚修八法.................................. 181
癸 4 明佛难得........................................................ 189
癸 5 显在家胜........................................................ 193
(表十一) (见表六)丁 1、戊 1、己 2 别策胜愿分二................................................................................................................................................ 196
庚 1 辨胜策发分二 辛 1 辨三种菩提策发(接表十二)..................................................................................... 196
辛 2 修三十二相策发(接表十三)........................................... 224
庚 2 正发胜愿(接表十四)..................................................................................... 252
(表十二)辛 1 辨三种菩提策发分四................................................................................................................................................ 196
壬 1 就所问三义答分二 癸 1 善生问…………三种菩提品第五.......................................................................................... 196
癸 2 就所问三义答............................................... 198
壬 2 别增举八事辨分八(重点复习 25)癸 1 三兽渡河喻.......................................................................................... 201


癸 2 以烦恼习气辨 癸 3 断不断疑辨..................... 202
癸 4 以闻思辨 癸 5 净物净器喻................... 203
癸 6 智行净不净辨 癸 7 其行有边无边辨............. 204
癸 8 独显如来断证功德.......................................... 204
壬 3 广明佛功德辨分四 癸 1 总示佛功德..................... 206
癸 2 别显身心二力............... 216
癸 3 列举诸德号................... 217
癸 4 结非声缘比................... 222
壬 4 结在家菩萨胜......................................................... 222
(表十三)辛 2 修三十二相策发分三 壬 1 问答身力成时………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224
壬 2 如来广说修相功德次第分二 癸 1 总明修相功德分四................................................................................................................ 224
子 1 略明功德分二............................... 224
丑 1 修业得定............ 225
丑 2 百福庄严............ 226
子 2 较显相好功德........................ 227
子 3 出修相人、地、时............. 229
子 4 佛示本生修相时.................... 232
癸 2 别明修相次第分二子 1 泛说先修何相............. 233
子 2 正明修相次第分三十二..................................................... 236
壬 3 结在家菩萨胜.......................................................... 249
(表十四)庚 2 正发胜愿分三 辛 1 问答发愿……………………发愿品第七............................................................................................................. 252
辛 2 广说发愿分三 壬 1 发愿所因........... 253
壬 2 正陈愿言(重点复习 23).................................. 255
壬 3 显示愿果分三..... 267
癸 1 总显立愿利益........................ 267
癸 2 别名法财长者(重点复习 6)..... 268
癸 3 结示法王自在........................ 283
辛 3 结在家胜........................................... 286
(表十五)(见表六)丁 1、戊 2 积集福智分二…………………名义菩萨品第八......................................................................................................... 287
己 1 分别名义菩萨分三 庚 1 问答示假名菩萨分二 辛 1 善生问................................................................................................. 287
辛 2 如来答示假名菩萨(重点复习 26 ①)............................................ 289
庚 2 实意菩萨(重点复习 26 ②).......... 299
庚 3 彰在家胜............................... 324
己 2 勉为实意菩萨分二 庚 1 正明实意菩萨(接表十六).......... 326

庚 2 勉修菩萨功行(接表十七)........... 356
(表十六)庚 1 正明实意菩萨分四………………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326
辛 1 列举本生行分二 壬 1 善生启问................................ 326
壬 2 如来示答分七............................... 326
癸 1“诫心”修苦行........... 327
癸 2 为四事而舍身.............. 329
癸 3 为正法而舍身.............. 331
癸 4 为救众生而舍身.......... 334
癸 5 断烦恼者不受恶趣身.. 336
癸 6 具足正念伏烦恼.......... 337
癸 7 饥馑、疾疫世舍身救众苦............................................. 338
辛 2 泛明菩萨行分十一...................................................................... 342
壬 1 为利众生修六度................................................ 343
壬 2 为利众生愿处生死中 壬 3 不求恩报..... 345
壬 4 众生但自利、菩萨恒利他 壬 5 平等利益众生 346
壬 6 外道调伏众生身、菩萨调化众生心................. 347
壬 7 多施不厌............................................................ 348
壬 8 调恶不厌 壬 9 菩萨四种不可思议行...... 349
壬 10 菩萨三种不可思议心....................................... 350
壬 11 菩萨三种不可思议施....................................... 351
辛 3 观心自验................................................................... 353
辛 4 较显在家胜............................................................... 354
(表十七)己 2、庚 2 勉修菩萨功行分二 辛 1 举德劝修分三........................... 356
壬 1 举自利利他劝 (接表十八)........................................... 356
壬 2 举自他庄严劝(接表十九)........................................... 441
壬 3 举福智二严劝(接表二十)........................................... 491
辛 2 化他摄众(接表二十一).... 521
(表十八)辛 1、壬 1 举自利利他劝分五……………自利利他品第十..... 356
癸 1 问答菩提及道分二 子 1 善生问 子 2 如来答 356
癸 2 问答三乘同别分二 子 1 善生问 子 2 如来答 357
癸 3 分别菩提学果分二 子 1 总说.......................... 358
子 2 分说........................ 359
癸 4 正明自他兼利分三 子 1 示自他兼利相(重点复习 22) ……………370 
子 2 能自他兼利行分三 丑 1 七种法行..................... 379


丑 2 层层深入修具八智(重点复习 7).... 391
丑 3 八智说、听十六事分二...................... 398
寅 1 正说十六事............................ 398
寅 2 正听十六事............................ 401
子 3 辨自他兼利人分三 丑 1 从说法听法辨分二.................................................................................... 406
寅 1 说法分三 卯 1 不清净说法..... 406
卯 2 清净说法....... 407
卯 3 两种说法之名 409
寅 2 听法分三 卯 1 听法四种人..... 412
卯 2 辨调伏方法分四....................................... 413
辰 1 四种喻... 413
辰 2 二种人... 415
辰 3 二法、二时...................... 415
辰 4 说正法有二方便.............. 417
卯 3 菩萨自他兼利法............................... 418
丑 2 从在家出家辨分二 寅 1 在家标准 423
寅 2 出家在家二者的责任义务..................... 425
丑 3 从自行化他辨................................ 427
癸 5 显在家菩萨胜............................................... 433
(表十九)辛 1、壬 2 举自他庄严劝分五............................................................... 441
癸 1 问答能自他利之条件(重点复习 24)……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441
癸 2 问答修八事之因........................................... 444
癸 3 明八事所由成分二 子 1 三因缘.................... 446
子 2 八所以.................. 450
癸 4 由八事所成德分二 子 1 有德不骄................ 453
子 2 处世不动.............. 456
(重点复习 8).............. 460
癸 5 显在家菩萨胜............................................... 488
(表二十)辛 1、壬 3 举福智二严劝分四 癸 1 摄前问答……………二庄严品第十二............................................................................................. 491
癸 2 究因问答...................... 492
癸 3 明二庄严分三 子 1 以果利明分三............................................ 494
丑 1 菩萨具足二庄严得二种果..................... 494
丑 2 福智二严的不二性 495
丑 3 结示................. 499


子 2 以因利明分三................................................ 500
丑 1 二庄严有二正因.............................. 500
丑 2 以布施为因,具足福智二庄严.............................. 502
丑 3 布施具足六波罗蜜.............................. 505
子 3 以别相明分三 丑 1 福智庄严之相...................................... 506
丑 2 庄严无上菩提五法.............................. 508
丑 3 具足二庄严十四相.............................. 511
癸 4 结在家胜............................................... 519
(表二十一)(见表十七)辛 2 化他摄众分四 壬 1 总明以四摄法畜徒……摄取品第十三................................................................................................................... 521
壬 2 无德有德畜徒利弊分三 癸 1 无德者名相........................................................................................ 531
癸 2 有德者教弟子的正确方法...................................... 532
癸 3 畜恶弟子的过患...................................... 539
壬 3 别辨在家出家畜徒分二 癸 1 总明出家在家........................................................................................ 544
癸 2 别辨出家在家分二.................................................................................................... 546
子 1 出家教二众分二 丑 1 教出家弟子分二........................................................................................... 546
寅 1 教之方法和内容............................ 546
寅 2 所得利益............................ 549
丑 2 教在家弟子分二.............................................. 551
寅 1 不放逸法行相............................ 551
寅 2 次第教护分二.................................... 558
卯 1 先教不放逸法..................... 558
卯 2 教护行相..................... 559
子 2 在家教一众分二 丑 1 师长教徒众........................................................................ 561
丑 2 国王教民众分二 寅 1 言教................................... 566
寅 2 身教 569
壬 4 结显在家菩萨胜........................................................................................ 575
(表二十二)(见表六)丁 1、戊 3、己 1 受戒分二 庚 1 受前方便分四……受戒品第十四................................................................................................................... 578
辛 1 供养六方分七 (重点复习 9) 壬 1 启问受戒.......................................................................................... 578
壬 2 答修供养东方................................... 579
壬 3 供养南方................................... 581
壬 4 供养西方................................... 583
壬 5 供养北方................................... 587
壬 6 供养下方 ………………………………588................ 
壬 7 供养上方................................. 590


辛 2 请许…...................................................................................... 592
辛 3 问答分四 壬 1 问遮难...................................................................................... 594
壬 2 审至诚.............................................................................. 598
壬 3 示归戒分二 癸 1 开示三归得戒体之理.............................................................................. 600
癸 2 开示远离五恶法分六............................................................. 603
子 1 总示不能增长财命五事......................................... 603
子 2 乐杀恶果......................................... 604
子 3 乐盗恶果......................................... 605
子 4 乐妄语恶果......................................... 606
子 5 乐饮酒恶果......................................... 607
子 6 乐邪淫恶果......................................... 608
壬 4 广教诫分十(重点复习 33)癸 1 教离四恶法.............................................................................. 611
癸 2 教离五处所............................ 612
癸 3 教不应作五事............................ 613
癸 4 教不应为三事............................ 614
癸 5 教应离二事 癸 6 教不近四种人 …615 癸 7 教离放逸法............... 616
癸 8 教如法理财............................ 619
癸 9 教不应寄物四处............................ 620
癸 10 教离四种恶人............................ 621
辛 4 试察...................................................................................... 623
庚 2 正受戒法分三 辛 1 总受归戒分三 壬 1 和合二十僧众作羯磨.............................................................................................. 626
壬 2 教诫受三归............................ 627
壬 3 随分受五戒............................ 629
辛 2 别示重轻分二 壬 1 六重戒相分二............................................................................................................ 630
癸 1 正说分六(重点复习 10 ①)子 1 不杀生 ............................................. 630
子 2 不偷盗 子 3 不虚说.................................... 632
子 4 不邪淫 子 5 不说四众过.................................... 634
子 6 不酤酒.................................... 637
癸 2 结赞............................................ 639
壬 2 二十八轻戒分二 癸 1 列举戒相分二十八(重点复习 10 ②) .................................................................................................. 640
子 1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641
子 2 耽乐饮酒戒 643
子 3 不瞻病苦戒 子 4 见乞不与戒................................................................ 644


子 5 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 645
子 6 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 646
子 7 不持六斋戒 子 8 不往听法戒.................................................................. 647
子 9 受僧用物戒.................................................................. 648
子 10 饮有虫水戒.................................................................. 649
子 11 险难独行戒.................................................................. 650
子 12 独宿尼寺戒.................................................................. 651
子 13 为财打人戒 子 14 残食施四众戒.................................................................. 652
子 15 蓄猫狸戒.................................................................. 653
子 16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 子 17 不蓄三衣钵杖戒.................................................................. 654
子 18 田作不求净水陆稼处戒.................................................................. 655
子 19 市易贩卖斗称不平戒.................................................................. 656
子 20 非时非处行欲戒 子 21 商贾不输关税戒.................................................................. 657
子 22 犯国制戒 子 23 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658
子 24 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 659
子 25 在五众前行戒.................................................................. 660
子 26 僧食不公分戒 子 27 养蚕戒.................................................................. 661
子 28 行路见病舍去戒.................................................................. 662
癸 2 结赞........................................................................... 665
辛 3 结在家胜........................................................................................ 667
(表二十三)(见表六)戊 3、己 2 持行分三 庚 1 持戒清净(接表二十四)................................................................................................................................................ 670
庚 2 息除诸恶(接表二十五)............................................................................ 727
庚 3 供养三宝(接表二十六)............................................................................ 755
(表二十四)己 2、庚 1 持戒清净分三 辛 1 示能净法分二…………净戒品第十五................................................................................................................... 670
壬 1 善生问 壬 2 如来答分十九(重点复习 11).......................................................................................... 670
癸 1 具足信解心三法............................................................... 671
癸 2 具足慈悲心四法............................................................... 682
癸 3 平等布施心五法............................................................... 684
癸 4 自信精进心四法............................................................... 688
癸 5 行善止恶不执着四法............................................................... 690
癸 6 明辨有为法四法............................................................... 692
癸 7 平等利他心三法 癸 8 施生成佛心三法............................................................... 698
癸 9 为他受苦不悔心三法 …………………………………699............................ 癸 10 烦恼能忍心三法............................................................. 700


癸 11 善巧化他心三法......................... 701
癸 12 舍身利生心三法......................... 702
癸 13 为人忘我心三法......................... 704
癸 14 善念相续心三法......................... 705
癸 15 化众不退心三法......................... 707
癸 16 不畏轮回救生心三法................. 710
癸 17 亲近闻法心三法......................... 713
癸 18 离恶无悔度生心九法................. 715
(注 1 三时不悔)..................................... 717
癸 19 四无量心四法............................. 718
辛 2 辨净心时.................................................... 721
辛 3 结在家胜.................................................... 725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甲1、五重玄义分五
乙1 释名 乙2 辨体 乙3 明宗 乙4 明力用 乙5 明教相今初:释名分二
丙1 释经名 丙2 释译人今初:释经名
解释这部经的名字叫释名,释名里面分两个:第一个释经名; 第二个释译人,就是翻译经典的人。首先解释《优婆塞戒经》这部经的名字。“优婆塞”是梵文音译, 意思是近事男或者近善男, 亦称信士、信男、清信士等。即亲近承侍三宝的男子叫优婆塞。就是在家受三归五戒的男子。现在一般统称在家学佛者为居士, 优婆塞就是男居士。由于修十善业,又叫做近善男。女人名优婆夷,也叫近善女,和前面的意思是一样的。优婆塞和优婆夷构成佛门在家二众弟子。佛门里所讲的四众弟子,即是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
“优婆塞”与现代说的居士有没有区别呢?这是有区别的。严格的说居士不是优婆塞的原意。在当时印度社会有四姓阶级。第一是婆罗门。即婆罗门教的僧侣及学者,都属于婆罗门种姓, 是当时四姓阶级里面最高的阶层。第二是刹帝利。就是王族及士族,掌管政治军事的统治阶级。第三是吠fèi舍。就是从事士、农、工、商这些平民阶级。当时在印度把这一层人称为居士。第四是首陀罗。就是指最下位的奴隶阶级。他们终身以身奉侍前三阶级为其本务,没有自身的自由。经论中的居士,一般指印度吠舍阶级中的大富豪,或在家有道之士。
在我国一般把颇有道义而不求仕宦的处士,称为居士。后来在我国及日本,多有不依经律的本义,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可见居士这一词范围很广,并非专指佛教。现时都将归依三宝,在家学佛的男女统称为居士。“优婆塞”则不同,必须受三归五戒,修十善业,并依教奉行者,才称得上优婆塞或优婆夷。没有受过三归的人,不能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这部经就是对于这一类人而讲的。虽然是《优婆塞戒经》相对也同等于优婆夷。这是对“优婆塞”这三个字的解释。
下面再看“戒”字。“戒”梵语尸罗,译为戒,清凉之意。“律”梵语“毗尼”,又叫“波罗提木叉”,亦名“毗奈耶”。从功用来说有三种:第一是调伏之意,经过长期戒律的守持,可以调伏心的狂乱。第二是“灭”之意,可以寂灭烦恼,从而启发真如本性。第三是善治,即用善法来调治心和行为,使之达到至善圆满之境。
戒律有大乘戒、小乘戒两种:小乘戒有五戒、八戒、沙弥(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大乘戒有《优婆塞戒》,就是这部经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轻戒;有梵网经菩萨戒,即十重四十八轻出家戒;还有菩萨善戒经;地持菩萨戒。这部经就讲的 是大乘菩萨戒的“戒”和“行”。特别是在家大乘菩萨戒的“戒” 和“行”,是其它大乘戒的基础。好比要登上万丈高楼一样,这是第一个台阶。小乘戒偏重于行为上的持守。大乘戒偏重于心念上的持守。二者稍有不同。小乘戒趋向大乘戒,亦须心念上的功夫; 大乘戒包含小乘戒,必须行为上的威仪。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不能偏颇。
以上“优婆塞戒”这四个字,是这一部经的名字,是一个题目。连下面一个“经”字便成了五个字。前面四个字属于别名, 后面一个“经”字属于通名。别名是专指这一部经,和其他经典不同。通名是和其它经典相通的。
下面看这个“经”字。“经”梵文叫修多罗,译为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叫契经。就是说这个道理合乎佛的原理,也合乎众生的根机。
“经”即径也,就像道路一样,是通向成佛的必由之路。佛说的法都称为经,一切佛经都是成佛的路。
“经”又有墨绳之义。就好像木工弹墨线一样,弯弯曲曲的木头上弹一个墨线,即是标准,是方向。按此标准一定能达到涅槃之城,故称为经。
“经”又有贯、摄、常、法四种含义。“贯”是贯通, 贯串的意思。佛说的法前后次第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好像一条线将花瓣全部串起来一样,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故称为‘经’。
“摄”就是摄受。说明佛说的法能够摄受所被之机,每个人



听了都好像是为自己说的。佛说的法像吸铁石一样,我们的心就好像铁块一样,被紧紧的吸上去,永远不会堕落。有这样强大的摄受力。故称为“经”。
“常”是常恒不变之义。佛说的法是放之四海古今,永恒不变的宇宙间的真实谛理。时间上不论古今,地点上不论中外。中国人是这样,外国人也是这样;地球人是这样,外太空人也是这样;人类是这样,六道众生都离不开这个。被机上含括九法界有情众生,都能够得到受用,永远不变故称为“经”。
“法”三世同尊曰法。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要尊这个法。不但释迦牟尼佛说这个法,过去、未来诸佛所说的也是这个法。所谓佛佛道同,三世同尊之法。故称为“经”。
因为经通一切诸佛之教法。故说是“通名”。每一部经都有通别两种名字。
一般建立经的题目,从内容上有七种立题方法:单三、复三、具足一。
单三:1、单人立题——就是以人的名字立一个题目,作为这个经的题目,叫单人立题。比如说《佛说阿弥陀经》,“佛”是人,“阿弥陀”也是人。就是单人立题。
2、单法立题——就是以一个法作为经的名字。比如说《涅槃经》,“涅槃”是一个法,以这个法立题就叫做《涅槃经》,此为单法立题。
3、单喻立题——就是以譬喻立个题目。比如说《梵网经》, “梵网”就是说佛法像大梵天的网罗幢一样互融互摄,用这个比喻作为经名,叫做单喻立题。
复三:1、人法立题——就是这个经名里面有人还有法。比如说《文殊问般若经》,“文殊”是人,“般若”是法。以人和法立了这个经的名字,叫人法立题。
2、人喻立题——就是以人和比喻立个题目。比如说《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比喻,喻如来说法像狮子吼一样,叫人喻立题。
3、法喻立题——就是以法和比喻来立个题目。比如说《妙法莲花经》,“妙法”是个法,“莲花”是比喻,喻这个法像清净的莲花一样,叫法喻立题。
具足一:就是人、法、喻三种都具备所立的题目。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叫人、法、喻具足立题。
这是一般的立题方法。这部《优婆塞戒经》是人法立题。“优婆塞”是人,“戒”是法。通过一个经的题目, 就可以大概知道它的内容。
丙2、释译人
翻译这部经的人叫昙无谶chèn三藏法师(公元385-433 年),法师是中印度人(中天竺)。他小的时候是达摩耶舍的弟子,开始学的是小乘教法。后来向白头禅师学《涅槃经》归依了大乘。据说他二十岁就能念大小乘经典二百余万言。他智慧聪达,精通经、律、论三藏,故称三藏法师。三藏就是经藏,律藏和论藏。后来他来到我国,应河西王沮渠蒙逊的招聘,河西王在姑藏那一带,就是现在甘肃凉州,当时是北凉的首都。法师在那里翻译经典, 从北凉沮渠蒙逊的玄始三年到十年(公元414-424 年)译完了经典。他翻译的经典有《涅槃经》、《大集经》、《大云经》、《金光明经》、《菩萨地持经》、《菩萨戒经》和《菩萨戒本》等二十部经典。当时正是我国南北朝刘宋文帝时代,这部《优婆塞戒经》就是在这段时期内翻译的,据今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以上就是解释翻译经典的人。我们学这部经要明白它的来源。古大德为翻译经典费尽了千辛万苦,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经典,确实有许多古大德心血在里面。我们要用报恩的心去学习佛的经典。不但要报佛恩,给我们说出这个经;而且要报祖师大德的恩,为我们翻译经典、流通经典。释译人竟。
乙2、辨体
辨明一部经的主体叫辨体。本经所诠释的主要是优婆塞戒。就是在家菩萨行的发心、受戒和持戒,以及在此戒体下而修六度万行的方法。故本经就是以“优婆塞戒”为体。我们要学这部经, 就要抓住“优婆塞戒”这个主体。
乙3、明宗
第三是明宗,“宗”就是宗旨趣向。辨明一部经的宗旨叫明宗。本经一开始佛就劝发菩提心,从修悲心到得解脱分法,都是为发菩提心来铺垫的。从而显明能行六度,能受戒之人的资格, 直到最后阐明修行六度。所以本经是以“发菩提心得解脱”为宗旨。这就明确学佛的目的是为求解脱,不是为求现世福报。
乙4、明力用

第四是明力用,“力用”就是一部经的道力、作用。本经前半部分阐明能行六度人的条件,后半部分阐明修六度的方法。整个经就阐明在家佛弟子如何修菩萨行,行菩萨道。所以本经以“菩萨行”为用。我们学这部经,就是学作菩萨。要当菩萨就要按佛在经里说的方法去行。这就是它的力用。
乙5、明教相
第五是明教相。“教相”就是辨明教法所属。佛陀教法约分为三大类:有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本经是五乘共法,属于大乘律部所摄。
五乘共法:“五乘”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共法” 指共同所修之法。
人乘教法:就是教修作人的方法,来生还能生为一个人,也就是人间的道德标准,此经首先教你做一个标准的人,名人乘教法。
天乘教法:就是教修生天之法。修十善之因,必得生天之果。这叫天乘教法。
声闻乘教法:就是闻佛音声而悟道,修四谛三十七道品,自己得到解脱,证四果罗汉者叫声闻乘。阿罗汉已经出离了六道轮回,成为小乘圣者。
缘觉乘教法:一种是生于无佛时代,由于过去修的善根,观察花开花落四季的变化,悟世事无常之理而悟道者,称为独觉;另
一种是生在有佛时代,修十二因缘的还灭门,而悟道者叫缘觉,又名辟支佛。总名缘觉乘教法。
菩萨乘教法:就是教作菩萨的方法。发菩提心修四摄六度是菩萨的修法。“四摄”就是用四种方法摄受众生,“六度”是用六种方法度自己和他人到彼岸,就是修六度万行,名菩萨乘教法。
佛的经典从性质上来说有经、律、论三藏。此属于大乘律部。这部经又是大乘不共法。何以故?这是教修菩萨行,菩萨行是要成佛的。人、天、声闻、缘觉这些就达不到了。因此,不是他们共修之法,故是不共法。同时它又属于大乘律部所摄,故称大乘不共法。
在五乘共法当中,人、天乘善法为出世三乘共法的基础。即先把人、天乘修好,再修出世法。本经是以弘扬优婆塞戒为基础的人、天善法。所以说他是五乘共法。
本经在三类法中亦属于三乘共法。三类法就是大乘、小乘、菩萨乘,也是这三类人共修之法,故亦属于三乘共法。
此经鼓励在家学佛者,在修人天善法的同时,要发大菩提心修学六度,广度众生,直到成佛。在经里面,提到三种菩提,要求学人求证无上佛菩提。所以说本经是大乘不共法。
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要修无上佛乘,要求最高的佛菩提。可以说这部《优婆塞戒经》是:进入佛门的基础,日常生活的标准; 人间佛教的蓝图,修学佛法的指南; 圆成佛道的资粮,究竟解脱的航标。



集 会 品 第 一

甲2、正释经文分三
乙1、序分 乙2、正宗分 乙3、流通分今初:序分分二
丙1 证信序 丙2、发起序
一般的经文分科都是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此是晋朝道安法师所分的,后代佛教大德讲经,大都是以此分科来讲。所以有“弥天高判,今古同遵”之说,这是对道安法师这种判法的最高评价。藕益大师解释这三分言:“‘序’如首,五官俱存;‘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
本经共有二十八品,每一品前面都有个题目。第一品是序分; 第二品到第二十八品是正宗分;二十八品的最后一句从“说是法时”到“辞还所止”是流通分。
今初:证信序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阿那邠bīn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
释:这一段好像现代的会议记录一样,说明他的真实性。佛经里的证信也是这样,有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会议内
容。以证明他的真实性。 九
佛经里具足六种成就,才能达到证信。

1、信成就——“如是”两个字是信成就。恒常不变为“如”, 决定没有不是为“是”。“如是”是指法之词,因为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说明这一部经是佛金口说的如是之法,以启后人的信心,故说是信成就。
2、闻成就——“我闻”两个字是闻成就。这里说的“我”是假我,不是真我。凡夫执着有我,所以生起分别心。有分别心就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就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就要受无量的苦,这是凡夫执着有我。外道执著有个神我,认为我就是神。菩萨有假我,因为菩萨已经达到了无我相。所以明白此身是假。有假才有真,从假我找到真我。真我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每个人不灭的自性,只有成佛才能找到真我。这里的“我闻”,本来不是真我而是耳闻,但为什么不说耳闻,却说是我闻呢?因为耳朵根本就不能闻,所闻的只是自己能闻的闻性,没有闻性的话,有耳也听不见。死人也有耳朵,他能听见吗?他没有闻性因此听不见。能闻的就是闻性,闻性即佛性。所以耳朵只是门户而已,闻性是不生不灭,常存常在的。因为我是一身之总,所以不说耳闻,只说我闻。这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如是之法,这就是闻成就。
在佛临灭度的时候,阿难当时心里很难过,他只是哭。阿那律尊者就对他说:“佛马上要进入涅槃,有几件事要赶快请问佛陀。”阿难说:“什么事情啊?”尊者说:“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谁为师呢?佛在世的时候恶性比丘有佛来制裁,佛灭度后谁管他们?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而住,佛灭度以后我们以何而住呢?佛在世的时候讲了这么多经典,结集经典 
的时候以什么开头呢?这些问题你要赶快问佛,请佛开示”。阿难就以这四种法请问佛。佛就告诉他:“佛在世的时候以佛而住, 佛灭度以后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四念处破我执。“佛灭度以后,对恶性比丘默而摈之。”这个意思就是,在一个团体里面遇到不听话的, 犯戒的倒乱的这些人,大家都不理睬他,他就没意思了。不要和他去争去斗叫默而摈之。“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戒为师。”只要戒律存在,就是佛常住在世。“佛所讲的法结集的时候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开头。”这都是佛交待的。所以经的开头都有“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有些是“闻如是”,有些是“如是我闻”,意思都是一样的。这四个字是信成就和闻成就。
用这四个字做经首,包含有六种意义在里面:
第一是异外道,和外道经首开头不一样。外道的经首不是“阿”就是“嗄”。“阿”是无,“嗄”是有,不是无就是有。他用这两个字开头,法的性质就变了。而佛法讲的是中道了义之法,不偏倚两边。所以佛法不同于外道,不落有无,非有非无。不落于空、有两边而行于中道。故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做经首。
如是代表“法”,我闻是“领纳”之意。用这四个字,意思是将佛的中道之义之法领纳在心中,受持修行。所谓得戒体,也是把佛的戒法领纳在心中。如果戒法领纳不在心中,就得不到戒体。包括三归依,归依并不是说拿一个归依证就完事了,归依主要是把佛的法领纳于心,这才是真正的归依。归依证不过是现代人一个证件而已。这是第一个含义“异外道”。
第二是息争论。争就是斗争,有斗争就有胜负心,胜负心是与道相违背的,真正修道没有胜负心,佛法是无争的。有胜负心就会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不能得到禅定三昧。争什么呢?争第一,我比你强;争上下,我比别人都好,我比别人都对,唯我无上,这就产生了争论。都想争第一,都不是第一。“如是我闻”表达这不是我阿难自己说的,是我从佛那里听来的。这样一说大家别争了,是佛说的,你还争什么呢?佛说的就是这个样子,理解你要奉行,不理解也要奉行,因为是佛说的。这是息争论。
第三是离增减。在如是我闻之后,一时佛在某处与弟子若干人,说什么经。这样就像会议记录一样,是很严密的,一切弟子就不敢更改。让佛的正法长久的流传下去,故佛讲的经文,后人是不能随便改动的,谁也没有权利改动。故佛告阿难说经首用“如是我闻”四个字以离增减。免得后面人对下面说的这些话,有些给里面加点他的意思,有些减去用他的意思去说,这正法就流传不下去了。所以佛告诉弟子说:“离经一字,即是魔说”。因为佛经里面每一个字都有无量义,这是多么明显的警告。这是离增减。
第四是断众疑。阿难升座说法,当时在佛灭度以后,阿难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迦叶尊者在七叶窟组织五百罗汉结集佛的经典。佛一生所说的法都留入阿难心中,但是阿难没有资格参加这次结集法会,他生起惭愧心,在几天之内就证到阿罗汉果,就有资格参加这次结集法会了。所有的经藏都是阿难升座说法,佛在某某处,说什么法再一件一件说出来。下面五百阿罗汉都证明, 知道这个事情是真实的,认同以后记载下来。因为阿难升座之后他法相巍巍庄严,看起来像佛。下面人有怀疑了: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又回来了? 是不是他方的佛来这里了? 是不是阿难成佛了? 众人有这三疑。等阿难说出“如是我闻”,大家的疑惑就全部消除了, 这叫息众疑。
第五是生信。让一切众生生起信佛之心。我们现在是不是信佛呢?虽然归依三宝,有好多人还不信佛,还在迷信当中。要让我们内心深处生起信心,因为如是之法是佛说的,是可信的,不要怀疑。疑心是众生的一个根本烦恼。所以要让众生起信心,必须要有严密的组织。经首用“如是我闻”证明这部经讲的这一切法,都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可信之法。
第六是顺同。顺同三世诸佛,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所说的经典,都用“如是我闻”四字作经首。
3、时成就——“一时”两个字就是时成就。为什么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呢?
因为当时印度各国的历法都不一样。又因为佛说的法是超越时空的,更不能定具体时间,故用“一时”。这个“一时”很恰当,有很多意思。万法归一,“一”即是一真法界。《法华经》开权显实,唯一佛乘是实,其他都是权。修行办事要有一心才能成功,三心二意是不能成就的。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要把心放在一点上。修禅定心要在一点上,没有其他的妄心,禅定就能成功。听经的时候要用一心。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散乱心,就是平等清净心。一心听经,才能深入。故佛说法,圣贤结集经典,用“一时”这两个字是很微妙的,有深刻的含义。
这里“一时”是佛在讲这一部经的这个时候,即在法界当中有这么一个时间,佛曾经讲过这部经。在这个时间段,佛就这样说了,这是时成就。
4、主成就——“佛”字就是主成就。这部经是佛说的,这个法会以佛为主,佛就是说法之主,叫主成就。“佛”是三觉圆, 万德备的大圣者。三觉圆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万德备就是断除一切烦恼,证得无上功德的大圣者。这部经是以佛为主而展开说的。故“佛”字就是主成就。
5、处成就——“在舍卫国,祇陀林中,阿那邠bīn坻精舍”。这一句就是处成就。就像会议记录的地点一样,在什么地方说的这部经。这个地方就是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有一个给孤独长者, 很有慈悲心,也很有财富。他经常用自己的钱财,救济贫穷困难和孤独之人。所以大家叫他“给孤独长者”。这位长者很有善根, 有一次他去亲戚家,亲戚家里正准备请佛和弟子来应供。当时全家人,准备第二天早上的饮食,张灯结彩,布置、打扫卫生。他一看说:“你们家里是不是请国王来呢?这么隆重。”主人说: “我们明天请佛来应供。”他一听见佛这个字,内心就很欢喜,一晚上睡不着觉。佛也知道他的因缘成熟了。就放光,他顺着佛光就直接去到佛的地方。见到佛以后他欢喜的不得了。佛给他讲了法,他当时就发愿:“我在我们舍卫国给您建一个精舍,请佛去那里讲法。”佛当时就答应了。他回去以后就选择地方。选来选去选中了祇陀太子的一个花园,里面的风景优美,地面宽广。就给祇陀太子说他想买这花园,太子不想卖,但因为是长者来说, 就随便说了句:“你如果要买这花园,得用黄金把花园地面全部铺满,我就卖给你。”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结果这个长者就回去,把金库全部打开,开始用黄金铺地面。祇陀太子一看他认真了。说:“你真的这样铺地买这花园吗?我是和你开玩笑的。”他说:“你作为一个太子说话不算数,现在失信于人,以后怎样当国王呢?”祇陀太子对佛也产生了信心。说:“好了,你把地面用黄金铺了,这园子属于你的了。那么长树的地方金子没铺到啊!这树还是我的,你用院子供养佛,我用这些树供养佛。”所以这个精舍建成以后,就叫“祇树给孤独园”。就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树, 给孤独长者供养的园。当时就在这个精舍讲的这部经,这是处成就。
6、众成就——“众”就是听法众。“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这一句就是参加这次法会的所有圣凡大众。叫众成就。
解词:1、大比丘——修道将要证果之比丘叫大比丘。比丘有五意:
(1) 乞士:上乞佛法以养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身命。当时佛世比丘都托钵乞食,给众生种福田。故说上乞佛法,以资慧命; 下乞饮食,以资身命。他区别于乞丐。乞丐是单单为了生活向人讨饭。而乞士是修行佛法的有德之士。故称为乞士,不名乞丐。
(2) 怖魔:就是恐怖六欲天魔。欲界众生都属于魔的眷属, 离不开五欲之乐,都被魔控制着。出家人受了佛的大戒以后,就会让魔宫震动眷属减少,魔王就会恐慌。这叫怖魔。
(3) 破恶:就是破烦恼恶。从受戒修行的时候,就开始破除自己内心的烦恼恶。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能破烦恼恶,所以叫破恶。
(4) 净命:出家比丘,不以邪命自活。为什么出家人不看相算卦,不自做生意来生活呢?因为这些都是邪命。出家人如果像在家人做生意赚钱,就叫邪命。净命自活即是乞食,乞食一天够养这个身体就行,不要那么多。这叫净命而活。
(5) 除馑:“馑”就是饥馑,饥慌年代叫年馑。众生福薄, 得报多受馑乏,我们的福报就好像饥慌一样馑乏。出家就是众生的良福田。出家人披这衣服叫福田衣,可以给众生种福田,能生众生之善法,除因果之馑乏。我们造的恶因,一直得的恶果。世人如果归依供养三宝,供养出家人可以给自己种下福报。就好像肥沃的田地能长出好的稼苗一样,所以叫做除馑,出家人是众生的良福田。
2、僧——僧是梵语,总名叫僧伽耶,意为和合众。四个以上的比丘在一块和合修行,叫做僧。僧不指某一个人,一个人不能称为僧,四个以上和合修道者才能称为僧,亦称僧团。预证果位之比丘,称为大比丘僧。
合有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六和是事和。还有理和,就是同证无为择灭法。
这里是说参加这次法会的有许多人。有常随佛的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在其它经典上也有,是佛的常随众。经常跟随着佛,佛走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所以有他们参加。还有五百比丘尼。比丘尼就是出家的女众。佛成道后第一次回家,走的时候他的姨母摩诃婆阇婆提夫人,带着五百释迦族的妇女要求出家,佛不允许。要求了三次,佛都不允许出家。当时佛的僧团走到哪里,就托钵乞食到哪里。佛带着他的僧团在前面走,摩诃婆阇婆提夫人带着五百释迦族妇女,跟着佛的僧团在后面走,非出家不可。这些人都是皇宫里面的贵族,就没有出过门,走了一段路,走的是蓬头垢面、疲惫不堪。阿难心很慈悲,一看这女众太可怜了,就进去问佛说:“她们要出家,为什么不让?”佛默然不语,阿难就急了说:“她是你的姨母不是别人,你都不让她出家?”佛说:“好,我有八敬法,如果她们能行,让她们出家。” 当时这五百个释迦族的妇女,就以八敬法为戒而出家,成为最早佛教僧团里面的比丘尼。就是这里说的五百比丘尼,他们也参加这次法会。
千优婆塞——参加法会的还有以善生为代表的,一千多位在家归依三宝,亲近承事佛法的男子。这是主要听众,因为此经是专为这些人讲的。他们是佛门的基础力量。
五百乞儿——参加这个法会的还有五百乞儿。乞儿就是乞丐,这五百乞儿也参加法会。他们是社会上最贫穷的下层阶级的人,能参加这个法会,体现了佛法的平等救度。
总结起来就是参加法会大众有圣,就是这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僧和比丘尼。有凡,就是千优婆塞和五百乞儿。圣凡同修的法会,成就了法会的大众,这叫众成就。
诠论:这六种成就说明这个法会条件,因缘具足,能产生这个法。这部经和其他经不一样。其他有些经开始佛先显神通放光,显瑞。佛在这部经里面没有放光显瑞的这些事情。刚开始很平直的,参加的都是一般的人。也没有他方诸佛菩萨来这里参加法会,也没说有龙天护法天人来参加,但是却有最贫贱的乞儿参加,这就说明这部经的特殊性。从这里就看出来本经的导向。其意义有下面这么几点:
第一、此经是对在家人讲的。所以必须适合人间的生活条件。说明这部经是重现实的。因为众生执着,所以必须从现实生活开始做起,说明学佛不能一步登天。
第二、说明这部经的义理是佛法的基础,基础就扎根于生活之中。由凡夫渐渐修上圣者的位次,直至成佛。在基础上不可能有圣者的境界出现。学者要想达到高层次的佛法,必须从基础开始,不能好高骛远、求神通。要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干出不平凡的事情来。
第三、有最低贱的乞儿参加法会。说明学佛的道路上众生绝对平等。凡夫众生有高低贵贱的分别心,但佛法是绝对平等的, 佛具有无分别智。印度当时的等级观念特别强,而佛法则强调四姓平等,只有佛提出众生平等的观念。就是说人人都能成佛,都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只要具足信心,不管是哪一类众生,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摄受,最终都能成就。关键看你自己愿意不愿意进入佛法这个殿堂。所以,在法会大众当中特别强调有五百乞儿参加,这是其他经所没有的。就通过这一段话,能让我们对这部经产生信心。
丙2、发起序分五
丁1、从问礼六方引导转修六度
丁2、抉择能供养之“菩萨性”和所发之“菩提心” 丁3、辨“菩萨性”之缘生法,破外道邪见
丁4、揭示纲宗 丁5、显在家菩萨之殊胜今初: 从问礼六方引导转修六度分二
戊1、问礼六方 戊2、答修六度今初: 问礼六方
经文: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佛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南方之土属阎罗王,有供养者,彼阎罗王则为护助。西方之土属婆娄那天,有供养者,彼婆娄那则为护助。北方之土属拘毗罗天,有供养者,彼拘毗罗则为护助。下方之土属于火天,有供养者,火则为护。上方之土属于风天,有供养者,风则为护’。世尊,佛法之中颇有如是六方不耶?”
释:当时在这个大会当中有一个长者的儿子叫做善生。在《善生经》里面记载:善生的父亲临命终的时候,告诉他说:“每天早上起来向六方去磕头,顶礼,你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善生就依照他父亲的教导,早上起来洗漱一毕,在外面向着六方去礼拜。正好佛走过来,看见他礼拜就问他:“你干什么?”他说: “遵照父命,礼拜六方。”后来佛就给他讲法,他听法以后心生欢喜,就归依三宝而且受了五戒,成为佛教的优婆塞。在这个法会里面善生为当机众,当机者就是佛和他互相问答。佛给他开示, 他代表大众向佛请法,所以叫做当机众。善生在这个法会上,就以他父亲教的方法,将他心里的疑惑提出来问佛。他向佛表白说: “外道六师,经常这样教众生说:你们早上起来,向六方礼拜,就能增长寿命和财富。”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中最有名的六位,称“外道六师”。此经是从增长寿命和财富开始引入。善生先把外道的方法提出来。他说:“东方属于帝释天,帝释天就是三十三天,天主就是释提桓因。南方属于阎罗王。西方属于龙王婆娄那神。北方属于夜叉拘毗罗神。下方属于火神。上方属于风神。这六方由六方神来管。只要能供养、礼拜,就能得到这六方神的保护。”善生对这个说法有怀疑,只因遵从父亲的遗命, 而礼拜六方。听佛说法以后心开意解,在这个法会上请佛开示: “外道六师说礼敬六方,能增长寿命与财富,能得到他们的护助。我们佛法中是不是也有这六方呢?”反过来说,他们说的这六方正确不正确?以此为发起之因请佛讲出了这一部《优婆塞戒经》。解词:1、长者——一般则通称富豪或年高德邵者为长者。在
《法华文句》里面举出世间长者十种德行: 
(1)姓贵:族姓高贵
(2)位高:指位居卿相、台辅、为百官之长者。
3)大富:指宝货丰饶,所须具足者。
(4)威猛:指威严厚重,为人所敬畏者。
(5)智深:指智虑深远,越格超群,所谋皆当者。
(6)年耆:指年高德劭,行事仪表,众人所敬仰者。
(7)行净:指持心律己,廉洁公正,言行一致,而皆无染。
(8)礼备:指礼仪和穆,为世所瞻仰效法者。
(9)上叹:指才德兼备,言行足为表率,为上级之所叹服。
(10)下归:指谦以处己,宽以御众,为在下者之所归向。
2、外道——就是心外求法者名为外道。以佛教的立场而言, 佛教以外的称为外道。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最有影响比较大的有六位代表,称六师外道,他们是:
(1) 散若夷:他是一个怀疑论者,不承认知有普遍正确性, 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自然而得。
(2) 阿耆多:是唯物论之快乐论者,他否认因果。是顺派的先驱。
(3) 末伽梨:是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主张苦乐不由因缘,而惟为自然产生。(是邪命外道的代表)。
(4) 富兰那迦叶:是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立一切法断灭性。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
(5) 婆浮陀:是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地、水、火、风、空、苦乐、灵魂为独立之要素,以苦行为道。
(6) 尼乾陀菩提子:是耆那教的创始人。他主张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应偿之,并非今世修道所能断者。
以上六位,他们的理论都有片面性。故站在佛教的立场上, 称他们为外道。
诠论:善生是这一部经的当机者,这里有三层意思:
1、善生讲外道教人“礼拜六方”可以得到财富和增长寿命, 可以得到诸神的护助,保佑,他遵父命礼拜六方。但是始终不明白礼拜六方的意义。这种礼拜就是迷信,内心始终有一个疑团, 所以在这里问佛。
2、外道所讲的“六方神”都是由业感所显之身,和我们人道一样,属于三界六道众生之数。而且这六方神都是听闻佛法,修学佛法,护持佛法的护法神。因为他们在佛前都曾经发过愿。和我们一样,都是佛弟子。也希望人们相信佛法,严持戒律,止恶向善,就会很欢喜,不是你向他礼拜他就欢喜。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不需要去求他,只要修行他自然而然会保护你。所以外道六师这样教导众生礼拜六方,是心外求法,显然是虚妄无用之举。
3、善生归依佛陀以后明白了这些道理。以此为例,代大众启问佛陀,真正能得到寿命和财富的正确方法。故问:“我们佛教里面是否也有这‘六方’呢?”这一问有两层含义:一是问我们佛法中有没有像他们所说的这六方,以解前谜;二是问我佛法中正确的六方是什么?以启后觉。故这一问是启谜开悟的双关语。但要启谜开悟,只有大圣佛陀才能指出真正的正确大道,故由此启问而发起佛说这一部《优婆塞戒经》。佛经里面当机众所问的话, 是代表大众来请问,也都是这部经后面要讲的义理,不是随便问的。通过善生这一问,我们现在才有因缘学到这一部经。所以要用报恩的心去听经闻法。
下面佛就讲怎样能得到寿命和财富,这是每个人所需求的。佛由此而开讲佛法里面正确的修行道路,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增福延寿。外道六师教众生礼拜六方,能得到寿命和财富。这个寿命和财富是世间人所追求的。世间都是求名、求利、求财、求福报、求寿命,善生就问佛法里面,有没有也能求到世间人所需要的东西,请佛回答。这一部经就讲佛法里面能求到的东西。这里要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世间所求的财富,仅供我们生活所需;世间所求之名仅是这一生的知名度;世间所求的长寿,仅仅是这一生多活几天。这是我们世间人所求的。佛法里面有没有?佛法里面全有。佛法是:求寿要求无量寿。大家都知道,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不求世间这暂短寿命。求福要求永久福,不求快乐一时的福报。求利要求后世利,不求现前虚妄不实的蝇头小利。要求解脱成佛的无上大利。求名要求圣者名。不求水月空花之假名。诸佛菩萨阿弥陀佛是法界的圣者名,我们要求这些名。当这大名、大利、大福报都求到以后。今生这小名、小利、小福报也就在其中了,他是不求自得的事情。所以学这部经,就要按佛说的一点一点的学下去,做下去,就会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增长自己的寿命福报,直至成佛而后已。
戊2、答修六度
经文:“善男子,我佛法中亦有六方,所谓六波罗蜜。东方即是檀波罗蜜。何以故?始初出者为出智慧光因缘故。彼东方者属众生心,若有众生能供养彼檀波罗蜜,则为增长寿命与财。南方即是尸波罗蜜。何以故?尸波罗蜜名之为右,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寿命与财。西方即是羼提波罗蜜。何以故?彼西方者名之为后,一切恶法,弃于后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罗蜜。何以故?北方名号胜诸恶法,若人供养,则得增长寿命与财。下方即是禅波罗蜜。何以故?能正观察三恶道故,若人供养,亦得增长命之与财。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上方者即是无上无生故,若有供养,则得增长命之与财。善男子,是六方者属众生心,非如外道六师所说。”
释:佛在这一段直接点出了佛法里面的六波罗蜜,就是六度。修行四摄,六度,这是大乘菩萨的行法。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我们佛法中也有六方,就是六波罗密,”外道虽然讲礼拜六方,能得寿命和财富。我们佛法中也有六方,这六方就是六波罗蜜,和他们是截然不同的。波罗蜜译为到彼岸。就是由痛苦的此岸到解脱快乐的彼岸,叫波罗蜜。接着佛对善生一一解释了佛门中六波罗蜜的道理。
东方是檀波罗蜜。“檀”就是布施,也叫布施波罗蜜。六度里面以布施为首。为什么要先供养东方而修布施呢?从因果的规律来说,富饶财宝是从布施中来。只有修布施的因,才能得富饶财宝之果。另外通过修布施,可以对治自己的悭贪心。修学佛法主要是止恶行善,恶法不止永远不能成就善法。修行就是止恶行善的过程,不修就没有资粮。通过修布施,可以对治内心的悭贪。我们无始劫来在六道里面轮转,自私自利习以为常,为了自己不惜损害其他众生的利益,所以养成了悭贪不舍的恶习。悭贪是一个烦恼心所,只有通过布施这一法,才能对治自己的悭贪。悭贪心破除以后,可以开发智慧之光。所以佛说东方指的就是众生心,以下五方都是指众生心。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学佛要从自己的心开始学起,在外相上每天争论来争论去不起作用,就看内心如何?这都是众生心的显现。如果一个修行人能经常观察自己的心,用真诚心修布施。这就是供养东方檀波罗蜜。只要这样作到以后,自然而然会增长寿命和财富。
南方是尸波罗蜜。“尸”具言尸罗,义为持戒。通过持戒到达彼岸就是尸波罗蜜。为什么要供养南方尸波罗蜜呢?通过修布施增长善法,但是自己内心的恶习,如果不用佛的戒律来对治, 就不能增长智慧法财。所以我们要供养南方尸波罗蜜。因为尸波罗蜜属于尊贵之位,戒律是最尊贵的。通过戒律的守持打下这个基础,以后在佛法修学上,才会慢慢的修上去。所以说戒律最尊贵。古代以右为最尊贵之位,不能出其右嘛。所以持戒的人,人天敬仰,护法神都欢喜。若能清净自己的戒行,这就是供养南方尸波罗蜜。我们不要以为佛的戒律说说而已,如果一个人把佛的戒律,真正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能真正清净持戒的话,你的修行已经成功了一半。关键是我们的习气太多,和佛的戒律格格不入,很难适应。但是要认识到只有清净戒行,才是供养南方尸波罗蜜。也会自然而然的增福延寿,不需要刻意去求。
西方是羼提波罗蜜。“羼提”就是忍辱,以忍辱之力能将一切恶法弃之于后,使善法现前。一个学佛修行者如果能行忍辱,即是供养西方羼提波罗蜜,就能增长寿命和财富。这都是修来的。
我们平时都是求,求财求福报。佛告诉我们要修。按照正确方法去修,这些东西不求会自然而然得到。这是不同的两种概念。
北方即是毗梨耶波罗蜜。就是精进,通过精进修行达到解脱叫毗梨耶波罗蜜。在修学的道路上,如果懈怠懒惰,虽然费了很大的心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精进修学的话,也不能成就。只有通过勇猛精进,才能战胜一切恶法。如果众生能不断的止恶行善勇猛精进修行,就是供养北方毗梨耶波罗蜜。就能增长寿命和财富。
下方即是禅定,修禅定达到解脱叫禅波罗蜜。禅定就是让心定在一处不要散乱。只有心定下来以后,智慧才能显现出来。我们以禅定之力正观三恶道。才不会被五欲迷惑。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五种欲乐,是世人所追求的东西。但这五种欲乐追求到就会送你去三恶道。只有用禅定之力正确观察五欲之乐的危害性,和三恶道之苦,就是供养下方禅波罗蜜。就能离苦得乐,增长寿命和财富。
上方即是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到彼岸。“般若”是音译, 为什么不直接翻成智慧呢?因为智慧不能代替般若的全部内容, 勉强说是智慧。般若智慧即是无上的佛智慧,如来智慧于法界最胜,故名无上。诸法之实相无生灭,因为所有存在之诸法均无实体。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所看见的、所接触的一切,都是假象。在世俗谛里认为是真实的东西,在真谛里都是假的。我们接触到的一切东西都是败坏之相。因为他有生灭,有生灭就不实在。般若智慧透视这种生灭变化之假象,通过假象直接看到事物的本质。没有智慧就看不透。生活在假象当中以假为实。世间人都说眼见为实,好像这是真实的。但是若用般若智慧去透视的话,眼见都不实在,我们被面前的假像所迷惑,不明白他的真实道理。只有用般若智慧才能观见这种不断生灭变化的假象。因为实相当中没有生灭可言,故说无生。这样就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世间一句话来说,就叫看破了。在世间你认不清事就会吃事的亏,认不清人就会吃人的亏。我们无始劫来在无明大梦中,始终没有认清在六道轮回里吃的大亏。只有佛出世把这真相告诉给我们,当认清以后,这一生才是一个潇洒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人生,而且还能修出离之道直至成佛。所以说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无生,此无上无生属于上方。若众生能精进勤修六波罗蜜,显露般若智慧,契证真如实相。即是供养般若波罗蜜,就能增长寿命和财富。
佛最后总结说,这六方是在众生心内所修行的,不是外道所说的是神掌管的,而去心外寻求。这就是佛教和外道的不同点。
诠论:这一段有三层意思:
1、佛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很巧妙的把外道的六方神转成佛门里的六度。说明了能得到财命的真实道理。以佛的智慧,将外道的“迷信”转为佛法的“正信”;将“俗事”转为“真理”;将“邪法”转为“正法”;将“外求”转为“内求”。这样能使学人树立正知见,为以后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佛详细解释了供养六波罗蜜正确修因的真实意义。为什么能这样呢?通过布施就可以消除众生的悭贪心理;通过持戒能让
众生止恶行善;通过忍辱可以把一切恶法弃掉;通过禅定可以消除众生的散乱心。最后得到智慧,可以使众生彻底得到解脱;这是通过实际修行得来的真实内证功夫。寿命和财富自然而然也就在其中了。
3、区分了外道的心外求法的迷信思想,和佛门六波罗蜜心内修证的关键所在。你向六方磕头内心是迷惘的。按这六波罗蜜去修的话,内心是实在的,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从而引导听者产生修供养,学六波罗蜜的兴趣。
解词:1、善男子(善女人)——一般指宿植善根。今生听闻佛法受持三归五戒,行十善业,修学佛法之男子和女人,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没有这些条件的就不配称善男子、善女人。
2、六波罗蜜——就是六种修行方法。称为六度。“波罗蜜” 译为到彼岸。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修行这六种方法,可以将自己从凡夫位,度到成佛的涅槃彼岸, 故名六度,也叫六波罗蜜。
丁2、抉择能供养之“菩萨性”和所发之“菩提心”分二
戊1、辨能供养之“菩萨性” 戊2、辨所发之“菩提心” 今初: 辨能供养之“菩萨性”
经文:“如是六方,谁能供养?” “善男子,唯有菩萨乃能供养”。
释:善生问,这六方这么重要,谁能供养呢?佛在这里说, 只有菩萨能供养。你能成为一个菩萨就能行这六波罗蜜。你不是菩萨就不能供养这六波罗蜜。这是直接回答。
解词:菩萨——菩萨是梵语的音译,全称菩提萨埵,简称为菩萨。“菩提”就是无上觉,“萨埵”为有情众生之义。菩提萨埵就是觉悟有情的意思。以要言之,就是发菩提心之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悟有情”,这种觉悟包括自觉、觉他,从发心自觉到有能力觉他,通称为菩萨。直到觉行圆满就成佛了。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三觉圆。能自觉,觉他觉行还不圆满的通称为菩萨。
诠论:既然通过上面的开示,闻法者对“六波罗蜜”产生了兴趣。因为“六波罗蜜”可以使人真正得到寿命和财富。既然是人人都需要的东西,那就要好好研究一番,深入学修。这里佛又讲了供养“六波罗蜜”人的资格,提出了唯有菩萨才能供养。就引出了对菩萨的兴趣。这样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戊2、辨所发之“菩提心”分四
己1、总辨所发之菩提心 己2、明十种能发因己3、示三种所发心 己4、辨发心无定性
今初:总辨所发之“菩提心”分二
庚1、问答菩提义 庚2、答辨菩提性今初:问答菩提义分二
辛1 善生问 辛2 如来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世尊。以何义故,名为菩萨”
释:善生听到佛前面说只有菩萨能供养六方。他对菩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就问佛:“世尊,从何种意义上讲,才能名为‘菩萨’呢?”因为知道了“菩萨”的重要性。就要把菩萨分辨清楚, 故有此问。
辛2、如来答
经文:佛言:“得菩提故,名为菩萨;菩提性故,名为菩萨”。释:佛告诉善生:得菩提的缘故,名为菩萨。具足“菩提性”
的缘故,才能名为菩萨。
解词:菩提——意译觉、智、知、道。就是觉悟、智慧。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的一切烦恼(断菩提),而成就涅槃之智慧(证菩提)。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
庚2、答辨“菩提性”分二
辛1、善生疑问 辛2、如来解答今初:善生疑问
经文:“世尊,若言得菩提已,名为菩萨者,若未供养彼六方时,云何得名为菩萨耶?若以性故,名菩萨者,谁有此性?有此性者,则能供养;若无性者,则不能供养。是故如来不应说言: ‘彼六方者,属众生心。’”。
释:善生听了佛的回答以后,产生了疑问。故又请问佛,如果说得菩提名为菩萨的话,那么未供养六方时,尚未得菩提,即不名菩萨。反之,不是菩萨,又何能供养六方呢?
又如果说具“菩提性”名为菩萨的话,那么谁有此性呢?如果说具有此“菩提性”的菩萨能供养六方。那么众生不知自己有
没有此性。有者则能供养;无者则不能供养。这样的话,世尊前面就不应说这六方属众生心。
诠论:善生的提问有三层含义:
1、得菩提才名为菩萨能供养六方,未得菩提不名菩萨那就不能供养六方;
2、因菩提性故,名为菩萨者。那什么人有这种菩提性?
3、如果有此菩提性的人能供养六方;没有此性的人不能供养六方。那么世尊前面所说的此六方属众生心,就不正确了。
这是他对佛的意思没有搞清楚,提出这三种疑问,也是大家共同的疑问。因为善生提的这些问题,都是佛在后面要解释的。善生在这里代众生请法,请佛作进一步的开示。
辛2、如来解答分二
壬1、正答 壬2、举例辨析今初:正答
经文:“善男子,非得菩提,故名菩萨。何以故?得菩提者, 名之为佛;未得菩提,乃名菩萨。亦非性故,名菩萨也。”
释:佛告诉善生:不是说得了菩提名为菩萨,这个概念你搞错了。因为得了菩提就名为佛了。我说的是,虽未得菩提,但在成就菩提果之前的菩萨行者,乃名菩萨。这样佛就讲清楚了。这不是得不得菩提的事情。一旦你得了菩提就成为佛了,就不名菩萨了。那么在未得菩提之前,你在行菩萨道这一段都称为菩萨。
也不是说菩提性的缘故,名为菩萨,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有这种菩提性。请注意现在提出了一个菩提心,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就具备了这种菩提之性。这才是关键。也就是说,未得菩提果之前的菩萨行者,都称为菩萨。因为得菩提就成为佛了。简略的说,就是当一个凡夫发了菩提心,也就有了菩提性。直到他未成佛之前的一切菩萨行,统统称为菩萨。
壬2、举例辨析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如诸众生无人天性、狮子虎狼狗犬等性。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 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狮子等畜生之身。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 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
释:佛在这里先肯定性的告诉善生:一切众生从外相而言, 开始是没有菩提性的。因为菩提性是因缘和合乃生。接着佛又举例,比如众生在因缘未和合之前,就没有人性、天性;狮子、虎狼、狗犬等性。只有在现世中,众善业因缘和合得人天身,具足人天之性;不善业因和合,得狮子等畜生之身,具足畜生之性。与法相合,菩萨也一样,众善业因缘和合,发了菩提心,具
足菩萨之性,故名菩萨。菩提性也是众善业因缘和合,发了菩提心,才有这种菩提之性,你就是菩萨了。
简而言之,修学佛法一定要止恶行善,还要发菩提心。当你修了很多善法,如果不发菩提心,那只是有漏的人天善法。如果修了很多善法,再发菩提心,就会进入无漏的菩萨行,这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有人说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这是没有道理的。假若说每个众生本具有菩萨性,那就不需要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了。再者,若本具这种性,也不可能有修行的“初发心”,和“退转心”。因为本具就是不变,而众生都是生活在心性不断变化中。故说一切众生没有菩提性。只有在无量善业因缘和合,发了菩提心之后才具足菩提性。才能称为菩萨。
诠论:这一段有三个关键性的理论,需要搞清楚。
1、得菩提和未得菩提的区别:得到菩提是一种成就了的果。未得菩提是向菩提道行进的过程。这两个要区别,得菩提叫作佛,未得菩提而发了菩提心的人才叫作菩萨。
2、有“菩提性”和没有“菩提性”的区别:菩提性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善业因缘和合发菩提心的人,具有“菩提性”。没有善业因缘和合,未发菩提心的人,没有“菩提性”。这里引出了佛教对万法生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因缘和合论。
3、这里的“菩提性”和“佛性”的区别:对于初入佛门的人, 可能听到这里已经就觉得明白了。对于久学佛的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学佛人都知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众生都有不生不灭的佛性,人人本具。为什么说没有这种性呢?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把“菩提性”和“佛性”详细的区别一下: “佛性”就是觉性,也叫自性。自性原本是清净的。就如《心经》上说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就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如如不动之性体。 
佛有两种法身:一种是自性清净之自性法身。一种是离垢清净之自性法身。第一种自性清净之自性法身,遍一切处,人人本具。一切有情都具足这种自性清净之自性法身。这就是佛常说的众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
但离垢清净的自性法身,唯独佛有,其他众生没有。何以故?尘垢污染,不显自性故。众生虽然有这个自性,但是被烦恼尘垢所污染。就好像很光明的镜子,被许多灰尘蒙蔽了。镜子虽然有能照耀的功能,但却不显。因为佛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无量世舍头目脑髓行菩萨道,广度众生。修成了万德备、三觉圆的佛果。己经远离一切尘垢染污,永断无明烦恼,显露出第一种自性清净之自性法身。(证功德),成就了第二种离垢清净之自性法身(断功德)。这两种法身在佛地是一不是二。这是站在诸法本体上而说,从实相的高度去看,没有差别,没有矛盾。但在诸法法相上来说,就有了种种的差别相。
这里讲的“菩提性”是不是“佛性”呢?这不是“佛性”。菩提性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是由本自的“佛性”里所生的“假法”。故因缘不和合,不发菩提心者,就没有“菩提性”, 正因为是因缘和合产生的假法,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无菩提性”。
另外,也可以说“菩提性”就是“佛性”。何以故?因为本自的“佛性”被尘垢污染时,即佛说的一切众生无“菩提性”。当发菩提心以后,是“佛性”显露出来的光芒,故可以说“菩提性” 就是“佛性”。这就是“菩提性”和“佛性”不一不二的中道义。以上是佛告诉我们发菩提心和不发菩提心,就是区别是不是



菩萨的关键。点明了这部经的总纲“发菩提心”。经佛这样一说, 使我们明白了发菩提心的重要性。接下来佛就从理论到实际专门讲发菩提心。
己2、明十种能发因
经文:“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 发菩提心;”
释:这里佛用排比的手法,详细的列举了十种能引发菩提心的因,这些因是发菩提心的原动力,都是菩萨精神。有了这些精神,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若不具备这些精神,就发不起菩提心,即就是发了也不坚固。
第一是远离邪见,不被外道颠倒邪说所迷惑。有人受行外道法,但却发现都是颠倒邪说。为了寻求正知正见,深入佛法而发菩提心。若具足正知正见,不乐外典颠倒邪说,才能真正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住寂静处,内善因缘,发菩提心;”
第二是定中生慧。学佛要修禅定。在禅定当中,开发自己的善根智慧,菩提心会自然而然的发起来。有善根就是说明过去生中曾经修学过佛法,今生再把它开发出来。要开发这种善根智慧,必须住寂静处修习禅定,心静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宿命通。“静极光通达”你就能知道过去生的事情。这是内善因缘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观生死过,发菩提心;”
第三是观生死无常。修念死无常,体悟虚妄生死之过患,而



发菩提心。这是要落实在生活当中修习的方法。如果不修念死无常,会认为这世间是美好的、不变的、幸福的世间,就不能发菩提心学佛。只有认清世间生死无常、是苦、是败坏之相。才能真正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见恶闻恶,发菩提心;”
第四是不舍恶人。行菩萨道要生救度众生之心。因为观无常,明因果。见恶闻恶,看到造恶的人,听到这一切恶事。即知他将堕落受苦,结果会很不好。所以对他们生起大怜悯心而要救度之。只有自己成佛以后,才能真正的去救众生。故要先发菩提心,对恶的众生要生怜悯,不生厌恶怨恨之心。因为厌恶怨恨是自己内心的烦恼,怜悯是自己内心的慈悲善法。故而见恶闻恶增长慈悲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深知自身贪欲、嗔恚、愚痴、悭嫉,为呵责故,发菩提心;”
第五是观烦恼过。贪欲、嗔恚、愚痴、慳嫉这些无明烦恼, 是众生轮转受苦的根。为了对治自身的烦恼要发菩提心学佛。四宏誓愿里面的“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要断烦恼。不断烦恼就得不到佛的断功德。所以为呵责对治烦恼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见诸外道、五通神仙,发菩提心;”
第六是降魔伏外:为了调伏有神通的外道而发心。有些外道有神通,自迷迷他,导人入邪见。因为众生喜欢有神通的人。为了降伏外道,弘扬正法而发菩提心。只有修学佛法,得正智无漏神通,才能降伏这些外道,使他们改邪归正。故而为了护持正法,



降魔伏外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欲知世间有边、无边故,发菩提心;” 第七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为了探求真理而发心。学佛必
须广学多闻,不能得少为足。在自己有能力、有精力的情况下, 一定要广学多闻。在修的时候才能一门深入。因为只有广学多闻,对正法才会产生信心。故要为探求宇宙真理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见闻如来不思议故,发菩提心;”
第八是愿成佛道。学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度众生。现在度众生没有能力。只有成佛以后,具足无量的智慧德能,度众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发为度众生愿成佛之心。所以我们学佛要观修三宝功德。见闻如来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生怜愍故,发菩提心;”
第九是无缘大慈。怜悯众生才能度众生。以无缘大慈之心下度一切众生,慈能与乐。我们学佛一定要有怜悯心,看见众生受苦,想办法给众生以快乐。修学佛法,没有怜悯心,菩提心很难生起。所以要怜悯众生无缘大慈而发菩提心。
经文:“或有众生,爱众生故,发菩提心。”
第十是同体大悲。用推己及人的慈悲去发心。学佛修慈悲心很重要,悲能拔苦,修自己的慈悲心,想办法解救众生的痛苦。只有爱众生、怜悯众生,才能生起慈悲心,才能眞正发起菩提心。
以上佛从这十个方面讲了,能引发菩提心之因。众生各个不



同。有些人从这方面去引发菩提心,有些人从那一方面引发菩提心。但是都不出这十种范围之内。所以说这一段是菩提心的“发起之因”。
己3、示三种所发心
经文:“善男子,菩提之心,凡有三种。谓下、中、上。若言众生定有性者,云何说言有三种耶? 众生下心,能作中心,中心作上;上心作中,中心作下。众生勤修无量善法, 故能增上, 不勤修故,便退为下。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转。如是菩萨则有退心及恐怖心。若一切时中,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得不退转,是故我记是人,决定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佛首先点明,菩提心有下中上三种。就是发心有深浅变化。如果说众生定有“性”者,怎能说菩提心有三种呢?所以说众生无“定有性”,才有下中上三种菩提。说明了因缘和合之理。不和合就没有,一旦和合就有,故而不定。
正因为如此,众生的下心能作中心,中心能作上心。通过精进修行,就能不断上进。反之上心亦能作中心,中心可作下心。这就是懈怠、就是退转。修行当中有进有退,是变动不定的。众生的心为什么会增上和退下呢?这和众生的修善有关系。如果能勤修无量善法,就能增上。若不勤修就退下了。所以要精进,精进就增上,不精进就退下。以上是能增上和退下的原理。
这样精进的话,要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从时间的概念来说:



要在一切时中,可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天天如此,这叫一切时。从空间的概念来说:为一切无量无边众生。在这么大的时空内,干什麼呢?修积善法。这就是:“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积善故。”叫不退转。反之,则名退转。
在这样无边的时空当中修积善法,往往会有退转心和恐怖心。时间长了,修着修着就懈怠了。学佛时间长了都疲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就会退转。有时会有恐怖心。听说行菩萨道这么难,要无量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舍头目脑髓……就会产生恐怖心。假若能于一切时、地为一切众生,坚定不移的修积善法,永不退转。佛给此人授记,他很快会成佛的。
诠论: 这一段有三层意思:
一是说明众生心无定性,常常会变动,是无常的。
二是这三种心退转或者增上的主要因素,取决于自己能否精进勤修无量善法。
三是修善法的对象和目标,要普及到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众生。并且不生退转和恐怖心,佛授记此人必成佛。(成功者的标准)
通过这一段学习我们要抓住一个重点,就是经里的一句话:
“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
前面那十种生起菩提心之因,要每天观想、思维,激发我们的菩提心。
关于众生无定性的问题,佛从理论上作了上述分析。下面会专题讨论。



己4、辨发心无定性
经文:“善男子,三种菩提,无有定性。若有定性,己发声闻、缘觉心者,则不能发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众僧,无有定性,是三种性,亦复如是。若有说言:定有性者,是名外道。何以故?诸外道等,无因果故,如自在天,非因非果”。
释:这慢慢接触到佛教理论和外道之间的碰撞。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啊!这三种菩提是不断变化没有定性的。不要以为你发了心以后,就永远不变。他是不断在变化,是不定的。假若有定性的话。己经发了声闻的心或者是缘觉的心,你就不可能再发佛的无上菩提心了。声闻心就是下心,缘觉心就是中心,这里说的菩提心就是佛的无上菩提心。正因为是无定的,这才有不断的上下变化。佛在这里用比喻的形式说:善男子,譬如大众僧人,无有定性。一个僧团是由四个以上的出家人组成。这个僧团是无定性的,有些十人,有些二十人,乃至更多人在一块修行。今天人多,明天人少,不断变化。人数是没有定性的。故有“铁打的寺院流水的僧”之说。一个寺庙的住众是不固定的。佛用这个做了比喻,说这三种菩提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因缘合则有,因缘离则无。这就是缘起论。如果有人硬要说定有性的话,那这人就是外道了,就不是佛道。外道说有定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讲因果,当时在印度有自在天外道,他们说自在天创造万物,创造出来以后永远不会变的。这是他们的论点,他们认为自在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者。这是外道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是违背因果的。佛在这里肯定,他们是非因非果的一种错误说法,是违背自然法



则的。这一段,主要了解这三种菩提是不断变化没有定性的,这就是正知见。
解词:自在天—— 又叫“大自在天”,又名“摩醯首罗天”。此天原为婆罗门教的主神“湿婆”。信仰此者,被称为自在天外道。又称为摩醯首罗论师。自在天在色界十八层天之内。
诠论:这一段有两层意思。
一是辨明这三种菩提是没有定性的,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果法则。
二是说有定性不变,是外道知见。是非因非果,不讲因果的邪见。
佛告诫我们,发菩提心要不断的为一切众生修积善法才会增上,直到成佛。要不精进修行就会退下。下面,佛就关于“菩萨性”的缘生之理做了详细的辨释,以破除外道违背因果的邪见。
丁3、辨“菩萨性”之缘生法破外道邪见分二戊1、破邪 戊2、显正
今初:破邪分三(重点复习1)
己1、破外道的因中有果论
己2、破外道的“因即是果 果即是因”的邪论
己3、破外道的“有即是有 无即永无”和“无则不生有不应灭”的邪论
今初:破外道的因中有果论
经文:“善男子,或有人说菩萨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缘发故,得为金用,菩萨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说。”



释:佛告善生:如果有人说菩萨之性,不需要因缘和合,本来就有。就好像石中本来就有金性一样,以善巧方便仅仅把石中的金开发利用而已。菩萨性,也同石中本有金一样,不需要因缘和合,本来就有。这是梵志外道的知见。
诠论:外道的这一论点是说“菩萨性”,是有定性的。就好比石中本具就有“金”性一样,是不变的,本有的。——此即是因中有果说。
解词:梵志——为志求梵天法之人,为梵华并称之语。印度对于一般在家之婆罗门亦称梵志,又一切外道之出家者,亦泛称为梵志。
己2、破外道的“因即是果 果即是因”的邪论
经文:“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是故梵志无因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树。当知即是梵志因果。是义不然。何以故?因细果粗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则被烧,眼若被烧,云何能见? 眼中有石,石则遮眼,眼若有遮,复云何见?”
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梵志经常说:“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树,眼有火、石,他们这种说法是无因无果、因就是果、果就是因。”尼拘陀树就是菩提树,菩提子很小,他们说这个菩提子内就具有整个菩提树。这就是梵志因果,就是“因中有果”,“因即是果”的邪论。
又如人眼患病,感觉烧痛有星障,他们说那是眼睛本来就有火,所以烧痛。眼睛本来就有石,故有星障。这是“果即是因”



的邪论。
梵志外道这些说法,是“无因无果”(不变故)。“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常见邪论)。所以说菩提子具足菩提树的这种说法,就是外道因果。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和佛法所讲的因果规律是相违背的。“何以故?因细果粗故”。一颗菩提子那么小,一个菩提树那么大,就不能同等而论,所以他们的说法是错误的。
佛进一步批驳这种论点:说眼睛发烧是原已有火,眼有星障是原已有石,这都是违背因果的常见。假如说眼内原有火不变的话,眼睛应该被这火烧得看不见。但是眼睛治好后,为什么还能看见?眼睛原已有石不变的话,石应该永远把眼睛障住,眼睛好了以后为什麼能看得见,那石头跑到那里去了?佛用他的理论来批判他。
所以他们这种“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中有果” 的说法,纯粹是“无因无果”的一种邪论。
己3、破外道的“有即是有 无即永无”和“无则不生 有不应灭” 的邪论
经文:“善男子,如梵志说,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若言石中有金性者,金不说性,性不说金。
善男子,因缘故,则有和合,缘和合故,本无后有。如梵志言:‘无即永无’,是义云何?金和水银,金则灭坏。若言:‘有不应灭’,是义云何?若说众生有菩萨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
释:接着佛又批判他 “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



不应灭”的邪见。这种见解也是违背因果规律的。他们的理论是建立在一切都有定性的基础上。执为常住不变,故而有的东西就永远有,没有的就是永无;有的东西也不应灭,没有的东西也不能生出来。他们这种理论基础是错误的,故而说出来的理论都不正确。
正如前面所说,石中本有金性一样。既然说是金,就不应该说是性。金是金,性是性,不要说是金性,二者不能混同。既然说是性,就不应该说是金,因为是不变的吗,金就是金,性就是性,为什么金会变化成性呢?以上佛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破斥他们的邪说。
下面佛提出正确的“因果律”和“缘起论”,而破斥外道的邪见。先破“有即是有,无即永无”。佛说有“因”和“缘”之故, 则有和合,因缘合故,则本无后有。因缘和合所生法。这是自然法则,所以梵志说的“无即永无”是义云何能成立呢?
再破“无则不生,有不应灭”。又比如金如果和水银相合, 金则灭坏。这是一种化学反应,就是当某种金属元素合成另一种化合物时,则原来的金属元素就灭坏了。所以梵志外道说的“有不应灭”是义云何能成立呢?
通过以上的分析证明,如果有人说众生有“菩萨性”就是外道,不是佛道。这是佛用因缘和合的正确因果关系破斥外道的“无即永无,有不应灭”的执常邪见。
戊2、显正
经文:“善男子,譬如和合石因缘故,而有金用,菩萨之性,



亦复如是。众生有思,名为欲心,以如是欲,善业因缘,发菩提心,是则名为菩萨性也。善男子,譬如众生,先无菩提,后乃方有,性亦如是,先无后有,是故不可说言定有。”
释:破斥外道邪见以后,佛又回归到讨论的主题上来,总结出正确的论点。还是用比喻。譬如和合石的因缘故,才能产生金的作用。矿石里面有金合在一块的话,才能称为金矿,才能提炼出金子来。正如众生的菩萨性,也必须有善业因缘和合,才会有菩萨性。
这里总结论证,只有因缘和合才会有菩萨性这一条真理。下面佛具体讲菩萨性和合而成的原理。
因为众生是有思想的,这种思想,名为欲心。众生都有欲望,这就叫做“愿欲之心”。欲望有善有恶,凭借这种愿欲心, 再和合善业因缘,发菩提心,这就名为“菩萨性”。所以菩萨性的产生是:善业因缘和合发菩提心才称得上有“菩萨性”。
譬如众生,原先没有菩提,后来才萌发菩提心。我们没学佛以前是没有菩提的,学了佛以后,才萌发出想得菩提的这种思想。菩萨性也是这样,原先是没有,后来听闻佛法,发愿修行, 发大菩提心,这时才有菩萨性,是先无后有。所以就不可以说众生本来就有“菩萨性”。说本来就有菩萨性,是外道的说法。不是佛道。
诠论:这一大段,是佛破邪显正,将弟子引入正见的一种慈悲开示。所谓正见邪见在哪里区分?就是在这里区分。首先,佛破斥了外道的“因中有果”的邪见。其说法是“因即是果,果即是



因”实则是“无因无果”的外道因果。这种论调解释万法就是“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这种结论是不切合实际的,是错误的解释。能将人引入死胡同,故称外道邪见。
其次,佛用正确的“因果律”和“缘起论”,来解释万法的生灭现象,而破除外道邪见。接着,佛总结论证出佛法里面正确的“因缘和合论”。强调只有各种因缘和合,众生才有菩萨性。佛还把菩萨性生成的原理做了慈悲的开示。
这段经文有次第、有比喻、有论证、有破斥、层层剖析开示出宇宙的真实谛理。让我们学了以后能明白,了解宇宙的真相。为下面修菩萨行奠定了坚固的基础。由此可见佛教才是真正重理论的教育。他是超越科学的,科学只是在物质世界上的一种研究、探索,但是对精神世界,它没有一点办法。佛法超越科学, 他大多研究的是精神世界。而且佛法是超越哲学,超越玄学的一种教育,他从物质到精神,从微观到宏观,从有情到无情,从人类到六道一切众生,都剖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这种剖析是建立在实际理论之上。比科学试验还严谨细密。因为科学是在实验室里得到的结果。佛是用他自己的亲证,现量直观验证说出来的真实语,不是凭空而说。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要学佛这种重理论的辨证精神。不能用迷信的态度学习佛法。
有些人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本具佛性。不发愿修行,不发菩提心,甚至对佛没有一点信心。说起佛法道理一大套,但自己一不信,二不学,三不行,你说这人整天喊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但他还是一个没有“菩萨性”的人。何以故?因缘未合故。这里需要知道,必须自己落实在行动上。若不实地修行, 还是因缘未合,还是个没有菩萨性的人。
佛说众生都有欲心。“欲”就是欲望,每个众生都有欲望。凡夫的欲望是五欲,享受财、色、名、食、睡五欲,吃的好、睡的好、玩得好,享受这种欲望。但这是害人的欲望,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你越贪图越堕落下去。有这种欲望就会起贪、嗔、痴三毒。就不信圣教,不学佛法,不思修身。起惑造业,就能成就六道的“众生性”。
学佛之人的欲心是善法欲,有善法欲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才能真正修一切善法。断除一切恶法。只有具足正知见,善法欲,勤精进。在各种善因缘和合下,此人才具有”菩萨性”。所以必须积极精勤的为一切众生修善法,要发菩提心,你自己才是具备有“菩萨性”的人。有菩萨性的人才能称为一个“菩萨”。菩萨才能修“六度”。修六波罗蜜才能真正得到长寿,得到福报, 得到财富,直至成就解脱。这才是一条真正的修行之路。
在破除外道邪见,了解菩萨性的含义以后,下面紧接着揭示本经的总纲——修大乘菩萨行的定义和分类。
丁4、揭示纲宗分二
戊1、修大乘菩萨行的定义 戊2、修大乘菩萨行的种类今初:修大乘菩萨行的定义
经文:“善男子,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身命故,是名菩萨修行



大乘。”
释:佛告善生,发心求大智慧的人,名为菩萨。这是修大乘菩萨行的定义。
怎样才是求大智慧的人呢?佛在这里列举了五个条件:
1、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就是勇于探求宇宙真理的人,欲知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实谛理,有强烈的求知欲,这种人就是具大智慧者。
2、大庄严故。就是为求福德、智慧二种大庄严的人。因为佛称为福德、智慧两足尊,故称大庄严。发心求佛道,积集福、智二资粮的人,就是求大智慧者。
3、心坚固故。发心学佛,精进修行。发大菩提心,为求佛道心坚固不退的人,是求大智慧者。
4、多度众生故。发心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广度众生之人,是求大智慧者。
5、不惜身命故。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了知世间虚幻无常无我之理,为度众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甚至不惜生命,这样的人是具大智慧者。
这是彰显一切菩萨的定义。首先佛告诉善生说:发心求大智慧的人才能名为菩萨。最大的智慧是什么?就是求佛的智慧。求智要求无上智,无上智就是佛的智慧;求福要求永久的福,不要求暂时的福;求寿要求无量寿;求利要求无上的利;求名要求圣者名。阿弥陀佛那个名,整个法界都知道,无量劫以后都知道,你现在这名算什么。



真正求大智慧的人才能叫做菩萨,才是名符其实的菩萨。那么怎样的求大智慧呢?佛讲了五个条件都是求大智慧人:第一种是探求宇宙真理的人。譬如现在的一些科学家,他们有着探求真理的心,才能发明出许多科技成果。一个有心探求宇宙真理的人。他的欲望就要知道一切法的真实谛理,到底宇宙实相是什么?这种人算有大智慧的人。
第二是为求福德智慧二种大庄严的人,佛就是福德智慧两足尊。学佛要福慧双修,就是福德智慧两种大庄严,求这两种庄严的人算大智慧的人。
有两个同修师兄弟,一个只修福,不修慧。一个是只修慧, 不修福。结果来生修智慧的人,生成一个人,还是一个修行的人。专门修福报不修智慧的人来生脱生成一头大象。由于前生修的福报太大,这头大象生在国王家,是国王最器重的一头象,给喂食物的盆子都是用金子做的,并且像身上挂着许多璎珞宝珠。因为他有福报嘛!他享用不尽。修智慧没修福报的那个人,今生继续修行。通过修行证到了阿罗汉。虽然是阿罗汉,但福报不够,经常托着空钵,吃不上饭。因为他是阿罗汉,他看到前生那个同修现在是国王的大象,他明白这个因缘,就来在大象跟前说: “咱们两个都错了,你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你福报大是个畜生,没有智慧。“我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我虽然修智慧了,成了罗汉还是没饭吃,咱们都错了。大象听了以后,由于过去修行的因缘,心里也明白了,七天不吃就饿死了。国王就问这象怎么就突然死了,养象人说一个出家人在这说了几句话,



它七天不吃就饿死了。后来把这位罗汉叫来,说出了这个因缘, 大家都知道了因果的真实不虚。所以,修因证果一点不能马虎, 有智之人要求福德智慧两种大庄严。
第三是发心坚固,精进修行的人就是大智慧的人。“有智之人发常心,无智之人常发心”。我们发一个愿,就要坚持落实,直至成功,这叫“发常心”。无智之人,今天发一个愿,明天又改, 愿愿不能成功,这叫“常发心”。发心坚固不退,才能精进的修行下去,不管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怎样的环境都不能改变,这是发心坚固。
第四是发心广度一切众生,就是大慈悲心,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了多度众生,宁肯舍去自己的一切。发愿度一切众生,这也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第五是不惜身命,舍身为众生就是求大智慧的菩萨。
以上这些都是求大智慧者,这才是菩萨修行大乘法。这里先列举出总纲,下面各品会详细解释。
戊2、修大乘菩萨行的种类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己修三十二相业者,名不退转;若未能修,是名退转。复有二种: 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菩萨奉持八重,具足清净,是名不退;在家菩萨奉持六重,具足清净,亦名不退。”
释:下来佛接着说修大乘菩萨的种类。佛说,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者退转,二者不退。也就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种菩萨就会退转下来;有一种菩萨他会精进的修上去。那么退转和



不退转的区分点在哪里?区分点就是修不修三十二相业。能勤修三十二相业的人名不退转,未修的人就是退转。
又有“出家”和“在家”二类。这两种是从清净持戒上,分退转与不退转。出家菩萨奉持的是八重戒。什么叫重戒?所犯不通忏悔的,名不可悔罪。以小乘法来说,不可悔罪叫重戒。经过忏悔可以消除的,叫可悔罪。可悔罪叫轻戒。重轻戒是从可悔与不可悔来分的。
出家菩萨犯的八重戒就是:比丘的四重不淫、不杀、不偷盗、不妄语。加上瑜伽菩萨戒里面的四重自赞毁他,悭不施法,嗔不受悔,说相似法。共是八重罪。在家菩萨有六重,就是本经所制: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说四众过。出家菩萨守持八重清净不犯,即为不退。在家菩萨守持六重清净不犯,也叫不退转。若有所犯就是退转。
诠论:这里面有两层含义:
一是菩萨的定义,就是求大智慧的人名菩萨,其表现有五个方面。这在以后各品中会详细说明。这里只提一个大纲。
二是菩萨的分类,有退转和不退转两类。佛在这里就退转和不退转划分了两项标准。一者、从修行而言,以修三十二相业为标准。修者为不退转,不修者为退转。二者、从持戒而言,以持戒清净为标准。这里面从身份而言,有“出家”“在家”两种。不论是出家菩萨,还是在家菩萨,对所受戒能清净守持不犯则名不退;如果不能清净守持就是退转。
这就告诉我们,现在学佛修行,自测自己是站在退,还是不



退的位置上。先考虑自己是不是一个菩萨,我具足不具足“菩萨性”。既然具足菩萨性,再考虑我是退转的菩萨还是不退转的菩萨。那就看你清净不清净持戒,还是落实在戒律方面。因为这部经是戒经,佛在这里以戒为标准,来界定退转和不退转,说明此经重点是以戒行为主体。
对于佛门四众弟子来说,佛在这里都给我们指出了修行的参考标准,有标准就可以按照这个标准去修行。所以说这部经就是修学的标准、方向和目标。我们照着这个标准去衡量自己,会改变自己不合标准的那一方面。尽量向标准这一方面靠拢,这样就会慢慢的修上去。
丁5、显在家菩萨之殊胜分二
戊1、福德比较显胜 戊2、在家发心难显胜今初:福德比较显胜
经文:“善男子,外道断欲,所得福德,胜于欲界一切众生所得福德。须陀洹人,胜于一切外道异见。斯陀含人,胜于一切须陀洹果。阿那含人,胜于一切斯陀含果。阿罗汉人,胜于一切阿那含果。辟支佛人,胜于一切阿罗汉果。在家之人,发菩提心, 胜于一切辟支佛果。”
释:这是通过所得福德大小的比较,显在家发菩提心的殊胜。佛告善生,外道断除世间五欲。修“四禅八定”,他们所得的福德。超越欲界人天一切众生所有福德;修证到初果须陀洹的人,又胜过外道一切邪见;证到二果斯陀含的人,又胜过一切初果须陀洹人;证到三果阿那含人,又胜过一切二果斯陀含人;证到四果



阿罗汉以后,又胜过一切三果阿那含人;证到一个辟支佛果的人, 又超胜一切阿罗汉果。这样一层一层比较下来。如果一个在家之人,真正的发菩提心,又超胜一切辟支佛果,这是多麼殊胜?在家人学佛如果真正从内心发心,这是佛说的,福德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想都不敢想。小乘圣人修行费多大的劲修上去,好不容易证到辟支佛,我们一发菩提心就超过他了,就这么不可思议。所以修行一定要从内心认真的去发心,真正的去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就会得到不可思议的福德,这种福报我们都得到了, 比在世间赚多少钱都强得多啦。
这一段佛通过修行福德的比较来衬托,说明在家人发菩提心的殊胜。
解词:1、四禅八定——属于世间禅定。
四禅:即色界定,就是色界的四禅天。
八定:即色界之四禅色界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 合之为八定。共称为四禅八定。故知八定包括四禅。
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色及无色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之四禅定与无色界之四无色定,而称为八定。
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之禅定:则色界之禅定(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
2、三界二十八层天——欲界六天:①四天王天、②忉利天、



③夜摩天、④兜率天、⑤乐变化天、⑥他化自在天。
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以下是五净居天(注)
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无色界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注:五净居天为净业圣人之所居,又名五不还天。3、四向四果——这是小乘圣人修行证果的次第。四向:向须陀洹 四果:初果须陀洹
向斯陀含 二果斯陀含
向阿那含 三果阿那含
向阿罗汉。 四果阿罗汉。
4、辟支佛——辟支佛有两种:一种是生于无佛时代,自观花开花落悟无常之理而证道者,称为独觉;另一种是生在有佛时代, 修十二因缘的还灭门而悟道者,称为缘觉,统名辟支佛。以神通度众生。
5、阿迦尼吒天——阿迦尼吒天,意为究竟天、善天、有顶天。是色界天十八天之一。也是五净居天之一。住在第四禅之最顶位, 亦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为有形体天之究竟,故又称为质碍究竟



天、色究竟天。过此天为无色界天,无色界天仅有心识而无形体。
诠论:这一段通过修行福德的比较,来衬托说明在家人发菩提心的殊胜,这里有四个层次的比较:
第一是外道断欲修定。外道具邪见,断欲修世间禅定。所得的福德,己超过欲界人天所有众生,这主要是他“断欲修定”的功夫。
第二是四果罗汉次第比较,初果己超胜外道一切邪见。由此而后果胜前果。这里主要是“正见正定”的功夫。
第三是辟支佛人,又超胜一切阿罗汉果。这里主要是“慧观无常修禅定”的功夫,所以殊胜。
第四是显示一个在家的人,若发菩提心,就会超胜一切辟支佛果。这里主要是“发菩提心”。通过这个比喻让我们了解,大乘菩提心的不可思议。总观次第由外道→小乘声闻→缘觉→大乘菩提心。说明发菩提心,行大乘菩萨道是成佛的种子,故胜于其他一切众生。
戊 2、在家发心难显胜
经文:“出家之人,发菩提心,此不为难。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是乃名为不可思议。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在家之人,发菩提心时,从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诸天,皆大惊喜,作如是言: 我今己得人天之师。”
释:佛说出家之人发菩提心不难,在家之人若能真正发菩提心,才是不可思议之事。何以故?在家人有许多恶的因缘所缠绕。这大家都深有体会,想来听经吗?这个事不行,那个事不行。这个事情还没办完,那个事情又接着来了。都是影响修行的,故称



恶因缘缠绕。出家人没有这么多烦琐的事情。所以,在家人若能真正发菩提心的话,就是火中生莲,的确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若在家人发菩提心时,整个天界都会震动!都会大惊喜!都会赞叹! 他们知道此人这样发心,通过修行必竟会成佛,成佛以后就是人天之师啊!
所以说在家人真正发起菩提心,是一件最殊胜的事情。殊胜到什么程度呢?一个在家人真正在发菩提心的这个时候,就这一念。这时候从四天王天。四天王天是欲界最下的一层天。从这里开始一直到阿迦尼吒天,就是色界最高的色究竟天。这共是二十四层天, 这里面的一切诸天都会惊喜、赞叹,说:“我今已得人天之师”。通过这一段比较,说明发菩提心最殊胜。特别是在家人,只
要按佛上面说的这种真实的方法理论去发心的话,这个殊胜功德你就能得到。
总结:从“尔时会中有长者子”这里开始到这一品的结束, 就是发起序。也可以说是这部经的主题思想。揭示了宗纲。首先佛用外道教的礼拜六方,将听者引入佛教的六波罗蜜。
其次又多方破除了外道的邪知异见,树立起了佛教的正知正见。为让众生发菩提心,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其次在“菩萨性”上反复论证,对比。用比喻等等手法,破除了外道各种违背因果规律的错误观点。从理论上说明缘生法正确的因果关系。学佛人必须要知道佛教正确的因果规律,从而深信因果。为使众生发菩提心,修集善因,树立起大乘菩萨戒行,坚固其心。指出了直至不退成佛的正确途径。



又提出了菩萨的定义和类别,以及如何成为菩萨的五点要求, 从而突出了全经的主题。
佛又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在家菩萨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为全经以下各品中,对在家菩萨热忱鼓舞和支持,赞叹开了个头。以体现“优婆塞戒”的殊胜和优越。
第一品是全经的序分,也是对全经作了一个总的论述。修学佛法首先要明白佛陀教育这种特质,他是不离生活而超越生活的教育。正因为他不离生活,才能指导我们正确的人生,才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他才与科学不相违背。正因为他超越生活,生活中才显现出他的不可思议。佛法讲的很多东西,我们没办法去想,没办法去说,这叫不可思议。哲学家许多疑问,在佛法里面都能找到圆满的答案。科学家每一项发明都可以从佛学中去证明,都和佛法有结合点。比如佛在两千多年前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 现在高倍电子显微镜发明以后,这一杯水里面有多少细菌不是被印证了吗?很多佛说的理论我们人类没办法论证它,所以就不会相信。
正因为它超越,人类对于佛法中所说的东西还有许多未知? 由于不知道,就不会相信,这是人类本身的障碍,不能怪佛法讲的不对,只能从我们自身来找问题,要知道我们自己是井底之蛙。佛陀的言教,叫圣言量。只有按照佛陀的圣言量,深信不疑的去修学,才能消除人类本身的障碍。自己也才能达到超越。用佛法的一句话来说就叫“证果”。当你自己证到那个果位以后,你完全清楚了佛说的正确性,所谓佛佛道同,即此义也。所以接受佛



陀教育首先必须相信,必须以自己为对象,必须从生活开始,以此达到自我人格道德的升华、超越而成佛。
学佛要从这里开始,不是说一进佛门,一下子就能了达空性, 进入最高领域,那是不可能的。要慢慢的来,这就是:“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部经就是启发我们的信心,就是以自己为对象而受戒、持戒。都是从自己身上开始。科学试验是以实验室为对象,佛法的修学是以自己这个身心为对象。佛就教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去修六度,而完成自己的菩提大愿。
六度里面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这部经就给我们说明这个问题,只要用心的学下去,就会学到很多自己原先未知的东西。原先认为正确的东西,在这标准对照下都是错误的,正因为我们原先想法做法都是错误的。所以学佛多年没有一点消息,甚至有些人会失去信心。



发菩提心品第二


宗分
发菩提心品第二



















五九

乙2、正宗分分二
丙1、明能行六度之菩萨 丙2、明菩萨所修之六度今初:明能行六度之菩萨分二
丁1、广显修成菩萨之行 丁2、正明能行六度之相今初:广显修成菩萨之行分三
戊1、策发心愿 戊2、积集福智 戊3、受持戒行今初:策发心愿分二
己1、策发总心 己2、别策胜愿今初:策发总心分二
庚1、明发心之相 庚2、辨发心之因今初:明发心之相分二
辛1、分别广说 辛2、结示正宗今初:分别广说分三
壬1、问答信解发菩提心 壬2、修习发菩提心壬3、真正发菩提心
今初:问答信解发菩提心分二
癸1、善生问 癸2、如来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众生云何发菩提心?”
释:因为有无“菩萨性”的主要区别在于发菩提心,故接着将发菩提心,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一品从信解发菩提心、修习



发菩提心、真正发菩提心三方面,分别作了广泛的说明。最后总结肯定了,能发菩提心的人,就能增长寿命和财富的真实道理。于是善生接着向佛请教:“众生如何能发起菩提心?”
癸2、如来答
经文:“善男子,为二事故,发菩提心:一者、增长寿命, 二者、增长财物。”
释:这一段文就是修行的下手处。后面的每一段都有修行的重点。这里佛讲了十二种二事。本经佛用的手法很巧妙,用一二三四五排下来觉得烦琐难记。佛就用这种排比的手法,让人容易铭记、好学,后面大多都用这种手法。
佛首先从信解发菩提心为内容作了回答。就是先建立信心, 因为信心最重要。“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个没有信心的人他是学不进去的。只有信心充足的人能深入学进去, 自己也会得益,所以说信心最为重要。这些都是进入“十信位” 的发心。佛用了十二组“二事”来回答说明信解发心。这些都是最初的外凡发心,也就是凡夫由此二十四种事发心而进入“十信” 之阶位。
第一组:
为增长寿命,为增长财物而发菩提心。命财是人人追求的。这是外道教人礼拜六方所要求的目标。佛把这放在前面,因为每一个众生都希望得到这两种。反过来说如果你真正发菩提心,这两种完全能得到。
正因为是人人所希求的。所以佛就把外道教人礼拜六方,增



长命财这一法放在前面。将那种虚妄不实的邪法。变成用佛法的行六度,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种修行,真正能得到寿命和财富的实在之法。佛教导的正确方法,就是正法。修行成佛要福慧具足。寿命和财富是福报的一部分,也是佛法里面要求修行的东西。这是第一组为增长命财而发菩提心。
第二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为不断绝菩萨种姓,二者、为断众生罪苦烦恼。”
一是为了不断菩萨种姓。当了解到佛法的无比殊胜利益之后,就会发心行菩萨道。为了续佛慧命,使菩萨精神长久住世不断,只有发菩提心,自己身体力行才能达到目的。二是为断众生罪苦烦恼所以要发心。也只有发菩提心,广行六度,自度度人。自己才有能力断除众生罪苦烦恼,彻底救度众生出离苦海。这两条一是上求佛道以自利;二是下化众生以利他。而发菩提心。
第三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自观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不得利益,二者、虽有无量恒沙诸佛,悉皆不能度脱我身,我当自度。” 一是自观六道纯苦无利益可言。仔细观察,自己从无始劫
来,轮转六道:受地狱的烧煮之苦、饿鬼的思食之苦、畜生的相杀、相啖之苦;即是得到人天果报,还是无常迅速,造业受报。忙忙碌碌,只是在六道轮回中受苦,从来没有得到一点佛法的利益。只是忙着去追求苦受。古人说的好:“急急忙忙苦追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



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人的一生总结出来就是穷忙、造业。所以,把这看透以后,人生是善道都是这样。在三恶道里面更是长劫受苦。什么时候是出头之日呢?无量劫来轮回受苦,佛法的利益一点也没有得到,因此要发菩提心。
二是必须自度。轮回那么苦,有无量诸佛在过去都曾经出世度众生,但是,都没有把我度了,我得自度。偈云:“诸佛不以水洗罪,亦不用手除病苦。不将所证迁于他,示法性谛令悟入”。我们学佛,佛不能帮助我们解脱。虽有无量恒沙诸佛出世度众生。佛只能把这些真实的道理教给我们,让我们自己通过这个道理实践修行,去证悟,而得到解脱。反过来说,即使有无量世的诸佛曾经出世,我也遇到过,亲近过,但是没有好好的修行,佛都度不了我这个身,我还是在轮回里面受苦,我这个身还得靠自己来度。有一句话说,人身难得今已得,我今生已经得到人身了; 佛法难闻今已闻,也闻到佛法了;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这样观察才能真正体会,这里面的深层含义。所以诸佛要度我们,还要我们自己去发心,按佛的言教去修行,这才能解脱。佛不能把我们从地狱提到佛的位子上。所以,我们要通过依教奉行,发大菩提心,精进修行才可免除无量劫来的生死之苦,才能成就解脱成佛的大利益。
有些人说那我念佛就行了,你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念佛, 这是大智慧的人。难就难在我们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妄想当中度过,不能去念佛,也不想去念佛。原因还是没有深厚的信仰,对



三宝没有生起信心,内心还有疑惑。所以说我们无始劫来至今还在受苦。今生作为一个人身,如果再不解脱度自己的话,继续在三恶道流转下去,又是永无出头之日。即就是偶尔又得一个人身,还要这样修行,才能成就。如果不修行,还不能成就。故为了自度必须发菩提心。
第四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做诸善业,二者、作已不失。” 一是教导我们要积极的止恶修善。断除一切恶法,无恶不断;
修集一切善法,无善不修。难道说我们过去世没有修一点善吗? 如果过去世没修善的话,今生就不能生成为人,能生成人身,证明过去世曾经修过善。但我们修的善是:恶多善少,退多进少。修的善太小了,纵修有一点点的善法,也是有漏的善法。还会漏落在六道里面受苦;二是要让所作的善法永远不失。只有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六度、四摄,度一切众生,广作无漏善业。这样集聚资粮,所作善业才永远不会失去,直至成佛。这是积极修善,令善不失而发菩提心。
第五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
这是不求人天福报,不求声闻、缘觉福报而发心。发菩提心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佛道。
因为前面佛教导我们:一个在家人只要真正发菩提心,就已超越人天和二乘果报。所以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为胜一切二乘果



报,要发真正成佛的菩提心。第六组:
经文:“复有二事: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
为求得成佛的大利益,现在就要受大苦恼。修行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既然发心修行,就要接受各种各样境界的考验。因为修行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是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做能做。不惜受大苦恼,永不退转。这样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什么是最大的利益呢? 就是成佛的利益,当成佛以后,所受的一切苦都不在话下。《法华经》里面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六道里面,就好像一个着了火的屋子一样,没有一处是安稳的地方。六道凡夫都是苦,都被贪嗔痴三毒所缠缚,就有生死。为了离苦得乐,了断生死苦。所以要发菩提心,成佛道,度众生。只有发菩提心,才能了断苦恼。只有成佛道,才能广度众生。以大菩提心为动力,才能彻底得到解脱。成就佛果是大利益事。只有成佛,才真正离苦得乐;只有成佛,才真正得自在;只有成佛, 才真正得解脱;只有成佛,才真正是了生死。所以,要发“为利有情而成佛”的这种大菩提心,才会不怕修行受苦。
第七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 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
佛让我们正观,一定能成佛之理。站在凡夫位好像成佛道是



很渺茫,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但是佛要我们观过去、未来恒沙诸佛,在因地初发心的时候,和我现在一样,也是凡夫。也是通过发心,经过长久的修行最后成就佛果。我现在发心,精进不退的修行一定也能成佛果。再一个还要清楚的认识到,菩提是可得之法。这里用深观两个字,就是对于这个道理要深观,不能浮浅的观察。深入观察这个菩提,是我能得到的事情。就好像世间, 这个事情能得到我才干,得不到我就不干。所以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既然是能得到之法,我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就要作下去。因为菩提不是诸佛的专利,人人有份。恒沙诸佛在因地修行时都和我现在一样。都是从凡夫修成佛果的。不是说佛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无量劫能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作到了这一点。我现在是凡夫,将来也可以成佛,“彼既丈夫我亦尔”,我也可以做到。因为我深知,通过如理如法的依教修行,精进不退修下去的话, 这种菩提我一定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能得到。关键是中途不要退转,因为诸佛己经给我们做了榜样,已经成就了。好比世间的成功人士,他已经成功了,如果照着他的方法去作,都会成功。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立大志,发大愿,求证无上菩提。
第八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
这一组佛让发长远不退转心,说明佛菩提的殊胜。首先仔细观察,十住位里面的六住菩萨。即是在六住位的修行人,还有退转之心。但是这些人已经超胜一切声闻缘觉。佛让我们认识发



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殊胜。发成佛的菩提心,确实有超胜一切人天,超胜一切二乘的殊胜功德。是直达宝所的特别快车。为了精进求索无上佛菩提,现在要发菩提心。
第九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
这是度众生之愿。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而且让众生的解脱胜过外道等所得果报。 自己要有这种能力,就要发菩提心,在一切时中常为一切众生修集善法。因为我现在已经明白:自己无始劫来,在六道轮回里面,生生死死受尽无量苦这个道理。但是世间有多少众生,他们还不知道。我发心为了度一切众生, 让一切众生都像我一样,明白这个道理。要让一切众生,不但都得到解脱。而且要得到无上殊胜的解脱。就是要让众生都成佛, 得究竟解脱而发菩提心。
第十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众生,二者、舍离一切烦恼。”
此为不舍众生而利他,舍离烦恼而自利。这是修自利利他而发菩提心。一个菩萨行者主要的工作是利益一切无边众生。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做到怨亲平等对待。因为你发的愿是度脱一切无边众生,这里面有你的冤家和仇敌,有你的亲朋好友。因此要平等对待。
要做到智愚平等对待,贫富平等对待,以及一切有情平等对



待。不仅人类,对六道其他众生都要平等对待,就是用无分别心平等对待一切,才能作到不舍一切众生。这就要从发菩提心开始。发大悲心,视一切众生为一子而不舍离,这是修善。二是舍离一切烦恼。烦恼会障碍修行。对自己而言,要断除一切烦恼。这是止恶。不但断除自己的烦恼,而且要让一切众生都舍离烦恼,这样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
第十一组: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为断众生现在苦恼,二者、为遮众生未来苦恼。”
这是修慈悲心。慈能拔苦,悲能与乐。度众生首先要解除众生的痛苦。修自己的慈心。六度里面的布施度:看见众生有困难, 我解决他的衣食困难;众生不明理有烦恼,我就讲以正法断除他的烦恼;众生有怖畏,我就帮助他离开怖畏。这就是断众生现在苦恼,就是拔苦;另外遮止众生未来的苦恼。就是让他深信因果、止恶行善,不再造恶因,就会遮止他未来的痛苦。一个菩萨行者,只有这样发菩提心才能做到。这就是修慈悲心,让众生断恶修善,远离现在、未来苦恼,而发菩提心。
第十二组:
经文:“一者、为断智慧障碍,二者、为断众生身障。”
此是为断二障而发心。二障就是所知障、烦恼障。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的最大障碍,就是所知、烦恼两种障碍。
这二障也就是我法二执。因众生死执有个我,有我就有我的见解,这叫我见。就有我所拥有的东西,这叫我所。认为我的见



解正确,别人都不对。整天生活在深深的我见之中,形成了人与人的斗争,团体与团体的竞争,国家与国家的战争。这都是我执的产物。以此生起身心烦恼而造业,造下业以后就会流转在三界五趣中生死不息,受苦无量。所以,断除我执就是断烦恼的根本。
又从无始劫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着,这即是与身俱生之法执;又有於邪教、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而执为实法, 此即是分别之法执。人一旦中了邪师的教法,认为他是正确的,怎么也改变不过来,你再正确的道理讲给他,也很难改变其邪执。
菩萨于见道顿断分别之法执;于修道渐断俱生之法执。明白道理以后,可顿断分别法执。但与生俱来的法执根深蒂固,要通过修道才能断除。虽然明理但习气难改,故需修道。
断二执,离二障才能证大菩提,故佛在此教导我们,为断智慧障故,为断众生身障故,发大菩提心。
这里每一段经文,都是我们下去要修行的标准,不能听听而已。听了以后一定要思维。思维今天所学的:我该不该发菩提心; 自己愿意不愿意发菩提心;怎样去发菩提心;佛说的这些标准, 自己哪些地方还没有达到?都要认真思维。
诠论:上面学习了信解发菩提心,佛在这里讲了二十四件事, 一共十二组。通过这二十四件事的学习,使我们对菩提心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这都是应该观修的课程。这就是修行的目标。以此为标准,去发大菩提心,就能成就十信心。十种信心具足以后, 即能进入菩萨的阶位。这样不断的上进,直至成佛。这一段就是从信解这一方面发菩提心的观修法。



解词:1、所知障——又名智障,此障以法我见而生贪、嗔、痴等诸惑,为愚痴迷暗。其作用能障菩提妙智。使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因为是以法执为根本而生诸惑,覆蔽所知之境, 使智慧不生,故又称智慧障,简称智障。
2、烦恼障——以人我见而生,以贪、嗔、痴等一切诸惑发业润生,烦恼有情之身心,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而障涅槃之果。因它是以我执为根本,而生诸烦恼,故能障大涅槃不能现证。3、菩萨五十二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
地、等觉、妙觉。
凡夫主要修信心,这里重点解释一下十信心:
十信位:是菩萨五十二阶位中,最初十位应修之十种心。此十种心在信位,能助成信心,全称十信心。学佛信心很重要。根据《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名字品》里面所列十种。
①信心:一心决定,乐于成就叫信心。学佛修行,发菩提心要在信心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如果没有信心一切免谈。通过学习, 知道菩提是可得之法。信心生起以后,一旦决定归依修行发菩提心,直到成就永不退转,这就叫一心决定,乐于成就。
②念心:常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就是心念,需要经常修这六种念心。前面是佛、法、僧三宝, 要常念三宝功德;戒心,经常念戒才能持好戒;念施,布施是入道之门,要常念布施,常修布施;念天,天是善法积聚之处,常念诸天功德,常修善法。修行要常修这六念。
③精进心:闻菩萨藏,精进修习无间善业。听闻到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有这么殊胜的功德,就会精进修行,无间无杂的修习善业。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精进就是懈怠,懈怠就容易退心。所以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要有不退成佛的精进心。
④定心: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燥、忆想分别。将心安住一处即是定心。定即是禅定。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者: 事是外在的事相、就是心不被境转;义就是事相背后的义理,就是正知正见。即具正知见,心不被境转就是定。此为外相之定。远离一切虚伪、轻燥、忆想分别者:虚者、不实,伪者、不真;轻者、轻浮,燥者、狂躁;忆想分别即妄想分别。一切世间所见到的都是不实不真的东西,使我们的心散乱,狂燥,而产生妄想分别。远离这一切就是定。此为内心之定。得此内外之定则名定心。
⑤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就是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欲成佛道。听闻到诸法实相之理,用智慧思维观察,透过假象看本质,了知万法都是生灭变化无常,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自性空寂,悟真空妙有之理, 名有慧心。
⑥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起诸过,有犯悔除。要有持戒的心,受持菩萨的清净律仪,让我们的身、口、意不起诸过,即不犯过失。如果有犯立即能警觉,赶快忏悔回复清净,这叫有戒心。
⑦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不著名相。发菩提心成佛道,希求无上佛菩提, 这是目的。将修的一切善法回向无上菩提,而不愿求三界诸有,



人天福报;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将所修善法,回施给一切众生。而不专为自己一人回向;离一切相即诸法实相, 名相都是虚假的东西。将所修一切善法,回求真如实相,不执着在名相上面。这是具有回向心。
⑧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防护己心不起烦恼就是护法心。要常常正念现前,内心不要让烦恼占领。防护己心是修行的根本,念念当中让自己内心不起烦恼。更要修默护、念护、智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默护:就是默默的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密护根门,不让六根门头生诸烦恼;念护:念念之间护持这个念头,就是保持正念,要让自己的念头经常定在善的这一方面;智护:让自己的念头用智慧抉择正邪好坏;息心护:就是息掉妄心杂念,不起烦恼;他护: 就是外在的保护,就是护持佛法,护持修行人。经常用这五种护行,保护自己的心、护持别人修行。护心念、护行为,让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一直住在善法上面,这叫护法心。
⑨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所谓修行,不是说要得到什么。而是要从内心不断的舍,舍去身外的五欲之财、舍去一切恶法、舍去一切烦恼、舍去一切执著。舍之又舍,乃至到舍去此身体,这叫不惜身财。内心能作如是舍,本地风光不求而得。假去真显,其广大力用非佛而何?因为通过学佛以后,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一种假象,是无我的。既然身体都是无我的,是假的,我这身外之财物,更是不实的。所以,得到的一切外财也好,内财也



好都能舍去,都不执着,这叫有舍心。
⑩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所谓净愿就是菩提愿心,成佛的心,度众生的心,这些都是净愿心,随时修习此心,叫有愿心。
唯识家说十地之前,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因为这十信位时间很长,我们现在称为毛道众生。比个例子,我们现在的心,就好像空中的羽毛一样,随风飘荡,忽东忽西,所以永远定不到十信位上。一但过了十信位,进了十住的话,才开始列为菩萨位次的修习。没有进入十信位之前,都是上下飘浮不定,修行进进退退,而且退多进少。如果修念佛法门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马上位证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靠我们自己的能力修行,进进退退,连十信位都达不到, 更别说其他。所以要精进的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才是相应之法。
壬2、修习发菩提心分二(重点复习4)
癸1、初五事 癸2、次五事今初:初五事
经文:“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三者、随师教诲,四者、生怜悯心,五者、勤修精进。”
释:这是最重要的一段,每一条都是修行的警钟,叫修习发菩提心。前面是从理论上的初步了解,这里是具体行为上的落实。这两组五事是修习的标准。我们要修习发菩提心,就要从这十件事上去努力,去下功夫。佛告诉善生,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作的



五件事情:
一、“亲近善友”。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必须亲近善友。对于初入佛门的人来说,亲近善知识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刚入佛门什么也不懂,不知道好坏邪正,只有依止善知识,听从善知识的教导,才能真正修上去。在善知识的教导下,一步一步走上正道, 成就择法眼。能分清邪正以后,就不会被邪见邪说邪师恶友所引诱,这样才能不坏菩提心。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不会退转。因此刚开始佛教导我们亲近善友,这是关键。
修学佛法,不但要自己肯学,还要看学的得法不得法。要有正确的方法,就必须有善知识的指导。现在不是没有善知识,不要说善知识难遇。而是没有具足条件的弟子。我们现在是我执、我见炽盛,什么事情总认为自己都是正确的,即就有个善知识站在你面前,你也认为他不是善知识,因为你不认识。
我们整天在学什么呢?都在学“我”。把我执我见放不下, 什么事情都要以“我”为主,这样就永远不得其门而入。所以, 只要具备做弟子的条件,善知识随时在我们身边。
要真正修学佛法,要真正发起菩提心,第一件事就要认清我在错误中。不要总认为自己对,而且还去教导别人,误人误己这是大错。佛在这里教我们修习发心的第一个,必须亲近善友,一定要依佛的教法好好去修学。修行就是修改以前不正确的行为。以前的行为是世俗的,现在要把这世俗的行为改过来,必须亲近善知识。如果不亲近依止善知识,必定会走许多冤枉路,甚至走向邪道。所以亲近善友是修习发菩提心的总纲。



怎样才称得上善知识呢?
一般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称善知识。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在《瑜伽师地论》记载,善知识有这么几个条件:
第一是调伏(戒):就是持戒清净,能调伏自己的烦恼。第二是寂静(定):就是内心安静,不被外境所转。
第三是惑除(慧):就是能清除自己的迷惑,即有智慧。第四是德增(德):就是道德不断的增上。
第五是有勇(勇):就是敢于面对自己的烦恼习气,有勇气断除,把自己的恶事敢于向人发露。
第六是经富:就是经验很丰富,广学多闻懂很多理论,能教导大家。
第七是觉真:能觉悟真理,悟自本性,就是有所证悟。第八是善说:能善巧方便教导众生。
第九是悲深:就是有深厚的救度众生之大悲心。
第十是离退:就是能远离退转因缘,行菩萨道没有退转心。这十种功德就是善知识的标准。
《摩诃止观卷四》里面有三种善知识:修行人欲得道果,必须有教授知识以训悔;同行知识以策励;外护知识以资养。三者具备,方能成就其功,故称善知识。
1、教授知识——就是自己的师长,也称教授师。其人内外方便,通塞障碍皆能决了。有些人说我的归依师就是我的师长,凡是出家具戒者都可做归依师,归依师只能在佛前证明你是佛的弟



子,他是你的入门之师。如果要成为教授知识,还要你自己选择依止。你认为他是善知识,就依止他好好学,这才算是真正的师长。归依以后,不管男众女众所有的出家人都是我们的师父。都有责任、义务去恭敬供养,依止听闻正法。你可以自己选择,你有选择权。当你选择好以后,好好跟师父学,不要舍离善知识。但众生最容易看师父的缺点,看不到师父的优点,这样就毁了自己!因为常观师过,你就会远离这位师父。这样到处拜师参学, 永远找不到善知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人世间,除过佛以外,再也找不到没有一点缺点错误的人。一旦选择好善知识,就要将全身心交给他。要作如是正思维,自己现在是一个业力深重的凡夫,现在唯一能够救我的,就是我依止的这位师父。他就是佛显了这么个身,专门在娑婆世界里,以人的身份救我来了。这位师父就是佛的化身,要有这种观想。有人说这个师父,明明你看他满身的毛病习气,怎么能是佛呢?佛就是这个样子吗?这是凡夫的偏见, 佛如果化现成一个清净的身,显在你面前的话,和你这个业力深重的凡夫是不相应的。因为佛教化众生,他的显现必须要和你相似接近,才能教导你。所以他也必须显现一些有好多毛病习气的这个样子,好接近去引导你。如果你内心将师父认为是佛他就是佛;你内心认为是凡夫他就是凡夫;你内心认为他还不如你,他确实就不如你了。你跟谁学呢?你这样正是我执我见在起作用,难道我们依止善知识就是为这个吗?依止善知识第一件事要破除我执我见。就是说你一旦选择好这位师父,就把你的执见全部扔



到一边去,不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有自己的看法,师父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我跟着我师父上弘下川上人学了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不要对某件事情认为师父说错了,师父所说的一切都是一个目的,就是破除自己的我执我见。这就是师长,教授善知识。他有善巧方便之方法,通塞决了之智慧,知道该怎样引导你,你只要作到“听话”二字就行了。
2、同行善知识——就是自己的道友。在家人在一块共同修学是道友,出家人在一块共同修学也是道友,这些道友都是我们的善知识。修行之人互相策发、切磋、琢磨,使我们对佛法真正生起信解。所以说“修行容易道伴难”,这就是同行善知识。
3、外护善知识——就是护法之人,管理所须以助修行之人, 或有外侮而能扦御。你在修行的时候,遇到外界有干扰,他能帮你排除,这叫外护善知识。
关于善友的条件在《四分律》里面,列有七种:①难与能与。
②难作能作。③难忍能忍。④密事相告。⑤递相覆藏,就是互相隐恶扬善。⑥遭苦不舍。⑦贫贱不轻。这些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在《华严经》卷三十六离世间品里,则说有十种善知识:
①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识。
②能令修习善根善知识。
③能令究竟诸波罗密善知识。
④能令分别解说一切法善知识。
⑤能令安住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
⑥能令具足辨才,随问能答善知识。



⑦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识。
⑧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萨行,心无厌倦善知识。
⑨能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
⑩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识。
这是修习发菩提心的第一件事“亲近善友”,也是进入佛门首先要作的重要之事。
二、“断嗔恚心”。嗔恚心是三毒烦恼之一,危害特别大。经云:“嗔火炎炎,烧掉功德林,能坏菩提种。”当嗔恨心发起来的时候,修学多年的功德全部就没有了,所以叫火烧功德林。故修习发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断嗔恚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能控制住不让自己发火,你就是个赢家。一旦发火,你就输定了。即就是你全部正确,火发的很有道理,但你已经输了,而且输的很惨。因为发一次火,是要受果报的。所以说这嗔恚心是三毒烦恼之一,能坏菩提种子。嗔恚心还会障碍大悲心的生起,有嗔恨心就没有大悲心,这两者是不能共存的。所以不断嗔恚心的话, 菩提心就发不起来。佛在这里要求从内心断除嗔恚心。不要发脾气,不要轻易生气,不要发火。这是修习发菩提心第二件事情。
三、“随师教诲”。师父就是善知识,师父就是法身父母。师父可以引导自己走上圣道,走向解脱。所以佛教导我们要随师教诲。
佛门里面,师父教导的方法和世间老师教导学生是截然不同的。世间的学习是知识的累积。老师把知识教给你,你学会就算有成绩。佛门里的师父,他是为破除弟子身心当中的烦恼习气,



教给我们怎样修行佛法,来增长自己的法身慧命。师父教诲的方法会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为了破除我们的俗气、恶习,会采取不讲理的方法。在佛门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师父今天说这个红薯是树上结的,你就不能犟,就是树上结的。这就是不讲理的教育。因为师父这样就为破除你对现世这些事情的执着。这种约定俗成的正确性,如果执著在上面,这就是我见。师父为了破除这个我见,就不按常规出牌。你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和师父争执的话, 你正好违犯了佛所教导的:“随师教诲”正好犯了错误。
总之师父为了破除弟子的我执我见,烦恼习气。他不管采取什么方法甚至打骂,诃斥,看你生气不生气;或者奖励、夸你几句,看你起不起傲慢;有时故意在人前诋毁你;有时又不理睬你, 给你创造种种的外境,看你起不起烦恼。这都是考验、是磨练, 以断除自己的一切烦恼习气为目的。如果不明白师父的用意,自己不听话,再起烦恼离开师父,就会失去一次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样就舍离了善知识,舍离了得度的一个因缘。所以弟子相一定要够。看自己够不够一个做弟子的标准,“随师教诲”就是作弟子的标准。
依止善知识,一言以蔽之,就是“听话”二字。跟着师父就要听师父的话。一个学佛的人,初入佛门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什么也不懂,师父就是法身父母,只有“听话”就行了。这听话里面最主要是没有我执,我见,没有自己的见解。这样就会把佛法里面,好的东西接纳进去。养成这个好习惯以后在社会上,在其他地方同样会学到许多东西。同参道友也好,处事待人



也好,随时能听进去别人的建议意见,作为自己抉择一切事物的观测点。不要说我听师父话就不听别人的话,关键是要在师父跟前,养成这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凡是正确的话不管谁说的,都应该听。这种习惯养成以后,我执我见就会减弱,这是深层的道理。但是这个习惯要在师父跟前培养。我们从小在父母跟前没有培养出来,在师父跟前再不培养的话,今生在学佛的道路上往往就会走很多的弯路。浪费生命。
我们要观师为佛。师父有缘能教导我,他就是佛化现在这个世间专门来救我的,他就是佛的化身,我就要听他的话,这样你就没有我执我见。所以要观师为佛,恭敬承侍,依教而行是做弟子的本份。做弟子的正确心态是:
对也对,错也对,师父一切都对; 错也错,对也错,弟子一切都错。 真实相中无错对,破除我执是真谛; 怀疑受屈是考验,误解诃斥消业难。用心体验细观察,喜怒动默皆是法; 如此随师不分别,菩提道中智慧开。
用这样的心态随师教诲修行,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
四、“生怜悯心”。怜是可怜,悯是悯念,就是可怜悯念众生。发菩提心就是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法。为了解救众生的苦恼,就必须有怜悯心。没有怜悯心的人,所发的菩提心一定会退失。要培养自己的怜悯心,增长自己的善心所。只有时时处处, 生起怜悯心,这样不断增上,才能坚固自己的菩提心。



五、“勤修精进”。精进是修学佛法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如果不精进的话,一切的愿行都会落空。具足善法欲,勤行精进, 菩提心才会增长,才会消除懈怠烦恼,才会令菩提心坚固不退。
以上五事是从自身修习发菩提心。
癸2、次五事
经文:“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骄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第二组五事:
释:这五事是对境练心而发菩提心。
一、“不见他过”。这是第二组五事的总纲,众生的最大缺点,就是看别人的过失。我们的眼睛每天好像手电筒一样,照的都是别人,就忘掉了一个人“自己”。佛让“不见他过”。有人说,明明他错了我看的清清楚楚,为什么能看不见呢?能看别人过失的心,就是分别心。分别心是修行道路上一个障碍,能障菩提心故需要破除。佛让不见他过,就是保护我们的菩提心。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再坏的人有他好的一面,再好的人也有不足的一面。各人阅历不同,见解不同。所以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如果站在佛法的高度去看,我们的见解都偏差不正,都是在我见当中。故佛在《四十二章经》里面告诉弟子“慎勿信汝意, 汝意不可信……成阿罗汉已,方可信汝意”。就是说,不要相信自己,自己的意念不可信,为什么?在未成就圣道之前,我们的想法看法都是在错误偏差当中,都是痴心妄想,所以不能相信自



己。当证到阿罗汉以后,破除了我执。这个时候才能相信自己。因为这时候是用本性去对待事物,用智慧去决择。所以佛教导我们,不要相信自己,说明了凡夫的意念都是不正确的。站在出世法的真谛方面来说,众生都在我执我见当中,所以佛要求弟子不要相信自己,远离忆想分别,只有证成阿罗汉果,才能相信自己。众生的一切想法都是妄想,妄心想的事都是错误的。但在日
常生活中,人们都很自信,认为自己绝对正确。从来没有回光返照,我到底错在哪里?都是用不正确的见解去做事情。
这些见解在佛经里面叫“见惑”,就是知见上的迷惑。用迷惑的见解去看周围的一切。佛法不是外求,而是内求;不是对人, 而是对己。学佛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解脱,既然自己想解脱,就必须在自己身上去下一番功夫。为了自己解脱却在别人身上去下功夫,这不是南辕北辙吗?所以就必须对自己的烦恼毫不留情。别人的好与坏、对与错,与自己的修行毫不相干。即就是别人现在成佛,不对治自己的烦恼你还是凡夫;别人堕地狱,你自己精进修行就能成就,他堕地狱不影响你修行成佛。所以说心不要整天操在别人身上。为了保持内心的清净,就要常打扫自己内心的垃圾,心不要被污染。不要把别人的垃圾捡过来,往自己内心装。因为你看别人过失,就是在捡别人的垃圾,也是在污染你清净的心,这是不明智的作法。佛让不见他过,是一句最恳切,最直接的话。不见他过,就不会生烦恼。世间有一句话说:“眼不见心不乱”,从俗谛和真谛来说都不要看别人的过失。这才是真正在修习发起菩提心。



二、“虽见他过,而心不悔”。就是看见别人过失,你心里不懊悔、不计较、不起烦恼。不要让他的过失影响你清净的心灵。这就好像别人都得传染病,我赶快把自己保护起来,不要让自己感染一样的道理。站在世间法的角度就有对和错,那是对待法。有时明明看见对方的过错,但又无法让对方改过。甚至做父母的看见儿女有过失,都没办法改变他,他不听话你没有一点办法, 别说是他的父母亲。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这就是虽见他过而心不悔。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保护好自己,别起烦恼就行。 你自己起烦恼就损伤了菩提心。
不但不生厌离懊恼之心,还要生怜悯心。虽然我没办法让他离过,但是我怜悯他。这种怜悯心会增长菩提心,这是心念的转变。就看你心怎么想,想的正确增长功德,想的不正确增长烦恼。修行就是用智慧观照,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怜悯心,想法亲近他,帮助他离过,这才是度众生的正确方法。能救人但不被感染。
要有“以他之错检己过,以他之优促己行”的大智慧。意为用别人的错误来检查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检己过而改变自己。“以他之优促己行” 对方有优点要学过来,促进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才称得上真正的有智慧。原先是以他的错误来妆点自己的烦恼心;现在用他的错误检查改变自己,庄严自己的菩提心;原先看不见对方有优点,因为自己的心被烦恼所蒙蔽;现在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因为自己的心里有了智慧光明。都是促进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行为更优越一点。



这才是大智慧。这才是佛所行法,这样作才是在修习发菩提心。三、“得善法已,不生骄慢”。上两条是对他人的过错应处
的正确态度,下两条是对自他善法的正确态度。当自己修行有进步时,心里不能生起骄慢。看别人要看优点而赞叹;看自己要观察缺点而改正。
这也是众生的习气,不由自主,自然而然会做出来的行为。自己有了成绩会飘飘然,油然生起骄慢心。慢心是五钝使烦恼之一,这种心理生起来就是烦恼增长,不是菩提增长。所以佛在这里教导:“自己有善法不要生起骄慢”,这就是防护心的具体方法。看到别人的优点要随喜赞叹,这是对自他都有利的事情。反之要观察自己的缺点,要经常善于发现,自己身心当中的不足和烦恼习气,发现以后才能改。总认为自己正确,就别说改错了。不想改就懒得用心去观察自己,这也是一种懈怠相。印光法师教导看别人都是菩萨,唯我自己是凡夫。这是有深意的。祖师大德的教诲,就是要认清自己是一个烦恼习气严重的凡夫。把眼光转换一个方向,将原先看别人的缺点,转成看别人的优点;原先看自己的优点,现在反过来要看自己的缺点,这才与道相应。当发现自己有许多毛病、习气的时候,就没有骄傲的必要了。
慢心是一个烦恼心所,它会夺去我们的善法财。善法好像财宝一样,叫善法财。慢心会使我们退失菩提道心。所以佛要求我们得到善法不要骄慢。还要虚心,只有虚心才会不断上进,这样才是真正修习发菩提心。
四、“见他善业,不生妒心”。自己有了点善法不由得会生起



傲慢心。看见别人有了善法以后,也不由得生起嫉妒心。妒心也是一个烦恼心所,所以佛教导我们“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不但不生妒心,而且还要学会随喜赞叹,自己也有功德。一生妒心, 不但没有功德,还会危害到自己。人的心理活动往往都在伤害着自己,他还不知道。故佛教导看到别人有善法,自己内心千万不敢生起妒心,嫉妒心也是内心的垃圾,应该铲除。上一条是对待自己的善法应处的正确心态;这一条是对待别人的善法应处的正确心态。
我们修习发菩提心时,不但不生妒心,更要有随喜赞叹之心。随喜赞叹是个大功德事,却很少有人真做。比如说别人拿了几十万去做救济工作,他费了那么大的劲去做。结果你一分钱没拿,只要内心深深的去随喜、赞叹,你和他的功德一样。佛法里面的随喜功德,并非口是心非的赞叹。而是让内心真正发起随喜心,欢喜的去赞叹,你就能得到和他同等的功德。因为你和他的心是一样的。希望大家都学会随喜赞叹。
五、“观诸众生,如一子想”。我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就是要有菩萨精神。菩萨精神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做父母的对儿女都能做到这样,同样菩萨对一切众生也都能这样,他会平等救度。发菩提心,就是为行菩萨道打好基础的。佛在前面的几条教导,消除了在修习发菩提心时,能够障碍清净心的负面心理。最后总结性的教导具备怎样的心态,来救度众生呢?就是要:“观诸众生,如一子想”。决不生偏异分别之心。



人们对自己的儿子都是无私的,这是天性使然。为儿子可以舍掉一切,甚至生命。一个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将对自己儿子这种无私的爱心,普及到一切众生。这就是慈悲心,不是爱心了。慈悲心无分别,爱心有分别,是不一样的。普及到一切无边众生的这种慈悲心,才是修习发菩提心应具备的正确心态。
因为佛已经作到了这一点。正因为佛做到了这一点,不管信佛不信佛,听话不听话。佛随时等待着我们回头。所以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回头,佛都可以救,因为佛已经具备这种心态。当有这种心态以后,就不可能有傲慢、嫉妒等烦恼心了。当你的儿子现在有了成绩你还会嫉妒他吗?你会替他高兴,这叫随喜、赞叹。没有一个人嫉妒他儿女的成就。用这种心态对一切众生,还有什么放不下呢?这才是种下了成佛的因。
这两组五事,前面是自行的正确心态。后面是化他应消除的负面心理障碍。以这样的情懆对人对事,用这样的方法去生活, 自然而然就会成为菩萨。故说修行就在生活当中,并不是高高在上,虚无缥缈的事情。
诠论:前面信解发菩提心,是从道理上启发信心。这一段, 佛就怎样修习发菩提心,开示正确的作法。从理论上信解以后, 但是不一定能作到。所以佛接着教导实践的方法,通过进一步的修习,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又证悟到理论的真实,而显发般若智慧,真正从内心发起坚固的菩提心。
这一段最重要,前面是理论,有很多我们确实作不到。后面是实践,面对着境界,经常观察自己的心,这样就能做到。要真



正将修行落实在生活当中,就以这十件事情经常观察思维,先锻炼培训自己的心。
修习发菩提心这几点的确能做到:亲近善友,做不到吗?能做到。找一个善知识,亲近他,好好的学几年;断嗔恚心,做不到吗?也能做到。不发火就行了嘛!观察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心,什么境界来,什么人来都让内心不起嗔恨心,不发火。这样练习就行了;生怜悯心,可以练习对一切众生怜悯,包括动物, 这样慢慢的培训都能做到。佛从高层理论讲了以后,又指导了实际生活中详细的修行方法。佛多么慈悲啊!在这里没有讲多大的神通,没有讲多么高深的理论,就从生活开始。虽然都是生活当中的事情,但是通于菩提大道,是一条成佛的光明正道。这样走进去的话,会越走越宽广。这一段是重点,要依教奉行去修,不能听完了事。
壬3、真正发菩提心分二
癸1、真正发心之利益 癸2、为五事真正发菩提心今初:真正发心之利益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一个有智慧的人,一旦真正发了菩提心,就是如佛所说信解发菩提心,又能依教奉行修习发菩提心,叫真正发菩提心。如是发心,就能破除无始劫以来,所集的恶业果报,犹如须弥山。学佛要消业障,最好的办法是真正发菩提心。佛说有智慧的人一旦真正发了菩提心以后,就能破除无始



劫以来所积的恶业果报,犹如须弥山那么大。这是消业殊胜。
业障就是业力的障碍,能障碍修行,会让人退心。所以,学佛人都要消业障,消业障最好的办法就是真正的发起菩提心。当真正发菩提心的一瞬间,你是无我的,这叫破我执。这一个念头就能破除恶业如须弥山。这是真正发菩提心以后,首先得到的好处,从而说明发菩提心的殊胜功德。
修行的全过程就是积资、净障二大类。修福修慧,积聚福慧二资粮叫积资;修忏悔过,消除自己的业障叫净障。改往修来,止恶行善就是修行。前面说过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他修积的福德胜过辟支佛福德,这是功德殊胜;这里说当真正发了菩提心以后, 消业障如须弥山,这是消业殊胜。发菩提心有这么殊胜,故佛让我们要真正发起菩提心。首先就是要有智慧,其次是发菩提心, 这是条件。这样才能破恶消业障,增长功德。
癸2:为五事真正发菩提心分二
子1、初三事 子2、次二事今初:初三事
经文:“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一者,见恶世中五浊众生。二者,见于如来有不可思议神通、道力。三者,闻佛如来八种妙声。”
释:这是更深一层的观修。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真观三件事而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用智慧观照,无智之人不能发菩提心。这个有智之人,能观修三件事而发菩提心。第一是见到恶世五浊众生,受无量苦而发下度众生的大



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度众生之心。由于他有悲心,见到恶世五浊众生都在受苦,就要发心去救众生之苦,这是智者观修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度众生而发菩提心。
第二是用智慧观察佛的功德。诸佛有无量的功德,妙用无穷,不可思议。他思维观察,佛的功德确实不可思议,佛的神通道力殊胜无比,度众生有无量的善巧方便。他能观察到这些,而发上求佛道的菩提心。
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两种心的推动下,才能真发菩提心。但是这个上求佛道之心,要你观察到佛的无比无上的功德妙用神通道力,你才能发起。下度众生之心,要你能看到五浊众生的各种痛苦、灾难,要有慈悲救度之心,你才能发起。这都要从内心这样发起,不是在语言方面,而是内心的一种深深的感触。
第三是智观听闻如来八种妙音,解义欢喜而发成佛的大菩提心。此为总说发菩提心之三事。
解词:1、佛的八种妙音:
(1) 极好音: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都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听而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称为极好音。
(2) 柔软音:谓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因为佛的心大慈大悲。无始劫来行菩萨道,以悲心为基础,所以他以慈善为心,众生听了都很随自己的意,皆舍去刚强难调之心,故称柔软音。
(3) 和适音: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



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这叫和适音。
(4) 尊慧音: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故名尊慧音。
(5) 不女音:谓佛在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能催邪显正,降魔伏外, 为不女音。
(6) 不误音: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密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称为不误音。
(7) 深远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
佛讲法的时候,你站在佛跟前听声音也不大。你离的再远佛声也不小。目犍连是佛神通第一的大弟子,有一天他想测试一下佛的音声能传多远。佛在讲法时他用神通飞到好远一个佛国去, 在那个佛国他听佛的音声还好像在跟前一样。那个佛国的菩萨都是很大的,吃饭用的钵都很大,目连尊者站在人家钵的边沿上好像一条大道一样走来走去的。那里的菩萨说一个小虫子在这里, 那个佛说,不要小瞧他,他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目犍连。佛给目连说:“你显大身吧”目连尊者用神通显的身体和那里的菩萨身体一样大。佛就告诉他说:“你想听佛的音声大小,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佛的音声,近而非大,远而非小,远近能闻”。他想回来无法返回,走的时候有佛的加持力他走那么远,想回去不能回去了。那个佛就告诉他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结果他称念佛号马上回到娑婆世界。就说明佛的音声通彻十方。从



义理方面来说,佛把最甚深的密义通过音声,让闻者都能开悟, 这叫深远音。
(8) 不竭音: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的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穷无尽。佛所出音声能令闻者以语入义,无有穷尽。我们读佛经,读的遍数越多,悟的越深。读一遍,有一遍的理解,悟性永无止尽。这都是佛的音声功德。叫做不竭音。
2、五浊众生——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浊就是浊恶污秽的意思。根据《悲华经》卷五和《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之说:
(1) 劫浊:在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这是众生的灾难,叫小三灾,名劫浊。
(2) 见浊:正法己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这种见解上的浊恶叫见浊。
(3) 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争、谗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
众生内心的贪爱欲望,是烦恼;悭贪、斗争是烦恼;谗曲虚诳互相欺诈,互相危害是烦恼。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摄受的都是邪法,不学正法。从而恼乱心神,烦恼炽盛,这就是烦恼浊。
(4) 众生浊:也叫有情浊。众生多诸蔽恶。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惠施斋法,不持禁戒等。
众生多有蔽恶之事:没有孝道,故不孝敬父母尊长;不信因果,故不畏恶业果报;不尊圣贤,故不作功德,不持禁戒等;内



心悭贪,故不修惠施斋法。这就是众生的浊恶现象,这种浊恶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堕落三途,受无尽的苦。故叫众生浊。
(5) 命浊:也叫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恶业增加,寿命转减就是命浊。
五浊之生变:人寿自八万岁渐次减至二万岁后,为五浊生起之时。其时现时世界充满烦恼痛苦称为五浊恶世。初则其浊轻微, 其后随时代之变化五浊渐增。至今日末法浇缚之世,五浊愈益炽烈,故称为五浊增时。
有人说现在科学发展,社会文明。实际是五浊增盛的时期。科学虽然发展,观察一下现在人的烦恼是比过去人减少了呢,还是增多了?科学发展了,众生的烦恼比过去多得多了。要破除这些烦恼,必须用佛的戒律做为武器,因为现在是未法时期,魔强法弱。现在看佛教很兴盛,说实话是外强中干,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佛法要兴盛,需要大家共同拿起戒律的武器,来护持正法。人人从我做起,让正法重现。
子2、次二事
经文:“复有二事:一者、了了自知己身有苦,二者、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己无異。”
释:一个有智慧的人,还为两件事而发菩提心。第一是清清楚楚知道己身之苦,知道自己在受苦。众生是身在苦中不知苦。知苦才想法要离苦,不知道自己受苦就没有出离之心。看看这个世间,八苦交煎:生、老、病、死人人难免;爱别离苦,有爱、



别离相思就是苦;怨憎会苦,冤家路窄,相见就是苦;求不得苦, 贪心欲望不止,不能满足就是苦;还有五阴炽盛苦。五阴:色、受、想、行、识五种组成这个身体,像一个厚厚的遮盖物一样, 盖住了妙明真心,故叫五阴。炽盛:众生为这个身体,整天忙忙碌碌像火一样,烧的不得安宁,不停的造业受报。身为苦本叫五阴炽盛。前面那七种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是过去造的苦因,今生接受果报,是果苦。五蕴炽盛苦是现在继续造业是因苦。这叫八苦交煎。
我们还有生死苦,生在这个世间注定有死亡的这一天;轮回苦,我们死后并不能停止,死后随着自己所造的业力牵引,会在六道里面去又进行下一段的生死,这叫分段生死,受轮回之苦。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会清清楚楚知道三界无不是苦。知苦才能激发真正的菩提心。
第二是具足同体大悲之心。看见众生受苦,和自己受苦一样。通过推己及人的观想方法,众生受苦等于自己在受苦,为了断众生的苦而发菩提心。所以他知道众生受苦像自己受苦一样, 众生求出离苦的心情和自己出离苦的心情也一样;众生求乐的心情和自己求乐的心情也一样。这样把自己和众生连在一起。众生苦就是自己的苦,众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这样才具备了真正的菩萨发心。
诠论:如果一个有真智慧之人,以此五事为坐标,从内心发起真正的菩提心,这才是真发心,不可思议的发心。能这样发心, 无始劫来造的如须弥山那样大的恶业果,也能被毁坏。这就奠定



了成就无上佛果的基础,佛讲的这些都是要从内心认可修证的, 这才叫真正的发菩提心。
前面信解发菩提心是理论上的修习;真正发菩提心,要有实证的功夫,凡夫众生在行为上暂时都做不到。但是内心要这样观察到,如果能观察到就够了,以此观修就行。真正能做到的就是中间修习发菩提心,那十件事。反过来说在理论上内心真正能这样发菩提心的话,修习发菩提心自然而然就能做到。当作到了修习发心,自然而然就会真正发起心来,这是相辅相成的。
辛2、结示正宗
经文:“善男子,若有人能发菩提心,当知是人能礼六方增长命财,不如外道之所宣说。”
释:佛总结说,如果有人能真正发菩提心,这个人就能礼六波罗密六方,他也一定会增长寿命和财富,也绝不会再去迷信外道那些邪知邪见。这里说的真正修行,绝不是外道说的向外礼拜六方,而是向内修行的六波罗密。佛在这里总结性的说出了,外道的方法是行不通的邪法。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的增福延寿,这才是正法。和第一品前后相对应,总结出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总结:这一品有三个重点需要掌握:
第一、学佛修行首先要明白,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因为要得到寿命和财富,就必须行六波罗密; 要行六波罗密,必须是菩萨;
要想当菩萨,必须要具菩萨性;
要有菩萨性,必须要善业因缘和合,发菩提心。



所以发菩提心是一切菩萨行的基础。将学过的推导梳理一下: 从世间人求命与财开始,外道教人礼拜六方,这样是求不到的。佛告诉我们要得到命与财,正确的方法是要行六波罗密,才能增福延寿;但行六波罗密的人必须具菩萨的资格。要当菩萨又必须要具足菩萨性,菩萨性的条件是善业因缘和合,发菩提心。就是要积德行善又要发菩提心,你才有菩萨性。这里最后总结出发菩提心是一切菩萨行的基础。点出了发菩提心的重要性。佛接着重点讲发菩提心,先是信解发菩提心,一共是十二组,二十四件事情,以建立信心。接着讲修习发菩提心,一共两组,十件事情, 以建立行心。有了信行以后再讲真正发菩提心,两组,五件事情,构成了整个发菩提心全过程。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使我们一步一步的学进去、修进去。所以,学佛修行首先要明白, 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第二、要了解凡夫如何发菩提心
(1) 从信解发菩提心以增强信心。让我们思维观察这二十四件事情,思维观察叫观修。按佛说的一件一件观察认可于心,这就是闻思所得到的智慧,是信解发菩提心。
(2) 从修习发菩提心以坚固这个信心,一共是两组十件事情,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这样做就是修所成慧。这就是闻思修。
(3) 从真正发菩提心起力用。即道力、作用。通过闻思修, 在此基础上真正发起菩提心。行菩萨道才有力量,就能破恶业如须弥山。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一切所求皆得满愿。这是佛教给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修行的入门之法。是发菩提心“法相”的三



个次第。就是修行方法。有些人说现在都修念佛法门,要一门深入。这和念佛不相抵触,不但不抵触,还会成就念佛。凡事都要明理,把 这个道理搞明白了,才能真正去念佛。
这一品是“策发总心”的总纲,也是这一部经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学好这一品,能使我们学有目标,(信解发心的二十四件事);修有方法,(修习发心的十件事);行有方向,(真正发心五事)。有目标、有方法、有方向。由此可以进入更深层次的修习,成佛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
第三、 以后各品都是围绕这个“菩提心”而开展学习的,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学习以下各品。故在以下各品的学习中, 始终不要忘了,自己在这里所发的“菩提心”。




















悲 品 第 三

庚2、辨发心之因分二
辛1、大悲生因 辛2、解脱了因今初:大悲生因分二
壬1、问答发因 壬2、问答修悲今初:问答发因分三
癸1、通问发因 癸2、泛说因相癸3、正辨悲是生因
今初:通问发因
经文:善生言:“世尊,彼六师等不说因果,如来所说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 是了因耶?
释:善生问佛说,世尊啊!外道六师他们不说因果。有时虽然说因果,但都是异见邪说,所说的因果之理不能成立。故说他们不正说因果。如来所说因有两种:一种是生因,一种是了因。如佛刚开始说的发菩提心的这个发,这是直接发生之生因呢?还是间接发现之了因?
解词:1、生因——就是某种事情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能生果之因。生因是直接之因。如瓜种为因,能生出瓜。种就是瓜的生因。
2、了因——就是对事物明了之因,也就是能发现某种事物之因叫了因,是间接之因。比如暗室中无法看见东西,打开电灯以



后,东西皆能显现。因此这能见到东西的光,就是此中间接发现之了因。
癸2、泛说因相
经文:“善男子,我为众生,或说一因,或说二因,或说三因,或说四因,或说五因,或说六、七至十二因。言一因者,即生因也。言二因者,生因、了因。言三因者,烦恼、业、器。言四因者,所谓四大。言五因者,未来五支。言六因者,如《契经》中所说六因。言七因者,如《法华》说。言八因者,现在八支。言九因者,如《大城经》说。言十因者,如为《摩男优婆塞》说。十一因者,如《智印》说。十二因者,如十二因缘。”
“善男子,一切有漏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漏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
释: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我经常为众生说法,有时说一因,有时说两因,有时说三因,有时说四因,或者五六七八乃至十二因。佛又详细说明了所列十二因的内容:说一因者就是生因, 一切事物都有生起之因;说二因就是生因和了因,生发这两种因; 说三因者,就是内因“烦恼”,外因所造的“业”,及由业所感的根身“器”界;说四因就是地、水、火、风内外四大种。外四大就是山河大地,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内四大就是众生的身体,也是由地水火风组成。身体是地大,体液是水大,体温是火大,呼吸是风大;说五因者,就是爱、取、有、生、老死。十二因缘当中的后面五支;说六因者,就是佛在经典里面常说的六种因,
《契经》就是上契诸法之理,下契众生根机叫《契经》即佛经。这



六种因是:①能作因、②俱有因、③同类因、④相应因、⑤遍行因、⑥异熟因;说七因,在《法华经》里面有十如是。这里所说的是十如是的前七种:性、相、体、力、作、因、缘。此为七因。再加上果、报、本末究竟这三个一共是十如是;说八因就是现在八支,即十二因缘的: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八支; 说九因,在《大城经》说;说十因,在《摩男优婆塞》说。这两部经无考。在大乘经典里面有十种因,分别是:①随说因,②观待因,③牵引因,④生起因,⑤摄受因,⑥引发因,⑦定异因,
⑧同事因,⑨相违因,⑩不相违因;说十一因,如《智印经》说, 在汉译的《智印经》里面只有七种因发菩提心,七种因是:①如佛菩萨发菩提心,②正法将灭为护持发菩提心,③见诸众生苦所逼起大悲念而发菩提心,④菩萨教余众生发菩提心,⑤布施发菩提心,⑥因他发菩提心而发心。⑦见如来相好庄严与闻佛教而发心; 说十二因,就是十二因缘。佛在上面列举了十二种因。最后告诉善生说,善男子,这一切世间的有漏法,就是世俗谛,有漏法里面有无量无边因,不仅仅是这十二种。一切出世间的无漏法里面也有无量无边因,也不仅仅是这十二种。说明一切万法都有无量无边无尽的因。智者欲尽知故而发菩提心,只有发菩提心成佛以后,才能完全了解。所以佛称为一切智者。
解词: 1、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种。佛教用四大来说明物质世界的结构。
地大: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水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



火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风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这四大也称为四大种,为一切色法所依之性,具有能生因等义。即是我们的内身,外器皆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故称四因。
2、六因——①能作因:因是能作,果是所作,因能作果,故云能作,即作即因名能作因。大地生草木为有力能作因;虚空之于万物而不障者,为无力能作因。
②俱有因:俱有者,俱时俱处有,俱有作用,俱有即因,名俱有因。如三杖相依,共支一鼎,共同存在互相为因,名俱有因。万物不但异时继起续生,又横于同一时间自他互为因果而相资助,这就叫俱有因。此俱有因,于同时上所立之因果法。
③同类因:因果相似,名为同类,同类之因,名同类因。如前念善心为因,起后念善心,故名同类因。
④相应因:心王与心所,同时相应资助而生,以心王为因, 起心所;以心所为因,起心王。彼此相应,故名相应因。
心王:在唯识学里面有八识心王,就是眼、耳、鼻、舌 、身、意这六识,加上第七摩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叫八识。这八识是我们心中之王。好像国王一样叫心王。
心所:就是随着心王而起的心所有法。像贪嗔痴慢,这是烦恼心所;还有善心所。这些善恶心所都是随着八种心王而起的。所以说心王一起心所跟着就起。当心王起一念善心,这些善心所完全就跟上来了;当心王起一念恶心,恶的心所就跟上来了。心



王心所彼此相应,故名相应因。
⑤遍行因:遍行者遍通意,遍行即因,名遍行因。遍为一切烦恼之起因,即能生一切烦恼,名遍行因。
⑥异熟因:谓善恶之因,生起非善非恶的无记之果。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而苦乐二果非善非恶。因是善恶,果是无记, 异类而熟,名异熟因。
3、十二因缘——构成有情生存的十二个条件。其顺序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像一个链条一样连环不断,众生在这连环里面顺为生死流转门,逆为修行还灭门,构成三世两重因果。无明就是迷惑无知黑暗之意。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众生轮转六道的顺序。叫顺生死流。意为:有无明才有行为造作;有行为造作才产生识,有识投胎才有名色,就有这个身体;在身体上才有六根,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这六根,出生以后才能接触外面的境界;通过接触外境就有感受;有感受好的东西就会爱,不好的东西就不爱,就远离;有爱就有取,众生爱什么就想要什么;有爱就有取,有取就会产生有,三有世间就会产生; 有“有”就会形成未来的生;有生必有死,这叫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生死流转门。一环套一环,中间如果取掉一个,他这连环就断了,就断除了生死。缘觉圣人修行思维观察:老死来源于生, 把生断了,就没有老死了;生来源于有,把有断了就没有生了。这样逆观而修叫还灭门。无明和行是过去二因;识、名色、六入、



触、受是现在五果,此为过去、现在一重因果。爱、 取、有是现在三因,生和老死是未来二果,此为现在、未来一重因果。统称三世两重因果。
4、有漏法——指一切世间善法。好像水壶一样,下面有一个洞,水装进去就漏掉了。说明世间善法还会漏落在轮回里面。所以叫有漏的善法。世间善法容易失去,所以叫有漏法。
5、无漏法——指一切出世间的善法。就是修习圣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都是出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会集聚起来, 不会失去,不会漏落轮回。因此叫无漏法。
诠论:这一段说明了一切万法都有因果。不管是有漏无漏, 都有无量无边的“因相”,佛首先简略的列举了十二条作为例子, 不限于这十二种。让善生有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又回归到发菩提心这个主题上来。因为万法有无量无边的因相,唯佛悉知悉见,清清楚楚全部能知。想要彻底知道这些情况,只有成了佛以后才能彻底了解。所以具智之人,只有发菩提心,修行成佛,才能彻底尽知一切诸法之因相。
癸3、正辨悲是生因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 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 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
释: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其因都不相同。不局限于某一种因,有的是以生因而发菩提心;有的是以了因而发菩提心;有的是以生因、了因兼而有之而发菩提心。你



应当知道,这里的生因就是“大悲心”。由于有大悲心的缘故, 便能激发起真正的菩提心。故大悲心是菩提心的生起之因。
佛在这里说的生起之因,是发自内心真正的“大悲心”。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原动力。佛教里的发心,佛教的信心,都要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原动力。这种力量是很大的。发菩提心也一样,必须从内心深处,有这种大悲心的原动力。这样菩提心会自然而然发出的。他是自然的,不是强迫性的。所以我们对发心要有个正确的了解。
壬2、问答修悲分三
癸1、问修悲法 癸2、如来说修悲相癸3、结示修悲利益
今初:问修悲法
经文:“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
释:善生听了佛上面的开示以后,明白了菩提心的生因是“大悲心”,那修大悲心就成了首要问题。故急于向佛请问修悲心的方法:“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下面佛就告诉修行悲心的方法。一共三十六种,每一种都能激发起悲心。佛的回答,是让我们认清世间的苦相,而生大悲之心。
癸 2、如来说修悲相分二
子 1、三十六因明生悲 子 2、别以四因明大悲今初:三十六因明生悲(重点复习5)
经文:“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 为欲拔济,是故生悲。”



释:佛首先用了“智者”两个字,后面用了“有智之人”说明这三十六种生悲之法,都是用智慧所观之真实状态。都是众生迷惑颠倒相,见此而生大悲心,从悲心中发出真正的菩提心。
(一)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一个有智慧的人,能透过世间的假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什么?就是一切众生,都沉没在生死苦恼大海之中,这是本质。这苦海就是不管生在哪一道,都是受苦的,称为苦海。有智慧的人能深观明见,众生迷惑在无明大梦中,无法出离。他想拔济众生的苦,而生起下度众生之悲心。有很多人说我发愿成佛度众生。说好一点就是愿,说不好一点只是一句口号,我们每天都在喊口号。从来没有从内心去触动那种真正的悲心!要想真正触动这个悲心,对生死苦海要有深刻的了解,当你了解以后悲心会油然而生。所以一个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知道苦,知道自己苦,再推己及人普及到一切众生的苦;知道人道的苦, 再推及到三恶道的苦;知道三恶道的苦,再推到人天虽乐,乐尽还堕,还要在三恶道去受苦。通过智慧的观察,透过这些假象看本质, 才能真正知道三界六道无非是苦。这是总观。既然众生都在这苦当中不知出离,我现在己经明白这个道理,就要发心去救度他们。为了拔济救度众生,故而生起大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我当云何令彼具足,是故生悲。”
(二)要深见佛的功德。因为现在自己是凡夫,未具佛功德。要救度这一切众生,根本就没有力量。自己都沉轮在里面自顾不暇还说救别人。所以要观佛的功德,只有深见了佛的功德,才知众生



可怜。这个深见,就是从深层次的观察,真正看到佛的功德确实殊胜。佛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等等的功德。但苦海中的众生都没有,要想法让他们都具足佛的功德,也就是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才是真正的度众生。以此而生起悲心,只有度众生成佛道, 才是究竟的解脱。
解词:1、十力——即佛的十种智力:
①知处非处智力:谓如来於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果,称为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 称为知非处。如是种种悉皆遍知,故言处非处智力。
②业异熟智力:谓如来於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处, 皆悉遍知,名业异熟智力。
③种种胜解智力:谓如来於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
④种种界智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即十八界根、境、识之内空等。本性名界正等觉智,遍于一切界差别转,名种种界智力。
⑤知根胜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 皆实遍知。
⑥知遍趣行智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
⑦杂染清净智力:谓如来於诸禅定,清净自在无碍,其浅深次第如实遍知。
⑧宿住随念智力:即如实了知过去世种种事之力。如来於种种



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 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
⑨生死智力:谓如来以天眼如实了知,众生死生之时与未来生之善恶趣,乃至美丑,贫富等善恶业缘。
⑩诸漏尽智力:谓如来於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 如实遍知。
以上是佛的十种智慧德能力用,简称十力。2、四无所畏——即佛的四种功德道力。
①正等觉无畏:又名一切智无畏,佛於大众中云:“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有怖畏心。”
如佛自云:“我成正觉无能如法攻难”名智无所畏。
②说障道法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作狮子吼,说障究竟佛道之法, 无有怖畏心。
因为佛成就正智正觉心无怖畏。所以在大众中,可以如狮子吼般的破斥,那些障碍究竟佛道的魔法、邪法,这是催邪。名说障道法无所畏。
③说出道法无所畏:佛於大众中作狮子吼,说尽苦道无怖畏心。宣说一切智等道,定能出生菩提无能如法攻难。名为说出离无所畏。
就是佛在大众中如狮子吼般的宣说正法:知苦断集而尽苦道, 慕灭修道而证菩提。
此四真谛理直至成就佛道,无能如法攻难,这是显正。名说出道法无所畏。
这两条是佛催邪显正无所畏。



④说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我己断尽一切烦恼,无有怖畏心”。自云:“我己断尽一切漏,无能如法攻难,”名为说自断德圆满无所畏。
佛的这四种功德,第一是自证功德圆满无所畏;第四是自断功德圆满无所畏;二三是催邪显正力用无所畏。是佛具足的四种功德道力作用。
3、大悲三念——佛以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称为大悲三念:
⑴谓众生信佛、受行,如来亦不起欢喜心,且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佛说法时於善听者不起贪心;于不善听者不起嗔心;于间杂者不起二心。常念住於舍。
这是对信佛的众生而言,你信佛,依教奉行,是佛的好弟子。佛亦不起欢喜心,佛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佛在讲法时对用心听的人,爱听法的人不起贪心。佛不因这是我的好弟子而起贪心; 不喜欢听佛说法的人,不善於听法的人,佛也不起嗔恨心;善听不善听的,内心间杂不定的人,佛也不起贪嗔二心,常住于舍。这是佛的第一个大悲之念。就是说信佛不信佛是你自己的事情, 佛以大悲心把正法教给你,至于听不听是你自己的事,他从来不因你善听好学而高兴起贪,不因你不听不学而起嗔恨心。佛心远离贪嗔而常住於舍。
⑵谓众生不信佛、不受行,如来亦不生忧恼,且常安住於正智正念。故而佛说法时,念住法界平等之中,毕竟没有灭退之相。
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亦不为忧。这是对不信佛的众生而言。众



生不信佛、不修行,佛不为之忧,佛心常安住於正智正念之中。佛在说法时,心念住於法界平等体性之中。故众生虽不一心听法, 但是佛也亦不为忧。佛心永远是平等的,是如如不动的。所以你用不用心听法,影响不了佛的念头。这是佛的第二个大悲之念, 众生不信佛,影响不了佛大悲度众生的正智正念。
⑶谓众生中有信与不信者,佛知之亦不生欢戚之心,且常住于正智正念。这是两种大的方面,第一种是信佛的人,认真听的人佛不欢喜。第二种是不信佛的人佛不忧戚。对这两种人,佛知道也不起欢喜和忧恼心,常保持于正智正念。这是佛的第三个大悲之念。佛常住正智正念,从不动心,这叫大悲三念。因为在佛的大悲
心中,经常想的是救度一切众生,这是站在佛界来说已经做到这一点。站到众生地来说当然有信的、有不信的,有今天信、明天不信的, 今天不信、明天又信的各种各样不同了,但是这些都不能影响佛的如如不动之心,这叫大悲三念。
当然佛的功德确实是无量无边的,用我们世间语言无法说尽, 用我们思维能力无法想到。所以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既然是这样,众生都沉轮在苦海当中不能出离,要把这些众生救出来, 只有自己成佛才能达到救度众生的目的。不成佛没有能力救众生。所以我们就要发菩提心,发愿修行,要成佛道。只有成佛,才能度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度生。不成佛度众生只是方便说。凡夫现在度众生,度什么呢?无非让大家明白一点道理。但是从真正修习解脱烦恼,要成就众生彻底成佛这个观念来说的话,我们没有这个能力。只要成佛以后,要度众生就具备了佛的功德道力,



才算真正的度众生,才能让众生得到究竟的解脱。
前面这两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总发心。而且要发自内心的悲心,其目的就是为了救众生,成佛也是为了救众生。不是为了成佛而成佛,是为了度众生而成佛。就是说培养自己的能力, 达到佛的那种能力以后,那救众生是太方便了。这是前提。以下各条都是六道众生界的烦恼颠倒相。可以通过思维观察,看看是不是这样。以此而激发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是故生悲。”
(三)众生都有哪些怨毒呢?对外而言,恶友是怨毒,很多人亲近恶友。这些虽然看起和你是朋友,但是他引导你造业做坏事, 最后受苦报的是你自己,但是你认为他是好朋友。有些人说我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其实他是恶友,他是害你的。以吸毒为例:有些人想禁毒,但是遇到恶友他会给你毒品,你觉得高兴,你正好需要。这些都是恶友,都是怨毒。
亲眷是怨毒,这个大家听不懂了,六亲眷属怎么是怨毒呢?很多人会不理解,这就是爱河千尺浪,众生沉浸在爱河里不能出来。有贪爱才会有痛苦。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两个人一个舍不得一个,一但分手为什么会出现互相杀害,甚至自杀的事情呢?这不是怨毒是什么?爱得越深恨得越深,众生的本能就是这样,所以亲眷是怨毒。有些人说我这一生,一家和和睦睦不是走到底了吗? 要知道六道轮回里面,能走到底就互相牵缠,临终的时候会放不下。这些例子太多了,有些是学佛多年的老居士,在感情上始终放不下。内心深处的那种贪恋心,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我们无始劫修



来这种贪爱,这叫互相牵缠,都把你拉到地狱去了。你舍不得他, 就随着他下落。所以这亲眷从究竟意义上来说都是怨毒。表相上是我们的亲眷,对我们好,实际情况是导致受无穷无尽的苦。一个有智慧的人,从三界六道,三世因果的深度去观察,才能真正了解他的真实相貌。所以说亲眷也是怨毒。
儿女也是怨毒。每一个人对儿女来说都是亲得不得了。说实话, 凡是有缘分生在你跟前做儿女,都是过去生中和你结的缘。有善缘、有恶缘;有讨债来的有还债来的;有报恩来的、有报怨来的; 就看过去结的是什么缘。正因为是这样,世间才有孝顺的儿女, 也有仵逆的儿女;甚至有杀害父母的儿女;虐待老人的儿女。原则上讲,做为儿女应该孝顺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追到根子上,是自己过去生中造的这个业因, 遇到了冤家对头。这只有从佛法的三世因果里面,才能找出答案。从电视上看有些有三四个儿女的老人,一口饭都吃不上,这是为什么?难道这些老人在儿女小的时候他不管你吗?他自己就是挨饿受冻,也要让儿女吃好穿暧和。这就说明你遇到了恶缘,注定要受苦,所以儿女也是怨毒。儿女很孝顺,这应该是好事。但是儿女不学佛的话,这种孝顺对你来说是最大的危害。我曾经去给一个居士助念。结果儿女不信佛,儿女围在中间不让师父念。他父亲见了师父,已说不出话,狠狠的把师父手握了一下,他心里是什么? 他急需要师父给他救度,但是儿女围在跟前长眼泪短眼泪,又是输液,又是维护,看起来对他父亲很孝顺,实际这不是冤家是什么? 除非儿女是真正信佛的,才是真正的善知识。世间有多少儿女是信



佛的?包括我们自己信佛,有多少人劝自己儿女都信佛了?很少。所以儿女也是怨毒。有些孩子父母对他很关心,他在外面专门闯祸, 他父母亲在后面专门拿着钱去擦屁股,世间这多的是,不是冤家是什么?所以说要讨债,他就做你的儿女,生在你跟前。你赚的钱再多,给儿女花是不吝啬的,甚至借钱为儿女,所以说儿女也是怨毒。
钱财也是怨毒。这里面都是我们喜欢的东西,钱财越多越好嘛!怎么会是怨毒呢?看你会不会用,在佛世的时候有这么个公案:佛和阿难在路上走,发现了一堆金子。佛说:“阿难,毒蛇!” 阿难一看说:“世尊,毒蛇!”结果一个在地里干活的农夫听见佛和他的弟子说毒蛇。这哪有毒蛇去看看,他一看是一堆金子, 高兴得不得了怎么是毒蛇呢?这么好的东西,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金子,就拿回去置田产买东西一下富了起来。结果皇宫被盗了, 国王派人追查,发现这个人突然富起来,就追到他身上,一调查他的这么多东西都是皇宫的,这还了得,就把他送上了死刑场。他现在才真正知道:“哎呀!毒蛇呀毒蛇!”他才认识这是毒蛇。后来问他:“你怎么说是毒蛇呀?”他说:“世尊说:‘阿难,毒蛇’。阿难说:‘世尊,毒蛇!’”他就说这两句话,国王就问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说这确实不是我偷的。在路边有一堆金子, 当时佛和他的弟子走过去,我在地里干活听见佛说:“阿难 毒蛇,” 阿难说:“世尊,毒蛇”我跑去一看是金子不是毒蛇,我就拿回家了,现在让这金子把我害了,它真的是毒蛇。国王一听原来是这么回事, 就把他赦免了。这就说明钱财确实是毒蛇。只要你贪心,钱财会把你送向地狱。所以钱财也是怨毒。



总的来说凡是我们所贪所爱都是怨毒,不深观认不清。而我们都认为这是最亲最好的东西,不能舍离。所以佛在这里说众生虽多怨毒,亦作亲想,这是颠倒想。只有智者观察深见这最终的危害性, 故而生悲要拔济。
这一句有两重意思:一者、观他苦而生悲,二者、观己心而修悲。观他苦者:从众生内心来说,充满着贪、嗔、痴、慢、疑等毒素, 而不自知,还认为是自己的家珍而不舍。从外境来说,爱欲缠缚, 恶友相欺,五欲熏染等等恼害之事。众生迷于爱河而不知,亲近恶友而不悟,贪图五欲而沉伦……。这样观众生内心外身,而生起悲心要救度。
观己心者:观自己现在是一个业力深重的凡夫,今日学佛, 行菩萨道。对来自众生加于自己的恶骂、诽谤、嫉妒、毁呰,恼害、排挤、打击、伤害等等怨毒之事,不但不针锋相对,而且要宽忍包容。对这些伤害自己的众生亦作亲想而救度。这里需要认清楚关键的一点是:他在迷梦中,我要觉醒。开始观自己内心,不要生嗔恨心, 要生悲心。这样观己心而修悲。
经文:“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有示导,是故生悲。”
(四)前面说的这一切,站在众生界而言认为是正常的,你说是怨毒我认为是亲家。没有人给引导,没有人给指出来的话, 他永远不能觉悟这里面的真实含义。所以众生都沉伦在苦海里面。由于有这些怨毒牵缠,为了暂时的一点快乐,会受无量劫的痛苦。佛在《四十二章经》里面告诉我们,世间人享受五欲之乐,就好像: “刀刃有蜜,小儿舔之不足一餐之美,但有割舌之患”。我们贪图



世间五欲,就好像刀刃上有一点蜂蜜,小孩子不懂事用舌头去舔。他就不知道贪图那一点甜味,会把自己舌头割掉。众生都是这样, 所以沉伦在苦海里面。一直怨作亲想,没一个人想到出离,也不知道路在何方?还有一些人说,人死如灯灭,死了就了,什么也没有了。有些人说我死了以后来生还是个人,再过二十年我还是个小伙子。这都是落在断常两边的错误思想,而迷于正路,没人去引导。就学佛的人当中也有迷信的态度:有专求外相,不向内观;
专管别人,不管自己。以买赎还珠的态度学佛。什么叫买赎还珠? 一个很精美的盒子,里面装了一颗夜明珠,这夜明珠是至宝。但是他不认识这个宝,他看见这个盒子好,结果把夜明珠还给人家, 自己把这个盒子留下了,这就是买赎还珠的态度。学佛把真正无上佛法这个宝,用来求世间的福乐,当然这些能求到,佛法有这种加持力。但是目的不要放到这个上面,放到这上面就成了买赎还珠的修行方法。这是不对的。又有舍大求小,舍正求邪的学佛态度。佛法就好像一块金子一样,能买很多贵重的东西。但是你不认识他, 给你一块金子你上街买了一块冰棍,还甜甜的吃了一下,把一块金子浪费掉了,这就是舍大求小。佛的正法可以直接引导我们,成就佛道究竟的解脱。但是他不这样做,他喜欢邪法,因为邪法有神通, 邪法现眼能看到,能得到暂时的利益。这样在假象上不断的追着, 迷于正路,无人示导。一个有智慧的人,看见这些现象就会生起悲心,要引导众生走上觉悟的道路。
经文:“又见众生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五)世间“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欲乐,像泥坑一样,



陷进去的话,使人无法出离。故称五欲泥。
众生都贪这五欲:贪财、多多益善;贪色、男女之间互不舍离; 贪名、让自己的知名度越高越好;贪吃、为饱口福,见什么想吃什么; 贪睡、豪华别墅,高档卧具,懒惰懈怠,尽情享受。
古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暂时的享受,会带来长劫的痛苦;
如梦的情爱,会套上永久的绞索; 虚幻的欲乐,会迷失不灭的真性; 快乐的泥坑,会埋没圣贤的智慧; 一时的懈怠,会浪费宝贵的人生; 眼前的空华,会推入身后的地狱。
贪图五欲,会让人不顾一切地去造业;造业必定堕地狱受报。但是这五欲人都喜欢啊!在这快乐的泥坑里面越陷越深。不知者不思出离;知者想出不能出。有心修行者,还懈怠放逸,不能去精进的修行。这真是:“卧五欲泥,而不能出,犹故放逸。”这就需要菩萨发菩提心去救度。看看众生在这五欲的泥坑里面,这个腿拔出来,那个腿又陷进去,永无出期。
但是还乐于现状,懈怠放逸不求出离,每天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不知道这人身难得而易失。佛当时在树林里抓了一把土就问他的弟子说:我手上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弟子回答肯定大地的土多嘛!佛说:“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在人生的平台上,短短的几十年,一百年都很少。很快就会失去人身。我们一生究竟干了些什么?不知道?人身难得而易失啊!有智慧



的人观察到这一点而生起悲心。佛在《四十二章经》里面说:“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 乃可苏息”。就说一个修行人,就比喻像一头牛背了很重的东西, 在淤泥里面。他很疲劳,但是不敢休息,一休息就沉下去了,就被淤泥淹死子。左右看都不敢看,敢快出了淤泥,才能好好休息一下。这是行道,佛举了这么个例子。所以生为一个人,精进修行出离之道,这才是一生中最大的事业。今生干再大的事业,都是有形有相 的世间法,生灭败坏之法。修行的这个法,才是永远不生不灭之法, 直到解脱的法。所以生为一个人,把我们的生命要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就是修行佛法,解脱自己。
经文:“又见众生常为财物,妻子缠缚,不能舍离,是故生悲。”
(六)我们一生为了什么?人们都知道赚钱为了养家糊口, 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不知不觉让钱赚去了自己的生命。让钱赚去了青春年华。到头来,两手空空,造下了许多的业,准备接受更苦的果报。人人都是这样,一生忙忙碌碌赚钱,钱没赚到,累了一身子的病,老了以后这里疼,那里疼,病全都出来了。最后在痛苦当中无可奈何的死去。不想死也不行。人世间是不是这个情况呢?死了以后去了哪里?去准备接受三恶道更苦的果报。这就是缠缚不舍的过失。对妻子,财物缠缚不舍,就会落到这一步。故而菩萨生起悲心要救度。
这个道理世间又有多少人知道?有人要问:“那你说我家里有妻子儿女不管行吗?佛教不讲人情了吗?”不是这个意思。这里有



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说你要认清这个事实真相。人一生就好像在演戏,我现在化妆出来作为一个丈夫,必须照顾好我的妻子, 把这出戏要演好。但是我心里明明知道,戏演完我回我的家,他回他的家,各有各的果报。不要贪着在这上面,不是说不管,不但要管还要管好。有人往往听佛法,好像佛法不讲人情,不是这个意思, 千万不要误解。佛法是让我们透过这些假象,看到它的本质以后, 就不被他所缠缚。但是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义务。你是什么身份, 必须尽到责任义务。尽不到责任义务,你就不是真正的行菩萨道。因为一个菩萨他悲悯一切众生。你的妻子儿女,你的六亲眷属也是众生之一。也需要你去悲悯,也需要你去救度,就是这么个观念。把这种小的爱,变成广大无量的慈悲,这是佛法所教的正确观念。千万不要被自己这种小爱缠缚住,执着在上面。说不管家这是一种错误观点,但要把这搞清楚。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要生起悲心, 都要去救度嘛。比如说最恩爱的夫妻,总有一天一个人要死去。当你内心爱的深的时候,这个人死去你会痛苦不堪,有些甚至想跟着去死,这就是爱别离苦。我曾经碰到一个年轻人,有三十多岁,他和妻子俩人关系很好,他妻子出车祸死去了,他见了我说: “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死。”那种痛苦我深深的能体会到,因为他太爱他的妻子,他内心的痛苦不能自拔。这只有明白佛教的道理后,才能看透这些。人终有一死,死亡的时间不一定都老死。有些人一两岁就死,有些人十几岁死去,有些人二、三十岁死去, 因此生死路上无老少。看透这一点以后,亲人在的时候好好对待他, 尽好自己的责任义务,和和睦睦过好我们这一生。亲人死去以后,



我们心也能看得开,就不受那爱别离之苦。佛法讲的重点是在这里。经文:“又见众生以色命故,而生骄慢,是故生悲。”
(七)这是破除众生的傲慢心。我们已经在生死轮回中,挣扎的精疲力尽,苦不堪言,好不容易得个人身。得到了暂短的这个人身,比起天道众生,人的身体丑陋不堪,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有些人呢,身体健康,比别人长得高大貌美,就会生起傲慢。自认我比别人强,我比别人高一个头,走在人前头昂的很高。有些人比别人有钱,也就傲慢起来。这些都是我们的烦恼心所,因为傲慢本身是一个烦恼。如果不破除的话,就会颠倒行事。现在讲的什么美女呀,帅哥啦!长得都很好,因此色身就会傲慢起来。不知道我们人这身体,比起天人已经差得很远。没有骄傲的必要。从寿命来说有些人活到七八十岁,甚至一百岁算是长寿了。天人能活几千岁也是弹指间就过去了。我们这短短的寿命,也没有骄傲的必要。所以人生这些微不足道的过人之处,没有值得骄傲的必要。但是若生起傲慢心,却是对自己最大的损害。你有这个心就是自己毒害自己。让这种慢心的烦恼控制了自己,不知道人生是苦。不知道人生之苦,就不畏惧轮回的险恶。沾沾自喜自己的容貌、寿命、财富。这就真可让菩萨生起悲心了。
经文:“又见众生为恶知识之所诳惑,故生亲想,如六师等, 是故生悲。”
(八)对于想修行的人来说,应该是比前面进了一步。但是他没有择法眼,分不清正法和邪法,偏偏就选择了一个恶知识。他就亲近这个恶知识,由于没有智慧眼,就会受到恶知识邪法的诳



惑。因为你喜爱神通,好奇异能,他就教你这神奇的东西。让你越听越高兴,你就随着他修进去了。师父和弟子都认为自己很厉害,把“我”越修越大。以假为真,以邪为正。认为这是我最亲的善知识了,迷于其中而不悟。现在许多附佛外道打着佛的牌子, 但不信佛。他认为他那个最正确,是最真、最善,最好的。你把他能改过来吗?这就是恶知识诳惑。自己迷在其中根本就不知道, 悟不出来真正的解脱法。如当时印度的外道六师,他们的观点都带着偏面性,是不能解脱之邪法。当迷于外道,执于邪法的时候, 会损害一个修行人的一生。不仅损害今生,生生世世会等流下去。这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情。现在有许多邪教,会道门,说的是相似佛法。也劝人积德行善,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要认清楚,真正的佛法不是这些。真正的佛法是教人破“我”执;破“法”执;观无常;修解脱法。因为外道邪法会投其所好,随着你的烦恼而转。你喜欢这个,他就给你说这些,以此而狂惑众生。一但上了贼船, 说实话不但这一生完蛋,种下邪因,求脱无期。因为邪因种下后会坚固不化,不知那一劫能遇到佛出世,或许能把你救过来。所以菩萨对这些人生起悲心,发心救度,让其悔悟。
经文:“又见众生堕生有界,受诸苦恼,犹故乐着,是故生悲。”
(九)什么叫有界?有界就是三界,也叫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统称有界。欲有:包括欲界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各随其业因,而受果报。有男女饮食之欲,称为欲有。色有: 色界四禅诸天,虽离欲界粗染之身,而有清净的色身称为色有。无



色有:是无色界的四空诸天,虽没有色质为碍,但随所作之因受其果报称为无色有。这三界也称为有界。这里说三界众生,堕生有界都在苦海之中。人道也在三界之内,也在有界受诸苦恼,但却乐着。不说其他界,单说我们人道,生老病死痛苦谁能免了,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谁能免了,但却都喜欢乐住在这个世间。这个世间叫做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这么苦的世间众生能忍受,因此叫娑婆世界。乐在其中,不想出离,用暂时的欢乐换来长期的痛苦, 众生愿意,认为这不苦。比如生为人,认为人很幸福。让你站在厕所里,看厕所里那个蛆虫,咱们认为是最苦,最龌龊肮脏的东西。但对他本身而言,生在那个地方,他认为那地方是最好的地方, 他会自由自在的在大粪坑里游来游去,觉得很幸福。人也是一样, 认为我们这地方是好的,所以乐在其中不想出离。众生都愿意这样做,观到这里会让菩萨生起悲心,救度有界苦恼众生。
经文:“又见众生造身口意不善恶业,多受苦果,犹故乐着, 是故生悲。”
(十)世间人身口意在不断的造业,而且都是不善的恶业。这在世间比比皆是,这些恶业最终要受苦果。有些是现生受苦果, 有些是来生甚至更多生以后受苦果,反正有因必有果,到时候非接受这个果报不可。但是众生喜欢干这些事情,世间有许多不善的职业,不善的行为,不信因果的人一生干这些事情。
在佛世有一个证到初果的须陀洹人,生在一个屠夫家庭。他父母是专门以宰羊为生的。这个孩子因为是初果圣人,就知道因果的可怕。生在这个家里就要接受家业。在他成人的时候,就要



学这一门手艺,他父亲就给了他一把刀和一只羊,让他把羊杀了。不杀吧有违父命,杀了吧这个麻烦就大了。杀了以后我就以此为业, 得天天杀生,这个业也就造大了。他害怕后面的果报,又不能给他父亲说清楚,他父亲又不信。后来他父亲见他不杀,就把他关在房子里门一锁,这羊你不杀就别出来。因为我们家就以此为业, 你不学这学什么?这孩子想来想去,我今天如果把这个羊杀了,我将一生以此为业,会杀许多生命。以后就要受无量劫的苦果,永远逃不出来,想一想自己用刀把自己杀了。他父亲把门打开一看, 羊在里面好好的,儿子已自杀身亡。这就是宁舍生命,护持不杀生戒。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一般人把生命看得比佛的戒律重要。这就说明众生啊,整天在身、口、意造业。但是他不知道, 他喜欢这样搞,世间人常说的一句话“我爱”,我爱这样做你把我能怎么样?就不知道因果的可怕。
因为众生不信因果,不知道身、口、意造下的恶因,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苦果。所以众生喜欢造业,而且精进的造业,众生受苦的根源就是不信因果。这个道理他不懂,好多车祸出现的当时, 一下子好像是偶然发生的事件。实际都是当事人前面造的恶因起的作用,才有现在车祸的果报。当你相信因果的时候,身口意就会谨慎,自己不敢随便造业。
就相信因果的人而言,也有些人是半信半疑,没有达到深信因果。半信半疑就得不到佛法的真谛。半信半疑有时就不怕造业。因为你是半信半疑,你就敢做。认为小小的事情不怕,你就会原谅自己,放纵自己,这真是让人生悲啊!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首先应



该要深信因果。只有深信因果的话,你每做一件事情,甚至动一个念头你都不敢乱动,更别说做出来。正因为对因果没有生起真正的信心,还存一种侥幸心理,所以永远放不下。放不下自己的烦恼习气,还随着烦恼而转,这样就会造下业。这都是不信因果所致。所以,真正学佛人必须深信因果,半信半疑不可以。
经文:“又见众生渴求五欲,如渴饮咸水,是故生悲。”
(十一)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若不发心断,越陷会越深。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站在众生界来说,每个众生都是渴求五欲,就是都喜欢。都喜欢就会继续做下去,贪求下去, 如果不发心断除,这样就会越陷越深。佛在这里比喻的很恰当, 口渴嘛!就喝一点咸水。大家知道咸水喝下去是怎样,口会更渴, 你会继续喝咸水,这就是恶性循环。所以佛这个比喻说,你会越喝越渴,永远不会止渴。众生认不清五欲的害处才会这样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众生这种现象,会油然生起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虽欲求乐,不造乐因;虽不乐苦,喜造苦因;欲受天乐,不具足戒,是故生悲。”
(十二)这是佛给我们讲的真实因果。离苦求乐是一切众生的本能。想求快乐必须修善造快乐之因。众生虽然喜欢求快乐,但多不愿意修善造乐因。众生都想要离开苦,就必须断恶除去痛苦之因。但大多都不喜欢断恶。断恶是断苦因,修善能得乐果。断恶修善才是离苦得乐的正确之法。所以佛法就是教我们止恶行善。如果不止恶行善的话,你永远得不到快乐,也永远离不了苦。众生都由自己的烦恼支配,而身、口、意造下了许多的恶业。造下恶业之苦因,



不但离不了苦,必定要得苦果。听见天上人很幸福,想享受天上的快乐,就必须具足戒行。不想修持戒之因,也难享受天上的快乐。众生都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有求不得苦。我们追求的都是错误的东西,何能得到快乐的果报呢?想求乐不造乐因,想离苦不断苦因, 想生天不具足戒行,这样颠倒行事怎不令人悲愍。
经文:“又见众生于无我、我所,生我、我所想,是故生悲。”
(十三)学佛修行人要明白的认清一点:这个世间是无我的, 管你信不信,就是无我的。你相信也无我,不相信也无我。无我, 也就没有我所拥有的财富,所拥有的六亲眷属。无我和我所。但是众生都在生我,我所想,也就是都在我执我见当中。所以修行佛法首先要破除的是我执我见。这以上佛举的种种现象,关键是有个我在作怪。正因有个我,随着我才贪求五欲的快乐,有个我才去造下许多的业。而实际情况是无我的。今生的这个我不过是无始劫来,分段生死中一个影子。人从出生到死,这是人生的一段, 无始劫来在分段生死的长河中,今生这个人生仅仅是个影子。这个影子是从不生不灭的自性当中,通过迷惑造业所出现的这身体, 是接受果报的。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是造恶的根源,形是接受果报的一个堆积物。身体就是这样,我们执着有这个我,才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才感觉受苦。我都没有,哪里有我所呢?没有我这身体,我所拥有的东西也不存在。世间往往都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人都说这个话。就是说我所拥有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但是有些人把钱财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真实情况是无我和我所。这不过是因缘和合组成的一个假象。



但是众生在这无我、我所当中,执着有我、我所。这样自己才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如果破除我执的话,就没有痛苦了。所以众生都是在冤枉受苦,都是在自讨苦吃可不悲哉!只有:
顿证无我义,生死即解脱; 众苦一时消,究竟得快乐。
经文:“又见众生无定有性,流转五有,是故生悲。”
(十四)五有:就是人、天、 畜生、饿鬼、地狱这五趣,也称为五有。见到众生无有定性,随业流转于五趣,自己做不了主, 是故生悲。众生随着业力推到哪里就到哪里,都是冤枉受苦。如果要超出五有的话,一定要修禅定。把散乱心变成定心,定心里面才能开发智慧。智慧开,烦恼就不会生。没有智慧烦恼就会胜, 有智慧烦恼就会弱。烦恼胜就会身不由己;智慧胜就可以自己做主。烦恼不生则不会造业,不造业就不受苦,就会得到寂灭的大快乐。所以必须通过佛法的修学,让自己心定下来。佛说:“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科学家研究每一项学问,一心专注才能研究成功, 这叫制心一处。故要有定心。
经文:“又见众生畏生、老、死、而更造作生老死业,是故生悲。”
(十五)众生都害怕生、老、死,这是众生畏果。生时是苦故出生的婴儿会哭;老了更苦,老人各种痛苦接踵而来;死时更不愿意死,特别老年人他最怕的就是死,甚至有些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那种求生的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所以众生都怕生老死, 但却更造生老死之因,这都是不相信因果所致。



因果不在你信不信,谁也逃不掉因果的制裁。就好像国家的法律一样,你懂法犯了法要受法律的制裁,不懂法犯了法也要受法律的制裁。在法庭上不可能说因为不懂法而原谅你。因果也一样, 相信因果的人不造恶因,就不会得痛苦的果。懂法律的人不犯法, 法律对他来说就不起作用。所以相信因果就会做出正确的决择, 不相信因果才会不断造生老死之业。还在六道里面流转。菩萨看见众生这样,为救拔故而生悲。
经文:“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
(十六)、众生的身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心苦即是无明烦恼。就是五钝使、五利使十使烦恼。五钝使就是:贪、嗔、痴、慢、疑这五种烦恼, 它可以驱使人去造业受报。由于根深蒂固,深钝难断,明白道理不一定能断除它,只有通过修行才能把它断除。故名五钝使。五利使是: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这是见解上的烦恼,这些烦恼也可以驱使着去造业受报,其性明利。当明白道理以后马上可以断除它。所以叫五利使。五利使在见道位可以顿断, 五钝使必须在修道位才慢慢的断除。这些烦恼,都是内心的痛苦, 叫心苦。这身心二苦,均由烦恼而起,只有断烦恼才能了苦。先要断苦因,断苦因就是不再造恶业。但是众生都认烦恼为亲眷,随烦恼习气而转,虽身心受苦不知去断苦因。而更造令身心受苦的业, 为令众生远离身心苦因,故而生悲。
通过佛经开示,再观察现实生活。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事例,确实是在造业。两个哑巴今能生为一个人身,实属不易。本身已是六



根不全。但他们干的是杀鸡宰羊的行业,这是造业呀!他们比比划划越杀越高兴。这明显就是身在受苦而继续在造业。今生已经受着六根不具的苦果,但是他还在造这个苦因,来生连个人身都保不住了,多么可惜呀!没人去说他不知道。佛在这里清清楚楚告诉我们, 看着众生身心在受苦,而生起悲心,要救他们。这是一个发菩提心的智者要做的事情。
经文:“又见众生爱别离苦而不断爱,是故生悲。”
(十七)爱别离苦是八苦之一。前面说亲眷儿女夫妻这些都是怨毒。我们之所以有爱别离苦,就是有爱,别离时才有苦。最亲爱的人不想离开,总希望永远欢聚一堂。但是最后终究要离开, 不可能长期在一块。因为无常的世间,有生离死别,我们要受这个相思之苦。爱的越深,别离时越痛苦。但是不知道这一切相聚也好, 离开也好,都是一种假象。所以不断除我爱的执着,就会有爱别离苦。为了让众生断除这种爱欲的执着,菩萨生起悲心而救度。
经文:“又见众生处无明暗,不知炽燃智慧灯明,是故生悲。”
(十八)由于过去生中的五蕴之身,以无明烦恼为因,而造作诸业行。又感得今生这个五蕴之身,而今生还在无明当中,好像在梦中不知醒一样,故称为无明大梦。众生都在无明大梦当中, 在无明黑暗当中,在愚昧无知当中。所以生生世世都在烦恼当中, 受此不应该受之苦。就好像在梦中惊恐受苦,本身就是虚假的,一醒过来哪有痛苦和惊恐?但是梦中人认为是真的。众生也一样在这烦恼大梦当中,生生世世受冤枉苦,生生世世被这个“我”所囚禁。每一生都有一个身体,有个身体就有个我。为这个我造作许多业行,



又被这业力所牵缠,被黑暗所蒙蔽,而冤枉受苦。虽然今生成为人身,还在无明黑暗痛苦当中。还接受着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八种苦的折磨。从来不知道用佛法来点燃自己内心的智慧灯明。这样向前无始,往后无终,永远沉沦在痛苦当中,所以叫做苦海无边。当点燃了佛法的智慧灯明以后, 就会马上止息无明黑暗,当下就得解脱。所以说回头是岸。众生的心一直向外面追求,从来没有观察自己,没有发现内心深处,无明烦恼对自己的危害。回头,就是回归,就是觉悟,就是在点燃自己内心的“炽燃智慧灯明”。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 千年暗室一灯即亮,万年的愚痴,佛的智慧灯明马上会破除。
古德云:长夜无明业自招,迷人不醒半分毫; 今生不把弥陀念,枉在人间走一遭。
只有点燃佛法的智慧灯明,才能止息无量劫的黑暗痛苦。如果今生不学佛修行,那只有继续受苦,往后将是无终的苦海。故尔菩萨见此而生起悲心。
解词:1、无明——是烦恼的别名,就是不如实知见之意。即暗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这里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 都是在无明当中。特别是对佛教的真理苦集灭道四谛的错误认知, 即无智。无明就是黑暗,就是愚痴。
2、智慧灯明——即佛智光明,此光明超胜一切,故称“炽燃智慧灯明”。
经文:“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燃,而不能求三昧定水,



是故生悲。”
(十九)众生之所以造业,是因为有烦恼。烦恼也是无始劫来, 辛辛苦苦熏修而来的。它就像火一样,烧逼着众生去造业,去受报,停不下来。贪心会让你不断的去追求;嗔恨心会让你不断的去和人斗争;愚痴会让你在六道里不停的轮转;所以说它像火一样逼迫众生再去造业,造业后必然要去受报。就好像从人道生出来, 决定着有死的那一天。这是肯定的,有生就有死,造业就要受报。众生在六道里面苦不堪言。学佛修行,就是对治烦恼。用戒、定、慧三学,断除贪、嗔、痴三毒烦恼,这是修学的总纲领。因戒得定, 因定发慧,用三昧定水止息烦恼,而显发本有的般若智慧。而众生在烦恼当中,不知道用三昧定水熄灭烦恼火,不知道修戒、定、慧三学断烦恼。菩萨为了让众生修定断烦恼,故生悲心。
解词:三昧——即正定正受,就是将心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
经文:“又见众生为五欲乐,造无量恶,是故生悲。”
(二十)前面说了五欲是泥坑,众生陷在里面不能出离。看见众生为了五欲之乐,造下无量的恶业,决定以后要受苦报,是故生悲。五欲之乐,是人人所希求的。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望,人们不怕造业,不怕受报应。众生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贪心也是无止境的; 自然数是无穷大;用有限的生命,以无止境的贪心,要满足这无穷大的自然数,累死也无法满足。只要能找到钱,就不怕杀人放火, 不怕抢劫欺诈,去造作恶业。因为不信因果,不怕造业,不怕受报应。这样饮鸩止渴的恶性循环,使众生从苦入到更苦的地方;从黑暗



走向更黑暗的地方。所以众生就是这样在无知当中,不断的给自己造痛苦的因。菩萨为救此众,故发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知五欲苦,求之不息,譬如饥者食于毒饭, 是故生悲。”
(二十一)众生迷就迷在不知道五欲苦,只知暂时乐。由于不知道,就会随着烦恼去追求。通过学佛观察,已知五欲是苦,但还继续追求,这就是明知故犯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烦恼炽盛故。这就是说明:明知道这不对,但是还会去做,这就是明知故犯。原因就是烦恼迫使着你去做,身不由己,喜欢嘛!就好像抽鸦片的人一样,明明知道这个毒会伤害自己,自己也想断,但是他自己没有能力断烟瘾。一但发作的话,他就不考虑后果了,就要抽一点。学佛的人也一样,知道五欲苦,知道烦恼的过患,境界现前以后, 身不由己的会随着烦恼转。这就是心不能自在,而是让烦恼自在。这种表现,就好像饥饿的人,明明知道是有毒的饭也敢吃,这是一种愚痴行为。佛比的这个例子,就是对众生追求五欲乐的具体写照。这就是迷,就是愚痴。故智者见此而发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处在恶世,遭值虐王,多受苦恼,犹故放逸,是故生悲。”
(二十二)人生本来就苦,又生在浊恶之世,又遇到一个暴虐的君王,生活更是苦不堪言。若处在这样的年代,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按理更应该激起修行解脱的心。但还是在懈怠、放逸, 不想修出离之道。就以修念佛法门来说,己经遇到这么恶劣的环境, 就应该赶快修出离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但还舍不得这个世间。



菩萨为惊醒这些梦中人,故而生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流转八苦,不知断除如是苦因,是故生悲。”
(二十三)人生八苦,不管你是什么人?不论你有多大的权力?不管你有多少钱财,这八苦是谁都逃不掉的。
首先是生苦:人出生的时候就是一种苦。佛在经里说,怀胎时受着胎狱之苦,压迫之苦。出生后身体和外界接触,像刀割一样全身都是痛苦,所以小孩一出生都是哭,因为他痛苦难忍,这是生苦。
老苦:人老了以后,各个器官都开始老化。眼睛也看不见,耳朵也听不清,吃东西没味道。今天这里不舒服,明天那里不舒服, 天天在受痛苦。腰酸背痛,腿脚不灵,路也走不动,这一切都是苦。记忆力减退,老眼昏花,孤独、寂寞。是每一个人都要接受的痛苦, 这叫老苦。
病苦:人都会生病,病人是最痛苦的。四大不调,百病丛生。有人得的不治之症,再加上思想负担,身心俱苦。苦不堪言。所以佛说看病福田是最大的福田,因为病人是很苦的。
死苦:人难免一死,但是死法不一样。但人都不想死,再怎么都想活下去。内心放不下现世的一切,恐惧、贪恋,在四大分离的时候,这些全部涌现出来,显现出身心难忍的痛苦。四大分离是身体上的巨痛,放不下是内心的极度痛苦,身心逼迫会让人痛苦不堪。一生行善积德学佛的人,他看破假象内心安宁,死的时候没这么痛苦;一生作恶的人,死的时候所做的一切会顿然出现,感召到地狱境相现前,这时候更是恐惧慌乱苦不堪言。有些人平时没有念佛的功夫,这时候想念佛,也念不出来。各种冤亲债主,讨债、



索命的全部现前,这时候就由不得你自己。只有临终的这个人他内心清楚,其他人一点不知道。所以要临终送往生,这时候对病人念佛,才是雪中送炭真正的帮助。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正确的帮助人,这时候只有给他念佛才对他有救。即便他一生不信佛, 这时候佛号的加持威德力量,会让他解脱当前的困境。有因缘,有善根的人就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是最关键的一刻, 佛教是最好的临终关怀。死对于不学佛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情。
爱别离苦:爱别离就是最亲爱的人,不想舍离的人,但是偏偏由于种种原因生离死别,难舍难分。这是对亲爱的人而言,要受这种相思别离之苦。
怨憎会苦:不是冤家不聚头,不想见的人偏偏生在一块,冤家路窄嘛!经常见面,经常斗争,内心烦恼,痛苦不堪。这是对冤家, 要受相见怨恨之苦。
求不得苦:众生欲望永远不能满足。但又不能随心所欲,万事如意,所以有求不得苦。人们百般求索,但是却得不到:想当官的偏偏当不了官;想赚钱的偏偏赚不了钱;想让儿子成龙,女儿成凤,但是偏偏长大不听话;想发财的偏偏发不了财;都不由自己。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逼迫着我们的身心,苦不堪言。
五阴炽盛苦:前面那七种生、老、病、死、爱别离、冤憎会、求不得,是果报现前的果苦。这五阴炽盛苦,是现在这个五阴之身在继续造业。烦恼像火一样炽盛,烧得众生不能安宁,而继续造业, 成为以后受苦之因,故名因苦。



五阴:就是构成我们这个身体的五个基本条件色、受、想、行、识。凡物质的东西,佛教称为色法,也就是能看见的这个身体。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东西,佛教称为心法。
色:是物质的东西,质碍为义。身体新陈代谢,是无常变化的一种假象。佛比喻像水泡一样会灭掉。受:即精神的感受,领纳为义。感受也是无常变化的一种假象,佛比喻好像聚沫一样不实在。想: 是思想,取相为义,就是好像照相机一样,接收外境才能产生想。如果你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没接触过的事情也想不起来。这也是虚妄不实的假象,佛比喻像巴焦树一样看似有,但没有一个实物存在。行:就是变化,迁流为义,身体内部微细的变化,自己觉察不到,念念密移。把一个人从小孩变成老头,这也是变换不实之假象,佛比喻像阳炎一样虚幻无实。阳炎是夏天太阳照射地面, 水蒸气蒸发在地表层的那层雾气,老远看着像水,称为阳炎。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就像渴鹿追阳炎。一个鹿口很渴,看前面有水使劲的跑,跑到跟前又没水;又看前面有水,又使劲的跑, 跑到跟前,又没水。累的始终喝不上水。人一生的追求,像渴鹿追阳炎一样,累死也是劳而无功。识:就是认识,了别为义,它也是一种假象,佛比喻如幻师一样不实在。魔术师在台上表演的很逼真, 但人们都知道那些东西是假的。识也是这样,骗人一辈子。纵观我们身体组合的这五个因素,色、受、想、行、识都是一种假象, 都不实在,终究是无常变灭,故说无我,更无我所。所以这八苦都是以烦恼为因。我们流转八苦,不知道断苦因。不知道破我执, 除烦恼。众生都迷在这个里面。有智慧的人已经观察到这一点,



所以他生起悲心,让大家了解这个苦因而断之。
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就是这三十六种悲心,我们要认清楚, 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不学佛的人看不透,学了佛的人,通过佛的这种开示能看透。但是虽能看透,有很多我们还做不到,为什么?因为烦恼太重。我们必须开显自己的智慧, 用智慧之剑去断除烦恼。
经文:“又见众生饥渴寒热,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二十四)众生为了生活受尽了饥渴寒热。人一生为生活奔忙, 就要忍受饥渴寒热之苦。人生有许多无奈,经常身不由己,一直不得自在。虽然为了谋求幸福,但却不得自在享受。人一生为自己忙碌;为儿子忙碌;为孙子忙碌;忙了一生一直空忙到死。这都是不明真谛的愚痴外相。人在社会上,有能力将儿女养大,尽到了责任义务,就不要再考虑他们了。因为儿女自有儿女福,为何为儿女做马牛?这是从古以来人们都知道的事情。但是人们往往都觉得, 自己给儿子把什么都准备好,甚至给孙子什么都准备好。就不知道儿子孙子有他自己的福报,有他的能力,这些就不需要你给他准备。人都愚痴迷惑,忙碌了一辈子,受尽了饥渴寒热,却没有学佛修行, 没有得到法的自在,枉在人生走一遭,真是可悲。
经文:“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地狱、饿鬼、畜生,是故生悲。”
(二十五)受了佛的禁戒,就应该好好的持戒修行。但是往往犯戒,为什么能犯戒呢?因为烦恼炽盛故。自己也想修行,但是在烦恼面前,身不由己就会犯佛的禁戒。一旦犯戒以后就会堕落



三恶道受苦。所以学佛的人受了戒,尽量不要犯戒,要清净持戒, 千万不要犯。若是犯了以后就赶快忏悔,回复清净。要有惭愧心, 忏悔的心,认识到错误,以后永不再犯。对学佛的人来说,一定要受持禁戒修行,才有成就。菩萨看到众生毁犯禁戒,将要受到三恶道的苦报。而生起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稳、辨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
(二十六)前面是为生活奔忙受尽了饥渴寒热,不得自在。这里是求个好身体偏偏身体瘦弱;要求长寿偏偏不能长寿;求安稳过日子但偏偏一生不能安稳;求有好的辨才,但偏偏心里话无法真实的去表达出来;都不能由自己。佛为法王,于法自在,只有修行成佛,身心才能自在。总之众生一切都不得自在,故有求不得苦。菩萨看到众生的这些苦,而生起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
(二十七)这是怜悯残疾人。人生本来八苦交煎很痛苦。更有诸根不具者,这些人比一般人更苦。残疾人六根不具,有些生活都无法自理,更需要我们去怜悯,照顾。好不容易生为一个人身, 但是六根不具。在人世间苦上加苦,这些人最容易令人激发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生于边地,不修善法,是故生悲。”
(二十八)佛说人身难得,得一个人身很难;佛法难闻,能闻到佛法也很难。但是,虽然得了人身,但却生在没有佛法的边远地带。这个边地,主要指的是没有佛法的地方。闻不到佛法就不知道断恶修善。不知道修善法就会白白浪费了人生,真是太可悲了。



经文:“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
(二十九)这是荒年之苦。饥馑世就是灾难。饥荒时期,本身人人都受着饥饿,但是众生在坚固我执的情况下,贪欲私心膨胀, 为了自己不惜伤害别人。自己饿得皮包骨头,还要夺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饥馑世的时候人本身是苦上加苦,身体饿得羸瘦不像样子。但是他不学佛法,不明因果,不知道这是业缘所感。不知道互相关爱度过饥荒,反而又互相劫夺以充自己的口腹,给自己以后又种下了更苦的因。这是饥荒年的一种病态,真让人生悲。经文:“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
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
(三十)这是刀兵劫,就是战争年代。战争就是互相残杀,人们为了消灭对方,不惜一切代价,以杀人为功德,没有一点慈悲可言。在消灭对方的同时,增加了自己的嗔恶之心,这种恶心会导致以后受无量的苦果。战争时期双方在战场上都是仇视、怨恨, 以消灭对方为己任。这种恶心会不断的增盛。恶心是苦因,会招感以后更大的苦果。虽然消灭了对方但让自己种下了恶因,当受无量苦报之果,这是因果的必然规律。人生本身就苦,刀兵劫是怨憎会苦的极限,人们给自己埋下了更苦的种子,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是故菩萨见此,怜悯众生,而生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三十一)以上现象都是众生迷惑颠倒相,令人生悲心。这



一条是说有福报生在佛世,能闻到甘露妙法。但是自己没有善根, 不能受持修行佛法。按道理,生在佛世,闻佛讲法应是如获至宝的去受持。但还是少善根福德因缘,不能相信受持佛法。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大利益,在生死长河中,与佛擦肩而过,实在是可惜可悲! 生在佛世不学佛不修行,虽然佛站在面前,也得不到利益。
现在虽然没在佛世,只要从内心真心的去相信佛法,受持佛法, 也就等于佛在教导。学佛的人一定要信心充足: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根。要有信心学佛。没有信心只能浪费时间,收获不会太大。而且必须要自己落实修行。别人有修有证,就算你碰见了这位善知识。自己不修,也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有大部分人是追星族,心向外追求。当然我们追从大德善知识这是必修之路。但追求善知识的目的,是将善知识的这些修证,通过相随修学, 最后落实在自己身上,这叫亲近善知识。不是追他的名气,若追名气这又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所以学佛法,即就在佛世也要自己修行,自己不修行佛也拿你没办法。所以生在佛世闻到甘露妙法, 又不能受持,难得的机会这样错过。这实在是令人可惜!可悲!
经文 :“又见众生信邪恶友,终不追从善知识教,是故生悲。”
(三十二)众生颠倒,认假为真,认邪为正。自己内心相信恶友,他认为是善友。恶友顺着烦恼说,他喜欢听。善友逆烦恼说,他不喜欢听。所以他就不接受善知识的教诲。已经得到人身, 也想修行,但是却找了一个恶友,找了一个邪知识。虽然是恶友, 他自己还是信心十足,认为他说的话正确。这就是没有辨别邪正的智慧,他跟着恶友的邪知邪见修行,越迷越深。而不去找真正的



善知识,也不想听真正善知识的教诲,即就是真正善知识现在面前他不相信。认为没有这恶知识说得好,他内心被邪知邪见充满。这样忙修瞎练空过一生,最后堕落,实在是令人可悲。
经文:“又见众生多有财宝,不能舍施,是故生悲。”
(三十三)要离苦,就要修行,要修行就要和烦恼战斗。多积财宝,这是贪心烦恼。财宝积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舍不得去布施,这是悭吝烦恼在作怪。多积财宝,不能舍施,是随着自己的悭贪烦恼而转,被烦恼所控制,不能自在。这就是得恶报的根源。如果有财能布施,这就是和烦恼在作战,这就是修行。如果不能布施就是烦恼控制着你。如果有财宝,能布施出去的话,才真正的存在坚牢的地方。只是世间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赚点钱不容易, 赚到钱以后就会聚积起来,钱放在自己跟前心里踏实,不想布施。就不知道你越布施,钱财会越多,世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做生意的人都敬财神,认为能发财,却不知道学财神精神。财神实际就是越国的范蠡,范蠡帮助越王打下江山以后,他辞官不作去经商。这人很有智慧,他经商有道。他很会做生意,从小慢慢做大成为大富商。成为大富商以后把他的钱全部布施出去。布施完以后, 又从小生意做起,做大又布施出去,这样连续三次聚财散财,所以他生意越做越大。布施才是真正的经商之道,这就是财神精神。因为他知道布施才会有收入,不布施就没收入。现在都敬财神,不知道财神的真实含意,你要真正赚到钱,必须先布施,有舍才有得。所以说多有财宝不布施这是一种愚痴行为,这种人真让菩萨悲悯。
经文:“又见众生耕田种作,商贾贩卖,一切皆苦,是故生



悲。”
(三十四)这还是忙碌之苦。人一生都在忙碌中度过,种田的, 做生意的各行各业,都是起早贪黑忙碌一生,最后还是苦不堪言。都是为生活而穷忙:农民种田,起早贪黑忙碌播种,收获;商人经商起早贪黑,东奔西跑;工人做工起早贪黑,上班下班;就连开屠宰场的,也是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众生都是这样为了生活起早摸黑,受尽了饥渴寒热之苦。其实这种种痛苦从表面上看是生活所迫,但从实际意义上来看,都是自己的贪心在起作用。我们有攀比心,别人有什么我也想有,这样攀比的话是永无止境的。这些都离不开一个“贪”。正因为这个贪心,使我们一生忙碌,没有一个头。如果生命不结束还会继续忙下去,直到生命结束。众生在这些看似正常,但却无实意的生活当中,身心受尽了各种的苦。但这种苦大家都愿意受,受的心安理得,觉得很自然。佛眼看受的都是冤枉苦。到头来,白忙活一生,落下一身子的病。老了以后赚的钱不够看病,还造下许多业导致去三恶道受苦,这是一笔最划不来的生意,大赔本生意。但是人人都这样做,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众生都是可怜悯者,观到此油然生起悲心。
经文:“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 不相爱念,是故生悲。”
(三十五)我们之所以有爱别离苦,就是亲爱的人不愿意离开。父母是我们亲爱的人,我们应当孝顺,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 兄弟如手足,应该互相爱念互相帮助;妻子是自己的亲人应该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奴婢,就是为我们服务的人,应该上下和睦相处;



眷属宗室都是自己的近亲,都应该互相关心往来;尽到这些责任义务,坚守正常的伦理道德,这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看看现实生活中,许多的斗争都是发自于这些人。对父母不孝顺,虐待父母的事情时时发生;兄弟手足为了家产互相斗争,打架,诉诸法庭;夫妻之间应该是感情和睦互敬互爱,但是有些人是一生吵架, 见不得又离不得。有些闹得使家庭破裂,现在社会上离婚率增高。等等这些现象,都是一个钱财问题,都是众生内心的贪心在起作用, 都是我执我见在作怪。以自己的意见为核心,你和我的见解不一样, 我和你就要斗争。现在虽然科学发达,人们生活富裕,社会不断发展,这是表象。现代人的烦恼反而增盛,心都浮躁不定。这些应该爱念的人,却都成了敌对关系。人类究竟是为了什么?还是我执在作怪,还是烦恼在作怪,说白了就是我执我见。现代人的心最需要佛法来滋润!但有谁能醒悟这个道理呢?只有具大智慧者, 才能醒悟。看到众生这样,他会生起悲心发菩提心去救度众生。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 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
(三十六)这是总结性的说明,佛把前面都讲了以后,最后叫善生说:“善男子,有智之人”。佛让用智慧去观。若用智慧纵观三界六道,无论是善道、恶道、没有一处不是苦。三界最高的这层天, 就是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在那里享受八万大劫的禅定之乐。但是福报享尽以后还会堕落,还会到地狱去。所以这种乐也犹如地狱苦。这是用智慧去观察的话,最快乐的地方也好像地狱一样受苦。不是说没有快乐,因为有无常,故说为苦。就像我们人有暂短



的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和乐,生活美满幸福,这就是一种快乐, 不能不承认这种快乐。但是有一点,佛说无常故苦,这种快乐能坚持多久,由于有无常,快乐的生活会变,变得痛苦,所以说他是苦的。站在这个观点上说是苦,因为无常还会让我们在六道轮转。但这个事情,三界内一切众生没有一个能逃得出来,不出三界,在轮回里面转的众生,都是这样,都在受苦,无乐可言。在《法华经》里面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在三界里面你想找一块安稳的地方,是找不到的。只有出离三界成就佛道,才是最究竟的解脱。所以这一条佛总结性的告诉我们, 三界内众生都在受苦,除非你出离三界。解脱生死,否则无乐可言。智者观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
诠论:这么一大段,是佛让我们认真思维观察事实真相。激发起自己的悲心。因为菩提心的生起之因就是悲心。佛从三十六个方面阐明了生悲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认清事情的真相之后,才能离开痛苦。认不清事实真相,永远逃不出这些烦恼的束缚。
前面第一条和第二条是通过智慧深观,生起下度众生上求佛道之心。第三条至第三十五条是我们人生当中,实实在在从各个方面所存在的苦恼实质。你信不信这实质摆在这里确实如此。不因为你不信就没有痛苦,也不因为你信就能离开痛苦,若不修行痛苦常在。所以通过智慧观察,让我们生起悲心。最后一条总结性的说明流转三界,都如在地狱受苦。不要求人天快乐。人天虽乐,福尽还堕。一切众生皆如是,不只说三恶道众生是这样,包括三善道众生都是



这样。只有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无上的佛道,这才是真乐、大乐、常乐。
如是观察,依教熏修,而生起内心深处那种本有的慈悲心。这个心生起来以后,才是真正最宝贵的东西。这三十六法,是要通过智慧深观才能生起来。这一段也是这一品的主题思想。我们要经常熟读这三十六种法,观修这三十六种法。经常如此熏修, 慈悲心会自然而然生起来。
子 2、别以四因明大悲
经文:“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 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
未得道时,悲心动转,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动转,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未能救济诸众生故,故名为悲;既得道已,能大救济,故名大悲。
未得道时,不共慧行,是故名悲;既得道已,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释:这一段佛主要是讲了悲与大悲的区分点。前面通过三十六种观法,生起悲心。这里佛又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一个人在修行还没有得道的时候,做以上这三十六种观法是名为“悲”,不能称为大悲;如果修行得了道以后,再作以上这三十六观,这就称为“大悲”。这里直接界定,修行要得道,就是要证悟。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件事情,只要深观进去,将佛说的甚深含义证悟于心,



这就叫得道。我们现在只能从表面上,理解佛说这话的真实性, 但是还不能证悟,所以只能叫修悲。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没有得道的时候,虽然作如是观,但由于心量狭小,只能在所知范围内作观。所观就有边际,所观的众生也仅在所知范围之内,也有边际。在得道以后,破除了我执, 没有“我”和“我所”。心量广大,威神自在。这时作如是观,心缘无边世界,无量众生。这种悲心对境皆悉无边,观的范围广大, 故名大悲。
再一个是,未得道的时候,悲心会随着境界而转。听佛说法, 观察世间确实如此,悲心生起。当生活中遇到境界现前,烦恼生起, 悲心又退下去。时有时无,悲心不定;得道以后,证悟到诸法真实性。心不随境转,有坚固的道心,绝对再不会随着世间去动转, 这个悲心叫做“大悲”。
再一个是没有得道的时候,虽作如是观,生起悲心。但是还没有能力去救众生,自顾不暇,虽有悲心,但无力用,不能解救众生之苦,故名为“悲”;得道以后,就有神通道力,能作大救济, 称为“大悲”。
还有,在未得道的时候,没有大智慧。虽然生起悲心,但和烦恼共行。有时烦恼有时悲,有时智慧有时迷。只能是“悲”; 得道以后,智慧大开,烦恼永断。所起的一切观行都是共慧而行, 没有错谬和漏失,故称为“大悲”。
诠论:佛在这里将“悲心”和“大悲心”作了区别,其区别点就是在于得道与否。通过前面的三十六种观法,生起悲心以后,



再经过修行渐渐增加悲心的量,使其成为大悲。这不能说我知道了,就能得到大悲。要通过修行不断增加他的量,直至求得道果。未得道时做这三十六种观想,是名悲心。在修行当中一定要“深观佛语”,观的越深心量越大,智慧越大,能力就越大。得道以后 同样做这三十六种观法,那就不一样了,就是大悲了。没有得道, 做这种观是悲;得道以后就成为大悲。得道与不得道,其力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1、观及众生有边无边分:未得道之前,观的能力有限,所观世界众生都有边有量,只能名“悲”;得道以后,观的能力无边, 所观世界众生也无量无边,故名“大悲”。
2、心随境转不随境转分:没有得道之前,悲心会随境而转, 只能名“悲”;得道以后,就有坚固的悲心了,心不随境转,而能转境。故名“大悲”。
3、能不能救度众生分:未得道之前,观法不起力用,不能救众生,只能名“悲”;得道以后,观法就有力用,就有能力救度众生, 故名“大悲”。
4、共不共慧行分:未得道之前,观法共烦恼行,不共慧行, 只能名“悲”;得道以后一切观行与慧共行,故名“大悲”。
行菩萨道要从有漏的悲心,慢慢修习增上,而达到无漏的大悲。这是一个修行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马上成就的事情。修行虽然急不得,但是必须要成就道业。因为只有大悲才能真正生起菩提心。所以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启动,而发菩提心。



癸 3、结示修悲利益分三
子 1、总明修悲菩萨益 子 2、别显在家菩萨益子 3、结成修悲广大益
今初:总明修悲菩萨益
经文:“善男子,智者修悲,虽未能断众生苦恼,已有无量大利益事。善男子,六波罗密皆以悲心而作生因。”
释:这一段,是佛对我们的一种鼓励。前面把悲与大悲区分清楚以后。佛接着说,善男子,有智慧的人修习悲心,他虽然没有得道,没有力用,也没有断除众生的苦恼。但这种发心已经有无量的大利益事了。佛接着说善男子,六波罗密都是以悲心作为生因的。所以从发菩提心到行六度一直到成佛,悲心是根本动力, 是必须培育的一种力量。要修行也必须从悲心修起。在日常生活中, 用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时时让悲心不断的生起,不断的壮大,增上。这才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修的方法。
子 2、别显在家菩萨益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出家修悲,是不为难,在家修悲,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有恶因缘故。善男子,在家之人若不修悲,则不能得优婆塞戒,若修悲已,即便获得。善男子,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密,不能具足檀波罗密,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何以故?一切时中,一切施故。是故在家应先修悲,若修悲已,当知是人能具戒、忍、进、定、智慧。若修悲心,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作能作。以是义故,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释:佛在这里强调在家人修悲心的殊胜。佛说,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种是出家菩萨,一种是在家菩萨。如果出家人修悲心不太难,在家人要修那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人有许多恶的因缘缠绕。在家人生活在恶劣的环境当中,外界对修行干扰特别大。在家人如果能修悲心,是很殊胜的一件事情。所以在家人修悲是第一要务。
佛接着又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一个在家人如果不修悲心, 就不能得优婆塞戒。如果修悲的话才能得到优婆塞戒体。这里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部经叫《优婆塞戒经》。学了以后要受在家菩萨戒,就是要受优婆塞戒。要得到优婆塞戒体,就必须修悲心,不修悲心优婆塞戒体得不到。这对后面受戒打下了一个基础,明显告诉我们优婆塞戒以悲心为体,如果不修悲心的话, 想受在家菩萨戒就不得戒体。
再从修六波罗密来说还是在家人殊胜。佛告诉善生说,出家之人只能具足五种波罗密,不能具足布施波罗密。因为出家人不赚钱,他不能圆满财施。所以只能具足五种波罗密,出家人不能具足布施波罗密。但是在家之人,完全都能具足。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家人有布施的条件,可以在一切时中做布施,在一切处做布施。所以能具足布施波罗密。以是义故,在家人应该先修悲心, 当悲心修到极点,才会自然而然的去布施。没有悲心的人布施时他会考虑考虑。所以修悲心已,就知这个人能具足戒、忍、进、定、慧其他五波罗密。当把布施波罗密做到位,其他五种波罗密会自然而然的做到。所以修悲是六波罗密的根本。



若要修悲心,表现在外的相是难施能施,把最舍不得的东西能布施出去,说明你能放下;难忍能忍,最难忍受的事能忍受下来; 难作能作,别人不能做的事情你能作。世间人不能布施的你能布施, 世间人不能忍受的你能忍受,世间人不能做的事情你能做。这就是修行菩萨道。所以说一切善法,悲心为根本。因为悲心是菩提心的生起之因,有菩提心才能成为菩萨,是菩萨才能修六波罗蜜。故说一切善法悲为根本。
诠论: 这一段共含有四层意思:
1、在家菩萨修悲比较难。但是不因为难我们就退缩不前,我们还要修,修了很殊胜。
2、因为不修悲的话你最后不能得优婆塞戒。
3、出家人只能具足五种波罗密,只有在家人能具足六种波罗密。
4、学佛人应该先修悲心,因为悲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这是重点。
学这一品要明白,修悲心的真正含义在哪里?就在这里,悲心既然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成佛的根本。所以要成佛度众生, 就必须先修悲心。
子 3、结成修悲广大益
经文:“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 如须弥山,不久当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所作少许善业, 所获果报,如须弥山。”
释:这就是修悲的利益。佛说如果有人能如是专修悲心的话,



他就能破坏无始劫来像须弥山那样大的恶业。这是消业快,修行人就是要不断的消除业障。关键是我们不能真实生起悲心,故恶业消除不了。当悲心真正生起来的时候,业障就会自然消除。
而且不久决定能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若能这样生悲心的话,即就是现在做一点点善事,所获果报,也像须弥山那样大,这是集资快。关键要从内心深处,用佛说的那三十六种观法去观修悲心。一但修成功,得到的利益就是消除恶业如须弥山, 做少善事得果报也如须弥山,不久即能成就佛道。就有这么殊胜的功德。我们修行就是积资净障,目的就是为成佛道。若能真正如法修悲心,这一切都能达到。
诠论:佛总结性的讲了修悲心的广大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从破恶业来说:若人修如是悲心,能破无始劫来像须弥山那样大的恶业。这就是净除业障快。
2、从证果来说:不久能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能得无上佛果。这是成佛快。
3、从所获果报来说:若修如是悲心,少少善事,能获得如须弥山那样大的果报,这是集资胜。
如果能如法观修悲心,集资、净障、证果、一切修行都会快速成就,可见修悲是多么殊胜之法。
总结:这一品重点是观修三十六种悲心。这是佛直接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等于佛牵着我们的手教我们修行。佛多么的慈悲啊!
所以学佛一定要修悲心;修悲心才能具足六波罗密;修悲心才能消



除我们无始劫来的业障;修悲心才能生起菩提心;修悲心才能决定成佛。所以要先修悲心。因为悲心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成佛的根本,所以必须修悲心。这一品主要掌握这个问题,当悲心生起来以后,会自然而然的作善事:因为修悲心才能得到优婆塞戒体。没有悲心的人作善事是勉强作,面子上去作,都是相上的功夫。悲心修成以后是本质上的功夫,是自性里面的东西。所以集资、净障、证果都很快,原因就在此。



解 脱 品 第 四


宗分
解脱品第四





















一四七

辛2、解脱了因分三
壬1、问答得体义 壬2、问得方便 壬3、问得法相今初:问答得体义分二
癸1、承前启说 癸2、问得体义今初:承前启说
经文:“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法体,谓解脱分。”
释:佛接着对善生说,善男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修悲心者,这个人能得一个解脱法体,叫解脱分法。
诠论:上面讲修大悲心是菩提的“生因”。这一品通过修悲得“解脱分”,是菩提心的“了因”。这里说的“解脱分”的分, 有“支分”和“因分”两种含义。所谓支分就是通过修悲这一点, 而能成就最后的解脱。(就是通过修悲这一支,能达到解脱的目的)叫支分。
因分,就是通过修悲之因而达到解脱。(修悲是因,解脱是果)叫因分。
这里是指以三乘胜解而生定慧,即能得到解脱之门,而名解脱。故此解脱是发菩提心之“了因”。此解脱从真正见道上说是“无漏智”,在真正见道之前为加行慧及胜解慧,而最后能得到解脱。相对于解脱果而言,这里名为解脱分。
癸2、问得体义
经文: 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



“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二者、持戒, 三者、多闻。”
释:善生听了佛的开示以后就问佛,世尊啊!你刚才说是人得一法体,以何种法而为体呢?佛回答说,以身、口、意三业为体。这种法体是从方便得。什麼是方便呢?方便又名善权、变谋,指巧妙的接近,施设、安排等,乃是一种向上进展之方法。这里以身、口、意为体,要得这种法体,也要身、口、意去行善业,叫做方便。就是为解脱做预备的功夫叫方便。
得法体的方便有两种:一者、耳闻,就是闻法,通过听闻佛法领解于心,得闻慧。二者、思惟,通过观察思惟所闻法义,忍可于心,得思慧。这叫闻思修行。
又有三种方便:一者、惠施,二者、持戒,三者、多闻。
惠施有三种:1、大悲施:就是用大悲心去布施,见一切困苦厄难,而作救济之施称为大悲施;
2、报恩施:就是对己有恩者,供养所需。如父母、师长等这些对自己有恩之人,而作供养,叫报恩施;
3、尊敬施:对有德者,如佛菩萨及三宝施作供养,叫尊敬施。
以上三种布施都能生起解脱之慧,所以叫做惠施。
通过惠施、持戒、和广学多闻这三种方法,就能生起解脱之慧。都是从身、口、意而运作修成。善法也好、恶法也好,皆是
身、口、意的作做。这里指的是善法,以上诸事通过将所闻思的



法义,落实于行动所得的善行法喜,就是修所成慧。闻、思、修三慧具足就能得到解脱之慧,故说以身、口、意为体。(反之,造恶
业也是以身口意为体的)

这一段主要说的是闻思修行。不闻法不知道佛说的法义,这叫闻慧;闻法以后要用智慧去思维观察,将佛所说法义的内含,忍可于心这叫做思慧;再将所认知的法义落实在行动上,这叫修慧。用惠施、持戒、多闻三种方法,就是行动上的落实,即名修行。所以将佛法领纳于心,落实行动的三步骤就是:闻、思、修三慧具足。
诠论:解脱法体和受戒得无作戒体是一样的。以身口意修悲, 将此悲领纳于心,而成为慈悲之心。这种慈悲之心,遇到缘能起大用,这就是解脱法体。
经常这样观修成就悲心之人,突然路遇病人,就会自然而然的照顾帮忙。所以说修悲落实在行动上,就是遇到缘以后会马上起作用,这就是得到了法体。当你不管遇到什么缘就会毫不犹豫去救度众生,因为你有悲心,这种悲心是自然而然的发生。没有得到这个法体的人,他会考虑考虑,先考虑自己。得到这个法体的人他不考虑自己,他会自然而然的去做救度众生的事业,这叫遇缘能起大用,这就是得到解脱法体生起的解脱之慧,即是发菩提心的了因。修悲心是菩提心的生起之因,故必须修悲。而得到解脱法体,是菩提心的了因。因为能了知世出世间一切法而成为发菩提心之因故。故得不得解脱法体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必须要认真去对待。知道得解脱法体的重要性以后,再来认真学习怎样



得解脱法体。
壬2、问得方便分三
癸1、辨得不得 癸2、得解脱时 癸3、得解脱人今初:辨得不得分三
子1、善生问 子2、答行三方便无定数子3、用心关键
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从三方便,得解脱分, 是三方便,有定数不?”
释:善生听了佛说解脱法体,落实在修行上是从三方便得。所以问佛,行这三方便有没有定数。到底布施多少,持多少戒, 受持多少经典,才能得到解脱法体。这三方便有没有一个决定的标准呢?
子2、答行三方便无定数
经文:“不也!善男子,何以故?有人虽于无量世中,以无量财,施无量人,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于一时中,以一把麨, 施一乞儿,能得如是解脱分法。有人乃于无量佛所,受持禁戒, 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而能获得解脱分法。有人于无量世、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亦不能得解脱分法;有人唯读一四句偈,而能获得解脱分法。何以故?一切众生心不同故。”
释:这一段是修行的关键。佛回答善生说,三方便不是你说的有一定标准定数,不是这样,它是没有标准定数的。为什么



呢?就从布施来说吧,有些人在无量世中,请注意!无量世不是一世。在无量世中经常以无量的财物布施无量的人。记着这三个无量,无量世是时间的关系,无量财是财物的数量,无量人是布施的对象,都是无量。可见这个人布施是很大很多的。这么多的布施,也不能得到解脱分法。相反有些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仅仅用一把麨面布施给一个小乞丐,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布施,但却能得到解脱分法。这是从惠施这一方面作了比较。
再从持戒这一方面来说,有人在无量佛所,注意是无量佛所不是一佛,受持清净的戒行也不能得到解脱分法;相反有的人在一天一夜,仅仅受了一个八关斋戒,但却获得了解脱分法。这是从持戒这一方面作了比较。
再从广学多闻来说,有人在无量世中、无量佛所,受持读诵十二部经典。真是广学多闻,无量世无量佛所都在受持佛的经典,也得不到解脱分法;反过来有人仅仅读了佛经里的一个四句偈子,而能获得解脱分法。这是从广学多闻这一方面作了比较, 这些比较都是很悬殊的。
以上这些是什么原因呢?这不在三方便行的多与少,而是在行三方便时,一切众生的用心各不相同,故有得与不得之别。
诠论:这里点出了修行的关键,就看你用心何在。学佛修行就是修一个心,正确的用心会用少力得大利益,不正确的用心费大力气得到的利益很少,说明修行是从心而论 不是从相而说。相是假,心才是真。究竟怎样正确用心呢?我们好好往下学。
子3、用心关键



经文:“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 如是之人,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释:佛接着告诉善生说,善男子,如果一个人在修这三方便的时候,不能一心去观察流转生死的苦恼过患,和对众生的危害性。不能一心观察向往涅槃的功德安乐。这样的人虽然长时间的作了大量的布施,清净持戒,读诵了佛的十二部经典,但是他最终不能得解脱分法。若有人能在修行当中时时观无常,观生死过患,念念欣求涅槃功德安乐。在这种心态下虽然少施、少闻、少戒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诠论:这一段是佛解释上一段所提出的“众生心不同”的关要。说明正确用心的关键在于,能一心观察厌患生死过咎;能深见涅槃功德安乐。若有这种心态,做一点善事就能获得解脱法体。 若无此心态,做再多的善事也得不到解脱分法。
当能观生死过患的时候,就能促成出离三界六道之心;当能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就能促成向往成佛之心。现在修净土法门,念佛要具备欣厌之心。就是厌离娑婆,欣往极乐。这是修净土法门念佛人必须具备的心态,但这种心态要建立在能深观生死过患, 才能厌离娑婆世界。能深见涅槃功德安乐,才能欣往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难信易行之法,难信的原因是不能作这两种深观。佛在这里把修行的关键告诉我们,抓住关键的话修行是很快的。
所以修行并不在这三方便修得多与少,而是心态问题。从究



竟处而言错误的用心就是:不能深观生死过患,不能深观涅槃功德安乐,这样的用心虽然多施、多戒、多闻都得不到解脱法体, 因为他不是为解脱而修行。所以得不到解脱法体。正确的用心就是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虽然少施、少戒、少闻而能得到解脱法体,因为他是为了解脱而修行的。因此学佛的目的必须正确。
解词:1、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合起来称为三藏。十二部就是佛说法的十二种类别,也就是十二种体裁方式,称为十二部经:
(1) 契经:有总有别,就总而言包括所有的十二部经,此十二种类别皆称契经。就别而论是指经中的长行部分,直宣其义,不限定字句的叫契经。“契”字是说明经中所宣的义理,上契合诸佛之法理;下契合众生的根机,故叫契经。
(2) 应颂:译为重颂,梵文祇夜。就是对前面的长行,重宣其义或长行宣说义犹未尽,更以偈颂的形式宣之。
(3) 记别:又名授记,梵语叫迦罗那。记者:决定义。分别记事有三义:
一是记弟子的生死因果;二是明记分别深密之义(酬答辨析真实
义);三是对弟子授未来成佛之记。
(4)讽颂:梵语伽陀,即孤起颂,不说长行,直说偈句。
(5) 自说:梵语伏陀那,不请而说,为令当来正法久住,无人请问而自宣说。
(6) 缘起:又云因缘,梵语尼陀那。待缘而起之义。有三



义:一是因请而说;。二是因犯制戒;三是因事说法(对治的法门)。
(7)譬喻:梵语阿波陀那。以譬喻的手法为令本义得明。
(8)本事:佛说弟子过去世的行业事历。
(9) 本生:梵语阇陀伽。佛自述过去世行菩提行之因缘。
(10) 方广:梵语毗佛略。宣说广大甚深之法。又云广破无比,能破诸障,无法比类。
(11) 未曾有:梵语阿浮达摩。宣说诸佛及弟子最殊胜惊异之法。
(12)议论:梵语优婆提舍,究问推寻辨明法相义。
经律论一切经典,都是这十二种体裁,所以称为三藏十二部。这十二部经中契经、重颂、讽颂是指经文上能诠之文体,余九是从其经文所载别事之名。
2、一四句偈——偈颂之名,四句为一偈称为一四句偈。
3、涅槃——意译为灭度、寂灭,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寂静”。三法印是: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任何人宣说的法合乎这三个条件,都是正法。离开这三个条件就不是正法,因此叫做三法印。就好像盖印章一样,章子一盖证明你这个是正确的。涅槃寂静就是佛的境界。
癸2、得解脱时
经文:“善男子,得是法者,于三时中,佛出世时,缘觉出时,若无是二,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时,是人闻已,得解脱分。善



男子,我于往昔初发心时,都不见佛及辟支佛,闻净居天说解脱法,我时闻已,即便发心。”
释: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得此解脱分法有三个时间段可得到。一是在佛出世时,有佛法流通的时期,能得到解脱法体。二是在没有佛出世,但有缘觉出世。缘觉就是辟支佛,也叫独觉,生在无佛时代,观花开花落修十二因缘还灭门而悟道的就叫缘觉。缘觉出世时,也可以用种种的神通去度众生,能得到解脱法。如果没有前两个因缘的时候,若遇到阿迦尼咤天说解脱法时,也可以得解脱。接着佛就讲了他自己的实际事例,如我在初发心的时候,没有遇见佛和辟支佛出世,听了净居天说解脱偈而发心。
佛在当太子的时候,经常静坐思维观察人生,住在王宫里面不和社会接触。有一天他出游东门就见到了一个老人,见到老人之苦,太子心里惊慌。想到自己虽然贵为王子,以后也会老,也要受此老苦,他心里害怕。后来又出游南门,碰见一个病人在路边痛苦呻吟。他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心里又惊慌就问随从车匿:“人病了都这麽痛苦吗?我能不能得病?”车匿告诉他:“人生活在世上都会得病,上至国王下至百姓无一可免。”太子又害怕了。后来又出游西门。碰见一家出殡的,太子又生起恐慌心。思维人最后都会死去,虽贵为王子也在所难免。心里闷闷不乐的回去了。后来游北门的时候,他父亲净饭王安排把路边都打扫干净,布满鲜花,把闲杂人员清理掉,以博太子欢心。出了北门以后,走到树林里面就碰见一个修行人,这个修行人就是净居天所



化现的。他对太子说了一句偈语:
“冤亲平等心,不务于财色,所事唯山林,空寂无所营,尘想既已息,萧条倚空闲,精粗无所择。”太子听了这个偈子以后很欢喜,赞叹出家的这种生活。以后他就出家修行成就了佛果。所以佛在这里说,他当时就听净居天说解脱法而发了无上菩提心。
诠论:佛的菩提心是真正从内心发出来的。这里主要说明只有闻法,才能发心而得解脱法体。就需要佛出世,佛法流传,人们都能闻到解脱之法,能得到解脱法体,而得解脱。在无佛出世, 无佛法流行的时侯,人们都在无明黑暗当中,如果有缘觉出世, 用神变的威神力,让众生看到解脱的殊胜,也可以得到解脱法。再一个是净居天,也叫色究竟天,也叫阿迦尼咤天,就是色界最上的一层天,属于五不还天之一。这里大都是位证三果或位登大菩萨者生在其中,有时他们也来人间说解脱法,有缘人听到,就能得到解脱法体。
由此可见,能听到佛法也确不是一件容易事,不是说随便想听就能听到。听了佛法以后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发心,才具有得解脱法的资格。故有一句偈子说得好: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难得的人生,抓紧这一现即逝学习佛法的机会。赶快好好修学,将自己度上极乐世界,登到不退位以后,再好好修上去直到成佛。



癸3、得解脱人分三
子1、不能得之人 子2、能得之人 子3、能得之缘今初:不能得之人
经文:“善男子,如是之法,非欲界天之所能得。何以故? 以放逸故。亦非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亦非无色天之所能得。何以故?无身、口故。是法体者,是身口意。郁单越人,亦所不得。何以故?无三方便故。”
释:上面佛讲了得解脱法的时间,这里先讲了不能得解脱法的人。佛再告诉善生说,善男子,如是解脱之法欲界天是得不到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天众生福报大,整天只是享受这种天福,他们不思解脱出离,懈怠放逸故不能得。在我们人世间,佛都说:富贵学道难,富贵的人家里什么都好,享受世间的五欲之乐,就不想学佛。更别说欲界天众生,享受那么大的福报,你叫他修行,他根本连想都不想,所以欲界天不能得解脱分法。色界天众生也不能得。为什么呢?因为色界天众生以禅悦为食,享受禅定之乐,不需要做惠施、持戒、多闻这三方便之事,故不得解脱。无色界天也不能得,何以故?因为无色界天众生只有心识, 住于无色定中。他没有形体,所以没有身口二支,就不能得解脱法体。北俱卢洲的郁单越人,他没有寿夭祸福及一切恶事,又无我所之计执。故不需要行这三方便,因此亦不得解脱法。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说,以上这些都是八难之数,故不能修解脱之法。
解词:郁单越人——须弥山四周有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
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郁单越就是北俱卢洲,位于须弥



山北之咸水海中,为四洲最胜处。此洲黄金为地,昼夜长明。此洲人无有我所之计执,亦无盗贼、恶人、斗争等事。此洲无有地狱,所以福报极大没有贫富之分,也无寿夭之别,人人寿足千年。所以此洲无惠施、持戒、多闻三方便事。
子2、能得之人
经文:“是解脱分,三人能得,所谓声闻、缘觉、菩萨。” 释:接着佛讲能得解脱法体的有三种人,就是声闻、缘觉、
菩萨。声闻人是闻佛音声而悟道的,就是四果四向证阿罗汉。缘觉即辟支佛,独觉。菩萨有四十一个阶位,统统都称菩萨。只有这三种人能得解脱分法。
子3、能得之缘
经文:“众生若遇善知识者,转声闻解脱,得缘觉解脱;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菩萨所得解脱分法,不可退转,不可失坏。”
释:如果众生遇到善知识开导,从人修行可以得到声闻解脱。凡夫听闻佛法以后,通过修行可以由劣转胜,依善知识教可以得到声闻解脱,证阿罗汉;转罗汉果位可以得缘觉解脱,即证辟支佛;转缘觉解脱得菩萨解脱。得菩萨解脱以后,不可退转,不可失坏。以菩萨四十一阶位,一层层修上去,直至成佛而后已。
诠论:这一段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不能得解脱法的人,不得解脱。就是三界天和北俱卢洲,因为这些都不能行三方便,所以不得解脱法。佛法里面讲八难、边地,以不能闻佛法而名为难, 不能闻法修学就不得解脱,这就是难缘。从这一点上看,福报大



倒成一难,可见人身的可贵。这是第一个不能得解脱法的人。
第二是能得解脱法的人,就是我们南瞻部洲人道众生,具备这个条件,可以行布施、持戒、多闻三方便。我们通过修行可以证到声闻解脱、缘觉解脱,和菩萨解脱。若能如法依止善知识, 听从善知识的教诲,就可以从下转上,由劣转胜,直至成佛。
所以学佛人要发愿,不求人天福报,不求声闻缘觉。唯最上佛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如果向最高目标去修行的话,人天福报是不求而得的事情。我们现在生为人,能闻到佛法,我们都在佛选定的,修行能成就解脱法体的被选之列,我们具备了这个资格,所以要发大菩提心。
壬3、问得法相分五
癸1、正明得相 癸2、广辨得人 癸3、作菩提种子癸4、明佛难得 癸5、显在家胜
今初:正明得相分二
子1、所得之人 子2、所得之相今初:所得之人
经文:善生言:“世尊,说法之人,复以何义,能善分别, 如是等人有解脱分?如是等人无解脱分?”“善男子,如是法者, 二人所得,谓在家、出家。”
释:通过以上的学习,明白了我们人道的殊胜,能修三方便, 能得解脱分法。因此善生又启问佛陀,世尊,一个说法之人,他又以什么样的义理,能善分别出修行人当中,哪些人有解脱分?
哪些人没有解脱分?



佛告诉他说,善男子啊!如是解脱分法有两种人能得到,就是在家的佛弟子和出家的佛弟子。佛门四众弟子都能得到解脱分法。说明人道众生只要学佛修行,都能得到解脱分法。
子2、所得之相
经文:“如是二人,至心听法,听已受持,闻三恶苦,心生怖畏,身毛皆竖,涕泣横流,坚持斋戒,乃至小罪,不敢毁犯, 当知是人得解脱分法。”
释:佛接着讲修行要达到的标准。从这两种人闻思修行之相来说,首先是至心听法。这“至心”两个字很重要,学佛把这些关键性的东西一定要掌握。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大愿里面就说, 闻说阿弥陀佛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就有“至心”两个字, 不是随随便便十念就能往生,先要至心信乐。这里至心听法,就是能用至诚恳切的心去听法,能用依教奉行的心,精进受持的心去听法,能得闻慧。
闻后能思惟法义,在思惟法义的时候表现的相是:闻三恶道种种苦逼之事,心生大怖畏,这是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表现在外的就是:身毛皆竖,吓到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而且是涕泣横流,思惟达到这种程度,能得思慧。
在实际修法的时候他会坚持斋戒,坚持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小小的一点罪都不敢毁犯,能得修慧。
如果学佛的四众弟子,有人在闻思修行当中能达到以上标准,佛说此人能得解脱分法。现在人听到地狱的苦,谁吓的身毛皆竖痛哭流涕了,没有啊!都麻木了。在佛世有一个人证到阿罗



汉以后,观察过去他在地狱受的那些苦,吓得浑身毛孔里面向外流血。佛专门允许他披一个衬衣,要么血把袈纱都染红了,就吓到这个程度了。我们听到不害怕,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那么至诚。所以这里说达到这个相,就能得到解脱分法。
诠论:这里面说明了二层意思:第一个是所得之人,就是出家二众比丘、比丘尼和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就是佛门四众弟子,都有资格得到解脱分法。第二是所得之相,就是从闻法上面,表现的相是至心听法,听已能受持;从思惟方面,闻三恶道苦心生怖畏,表现在外的相是身毛皆竖,涕泣横流;从修法方面说, 坚持斋戒,乃至小罪都不敢毁犯。这就是闻、思、修三方面表现的外相。这样做的人绝对能得解脱分法。如果用这种心态去念佛绝对往生,关键是基础要打好。
癸2、广辨得人分二
子1、就五趣辨 子2、就三乘辨今初:就五趣辨
经文:“善男子,诸外道等,获得非想非非想定,寿无量劫, 若不能得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地狱人。若复有人阿鼻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能得如是解脱分法,当观是人为涅槃人。善男子,是故我于郁头兰弗生哀愍心,于提婆达多不生怜心。”
释:这里作了一个比较,众生的受苦受乐,不仅仅看他落入何趣,更主要的是看他得不得此解脱分法,这就更说明解脱法体的重要。
佛告诉善生说,外道修四禅八定,最高能获得无色界非想非



非想定,寿命无量劫,享受无色定之乐。如果得不到解脱分法的话,佛观察这一类人还是地狱中人。另外有人虽然现在阿鼻地狱,受无量劫的大苦恼,但如果能得如是解脱分法的话,佛观察这一类人是涅槃人,因为他有解脱法体。所以真正离苦得乐的区分点,就是看你得不得解脱分法。这就说明得解脱法体的重要性了。既然解脱法体这麽重要,就必须牢记其关键所在,就是能深观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
因此这解脱分法得不得,佛在这里越说越重要。你就生在地狱去,假如得了解脱分法,最后还是涅槃人,还能成佛。反之你不得解脱分法,你把禅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最后还是地狱人,因为你不得解脱法。基于以上原因,佛举了两个例子说,是故我于郁头兰弗生哀愍心。郁头兰弗是什么人?郁头兰弗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先在树林里面修禅定,树上的飞鸟飞来飞去影响他修行。他又挪在水边修禅定,水里的鱼从水里跳出来又落下去影响他修禅定,他心里生起嗔恨心。他发了一个恶誓说:“我以后变个飞狸上天捉鸟,下水捉鱼把你们都吃干净,”发了这么个恶愿。由于他修禅定的功夫,他生在非想非非想处天,享受八万大劫的无色定之乐。但是佛现在观察,他的禅定福报享尽以后,下来就要满他的恶愿,变飞狸吃鸟吃鱼,造下这个恶业,最后堕地狱受无量的苦。所以佛在这里说,我于郁头兰弗生哀愍心,因为他最后还要堕落,故佛怜悯他。
于提婆达多不生怜心。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专门和佛作对。他挑唆阿阇世夺王位,做新王。他另立僧团夺佛位,做新



佛。害佛,出佛身血,破转法轮僧。作了那么多坏事,现生堕在地狱。因为他已经得到解脱分法,虽在地狱受罪,所以佛不怜悯他,为什么?佛观察他能得到解脱,他最后是涅槃人。
解词:阿鼻地狱——意译无间地狱,此地狱位于诸狱之最底层。有七重铁城,七层铁网。七重城内有剑林,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有十八狱卒,阿鼻四门於门阈上有八十釜, 釜就是大锅,沸铜涌出,从门漫流。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者命终后堕于此狱。
由于阿鼻地狱受苦之众生,皆不堪种种煎熬而痛苦叫唤,故又称阿鼻叫唤地狱;又因阿鼻之猛火烧人,而称阿鼻焦热地狱; 又阿鼻地狱极广漠,非凡力所能脱出,其坚固犹如大城,亦称阿鼻大城。总名阿鼻地狱。有罪众生于此狱中受苦,无有间歇故称无间地狱。《成实论》里面明示五种无间:
1、趣果无间: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
2、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
3、时无间:谓至彼狱受苦时节无有间歇。
4、命无间:谓彼地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
5、形无间:谓彼地狱受苦众生,生而复死,死而还生,身形无有间歇。
在这里你的任务就是专门受罪。地藏经里有这么一段解释无间地狱。地藏菩萨言:“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 以至劫数, 无时间绝,故称无间。二者,一人亦满, 多人亦满,故称无间。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锉,



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洛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 更无间断, 故称无间。四者,不问男子女人,恙胡荑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子2、就三乘辨分三
丑1、未得解脱分法之弊 丑2、得解脱分法之利丑3、四种人之分
今初:未得解脱分法之弊
经文:“善男子,如舍利弗等,六万劫中,求菩提道,所以退者,以其未得解脱分法。虽尔,优胜缘觉根利。
善男子,是法有三:谓下、中、上。下者声闻。中者缘觉, 上者诸佛。善男子,有人勤求优婆塞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 亦不得戒;有出家人求比丘戒,比丘尼戒,于无量世,如闻而行, 亦不能得。何以故?不能获得解脱分法故,可名修戒,不名持戒。”
释:上一段,佛从“五趣”凡夫来说明得不得解脱分法的重要性。这一段是从修行三乘圣果来辨明,得不得解脱分法的重要性。首先佛用舍利弗的修行历程为例,来说明得不得解脱分法的重要。佛说,舍利弗尊者在六万劫之中,求行菩萨道,最后还是退转了。其主要原因是他未得解脱分法。虽然这样,由于他有求
菩提道之心,还是胜于缘觉的根利。



舍利弗发大菩提心,度尽一切众生,在六万劫中行菩萨道。他把这个心发了以后开始修行。有个天人就化现来考验他,这人来到他跟前哭哭泣泣的说:“我母亲得了一个病,这个病没办法治好。医生说他这个病,要用一个修行人的眼睛作为药引子,命才有救。到哪里去找人的眼睛,哪个修行人愿意把他眼睛给我, 救我母亲呢?”舍利弗一想我正好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个人是我的善知识,正好成就我的菩提道心。干脆我把眼睛布施给他,他心里很法喜。连问都不问,就忍痛把左眼珠子抠了出来。只听那人说:“错了!错了!医生说要右眼,你怎么把左眼取下来了?”舍利弗心想,怪我心急,不能怪人家,我本打算送一个眼睛给他,留一个眼睛修行,现在看来这个也留不成了。既然我行菩萨道就要满众生的愿,他忍着痛把右眼也抠下来给他。只听那个人,把眼珠子拿在鼻子闻了一下说:“哎呀!你这眼珠子又腥又臭,这能做药吗?”说完扔在地下还踩了两脚。舍利弗一听说,这下忍不住了,烦恼生起。心思这众生太难度了,我还是自修不度众生了,因此而退心了。当时就因为他没得到解脱分法, 遇到境界才退了心。即是退了心,但他的发心善根,还是超过声闻缘觉。因为他有求菩提的这种心。
佛叫一声善男子,如是解脱分法,有下、中、上三种。下者,就是声闻解脱,中者就是缘觉解脱。上者就是诸佛解脱。通过比较佛要求向诸佛解脱奋斗。
下面佛又从持戒方面说明得解脱分法的重要。有在家人精勤
求受优婆塞戒,在无量世中都是依教奉行,但是不得戒;出家人



有求比丘戒,女众求比丘尼戒,也在无量世中,依教奉行,亦不得无作戒体。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没有获得解脱分法之故。没有解脱法体,说白了就是,虽然持戒不想出离六道轮回。不想出离六道轮回你就没有解脱法体。未得解脱分法,就是没有无作戒体。这样求戒、持戒,佛说只能叫做修戒,不能叫持戒。
说明解脱法体是很重要的。若要真正得到无作戒体,首先要得到解脱法体;若要真发菩提心,也要得到解脱法体。所以说得解脱法体很重要。而得解脱法体的主要关键就是:能深观生死过患,深见涅槃功德安乐。有这样的思想才能得到解脱法体。再通过修惠施、持戒、多闻三方便获得解脱分法,这样受戒才能得到无作戒体。也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这是一环套一环的,前面做不到,后面肯定做不到。所以学这部经,每一品都要落实在自己的身心当中,不能学完了事。只要做到一切都会得到。
丑2、得解脱分法之利
经文:“善男子,若诸菩萨得解脱分法,终不造业求生欲界、色、无色界,常愿生于益众生处。若自定知,有生天业,即回此业,求生人中。业者,所谓施、戒、修、定。”
“善男子,若声闻人得解脱分,不过三身,得俱解脱,辟支佛人,亦复如是。菩萨摩诃萨得解脱分,虽复经由无量身中,常不退转,不退转心,出胜一切声闻、缘觉。善男子,若得如是解脱分法,虽复少施,得无量果;少戒、少闻亦复如是。是人假使处三恶道,终不同彼三恶受苦。若诸菩萨获得如是解脱分法,名调柔地。何故名为调柔地耶?一切烦恼渐微弱故,是名逆流。”



释:如果一个菩萨行者,获得了解脱分法,那他绝对不会再去造生到三界诸天之业因。他常发愿要生到能利益众生的地方。假若自己定知有能生天之业,他也会把此业回向到人中。他为什么要回向人道呢?因为天界没有惠施、持戒、多闻三方便,只有人道能行这三方便,这样就能修上去,所以他绝不去天界。所谓能回向的“业”,就是所做的布施、持戒、修善、禅定、广学多闻种种的善业。
一个声闻行者获得了解脱分法以后,那他只须三次回到人间受生,就能进入涅槃。按常理初果声闻到人间天上,要七返生死后证阿罗汉果,这里说不过三生就得到具解脱,就是从五不还天,再来人间三次。如果没得解脱分法,要证到阿罗汉的话,得七次来人间往返。辟支佛也是一样的,能快速得俱解脱。这就说明得解脱分法可以快速成佛。世间干什么事都讲走捷径,得解脱分法是成佛的捷径。
菩萨摩诃萨得到解脱分法以后,他虽然无量世在行菩萨道, 但在受生的无量身中。不管他哪一世,不论在六道里面受什么身,他的内心绝对都是不退转,而这种不退转之心,已经出胜一切声闻和缘觉。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菩萨的这种发心已经超出了声闻、缘觉两种菩提。
佛又告诉善生说,善男子,若能得到如是解脱分法,虽然做了很少的布施,却能获得无量果报。修学佛法不是看你在相上干了多少,而是看你内心的发心是什么?如果你发心要求解脱、求
出离,以此心而获得解脱分法,你虽然在做布施的时候没有别人



做的多,但是你获得果报比其他人大的多。佛在这里说是无量果报,就是没办法计算的果报;你虽然少少的持戒,也能获得无量的果报;虽然听闻了佛法里的一四句偈子,也能获得无量的果报。原因是你的基础站的高,基础就是一个解脱法体。其他人虽然做的多,他基础上求的人天福报这就差远了。所以学佛一定要找到关键性的东西。比如说念佛,听说佛有大功德,你念佛就有所求。念佛就会让我病好,念佛可以让我儿子考上大学,念佛让我能赚到钱,你站在这个基础上念佛的话,你获得的功德很少。如果你一心一意求解脱,今生的福报我不求,我就一心求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肯定解脱。在这个前提下念一声佛号,这一声佛号,比你用有所求之心念一万声作用都大。所以这是修行的关键,必须将基础打好。建立在高层上,我们再好好的去修行,每修一件善事就能获得无量的果报。这里说明解脱分法的重要性。
这个获得解脱分法的人,假使他投生到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中的时候,但他不会像同道中那些人那样受苦。比如说虽然在地狱,但是由于他的内心获得了解脱分法,他不和地狱其他众生一样受那个苦,他内心不受苦,像三禅那样快乐。就是说身是三恶道人,感受却不同。因为他有菩萨的这种解脱法体。这也告诉我们,只要你真正发心修行求解脱,即就是造了很多恶业在恶道去,你也不会受那么大的苦。怕就怕自己不想出离,没有得到解脱法体,那就是真受三恶道之苦。正因为是这样,菩萨示现在人间,他才会不惜身命的去救度众生。凡夫有我执我见,有我和我
所。每一个举心动念,每一个言语,每一个行动都是围绕着我在



造作。这种造做即就是善法也是有漏的善法,更别说造下恶法必定堕落无疑,这样堕落下去就是真正的受苦,感受就不一样了。
所以菩萨若是获得解脱分法,就叫调柔地。为什么叫调柔地呢?因为他的一切烦恼会惭惭的微弱之故。我们现在之所以痛苦,因烦恼太多,烦恼多就会导致痛苦。比个例子,一个我执严重的人,他对身体看得很宝贵,佛法叫身见。当他吃的东西不好,或住的地方不好的时候,在他内心就认为很难受是个痛苦。一个菩萨行者他会安贫守道,他能安住于这个贫困的生活当中。以求得智慧为最大的快乐。所以他虽然生活贫困吃不好住不好, 但内心是欢乐的。这两种人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前者他自己在受苦,后者自己在享受快乐。所以说修行就是修心。世间有一句话叫做知足常乐,你内心不知足,一生就找不到快乐,贪心会驱使着你不断的追求,不知足,就会永远受苦。当下知足当下快乐,今天知足今天快乐,明天知足明天快乐。修行就是内心的转变。所以说菩萨叫做调柔地,他的烦恼渐渐微弱下去,直到最后断尽烦恼,就成佛了。这就名为逆生死流,凡夫众生都是顺生死流,轮转在六道里受苦,菩萨是逆着生死流而求解脱。
丑3、四种人之分
经文:“善男子,有四种人:一者、顺生死流,二者、逆生死流,三者、不顺不逆,四者、到于彼岸。善男子,如是法者,于声闻人,名柔软地;于诸菩萨,亦名柔软,复名喜地。以何义故, 名为喜地?闻不退故,名菩萨故。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



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
释:佛说有四种人。一类是顺生死流,就是六道凡夫众生, 都在造作生死业,因为他不知道生死的过患,顺生死而流转;第二类是逆生死流,就是声闻、缘觉二乘圣人。他们逆生死流而修行,求自己解脱。他们能知道生死过患,坚决要出离轮廻,有强烈的出离心,这叫逆生死流;第三类是不顺不逆,就是菩萨。他认清生死的过患,不顺生死去流转,但是也不逆,为什么?他有大慈大悲之心,还得在六道里面去度众生。要度众生必须走进众生的身边,所以他不顺生死流自己解脱,也不逆生死流而能广度众生。就是内心不会顺着烦恼去转,即不顺生死流,但是还要解决众生的烦恼痛苦,这叫不逆生死流,这就是菩萨的做法,是不顺不逆;第四类就是到于彼岸,就是佛。佛已经到了涅槃的彼岸, 是彻底解脱的人。
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如是解脱之法,对于声闻人而言名柔软地。因为他们通过修行自己解脱,得到了解脱的法喜和快乐。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叫柔软地。对于菩萨来说也叫柔软,又名喜地,即欢喜地。为什么又名喜地呢?因为他闻法不退,心生欢喜,名为菩萨故。为什么说名为菩萨呢?因为闻法不退,心生欢喜,会常常觉悟众生心之故。菩萨以利益众生为欢喜。这两种柔软是不同的,声闻的柔软是,自己进入到减少烦恼的那种快乐的境界。菩萨不但自己减少了烦恼,使心达到了调柔的状态,他更有慈悲一切众生的这种法喜。有这种法喜故名欢喜地。菩萨闻到法以后觉得佛法很殊胜,内心高兴,绝对不会退逆。凡夫听法的



时候听的是激情振奋,回去以后退的一干二净。在家里那个恒温退火炉里面,激情越退越完,最后就不想学了。菩萨不是这样, 他闻到法以后内心的精进心生起,不断的向上修进。因为他心生欢喜,因为他闻法精进不退修行,这才叫真正的菩萨。正因为名为菩萨,他才能闻法生欢喜不退之心。
我们听闻佛法,就要像菩萨一样闻法生欢喜不退心。不要闻法以后听是听,回去做的是另一套,要依教奉行。将闻到的法, 要落实在行为当中,去修行这个法,这才会产生作用。就好像看病一样,医生开下药方,你把药拿回去服药,药在你身体里面产生作用,才能治好你的病。我们只找医生去看病,回去后不想服药,再高明的医生对你而言也不起作用。所以,佛法的修学全凭自己要体悟进去,修行进去,一切的利益都会得到。佛在这里说真正的菩萨,要闻法不退,心生欢喜,把这两句话要牢记在心。菩萨是觉悟有情的意思,能常常开导、觉悟众生的心。菩萨经常想着用怎样的方法,让其他的众生赶快觉悟。让一切众生都能生起这种觉悟的欢喜心,这是一个菩萨内心经常考虑的事。菩萨从来不为自己考虑,念念想着一切众生,以利益众生为快乐。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菩萨能广学多闻,他虽然精通外道典籍,但是他自己不去受持,也不会用外道法去教人。因为他知道,这些都不是让人解脱的究竟之法。那他为什么还要精通外道典籍呢?因为有很多众生,不明事理迷于外道。菩萨为把外道典籍学通以后,教化引导这类众生,醒悟过来归向佛道,所以他要精通外道典籍。菩萨只



是一心受持佛法,并以佛法去开导众生。
外典就是佛门以外的一切知识。学佛的人以佛法为修学标准,佛法以外的知识统统称为外典。不是说这些知识没有作用, 佛法里面有俗谛和真谛,俗谛和世间知识息息相关,是相辅相成的。佛法的终极目标是真谛,就是成就解脱道,在解脱道上世间法都是假法。这个概念要搞清楚,不要听说是外典好像都不正确,这是错误的。站在俗谛来说,佛教以外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去学,去做。最起码人的道德标准要做到,比如说儒教的弟子规, 这就是很好的世间教育,人人如果都能按弟子规来做的话,那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是你要学习佛法,要求解脱,你要当菩萨的话。进了佛门里面再学弟子规,就好像进了大学,把幼儿班的课程拿来学,你这是大学呢还是幼儿园?就不相应了。所以站在哪个层次上说哪里的话。站在菩萨的层次上就可以,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宁可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不是菩萨,现在做不到舍命利生,只有向这方面去发心修行。当达到这个标准以后,真俗二谛圆融无碍,在众生需要时也可以舍去虚假的生命, 得到真正的解脱。
这样的菩萨,已经超越了人天,已非五道所摄。就是已经出离轮回了,堪称为修行“无障碍道”的行者。就是在成佛的道路上畅通无阻了,这叫无障碍道。我们现在修行有业障,即业力的障碍。往往听到有些学佛人说我业障重,用这一句话,成了掩护自己懈怠的一种搪塞名词。好像我业障重,我就不可以来听课; 因为业障重,我就不可以去念佛;因为我业障重,所以我就不能



做善事。多么如法的一种借口?正因为我业障重,才更要精进的去修学,精进的去听闻佛法,精进的念佛修行求解脱。观念一定要正确。争做一个得了解脱法体的菩萨,这样的菩萨,就已经脱离了五道,就已经出离轮回了。不是五道能摄受的众生了,不是人或者天了。佛告诉我们这个人就是一个修行无障碍道的人。
诠论:佛在这里作了三方面的辨析说明:首先明确解脱法有下、中、上这么三类,下就是声闻解脱,中就是缘觉解脱,上就是诸佛解脱。
其次从不得解脱分法再来分析。首先说明不得解脱分法,修行会有退转。佛用舍利弗为例说明不得此法,所以他有退转,但就这个发心已经超过声闻、缘觉。说明发菩提心的殊胜。其次佛是以持戒来说明,无论在家、出家一切戒,你没有这种求出离、求解脱的心,受戒就不得戒体。得不到戒体,受戒也好持戒也好,佛说你只能是在修戒,不是持戒。
第三个是如果得到解脱分法,佛从五个方面说明他的优越性:
1、菩萨得到解脱分法以后,常愿生于利益众生之处。他不想生在天上,愿意生在人中利益众生,因为利益众生是菩萨的主要目的。
2、声闻缘觉得到解脱分法,只经三次生死就得具解脱,不需要七次,能快速成就。
3、菩萨于无量世、无量身行菩萨道不会退转。菩萨虽在五道舍身、舍命、舍财行菩萨道救度众生,由于得到解脱分法,他这心不会退转。因为菩萨已非五道所摄,他以愿力而生在五道,



所以他心永远不会退转。即就是生一个畜生身,生一个地狱众生身,他都不会痛苦,他以度众生为目的,绝对不会由于受这些苦而退心,因为他已经脱离轮回了。他是乘愿力来的,看见这里众生需要救度,他就生在你身边和你一块生活,最后他也会死去。他那种死是解脱的死,自己想走就走想来就来,就这么潇洒。我们不行啊!我们总想多活几天,但是因缘一尽谁也留不住。菩萨度众生的任务完成以后,即就是年轻他也会走。完不成他会到老年一直度你,他看因缘,随时可以走,没有生死的束缚。
4、只要得到解脱法体,在修善法方面虽然少施、少戒、少闻,作一点点善事会得到无量无边的果报。用佛门一句口头话就是“功德无量”。
5、只要有解脱法体,身虽处在三恶道,但是终不受这三恶道的苦。
再向上推,我们通过三十六种修悲之法,生起慈悲心,再得到解脱法体,那就是修行无障碍道的人。无障碍道的人就是得道之人,佛在悲与大悲的区别,就是一个不得道的人他只能是悲心。得道的人才称为大悲,因为得道以后所做的一切与慧共行, 你就不会做错事,说错话,更不会动错念头,一直在智慧当中, 一直在上进。这一段主要说明解脱法体的重要性。
癸3、作菩提种子分三
子1、标示菩提四种子 子2、增长菩提种子子3、求菩提时坚修八法
今初:标示菩提四种子



经文:“善男子,夫菩提者,有四种子:一者、不贪财物, 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怜悯众生。”
释:前面的一切学习就是作为菩提的种子。佛告善生,关于菩提有四种事,是菩提的种子:第一是不贪财物。世间人哪一个不贪财物,人们每天要生活,每天干活就是为了赚钱,钱越多越好,这就是众生的贪心,也是轮转六道受苦的根源。这里第一个菩提种子是不贪财物,不要贪身外之物。人们都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明明知道,没有一个不贪的。贪心无止境啊!所以行菩萨道发菩提心的人,第一个要不贪财物,具备这个心的话才能做布施的功德。一个贪财物的人,让他布施是不可能的。一个贪心重的人也不可能发菩提心。不贪财物破除对“我所”的执着,因为有我才有我所拥有的东西,本来“我”都没有,我所拥有的东西更是犹如空华,但是众生看不透,所以佛在第一条让不贪财物。首先从“我所”破起,能破我所,就已经种下了一个菩提种子。
第二个是不惜身命。就是破除对“我”的执着,众生执着自己身体是我,我的身体最宝贵。实际详细观察本来就无我。一个身见很重的人,他不可能去发菩提心,我执太强的人他不会想着去利益其他众生。一个自私自利、我执我见严重的人,不会考虑别人的事情,每个事情出来先考虑自己,更别说让他去发菩提心利益其他众生。只有不惜自己身命的人,也就是能看透我的假象, 破除我执的人才会不惜身命。只有真正的破除我执,才能真正的发菩提心,救度利益一切众生。以上这两条,不贪财物,不惜身命,就是破除对“我”和“我所”的执着。就是要放得下,这叫



看破放下。把“我”和“我所”放不下,菩提种子生不起来,这是修学菩萨道的人,对自身要下的一番功夫。
第三是修行忍辱。当破除了“我”和“我所”的执着之后, 进一步就要修行忍辱。如果我和我所破除不了,要修忍辱是很难的。前面是对自身的修行,这里是对其他众生正确的对待方法。一个没有忍辱功夫的人,他就会和人斗争。我们世间一切的斗争,一切的不团结,都是众生的我见在起作用。都以自己为圆心,有我,我的见解正确,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就会和你斗争。所以世间讲优胜劣汰,哪里有优劣呢?所以世间的斗争都是众生我见的产物,我见是建立在我和我所这个基础上。当破了我和我所以后,我见也会越来越弱。所以一个我见重的人,他不可能去慈悲利益他人,只有破除了我执、我见的人才能去利益他人,才能去修自己那个真正的慈悲心,当慈悲心生起来之后,才能真正的修忍辱。对众生加在自身的一切违缘就能忍下来,有我就忍不下来。看不透这个世间的空性,修忍辱确实很难,当看透这个世间无我无常,是苦的、是空的,这时候一切都能忍耐下来。所以修忍辱就是种下一个菩提种子。
第四就是怜悯众生。破除了我和我所,破除了我执我见。将恶法破除以后,让内心充满善法,善法最主要的就要有怜悯心。修习发菩提心要怜悯众生,对自己要修忍辱,不生嗔恨心。对别人要修怜悯心,要怜悯一切受苦众生。怜悯心就是菩提的一个种子,这样自己的悲心才会增长,菩提心才会生起。
所以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就具备了发菩提心的因素,称为



菩提心四种子。
这四件事很重要。因为要发菩提心,必须要做到这四点。做不到,菩提心就没有种子,也就发不起菩提心,后面的一切就别谈了。
子2、增长菩提种子分二
丑1:增长菩提种子 丑2:增长炽然菩提种子今初:增长菩提种子
经文:“善男子,增长如是菩提种子,复有五事:一者、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三者、勤行精进,不休不息,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有智之人修菩提时,常当修集如是五事。”
释:佛在上面讲了菩提四种子以后,接着开示怎样修行,能让这四个种子增长起来。下面又讲了五件事情,这五件事情就是培养增长菩提种子的,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我们去落实修行的事情。
一者、不轻己身。不要轻视自己,我们往往就觉得佛那么伟大,无上的菩提那么殊胜,我现在是个业力深重的凡夫,像我这样的人还能成佛吗?佛在这里教导我们:“于己身中,不生轻想, 言我不能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要轻视自己的佛性。傲慢我们不要有,但成佛之心一定要有。要有我决定能成佛的这个信心。因为佛说了每个众生都有成佛的这个因素,因为人人都有佛
性,不管什么人,都能成佛。所以在这里,佛告诉我们不要轻视



自己,不要经常说我不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定要给自己内心埋下一个很好的菩提种子——我决定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别人能成佛我也能成佛。即就你现在是个愚痴的人,不识字的人,甚至什么都不如人的人,但是你的佛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决定能成佛。所以对自己一定要下一个,我决定能成佛的定义,要有这种信心。千万不敢自卑,因为自卑心对修行菩提道是一种危害。不要看轻自己这个佛性,因为佛性人人平等,包括诸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性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学佛人,特别是想修解脱道的人,首先应具备的正确心态。有了这种坚定的成佛道、度众生的信心,也就是培养增长菩提种子。
二者、受苦不厌。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受很多的苦,没有那么舒服的。世间要干成某一件事,都要起早贪黑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我们现在修出离轮回的解脱道,在成佛的这个道路上, 难道不吃苦能轻松的成就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要吃很多的苦头。但是有坚定的菩提心作后盾,就会不怕苦不怕累。所以修行当中一定要吃苦。一个行菩萨道的人,连自己的身命都不惜,吃点苦还怕什么呢?所以佛教导我们: “自身受苦,心不厌悔。”一个不要命的人他会不怕苦。只有贪着自己身体的人,才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苦那也苦,就有种种的理由。所以,当自己在受苦的时候要不厌不悔,始终用一种欢喜的心,去接受外面的这些境界。要用欢喜心、不退转心,精进的修行下去,这是心的力量。修学佛法靠的是心力,心上有力
量行为上才会不退。没有心力的人行为上绝对会退下去。会一哄



而上,一哄而下。听法的时候,听的欢喜马上发心。遇到境界, 遇到困难,遇到苦事马上退下来,怨天尤人。这是对解脱道没有了解的人,没有出离心的人,才会这样作。所以修行要精进,通过自己的受苦,将这种苦痛的感觉推己及人,推想到其他众生。想到我自己都这样苦,其他众生都在苦痛当中,生起救度众生之心。这种心就是慈悲心,就是怜悯心,也就是在增长菩提种子。
三者、要勤行精进。修行主要靠精进,不休不息,度众生这方面也一样要精进。为了成就菩提道,一定要精进的修行,不敢懈怠。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保持菩提心不退,不要忘失菩提心,要精进的修行。只有常行精进,菩提道业才能成就;只有不休不息的自利利他,才能增长菩提种子。就好像给地里种了庄稼,要不断的浇水、施肥、除草,培养才会有好收成。菩提种子也是这样,只有精进的去劳作,才会茁壮成长。
四者、救济众生无量苦恼。通过推己及人的作观,知道一切众生都在痛苦当中,别人受苦就等于自己在受苦,这种感觉每个人都有。大家想一想:当你自己的儿女在病苦当中,你内心着急不着急。一个菩萨行者,对于一切众生的苦就好像这个一样。在修习发菩提心里面,佛已经教给我们,一个修菩提心的人,要观一切众生都像自己儿子一样。别人痛苦就会感同身受,众生受苦就是自己在受苦。经常想着救济众生无量苦恼。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只有成佛才有能力救众生。要培养代众生受苦之心,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 我宁愿代他受苦,这样不断的增长自己菩提种子。
五者、常赞三宝微妙功德。因为佛、法、僧三宝有无量的功



德。我们是三宝弟子,就要常赞三宝功德。一个修学菩萨道的人,首先对自己所归依处一定要经常赞叹,要观功念恩,想念三宝的恩德,要经常赞叹三宝。我们能进入佛门,能修学佛法,能发菩提心,能得到解脱,都是三宝的加持。如果没有三宝功德加持,这一切都没办法达到。所以,佛教我们要经常称赞,颂扬三宝微妙功德,经常观想三宝不思议的功德。我们的心和三宝的法才会相应,就能得到三宝的加持。增长自己的菩提种子。
一个有智慧的人在修菩提心的过程当中,经常要修集这五件事,用这五件事来增长培养自己的菩提种子。这是佛教给我们最好的修行方法。这部经就是佛教我们学习做菩萨,学习做佛,是最高境界的修行方法。
丑2、增长炽然菩提种子
经文:“增长炽然菩提种子,复有六事:所谓檀波罗密,乃至般若波罗密。是六种事,因一事增,谓不放逸。菩萨放逸,不能增长如是六事,若不放逸,则能增长。”
释:佛又开导我们要增长炽然菩提种子。这里用了炽然两个字,炽然形容火烧得很旺盛的样子,譬喻菩提种子就像火一样越烧越旺。要让菩提种子炽然增长起来,成为最殊胜的菩提种子, 还要修六件事情。前面那五件事培养让菩提种子长起来,这六件事情让菩提种子长得更好更茁壮。这六件事就是六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到般若波罗蜜。修这六波罗蜜可以让菩提种子很旺盛的增长起来。佛说要修好这六件事,
只因一件事而增长,这一件事就是不放逸,就是精进。如果放



逸,什么事也干不成。要精进修行下去,一事成六事皆成。可见懈怠放逸,在修行当中是最大的障碍。有的人听了法以后会精进那么几天,不听法不学的话会懈怠下去。所以最好是每天听一堂法或者看光盘。无论修什么法,都要精进。现在修的是这个《优婆塞戒经》,这一个时期把其他的全部放下,一心一意专修这部经,当你修完以后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你会有出世心、会有成佛的心、会真正的有菩提心。一个菩萨行者如果放逸的话,就不能增长六波罗蜜,更不要说增长菩提种子。所以佛要求我们要常行精进。
子3、求菩提时坚修八法
经文:“善男子,菩萨求于菩提之时,复有四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心坚难坏,三者、能行难行,四者、怜悯众生。复有四事: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 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善男子, 若有说言,离是八法,得菩提者,无有是处。
善男子,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 如是菩萨出胜一切世间之事,及诸众生。”
释:佛接着告诉善生言,善男子,一个有智慧的人在求菩提的时候,又有四件事必须做。第一是一定要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依教而行。这是行菩萨道的方法问题。前面是心理状态,要具备的正确心态。这里是具体运作的方法。方法就是你必须找善知识,不要认为自己行,认为自己行就是我执、我慢、我见,这都是害人的烦恼心所。所以佛教我们亲近善知识,在修习发菩提



心里面,第一条就是亲近善友。佛在这里实际操作上,还是亲近善友。说明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亲近的目的是为了听闻正法。好像世间一样,你要学一项技艺的话,必须要拜一个师父,你拜师父的目的是为了学他的手艺。现在修解脱道,亲近善知识,为了听闻正法。通过正法的修学才能成就菩提道业。听闻正法以后还要依教奉行。听了法以后不依教奉行,那前面一切都成虚设。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要依教奉行,千万不能依我执我见行事。如果依我执、我见、我爱行事的话,是修不上去的,耽搁的是自己,耽搁的是我们的生命。因为今天过一天,这一生永远会没有这一天,你把这一天耽搁了,就浪费了你一天的生命之光。所以不能用我执我见去修行。如果你每天做的每一件事情,用我执我见在行事的话,就都在错误当中。但是自己不知道啊!不听法不知道,听了法知道了,还不能深深的去依教奉行,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这是第一个,一定要亲近善知识,不亲近善知识会走很多冤枉路。有些学佛十多年、二十多年还是迷迷糊糊的,关键就是没有亲近善知识。
第二必须发坚固愿,立志坚固。世间干一件事情都要立大志、发大愿,才能干成。在菩提道上要有坚固的心愿,对求菩提道的这种发心要心坚难坏。任何境界,任何困难,任何障碍,都不能破坏这个愿心。发愿很重要,有些人天天在发愿,但是愿发了以后就会流于形式。有些学佛者,今天念佛好就念佛,明天持咒好就持咒,后天参禅打坐好我就参禅打坐,再大后天外面赚钱好,我就会去赚钱,没有一个坚固的志愿。所以要行菩萨道,是



生生世世行菩萨道。有些人会说了,我今生往生极乐世界,我就不考虑这个。请问:“你往生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去在那里享受吗?”是不是这样?那极乐世界成了你的保护伞,这种心态去不了极乐世界。首要条件要相信极乐世界,你信吗?再一个到极乐世界首先要厌离这个世界,你厌离吗?没有欣厌之心念佛也去不了。虽然念佛念的多,你的内心不想去。就好像一条船不停的摇橹,但是,岸上的绳子没有解开,你不停的摇船还是不走。所以要往生极乐世界必须要有欣厌之心,欣往极乐,厌离娑婆。有这个心就是这里讲的有解脱法体。这样才能去,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有坚固的志愿也是增长菩提种子最主要的一环。必须要有成就无上菩提、成就佛道的坚固志愿。那往生极乐世界目的是为了成就佛道,成就佛道的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又回到菩提愿心上, 他是不相抵触的。
第三能行难行。在坚固愿心的作用下,就能做到别人作不到的事情,做到难行能行。因为你有坚固的愿,要超过常人的苦行、忍耐力。常人没办法做的事我能做,别人忍不下的事我能忍,因为我是菩萨,我要救度众生。众生对我一切的诽谤谩骂, 加在我身上的种种逆害行为,我都能忍下来,而且是很欢喜的忍。不是强忍,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
第四要怜悯众生,因为菩提心的生起之因就是大悲心,增长菩提种子也必须要有大悲心。其表现是要用无分别心、无我的心,去怜悯一切众生。只有用大悲心、无分别心、无我的心才能真正的去怜悯众生。如果没有这三种心的话,就不可能去怜悯众



生。因为有“我”,你怜悯的就是“我”;有“分别”你怜悯的就是你的亲人;没有大悲心,你怜悯心生不起来。所以说,只要具备这三心,才能去怜悯一切众生。这样就会以众生的苦为自己苦, 众生乐为自己乐。看见众生受苦好像你自己受苦那样不自在,看见别人享受快乐你自己也跟着他欢喜。看见别人受苦的时候你内心痛心,想去救他;别人快乐的时候你不生嫉妒心,会随喜赞叹。一切都进入善法当中。
佛接着又说了四点。第一,见他得利,心生欢喜。这就是以众生乐为乐的一种心态。一般人见他得利心里不舒服,你比我强心里就不舒服。用世间一句话说:“不能让你的烟囱冒烟”。真学佛人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内心高兴,叫随喜功德。这是个最赚钱的事情,大家都不会做。比如说他花了五万十万块钱做了一件善事,你自己一分钱不花,只要内心随喜赞叹,你和他的功德一模一样。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都不会赚。就是心有问题,有无明心病。佛在这里告诉我们,见他人得到利益你内心欢喜就行了, 你就和他的利益一样,这是破除自己的嫉妒烦恼。嫉妒别人,看见别人好自己心里就不舒服,不舒服的这种感觉就是嫉妒心。佛门里讲随喜功德,能修好随喜功德,你每天都会得到很多的功德。看见别人做善事内心随喜,但不是嘴上的随喜。佛让从内心随喜。真能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随喜之心,你就具有同样的功德。
第二要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你能随喜他人的功德,表现在外 就会称赞别人的功德。众生喜欢宣扬别人的过失,几个人凑到一



块说起话就是某某人如何如何,揭别人的伤疤、说别人的过失、诽谤中伤,自己在造业。佛让转换不正确的观念,改变不良的心态,要经常称赞别人的功德。原先是将别人错误的东西保留在自己的内心,把自己内心变成一个垃圾筒。现在佛让我们称赞别人功德,我们的内心就会成为无上菩提的一种庄严。所以回过头来说,称赞别人功德就是自己在修行,而且要乐称赞,经常喜欢称赞别人功德,不是说强迫性的不自在的称赞,要养成这种好的习惯。上一条随喜功德,属于意业的随喜。经常用语言去称赞他人的功德,是口业的随喜。养成称赞别人功德的好习惯,就会破除爱说别人过失的不良习气。
第三常乐修集六念处法。随喜别人的功德,就会打扫净自己内心的垃圾。称赞别人的功德,内心就会装进清净善法,当内心干净以后才能修集六念处法。这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经常观想佛法僧三宝,想着持戒、想着布施、想着诸天善法功德。每天心里具足这六种念头,即名具足正念。要常念三宝功德,要学三宝功德,知道三宝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从我们能思能议的凡心,经常观修三宝功德,越深观三宝功德越微妙,慢慢会深入到不可思议的圣境,故要常念三宝功德。要常念自己的戒,既然受了戒,就要持好戒,故要念戒。要经常想着布施,因为无始劫来我从来不布施,通过布施能消除掉我内心的悭贪烦恼,故要念布施。要常念善法,念天功德。修十善法可生天道,佛教的修行就是止恶行善的全过程。不断的止恶修
善,增长对三宝的信心,增长自己的菩提心种。



第四是勤说生死所有过咎。要真正得到解脱法体,就要经常观察生死对人的危害性,观察生死所有过咎。生死轮回是最痛苦的,不学佛的人不相信六道轮回,学佛的人相信有六道轮回,相信有分段生死。相信这一期生命,只是无始劫来生死长河中的一小段,我们在生死当中,从来就没有停过,没有休息过。因此, 佛说是生死疲劳。所以要观无常,这世界是无常、我们的身体是无常、我们的念头是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既然是无常,没有必要在这个世间去执着什么?没有爱什么?也没有恨的什么?因为他是无常的。要观苦,这个世间是苦的,没有快乐可言。家人团聚在一块虽然是幸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离别,会老死。老苦会出现,谁也帮不了谁的忙。老苦出现是你自己应受的苦,别人不能帮你的忙。死苦出现,也是你自己要受这个苦。只有修学佛法,依靠三宝才会真正解决这些苦事。所以三宝对我们最亲, 有一句话说:“进了佛家门,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同参道友, 都是佛的弟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解脱,再精进修行,所以要观苦。要观空。因为世间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因缘和合无自性,无自性就是虚妄的,不实在的。因缘合就会产生这个法,因缘离就会没有这个法。因缘合我们就会生在这个世间, 因缘离我们就会从这个世间消失,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要观空性。要观无我,不要认为有个我,有我才会有苦,无我才会真正的离苦。有我才会有生死,无我会了脱生死,故要观修无我。这些都是我们要常常观修的几个方面,要观这个世间苦、
空、无常、无我之理。如果不作如是观,就永远在六道里面不能



出离。而且还要向人宣说,现在迷惑造业,业的力量会导致以后去六道里面轮转,轮转就会受苦,这种惑业苦如果不断的话,就会永远无止境的流转下去,这种生死轮回永无出头之日。今生好不容易生成为人,利用这个人身,赶快修行解脱道。一旦堕落下去解脱无期,因为只有人才能修行。只有自己启迷开悟,也让其他众生启迷开悟,才能成就菩提道果。
以上八法,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从心行上需要观修的实际操作方法。有些人不知道怎么修行,佛在这里说的清清楚楚。你能做到就是菩萨,做不到就是凡夫。能做到你就解脱,做不到就继续受苦,修行是自己的事情。此八种法就是一个求菩提者必须应修之法,若有人说离开这八种法,求得菩提的话,佛说无有是处。若想求到菩提,必须修这八法。
最后,佛总结初发菩提心的殊胜。如果一个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他就名为众生的无上福田。只要你发了这个心,依照上面佛讲的这些理论去发心,你就会成为众生的无上福田,你就会给众生带来福报。这样的菩萨已经超过了一切世间的人和事。
诠论:这一大段,佛以菩提种子为核心,开示了在求菩提、发菩提心时,怎样让菩提种子增长的具体修行方法。要行菩萨道必须发菩提心,要发菩提心必须要有慈悲心作为他的生因,用解脱法作为他的了因。这里面有四个层次由浅到深,步步深入。
1、首先标明菩提四种子,也就是求菩提者应具备的四种心态。
(1) 不贪财物 (2)不惜身命 (3)修行忍辱 (4)怜悯众生
2、增长这四种子的具体修法。即五法、六事:



(1) 增长菩提种子五法:
①于己身中,不生轻想,言我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②自身受苦,心不厌悔。 ③勤行精进,不休不息。
④救济众生无量苦恼。 ⑤常赞三宝微妙功德。
(2) 炽然菩提种子六事:即是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
菩萨要修这六波罗蜜才能增长菩提种子。佛说要做好这六件事,唯有一事能令增长,就是不放逸,要精进。总结出了一切修行都要精进不放逸。
3、求菩提时还要兼修的八种法,一共两组四事:
(1) 初四法:
①亲近善友 ②心坚难坏 ③能行难行 ④怜悯众生
(2) 次四法:
①见他得利,心生欢喜(随喜功德) ②常乐称赞他人功德
③常修六念法 ④勤说生死过患。
这八法能坚固菩提种子,都是日常生活之中应修之事,不是说说而已。佛不是神,佛是导师、是教师。他把道理开示出来,把修行方法教给我们,还必须要我们自己去修行,才能达到目的。
4、说明发无上菩提心的利益。依教而行发了大菩提心以后, 你就可以成为众生的良福田。因为你是为利益众生而做的,这一切都建立在利益众生方面,不为自私自利,你就可以成为众生的良福田。这样的菩萨已经超过世间的一切事情及所有众生。世间做再多的事情,干再大的事业,比起菩萨利生的事业,都显得微



不足道了。这就是菩提心的利益,当一个这样的菩萨在我们身边的时候,人人都能得到他的护佑,他真是众生的大福田。
癸4、明佛难得
经文:“善男子,虽有人言无量世界,有无量佛,然此佛道甚为难得。何以故?世界无边,众生亦尔;众生无边,佛亦如是。假使佛道当易得者,一佛世尊则应化度一切众生,若尔者, 世界众生则为有边。善男子,佛出世时,能度九万九那由他人, 声闻弟子,度一那由他,而诸众生,犹不可尽,故名无边。是故我于声闻经说,无十方佛。所以者何?恐诸众生轻佛道故,诸佛圣道,非世所摄,是故如来,说无虚妄。如来世尊无有妒心,以难得故,说无十方诸佛世尊。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不能究竟行菩萨道。若人难言,若有现在无量诸佛,何故经中,但说过去、未来二世有无量佛,不说现在无量佛耶?善男子,我一国说,过去、未来有恒沙佛,现在世中唯一佛耳!
善男子,真实义者,能得佛道,无量众生,修行佛道,多有退转,时有一人乃能得度,如庵罗华及鱼子等。”
释:这一段佛主要讲“佛道难成”之义理。佛前面说让大家成佛,好好修行,人人都能成佛。但是,又怕众生认为佛道很容易成而轻视。因为成佛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这里就讲佛道难成的这个道理。佛开宗明义的点明佛道难成,不下一番功夫是不可能的。
佛对善生说,善男子,虽有人说,在无量世界有无量佛。不
要以为有这么多的佛,就认为佛道容易成。但实际上,佛道是最



难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世界无边,众生也是无边的;众生无边,十方诸佛当然也就很多了。
如果说佛道容易修成的话,那么一尊佛出世,就应度尽一切众生。如果这样的话,世界和众生就有边际了,就不是无边了。正因为度不完才说世界无边,众生无边,诸佛也就无边了。所以佛在这里用众生无边,说明佛道难成之理。
再下来,一尊佛出世具体能度多少人呢?佛在这里说能度九万九那由他人。一个声闻弟子出世能度一那由他人,和佛比起来就差得远了。这也是佛菩提和声闻菩提差别的地方。即是这样,也度不尽所有众生,因为众生无边故。
以这个原因,佛在声闻经中说,没有十方佛。佛说这个话是应机说法,对着当时听法者的根机说的这个法。所以就说没有十方佛。
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怕众生轻视佛道之故。说十方有这么多佛,认为成佛很容易,所以他就轻视。因为诸佛圣道,不是世俗谛的范围之内能了知的,佛的圣意非世俗谛所摄,他大大超出了世间范围。世间凡夫对于佛的境界,只能是不可思议。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维,无法能达到佛的境界,所以说不可思议。 如来所说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决无一点虚妄之言。只是我们凡夫很难悟知而已,所以说不可思议。不能用凡夫心去推如来圣意,以为如来嫉妒其他佛,故作此说。诸佛世尊根本就没有嫉妒心。反过来说有嫉妒心也成不了佛,成了佛以后绝对没有嫉妒心。因为以佛道难得故,怕众生轻视佛道而造业,故说没有十方



诸佛世尊,为了让众生对佛道生起尊重心。
佛又告诉善生说,善男子,有无量的众生发了菩提心,但都不能究竟彻底的行菩萨道。佛道难成,难就难在这里。都在发心,都想修行,在行菩萨道当中有许多就退了,不能坚持到底。中间一退,又轮落六道。
或者有人故意问难言:“若有现在无量诸佛,那为什么在经中但说有过去、未来无量诸佛,不说现在无量诸佛呢?”佛说, 善男子,就一佛教化的国土来说,有过去、未来无量诸佛。在这个国土上,过去有无量诸佛,曾经出现于世教化众生;未来有无量诸佛,将出现于世教化众生。所以就这一佛国土而言,过去未来都有恒沙诸佛出世。那么现在呢?就我释迦牟尼一尊佛,教化这一国的众生。
佛又说,从实际意义来说,只要真正得到“解脱法”的人, 只要能真正发心,真正行菩萨道,佛道虽然这么难成,但决定是能得到的。这和前面佛说的观菩提是可得法,是相应的。只要发心,坚持下去的一定能得到。但在修行佛道这无量世中,要精进的行菩萨道,在这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会退转,那佛道就难成了。在此无量众生中,无量时限内仅有一人乃能成就佛果。就好像庵罗华树一样,开许多花,但是只有一两个能结籽,其他开的都是空花。又好像鱼子一样,一个鱼能产千万颗卵子,但卵能孵化出来的鱼,只有一两条而已。
学佛成就佛道也和这个道理一样,发心的时候人很多,最终只有一个人成佛,其他人都被中途所淘汰。



诠论:这里面有几个道理要搞明白。
一是要明白一切众生通过修行都能成佛这个道理。但不能听说十方诸佛无量就轻视佛道。成佛之道的确是很艰难的。也不要说佛道难成我们就没希望。轻视不行,自卑也不行。佛道能成, 但是修行道路却很难,这是第一个要明白的道理。
二是要明白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这个事实。佛在这里说无十方佛,就是怕众生轻视才说无十方佛,是个方便说。这是第二个要明白的道理。
三是因为世界无边,众生无边,诸佛也是无边的。无边就是没有办法去计算。诸佛以世界众生而显。这是第三个要明白的道理。
四是就释迦牟尼佛这一个佛国土而言,过去有恒沙诸佛,未来也有恒沙诸佛,而现在呢?仅有一尊佛。就一个佛国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际来说,现在只有一尊佛。说明诸佛出世难遭难遇,这是第四个要明白的道理。
我们发的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无上佛道是能成功的,贵在坚持。这一句佛道无上誓愿成,就是难成能成。
解词:那由他——又名那由多,印度数量名称。依《俱舍论》卷十二所载:十阿庾多为一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一那由多; 故一那由多为一阿庾多之百倍,一阿庾多为十亿,故一那由多为千亿。通常以此为佛教所说那由多之数量。此外就印度一般数法而言:阿庾多为一万,那由多则为百万。



癸5、显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得解脱分法是不为难,在家得者,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告善生言,善男子,有两种菩萨:一者在家菩萨,二者出家菩萨。出家菩萨修得解脱分法是不为难,在家菩萨要修得此解脱分法,实在是太难了。为什么?因为在家人每天有许多恶的因缘所缠绕故难。佛在每一品后面都有赞叹在家修行的殊胜。
总结:这一品主要说明得解脱分法的重要性。
首先说明前一品修悲心是菩提心的“生因”;通过修悲得解脱分法,解脱法体又是菩提心的“了因”。要搞清楚,悲心和解脱分法以及菩提心,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明白解脱法体从何而得?解脱法体是从身口意,通过惠施、持戒、多闻行这三方便而得到的。只有人道众生,能行此三方便,也最容易得到解脱法体。所以菩萨将他生天之因,回向人道就是这个原因。
第三要明白蕙施、持戒、多闻这三方便是没有定数的。不能说修多少数就得解脱法体了,而主要是在于我们的用心。用什么心能得到解脱法体呢?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能深见涅槃功德安乐。这个关键要搞清楚。用此心行这三方便就会得到解脱分法。 若不能这样一心作观,虽多行三方便,也得不到解脱分法。所以要了解这三方便没有定数,主要是看能否深观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这不但是修这一品的关键,而且是整个佛法修行的



关键。学佛就要从思想上培养出离心,有出离心才能得解脱分法。第四要了解只有听闻到佛法之时,才能得解脱分法。就是佛
出世时能听闻到解脱法,声闻出世时能听到解脱法,净居天说解脱法时能听闻到解脱法。只有这三个时间因缘,能听到解脱法。只有听到解脱法,才能得解脱分法。听不到就不想出离,因为解脱是凡夫所不可思议之事,佛法难闻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从所得的人来看,只有南瞻部洲的人道众生,具足得解脱分法的一切因缘。前面佛通过比较,天道众生和无色界众生, 以及北俱卢洲这些众生,他们都得不到解脱分法。因为他们不能做这三方便。只有南瞻部洲的人道众生,能做这三方便。而且这三种解脱,遇到善知识以后能由劣转胜。
第六能至心闻思修的人,得解脱分法。用至诚心闻、思、修行,缺一不可。不闻思修行不得解脱分法。
第七要知道受苦受乐不在于五趣境界。而在于得不得解脱分法。得此法者,虽在恶趣不受彼苦,最终解脱;不得者虽在善趣, 还要轮回。
第八要明白得解脱法的修行利益。从持戒而言,不论出家在家,不得解脱分法,所持的各种戒不名持戒,只名修戒。若得解脱分法方名持戒;声闻、缘觉得到解脱分法,可以三次人天往来即得具解脱,无需七返生死。菩萨得了解脱分法无量世苦行不退转,直至成佛。此不退转心胜过一切声闻、缘觉。
第九要牢记四种菩提种子。让这菩提种子在你心里发芽生 根。依靠悲心和解脱分法让其增长旺盛。需要实修的一共是十一



件事,八种法。
第十要明白佛道难成之义理。激发精进的信心,佛道虽然难成,但是一定能成。成佛道要经过无量的菩萨行,要经过各种苦行磨练,如果中途退心,你也与佛道无缘。
我们现在修的都是念佛法门。只有明白佛道难成的道理以后,才更认识到净土法门的殊胜。因为净土法门,一旦你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在那里就是一个不退转菩萨,在极乐世界一直就成佛了。今生能闻到净土法门,能修净土法门,确实是很殊胜的因缘。在暂短人生的平台上,念佛蒙阿弥陀佛接引救度,解决成佛难的大问题,真是兆载难逢得度的大好机会。只要依佛所说增长菩提种子的方法去修,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是念佛才能成功。若不如是观,念佛也无力,因为你不想出离。不得解脱分法,所以不得利。学了这部经,对修净土法门的念佛人有很大益处。而且对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当中的修行,都有很大的益处。














三种菩提品第五

己2、别策胜愿分二
庚1、辨胜策发 庚2、正发胜愿今初:辨胜策发分二
辛1、辨三种菩提策发 辛2、修三十二相策发今初:辨三种菩提策发分四
壬1、就所问三义答 壬2、别增举八事辨壬3、广明佛功德辨 壬4、结在家菩萨胜
今初:就所问三义答分二
癸1、善生问 癸2、就所问三义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 二者、出家。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为佛者,何故声闻、辟支佛人不名为佛?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觉法性,以何缘故不名为佛?若一切智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一切智,复以何故不名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谛。”
释:善生听明白了佛上面说的发心因、相以后,又向佛提出了以下问题。他说,世尊啊!您老人家说菩萨有在家菩萨和出家菩萨两种;菩提又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诸佛菩提三种,这三种的差别在哪里呢?我还有三个疑问:
如果说得菩提名为佛的话,那么声闻人和辟支佛人也得了菩



提,怎么不能称为佛呢?
再一个是,如果说觉悟了法性名为佛的话,那声闻、缘觉也是觉了法性的人,为什么不名为佛呢?
还有一个是,如果说一切智名为佛的话,声闻、缘觉也是一切智,又为什么不名为佛呢?善生接着说,我所说一切智的一切,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法。
诠论:善生所提的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名字上的差别。因为声闻、缘觉和佛这三个都叫“菩提”名字都一样,差别在哪里呢? 第二个是觉悟的差别。声闻、缘觉和佛都是觉悟了法性的
人,这差别又在哪里呢?
第三个是智慧的差别。声闻、缘觉和佛都是一切智。为什么声闻、缘觉不名佛呢?这些差别在哪里呢?这里所说的一切智指四谛法,四圣谛包括了世出世间双层因果。
这三者的胜劣必须判别清楚,这些问题都需要佛来解答,故善生有此问。
解词:1、法性——指诸法的真实体性。亦即宇宙一切现象所具有之真实不变之本性。一切法虽有各种不同之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火有热性,风有动性等,然此各别之属性非是实有,而皆以空为实体。故又称实性为“如”。因为“如”为诸法之本性,故称空为“法性”。
2、一切智——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1) 一切智:声缘人了知一切法之空相。如实知一切世界、众
生界,有为、无为事,因果界趣之差别,及过去、现在、未来三



世者称为一切智。
(2) 道种智:菩萨通知世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之智慧,称为道种智。这种智慧乃属菩萨的不共智。即指广学一切道法以济度众生之菩萨智。
(3) 一切种智:即佛智。据《大智度论》云:唯佛有一切种智,声闻、缘觉仅有总一切智。佛能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称一切种智。即指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一切众生之因种, 并了达诸法之寂灭相,及其行类差别之智。
善生不明白这三种智的差别,故尔请问求佛开示。从这三方面将声闻、缘觉、佛的这种胜劣差别判别清楚,为行菩萨道,策发胜愿菩提心,而选择一条最殊胜的正确之路。
癸2、就所问三义答
经文: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维得,三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维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 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
“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 二者、别相。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世尊,总相、别相, 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
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



释:前面善生提出了三个问题,下面佛就此问题来直接回答。佛回答善生说,善男子,从菩提之名来说,有三种得法:第一种是从听闻解脱法而得。第二是通过思维解脱之理而得。第三是从修行解脱而得。这就是闻思修三慧,从闻而得的叫闻慧,从思而得的叫思慧,从修而得的叫修慧。声闻人闻佛讲四谛法而悟道,是从闻而得的叫声闻,不能名佛。辟支佛人是通过思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叫缘觉。又生在无佛时代,没有听闻佛法,但是由于过去生中的善根观察花开花落,了悟万法无常而悟道,叫独觉。这些人通过思维而少有觉悟,名为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没有师父,不经过闻、思,一直修行,证悟解脱之法,得佛菩提,达到自觉,超过凡界的不觉;佛又能用自觉的法理去觉悟他人,称为觉他。超过声闻、缘觉的自觉;佛的觉行圆满,又超菩萨的觉行未圆。故佛无师独悟,从修而得,能觉悟一切众生,是故名佛。
佛接着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从觉悟的法性程度来说,因为全面了知诸法体性,故名为佛。法性有两种:一种是总相,即诸法共有总体之相状叫做总相。二者别相,就是诸法的各个差别之相。一切万法的真实体性就是这总别二相。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不知道别相,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样只知道总相,但他是从独自思维而得,不是从闻而得,名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世尊,对于万法的总别二相了了觉知,他是无师独悟,从实际修行而得到的,不像二乘人从闻、思得的,故名为佛。
善男子,从得果的差别来说,虽然都称一切智。如来世尊所
缘万法之智具足圆满,即是无所不知,名一切种智。声闻、缘觉



虽知苦集灭道四谛法,但他们所缘诸法之智不具足,不圆满。以这样的义理故,他们不名为佛。只有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圆满, 故名为佛。
诠论:这是佛直接回答善生上面提的三个问题。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告诉我们闻、思、修三慧,闻慧为下、思慧为中、修慧为上。前面讲发心当中有下、中、上三心;三乘辨析当中有下、中、上三法。发心的下、中、上三心,随各人的根性不同, 而有退转或增上。三法的下、中、上是根据闻思修的不同,所得的菩提亦有差别。这三种法也有差别,闻法是为了明理,思维是将所闻之法忍可于心,修行是将闻思之法的落实,这三者有层次深浅的不同。说明佛法的修学最终必须落实在修行上。只有精进修行,闻思的法义才会落到实处。只有闻思没有修行,所得的菩提是不彻底、不究竟的。因此就有了三乘菩提的差别。因为佛是从修行而得的,所以能知一切法,具足圆满的智慧,故名为佛。
解词:1、总相——就是诸法总体之相状。例如,无常为诸法之总相,一切法共有的相状。我们观察这个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我们人的身体,有生老病死;我们的思想,有生住异灭。这一切法虽然不同,但它都是无常的,这就是万法的总相,万法的总相就是无常之法。
2、别相——总相之一部分相状叫别相。比如人身是一总相, 眼、耳等诸根就名为别相。
一切种智为佛。如来世尊对于所缘的一切法之境,皆能圆满具足。就是说一切法的总别二相,在佛那里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了知一切种种诸法生相、灭相及种种差别,无不圆具。故如来这种智慧称为一切种智。
声闻缘觉虽知四谛,十二因缘。但其缘境之智慧,不能圆满周遍。只能称一切智,不能称一切种智。
壬2、别增举八事辨分八(重点复习25)
癸1、三兽渡河喻 癸2、以烦恼习气辨癸3、断不断疑辨 癸4、以闻思辨
癸5、净物净器喻 癸6、智行净不净辨
癸7、其行有边无边辨 癸8、独显如来断证功德今初:三兽渡河喻
经文:“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如彼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释:前面佛直接回答了善生的提问,这里佛又用譬喻的方式, 从八个方面作了更详尽的说明。
譬喻一:三兽渡河喻。比如有三个动物:兔子、马、和香象。要渡恒河,虽然都过了河。但兔子是浮水而过,从未知底;马过的时候,在水浅的地方则能至底,在水深的地方浮水而过;只有香象,高大有力,脚踩河底一直走过。
此比喻与法相合,比喻十二因缘河。众生在六道里面轮转, 声闻人渡时犹如兔子一样浮水而过;缘觉渡时就像彼马,有时触底,有时不触底;佛就好像那头香象一样,香象过的时候脚踩在



底,一步一步走过去的。如来直探诸法本源,故名为佛,二乘人不名为佛。
癸2、以烦恼习气辨
经文:“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源,故名为佛”
释:从断烦恼来说,二乘人虽也断了烦恼,但他们习气还在, 不名为佛。只有如来拨掉一切烦恼习气根源,故名为佛。
癸3、断不断疑辨
经文:“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 释:佛说善男子,根本烦恼中的“疑”有两种:烦恼疑和无记
疑。二乘人修行断了粗猛的烦恼疑,但是微细的无记疑,还没有断,就是习气。佛完全断除了这两种疑,故名为佛。二乘人已经断掉根本烦恼疑,但是微细的无记疑还在。心在无记当中,对万法微细的相状二乘人不知道。但是佛都清清楚楚了知。因为佛断尽二疑,故世间一切粗细万相,佛皆了知。众生内心一个念头, 在佛那里都清清楚楚知道,恒沙世界万法之微细相,佛皆现量了知,故名为佛。
解词:1、烦恼疑——疑是怀疑,六根本烦恼之一。六种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疑是其中之一。能障善法使之不生。
2、无记疑——心不在善,也不在恶,而在无记当中的一种无知现象。比如说地球到底有多重,地球上有多少微生物,等等一



切微细相,二乘人不知。但佛悉知之,所谓恒沙世界一滴之雨, 佛皆知头数。
癸4、以闻思辨
经文:“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维,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
释:再一个是声闻人,通过听闻佛法,悟到了空性之理,所以就不愿意多闻了。不向更深更微细处去追究,得少为足,满足于现状,故厌于多闻。缘觉人通过思维,观修十二因缘,悟到了法空之理,也是得少为足,不愿意再去做更多的思维,不向深层次观修。这二乘人都是得少为足,满足现状,不向无上佛道去进取。只有如来对于闻思从不疲厌,对于宇宙真相,一探究竟。从宏观的太空,到微观的微尘,一切诸法无不了知其究竟,故名为佛。
癸5、净物净器喻
经文:“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倶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 释:以上是从个人断烦恼用譬喻来说明,下面从行相来比喻
如来的殊胜。
譬喻二:净物净器喻。比如一个干净的物品,放在一个干净的容器内,内外都是干净的。喻与法合:声闻、缘觉所得之智慧,象净物一样虽然清净。但他自己本身还有许多习气,犹如不净器。智虽净,业报身不净。而佛就不一样,得到的是清净的智慧,修成相好光明之身,永断一切烦恼习气,身心俱净,故名为佛。



癸6、智行净不净辨
经文:“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
释:这一段接着上面说修行清净之相。净有二种:一是内证的智慧是清净的,没有邪法杂染;二是外在的行为也是清净的, 具足威仪。声闻、缘觉虽有清净的智慧,但由于业报身有习气, 行不清净。如来的智和行都是很清净的,故名为佛。所以真正清净戒行的唯有佛。
癸7、其行有边无边辨
经文:“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
释:这个行指的是自利利他行。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说,声闻、缘觉在行自利利他的时候,以自利为主,其行是有限量的。如来利益众生之行无有边际,众生无边,如来之行也是无边。众生无量,如来之行也无有限量。如来的福德智能,神通道力也是无量无边的,故名为佛。
癸8、独显如来断证功德
经文:“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释:通过上面各方面的比较,这里独显佛的功德。佛说:如来能在最后一个念头,断除二障:一是智慧障,又名所知障;二是



解脱障,又名烦恼障。断除二障得断功德,成就佛道得证功德。佛得了断、证两种功德,故名为佛。因为如来俱足智因,就是从最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俱足智果,就是得断、证两种功德成就佛道。从因到果都是佛智,故名为佛。
诠论:以上佛从八个方面,通过两种比喻,显明了二乘菩提和佛菩提的差别点,最后独显佛菩提的殊胜。让学人发菩提心, 就要发成佛的无上菩提心。不要发二乘菩提心。我们在晚课里有: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菩提心,佛就要我们发这样的大菩提心。
只有修行断烦恼才能得到佛的断功德。只有自性智慧光明自然显发,才会得到佛的证功德。修行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种境界,但是必须要了解佛为什么在这里,要用声闻、缘觉、佛三种菩提来作比较呢?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凡夫,离声闻菩提都还差的很远,更别说佛菩提了。
这三种菩提好像初中、高中、大学的比较,我们现在是上幼儿班学不懂。但是要知道佛在这里说这三种菩提差别的目的, 就要我们向最高目标奋斗。比如说初中、高中、大学。佛要我们最后考上大学,不要在初中停下,也不要在高中停下,要直上大学,就这个道理。我们必须了解无上的佛菩提,才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修行方法佛都教给了我们,别想现在做不到。如果将自己划在做不到的范围之内,从发心这里你就已经被淘汰了,更别



说在无量劫行菩萨道当中退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发心, 行菩萨道的时候再精进努力。不要在刚开始入门就被自己淘汰掉。
解词:1、解脱障——又名定障、能障害禅定,遂不得具解脱。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又作,不染污无知定障,俱解脱障等。
此解脱障与烦恼障区别在于:烦恼障能障害智慧,遂不得慧解脱。而解脱障能障害禅定,遂不得俱解脱,故此障能障涅槃妙果。
2、智因、智果——智因是以慧波罗密为因,能感菩提智果, 故称般若波罗密为智因,就是具足菩提心。
智果就是成就无上之果,亦即成就佛果。
壬3、广明佛功德辨分四
癸1、总示佛功德 癸2、别显身心二力癸3、列举诸德号 癸4、结非声缘比
今初:总示佛功德
经文:“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有大怜愍,救拔苦恼,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释:这一段是总示佛的功德,学佛人对佛功德如果不知、不信,永远也学不进去。佛的这些功德都是实实在在亲证到的,如



来所说的每一句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一点说错的地方。也没有一点点虚妄,都是真实之语。这一点要绝对相信,不学佛的人对佛说的话认为是一种神话,不可思议的地方就认为是迷信。站在凡夫的角度上去看佛说的话,就会产生这种想法。曾经有个人就说过:“佛说的话都是好话,但你不要信,你信了就会上当。”这是自相矛盾的愚痴之谈。既然认为是好话,为什么不信呢?既然知道上当,为什么又要说是好话呢?这个说法就有问题。在佛的境界里,佛说的每一句话,绝对没有一点点错误,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
如来的智慧是圆融无碍的。对什么人讲什么法,总的让你得到解脱为目的。他顺着众生的根性随意而示导。乐说也是圆融无碍的,所以如来说的话绝对真实可信,叫圣言量。我们要坚决相信佛语,坚决相信圣言量。
因为佛具足因智,了知万法的起灭因缘,了知一切众生心行的功德。佛什么都知道,众生内心的精神世界,在佛那里清清楚楚显现。我们把自己的念头都搞不清楚,佛能搞清楚。所以佛说的话绝对是真实的。
凡夫众生通过现量和比量认知事物以外,有些无法用思维和语言去说清楚,而实际存在的东西,这种现象就需要靠圣人的言教去解释,这叫圣言量。我们现在学佛的这些功德,就是要认知佛圣言量的真实性,而产生信心。如果不相信你就失去了一个得度的机会,失去了这个人身的修行机会,所以对于佛说的一切话要毫无条件的去相信,这叫相信圣言量。



有些人问了,那不成了迷信了吗?凡是对一件事物不经过自己周密的思考审查,就盲目相信这叫迷信。我们对佛圣言量的相信叫正信,不叫迷信。什么叫正信?就是通过对佛这种教法的学习,通过自己闻思观察确定他的正确性,相信佛说的话的真实性,这叫做正信。这叫做相信佛的圣言量。因为佛说的这些话, 我们自己现在无法去亲证达到那种境界,只有相信。只要通过修行,当自己亲证达到了那种境界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佛说的一切都很真实。但是如果在凡夫地,你怀疑佛说的话,就会障碍你修行解脱法。学佛人一定要信,佛在经里告诉我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个信是要建立在闻思的这种情况下,通过自己观察思维相信佛的圣言量,不是盲目的迷信。只有通过思维观察了知他的正确性,这才是正信不是迷信。佛曾经告诉他的弟子,我所说的这些法你们要好好的思维,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益,你再去依教奉行,如果这个法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利益的话,你可以不因为我是你们的导师就盲目的去相信。所以学佛要相信圣言量。这样不但是正信,而且是智信。通过智慧观察去相信。
为什么说如来说的话绝对真实呢?因为如来具足能了解一切众生,因地心行的这种智慧。佛在《金刚经》里面说:“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佛说的话绝对是真实的,佛对机说法就好像医生看病一样,他开的这个药方能真正治好你的病,对你来说绝对是真实的。
佛还具足时智。知一切时,佛会不适时机的去开导众生,恰



到好处的救度众生。当众生正需要的时候,佛就会显在面前,而且能用正确的方法使你得到解脱。以此而论,在我们人世间,在生活当中确实不敢轻视每一位众生。在你周围就不知道哪一位是佛,为了解救你,专门生在你跟前,和你一块生活。所以对一切众生要恭敬,这样就不会造业。如果不恭敬别人,就会造下业。佛有这种智慧他知时,恰到好处的来救度你。有些学佛人就有这种感觉,当你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只要是诚心学佛的,恰好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就有人帮你说一句话,就会解决你的问题。你所做的一切事情,佛菩萨会给你安排的挺好,对于真诚下功夫学佛的人,佛绝对不失时。
佛让我们断除烦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佛讲的这些修行方法,都是真实谛语。现在有人说戒律过时了。佛在两千多年前讲的戒律,现在好像过时了,能过时吗?佛的戒律主要是对治众生的贪嗔痴烦恼。现在社会文明,科学倡明,表相上看比古人生活条件好的多了。但是现在众生的烦恼,也比古人多的多了。正因为现在烦恼多,所以有许多人会得抑郁症。烦恼太多不知道自己一天在干什么?忧郁啊!所以说只要众生有烦恼,佛的戒律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一定要相信,佛在众生最需要的时候,会不适时机的来救度,就看自己愿意不愿意接受佛的这种救度。
如来还具足相智,知一切世界众生因果差别的种种行相。就是知一切众生的修因之相,得果之相,以及各类众生身心变化差别之相,佛有这种能力。所以众生所做的一切,所想的一切,所



梦到的一切。包括前生后世的一切因果相,佛都清清楚楚了知。你生从何来,死向何去。佛都会知道。因为佛具足这种相智,就是知万法行相的智慧。
如来的身口意三业,都是最清净无染的,所以没有覆藏。佛说话不需要覆藏,也没有必要覆藏。众生都有隐私,自己内心深处那些隐私怕人知道。在佛那里没有覆藏的隐私,如来没有隐藏的事情。因此也不需要去守护什么。佛是真正的完人,无有一点过失。因为有以上智慧功德,所以佛说的话都是称性而谈,是从大智海里流出的甘露法语。对众生只能有好处,没有一点坏处。
以上是对佛语功德的开示。
如来又能彻底清楚的了知,一切众生烦恼是怎样生起的,是怎样发展的,又怎样消失掉的。一切的起灭因缘,如来悉知。众生观察不到自己内心的微细行相,自己的烦恼有时自己都不知道是怎样起的?故称无明烦恼。但佛一切皆清清楚楚悉知。所以在佛前发露忏悔,能消掉我们的罪业。佛就有这么大的功德。
凡夫众生的心整天被境界所转。特别是世间的八风,吹得众生迷迷糊糊。哪八种风呢?
利:就是利益,众生可以见利忘义,得意忘形,名利害死人。但是众生都喜欢,都愿意让这个名利把自己害死。这就是利令智昏,让我们没有智慧。
衰:就是衰败。无常的世间有盛就有衰,这是很正常的。但是众生在盛的时候会得意忘形,在衰败的时候就不能自控,心情就降到了最低谷。有些人甚至会自杀,他就不知道这是一种假象。



毁:就是毁谤、诋毁。听到别人诽谤自己,会马上起嗔恨心。会去争执、分辨,会去斗争。就会失去理智的头脑。
誉:就是赞誉、名誉,众生得到好的荣誉,可以一辈子为此而自豪。荣誉会让众生自傲,自大。有人保护名誉比生命还重要。
称:就是称赞、夸奖。众生爱听好话,一个小学生就喜欢让老师多夸奖他一下,喜欢别人称赞,这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一种习气,爱听好话,爱听顺耳的话,爱听赞美之词,众生都喜欢这样。当听到赞美之词的时候,就会忘乎所以,就会失去理智。正因为是这样,有些骗子就会专门称赞人,将你说的高兴,没有理智就没有智慧,就容易被骗。一位老师教学生说:“你们以后走上社会,要说老实话,不要骗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被那些拍马屁的把你糊弄,防止上当受骗。” 他问学生:“你们以后出去先做什么?”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做许多高帽子,见一个人给他戴一个高帽子,他就高兴了。”老师说:“你这是骗人,你不能这样。”学生说:“老师呀!世间的人有哪一个像老师这样, 正直无私的不骗人,您这种人太少了。只有老师您不说假话,才真正是我们的师范。”几句话把老师说的高兴起来了。这学生说: “老师,我第一顶高帽子已经给你戴上了。”所以人都爱听好话。
讥,就是挖苦、讥讽,讥笑。众生听到不顺耳的话,不利自己的话,不随自己心的话就会生气,就会烦恼。将自己交给了别人的这一句话上,本来你高高兴兴的,听见别人讥讽一句话, 把你这高兴劲没了,你就会烦恼起来。将自己的心掌控在别人身上,这就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表现。



苦:就是痛苦,我们身体所受的苦。有苦就想找快乐,但又不知道找快乐的正确方法。没有钱用就是苦,这日子就是苦日子, 为了赚钱,就去造业。正因为是这样,做生意的才有了欺行霸市、卖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出现;为了赚钱可以不惜别人的痛苦去杀人、抢劫,这样造下业,对自己而言以后会更苦,他不知道。所以都想离苦得乐,这是众生的本能,但是都不知道求快乐的正确方法。所以众生在受苦的时候,就会不择手段的去找快乐,会给自己以后种下更苦的因。
乐:就是快乐、安乐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众生得到快乐以后,就会去求更刺激的东西。现在人的生活,可以说比古人幸福的多了,但是满足了吗?还不满足,有钱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去寻找更刺激的生活。从吃的方面,吃一般五谷杂粮不行,还要吃肉。杀众生吃还不行,又虐杀而食。大家听过吃猴脑吗?把一个活生生的猴子,卡在这饭桌中间,周围坐一大堆人,把猴子脑盖揭开,活生生的用勺子舀着猴子的脑浆在吃,猴子在下面疼得乱叫。这个残忍不残忍?为了自己所谓的乐,不知道其他众生的苦,这样虐待动物。现在的皮草生意很好,众生的皮毛穿在身上很高雅、时髦。不知这衣服是剥下众生的皮做的,剥皮的时候活生生的把皮剥下,皮都剥完了这众生还活着呢,疼的在那里乱颤。残忍不残忍?把众生的毛披在自己身上,图暖和、快乐!为了自己的乐,不知道其他众生的苦!所以学佛人不要穿皮革,不要披兽毛,原因在这里。我们要有慈悲心啊!得到快乐以后,无止境的贪心会继续去追求,这样就会懈怠、堕落下去。佛说:“富



贵学道难”,对于一个富裕的人,让他学道修行他才不呢,他就不知道这种快乐是暂时的,会一晃而过,之后会迎来更痛苦的事情。不知道这些快乐完全是空花水月,如电、如泡的东西。还乐在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说这八法,也叫八风。吹的众生有时高兴有时痛苦,有时嗔恨,有时欢喜,有时想和人斗,有时又和人亲的不得了。都是在这八风当中来回飘荡,身不由己。这八风吹得众生东倒西歪迷于正路,永远去受苦。
大文豪苏东坡,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他们经常谈经论道说的很投机。有一天苏东坡突然灵机一动,作了个偈语:“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觉得这个偈语太好了,高兴的不得了。心想首先让师父去看一看,肯定会赞叹我。就派书童驾着小船过江去找佛印禅师。这书童递上书信, 佛印禅师看了偈子以后,在下面写了两个字:“放屁”。让书童拿了回去。苏东坡看了这两字他心里受不了,看来看去这四句话没有一点错误,赞叹佛呢!也暗喻他自己现在的修行功夫。就这样他越看越不对劲,这师父怎么能批这两字骂我?这不行,他亲自驾着船去找师父论理。他怒冲冲的过了江以后,师父连门都没开,门口写了一句话:“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放屁” 两个字就让你生气了,看来还是被八风所动。
所以众生最容易被境界所转,如来不会被世间这八法所倾动,所污染。在佛境界绝对不会这样,你赞叹佛,佛是这个样子如如不动;你诽谤佛,他还是这个样子如如不动,你甚至打他杀



他,你剁了他的胳膊他还是这个样子,如如不动。佛在往昔是忍辱仙人,在树林里修行的时候,歌利王带着他的宫女去打猎,他跑到前面去追猎物,宫女们看见这坐了位修行人,就围在这修行人跟前,忍辱仙人就给她们讲一些解脱的道理,这些宫女听了很欢喜,歌利王回来一看,这修行人把他宫女集在这里给她们讲道,他心里生气说:“你在这干什么?”修行人说:“我修忍辱,” 他说:“好!你修忍辱,我剁你一个胳膊看你能忍不能忍,就用刀把他一个胳膊剁下了,这个修行人还是忍而不动,后来把四肢都剁了,但是这个忍辱仙人,还是忍而不动。他身体虽然很疼痛, 但是内心没有一点嗔恨心。后来天神看见这个事情,大风大雨下起来,歌利王害怕了,说:“我这样剁你你不生嗔恨心吗?”这人说:“我不生嗔恨心,我成道以后,还要先救度你。”佛成道以后第一个度的就是乔陈如,乔陈如就是前世剁了佛四肢的那个暴君。因为佛用无我的大智慧,在八法面前会如如不动。
当我们修到这个境界,也会做到如如不动。我们现在没有到这个境界,看起来很难做到。但是可以通过有些对比的事例,来证明我们能做到。比如说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假若拿了一个水果糖被别人抢去以后,你会不会和他去斗?在小孩子那里这个水果糖是他最重要的东西,他会和别的孩子打闹的不可开交。因为他当时那个境界就是小孩子的境界,他的利益范围就这水果糖。但是反过来说在坐的各位,有哪一个会为一个水果糖和人过不去,打得不可开交,绝对不会吧。因为我们的境界现在己经超过了小孩子的境界,在小孩子那里过不去的事情,我们现在能过



去,我们的境界提升了。同样,当我们修行到佛的那种境界,到那个程度以后,别说骂你,就是要你的手足、头目脑髓你都会舍给他,因为你境界到了那里。所以说如来具备了这种智慧,就有这个能力,他会自然而然的这样做,并非故意的造作。如来有很大的怜悯心,称佛为大慈大悲。所以在佛的眼里,对于受大苦恼的众生特别怜愍。可以说成佛以后,对每一个众生不管你信佛不信佛,是愚痴还是有智慧,在佛眼里都是平等对待,特别怜愍, 普同救拔。特别是对三恶道的众生,他特别要救。
佛具足以上的智慧功德,接着又讲了佛真实的神通道力。也就是佛救度众生的这种能力。知道佛有这种智慧,而且有这种能力,才会对佛产生永恒不变的信心。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这些在前面己经学过了。还有身、心二力,悉皆圆满具足。
以上都是佛的智慧德能,佛皆圆满具足证得,也就是说佛达到了这个水平,已经有这个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任运发挥。
诠论: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我们必须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佛语无虚。佛说的话没有虚言,要坚决相信不能怀疑。
第二,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念都在佛的大智慧观照下。恶心佛知道,善心佛亦知,甚至你自己不知道的念头,佛也知道。
第三,要明白佛有大怜悯心,佛有大慈大悲之心,有救拔苦恼众生之心。佛不会舍弃我们,佛对每一个众生都不会舍弃。不因为不信佛,佛就不管我们;也不因为罪大恶极,佛就不管我;



在佛那里都不舍弃,关键是要你自己回过头来。佛教有一句话: 放下屠刀,立即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关键是我们不知道回头,佛想救度也无可奈何,因为佛有能力,有能救我们的这种能力,佛已经证到了。就看我们信不信,就看我们学不学,就看我们是真信还是假信,是真学还是假学,是正信还是邪信,这都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癸2、别显身心二力
经文:“云何身力具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 六。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由乾陀山 有一香象,名伊罗钵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
释:这里专讲上一段说的佛身心二力,佛用比喻来显示这二力的殊胜。首先看佛的身力。比如三十三天有一个大城,叫善见城,释提桓因住在城里,就是三十三天的中心,也就是世间人讲的玉皇大帝。这个城纵广有十万里,城中有百万所宫殿房屋,城里共有10666666 这么多人天人。每年在夏三月的时候,天主释提桓因,他打算到一个叫波利质多林的地方去旅游。当他动这个念头的时候,在乾陀山上有一个香象,叫伊罗钵那。这个象的力量



很大,他长了七个头。帝释天想去质多林游玩的这个念头一动, 香象马上就知道,他自己就来到帝释天那里。象头上就驮着善见城所有的这一千多万人,很快就到相距五十由旬的质多林中。这头香象的身力,超过其他所有香象的力量。比如说有同样这么大力量的香象一万八千头,他们的力量加在一块和佛的身力相比, 还敌不过佛的一节之力。说明佛的身体力量要多大,佛的身力超胜了一切众生的身力。
下面再说佛的心力,再看佛的心量有多大。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十方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的。不仅仅我们这个地球上有人,宇宙、太空间是无量无边的,所有星球上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的。佛的心力也是无量无边的。因为世界、众生无量无边,佛的心力也是无量无边。佛有如是身心二力。佛在这里说:“是故如来,独得名佛,”不是二乘人,能称为佛的。
用这个比喻来说明,佛身、心二力的殊胜,让我们了解一下佛有多大的能力。知道我们所归依的老师的德能有多大。用现在话说要知道佛有多大的本事,才能真正的去相信归依。
解词:乾陀山——此山系黄金而成,高四万由旬,位于铁围山与须弥山间的七金山中最内之山。就是七重金山最里面的这一重金山叫做乾陀山,与须弥山相距八万由旬。
癸3、列举诸德号
经文:“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夫,人中香象、狮子、龙王,调御示导,名大船师,名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 名净莲花、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也。是大施主、是大沙



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获得解脱。” 释:由于佛具足上面所说的诸多功德,所以佛有许多德号: 名无上师:佛在人类、天界一切导师之中,最为无上,故名
无上师。
佛不但能教导人类众生,而且天界的一切天人都以佛为导师,所以佛在讲法的时候,天界众生都会去听法,他们都拥护佛法。在经里面都有天人赞叹佛的功德。所以,称为天人之师,是为无上师。
名大丈夫:佛以大慈大悲之心,以种种善巧方便的方法调御修行者,故称调御丈夫。
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在佛的教化下都会生起坚定的信心, 都会去精进的修行,所以叫调御大丈夫。
又名人中香象:香象的身力最大,佛在人中好像香象一样出类拔萃,是身力最大者。故以香象喻之。
又名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寂声。佛说法像狮子吼,能降伏一切邪魔外道。象狮子一样威猛无比。
又名龙王:佛好像龙中之王。龙王是兴云布雨的,比喻佛像龙王一样,用甘露法雨滋润受苦众生的心田。
又名调御示导:调是调伏,御是驾驭,形容佛能调伏驾驭一切顽劣的众生,能开示指导一切众生走上解脱之道。
名大船师:比喻佛像一个高明有经验的舵手,在苦海中,能渡一切众生到达涅槃的彼岸。
名大医师:众生无明大病,无人可疗。无明就是无知,由于



无知身、口、意才会造下许多业,造下业才在六道里面不停的去受苦。佛像一位高明的医师一样,能医治一切众生无明大病。
有些人问难说:“那有病不到医院去了,找佛行不行?”说行也不行:关键是你没有信心,方法不对,你的心态不正,你的心力不够,所以佛这个医生在你跟前来说,起不了作用,这就不行; 如果你真心信佛就行。世间有一句话:“心诚则灵”你对佛心诚到什么程度,病就会好到什么程度。对佛心诚到忘我的境界,你就会没有病,癌症都会好,这就是行。关键是看能不能将那种至诚心发出来。
因为佛能治众生的身心之病。我们身体的病是怎么来的?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导致的。佛说相随心转,你经常忧郁,烦闷你就会得忧郁症,忧郁症影响你的身体就会头晕、眼花、浑身无力;你经常发怒、生嗔恨心脸就会变成青色,面容就会变得难看, 不美貌。所以说众生身体上的一切病,都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反应。要真正的美容就是美化自己的心灵,降伏自己的烦恼,使自己内心经常处在安宁快乐的状态,你的面容、身体自然就会好起来。
我们的心病就要靠佛来治,佛最会治众生的心病。佛法就能解决众生的身心烦恼,学佛就会让病情好转。世间有一句话说: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喜事人就会精神起来,这不是心理的病嘛?学佛会让人越学越快乐,越快乐身体就会越好,越好就会没有病。之所以有癌细胞,是你内心有烦恼,烦恼会导致血液不通,癌细胞会产生。当你高兴起来,身心安宁的时候,癌细胞也



会慢慢消失,好的细胞就会生起来,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所以佛法确实能治人们身心的一切疾病。关键是看我们自己信的程度到了哪里。因此称佛为大医师,阿弥陀佛就是无上医王,一称阿弥陀佛名号,就能治你所有的身心疾病。关键是我们不能如法如理,至心恳切的念下去,所以佛号在我们身上起不到多大的功效。反过来还认为佛说的这些话,不起作用。从来没有考虑过是我们自己这方面的问题。
又名大牛之王:佛就好像牛中力气最大的牛王一样威猛有力, 说明佛的智慧无人可比,如大牛之王。
又名人中牛王:佛像牛王一样,在人中最尊最上,是人中之王。佛以智慧功德、神通道力、慈悲心,教导救济众生。能让众生得到福慧,成就解脱。无人能比,故名人中牛王。
名净莲花:说明佛的身、心清净。身、口、意三业无染。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佛无师独觉:佛的成道,没有师父指导,是佛自己修得的。佛在菩提树下,独自思维宇宙人生之真理,体悟法界真相而成佛, 故称无师独觉。
佛在未出家前就学通了世间的一切技艺,学成文武全才。出家以后参访了当时外道的最高修行者,佛觉得他们都不能解决自己内心疑点。最后自己在雪山苦修了六年,这六年饿的皮包骨头,后来他觉得这样修行,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接受了牧女的供养,吃了点东西,恢复了体力。在菩提座上发愿:“如果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誓不起此座。”他静坐思维,经过了二十一天



观察思维,进入到最深的金刚喻定当中。直到腊月初八早上天亮的时候,东方明星出现朗然大悟,明白了一切世出世间的道理, 成就了无上的佛果。佛在没有师父指导的情况下,自己通过修行而悟道成佛,故称为无师独觉。
佛为诸众生之眼目:众生处在无明黑暗当中,也就是都在梦中。就现在当下的生活当中,都是在做梦。可以想一想我们昨天干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是不是一场梦。去年干的事情是不是一场梦。明天想,今天下午听法的这个场景也是在梦中。所以众生都在无明大梦中,都在黑暗当中,都在六道苦海里面头出头没,生生世世轮转。在无明黑暗当中,永无出头之日。如果没有佛出世讲明这些道理,我们永远不明白这些宇宙真相,永远在黑暗当中,永远都是瞎子。只有佛出世,佛法的光明开了众生的道眼, 而知道修行。能使众生从谜到觉,从苦到乐,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佛就是众生之眼目。
是大施主:佛无量劫行菩萨道,外财施舍国城、妻子一切财物,内财舍头目、脑髓。都是为了众生,成就了无上的佛果。又将他所证悟的这些真理,布施给一切众生。佛做到了财施、法施、无畏施和一切施,一切时施。佛才真正称为大施主。
是大沙门:凡是出家修行者,不管是佛道还是外道,统统称为沙门。佛是大修行者,故称大沙门。
大婆罗门:婆罗门是印度最上层阶级,上等社会的修道人。他们持清净戒,行梵行。佛是最极清净的修行者,故称大婆罗门。
上面这两种大沙门和大婆罗门,都是说明佛在出家修行者当



中,不论内道,还是外道,佛是最极清净的大修行者。所以佛身心清净,心常在定,故名寂静。
佛不断的止恶行善,故名持戒。佛在闻思修行中不疲不厌, 能精进不退。直到成佛,到达了涅槃彼岸。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获得了究竟的解脱。佛有如上功德,故名为佛。
癸4、结非声缘比
经文:“善男子,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
释:通过以上对佛功德的描述,佛在此总结性的告诉善生, 虽然声闻缘觉也得到菩提,但他们都没有象佛那样的功德,唯独如来具足,故名为佛。
壬4、结在家菩萨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分别如是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分别,是乃为难, 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说,善男子,菩萨有在家出家两种。要分别声闻、缘觉、佛这三种菩提,出家菩萨比较容易,在家菩萨是很难的。难的原因就是在家人,所接触的环境有许多恶的因缘所缠绕。每一品后面都是这个说法,理由就是在家人处的环境太恶劣,不好修行。鼓励在家人要出污泥而不染。
总结:这一品通过对三种菩提的对比、辨析,要让学人,发成佛的大菩提心,因为唯有佛菩提最殊胜。不要发二乘心,因为二乘人虽得到菩提,他们了知“法性”没有佛那么深广、彻底;他们



的功德没有佛那么殊胜,唯有佛才具足一切,圆满无缺。从慈悲心来说最无上,智慧是无上,身心二力是无上,德能是最无上, 故不是二乘人所能比的。我们要学发菩提心,就要发无上的“诸佛菩提”,这才是唯一的宗旨。因为二乘菩提,不如佛菩提那么殊胜,那么究竟,那么彻底,唯佛菩提最殊胜,故要策发我们的“无上菩提心”。


































修三十二相业品第六

辛2、修三十二相策发分三
壬1、问答身力成时 壬2、如来广说修相功德次第壬3、结在家菩提胜
今初:问答身力成时
经文: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身力,何时成就?” 佛言:“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时。”
释:善生一听佛的身力这么殊胜,马上就问:什么时候能成就这身力呢?因为通过以上的学习,善生真正了解到,诸佛菩提最殊胜。既然最殊胜,就要发成就佛菩提之心。佛的身力这么大, 什么时候能成就这个身力呢?佛回答说:“善男子,初修三十二相业时。”菩萨在开始发心要修三十二相业的时候,就开始成就身力了。因为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是佛最殊胜圆满的身相, 这些相都是修因证果而来的。所以佛告诉善生说,佛的身力,成就于菩萨初修三十二相业的时候。
壬2、如来广说修相功德次第分二
癸1、总明修相功德 癸2、别明修相次第今初:总明修相功德分四
子1、略明功德 子2、较显相好功德 子3、出修相人、地、时 子4、佛示本生修相时
今初:略明功德分二



丑1、修业得定 丑2、百福庄严



今初:修业得定
经文:“善男子,菩萨修集如是业时,得名菩萨。兼得二定: 一、菩提定,二者、有定。复得二定:一者、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
释:世间的一切都不是随便来的。包括我们能生在这个世间, 都不是随随便便生出来的。我们能遇到的人和事,我们享受的一切福报,都不是随随便便而来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是我们过去生中修来的,要明白这个道理。
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菩萨在修三十二相业的时候,自然而然兼得两种定。一者、菩提定,就是在趣向无上菩提得决定时,即得此菩提定。二是有定。有:就是三界二十五有。虽在有界之中但决定不堕落三途,这叫有定。行菩萨道的时候,在六道里会以各种身出现。以愿力在三途六道自由自在受生,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有这种自在力,故名有定。
还会得到两种定:一者,知宿命定。当发心修三十二相业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出现这些能力,兼得知宿命定。即知道过去生中,乃至无量劫前的宿命,随着功夫的加深就会知道的越远。这叫知宿命定。二者,生正法因定。常令正法现前,自然具足选择正法的眼目。就是能辨别正法,了解正法,修行正法,这叫生正法因定。
就是说,当菩萨发心修三十二相业时,才是名符其实的菩萨,还会兼得到这四种定。自然而然就会知道这些,这四种定是在修三十二相业时自然兼得的。专门所修是三十二相业,自然兼



得是这四种定。就比如修解脱道要出离六道轮回,只要好好修行,今生的一切幸福,会自然而然兼得,不需要专门去求。有了以上的四种定力,菩萨入世度众生的时候,就不会被世间八风吹倒,就不会被境界所转,就能作大救济。
丑2、百福庄严
经文:“善男子,菩萨从修三十二相业,乃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其中间,多闻无厌。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
释:佛接着说,善男子,菩萨从开始修三十二相业的时候, 一直到他成就无上的佛果。在这漫长的时间中间,能广学多闻, 无有疲厌,行菩萨道。菩萨在修每一相业的时候,都要以百福而为庄严。怎样用百福去庄严呢?先起修心五十思,修治这个身器; 后起具心五十思,修行圆满此相,这就叫做百福庄严。
解词:百福庄严——以十善业为基础,用百种福德来庄严无上菩提叫百福庄严。
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五思:(以不杀生为例)第一离杀思,思维不杀;第二劝寻思,思维劝导别人不杀;第三赞美思,思维赞叹戒杀放生;第四随喜思, 思维随喜别人戒杀放生的功德;第五回向思,思维将不杀生的功德回向给无上菩提。这就是不杀生的五思。十善业一一善法用这五思去修,共是五十思。
修心五十:菩萨造作一相业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这样



用心观察思维修行,就叫修心五十。
具心五十:尔后更起这五十思,以圆满彼相。此即修一相具百福来庄严。就是说,要修一个相业,先用这五种思维修十善法。身体好像修行的法器一样叫身器。先用修心五十修治身器。
更进一步用这五种思维观察修十善法,叫具心五十。具心, 即具足圆满之意。开始修一相业的时候起五十思修治了这个身器,再起五十思圆满所修的这一个相,这样就算修成功了一个相业。一共三十二相业,每一相业都是这样修成。由于有两个五十具足修一个相,所以叫做百福庄严。
子2、较显相好功德
经文:“善男子,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 如来一切毛孔功德,不如一好功德;聚合八十种好功德,不及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白毫相功德;白毫功德,复不及无见顶相。”
释:这一段佛用比较的形式,说明佛相好的殊胜。佛告善生说,善男子,世间人天一切福德,不及如来身上一根汗毛的功德; 要清楚,世间是福德,这里是功德。福德和功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如来全身所有毛孔的功德,不如佛一个“好”的功德;将佛的八十种好的功德全部聚合在一起,不及佛一相功德;一切相功德,不如一个白毫相功德;佛的白毫相功德又不及无见顶相功德。通过比较佛的三十二相当中,无见顶相功德是最殊胜的。
解词:1、三十二相——系转轮圣王及佛之应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种殊胜容貌,与微妙形相。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



丈夫相。与八十种好(微细隐密者)合称相好。
2、八十种好——为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八十种好相,又称八十种随形好。佛菩萨之身所具足之殊胜容貌形相中,显著易见者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秘难见者,有八十种,称八十种好。两者亦合称“相好”。转轮圣王亦能具足三十二相, 而八十种好则唯菩萨始能具足。
3、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于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称为福德。
4、功德——总而言之功德就是行善所获之果报。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大乘义章》卷九载: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助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在《胜曼宝窟》卷上解说: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又由功德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其功德贵重如宝,又称为功德宝。
功德和福德的区别:
福德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人天小果亦如空花水月,
是有漏之善法)

功德之体自空寂,不求于世,修行到净智妙圆,是实非虚。
(是修解脱道无漏善法所得之功利)

这里有一个公案:梁武帝是历史上一个信佛的皇帝,他一生修寺庙,剃度僧人。为佛教做了大量的事情,有菩萨皇帝之称。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以后,梁武帝接见。梁武帝自认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可能是所有人都比不过他的功德。就问达摩祖师:“自



从朕登基以来修寺、建庙、度僧。请问我有多大功德呢?”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梁武帝被泼了一头冷水,心想我做了这么多事没有功德,这就奇怪了。他不知道福德和功德的区别,话不投机。达摩祖师离开了梁武帝,在少林寺后山的洞子里面壁九年,修行去了。梁武帝将福德当作功德,法不相应,故而话不投机。
子3、出修相人、地、时
经文:“善男子,菩萨常于无量劫中,为诸众生作大利益, 至心勤作一切善业,是故如来成就具足无量功德。是三十二相, 即是大悲之果报也。转轮圣王虽有是相,相不明了具足成就,是相业体,即身口意业。修是业时,非于天中,北郁单越,唯在三方,男子之身,非女人身也。菩萨摩诃萨修是业已,名为满三阿僧祇劫,次第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佛告诉善生说,菩萨在无量劫漫长的时间中,为一切众生作大利益之事,作利益众生成佛之事,就这么一个目标。所以他自己能以至诚的心,精进不息的去做一切善业。为了成就众生, 利益众生,不惜牺牲自己。积功累德最后成就了无上正觉。是故如来具足无量的功德,都是累劫这样修来的。
这一段主要说明,佛这么多功德不是凭空得来的,都是长远劫一点一点修来的。如来所具备的三十二相,他就是以大悲心, 无量劫利益众生的结晶果报。转轮圣王虽然也有三十二相,但其相不明了,不具足成就,没有佛这么殊胜。此三十二相的业体是从身口意三业而成的。修行就是从身口意三业而修的,没有身口



意就修不了。造业也是身口意三业造的,所以这身口意能造业, 也能修善法。
佛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是从诸天中而修,生在天道不能修三十二相业;也不是从北俱卢洲能修,生在北俱卢洲也修不成。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有大福报,太享乐故不能修。只有东南西三方,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和西牛贺洲,这三方才能修成。另外,在这三方的人还要具足男子身,男子身能修,不是女人身能修成的。菩萨摩诃萨当修完三十二相业的时候,要修满三大阿僧祇劫。不是说一世或者几世能修成,要经过这么漫长的时间才能修成。而且是次第而得,修一个得一个。修满三大阿僧祇劫,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词:
1、转轮圣王——共有四种转轮圣 王。①金轮 王:人寿八万四千岁的时候出世,统领四天下。②银轮王:人寿六万岁时出世,统领东南西三洲。③铜轮王: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统领东南两洲。④轶轮王:人寿二万岁时出世,统领南瞻部洲。金轮王也具 有三十二相。
2、一四天下——古代印度人之世界观。谓于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之咸水海中,有四个大洲,又称四大部洲。
(1) 东胜身洲:略称,胜身。以其身形殊胜,故称胜身。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2) 南瞻部洲:旧称南阎浮提,瞻部,原为蒲桃树之音译。本洲即以此树而得名,地形如车箱,人面亦然。



(3) 西牛贺洲:以牛行贸易而得名,地形如满月,人面亦然。
(4) 北俱卢洲:旧称北郁单越。俱卢,意为胜处。以其地胜于上述三洲而得名。地形正方,犹如池沼,人面亦然。此四洲通称一四天下。
日、月、星、辰围绕须弥山腹,普照四天下。又四大洲各有二中洲及五百小洲。四大洲及八中洲皆住人,两千小洲则或住人, 或不住人。北洲之果报最胜,乐多苦少,惟无佛出世,故为八难之一。
四洲各有特殊之三事:南洲住人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也能修梵行。有佛出其土。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我们就是南瞻部洲,能造业行,就能轮转六道;能修梵行,就能解脱;有佛出世,就能接受教化修行成佛。这是最好的条件。东洲有其土极广、极大、极妙三件胜事。西洲三胜事是:多牛、多羊、多珠宝玉石。北洲则有无所系属、无有我所、寿命千岁三胜事。
3、三阿僧祇劫——为菩萨修行成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之时间。阿僧祇是梵语,意为无量数、无央数。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称三大阿僧祇劫。于三大劫中,释迦牟尼佛值遇无数佛。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八记载:于初劫之时,奉侍七万五千佛;第二劫之时奉侍七万六千佛; 第三劫之时,奉侍七万七千佛。
诠论:此三十二相业,是在因地精进利益众生,修大悲心的果报。从地处来说,四大部洲里面除了北俱卢洲以外,其他三处都能修这三十二相;从人的身份来说;男子能修,女人不能修; 从时间来说,要一点一点依次第修满三大阿僧祇劫,最后成就无



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所以说修行是一点一滴的功夫。
子 4、佛示本生修相时
经文:“善男子,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 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
善男子,我于往昔,释迦牟尼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是心已,供养无量恒沙诸佛,种诸善根,修道、持戒、精进、多闻。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三十二相业已,了了自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其业虽定,修时次第, 不必定也。”
释:这一段,佛讲了他本生之事,就是他自己修行的历程。在第一阿僧祇劫的时候,从古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期间就供养奉侍了七万五千佛,最后至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
从此又供养承事了七万六千佛。最后到燃灯佛所,满足了第二阿僧祇劫;曾在燃灯佛所受记:“在九十一劫以后,名贤劫, 汝当做佛,号释迦文如来。”
从第二阿僧祇劫后,到贤劫第三尊佛,就是迦叶佛,期间供养承事了七万七千尊佛。在迦叶佛所满足了第三阿僧祇劫,进入补处佛位,最后八相示现而成佛。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佛说,我于往昔最初发心,那一尊佛也叫做释迦牟尼佛。他
在古释迦牟尼佛所发了无上的菩提心,发心以后就开始行菩萨道, 供养了无量像恒河沙那样多诸佛,种下了无数的善根。期间他自己精勤修道,清净持戒,常行精进,不放逸懈怠,广学多闻增长智慧。



他坚持修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
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以我自己的经历,当菩萨摩诃萨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完这三十二相业后,已经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 决定就知道自己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稳操胜券,自知一定能成佛。这种情形就好像观看自己手里拿着的一个小小的庵摩勒果一样,左右前后都看的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三十二相业果虽然决定,但在修的时候前后次第是不定的。不得拘泥先后,随缘而修。
解词:庵摩勒果——叶子像小枣,花白小,果像胡桃,味酸而甜,是印度的药果。经中多用观掌中庵摩勒果来比喻对事情的一目了然。
癸 2、别明修相次第分二
子 1、泛说先修何相 子 2、正明修相次第今初:泛说先修何相
经文:“或有人言,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视众生,是故先得‘牛王眼相’, 次得余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八梵音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恒以软语,先语实语,教化众生,是故先得‘八梵音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无见顶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骄慢故, 是故先得‘无见顶相’。
或有说言:如来先得,‘白毫毛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



菩萨时,于无量世,不诳一切诸众生故。是故先得‘眉间毫相’。善男子,除佛世尊余无能说如是相业。”
释:这一段是泛说先修何相。前面说修相次第是不决定的。有些人认为如来先得“牛王眼相”,为什么先修这个相呢?因为他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喜欢用慈善的眼光和蔼等视一切众生, 有这种因,故先得“牛王眼相”,其次才得其余各相,这是一种说法。
每一相都有所因。“牛王眼相”是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 喜欢用慈善的眼光看待一切众生。仅仅这个眼光都很重要,千万不要用恶眼瞪人,你瞪人一下就是一个恶业。佛修此相,开始就用慈善的眼光,和蔼的对待一切众生。这样的果报在成佛的时候, 得这“牛王眼相”。修什么因得什么果,三十二相都有他的最初因。
还有人认为如来先得“八梵音相”,其余次第而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在无量世行菩萨道时,经常能以柔软之语,先语问候,真实语去教化众生,所以先得“八梵音相”。这是说话的语气、方式和内容。语气是柔软之语,就是用柔软的态度说话; 方式是先语,就是见人先开口微笑主动问候;实语就是说真实话, 说利益众生的话。如此修口业,其果报就是佛的“八梵音相”。
还有人认为如来先得“无见顶相”,其余各相次第而得。为什么先得“无见顶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时,能经常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破除自己的骄慢烦恼,是故先得“无见顶相”。说明佛的“无见顶相”是以恭敬心为因。因地经常恭敬供养师长,诸佛菩萨,头顶礼拜,修恭敬心。这样从外相的恭敬激发增长内在的恭敬心,破除骄慢故,果地能得佛的“无见顶相”。



还有人说如来先得“白毫毛相”,其他的次第而得,为什么呢? 他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不欺诳一切众生之故,所以先得“眉间毫相”。说明“眉间毫相”之因就是不要欺诳诸众生,这就包括不妄语在里面。
佛告诉善生说,这三十二相业从修因到成就,其中微细的因果关系,除佛以外,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唯佛有这么大的智慧, 能说清楚如是相业。只有成佛以后把很多不明白的道理,才会朗然大悟。
诠论:修三十二相业,是行菩萨道修因证果的关键。如是因得如是果一点不差。一个坏念头就有一个坏的结果;一个好念头就有一个好的结果,都是有报应的,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
以上这四种,都是佛最殊胜之相。这里说明行菩萨道于无量世应该这样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有急于求成的思想, 这样做欲速则不达。
说明学佛急不成,慢慢来。先建立正知见,建立对三宝的信心, 再明了佛出世的本怀,慢慢的学修进去。只要你每天学一点修一点, 将自己的毛病习气每天改一点,天天这样改,最后总有成功的那一天。不要怕自己的习气多,要改变自己的毛病习气,必须要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不对的。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错,总认为自己对。你认为正确的地方正是你自己难改的一个毛病习气,如果不学佛发现不了自己。学佛以后,用佛法这个标尺去衡量,才发现我们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许多的毛病习气。发现以后还得自己去下功夫改, 自己不想改也不行,你想离开痛苦也离不开,想离开烦恼也离不开。



当你把毛病习气下功夫改的时候,虽然一下子改不掉,但是你已经开始向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一点点的来。所以修行不是急的事情, 有些人今天听了念佛法门的殊胜,恨不得今天念一天,马上见到佛, 让佛把自己接走。这种心理是错误的,你必须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佛!基础就是信,必须要信,因为他是难信易行之法。把信这一关通过以后,你行的时候是最容易行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只要会念就能行。
子 2、正明修相次第分三十二
丑 1、足下平相
经文:“善男子,或复有人次第说言,如来先得‘足下平相’,余次第得。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布施、持戒、修集道时,其心不动,是故先得‘足下平相’”。
释:佛开始把三十二相修因证果的次第详细的做了说明。或者有人说,这三十二相是以这样的次第得来的,佛也就认同这样的次第。首先得“足下平相”,又名足平安相,就是足底丰满平实之相。此相是怎么得来的呢?这是他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记住每一个相都有“在无量世,行菩萨道时”,就是说不是做一次两次, 而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经常这样做。能做到布施、持戒等善业。最主要是在修道时,心不被境界所动。有这样的因,就感得“足下平相”。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基础的因做得好,得的结果就是“足下平相”。
这部经是在家菩萨戒,在家人主要做布施和持戒。布施和持戒是一切善法的基础,从基础修所得的结果就是“足下平相”。



基础就是脚跟稳当,因和果是相似的。布施持戒就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事情,佛的“足下平相”是以后能得的果。在做的时候, 千万不要去想以后的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发愿以后,就只管好好的修布施持戒。这叫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不问收获最后决定有收获。在耕耘的时候你就好好的按佛的教法做下去,绝对有结果。因在哪里果就在哪里。你修下的福报你想不要钱,钱财会滚滚而来,你拒都拒不掉;你没有修下福报,累死也赚不到钱。所以只管修就行了。
丑 2、足下轮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足下轮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供养父母、师长、善友,如法拥护一切众生, 是故次得‘手足轮相’”。
释:第二个是“足下轮相”也叫千福轮相,也叫手足轮相。就是手足掌纹显出好像车轮一样的千福轮纹。
为什麼能得千辐轮相呢?这是因为菩萨在过去无量世中修行的时候,能做到(修因)供养父母、师长、善友,而且能如法的去拥护一切众生。学到这里,关键是要记下每一相修因的这一段, 该怎么做,就是我们现在的下手处。这里是供养父母、师长、善友, 这供养就要给父母衣食所需,生活所需,给师长衣食生活所需。包括要供养善友,有这种供养的心,有拥护众生的心,在果位上你就会自然而然感得(证果)这“千福轮相”。
为什么看相的人通过相貎能看来吉凶祸福呢?因为你内心的一切修因到果,都会表现在你的相上。我们生成为人,是个人相。过去持五戒才能得到人相,你如果不持五戒你这个人相就得不到。



或者得一个畜生相、地狱相、饿鬼相,这个相就不一样了。
丑 3—5、纤长指相、足跟长相、足趺高好相(共三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纤长指相’。何以故?为菩萨时,至心受持,第一、第四优婆塞戒,是故次得‘纤长指相’、‘足跟长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纤长指相”,就是手指细长,优雅好看; “足根长相”就是足根广阔丰满;还有“足趺高好相”,就是足的背部隆起而端厚,这些都是手脚上的好相。
为什么会得到手脚上这些好相呢?就是在行菩萨道时,能至心受持优婆塞第一条不杀生戒和第四条不妄语戒。是故次得这三相。这三个相是持戒功德所成,故必须好好的持戒。
丑 6、身脯满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脯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善受师长、父母、善友所教敕故,是故次得‘身脯满相’”。释:接着次第获得“身脯满相”,就是身分肌肉圆满,结实。
为什麼能得“身脯满相”呢?这是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能虚心接受师长、父母、善友的教敕,而感得“身脯满相”。
能亲近善知识很重要。前面是自己能恭敬供养父母师长善友, 这里是能听父母师长善友的教诲,就能得到这个相。我们学佛修行, 要学会听话,必须听话,依教奉行,才会有成就。佛在这里教导修因的时候,能听父母师长的话,能听善友的话,能接受善知识的教诲,最后能得“身脯满相”。
丑 7、手足合网缦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手足合网缦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以四摄法,摄众生故,是故次得‘手足网缦相’”。
释:次第获得“手足合网缦相”。就是手足的指与指间,连着像水禽足趾的蹼一样的膜,叫做“手足网缦相”。为何有这种相呢? 这是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能以四摄法摄受众生。是故得此手足网缦相。
菩萨修四摄法,用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方法,将有缘的众生摄受在跟前,在一块修学,生活或者工作,而教化之。用现代一句话说,就是人缘特别好,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块,有什么烦恼事,怖畏的事,菩萨都能给他解决,这就是菩萨用四摄法摄受众生。在因地这样做当时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戴,最后成佛的时候就会得到这个“手足网缦相”。
丑 8、手足软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足柔软’、胜余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手摩洗师长、父母身、除去垢秽, 香油涂之,是故次得‘手足软相’”。
释:次第获得“手足柔软相”,超胜其余身相。就是手足皮肤特别细嫩柔软平滑,像绸缎一样。为何能得到“手足软相”呢? 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用手摩洗师长、父母的身体, 除去垢秽并用香油涂抹其身,这样服侍师长、父母。而感得此相。因为用你的手除去你所恭敬的人身体的污垢,自己感得“手足软相”。
丑 9、毛上糜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身毛上向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 于无量世,常化众生,令修施、戒、一切善法,是故次得‘毛上糜相’”。
释:接着次得身毛上向靡相。即是身上的毛发右旋宛转,很有纹路美貌之相。为何能得到“毛上糜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常常能教化众生,令修布施、持戒等一切善法, 才能感得这“身毛上靡相”。
这是菩萨作自利利他的事业,教化众生让其布施、持戒向上修行。自己成佛的时候就感得此相。
丑 10、鹿王腨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鹿王腨相’。何以故? 为菩萨时,至心听法、至心说法,为坏生死诸过咎故,是故次得‘鹿王腨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鹿王腨相”。就是一双小腿肚子至脚胫部很细圆,从粗到细很端直。就是说腿长得很端,不是那罗圈腿, 也不是那个X 腿。像鹿中之王一样渐次纤圆、端直。为何能得到“鹿王腨相”呢?这是在因地无量世中,行菩萨道的时候,能用至诚的心去听闻正法,也能用至诚的心去讲说正法,目的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生死无明烦恼,以是之故次得“鹿王腨相”。
能至心听法,能至心说法,如是两种人,能得大解脱。成佛时得此“鹿王腨相”。
丑 11、身方圆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如尼拘陀树王。



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一切众生病药,是故次得‘身方圆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身方圆相”。形容身体像菩提树王一样端直圆满。为何能得这种相呢?这是菩萨于无量世,能够常常布施一切众生病药。就是施医、施药之果报。这是救济众生,积德行善。给大家布施医药,救济病苦。最后感得“身方圆相”。
丑 12、手过膝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手过膝相’。何以故?为菩萨时,终不欺诳一切贤圣、父母、师长、善友、知识,是故次得‘手过膝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手过膝相”。就是胳膊很长,直立双手捶下来以后,手指超过膝盖。手长过膝是一种大福相。为何能得这种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以至诚心对待一切圣贤, 父母师长、善友、知识,终不欺诳。用至诚的心对诸佛菩萨圣人、贤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师长、善知识还有同参道友。对这些人从来不欺诳,感得这个“手过膝相”。
丑 13、象马藏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象王、马王藏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见怖畏者,能为救护,心生惭愧,不说他过, 善覆人罪,是故次得‘象马藏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象马藏相”。又名:马阴藏相。就是男根缩入体内,如象王、马王一样。为何能得这种“象马藏相”呢? 这是因为在无量世行菩萨道时,能救护怖畏,经常心生惭愧,不



说别人过错,见他人有罪能为覆藏,从不去揭人的隐私,这样会感得此“马阴藏相”。
菩萨见怖畏者能为救护,这是利他;心生惭愧这是自利。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不说他过,善覆人罪。这样的因,感得“象马藏相” 之果。
经常要修惭愧心,佛在经里说:有愧之人才有善法,没有惭愧的人就没有善法。有惭愧心的人,就知道自己不如别人;没有惭愧心的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强。这是自己心理状态的两方面, 就这一念,结果是天壤之别,故要修惭愧心。
丑 14、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丑 15、皮肤柔软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软身,一一孔中,一毛生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亲近智者,乐闻、乐论,闻已乐修,乐治道路,除去棘刺,是故次得‘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
释:得马阴藏相以后,又次第获得“皮肤柔软相”和“一一孔中,一毛生相”这两个相。“皮肤柔软”就是:身上皮肤柔软、细滑,摸着像绸缎一样;“一一毛孔,一毛生相”就是:每一个毛孔都生一个青色的毛,这青色毛遍布全身,像金色一样很好看。为什么佛的身是金色身呢?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能得这两种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喜欢亲近有智慧的人,乐于听闻佛法,喜欢议论法义,探求真理。互相探讨佛法,听闻佛法以后能精进不息的修行。又能广做善事,乐于助人,常作修桥补路, 除去路上的荆棘的这些善事。是故次得这两种相。



现在人都想好美容,真正的美容是美化心灵。相随心转,心灵改变过来,面容会自然而然美好起来。现代人都在外面下功夫, 把内心的肮脏东西去除不掉,让内心的毒素不断的毒害自己的皮肤。外面保护的再好,内部的毒素向外不断的发挥,永远达不到美容的效果。当把内心美化以后,面容自然而然会好起来。皮肤柔软相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另外修桥补路,施医施药作这些公益事业,都是利益众生的事。利益他人实际真正的是利益自己,佛说:“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因地能这样广行善事,在成佛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皮肤柔软”“一一孔中,一毛生相”这两种相。
丑 16、身金色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身金色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常施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是故次得‘金色身相’”。
释:次第获得“身金色相”。就是全身有金黄色的光辉。为什么会有身金色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常能布施一切众生房舍、卧具、饮食、灯明等生活所需。最后自己能得到“身金色相”。
每个人身上都有光。心恶做坏事的人身上发的是黑光;做善事的人发的白色的光。佛是金色的光,佛在行菩萨道时侯别人需要什么,他就布施给什麼。常作四事供养。房舍、卧具、医药、饮食、灯明这些经常能布施众生,而能感召“身金色相”。
丑 17、七处满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七处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可嗔之处,不生嗔心;乐施众生,随意所须, 是故次得‘七处满相’。
释:次第获得“七处满相”。七处就是四肢、头、胸、脐间这七处肌肉都很丰满、结实,看起来很好看。为何能得这七处满相呢? 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能作到:遇到可嗔恨的境界现前, 他能修忍辱不生嗔心;而且常常喜欢做布施,随众生所需而能施与, 故而次第感得“七处满相”。
这里需要学的就是:“可嗔之处,不生嗔心”。我们现在要把住这一关,当遇到让自己发火生气境界现前的时候,一定要修忍辱,不生嗔恨心;而且要修习常乐布施的好习惯,凡是众生所需的, 能做到一切施。你要什么,能给布施什么,包括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也能布施。
丑 18、缺骨满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缺骨满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善能分别善不善相,言无错謬,不说无义;可受之法,口常宣说;不可受者,不妄宣传,是故次得‘缺骨满相’”。
释:次第获得“缺骨满相”。就是全身的骨节连接处圆满润滑。为何能获得此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最能分别善、恶之相,是非分明。从来不说错谬的语言,说的都是真实语,没有说错话。从来不说那些无意义的话;经常宣说的都是有意义的, 能利益大众的这些可受学之法;对于无意义的不可做的事情从来不妄宣传。说话要说利众之实语,能提高大众的道德水准;让道德



沦丧的这些语言坚决不妄宣说。最后感得骨膜滑润身体灵活的“缺骨满相”。
丑 19、上身相 丑 20、頬车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上身’二者、‘颊车’,皆如狮子。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自无两舌,叫他不为,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释:得缺骨满相以后,次第获得“上身相”和“颊车相”这两相。上身相是:身体像狮子一样威猛、雄壮;颊车相是:两个脸颊像狮子一样很丰满。为什麼能得这两种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自己从来不说两舌语,从来不挑拨是非。不但自己不为, 还能教别人都不说两舌语。以这个因能得“上身相”和“頬车相” 这两种相。
丑 21、四十齿 丑 22、白净相 丑 23、齐密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三相:一、‘四十齿’,二、‘白净相’,三、‘齐密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以十善法,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心生欢喜,常乐称扬他人功德,是故次得如是三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四十齿”、“白净相”、“齐密相”三相。这三相都是牙齿方面的最好相。首先从牙齿的数量来说,他有四十个牙齿,超过常人。从牙齿的清洁度来说很干净,质量、色泽是很白净的。从牙齿的密度来说,排列整齐,密集,这是牙齿上的最好相。为什麼能获得这三相呢?这是他在无量世中行菩萨道的时候, 能以十善法经常教化众生,而且听法的人听了以后,内心会很欢



喜,能依教奉行。而且他经常喜欢称扬他人的功德,会随喜赞叹, 所以得此三相。
丑 24、四牙白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第获得‘四牙白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修欲界慈,乐思善法,是故次得‘四牙白相’”。释:接着次第获得“四牙白相”。就是上、下两对门牙宽阔、
白净、鲜亮,很好看。为什么能得此相呢?这是在无量世中行菩萨道时,经常喜欢思维善法,修习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感召得这“四牙白相”。
丑 25、味中最上味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味中最上味相’。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不待求已,然后方施,是故次得‘味上味相’”。释:接着次第获得“味中最上味相”。味中最上味就是说口
中有特别的津液,无论什么食物入口,在他吃起来都很香,没有那么难吃。就是有最上好的味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不等别人向他求就会主动去作布施。因地不待求而作布施,果地就会得这种“味中最上味相”。
丑 26、肉髻相 丑 27、广长舌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二相:一者、‘肉髻’,二、‘广长舌’。何以故?为菩萨时,于无量世,至心受持十善法教,兼化众生,是故次得如是二相。”
释:接着次第获得“肉髻相”、“广长舌相”两相。肉髻相就是:佛的头顶有一个肉块隆起来,好像肉髻一样。广长舌相就是:



舌头又薄、又柔软,活动自如,辨才无碍。为什麼能得这两种相呢?这是在无量世中行菩萨道时,能够至诚恭敬的受持十善教法, 并能以此善去教化其他众生感得这两种相。
十善法里面有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无量世这样做的话感得舌头又薄又软,活动自如。就是《弥陀经》上说佛的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他才三十岁很年青,有一次托钵的时候碰见一位老太婆,又穷又苦,佛怜悯她, 向她托钵乞食。老太婆吃的那个东西己经放坏了,不好意思给供养。佛就说你把这个供养给我,你可以得到大福报。这时候一个外道听见说:“这个沙门为讨一口饭吃就说妄语,给你这一口饭就能得大的福报。”佛说我从来不妄语,他把舌头伸出来,舌尖覆到头顶了。那外道一看说:“哎呀!真的没有妄语。”因为他知道不妄语才能长这个相。
丑 28、梵音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梵音相’。何以故?为菩萨时, 于无量世,自不恶口,叫他不为,是故次得‘梵音声相’”。
释:次得“梵音相”。也叫梵音深远相、八梵音相。就是所发出的音声梵音宏亮,远近等闻。近闻不大,远闻不小。为什么能得此梵音相呢?这是在无量世中行菩萨道时,从来不恶口骂人。不但自己不恶口,而且还教他人都不要恶口,感得“梵音声相”。这就是修不恶口为因,而感得“梵音声相”之果。
丑 29、牛王绀色目相 丑 30、眼睫如牛王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牛王绀色目相’。何以故?为菩萨



时,于无量世,等以慈善,视怨亲故,是故次得‘牛王目相’。”
释:次第获得“牛王绀色目相”、“眼睫如牛王相”两相。就是眼睫毛像牛王那样浓密,眼睛颜色呈绀青色,炯炯有神,也叫眼色如绀青相,其中包括“眼睫如牛王相”。何故有此相呢?这是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时候,能以平等心,慈悲善良的眼睛去平等对待怨亲。就是说没有分别心,能平等对待一切人。没有亲和怨的分别,没有好和坏的分别,有平等心的话慢慢的会契合真如实相, 如果用平等心这样修行的话,最后成佛的时候,就会感得这“牛王绀色目相”。
丑 31、白毫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白毫相’。何以故?为菩萨时, 于无量世,宣说正法、实法不虚,是故次得‘白毫光相’。”
释:次第获得“白毫相”。又称眉间白毫光相。眉间生有右旋放光明之白毫毛,这种毫毛叫白毫相毛。为什么能得此相呢? 这是往昔行菩萨道的时候,经常宣说正法,教化众生。他说的法都是不偏不虚的实法。所以得“眉间白毫光相”。
丑 32、无见顶相
经文:“得是相已,次得‘无见顶相’。何以故?为菩萨时, 于无量世,头顶礼拜一切圣贤、师长、父母,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释:次第获得“无见顶相”。即是佛头顶有肉块隆起,为髻形。头顶的肉块好像头发挽了发髻一样,一切人天无法看到顶点。这是佛最殊胜的一个相。前面佛说了全身三十二相集中在一块,不如一



个无见顶相。我们诵《楞严经》,诵《药师经》,这楞严咒、药师咒, 都是从佛的无见顶相当中,化佛说出的。就是佛的“无见顶相”功德。为什么会有此相呢?这是在无量劫行菩萨道的时候,能以恭敬心、至诚心,礼拜一切贤圣、师长、父母,破除自己的骄慢。并且能尊重、赞叹、恭敬、供养。是故获得“无见顶相”。
进入佛门必须先修恭敬心。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学佛的人没有恭敬心,就不能称为是学佛者。因为佛有无见顶相,证明佛过去无始劫来行菩萨道他恭敬一切父母、师长贤圣、善人他做过来的, 他才会显这种相。所以说,我们现在学佛就要学佛所学,行佛所行最后才能证佛所证。
* 3、结在家菩萨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如是业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业者,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修三十二相业之因,出家人不太难,在家人有诸多恶因缘所缠绕就比较难。这就是赞叹在家人,能在比较难的情况下, 修此三十二相业是特别殊胜的。
这一品 专门讲的是修三十二相业,在这里面我们要明白修什么因,得什么果。对三十二相业的每一个因,要好好下一番功夫去学、去修。到时候自己会自然而然得到好的果报。
总结:佛的这些相好都是他经过无量世,行菩萨道修来的。每一相都有他的因,这些因就是我们现在发菩提心要修学的东西。而且这些相,每一相都是无量劫,要经常这样作的,不是说把第一



相修好了,以后就不作了。比如说第一相能平等布施一切众生修好了,修第二相的时候,你还要继续平等布施众生,要继续修这三十二相的因。一个菩萨行者,在无量世中要常常这样做,最后感召到佛的无见顶相。此是一切相因的总和,都这样做的话,就成就了这个无见顶相。不仅仅是恭敬贤圣、父母、师长这一条能得“无见顶相”,前面所有相的因都包括在内,最后成就了此无见顶相的功德。把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佛的相好都是修来的。
反过来说,六道众生的身也是我们修来的。你修了一生,忙忙碌碌修了一个畜生的身,忙忙碌碌修了一个地狱的身,把这个身修好以后,去接受那痛苦的果报。我们一生精勤的去念佛,行布施、行菩萨道。修来的身,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身。好的、坏的身都是我们修来的。六道众生的身是各种善、恶、业夹杂修来的, 看你哪个业重你就会去哪一道,成就你这个身。佛的相好则是长劫修菩萨行的这些善法而得到的,这决对不一样,不是说说而已。必须从现在明白以后,赶快开始修身、口、意三业,要好好的去把握, 去保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就是保护自己的善法功德。如果不保护自己的身 口 意三业,你就是在造恶业。因此《地藏经》上说:“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是故众生,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岐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死后有报,纤毫受之谁也管不上谁。父母亲对孩子再疼再爱,孩子得了病以后你能代替他受苦吗?代替不了他那个痛苦,自己的苦要自己受。
我们把佛三十二相的修因证果学了以后,就会知道一切的善恶



法都是我们修来的。三十二相业,可以使我们更能深信因果。六道轮回是一个因果链,修出世法,也是一个因果链。修善因得快乐的果报,造恶因就得苦的果报,解脱因就会得解脱的果报。修因的时候,决定的就是我们现前这一念心,你到底想干什么?只要种好因, 好果报自然而然得到。就好像种庄稼,只要给地里下种,到时候该浇水时浇水,该施肥时施肥,该除草时除草,你不要考虑最后收成有多少。你把这些做了以后,绝对有好收获,现在不要考虑。修行也一样,在因地只要按佛说的坚持不懈的、精进的做下去,最后的果报不要考虑。明白了修三十二相业,不要局限于次第先后。因为佛说业是定的,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报。但修的次第不决定。
























发 愿 品 第 七

庚2、正发胜愿分三
辛1、问答发愿 辛2、广说发愿 辛3、结在家胜今初:问答发愿
经文: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 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 “世尊,云何名智者?”
“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
释: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增加了学人的信心,如果不发愿,功德不圆满。所以这一品叫“正发胜愿”。因为诸佛菩萨都是以愿力而成就的,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成就了极乐世界,自己成了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也发了五百大愿;药师如来、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每个佛菩萨都有他自己的愿力,所以这发愿很重要。
在这里善生就请问佛,明白了三十二相业修因证果之理。谁能修这三十二相业呢?就是说谁能具备这个资格呢?佛回答说: “善男子,有智慧的人都能作。”有智慧的人他才想修这三十二相业,没有智慧的人他就不想修这三十二相业。有智慧的人想的事情,和没有智慧的人想的事情是截然不同的。善生接着又问佛: “怎样的人才算有智慧的人呢?”这更进一步让佛说明。佛回答说:“如果你信佛学佛,如果你能发无上大愿,这个人才是有智慧的人。”信佛学佛不发愿的人,这人还是没有智慧。这样的信佛



学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你没有愿力的支持。行和愿要相应,有行无愿行无目标,有愿无行是空愿,所以要行愿相应才能成功。
辛2、广说发愿分三
壬1、发愿所因 壬2、正陈愿言 壬3、显示愿果今初:发愿所因
经文:“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 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菩萨摩诃萨常亲近佛、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
释:佛接着说,一个行菩萨道的大菩萨,真正发了菩提心以后,从现在起他的身、口、意所做的一切善业,愿将来得到无上的正觉,而且将此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自己不独享其果。用现在话来说,自己有这个善法,所得之快乐,愿意和一切众生共同分享。所以诸佛菩萨所发的一切愿,都是为众生而发的。
经里面佛菩萨发的愿,没有一个是为自己的。药师佛发的十二大愿全部是为利益众生的,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是为利益众生,救度众生的。地藏菩萨发的还是无边无际的愿,地狱不空,他誓不成佛,要度尽一切受苦众生。所以诸佛菩萨发的愿没有一个为自己。这里佛说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身口意所做的一切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就是我能成佛愿众生也都成佛。这就是利益众生的大愿。
因为这些菩萨摩诃萨,他会常常亲近诸佛,还有声闻、缘觉、善知识他都会去恭敬供养,不耻下问。探求甚深微妙之佛法。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将每一个众生都做为自己的师父来看



待。儒教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都有他的长处,需要我去学。将每个人都看成自己的老师,就不会轻视他,就会去向他学。学的目的是为了探求微妙的深法,不要得少为足。
学佛要学会用心听话。能用心听,才能了解佛法的深意。用至诚心咨问深法,就能听进去、修进去。奥妙无穷的微妙深法, 才能得到,所以我们首先要会听。我在这里讲法,实际大家都是善知识。世间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大家都是会听的,才来这里聚精会神的听,我说的即就是不好,大家听起来都是好的佛法,这功德都是你们自己的,因为你们会听法,听法比说法的人更重要。所以要恭敬一切人,取掉自己的傲慢烦恼。
佛在这里说菩萨摩诃萨他会恭敬一切包括声闻、缘觉虽然不如他们,但是他很恭敬,他目的就是为了探求深妙的佛法,而且会依教奉行,让自己的菩提愿心受持不失,在这愿力下向着这个目标去好好的修学。
诠论:这里佛总结性的说明了发菩提心以后,要发胜愿的重要性——为利益众生而发愿,和必要性——要广学、广修、广闻才能成就自己这个菩提大愿。如果不发愿我们的菩提心坚固不起来。比如说发的菩提心好像墙上的彩画,发愿好像在彩画外面涂了一层油漆。彩画如果不涂油漆,就不经风雨。涂一层油漆就会永远保存下来了;又好像做瓦盆,把泥坯子做好了像个盆的样子, 但是没有经过火去烧,也不能用。发愿就好像用火烧一样,烧了以后这个盆子才能用。这个愿就是我们要为众生而发愿,这也和诸佛菩萨的愿相应。因为这是诸佛菩萨走过来的路,现在教给我



们,我们这样跟着他的脚步去走,绝对没有错,所以要发愿。
壬2、正陈愿言(重点复习23)
经文:“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善友, 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
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他为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无有放逸。离身、口、意一切恶业,常为众生作大利益。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利众生时,莫求恩报。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 转教他人。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善治众生身心重病。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令彼闻已,心得调伏。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于怨亲中,其心等一。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菩萨虽知除菩提己,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释:这是佛教我们这样去发愿。如此发愿的话,能得到以后有能力利益众生的果报。
佛说你们应该:“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佛、声闻、缘觉、



善友,宁无量世,受大苦恼,不于菩提生退转心。”
这是个总愿,直至成佛不退菩提心之愿。就是说我今天能亲近诸佛,常随佛学;亲近声闻缘觉,随诸贤圣人学;亲近善友,依止诸善知识。能听闻佛法,学修佛法。我宁愿在以后行菩萨道的无量世当中,遇到再困难,再苦的事情,再恶劣的环境下,受多大的苦恼,让我永远不要退失菩提心。于菩提心不敢生退转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即是魔业。”忘掉了菩提心修的善法就不正了。可见学佛人发菩提心比什么都重要, 保持让菩提心不退更重要。所以要先发愿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 不敢把这菩提心丢掉,不要退失菩提心。
因为在以后的来世当中,我们不一定能知道今生干什么。但是你把这个愿一但发了以后,就有一种力量,这种愿力会让你来世不退菩提心。就像我们现在能坐在这里听经闻法,能学佛,难道不是我们前生的愿吗?如果你前生没有学佛的话,到这里来都不来。给一个没有一点善根的人,你给他讲佛法他是不会相信的,他自己没有那个善根。所以当这个愿一发,即就是来生你自己不知道,这个愿的力量会让你好好的修行,会让你不退这个菩提心。所以这是总的愿,不管以后生到哪一道,愿我不要退失这个菩提愿心,直至成佛而后已。
具体做法是:“众生若以恶心、打骂、毁辱我身,愿我因是更增慈心,不生恶念。”
这是佛给行菩萨道之人,教的具体修行方法。要这样发愿, 今生就要这样做。这都是愿的力量,在以后的无量世中,假若遇



到有些众生用恶心,打骂、侮辱我身的时候。就是说遇到这些恶缘。这时候你的愿就产生力量了,愿我遇此恶缘不但不生一点嗔恨心,而且还更要增长我的慈悲心,绝不生一点恶念。若不发这个愿,境界现前你做不到这一点。你现在把这个愿发了以后,假若遇到这些境界,就有这愿的力量,你就能忍住,能做到。我们道理都懂,遇到境界就是忍不住。因为过去生中没发这个愿,没有愿力保护,所以就忍不住。一动恶念,一动嗔恨心,自己造下恶业,来生会更苦。所以说我们一点不敢生嗔恨心,发这个愿就是让以后有愿力来保护自己。
下面发愿使自己有教化众生的能力:“愿我后生,在在处处不受女身、无根、二根、奴婢之身。”发愿生男身不生女身,因为女身在教化众生方面有诸多不方便。前面佛说修三十二相业, 男子身能修女身不能修。所以发愿要具男子身。你发愿生成个男子身的话什么事就好办。也不受无根之身,就是没有男女性别的这种残疾人;也不受二根,就是男女根不定的阴阳人;还不受奴婢之身,奴婢之身是身不自由。这些都是不利于弘法,要远离利益众生的这些障碍,所以发愿不受这些身。有这愿力以后,在中阴身当中就不会投生到这个地方去,就会远离这些恶缘。
又要发愿在后世中,令所生之身有自在力:“复愿令我身有自在力,他为给使,不令他人有自在力,而驱使我。”就是能自我作主,不受别人指使,这样弘法利生不受干扰,不能让他人有自在力来驱使我。这就是说发愿在以后的生生世世当中,让我自己做什么事都能作主,不能听受于别人。若受他人驱使,想利益众



生行菩萨道,就会受很多限制。只有自己能作主,弘法就很方便。又要发诸根具足之愿:“愿令我身诸根具足,远离恶友,不
生恶国、边裔之处,常生豪姓,色力殊特财宝自在。”
发愿所生之身要诸根具足,不要当缺根的残疾人;还要远离恶友,恶友会让自己退心,走上邪道;也不要生在有恶王恶法出现的国家、也不要生在无佛法的边地之处,这样的大环境很难学佛修行,弘法利生;总之要远离能障碍修行弘法的一切恶缘。
离开恶缘以后要发愿。那就要生在豪门贵姓之家,生在豪门贵姓之家就有自在力;发愿让自己的身体要殊胜特别,才貌、力气都超过常人;而且让自己财宝自在,发愿来生很有钱,有钱才能大作布施。以上是要好的身体,好的家族和丰富的财宝,这些都是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必备条件。
下来再从心态来发愿:“得好念心、自在之心,心得勇健。” 发愿让自己具足正知正念,不敢有邪念邪见。学佛正知见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佛在这里说让我们有好念心。常起善念,利益众生之念。自在之心,发愿让自己烦恼减少,心得自在。而且发愿让我这种利益众生的善心,自在之心,勇健旺盛,有大心力。这就需要我们现在发愿,再加上力行最后必能落实。
佛让我们发的这些愿,都是现实生活当中需要克服的一切障碍。当你生成一个残疾人,你把这残疾能克服了吗?克服不了。当你生在一个贫穷下贱的家庭,你温饱都成问题,你能去大作布施吗?为什么能生成这样?一方面我们过去没修这个福报,另一方面我们过去就没有发过这些愿,都是随业流转。行菩萨道的菩



萨他是以愿力来到这个世间,想投生到哪家就会投生到哪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就是这些愿在起作用,所以佛让我们发这个愿。
接着发利益众生的愿:“凡有所说,闻者乐受,离诸障碍,无有放逸。” 有以上的好出身、好色力、好财宝、好善心。这样凡所说的一切正法,听到的人都会欢喜接受。你不具备这些条件谁听你的。发愿以后就具足这些条件。凡是听我法的人都能让他远离魔障,能精进修行不放逸。要不发愿的话自己修行魔障都会很大,更别说教导别人了。我们想做生生增上,这种修法是做不到的,说不定还会退下去。在六道里面退下去,耽搁的是无量劫, 所以我们一定要抓紧有限的生命,依教奉行去发愿。
接着发自利利他的愿:“离身、口、意、一切恶业,常为众生作大利益。” 远离身口意恶业是自利,常为众生做大利益是利他。也只有自利才能利他,而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愿我以后生生世世中能远离身口意一切恶业,要发这个愿。我们现在是恶业随身,原因是有烦恼,烦恼会驱使着我们去造恶业。发愿以后就会在愿力的保护下,就会远离身口意的恶业。有些人现在想念佛他偏偏就是念不下去,原因在哪里?过去没有愿的力量,今生的愿力很微弱,因为对信这一门都没通过,愿更别谈了,所以念不下去。要发愿身口意不造一切恶业,要发愿常为一切众生做大利益。
发愿不造恶:“为利众生,不贪身命,不为身命,而造恶业。” 为了利益众生从不爱惜、贪恋自己的身命,也绝不会为身命而去



造恶业。凡夫众生身命最宝贵,有时在生命的关头就会造恶业, 保命要紧。菩萨的愿力,宁可要了命,也不造恶业。这和凡夫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我们现在愿力太微弱,我们的烦恼太炽盛, 所以我们做不到。要认识到法身慧命比身命更重要,恶业损慧命; 要认识到利益众生比身命更重要,故能不惜身命。从现在开始发菩提心就要发这些愿。
还要发愿无条件的利益众生:“利众生时,莫求恩报。”利益众生时不要有求回报之心。以无我的心,做完即了。这些都是众生的心病,凡夫为别人做了一点点好事,内心就有一个执著, 即就不求回报,内心就想着我曾经为你做过什么好事。利益众生是菩萨的责任,所以真正的菩萨作过利益众生的事,内心不留痕迹,不求回报。即就是这个众生以后打我、骂我,我也没有怨言,这才是菩萨精神。所以该做当做,做完即了;该说当说,说完即了。
再要发广学多闻之愿:“常乐受持十二部经,既受持已,转教他人。”愿我经常喜欢广学多闻,能受持十二部经典,受持以后还能转教他人。菩萨要广学多闻,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要发愿以后的生生世世,对佛的十二部经典要喜欢爱好。有这种好乐心,而且愿意用所学去教化众生。这是愿力,愿力不可思议啊! 学到这里我回想一下自己,佛说的愿力真实不虚。可能我过去发过愿吧,我也不知道,我刚进了佛门什么都不懂,师父给了一本
《觉海慈航》我看了一遍,第二天就拿着赶快给本村老太婆讲。其实自己什么也不懂,这可能是过去的愿,你没发愿绝对没有这



种思想,我现在坚决相信佛在这里说的发愿的殊胜。
有了能力以后就要发度众生之愿:“能坏众生恶见、恶业,一切世事所不能胜,既得胜已,复以转教。”这是能破众生之恶。要发愿我以后要有能力破坏众生的一切恶见、恶业。先从知见上破除众生的恶见,回归到正知正见上来;再破除众生的恶业,让其解脱。菩萨这种破恶的力量,是一切世间事情所不能超胜的。得到此胜利以后,又能转教他人,让正法久住。
就是说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发愿以后就有能力破坏众生的恶见、恶业,将其引向解脱道,要发这个愿。另外你所做的这一切,在世间都是很殊胜的,你做什么?成功什么?都是世间出类拔萃的。而且得到这些殊胜利益以后,复能转教别人都发这个愿。
还要发愿:“善治众生身心重病。”四大不调,身病产生,令众生受苦。无名烦恼,是众生心病,故说身心重病。菩萨发愿有能力善治众生的身心重病。我们现在遇到众生有病,虽然有怜悯心,看着这个人在受苦,你无能为力没有这个力量去治他;他心里有病,也没有能力把他内心的心结给打开。这都是我们自己, 一方面德行不够,一方面没有这种愿力。我们虽然有悲心想救众生,但是没有救众生之能力,不能彻底解决众生的身心病苦,所以要发愿,要行菩萨道,善治众生身心重病。
怎样治呢?“见离坏者,能令和合。”菩萨见到有不团结, 不和合的能令他们和合。这都要发愿。两派在斗争的时候,你有能力在中间振臂一呼,他都听你的话肯定就和合了。你没这个能



力,你说多少话人家都不听,你无法让他们和合。所以要发愿, 培养自己的能力。
“见怖畏者,为作救护,护已,为说种种之法,令彼闻已, 心得调服。”菩萨发愿见到众生有怖畏之事,愿我有能力,为做救护。让众生离开恐怖。这是施于众生无畏的菩萨的精神。为什么观音菩萨名施无畏者,因为观音菩萨有大慈大悲的心。众生有苦,他能寻声救苦。
可能有些人说我有苦从来没见过观音菩萨来救,实际我们用至诚心去求观音、念观音,你的一切事情都能解决,关键是心不至诚,所以不能感应。就好像说我们把电灯也接好了,线也接好了,就是灯不亮,因为没有电;或哪里有一个绝缘体,或电路不通,当然电灯不亮。佛菩萨和我们众生的感应也是这个道理,你用诚恳的心去求的话,马上就有感应。佛菩萨会不失时机的救护。前面学过佛从来不失时的救度众生,就好像太阳光一样普照大地,你如果愿意得到太阳光的照射,应该走出屋子,就能沐浴到太阳的光辉。你坐在屋子里,还埋怨太阳不照你,这有道理吗?就好像众生埋怨佛不保佑,就不说自己没有至诚心,没有信心。所以学佛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去深挖细找。
要发愿救护众生离怖畏,护了以后还要给他说种种的法,让对方听后心得调伏,这就是愿力的作用。我们现在以菩萨的身份在学这部经,我们就要站在菩萨的位置上去考虑,去发愿。必须让我们自己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来源就是现在的发愿。
还要发舍身布施之愿:“见饥施身,令得饱满,愿彼不生贪



恶之心,当啖我时,如食草木。”菩萨发愿见到饥饿的人,能布施自己的身体。让他能得到饱满。而且吃了我身肉以后,愿他不生一点点贪心、恶心,菩萨处处护众生的心,不让众生造业。在吃我身肉的时候好像吃了无情的草木一样那种感觉,你看菩萨的心多么的慈悲。舍身时还处处护着众生。
佛曾经过去生就这样做过,在饥馑的年代菩萨把他自己变成一条大鱼,很大的一条鱼,让人都来吃他的肉,直到把这个饥荒度过。这是佛做过的事情,佛说发这个愿,也是他走过的路。因为发愿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众生饥荒的时候正需要我去救他,但是我没有能力救,就要发愿布施我的身体。当这愿发了以后,身体就会随愿而变,有时变成一个很大的肉山,或者变成大的动物,让众生都来吃自己的肉,以解众生饥荒之苦。而且还要发愿,在众生吃我肉的时候不要生起贪心、恶心。就是众生吃我肉的时候,因为我发的这个愿里就有,让众生吃我身肉的时候,他就不会生这恶心,不会生这个贪心。而且让吃我这肉的时候,好像吃着草木、植物这些食物一样。可见菩萨心细到什么程度,细到把众生吃他肉时候的心念都控制住,不让众生造业,这些都包括在菩萨的愿里面。不学佛的人以为说的都是神话,实际站在无量世,行菩萨道的这个历史长河里面来说的话,这是真真实实能做到的事情。我们见惯了人出生,好像是正常的。实际我们这些业报身,在六道里面时时都生生死死这样变换,就我们现在坐在这里,生命的细胞在不断的变化,每天都在生死当中,菩萨的愿确实发的很细。



还要发平等供养之愿:“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宿德, 于怨亲中,其心等一。”菩萨发愿在我以后的生生世世中,要常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德高望重的这些长者。而且让我用平等心去对待怨亲,这都要发愿。
按道理供养父母师长是我们责任,但是我们做不到。按道理对父母应该孝顺,应该供养。看看我们现在对父母供养到什么程度,现在孝顺的标准是:最起码保证父母吃穿用不缺,有病可以治。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做为老年人,做为父母最需要的是儿女的这种心,这种心对他的照顾。我们讲承欢膝下,多关心多来看,现在有首歌叫“常回家看看”。就是你多和父母在一块相聚一下,宽慰一下他的心。因为老年人最容易有孤独感,夫妻两个都在世的话互相还是个伴,如果有一个离去的话,这个就很孤独了,就需要儿女去好好的多关心一下,把自己的时间节省下来, 多和父母去坐一坐,谈一谈交流交流,安慰安慰这才是最主要的,并不全是生活上所需。孔子也这样说:“现为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也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有人认为的孝顺,就是给父母吃好穿好就行了。那么你家里养的狗、马这些, 你也给它吃的饱饱的。你对父母不敬的话,和这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真正的孝顺就是对父母的尊敬,我们一定要从自己内心去审查这个事情,因为每个人自己都有儿女,都希望你的儿女对你以后好一点。这些在菩萨的愿里面都能体现出来。
菩萨发愿不仅对父母应该这样。而且对师长、善友、和有德行的长者,都应该这样;不仅对有亲、有恩、有德者这样。而且



对有怨、无亲、极恶的众生,也应该这样。这就叫恭敬平等心, 这就是菩萨的平等供养愿。
再发精进修行之愿:“常修六念及无我想,十二因缘。无三宝处,乐在寂静,修集慈悲。”菩萨发愿在以后生生世世中,常能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六念。经常能观修三宝,念三宝功德;念戒、学戒、持戒;念布施,要做到一切布施, 常乐布施。念天善法功德。又常观法界体性空寂无我之理,修无我想。这样就会破除我执。
我们现在为什么破除不了,我们过去没发这个愿,我执我见越来越厉害。有些人把我见看的比生命都重要,别人不同意自己的见解,就会生嗔恨心,就会去斗争,不知道这我见会害死人。
要观无常,要修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就是缘觉圣人修的方法。我们现在顺十二因缘是流转生死叫流转门,要逆修的话就是还灭门,这样去修,以达解脱。
菩萨发愿假若生在没有佛法僧三宝的地方,根本就听不到佛法的时候。愿我常乐在寂静之处,自修慈悲之心。假若你以后生在这个地方的话,现在所发之愿力会让你喜欢自己独处,在寂静的地方不断的修慈悲心。如果没有愿力的话,生在无三宝的地方,你会造下许多的恶业,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佛在这里让我们现在就发菩提心,发菩萨愿,这些愿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绝对会落实,不是虚愿,会帮助我们修行。
接着要发闻名得度愿:“一切众生若见我身,闻触之者,远离烦恼。”菩萨发愿在以后生生世世中,愿一切众生若见到我身、



或听到我的名、或接触到我的人,都会远离烦恼。
为什么佛菩萨,大修行人对众生有加被、加持的力量,因为他们有这个愿。比如说我们听到观音菩萨的名字,念观音圣号, 就会远离烦恼;我们接触到观音菩萨,有福报见到观音菩萨你高兴不高兴,如果谁现在见到观音菩萨他都高兴的不得了,更别说摸触到观音菩萨。所以说这都是愿力。你自己发这个愿的话,以后谁听到你的名字,你的作用力就会对他解决烦恼,这就是在利益众生,就是我们要发愿。
凡以上所发的这种种愿,都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所以:“菩萨虽知除菩提已,不求余果,为众生故,求以弘利。” 作为一个菩萨行者,虽然他知道我现在除了无上菩提,什么也不求。他知道无上菩提是自己的最终目标。其余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求。但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自己以后弘法方便,才发如上之愿,求世间这种种的弘利。这是大方向,不敢因小失大。发以上的愿,如果忘了菩提心的话,就会成为三世冤。你有钱有势就会造业,第三生就会堕落。所以我们大方向是:我除了求无上菩提以外,其他什么也不求;但是为了我以后行菩萨道方便,为了以后利益众生方便,才发上面这些愿。这就说明菩萨求这些愿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利益众生,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果,这是大前提,把总目标要搞清楚。
诠论:以上所发的种种愿,归纳起来有两种类别就是:上求佛道之愿和下化众生之愿。这两种总结起来就是菩提大愿。就是发菩提心。我们一定要认真的思惟,一定要发菩提大愿。通过发



愿品的学习,我们知道学佛修行如果不发愿的话,以后的修行就会退转,因为没有愿力的加持,所以一定要发愿。
壬3、显示愿果分三
癸1、总显立愿利益 癸2、别名法财长者癸3、结示法王自在
今初:总显立愿利益
经文:“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立愿,当知是人即是无上法财长者,是求法王,未得法王。”
释:说了上面愿言以后,佛告善生说,善男子,如果一个菩萨能像上面说的那样,真实的,至诚的去发愿。就知道这个人是一个无上法财长者。他就是一个发愿求得法王位,而且未得到法王位的法财长者。就是发愿成佛,而未成佛,正在行菩萨道过程当中的法财长者。
这个法财长者,是对于世间财宝而立名,称为法财。世间的财宝是物质上的东西,能让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好;佛法从精神上教育,能增长我们的慧命。法财长者就喻为拥有法财的这些菩萨,就好像世间德高望重的长者一样叫法财长者。故称菩萨是求法王,而未得法王位的法财长者。
解词:1、法财长者——法财,为“世财”之对称,即指佛法教说等。盖精神之教法,能滋润众生,为众生长养慧命之资粮, 犹如世间之财宝,故喻为法财。长者:喻为拥有法财之菩萨,名法财长者。
2、法王——对佛之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



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佛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佛于诸法自在无碍,故称法王。
癸2、别明法财长者14 组(重点复习6)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 一者、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二者、心不贪着生死之乐,三者、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释:上面立了愿,成为未得“法王”位的法财长者。通过以下的修行,可达法王位。
佛通过十四组,每一组三件事情,来说明法财长者之相,以及具足法财长者的条件。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应该从身口意,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具体修行的方法。
第一组:
一个发了菩提大愿的菩萨摩诃萨,从心念到行为能具足如是三事,则得名为法财长者。一是他的心不甘喜乐外道典籍。因为他深知外道典籍不得究竟解脱。故虽然懂得外道典籍,但心不乐著。学佛法要以佛的内典为主要任务,外道典籍不能指导我们解脱,所以不学外道典籍。但是为了度众生,一个菩萨他要懂得外道典籍,虽然懂得外道典籍,但绝对不去专门学修乐著。所以他心不甘乐外道典籍,一心一意在佛法的修学上。
二是他的心也不会贪着在生死的快乐之中。就是世间五欲之乐,即人天的快乐当中。作为一个菩萨行者,他己经深深观察到生死之过患,他之所以要生在人中,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心不贪着生死之乐。



三是他一心只求无上菩提,故常能喜欢供养三宝,观修三宝功德。菩萨知道三宝是自己的归依处。是他最恭敬归依的地方, 依靠三宝他能修无上的佛道。所以他能常乐供养佛法僧宝。
诠论:这三点都说明了一个真正的菩萨,身在生死当中,而心不乐着生死当中的这一切。这三件事是总前提,大目标。因为外道典籍是世间的道理,是三界内的事情,是不究竟之法,有的还是邪知邪见的东西。所以虽然懂得,但不贪着在上面。众生往往一但学进去就会贪着在上面,这叫法执;世间的快乐也是暂时的, “人天虽乐,福尽还堕”,最后还是苦,所以也不能贪着;只有三宝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是苦海中的舟航,是故要常恭敬、供养三宝。只有三宝才能满足成就自己的菩提大愿,故要常乐供养。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就是先建立正知见。这三点要做到,你就是一个求得法王,而未得法王位的法财长者。
第二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为人受苦,心不生悔,二者、具足微妙无上智慧,三者、具善法时,不生骄慢。”
释:有了以上的总目标,具体应做到以下的诸事。一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己在受苦的时候,内心从来没有后悔之心,甘愿为众生受苦。这是一般凡夫众生做不到的,一个菩萨他的总前提是为了利益众生,所以只要众生快乐,他自己受苦也心甘情愿。故能做到为人受苦,心不生悔。
二是菩萨具有很微妙的无上智慧,才能作他该做的事情,也才能作到他该做的事情。不该作的坚决不去做,有很强的自控能



力。因为他具足微妙无上的智慧。故能分辨好坏善恶邪正。
三是当他自己修行具足善法的时候,他的内心永远不生骄慢,他不会让骄慢烦恼来障碍自己的修行。他能谦虚谨慎,知道自己一切的作法只为利益众生,没有我的这种执着。故能做到具善法时,不生骄慢。
是因为有智慧,才能做到为他人受苦而心不悔,他知道菩提大愿的重要。因为有智慧,他才会对自己的善法不生骄慢,他知道骄慢烦恼会夺去自己的智慧法财。凡夫众生没有智慧,经常让烦恼泛滥、滋长。菩萨有智慧,时时守着自己的心,不让烦恼泛滥。
第三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 二者、见他得利,不生妒心,三者、所作善业,不为生死。”
释:又有三事。一是菩萨的内心一心想着利益众生,以利生而为乐。当他代众生受地狱苦的时候,就如三禅天那样快乐。这里重点是代众生受地狱的苦,不像我们凡夫,是业力牵引着去地狱受苦。菩萨为诸众生受地狱苦,如三禅乐。虽然身体受着巨苦, 他的内心就好像在三禅天,享受天的快乐一样那种感觉。这是身受苦,心受乐的一种感觉,那样的安祥自在。
二是当他见到别人得到利益时,不生一点嫉妒之心。因为正合菩萨心愿,他只有随喜赞叹。菩萨的目的是利益众生,故能见他得益,不生妒心。
三是他自己所做的一切善业,都会回向无上菩提,绝不是为



人天的生死之乐而去行善。所作善业,不为生死,就是为了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道。成佛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这是菩萨的总方向。
诠论:身在地狱受苦,而心快乐的主导思想,就是代众生而受苦。他愿意这样,心甘情愿的这样。众生受乐,他才真正的快乐。所以他的心会像在三禅天那样快乐,因为他是以利生为目的。只要达到目的,他心里就高兴。所以见他人得到利益,就和自己得到利益一样的高兴,因为利益众生,让众生快乐以后,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心里就会高兴起来,怎么能生起嫉妒心呢?因为有成无上大菩提的这个目标做后盾,所以他做的一切利益众生的善事,就不会为生死而忙。这也是前面修习发菩提心的具体落实。
第四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受苦,如己无异,二者、所修善事,悉为众生,三者、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释:又有三事。一是因为菩萨是以利益众生为总目标,看到别人在受苦的时候,内心感同身受。这都是菩萨的正常心态。遇到种种的境界,菩萨的想法和凡夫的想法就不一样,凡夫是先考虑自己,菩萨是舍己为人。所以才会:“见他受苦,如己无异” 有这种感觉的话,他绝对会发慈悲心去救众生。
二是菩萨所做的一切善业没有为自己,都是为众生考虑。只要能利益众生,就是菩萨的事业。故而菩萨所修善事,悉为众生。
三是菩萨有善巧方便之法,能让众生离开种种痛苦。菩萨具足这种智慧德能,他有慈悲心愿意救众生,又有能力救拔众生一



切痛苦。故能善作方便,令彼离苦。
因为菩萨有一颗大慈悲的心,所以看到别人受苦他才会感同身受;因为菩萨是利益一切众生的,为让一切众生都成佛道,所以他才会精勤不息的作一切善事;因为菩萨有大智慧,有许多的善巧方便。所以有办法解决众生的各种痛苦。菩萨通过修行,由心力变成真正能落实下去的能力。
第五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观生死乐,如大毒蛇,二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三者、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
释:又有三件事情,一是菩萨能观生死之乐,如大毒蛇。菩萨行者经常能观生死无常。修学佛法的人,就是要经常观无常, 观无常才能知道生死苦,才能知道生死的可怕,才能认清世间五欲的危害。在菩萨的眼里世间的五欲之乐好像大毒蛇一样。因为这些暂时的快乐会换来长期的痛苦,菩萨智观深知此理。这就是能深观生死过患。
二是菩萨虽然知道生死轮回的可怕,但是他为了利益度脱一切众生,却愿意处在生死之中。因为众生在这生死当中受苦,菩萨于心不忍,要救众生出离苦海。故乐处生死,为利众生。
三是菩萨能观无生法忍,多诸功德。诸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平等。证成此无生法,即是涅槃。这就是深见涅槃诸多功德安乐。
诠论:菩萨全凭用智慧正确观察,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生死之中的五欲之乐确实和毒蛇一样害人不浅。为了暂时五欲之



乐去造业,造业后必受苦报,这就是生死的过患;再者菩萨虽在生死中,不着于欲乐。为了度众生,宁可入地狱。因为菩萨的愿就是在苦海中不断的救拔众生的苦,但始终不舍菩提心;再用智慧观察无生法忍的功德,常观涅槃的妙乐而向往之。
解词:
无生法忍——就是顿悟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无生之真理,心安住于此真理而不动。《大智度论》卷五十云:“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
无生法忍,即是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以无生法忍证入佛的境界。
第六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舍身,二者、舍命,三者、舍财, 舍是三事,悉为众生。”
释:为了利益众生,为了法身慧命,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菩萨身、命、财都可舍。
一是舍身,当众生需要的时候,能把身体布施给众生。就是为了众生可以奋不顾身,是名舍身。
二是舍命。就是为了救他人,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众生至爱者身命,菩萨至爱者慧命。故菩萨为了救众生而能舍命。
三是舍财。舍身舍命可以破除我执,就能达到无我的境界。舍财是破除对我所拥有的东西的执着,就能作到一切布施。



诠论:这是菩萨通过智慧观察,证入诸法实相的真实功夫。身是苦本,终会变坏;生命虚幻,无有真实;财宝更是身外之物, 无须执著。菩萨看透了这一切,身命财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所以菩萨为了众生,可以内舍头目脑髓,外舍国城妻子。
菩萨破除我执以后,他知道身命是这一段生死的一个假象, 财产也是虚幻不实的假象,他看透了这一切。对众生而言身、命、财却是最宝贵的东西。对菩萨来说,菩提愿心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能舍去这身命财,保护他的菩提愿心。成就菩提愿心,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最主要的事业。所以当众生最需要的时候,他会毫不顾惜的舍身、舍命、舍财。
第七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多闻无厌,二者、能忍诸恶,三者、教他修忍。”
释:又有三事。一是广学多闻从不厌足。一个菩萨行者为了成就他的智慧,必须广学多闻。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教导说, 菩萨是:“安贫守道,唯慧是业”他身贫道不贫,唯求智慧是他的事业,故能多闻无厌。
二是能修忍辱,难忍能忍。能忍受众生和非众生加于自身的一切恶事。因为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度众生,所以就能忍诸恶。
三是不但自己这样忍,还能教他修忍。忍辱是一种功德,菩萨教其他人也要修忍辱,也成就这种功德。
诠论:一个菩萨行者对于智慧的增长是第一要务,其他都在可舍之列。要增长智慧德能就必须广学多闻;我们学佛也一样,



不是说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完事,从修行的层面来说应该一门深入修下去,从学的这一方面来说确实要广学多闻,不断的闻思,对所修的法门才会有坚定的信心。所以一个菩萨必须广学多闻,要学而无厌。只有广学多闻才能深入到微妙的深法里面去,才能开启般若智慧。只有开启智慧,才能做到这里所讲的一切。
只有依佛说的这样去做,才能成为法财长者。这一切都是从多闻开始的。从修忍的这个角度来说,因为要利益众生,把总目标建立在利益众生这个上面,连自己的身命财都能舍,那么对于众生加在自身的一切恶事,必然就能忍下来。不能忍也是自己嗔心烦恼在作怪,嗔心是对自己危害最大的,所以一定要修忍。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里面说:“吾既将此身,随顺施有情, 一任彼欢喜,恒常打、骂、杀,纵人戏我身,侵侮并讥讽,吾身既已施,云何复珍惜。”意思就是说:我既然将这身体随顺施给有情了,自主权就是众生的,就不是我的了。布施给他以后,只要他欢喜就行了,他只要欢喜任他打我、骂我、甚至杀我,这是他的权利;纵然遇到有人戏弄我身、或者侵犯、侮辱,或者讥笑、讽刺。我这身体既然已经布施出去了,就不是我的了,为什么还要自己珍惜,而生起嗔恨心呢?要做这样的观想修忍辱。还要把这种道理,教其他众生都这样修忍辱,因为忍辱是成就菩提道的一门必修课。
第八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自省己过,二者、善覆他罪,三者、乐修慈心。”



释:又有三件事情。一是菩萨能经常检讨自己的过失、错误, 善护身业,不断的改过。真正要修行,首先要发现自己错在哪里,自己的错误都发现不了,就无从改起。所以要自省己过,经常观察自己的过错而改之。
二是善覆他罪。菩萨对于别人的缺点错误能善覆藏,善护口业,不说他过。菩萨精神就是:对于自己的缺点错误观察对治, 对于别人的缺点错误能善覆藏,尊重众生的人格。善覆他罪,隐恶扬善。
三是乐修慈悲之心,善护意业。因为菩提心的生起之因就是悲心,菩萨喜欢经常修慈悲心,如果没有慈悲心的话,菩提心就无法生起。所以菩萨乐修慈心。
诠论:我们要学习菩萨精神:要严格要求自己,修改自己的毛病习气。这些毛病习气都是烦恼的根源,观察找出来以后毫不留情的去对治,否则会障碍修行。对于别人要包容、要原谅、心量要放大,不要斤斤计较,不能老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只有具足慈悲心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经常要修慈悲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不断的增长,广大。
第九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至心奉持禁戒,二者、四摄摄取众生,三者、口言柔软不粗。”
释:又有三事。一是至心奉持禁戒。修行首先要受持佛的禁戒,对佛的戒律一定要用至诚心认真对待。只有戒律才是堵住我们造恶业的屏障,是修行的保护伞。如果没有佛戒的保护,我们



会不断的造业,也就会不断的轮回,根本就不能进入修行。所以说,戒为修行之基础。
二是四摄摄取众生。用戒律保护好自己以后,在行菩萨道度众生的时候,正确的方法就是四摄法。用四摄法摄取众生。这四种方法用的好,在现世当中就会得到大家对你的拥护。
1、布施摄。众生困难的时候,布施与钱财;众生在恐怖的时候布施给予无畏;众生在迷茫的时候布施给予佛法。用布施之法这样摄受众生。
2、爱语摄。就是说话的态度方面,要说柔软语、先语、真实语。爱语是以关心众生为目的去说话,不要站在自己这方面说话,就是要说能利益众生摄受众生的语言。
3、利行摄。就是利益众生的事情积极的去做,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公益事业。大作公益事业而利益众生叫利行摄。
4、同事摄。就是和众生在一块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共同做事而摄受之。
菩萨用这四种方法,让众生对他产生好感,喜欢和他接触, 这时候才能教化他。给讲佛法他才会听。一个对你有意见、有反感的人,你给他讲佛法他能听进去吗?所以要想利益救度众生, 必须先要让众生相信你,喜欢和你接触。这样的话你讲的话他才能听进去,佛法才能入心。
三是口言柔软不粗。这是说话柔软不粗暴,使人爱听。就是四摄法的爱语摄。
在这三件事当中戒为基础,通过戒律,不断检查自己的过



失,用戒律来约束自己。只有清净戒行才容易和法相应,这是自己方面。在度生方面就用四摄法,用这四种方法先摄取众生,以达到救度众生的目的。再从说话的态度上,必须要柔软,说的话要人爱听,不要粗言粗语。好心利益众生,还要用好语,让众生容易接受。这都是实际生活当中应修之法。
第十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能大法施,二者、能大财施,三者、以此二施,劝众生行。”
释:菩萨能作众生的大施主。四摄法里面第一个是用布施摄受众生,六度里面第一个是布施度。菩萨第一个能大法施,用佛法教化众生叫大法施,法布施能让众生开显智慧,能让众生得到解脱。所以法施大于财施。
二是能大财施,用财物布施给众生,能让众生得到安乐。自己能做这两种大布施就是利益众生。
三是自作教他。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要教众生都这么做。要将这二种布施不断的推广。自己先做到能大法施、大财施,再以此二施,劝众生行。但是要做到这两件事,就要发愿生在豪门贵族,发愿让自己常具正念心、有智慧,发愿让自己有财宝。发愿具足二施之条件,达到这个标准以后,你才能做到大法施、大财施。你自己做到以后,让大家都跟你学,让人人都做大布施, 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这是一个菩萨行者要达到的目的,他救众生不是为了给你点财物,让你享受些财物上的快乐,最主要是让你得到解脱。这是一个菩萨行者要救度众生,利益众生的最



终目的。这才是真正自利利他的菩萨行。第十一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常以大乘教化众生,二者、常修转进增上之行,三者、于诸众生,不生轻想。”
释:这是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和心态。一是经常用大乘佛法教化众生,因为大乘佛法是最究竟之法,是成佛之法。小乘、人天乘这些都不究竟,都是权巧方便之法。所以菩萨教众生,必须要教成佛的究竟之法。即就是现在做不到,从现在开始就要向成佛的这个方向去发心,向这个总目标去奋斗,所以菩萨常以大乘教化众生。
二是大乘菩萨行者,要不断的增进自己菩萨行的位次,要增上不能退转。前面学过有些上心转中心,中心转下心,这是退转; 有些是下心转中心,中心转上心,这是增上。这里教导要不断增上,这就必须广学多闻,必须不断的用佛法来培养自己,开自己的智慧,菩萨要常修转进增上之行。
三是虽然救度利益众生,但对一切众生不敢轻视,对每一个人都不能轻视,对什麼样的人都不要轻视。菩萨知道他们都是未来之佛,因为人人都能成佛,你轻视他就轻视未来佛,因为佛性是平等的。众生的心都有分别,菩萨的平等智慧心,从来于诸众生不生轻想。
诠论:佛在这里主要是提醒我们,佛出世的本怀是让众生都成佛。在《法华经》里面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唯有一佛乘,畅显佛出世的本怀。故菩萨行者要用大乘法去教化众生,不能用小



乘权法去教化众生;只有自己常修大乘增上之行,以身作则去教化众生;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又不能轻视其他众生。不轻权小之人,也不轻凡夫六道众生,因为同一佛性,都能成佛。众生的佛性是平等的,不但人与人平等,人与畜生也平等,与六道众生都平等。在这个基础上,菩萨才能慈悲救度一切。
第十二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二者、知烦恼过,乐而不厌,三者,自具烦恼,能坏他结。”
释:又有三事,这三事是一个菩萨行者对烦恼的正确态度。一是:“虽具烦恼,而能堪忍”一个修菩萨行的人,现在还没有断烦恼。如果烦恼断尽,就成佛了。正在向成佛的道路上行进的时候,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具缚凡夫,绝对有烦恼。虽然有这许多烦恼,但是为了利益众生,就能忍受这些烦恼。
二是:“知烦恼过,乐而不厌”虽然能堪忍烦恼,但是又清清楚楚知道烦恼有许多过患。用智慧去观察,明知这些烦恼对自己危害特别大,但能积极的去面对这些烦恼,而不是消极的厌患、逃避。勇于去对治烦恼,降伏烦恼,变烦恼为菩提。
三是:“自具烦恼,能坏他结” 菩萨行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烦恼,为了利益众生,通过佛法的修学,智慧的开发。虽然自己具诸烦恼,而能用佛法教导其他人,能破坏他人的结使烦恼。
诠论:在未成佛之前都有烦恼,成佛以后才断除一切迷惑烦恼。但现在行菩萨道,向成佛的道路上迈进,首先必须认清烦



恼,以正确的方法去对待。故虽具烦恼,能忍受烦恼不被它蒙骗; 也知道烦恼的危害性,但能积极的对治而不是消极的逃避;自己虽然有烦恼,但还是不厌不疲去利益众生。这样用佛法教导他人, 能破前人的结使烦恼。
这就是我们面对烦恼的正确态度。不被烦恼蒙骗,不被它利用,不随它转,而是用智慧之剑去对治。变烦恼为修行的逆增上缘,我们要作烦恼的主人,不做烦恼的奴仆。
第十三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见他得利,欢喜如己,二者、自得安乐,不乐独受,三者、于下乘中,不生足想。”
释:复有三事:第一是随喜功德。看见别人得到利益,自己内心是由衷的随喜。这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随喜,将自己和众生融为一体,好像自己得到利益一样高兴欢喜。就是见他得利, 欢喜如己。
第二是自得安乐,不乐独受。如果自己有安乐的事情,愿意和大家共同去分享,自己不独享受。
第三是于下乘中,不生足想。如果证到了下乘的果位,或修行中有些好的感受,从来不得少为足。不论怎样就要向无上的菩提去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诠论:这是一个菩萨行者的正确心态。前两个事情是利益众生的正确心态,因为他发心是利益众生的,所以见众生得到利益,会像自己得到利益一样的高兴。正好和他发心相应,所以他能欢喜如己;对于自己安乐的好事,第一个念头想的是众生,让别人也得到



我这个好处,让别人也高兴高兴,因为他的念头是让众生高兴。因此他的这个安乐事情,愿和大家共同分享;第三个是精进不退的心态,当自己修行有成绩的时候,即就是证到小乘阿罗汉果,但想到离菩提大愿还差的远,不能停在化城里面,要继续前进。所以对下乘不生足想,就是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继续努力。因为自己的菩提大愿还没完成,还没有成佛,就不允许自己停下来。
第十四组: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闻诸菩萨苦行不怖,二者、见有求者,终不言无,三者、终不生念,我胜一切。”
释:又有三事。一是不怕菩萨苦行。闻说行菩萨道要无量世舍身、舍命、舍财,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作能作,受大苦恼, 这么辛苦。听到这些以后,但他内心绝不惊怖退缩。如果恐怖、退缩的话,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法财长者。因为要成就无上菩提的大安乐、大自在。故能闻诸菩萨苦行不怖。
二是能作大布施。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见到凡是有所求的人,总不说我没有这个东西,想方设法满众生愿,不能让他空手而回。他就能做到见有求者,终不言无。这就是菩萨的有求必应。只要众生有所求,他一定要满足众生的愿望。我们说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一个菩萨行者,就要做到有求必应。
三是自己在修菩萨行的时候,虽然有无量的功德,但绝不生一个念头说“我胜过一切”我比别人都强。连这念头都不能起, 更别说生起骄慢心。终不生念,我胜一切,这样就能破除骄慢、



懈怠烦恼。
诠论:修菩萨行要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这是一个很漫长的岁月,不是一朝一夕可成就的,没有坚强的意志,最容易生起退缩恐惧的心理。只有坚固菩提愿心,才会对这长劫苦行不退缩;行菩萨道是以慈悲心为因,布施为先。有慈悲心才能给众生布施,内心经常想着布施,要一切能施,一切时施。才能做到有求必应;内心还要经常想着无上菩提,以无上菩提为最高座标, 才能做到戒骄戒燥,消除争强好胜之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惭愧心,就不会有“我能胜过一切”这种慢心出现。印光法师说的看别人都是菩萨,唯我自己是一个凡夫。当你看到别人都是菩萨, 自己是凡夫的时候,你正是在行菩萨道。所以要有惭愧之心。
这十四组四十二件事情,就是名为“法财长者”的条件。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这样去训练、修习,实际操作的具体方法。如果能这样落实到生活当中,此人就是一个菩萨行者。
癸3、结示法王自在
经文:“善男子,菩萨若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如是菩萨能断因果、能得因果。菩萨若能断得因果,是名法果,诸法之王,法之自在。”
释:前面说能发胜愿,就是趣向法王之位而未到法王位的“法财长者”。在实际行菩萨道的时候,就要作这十四组四十二件事情。做到以后就会得到法之自在。怎样个自在法呢?佛在这里说菩萨如果能观因:就是知道有因必有果。能从因推果。例如观察善因,就知道会得乐果;观察恶因就知道会得苦果,这叫观因。能观



果:知道结果出现,必然有前面的因,从果验因。例如现在的苦果必定是从恶因而来的,快乐的果报必然是从善因而来的,这叫观果。能观因果:就是能观察从因到果的变化规律。你种下这个因, 慢慢演变最后结什么样的果,全部能观察出来。例如杀人为因, 要得到被杀的这个果。你今天杀了人,就知道你以后难逃法律的制裁,侥幸漏网,也免不了被杀者的怨魂,非叫你偿命不可,你就要得被杀的这个果。这就叫能观因果。能观果因:就是通过现前之果能知其来源之因。倒观其演变规律。能这样顺观,逆观才叫深信因果。真正的深信因果,就要像佛这里说的这样顺观、逆观。能观因、观果,能观因果,能观果因。这样观因果也是一种修行,我们缺少的就是思维法义。听法的时候觉得有道理,从来没有下功夫思维一番。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回去以后有时间晚上打坐一阵,想一想佛讲的这些法义,培养自己思维修行的好习惯。
能如此顺逆观察因果规律,了了分明,这样的菩萨就能断因果:就是能断除一切烦恼,成就佛的“断功德”。这叫能断因果。能得因果:就是证得诸法实相,成就佛的“证功德”。这叫能得因果。佛有断、证两种功德,若能成就断、证功德就是成佛了,就是得到了“法果”:亦即佛果。菩萨能断得因果,就成就了佛果。就是“诸法之王”:成为对一切法自在无碍的“法王”。于“法之自在”而不被法所束缚,也就是证得了无上的佛菩提,圆满了自己的菩提愿心。
诠论:这一段就是说能这样作的话你就成佛了。法王就是佛,



这就是得了法王位的“法财长者”。前面是未得法王位,向法王位去作的法财长者,这里是真正坐到法王位的法财长者,成了法王了。如此从前到后,用智慧思维观察,还是一个因果的变化。佛法讲深信因果,这就是深信因果。修到这个境况下,才能真正相信因果的真实不虚。
现在我们用世间法观察一下因果规律:每一个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为什么?因为你知道孩子如果现在不读书,长大以后没有知识,他在社会上不好找工作,会没有前途。从现在学习就观到他以后的果,所以必须让他去好好学习。如果家长观不到这个果的话,他觉得你学不学没关系。正因为能观到这个果, 他才让孩子好好去读书。做为小孩子,他观不到这个果,他觉得读书很费劲,没有玩耍快乐,不想读书,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果。这是我们世间的一个暂短的因果规律。
诸佛菩萨通过三世因果的观察,明了现在一个微细的念头, 身口意的造做,就会知道你以后要得到什么果报。你动的善念、做的善事,就知道你能得人天的果报。你修出世的因,他就知道你最后能成就圣果。又通过你现在人身的造做,就知道过去是修什么因来的。因此佛才有能力知道你过去无量劫的事情,他从因果这样观下去,就知道你过去哪一世生在哪里?是什么人?叫什么名字?什么家庭都能观到。通过你现在的造作,能观到你以后能生到哪里去。或者地狱,哪个地狱受什么样的苦,他都知道。所以说观因果的规律,可以让我们知道宿命。当你修观到一定程度,你自己心里也就明明白白会清楚的。



辛3、结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立如是愿,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最后总结说,有出家在家两种菩萨,出家菩萨发如是愿不难,在家菩萨发如是愿是乃为难。说明在家菩萨的不容易, 何以故?这恶因缘太多,这生活环境会障碍修行。
总结:这一品说明只有大志趣的人,才会勇于修三十二相, 才会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大愿。
发愿以后要学修的就是:佛对怎样做一个法财长者的这十四组四十二条,以这个为标准去学、去修、去行,这是这一品的重点。要依佛所教认真去发愿,愿发了以后就不考虑它,为了这个愿就按这十四组事作下去,最后愿行相应,一定能达到目的。这样学修就可以对因果规律深层的了解。直到彻底的了解,成就佛的断证两种功德,成为真正的“法王”就是成佛。佛把这条成佛之路己经给我们描绘的清清楚楚了。



名义菩萨品第八


宗分
名义菩萨品第八



















二八七

戊2、积集福智分二
己1、分别名义菩萨 己2、勉为实义菩萨今初:分别名义菩萨分三
庚1、问答示假名菩萨 庚2、实义菩萨庚3、彰在家胜
今初:问答示假名菩萨分二
辛1、善生问 辛2、如来答示假名菩萨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云何名为假名菩萨?”
释:学佛修行要能辨清真假邪正。什么是邪法?什么是正法? 什么是真修?什么是假修?这里善生一开始就请教佛陀:世尊, 佛说有两种菩萨:一者、假名菩萨,二者、实义菩萨。怎样的菩萨是“假名菩萨”,怎样的菩萨是“实义菩萨”为什么称他为“假名菩萨呢”?
诠论:以上第二品至第七品为“策发心愿”,是发心部分。重点论述了如何策发菩提心和菩提愿。发愿以后就要积福修智,下面这一品就开始进入积集福德、智慧资粮的学习。从第八品一直到第十三品这一段,重点要学的是“积集福智”。就是给我们积攒福德、智慧资粮的方法,这也是菩提道上很重要的一个台阶。发了菩提心,立下菩提愿,修集福德、智慧二资粮,为受优婆塞



戒打下基础,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行六度的在家菩萨。
在修学菩萨行当中,一个是发心,一个是积集福智,再一个是净除业障,这就是集资净障。修行当中多有障碍。因为过去造的业太多,我们的障碍就多。修行不外乎就是一个集资净障的过程,我们就要发心、集资、净障。
在策发心愿里面,主要讲了如何发心:佛把如何发心的方法已经详细的教给我们。如何发愿:从心态、行法佛都作了详细的开示。我们要不断的观察、思惟,将所发之心愿落到实处。此则名为修行。
从这一品到第十三品主要论述的是:怎样积集福德、智慧二资粮的问题。就是给我们积攒成佛道路上的钱粮,佛也开示了详细具体的修学方法和标准,使我们有章可循。为受优婆塞戒打下了基础。这一段是积资部分。
从第十四品到第十七品主要讨论的是受戒和持戒方面的问题。就是要通过佛戒,净除我们过去一切业障。佛给我们制下了具体的戒条,详细的开示了持戒修行的方法。这一段是本经的主题思想。也是净障部分。
这部经的主题就是优婆塞戒,这发心、集资、净障都是围绕着菩萨行而开展的,体现出优婆塞戒的重要性。在这部经里,佛对这些修习上的重要问题,从心理到外相、从生活到解脱、从凡夫到菩萨各个方面,由浅及深层层展开。确实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使我们学有所尊、修有方向、行有标尺。这一点佛讲的都很详细,等学到那里就可以清楚知道。



学习本经我们要随着佛的开示听进去,思惟进去、学进去, 随文入观修进去。慢慢将自己凡夫的心,跟着经文不断深入修学,变成菩萨心。这才能真正得到“优婆塞戒”。佛给我们有理论、有分析、有具体行法。这些都是修行的关键,我们不但要学到,更重要的是要做到。
这一品叫“义菩萨品”。主要辨明“真菩萨”和“假菩萨” 所表现在外的行相。真菩萨他是怎样作,假菩萨他是怎样作,一看外相就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就具足了择法眼。以佛给我们树的这个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看自己是一个真菩萨,还是一个假菩萨,从而舍假修真。
辛2、如来答示假名菩萨(重点复习26 ①)
经文:“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 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为自身命,杀害他命。不乐修悲,乐于生死,常造诸业,受生死乐。无有信心,于三宝所,生疑网心。护惜身命,不能忍辱。语言粗犷,悔恨、放逸。于己身所,生自轻想:我不能得无上菩提。于烦恼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坏结方便。常生悭贪、嫉妒、嗔心。亲近恶友,懈怠乱心。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 是名假名菩萨。”
“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虽有微言, 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倚色命财,生大骄慢。所作颠



倒,不能利益。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
释:这里对假名菩萨的揭示一共有两大段:前一段说明在世间的一切行相,后一段说明在修行中的行相。首先说在世间的行相: 佛说:“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就是已经发菩提心行
菩萨道的人。行于世间,如果有以下这些行相表现,就是假名菩萨。我们一条一条和自己的行为来对照检查:
第一种表现是发心不真。“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 即以此法,教化众生。”虽然发的是成佛的菩提心,却喜欢接受外道邪术,喜欢学习外道典籍,而且喜欢读诵,持讽认真修学; 而且还用所学的这些外道典籍,去教化众生。完全和菩提愿背道而驰。
首先要辨明什么是外道?凡是佛法以外的一切都称为外道, 外道并不是一种贬义词,是个区别之词。你发了菩提心,但是却喜欢外典。学佛的人看相、算命、看风水搞这些,这就属于外道。如果你以此为职业,以此教化众生,这就不是一个菩萨行者应该作的事情。世间的看相、算命还很准,看风水还很灵,说得还很好。当然站在世间法来说看相、算命,周易八卦都是很有哲理的,都有他的科学依据,不能说有错。但是若要修行解脱道, 出离轮回,那就要学怎样能让自己解脱之法,此唯有佛法。在这个前提下,就不能去学那些东西了。第一是没有时间去学;第二是不值得去学,因为非究竟解脱故。就好比一个坐在大学教堂的学生,不可能把幼儿班的书再拿来学习,这是不相符合的。发了



菩提心又喜乐外典,所以佛说是假名菩萨。
如果发了菩提心。但其所作所为,还是放不下外道典籍,继续去受持、讽诵,并用这个教化其他众生。这就是假名菩萨的行为。说明你不是真发心。发心不真,行为必假。学佛是至高无上的大法,只有真心者才能深入。特别是念佛,念一句佛号是最殊胜的法,有人却不了解,还去相信巫婆神汉们,听他们的话。这说明了还不相信佛,对三宝没有信心。一个真心学佛的人遇到困难,谁也不求,唯求佛菩萨。即就是没有感应,不解决问题,这个信心也坚固不退。继续好好修下去,因为我们有信心,知道诸佛菩萨,对我们有特别大的加被力。当你心诚到极点都会有感应的,关键是自己信心不充足,对佛菩萨还有疑心。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外道。这是对三宝没有信心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做法是假名菩萨的作法。
第一条开宗明义的说明,真正行菩萨道修学佛法的人,不能搞这些事情。如果搞这些的人,他就不是一个真佛弟子。在寺庙里不能设立签桶抽签。因为寺院是修行办道的地方,故不能抽签、算卦,这不是佛教寺院干的事。学佛修行一定要具足正知见。
第二种表现是没有慈悲心。“为自身命,杀害他命。”为了自己生存,不惜杀害其他众生之命。这就远离菩提心的生起之因“悲心”。一个菩萨行者,还断不了杀生,你就不是一个学佛的。没有菩提种子就是假名菩萨。我曾经在一个很虔诚的佛弟子家里去,正好碰见他拿着刀在杀鸡,他自己觉得怪不好意思!杀生都不断你怎么学佛?杀生一方面让我们的悲心生不起来,更主要的



是背离菩提道,这就是假名菩萨的行相。
第三种表现是没有出离之心。“不乐修悲,乐于生死,常造诸业,受生死乐。”当发心以后不喜欢修自己的悲心,因为悲心是菩提心的“生因”,故没有菩提种子。又沉湎于生死之中不想出离,因而又造下了许多的恶业。虽然发了心,还和原先一样, 在生死当中不想出离。没有解脱之心,违背了菩提心的“了因”, 也没有出离心。喜欢享受生死中,财、色、名、食、睡这五欲的快乐。上面第二条是违背了菩提心的生起之因“悲心”。这一条是违背了菩提心了因“出离心”。发心不真,就不是真菩萨。别看他发了心,归依三宝在学佛,那都是一种假象。
第四种表现是对三宝没有信心。“无有信心,于三宝所,生疑网心。”对菩提道生不起信心,对三宝有怀疑。佛到底存在不存在?佛法到底能不能让自己解脱?出家僧人都是凡夫,不是圣贤僧,有诸多不如法。对僧宝没有一点恭敬心。对三宝有怀疑。
凡夫僧和圣贤僧不一样。凡夫僧自己有烦恼,肯定有许多不如法的地方。归依佛门进入修行,对三宝都有怀疑,就是修行的大障碍。向更深一层理解,生在浊恶的时代,我们自己业障深重,显现在你面前的凡夫僧宝就应该是这样,都是自己业力感召而来。如果你心里清净,智慧高超的话,贤圣僧会显在你面前。所以我们眼前所见到的,都是自己的业力感召,不要向外埋怨, 要从自己本身去找原因。
对三宝没有信心,有怀疑的话,就不是佛的弟子。我们归依三宝以后,就要真正的依靠三宝,相信三宝有无量的功德。由于



我们业力深重,佛出世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轮转受苦?佛灭度了,我们才生在这个世间,还不相信,还不精进。不惭愧自己, 反而对三宝有怀疑,这不是颠倒吗?一个出家人再不行,他能走出家门,穿上这身衣服,已经比其他人强得多了。后面佛会讲到,供养僧中一个极恶相似比丘,都有无量的功德。更别说见到出家人不如法,在下面去乱说乱道,给自己造下许多口业,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对三宝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对三宝有怀疑的话,就是烦恼心代替了菩提心,就是一个假名菩萨,不是个真菩萨。
第五种表现是不能修忍辱。“护惜身命,不能忍辱”。由于对三宝没有信心,所以对今生的身体、性命就很爱惜了。爱惜身命就是我执、我慢,身见增盛。只能为身命而造业,所以就不能修忍辱,更别说舍弃生命去利益其他众生了。发了菩提心以后, 对自己的身命看的很重要,不能修忍辱,有这种心行就是一个假名菩萨。
第六种表现是不修口德。“语言粗犷,悔恨、放逸。”再从语言方面不修口业,说话粗野不堪。对他发过的菩提心有时会后悔,认为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悔恨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我怎么学佛多年肉也不吃,什么也不做我是傻瓜吗?我白辛苦那么几年。’他会后悔而退心,这样的话就会懈怠、放逸,更别说精进修行了。开始向下堕落了,认为原先修行做的都是傻事, 耽误了自己的人生享受,这种人就是假名菩萨。
第七种表现是轻视己身。“于己身所,生自轻想:我不能得



无上菩提。”这是对自己失去信心。他观菩提那么难得,那么高尚,就根本不是我们凡夫所做的。对自身作轻想,认为自己这个陋劣的凡人,还能成就无上佛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轻视自己这个佛性,认为自己不能修成佛,这也是对佛法不相信的一种表现。真正相信佛法的话,佛说了众生都有佛性,皆堪做佛。我为什么不行呢?他不信三宝,就会轻视己身,轻视自己的佛性,认为凡夫成佛那是妄想。最后就落入颠倒邪见当中,今天颠倒邪见,来生更邪。最后邪到三恶道去,万劫不复,这就是假名菩萨的表现。
第八种表现是让烦恼自在。“于烦恼中,生恐怖想,亦不勤修坏结方便。”修行就是和烦恼对阵。而他现在恐怖烦恼,也不想去熄灭烦恼,也不修对治之法,任凭自己的烦恼自由泛滥。
第九种表现是常生烦恼。“常生悭贪、嫉妒、嗔心。”如果不修行烦恼就会像杂草一样自然生起。他常常会生起悭贪的心,贪图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对所拥有的东西会悭贪不舍。悭:就是自己的东西不愿意布施。贪:别人的东西想据为己有,这叫悭贪。有这种心就不愿意去修布施了,就不修这个善法; 相继而来也就不愿意修忍辱了,不能修忍辱,看见别人有一点善法他会生起嫉妒之心;贪不到他又会生起嗔恚之心。也就没有怜愍众生的心了。一切善法由此全部消失,让烦恼操纵着自己,这就是堕落的开始,这样的作法就是假名菩萨。
修行佛道对自己的烦恼,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去对治,要有这种勇气。烦恼无边誓愿断,四宏誓愿里面叫断烦恼。再厉害的



烦恼,只要你有信心,会慢慢把他消除。一但你让它泛滥,它会把你拖入三恶道。
第十种表现是亲近恶友。“亲近恶友,懈怠乱心。”在烦恼的驱使下他会远离善知识,而去亲近恶友。人以类别,物以群分。什么人就会找什么人,烦恼炽盛,不想学佛了,就会找世间这些恶友,认恶友为善知识。在烦恼的驱使下,和恶友同流合污还不自知,最后会堕落下去。亲近恶友以后就会懈怠、放逸,整天是妄想纷飞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今生应该怎样做?人生的方向在哪里他不知道。他心神散乱无有定心,所发菩提心荡然无存,这就是一个假名菩萨的行相。
第十一种表现是无明暗覆不修善积福。“乐处无明,不信六度,不乐修福,不观生死,常乐受持他人恶语。是名假名菩萨。”他会心甘情愿的处于无明迷惑当中;不相信六度能到彼岸, 也就不修六度法;也不喜欢修集福智,不积集福德智慧资粮;也就懒得去观生死过患,庸庸度日浪费生命之光;但却听到别人的恶语就好奇,喜欢受持这些恶语,好像顺口溜一样。
佛说以上种种行相,都名为假名菩萨。
还有众生当他发了菩提心以后,也想成就无上的正觉。但是有以下表现的话,也算是假名菩萨。前一段是发了菩提心在世间的表现行相,后面这一段是发了菩提心,还想修行,但是有以下这些做法也就构成了假名菩萨的行相。
第一种表现是:“善男子,复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



虽然发了无上菩提心,但他通过学习,听到要成就菩提道, 必须经过无量劫的苦行修道,才能成就。他一听害怕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出头之日,他后悔了,打了退堂鼓。这样就会退失初发的这个菩提心,这是急功近利的一种心态。修行是急不得的,你心越急越不行。就是说心急上的快,由于达不到目的退的也快。没有一个恒心、没有一个持久之心、没有一个长远心,就会形成这种情况,虽然想修行,结果临阵脱逃。这样就是一名假名菩萨了,这是第一种。
再一个是:“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无有惭愧,不生怜愍。” 虽然没有退心,还继续在修道,但却不是那种坚信的真实心。他没有惭愧心,也不培养自己的怜愍心,失去了菩提种子。因为怜愍心是菩提心的种子,他不培养怜愍心,就会失去菩提心的种子。这就成为外相上的修行,每天还继续念佛,修行,行菩萨道。但是内心已经不真实了,已经被染污了。无惭无愧无有善法,不生怜愍无有悲心,没有菩提种子,这是内心的一个染法, 只有自己清清楚楚知道。这种情况就是假名菩萨。
由于内心不真,没有修慈悲心。不是真心的修行菩萨道。他就会:“乐奉外道,杀羊祀天。”奉行外道是心里迷惑,搞世间这些迷信活动;杀羊祀天是没有慈悲心,他认为这是正确的,不知道杀生是造业,不知道作这些事会背离菩提道。这种敬鬼神离菩提道的作法,就成为邪见邪行的假名菩萨。
这样的人虽然也经常谈谈佛法:“虽有微信,心不坚固。” 外相上看来也在修行,看起来也是学佛者。但实际上这种信心好



像露水一样,一点不坚固,对佛法没有坚固的信心。虽然整天在学佛,整天也谈论佛法,这种不坚固的信心最容易消失。有时候也随缘听点法,念佛时候也随缘去念念佛。这种人虽然发菩提心也在学佛,但是假名菩萨。
由于没有坚固的信念,他就会行于世法:“为五欲乐,造种种恶,依色命财,生大骄慢。”
为了享受世间五欲的快乐,而去造下种种的恶业。我们的内心如果善法不去占领,恶法必然就会占领。所以修行,就是让自己的内心经常充满善法。要让善法充满,必须经常听闻佛法,思惟法义,经常去修行法行。如果没有坚固的信心以后,就会被世间的五欲之乐占领他的心灵,这样就会造下种种的恶业。他会依靠他今生的好身体、好的命运、富裕的家庭环境等优点生起大的骄慢。认为我家里又有钱、又有权,我现在又年轻貌美,身体又好,人又很聪明,我比你们都强,你们学佛都不如我。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都不如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是修菩提道的。成为不信因果,烦恼当家作主的假名菩萨。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所做颠倒,不能利益。”由于没有信心,所作所为都是颠倒的。烦恼当家以后,他做的都是背离菩提道的,都是和烦恼相适应的作法。这样就不可能去利益众生了, 就会违背他的菩提愿心。成为和菩提愿心背道而驰的假名菩萨。
一个发了心的菩萨,始终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发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简单一点就是完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每天所想所作的为他人好,这就做对了。为自



己好,你就做错了。违背菩提愿心的做法就是假名菩萨。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所有的修行就是:“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
他为了得到人间生死道中暂时的这种快乐,为了现世的名闻利养,他也会去行布施。他布施的目的,不是为了慈悲利益众生,而是为了生死道的快乐,和世间的名闻利养。行布施为了求人天福报,就不是菩提心了。
他也去受持佛的禁戒,为的是来生能生到天上,不是为成就菩提道。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健康,无病长寿,他也去修禅定。从外相上看,也布施、也持戒也修禅定好像是佛法,但是目的截然不同。所以他的布施、持戒、禅定都不是为了解脱,而成为一个没有解脱法体的假名菩萨。因为他不能深观生死过患,深见涅槃功德。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以这样目的去布施、去持戒、去修禅定的话,他就是一个假名菩萨。
以上都是假名菩萨的种种表现。如果我们自己有以上这些心理,有以上这些行为,自己用这标尺去量。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已经进入假名菩萨的行列,更别说在菩提道上有上进的机会。赶快回过头来,回头是岸。不学不知道,学了以后你会清清楚楚看到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因为有些内心的状态,只有你自己知道心里想的是什么?比如说同样大家都做布施,一个人和一个人不一样,你心里想的和这里说的相应的话,就是一个假名菩萨。赶快把这些不正确的想法改过来,走上真正的菩提大道,让自己



的菩提种子不断的增长。
庚2、实义菩萨(重点复习26 ②)
经文:“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其心坚固,怜愍一切。口言柔软、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于自身所,不生轻想。舒手惠施,无有禁固。常乐修磨利智慧刀。虽习外典,为破邪见, 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勤修精进,轻贱烦恼,令彼烦恼不得自在。心不放逸,常修忍辱。为涅槃果,持戒精进。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彼安隐,欢娱受乐。为他受苦,心不生悔。见退菩提,心生怜愍。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能具无上六波罗密。所作世事,胜诸众生。信心坚固,修集慈悲,亦不希求慈悲果报。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知无常想,不惜身命。以四摄法,摄取众生。知世谛故,随众生语。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于三宝所,不生疑心, 乐为供养。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后为富者。乐赞人善,为开涅槃。所有技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
释:这一大段佛又将实义菩萨的行相告诉我们,这里面许多和前面的假名菩萨正好相反。前面假名菩萨的行相,我们要断除、



要远离。这里实义菩萨的行相,我们应该去修学。下面佛就一一列举实义菩萨的行相,让我们依止修学。
佛说:“实义菩萨者,能听深义,乐近善友,乐供养师长、父母、善友。”真行菩萨道者喜欢听闻正法、能思维佛法的究竟深义,开启自己的智慧。他知道佛法是至高无上的法宝,只有佛法能令自己解脱。所以他就能听闻正法,修习正法,能解佛法里面的究竟深义。究竟深义就是实相义,就能开启自己本有的般若智慧。此般若智慧人人具足,只是没有被打开。通过佛法的听闻、思维、修学,才能打开佛法究竟深义之门,开启本有的般若智慧。
有了智慧就喜欢亲近善知识,喜欢用至诚心去供养师长、父母、善友。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他的报恩福田。我们孝顺父母, 供养父母,一方面父母对我们有恩,应该孝顺、供养他们,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来说供养父母、孝顺父母,也是给自己种福田。所以在父母跟前行孝有两重意思在里面,一方面是报恩,一方面是修福报。
有智慧能亲近善知识,就会:“乐听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思义。”不但乐于听闻如来三藏十二部经典,而且他能喜欢受持经典。听了以后能依教奉行,去受持、去读诵经典, 书写经典。更能去思维经典里面所说的甚深微妙的义理。就是能闻、思、修行。
因为能闻思修行,所以能“为法因缘,不惜身命、妻子、财物。”这就是为法忘躯的一种菩萨行。为了佛法可以不珍惜自己



的身命,因为他知道法身慧命重于身命。身命是“我执”的产物, 是因缘合和的假象。不顾身命,为法忘躯可以破除“我执”。我都无所谓,我身外所拥有的财物,所爱的妻子及眷属,都是因缘合和所产生的假象,都不应该去执着。这样就破除了“我所”,破除了“我爱执”。就会用悲心去面对一切执着在假象里受苦的众生, 而让一切众生都能体悟法的真谛。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为法忘躯的事情很多。曾经有一生他在山里修行,思维法义。一个天人化现成罗刹,在他跟前顺口说了半句偈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他正思维在关键处,一听这话令他大受感动,矛塞顿开。他马上起来向那个罗刹礼拜、问讯请求说法。他说:“您说了半句偈,还有后半句,请您给我把后半句说一下,您需要什么我供养您?”那个罗刹说:“我三天没吃东西饿的发慌,顺口随便说了这半句偈子,你还认起真来了。”他说:“这半句偈子是真实义,还有后半偈您给我说了,我供养您吃的”。这罗刹说:“你供养我,你知道我吃什么嘛?我要吃人肉, 你能供养吗?”他想了想说:“好!您如果把后半句偈子说给我, 我这身体就是您的,您吃吧!”罗刹就说出了下半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听了以后,法喜充满。得到这个法宝,他心里很高兴,就从树上倒栽下来,用自己的身体作供养。结果这个罗刹是天人化现,把他接住了。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为了求半句偈语,舍身供养的公案。是佛过去生中行菩萨道的时候, 为法忘躯的一个真实事例。
这样在菩提道上才会:“其心坚固,怜愍一切。”他的信心非



常坚固。他深信三宝能解救众生出离苦海;他深信因果真实不虚; 他深知众生轮转六道受冤枉苦;他深知诸佛悲心无量、威德无量、神通道力无量。所以他求佛道的信心,非常坚固。他深知自己能成佛,他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他怜愍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去救度他们。这样所作、所为、所想,就是真正的实义菩萨。
正因为要发心救度一切众生,他才会作到:“口言柔软,先语实语,无有恶语、及两舌语。”他在这大菩提心的推动下,用怜愍一切的心理,凡有开言,态度和谒、说话亲切柔软,让听者都爱听,都喜欢和他接触。在方法上,他会先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主动和众生沟通,而且所说的话都是真实语,有很高的信誉度。从来没有恶语骂辱众生,也从来没有两舌语去挑拨是非。大家都相信他,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实义菩萨。
这位菩萨对“于自身所,不生轻想。”他虽然了知“无我”之理,但对自己这个假身体会善加利用。因为他知道要修成佛道, 现在还必须要依靠这个假身体,叫借假修真。他很清楚只有用这个假身,才能不断的修行上进。今生的身体是假的,来生不论那一道都没有真的,都是假的。他不会轻视自己,这种不轻视自己并不是傲慢。是不轻慢自己的佛性。人人都有佛性,不管智、愚他的佛性是平等的。只要依教去修行,都能成就。因为他知道别人能成佛,我也能成佛,因为都有成佛的因素。即就是现在不信佛的人,只不过是因缘未到,一但因缘具足他发起心来也会修上去,即就是一个畜生也不能轻视他,他今生的畜牲报体受完以后转成人身还能修行。因为佛性是一样的。所以在学佛的道路上不



要轻视己身。要有“彼既丈夫我亦尔”的大无畏思想,这就是个真菩萨。
在行布施的时候能“舒手惠施,无有禁固。”真正发了菩提心之人,他看破了一切,所以他才会放开手脚的去布施。他在布施的时候绝不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因为他看破了这世间的东西没有我的,我们在这个世间所拥有、所享受的东西,为我用就行了,不要心里老想着这是我的,这种想法就是执着。这个世间的一切东西包括你自己亲手创造的财产,你自己的六亲眷属,也都不是你自己的。因为有朝一日死亡以后,这些东西一个也不是你的。认清这一点以后,趁现在有权利支配这些财物,就赶快行布施。布施出去的东西比存在银行里更有用,存在银行里的钱今生能用,死后就不是你的了。你布施出去的这个功德,不但今生能用,还会让你来生很有福报,来生就会赚到钱。这是生生世世用之不尽的一个财富,所以他能作到无有禁锢的舒手惠施。放开手脚的布施叫舒手惠施。他在惠施的时候从来不想,我个人如何, 也不想我这钱来之不易,从来不顾及个人。他只想着接受布施人的需求。惠施:惠就是惠利众生。施:就是布施对方需要。只要对方需要他就全部给,这就叫作难施能施。而且他这种布施是发自内心欢喜的去布施,这才是真菩萨的作法。
真菩萨的相就是:“常乐修磨利智慧刀”。一个真菩萨他清清楚楚的知道,发菩提心学佛,是为了求得无上智慧。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作什么事都是在迷惑当中,都会做错,都会给自己种下受苦的因。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处理事情,会做到恰如其



分。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既不伤正,又不留邪,正好能治好疾病,这就是智慧。学佛修行,就是断烦恼开智慧,就因为烦恼多,我们才会受许多痛苦;因为没有智慧,我们才会做错许多事情。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今生最大而且最重要的事业就是:修自己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在社会上干什么事都能成功。没有智慧的人,干什么事都是盲然的,因为心里没有底。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弟子:“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 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八大人觉经》就是八种大人所觉悟的真理。佛菩萨称为大人,我们都是凡夫小人。世间人的心,是没有满足的时候,贪得无厌,多多益善。追求无止境,永远满足不了自己这个欲望。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去造业,就会伤到其他众生的利益,这就叫造业。这就是增长罪恶, 增长罪恶的结果就是受苦。也就是佛在前面说的:“众生想离开苦,但是继续造着苦因;想享受快乐,但是不造快乐之因,菩萨因此而生起悲心”。这样心无厌足的追求只能增长罪恶,这是众生的心态。
菩萨就不是这样了,菩萨常念知足。世间有一句话说“知足常乐”,菩萨常念知足他就会安贫守道,他的生活虽然清苦、贫穷,但是内心有道。从修道有智慧这方面来说,就是大富翁,所以唯慧是业,唯求智慧是他一生最大的事业。《优婆塞戒经》就是教人当菩萨,让我们从一个凡夫心,变成一个菩萨心,现世就会成为一名菩萨。菩萨的事业就是在不断的求智慧,不是求财物。看看社会上正因为心无厌足,所以才有许多作奸犯科,违犯国家



法律的事情出现,这都是欲望所带来的后果,将来还要受无量的痛苦。所以一个真菩萨,唯求智慧是他的头等大事。他能像磨刀一样,经常修行磨利自己的智慧之剑,去斩断自身内在的烦恼。我们看大殿里的文殊菩萨手里拿的是什么?是一个宝剑。文殊菩萨代表着智慧,这个剑就是智慧宝剑,他要斩断的就是内心的一切烦恼。所以一个真实的菩萨他在生活上很贫苦,安于贫苦而能修道,一生以求得智慧为第一事业,故常能磨利智慧之剑去斩断烦恼。
有智慧以后才能:“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一个真正的菩萨,有时也学习外典,甚至精通外典。所谓外典就是佛教以外的知识,统统称为外典。我们修学佛法,应该用全部精力学习佛的内典,但是为什么要学外典呢? 这里和前面那个假名菩萨学外典是不一样的。从外相来看也在学外典,但内发心却截然不同。假名菩萨学外典他是受持,修习外典。忘了佛的内典,就是舍本逐末。他作的是弃金担柴的事情, 所以他是假菩萨。本来学佛是一块金子,担了一担金子,他碰见一堆柴火把金子扔在一边,把柴火捡起来,这叫弃金担柴。真菩萨学习外典,甚至精通外典,他的目的是把外典学好,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
假名菩萨喜欢受持、读诵修学外典,并以此而去教化众生。这叫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师父是瞎子教的徒弟也是瞎子, 师父和徒弟都跳在火坑里面去了。真菩萨修学外典是为了知己知彼,破其邪见。要破除外道的邪见,自己必须精通外典,胜过外



道邪见,才有能力破除邪见。并且能善知方便度众生。对于外道众生,他能用善巧方便之法,使其舍离邪见,回归佛道,走上正法。他能根据众生之机调伏众生。这是真菩萨以利益众生为目的,要去学习外典、精通外典。
他菩萨行道心坚固:“于大众所,不生恐怖,常教众生,菩提易得,能令闻者,不生怖心。”正因为他精通内外典,在大众中能无畏说法,不怕问难。所以他能处众无畏。他常常会教众生发菩提心,因为发菩提心是走向解脱道的唯一出路。说明菩提是可得之法,只要正确的发心,依教奉持,欲得菩提并非难事。使听者能生信心,不生怖心。
这里面关键性的问题用一个比喻可以说明:比如说你现在有很多烦恼,你的烦恼从哪里来的?你烦恼痛苦就是你想不开,你在错误的想法之中;有这种错误的想法是由于你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才越想越错;有些人会想到死胡同里面去,甚至会自杀,这是一条绝路。但是如果你改变观念,向好的方面去想,你的心就会想的开,越想你前面路越宽广,你会走上幸福的道路,这是一条光明大道。这正反两条道路正好都决定于我们的心念,不是外在的力量。所以世间有一句话“我们要会想”,你不会想给自己留的是一条绝路,会想就是一条光明大道。这会想不会想在于有没有智慧,所以要修菩萨的智慧,要学懂会想,这叫正思维。在菩提道上,就是观念的转变,正思维菩提易得,佛道能成,就走在光明大道上;不正思维菩提确实很难得,佛道的确很难成,这就是一个死胡同。



一个真菩萨经常会教导众生,菩提易得,不要害怕。只要你好好坚持下去,每个人都能成佛。很多人说佛离我们这么远,佛那么伟大,我这么渺小。莫作如是想,佛刚开始发心的时候,也是一个薄地凡夫,他从初发心也是慢慢经过修行,最后成就了无上的佛果,他能成我怎么不行呢?况且现在还有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那个佛教大学里面,继续深造一生就成佛了。这么殊胜的事情,趁现在是一个难得的人身,借此人身,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念出来,就赶紧念, 用今生这个人身,把自己送上极乐世界,就会免除无量劫受三恶道苦,这是很殊胜的一件事情。对自己要有信心,这就要发菩提心,信愿念佛。人人都能成就。
有智慧、有信心、有正思维就能:“勤修精进,轻贱烦恼, 令彼烦恼不得自在”。这是菩萨对于自身烦恼的正确态度。学习佛法,正常的修行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是要精进的修行。要知道烦恼结使,也是无始劫修来的,很难断除。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菩萨,在修行佛法方面非常精进,常修智慧断烦恼。用智慧正思维令彼烦恼不得自在;懈怠、不正思维,会做烦恼的俘虏。真菩萨能控制自身的烦恼。众生很难控制自己的烦恼,原因是智慧不够,我们的智慧没有力量,烦恼有力量。比个例子:当要发火的时候,控制不了自己,我们没有办法不发火。嗔恨心是个烦恼,发火就是嗔恨心外在的一种表现。真菩萨他能做到,当发火的时候不发火,当别人辱骂、诽谤、甚至打他的时候,他都不会发火。因为他能控制自己的烦



恼,不让烦恼起现行。因为他知道一但让烦恼起现行,后果是很可怕的。宁可现在受人侮辱、受人打骂,都不能起嗔恨烦恼。如果发一次嗔恨之火,在地狱那个刀山、剑树、油锅才是最大的痛苦。所以不敢生嗔恨心,这就是用智慧正思维。我们就不行了, 别说打我,你不给我面子都不行。你今天伤了我的面子,我就会大发雷霆,这就是愚痴之相啊!这是凡夫心和菩萨心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所以菩萨能控制烦恼,不令烦恼泛滥造业,一但造下业肯定要受报应。
这个世间没有造下业能避免果报的。从今生来说,可能你造了业以后,一生平安过去了,但是从三世因果的长锁链中,谁也逃不掉。比如说造了恶业,先别说地狱了,来生变一个小狗出来,有人这么好吗?那就差的远了。因果把你推到那个地方,是不由自主的。菩萨把这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菩萨谨慎不造恶因,因为他能从因观到果。众生造因的时候不害怕,结果出来才会害怕。一个人在抢劫杀人的时候不考虑,他能心恨手毒的把人杀掉,当国家法律制裁枪毙的时候他会害怕,那时候害怕也不起作用了,结果出来不由你啊!菩萨不造恶因肯定没有苦果。所以说众生结果出来才害怕,菩萨在造因的时候就会注意。菩萨能控制烦恼,轻贱烦恼,不能让烦恼得自在。用现在一句话说:就是经常理智战胜情感。众生往往是情感超越理智,就会做错事情,就会造下业。菩萨会常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令彼烦恼不得自在。这就是一个真菩萨的行为。
因为轻贱烦恼故能:“心不放逸,常修忍辱。”由于能常行



精进,所以他内心克制了懈怠、放逸的烦恼。懈怠、放逸是众生的通病。菩萨为求菩提道心不放逸。而且常修忍辱,世间有一句话叫“小不忍则乱大谋”。发愿要求无上的菩提道,要做菩萨, 这是多么高贵、多么伟大的一个事业。小小的事情都忍不下来, 还能做菩萨吗?所以一个真菩萨他会常修忍辱,面对众生的各种恼害,菩萨能修忍辱。
当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外道去骂佛,佛坐在那里如如不动。他骂了一阵子骂得他自己也累了,问佛说:“我这么骂你怎么不吭声?”佛说:“我问你,当你拿着礼品送人的时候,别人不接受你怎么办?”他说:“那我就拿回去。”佛说:“那你骂我这个礼品,我不接受你全部拿去吧。”这是有很深的哲理在里面。通过修忍辱,可以对治内心的嗔恨烦恼。一方面不和众生结冤,另一方面他会用怜愍心观修忍辱;还有外界恶劣的自然环境, 对自己身体的侵袭,他能观空、无常而修忍辱;对于修行上的艰辛痛苦,他能以不惜身命的求道精神去修忍辱。因为他修空观, 自己身命都是假的,终要消失。故能不惜身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做能做,精进的去行菩萨道。
真菩萨这样修忍辱,就能“为涅槃果,持戒精进”。为了求得无上佛果,得到究竟涅槃。菩萨清净持戒,精进修行。能修忍辱的人,才能真正的持戒。戒、定、慧三无漏学,戒为基础。从基础做起,首先就要作到清净戒行,恶法止不住,善法就修不上去。必须要从自身改变,要下功夫改变自己,就要用佛的戒律来约束。以佛所说为标准而清净戒行,无始劫来的内在烦恼,就无



机可乘。再精进行道,将散乱心收摄,得禅定智慧,直至涅槃城。烦恼是家贼,能劫夺智慧法财。通过持戒将烦恼贼捉住;通
过修定,将烦恼贼缚住;开发智慧以后就会断除烦恼,就等于将烦恼贼杀掉。故三无漏学是戒捉、定缚、慧杀,就是对治烦恼的全过程。叫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一个真菩萨为了成就涅槃之果,就会清净持戒,精进修行。
持戒是对自己而言,在利生方面他:“愿为众生趋走给使, 令彼安稳,欢娱受乐”。菩萨愿意为众生服务,因为菩提愿心就是为了利益一切无边众生。所以一个菩萨,他会心甘情愿的当众生的老黄牛。只要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他都会去干,只要能令众生安稳,能令众生快乐的事,他都愿意做。只要众生高兴,愿为众生趋走给使做仆侍。
这是菩萨的最高境界,如果将这种最高境界用在现实生活当中,同样有益。我们可以想一想:每天用这种菩萨精神待人接物; 用这种菩萨精神去赚钱;用这种菩萨精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都会得到大利益的。你在家里,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接触的时候,因为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做众生的老黄牛。那你在家里多干点活就会没有怨气,只要家里其他人都高兴,你也就高兴, 就不会怨天尤人,发牢骚,你内心会没有烦恼;在单位你多干事也会没有烦恼,因其主要工作就是利益众生,我多干点事只要大家都高兴,就完成任务了。用这种心态去工作,你在单位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你是公务员用这种菩萨精神,就是为大众服务的, 只要来办事的人,都满意而去就完成任务了,还会出现腐败现象



吗?所以不管干什么事,只要用这种菩萨精神去干,在你本职的事业上都会成功,都会得到人们对你的好评。
从高层境界的菩萨精神来说,对六道一切众生,都会为他们去服务,不仅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用菩萨精神对待一切和你有缘的人,你每天都很欢喜。这样你的人缘会越来越广,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难道干事业还能不成功吗?事业的成功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人脉旺盛,大家都拥护你,都愿意和你一起工作,你的事业肯定能成功。所以这种菩萨精神只要你会用都能起作用。就这一点:只要为众生服务让其安稳,只要每天让和你接触的人都欢娱受乐,你今天就完成了任务,不在于赚多少钱,这样比赚钱更殊胜。
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做到“为他受苦,心不生悔”。既然愿为众生趋走给使,令对方欢娱安乐。在这种心态的推动下,为了众生,自己受再大的苦、也毫无怨言。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回报,一心只为着众生服务,以苦为乐,从不后悔、退懈。今天这样做,明天也这样做,一辈子都是这样做;今生这样做,来生继续这样做,直至成佛都是在利益众生。因为菩提心的原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要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果,一切众生都是菩提道的增上缘、都是你的善知识。
菩萨的目的不但自己成就菩提道,还要让一切众生都成佛, 所以他:“见退菩提,心生怜愍”。菩萨在自己精进行道的时候, 也希望其他众生都发菩提心,精进行道。见到有退失菩提心的众生,他内心的怜愍心油然而生,为对方惋惜,他不舍众生,要找



机会去救度。这是一个真菩萨的真正发心。
它不但这样想,而且有这个能力:“能救一切种种苦恼”。菩萨通过修行,智慧增长,道力增长。他就有能力、有耐力、有悲心,故能救一切众生内外身心的种种苦恼,能拔苦与乐。众生有苦恼的时候,他能给消除;众生有灾难的时候,他能去救济; 众生有怖畏的时候,他能帮助离开怖畏。一个修行菩萨道的人, 当修到这个时候,他就有这种能力,他有这个悲心,所以他救众生就绰绰有余。
要想不被世间所迷惑,就要:“能观生死所有过罪”。前面学了菩提心的了因就是解脱分法,得解脱分法的关键所在就是“能观生死所有过罪”。菩萨用智慧观察,众生在六道轮回里面,生生死死永无休息,受了无量的苦。不要说人一死就了,一死不得了!正因为不得了,得考虑一下身后的事情。今生如果不修善业,造恶业的话,死后会堕落三途受无量的苦,这是谁也逃不掉的事实。你就是现在能统领整个地球,你的生命有结束的这一天,你造的业还是自己受,谁也代替不了。自作业自受报,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因果规律。不在于权位有多高、不在于有多少财富、也不在于你有多大的势力。在因果面前人人平等、众生平等,谁也逃不掉。现在虽有暂时的快乐,为了人生这点快乐,但却造下了恶因。有些人觉得我很善良,好像没造恶业,这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地藏经》里面告诉我们:“南阎浮提众生, 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动个念头都是罪业,更别说作出身口行为。关键是我们没有发现自己在造业,我们用世间的传



统观念,世俗的思想认为自己很善良,这是错误的。如果要用佛法的标准衡量的话,我们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就是造业。我们从来没有为他人想过,即就是为他人想无非是为了赚钱,而说出的一个谎言。做生意的喊用户是上帝,内心真的是这样吗?内心金钱是上帝,如果用户不给钱的话,这个上帝你还接触不接触。所以佛法的修学要从内心去考量,只有自己知道。人生虽然能得到暂时的这点快乐,但是为了这短暂的快乐,我们造下的恶因还是受苦的时间多,快乐的时间少,三界生死无非是苦,不管到哪里去都逃不掉苦。这就如慧律法师经常说的:“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无论闯哪里,总在棺材里”。可以说在六道轮回里面,我们众生都是死路一条。唯有一条解脱道就是学佛,行菩萨道修出世法。只有这么一条路,信不信都是这一条路。在六道轮回里,无非就是冤亲的牵缠,业力感召,才让我们生生死死,上下翻腾。这样的生死无有了期,苦痛没有尽头,而且这种苦从佛眼所观都是在冤枉的受苦。
用现世的事例可以推导佛说的六道苦。比如说今天你被人无缘无故骂了一顿,你会痛苦吧,你这种痛苦是冤枉的痛苦。他骂你,你有“我”才会痛苦,假若无我他骂谁呢?你破了我相,他就不是骂你了。再一个是他骂了你,白天已经骂过去了,晚上还痛苦什么呢?已经过去了的事情,你还为什么要痛苦呢?这就是没有智慧,才冤枉受这苦。如果会想的话,这苦就没有了,就不冤枉受苦了。从小的这一点事情推导,众生在六道里受苦,都是业力的牵缠。这业是自己造下的,如果不造业,六道轮回就没有我



们的份了。正因为有所造业,造的是善业在三善道里面去轮转;造的是恶业,在三恶道去轮转。继续造业,继续轮转,如此循环永无尽期。从唯识学来说业熏种子,种子造业。互相不断的变换, 所以这生死是无有尽头的。你自杀,自杀了以后,比活着还更苦,别以为自杀就没事了。所以唯有皈依三宝发菩提心,精进行道才是断除苦根的唯一出路。你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你真修也好,假修也好,都是自己给自己找出路,都由自己决定,谁也代替不了谁。《地藏经》上说 :“父子至亲,岐路各别,纵然相逢, 无肯代受”。今生一家人不过是因缘和合在一块,暂时的一个聚会,最后还是要分离的,各人造的业,他人代替不了。所以一个菩萨他能深观生死当中的这种过罪,他能看透这个事实真相,看透以后,他才能真正的出离。就好像世间一样,你认清这个事情真相以后,你不吃这个事情的亏;你认清这个人以后,就不吃这个人的亏,关键要认清。菩萨认清了六道轮回的这个真相,所以他不吃六道轮回的亏。他会精进修行出离之道。我们认不清,以为这个世界是美满的,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能甜多长时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暂时的幸福生活好像:“刀刃有蜜,小儿舔之,不足一餐之美,但有割舌之患”。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刀刃上有蜂蜜,小孩子不懂事,他就为了这点甜头用舌头去舔,就不知道会把舌头割掉。众生求现世的五欲之乐,和这个是一模一样的,菩萨认请了这个以后,他会精进的修行。
认清生死罪过以后,就:“能具无上六波罗蜜”。这又回到了主题上来,开始从行六波罗蜜能得到寿命和财富,引出只有菩



萨能行六波罗蜜。这里说,一个真菩萨能观生死过罪、能救众生一切种种苦恼、就能具无上六波罗密。反过来说,他就真正能得到增福延寿。不是外来的,是自己修来的。他能用坚固的心,去修无上的六波罗蜜。认真修这六种法:他修布施能作到一切布施, 就会作到怨亲平等的布施;他持戒,就能轻重等持,认真清净持戒;他修忍辱,就会不惜身命;他精进,能昼夜六时行道,不会懈怠放逸;他修禅定,能深入甚深的禅定三昧;这一切他都能用智慧去观修,用正观、正念去修,故能成就无上的六波罗蜜。进入涅槃的境界而成佛。
这位菩萨:“所作世事,胜诸众生”。这个菩萨具有上面这么大的功夫,在世间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佼佼者、成功者,是独一无二的。更别说干事业,要想当官,就能当上大官;想赚钱,就能赚到大钱;想搞企业,就能成为大企业家。这位菩萨如果这样做的话,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因为他有大悲、大智和大勇。他能悲智双运去对待一切众生,他行于世间,作世间的事业他都会成功。不像我们凡夫一样,用尽各方面的心机,作一点点事业,还是困难重重,到处是障碍。一个菩萨他这样作,就会所向披靡, 绝对能成就。而且他这种成功能超过世间其他许多人,他是独一无二的事业。这才是真正的大菩萨。如果把佛法的精神,用到世间的事业上,你每天会很幸福快乐,而且事业会很成功。
这位菩萨对菩提道:“信心坚固,修集慈悲,并不希求慈悲果报”。真正的菩萨,对行菩萨道信心非常坚固。他以修佛的大慈悲心为主要目的。他用慈悲心对待众生,从来不求回报。如果



有求回报的心,当别人不回报,甚至对不起你的时候,就会有烦恼。世间人就是这样,给别人一点好处,内心就想着他应该报答我。我对他都这么好,当对方做一些对不起他的事情以后,他会烦恼大发,说你这个人没良心,我曾经对你那么好,你对我还是这样,这就是烦恼。
因为他对菩提道有坚固的信心,以修慈悲心为目的,为了让自己这种慈悲心不断的增长,并不希求众生回报。他修慈悲是为了庄严无上菩提,不是希求慈悲的果报。正因为这样他会以无所求之心,去修集慈悲利益一切众生。社会上哪一个人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发心,不管做生意也好、干企业也好,无论作什麼事, 都是以赚钱而发心,这种发心本身就有问题。如果真正为利益众生去发心的话,就比其他人技高一筹啊!但是如果以利益众生发心,却有求回报的心,又差一步。反过来说,真正用慈悲心去利益众生的时候,难道众生对你没有回报吗?当你用这种心态去做生意,我今天这个货卖出去,只要大家满意就行。我订的都是好货,价格又便宜,只要大家都高兴我就完成了任务,我不管赚多少钱。当你用这种心经常去这样做的时候,大家想想,这人能不能赚到钱?他生意会做的越来越大,他的财富会越来越多,不求而自得。反过来说,以赚钱的心理去做生意,今天我这货卖出去,你就不能退,好不容易我卖了一天货,我赚了几块钱,你就不能退。卖个坏产品,就不能换,你这样大家会离你越来越远, 就没人在你这里买东西,你就赚不到钱。所以说用赚钱的心去做生意反而赚不到钱,用利益众生的心态去做生意反倒能赚到钱。



不管做什么事,用菩萨精神去作都能成功,用世俗的自私自利之心,做事就很难,我们要学这种菩萨精神。
菩萨还要修平等心:“于怨亲中,其心无二,施时平等,舍身亦尔”。这是培养菩萨的平等心。这又是和世间的众生截然不同的一个概念。我们世间的教育是:“要有显明的爱和恨”。但是佛法的教育要怨亲平等,所以菩萨救度众生,如果有怨亲观念的话,他这菩提心、慈悲心就不究竟,就会夭折。他修慈悲心为了庄严无上菩提,就是一切众生,都是他庄严无上菩提的道伴。在这个前提下就没有冤和亲的分别,只要能修这个慈悲心,他会高兴的去作。所以他能作到怨亲平等的去布施。凡夫对自己的亲人,有困难的时候可以解囊相助;对于冤家不但不帮,当听到冤家有什么灾难的时候,他还会幸灾乐祸,巴不得他死去。这就是凡夫的分别、仇视、嗔恨的一种心理,这都是害自己的心态,众生害自己都不觉不知。所以一个菩萨他能作到怨亲平等,他将冤家和亲人看的一模一样。因为他知道今生和我能生在一块的亲眷, 是我过去结的善缘;今生和我有冤的是过去结的恶缘。我今生学佛,行菩萨道趁我这现在有智慧,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把这些冤结赶快化解。此冤不化解,在以后修行成佛的道路上,就会成为我的障碍。今生的亲人是我结的善缘,我也要化解,要破除我爱的执着。对亲人太爱了就会互相牵缠,你爱我,我爱你在六道轮回里面互相牵缠,永无出期,这也是一种恶缘。真正修行解脱道,对今生这个亲爱也要断除。因此冤和亲说到根本上,都是自己的障道因缘,只有破除了冤亲的观念以后,平等的布施众生。



不要用爱心去作事,要用慈悲心作事。这样用怨亲平等的心去布施,以无分别的心去布施。不但在布施的时候怨亲平等无分别, 而且当众生需要我舍身救度的时候,也是用怨亲平等之心,可以舍身。宁可为冤家舍去生命,我也要救他,这就是菩萨慈悲心、平等心的体现。这要站在超越世间的高层次去看待,才能做到。有这种思想在舍身的时候,他绝对不犹豫,不因为他是冤家而不救。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身体是一个假合体,冤家和亲家也是因缘合和的假相。只有修无上菩提是真的。为了无上菩提,我这假身体可以为冤家舍去,也可以为亲人舍去。
菩萨之所以能舍身命是“知无常想,不惜身命”。菩萨怎么能不惜身命呢?世间有许多舍身救人的事迹,这些人都是菩萨示现,能舍身救人的就是菩萨精神。这个真菩萨他舍身之前,他心甘情愿为救众生而舍身。他心里清清楚楚知道人生无常。人生无常是佛让我们认识世间真相的一个标准。人生是无常的,世间也是无常的。他知道万法无常,无我的这个道理。所以他会经常修无常观,当将无常观修到一定层次后,他会见到诸法空相,见到自己五蕴之体的空相。他知道生命虽然是贵重,但却是无常的。所以为了救度众生,激活它的法身慧命,他可以不惜这个无常之身命。他站在最高层面用大智慧去分析,超越了人间的思维范畴,所以他会将这个无常的身命丢掉,去行菩萨道。以怨亲平等之心,无分别的去救度受苦众生。当众生需要,不管你是什么人他都会去救。因此佛才有无量劫舍身救众生的许多事例。只有在这种思维基础上,我们才能想得通佛舍身救众生这些事例的真实



性。如果站在世间凡夫的想法是不可思议的,以为这是一种神话传说。实际佛无量世舍身救众生,当情当境都是真实的事情。
能舍身命,其他度生事业就不难了:“以四摄法,摄取众生”。菩萨能以四种方法将众生摄受到自己身边。世间人都希望人缘广,但是偏偏得不到,原因是心态有问题。
一个菩萨摄受众生的目的,是为了救众生、出苦海。为了让众生了解佛法,修解脱道出离六道轮回。所以在救度众生的时候: 对于贫困者,菩萨可以布施给财物,然后教以佛法,让其修解脱道;对于恐怖者,菩萨可以施于无畏,让其离开恐怖,再给开示佛法;菩萨在和众生接触中,他说话柔软,用和语、爱语与人沟通, 使听的人心悦臣服;因为菩萨的工作就是让众生得益,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对众生有利就达到了目的。所以菩萨不求回报,他会大做利益众生的公益事业。哪里有灾难、有贫困,有众生需要帮忙的,菩萨就去赈灾、救济,积极的去做公益事业;又能和众生打成一片,和他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带领众生一块工作。菩萨用以上方法将众生摄受到自己身边。首先要让众生接受自己,就好像现在作广告一样,一个菩萨先将自己推销给众生,让大家认可愿意和你接触,这时候你讲的法才能摄受众生,让其得益。这四种摄受的方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此待人接物, 就会朋友遍天下。使众生围绕在自己周围,闻法悟道得解脱。这就是菩萨以四摄法,摄取众生。
四摄法的具体操作是:“知世谛故,随众生语”。既然要摄取众生,要让众生欢喜,你给他讲高深的佛法,讲的再好也听不



懂,听不进去,就接受不了。所以从方法上他深知世俗之真理。能以世间的真实谛理,随众生喜闻乐道之语言,去教化众生,使众生从俗入道。你爱听世俗的事,我给你讲世俗事;爱听故事,我给你讲故事;爱学儒家文化,我给你讲儒家文化。以此而摄受众生,再将众生引入佛道的修学,这是一个菩萨教化众生的方法。他有这种能力和善巧之方法。
正因为这样,他:“为诸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虽见众生多作诸恶,有少善者,心终不忘”。前面说过为众生受苦心不生悔,这里说为众生受苦之时其心不动,如须弥山。就是说他这利益众生之心坚固的好像须弥山一样。因为他在救度众生的时候,自己会受尽一切苦痛,受尽一切委屈、冤枉,被众生所不理解,这都是要接受的。但是他内心虽然痛苦不会被这些委屈、痛苦所动,他心很坚固。别人再怎样冤屈我,再怎样欺负我,我都心不动,我还要救度你。无怨无悔,就像须弥山一样的坚固。
佛在过去生中,曾经作常不轻菩萨,他修不轻众生之法。见了众生就瞌头,口里还说:“我不敢轻视汝,汝将来必得成佛。” 这样经常见人就磕头,时间长了有些人就反对了。说:“你是个什么人,你给我授未来成佛之记”。就开始打他,他跑的老远, 在你打不上的地方跪下又给你瞌头,“我不敢轻视你,你是未来的佛”,这就是常不轻菩萨。所以一个菩萨为救度众生,他受多大的苦都不退心。他有这坚固的心,就是成就佛道的基础。你今生有坚固的心,来生虽然另换一个形体,你可能不知道,但是这



种坚固的心,他会让你自然而然作你应该做的事情,你忘不掉。这一点确实我深有感触,有些事情你自己不知道,自然会这样去作,做出来就是一种菩萨的行为。能自然而然的作出来,这就是过去生中修有这种愿心,今生才会延续下去。所以我们要发愿修坚固不动之心。
另外这世间造恶的众生太多了,包括我们自己现在,在学佛当中可以说还在造恶。当你修到菩萨的境界以后,你才知道自己原先一切的错误,才会发现自己错在哪里。一个菩萨虽然见到许多众生在造恶业,明明知道他现在造这恶业,最后要得到什么样的苦报,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菩萨生怜愍心,有机缘就要救他们。机缘不到他不接受你的教育,你也无可奈何!假若看见有少数的人,有一点点善根的众生,菩萨内心对这些有善根的众生, 会念念不忘,从不舍弃,找机会教育、引导,让这些众生的善根不断的茁壮成长。最恶的人也有他善的一点,最好的人也有他恶的一点。菩萨对一个作恶多端的人,假若他有一点点善念、善行,菩萨会念念不忘救度他,这是一个菩萨不舍众生的具体表现。
实义菩萨:“于三宝所,不生疑心,乐为供养”。这是一个信心的体验,现在都说我自己信佛,学佛。可以说我们现在信佛的信心不是真信,都不太坚固。所以学佛人要真正相信三宝,真的还得下一番功夫。这在后面授完戒以后清净戒行的时候,怎样去相信三宝,佛会讲的很清楚。一个菩萨对三宝,他绝对是深信不疑的。他对自己皈依的对境,佛法僧三宝从来不生一丝一毫的怀疑之心。正因对三宝深信不疑,纵然发现佛教内部有不如法的



这些事情,他也会用正观之法,不会怀疑三宝。
可以比一个例子:一个佛塔从外形看是很庄严的,能让人生起敬仰之心。这个庄严的佛塔,外面有很好的装饰品,里面也有许多烂泥巴来配衬,才组成了这个庄严的佛塔。我们不能说将这佛塔里面的烂泥巴全部取掉,外面的庄严品无所依附,这个塔也会倒下去。所以佛教内部也一样,有贤圣僧;有凡夫僧。凡夫僧里有持戒清净、有修有证的大德高僧;也有不守规矩破戒犯科的庸僧;我们四众弟子里面有精进修行的;也有迷信学佛的,各种人都有。可以说佛教里面龙蛇混杂,凡圣同参,才组成了佛教庄严的整体,所以一个菩萨他即就发现佛教内部,有不如法的人和事,他会理解这些都是凡夫的劣根性,绝对不会影响他对三宝的坚定信念,他用正观而不怀疑三宝。而且以平等心,经常乐于恭敬供养而修福慧。
在布施方面:“若少财时,先给贫穷,后施福田,先为贫苦, 后为富者”。菩萨在布施的时候,能区别先后轻重。当他用有限的财物要行布施时,他会先想到贫穷的人,因为贫穷之人急需, 先救他们的疾苦;然后再施福田给自己修福。在需要接受布施的人群当中,他会先考虑最穷苦的人,救急呀!最后再考虑比较富裕的需要救济的人。就是说菩萨以救济众生为目的,所以对于贫苦的人他要先布施,后一点再修福。不像世间有一句话说“雪里送炭古来稀,锦上添花世间有。”世间人都是锦上添花,越有钱越有势力的人,越有人去给他锦上添花,越贫穷的人越没人理睬。但是菩萨呢?他要做的是雪里送炭,最需要的先救急,不做锦上



添花之事。
菩萨以究竟涅槃为目的:“乐赞人善,为开涅槃”。菩萨经常喜欢赞叹功德,若人有点善事、善行他都会赞叹。因为行善可以走向涅槃之路,是成佛的大道。这条路是从积德行善开始的, 为了开涅槃路,他会赞叹人的善行,成就无上的菩提道果。因为发菩提心要成佛道,都必须从行善这里开始。一个没有善心的人,你说让他学佛他能相信吗?没有善心自私自利,没有利他之心的人,他即就是学佛,人们都不相信,甚至因此还会让人诽谤佛法。你挂一个学佛之名,而搞自私自利的事情,这是用自己的行为在诽谤佛法。所以说菩萨常赞叹人行善,到处宣扬善行善事。鼓励大家都去做积德行善的事情,因为这就是成就无上道的起点。
菩萨希望所有人都行菩萨道:“所有技艺,欲令人学,见学胜己,生欢喜心”。世间有特殊技艺的人,教人的时候往往要留一手,不留一手怕这徒弟超过他,夺了他这生意。这是不正确的, 因为他生怕别人超过自己,这种思想本身就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正因为凡夫有这种思想,世间有很多好的东西就会失传,其原因就是你留一点,他留一点,留到最后真东西就失传了,这是不好的现象。真正的菩萨行者,他将自己所拥有的各种技艺,会全部教给人,只要对社会有益、对众生有利益他就会全部交出来。而且有的技艺超过他自己的时候,他会欢喜赞叹,心里高兴。青出于蓝胜于蓝他会高兴,他不会生嫉妒心。他知道只要超过他的人,对社会贡献就越大;贡献越大就会利益更多的众生,



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这就是菩萨精神。不是世间人那种狭隘的自私自利的心念。
菩萨有这种忘我的利他精神:“不念自利,常念利他”。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菩萨在作救度众生自利利他行的时候,从来不考虑自己如何,从来不考虑是不是对我有利。他只考虑怎样能利益他人,只要对他人有利就行了。因为他深深的知道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和凡夫众生正好相反,世间人每天想着自己,每一件事出来先考虑自己,这样实际自己得不到利益。菩萨知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要每天利益他人,自己的利益也就在其中,这是自他双利的好事情。这是一条真理,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
正因为菩萨有这种观念,他“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是名实义菩萨”。综合上面佛所教导真菩萨的这一切行相,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一生从他的身口意三业当中, 做的一切善事、善行,动的一切善念,从来没有一样是为自己, 都是为利益他人而发的。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菩萨行者。
以上从供养父母、师长开始,到这里身口意业,所做诸善, 终不自为,恒为他人。这一切种种的行相,就是一个真正菩萨的形象。
庚3、彰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实义菩萨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说,善男子,菩萨有出家在家二种,出家人做实义菩萨,比较容易。因为出家人住在寺庙干扰比较少。在家人要做一个实义菩萨是乃为难,因为在家人干扰比较多。这是每一品结束佛对在家人的一种鼓励,在这种难做的情况下,能做到确是不可思议的。
总结:这一品叫做名义菩萨品,主要辨明哪些行相是假名菩萨;哪些表现行相是实义菩萨。佛把真假菩萨的表现行为说出来, 让我们自己对号入座。我们要舍去假名菩萨的行为,争取作到实义菩萨的行相。因为只有能识别真假菩萨,在修学的时候,才会舍假归真。把自己身上假名菩萨的这些行为改掉,向实义菩萨方面去靠拢,不断的这样练习。在以后各品才能继续学下去,修下去。
如果用假名菩萨的心态,学习此经,会越学越觉得没意思, 学着学着就厌烦了。因为你想的是世俗的事情,学着学着好像与现实生活距离太远,格格不入。就会学不下去,更别说修行菩萨道。
如果怀着一颗实义菩萨的心态,来学习此经。会越学越高兴,越学越能深入进去,就会得到这种法的利益。越学越觉得奥义无穷,喜不释手。越学越觉得智慧如海,法喜充满。希望我们用实义菩萨的心态学好这部经。




义菩萨心坚固品第九

己2、勉为实义菩萨分二
庚1、正明实义菩萨 庚2、勉修菩萨功行今初:正明实义菩萨分四
辛1、列举本生行 辛2、泛明菩萨行辛3、观心自验 辛4、较显在家胜
今初:列举本生行分二
壬1、善生启问 壬2、如来示答今初:善生启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义菩萨者,云何自知是义菩萨?” 释:通过对真假菩萨行相的辨别,这一品佛勉励学作实义菩
萨,让我们的心更坚固。怎样能坚固呢?下面佛就教给我们坚固之法。
善生听了上面的教导以后,就问:“世尊,义菩萨者,云何自知是义菩萨?”就是说怎么能知道自己是实义菩萨呢?这个提问就是让佛告诉我们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是真正的实义菩萨。这一段佛通过他过去生中的本身故事,来说明实义菩萨的具体做法。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事情,是佛本身做过的事情,是成功者走过来的路。让我们好像听神话一样,实际到这个境界以后,是确实能作出来的。
壬2、如来示答分七
癸1、“诫心”修苦行 癸2、为四事而舍身



癸3、为正法而舍身 癸4、为救众生而舍身癸5、断烦恼者不受恶趣身 癸6、具足正念伏烦恼癸7、饥馑、疾疫世舍身救众苦
今初:“诫心”修苦行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苦行时,先自诫心。善男子,我念往昔行菩萨道时,先从外道受苦行法,至心奉行,心无退转。无量世中,以灰涂身,唯食胡麻、小豆、粳米、粟米、靡等,日各一粒;荆棘、恶刺、椽木、地石以为卧具;牛屎、牛尿以为病药。盛夏之月,五热炙身,孟冬之节,冻冰衬体;或受草食, 根食、茎食、叶食、果食、土食、风食,作如是等诸苦行时,自身、他身,俱无利益,虽尔,犹故心无退转,出胜一切外道苦行。”
释:这是佛讲他的本生事例,就是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 作过的真实事情。首先是“诫心修苦行”佛在这里告诉善生说: 善男子,我在往昔行菩萨道的时候,就是先从外道那里受持苦行这个法。这里有个前提是:“菩萨摩诃萨修苦行时,先自诫心” 因为菩萨知道修苦行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为了度这些众生,他才这样做。还不是敷衍了事的做,他学这些苦行法,能“至心奉持, 心无退转”明知是非法,心还是坚固不退,不能因他无意义而退心。这就是“诫心”的作用,虽然他在修苦行,但是他的心却住于正知正念当中。就是他明明知道这些无义之行,对自己成佛道, 修行解脱没有一点作用。但是有一点使他能至心坚固的去受持, 就是为了度修无义苦行的这些外道,让他们回归到有意义的佛法



上来。这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菩萨难行能行的具体表现,所以他能认真的做下去。
具体行法是什么呢?从时间上来说是无量世,不是一世。无量世就是生生世世跟着外道做这没意义的事情。怎样修苦行呢? “以灰涂身”身上故意抹些灰土,脏兮兮的,修苦行不要求干净, 就是以灰涂身;吃的东西是芝麻、小豆、小米、糜子等这些东西, 吃的份量是一天吃一粒,故意折磨自己,吃的很少;再看睡的卧具,是各种荆棘、恶刺、椽木、石块以这些东西为卧具。故意弄的高低不平还有刺,睡在这些东西上面,故意这样让自己睡的不安稳;生病时以牛屎、牛尿为药。而且在盛夏天气很热之时,故意将身体曝晒,并于身体四周燃火烘烤;在严寒的冬天,却反而给身体周围衬点冰块,让自己更冷。这就是当时修苦行的人,故意这样折磨自己,让身体受苦。他们认为身体苦受完了,最后就会得到解脱。实际这是一种不正确的邪知邪见,完全背道而驰,不能得到解脱,就是白受苦,冤枉的受苦。菩萨明明知道这个道理, 为了利益这些众生,他也跟着这样做,而且比他们做的还好。有时以草根、草茎、树叶、野果为食,随便在山上采集碰见什么吃什么;有时以土、风为食。作了以上这种种的苦行,一点意义都没有,对自他都没有利益。虽然如此菩萨还这样作,还能超胜一切外道的苦行。因为他的心很坚固,这是菩萨修苦行的目的。所以他能不退转,超胜一切外道。这样就受到一切苦行外道和世间人的尊敬赞叹,就把众生摄受在自己身边来了。这就是四摄法里的同事摄,用这种方法摄受就是为了降服外道,争得世人的信



仰,以便传达正确的佛法。他明知这种苦行对自己解脱没有一点利益,但为了摄受这些外道众生,就必须修这种苦行。因为只有和他们打成一片,才能教化他们,这叫诫心修苦行。现在有些人说赶快念佛就行了,还学其他干什么?这话对不对?你能赶快念佛有这么紧迫的心很好,关键是虽然这样说,你有没有二十四个小时把心放在念佛上面。你没有在佛号上面,那就证明你说的这个话与你的心不相符,与心不相符就说明基础没有打好。那就回过头来,还必须从这部经好好学下去,先打好基础。知道该怎样作,方向明确基础打好以后,再赶快念佛,绝对成就。学佛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在什么程度上。菩萨无量世修无义的苦行,为了度这些苦行外道,都能认真的作。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也算是有意义,佛这种苦行没有白受。
癸2、为四事而舍身
经文:“善男子,我于往昔为四事故,舍弃身命,一者,为破众生诸烦恼故;二者,为令众生受安乐故;三者,为自除坏贪著身故;四者,为报父母生养恩故,菩萨若能不惜身命,即自定知是义菩萨。”
释:这是佛讲他自己行菩萨道的时候,之所以能不惜身命而舍身,其目的共有四条:第一是为了破除众生的种种烦恼。也就是为了将众生从烦恼的火坑里面救出来,他会勇于舍身。动力就是利益众生的大慈心。
第二是为令众生得到安稳快乐。也就是为了让众生过上安稳幸福快乐的日子,他能勇于舍身。动力就是利益众生的大悲心。



上面这两条就是慈和悲的体现,慈能拔苦,悲能与乐。拔除众生的苦,给予众生快乐,这就是拔苦与乐的利他菩萨行。
第三是为了断除破坏对自己身体的贪著。众生都有我执、我见这些烦恼。因为有我执,才会贪著这个身体,这也叫身见。贪著此身,就会被身所累,导致穷劫受苦,不得解脱。菩萨通过不惜身命的利他行,为利益众生而舍身,就破除了对自己身命的贪著,也就是破除了我执。修学佛法就要破我执,破除了我执我见,也就是破除了对身体的贪著。这一条是利他而得自利的菩萨行。
第四条是为报父母生养之恩。我今此身是父母所给,为利众生而舍此身,亦是报父母深恩。故人生在世,只有父母恩重如山,儒教有“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要人们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就是对父母的大孝。这是要我们不要做那些无意义的损害自己身体的事情。你的身体不是你自己的,是父母给你的,你无权随意去损害。你没有权利杀掉自己,所以自杀视为不孝。佛在这里教导我们,一个菩萨行者要不惜身命,这个和世间如何会通呢?儒教以人伦道德为教育宗旨,属于世间法;佛教以究竟解脱为教育宗旨,属于出世间法。站在出世间法的高度去看孝道,那就是不但父母在世要给予生活上的供养、尊重、赞叹、孝顺,更重要的是,要让父母得到究竟解脱,这才是佛教的大孝。父母给了我们这个假身体,而我们为了救一切众生,能不惜身命,这一切的功德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也就是父母的功德,这就是报父母的生养之恩。所谓“一子成道,九祖超升”这一条是报恩



行,所以佛在这里教诫,如果一个菩萨行者能不惜身命去救度众生,他决定会知道自己定是一个“实义菩萨”。
癸3、为正法而舍身
经文:“善男子,我于往昔为正法故,剜身为灯三千六百,我于尔时,具足烦恼,身实觉痛,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 不生退转。尔时即得具足三事:一者毕竟无有退转;二者,得为实义菩萨;三者,名为不可思议,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又我往昔为正法故,于一劫中,周身左右,受千疮苦。尔时具足一切烦恼,身实觉苦,为诸众生得度脱苦,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释:这是佛讲他往昔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为求正法而舍身的故事。第一个是剜肉点灯的公案:菩萨有一世曾经为一个国王, 这个国王爱民如子,把国家治理的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可以说在生活上大家都很富足,但是国王想怎么能让我们国家的这些民众,能得到正法。现在生活虽然富足起来,但得不到正法这就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所以他就在全国贴出布告说:“如果有人能给我讲正法,让我能用正法治国,让全国人民都能得到正法,他要什么我供养他什么。”有一个叫劳度差的婆罗门来见国王说:“我有正法”。国王就把他请进宫里,给他供养美好的饮食,叫他上座,就跪在下面求他讲正法。结果这人说:“我这正法来之不易, 不是这样随随便便给你讲的”。国王就问:“你要怎样才给我讲正法?”这人说:“要让我给你讲正法,需要在你身上剜肉点三千六百灯,我可以将正法教给你。”当时他说了这个话以后,



国王稍作考虑就说:“只要能闻到正法,这个我能做到。”当下决定七日以后,点灯供养。当这个命令一发布,他下面几个附属小国的国王,和他国内的大臣、太子,他的宫妃,一切亲眷,都痛哭流涕,劝国王不要这样做。说这个人是个魔王,你听他的话, 一个人身上剜三千多个疮口,点三千多盏灯还能活吗?国王坚决要做谁都劝不下,而且己贴出布告,国王诚心的为求正法,七天以后剜肉点灯。全国百姓闻讯都痛哭流涕,劝国王不要这样做。但是国王态度很坚决,为了正法,宁愿舍身。到了这一天,王给劳度差敷好高座,就用刀子在身上剜了三千六百刀疮,每个疮口放了灯芯准备点灯。下面臣民、宫妃、王子皆昏厥倒地,当时国王身上疼得全身颤抖,但是他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这时他想如果灯点着我就会死去,我死了就听不到正法了。他给这婆罗门说:“惟愿大师,垂哀矜愍,先为说法,然后燃灯,我命尚断,不及闻法”。时劳度差便唱法言:“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讲的是一首无常偈。说明诸法是无常的,有生必有死,有合会必有相离。国王听了生大欢喜, 发愿成佛以后要用正法智慧光明,照亮众生结缚黑暗。当灯点着以后,全身都烧了起来,国王疼痛的不得了。这时感动帝释天, 释提桓因来到国王面前问:“看你现在疼痛不已,后悔不后悔,” 国王说:“我不后悔”帝释天说:“你全身疼得这样颤抖,怎能证明你不后悔呢?”国王说:“我说的是真实话,自始至终从不后悔,如果我说的话是实话,让我全身的伤口平复如初。”这一句谛实语说完以后,全身这疮口就恢复如初了。说明他内心没有



一丝一毫的后悔。这是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法舍身的一个故事。佛在这里说他当时做这件事的时候还有烦恼,有烦恼肯定会感觉身体很疼的。但是为什么能做下去呢?就是:“谕心令坚”,让他的心很坚固。身体是很苦痛的,但是为了救度众生这唯一目的, 他难忍能忍。不因为这种痛苦而退缩,他在这种大菩提心下,行此难忍之事。即时就具足了三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第一个是最终决不会再有退转,就是说从此以后做什么事,他的心坚固到绝对不可能再退转。凡夫众生,高兴的时候心情激动,我要学佛,我要干什么事业,看似很坚固。但遇到点境界,遇到点困难,马上会退下来。一轰而上,一轰而退,众生都是这样。行菩萨道的菩萨,他的心是坚固不退的。佛在前面说无量世修行外道苦行,能精进不退。首先是诫心令坚,就是把他的心先坚固起来。这时候做什么事情,就能克服困难直到成功。这是第一件事情,毕竟无有退转。
第二件事情是成为真正的实义菩萨。这就是说,根据这件事以后佛就成了真正的菩萨,行菩萨道有那种能力、有那种悲心, 有那种耐力、有那种坚固之心。
第三是名为不可思议,就是不能用我们人的语言去表达,不能用人类的思维去考虑。叫不可思、不可议。这就是佛法里面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人想不到的事情,说不出的事情,叫不可思议。超越了人类的思维、语言的范畴,菩萨能做到。我们现在做不到,遇事保命要紧。再退一步说,我们是自己事情要紧。所以说,现在要学菩萨精神,就要学菩萨这种坚固的



心。先要学不退转心。
正因为佛有了这种不退转的功德,在往昔行菩萨道的时候, 为了让众生得到正法,为了救度众生。在一劫这么漫长的时间里面,他的周身左右遭受了千疮之苦,经常受这种苦。都是为了众生而受此苦,当时虽然身体很疼痛,他还有烦恼。觉受很疼痛, 但是他能“谕心令坚”。虽然能感受到苦痛,但为了救度众生, 他能控制自己的心,令心坚固。就是说佛能用这种坚固的心,忍受种种痛苦,而且是欢喜的忍受,心甘情愿的忍受。不是无可奈何的忍受。这种难忍能忍的菩萨行,就是实义菩萨不可思议的事情,不是凡夫境界能想象到的,这是佛亲自做过的事情,“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癸4、为救众生而舍身
经文:“又我往昔为一鸽故,弃舍是身。尔时具足一切烦恼, 身实觉苦,为诸众生得度脱故,谕心令坚,不生退转,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 善男子,一切恶有、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失,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 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有及业,亦复如是。”
释:这又是更上一层楼,佛讲述了他往昔以鸽身救人的故事。为行菩萨道他投生为一个小鸽子,在雪山中看见一个饥寒交迫的迷路人,快要冻饿而死。鸽子是菩萨行者,见此情景,为了救这一个人,他毅然决然的自己投入火堆。自焚而亡,这个人得到鸽



子肉,解决了他的饥饿。保全了自己的生命。鸽子在投入火堆之时,虽全身疼痛难忍,但这种利益众生的心,却很坚固,没有一点退转。所以他会毅然决然的做下去。这主要是他的心,一直在智慧的正念当中,故在极端难忍的苦痛之下,不会因之而退转。这就是实义菩萨所行的不可思议之事。是凡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佛讲了他往昔的实际舍身事例之后,告诉善生说:“善男子, 一切恶趣和种种的烦恼惑业,都是行菩萨道的庄严伴侣”这个道理何在呢?因为一切凡夫众生,由于没有智慧,心一直在散乱之中,没有正念之心。他们看烦恼如怨敌。说到这里一般不学佛的人,还没有认清烦恼的危害性,整天还随着烦恼去转,觉得很自在;学佛之人,已经明白了烦恼的危害,认识到六道轮回的可怕。就会勤修戒、定、慧,断烦恼。视烦恼如怨敌,修行方法以断烦恼,得解脱为要务。而一个菩萨行者,他以成佛度众生为己任, 他看烦恼是他的庄严道伴。在行菩萨道度众生的时候,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利益一切众生。必须到一切恶趣烦恼当中去磨练。比如佛化现一个鸽子,鸽子是畜生身,畜生身属于恶趣,到恶趣当中。要到烦恼当中去磨练,才能把这毅志磨练好。所以一个菩萨具足大智慧,他的念头经常在正念当中,他有大菩提心做后盾。在这些前提下,他会以烦恼为他行菩萨道的逆增上缘,在烦恼当中去磨练。就好像世间有恒心的人,专门在困难当中去磨练自己的毅志。没有恒心的人,见困难就会逃得远远的。
所以一个菩萨,他会认为这些恶趣烦恼是自己的逆增上缘, 在这里训练自己行菩萨道之心。所以恶趣及一切恶业,可以成为



他行菩萨道,庄严菩提之伴侣。他会用智慧正念之心,转烦恼为菩提,化恶趣为净土,以恶有为道伴,这一切在我们凡夫来看, 都是菩萨的不可思议之事。但在菩萨的心中,却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应作之事。因为他已经到那个层次了,自然而然的会做到。区别点就是内心的智慧、正念的有无,坚固不坚固。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安住在正念当中,这样做一切事就不会出格,都是正法;如果心安住不在正念当中,我们就会做错事,就会随着烦恼转,招来无量的苦痛。
癸5、断烦恼者不受恶趣身
经文:“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 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习慈悲,无有放逸, 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释:这里说明断除烦恼之人,不会再受恶趣之身。因为前面佛说他曾经受鸽子身,人们就会怀疑,一个断除烦恼的菩萨怎么还能受恶趣身呢?恶趣的身都是恶业所感召的,怕人们有怀疑佛在这里就解释清楚。说一个真正能断除烦恼的人,他不会再去受恶趣之身。菩萨虽然显的是恶趣的身相,但这不是由于他过去造身口意恶业,而显的这个身相;菩萨显这个身相,是他自己的誓愿力所显,为了救众生才显这个恶趣身。因为菩萨能观察到这些恶趣众生,需要救度的因缘成熟,他就会显恶趣身去救度他们。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会现什么身去度他。



因此菩萨现恶趣身,不是恶业的感召,而是誓愿力的感召,是愿力所成。既然是愿力所成就的,那他就有自在力。我们出生在这个世间,不是我们选择来的。我们生出来,慢慢长大懂事以后, 才知道我是个人,生在这个家庭,不是提前选择来的。最后死的时候,无可奈何,不想死就会死去,身不由己。菩萨以誓愿力显示在这个世间,他是有备而来,他有自在力。他是为了调伏畜生道这类众生,他就显一个和他同类的身相,显成同类身就有共同语言,能共同生活,故而显这个兽身。
所以菩萨所显的这些畜生身,他就能善知人的语言;善解法语;所说的都是实在的语言;不粗恶语,也不说那些无义之语。因为菩萨现的虽然是畜生身相,心还是菩萨心。他的功能智慧,也是菩萨的功德智慧。所以菩萨虽然是畜生身,内心是菩萨心,他有怜愍心,能常修习慈悲,勤行精进不放逸。这些都是菩萨不可思议的行处。不能用凡夫的思想,去考虑菩萨所做的这些事情。我们往往认为这好像是神话,实际修到这个程度以后,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结果。
癸6、具足正念伏烦恼
经文:“善男子,我于往昔受熊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何以故?具正念故,我于尔时,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受瞿陀身(牛身)、劫宾耆罗身(鸟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身、鸽身、鹿身、猕猴、羖羊(古羊)、鸡、雉(野鸡)、孔雀、鹦鹉、虾、蟆,我受如是鸟兽身时,虽具烦恼,烦恼于我,无自在力。何以故?具正念故。怜愍



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
释:这里说出了行菩萨道的根本所在,佛讲了他往昔受畜生身的心路历程。主要一点是:“具足正念,怜悯众生,拥护正法, 修行法行。”有此正念之力,他才能在畜生身里面救度这些众生,而不被烦恼所转。佛在往昔行菩萨道时曾受过熊身,虽然还有烦恼,但在正念之力下烦恼没有自在力。就是说他能控制住烦恼,正因为如此,当时虽然是熊的身体,但内心能怜愍众生。身相虽然是熊的身相,但是心是菩萨的心。有坚固的正念,能拥护正法,能修行法行,所以能令烦恼不得自在。
佛又列举了他往昔曾经受过牛身、鸟身、兔身、蛇身、龙身、象身、金翅鸟等等这些动物的身。佛曾经都是化现过这些鸟兽的身,以鸟兽身去度这些众生的时候,还有烦恼。佛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就是说当时他是在行菩萨道,他没有完全断烦恼。当时度这些众生的时候,他感觉很痛苦,就是和我们众生一样, 有疼痛感。虽然还有烦恼,但是他心不一样,他能控制疼痛的烦恼,能让烦恼不得自在。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他能做到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具足怜愍众生的心,拥护正法的心,和修行法行的这些正念,有很坚固的正念力。修行佛法念头比什么都重要, 具足正念就能精进不退的修下去;如果没有正念,遇到境界就会转,就会变,就会退。所以学佛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正念。
癸7、饥馑、疾疫世舍身救众苦
经文:“善男子,于饥馑世,我立大愿,以愿力故,受大鱼身,为诸众生,离于饥渴,食我身者,修道、念道,无恶罪过。



疾疫世时,复立大愿,以愿力故,身为药树,诸有病者,见闻触我,及食皮肤、血肉、骨髓、病悉除愈。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受如是苦,心不退转,是名义菩萨。”
释:这一段佛讲他往昔行菩萨道时,遇到饥馑荒年的发心, 看菩萨是怎样发心的。遇到一个荒年,当时人没有吃的东西,菩萨为了救度这些饥饿难忍众生。就发愿化现为一个很大的鱼身, 让这些饥饿的人吃他的肉度过荒年。当人们看见这条大鱼,都去割他的肉吃,随割肉随长,这是菩萨摩诃萨的大誓愿力。凡食大鱼的众生吃了肉以后,就会自然去修道、念道,而且这些人没有吃肉的罪过。学佛人为什么不吃肉,因为食众生肉是一种罪过。但是菩萨化现的这个肉,众生吃了不但没有罪过,而且自然而然的会念道、修道。因为菩萨的愿力是利益众生的。
在瘟疫流行的年代,菩萨为了救众生又发大誓愿,他化现一棵大药树。这个树很奇特,凡有病的人见到、闻到、或者触摸到,及食到这药树的皮肉,都会药到病除。这是菩萨的大誓愿化现成药树,来救度这些众生的。他身虽受如是之苦,但心从无退转,他是发愿这样做的,这才堪称为真正的实义菩萨。
在这个世间只要大家都能止恶行善,舍己利人不要怕你没有吃的没有用的。诸佛菩萨都每天看着我们,我们遇到很奇特的事情,说不定就是菩萨对我们的救度。有些地方化一个桥梁;有些地方化现一眼清泉,这些让众生以为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实际我们都在佛菩萨的保佑下。菩萨保佑救度众生最关键的问题是:叫我们大家都要念道、修道,要止恶行善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诠论:这一大段是佛讲他过去世的本生故事,本生就是佛自己过去的经历。这一段有三层意思,必须了解清楚:
第一个就是“诫心”修苦行。未修苦行,先要诫心,使心坚固,才能不退。他主要是为了救度这些外道众生,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修学外道这些无意义的苦行,而且他这种苦行还胜过外道。让他们叹服最后才能解救他们。这里的主要内涵是以救度众生为目的。所以明知这种苦行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利益,和解脱没有一点关系,但是他却愿意精进不退转的长时间的去受持。没有菩萨坚固的信心是难做到的,关键是他先能诫心,先让自己的心坚固起来,让心住于救度众生的正念当中,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把这种无意义的苦行,变成有意义的摄受救度众生的菩萨行。这就是坚固不退的根本。
第二是菩萨舍身救众生的四种发心。这四种发心都很重要: 1、是为破众生的烦恼而舍身。众生都有烦恼,菩萨为了破除众生的烦恼,他能舍身救众生。此为拔苦。2、为令众生得安乐。众生都喜欢幸福快乐,菩萨舍身给众生快乐。此为与乐。这两条就是拔苦与乐的菩萨行。3、为了破坏自己无始劫来对这个身体的贪着。菩萨能这样舍身,是训练自己不要贪著这个身体,而破除我执。此为自利。4、为报父母生养之恩。父母生养自己,恩重如山。此身行菩萨道全是父母功德,舍身为报父母生养之恩,此为利他。这两条是自利利他的报恩行。菩萨这四种发心,就是拔苦与乐,自利利他。有这样的发心,才能有舍身救生的行为,自己决定知道是实义菩萨。我们一定要明白菩萨正确发心的内涵。



第三是实义菩萨舍身救众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行菩萨道救众生,不能用世间的想法、说法,去揣摸,不是我们心所行境。这里佛从四个方面说明菩萨的不可思议事:
1、首先是为了正法而舍身,是菩萨不可思议的事。佛在往昔有许多为法舍身的故事,这里佛举了两例来说明菩萨的不可思议。佛无量劫来舍身肉手足换来的正法,我们现在才能学到。单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我们确实应该好好的尊敬法宝,佛法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佛舍身换来的,不是轻而易举得到的,我们今天能学到佛法,要感恩佛陀行菩萨道时为正法而舍身。
2、菩萨将烦恼、业、和一些恶趣,都视为自己行菩萨道的庄严伴侣,能转烦恼为菩提。众生视烦恼、业和一切恶趣为怨敌而远离,想着极力去断烦恼;菩萨却视为菩萨道,庄严伴,这是菩萨和凡夫不同的思想观念。
3、说明了一个断了烦恼的人,他不会再去受恶趣身。而菩萨以誓愿力受恶趣身,是菩萨不可思议。烦恼结使让众生堕落三恶道,受无量苦。一个舍离烦恼的菩萨,终不得受恶有之身。除非看见恶趣众生需要救度,会以誓愿力化现一个和他同类的身相去救度他。众生受恶趣身是业力使然,菩萨为了救度众生现受恶趣身,是愿力所感。虽然身是恶趣的畜生身,但心却是救度众生的菩萨之心。所以他舍身的时候是身痛而心乐,身体虽然很痛苦, 心是快乐的。这种感觉好有一比:做父母的当自己孩子有病的时候,只要能让孩子病好离开痛苦,即就是剜他的肉,他都愿意。菩萨心就是如此,由于菩提心,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想,所以在舍



身救众生的时候,都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所以他这个时候是心乐身痛苦。这里佛举了许多自己受鸟兽身的事例,来说明菩萨的不可思议行。
4、说明在特殊的环境下,菩萨发大誓愿力舍身救众生的事情,这里列举了两件事:一种是饥馑年的时候;一种是瘟疫流行的时候,菩萨做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切的示现,有一个总原则: 就是菩萨行者无论用什么身形去救众生,但他的心始终住于正知正念之中,他的心始终不离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这个正念,所以能坚固不退。如果没有这个正念的支撑,他也会随着烦恼走。正因为菩萨有这个正念,他才会生生世世受恶趣身去救度众生,才能做到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这完全是正念的力量, 这就是菩提愿心的不可思议的威力。在这个愿心下,菩萨用他的实际行为构建了一个真正实义菩萨的光辉形象。我们现在学的就是实义菩萨和假名菩萨,前一品佛已经把假名菩萨的行相和实义菩萨的行相都讲清楚了。一个实义菩萨心要坚固,就必须这样去做,通过这样不断的舍身,心才会坚固下来。这一切心都要在正念当中。心住在正念当中,身命都能舍,更别说身外的财物,自然而然会做到一切的布施。
辛2、泛明菩萨行分十一
壬1、为利众生修六度 壬2、为利众生愿处生死中壬3、不求恩报 壬4、众生但自利,菩萨恒利他壬5、平等利益众生
壬6、外道调伏众生身、菩萨调化众生心



壬7、多施不厌 壬8、调恶不厌壬9、菩萨四种不可思议行
壬10、菩萨三种不可思议心壬11、菩萨三种不可思议施
今初:为利众生修六度
经文:“菩萨修行六婆罗密时,终不希求六婆罗密果,但以利益众生为事。”
释:这一段广泛说明菩萨的具体行相。前面学习了要得到寿命和财富,在佛门里面有六波罗蜜,通过六波罗蜜的修学,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这六波罗蜜不但能让我们得到命财,还可以度我们到涅槃的彼岸,成就无上佛果。这就是行菩萨道所得到最殊胜的结果。
但是,一个真正的实义菩萨,在行六波罗蜜的时候,他的发心不为自己求这六波罗蜜所得之果报,他的心念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利益众生。为利益众生而布施;为利益众生而持戒;为利益众生而行忍辱;为利益众生而勤精进;为利益众生而修禅定;为利益众生而求大智慧。将自己所行的一切都建立在利益众生之上,这就是菩萨不可思议的发心。从因果理论上来说,行六波罗蜜,最后终究会得到六波罗蜜之果,就是能成佛。但是在行的时候绝对不想我得这个果,只是想着利益众生。把这种菩萨行可以转换到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在行菩萨道。不管干什么行业,其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在做的时候,不要总想着赚钱。分析一下:做生意为什么能赚到钱?因为你给大家提供了方便;做工的为什么能赚到钱,



因为你制造出来的产品能让大家方便使用……,无论干那个行业之所以能赚到钱,就是你给众生提供了方便、利益之后所得到的回报。反过来说,假若在你本行业之内,你给大家提供的利益越多,你赚的钱会越多。所以我们真正以赚钱而发心,最后能得到财富是结果。就好像菩萨开始发菩提心,最后能得到成佛之果。我们为赚钱而发心,但是在行的时候要像菩萨一样,兢兢业业的做下去,不要想着赚钱。只想着我今天所做的这一切,让在我这里来的顾客和我接触的这些人,都能满意而归。每天这样想,每天这样做,常常这样想,年年这样做。最后不知不觉你的生意会做大,你的事业会干大,干什么都能成功。你的人格道德会相应升华,你不想赚钱自然而然会赚到钱。这种菩萨精神如果用在生活当中,马上就可以见到利益。
所以佛在这里说一个菩萨他虽然在行六波罗蜜,“终不希求六波罗密果”。虽然可以得到六波罗蜜的果,但在行的时候他不考虑这些。只有一个目的只要能利益众生,只要能一心精勤的这样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业,最后成佛的果会不求自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成佛了。也就是说在行持这一方面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好像农民种地一样,只要把种子下在地里,不要考虑最后 收多少。该除草的时候就除草,该浇水的时候浇水,该施肥的时候就施肥,干好你当下的工作。不要经常考虑我要打多少粮食, 认真坚持做下去就行了。这样做最后肯定会得到好的收获,这种收获是不需要求的。所以说行菩萨道,在行的方面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就要做到这一点。



比如现在学佛修净土法门,希求往生极乐世界。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欣往极乐世界这是我们的发心。但是在念佛的时候,你就一心一意,一句佛号在心里,一句接一句连起来念就行了。当你这样念到功夫纯熟以后,极乐世界就会自然现前。如果想去极乐世界,却不好好念佛,这种空想无行的做法,到时候会有很多障碍,甚至去不了。因此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菩萨精神, 用到方方面面都会起作用。
壬2、为利众生愿处生死中
经文:“菩萨深知生死过患,所以乐处,为利众生,受安乐故。菩萨了知解脱安乐,生死过患而能处之,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一个行菩萨道的大智慧者,他深深知道生死轮廻的可怕,六道的险恶。但是他却愿处生死中,因为他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 让众生得到安乐,他自己才觉得快乐。菩萨也深深了知,解脱生死的究竟安乐,他却不愿意独享。他心甘情愿的处在生死苦海中受苦。这就是不可思议的菩萨行。
壬3、不求恩报
经文:“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
一个真正的菩萨施恩不望报。因为菩萨是以利益众生为目的,所以他所做的利益众生之事,从来就不想让众生给自己回报,他只考虑利益别人。但是如果遇到众生对他有恩的地方,他会常常想着要回报对方的恩德,他能知恩报恩。古语云:“施人慎勿念,施己慎勿忘”就是菩萨精神。就是说你布施给别人东西



就不要再想了,如果你想的话就是凡夫,你不想就是菩萨。别人对你有恩不要忘掉,这是培养自己的报恩心。所以说“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是菩萨的发心。
壬4、众生但自利,菩萨恒利他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常求自利,菩萨所行,恒求利他,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一切众生常求自利。凡夫众生哪一个人不求自利?我们口头一句话,我赚钱为了养家糊口,都是这种很充足的理由。从来没有去观察,赚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没有人这样想过。因为众生的贪心是无止境的,欲豁永远是填不满的,所谓欲坑难填。所以说众生是常求自利。正因为常求自利,就会造业,造业就要受苦,这是一个连带的因果关系。这样的造业受苦,受苦再造业,在这个惑业苦不断轮转的情况下,众生迷而不觉。但是菩萨就不一样了,菩萨行者有智慧光明,他是觉而不迷。故和众生的想法截然不同,菩萨以利益众生为事业, 从来不考虑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身体是虚幻不实的假相, 故能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是实义菩萨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壬5、平等利益众生
经文:“菩萨摩诃萨具足烦恼,于怨亲所,平等利益,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菩萨能平等的利益一切众生。一个菩萨行者虽然自己烦恼未断,但能利益众生。他虽然还有烦恼,但在利益众生时能做到怨



亲平等,一视同仁。他在布施惠利众生的时候,没有分别心,能平等的做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些都是和众生不同的思想观念。是不可思议的菩萨行。
壬6、外道调伏众生身、菩萨调化众生心
经文:“善男子,若诸外道,化众生时,或以恶语、鞭打、骂辱、摈之令出,然后调伏。菩萨不尔,化众生时,无粗恶语、嗔语、绮语,唯有软语、真实之语,众生闻已,如青莲遇月,赤莲遇日。”
佛门以外称为外道,外道不是一句贬义词。就是说外道的修行方法不究竟,最起码他是有漏的善法。外道在调伏众生的时候,和菩萨不一样。外道调伏众生的身,菩萨调化众生的心。外道在调伏众生时用恶毒的语言,有时打、有时骂、有时赶出去不要,让他受苦,最后再调伏之。为师的用的是嗔恨心、傲慢心等烦恼心所,自己在造业。为徒的只是身服心不服;而菩萨不一样, 菩萨在化众生的时候,他没有粗恶语,他用柔软语。他没有嗔恨的语言,他用和爱语。他没有绮语,他用真实语。完全是从慈悲心所发的柔软的语言、真实的语言,自己不造业。让众生闻了以后好像青莲花遇到月亮一样的清凉,又好像赤莲花遇到太阳一样的那么温暖。身心俱服,堪为教化。
所以菩萨的教化方法和外道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菩萨能用细软和语打动对方的心灵,使人听后心开意解,欢喜接受。这就像阳光一样照进众生的心里,我们经常说佛光普照,就是佛的光辉普照在每个众生的心里面。你如果把心扉不打开,佛光也照不



进去,只有将你的心扉打开,深入到佛法里面去学,佛光才能照到你心里。
相比之下,在用心上外道用的是嗔恨心、傲慢心、烦恼心。菩萨用心是慈悲的利他之心。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心,所以说这是菩萨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方法上外道是打骂治身,菩萨是用软语滋润众生干枯的心田,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方法。所以外道这样调伏出来的结果是,众生身服心不服。菩萨这样调伏的结果是身心俱服,心悦臣服,会依教去奉行,这样才能达到真正教育众生的目的。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佛教的这些方法确实很好,每个家庭都有儿女,教育自己儿女也要学习菩萨这种精神。
不要经常打骂,要用菩萨这种软语细语滋润他的心,让孩子茁壮成长。将菩萨的这种精神用到世俗的事业上面来,都会收到很大的利益。
壬7、多施不厌
经文:“善男子,菩萨施时,财物虽少,见多乞求,不生厌心,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从布施这一方面来说,菩萨在布施时自己财物虽然少,见有很多乞求者来的时候,他不厌烦。因为菩萨是以利他为目的,他在布施的时候是一心一意想着对方,想着这些财物能让求者得到安乐,解除疾苦。所以虽然有很少的一点财物,但是见到乞求人多的时候,不起厌恶之心。他反而会高兴,这么多人来乞求正好行菩萨道,他总是以欢喜心去对待乞者,这些都是菩萨不可思议



的事情。所谓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和凡夫众生的想法正好相反, 所以叫不可思议。
壬8、调恶不厌
经文:“菩萨教化盲、聋、喑、哑、愚痴、边地、恶众生时, 心无疲厌,是名菩萨不可思议。”
再看菩萨在调伏盲、聋、喑、哑、愚痴、以及边地不开化的众生,和恶性众生时,他是什么态度?一般人对于这些众生,就会放弃不管。但是菩萨对于有残疾的众生、愚痴的众生、或者生在边地的不开化的这些众生、以及恶性的众生,做恶多端的这些人。菩萨在教化这些众生时他会用怜愍心、真诚的心去对待。他绝对没有嗔恨心,他会让他们得到佛法的滋润。这些众生来在世间,本身就很痛苦,更需要人去帮助。菩萨用佛法让他们得到滋润,他会不厌其烦的耐心帮助,教化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走上修行解脱的道路,认清因果的规律。菩萨在教化这些众生时, 内心从不疲厌,只是一心一意帮助教化他们。这就是菩萨和众生不一样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壬9、菩萨四种不可思议行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四不可思议:一者、所爱重物,能以施人,二者、具诸烦恼,能忍恶事,三者、离坏之众,能令和合,四者、临终见恶,说法转之,是名菩萨四不可思议。”
菩萨在教化众生时,又有四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上面所说种种菩萨不可思议的行相,都是建立在以救度众生,利益众生为目的之上的。下面佛又举出菩萨四种不可议事情。这四种事情,都



是凡夫众生做不到的,故名不可思议。若能做到就是菩萨。
第一是对自己所爱的贵重物品,会毫不犹豫的布施给别人, 这就是难舍能舍的菩萨行。
我们众生做不到,一个很心爱的东西让你布施出去会舍不得。众生首先想到的是我。菩萨首先想到的是众生,所以会把他最心爱的东西,贵重的东西,毫不犹豫的布施出去,这就是不可思议。
第二是自己还没有断烦恼。但是在利益众生的大愿心下,他能忍受众生加于自己身上的一切恶事,内心不生一点嗔恨之心, 这就是难忍能忍的菩萨行。众生都是随着烦恼而转,很多事情忍不下来。第一个是难舍能舍,第二是难忍能忍。不能舍、不能忍就是凡夫,能舍能忍就是菩萨,这就是不可思议。
第三是对于有分裂搞不团结的、离坏的这些众生,菩萨有能力,用他的慈悲心,用善巧的方法,令他们和合重归于好,这是难行能行的菩萨行。有些众生专门希望别人搞斗争,他从中可以看热闹,这都是不正确的心态。菩萨盼望众生都能和合相处,没有斗争。这就是菩萨的不可思议事。
第四是对于临命终的人,已经见到三恶道的恶相现前,恐怖万状。菩萨能以慈悲心,智慧的法语,软言喻慰,转恶相为善境界,他有这个能力。这是菩萨无畏布施的不可思议事。
壬10、菩萨三种不可思议心
经文:“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呵责一切烦恼,二者、处烦恼中,而不舍之,三者、虽具烦恼,及烦恼业,而不放逸,



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菩萨对待自他烦恼又有三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第一是他虽然处在烦恼之中,但是能诃责一切烦恼,就是他经常能观察烦恼的过患。他深知烦恼的危害性,对于自己的这一切烦恼常常诃责令断。能控制自己的烦恼,不让烦恼得自在,不让烦恼泛滥。凡夫众生经常是烦恼泛滥,互相你争我夺,尔虞我诈,都是烦恼在泛滥,自己做不了主。菩萨则能呵责控制烦恼,自己能做主。
第二是菩萨处在烦恼中,虽知烦恼的危害和可怕,但他为了救度众生,愿处烦恼而不舍。对于在烦恼中的其他众生,菩萨能心生怜愍,永远不舍,随时想方设法用心去救度。
第三是自己虽然在烦恼中,还有所造种种的烦恼业障。菩萨能勇于对治自己的烦恼,精进不懈的修行,忏悔业障,利益众生从来不放逸懈怠,不满足于现状。这就是菩萨的精神,这就是菩萨对待自他烦恼的正确态度,这就是菩萨的三个不可思议。
壬11、菩萨三种不可思议施
经文:“复有三事,不可思议:一者、始欲施时,心生欢乐, 二者、施时为他,不求果报,三者、施己心乐,不生悔恨,是名菩萨三不可思议”
还有三个不可思议事情,这是菩萨行布施的正确心态。一是当刚开始发心布施时,他会生起欢喜快乐之心,不是凡夫众生勉强的布施,用应付的心态去布施。菩萨在布施前他用欢喜心,心甘情愿的去乐于布施。
第二是在布施的时候他一直为接受布施的人考虑。也不考虑



自己布施能得到什么果报,就考虑布施出去对方需用不需用,能不能解决对方的困苦。从这一方面经常去考虑,这就是菩萨利他的微细心态。
第三是布施以后内心一直处于欢乐状态,不生一点点的懊恼后悔之心。在施前、施中、施后、都是一种欢喜心。这样的布施就会得到无量的功德果报,这是菩萨布施的正确心态,名为三种不可思议。
诠论:这一段主要说明菩萨不可思议的行相。关键是以菩提心为动力,行为上才能作出超乎常人的事情。如果没有菩提心为动力,没有大慈悲心作基础,绝对做不到这些菩萨行。在以利益众生为目的总前提下,而广行菩萨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菩萨知道生
死过患,知道六道轮回的可怕,也深知自己在烦恼中还未解脱。但在为了利益众生的大前提下,他会乐处其中受苦,而让众生得到解脱。我们要明白菩萨的这种心。
第二是他有知恩报恩之心。一个菩萨行者,在利益众生的大前提下,自己对众生所做的一切利益之事,内心认为是应该做的本份事。利益别人是自己的责任义务,如果不作就是没有尽到责任。而对于众生对他的施恩,他会念念不忘想着去回报,这就是菩萨的不可思议。
第三个要理解,在利益众生的动机上,菩萨是以怜愍心,慈悲心。表现在语言上是柔软语、真实语、不粗恶语。作用是能真正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故能善巧方便利他行。



第四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众生以利己为目的,菩萨是以利他为宗旨。众生悭贪不舍,菩萨不惜身命。众生烦恼斗争,菩萨能忍恶事。众生亲爱怨恨,菩萨怨亲平等。众生让烦恼自在,菩萨让烦恼不得自在。众生懈怠、放逸,菩萨精进求慧。所以菩萨将心放在利益众生之上,故能做到难施能施,难忍能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凡所作之事都是凡夫众生想不到的事情,菩萨都能做到。这段主要学菩萨的行为,完全和我们世间的想法作法不一样,因为他超越凡夫众生的思维语言。
所以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他这种精神,世间不学佛的人也讲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再不信佛的人他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以大慈悲心著称,所以说菩萨的这种精神,才能真正得到众生的拥护和恭敬。我们必须要学习菩萨精神。
辛3、观心自验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行时,自观其心,我是名菩萨耶?义菩萨乎?众生若能作如是事,当知是人即义菩萨也。”
释:菩萨在作前面说的这一切事情的时候,他会观自己的心, 我到底是个假名菩萨呢?还是实义菩萨?佛在这里说自观其心, 自定真假。前面佛讲了假名菩萨的一切行相,也讲了实义菩萨的一切行相。以此为标准观察你自己的心是什么心?如果众生能够依照上面佛所说,作如是不思议事,当知此人即是实义菩萨。
诠论:佛讲了他本生行菩萨道的事例,又广明菩萨的不可思议行法。依照这些行相,行者通过观心省查,自己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是假名菩萨,还是实义菩萨,这里就是标准。我们在



日常生活当中衡量自己的作法,合不合乎这些标准。佛在这里告诉我们,能这样用心,这样去做,就是实义菩萨。
我们现在作不到,但要有这样的心。现在虽然没有这种功夫,但是应该向这方面去用心。正确的去发心,慢慢就会增长自己的功夫,到时自然就会做到。这是佛走过来的路,教给我们, 只要依教奉行就一定能成佛。
辛4、较显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作如是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如是事,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最后佛又强调说明在家人作上面这些菩萨行比较难。出家菩萨就不太难,因为出家修行的环境比较好。在家人所处的环境恶劣,每天有各方面恶的因缘缠绕,行菩萨道是很难的。
总结:前一品说明了假名菩萨和实义菩萨的身心行相,就是佛给我们立了一个标尺。这一品主要是说明实义菩萨的菩提心, 如何能坚固不退。主要是以救度、利益众生为总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心后面的一切就无从谈起。首先佛以他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实际事例,来说明实义菩萨的不思议事。主要是心住于正念,怜愍众生,拥护正法,修行法行,才能做到不惜身命。这几句话是学习菩萨行要注意的重点。并不是说佛讲舍身,我们作不到一看就了,要将佛说的重点记在心里,就是这几句话。菩萨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事情,关键是心住于正念,能怜愍众生,能拥护正法,修行法行,这才能做到不惜身命的去利益众生。



再是将修行六波罗蜜亦回归到利益众生上来,并不是为了得到六波罗蜜果,这是菩萨的观念。在修行的时候不求果报,这样不求果报的正确做法,果报会自然而到,这也是为度众生愿成佛的一种观点。又一次说明行菩萨道要观察自己的发心,要自观其心:“我的心是假名菩萨、还是实义菩萨?”学佛修行要把握重点,这个重点就是自己的心,不在你做到做不到,而是看你能不能这样发心。如果依照佛说的这样发心、这样用心、你已经就开始在行菩萨道啦。


























自利利他品第十

庚2、勉修菩萨功行分二
辛1、举德劝修 辛2、化他摄众今初:举德劝修分三
壬1、举自利利他劝 壬2、举自他庄言劝壬3、举福智二严劝
今初:举自利利他劝分五
癸1、问答菩提及道 癸2、问答三乘同别癸3、分别菩提学果 癸4、正明自他兼利癸5、显在家菩萨胜
今初:问答菩提及道分二
子1、善生问 子2、如来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云何菩提?云何菩提道?”
释:前面说了菩萨为利益众生,在六道里面的显现。佛详细的讲了真假菩萨身心行相,善生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开始对怎样下手修菩萨功行而启问佛陀。他对菩提和菩提道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要行菩萨功行必须先搞明白这些名词概念。所以他问佛: “什么是菩提?什么是菩提道?”求佛开示。
子2、如来答
经文:佛言:“善男子,若离菩提,无菩提道;离菩提道, 则无菩提。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出胜一切



声闻、缘觉所得道果,是名菩提,菩提之道。”
佛告诉他说,如果离开菩提就没有菩提道可言。反之,离开菩提道,也没有菩提可言。因为菩提是能成就之“智”,菩提道为所成就之“果”。二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个为能证,一个为所证。故离开能成就之菩提智,便没有所证的“菩提道果”;若离开所证的菩提道果,也就没有能证的“菩提之智”。这二者是异而互存的关系。换一句话说:菩提道果即是菩提之智的体现;菩提之智也就是成就的菩提道果。这二者又是不异互摄的关系。故说菩提之道即是菩提,菩提即是菩提之道。此菩提道果是无上的佛菩提。前面讲过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三种菩提,这里说的菩提道果就是直接成就的佛菩提。所以他胜过一切声闻、缘觉所得的道果,故称为菩提和菩提道。后面凡谈到菩提和菩提道果均指的是佛菩提。
癸2、问答三乘同别分二
子1、善生问 子2、如来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声闻、缘觉所得道果,即是菩提、即是菩提道,云何言胜?”
释:善生听了佛上面的回答,又产生了疑问:因为声闻、缘觉所得的道果也叫菩提,也叫做菩提道,名子都一样,为什么唯独说佛菩提为殊胜呢?
子2、如来答
经文:“善男子,声闻、缘觉,道不广大,非一切觉,是故



菩提、菩提之道,得名为胜。犹如一切世间经书,十二部经为最第一。何以故?所说不謬,无颠倒故。二乘之道,比菩提道,亦复如是。”
佛告诉他说,善男子,声闻和缘觉所得的菩提道果虽然也叫菩提,也叫菩提道。但他和佛菩提是截然不同的,佛为一切种智,道果广大。而二乘人所得的道果不广大,不是遍一切觉智。虽然名子都一样,其内涵不一样,是故佛菩提得名为胜。
这就好比世间一切的经书当中,佛教的十二部经为最第一。世间的一切书和佛经比起来那就逊色的多了。用这个比喻说明佛菩提的殊胜。何以故?这是因为佛经所说的一切世出世间法的道理,都是正见无错谬的。不管时代怎样变迁,科学怎样倡明,佛说的真实谛理是永远不改变的。众生所行都是颠倒的,佛说的不颠倒。佛为了让众生把颠倒了的又颠倒过来,所以讲出种种法, 故说佛菩提最为第一。声闻、缘觉所得之菩提道果,和诸佛菩提相比也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这是分别三种菩提的区分点,以后讲菩提和菩提道,专门讲的就是佛菩提,就是佛的菩提道果。
癸3、分别菩提学果分二
子1、总说 子2、分说今初:总说
经文:“善男子,菩提道者,即是学、即是学果。”
释:这里总说菩提道。佛告诉善生,所谓菩提道就是学,也就是修学菩提道的行持过程,就是学习阶段;也是学果,就是通过学习所得的成果。“学”和“学果”也是不一不异的这种关系。



子2、分说
佛在这里列举了十四种来说明学和学果的区别。
经文:“云何名学?行菩提道,未能具足不退转心,是名为学;已得不退,是名学果。
第一:以行菩提道而言,在行菩提道的过程中,还没有具足不退转心的时候称为“学”;如果已经得到不退转心时,就名为“学果”。这里是以退转不退转为区分点。
经文:“未得定有,是名为学;已得定有第三劫中,是名学果。初阿僧祇劫,犹故未能一切惠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 第二阿僧祇劫,虽一切施,未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如是二处,是名为学;第三阿僧祇劫,能一切施、一切时施、一切众生施,是名学果。”
第二: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还不能决定在四生九有之中,未能保证自己不堕恶趣之前这称为学。就是你自己没有把握不堕到恶趣去叫未得定有,这是“学”;第三大阿僧祇劫中进入八地以上菩萨,在三界当中决定不再堕落恶趣,叫已得定有,这时称为“学果”。
因为依布施而言,在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的过程中,第一个阿僧祇劫的时候,从所施之物来说,还不能做到一切惠施;从布施的时间来说,还不能做到一切时施;从布施的范围来说,还不能做到一切众生施。第二阿僧祇劫中虽能做到一切布施,但是还做不到一切时施和一切众生施。因此在初、二这两阿僧祇劫之中是名为“学”;唯有在第三大阿僧祇劫中,方能做到一切布施,



内财舍头目脑髓,外财舍国城妻子。能做到一切时施,依众生所需,随时布施。能做到一切众生施,以无分别的平等心去布施, 这才称为“学果”。
经文:“善男子,菩萨修行施、戒、忍辱、进、定、智时, 是名为学;到于彼岸,是名学果。
第三:从修行六度来说,在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时称为学;直到修行六波罗蜜到于涅槃的彼岸,这时称为学果。就是说在因地,修六度的时候称为“学”;到达彼岸成就果地功德,这就是“学果”。
经文 :“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
善男子,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
非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持戒、修定、忍、慈悲是。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
果。”
第四:从施波罗蜜来说。这里将布施和波罗蜜作了分别解释,这就叫四料简。
以后这六度里面都有四料简,都要分别解说。
有些事情是布施,但不是波罗蜜。就是说虽然作了布施,但不能到彼岸,所以不是波罗蜜。什么是布施而不是波罗密呢?就



是声闻、缘觉二乘人,和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者,以及菩萨行道中的第初、二阿僧祇劫,以上的这些人所行的一切惠施,都叫做布施,不叫波罗蜜。因这些布施没有到佛涅槃的彼岸,就只能说是布施不是波罗蜜。
有些是波罗蜜但不是布施。虽然到了彼岸,但不是从布施而来的。什麼是波罗密而不是惠施呢?如六波罗蜜中除过布施以外的五种,持戒、禅定、精进、忍辱、智慧、这五种都不是布施, 但是这五种能到彼岸,因此叫做波罗蜜不叫做布施。
有是惠施,也是波罗密。就是通过布施这一法而到达彼岸。例如菩萨在第三大阿僧祇劫中所修的一切惠施,最后成就了佛果,所以是布施也是波罗蜜。
有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不是修的布施这一法,也没有到彼岸。例如声闻、缘觉他们所修的持戒、禅定、忍辱、慈悲这不是布施,也没到达彼岸就不是波罗蜜。
把这个分清以后,佛告诉说,不是布施也不是波罗蜜的这些修行,称之为“学”;是布施也是波罗蜜的这些称之为“学果”。经文:“善男子,夫菩提者,即是尽智、无生智也,为此二
智,勤心修集三十七品,是名为学;得菩提已,是名学果。”
第五:从断、证两种功德智而言:菩萨有两种智,一种是断尽一切烦恼惑业所生的断功德智,叫尽智,也叫断德。一种是证得无生法忍的证功德智,叫无生智,也叫证德。为了求得此二种智,正在勤修三十七道品法的时候称为“学”;得到了无上菩提以后这才称为“学果”。



经文:“自调诸根,次调众生,是名为学;自得解脱,令众生得,是名学果。”
第六:从得解脱方面来说,能以持戒、禅定、忍辱、精进等法修习调伏诸根,让不起烦恼,然后再调伏众生这一过程称之为学。就是自己能调伏诸根也能让众生去调伏这叫“学”;直到自己得到解脱,而且也有能力让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这才称为“学果”。
经文:“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是名学果”。
第七:从修学佛功德方面而言,菩萨修集“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是名为“学”,因为这些都是共法;在具足获得十八不共法,就是成佛。因为十八不共法唯佛独有,其他没有。故名“学果”。
经文:“为利自他,造作诸业,是名为学;能利他已,是名学果。”
第八:从利他方面而言,以自利利他为目的,而造作诸善业时称为“学”;当获得能圆满利他的功德以后称为“学果”。
经文:“习学世法,是名为学;学出世法,是名学果。”
第九:以真、俗二谛而言,俗谛就是世间法,真谛就是出世间法。学习世间法的时候称为“学”;学习出世间法称为“学果”。因为一切法以世间法为方便,以出世法为究竟,是故世间法
是学,出世法是学果。
经文:“为诸众生,不惜身、财,是名为学;为诸众生,亦



不吝惜身、财、寿命,是名学果。”
第十:以利益众生而言,为了利益众生,能不惜自己的身体, 任劳任怨受苦不悔,也不怜惜自己的财物能布施众生,但还不能舍弃生命这叫作学。就是说一切身外之物完全可以舍去,对自己的身命还舍不得这时叫作“学”;为了众生不但能舍身和财,甚至生命也能舍去,有舍己为人的精神。能做到身财命一切施 这称为“学果”。
众生无始劫来不知无我之理,悭贪不舍。今修出世行首先破悭贪,修无我,即用布施来对治。在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的时候, 先破身见不怕苦、不怕累这叫舍身;看破外财的虚幻,能做到一切施这叫舍财;直到看破生命的无常,诸法的无我,向往涅槃的究竟安乐,就能为利益众生而舍命,直至成佛而后已。故生命都能舍出去的人称为学果。
经文:“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作无漏业,是名学果。”
第十一:在教化众生方面,能教化众生止恶行善,远离三途, 积德修福作人天福报的善业,这名为“学”;如果教化众生,修出世法,得解脱道,修行无漏善业,向成佛的道路上迈进,这叫做“学果”。
因为人天善法是成佛道上的方便法,无漏善业才是究竟的解脱法。故言教众生人天善业是为学,教众生做无漏善业是名学果。
经文:“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



第十二:在布施方面,能给众生毫不吝惜的布施一切财物这名为学;能给众生布施佛法,让众生都彻底出离苦海,得究竟解脱这叫学果。就是财施叫做“学”,法施叫做“学果”。因为财施只能解决众生生活所需,法施才能让众生彻底解脱。
经文:“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
第十三:在破烦恼方面,能破除自己的悭贪、嫉妒等等烦恼这名为“学”;不但能破自己的烦恼,还能用佛法教化众生破除悭贪、嫉妒等烦恼,这名为“学果”。自破烦恼为自利,破他烦恼为利他,自利为学,利他殊胜为学果。
经文:“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教他修集, 成就具足,是名学果。”
第十四:在修行方面,自己能受持、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修行这五根,并能修、能行,忆念不忘这五根是名为“学”;能教众生修习这五根,成就这五根的作用叫做五力,这名为“学果”。自修为自利,教他成就为利他。
诠论:世尊在这里列举了十四组“学”和“学果”的比较, 通过比较让我们辨明胜劣:回小乘心向大乘心,回自利向他利, 回俗谛向真谛,回二乘向佛乘,回世间有漏的善向出世间无漏的善,回有相布施向无相布施。从修因的“学”,到成佛的“学果” 始终不离菩提之道。
解词:(一)三十七道品——小乘行人应修的三十七种行法, 一共有七组:



第一组:四念处
1、观身不净:观察我们这身体,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没有一处是干净的,这就是修不净观,修到一定程度会不贪恋这个身体。而除贪欲。
2、观受是苦:观我们一切的感受,都是痛苦没有快乐。
3、观心无常:观我们的心,在无常变化当中没有定性,念念生灭,念念变化。
4、观法无我:观诸法说到底没有一个真正存在的我,即无我观。
佛灭度以后修行人要以此四念处而住。第二组:四正勤
1、已生恶令断:在身心上已经生起的恶法赶快忏悔,让其断除;
2、未生恶令不生:没有生起的恶法,制止让其不要再继续生起。这两条就是止恶;
3、未生善令生:在身心上没有生起的善法培养让生起;
4、已生善令增长:已经生起的善法让其不断增长。这两条就是修善;
这是精勤训练我们心的四种方法,叫四正勤。第三组:四如意足
1、欲如意足:希望所修之法能如愿满足,叫欲如意足。
2、精进如意足:于所修之法专注一心,无有间杂,而能如愿满足。间就是不间断、杂就是不夹杂,叫无有间杂。这才是精进。



3、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记忆不忘,如愿满足。
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满足。
在你自己所修的法上要有好乐心、精进不退心,要正念常现前、思维法义不忘失。此四法皆如愿满足,名四如意足。
第四组:五根:根是能生之意。这五种能生一切善法,因此叫做五根。
1、信根:等信正道及助道法,则能生出一切禅定解脱。
2、精进根:修于正法,无间无杂。修行的时候不间断、不夹杂即是精进。
3、念根:乃于正法记忆不忘。就是正念常现前。
4、定根:摄心不散,一心寂静是为定根。就是让自己的心不要散乱,住于一处。
5、慧根:对于诸法,观照明了,是为慧根。对佛讲的一切法,通过观照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这叫慧根。
这五根生起来以后,就好像一棵树一样,下面有根才会慢慢的成长。
第五组: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恶成善。
1、信力:信根增长能破诸疑惑。对佛法、三宝信根增长,就能破除一切疑惑。
2、精进力:进根增长能破身心的懈怠。当有了精进力,就不会懈怠,能精进的修行。
3、念力: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正念现前,就能辨别邪恶。



4、定力: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发诸禅定。乱想即妄想。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破诸妄想,才能引发禅定。
5、慧力:慧根增长,能遮止三界见、思之惑。见、思二惑生不起来,智慧就能现前。
五根增长,产生道力作用,这叫五力。
第六组:七觉支:又名七觉分,也叫七菩提分。 1、择法觉支:能检择诸法之真伪。就是具择法眼。
2、精进觉支:修诸道法,无有间杂。这就是精进。
3、喜觉支:契悟真法,心得欢喜。就是悟明诸法实相,内心法喜充满。就是开悟后的一种喜悦心情。
4、除觉支:能断除诸见、烦恼。就是断除我执我见、一切迷惑烦恼。
5、舍觉支:能舍离所见,念著之境。心不被外境所转,不贪着妄念境界。就是不被内外妄境所动。
6、定觉支:能觉了所发之禅定。自己知道禅定深浅程度。
7、念觉支:能观察思惟所修之道法。第七组:八正道,又名八圣道。 1、正见:能见到真理。
2、正思惟:内心没有邪念。
3、正语:言无虚妄。
4、正业:住于清净的善业当中。
5、正命:就是依法乞食活命。出家人托钵乞食这叫正命而活。



6、正精进:修诸道行,能无间杂。
7、正念:能专心忆念善法。心时时、事事、处处始终忆念着善法,这叫正念常现前。
8、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就是心常住于真空理体上面。
(二)十八不共法
十八种不共通之法。即不共通于声闻、缘觉,唯佛与菩萨特有之十八种功德法:
1、诸佛身无失:佛自无量劫来,持戒清净,以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故于身无失。就是诸佛身无过失。
2、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辨才,所说之法随众机宜,而使皆得证悟,谓口无失。就是诸佛口无过失。
3、念无失:佛修诸甚深禅定,心不散乱。心于诸法无所著, 得第一义之安稳。就是诸佛念无过失。
以上三法是诸佛身口意,三业皆无过失。 4、无异想:佛于一切众生平等普度,心无简择,叫无异想。
5、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摄心在善法中,于诸法实相中不退失。就是诸佛心常在定。
6、无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觉知其生、住、灭等相,而住于寂静平等。就是诸佛觉知自己微细念头的生灭相,而住于平等舍。
7、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佛度众生的欲望永远不灭。佛有这个法,所以众生念佛,佛绝对会感应。



8、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为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无有休息。
有些人说念阿弥陀佛,晚上阿弥陀佛睡觉了,不来接我们怎么办?佛时时刻刻普度众生,无有休息。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就是大功率。就好像电视台频道一样,你随时打开电视机,节目就会现前。佛这种精进无灭,为了度众生恒行种种方便,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不要怕佛不管你,我们做一点善事,动一个善念佛都会知道。关键是我们要打开自己的电视机。
9、念无灭: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佛佛道同,三世诸佛的法都是一样的,佛的智慧都是相应圆满。念念相应,不灭不退。
10、慧无灭: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无碍故,于慧无缺灭。就是说佛的智慧得了以后,永远不会失去。
11、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着,具有为、无为二种解脱,一切烦恼之习悉尽无余,即于解脱无缺失。就是佛的解脱不缺少, 不会失去。
12、解脱知见无灭:佛知、见诸解脱相,了了无暗障。就是佛悉知悉见解脱相明明了了,清清楚楚。
13、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14、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15、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这是佛的身口意三业,佛造作身口意三业时,先观察得失, 后随智慧而行,故无过失,皆能利益众生。



16、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he) 无障。
17、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
18、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以上三者,谓佛之智慧照知过去、未来、现在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达无碍。
佛在这里教我们从修因开始,行菩萨道,为修学之期名为“学”;最后成就十八种佛智功德,是修学所得的殊胜结果,名为“学果”。
这部《优婆塞戒经》佛处处阐明一切的菩萨行,都是和佛的果法相应的。我们学佛、念佛修行,都是为了成就佛果。学这部经有些讲的是我们世间的事情,但是它直通成佛之道,和佛果是相应的。故要得到像佛那样究竟的大智慧、大神通力,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依教而行。
若不依教而行,违背佛说的这些道理,最后受损伤的是自己。能依教奉行,得利益的也是自己。这就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做。
癸4、正明自他兼利分三
子1、示自他兼利相 子2、能自他兼利行子3、辨自他兼利人
今初:示自他兼利相(重点复习22)
经文:“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



释:这是佛开示自他兼利的行相,先让我们认识自利利他的行相,识相以后就有目标。
这段佛主要讲了利他即是自利的道理。佛告诉善生说,若一个菩萨行者具足了信根,成就自利以后,就应该去利益众生。信根就是对佛法有坚固不动的信心,相信八正道及一切助道之法, 通过修行能让自己得到禅定解脱。具足了坚定的信根之后,自己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又能去转教他人,让他人也坚定具足这种信根。让他人也得到佛法的利益。因为要进入佛法修行必须恭敬三宝、相信正法、深信因果、正信禅定解脱。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直到成佛解脱,信根的建立是基石。所以学佛一定要建立信心,如果对佛法没有信心,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己有坚固的信根,再去利益他人,这才是自他兼利行。
佛在这里告诉善生:一个菩萨行者只顾利益自己,这不是实实在在的自利。就是说经常想着自己,这不是自利。只有把目标定在利益他人的前提下,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自利。佛做了详细的分析,只有利他,自己的利益才在其中。何以故?一个菩萨行者为了利益众生,对自己的身、命、财物一点都不生悭贪吝惜之心, 毫不顾惜的去施舍,破除了我执,成就解脱,这才是名符其实的自利。
经文:“菩萨定知,若用声闻、缘觉、菩提教化众生,众生不受,则以人天世乐教之,是名利他。利益他者,即是自利。”
佛在这里讲了菩萨利他的具体方法。一个菩萨一定知道,假若用声闻法、缘觉法或者菩提法去教化众生。但是有些众生不是



那种根性,他不理解,还无法接受。菩萨会用善巧方便,退而求其次,就给讲众生容易接受的世间法,讲积德行善之法,讲因果报应,就用人天世乐之法去教化,这就是利他。就是说在利益众生的方法上不要强行,他是什么根性,你就用什么方法去教化, 这是菩萨应机施教的行法。他不能接受的法,就不能教。只能教众生能接受之法,他才能得到利益。这样利益众生,也就是利益自己。
经文:“菩萨不能自他兼利,唯求自利,是名下品。何以故? 如是菩萨于法财中,生贪著心,是故不能自利益也。”
接着佛又讲了唯求自利不得利益的原因。如果一个菩萨不能作自他兼利,唯求自己得到利益,这菩萨就是最下品的菩萨。何以故?因为这个菩萨他于法财中,还有贪著之心。悭法不舍,不作法施,有吝法之心。有这种心理,你想自利实际自己也就得不到利益了,因为有悭贪不舍的烦恼心所,自己怎能得到利益呢? 这是不能利他,故不能自利之相。
经文:“行者若令他受苦恼,自处安乐,如是菩萨,不能利他。若自不修施、戒、多闻,虽复教他,是名利他,不能自利。若自具足信等五根,然后转教,是名菩萨自利、利他。”
这里佛讲了怎样做不能利他、怎样做不能自利、怎样做才是自利利他。一个菩萨如果令其他众生在受苦恼,而自己安乐自娱,没有一点同情怜愍之心。看见其他众生在受苦,自己还享受快乐,这菩萨不能利他。因为他没有怜愍心,没有悲心,这是不能利他之相。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种人,只管自己享受,不管别人受苦。这种人就没有菩萨心肠。
没有慈悲心,没有怜愍心,所以不能利他。
如果自己不修布施,不持清净戒,不广学多闻,这一切自己都不做。自己不下功夫修行,却去教别人布施、持戒、多闻修行。这是在利益他人,不能自利。因为你自己没修,你自己就得不到利益。这是一种能利他,但不能自利之相。
只有自己具足坚定的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具足自利。再用自己的正信去教化众生,让他们也具足这五根。自己具足,他人也具足这样展转相教,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自他兼利之相,这才叫菩萨自利、利他。
经文:“善男子,利益有二:一者、现世,二者、后世。菩萨若作现实利益,是不名实,若作后世,则能兼利。”
佛又从所得的利益和福报方面来说明自利利他的实际意义。首先佛从所得利益方面来说有二种:一种是现世的利益,今生得到利益快乐,也就是眼前的利益;一种是后世的利益,也就是永久的利益。如果一个菩萨作的是眼前这些利益,让众生现世都能得益, 以此而自利利他,这不是实在的利益,是有漏的利益,会失掉的。若作的是后世永久的究竟利益,这样才能真正的自他兼利。
如果说教众生离开六道轮回,念佛求生到极乐世界,这是永远快乐的利益,这是自他兼利之相。因为现世的利益是虚幻不实的,如空中花、水中月、是无常的。如过眼云烟,如梦如幻的事情,我要这个干什么?后世的利益是解脱的利益,契合法界实相



的利益,自他都能彻底离苦得乐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佛法就是要让我们得到究竟彻底的解脱,这是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
经文:“善男子,乐有二种:一者、世乐,二者、出世乐。福德亦尔。菩萨若能自具二乐、二福化众生者,是则名为自利、利他。”
前面说一个菩萨在利益众生方面有两种:一种是为了现世的利益,也就是眼前的利益;一种是后世的利益也就是永久的利益。现前的利益不是实在的;如果一个菩萨教众生行后世解脱道,得到究竟的利益,自己这样做也教众生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得什麼利益呢?
利益就是让众生得到快乐。快乐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快乐, 就是我们现在人生的这种五欲之乐;一种是出世间的快乐,就是究竟解脱得到寂灭的大乐。
利益就是让众生得到福德。福德也有二种:一种是世间的福德,世间的福德是有漏的暂时的福德;第二种是出世间的福德, 就是得到彻底解脱,成就佛道的永久的福德。
如果一个菩萨自己能具足世间、出世间的这两种快乐,也就是今生通过学佛自己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且有把握一定知道自己通过学修,最终能得到出世间的这种解脱的大乐,有这种决定。自己具足二乐;又自己具足世出世间的这两种福德。也就是今生虔诚的学佛,这样他也修有福报、也修有道德。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自知能得到解脱之大功德。有这种决定。自己具



足二福。
如果一个菩萨自己具足世出世间这两种快乐;具足世出世间这两种福德。他就能够以此去教化众生。因为菩萨想的是利益众生,他自己有点好处就想让众生和自己共同分享,这才叫做自利、利他。
诠论:这一段佛主要讲的是自利利他的行相。从外相上我们认识这样做是自利利他,如果不这样做就不是自利利他。这一大段有这么几个层面:
1、我们学佛要抓住重点,这里必须搞清楚自他兼利之相。首先佛给我们标明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认识问题,我们一般的众生都是以自利为出发点,不管做什么事都是自利,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这是一个不正确的行为。但是人人都这样做,以自己为圆心,合乎我的利益,我就高兴;不合乎我的利益,我就极力的去斗争。佛在这里教导我们,只有真正的全心全意的利他,自己的利益也就在其中。这是一个真实的观念,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这个观念,但是只要你一心一意利益他人,你可能现前能吃点亏、受点委屈、受点磨难,最终大利益你能得到,这的确是真的。把这个概念我们要搞清楚, 这是第一点。
2、佛分别说明了自利和他利的行相。什么样的情况下叫自利?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他利?什么样的情况下自他兼利?这里面 有二点:一点是为利众生能够舍去自己的身、命、财这为自利。有人就有疑问了?自己把身命财都舍去了,还得什么利益呢?我们



世间人站在今生这个假合的身体,暂短的分段生死这一段里面来说的话,好像没有得到一点利益;站在修菩萨行,成就菩提道的这个长远利益来说,今生你舍去身、命、财为了利益众生,来生比今生更好。这要对佛法有信心才会承认这个观点。没有信心的人他不相信前生后世,不相信因果的人,这个法他们就听不进去。所以学佛只要把目标放在利益众生上面,一切能舍,这才是真正的自利。所以佛在这里说为利益众生舍身、命、财是为自利。这种情况下才是真正的自利。表面上看是利益他人,实际是自利。
第二种情况是从教化众生的方法上来说。你教二乘法如果众生无法接受,菩萨会用善巧方便的方法,转教世间的这些东西。比如说你教他修出世行他不接受,他不承认这些;你可以转教他世间的人伦道德、传统教育,教世间这些道德之理,他容易接受。这些也是学佛的基础,对于能接受二乘法的人你给他教二乘法, 不能接受的可以降个等次,讲他能接受的这世间善法。这叫因机施教,这就是菩萨在教化众生方法上的一种自利利他行。
通过以上这两个方面说明,利益他者即是自利这个真理。我们可以在生活当中去这样思惟。在你做生意的时候,只要在你这里买到东西,买回去能满意的人,不管你赚钱不赚钱,只要他满意就好。这样的话你绝对不进假货,你绝对不会乱抬价格。为了让众生满意,为了利益他,一心一意这样做,只要他高兴,叫他得到利益就行。如果你这样做几年,可能开始能赔本,往后你的生意会大起来,绝对会好起来。如果你愿意试,可以这样试一试,绝对有好处。这还是从世间做生意赚钱这一方面来说,各行



各业都能这样,这是用事例来说明,利益他就是自利这个真理, 可以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说明不能利他的行相。不能利益他人的行相有两方面:
①唯求自利的人是最下品的菩萨,因为他对法有贪着心,他学的法不愿意讲给别人。他自己虽然想得到利益,但是如果不能利他的话,自己想得的这个利益也得不到。②还有些看着别人在受苦恼,自己享受快乐。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菩萨无动于衷,你受你的苦,我享我的快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在世间来说很正常,但作为一个菩萨行者这样无动于衷,你自己已经是错误的。你没有利他的这种慈悲心。这种情况说明不能利他,自己也不能得到利益的道理。把这个观点搞清楚以后,我们在生活当中尽量让和自己接触的一切人,都能得到利益,你今天就没有白过,如果你这一天当中自己得到利益,让别人受到损伤,你今天作的就是赔本生意。学佛的人要了解这一点。
4、说明自己不修行,是利他不能自利的行相。自他兼利, 就要自己修行。自己不修行,给别人讲佛法,教别人修行。自己从来没有得到佛法的利益,这就是佛在这里说自己不修布施、不修持戒、不修多闻,不做这些事情,而去教别人持戒、布施、多闻。别人依着你说的去做,得到了利益。但是你自己没有这样做,就没有得到利益。这就是:如数他珍宝,己无半分文。这就是利他不能自利的行相。说明佛法的修行要自己落实在行为上才起作用,说的再好不起作用。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自己不但要能说出来,而且依教奉行更重要。所以学佛修行要下一番功夫,



这才叫做自利。
5、说明真正自利利他的行相。真正能自利、利他的行相是什么?就是自己在修行上具足了信根。对佛法、对三宝、对因果、对六道轮回,坚决深信这叫具足信根;具足了进根。就是精进的修行;具足了念根。就是正念不忘;具足了定根。就是心不散乱;具足了慧根。就是能分辨好坏、善恶、邪正。自己具足这五根。然后用所具足的这五根去教导其他众生,这样才真正的叫自利、利他。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自己要具足这五根,如果自己这五根都没生起来,你如果教他的话,只是他利,不是自利。这就说明要在自己修学证悟的基础上,将自己所学、所修、所知的一切, 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人,这才是自他兼利行。
以上佛从修行方面说明自他兼利。下面佛还从利益福乐方面揭示自他兼利。①在利益福乐方面有现世和后世,做现世利益就不是实在的,不是真正的利益。如果看清今生的这个假相,看清这个世间的无常,认清无我和空性之理,这就是自他兼利,这就是后世的利益。我们要修来世,来世要比今生更好。②从福德快乐方面,有世间和出世间二种福、二种乐,既能自己得到,又能教他人得,这种人就是自他兼利。因为世出世间法,以出世法为究竟故。这就说明学佛不一定专求今生的快乐,因为你专求今生的快乐,把以后的快乐就失去了。反过来说,我们专求以后的福乐求究竟的解脱,那么今生的快乐也就包含在其中。所以我们的目标要放在后世,放在究竟解脱上,那么今生的快乐自然而然能得到,是不求自得的一件事情,所以不用专求今生的。这一段主



要讲的是自他兼利行相,通过这些行相,我们自己明白,在以后生活当中、修学当中,怎样去把握好自己,这就是标准。
子2、能自他兼利行分三
丑1、七种法行 丑2、层层深入修具八智丑3、八智说、听十六事
今初:七种法行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一法,则能兼利,谓不放逸。
复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闻,二者思惟。
复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精进,三者具足念心。
复有四法,能自他利:谓四威仪。
复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闻,四者布施,五者智慧。
复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谓六念。复有七法,能自他利:谓坏七慢。
善男子,若沙门、婆罗门、长者、男女,或大众中有诸过失,菩萨见已,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如其不能先随其意,便为说法,是则名为下品菩萨。”
释:上一段佛讲了菩萨自他兼利的外相,这一段就是菩萨的七种法行。是识相以后的具体作法。就是怎样作、怎样修才能自他兼利。佛在这里以递进的方式讲了七种法行:
一法行——菩萨具足这一法,可以自利、利他。这一种法就



是“不放逸”。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常行精进,众生学佛最容易懈怠、放逸。进了寺院,听了佛法,诵了经以后还能精进一个时期。如果停下来,在社会上过一段时期,慢慢在家庭那种恒温退火炉里面,把自己的热情全部就会退完,就会懈怠放逸下去, 这是我们修行最大的障碍,要养成每天能听经闻法的好习惯,每天为什么要念念佛、诵诵经,这个好习惯就是避免我们懈怠、放逸。
隔一个时期,有空去寺院听听师父开导,跟着寺院的出家师父们学修一个时期,这是对自己充电。好像电池没电了,赶快要充电,如果再不充电的话就不能用了。这第一法佛在这里说就是不放逸,懈怠 放逸在学佛修行上是一个最大的障碍。众生都有懈怠、放逸的这个烦恼心所,一有机会随着烦恼去放纵自己,这就是懈怠。身口意三根要精进,要有精进的这个力量,要用佛前面讲的那种行相依法而行。经常要小心谨慎,学佛修行,如果修的功夫越高,就越谨慎。他恐怕说错一句话、只怕动错一个念头。功夫越高就越害怕,因为他对因果了解的更深,所以经常小心谨慎。做到守礼不任情,乐德不纵欲,清净持戒,无间无杂修集善法。这叫不放逸。就这一法如果我们今生能做到,佛讲的这一切法,我们都能修下去。有很多人今天诵《地藏经》,明天又要诵
《药师经》,后天又要诵这个《楞严经》。佛的经典很多,你到底想修什么?就是说要学一个法,我们从头到尾,依照修行次第, 好好学修一个时期,对这个法义学修能证悟到一个程度,这才算不放逸的修。要广学多闻,专修一门,悟明心性,直至成佛而后



已,这是不放逸法。
二法行——多闻和思惟,在不放逸的基础上,我们要怎样修呢?要多闻、要听经闻法。如果不听经闻法,就不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你就会用自己的私心妄见去揣测佛的圣言量。古人云: 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必须要听经闻法。通过师父的讲法, 自己的闻思,才能了解这个法的深层含义,这叫闻、思、修行。一定要闻、思,通过闻法,我们得到闻的这种智慧;通过思惟我们得到思惟的这种智慧,所以要经常闻、思的修行。要经常乐于闻法,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因此佛法的次第是:必须先亲近善知识,选择好和你相应的, 可以引导你修行的这个善知识,就跟着他修学几年,听师父的话,依教奉行。这样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听了以后,法随法行,你这样做的话会增长智慧,这是亲近善知识,是我们学佛的必修课。这一关如果不过,自己盲修瞎练,学一辈子得利益是太少。多听经闻法,而且要善于思惟。如果听进去不动脑筋, 有些人怕动脑筋,不善于思惟。佛法必须要进行思惟,有很多法义不思惟就不能了解。听的很好再通过思惟,更深层次的那些含义就会捕捉到,思惟的越深得的利益越大,最后还能证悟,这叫修证。通过修才能证。将所闻到的法义通过思惟、观察、忍可于心,就是认同。认可佛说的正确性,叫忍可于心。所以要学会勤思惟、善思惟时时处处对境思惟,这样勤思惟就能增长智慧,有智慧才能自他兼利。
三法行——这三种法行能自他利:一者怜愍众生,二者勤行



精进,三者具足念心这三法行都很重要。怜愍众生,在前面“修学发菩提心”里面,佛就讲了怜愍众生。只有怜愍众生,才会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只有经常怜愍众生才能生起大悲心。这话不是假的,佛法都是让我们从内心深处自己去认可,不是说说而已。别人都这样说,大家都这样作,我也怜愍怜愍众生,你内心深处没有这种怜愍心的话,虽也这样说说、这样做做不起多大作用。那是相上的东西,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透视、深入到每个众生的内心里面去,内心深处真正生起这种怜愍心,当境界现前以后,就会自然而然的伸出援助之手,就会救众生。若没有这种怜愍心的话,强装的那种援救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怜愍心, 才是最重要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勤行精进,第一法不放逸,就是要勤行精进。因为在三十七道品里面一共有七组,每一组都有精进在里面。所以佛对精进特别强调,没有精进,学的再好,知道的再多,都会耽搁。只有勤精进,不懈怠放逸所修的法才会产生作用,才有力量。才能真正自己得利、他人得利,做到自他俱利之行。
第三是具足念心,前面学了佛无量劫行菩萨道舍身、命、手足救度众生,最大的支撑点就是一个念心,具足正念。如果没有正念的话,这些都做不来的,在这里佛让我们具足念心,就是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正确的念心。叫正念现前,要有坚固的念心。坚固的正念才不会被境界所转,如果念头不正不坚固,就会被境界所转。佛说在家人难就难在恶因缘所缠绕,每天所接触的都是恶的因缘,善的因缘很少,所以如果没有坚固念心的话,你就



会随着境界而转。只有具足正念才能坚定的作自他二利的事业。这三法行很重要:怜愍众生培养自己的大悲心;勤行精进使
自己不懈怠;具足正念可以不随境转。这都是修行的要领。
四法行——有四种法行能自他兼利。就是行、住、坐、卧,四威仪。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要培养这种威仪。出家开始学的是什么?学的就是走路、睡觉、吃饭学这些。让我们一般人想这谁不会,但是要具足威仪。如果具足威仪的话,你就不会讲法,这个威仪也可以教导众生。在家人也要学这四威仪,要有气质。威仪好就会摄受周围许多人,如果没有威仪就摄受不了其他人。你还想做自利利他行嘛!所以要修自己行、住、坐、卧四威仪。如果我们走路、做事、说话都很有威仪,众生都愿意和你接触,才喜欢听你的话,才能接受你的教导。
这有一个公案: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是最有名的智慧第一。他当时修的是外道法,但是他内心总有疑点,怎么也突不破。他和目犍连两个是好朋友,每个人带着一帮徒弟在修外道法。他们商量说:咱们如果能遇到高明的师父,你遇到给我说一下,我遇到给你说一下,解决咱们的困惑。有一天舍利弗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佛的弟子马胜比丘,在街上走。那种走路的威仪庠序端庄,舍利弗一看这种威仪就感动了。心想这个修行人不简单,单走路这个威仪就不一般,他的老师肯定很有学问。当时他不知道有佛, 马上过去请问:“你是谁的徒弟?走路威仪这么好。”马胜比丘告诉他:“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他问:“你师父都教你什么法?”马胜比丘就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意思是说这一切万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就这一句话正好解决了舍利弗心中的困惑,舍利弗高兴极了,把他的徒众全部带着随佛出家,而且目犍连也带着他的徒众全部随佛出家。舍利弗和目犍连出家以后精进修行,成为佛的两位主要的大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这四法行就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修行这四威仪也能自利、利他。
五法行——有五种法也能自利利他。这五种法是信根、持戒、多闻、布施、智慧。
第一个是信根,还是个信心。一个学佛的人没有信心,学佛学不进去。他内心没有信心,就和佛讲的法不相应,怎么也学不进去。所以对佛法要有坚定的信心,因为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要进入佛法大海,必须用信心才能入进去,故要具足信根。
第二个是持戒,因为戒律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好像盖房子一样基础必须打好。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根本,戒为无上菩提本, 应当一心持净戒。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清净持戒。有些人怕受戒,不敢学佛,怕受约束。戒律约束的是我们的烦恼。因为我们不学佛不持戒,经常随烦恼而行,随烦恼行的结果是造业,造业的结果就是受苦。如果学佛持戒的话就会对治烦恼,随智慧而行,随智慧而行就是解脱。所以我们不要怕受约束,约束的是烦恼,得利的是我们的法身慧命。
第三是多闻,前面二法行里面有一个多闻,这里又提到多闻,说明多闻在修学佛法里面的重要性。我们要学佛法,如果不广学多闻,就不知道佛法更深层的内涵。只有通过广学多闻,互



相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增长智慧,才能善巧方便的去利益众生, 所以一定要多闻。想教育众生你自己都不懂,你用什么去教育众生?自己修行都没有功夫,用什么去化导别人?所以必须要广学多闻。
第四是布施。布施这种行为是很重要的,后面有一品专门讲布施,布施可以自利,对治自己无始劫来那种悭贪的烦恼。众生都有贪心,通过布施这个行为就可以对治悭贪。布施可以利他, 解决众生的困苦。因为对方接受到你的布施,会改变他的贫困面貌,让他离开困苦。布施是自他两利,所以要行布施。
第五是智慧,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智慧,有智慧什么都会干好,没有智慧尽干错事;有智慧的时候才可以深入佛道,没有智慧的话深入不进去;有智慧的人可以广度众生,没有智慧无法度众生;有智慧就可以对治自己的烦恼,没有智慧烦恼就会泛滥, 所以要有智慧。
这五种法是修学佛法当中,自己要学的、自己要修的、必须具备的法。具足这五法以后,才能真正做到自他兼利。
六法行——这六法行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六念。佛说的要具足六念,每天要想着佛法僧三宝。因为你具足信根对三宝会深信不疑。我们皈依三宝,就是依靠三宝,所以对三宝要念念不忘,这叫正念常现前;对自己所受的戒要正念不忘,不忘戒遇到境界才不会错乱。当你忘了戒以后,境界现前就会随着烦恼、随着世俗法走下去,容易出现犯戒的行为;念布施,经常想着布施。布施里面有财施、法施、无畏施。随份随



力,随自己的力量、缘份经常要想着布施。因为这世间你所拥有的一切财物,真正来说不是你自己的,只有布施出去的东西才是你自己的,才算存到最保险的地方,所以要学会布施;要念天, 天是光明、是智慧。因为诸天都是修十善而来的。诸天又是佛法的护法者,龙天护法嘛!我们经常念天的话,这些护法他会和你感应道交,会得到诸天的护佑,你若具足这种正念的话,我们每天都在修行当中。具足这六念,智慧就开了,也就能广度众生, 就是自他兼利。
七法行——又有七法能自他利,就是毁坏七种慢心。慢心是六根本烦恼之一,有七种慢。根据广超法师在《大乘百法明门论》里面讲的七种慢,我们可以学一下。把这七种慢摧毁以后,就能破除我执。
慢:就是贡高我慢,恃己凌人的这种心理。就是仗着自己的威猛、势力以及富贵、聪明、知识、漂亮、家族等等这些特长卑视他人的心理。共有七种:
第一种:“慢”有两种:①于劣计己胜。比己低劣者,我们执着比他殊胜,内心高举,产生傲慢心理。这是一种真正你比他强的事实,但内心提高自己,认为我了不起。关键是你内心这种想法, 瞧不起人就是这种慢心在作怪,此慢属于下品慢。
②于等计己等。对于和自己平等资格的人,你执着认为和他一样,也是一种慢心。也是事实情况,但是你内心有我和他一样的这种执着,这就是慢心。比如说,有人提起说某某人现在是研究生,你内心慢心一起会说我也是研究生,意思他是我也是,这



就是慢心在起作用。一般人不容易察觉,这属于中品慢。这是第一种“慢”的两种表现。
第二种“过慢”也有两种:①于等计己胜。这是对于和自己平等资格的人,你执着认为胜过他。内心的这种行相,就是慢心。本来和你水平一样,你心里一直想着我比他强的多。比如说在一个大学里面都是大学生,同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你是从山区来的,我是城里的,我总认为比你强,你是山区的土包子,我是城里的。实际你们都是大学生,你们的水平是一样的。他就认为比你强,这就是这种慢心在起作用。这种人最要面子,一但伤了他的面子就不得了,这也属于中品慢。
②于胜计己等。对于胜过自己者,人家的各种能力都超过自己,你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实际人家比你强的多了,你认为我和他一样。比如说在一个单位,别人当上总经理,你认为如果把我放在那位子,我也能干,他能当我也能当。这就是慢心在起作用。第二种“过慢”有这么两种表现。
第三种“慢过慢”:于胜计己胜。对于能力比你强的人,你执着胜过他。从实际来说人家比你能力强的多,但是你内心认为我比他强的多,这就是“慢过慢”。比如说作父母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没有一个说他孩子不聪明的。如果别的孩子比他的孩子强的话,他会找种种的理由,说自己孩子的优点,总要认为说出来比别的孩子强。做母亲的这种心理,就是一种慢过慢,这属于上品慢。
第四种“卑慢”:他多胜谓己少劣。对于能力才华比你强多



的人,你执着只输他少许。认为他有什么了不起,实际人家比你强的多。别人的孩子考了第一名,你的孩子刚及格,他就认为自己的儿子差不多也及格了。这就是一种“卑慢”的现象,属于上品慢。
以上的这四种慢都是争强、好胜、爱名的心理在作怪,纯粹属于傲慢。
第五种“我慢”有两种:①于此最胜五蕴依身。这是对身体的执着,执著有一个我。这与前面的四种不一样,我慢与别人无关,是自己内心的一种表现,这才是真正的根本烦恼。这个我慢很严重,很多烦恼从我而生。此慢是于自最胜五蕴依身,就是说对我这殊胜的,由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所依的这个身体而执著有。
②计我、我所,自恃高举:就是于自最胜五蕴依身,计我、我所,认为有一个我,有我所有的东西,而就认为自己胜过一切, 你谁侵犯了我的利益,我就不答应。然后自我提高,这就叫做我慢。就是我们在五蕴的身心中执着我、我所,这样自然提高,这就是我慢的具体表现。人人如是,包括动物都是这样。对着自己身体的执着这叫我慢。
前面四种是和别人比较后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慢。我慢却不需要比较,自己执着有这身体。比如说投生在无色界的众生,都是独处在定境中。无色界的众生就是没有身形可言,都在定境当中,没有其他众生在一起,但是他这种我慢依然存在,他还有执着自己是最殊胜的,认为其所拥有的东西是最好的,到最高界这



我慢还存在。
比如就我们人类而言,人都自认为自己是高等动物,是最殊胜的。但是我们所拥有的,随着科学的发展,也认为是最好的。这种对我和我所的执着就是我慢。人人都是这样,这是“我慢” 的外在表现。
第六种“增上慢”:于己少分胜德,计己得全分胜德。这是从修行的角度而言,此慢纯粹指修行人。当一个人修行时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就是说他没有证到阿罗汉,自认为他修行到这个程度很殊胜,他认为可能证到阿罗汉了。他不知道,以为证到阿罗汉,这就是增上慢。他自认为证到阿罗汉以后,他就会给别人说,我得阿罗汉果了。其实真正证到阿罗汉以后,永远都不会退回来。但是他遇到境界还会起烦恼,还会有我执,就证明他没有证到阿罗汉,这种情况下就叫增上慢。对于这种人叫增上慢人。因为在修行的境界上他分不清,他不是有意的想着有这个慢心。他以为他证到这个境界了,实际不是,但是他本人不知道,这叫“增上慢”。
第七种邪慢:于己全无胜德,计己有胜德。就是说没有一点道德的人,还装的道貌岸然有道德的这种人。这是自己本来全无一点德行,却表现出自己是世间最了不起的大好人。比如说一个人在暗地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坏事干尽,表面上表现的像个社会栋梁,我是个慷慨解襄的慈善家。然后他自己内心也以为自己是个大慈善家,是社会栋梁。这就是无惭无愧之人,这种人叫“邪慢”。



以上这七种慢,都是自己内心执着所这样认为的,与实际不相符合而显现的慢心烦恼,是自己内心的心理行相,能障菩提道。一个菩萨能自利利他,就能破坏这七种慢心烦恼,使自己住于谦虚、恭敬、无我的这种智慧善法上面来。当然能把我执破了那就证果了。我们最难破的就是我执,对我这身体的执着。这我慢表现在哪里呢?有些人听佛讲了无我的道理以后,通过思惟认可无我之理。但是要把这我执破了的话是很难的。
比如说你知道无我了,既然无我就没什么恐怖嘛!假若现在有一个人拿着刀子捅在你后面的话你会害怕,这种害怕的心理就是我慢。如果你证到无我的话,就会不害怕。
所以佛接着又教导说:“善男子,如果一切出家修行者婆罗门、长者、男女大众之中有诸过失时,菩萨行者见到以后,应该先随其意,然后说法,令得调伏;这是菩萨处众调伏众生的一个正确方法。因为菩萨他没有执着了,众生就是执着我、执着我的见解,我的见解一定要让大家都接受,我认为这样你们大家都必须按我这样来,这是错误的。一个菩萨行者,他在大众当中看见大家有过失的时候,他不直接指出来。比如说你现在喜欢什么,明明你这种喜欢是错误的我随你,你喜欢就好,就按这个来,先随你意。最后慢慢教导把你转变过来。如果不先随其意,直接就去教导说法,这个人是下品菩萨。因为你没有善巧方便度众生的方法,所以就是下品菩萨。这样做众生是不会接受的,这就是佛教的一句话是: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众生有欲望你随着他欲望先牵着他,最后再教导让他进入佛的智慧。这里佛教给我们一



个教化众生的方法,就是这个方法,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让我们学会恒顺众生的教化方法。十大愿王里面有个恒顺众生, 恒顺众生,不是说随着众生的烦恼去,你也跟着去烦恼。就是先随他,再把他引上正道,引上解脱道,这叫恒顺众生。
以上这七种法行是一个菩萨应该作的基本功夫。要具备这些基本功夫,就必须亲近善知识,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你想不想得到这个基本功夫,佛下面会给我们讲具体能得到这个功夫的方法。下面佛用层层深入的手法,让行者修行具足八种智慧,你就能做到前面这七种法行。
丑2、层层深入修具八智(重点复习7)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乐善友者,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善男子,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至心听者,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能问义者,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能解义



者,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上下智。”
释:这一段佛讲了亲近善知识的具体修学方法。如果不依教奉行,那就随着烦恼转,佛也没有办法。如果不能做到,就会被逐步的淘汰掉。若能做到就会深入上进,直到具足八智。
这一段也是修行的重点,把这一段最好能背下来,经常这样思维观察。佛在这里开始就告诉说,发菩提心的菩萨有两种:这两种人里面一个人是喜欢亲近善友,一个是不喜欢亲近善友。在我们学佛人当中,确实有很多人喜欢亲近善知识去学;有些人喜欢自己去学,有些人喜欢在网络上去学,都是自己学。世间的知识是累积性的,学的越多知识累积的越多,佛法的修学是要用自己亲身去实践。真正亲近善知识,你跟着这个善知识和他生活一段时期,他的言行、举止,一切好的行为你会仿学过来。这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东西,所以佛教导首先必须亲近善友,若不喜欢亲近善友,在这第一步就会被淘汰。不亲近善友,就不能上进了。如果乐近善友的话,能得到自他利。这就是告诉我们进入佛门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反过来说要学佛修行必须亲近善知识, 不亲近善知识就是盲修瞎练,不可能成为自利利他的菩萨。在世



间要学一项手艺,都要拜个师父。修学出世法,解脱生死这么大的事情,能自己学好吗?所以佛在这里一再教导要亲近善友。而且在修习发菩提心里面,第一组五事的第一条就是亲近善友,在这里也是第一个让亲近善友。这里更细的是把亲近善友以后应该做的,一步一步的开示出来。所以这是亲近善友的具体行法,第一步你不亲近善友就被淘汰了,更别说能当自利利他的菩萨。
在亲近善友以后的第二步,就要修供养。在亲近善友这一个等级里面又分了两种:一个是乐供养的,一个是不乐供养的。第一步及格升级到第二步,都亲近善知识了,亲近以后有些人喜欢修供养;有些人不喜欢修供养。供养也是要修的,因为修供养是给自己积福报、种福田的。那么乐供养的就能得到自他兼利,不乐供养在这个层面就会被淘汰。你虽然亲近了善友,这一步没做到就会被淘汰。因为不乐供养就得不到这些好处。一个没有福报, 没有报恩之心的人,就不可能成为自利利他的菩萨。
在喜欢供养的这一层人里面又有两种:一种是能至心听法, 一种是不能听。亲近善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跟他学法,但是你又不听法,你就停留在这一级,在这个层面你就会被淘汰。有些人就是喜欢供养,就是不喜欢听法,不想听、不想学,修修人天福报而已,这也不能上进。能听者能得到自他利,不能听法的人就不得。如果你不听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干什么?仅仅为了修供养吗?那就失去了我们的最初目的。而且要用至诚的心去闻法,只有通过闻法才能产生闻法的智慧、利益,不听闻正法或者不用至诚心去听闻正法,就得不到这种法的利益,就不可能去发菩提



心,不可能成为自他兼利的菩萨,如果不闻法在这个层面就会被淘汰。
在能至心听法的这些人当中又有两种:一者能问,二者不能问。都会至心听法,有的人听了以后能多问,他会得到更多的知识;有些人听了以后不管自己懂不懂,就不问法义。不问的话就不能向更深层次进步了,因为听法不明白法义,也解决不了问题。要做到不懂就问,要不耻下问直到明白法义以后,才能依教去奉行,若不明白法义怎样去行呢?如果听法听的迷迷糊糊,不明白法义,就会盲修瞎练,这样也不可能成为自他兼利的菩萨。所以在这个层次你如果不明法义,又不喜欢多问就会留级。
在能问法义的这一类人当中又有两种人:一种是明白道理以后能至心去受持,就是明白这个法义以后,能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面,以至诚的心真正的去行持;一种是不能持,虽然明白道理, 但是做不到,不能下功夫去受持。能至心受持的就能得到自他利益,不能至心持的就不能得到自他利。因为明白法义的目的,还是为了落实在修行上,如果不为修行你明白法义起什么作用?所以只有落实在修行上,闻思之法才会产生作用,才会得利益。如果不至心持,不能落实的话,佛法的这些利益都得不到,上面那七种法行你也做不到,更不能做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你在这里会被淘汰。
在能至心持的人群中又有两种:一个是能思惟法义,一个是不能思惟。这叫闻、思、修。不能思惟法义的人不能得自他利, 能思惟的人能得到自他利。因为闻法以后,必须要经过自己去认



真的观察、思惟才会忍可于心,认同佛说的正确性。学佛不是迷信。佛曾经教导他的弟子:我说的这些法,你们要认真的思惟, 于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你再去依教奉行。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导师而盲目的去相信。佛就是这样教导的,所以一定要思惟佛讲的法义;通过思惟这些法义,自己会产生智慧;当智慧产生以后, 这才是自己的东西。你不思惟,学到的是别人的东西。所以通过闻、思、修,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佛法里面叫证悟。你不能深入思惟的话,在这个层面就会被淘汰,你就不能做自利、他利的菩萨。
在能思惟的这人群当中又有两种人:一种是解义,一种是不解义。能解者得自他利,不解者不能自他利。这是将闻思所成的法义,要落实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些虽然思惟了很长时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也不行。关键是佛讲的这些法,让我们一定要自己明白,不能马马虎虎过去。所以不解义的话虽然你在思惟, 你在那里是迷迷糊糊思惟,不解义也不行。因为不解义就不可能产生思慧,闻法不知义也不能产生闻慧。闻思两种智慧得不到, 就不可能有自利利他的行为。不解义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不可能再向上进步。这和我们世间上学一样,一级一级会被淘汰, 就不能升级了。所以前面虽然都做到了,在这里不解义的人就会被淘汰。
在解义的人群当中又有两种:一种是如法住, 一种是不如法住。通过闻、思也知道法义, 如果如法住的话就能得自他利, 不如法住者不能得到自他利。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思惟正法,明



解法义其目的就是要落实在修行上如法而住。就是要修行,如法而住就是修行法行。佛在前面讲了修行法行,具足正念。修行法行就是在自利利他。如果对佛讲的这些法义明解于心,只作为学问去讲给别人听,或作为自己的知识而眩耀理论,这就违背了学佛的初衷。所以我们学佛,要落实在行动上,不要作佛学的研究者。如果变成了佛学的研究者,那就不是学佛的人了。一个佛学的研究者,不可能身体力行的去行菩萨道。所以不如法住,就不可能自他兼利。自己虽然什么都懂,但自己却不得其益。所以一个学佛者到最后要将所学的这些东西,落实在修行上,落实在自己身心上,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自己的起心动念处,这才叫做如法而住。只有能如法而住,这才是成为一个真正能自利利他的菩萨。在这个层面上如果不能如法住的话,你虽然费尽了心力依止善知识,从前到现在学到这里,若不如法住就也被淘汰了。就会成为一个世间佛学研究者,这研究学问的人,就不是一个能得实益的学佛人。
在如法而住的修行者当中又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能具足八种智慧,一种是不能具足八种智慧。这里就有所证悟了。就说这两种人里面,有些上根利智之人通过如法住,就会出现这八种智慧,这就是能力,有这八种能力了;有些钝根人他没有这八种能力。虽然也在艰苦的修行,但是他不具足这八智。
这八智都是什么?
①法智:就是能证悟苦、集、灭、道四谛法理的智慧。
②理智:他能知一切诸法义理之智。就是一切万法因缘和合



的义理他全部悟知。
③时智:就是他有这种能力,在教化众生的时候知时节因缘, 能不失时机的去教化众生。
④知足智:他对自己的生活所需,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他很满足,从不贪求。有知足常乐的这种智慧。
⑤自他智:就是能知己知彼,将自己和众生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有推己及人的这种智慧。别人在受苦他会马上想到自己, 等于自己在受苦,这样会毫不犹豫的去救度,这就是自他智,佛法里面有个自他相换修法就是这种自他智。
⑥众智:就是能知道众生的性、相、乐欲的这种智慧。性就是根性,众生是什么根性,他能了知;表现在外的是什么相他会知道;你喜欢什么?有什麼乐欲?他都知道,这叫众智。
⑦根智:就是能知道众生根机的智慧。上根之人会用上根的法去教;中根之人用中根的法去教;下根之人用下根的法去教。能契机契理的教化众生。
⑧上下智:就是能分别上根和下根、利根和钝根的智慧。
这八种智慧就是经过从前面开始亲近善知识,一步一步没有被淘汰,走上来具足的这种智慧。成就这八种智慧,一直到最后身口意三业如法而住。这样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归纳一下:开始亲近善知识以后要如法承事;供养善知识;供养以后而且要至心听闻佛法;不懂就不耻下问;又能至心去受持; 能将所闻法义思惟、观察了然于心;又能解其甚深法义,这一切都能认真去作;最后能将所学所悟落实在行动上,身、口、意三业



精勤的依法而住。这样就会开显自己八种智慧,就是具足八种能力,这叫开智慧了。当一个人具足这八种智慧,他就有能力教导众生。他在这个世间要利益众生,就方便的多了。他就能自利利他。所以这一段佛给我们讲了修行的方法,这个方法讲的很细, 如果能按这个次第去做的话,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菩萨。
丑3、八智说、听十六事分二
寅1、正说十六事 寅2、正听十六事今初:正说十六事
经文:“是人具足如是八智,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一者、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呵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骄慢,十六、说已不求世报。”
释:具足八智之人、说法、听法亦各具足十六事
具足八种智慧的菩萨,在说法教化众生的时候,就能做到十六件事。这十六件事就是清净说法,正确说法的心行。
1、时说:因为他具足时智,他知道时节因缘,能随众生的需要适时的去说法,而且能讲和你相应之法。就是他能随时节因缘去讲法,他讲的恰到好处,你正好需要这个,他讲的这话正好打动了你内心,让你开启智慧,使听的人能在正需要的时候,闻到佛法,这叫时说。
2、至心说:因为他有自他智,他能用诚恳心推心置腹的去开导对方,去教化众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他把众生的事好像



自己事一样去办。因为他有推己及人的心理,对方在受苦、对方在恐怖、对方在困难的时候,他会去主动的救助,用至诚心去教化,绝对没有其他的目的,一心为了让众生脱离痛苦。
3、次第说:因为他有众智,知道众生的性相乐欲。所以他在说法的时候,有一定的先后顺序,知道该讲什么,不该讲什麼。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循循善诱,使听者入耳归心。
4、和合说:因为他有义智,对诸法的义理通达无碍。因此他说法时,一法能和其他法融会贯通,他法亦可归于这一法当中, 法法圆融无碍。他可以引经举典,以经证经,这叫和合说。
5、随义说:他说法能随法的义理而说,就是契合诸法之理。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他讲的法能契合诸法的义理,也不偏、也不邪,能深入浅出的将法义解释明了、易懂,使听者容易理解,而且还符合法的甚深义理,这叫随义说。
6、喜乐说:他总是以喜悦欢乐的心情,和善的语言,柔和的态度去说法。他经常喜欢作法布施,从不厌倦。说法成为他自己的一门工作,因为出家人教化众生,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 是他的责任,是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他喜欢说法,这叫喜乐说。
7、随意说:他了知众生各种根性,故能随众生的意愿而说。他就知道你想听什么法,他能对症说你爱听的、急需的、能解决你问题的法。他自己也是辨才无碍,能随意说出和你相应的法, 这叫随意说。
8、不轻众说:他在说法的时候,都是以尊重听众的态度去说。从来不轻慢听法者,不要以为我是法师,你们都不懂,我高



高在上,轻慢听众。他从不轻慢。用平等的心、恭敬的心、慈悲的心去给大家说法。
9、不呵众说:正因为不轻慢众生,用慈悲心恭敬说法。他内心尊重听众,所以表现在外的是语言温和;方法是善言引导。从来不呵斥听众,能耐心的作解释。因为这个呵众,在五邪命里面有个高声显威,就是对众生大声恐吓,管你有理没理,先将你恐吓住。这是一种邪命法。所以一个真正的菩萨,他说话很温和的,从来不呵斥众生。有些人说话确实很温柔的,人都喜欢听他说话,这就是修为的功夫。
10、如法说:他所说的法,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不偏不邪,又不越规矩,如法而说。如理如法说出来一点不超越。
11、自他利说: 他说法的目的就是为利益他人而说。因为他深深知道只有彻底的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个真理。所以他为自利利他来说法, 他明白利他就是自利,所以他说法不考虑自己,他知道自己的利益就在其中。
12、不散乱说:他说法的时候,主题明确,比喻恰当,条理分明,层次清楚,使听者容易接受、喜欢接受,这是不散乱说。
13、合义说:他说的法,世间法合乎俗谛的义理;出世间法合乎真谛的义理。说世间法就讲世间的道理,说出世间法就讲真谛的道理。在那个层面就说那个层面的法。他讲世俗谛能契合真谛之理,讲第一义谛又不坏世间法相,这叫合义说。
14、真正说:他说的法,都是合乎三法印和一实相印,都是真实不虚之法。



15、说已不生骄慢:他说法教化众生时,因为前面有恭敬尊重听众心理,所以能一心至诚的为利益众生而说法,说过后从来不生骄慢之心。因为他已经破除了七种慢心,所以说法以后不生骄慢。16、说已不求世报:他说法不求回报,也不求得到世间果报,
他只回向无上菩提,这是他唯一的一个目的。
以上这十六件事,是一个具足八智的菩萨说法时所具备的心态、方法、知见和能力,只要具足八智的话都是这样。这样说法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利利他,这是一个具足八智的菩萨正说正法的十六种表现。
下面还有正听正法的十六种表现,看一个具足八智的菩萨, 在听法的时候是怎样的心行。
寅2、正听十六事
经文:“如是之人,能从他听,从他听时,具十六事:一者、时听,二者、乐听,三者、至心听,四者、恭敬听,五者、不求过听,六者、不为议论听,七者、不为胜听,八者、听时不轻说者,九者、听时不轻于法,十者、听时终不自轻,十一、听时远离五盖,十二、听时为受持读,十三、听时为除五欲,十四、听时为具信心,十五、听时为调众生,十六、听时为断闻根。”
“善男子,具八智者,能说能听,如是之人,能自他利,不具足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释:以上是具足八智的菩萨,说法时所具的十六事。这一段是听法时具足的十六事。这个具足八智的菩萨,他能广学多闻, 因为他喜欢闻法,所以他在听法时也能做到十六件事:



1、时听:他能及时去听法,从来不迟到,不早退,守时守规。
2、乐听:他喜欢听法,因为听法是他的主要修学功课。听法对他来说是一种乐趣,是一种精神资粮。我们吃饭是为了补养身体,听法是为了增长我们的法身慧命,他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喜欢听法。
3、至心听:正因为他喜欢听法,他在听法的时候会用至诚的心去听。这样的听法者绝对不会在听法场合打瞌睡,也绝对不会半途而废,他能至诚专心的听下去。
4、恭敬听:由于他对法的恭敬乐闻,故他能怀着对法师很恭敬的心去听法,因为他对一切众生都很恭敬。
5、不求过听:他听法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开启自己的智慧。他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听法,通过佛法的听闻,能增长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并不是为了找讲法者的过失。
6、不为议论听:听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启自己的智慧,增长知识。而不是为了多学点知识,积累点素材,好和别人辨论。
7、不为胜听:也不是为争强好胜,要超过说法者去听法。
8、听时不轻说者:正因为听法的目的纯正,所以在听法的时候,即使这位法师不如他,自己也不会轻视法师。他会尊重这个讲法者。他绝对不会轻慢说法者,他会恭恭敬敬的去听法。
9、听时不轻于法:他在听法的时候,也不轻视所说的法。虽然这人说的法很一般,他都会认真听,绝不轻视法。因为他知道不管是什么法,只要是正法,都是让人增福慧得解脱的。即就是



讲的这个法,你已经学的滚瓜烂熟,甚至你比他还懂得多,也不轻视这个法,这是一个菩萨听法的正确心态。
10、听时终不自轻:不但不轻视说法者,不轻视于法,也不轻视自己。一个菩萨绝对不轻慢自己,对自己有坚强的信心。在听法时他绝不会轻视他自己。不要认为讲的这么高的法,我有没有资格去听呢?这就叫轻视自己了,因为甚深之法一入耳根永为道种,故不自轻。你就是现在听不懂,只要听这一堂法,经过你的耳根,就会种下成佛的种子。以后机缘成熟,你就能听懂。所以不要自轻。
11、听时远离五盖: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五盖是什么?这五盖就是令善法不能生起。“盖”:就是覆盖之意,把什么覆盖?把善法覆盖了。就是盖住了我们的心性,让我们的善法不能生起。这五种烦恼叫作五盖:
⑴贪欲盖:就是执着贪爱五欲的境界,对于这种境界永远不能满足。就是欲望无止境,这样就会覆盖我们的心性不能显发, 叫贪欲盖。
⑵嗔恚盖:第二种嗔恚盖,于违情之境上:就是违背自己的意愿,这些境界现前的时候。起愤怒相、嗔恨愤怒,这种嗔恨、愤怒也能覆盖我们的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
⑶惛眠盖:也叫睡眠盖。就是打瞌睡,昏沉与睡眠,皆能使我们的心性无法活动。把心性封闭起来,所以这个睡眠也是最危险的一种,不要贪图睡眠。昏眠盖也是一个最严重的烦恼,能把我们的心性覆盖,使其没有办法积极的活动运作。



⑷掉举恶作盖:心的燥动不安为“掉”;忧恼已作之事名“悔” 皆能覆盖我们的心性名“盖”。有时心躁动不能安定;有时对自己所做的恶事,不思对治,经常后悔忧恼,不能振作起来。能覆盖我们的心性不得显发,名掉举恶作盖。
⑸疑盖:疑就是怀疑,于一切法,犹豫而无决断,因而盖覆我们的心性。贪嗔痴慢疑是五种烦恼,在这五盖里面贪、嗔、疑三盖,是根本烦恼;昏沉和掉举是修行当中的两种大烦恼。特别是在修禅定的时候要么就昏沉,要么就掉举。不打瞌睡就是胡思乱想,不胡思乱想就会瞌睡,始终进入不到正定的那种状态。 这五种盖覆我们心性的烦恼,使善法不能生起。
这位具足八智的菩萨在听法时,他会远离这五盖。他在听法的时候,能控制住这五种烦恼,会一心专注于听法,他有这种能力。
12、听时为受持读:以上是远离不应有的心态。这一条是听法的目的,他的目的就为了修行、为了受持、为了读诵去听这个法。
13、听时为除五欲:受持、读诵的目的是为了破除对五欲的贪着。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是世间的五种欲乐。人们都喜欢这种欲乐。“财”人们都喜欢,多多益善;“色”就是男女之间的色欲;“名”虽然是假名人人都喜欢,都希望自己的名声外扬;“食”就是吃,五谷杂粮吃的还不够,现在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见什么吃什么,就为了吃而造业;“睡”就是睡眠盖, 就是懈怠,就是懒惰。所以这五种欲乐害人不浅。古云:财、色、



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所以菩萨听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他对五欲的贪着。
14、听时为具信心:他听法的目的,通过不断的闻法增长自己对三宝、对佛法的信心,为坚固自己的信心而去听法。
15、听时为调众生:为了增长智慧,调伏众生就必须广学多闻。所以菩萨听法是以调伏众生为目的。故他要多学知识,多利益众生为目的而去听法。
16、听时为断闻根: 闻法、思义、修证会得到般若智慧, 即根本智。这是开发本有的智慧。慧根开而闻根断。好比因指见月,意思是你没有见到月亮,我用手指头给你指月亮在哪里,这个手指头不是月亮,你通过手指头这个方向,就会看到月亮。看到月亮以后就不要这个手指头了。这就是般若智慧开了以后,闻根就不执着了。通过闻“指”而见慧之“月”,慧月现,闻指断。所以说菩萨听法是为了见慧月,断闻指。叫断闻根。
以上的说和听都各具十六种事。就是一个具足八智的菩萨, 能做到正确说法,正确听法的十六种行相,这才是真正的自他兼利。如果不具足八智的人,就不能如法做到自他兼利,不具足八智的在这里就会被淘汰,但是己经超过其他人很多了。如果不具足八智就不名自利、他利。
诠论:这一大段是说明能自他兼利之行。首先佛用七种法行来做基础,其次教给我们亲近善友不断增上的方法。通过闻、思、修,如法而住最后让自己具足八种智慧。只有具足八种智慧的人才能做到说法时,以正确的心态如法的去做到十六事。又在听法



时也能以正确的心态,认真做到听法的十六种事。这样的菩萨就能自利利他。反之不能做到以上标准的人,是不能自他兼利的。
子3、辨自他兼利人分三
丑1、从说法听法辨 丑2、从在家出家辨丑3、从自行化他辨
今初:从说法听法辨分二
寅1、说法 寅2、听法今初:说法分三
卯1、不清净说法 卯2、清净说法 卯3、两种说法之名今初:不清净说法
经文:“善男子,能说法者,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不清净。不清净者,复有五事:一者、为利故说,二者、为报而说, 三者、为胜他说,四者、为世报说,五者、疑说。”
释:佛在这里告诉善生说,在说法的人当中也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清净说法;一种人是不清净说法。不清净说法的人表现有五个方面:
第一个他说法的目的是为利而来的,不是为度众生而来。他心里想着有利可图,而来说法,好像我们世间一样,我给你讲一堂课,你给我多少钱,先说好价,我再给你讲。这就是为利而来的不清净说法了。
第二个他说法的目的是为求别人对他有回报而说的。心里想着我给你讲法,你怎样报答我?如果不报答以后就不来了。每讲一堂法你必须对我有报酬,没有报酬我就不说法,这就是不净说



法的表现。
第三个为胜他说,他说法的目的是为了和别人比高低,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不是为利益听法的这些众生,而是为了争第一。这种以争强好胜的目的说法,就是不清净说法。
第四个他说法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世间的果报,为得到现世利益而说法,不是为了度众生,求解脱而说。
第五他所说的法,连自己都不相信,都有怀疑,这样就无法打动听法者的心灵。再一个是自己对法没有学懂,忧豫怀疑而说。自未深信,让他人去信。这样讲出来的法没有说服力。这样是事而非的说法,听众不得其益。用以上这样的目的和心态去说法,虽然讲的也是佛法,但心不清净,动机不清净,就是不净说法。
以上五种不净说法的行相我们要认清楚,革除掉。
卯2、清净说法
经文:“清净说者,复有五事:一、先施食,然后为说,二、为增长三宝故说,三、断自他烦恼故说,四、为分别邪正故说, 五、为听者得最胜故说。”
释:这是清净说法,也有五种行相:
1、先施食后说法:这是在说法前,先布施众生饮食,让其得到温饱,才能定下心来听法。如果一个人他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你讲再好的法,他能听进去吗?肚子饿的咕咕叫,他能听你说什么解脱、成佛之法吗?他就听不进去,所以要先布施,这是用布施这种方法摄受众生的一种方便。



2、为增长三宝故说:他说法的目的是为了佛法僧三宝,因为三宝是无明暗夜里的一盏明灯,是茫茫苦海里的舟航,是烦恼火宅中的甘霖,是众生解脱道上的航标。他为了让三宝发扬广大, 为了让听者增长对三宝的信仰之心、恭敬之心和皈依之心而去说法。目的是为三宝、为众生,这叫做清净说法。
3、为断自他烦恼而说:众生都有烦恼惑业。才会在六道里面轮转不休,长夜受苦。只有佛法能让众生断除烦恼,离苦得乐。所以为了断除自己内在的烦恼,要说法度众生。通过佛法的讲说,可断除众生的烦恼,而得到解脱。自他烦恼都会断除,以这种心态去说法,就是清净说法。
4、为分别邪正而说:因为邪法可以使人堕落,从迷进入更迷的地方,从苦入苦,走向更黑暗的深渊,所以邪法是害人的。正法能使人解脱,从光明走向更光明,从乐入乐,走向觉悟的究竟大乐。所以为了正法久住,为了让众生建立起正确的知见,为了分别邪法和正法,让众生舍邪归正。用这样的心态去说法,使听者远离邪法,修学正法,这就是清净说法。
5、为使听者得最殊胜功德而说:这完全把目标放在利他的这一方面。佛法里面有讲人天福乐的修行方法,就是人天乘;有小乘解脱的修行方法,就是声闻、缘觉二乘法;有大乘菩萨法及成佛之法。就好像世间学校一样,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直上去。佛法以成就无上正觉的佛果最为究竟、最殊胜。所以为了让众生都能得到最殊胜的无上菩提而去说法,这是正确的清净说法。
这五种说法的目的都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都是为了



弘扬佛法,让正法久住,在这个目的之上,所以是清净说法的行相。这五种行相我们要修学、要落实。
卯3、两种说法之名
经文:“善男子,不净说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亦名污辱,亦名错谬,亦名失意。
清净说者,名曰净洁,亦名正说,亦名实语,亦名法聚。
善男子,若具足知十二部经,声论、知因、知喻、知自他取,是名正说。”
释:佛将两种说法来了一个总结性的说明。上面开示了两种说法之相,接着讲两种说法之名。
不清净说法叫做“垢秽”,垢秽就是污染不净的意思。他是不净的,因为发心是为名为利而来,名利就是污秽不净的东西, 所以叫做垢秽。
又叫“卖法”。就是贩卖佛法。因为是为报酬而说法,你给我钱,我给你讲法,好像做买卖一样,这叫做卖法。将无上的佛法变成了金钱的交易,所以叫贩卖佛法。
又叫作“污辱”,就是污辱佛法。把高尚的佛法,被你用这种行为污辱了。因为佛法是至高无上的,是很清净的平等之法。你以增强好胜之心而说法,这样说法,内心都是不净的,就沾污了清净平等之法,故名污辱。
又名“错谬”,就是错误偏謬。佛出世的本怀是让众生都成佛,二乘声闻、觉缘,在佛法里面都是叫权乘。在《法华经》里面佛开权显实,二乘法都是权巧方便,只有成佛是究竟之法。所



以教导众生成佛才是正确的引导,包括二乘人都不能引导。更别说世间这些法,那更不是佛的究竟之法。你为世间这些小利益, 有生灭的欲乐而说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你目的为了求世间利益本身就是一种偏謬。所以站在佛教的殿堂上,你却教人学习世间法。就好像在大学的课堂里面,你教人学一年级的课程,这是不相应的。不引导人走上解脱之道就叫作错謬。
当然说世间法正确不正确?站在世俗谛来说绝对正确,它也是世间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佛法的基础。在后面会学到,要受菩萨戒的时候先教你将人做好,佛从六种人际关系,开出来十二种人际关系,将各自所应做的行相,佛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在生活中要定好自己的位,尽好自己的责任,这就叫佛法不离世间法。所以不从世间法将人引向解脱之道,这样说教就是一种错谬。又叫“失意”。讲佛法要上契诸佛法理,要合乎佛所开示的
宇宙间的真实谛理;下契众生的根机,就是让听法者能听懂,这样的法才会入耳归心。讲法人自己对佛法都不深信,自己都有怀疑,这样犹豫不决的讲说,会失去佛法的本意。能使听者错会佛意,故名失意。
所以不清净说法。由于目的不正,心态不正,出发点都是自私自利,一切心行都不正,全部是错误的。这样说法,就不是正法,会让正法面目全非。这就是古德说的:“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成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这样的相似法,会误导众生。 误人误己,怎能做到自他兼利呢?
反过来清净说法名曰:“净洁”,净就是干净,洁就是洁白。



就是没有一点染污,这种清净洁白之法叫“净洁”。因为说法人的发心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前提下而说法,故他的内心没有一点点染污,讲出来的法也没有染污,内外清净,故名净洁。
又名“正说”,由于是正确的发心、正确的目的,说的是利益众生之法。是让众生皈依三宝,得到解脱,破除一切烦恼之法, 所以叫正说。
又名“实语”。在正确的说法心态下,讲说的都是谛实之语, 讲俗谛的止恶行善,为出世打基础;讲真谛的不二法门,是成佛的一实相印,都是谛实之语,故名实语。
又名“法聚”。法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二意。任持自性: 意指保持各自的本性不改变。比如说这个桌子放在这里,他就叫个桌子,这桌子的样子不改变;轨生物解:指能轨范人伦,令人产生对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据。比如这个桌子放在这里,我们就认识它是个桌子,我们能理解他的功用,他叫个桌子。
就任持自性而言,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从世间来说都是存在的,并不是没有;就轨生物解而言,法乃指认识之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教说、真理、善行等。
佛陀的教法称为佛法,泛指佛门中一切行为之规范、教说。其真理为普遍不变之真实道理,称之为法。阐说此真理者,即为佛之教说,概括聚集佛法者,称为“法聚”。这位说法者,能括聚佛法而因机施教,即把佛法能融会贯通教化众生,故名“法聚”。佛告诉善生,若能具足了知十二部经的义理,精通声论,等
五明理论;知因,即知诸法生起之因;知喻:即善知佛经里的一



切譬喻,能显现出佛讲的甚深真实之法义;知自他取:就是知道自他爱取之欲,故能断自他烦恼。具足如上的学识而清净说法, 是名“正说”。
解词:五明——指五种学艺,为古印度之学术分类法。1、声明:就是概括语言、文典之学。
2、工巧明:就是工艺、技术、算历之学。
3、医方明:就是医学、药学、咒法之学。
4、因明:就是论理学。
5、内明:就是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寅2、听法分三
卯1、听法四种人 卯2、辨调伏方法卯3、菩萨自他兼利法
今初:听法四种人
经文:“听者有四,一者、略闻多解,二者、随分别解,三者、随本意解,四者、于一一字,一一句解。如来说法,正为三人,不为第四。何以故?以非器故。如是四人,分为二种:一者、熟,二者、生。熟者,现在调伏;生者,未来调伏。”
释:佛接着讲,有四种根器的听法人:一种人是略闻多解, 就是约略听到少分之法,他会逐类旁通,从各方面去理解。这是上根利器之人。能听一而知十的智慧,名略闻多解。
第二是随分别解,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随分随力,思惟对比而理解。



第三是随本意解,就是听到讲的什么意义,也能理解到这些意义。就是能听明白讲的这些意思,但不能会归其他的法义。
第四是于一一字,一一句解。就是一字一句的去理解,这叫作依文解义。古云:“依文解义,三世佛怨。”佛说的意思不是这样,他却一一字句理解成这样。完全错会佛意,屈佛所教,所以三世佛怨。
佛在这里点明,如来出世说法,正是为前三种会听之人而说的,不是为第四种人而说。这种人根器太差,听不懂佛语,不是听法之法器。
另外这四种人当中,可分为二大类别:一类是善根成熟的人, 一类是善根没有成熟,或是刚种下一点善根的人。对于善根成熟的人,今生通过听法,止恶行善修学,现在马上信受奉行而调伏。对于善根没有成熟的人,现在听法,种下善法种子。但他不能马上接受,不能去依教奉行,等到未来善根成熟以后,再来调伏。
卯2、辨调伏方法分四
辰1、四种喻 辰2、二种人 辰3、二法二时辰4、说正法有二方便
今初:四种喻
经文:“善男子,譬如树林,凡有四种:一者、易伐难出,二者、难伐易出,三者、易伐易出,四者、难伐难出。在家之人, 亦有四种:一者、易调难出,二者、难调易出,三者、易调易出, 四者、难调难出。如是四人,分为三种:一者、呵责已调,二者、软语而调,三者、呵责、软语,使得调伏。



释:佛在这里用伐木做了四种譬喻。在树林里面伐木的时候有四种情况:一种是树在砍伐的时候很容易,但是向外运的时候是很困难的。
一种是砍伐的时候很困难,但是向外运输却很容易。还有一种是容易砍伐,也容易运出的。
还有一种是又难伐,又难运。
这个譬喻与这里调伏众生的法相合。在家人当中有这四种人: 一种是容易说法调伏,只要一讲法他就欢喜相信,马上就会修学,但很难生起出离心。认为学佛很好,愿意学,就不想出离。你让他生起出离轮回的心,他生不起来。
一种是很难调伏,他执著太深就是不相信,对佛法百般质疑。但是这种人一旦观念改变,相信的话,马上就会生起猛利的出离心。
还有一种善根深厚的人,一闻到佛法马上相信,精进的去修持,立即生起出离心。
再一个是没有一点善根的人,你给他怎么说也不相信,他的我执我见很重,一点不相信佛法,这种人是刚强难调。这种人总认为现世人生,都是实实在在的,五欲的快乐你不享受是大傻瓜,放的福不享去受那个罪。所以他自己更难去想出离轮回。
对于以上四种人,采取调教的方法有三种:有些人需要呵责, 通过呵斥他才能调伏,因为你给他好说他不听。你呵责他,他会听你的话,用这样的方法调伏。
有些人必须跟他讲道理,他才能接受。用柔软的语言讲理而



调伏之。
对于有些人,要软硬兼施调伏,该呵斥时呵斥,该讲道理的时候软语给他讲道理,他才能听话而调伏。
佛真是大智慧者,用这四种比喻很恰当的说明教育众生的方法。
辰2、二种人:
经文:“复有二种,一者、自能调伏,不假他人,二者、自若不能,请他令调。”
佛接着讲接受教育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很自觉的人,就是有自律能力的人,自己能管好自己,他能自己调伏自己的烦恼,不需要他人给帮忙,这都是上根之人不需要别人说他自己知道该怎么办;第二种人是不能自律的人,他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烦恼, 他没有这种力量,在烦恼现前的时候,他会身不由己的去造业, 这就要请他人从中来帮忙调伏烦恼。这就是善友、师长时时在身边提携,才能调伏自己的烦恼。我们一般人都是属于后者,上根利智的人很少,所以必须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接受师父的调教,因为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烦恼。虽然每天也在修行,还在不断的做错事,不断的在造业,所以往往会经常后悔。这就是烦恼比我们修行功夫的力量大,自己控制不了。
辰3、二法二时:
经文:“复有二种:一者、施调,二者、咒调。是调伏法, 复有二时:一者、喜时,二者、苦时。”

又从调伏众生的方法和时间上来说,佛在这里教了两种调伏



的方法:一种是用布施去调伏。就是四摄法里面的布施摄,先布施财物,解决他的急需,再讲佛法调伏。他就会接受这种教育。就是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之法。
第二种是咒调,通过佛的经咒,给他消灾、祈福、回向,让他认识到佛法的不可思议而相信,再说法讲道理而调伏。我们现在做佛事,给大家祈福、消灾、超度等就属于这一类,通过这种方法将众生引入佛门的很多。甚至有些相信外道,相信巫婆神汉的话,结果这些巫婆神汉虽然有点小神通,能看来一些事情,但是他唯一的解决方法,还是打发你去寺庙,叫师父给你作作佛事,才能解决问题。这就说明佛法的不可思议,最后解决问题还须要佛的经咒。
另外佛讲,在用上面这两种方法调伏的时候,要把握好两个最佳时间段:一个是当他欢喜的时候。有些人家里什么都好,很高兴的时候,一说法他会高兴。心情愉悦,喜欢听佛法的道理, 他就能学佛。他高兴的时候他就想来求福报、来修福、来供养三宝,作作这些善事。因为他内心高兴,没有什么障碍,就喜欢学佛。这就是在他高兴的时候,用佛法调伏。这是给他讲佛法的最佳时刻,他听了以后容易接受,内心没有障碍。
再一个是在苦恼的时候。有些人遇到事情逼得无路可走,受尽了痛苦,在社会上碰的头破血流,没有办法的时候。他来到佛门,这时候给他讲佛法,他有亲身的体会,深知人生之苦,他会相信佛法。因为在他心里有烦恼时,你用佛法开导,使他消除烦恼,他会相信佛法的伟大。当他身上八苦现前的时候,你给布施



财物,帮他度过难关,再开示他佛法而调伏之。
所以这一个喜的时候,一个苦的时候,这两个时候是调伏众生的最佳时段。世间有好些人被事情逼的无路可走,才走入佛门,甚至出了家。这就是佛说的苦的时候。因为你太苦了,知苦才能入道。
辰4、说正法有二方便:
经文:“为是四人说正法时,有二方便:一者、善知世事, 二者、为其给使。善男子,菩萨若知是二方便,则能兼利,若不知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下面再看菩萨自他兼利的方法。佛在这里讲了菩萨调伏众生的两种方便:第一是你要调伏众生,除了明白以上的各种条件、道理以外,你还必须善知世俗的一切知识、礼仪、道理等。这样你才能善巧方便的去调伏众生。
再一个是从行为上,不一定坐在法座上讲法,就是在调伏众生。你必须依照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用这四种方法和众生打成一片。你必须给众生服务,为他作给侍。这时候使众生从心底认可你这个人,相信你这个人。再给他讲佛法,他绝对能被调伏。这两种方法就是菩萨所行的法要,知道这两种方法, 要学会这两种方法,才能做到自他兼利。若不知这两种方法,就不能自利,更别说利他。
所以菩萨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若知这二方便,就会发现人人是菩萨;你若不知这二方便,便会经常在云端里找菩萨。大家都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每天遇到



的人。有人主动的帮我们的忙,有人主动的给我们解愁,解冤。如果你了解这两种方便的话,在我们生活当中你就会发现,在你周围人人都是菩萨。不要说现在坏人多,人心都坏。实际好人还是多,每天有许多人在帮我们的忙,难道这些人不是菩萨在化现吗?你如果不知道这两种方便的话,你就发现不了菩萨在你身边,你就会看天上是不是观音菩萨在云里出现了。所以佛说的这二方便,就是菩萨经常做的事情,说不定在我们身边有些人就是菩萨:过去我在家的时候,听一个朋友说:“有一次在一家医院门口,他和一个人打架,一个儿子用人力车拉着他老母亲也在看病。看见他们两个在打架,只听见老太婆大声说:‘你们俩不要打了,要打把我打一下’他听了这句话,心里一惊,马上停止不打架。等回过神来,找那老太婆,却不见踪影”。有很多事情就一瞬间,或一句话、或一种现象提醒我们,这些都是菩萨在提示, 我们要细心的去观察。
卯3、菩萨自他兼利法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先学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复为众生说烦恼过,烦恼解脱;叹善友德,呵恶友过;赞施功德,毁悭过失。菩萨常寂、赞寂功德;常修法行,赞法行德。若能如是,是名兼利。”
这一段是佛教给我们,一个菩萨行者自他兼利的具体方法: 菩萨摩诃萨为利他之故,应先学外典,也就是说先学会世间的一切学问。学习佛的十二部经典。真菩萨学习外典,就是为利益众



生,而不是受持外典。这是一个方面;除过学习世间一切学问以外,你还要学习佛教的十二部经典,这样学习就会有个明显的比较。比如说你把佛法学了以后,再和过去学的世间知识相比较, 就有很大的误差,觉得世间法没一点意思。所以佛在这里说一个菩萨,要懂得世间的一切学问,要懂得佛法里一切知识,这样的话就会自利利他。正如一个哲人曾经说过:“自从读了楞严后,不看世间糠粃书。”说自从他把佛教的《楞严经》看了以后,相比之下世间的这些书就像是糠粃之类。学佛之人,通过佛经学习, 再把世间一些书刊拿上,确实看不下去,觉得没有一点意义。当众生闻到佛法以后,自然而然的对于世间的一些学问,就会厌烦轻贱。因为他会有选择啊!只有这样的比较,才能显出佛法的珍贵。
之后再给众生讲说一切烦恼的过患。因为佛法就是对治众生烦恼的,我们之所以在六道里受苦,就是烦恼从中作梗。所以对众生讲烦恼的过患:有烦恼就是迷惑,迷惑才会造业,当造下业以后,肯定要接受果报,就逃不掉了。如果一个人不迷惑的话, 他就不会造业,就不会做错事。因果一点情面也不讲,你造什么因必定得什么果。
让众生先知道苦的根源,知道烦恼的危害性,认清烦恼的过患以后。再讲断烦恼、得解脱的快乐之法。因为众生不知道六道受苦的根源,不知道烦恼的危害性,你给他讲佛法他不接受。当知道这些危害性以后,他自己就要寻求一条出离之道,所以这时候给他讲佛法他就能相信。通过烦恼苦和解脱乐的对比,让众生



明了修行的重要。
首先让众生明白佛法的珍贵;通过断烦恼,修解脱法的对比, 让众生又明了修行的重要。第一步明了佛法的重要性。第二步明白修行的重要性。
又要经常赞叹善友的功德,呵责恶友的过患。有些人和恶友打交道,他不觉知,他认为很好。首先要认清恶友的相是什么? 恶友的相是:随顺着你的烦恼而说。比如你今天和人打架,他会顺着你说,就是怪对方不怪你,你听了很舒服,认为这人是好朋友。实际正好上了他的当,也就是上了烦恼的当,这就是恶友。
真的善友会劝,在你身上找缺点,这就是对治你的烦恼。我们一下子接受不了,这就是忠言逆耳,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
通过善友和恶友的比较,让众生明白善恶友的利害关系,明白善知识对自己修行的重要性。第三步要明白修行一定要亲近善知识的这个道理。
这一段佛从三个层次:第一个通过世间法和佛法的对比,让众生明白佛法的重要性,明白佛法的珍贵。第二个通过解脱和流转六道轮回苦的对比,让众生明白修行的重要,他就要发心修行。第三个通过恶友和善友的对比,让众生认识到修行一定要亲近善知识的这个道理。
而且还要经常赞叹布施的功德,毁坏悭贪过失。对众生所作的一切布施功德,都要随喜赞叹,认识悭贪对自己带来的危害性。众生都有悭贪不舍的烦恼,必须通过布施才能消除。布施是消除悭贪最主要的对治法;而且布施还可以为自己修福报;布施



可以解决众生的痛苦;布施可以破除对我、我所的执着;总之布施有诸多功德。
为什么有些人很有钱;有些人就是没钱。有些人一生轻轻松松能赚到钱,他认为赚钱很容易;有些人辛辛苦苦一生就是赚不到钱,他认为赚钱很难很难。这就是一个福报问题。你今生通过布施的修行,就会给你种下福报的因,来生你赚钱就比较容易; 你不修布施,所以你赚钱是很难的。而且通过自己布施,解决了众生的痛苦、贫困。布施可以破除对我、和我所的这种执着。这是修行要破的对象,不破除我执的话,就永远不能上进。所以通过布施就可以做这些事情,故要随喜赞叹布施功德。
悭贪会让自己封闭起来,让贪心烦恼在内心泛滥,会将自己拖入饿鬼中受苦,我们要破除悭贪,故要毁悭过失。通过布施和悭贪两种对比,使众生明白布施的重要性,而破除无始劫来的悭贪烦恼。因为贪心让你现在能得到一点好处,但是你所贪到的这些财物,死后没有一个是你的。你布施出去这些东西,这功德却是永存的,你来生继续可以使用。经过这样对比使众生明白布施的重要性。以上是在口德方面,菩萨常应这样称赞功德,诋毁过失。
这一段确实是佛教给我们,一个菩萨行者在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做的具体方法。你想想自己经常在这样做的话,会很幸福的。这里有几个步骤我们再复习一下:
第一步:佛让我们用世间法和佛法来做比较,显出佛法的珍贵;第二步:把烦恼的过患讲出来,让众生明白烦恼的一切过患。



给众生讲解脱的功德安乐,让众生明白涅槃的功德安乐。通过烦恼和解脱的对比,让众生知道,必须要修行的重要性,激发起众生修学佛法的信心;第三步:通过赞叹善友的功德,呵责恶友的过失,这两个明显的对比,让众生明白进入佛门,必须要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第四步:赞叹布施的功德,抵毁悭贪的过失。通过这样的对比,使众生明白布施的重要性。
明白这些重要性以后,就要认真修行,不是知道就完事。心里知道,如果不做的话,自己还是得不到利益。只有做到,才能得益。
菩萨在修行方面,内心常能安住于寂静之中,享受寂静的这种法乐。在禅定当中那种寂灭的快乐,可以说比世间的五欲之乐要好的多。那种幸福、那种自在、安宁比我们世间享受什么快乐都好。如果修进去的话,当下就在快乐当中,更别说佛那种大的寂灭之乐,那不是凡夫所能想象的,绝对是殊胜无比。所以菩萨经常享受这种寂静的法乐,他会常常将自己得到的这些法喜布施给其他人,会给别人讲说。他会经常赞叹灭除烦恼以后,寂静安稳的这种功德,让大家都享受这种快乐。
菩萨自己常修法行,以法而行,教化调伏众生。他会常赞法行的这种功德,使众生都能修行法行。佛在这里告诉我们,菩萨若能像上面这样去自行化他称赞功德,依法而行,这样就是名为真正的自他兼利的菩萨。
这一段佛教给我们,自己修行和调伏众生的具体方法,以及被调伏众生的种类,让我们辨别清楚。使我们知道了,对于什么



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法。通过学习我们慢慢也会具足八智,就能开大智慧。
丑2、从在家出家辨分二
寅1、在家标准 寅2、出家在家二者的责任义务今初:在家标准
经文:“在家菩萨先自调伏,若不调伏,则不出家。在家菩萨能多度人,出家菩萨则不如是。何以故?若无在家,则无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道、持戒、诵经、坐禅,皆由在家而为庄严。善男子,有道、有道庄严。道者,所谓法行。道庄严者, 所谓在家。
释:这一段佛讲了在家、出家的责任义务和各自的修行方法。在自利利他、调伏众生方面,有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都是做自利利他、调伏众生的事业。世尊在这里将两类菩萨的作用、责任和相互的关系,以及调伏众生的优劣作了分辨,以便各自定好自己的位。你是什么身份,你就作好自己的事。
佛说一个在家菩萨行者,首先必须要作到能自我调伏。这就是说你自己通过修行,要自己能调伏自己的烦恼,就是能自控烦恼。能让理智战胜情感,理智就是我们本有的智慧,情感就是我们的烦恼。一个在家修行人,永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要被境界冲昏了头脑,始终让你的理智占上风,不能让情感去占上风,要永远让理智战胜情感。这里包括对佛法的坚定信心,和自己有这种强烈的出离心;对烦恼的正确认识,和坚决对治之心;对众生苦的彻底了解,和要救度的慈悲心。



这样才能做到自调伏。
前面佛说的这些,要我们把自己内心打扫干净,具足正确的知见,才能做到自调伏。如果做不到自调伏,你自己管不住自己,就不要去出家。佛在这里直接告诉我们,不能随便去出家。有很多人困难逼的出家,好像出家是一个退水渠,什么人都可以去。实际出家是最伟大的一个事业,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去的。佛在这里的标准就是:你在家能做到自调伏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出家;如果不能自调伏就不要去出家。因为你还没有能力调伏自己的烦恼,烦恼过盛你冒然出家,出了家会犯错误的。
还有就是你虽然不能自调伏,但你已经是一个具信佛弟子。在家当菩萨反而能为佛教办许多事。在家人接触面广,所以能多度人。佛在这里强调,自未调伏不出家,对自己有好处,对他人也有好处,对佛教更有好处。因为出家人不能深入到社会的底层,他不能在大众当中去生活。他活动范围比较窄,所以不能多度人。
如果没有在家菩萨的示现,就没有修三乘正法的出家人。因为出家人都是从在家人里面产生出来的,可以说选拔出来的。出家人都是从在家菩萨,特别是能自调伏的在家菩萨这些人当中, 发心而来的。三乘出家人之所以能安稳的修道,能清净的持戒、诵经、坐禅,全由在家护法而为庄严。没有在家人护法,出家人就不能这么安稳的修行,也就没有证三乘圣果的出家人。这样就构成了佛门的出家在家四众弟子。
在出家、在家二类佛弟子之中,他们相互的关系又是怎样



呢?佛在这里告诉善生: 有“道” 和“道庄严”两方面。所谓“道”,指的是法行。就是能按照教法所示的去如法而行叫做“道”。“道庄严”指的就是在家的佛弟子,因为在家是护法, 能庄严佛法,叫“道庄严”。因为有在家佛弟子的护法作为庄严, 出家人才有道可修也能修道。如果没有在家护法的话,出家人就不能安稳的去修道,所以佛门的四众弟子,他是相辅相成互相为用的。
寅2、出家在家二者的责任义务
经文:“出家菩萨,为在家者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者而作法行。在家之人,多修二法,一者、受,二者、施。出家之人,亦修二法:一者、诵,二者、教。”
这一段佛给我们分清了出家、在家佛弟子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出家行菩萨道的人,他为了度化在家人而精进修道。出家人就是以修行为主,就是说出家人主要责任是修行。如果出家人不修行,整天忙于世务,就是不务正业。所以说出家人主要的责任是修道。如果出家人忙于世间事务,忙于名利,忙于应酬这些事情的话,就不够出家人的资格了,就没有做到自己本份的工作。
出家人的这种精进修行,是为了更好的去弘法度众生,他目的是这样。如果你不精进修行,不广学多闻,不修学的话,你用什么去弘法呢?所以出家人的责任就是修行、弘法,这两项是他的责任。
在家之人,为了护持出家人的修行,而按照佛的教法作自己应该作的法行。这是在家人的责任,也就是在家的修行方法。在



家人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护法。所以在家人的责任,主要是作好护持佛法的工作。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是紧密的联结在一起的。
从互相修行的方法而言:在家人主要是从两方面去修行,一是“受”,就是学习接受佛法,听闻佛法,处于弟子位。当好弟子, 接受出家师父的教化。二是“施”,就是布施。在家人处在社会当中,和广大的群众生活在一起,主要是修布施。因为六波罗蜜里面以布施波罗蜜为开始,带动其他五波罗蜜,所以布施是根, 在家人修布施是从根做起。
出家人也修两种法:一是“诵”,就是读诵十二部经典。要求出家人要广学多闻,要深入经藏,要读诵大乘,要开自己的智慧。只有深入经藏,你才会大开圆解;大开圆解以后就可以教化众生。只有广学多闻有修有证,才能更好的去弘法利生,(这是自行)。二是“教”,就是教化众生,也就是弘扬佛法。当你自己学好以后教化众生,救度众生出苦海。这必须是建立在前面广学多闻,精进修证的基础上。你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你没有资本, 怎样去做后面的弘法事业呢?所以佛在这里将各自的责任义务, 给我们讲的很清楚。
因为出家人处于“师”位,就是教师。佛法的教化不像世间的教学。出家人的教化,要以身作则,用你自己的亲身行为去教化,这就要具足威仪,要大作音声佛事,要讲经说法,要给众生皈依、授戒,要弘传佛法,使正法久住,这是出家人的义务,(这是化他)。前面是自行后面是化他,所以出家人的责任就是自行



化他。因此说出家人: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出家人弘法利生是不讲报酬的,因为这是自己的份内事,应该干的事情,没有必要讲价钱。
以上四众弟子的责任义务和分工,以及各自应修的法,佛都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依法而行,都是佛的好弟子,都是自他兼利之人,这一点上没有分别。
丑3、从自行化他辨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兼有四法:受、施、诵、教, 如是名为自利、利他。
释:这是从自行化他这一方面,来分辨菩萨的自他兼利。上一段讲到在家菩萨应修、受、施二法。出家菩萨应修诵、教二法。这里讲到一个行菩萨道的大菩萨,他必须修行四法。就是说无论出家、在家都应该:接受听闻佛法,依师而学;都应该行布施波罗蜜,在家可以财施为主,出家可以法施为主;都应该诵十二部经, 都应该深入经藏,广学多闻;都有教化众生的义务。所以一个真正的大菩萨,修这四法才是自利、利他。这四法能为自行化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这四方面先去学修,就是培养自己的弘法能力。你自己这样学,慢慢就会有能力。
经文:“菩萨若欲为众生说法界深义,先当为说世间之法, 然后乃说甚深法界。何以故?为易化故。”
以上四法的兼修,是培养菩萨教化众生的能力。这里佛教导菩萨教化众生的方式方法:如果一个大菩萨要开展教化众生的



事业,打算给众生开演法界甚深法义的时候,先应该从世间法谈起。你看佛多么慈悲的,一再告诉我们怎样教化众生,其先后次第方法。因为先从世间法慢慢谈的话,人们容易进入,再由浅及深,层层上升,然后再说法界深义。不要一下子进入高层次的修学,一步一步来把人引上去,当人们把世间法学好以后,通过世间法向佛法引伸,一直引伸到出世间法当中。这样就会从世间法深入到法界的深义里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一下子给众生讲法界深义,众生很难接受。你给一个刚入佛门的人讲修出离心,他听不懂。给他讲世间有烦恼、有痛苦,和解决烦恼、痛苦的方法。他会欢喜接受。要慢慢引导,等到他能接受出世法的这种教育的时候,再给他讲甚深的法界之理,他就有这个能力学修。就好像我们学校教学一样,你不能给一个学前班的人马上教加、减、乘、除、开方,这些他都学不了。你必须先教认字认数; 当学会认字认数以后再讲加减乘除;当学会加减乘除以后;再给他教开方、乘方有理数、无理数等等高等数学一类的东西。
这里也一样,这甚深的法界义理,是佛所证的境界,需要慢慢引导进去。当他有能力接受的时候,再给他讲法界深义,那时候他会欢喜的修学,学者也就能理解,这样做容易教化众生,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一个方法。
每个佛弟子都必须这样做。有些人说家里人不信佛,我怎么讲他都不信。不让吃肉他就是要吃肉。那你为什么不说不让吃肉的道理呢?要用你自己那种知见,强迫别人不要做什么,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行法。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别人身上,即



就是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这做法一定是错误的。我们有些人就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强迫别人,没有这样的菩萨。要以身作则、由浅及深、慢慢的引导,让众生从思想上改变,这才合乎佛的教导。
经文:“菩萨摩诃萨应护一切众生之心,若不护者,则不能调一切众生。菩萨亦应拥护自身,若不护身,亦不能得调伏众生。菩萨不为贪身命财,护身命财,皆为调伏诸众生故。”
上面讲的是教化众生的次第方法,这里讲菩萨摩诃萨要保护众生之心。菩萨要救护众生,主要是护众生的心;而且菩萨要保护自己这个身,因为能修到一个大菩萨的境界是不容易的,把你自身保护好,就能多度众生。
一个大菩萨为了调伏众生,必须用慈悲心去护众生的心,就是不能伤众生的心。从语言、行为各方面不要伤别人的心,不能让众生起烦恼。每天和我们接触的所有人,包括家里人、社会上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亲人或者冤家,凡是和你有缘接触的人,想方设法让对方不起烦恼,你就做对了。你的语言或者行为让其他人起了烦恼,生了嗔恨心,你这做法就做错了,就不是一个菩萨行者。让众生如果生起烦恼的话,我们就别说教化、调伏他了。他起了烦恼,对你就有意见;有意见你说的话他能听吗? 肯定不会听了。
另外菩萨确实要保护好自己这身体,虽然他知道这个身体是假的,但是有这个假的身体存在,才有调伏众生的资本。如果不护好自身,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你就没有这个资本。本钱都没有



你还用什么去教化众生?所以想行菩萨道,想调化众生,必须保护好自己身体,这是佛在这里教给我们这样做的。
这里要说明一个概念。佛让菩萨保护好身体,绝不是贪恋这个身体,执着这身命和财富,不是这个意思。菩萨保护身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去做利生的事业,能多度众生。就是为了调伏一切众生而保护自身。
以上所说的护众生心,和保护自身,都是建立在为了调教众生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在修行,弘法当中始终不要脱离这个大目标,不要失去这个正念。在具足正念的前提下,再做一切法行,菩萨就能真正作到自他兼利。
经文:“菩萨摩诃萨先自除恶,后教人除,若不自除,能教他除,无有是处。是故菩萨先应自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 然后化人。菩萨若不自行法行,则不能得教化众生。”
佛又告诉我们,菩萨在教化众生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做到的事情:一个行菩萨道的大菩萨,首先自己要断除恶行,这就要止恶,也就是戒。如果自己都不断恶行,不守戒的话,你劝别人止恶行善,就没有说服力。古语说:“打铁必须本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菩萨应该自己先要做到大布施,一切施,积极的作布施; 自己先应守持清净戒律不犯,有犯赶快去忏悔,恢复清净;常具惭愧心,这惭愧心很重要,一个人有没有惭愧心,是决定他有没有善法的主要前提。佛在《遗教经》里面说:有惭愧之人才有善法, 没有惭愧的人就没有善法。我们修学佛法善法是第一位,所以要



有惭愧心。自己首先要知足,不要有贪心,你自己都贪得无厌, 你劝别人布施,人家能听你的话嘛?自己经常要精进修行,这样以身作则,然后你再去教化他人。如果你自己不如法而行,你就不能去教化他人。所以佛在这里让菩萨先自除恶。修行首先是修自己,当自己修好以后再随缘去度化他人。
有很多在家人,就是自己学佛家里人不信佛,把他气得够呛,怪家里人都不听他的话。在这里学了以后,究竟怪谁呢?当你自己修行改变的像一个菩萨一样,不让家里人学佛他也会找你,叫你带他去佛门学佛,不需要你去劝他。关键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到。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习气,你自己如果不下功夫断,别人谁也把你没办法。因为别人说你,你还不高兴。你没有那种功夫,你有功夫的话别人说你,你会感谢他;你没有这种功夫别人说你,你会嗔恨他。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观念。
诠论:这里说的自己除恶,再叫他除,就是戒律的止持。自己布施作善,再教他人作善,就是戒律的作持。戒里面有止、作二持,止持就是止恶,恶事不作叫止持,善事常作叫作持,以此自行化他。菩萨自行法行就是在修福、修慧、修定,这本身就是在修行。真正的修行就在这里:你内心经常具足正念;经常想着你发的大愿;经常想着利益众生;这本身就是向佛道上迈进,就是修行。只有自己勤修戒、定、慧,才有资格去教化他人修戒、定、慧,必须用身教去教化他人,断除烦恼,这就是自行化他。
经文:“善男子,众生诸根,凡有三种;菩萨诸根,亦复三种:谓下、中、上。下根菩萨能化下根,不及中、上;中根菩萨,



能化中、下,不及上根;上根菩萨,能三种化。”
从教化众生的对象而言:一切众生都有下根、中根、上根三种。行菩萨道的人当中,也有下、中、上三种根性。在教化众生的对象方面,一个下等根性的菩萨,只能教化同等水平的下根众生。中根和上根的众生没有办法教化,因为他的水平比你高,你没有能力教化他;而一个中等根性的菩萨,他的教化对象,也只能教化同等水平的中根众生,和不如自己的下根众生,他无法教化比自己水平高的上根众生;一个上等根性的菩萨,他是上等根器, 这个菩萨才可以普化上、中、下三种根性的众生。
诠论:这也是对机施教的一个方法。下根众生只懂得人天善法,而下根菩萨他也只能讲人天善法,不能讲二乘、大乘法;中根的众生他有出离心,希求二乘解脱,而中根的菩萨他也只能讲二乘的解脱法和人天善法,故可以教化中、下根众生。而大乘根性的众生,他希求成就佛道。他的目标,是向成佛的方向去行, 这也是上根菩萨的愿心,上根菩萨他也是向成佛方面学修,所以他能普化三根。所以发大乘心的人,己经超越了人天乘和声缘小乘,故能普化二乘心的人。一个大乘菩萨,他能三根普化。因为他站得高、看的远、学的多、能力强、这就是佛在这里讲的,有什么能力度化什么样的众生。二乘心的人,他不能达到大乘心境,故只能化中下根;求人天福报的人,更不能了知求解脱者的心境,故只能化下根众生。虽然都行菩萨道,有三根不同者,是因修学、心境、愿力各不相同,故有三种差别。
真所谓:同发菩提心,能力各不同;



教化三根众,共成无上道。
癸5、显在家菩萨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自利、利他,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修是二利,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不管修什么,在家菩萨比较难。当然修自利、利他也是一样,一个出家菩萨,要做这个事比较容易。比如说让我来讲法, 我马上说来就来,没有干扰。你们听法就不一样,看登记表那么多人,就是你来他不来,都不能同时而来听,有空才能听法。因为家里有许多恶的因缘,会影响自己的修行。所以佛清楚知道, 在家人障道因缘太多,恶的因缘缠绕。所以他修这一切法,都是比较困难的。佛赞叹我们在家人,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大家能在这里听法,能广学多闻,这都是人中的芬陀利华啊!都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家人比较难修。
总结:这一品我们要搞明以下几个重点。
一、要知道“菩提”和“菩提道”不一不异的关系。
A、不一而相互存在的关系:“菩提”是能成就“菩提果”之“智”;“菩提道”为“菩提之智”所成就之“果”,一为能证, 一为所证。这二者是“能”“所”不一而相互存在的这种关系。
什麼叫能证?就是他有能力通过修行这个法,能证到菩提之果。这是在修因的时候叫“能证”。什么叫所证?就是通过不断的修因,最后得到这个“果”,这个果是通过前面修因所得到的, 因此叫做“所证”。



B、不异而互摄的关系:离开能成就的“菩提智”,便没有所成就的“菩提道果”。这意思就是离开你平时修的这个“因”, 就没有你最后能成就的这个“果”;若离开所证的“菩提道果”, 也就没有能证的菩提之“智”。就是说没有佛,哪里有修佛道这一说?佛都没有就没有修佛道这一说。这两个是互相联结的。换句话说,菩提道果就是菩提之智的体现,菩提之智就是能成就菩提道果,这二者又是不异互摄的这种关系。所以佛说菩提即是菩提道,菩提道即是菩提,这里所谈的菩提和菩提道,均指的是无上的佛菩提。不是声闻菩提、也不是缘觉菩提。
二、要辨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的同与别。独显佛菩提的殊胜,让我们以发大乘无上佛菩提为目标。
三、要辨明什么是菩提道上的“学”,什么是“学果”。根据前面学与学果,分为这么几类:1、小乘为学, 大乘为学果,要我们回小向大。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小乘都达不到,但是我们要发大乘心,发大乘心确实不可思议。有一个公案:师徒两个人在路上走,这个师父是一个阿罗汉,阿罗汉就是小乘,声闻人。阿罗汉有他心通,你想的什么他都知道。这个徒弟跟着师父走,走着走着他想众生太苦了,我要发心度尽一切众生。他这一念心就是大菩提心,这一念心已经超过声闻心。他师父一想,不对呀, 我这徒弟现在胜过我了,人家发的大菩提心。赶快说:“来来来把你的包给我,我背上,你走在前面。”这徒弟不知师父是什麼意思,就走在前面。走了一段路以后,这徒弟就想:这众生难度, 刚强众生很难教化,我慢慢修吧。他师父知道了说:“过来!过



来!你把包背上走在我后面去,”这徒弟想不来,回去问师父: “师父你今天在路上怎么了,有时让我走在你前面,有时让我走在你后面,你这是为什么?”他自己动心念他不知道,师父已经知道了。他师父说:“你走在我后面的时候,你发心要度一切众生,你发这个心是大乘菩萨心,你这一念心已超过我许多,我应该恭敬你,我应该服侍你,因此我背上包,让你走在我前面,你发的心比我大;但是你走了一阵,你又退心了,又不发大乘心了, 你不发大乘心了,你就不如我了,你走在后面,你还服侍我吧。因此我让你走在后面。”徒弟一听从此发大乘心,修行坚决不敢退了。这说明发大乘心的殊胜。
佛在前面说了,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整个天界都在赞叹: “从此我得到了一个人天之师”。就说明从此这人发心以后,就可以成佛了,就这么殊胜。所以这是个菩萨戒,是我们在家菩萨戒。在家人一旦发了大菩提心,那功德确实不可思议。有些人怕这无形众生恼害自己,你怕什么?你发了大乘菩萨心,众生都恭敬你,没人敢恼害你。所以辨明这个,小乘是“学”到大乘才是“学果”这是让我们要回小向大。
2、从自利利他来说,自利就是“学”,利他为“学果”我们要回自向他。不要像一般众生一样,做一切事情,考虑一切问题,都自私自利,先考虑自己。一个菩萨心,当这件事做出来, 先考虑对他人有利没利,如果对他人有利益的话,宁可舍去自己的利益,我也要去干。因此自利是“学”,利他是“学果”。要我们回自向他,不要经常自私自利。



3、俗谛为“学”,真谛为“学果”,要我们回假向真。俗谛就是世间法,世俗的真理叫俗谛。真谛就是一真法界,就是真正的解脱道,一实相印,就是不二法门这叫真谛。所以俗谛就是世间的真实。站在俗谛来说我们世间的一切东西都是真实的,白天就是白天、晚上就是晚上;高就是高、低就是低;对就对、错就错等等有对待法,这就是世间的真实。
如果站在真谛方面来说,世间的真实便成为假,因为在第一谛大空里面,没有对待法。故俗谛为“学”,真谛为“学果”, 我们要回假向真。
4、有漏的善业为“学”,无漏的善业为“学果”,我们要回有漏业向无漏业。什么叫有漏的善业呢?就是世间这些善法, 因为世间的这些善法,还会让我们漏落在六道里面受苦,故叫有漏的善业。什么叫无漏的善业?就是修解脱道,向成佛道路上去修,修出离心,这些都是无漏的善法。这些善法是不会失去的, 今生你修了以后,来生你就会接着去修,他漏失不掉。所以有漏的善业是“学”,无漏的善业为“学果”。我们要回有漏善业向无漏善业。
5、有相布施为“学”,无相布施为“学果”。从布施来说, 我们作布施都着相。有相就是我是布施的人,你是接受布施者, 中间有布施的这个东西。都是有相可见,这就是有相布施;无相布施也不见布施的人,也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也没有布施的这个物,这叫三轮体空,就是无相布施。因此有相布施为“学”, 无相布施为“学果”。我们要回有相布施向无相布施。



6、修因为“学”, 成佛为“学果”。要我们回因向果。总之从修因到证果始终不离“菩提之道”。
四、辨明自利利他之相、行、人
A: 从自他兼利相方面: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只有利他, 才是真正的自利”这一句话, 希望每个人都记下。你如果会用, 就会用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家人做着各行各业的事情, 记住这一句话: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比如说你是一个作生意的, 你一心一意想着,我今天作这生意,只要别人到我跟前,能得到好处就行,不考虑自己赚钱。能这样想,实际你自己利益就在其中,你会赚到很多钱;比如说你现在是个公务员,国家干部,每天在你接手办的这些事情当中,能给大家把事情都给解决了,都办好了,让来的人都欢喜而去。你这样做的时间长了,群众拥护, 领导赞扬,肯定会提拔你,你的工资待遇肯定会涨上去,你自己利益就在其中;比如说你是一个教师,你的任务是把这些学生教好,怎样想着法让学生都学到东西,不考虑你的工资问题。实际你教学质量上去了,你的工资也就上去了。这都是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的实际例子。把这两句话用在每个行业当中,你都会得到利益。所以佛在这里说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即就是你当时吃点亏,最终你是得大利益的人。
为说明这个道理,佛列举了以下几组行相:
第一组自利的行相;第二组是利他的行相;第三组不能利他的行相;第四组自己不修行而利他也不能自利的行相;第五组真正自利、利他的行相;



第六组从所得利益方面:
有现世的利益和后世的两种利益,以后世的利益为“实”, 现世的利益为“虚”;
有世间的福报和出世间的福报,以出世间的福报为“最究竟”,世间的福报是“虚妄的”。自己修这二福、二乐又能教人者,则能自他兼利。这是从自他兼利的外相方面而言。
B、从自他兼利行方面:
这里从三方面说明自他兼利的行1、以七种法行作基础。
2、以亲近善友获得八智为目标。
3、如果得到八智以后,就会做到说法十六件事,听法十六件事。
C:从自他兼利的人这一方面
这里从说法的人,听法的人和教化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说明: 1、从说法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清净说法;一种是不清净说
法。通过这两种比较辨析要求我们作一个清净说法之人。2、从听法的人有四种:由于理解能力的不同分为:
①略闻多解 ②随分别解 ③随本意解 ④一一字一一句解。佛说法专为前面三种根性的人说,后面一种人不是听法的法
器。
3、从对这四种人调伏的方法来说,有三种
①诃责调伏 ②软语调伏 ③诃责、软语相结合而调伏。这三种调伏方法还有两种具体做法:



①用布施的方法调伏 ②用咒语调伏。还有两种调伏的最佳时间:
①喜的时候 ②苦的时候,受危难的时候去调伏。从具体教化的步骤来说:
先用世法,后讲佛法;先学外典,后学内典,这是个由浅及深的次第。
从具体修行方面来说:
要多赞叹善友德,呵责恶友过;多赞叹布施德,诋毁悭贪过失;要常赞寂静的功德;常乐修法行,常赞法行功德。这是这一品要学的重点。
五、辨明在家、出家各自的责任义务
出家人以修道和弘法为主要责任。所修的就是诵和教。“诵”,就是读诵大乘经典,“教”就是教化众生,修这两种法。出家人为在家人修行于道。
在家人以护持佛法为主要责任。所修的是“布施”和“受法” 二法。为出家人而作法行,名为“道庄严”。
六、辨明自行化他的菩萨行相,一共有四条:
1、一个大菩萨,无论他在家或者出家都要兼修四种法,以培养自己教化众生的能力。
2、教化众生要有正确的方法,先说世法后说佛法甚深奥义, 这也是个教化的次第。
3、一个大菩萨要善护众生的心,也要保护自身,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



4、说明菩萨要教化众生,必须先要自己修戒、定、慧如法而行,才能教化众生。自不行则不能教化众生。就是说要以身作则,你自己做不到,给别人讲说,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说服力。
学了这一品以后就要明白这几个重点。从这几方面去下手。特别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那一段,把那一段最好能背诵,经常习学,就会在你的八识田中,留下很坚固的种子。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宗分
自他庄严品第十一



















四四一

壬2、举自他庄严劝分五
癸1、问答能自他利之条件 癸2、问答修八事之因癸3、明八事所由成 癸4、由八事所成德 癸5、显在家菩萨胜
今初:问答能自他利之条件(重点复习24)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一者、寿命长
远,二者、具上妙色,三者、身具大力,四者、具好种姓,五者、多饶财宝,六者、具男子身,七者、言语辨了,八者、无大众畏。”
释:上一品从“说法与听法”、“出家与在家”、“菩提学” 和 “学果”、“自行与化他”、“施教与调伏”等各方面讲了自利利他的行相、方法以及相互之间的辨证关系。
这一品讲自利利他应具备的条件。
善生问:世尊,一个大菩萨具足几种法?也就是具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圆满的做到自利利他?佛回答说:一个大菩萨要能圆满的自利利他,他的异熟果报功德有八种。什么叫做异熟果报呢?就是你过去生修的因,今生所得之报体叫异熟果报。异地而熟,异时而熟,名异熟果报。即过去修的因,今生的身体不是过去生那个身体,但是他有第八识,由你阿赖耶识所连接,接着前一生继续修,这叫异熟果报。就是过去生修的因,今生成就了



八种好的报体,有这种报体,才能圆满的去做自利利他的事业。哪八种功德呢?
一是寿命长远,就是说你必须长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从经验、道德、学问等方面,你都会渐渐的越来越成熟,具足了自利利他的资历。年龄越长这种资历越能多利益众生。如果你寿命短暂的话,没有等你的资历成熟的时候,寿命就到了头,这样自利利他的事业就会打折扣。所以必须让自己要长寿。这有人就说了,哪个人不想长寿?都想长寿但身不由己。大家别忘了我们现在学的是菩萨行,菩萨行就是自己能掌握自己的这一切。佛在这里首先讲要我们具足这些条件,后面才会讲具足这些条件之因,你怎样作最后能达到这个条件,所以必须让自己长寿,只有长寿才能圆满做到自利利他这个事业。
二是要具上妙色。上妙色就是要让自己有一个端庄的身体。颜容殊妙,横竖匀称,形量端严,众所乐见。有这样美貌端庄的身体。众生见了你就喜欢,喜欢见就喜欢和你接触,你就能度他们。因为众生都喜欢美妙端庄的外相,能获得人见人爱的身体, 故能多行自利利他的事业。
三是身具大力。不但容貌端庄好看,而且要身体无病、健康强壮,具大勇悍之力。这样修行弘法才有本钱。没有一个强壮的好身体,你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没办法去弘法,只有让自己具大力之身,才能更好的去做自利利他的事业。
四是具好种姓。也就是能出生在豪门贵族家中,出生在这种家庭,就具备了这个本钱。释迦牟尼佛就生在国王家,他一出生



就是太子。就这么殊胜,他种性高贵,就会让人们恭敬,称扬。一个有德行,有社会地位的人,他所说的话会让许多人生起信心。同样的人,有社会地位的人说一句话,人们都会听。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你说的再好没人去听。所以佛让发愿生在豪门贵族家里。只有这样,你才能多度众生。才能圆满自利利他的事业。
第五多饶财宝。也就是你必须有很富饶的财富,可以用布施去摄受众生。你如果一穷二白用什么去布施?更不能教化别人。所以自己要多饶财宝,才能大作布施,才能很自在的作自利利他的事业。你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作布施,因为一个菩萨他会舒手惠施,他布施时从来不考虑其他。
第六具男子身。这是从报体来说,男子优于女人。这并不是“重男轻女”。因为佛教里讲众生平等,更别说男女能不平等吗? 这里从行菩萨道上来说,男子身为殊胜的功德器。《菩提道次第广论》赞叹男子身说:欲乐勤勇,堪为一切事业之器;智慧广博, 堪为思择所知之器。所以具足男子之身,才有能力方便作自利利他的事业。
七是言语辨了。就是要辨才无碍。因为要弘法利生,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就好像水壶里煮饺子,肚里有东西倒不出来, 你怎么能让别人接受。把你内心的东西,别人不能领讷在心中, 你就不能弘法。所以就会遇到很多障碍,如果你的思惟没有条理性,讲话没有主题或者是模糊不清,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去弘法。所以一定要让自己才思敏捷,口齿清楚,言语辨了才能很好的去弘扬佛法,去作自利利他的事业。



八是无大众畏。也就是要处众无畏,这是一个弘法者必须具备的心态和勇气。以上各条都具备,这一条作不到,你也不能很好的去弘法利生。要以无我的大无畏精神,以救苦的大慈悲愿力,处众无畏的去弘扬正法。这才是真正在作自利利他的事业。 有些人在下面说闲话的时候,他比谁都说的好,大众坐一块让说 两句话就不吭声了,没办法说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就是一种处众怖畏的现象。有些人十几个人在一块可以说,上百人在一块,他一看这么多人就害怕,就不敢说了。这就是处众怖畏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会障碍弘法。你看慧律法师讲法,下面几万人听法他越讲越精神,这就是修了无大众畏这一条。
以上这八法是一个菩萨道行者应有的资本,是应该具备的条件。你没有这种资本,行菩萨道就不太圆满、就不大顺利。所以这一品,专门讨论怎样能得到这八法?佛开始告诉我们从因地修行之法。
癸2、问答修八事之因
经文:善生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得寿命长,乃至大众不生怖畏?”
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量世中,慈心不杀,以是因缘,获得长寿。无量世中,常施衣、灯,以是因缘,获得上色。无量世中,常坏骄慢,以是因缘,生上种姓。无量世中,常施饮食,以是因缘,身力具足。无量世中,常乐说法,以是因缘,多饶财宝。无量世中,呵责女身,以是因缘,得男子身。无量世中,至心持戒,以是因缘,言语辨了。无量世中,供养三宝,以



是因缘,无大众畏。”
释:这里说出了要得到这八法之因。以上八法既然是行菩萨道必备条件,那我们就要去争取了。善生在这里问佛:修什么因才可以得到寿命长远,以至于到最后的大众不生怖畏的这八法。佛在下面从修因到得果,一一回答善生的提问。佛言,菩萨摩诃萨在无量世,这么长的时间段,能做到慈心不去杀害一切众生命, 以不杀他命为因,自己可以获得长寿的这种果报。第一法不是行菩萨道需要长寿嘛!长寿这果报的来源,前因就是不杀众生命, 不伤害众生。假若你杀他命,自己想长寿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从时间来说就是无量世,不是说我今生不杀生,就完成任务,要不断培养这种慈悲心,要无量世中不伤害众生命,最后才能得到寿命长远之果报。
下面这八条都是在无量世,就是说在很长的时间段内,我们要常做不懈,才能得到这个果报。
在无量世中,能经常给别人布施衣服、灯明。以衣服、灯明装饰他人为因,自己可以获得上妙好色之果报。你布施别人的衣服、灯明利益别人,自己就能获得端庄美貌的身体。
在无量世中,经常能对治毁坏七慢烦恼。以恭敬尊重他人为因,自己可获得生在上姓豪贵之家,受人尊敬之果。你尊敬别人,你就会得到被别人所尊敬的果报。
无量世中,能常布施他人饮食,救济饥虚。以此让他人得到饮食,身力充盈为因,自己才能获得身具大力,强壮勇悍之果报。
在无量世中,经常喜欢去说法,以此法布施之因,自己可获



得多饶财宝之果报。这就有人说了,布施钱财才能得富有的果报,为什么法布施能多饶财宝呢?因为财施得财宝报,法施可得财、法二种报。你布施财物,仅能得到财宝的果报,只有法施可以得到财法两种果报。所以只要多作法施,故可以得富饶财宝之果。
无量世中,呵责女身。就是你不贪着女人的身体。不贪爱女身。以此厌患女身为因,自己可获得男子身之果报。
无量世中,能以至诚心去持戒,以此清净无染持戒为因,自己可获得言语辨了之果报,就是辨才无碍。
无量世中,常能恭敬供养三宝,以供养三宝智慧灯明为因, 自己获得处众无畏之果报。就是说经常供养三宝,你以后可以处众无畏,再多的人你讲法没有怖畏心。
这里以修因证果的因果规律,开示出获得八法的具体成因。佛给我们说的清清楚楚。因果规律只有佛能解说清楚,其他九道众生都说不清楚。
癸3、明八事所由成分二
子1、三因缘 子2、八所以今初:三因缘
经文:“如是八事,有三因缘:一者、物净,二者、心净, 三者、福田净。
云何物净?非偷盗物、非圣遮物、非众共物、非三宝物。非施一人,回与多人,非施多人,回与一人,不恼他得,不诳他得,不欺人得,是名物净。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
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
释:修如上八法之因,前面已经说清楚。这里详细说布施时的具体细则。要修如上八法之因,但在实际操作修布施的时候, 还必须具足三种因缘:就是与此相关的物;自己的发心;接受布施的福田,都要清净。这样做慈心不杀,乃至常供三宝这八法之因,才会做好、作彻底,才会得到圆满的八法之果。所以从最基础的工作就要作细、作扎实。
什么叫做物净呢?就是说你现在要行布施,但是用来布施的这些东西,来源必须是清净的。
不是偷盗来的东西。偷来的东西拿去布施,这种物就不清净; 也不是圣法所遮止之物。比如烟、酒、肉这些,在圣法里面
不许用。这些东西出家人不能用,是戒律所禁止的。你若用这些东西作供养就是物不清净了;
也不是公物。因为公物属于国家所有,是有主之物。即是你经手掌管这些公物,只要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你也不能私自拿去作布施供养。这是犯盗戒的一种行为,这也属于物不清净。
也不是三宝物。就是佛法僧三宝的东西。三宝是物主,你也不能用三宝物去作布施。私自动用三宝物是有大罪过的。佛说五逆十恶我都能救,盗三宝物不能救。说明盗三宝物罪是很重的。



所以若用三宝物拿去作布施,自己犯过失,也是属于物不清净。还有就是你将布施给一个人的东西,回与多人。比如将发心
给一个人的布施,拿到以后,突然看见这里有多人,你又变一个心,把这东西布施给多人。这就违背了施主的原意。这种做法就是物不清净;还有将发心布施给多人的东西,你拿去供养给了一个人,这也是违背了施主的原意,这都属于物不清净。
另外就是你布施的东西,不是让他人起烦恼而得到的。比如说你家里人都不喜欢布施,都不同意布施,你强硬把家里东西拿去作布施,家里其他人都不高兴就会起烦恼,你这样做也是物不清净。有这种情况:你自己信佛,家里其他人不信佛,你强为的要把家里的东西拿来作布施,引起其他人的烦恼,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个菩萨行者,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叫别人高兴,作布施要皆大欢喜,这样布施的功德是无量的。如果让别人起烦恼拿去布施的话,这就属于物不清净。
还有就是你所拿去布施的东西,不是你诳惑他人,或是欺骗他人这样得来的。诳骗人得来的东西,也不能作布施。这种布施也是物不清净。
总之,凡不是正道而来之物,都属于物不清净,都是不净之物。不净之物不能用来做布施。我们要用真正属于自己辛勤劳动所得到的,拿去作布施、作供养,这才真正的是清净之物,这才叫做修布施。这是第一个“物净”。
什么叫作心净?就是我们布施的心要清净,也就是说作布施要有正确的发心。发心不正确,就是布施的心不净。布施的目的



不是为求人天福报,不是为求生死道中的有漏善果;也不是以布施而去争强好胜,和别人争高低;也不是为得到身体健康,为得到财宝这些今生的小利益;也不是为了维护家族乐善好施的这种优良传统,以这种心态而强为去作布施,都是违背布施的真实含义,这些都是心不清净。
为什么不求人天福报去布施?因为人天福报是有漏善法,故而不求;以上这些所求就是人天福报。这样作就好像给了我们一块金子,应该拿去成就无上佛道,做人天福报布施的话,你的金子拿去买了一根冰棍,一大块金子你买了根冰棍,划不来。佛法里面不求人天福报,所以这种发心是不正的。而且不是为生死道中这有漏的善业。为了我现在家庭好、为了积德行善图个好名声、为了生天享受天福等等这些这都是有漏的善业;也不是以布施和人攀比;也不是作布施,让我家里人身体好,不得病;也不是我布施点小钱,让我家里作生意赚更多的钱;也不是以布施为维护我家族的声誉;凡不是真正发心为了利益众生,这些心都是不正确的。有这些发心,虽然你作了同样的布施,就属于心不清净。
心净布施是什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庄严无上菩提, 坚固自己的菩提道心而作布施;为了救度、调伏众生而作布施。这才叫做以清净心作布施。
什么是福田净呢?就是接受布施者。三宝就是众生的良福田,就是在三宝这块肥沃的地里,只要我们作供养,会给自己种下福报,因此叫作福田。但是这个福田地要清净,就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要清净。布施的物清净、我们布施的心清净,而且要播



种到良福田中,就叫福田净。接受布施的人要清净,怎样算福田净呢?就是要远离八邪,住于八正道中的修行人。八正道也叫八圣道。就是正语、正见、正业、正勤、正定、正命、正念、正思惟。和这八正道相反的就是八邪,就是八种邪道。如果行八邪的话这就是福田不干净,接受布施的人能远离这八邪,坚守八正这就叫作福田净。
学了这个以后,我们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做。布施之物是清净的,布施的心是清净的,接受布施的人是清净的。这物净、心净、福田净三因缘都作到位,才是真正的布施。以上八法也就具足了。因净,果就正。
子2、八所以
经文:“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 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 菩萨所以求多财宝,为欲调伏诸众生故;菩萨所以求男子身,为欲器盛善法故;菩萨所以求语辨了,为诸众生受法语故;菩萨所以求不畏大众,为欲分别真实法故。”
释:这里说明一个菩萨为什么要求世间八法?他都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
行菩萨道还贪求世间这些殊胜的东西,这好像是求人天福报,和菩萨行相违背。所以佛在这里讲出了菩萨的发心目的。
以上这八法都是世间最殊胜之法,都是世间人所追求的东西。一个菩萨难道他修因就是为了世间这些利益吗?为了消除误



会,佛在这里阐明一个菩萨求这八法的真正目的,不外乎自利利他的范围,其发心都是为众生着想,为修行着想,为成就无上菩提着想,这就是菩萨求世间八法的发心。
菩萨之所以求长寿,不像世间人一样求长寿之福,是为了享受。而菩萨以身示现,他自己长寿,让别人见了羡慕。让众生都知道,这位菩萨之所以长寿,是因为过去不杀生而来的。你现在如果不杀生也可以长寿。让众生都赞叹不杀生,都戒杀放生,所以他要求长命。
菩萨之所以求上好妙色,不像世间人一样以上好色身去炫耀,生骄慢。而是为了让众生见到自己上好色身生欢喜。众生欢喜,诸佛欢喜。菩萨只要能让众生都欢喜,他才好去调伏度化, 才好和大家沟通。大家都喜欢你,你讲的法肯定都愿意听。如果一个人说的话对方不听,那你就无法调伏对方。只有听你话的时候,你才能用正确的法教他,让他改变不正确的习气、行为,解除他内心的烦恼、痛苦,这才能调伏、感化他。所以菩萨求上好色身,为令见者欢喜故。
菩萨之所以求上种姓,不是像世间人一样生上种姓,就高高在上,而欺压他人。菩萨生上种姓,是为了让众生都生恭敬心。因为众生都有傲慢烦恼,自己若非豪贵,就会被大家瞧不起。一个菩萨行者,你自己不生在上种姓,别人会瞧不起。大家都瞧不起你,能听你的话吗?不听你的话,也就不能接受你的教化。所以菩萨求生在上种姓家,是为了让众生都生起恭敬心。恭敬心是善心所,能除慢心烦恼,以此而调伏众生。



菩萨之所以求身具大力。不像世间人一样身强力壮,去欺负别人而造业。菩萨求强壮的身体,他是为了更好的修行,因为持戒需要好的身体,诵经、坐禅、修行都要有好的身体,你才有很大的耐力能坚持下去。身体羸弱的话,你就无力做这些事情。所以他要求好身体。
菩萨之所以求多饶财宝,不像世间人一样贪得无厌,而是为了有财宝可以大作布施,调伏众生。有一句俗话说:“人爱有钱的,狗咬穿烂的。”就是说你多饶财宝,人们才会向你靠拢,你才能摄受众生。菩萨当一个大富长者,才能更多的去作布施、救济、教化、调伏众生,他是在这个前提下,要求自己多饶财宝。
菩萨之所以求男子身,因为男子身是善法之器。不像世间人一样重男轻女,有这种分别。而是一个男子身,才是一个能修行善法的最好法器,能弘法的法器。为了教化更多众生,所以菩萨要求生男子身。
菩萨之所以求言语辨了,不像世间人一样善辨,去和人争论,争强好胜。而是为了让众生接受法语教化,一个辨才无碍的菩萨,才会更好的将佛法讲给众生,才会让众生听了欢喜。把佛法的真义能讲出来,让人听了欢喜,才能度更多的人进入佛门。所以菩萨要求言语辨了。
菩萨之所以求处大众无畏,不是像世间人一样自己高高在上,我慢高举,唯我独尊。而是为了将佛法的真谛传达给众生, 为了分别邪法和正法,让众生听了以后舍邪归正,为了将甚深的法义揭示出来,让一切众生都能接受真实的法语,故要处众无畏



如如不动。
菩萨所求的这八法从外相看,和我们世间人所追求的没有两样,而其内在的发心却是天壤之别。
癸4、由八事所成德分二
子1、有德不骄 子2、处世不动今初:有德不骄
经文:“善男子,是故菩萨具足八法, 能自他利。能如是行, 是名实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八法者, 具足受持十善之法,乐以化人, 具足受持优婆塞戒, 乐以化人。虽得妙色,终不以是而生骄慢。虽持净戒、多闻、精进、大力、好姓、多饶财宝,终不以此而生骄慢。不以幻惑欺诳众生,不生放逸修六和敬。菩萨具足如是等法,虽复在家,不异出家。如是菩萨终不为他作恶因缘。何以故?惭愧坚故。”
释:这是菩萨虽有八德而不骄慢。一个菩萨具备这八种德能, 是为了救度众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学这一部经就是让大家都做菩萨!让我们从凡夫修成菩萨。一个菩萨是很高贵的,所以从开始就要有正确的发心。具备了清净的三因缘。如果菩萨具足八法,他就能自利利他。菩萨没有这八法,自利利他的能力就会欠缺。如果有这八法,就具备了教化众生的资本和能力。才能实实在在的行菩萨道,佛让我们修行具足八法,就是为了更好的行菩萨道。
自己有了这些功德以后,佛还教导要注意以下事情。佛告诉善生说:一个大菩萨具足了八法以后,他就能够具足受持十善法。



学佛开始就是止恶行善修十善业,但是我们这十善业修的都不够格,都不达标。所以只有具足八法的菩萨,他自己能具足受持这十善法,也就是能实实在在的作到这十善业。他自然也会以十善法乐于教化众生,这都是自自然然作的事情;而且他自己也能具足受持优婆塞戒,自然能持戒清净。他也乐于以此教化众生。就是能自然而然的作自利利他的事业。修十善法,受持优婆塞戒这是自利;教化众生,这是在利他。这都是一个具足八法的菩萨, 自然而然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现在说的和行的差距都很大,能说不能行,空在佛门混。必须要修行,从现在开始修具足这八法之因,以后就能有这八法之果。菩萨虽然修得具足了这八法之果:得到了上妙色身, 但是他绝不以此而生骄慢。他虽然能清净的持戒、能广学多闻; 他虽然得到身具大力之果,能精进的修行;他虽然生在上种姓, 多饶财宝,成了大富翁。这八种殊胜之法他全都得到了,但是他绝不以此而生骄慢,也不以此而迷幻、惑乱、欺诳众生。
菩萨修来的这八法,在世间来说就是一个最殊胜的、最有影响力的一个人了。但他不以此而生骄慢心。生骄慢就不是自利了,就成自害了。他没有这种骄慢心,因为他自己从来不迷惑。对众生经常讲的是实语、软语,不欺诳之语。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恭敬敬。
现在社会上,有些大企业家、大老板、事业干成功的人士。大都对人很恭敬的。事干的那么大,对人很恭敬,这就不是一般的人。有福报、能干这么大的事业,能对人恭敬,说明这些都是



大菩萨的显化。佛在这里说一个有能力的大菩萨,他从来不欺诳众生,他对一切人都会恭恭敬敬;他会精进不放逸的去修六和敬。六和敬是佛门里面大众在一块和合共修的一种法,只有用六和敬大众才能和睦相处。用现在话说就是很团结。这六和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这是修行的初步,一个人必须要和大众融合在一块,不要自己独往独来。认为自己什么都对,我的意见就正确。这是我执的具体表现。自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实际自己什么都不对,因为你不和大众就是一个错误。所以一个菩萨能不放逸修这六和敬。
菩萨具足了如是殊胜之法,虽然他是一个在家身份,但却无异于出家人。这就是菩萨现的在家相。出家固然是最殊胜的,在家能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修行。如果出家不修六和敬,也没有和大家相处的这种意识,自己独往独来,而且不好好修行,这种人和在家人没什么两样。但是一个出家人,如果能修六和敬,能具足八法功德,这就是菩萨现的出家相。外相有出家在家的区别, 菩萨的功德是一样的。
这样的菩萨,有这么大的功德、能力。但他从来不为他人制造恶因缘。这又是凡夫众生应该注意的一个事情。菩萨有这么大的能力,有这么大的功德,他从来不恼害其他众生。菩萨让众生每天都高兴,让别人都没有烦恼,故不因为自己让别人起烦恼。所以他不给别人制造恶的因缘。在他那里从来没有和人过不去的事情,再不好解决的问题在菩萨那里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化解。和这位菩萨接触的每一个人,他绝不会让你起烦恼。菩萨是不会



去恼害众生的。菩萨能做众生的不请之友,不请之友意思就是说众生需要,他会主动来帮你的忙,主动来教化你,主动来解除你的困惑。因为一个菩萨行者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还有看不惯的哪个人,还有看不惯的哪个事情。如果你看不惯的话,是你自己内心的问题。众生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看不惯只能说你的心结没有打开。菩萨已经看透了这个世间。所以他没有一个看不惯的人和事,故他能做众生的不请之友。
因为这样的菩萨,他有坚定的惭愧心,佛说有惭愧的人才有善法,没有惭愧的人就没有善法。没有惭愧的人,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有惭愧的人时时想着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印光法师说的:看别人都是菩萨,唯我自己是凡夫,这是有惭愧的人。一个有惭有愧的人,佛讲的这些事情他才能做到,他才永远不会骄慢,因为他有惭愧心。
这一段是佛教导我们有德不骄。在前面修习发菩提心中有: “得善法已,不生骄慢”。前面是让我们这样修习,这里是得到以后要实际去这样做,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面是让练习;这里是遇到境界现前,把惭愧心运用在行动上,就会有能力对治慢心烦恼。前面是以学为主,这里是以行为主。
子2、处世不动
经文:“善男子,在家之人,设于一世受持如是优婆塞戒, 虽复后生无三宝处,终不造作诸恶因缘。所以者何?二因缘故: 一者、智慧,二、不放逸。”
释:这一段是日常观修的重点。如是依教奉行,就是处世不动



的菩萨。佛告诉善生说:一个在家人假设于一生当中,受持如是优婆塞戒。就是如法如理的受和持。以此功德,即便后世降生在没有三宝的地方,但他不会再去造作恶业因缘了。虽然没有佛法, 但由于过去的善根,就会自然而然不造恶业。这里面有两种原因: 一是因为他宿世有受持优婆塞戒的功德,以这种善根种子的习惯势力,令他今生很有智慧,不会随着烦恼而转,所以他就不去造恶因。
二是他宿世勤行精进不放逸。养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能自己约束自己。由于过去世养成这个习惯,所以今生这种好的习惯势力,会使他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心不会被境界所转。因为有智慧,他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这都是过去生修来的。因为他能不为境界所动,所以在恶劣环境下,在恶因缘境界面前,他也不会去造恶因。这都是持戒功德所成。
经文:“善男子,于后恶处,不作恶事,有四因缘:一者、了知烦恼过故,二者、不随诸烦恼故,三者、能忍诸恶苦故,四者、不生恐怖心故。菩萨具足如是四法,不为诸苦、一切烦恼之所倾动。”
佛又告诉说,在家菩萨受持一世的优婆塞戒,若在后世投生在恶劣的环境中,他不会去做恶事。这个原动力有四种:一者, 了知烦恼过故。由于他前世受持优婆塞菩萨戒,行菩萨道,有般若的智慧。所以他深知烦恼对自己的危害,他也深深知道,对治烦恼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戒律。所以他能控制烦恼。
二者,他会不随烦恼而转。因为有宿世持戒的功德,养成了



这种好习惯。在境界现前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的用戒律去对治,故不会随着烦恼转,而去造恶业。凡夫在境界现前就随烦恼转而造业。但是菩萨不随烦恼而转,他就不会再去造业。
三者,他能忍诸恶苦,即他的忍耐力很强。由于他行菩萨道,修忍辱波罗蜜,所以他能忍诸恶,能受诸苦。对一切加在自己身上的恶事,都能忍过去。更不会因为这些苦恶之事而去造恶业。
四者、不生恐怖心。因为他知道生死无常的可怕,他深知诸佛菩提的殊胜功德。他为了救度众生才处在生死当中,所以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他都会泰然处之,不生恐怖心,更不会因为恐怖之因而去造恶业。
菩萨具足如是四种法,在后恶世当中才不会为诸苦烦恼境界而动其心,不会被境所转。关键是他有智慧,有这种功夫。所以能处世不动。
经文:“善男子,不动菩萨有五因缘:一者、乐修善法,二者、分别善恶,三者、亲近正法,四者、怜愍众生,五者、常识宿命。”
佛又告善生言,一个在一世受了优婆塞戒的不动菩萨,他还有五种因缘,而不被境转,能处世不动:第一是乐修善法。由于往昔所修的善根,使他经常好乐修善,喜欢修善法。修善济人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一个菩萨能生在这个世间,他就是发愿来在这恶世当中,因为他知道六道轮回的可怕,但他之所以愿意来, 就是为了救度众生,所以他乐修善法。



二是能分别善恶。因为他有智慧,所以能分别善恶好坏。他能不断的止恶行善,并且劝他人止恶行善。这是自行化他,因为修学佛法就是不断的止恶行善的过程。从开始一直到最后就是止恶行善,断除一切烦恼恶,直到成佛。
第三是能亲近正法。他经常能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修学正法。而且他能传教正法。由于过去生中的修行,他的心常在正知正念之中。
第四他能怜愍众生。菩萨有无尽的大悲之心,他会怜愍众生。所以他能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出去作怜愍众生的事情。
第五他常识宿命。这是高层次的功夫,就是他知道自己的宿命。前生所作之事,都能了知。他知道前生受了优婆塞戒,发大菩提心。他知道行菩萨道的殊胜,所以能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就像世间干事业一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就知道你去年这事业干到哪里,前年怎样干、往后怎样干,你都有打算。一个菩萨在无量世中行菩萨道。只有他知道宿命以后,才能坚持下去。
这里的不动菩萨已经是圣者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能做到的。但是佛在这里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世之中受持优婆塞戒。但是这戒要具足八法,那么这八法就是我们要修学的标准。如果具足八法,再受菩萨戒,就会做到这处世不动的菩萨,你就是真正的菩萨了。
在前面发愿品里面,佛让我们正发胜愿,就是以此八法作标准而发的愿。具足八法以后,在现实生活中,应是怎样的行相呢?下面的一段文应该好好的熟记背诵,并用于生活之中。如果



你能做到,你就是一个具足八法的菩萨;如果能做到,你也就离圣者的这五种因缘不远了。假若做不到,可依此为我们今生修学的目标,尽量去努力,会给来生种下很好的种子,为后面受优婆塞戒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经文:(重点复习8)“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骄慢。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不为世事而作咒誓。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愍。见他偷时,默然不动。见来打者,生于悲心。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宁丧身命,终不虚言。何以故?知果报故。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善法中,生亲旧想。若于外法, 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虽复久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与彼而生远想。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作恶事。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恶来加己,以善报之。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口业清净,读诵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意业清净,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世间之事, 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所学之事,世中最胜,虽得通达,心无骄慢。以己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经世不绝。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教化众生。说因、说果,无有错



谬。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善男子,菩萨具足如上八法,则能施作如是等事。”
这一段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萨道修行的关键。要好好思维佛语,落实在行动上。这些都是我们遇到境界以后的具体行法。这一段非常重要,最好能背诵下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修行的标准。佛在这里说的清清楚楚,就这样修行。主要是控制自己的心。
一、“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若闻讥毁,心能堪忍; 若闻赞叹,反生惭愧。”
如果闻到别人的讥讽、毁谤,他内心能够堪忍。这就是难忍能忍。我们一般人遇到讥讽、毁谤这一类事情,就会去争辨,去斗争,会反唇相讥。这就是菩萨和凡夫的区别点。我们要学修忍辱,而且是内心一点都不生气的堪能忍受。关键时刻就看你是菩萨还是凡夫。
凡夫的强忍内心是很难受的。菩萨的忍内心是欢喜的,他是建立在对烦恼,对六道轮回认识清楚的基础上的忍,是对无常看透的一种智慧忍,所以内心一点不生气。在日常生活当中自己观察,遇到境界以后怎么办?是当菩萨呢?还是当凡夫?这就是区别点。学了以后遇到境界马上用这句话来对照,这就是“闻谤不嗔”。
嗔恨心对我们危害太大,好不容易修了点功德,发一次火, 就会把原先修的功德全部烧光。嗔火炎炎,烧掉功德林,能坏菩提种。所以佛教导菩萨不能生嗔恨心。
还要:“若闻赞叹,反生惭愧”前一个是闻谤不嗔,对治我



们嗔恨烦恼;这里是闻赞不喜,反生惭愧。这是对治我们的慢心烦恼。凡夫听到有人赞叹自己,心里就高兴;实际一个菩萨反生惭愧。你看我做这一点事情,人家还赞叹,实在不好意思,这叫有惭愧心。这些都是内心的行相,别人看不出来,就要学菩萨内心的这种精神。
一般凡夫闻到赞叹以后,都会欢喜。有些人听到赞叹,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有时会欢喜到忘了原则,所以就有一类拍马屁的人产生。这些人就专门拍马屁让你高兴,你办事就会失去原则,他可以从中得利。这也是菩萨和凡夫的区别点。
我们要经常以惭愧心来对治自己傲慢心,用惭愧心来迎接别人对自己的赞叹,这是修行的关键。平常每个人都会遇到被人诽谤的时候,也会遇到被人赞叹的时候,这时就看你用什么心。在这学了以后,要用菩萨心,不敢用我们原先的烦恼心。这是第一个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
二、“修行道时,欢喜自庆,不生骄慢。”
前面是外境对自己的考验,是顺逆两种境界的考验。这一条是对自己修道的正确态度。在自己修道时,内心对自己的成绩要自庆自赞,不要瞧不起自己,要肯定自己的成绩。我还可以,我比原先学的多了,我念佛也精进了,我坐禅也能定下心了,诵经我也能理解经义了;过去烦恼多,现在烦恼少了;过去别人骂我, 我还和他斗争,现在不争了等等。修行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的过去比,有了成绩以后,你自己内心给自己鼓励,我修行还可以。这就是欢喜自庆,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也要欢喜自庆。但自



庆之余,千万不能生起傲慢之心。这样有什么好处呢?自己鼓励自己,就会生起修行的信心。有些人太惭愧了,惭愧到自卑感出来,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样就会退心。
所以佛又告诫在自庆之余,千万不敢让傲慢烦恼生起。可不要认为自己真的就很好,别忘了自己现在还是一个凡夫。这是掌握自己内里惭愧心和烦恼心的一个尺度。不但不轻自己,还不要让自己生起慢心烦恼。自庆的目的,是让看到自己的成绩而不自卑;不自傲是要生起惭愧心,所以要不卑不亢,这才是正确的修行心态。
三、“能调恶人,见离坏众,能令和合。”
这是利益众生的具体行法。菩萨在大悲心的作用下,他用智慧有能力去调伏恶人。他用四摄法,让众生都喜欢他。这恶人也会听他的话。故遇到有挑拔离间的恶人,他能调伏。让离坏不和合的两部大众,能令他们和合如初。因为菩萨有这种能力。菩萨的精神不同于世间,世间有些人,由于烦恼心炽盛,他是唯恐天下不乱。他就经常想着看哪里有斗争,他才好去宣传捕捉这种新闻,赶快去传播,这是一种烦恼,一种恶法。这是菩萨和凡夫截然不同的两种用心:菩萨的用心见到有不和合的,他起怜愍心、慈悲心,想方设法令其和合;有些人听到不和合的他高兴,你闹的越厉害他越高兴,他觉得才有热闹可看。这也是菩萨和凡夫的区别点。我们要学习菩萨的这种利他精神。
四、“扬人善事,隐他过咎”。
这是菩萨的口业之德。身口意三业,要修自己的口德。一个



菩萨他会隐恶扬善,对于善事他会大力的宣扬,好让一切众生都见贤思齐。就像国家宣扬好人好事一样,叫人们都向他学习。对于他人的过失、错误,菩萨他会隐藏起来,绝对不向人说。因为人人都会有错误,只宣扬善事,不宣扬坏事,这个社会就会充满和善之气。如果人人这样隐恶扬善,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 如果整天宣扬坏人坏事,宣扬凶杀、色情、暴力等负面的东西, 有些人就会向坏人学习,特别是孩子们,这对祖国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对社会有很大的危害。所以要学菩萨隐恶扬善的美德, 提升自己的道德。道德就在这些微细的地方体现,并不是你做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才提升道德,小事是大事的根。所以我们要向菩萨学习。
戏剧、电影是用来教化人的,在这些方面应该多宣扬好人好事,多体现道德善的一面,比较有教育性。古语云:“高台教化人”教化人要用善的一面。现在的文艺如果为了赚钱,为了寻刺激,宣传负面的外相。那会误导人,特别会误导年轻人。有智慧的人他会在里面学好的一面,没有智慧的人他在里面学坏的一面,这就麻烦大了。所以戏剧、电影这些教育人的地方,应该多宣扬好人好事。这是菩萨隐恶扬善的美德。
五、“人所惭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这是隐恶扬善的具体操作,是一个菩萨对众生的真正关心。对于他人的惭愧之处,终不向外宣说。因为对方己经很惭愧,知道自己错了,你再宣说出去,会让他惭愧的无地自容,所以要有包容之心。不像世间有些人,专门爱揭他人的疮巴,以此而为快



乐,这是没有德行的表现。我们要学习菩萨护人之短,扬人之长的美德。
当一个菩萨听到别人的秘密事情,绝对不会对第二个人去说。这是保护别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隐私, 菩萨会保护他人的隐私。世间有些人就不一样,当听到某人一点点隐私,他生怕把这个消息传不出去。一个菩萨他会保护别人的隐私,我们要学习保护他人隐私权的菩萨精神。
六、“不为世事,而作咒誓”
这也是世间凡夫经常做的事情。有些人往往为了一点小事情,就会赌咒发誓。他就不知道你发一个誓,最后都会兑现的。他不知道信口开河乱说都会有果报。比如有些人说:“你对我这么好, 来生做牛做马报答你”,这就是誓愿,这个誓愿让你来生做牛做马,绝对没问题;又有些人说:“我如果做了这个,让我不得好死”等等这些誓愿都不能发,最后都会兑现的,只是时间长短而已,这是真的。
所以一个菩萨行者他除了发大菩提心,发愿成佛度众生。这是最高的愿,这个愿发了以后,菩萨也知道最后能兑现,只要精进不退的做下去,一定能成就。除了发成佛度众生这一个誓愿, 绝对不会为世间这些事随便作咒誓。因为他知道不能随便发誓, 随便说一句话你都要为这一句话去负责。你说一句谎言,你要为你这句谎言负责,你会用许多的谎言来掩盖你这一句谎言,你就会变成一个经常说妄语的人。
七、“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菩萨经常有报恩之心。当别人对自己有一点点恩惠的时候, 心里会常常想着报恩,一旦有机会要好好去报答人家,少恩大报。这就是菩萨的知恩报恩,如果你有知恩报恩之心,自然而然会成为一个菩萨;如果这些德行具备不了,你就永远是个凡夫。世间有些人没有这种报恩心,当别人对他有恩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对我这样,好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看不到别人对他的恩德,这是缺少道德的一种表现。所以我们要培养菩萨知恩报恩之德。
于己有恩的,思欲大报;于己有怨的,要常生善心。因为一个菩萨他要做到怨亲平等,就必须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习、熏修。对于和自己有隔阂的人,或者和自己有怨仇之人。虽然对方对你有怨恨,这是他的事情。但做为一个菩萨行者,在自己内心, 常常生起怜愍对方之善心。对于自己的怨者,他内心没有一点恶意,这就是菩萨的心理行相。修行就是修心,看自己的心是怎么想?想法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出现在身口上面的作法就会不一样。所以菩萨对于自己的怨仇,他内心没有恨对方之恶意,随时准备找机会和对方和好。菩萨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世间人就会以怨报怨,你对我不好,我比你还厉害。甚至有些人还是以怨报德,别人对他好,他都觉得还不顺心,这就会形成无休止的斗争。所谓怨怨相报何时了?所以一个菩萨的内心世界,对于一切人都是慈悲的、和善的,包括反对过自己、诽谤过自己、伤害过自己的人;一切恶事,加于己身的这些人。菩萨也是慈悲的、和善的,他的内心从来不记恨。所以菩萨对这些人,



同样的能经常生起善心,等待机会去教化,救度他们。
八、“怨亲等苦,先救怨者”。
正因为菩萨有这种精神,所以菩萨处于怨亲平等的善心之中。当自己的怨家和自己的亲人都在受苦的时候,这时怨家有困难,需要救助,菩萨就会先救怨家,后救亲人。这就是救度教化怨家的极好机会,他会先去救这个和自己有怨之人出离痛苦,然后再去救自己的亲人,这也是化解怨仇的最好时机。
世间凡夫常常是以我为核心,什么都是先考虑自己,所以就有了分别,就有了爱和恨。有“我”和“我所”,有分别,也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在关键的时候,只管自己不管他人;只管自己的亲人,不管非亲之人。至于对自己的怨家,巴不得他赶快倒霉。听见怨家倒霉了,他心里是幸灾乐祸。众生痛苦的根源都来自于这些病态心理。菩萨的心理是正常的,我们都是病态。所以我们要学习菩萨平等无分别的慈悲精神。
九、“见有骂者,反生怜愍”。
凡夫众生对无理取闹, 恶语相向, 漫骂自己的人,往往第一个动作是发怒,接着是对骂, 下来是打架。遇到有修养的人,不会当时发怒,能忍耐,但内心却很生气。会伺机报复。这都是不正确心态。但是在我们世间来说, 看似一种常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嘛! 站在世间的观点来说好像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的事情。但却不知这样正是让烦恼怨贼得逞。自己内心的嗔恨烦恼,它才有机会发展,引我们造下苦因。这却是不太合算的事情,我们世间人都做这赔本生意。



菩萨深知这些,所以他的内心从来不生嗔恨。因为他知道, 嗔恨烦恼才是真正的怨家。当遇到别人骂自己的时候,菩萨会观察:骂人之人现在正被他自己的嗔恚烦恼所操纵,身不由己,他才能骂人。他正在造业,给以后造下更苦的业,这个人正在给他以后创造痛苦。所以菩萨对于骂自己的人,不但不生气,不生嗔恨心,反而会因对方的无知而怜愍他。菩萨会从深层次的观察,真正生起怜愍心。他会观察对方现在虽然骂我,只能说明他无知, 他自己被嗔恨烦恼所操纵,他在造业,最后会受更苦的果报。菩萨会用这样的思维去怜愍对方,为他的无知而惋惜。菩萨这样的心态,会让自己永远处于在安乐自在之中,不会被境界所转。我们要改变观念,把原先不正确的想法、作法,变成菩萨的这种正思惟、正修行,这需要功夫。需要时时用心去观察,慢慢的去体会,我们也就会成为菩萨。
十、“见他偷时,默然不动。”
世间人见到小偷,会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菩萨见他偷时, 默然不动。这是建立在教化一切众生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当然一切众生也就包括这位小偷。当他见到小偷在偷自己东西时,默然不动。因为菩萨拥有财宝,是用来布施的,不是自己享受的。小偷需要,正好布施给他。所以默然不动。这是菩萨的正确心态。另一方面,菩萨的心始终是护众生的,见他偷时默然不动,不要让小偷惊慌,小偷一惊慌就会起烦恼,菩萨不会让别人起烦恼, 所以默然不动。菩萨所做一切都是为别人考虑,等机缘成熟菩萨还会教化这个小偷。所以菩萨见偷不语,不是放纵小偷的这种恶



行,也不像我们世间人是明哲保身。而是保护众生的心,最后让他彻底认识改正错误,我们要学习菩萨一切为众生考虑的精神。
十一、“见来打者,生于悲心”。
前面是遇到骂自己的人,能生怜愍心。这里是遇到了要打自己的人,悲心生起来。悲心是怜愍心的更进一层。被人骂是内心接受苦的境界,被人打是身体在接受苦的境界。看你怎样去接受?前面是用怜愍心去观照;这里要用慈悲心来观照。
菩萨当遇到有人打的时候,不但不恼恨对方,还会用慈悲心去原谅对方,再去教化对方。如果对着干,形成势不两立的现象,你怎样去教化他呢?他打你,你让着他、原谅他。打过后他会后悔,有后悔之心你教化他,他会听你话。虽然受了点皮肉之苦,但对于菩萨来说,能教化一个人反邪归正,这却是大利益, 这是菩萨的本愿。这就是悲心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慈悲心的人是作不到这一点的。
世间人遇到这样的事,肯定是大打出手。你打我,我非和你干一番不可,不死即伤,最后落得两败俱伤,以我住院,你花钱而告终。被打倒的住院,赢了的就花钱,打架的结果都是这样, 两败俱伤,而且会结下一个终生的冤仇,这的确是划不来的事。但是人人都喜欢做这种划不来的事。
所以我们要用菩萨的大悲精神,对待一切人和事,会减少许多麻烦。我们会生活的安稳自在,该吃亏时吃点亏是有好处的, 多吃亏你得到多的好处。这个道理人们都没有体会出来,古语云: “亏是福,人都不;利是害,人都爱。”人们都颠倒行事,所以



我们学菩萨,就要学菩萨这种在生活小节当中的这些事情,从这里下手,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十二、“视诸众生,犹如父母。”
这是菩萨看众生的心态。我们要学菩萨的大慈悲心,去对待一切人和事。这种大悲心、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在一个菩萨的内心,看一切众生都像自己父母一样。以这样的心态,才能做到遇骂不嗔,遇打生悲之举。菩萨将众生视为父母,就是慈悲心的全面发挥。
这一条也是凡夫和菩萨截然不同的观念。众生有分别心,对自己的亲人可以舍去一切,可以忍让。但对其他人就不行了,处处会斤斤计较得失利益。这里菩萨视一切众生犹如父母,都是自己的亲人。既然都是自己的亲人,就能做到怨亲平等,对一切众生大可不必计较,都能吃亏忍让。佛在《梵网经》里面告诉弟子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菩萨用这种心态对待一切众生。什么事情都会过去。所以我们要学菩萨的这种精神, 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
十三、“宁丧身命,终不虚言。何以故?知果报故。”
佛慢慢由浅到深教导。先是别人骂时,我能忍下;再是打时, 我能忍下;这里把命要了我都能忍下。菩萨宁可丧去身命,也不因之而说一句虚妄之语。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因为他深信因果, 他深知说一句虚妄之语,最后一定要受苦的果报。世间许多说妄语的人,最后不能自圆其说,有些现世果报就来了,别说以后的果报。这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一个关键所在。菩萨畏因,胜



过自己的生命。宁可丧失身命,也不敢造说虚妄语言之恶因。
凡夫众生别说为生命了,随便说句妄语已习以为常。众生为了生存,为了赚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什么业也造得出来,因为他不信因果,他不知道自己要受苦报。所以在因地不怕造业, 但等恶报来临之际,他会哭爹喊娘,悔之晚矣。这就是众生畏果。菩萨宁舍生命也不能说一句虚妄之言,这是菩萨畏因。
众生造业的时候不怕,结果出来才害怕。这正如前面修悲心里面说:“又见众生受身心苦,而更造业,是故生悲。”众生现在受着身心的痛苦,但是受苦当中,还继续造更苦的业,菩萨看到众生这样而生起悲心,要救度他们。所以我们要赶快醒过来, 深信因果,像菩萨一样从因地去断苦根。我们现在修行就是从因地断苦根。这样观察相比之下,生命也没有断除苦因重要。因为生命仅仅这一生,总有死的一天,这一生最终会死去。但是造下这个苦因,会生生世世受苦果,所以菩萨为了断苦因,宁舍去生命也不说虚妄之言,因为他深知因果。
十四、“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善法中,生亲旧想。”
我们真正的怨家是什么?真正的怨家就是自己的烦恼。我们的至亲旧友又是什么?这就是诸佛善法。佛在这里开示出来,我们要认清楚。这对凡夫众生来说怎么也不明白,说烦恼是你的怨家,他听不明白;善法是我们至亲旧友也不明白。而菩萨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知道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有无明烦恼。这烦恼像火一样烧得众生去造业。如果没有烦恼你造什么业?没有贪心你就不会因贪心去造业;没有嗔恨心就不会因嗔恨心去造业;



没有痴心你就不会因痴心去造业。正因为有烦恼我们才会造业, 造下业以后必然要接受果报,这逃不掉的。由于众生没有智慧, 没有智慧就迷惑,迷惑就不断的造业,造下业就要接受苦报,这就是轮回。在这惑、业、苦中间的联接纽带,就是烦恼。迷惑造业,造业受苦。受苦还不知道这苦的来源,又继续在造业,受苦的同时再迷惑,再造业再去受苦就这样不断的轮转。故无始劫来这样流转不息,生生世世冤枉受苦。一直就是这些最亲爱的烦恼恶友,陪伴着你。
要脱离这种束缚,只有修善,开智慧断烦恼才能得解脱。如果不修善不断烦恼根本,就会永远受苦。所以一切善法才是我们的至亲旧友。只要和善法为友,就会离开无始劫来的这种苦因。当我们烦恼炽盛,流转生死苦海,受苦的时候。这些至亲好友被遗忘,都不修善。世间人说积德行善,真正有几个人积德行善? 有人做点善事,还是一点点少得可怜。无始劫来,被烦恼恶友, 控制着我们的身心,我们每天的造做都是烦恼的指令。当有朝一日回光返照,觉悟的时候,这些善法至亲旧友会全部现前。帮助我们破除烦恼,显发智慧,成就解脱。
所以佛在这里说“于诸烦恼,应生怨想;于诸善法,生亲旧想”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道理菩萨会清清楚楚知道,所以他会对自己的烦恼常作怨家观想。想法对治不能让烦恼泛滥;而对修一切利益众生的善法,会像至亲旧友一样经常去做,永不舍离。因此菩萨不断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他就知道这些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凡夫不觉啊!



十五、“若于外法,生于贪心,寻能观察,贪之过咎。一切烦恼,亦复如是”。
上一条是菩萨智慧观察,这一段是具体对治烦恼之法。佛讲的都是先思维观察,下来再讲具体的方法。以贪心烦恼为例:如果说对于外法——就是境界,你生起了爱贪心,比如对五蕴身的贪爱,男女之间的情爱,就要寻思观察贪心的危害性。又比如学佛之人,对佛法以外的不究竟之法,看相、算命、风水这些世间法,这都属于外法。对这些法你生起了贪心,觉得它好你要去学,用你这贪心学外法。这就是做“弃金担柴”的蠢事。什么叫做“弃金担柴”呢?佛法就好像金子一样的珍贵。我们现在学佛法就是担着一担金子,走在半道碰见一堆柴火,把金子倒下来, 把柴火担上,这叫“弃金担柴”之举。既然己经皈依三宝修学佛法,能够让我们解脱。就应该认真修学下去。对于世间法我们要舍离,不能对世间生于贪心,而把佛法放下不修,去学世间这些看相、算命、风水等事,这就是作“弃金担柴”的蠢事。就会失去解脱的大利益。
观察到对外法的贪心会导致自己堕落,菩萨他会赶快觉悟过来,断除自己对外法的这种贪着,而回归到修学佛法的内法当中来。这是对治贪心烦恼。
对嗔心烦恼、痴心烦恼、慢心烦恼、疑心烦恼,和一切不正见等诸多烦恼,其对治方法都一样。当这些烦恼生起的时候,马上会观察到:这些能坏自己的善法;能烧掉自己的功德林;能将自己带入恶道继续受苦;能使自己永不得解脱;观察到这些烦恼



的过咎以后,马上回到佛法当中来,依教而行、精进修行、常行法行。这样就是对治烦恼,就能断除烦恼,就能离苦得乐。人人都想得到快乐,这才是正确的道路,才会真正离苦得乐。
所以我们要像菩萨一样时时警觉,不要让烦恼得逞,要对境练心。就是对着境界训练自己的心,不要让烦恼在心里泛滥。让菩萨的善法占主导地位,这样常常修对治之法,慢慢就会脱离烦恼的控制,而走向解脱成佛的光明大道。
十六、“虽复久于恶人同处,终不于中生亲善想;虽与善人不同居止,终不与彼而生远想”。
这是境界、环境对我们的干扰,要有坚固的正念。前面是从心理上对烦恼和善法的正确辨别;这里是从实际对镜当中如何正确取舍的心理状态。就是说要具足正知见。
由于诸多因缘限制,使自己经常和恶人生活在一起,又无法脱离。但是要有正确的观想。身虽然和恶人在一起,内心却要住于善法之中,要常生正念:这就是虽然身同住,但不做亲善想。内心始终要有个界线,知道他们都是恶人,做的都是恶事,就是不和这些恶人同流合污。
这样观想,住于正念。虽然身体没有和善人在一块住,但内心却紧紧的相连,没有一点隔阂之想。这就是身近恶人而心离, 身未近善人而心亲近。菩萨不管外境如何,内心永远是在利益众生的善法上面。这就是不被境转的具体表现。
十七、“虽复供养父母、师长,终不为是而作恶事。”
菩萨能经常供养父母、师长,但是他绝不以此为借口,而去



造恶业。不去偷盗、欺诈、劫夺,以作这些恶业而得之财物,拿来供养父母、师长。供养父母、师长是善法,是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用作供养的财物,来源要清净。要取之有道,不要以供养父母、师长这个为借口,而去造恶业。
一个菩萨他深深的知道善恶报应,毫厘不爽。供养父母、师长这是善业,是应做之事。但以此而去造恶业,必定要受苦的报应,决不因你为供养父母、师长所造恶业,就不接受苦报。果报还是免不了,偷盗是偷盗的罪,要受苦报的;供养父母是善业, 接受快乐的果报,互不牵连。恶是恶,善是善,黑白分明。所以菩萨决不会因各种借口而去造恶业。
凡夫众生往往以此为借口,为了供养父母所须,去干一些偷盗、抢劫之事,这是一种愚痴的表现。我们要学菩萨的这种精神, 不伦何时、何地、何种境界、以何理由都不要去干损人利己的事情。都不能让自己身口意去造恶因。所以供养父母也要物净。
十八、“乏财之时,见有求者,不生恶想。”
一个菩萨的心境,他是念念想着利益众生的。因为他生在这个世间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别人。和自己有缘接触的人,都让他得到利益,这是菩萨经常想的事情,这叫不离正念。
所以当他缺乏财物的时候,遇到有人来向他求索,他的念头是怎样满足求者之愿。虽然东西少,但要满求者愿,而没有一点厌恶反感的心理,不生恶心。
而我们凡夫众生,念念想着自己的利益,以自己为圆心。当有财物时舍不得布施,更别说乏财物的时候,那理由就更充足



了。遇到有求者,他会厌恶、呵斥:“我都没有,哪有东西给你” 这是不正确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和菩萨心念截然不同的地方。遇到同等的事情果报会天壤之别。所以我们要学菩萨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心态。
十九、“虽不亲近凶恶之人,而其内心常生怜愍;恶来加己, 以善报之”。
学佛修行要远离恶友,因为恶友会将人带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要远离恶友。但是一个菩萨,他虽不亲近恶人, 其内心世界却念念怜愍恶人。因为他的心是平等的,恶人也是人,也是众生,也需要菩萨去救度。因为他知道这些凶恶之人, 造下恶业,将来一定会受到剧苦的果报。他会怜愍这些人的无知,怜悯他们要受苦报。正因为有这种心态,一旦有机会,他必然会去救度。
凡夫众生是嫉恶如仇,看见恶人就像仇人一样。他在造业之中,你的仇视在嗔恨之中,也等于在造业。这嫉恶如仇在我们世间来说,好像是很正确的,是行侠仗仪的一种行为。站在菩萨的心态上就不对了,因为他在造业、作恶,你内心的嗔恨烦恼在操纵你仇视他,你自己也在造业。两种心理都是半斤八两不分彼此,所以世间才有显明的爱和恨,不知道爱也是一种烦恼,恨也是一种烦恼。因为爱和恨都会导致苦的果报,结果都是痛苦。所以把爱亲人之心变成慈悲一切众生的心,把这种爱心变成慈悲, 普及到一切众生;把怨恨之心变成怜愍一切众生之心,慈悲和怜愍都是善法,是不二无上的善法。这么好的东西我们就失去了。



所以爱和恨要这样转换,正因为内心有对恶人的常怜愍之心,当遇到恶事加身的时候,菩萨内心的防线是很坚固的,这种怜愍之心也是很坚固的。所以他会自然而然的对于别人,加在自己身上的恶事,以善行而回报。你对不起我,我要对得起你,会毫无怨言的去以德报怨。菩萨会用德行去感化,这样会化解一切怨仇, 会广度一切众生。我们要学菩萨这种心态,学习菩萨这种行为, 学习菩萨这种精神。这就是佛在前面说的:“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的真实谛理。
二十、“自受乐时,不轻他人;见他受苦,不生欢喜”。
这是对外境的正确取舍。一个菩萨的心态是:念念想着利益众生,所以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是以此为标准。当他自己在享受快乐的时候,同时也会想到别人。决不会因为自己能享受快乐而生起慢心,轻视不如他的人,菩萨不会这样。他有福报,他享受福报的时候,不会轻视那些穷苦的人。因为他内心视烦恼如怨敌,所以没有慢心烦恼,也就没有看不起他人的心态。在这种正确的心态下,当看到别人受苦的时候,他就好像自己在受苦,要想法救其离开痛苦。他决不会看见别人受苦,而生欢喜心。因为他会做推己及人的观想。
我们凡夫众生却不一样。自己享受快乐时,会以此为荣。让自己的慢心烦恼漫延滋长。表现在外就是瞧不起不如他的人。当他见到别人受苦的时候,就会觉得与己无关,甚至会幸灾乐祸。众生这种不正确的心态,在我们生活当中已经习以为常了。好像是别人受苦,我在受快乐,我没有犯过失。他受苦,我不管是正



常现象。但做为一个菩萨就不正常了,他在受苦,我在享受快乐觉得很过意不去。自己享受,让众生在受痛苦,一个菩萨内心是很难受的。所以菩萨精神就会让我们醒悟,我们要将不正确的, 习以为常的心态,变成菩萨的:自乐不轻人,他苦不欢喜的善行心态。心态的转变就会由凡夫转为菩萨。菩萨和凡夫的区别就是观念的不同,心态一转,你现在还是个凡夫身,慢慢就会变成菩萨。并不是马上会腾空驾云,神通变化就是菩萨。真正的菩萨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人和一个人心理状态不一样,心理素质不一样,善根深厚不一样。所以菩萨的善根深厚,耐力很强,他会这样做。我们要将自己的凡夫心转为菩萨心。
二十一、“身业清净,持四威仪,即以是法,用化众生。口业清净,读诵如来十二部经,即以是法,用化众生。意业清净, 修四无量,亦以是法,开化众生。”
这一段是讲菩萨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并能教化他人。这是菩萨的具体作法,就是菩萨的身、口、意三业正因。
从身业方面,表现在外的就是行、住、坐、卧,四威仪。内心的清净,在外则有清净的威仪。并以此内外清净之身业,而去教化众生。
从口业方面,能常常读诵佛的十二部经典,并以此清净之口业,去说法教化众生。
从意业方面,他能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心无量能拔众生之苦;悲心无量,能给众生快乐;喜心无量,能于无量众生离苦得乐心生欢喜;舍心无量,能平等一切怨亲,无有分别。



这是佛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菩萨自修四无量心,达到意业清净,并能用此去教化其它众生。
菩萨身口意三业自修清净,而能以此去教化一切众生,这就是菩萨的自利利他行。
二十二、“假身受苦,令他受乐,甘乐为之”。
菩萨如果自己在受痛苦,能换来他人的快乐,他会心甘情愿喜欢这样做。这就是一个菩萨的作法。因为菩萨行就是让众生快乐,这样通过自己受苦,能给他人带来快乐,正是菩萨求之不得的事情。
凡夫都是以自私自利为目的;菩萨是以利他为目的。所以菩萨自己受苦不要紧,只要能换来其他众生的快乐,他就高兴。我们凡夫众生和人攀比,比快乐,比享受。自己如果受苦,就不喜欢他人快乐。如果自己受苦劳累,而他人不劳而获在享受快乐的时候,他会怨天尤人,牢骚一大堆,一看就是个烦恼极重之人。这样不但身受苦,心也在受苦。这都是没有智慧而自找的苦。所以我们要学菩萨精神,让自己快乐起来。就要心里想着别人,只要别人快乐,自己就快乐。有这种心理,即就是身在受苦,心是一种快乐。这就是菩萨精神。
二十三、“世间之事,虽无利益,为众生故,而亦学之”。
因为菩萨是以无上菩提为总目标,不贪图世间的有漏善法, 更不会贪图世间的五欲之乐。但是为了达到利益众生之目的,他也会认真的去学习世间法、去为世间事业而奋斗。他也知道世间的事情,对于解脱没有多大利益。因为生死事大于一切世间事,



在生命攸关的时侯,世间一切都不重要了。
在世间干再大的事业,都比不上自己的生命重要。如果突然宣布得了癌症,你思想的第一个念头想什么?想不想你的事业? 先想到生命到尽头了,什么事都不重要了。所以真正的大事是生死,因为生死大于世间一切事情。
菩萨为了教化众生,也要学会世间的知识。包括工艺美术、建筑医学、阴阳、风水、看相、算命等等。菩萨用他所学的知识,能引导众生从世间法归入到佛法里面来。
我们凡夫做世间事,只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享受,所以会去辛苦的奋斗;菩萨做世间事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自己的功德。以此庄严无上菩提。虽然同做世间事,但却是两种不同的目的和心态。
如果学习菩萨精神,将赚钱的心理,换成利益他人的心理。就是现在讲的“为人民服务”的心理。如果能这样,反过来也真能赚到钱。说实话心态变了,真的能赚到钱,你在世间干什么事, 就会成就什么事。因为凡是世间各行各业,从正道能赚到钱的人,都是做了为他人服务,让他人得到利益的一种回报。明白此理,观念改变,得双重利益。一个是真能赚到钱,二是还能合乎出世之道,还会得到无量的功德法财,这种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世间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实际就是个观念的转变,心态的转变, 行为上的转变,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积德行善。
二十四、“所学之事,世中最胜,虽得通达,心无骄慢”。
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他会学做世间的事情。他虽知世事无



益,但他学习世间事情也很认真。所学所做都是世间第一,超过世间人的事业,干的都是最好的。也就是说一个菩萨要干世间事业,绝对能做到一个大成功者。因为心态不一样,正确的心态能做成大事业。
虽然在事业上是一个成功者,对一切世事都能通达明了。但他的内心,对治烦恼的刹车从来没有放松,他决不会由于他是一个世事通达的大成功者,而生起傲慢之心。他干再大的事业,职位再高,但他表现在外还是一个谦谦君子,对人都很恭敬,绝不傲慢。一般干大事业的人,都是有大福报大智慧的人,他们都没有傲慢心。世间有一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干大事的人内心是清净的,对人都是恭敬的,绝不傲慢。说话态度都很和善,都乐于给别人解决困难。这样他才能干大事业,没有这些德行他就干不了大事业。
我们世间凡夫的心态不一样,他事干的越大,慢心越大,荣誉感会越强,名利思想越严重;官位越高,越是高傲,越是目中无人,这一切都是众生的烦恼病根。认不清这一点,我们就会被烦恼所害。我们要学习菩萨这种高而不傲的精神,时时绷紧对治烦恼的这根弦。这样的话,你的事业干的越大,职位越高,你的道德会越厚,厚德才能载物,你的钱财会越来越多,你才会更有钱,更富裕,成为一个大富翁,你才能福寿平安。这都是菩萨精神给我们带来的财富。
二十五、“以己所知,勤用化人,欲令此事,经世不绝”。
菩萨精通一切世事以后,会用他的知识,辛勤的为人民服



务,教化他人,积德行善。他若有某种专长、专利、拿手的绝活,他会毫无保留的供献给世人,让他的这些特长发扬广大永留世间,利益后人。菩萨都会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
我们凡夫就不同了,世间人假若有一技之长,他会保留不传的。他生怕别人学会后超过自己,有一个治病的秘方,他会单传给自己的后代,不传给别人。师傅教徒弟时都要留一手,怕徒弟比自己强。版权所有,专利独享等等这一切现象,都是凡夫自私自利的一种具体表现,都是不正确的。因此,使得许多好的东西,会慢慢失传。失传的原因就是你留一点,他留一点,留到最后这东西就没了。只要能学菩萨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己、对人、对社会、对后代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这种菩萨精神能利益一切众生。
释迦牟尼佛悟到了甚深的法界真理,他说法四十九年,毫无保留的宣讲出来,使当时的人和后世一切有缘人都能得度。释迦牟尼佛讲的法没有专利,人人可以学。就好像大海的水一样,一个麻雀去尽你那个肚子可以喝饱;一个山羊去尽你那个肚子也可以喝饱;去一个大水牛、大骆驼、大象尽你的肚子都能喝饱。但是海里的水你喝不完。佛法就是这样,根据你自己的接受能力, 都会从中得到利益。所以佛法几千年来长久流传,使多少人从烦恼中得到了解脱。是故佛陀的教育,只要你能相信深入进去学修,就能得到其中的法益。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你相信,学进去你就能得到利益。他没有秘密,随着你体悟的深浅层次,在佛法里都能找到对应的修法和证量检验之法。所以佛陀他



老人家,世世代代深受人们的敬仰。包括孔子、老子、耶稣、麦罕默德等这些大圣人,他们都无不具备这种菩萨的精神,把他们所证悟的全部教给了人们。所以这菩萨精神是很高贵的。我们世间人的心眼太小了,就一技之长,一点点有生灭的世间法,都会保留。和菩萨精神比起来我们太可耻、太渺小了。
二十六、“于亲友中,不令作恶,乐以上八,教化众生。”
菩萨平等利益一切众生。他对亲友是怎样的态度呢?不是像我们世间人对亲友在衣食上的关心,让你吃好、穿好、保养好身体,他不是这样。他的关心是不让亲友作恶,只要亲友在因地不造恶业,就断除了苦因,这才是对亲友真正的最大关心。我们世间人对亲友只是生活上的关心,互相帮忙。有时亲友造恶业的时候他也去帮忙,这等于在害亲友。比如说亲友和人打架的时候, 他会去给帮忙的,放到世间认为是很正确的。但是这个亲友正在造恶业的时候,你要阻止他;他在起烦恼的时候,你要开导他。我们要会关心亲友,想方设法让自己的亲友不要造恶业,这就是对他最大的关心。
我们要用前面的菩萨精神,劝亲友忍辱,劝亲友去修善,这样才是对亲友的关心。如果亲友在造业的时候,你去帮忙,正好你和他共同堕落受苦,这是自他两害。这里我们要学菩萨的智慧,要学会真正关心至亲。要让他在道德方面不断的提升。让他不要去造恶业,要让他止恶行善,要让他得到究竟的解脱,这是对亲友真正的关心。世间人爱孩子,有些人对孩子进行道德方面教育,有些人因自己自私自利没有道德,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会



教孩子去斗争,不教忍辱;他教孩子占便宜,不教吃亏;他赞叹孩子的恶行,不赞叹孩子的善行;只注重孩子的学业,不注重孩子的道德。凡此种种害了孩子一生。这都是表面上好像关心,实际在害自己的孩子。
过去有一个戏剧叫《比翼鸟》,说的是两个家庭的两种教育方法:一个家庭做母亲的教育孩子不拿别人东西,要忍辱,不欺负其他孩子。这样教育出来这孩子,有道德,长大当了大官;另一家小孩子偷回来了一个东西,他母亲赶快给孩子炒一个鸡蛋作奖励,夸孩子有本事,孩子觉得很好。第二次偷回更好的东西,他母亲又给做好吃的。最后这个孩子长大成为一个小偷,小偷最后成为一个大盗。犯了国法,正好被他同学问斩,他那同学是监斩官。在刑场上这个大盗才觉悟了,想来想去从小是母亲害了他。如果第一次他偷东西时,他母亲打他一顿,骂他一顿的话,他不可能现在要了命。因此他只对监斩官有一个要求,我想见我母亲一面。得到允许,他见了母亲又给他妈说:“我从小吃你奶长大, 我现在想吃你一口奶”他母亲哭哭啼啼满儿子的愿,儿子一口就把他母亲的乳头咬掉了,说:“妈呀!你害了我”。
这里的菩萨精神,就是真正对自己亲友的关心。要从这几方面关心:要让他的善法增长、道德增长、不要让他造恶业、要让他能止恶行善、得到究竟解脱。这才是对亲友的真正关心。从世间道理和出世的道理来讲,都应该这样做。但是我们就在迷惑当中,永远清醒不过来。原因是自私自利思想,其根源就是我执我见。所以学佛要破除我执我见,关键就在这里。



菩萨喜欢经常用得到的八法来教化众生。让众生知道这八种法的殊胜,让人人都修学这八种法,成就这八种法。
二十七、“说因、说果,无有错谬。”
菩萨深信因果、明白因果、善解因果。复杂的因果规律,只有佛能说清楚。一个具足八法的菩萨,也能讲说因果。修不杀生之因能得长寿之果,乃至修供养三宝之因,能得处大众无所畏之果。说这之间的因果关系,绝对没有错谬。他能深观因果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宣说因果,让众生都相信因果。我们要学修菩萨这八法之因,要发愿得这八法之果。目的不为自己享受,而是为了方便利益众生。深观因果的变化规律,向菩萨那样正确宣说因果,让众生都相信因果,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二十八、“爱别离时,心不生恼,观无常故”。
菩萨不受爱别离之苦,明白因果之后就能落到实处。菩萨遇到怨家能生怜愍心,为利益众生故。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当在别离之时,他内心也不会太执着,不会生忧恼。因为他知道再亲爱的人,终有别离之时。所以他虽然遇到亲人别离,却不受爱别离的这种苦,因为他能观无常。平时就不执着这种爱,因为他有怨亲平等之心。由于有正观的智慧,就消除了爱别离和怨憎会的这两种苦。
我们最亲爱的人突然死去,能承受的了吗?凡夫谁都承受不了。这就是看不破。菩萨平时经常观无常,一个家庭夫妻之间、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总有一天要离开,他经常这样思维观察。因此他知道离的时候也是时间到了,因缘散了,所以他不会



受这个爱别离的苦。对怨家仇敌他会用慈悲心去化解,他内心经常想着找机会去度怨家仇敌,所以他也不会受这个怨憎会苦。
菩萨的正确心态就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如果没有这种菩萨精神,没有这种正观,可以说我们都承受不了。特别是人有三大不幸:老来丧子,老了以后儿子死了,没有依靠了;中年丧偶,中年失去了配偶,相依为命的夫妻不在了,内心痛苦;少年丧父, 父母没了成为孤儿,人生的三大不幸是最严重的爱别离苦。如果用菩萨的精神,经常观无常的话,就不会太痛苦。一切都是因果所成,现在的缘聚缘散,是自己过去修来的,谁也不要埋怨,也没必要痛苦,这就叫看破放下。
二十九、“受乐受时,心不耽荒,观苦无常”。
前面是观苦无常,放下痛苦;这里是观乐无常,过后还是苦。菩萨在享受快乐的时候,他不会沉醉在快乐的生活里面,他
不沉迷于乐境。他不会由于快乐的生活,而消失意志,他经常能正观苦和无常。虽然在快乐的享受,这种快乐过后就是苦,因为无常故苦。他知道现在这种快乐的生活会被无常夺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快乐像空花水月一般,很快就会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老病死之苦。由于能这样正观,所以菩萨在享受快乐的时候, 他的心才不会被境界所迷。
我们可以观想一下自己:现在关心你的亲人,以后会一个一个的离开。各位都想想你小的时候,关心我们的父母亲,我的叔叔、伯伯、我的长辈那些人。当时是我最亲的人,对我最关心的人,现在这些人还在不在?还能不能那样关心我们?那个境界已



经过去了。现在关心我的是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我们同辈人,这也会过去的。我老了,就从孝顺来说,有儿女关心我,照顾我这也会过去的。随之而来的是自己的老病死,不会因别人的关心而消失,他是永远存在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认清这一点以后,只有学佛法,用菩萨的精神来指导我们的正常生活,才是最幸福的,才是智慧的选择。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要行菩萨道,就要有资本,没有资本是不行的,所以菩萨在享受快乐时候不会被境界所迷。韩愈有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戏,行成于思毁于随。” 就是说你干事业要精勤、要细微。我们搞一个科学研究,差一点点都不行。人造卫星差一点点,卫星就送不上天。我们干世间事要精要细,这个事情才能成功。要勤,你若懒堕的话事业也不成功。如果敷衍了事的干事情,就没有成功的可能。
“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你做一个行动之前,要深思熟虑以后再去做,不能随随便便就去,不能盲目的去干事。有很多人作生意,别人说这个生意好,他也不考虑就随便去做,最后赔了本。有些人一生作赔本生意,干这个赔本、干那个也赔本。一辈子不断的变换自己的生意,变换自己的职业都没有成功,原因就毁在自己太随便了。
我们要学菩萨的正思惟,不敢耽荒沉迷在乐境里面。要观苦、无常、无我。所以佛最后总结说:善男子,菩萨得到如是八种法之报体,他绝对能作到以上所说的如是等事。如果不具足这八种法,就作不到。现在很多事情我们作不到,因为没有具备这



八法。
通过这一段学习,让我们明白行菩萨道,要有资本。我们作生意要有资本,行菩萨道也要有资本,这个资本就是具足八法。要具足八法,就要一个一个按正确的因去修。要修因就要发愿, 前面的发愿品,佛教给我们都是成就这八法之愿。我们现在从因地要下功夫,要依教去行,以后就会成就这八法之果。因为我们深信因果,故现在从因地就要开始作起。
这一段讲的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观察自己的心,用佛所说菩萨的这种心态,这种观想方法,这种作法,依教奉行去作。不但在今生的事业上能成功,而且能和出离之道相应。所以这一段文最好能背下来,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
癸5、显在家菩萨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是八法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在这里说修这八法,如果出家菩萨要修不太难,因为出家人是专门修道,没有恶的因缘缠绕。在家人修比较难,因为生活在恶劣的环境当中,每天遇到的都是一些逆缘,所以比较难修。总结:前一品是以自利利他劝修菩萨行。这一品是以自他庄
严劝修菩萨行。和下一品福智二庄严劝修菩萨行。这三品合起来就是举菩萨之德,从三个方面劝修菩萨行。
在本品自他庄严劝修当中,突出了具足八法这个主题。一切都是围绕菩萨修这八法而展开讨论的。这八法是行菩萨道者在人



间应具足的八种功德:寿命长远,我们要长寿;要具足上妙色; 要身具大力;要生在上好种姓家;要多饶财宝;具男子身;言语辨了;无大众畏就这八法。这是人间最殊胜之法,是一个菩萨在世间要行菩萨道,应该具备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这八种资本,就不可能圆满的去行菩萨道,就是力不随心。
在前面第七品发愿品里面,佛讲的正发胜愿,就是围绕着这八法而发的胜愿。这里主要是对如何具足这八种法和怎样行菩萨道而展开说的。我们要抓住重点学修,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通过善生的提问,佛回答只有具足这八法,才可以作上一品学的自利利他的事业,这是互相连结的关系。
第二、要想具足这八法,只有在无量世中修其和八法相应之因,就是作自利利他的事业为因,才能获得八法之果。
第三、在修自利利他成就八法之因的时候,还要具足三种因缘。即布施的财物要净财;布施的心要净心;接受布施者要净福田。就是以这三净因缘才能圆满成就八法,若不清净同样在作成就八法之因,但不能圆满成就这八法之果。佛一点一点把我们引上来,一步一个台阶走上去。
第四、这八法都是世间最殊胜的。菩萨发愿成就八法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利益众生。因为所成就的八法是世间最殊胜的事情,如果为了享受沉迷在里面,那就与菩萨的愿相违背了。所以菩萨发愿成就这八法,他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利益众生。
第五、明白一个具足八法的菩萨,他才能具足修十善业,他



才会具足受持优婆塞戒。这里点出了受优婆塞戒的最高条件。他才能作到有这么高的德行而不骄慢。
第六、只要一切条件具足,这位菩萨才有能力作到处世不动。就是处在这个世间,他不失正念,不会被外面的境界所转。成为一名不被境界所转的不动菩萨。
第七、不动菩萨处于世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顺逆境界, 学习修行自行化他之中,都会坚固正念。所作的一切,所受的一切,所求的一切都是为利益众生。因为他知道只有利他,自利也就在其中。
第八、要知道具足八法的重要性;学习菩萨高瞻远瞩,在自利利他时的广阔心怀;和这种处世不动,不被境界所扰乱的菩萨精神。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时时观察自己这个心, 不随境所转,这就是在修行。
第九、请将“处世不动”最后一段,从:“善男子,菩萨具足如是八法,若闻讥毁,心能堪忍。”开始一直到这一段结束, 好好的思惟学习,要不断的思惟学习。用菩萨的正确方法,对治我们在生活中的傲慢心态,和不正确的处事待人之法。用菩萨精神改变我们的身心,对今生的事业都有很大的好处。菩萨的这些方法,对学佛修行有更大的好处,会让我们以此为基点,从凡夫位走上菩萨位。为后面受优婆塞戒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一段是很重要的一段,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锻炼我们的心。把错误的凡夫心变成菩萨心。把世俗的自利行变成菩萨的利他行。



二庄严品第十二


宗分
二庄严品第十二



















四九一

壬3、举福智二严劝分四
癸1、摄前问答 癸2、究因问答癸3、明二庄严 癸4、结在家胜
今初:摄前问答
经文: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自他庄严?”
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释:这一品专门讲两种庄严,就是福德、智慧两种庄严。第十品说明了自利利他的行相;第十一品说明了用八法去庄严自利利他行,这一品是讲用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来自利利他。在菩萨具足的八法里面,第一至第六法就是,修福德而成就有福报之相; 后两法是修智慧所成就有智慧之相。佛就是福德、智慧两足尊。就是福、智两种庄严。因此这八法里面就包括了这二庄严在内。善生明白了上面八法的重要性以后,在此请问佛陀:世尊,菩萨怎样才能圆满自他二种庄严呢?佛就告诉说:善男子,菩萨只要具足两种法,就能圆满自他两种庄严。是哪两种法呢?一种是要有福德;二是要有智慧。就是福、智两种庄严。这一品就是围绕这二种庄严而展开来说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往往有许多事情不能随心所愿,故有求不得苦。在修行的道路上往往有许多逆境,逆缘来干扰。从表面现象看,是外界对自己的干扰,但实际的根本还是在自身,都



是自己客观原因造成的。一切顺逆境界,他的发源地还在主观能动性这一方面。我们要真正学佛,就要透过这个现象去看事物的本质。有人会说有些事情明明不怪我,但是却偏偏让我遇到了。不怪你让你遇到了,这从佛法的角度去看,主要是自己的福德、智慧这二资粮不够。资就是钱财,粮就是食物。我们要上路就得准备好钱粮盘缠,这叫资粮;我们要修行,也应该准备好资粮, 福德、智慧就是修行的资粮。我们的资粮不够,在修行当中才会出现许多干扰。佛是福德、智慧两足尊,佛二者都修到圆满的境界,所以叫两足尊。故什么事也干扰不了佛。明白这个道理以后,给自己修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来庄严行菩萨道当中自利利他的事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癸2、究因问答
经文:“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
“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密,便得如是二种庄严。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
释:既然福智二庄严这么重要,那就要找其因而修了。故善生问佛,有什么因缘能得圆满福德智慧这二种庄严呢?佛回答说:善男子,菩萨如果发心修习,积聚六波罗密就能得到这二种庄严。
本经开始佛用六波罗密,将外道求财命之法接入到佛法中来,说明六波罗密是求财命的正因;为此就引出了菩萨,因为只有菩萨能修这六波罗密;又引出了发菩提心,因为发菩提心才能



成为菩萨;这里又引出了福智二庄严,因为菩萨修集六波罗密就能成就这二庄严。
落实在修行上从前面又回到这里,一个菩萨要成就这二庄严的话,必须要修六波罗蜜。又回到了六波罗密上。佛在这里告诉说:如果菩萨能修这六波罗密,就能圆满得到这二种庄严。这给后面又埋下了伏笔,下半部分专讲六波罗密的具体修法。
佛接着详细分析修六波罗密,和福德智慧二庄严的关系。佛说修布施、持戒、精进这三种波罗密是福庄严。因为布施你给别人解决了困苦,让他人享受到快乐,给自己种了福田,最后能得到福报;你持戒不作杀、盗、淫等事,没有伤害众生,等于给众生施于无畏,也让自己得到福报;你精进修行,作自利利他的事业, 也是自己得福报。因此这三种是福庄严。
因为你布施的时候,给别人解决了痛苦。让别人得到快乐这是因,你自己得到福报这是果;你持戒给众生施于无畏这是因, 自己才会得福报这是果;你精进的修行作自利利他的事业这是因, 最后修到了大福报这是果。这就说明只要我们像菩萨一样,经常以利他为事业,自己的福报会越来越多,因此这三条就是福德庄严。
忍辱、禅定、智慧名智庄严。你能修忍辱,说明你不愚痴, 你能观到事物的实质,能透达空性之理,这才能忍下来。如果不达空性之理,你忍不下来,这就是有智慧;你修禅定心不散乱,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在禅定中才能显发般若智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这都是要有智慧;你用智慧去修行,用智慧去做自利利他



的事业,一切行法都是共智慧而行。故这后三条就是智慧庄严。这六波罗密里面包括了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所以佛说修这
六波罗密,就是福德智慧二庄严。
还有六种法,可以作为这二庄严的因。就是我们平时要住于正念之中,才能行六波罗密,才能圆满二庄严。心如果不在正念当中,就不能行这六波罗密。这就是要具足六念,每天要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宝。因为皈依三宝,三宝就是我们依靠的对象, 所以不能忘了三宝。当你整天想着三宝,就是有智慧,这就是智庄严;当你念念不忘布施,不忘持戒,不忘诸天这就是有福了, 这就是福庄严。因此这六念是二庄严之因,六波罗密是二庄严之果。这是一因一果。所以要作好二庄严,每天要具足六念,要修六波罗密。
癸3、明二庄严分三
子1、以果利明 子2、以因利明 子3、以别相明今初:以果利明分三
丑1、菩萨具足二庄严得二种果
丑2、福智二严的不二性 丑3、结示今初:菩萨具足二庄严得二种果
经文:“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 受三恶苦,而其内心,不生忧悔。若能具足是二庄严,则得微妙善巧方便,了知世法,及出世法。”
释:这一段是以所得果的利益来说明二庄严的殊胜。佛告诉善生说:菩萨如果具足圆满了这二种庄严的话,就能真正彻底的



作自利利他的事业了。具体他就能做到,为了利益众生,能让众生得到快乐,自己宁愿接受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那么长远的、那么剧烈的、那么难忍的痛苦,这菩萨都愿意。只要能让众生得到利益,他宁愿受这三恶道的苦,但是他的内心永远不会因此而忧愁烦恼。不会因此而后悔,他欢喜这样做,更别说其他舍身命财都成了最小的忍辱了。一旦圆满具足这二庄严,他就有能力这样做了。这是从代众生受苦为例而说明这二庄严的殊胜。
如果菩萨能具足这二种庄严,他自然而然会得到微细、绝妙的善巧方便。他有方法救度众生,根据众生的需要,根据众生的实际情况,他会想出很恰当的方法去救度众生。就是说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境界,无论遇到什么难解决的问题,菩萨都能有办法解决。而且能办的人心服口服。因为他了知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他用这些方法,针对实际问题会恰当的去解决。所以世出世间的一切事没有他办不了的。这是从救度众生这一方面,来说明二庄严的殊胜。即从二庄严之果来说明,修这二庄严的重要性。
丑2、福智二严的不二性
经文:“善男子,福德庄严,即智庄严;智慧庄严,即福庄严。何以故?夫智慧者,能修善法,具足十善,获得财富,及大自在。得是二故,故能自利,及利益他。有智之人,所学世法, 于学中胜,以是因缘,便得财富,及大自在。菩萨具足如是二法,则能二世自他利益。智者若能分别世法,及出世法:世间法者,一切世论、一切世定;出世法者,知阴、入、界。菩萨知是二法因缘,故能二世自他利益。”



释:这一段佛主要告诉我们福德、智慧二庄严是一,不是二。佛法里面的道理,都要联系起来学,才能融会贯通。世出世间法不二,有联系;众生和佛不二,有联系;因和果不二,有联系等等一切佛法都是不二的。这就是进入佛智的不二法门,是最高的境界。我们现在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佛在这里告诉我们:福德庄严本身就是智慧庄严,智慧庄严也就是福德庄严。何以故?佛就用实际例子说明:一个有智慧的人
(智庄严)他才能知道修善(福庄严)。能修善的人是有智慧,没智慧的人他不知道去修善,他会自私自利。这就是不二的原理。如果他这善法修到圆满的境界以后,具足了十善法,他就能获得大量的财富,这就是有福报。他就可获得大自在,不受一切烦恼惑业的束缚,这就是大解脱。他得到大自在,大福报都是建立在智慧的抉择上面。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他这抉择就会错误。故说福庄严就是智庄严;我们想一想,一个有大福报有财富的人,一个得大自在整天没有烦恼的人,他不但自己得利,而且会用他所拥有的这些财富和智慧,去利益他人。他有这个善巧方便,对他来说并不费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再是智慧庄严也就是福德庄严。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学习一切世法,都会超胜他人,都会得第一。有智慧就会干世间事,别说修佛法了。干世间事情他都是独一无二的,以此因缘他所作的事业,也是世间最胜之业,他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这样的人也就能拥有大量的财富,得大自在。这都是他智慧的结晶,有智慧相应就会有福报。故说智慧庄严也是福德庄严,福德庄严也是



智慧庄严,这两者是不二的。
具足福德、智慧这二种庄严的人,他不但在今世能自他利益,在后世也必然能自他利益,在二世当中有能力作到自利利他。因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分别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就是他能了知世出世间的一切因缘果报,就能作到两世之中的自他利益。
什么是世间法呢?从学识方面来说,就是世间的一切言论、技艺等这些世间学问,包括世间的一切知识;从修行方面来说,一切内外道所修的四禅八定,这些世间禅定。这些都属于世间法。
什么是出世间法呢?就是五阴,即是对我们这个身体的剖析; 十二入、十八界这些对自身和外界的真实认知。看破身体的无我,看破万法的空性,看透这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的无常性, 就会得到出世间的解脱法。
菩萨了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二法的生灭因缘,通达真俗二谛之理,超越分段生死,故能二世自他利益。
解词:一、五阴——也叫做五蕴,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叫做五蕴,也叫做五阴:
1、色蕴:即一切色法之类聚,就是一切物质的东西都叫做色蕴。现在科学的研究,都在这个色蕴里面在运作,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再高的科技都是停留在物质方面。
2、受蕴:就是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通过接触外面的境界,内心产生的感受叫受蕴。
3、想蕴:就是眼触等所生之诸想。就是眼睛看见外面的,耳



朵听见的,鼻子闻到的,思想想到的,身体触摸到的。即六根对六尘境界产生的这些认识,留在意识里的影子,就会使我们产生妄想。这一切的妄想就叫想蕴。
4、行蕴: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就是意志与心之作用,它是无常性,迁流变化的意思,这叫行蕴。
5、识蕴: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就是认识了别。眼睛看见什么东西能认清,是黑的、白的、长的、短的、圆的、方的。眼睛一看就能认识,这叫识蕴。
五蕴是总一切有为法之大别
小乘多数派别,由于对五蕴的分析,得出“人无我”之结论。主张“人我”为五蕴的暂时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
大乘学说不仅否认五蕴和合体( 人我) 之真实性,亦否认五蕴本身之真实性,进而发展( 法无我) 之理论。
二、有为法——泛指由因缘和合所造作之现象。从狭义而言,特指人的造作行为。亦即一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之现象。而以生、住、异、灭四有为相为其特征。相对于永久不变,而绝对存在者,就称为无为法。
小乘则着重以有为来说明人生无常。
大乘则扩大为对世界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之分析,说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蕴为有为法,有为法须籍因果之关系始能成立。故亦称有果。
三、无为法——无造作之意,是“有为”之对称。



即非由因缘之造作,离生灭变化而绝对常住之法,为涅槃之异名。系断除我、法二执所显之一种法性,此法性涅槃最胜。
四、十二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总称十二入,也叫十二处。入者,涉入、趣入之意。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识,故称入。六根、六境为生六识之所依,故称处。
五、十八界——此六根(能发生认识之功能);六境(为认识之对象);和以感官缘对境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合为十八种,称为十八界。
乃指在我人一身中能依之识、所依之根、与所缘之境等十八种类之法。界为种类,种族之意。谓十八种类自性各别不同, 故称十八界。而六识是由十二处之意处而展开。故十八界或十二入,摄尽一切法。
丑3、结示
经文:“善男子,菩萨虽知世间之乐,虚妄非真,而亦能造世乐因缘。何以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以上所说皆求世间福报,一个有出离心的人,都不求世间人天福报。况且一个大乘菩萨却要求世间福报,这是为什么呢?佛在这里为了断疑生信,作一个总结性的开示。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菩萨内心清清楚楚知道,世间这些快乐是虚妄不实的,但他却要造世间快乐的这种因,却要求世间的福报,这是为何呢? 这是菩萨为了更好的深入世间,利益众生之故才这样求的,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



菩萨所求世间这些最殊胜的东西,他就一个目的,能圆满的利益众生,不是自己享受。我们世间凡夫求福报,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为了享受人生这暂短的快乐。和菩萨的发心是截然不同的。
菩萨发心为利他而造世间乐因,自利必然就在其中;凡夫发心为自利而造世间乐因,但往往却会给自己带来苦果。因为没有智慧,为了自私自利发心做出来的,得的是不好的结果。这就是想求快乐而造下了苦因,想自利却成了自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发菩萨的利他之心,要牢记这个真理——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
子2、以因利明分三
丑1、二庄严有二正因
丑2、以布施为因,具足福智二庄严丑3、布施具足六波罗蜜
今初:二庄严有二正因
经文:“善男子,是二庄严,有二正因: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修是二因,虽复流转生死苦海,心不生悔。复次,菩萨具足二法,而能庄严无上菩提:一者、不乐生死,二者、深观解脱。是故亦能二世利益,了知法相,得大智慧,能令自、他财命增长。”
释:上一段是从二庄严所得果之利益来说明福智二严的殊胜。这一段是从修因来说明二庄严所得利益的殊胜。从不同角度来说明福智二庄严的殊胜利益。
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这福德智慧二庄严,有两种正因。



只有修因才能得果。第一个是“慈”,有慈心就能拔众生的苦; 二是“悲”,有悲心能给众生快乐。拔苦与乐就是在利益众生。但要建立在慈悲二心之基础上,所以这慈悲二心就是二庄严的正因。这是关键性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那就要修自己的慈悲心了,没有慈悲心也不可能作这二庄严。
如果修集慈悲二种因心,虽然未得解脱,你自己还在生死海中流转,但自利利他的这种心,这种坚定的信念不会改变,不生悔心。主要是心要坚固,虽然烦恼没有断,但是我们心坚固的话,会慢慢修下去。
还有如果菩萨具足两种法,就能庄严无上菩提:一是不乐生死。就是能观生死过咎,厌患生死。二是深观解脱,就是能深观涅槃微妙功德。这两条就是前面学的得解脱分法的关键。现在这里说福智二庄严的正因,也是这两种法:一是不乐生死就是观生死过咎;第二是深观解脱就是能深观涅槃功德。这两种法是解脱法,有了这两种法,就具足了菩提的了因。有了慈悲两法,就具足了菩提的生因。慈悲是菩提心的生起之因,解脱法是菩提心的了因,故能庄严无上菩提。能做到虽在苦海中流转而心不悔。有慈悲二心就是福智二庄严的正因,也是菩提之生因。有了厌患生死、深观解脱二种法,就是具备了出离心,也是福智二庄严的正因,即菩提心之了因。
前面慈悲二心,是救度众生的福德庄严;后面的庄严无上菩提二法,是成就无上菩提的智慧庄严,因福、智二庄严是不二的, 故这四种法都是无上菩提之正因。是故只要了知法相,也就能在



今生后世这二世中作自他利益。因为有心不生悔的坚定信念,了知法相就能得大智慧,这才真正能令自他财富、寿命都能增长。
丑2、以布施为因,具足福智二庄严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是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 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 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悯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菩萨若施所亲爱处,为报恩故;若施冤仇,为除恶故。”
前面是总示修福、智二严之因,所得的利益;这一段谈到具体的行法。以布施为因,具足修福智二庄严,这里有三层含义:
1、菩萨以慈悲为因,具足了福智二法以后,他虽在生死苦海中流转,而心不生悔。具体表现有二种情况:一是在作一切布施之时,不论外财、内财,都能布施。外财就是我们所拥有的钱财, 内财就是我们身体内部的身分肢节。不管外财内财都能布施,叫一切施。作一切施时,他能不生忧愁后悔之心,有坚定的布施之心。是自然而然流露的布施之心,不是强为的,所以没有一丝一毫退悔之心。二是当他遇到许多恶事加于己身的时候,而能堪忍。当遇到恶人、恶境加身之时,因他有强烈的慈悲心做为基石; 有福德、智慧两种厚德的庄严,所以他也会自然而然的忍受一切恶事。能没有一丝一毫怨气的忍受。他这种忍受没有痛苦,因为有慈悲心做基础,他会怜愍对方的无知,而忍受一切恶事。这些



都是悲心自然流露的一种本能的忍耐力,所以他忍过去以后内心没有痛苦,没有烦恼,只有法喜和怜愍,这就叫大自在。
我们凡夫不能自在,比如说今天有人骂了你,你虽然和他对骂了一场,面且你骂赢了。你会一晚上睡不着,心里愤愤不平就是不自在,你被烦恼束缚着,因此不得自在。菩萨不是这样,菩萨你要什么?我可以布施给你什么。你骂我打我,甚至要我命, 我心里一点不生气。因为菩萨经常正念现前,第一个观察你无知我怜愍你,第二个观察这一切都是无常的,能看透这些假象。所以菩萨的内心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是没有一点怨气的忍耐,这样的忍辱是真正的忍辱。你骂过去以后,他该怎么还怎么,他心里乐呵呵的,没一点烦恼。这是真功夫,这才叫做大自在,这是第一层含义。
2、正因为菩萨在布施时无有退悔之心,所以他布施时能正观福田和贫穷田。内心有烦恼就没有智慧了,智慧不现就不能正念观察。只要没有烦恼,内心正念始终现前,这就是智慧。经常与慧共行,就能用智慧观察,看在哪一个田地里下种,该怎样去种福田。
当菩萨为欲增上自己的福报资粮,就会在贫穷田里下种。就会救济一切贫苦,布施一切穷人,解决他们的急需。作这些事情就会增加自己的福报。
当他为欲增长自己无上微妙智慧资粮,他会在福田里下种。福田就是供养三宝,三宝是良福田,他会广修供养,给自己修智慧福报。



当他为了报恩,他也会在福田里下种。父母、师长也是我们的福田,他会以报恩的心,供养自己的父母、师长,以报养育教导之恩。
当他生起怜愍心,为了让自己的慈悲心增长,他会在贫穷田里播种。
当他为了舍离一切烦恼,他会在福田里播种。供养三宝,修学佛法,就会断除烦恼。因为佛法能让我们断烦恼开智慧。
当他为了成就一切清净功德,就会施于贫穷。
当他为欲增长一切快乐之因,想离苦得乐,施于福田。因为三宝这良福田,能使众生离苦得乐。
当他为欲舍离一切苦因缘,断除生死之苦因,应在贫穷田里播种,救他人离苦,就是自己在离苦。因果就是这样,你帮别人是什么?你就会得什么果。你不杀生,自己得长寿;你救别人离苦,你自己得离苦。
以上是菩萨从布施这一方面,修因得果具体的几点行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以佛的教导而行,就能增长福德智慧资粮。
3、当菩萨在布施给他所亲爱之对象时,他不是贪着这种亲爱,不是这种我爱执。而是对亲爱之人以报恩心去作布施。比方说给父母供养东西,若以菩萨的心态,功德会成倍的增长。如果你用凡夫的心,同样给父母供养东西,但是功德却很少。所以对亲爱的人要以报恩心去布施。不能以贪爱心布施,这种我爱执是有害的烦恼心所。
菩萨给他冤家作布施的时候,他是为了化除互相的恶缘,化



敌为友,解怨除恶。而不像凡夫一样用傲慢心、用求回报的心、用征服的心去对怨家施恩。这些心是不良的心态,不良心态作同样的布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我们要学菩萨正确的发心,而对怨、亲作布施。
丑3、布施具足六波罗密
经文:“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则名为施波罗密。菩萨施时,离于悭心,名尸波罗密。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罗密。所施之物,手自授与,名精进波罗密。至心系念,观于解脱,名禅波罗密。不择一切怨亲之相, 名般若波罗密。”
接着佛讲布施一法里面具足六种波罗密。菩萨见到向自己来求索者,先要观想,他像自己的独生子一样。自己的儿子来向自己求索财物,我们会毫不犹豫的一切给予。这样对求索者作一子想,你就会随心随力,不论多少布施对方。想法不一样,作法就会有分别。这样的观想会消除我们的分别心,成就布施功德,这就叫“施波罗密”。
菩萨在布施的时候,自己内心没有一点悭贪心理。就是说在布施时,对自己的财物没有一点舍不得给他的心理。毫不吝啬财物,一心一意作布施,这就叫做“尸波罗密”。尸就是戒,离于悭心就是持戒。
在布施的时候遇到求者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作一些不随自己意愿的事,对于一切毁誉之言你都不在乎。赞叹不喜,毁呰不嗔,能忍一切求者之言,这就叫“忍辱波罗密”。



对于所布施的财物,自己拿来亲手给对方。你自己亲自布施就是精进行道,这种亲手布施叫“精进波罗密”。
在布施的时候能至心系念,观察解脱法的殊胜。这种观法叫“禅波罗密”。
在布施的时候能不择怨亲之相。作到平等遍布施,说明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叫“般若波罗密”。
所以布施的时候要正确的观想、正确的发心,亲自如法的去作,就会具足六波罗密。其他五波罗密,亦同此观。
经文:“善男子,如诸众生贪心杀时,一念具足十二因缘;菩萨施时,亦复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庄严。”
以上布施一法具足六种波罗密,接着又用比喻来说明这条真理。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比如说众生在用贪心去杀害一个生命的时候,他这一念当中就连结起了十二因缘的锁链。就造成了六道轮回的因,也就是说他这一念杀心,就已经造下了生死流转的轮回因,所以说具足了十二因缘。做恶业是这样,以此为例反过来说做善事也是一样。菩萨的一念布施之心,也会具足六波罗密。因为这一念布施的善心,已通向解脱道,已造下成就菩提之因,所以这就名为功德智慧二庄严。
这是从修因所得的利益来说明二庄严的殊胜。
子3、以别相明分三
丑1、福智庄严之相 丑2、庄严无上菩提五法丑3、具足二庄严十四相
今初:福智庄严之相



经文:“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造作不共法之因缘,名福庄严;教化众生,悉令获得三种菩提,明智庄严。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能调伏众生,名智庄严;同于众生受诸苦恼,名福庄严。菩萨能令一切众生离于恶见,名智庄严;能教众生住信、施、戒、多闻、智慧,名福庄严。”
释:这一段是从外相来说明福、智二种庄严。首先是福智庄严之相,有三组:
1、佛告诉善生,善男子,如果一位大菩萨,他修行造作成佛的十八种不共法因缘。就是他自修成佛之因,这叫做福庄严。因为成佛是大福报。
如果教化众生,让一切众生随其根性都能获得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这三种菩提,这叫智庄严。让众生都成就菩提道这是大智慧,故名智庄严。
2、又善男子,菩萨有能力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去调伏众生,这叫做智庄严;如果菩萨为了救度众生,深入轮回,在世间和众生同受苦恼,这叫做福庄严。因为有智慧才能善巧方便调伏众生, 所以这就是智庄严;因为有大福报才能深入到轮回里面,行菩萨道救度众生, 这就是福庄严。
3、菩萨有能力让一切众生,都离开邪恶知见,回归正知正见,这叫智庄严。离开邪见得正见就是有智慧,有智慧才能辨明邪正。让众生得智慧,可以增长自己的智慧,故名智庄严。
菩萨能教众生心安住于信心,布施、 持戒、多闻、智慧等这些出世善法之上,行善得福,故名福庄严。



这三组福智庄严之相,都是修因得果的因果关系。不论信与不信,如是因如是果。能这样做,最后都能得到福报和智慧,故名福、智二庄严。
丑2、庄严无上菩提五法
经文:“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何等为五?一者、信心,二者、悲心,三者、勇健,四者、读诵世论,不生疲厌,五者、学诸世业,亦不厌之。”
佛又告诉善生说,一个大菩萨若能具足以下五法,则能庄严无上菩提。从理论到实际,又回到实际生活当中,回到具体的修行方法上来,这五法是:
一者、信心:学佛的信心很重要,因为无上菩提是出世间之法,是我们凡夫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要想成就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全靠的信心。出世间成佛是我们不可知的境界,佛的所行境不是凡夫众生能想象的,所以学佛全靠的是信心。
因此经里面告诉我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信心是一切修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信心能长养我们一切的善根,成就功德。就包括我们念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 没有信心,怎么也念不进去。发自内心,至诚恳切的信心,才能真正的念下去。
我们要信什么呢?我们要信诸佛圣人的言教。因为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佛知道;我们不明白的事情,佛明白;佛说的话是圣言量,真实不虚。要相信佛不会骗我们,佛也没有必要来骗我们。佛把真实谛理告诉我们,我们只要相信佛语真实不虚就行了。要



相信佛揭示的宇宙实相,相信佛说人生真相,都是真实不虚的。相信出世法的真实谛理,相信三宝有无量功德,不是我们凡夫所思议的。这些都要靠我们去信,如果不信,你怎么能修行呢?
要深信因果的真实不虚,有因必定能感果。相信恶因得苦果、善因得乐果的这个道理。要相信自己的佛性,和佛是不二的。相信自己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要相信菩提是可得之法,只要按佛的教导修下去永不退转,自己定能得到无上菩提。只要你愿意做,持之以恒的做下去,这些都能得到,这是信心。所以学佛一定要有信心,要有坚定不变的信心,就能庄严无上菩提。所以一定先要修信心,学佛人不修信心不行。佛在这里告诉我们第一个法,一定要有信心:对自己要有信心,对佛要有信心, 对求无上菩提要有信心。
二者、悲心:佛教我们怎样生悲心,怎样修悲心,因为悲心在修行当中最重要。诸佛菩萨都有大慈大悲之心。反过来说,没有大慈悲心的人,是成不了佛的。凡是成了佛菩萨的一定会有大慈大悲之心。悲心具足才能生起成佛度众生的大菩提心,悲心生起才能成就。一个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悲心,也就没有佛心,因为佛心是以悲心而庄严的。有了信心之后,就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悲心,直到增长成大悲心。具足悲心之大菩萨,就能庄严无上菩提。所以学佛在具足对三宝信心的前提下,一定要修习悲心。前面第三品里面,佛己经讲了三十六种生起悲心的观修方法,我们要下功夫去观修培养,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三者、勇健:就是要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修行本身是很苦的



一件事,没有那么一帆风顺。行菩萨道更是要无量劫难行能行, 难忍能忍,舍内外之财。外财舍国城妻子,内财舍头目脑髓,而永不退心。没有一种勇健的大无畏精神,是很难作到的。所以要勇猛精进,恒心不退的修行,一定能成就无上菩提。这样做就是在庄严无上菩提。
我们把这用到世间,无论你干什么事业,对你的事业要有信心,第一个是信心。第二个要有悲心,你对周围的同事、员工、领导要有慈悲心,你没有慈悲心是不行的。第三个你要有勇猛精进的心,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能坚持下去。佛说的这些法不仅能用在修行上,而且能用在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干事业当中,都起作用。
四者、读诵世论,不生疲厌。菩萨清楚知道一切世论虚妄不实,与修菩提道毫无意义。但是于利益众生却能起作用。因此为了利益众生,他能认真的去读诵学习世论,而且不因之无用而敷衍了事。他会认真去学习世论,不生疲厌。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只要与众生有利作什么都行。
五者、学诸世业,亦不厌之。菩萨学干世间的事业也不疲厌。虽然为修行成就解脱道,世间这些东西虚妄不实,有些还会影响自己修行。但是菩萨他不厌恶世间的事业,为了利益众生, 他学习作世间的种种事业。也会尽心尽力的认真去做,也不因于与修道无关而厌恶。因为他知道做这些事虽与自己修道无关,但可以利益众生。因为能利益众生,就是在修菩提道,也是在庄严无上菩提。故能读诵世论,学诸世业,心无疲厌。



丑3、具足二庄严十四相
经文:“善男子,菩萨具足二种庄严,则有七相。何等为七? 一者、自知罪过,二者、不说他过,三者、乐瞻病人,四者、乐施贫人,五者、获菩提心,六者、心不放逸,七者、一切时中, 常至心修六波罗密。
善男子,复有七相。何等为七?一者、乐化怨仇,二者、化时不厌,三者、要令成熟解脱,四者、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五者、能忍一切恶事,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七者、见破戒者,及弊恶人,心不嗔恚,常生怜悯。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是七相,则能自利,及利益他。”
佛又说出具足二庄严的十四种相,就是能庄严菩提的十四种外相。佛告诉善生:善男子,一个具足得到福德、智慧二种庄严的菩萨,他行于世间,表现在外会有七种行相。换句话说,他能做到这七件事。我们现在对照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能做到你就是菩萨。如果做不到,赶快向这方面靠拢学习。这七件事是:
一者,自知罪过。他有自知之明,他一定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过,知过才能改。我们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更谈不上改。菩萨知己过,知过能改。
学佛修行一定要能发现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对自己下一番功夫,这一条很重要。我们凡夫身在错误当中,始终认为自己很正确。即就是别人提出来,他还要辨解,他不知道自己在错误当中。一旦知道自己错误以后,就要下功夫改,想改又得费一番功夫。因为我们的烦恼太重,知道以后还是改不过来。比如说大家



都知道,发脾气是既伤自己又伤别人,你知道自己爱发火,已经因自己发火做错了许多事情,得罪了许多人,失去了许多好时机。对你的事业,对你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你已经知道了,但是要改,又改不了,必须通过修行才能改。你知道了,遇到境界现前,你能忍住不发火就是菩萨。你忍不住,就是凡夫。我们大部分人从来就没有检查过自己,一生让烦恼操纵着,吃了许多的亏,走了许多冤枉路。但总不能醒悟。只有对自己下一番功夫, 检查自己身上有什么毛病、习气、过失。先要发现,发现以后这才能下功夫改。要改的时候还要下大功夫。不下功夫,发现也改不了。
菩萨因为具足福德、智慧二种庄严。有智慧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有福德就会改变自己的错误。自己改变以后,他做什么事业都能成功。所以这种菩萨精神,每个人都应该学,也必须学。如果你不学,不这样做的话,今生就会白白的空过,你会带着毛病习气最后死去,在六道轮回里面继续轮转。所以菩萨具足二种庄严,就能自知罪过。
二者、不说他过:这也是我们人人最容易犯的一个过失。佛最清楚众生的心,因此在修习发菩提心的第二组五事里面,第一个就是不见他过。这里是不说他过,在后面六重戒里有不说四众过。说明说人过失造口业最厉害。我们都应该对自己深思一番, 即就是你不学佛,你不想解脱。难道你今生不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吗?你不想让你的事业好一点吗?不想让你的家庭幸福一点吗?你要得到这些,你必须做到不说他过这一点。菩萨对于他人



的过失,从来不去向人宣说。一个菩萨,绝对明知其过失。因为菩萨都有他心通,你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菩萨心里清清楚楚,但是从来不向别人说。不见他过,不说他过,这是菩萨的高风亮节。
我们凡夫众生最容易见到别人的过失,也最爱说别人的过失。因说别人过失给自己招来许多烦恼,许多是非就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所以这个不说他过,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应该好好训练的一种功夫。向菩萨学习,你能不见他过,不说他过, 你就是一个菩萨;你能见到别人过失,能说别人过失,你就是个凡夫。所以菩萨有福德、智慧而作庄严,就能作到不说他过。
三者、乐瞻病人:《梵网经》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自己要修福报,照顾病人是第一福田。从家里来说, 父母有病,兄弟姐妹有病,家里人有病,要好好去照顾;在团体来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谁有病,应好好去照顾、看护;以修行人来说,同参道友之间、师兄弟之间谁有病,更应好好去照顾; 在路上碰见不认识的人有病,应主动去照顾,安排他治疗,他住院或者是有人照顾的时候你再离开。
因为看望病人这是一个大福田,是给自己修福。不是我照顾他,而是他有病让我有机会修福报,你还应感谢此病人。菩萨行于世间,他主要目的是利益众生,所以菩萨特别对于被病苦折磨的人,更是加倍关心。被病苦折磨的人最痛苦,对于菩萨来说这些人最需要去照顾。所以菩萨喜欢瞻视病人、照顾病人,解除他人病苦,这是菩萨的一种精神。故一个福慧具足的菩萨,自然而然乐瞻病人。



四者、乐施贫人:贫穷的人也是世间最苦之人。衣食无着, 温饱都成问题,所以他是最痛苦的人。也在菩萨关心救度之列, 所以菩萨乐于布施救济贫苦众生,使他们脱离贫困。扶危济困是一个菩萨的职责。所以具足福慧二庄严的菩萨,常常乐施贫人。
五者、获菩提心:这是菩萨的发心,菩萨的目标。前面学过只有行六波罗密可以得到寿命和财富,而且只有菩萨能行六波罗密。那么什么人能成为菩萨呢?只有善业因缘和合发菩提心,才能成为菩萨。所以菩提心对一个菩萨来说就很重要。菩萨能具足二种庄严,就能获得菩提心。菩萨之所以能行于世间救度利益众生,就是他有坚固的菩提心作为后盾。所以他在行菩萨道时,会念念不忘自己获得的坚固菩提心。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即是魔业”。对一个菩萨来说,把这提到最高境界。你今天把发的菩提心忘掉, 你修的一切善法都是魔的事业,不是佛的事业了。说明菩提心对行菩萨道的重要性,所以要具足正念,念念想着自己所发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你的责任就是救度众生。我们生在这个世间主要任务就是利益他人,不是利益自己。但是众生恰恰相反,一生都在自私自利之中,所以我们一生都在痛苦、烦恼里面逃不出来,关键都是没有菩提心。
六者、心不放逸:心不放逸就是常行精进,一个菩萨无论做世间什么事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界,无论遭受多大的痛苦, 而他的心始终在菩提正念上面,不会退心。菩萨的心从来不会放逸、懈怠。



有些人一天拜佛拜多少遍,念佛念多少声,诵经诵多少部, 看的很精进,这叫身精进。我们要像菩萨一样心精进,所谓心不放逸,就是每个念头都在菩提道上面,都在正念上面。所以不管遇到什么境界,都是正念现前,都能泰然应对,不会做错事情。
七者、一切时中,常至心修六波罗密。因为菩萨心不放逸, 一直在菩提正念上面,一切时中: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他能至心的修这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法。
由于菩萨心不放逸,所以他才会在一切时中至诚的修这六波罗密。他能做到一切施,一切时施。布施的时候一切施,就是内外财都能施。一切时施就是什么时候他都会布施,他常行布施; 他能做到清净的持戒,有犯就知道马上去忏悔回复清净;他能忍一切恶事,难忍能忍;他能精进的修行,会广学多闻,唯慧是业; 他能深入禅定,心不散乱。这个禅定不一定打坐,真定的功夫, 就是无论行、住、坐、卧心常在定、不散乱。我们的心在什么地方呢?我们的心没事就想找几个人聊聊天,一旦一个人静下来, 要么就打瞌睡,要么就打妄想。干世间没意义的事情很精神,一静下来就昏沉。我们心太散乱,这都是修行的障碍。菩萨心常在定,他能深观生死过患。有生必有死,死了以后继续投生,投生再死,这分段生死永远没有止息的时候。在六道里面不断的轮转受苦。菩萨能深见这生死过患;他能深观涅槃功德。成就般若智慧。他会在一切时中,至心修这六波罗密。
佛告善生,除了以上这七种行相之外,一个具足二种庄严的



大菩萨,还能做到以下七种事情。以上七相是菩萨的自行之德, 以下七相是菩萨的化他之能:
一者、乐化怨仇。菩萨不会和众生结怨。对于以前有怨结的众生,他会主动想方设法去化解。这很重要,我们今生在心目中或多或少都有怨结之人,在你临终前最好把这些怨结化解了。如果今生的怨结不化,来生就是互相杀害的大怨仇,因缘会遇就形成仇杀。因果相续,会不断的增长这个势力。今生小的怨结,包括你家里人今生是亲人,来生就会形成怨家,就互相杀害。所以最好是在你临终前,把你今生和一切人所结的怨结,从内心化掉。所以一个菩萨他会经常想着,我要化解怨仇,因为他要度一切众生,他会怨亲平等的利益众生,所以他先要化解怨结,才能教导、度脱一切众生。这是菩萨有乐化冤仇之心。
二者、化时不厌。菩萨化解怨仇时从不厌烦,因为你想化解,但对方对你的怨仇还是耿耿于怀的,他不可能了解你,所以要有耐心。要化解一个怨仇,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方和你有怨,所以对你说的每一句话,他都会认为你没安好心,格外提防。只有你自己用真诚心、忍耐心、忍辱的心。不厌其烦的, 冒着被对方斥责、怀疑、漫骂甚至被欧打的境况去化解,不断的用行动去感化。这一切具足福德、智慧二种庄严的菩萨,都能做到。这是菩萨有化时不厌之心。
三者、要令成熟解脱。菩萨度众生第一先要化解怨家,第二是要不厌其烦的化解。最后叫冤家要得到解脱,这才达到菩萨的目的。



因为菩萨化解怨仇的目的,是要救度这些和自己有怨仇的人。以慈悲心想救度他,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去化解。对于有怨的人,他是不会接受你的救度的,你说的再好,他绝对不接受。当一个人不相信你,而且和你有怨,你说再好的话,他是不相信的,甚至连听都不听。只有用真诚心,把这怨仇化解以后,让他从内心对你相信、佩服,对你不怨狠的时候,这时候才会接受你的救度。你讲的话他会耐心的听。所以菩萨一定要让自己的怨家,修行最后达到成就正果,得到解脱。不达此目的他是不会罢休的,菩萨救度他的怨家就会很有耐心。
菩萨这三相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们照佛说的去学去做,多大的怨家都会化解,没有化解不了的怨家。人心都是肉长的,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只要你真诚心去对待他,再有怨的人都会化解,慈悲心最有力量。进入慈心三昧,都是为众生,利益众生,没有一个人会反对你。这就是菩萨要令怨家成熟解脱之心。
四者、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著。菩萨尽自己所知,用世间的语言,世间的知识,尽自己的能力去教导众生。但是在教化众生的时候,内心不会贪著这些世间知识。这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既不伤正,又不留邪”如果贪著在世事里面,你没有把别人救度得解脱,会被别人把你拉下水。所以说自己首先要站稳脚跟,虽然教化众生,自己不贪著世间,心始终要放在菩提道上。菩萨始终不忘菩提心。
五者、能忍一切恶事。菩萨能常修忍辱,他能忍一切恶事, 做到难忍能忍。众生加于己身的一切恶事、恶缘、恶语他都能安



心的去忍受。因为他认识这些都是空无自性的东西,他己经看清了事情的真相,内心安住于无我之境。
众生因为有我,才不能忍。菩萨在无我的境界里面,所以他能忍受一切恶事。佛在《遗教经》里面说:“能忍之人,则有善法”“忍为有力大人”。能忍的人才有善法可得,才是最有力的大人物。不能忍的人是小人物。遇事就发火,就来气,就和人争执,这些人是最没有本事的人。能忍的人是最有能力的人,所以这些只有大菩萨才能做到。
六者、终不宣说他人所不喜事。别人不喜欢的事情,菩萨绝对不去向人宣说。因为菩萨是爱语、和语、柔软语,说的都是让人听了欢喜的语言。
菩萨会善护众生的自尊心,菩萨不但救众生的身,而且护众生的心。众生有自尊心,菩萨就护他这个自尊心,因为让众生欢喜,这才是菩萨的本意。他就为了让众生欢喜,所以他终不去宣说别人听了不欢喜的事,也不说让人听了生烦恼的事。就是说从语言上、行为上,从起心动念上,都要做到不能让众生起烦恼, 不能让人生气。这就是菩萨的心。
七者、见破戒者,及蔽恶人,心不嗔恚,常生怜愍。菩萨这些想法、作法和我们世间完全不一样。凡夫见到破戒、蔽恶之人是什么心态?是嗔恚、是厌恶、是瞧不起,这都是我们的不良心态。但是一个菩萨看见别人破戒,他从来不去乱说,看见极恶的人,他也不生嗔恚心。他不会像世间人一样嫉恶如仇。嫉恶如仇好像是一种正义感。但在菩萨的心里,这些人都是他要救度的对



象,他怜悯这些人的无知。因为他要救度这个恶人,救度这个破戒的人,他不会生嗔恨心,不会嫉恶如仇。因为他知道嗔恚心是损害善法的烦恼心所,他不但能善护众生心,而且能善护自己的善心。菩萨遇到这些人,他会用怜愍心,去关心他、救度他。因为他知道这些恶人造下恶业,要受苦报,所以常生怜愍之心。怜愍这些人的无知。
如果一个大菩萨能作到如上七件事,具足以上七种行相,这个菩萨就能自利及利益他。
癸4、结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二庄严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多有诸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世尊勉励在家众。有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出家菩萨要修福德、智慧两种庄严不太难,因为出家是专门修行避免了许多恶的因缘。在家人要修这二庄严就很难。因为每天接触世间这些恶的因缘。所以要修集这福德智慧两种庄严,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说明在家人修行确实很难。但在家人难行能行,才是真菩萨。
总结:要圆满上一品学的自他庄严,菩萨必须具足修的二种资粮,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修这二资粮之因,就是修集六波罗密,还必须观修六念法。学人要明白。六波罗密布施、持戒、精进这三个是福庄严;忍辱、禅定、智慧这是智庄严。六念中念佛、法、僧三宝是智庄严;念戒、施、天是福庄严。
从得果方面,是为了利益众生,才要修得世间的乐果;从因



方面要有慈悲心,因为这二庄严的正因就是慈悲心,也是菩提心的生因,故要修慈悲心;从出离心方面;要观生死过患,观解脱功德。这两方面是菩提心的了因,也是二庄严的正因。所以要修具这四种法成就菩提正因,这就是关键。
从行相方面来说有三组,说明怎样作是福庄严,怎样作是智庄严。又有五法具足就能庄严无上菩提。又说明如果具足二庄严的菩萨,他会作到十四件事,而能真正的自利利他。因为佛为福慧两足尊,我们学佛就要学修福、慧二庄严。为了利益众生,亦应学世法,应干世间业。明白福智二庄严也要从修因去下手,从生活中作起,学佛就和我们很切近。
都要种福田,才会有收获。所以为了利益众生,也要修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利、他利。
修学佛法要福慧双修,这就是佛在这里说的福智两种庄严。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有福报也不行;一个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也不行。因此说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意思。佛是福德智慧两足最尊之人,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把这关键性的东西抓住。我们修行,不但要诵经、念佛、拜佛;还要学会供养三宝,救济贫穷, 做社会公益事业这都需要做。随份随力去做,这是给你自己修, 不是为别人做。



摄取品第十三


宗分
摄取品第十三




















五二一

辛2、化他摄众分四
壬1、总明以四摄法畜徒 壬2、无德有德畜徒利弊壬3、别辨在家出家畜徒 壬4、结显在家菩萨难胜
今初:总明以四摄法畜徒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
释:一个菩萨当他按佛上面说的都修行有成的时候,他就有资格可以教徒弟了。因为他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众生,教导别人也是行菩萨道,所以这一品佛就教怎样摄取众生。
从自利利他、自他庄严、福智二庄严,这三方面来劝说菩萨行的殊胜功德。从自利利他修因,自他庄严修法,到福智二严的圆满,佛都做了详细的开示。具足了菩萨的功德行相以后,就要开始以实际行动去摄化众生了。你有这种菩萨功行,就要开展教化众生的工作了。这一品佛就专讲,如何摄受教化众生的方法。
善生请问佛:“世尊,菩萨具足二庄严已,云何得畜徒众弟子?”就是说菩萨具足了福智二庄严以后,也就是做到前面的一切功德以后,要摄化众生的话,用什么方法去教化徒众弟子呢? 就是要在我们人世间行菩萨道,用什么样的正确方法,去教导摄化众生,请佛开示。
经文:“善男子,应以四摄,而摄取之,令离诸恶,增诸善法。至心教诏,犹如一子。不求恩报,不为名称,不为利养,不



求自乐。
释:菩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得利益。学这部经始终把这一条记在心里,我们所想、所行、所作把利益众生放到前面这就作对了。
佛告善生,应该用“四摄法”摄取弟子,让他们能远离诸恶,增长一切善法。就是让弟子要止恶行善。还要去至心的教导他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教导呢?就像对自己儿子一样的那种心态,你就能诚心诚意的教好弟子。内心也不要求弟子报恩;也不为自己的名称,不要有求名的想法;也不为得到利养,不要有求利的想法;更不求自己能得到安乐,不要有享受的想法。以这种无我、无求的心态,像对待儿子那样去关心教诏弟子。这才是一个为师者的正确心态,这才是菩萨之心。
佛开始教摄取弟子的具体方法,首先是用四摄法。这是佛教给每一个学佛者最好的一个方法。用在干世间事业上,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我们生活在社会人群当中,每天都要和许多人交往,要待人接物。看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不但是知识和技艺,更主要的是人际交往。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首先要搞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本事的人,有技术的人,你与大众都合不来,你这技术发挥不出去。一个没技术的人,他和大众都能合得来,和每个人关系搞的都很好,这个人以后他就会学到技术,会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所以说提升自己的道德,学会和人融洽相处,这是我们人生最主要的一门知识。
佛教的四摄法,就是学好这门知识的基础。如果把四摄法学



好,用这四种法就能摄取众生。摄取:就是让众生喜欢你,愿意和你共事的这种方法。用这四种方法把大家团结在一块。不管你干哪一个行业,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四摄法人人应该学。即就是不学佛的人,你也要在社会上干事,你也要赚钱,你也要养家糊口。学会四摄法:你在家里,可以把全家人摄受在你身边,全家人都喜欢你;你在单位,一个单位的人都喜欢和你接触; 如果你是一个领导,下面的员工,一切的人都愿意亲近你,包括你的上级。因此说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最大因素,这种关系是心灵的沟通,并不是虚假的外表。但是我们往往疏忽了这一点。
我们要用佛说的这四种方法,让众生喜欢自己,相信自己, 这样才会敞开心扉,将他内心的话告诉你。因为他相信你,知道你能帮助他解决内心的困惑,这就叫摄取众生。
解词:四摄法——就是用这四种方法,让众生相信你、喜欢你,亲近你,再用正确的方法去教诏。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其内容是:
1、布施摄:即以无所施之心,施授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
(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用这种方法来摄取众生,叫布施摄。
布施摄建立在菩萨慈悲心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慈悲心,你的布施是另有所图,那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布施了。一个菩萨以无所求之心,把佛法的真理讲给众生,这是法的布施;众生在贫穷、困难的时候,他需要财物。你把财物布施给他,解决他的贫困,



这叫财施;若有众生遇到恐怖的时候,你布施给他无畏,这叫无畏施。这三种布施都是建立在利益众生的基础上,要用正法引导众生出离轮回,走上解脱。彻底的离苦得乐,这是菩萨的最终目的。佛教里面叫: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你有什么欲望,我就满足你的欲望,最后引你进入佛的智慧。
2、爱语摄:谓以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 而依附菩萨受道。用柔软和蔼的语言摄取众生,叫爱语摄。人和人的交往,最直接的交流就是语言的沟通。我们就要从说话的语气等各方面,改变自己。有些人心很好,但是说出来的话很粗鲁,虽然是善心,但会形成: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让人错会你的意思。所以通过说话要将自己内心的这种慈悲,完全表达出来, 让对方领解。就要用爱语,这个爱就是站在爱对方的基础上,用这种语言去说。不是用自己的烦恼心,粗暴语言去说。世间许多做父母的,美其名曰教育儿女,但是内心都是烦恼发心。观察一下,当父母打骂儿女的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呢?可以说大多数都是嗔恨心在起作用,都是烦恼心。孩子做错事他就生气,生气就是嗔恨心,用这种心打骂儿女,你自己在造业。真正用慈悲心,打骂儿女你就是在行善事。从外相上看都是在打骂儿女,发心不一样,就是两方面的结果。所以一个菩萨行者起心动念最主要,不要看外相,这是爱语摄。
菩萨根据众生的根性而教。善言慰喻,用善而亲和的语言, 安慰众生。让他感到你在他身边,他能得到温暧。我们在家里也一样,做父母的对儿女应该是善言教诏,耐心的引导。做儿女



的对父母要好好的孝顺,说话也要柔和爱语。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恩,你要报恩,就没有权利对父母说话生硬。这也是对自己道德的一种培养。有些人天生就是性格直爽,说话又粗又快,声音又大,但是他内心没有坏心眼。但这种说话的方式、方法需要改变。这就是自己的不足,如果你不改变,好心说出来的话,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如果这种好心加上你的善言爱语,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要学说柔软语。
佛在前面一再教导,一个真菩萨说话要先语、软语、实语。先语就是主动问候;软语就是说话柔和不粗鲁;实语就是不说一句虚妄之言,不欺诳众生。菩萨用这种方法把众生摄受在自己跟前,给讲以出离之道,他才会接受。
3、利行摄:谓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这就是一切公益事业。哪里有灾难、天灾人祸就去赈灾、救
济。现在有很多佛教大德不断的作这些事情,这就属于利行来摄受众生的一个范畴。只说在嘴上不起作用,要用实际行动来作这些事情,这就是利行摄。
4、同事摄:谓亲近众生同甘共苦,以身作则摄受众生。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霑利益,因而入道。
信佛不信佛的人都知道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他能观见你应以什么形得度,观世音菩萨就会显什么形和你在一块生活,甚至和你生在一个家庭,他就跟着度化你。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说不定你的哪一位同事、朋友甚



至家人他是观音菩萨的化现,他在度你,你要看清楚。我们必须要把自己认清楚,要改变自己,要开自己的智慧之眼,我们就会发现菩萨。许多的菩萨行,就在我们人间。因为诸佛菩萨的现化,不一定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在云端里出现。诸佛菩萨的现化,就是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些人给你说一句话;有些人和你生活一段,让你在这一段得到教化,得到利益;因为菩萨能看来你时机成熟,跟着你的根性他来现化。因缘不具备他是不来的,所以菩萨是根据众生的根性随缘示现,而且菩萨的示现你不知道。有时你细心一下,过后你如果用智慧观察, 就会知道,这可能是菩萨示现在你身边。他有时还会显现很多毛病、缺点、错误让你不觉得他是菩萨,但是他目的是为度化你。有些现的是你的逆增上缘;有些现的是你的顺缘,所以我们要用智慧观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事情你若能正观,就会得到利益。不会正观,就永远在烦恼当中。这就是菩萨利用同事摄, 引导众生而进入佛道。
每个人进入佛门的机缘都不太一样,是谁引你进入佛门?有些是逆缘逼的你学了佛,有些是顺缘学了佛。不管怎样进了佛门都是菩萨的引导,我们要相信菩萨就在我们世间,佛菩萨在我们身边处处示现,时时示现。我们才有佛法可闻,我们才能进入佛门修学,关键要用智慧观察,认清已经在佛菩萨的保佑下,自己还不知道,还一天烦烦恼恼,不想改变自己。我们应该为自己高兴,每天有佛菩萨保佑、呵护着我们,还有什么烦恼?暂短的这几十年一晃而过,无常的世间就不值得你去留恋。在这个无常的



世间,难得的这人身;在这暂短的时空内,只有好好的修行,这才是我们最主要的事业。
所以这四摄法就是菩萨摄取众生的最好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应学这四摄法,你学的越深,自己得的利益越大。你学一点点, 就会从这一点点里面得到利益。我们学修四摄法,每天能得到佛菩萨的护佑,自己也会变成菩萨。
你今天出去用这四摄法开始和人交往,马上就会得到利益。包括一个家庭父母、儿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就用这四摄法。用你的真诚心和家人交流,就会出现不可思义的效果。也不发愁把家里人劝不过来。你没有用这四摄法去做,心是好的,方法是错误的,所以没有效果。
用这四摄法,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一个菩萨最高境界,他摄取众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名闻利养,不求世间福报。他摄取众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众生都度上解脱道,这是菩萨救度众生的最终目的。
降一个层次从世间来说,你学会这四摄法,当大家都喜欢和你接触的时候,你做事业可以做的更好。如果用佛的这四摄法, 用菩萨的精神你去赚钱,无论干哪一个行业都能赚到钱,你都是成功者。因为你的内心是正确的,基础正确,作法正确。把握住“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个真理,在世间做事你都会无往而不胜。
佛说一个畜徒众的菩萨,应该首先用四摄法将弟子摄受在自己身边。摄受以后怎么教呢?要令离诸恶,增诸善法。就是说摄



受以后,用佛的“四悉檀”之法教弟子离开一切恶法,增长一切善法。就要给他讲恶法的害处,现在造恶业,最后要受无量的苦; 讲你现在做善业,最后能得到无量的快乐。讲现在修无漏善,将来能成就解脱。讲因果法则,让弟子深信因果。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事情,增强弟子的信根,深入到佛法的修学之中。
解词:四悉檀——悉檀,意译作成就。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为四个范畴。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众生,故称四悉檀。佛之教法有种种差别,乍见似为矛盾,若总其教说,而有四悉檀之别, 皆为实义,而不相违背。
1、世界悉檀:即随顺世间之法,而说因缘和合之义。亦即以世间一般的思想、语言、观念、等事物,说明缘起之真理。例如人类系由因缘和合而存在,故非为实体。以人存在本是一般世俗之见,乃说适合世俗之法以随顺众人,令凡夫喜悦而得世间之正智。故此悉檀又称为乐欲悉檀。
2、各各为人悉檀:即应众生各别之根机与能力,而说各种出世实践法,令众生生起善根,故又称生善悉檀。
佛当时在世说法四十九年,没有一个固定的地点、时间,随缘说法。遇到这个众生有烦恼,佛就针对这个烦恼,根据这个众生的根机,给讲一个法,就是一个修行法门。碰见另一个众生, 根据他的根性,佛就又讲另一种法,都为了让你得到解脱。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是个总概念,并不一定是那么多的数字,就是说明佛说了许多法,这叫各各为人悉檀。
根据每个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教导,让你都能生起善根,所以



又叫生善悉檀。
3、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的贪、嗔、痴等烦恼,应病而予法药,此系为灭除众生烦恼与恶业之教。以其能断众生诸恶,故又称断恶悉檀。
4、第一义谛悉檀:即破除一切论议语言,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令众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称入理悉檀。
就是世间的一切议论,语言都被破除了,直接讲法的实相。法的实相之理就是佛的境界,证到诸法实相名为佛。前面说的都是假法,实相之理才是真法,故又称为入理悉檀。
佛在《法华经》里面会三归一,会三乘为一佛乘;开权显实, 开世俗人天善法,声缘出世间小乘善法,而显现诸法实相第一义谛实法,这就是第一义谛悉檀。
这四种是佛教化众生由浅入深的一种说法方式。意在摄受普度一切众生。佛法里面有很多理,如果不总体了解佛法,还以为佛法互相有矛盾。比如佛说世间法,他就顺着世间人说,积德行善做好事,从外相上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讲空,就是万法因缘和合无自性,就一切皆空。这就矛盾了,既然一切皆空, 为什么要讲相?因为对不同层次的人就会说不同层次的法,一点都不矛盾。就好像世间一样,在一年级教的是加减乘除,上了初中就开始教有理数,有了负数。在一年级来说,负数就不能成立; 但是到初中负数就成立了。
所以随着众生根机的不同,佛说的种种法,猛然一看好像有矛盾,实际是没有矛盾的。世间法认为是真的东西,但是站在出



世间法来说就是假法。真谛里面没有对待法,因缘和合无自性故称为空。真谛是透过世间一切法的假象,而看到事物的本体,都是空无自性。进入空性就不执著世间这些了。在世间有上下、来去、左右、前后等等二元对立之法,这是正确的。如果进入不二法门,因为都是空无自性,所以没有对待法,也就没有所谓的错与对、好与坏。凡夫众生就想不通了,因为那是佛所行境,我们没有修证到那个层面,只是知道了解一下。
所以佛法,乍看好像有矛盾,实际互不相违。特别是刚进入佛门的人,如果不按佛教的次第去修学,会把你搞得晕头转向。今天听这个师父讲的这个法对,明天听那个师父说那个法也对。因为八万四千法门,佛讲了这么多的法,都是为让众生进入解脱道。因为众生有种种的心,佛才说出了种种的经。如果众生根性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佛也不说这么多的法。所以进入佛门一定要按佛教的次第去学,你才能一步步走上来。按你自己的私心用度,随便去学,学十年、二十年最后还是不得其门而入,学的烦烦恼恼。这四悉檀就是说明法的分别。
诠论:佛告诉善生菩萨用四摄法摄取弟子,让其止恶行善。这里面有两层含义:
一是方法:正确的方法就是用这四种让众生欢喜的方法,让其先亲近自己。你如果和人有隔阂,想教导他是不可能的。必须先要把众生摄受在你跟前,让他欢喜和你接触,亲近你,内心和你打成一片,这时候才可以教导他,这是第一步。第一步作不到别谈后面的事情。



二是心态:为师的心态,对弟子要像对自己亲儿子一样关心、爱护,并以无所求之心,去至心教诏。
所以一个为师者,畜徒的目的是为令离开诸恶,增长善法; 其责任是至心教诏,犹如一子;其心态是不求恩报,不求名称, 不为利养,不求自乐。
壬2、无德有德畜徒利弊分三
癸1、无德者名相 癸2、有德者教弟子的正确方法癸3、畜恶弟子的过患
今初:无德者名相
经文:“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弟子者,名弊恶人, 假名菩萨,非义菩萨,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佛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佛之所怜念。”
释:这里说的是有德师父和无德师父教弟子的行相。首先看无德师父之相,佛告善生说:善男子,如果一个菩萨不依上面所教的“四摄法”摄取徒众,让弟子止恶行善;不能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的去至心教诏;用不正确的有所求的心态。这样的人如果畜养弟子,他就是一个极恶之人,因为他会损害了他人的法身慧命; 他就是一个假名菩萨,挂着菩萨的名,而不作菩萨的事;他就不是实义菩萨,不能行六波罗密,更不能行菩萨道;他就叫作旃陀罗, 旃陀罗是最下贱的种族,他在佛法中就像旃陀罗一样那样卑贱; 他就是臭秽不净的人,因为他的内心是臭秽不干净的;他就是在破坏佛法,不是在弘扬佛法。他会将弟子引向邪路,让佛法受到了染污,就是一个破坏佛法者。这人就是一个没有一点实际德行



的人。这种人会被十方诸佛所舍弃,不会被十方诸佛所怜念。
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修学佛法,只要依教奉行去作,就会被十方诸佛所怜念,被佛所怜念就会受到佛的加持,这是很殊胜的因缘。如果不被佛所怜念,就是被佛舍弃了的人,就得不到佛的加持力。这样的人,没有三宝的护佑,恶果马上会现前,在六道里面是很苦的。如果好好修学,十方诸佛时时刻刻在加被着我们,保佑着我们,就像有娘的孩子一样是块宝。所以作为一个佛弟子,一定要听佛的话,依教奉行,会得到无边利益。
癸2、有德者教弟子的正确方法
经文:“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
“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赡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有其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脱。若能如是勤教诏者,名义菩萨,是名善人、分陀利华、人中香象、调御丈夫,名大船师。”
有道德的为师者,用怎样的方法去教弟子呢?佛给我们说的很详细,一步一步引导怎样去做一个好师父?怎样去做一个好徒弟?佛从下面七个方面开示了教诏弟子的正确方法:
第一、随时教诫:就是不失时机的教诫弟子。这个随时指的是:当弟子正在起贪、恚、痴的这个时候,对症下药。弟子烦恼刚上来,他说话、做事都是在错误当中,做师父的马上能给他指



出来,及时把他改正过来,这就是能及时对治教诫。
从这一点说,一个真正要依止善知识的人,必须跟着师父学。不是说我拜个师父,又离开师父,几年不见他就是我的师父。你学不到什么,只有你跟着师父,随时指点。有贪结烦恼, 师父给你说法对治改过;起嗔结烦恼时,师父及时说种种法,让弟子消除嗔恚之心;起愚痴烦恼时,师父给说种种比喻,让弟子远离愚痴。
比如说当弟子的贪心烦恼发动,自己控制不住的时候,为师的给讲种种对治贪心之法。贪色的烦恼起来的时候,给他讲不净观,让弟子修不净观对治;当弟子嗔恨烦恼起来的时候,给他讲慈悲观,要让弟子修慈悲心,用慈悲观去对治;当弟子痴心烦恼起的时候,给他讲因缘观。观诸法因缘和合而生,都无实体,让其修因缘观对治。这几种方法都是要通过观修,才能消除,这叫作随时教诫。
佛陀的教育是很严密的教育,容不得一点假渗杂在里面。因为当弟子正在烦恼的时候,这时候的教诫最起作用,会在他的心灵深处扎下根,让他永记不忘,他才能彻底改变。
第二、教修闻、思、修三慧。佛说:其次要教弟子学习十二部经。听闻佛法,读诵佛经,这样广学多闻。首先让弟子止恶行善,随时教诫。以后要教弟子学习佛的经典。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要广学多闻。所以做师父的要教弟子学习佛的十二部经,就是经、律、论三藏教典,要不断的听闻佛法,我们要养成听法的好习惯;要读诵佛经。这样就会产生闻法的智慧,叫闻慧。



接着还要教弟子修禅定三昧,分别深意。这是修行产生的智慧。在禅定中可以开发智慧,叫修慧。
而且教弟子思维观察,分别佛法的深义。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什么是权法? 什么是实法?要能分别思维,这就是思维产生的智慧,叫思慧。
通过闻思修产生这三种智慧,将佛法从我们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内心的体悟,在佛法里面叫作证悟。
佛法的修行就是通过闻法,我们知道这个道理;通过思维观察,我们认可这个道理的正确性;通过修行,把这个道理融入到身心,达到内心的这种体悟,这就叫证悟。只有你证悟了以后, 才算真正的将佛法学到手了。没有证悟的,就还没有学到手,所以要教弟子闻思修。
第三、调伏妄执:“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调伏弟子的妄想和执着,调节其身心。教修六念法: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令弟子的念头经常想这六法。我们每天想的是世间法,世俗事。现在要观修六念法,将自己的心住于正念当中,把妄执变成正念心,这六念就属于正念心。让心常住于正念当中,让身常行精进,这就是教弟子修不放逸法。
第四、教修悲心:“赡养病苦,不生厌心。”要让弟子修慈悲心,教导弟子乐于瞻养病苦。通过照顾病人这种行为,增长慈悲心。就是要弟子喜欢瞻养照顾,服侍这些被病苦所缠绕的人,自己的慈悲心才会不断增长。佛在《梵纲经》里面说:“看病福田, 是第一福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最大,所以要教弟子瞻视病



苦。而且在瞻视病苦的时候,不要生厌烦之心,要有耐心,好好去照顾病人,培养弟子的慈悲心,一直到大慈大悲。
第五、教修忍辱:“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要教弟子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口骂詈,诽谤中伤, 恶言辱骂等语言方面的恶事;还有各种痛苦加于身心之事,都要堪于忍受,不生嗔心。
我们现在先从哪里练起?先把自己的面子放下。别说恶口、骂辱这些严厉的对境,把自己面子先放下。别人看不起你,你就受不了,那别人骂你打你怎么办?周围人都欺负你怎么办?你就不活了?所以要修忍辱。这忍辱的功夫,先从自己面子做起,不要顾面子。别人都看不起你、别人都在排挤你、诽谤你,你自己要看得起自己,要认为我是菩萨,这些境界正好让我修行,我高兴都来不及,还生什么气呢?除非你忘了你修菩萨行,忘了你是菩萨。那就用世俗的我执我见,用烦恼心,会让你痛苦不堪。所以心念的转变会使我们得到解脱,心念不转变就无法解脱。佛教给我们的这些方法,要靠我们认真思维观修。否则别说恶口骂詈,诽谤中伤这些事情,说实话我们都不好忍。因为我们都没有下功夫修,所以学了这部经在自己的生活当中,遇到这些事,首先想到我是菩萨,我要修忍辱。
再一个就观想一切都是无常法,最后总会过去的,心就能忍下去。要不你忍不下去,你会耿耿于怀,觉得别人都对不起你, 这最根本的关键还是我执在起作用。你有我,就会受不了,有我就会有很多痛苦。要教弟子修忍辱,不要生嗔恨心。请记着,生



一念嗔恨心,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痛苦后果,不管是什么理由, 你内心生嗔恨心,自己就会痛苦。要学会每天之中千万不要让自己生气,你这功夫就修成了。不管什么境界现前,我今天没生气,这一天没有白过,就在修行当中。假若你今天生了气,即就是你很有道理,别人全部无理,你一生气,你就是一个输家。我们要养成这个习惯,这就是修忍辱。
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有道理一生气就没道理了。你不生气你就会变成有道理。
我们不要用世间法的有理没理来对治,我们要用佛法里面的道理対治,只要你不生嗔恨心,你永远是有理的,你一生嗔恨心,你就是没理了。
第六、救苦除疑:“设其有苦,能为救解,除其弊恶、疑网之心。”作为一个师父对弟子的关心,要像父亲对儿子一样这样关心爱护。具体做法就是:为师者当弟子有病苦的时候,或者他有痛苦事的时候,你要能给解除痛苦。这是做师父的责任。弟子有病你照顾他,让弟子病好。他有痛苦事,你要解除他这痛苦事, 要关心他,能消除产生这些痛苦的因。做师父的应该知道弟子痛苦的根源在哪里,能消除他的苦因。治病必求其本,众生有身心的苦,做师父的要知道他的苦因。对他的苦因,作正对治,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痛苦。痛苦都是恶的因,所以为师的应教弟子把这恶因断除了。
又能消除弟子心中的疑网。就是弟子心中对法,对有些事情不明白、有怀疑,做师父的把道理给要讲清楚,消除弟子对法的



这种疑网。使其树立起正信,提起修行的勇气,这是做师父的责任。要让弟子有道心,不能混日子。要知道我们过一天离死亡近一天这是铁的事实,你今天耽搁一天,就浪费你一天的生命。所以说这时间很宝贵的,做师父的要提起弟子修行的勇气,要让弟子有道心。
第七、应机施教:“善知利根、中根、钝根。教钝根人,令生信心;中根之人,能令纯淑;利根之人,令得解脱。”做师父的要能善知众生的根性,要知道这弟子是什么根性的人。是上根利智,还是中根、下根之人呢?这个根主要指的是善根。有些人善根深厚,有些人善根浅薄,有些人是没有善根。弟子是利根、中根还是钝根做师父的心里必须要明白,你才好对病用药,才能应机施教。
没有善根或善根最少的人就是钝根人。佛说教钝根人的时候,只要让他对佛法能生起信心就行了。生信是最主要的,当人生起信心以后,他会自动学下去。没有信心的人你强迫着学,永远学不下去。你看世间那些小孩子,他喜欢什么,他学哪一门功课才会学进去。他不喜欢,做父母强迫让他学,他怎么也学不进去。要有爱好,所以对钝根人,为师的应该教他先对佛法生起坚固的信心,这是这类人的主要课题。
稍微有点善根但却不太深厚的人就是中根人,教中根人时, 要让他的信心增长、纯熟、坚固。因为中根人本身就有信心,但是信心不太坚固,有时遇到境界会退心。为师者教中根之人,要树立他对佛法坚固的信心,深信不疑,永久不退。这是对中根人



教导要达到的程度。
对上根利智善根深厚之人,就是对佛法闻一知十的这些人。要教他修出离之道,要他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求解脱。要他修解脱法,今生得解脱。这就是因机施教。
结语:“若能如是勤教诏者,名义菩萨,是名善人,分陀利华、人中香象、调御丈夫,名大船师。” 若能这样教弟子者, 这个师父就是真正作到了因机施教,对病用药之法。能这样教弟子,才算真正的实义菩萨,是真菩萨;是可名为大善之人;他就是芬陀利华,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最圣洁的白莲花;这位师父难能可贵,犹如有大力气的人中香象;能教化很多众生,是能调御众生的大丈夫。佛有一个德号叫做调御丈夫,佛就是调御众生的大丈夫,这个人也可以称为调御众生的大丈夫;他是能度众生到生死彼岸的大船师,就像船上的舵手一样,他可以把众生度到彼岸,说明这种人已经和成佛差的不远了。
佛讲的这些方法,等于拉着我们的手一点一点再教。学佛人要听佛讲的话,不要听人讲的话。人讲的话夹杂着自己的凡夫情见在里面。我们直接听佛讲的话,就是听圣人的话,一点一滴都不会错。所以这里佛给我们教怎样当师父,怎样当徒弟。下面会讲包括你怎样当一个国王,国王怎样去教化民众。所以这部经是佛手把手的教我们,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因为其他经典佛讲的都是宇宙实相,这些出世之法佛都有放光显瑞,都有神通道力表现出来。在这部经刚开始佛就没有这些,而且下面的听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最后还有五百乞儿在听法。说明佛是针



对我们凡夫众生讲这个法,教导我们在生活当中怎样去修学。这是佛法的基础课,但是这个基础课直接通成佛之大道,是一条捷径。如果能把基础课学好的话,在佛法里面你就会明白很多东西。你就懂得佛法是什麼,不需要再问别人。你也可以观察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样子,达标不达标,你自己完全可以知道。所以佛在这里从心态上,方法上详细的教导,使学人明确了修学佛法的总目标。
癸3、畜恶弟子的过患
经文:“善男子,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养畜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众生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破和合僧, 令多众生作五无间,是故剧于恶律仪罪。”
佛再提醒不能收恶弟子。前面讲的是无德的师父对佛教的损害,对众生的损害。下面是恶弟子,不听话的弟子,对佛教、对众生的损害。这一段佛就讲畜恶弟子的危害性。
佛告善生,善男子,宁愿做一个屠夫,在屠宰场一天杀无量众生,终不养畜弊恶弟子。杀一个生命都有无量的苦报,想想看杀无量众生,那是造大业、受大苦。佛在这里用这个作比喻说, 宁愿做一个屠宰场的屠夫,在一天之内杀无量众生的生命,这个罪过是很大的,但是也不能畜养一个不听教养的恶弟子。用这个比喻道理在哪里呢?佛在下面说:因为你发愿作一个屠夫,要干这个职业,每天杀这么多众生,这种恶的律仪,最后你自己一个人去地狱受果报,你一个人受苦堕落。假若畜养一个恶弟子,他



不听师父的教诲,但是又挂着佛弟子的名,甚至挂一个出家人的名。大家都知道你是学佛的,甚至你是出家师父。这名挂出来了,但是你不听师父的教诲,不听教诲你就学不到正法。你的我执又特别严重,什么事都要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不听师父的教诲。这样不分正邪,我行我素,与魔为伍,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会让无量的众生,由于这个恶弟子的影响去作恶。特别是出家人,出家人说一句话,有很多众生不明白佛法,一听师父说的,最容易信受奉行。因为你穿这身衣服是师父,以师父之相你会误导很多众生。这样就把善妙的正法被埋没,恶邪之法会增盛。这是最危险的一件事情。邪法增盛,以后会让许多的人,认为邪法就是佛的正法,因为这位师父就这样说、这样作的。这就是你用自己的实际行为,诽谤了善妙的佛法。这样就会让许多众生作五无间业。由于这个恶弟子的干扰,会使僧团里面不和合, 僧团有这么一个人会搅得一团糟。破坏了和合的僧团,形成斗争坚固,使正法不能久住。这样会让许多的众生因作恶而堕入无间地狱,这要伤害多少人?
受恶律仪一个人杀无量众生,只是自己堕落;这个恶弟子会让许多人堕落无间地狱。所以畜养恶弟子的这个罪过,剧烈于发愿杀生的恶律仪罪。这个比喻主要区别是受恶戒,学杀生是一个人堕地狱受罪;畜恶弟子会令众多人作恶堕地狱,区别点就在这里。佛在这里讲的很详细,所以作为一个师父,千万不敢收不听话的弊恶弟子,这是佛教给我们,作师父应该注意这一点。
诠论:这一大段主要是把作师父的标准作了辨析。你要做一



个师父,标准就是这样。不够这个标准,你就不够师父的资格。把做恶弟子的危害性也作了比较,这一大段就说明这个问题。从师父那边来说,我们要记住有两点:一是无德的师父的名相,我们要认清无德师父的危害性。无德的师父他不会被十方诸佛所怜念。就是说你做的事情不合佛法,诸佛不加被你。
二是有德的师父的名相和教弟子的方法,其次第如下:从时间上来说,当弟子有烦恼的时候,及时讲对治法,教诲让他改过; 从修学上来说,要教闻、思、修三慧。要教诵十二部经,要教他听闻正法,要教修禅定,思维佛法深义;从调伏弟子的妄心来说, 要教他修六念法,让心住于正念,修不放逸法;从修行上来说, 让弟子修慈悲心,培养慈悲心。做到不厌其烦的能瞻视病苦。而且要教弟子修忍辱,做到堪忍他人的恶口、诽谤、一切中伤,当各种痛苦加于身心之时,都能堪忍;从身教方面来说,一个做师父的要关心弟子的疾苦,有苦能救,有恶能除,有疑能解;在应机施教方面,作为师父应该知道弟子的根性,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对根施教。若不知道弟子根性,对下根人讲无上甚深之法,他听不懂。对于上根人你叫他信佛,他早己信了,他想求解脱,也不相应。所以要因根施教:下根要培养他的信心;中根要教信心坚固纯熟,上根要教他得解脱。
从畜养恶弟子方面,佛作了很明显的比喻。通过比喻说明千万不敢畜养恶弟子。要学佛就要学正法,要修行必须如法而行,不要当一个佛门败类。
作为一个学佛之人,你自己首先不要做佛门败类。宁愿受恶



戒,也不要畜养一个不听话的弊恶弟子。因为你受恶戒,杀无量众生,你自己一个人堕落;你代表佛法畜养恶弟子,会令众多人堕落。所以畜恶弟子剧于恶律仪罪。
解词:和合僧——出家人受了具足戒以后,三人以上乃至更多人,甚至上百人、上千人在一块共同修行叫和合僧。
和有事和、理和两种:理和,就是大家的目的都为了“共证择灭无为解脱”。
事和有六种叫六和敬,这六和敬对我们每一个学佛人来说都很重要:
1、戒和同修,大家受的同一个戒,在一块共同修行;
2、见和同解,大家的见解都是相同的,没有分歧;
3、利和同均,有利益大家共同分享,不偏不多;
4、身和同住,大家住在一块共同苦乐,没有怨言;
5、口和无诤,大家的见解都一样,没有争论是非;
6、意和同悦,大家共同的目的,为求解脱;共同的念头,都具足正念;共同的修行,都是以禅悦为乐。
六和敬是维护一个僧团,安定、团结、和合的保证。在这样的僧团里,才能安心办道修行,有所成就。佛的正法才能久住世间。
六和敬也可以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个团体、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可以用这六和敬来约束自己。
戒和同修:一个家庭的人伦道德就是戒,一个单位的规章制度就是戒,一个国家的宪法就是戒。大家共同遵守,安居乐业,



就是戒和同修。
见和同解:一个家庭特别是夫妻之间,见解不一样就会有斗争。人和人的斗争都是我执我见的产物,消除我见,随顺大众, 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见和同解。
利和同均:就是有利益大家共同分享。世间的纷争都是利益之争,消除悭贪,广行布施,利益他人就是利和同均。
身和同住:因为有缘组合一个家庭,有缘共同在一个单位工作。都是有缘人才能和合住在一块。互相忍让,互相照顾,互相帮助,才能幸福的共住,就是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我们说话、做事都要想着别人,要用柔软语,这样就没有争斗。说话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不盛气凌人,不伤害人,叫口和无争。
意和同悦:大家在一块共住,要住的高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心情愉悦,叫意和同悦。
六和敬用在一个家庭,你说这个家庭能不和睦吗?但是为什么家庭偏偏不和睦。就要人人自己做到六和敬,家庭才能和睦。学佛人如果没做到位,就不能感动家里其他人,不要经常埋怨家里其他人不学佛。既然你学佛,你就是一个懂道理的人。其他人不学佛,不懂这些道理,你和他争来争去的,证明你也不懂道理,你还是学佛吗?所以说学佛人境界要高一点,忍让功夫要强一点,包容心要大一点,才能在这个社会上和大家和合共住。不管干什么事情,与人和合共住是我们生活的第一要素,其次再说干事业、修行等。一个与人合不来的人,他自己一生会痛苦不



堪。因为他总认为自己对,这种人我执特别重,把自己内心的烦恼习气放不下。直到死,带着他的烦恼到六道里面接受更苦的果报去,没有别的办法。所以乘我们现在是个人身,乘我们现在懂得佛法,乘我们现在皈依三宝学佛,若不把自己无始劫来这个痼疾解决,你就是一个最愚痴的人了。所以我们要善于融会贯通, 把六和敬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壬3、别辨在家出家畜徒分二
癸1、总明出家在家 癸2、别辨出家在家今初:总明出家在家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有二弟子: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在家菩萨有一弟子: 所谓在家。”
释:前面佛讲了怎样做一个师父:师父用怎样的心态、方法去教诏弟子;师父的有德无德对佛教的危害;弟子听话不听话对佛教的危害;把这些大的框架讲清楚以后,接着具体讲怎样教弟子。佛说菩萨有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两种。在家修行也可以成菩
萨,因为这个优婆塞戒就是培养在家菩萨,这本经就是给在家菩萨讲的。《梵纲经》菩萨戒就是培养出家菩萨。
所以佛在这里说,菩萨里面有两种:有出家菩萨,有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可以教两种弟子,即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在家菩萨只能教一种弟子,就是在家弟子。
因为在家菩萨不能教导出家人。按佛教的理论来说,佛门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占主导地位,是



佛门栋梁。因为比丘可以阅学全部律藏,他有资格去学,学了以后他有资格教导其他下众弟子。包括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包括优婆塞、优婆夷,比丘都有权利义务教化他们。
比丘尼学了自己本应该学的戒律以后,她有资格教化其他的下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和优婆塞、优婆夷。她没有资格教导比丘,因为她没学过比丘法。
作为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这都是出家人,这些出家人有权利教导优婆塞、优婆夷。因为在家二众就没有学出家戒律, 所以他就没有权利去教导出家人。佛在这里说在家人,只能收在家弟子。
法灭之相是什么?佛法灭的时候表现在外的一个相,就是“白衣上座,法灭之相”。在家人上台讲法,出家人在下面听法,这就是佛法将灭的外相。就出现了“女人精进,男人懈怠”。这也是法灭之相。现在学佛的,女众特别多,男众不多,佛早就预言这是法灭之相。
我们要树立正法,希望大家都精进起来,特别是出家人,更应该荷担起如来的家业,团结起来,依教奉行,共同树立正法幢。
所以佛在这里讲,出家菩萨可以收出家弟子,也可以收在家弟子。在家菩萨只能收在家弟子。男众要出家,不能拜比丘尼为师剃度,这都是不如法的事情。佛教里面粗分有四众弟子,细分有七众弟子,都有严格的区分,师父和弟子是有尊卑的。
在佛世的时候须达长者,不但很有声望,而且很有知识才



能。佛让须达长者给刚出家的这些沙弥上课,这位长者在上课前,先向这些学生顶礼膜拜,他以弟子的身份先向这些师父顶礼,之后再讲课。表现对三宝的恭敬,因为他是在家身份,不失尊卑的礼仪。真求解脱者不要做违背佛所教的这些规矩礼仪。
癸2、别辨出家在家分二
子1、出家教二众 子2、在家教一众今初:出家教二众分二
丑1、教出家弟子 丑2、教在家弟子今初:教出家弟子分二
寅1、教之方法和内容 寅2、所得利益今初:教之方法和内容
经文:“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 教习八智。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 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
释:这一段是教出家弟子的方法。前面是总说师父教弟子的心态、方法和目的,这里是具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教十二部经,就是学习三藏十二部经典。教弟子广学多闻,深入经藏。因为出家人担负着弘扬、传承佛法的责任,所以要广学多闻。出家人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弘法利生是自己的本分事,没有什么条件可讲,不学能行吗?你自己什么都不懂,用什么去教其他众生呢?出家菩萨首先要给出家弟子教学十二部经典,教他深入经藏,教他广学多闻。



只有学通了经藏,才能开发智慧。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经常读佛的经典,随着对佛法的体悟,内心就会没有烦恼。当你烦的时候,把佛的经典打开,会豁然开朗,烦恼顿消。在弟子的行为方面,如果有犯罪现象。为师的一定要叫他赶快忏悔,立即改过,永不再犯。
不断的教弟子止恶行善,忏悔是修行当中一门主要课题,必须要有忏悔的坚强理念。
佛说有两种人是有智慧之人:一种是受了戒,永远不犯之人; 一种是犯了戒能忏悔之人。佛还说有两种人有救:一种人是受了戒以后,永远不犯戒,这种人能救;一种人是犯了戒,知道忏悔的人,这种人也能救。就是世间说的:不怕你犯错,单怕你不改过。所以忏悔对修行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每天身、口、意当中犯罪的时间比较多,有谁知道自己错了?都认为自己很正确,这就是不见罪。不见罪本身就是一种愚痴相,不知道自己错,才会导致以后受无量的苦。有人一生为什么苦哈哈的,有些人一生就想不通我这命怎么这么苦,怪老天不长眼,为什么不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下功夫改正呢?有好多人学佛以后,才知道,唉呀!我身上的缺点太多了,才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这就叫见罪,这种人是觉悟的人。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很对,因为他没有发现自己错的一面。原因是他不知道佛的正法, 他以世间法来衡量自己的言行,他认为很对,但是实际在错误当中。这种错误的行为虽然世间法认为是对的,但会导致你最后受苦。只有通过佛法的修学,我们才发现自己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断除了错误的言行,也就断除了后面的苦果。所以学佛要懂得勤忏悔,这种忏悔并不是口头上的忏悔,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真正错了,发心悔改的忏悔。这样忏悔对自己的利益太大了,谁能早早发现罪过,提早忏悔,就早早得到利益。如果蒙蒙懂懂混下去,这人身就会被你耽搁。人身难得,在这人世间你不修行是一大欠缺。一生不修行的人,确实是白白浪费这个人身宝。人身本来是个宝贝,浪费掉太可惜,所以一定要学会忏悔。
不要说我比他人强,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强,就会起傲慢心。时刻要用佛法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身口意一切言行,不能用世俗的道理来衡量自己身口意言行。我们的尺子要放在佛法这一方面,不要用世法,因为世法有许多都是偏謬的。
在修行方面,做师父的要让弟子修习八智。这八智就是前面“自利利他品”亲近善友次第修习的方法,最后成就的八种智慧。师父就要教弟子修习八智,也就是修自他兼利行。八智就是:
1、法智:能修习证知四谛法理的智慧,叫修证。这是修行要达到的目的,是内心的证知、证悟。
2、义智:能修习了知诸法义理的智慧,叫学知,学修应具足的智慧。
3、时智:能知时节因缘,不失时机教化众生之智慧。菩萨所具足的智慧德能。
4、知足智:要教弟子修习具足少欲知足的智慧。少欲知足, 安贫守道是菩萨之智慧。
5、自智:能了知自己修习到什么程度,还有什麼毛病、习



气、烦恼,需要対治。这是菩萨有自知之明之智慧。
6、众智:教弟子能知众生的欲乐、心性、行相之智慧。菩萨有很微细的观察能力。
以上两条是菩萨有知己知彼之智慧。
7、根智:能知众生各种根机大小之智慧。菩萨能应机施教之智慧。
8、分别智:能分别上、中、下众生根性之智慧。此分别智可以契机契理的弘法利生。
修习八智就可以善巧方便的作自利利他的事业。所以教弟子这样作,弟子最后可以做自他兼利之行,你就是在培养菩萨了。菩萨师父在培养菩萨弟子,培养菩萨不是你个人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按佛说的菩萨法去培养弟子。
寅2、所得利益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教诏,调伏出家弟子, 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如是师徒能增三宝。何以故? 如是弟子知八智已,能勤供养师长、和尚、耆旧、有德,能受善语,能勤读诵,兼为法施,心不放逸,调伏众生,能瞻病苦,给施贫乏。”
佛接着教导说,如果一个大菩萨能像上面说的那样去教导、调伏弟子。这样的师父和徒弟两人都能得到无量的大利益,这样的师徒才能增长三宝,才能将三宝发扬广大,才能让佛法久住世间。
这样教出来的弟子,他本身就修习具足八智,以后就是菩萨的智慧,他就有能力去教化其他众生,去弘扬佛法。



因为他有这八种智慧,他自己就自然而然的能做到精勤的去供养师长;供养自己的和尚亲教师;供养年长的耆旧长者;供养德高望重有德之人。供养已,他会经常用恭敬心,很虚心的去接受这些人的善语教诏。虽然他有这么大的能力,但还能虚心受教, 包括就是世间一个有德的长者,他都会恭恭敬敬去供养他,听从他的善教。
因为他已经培养了这种恭敬心。他已经没有了我执我见,他会很听话,别人说的只要是正确的他会依教奉行。因为他有分辨能力,你说错的地方他有善巧方便应对,你说对的他会很听话的接受。而且他会很精进的修行这八种智慧,这就是原动力,就是他的能力资粮。
他会读诵大乘经典,学习十二部经,体悟其中义理。他会自然而然自己精进的去这样做;他能了解佛法里面的深义,把佛法最深的义理用他的智慧去分析、了解、观察更深入的修学;而且他能兼作法布施,因为他有这种智慧,他可以给众生讲法,他有这种能力,将自己所学所知的,用菩萨的慈悲心讲给其他众生;而且他的心也不会懈怠、放逸,他的心永远在正念当中,能常行精进。
具足八智以后就有能力调伏众生;而且他有大悲心,会主动的、不厌其烦的去瞻视病苦之人;能给贫困者及时作布施救其贫乏,这都是他自己大悲心的体现。
正因为徒弟具足八智功德,才能做到以上的事业。所以这师徒二人就能广大佛门,增长三宝,能自利利他,救度众生。这师徒二人就可以大作弘法事业,成为佛门栋梁。



丑2、教在家弟子分二
寅1、不放逸法行相 寅2、次第教护今初:不放逸法行相
经文:“善男子,出家菩萨若有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见恚能忍。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怜悯众生。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调伏妻子、眷属。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骄慢。不亲恶友。节食除贪,少欲知足。斗诤之处,身不往中。乃至戏笑,不说恶语。是则名为不放逸法。”
释:这是一个出家菩萨教在家弟子的具体方法。佛说首先应当教在家弟子不放逸法。不放逸法就是如法而行。我们往往说作的如法不如法,如法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佛在这里讲的这些方法,如法而行才是不放逸法。具体作法就是:对于自己的父母, 一切的师长、和上、和一切年长有德之人要恭敬供养。父母对我们是有恩之人,对生身父母,我们是无条件必须恭敬供养。供养里面就包括恭敬,也就是我们世间说的孝和顺,你给供养财物, 让父母吃好、住好、穿好,你内心不恭敬起什么作用呢?所以对父母要恭敬。
师长是教我们知识的,对我们也是有恩之人,是知识父母, 我们也要恭敬供养;和上是我们的亲教师,就是成就我们法身慧命的出家师父,是法身父母,我们也应恭敬供养;世间年长的耆旧、有德之人,我们可以见贤思齐学习他们高贵的品质,是道德



父母,都应该去恭敬供养。
对于这些人的所需,要布施供养让他们得到安乐,让他们生活无缺。这是一个在家弟子,首先应该尽到的责任和义务,能这样作就是如法而行,也就是行不放逸法。这就是如法,否则就是不如法。这些都是对你有恩之人,这是修自己恭敬心、报恩心、谦卑心的最好训练方法,让自己善心所不断的增长。每个人都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都想在社会上受别人的拥戴,只有这样作, 你自己的道德会自然而然提升上去。
而且要用至诚恳切的心,去求受佛的戒律。因为我们无始劫来贪、嗔、痴烦恼熏习的太厉害,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就要用佛的戒律来约束。我们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对?哪些地方做的错?佛在戒律里面会告诉我们,哪些事应该作,哪些事不应该作。佛戒不但符合世间的道德标准,而且符合出世的道德标准。我们依照戒律为标准来约束自己,所以要求受佛戒。
受戒以后不要随便去犯戒。不要经常自己原谅自己。众生最大的缺点就是自我原谅,认为我学佛比世间人强的多了,犯点轻戒是小事不要紧。往往小事就是我们堕落的开始。所以不要随便去犯戒,要念念想着自己所受的戒。假若是无意间,或者是由于烦恼增盛无法克制,境界现前犯戒了,赶快要用惭愧的心去忏悔,忏悔以后戒体还能回复清净,这是培养自己惭愧心的最好方法。一个无惭无愧的人他就没有善法,什么事都大不咧咧的, 总认为自己做的对,这是无惭无愧的具体表现。所以要用戒律约束、对治自己的烦恼,这就是不放逸法。



还要做到,对于别人寄放在你处的东西,要善加守护。别人相信你,才将东西寄放在你跟前,你要好好替他保存。菩萨以利益众生为目的,别人能相信你,你不要将别人的东西随便处理掉,或者任意的挪用,甚至抵押不还,你这就是恶的行为了。要受寄不抵,这是培养自己信用程度的最好方法。人在社会上,信用程度就像打广告一样,将你的人格推销出去,大家都相信你, 才会和你接触,才愿意和你交往,所以要提高自己在他人眼里的信用度。
还要作到见恚能忍,就是遇到蛮不讲理之人,无理取闹这些恶事,自己要能安忍,不生一点嗔恚之心。这些境界现前以后, 要用正确的思维让自己不要生气,不能被这种逆境所转。这就是训练我们忍辱心的最好方法,境界现前要观察自己的心,练习让心向善的方向去发展,这叫对境练心。
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还要改自己的一切恶习,无始劫来我们都有不良的习惯,要发现自己的恶习,改掉自己的恶习。从语言方面恶口骂人的行为,恶毒伤人的语言,和那些无意义的绮语,终不为之。学佛以后再不说伤人的恶语。要善护自己的口业,人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切的灾祸都是自己说话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善护口业。
还要做到怜悯众生。用慈悲心去怜愍一切众生,就是在修不放逸法。培养怜愍众生的心,修习怜悯心会增长慈悲心。慈悲心不断的增长,就能成就自己的大慈悲心,就能做到慈悲一切。佛法里面不仅仅慈悲人类,对六道众生包括动物都是慈悲的。所以



我们才作戒杀放生的事情,这都是培养慈悲心的。放生不仅仅是救众生的命,它的深层含义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戒杀放生对修行来说,主要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
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还要作到对国王、大臣、长者恭敬。就是我们现在单位的领导,国家这些领导,甚至自己的老板,对这些人要经常生起恭敬、怖畏之心。为什么对这些人生恭敬心?因为能做国王、大臣,能当老板这些人,都是有福报、有德行、有智慧的人。都是过去修来的福报, 修来的智慧。佛在《吉祥经》里说:“亲近有德者,是为最吉祥。”这些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我们为民, 他们为官,我们接受他们的管理,也应该听话,所以对这些人要生起恭敬、怖畏之心。为什么生起怖畏之心呢?我们要怕犯国法,不要以下犯上。你没有怖畏之心,就会以下犯上,这叫倒行逆驶,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是佛说的深层含义。如果对这些人生起恭敬、怖畏之心,你会一生平安,没有灾难。
这里有人会说,自己本事比单位领导还强,他还不如我,怕他干什么呢?这不是怕谁不怕谁的问题。为了给你以后消灾免难,所以对这些人要有怖畏之心。这样的话你就不会违犯国法, 在单位就不会违犯规章制度,你就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如此培养自己的恭敬心、报恩心,破除自己的傲慢心。佛教给我们每一个方法后面,深层含义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善心所,提高自己的德行。所以对于国家各级领导和国法,要有恭敬心和怖畏心。
“能自调伏妻子、眷属” 在家庭里你要能做到自行调伏妻



子、眷属,让全家人和睦相处。如果连自己妻子都合不来,你能和别人合得来吗?连自己的家庭眷属父母、兄弟、姐妹、儿女都说不到一块,怎能当菩萨调化其他人?所以说一个真正的在家菩萨,首先和家里人关系必须搞好。搞不好责任在你这一方,不在其他人。即就是你讲的再有道理,你心里再委屈,责任在你身上。因为你想当菩萨,你要成佛。你现在是个行菩萨道的人。别人不是学佛的人,起烦恼有情可原。所以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必须和全家人和睦相处。和邻里、亲朋眷属都能团结和谐,因为菩萨的道德就包含在这里面。你能这样做的话,你的道德无形中就在提升了,得利益的还是你自己,这是最基本的修行。
一个人连家庭的关系都处理不好,更别说在社会上,在道场里,和其他人团结无诤。你的我执我见增盛,在道场里你什么都对,别人什么都错,怎能搞好团结呢?所以处理好家庭夫妇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好坏的先决条件。在家之人修行先要从自己家里作起,训练自己正确的心态、方法。用慈悲心、柔软语、菩萨行,去对待每一位和自己有缘之人。无论善与恶、怨与亲、好与坏,都能去调伏,化解摄受,这才是正确的处世待人之道。
佛给我们教的这些方法,都是父母没教过的方法。因为父母没学佛,他不懂得这些。只有佛法里面,佛给我们讲的这么详细。只要这样做,你一生绝对平安。不需要每天求吉祥、平安, 求万事如意。只要依教而行本身就会吉祥平安,就会万事如意, 就会心想事成。
分别怨亲。虽然菩萨要怨亲平等相待,并不是说那种好坏不



分的怨亲平等。他能分别好坏,而是能用正确的方法对待。亲人就是亲人,冤家就是冤家,心理清清楚楚知道。菩萨会用最佳的方法去度化他们。对于亲人会时常怀着报恩之心。因为亲人都对我有恩,父母对我有恩,兄弟姐妹对我也有恩,夫妻之间互相都有恩,所以对亲人用报恩之心去救度、教化令入佛智,得其解脱。对于怨家,时常要用怜愍心去感化、救度、摄受令入佛智, 令得解脱。所以菩萨分别怨亲的目的,是为了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化摄受众生。
这就是:虽在分别中,不作分别想,一视同慈悲,救其出苦海的菩萨精神。
不轻众生,除去骄慢。还要作到不轻视一切众生,不因自己行菩萨道,德行提高,受人尊重,而轻视其他人。佛给我们踩刹车,因为众生往往在什么都好的情况下,傲慢心就会自然而然生起来。所以佛在这里提醒:成了菩萨,一切都作的很好,道德提升以后,大家都尊重你。这时候要抑制傲慢,千万不敢轻视其他众生。不要轻视不如自己的人,要时时观照,不能让自己的慢心烦恼抬头。一定要观照,一旦有骄慢之心,赶快断除。未生起的谨防不令生起,这样经常培养自己的惭愧心,忍辱心,毕恭毕敬的对待一切众生。
不亲恶友。虽然恭敬一切众生,但要远离恶友。远离不等于舍弃,人身远离,心时时怜愍他们,想着救度他们。对恶友要近而远之,要认清谁是恶友?谁是善友?哪一些行相是恶的?哪一些行相是善的?把这要搞清楚。我们敬恶友是平等心的一种显露;



我们远离恶友,就是不要被他所染污,所以对恶友要敬而远之。古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经常和恶友在一块,不由得会被他所染污,故不亲恶友。
节食除贪,少欲知足。对自己的生活要节食除贪。饮食是为了让自己这色身不枯,不是为了贪图美味。要改变饮食中的贪、嗔烦恼。如果为了贪图美味,遇到好吃的就会多吃,增长贪心; 遇到不好吃的就起嗔恨烦恼。所以要节食除贪。
寺院里吃饭的地方叫五观堂,就是吃饭的时候作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吃饭前要考虑今天这一顿饭来之不易。是多少人辛勤劳动换来的,要作这样观想而惜福。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思维自己不好好修行,又没有德行。完全没有资格坐在这里接受别人的供养。观想自己德行确实不够,不能坐享其成吃这一顿饭。要作如是观而起惭愧心。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因为来之不易,自己又无德行享受。就要观察自己的心,在吃饭时,不要起贪嗔之心。用感恩心,惭愧心去受用此食;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观想自己享用此饮食,不是为了贪图美味,而是为了利益众生之正事,使这个色身不枯而服之良药; 5、为成道业,因受此食。所以为了成就道业。让这个色身有
力气修道。我今天应该接受此食。
这就是出家人吃饭时的五种观想,即吃饭时的修行方法。天天如此,惭愧心就会生起,道心就会坚固。所以佛让我们节食除贪, 就是节约饮食,革除我们的贪心烦恼,养成少欲知足的好习惯。



斗争之处,身不往中。凡是有斗争的地方,打架斗殴的地方,都不要去参与。参与斗争,这不是一个菩萨所作之事,所以要远离斗争之处。你现在修行要做一个菩萨,这些地方都是恶事,故不要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在自己所处的团体内,尽量调伏、摄受让所有的人都团结,能和睦相处,不要起争执。这就是佛要求的,凡是斗争的地方绝对没有自身在其中参与。你即然在这团体内,你这团体内就不要有斗争,有斗争你就要远离。你在这斗争的团体内, 也不是一个菩萨的所行境。所以说斗争之处,身不往中。
乃至戏笑不说恶语。在语业方面,不但不说恶语骂人,即就是在开玩笑的时候,也不能放纵自己,说无义之恶语、绮语。要谨防身、口、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让烦恼抬头去造业。 我们往往是在开玩笑的时候,就守不住自己的口,就会失去正念。世间人开玩笑有开过头的,引起斗争,伤了和气。所以佛知道众生的心,要求在开玩笑的时候,恶语、绮语、无义语都不要说。
是则名为不放逸法。以上这种种的心理状态、行为作法,名为不放逸法。如果这样作,就是精进不放逸。所以一个出家菩萨要教在家弟子,首先应让弟子学修不放逸法,就是上面说的种种行相。
寅2、次第教护分二
卯1、先教不放逸法 卯2、教护行相今初:先教不放逸法
经文:“出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先当教告不放逸法。”



一个出家师父首先要教在家弟子不放逸法,就是前面那种种身口意方方面面的言行,要如法而行就是不放逸法。这里要求师父教的不放逸法,就是前面讲的种种行相。
卯2、教护行相
经文:“受苦乐时,常当共俱。设在穷乏,有所需者,六物之外,有不应惜。病时当为求觅所需,瞻病之时,不应生厌。若自无物,应四出求,求不能得,贷三宝物,瘥己,依俗十倍偿之, 如波斯匿国之正法。若不能偿,复当教言:汝今多负三宝之物, 不能得偿,应当勤修,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若能至心发菩提心,若教千人,于佛法中生清净信,若坏一人殷重邪见。出家菩萨能教在家如是等事,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
师父不但要教弟子不放逸法,而且要关心在家弟子。下面再说一个出家师父,怎样去关心、爱护、教导,在家弟子的具体方法。
师父怎样去关心、教导在家弟子呢?师父要能常和弟子同甘共苦。当弟子在贫困之时,作师父的应当布施财物给弟子。这就是说出家师父给在家弟子可以布施财物,解决他的贫困。除过出家人随身的六物以外,出家人有随身六物这是不能给人的。其他的东西如果你有的话就不要吝惜,全部可以布施给这位在家弟子。六物是什么?就是三衣,出家人披的三衣有祖衣、七衣、五衣这三衣这不能布施。再就钵、卧具、漉水囊这都是出家人备用之物,经常要用,叫随身六物,这六种物不能给弟子。其他只要凡是你有的,都可以给弟子布施。



当弟子有病的时候,做师父的应当给求觅,弟子疾病所需用的一切东西。而且要瞻视、照顾弟子的病。在瞻病的时候不生疲厌心,要好好的照顾。如果你身边没有弟子治病需用的东西,应出外四处去寻求。就是向别人去化缘,如果实在求不到东西,没有一点办法,病人又要急需的情况下,可以借贷三宝物,让弟子去用。就是将三宝的东西借过来暂时解决弟子的急需,救人要紧。
接着佛讲贷了三宝物的处理方法。因为这位在家弟子没有资格受用三宝物,等弟子病好以后,让这个弟子归还所借三宝物。归还的方法是:
用所借物价格的十倍偿还。比如借一百块钱你可以还一千块钱,就是用这个比例去还,这是根据当时乔萨罗国波斯匿王借一还十的法律规定,佛依照这国法制定下的偿还比例。借的三宝物,治好弟子病以后,为师的一定要让弟子还清。不能欠三宝帐。这是第一种还三宝债的方法。
如果这位弟子家里非常穷,病治好了无力偿还三宝债。师父就要正确的去教导弟子:你现在欠了三宝的东西,你又没有能力偿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好好的修行,当你修行证到初果须陀洹,乃至证到四果阿罗汉。证果以后,这个时候你就不负三宝物了。就是要修行证果,才能还清这个债,这是第二种还三宝债的方法。
如果你没有能力还债,又不能修行证果,你还可以发无上的菩提心。用至诚心发无上菩提心,能弘扬佛法,其表现在外的形式有两种:一是、你能教导千人以上在佛法中生起清净的信心。



就是你教弟子弘扬佛法,劝人念佛、学佛。你能教导上千人来相信佛法,发心学佛,你也就不负三宝债了。二是、如果你没这能力,你可以随你的因缘,和你关系好的亲戚朋友,但是这个人他有很深重的邪知邪见,你对他去下功夫,能改变他这种邪见,把他引上佛法的正见上来,让他归上正道。你能坏一个人的殷重邪见,有这个功德也可以不负三宝物。这是第三种还三宝债的方法。
总的来说,我们不可以欠三宝的债,三宝债我们背不起。要不你就借多少,十倍还了不欠帐;要不你就必须精进修行,证到圣果不欠账;要不就要发无上菩提心,劝人学佛,催邪显正,弘扬佛法,这样才能不欠三宝债。总之一句话,佛法里面修行有成, 一切债不欠。否则就是: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还。
如果能这样教在家弟子,修作不放逸法,作如是等事,这样的师父和弟子二人,都能得到无量的大利益。
这一段就是一个出家菩萨教在家弟子的具体方法。这里关键要学的就是前面的不放逸法这一段。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作的事情,这是需要用心去学、去落实的。
子2、在家教一众分二
丑1、师长教徒众 丑2、国王教民众今初:师长教徒众
经文:“善男子,在家菩萨若畜在家弟子,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复当供给



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欲行之人、及远至者。所有僮仆、作使之人,先给饮食,然后自用。又复教令信向三宝,苦乐共俱, 终不偏独。随时赏赐,不令饥寒,终不打骂、鞭鞑、苦楚,应当软言,敦谕教诏。设有病者,应当瞻疗,随所乏少,当为求索。世间之事,悉以教之。婚姻求对,无求卑下。教以如来五部经典。见离坏者,能为和合;既和合已,令增善心。一切出家、内外诸道,随意供养,终不选择。何以故?先以施摄,后当调故, 以六和敬而教诏之。若求财物、商贾、农作,奉事王者,常当至心,如法而作。既得财已,如法守护,乐为福德。见他作时,心生欢喜。是则名为不放逸法。在家菩萨若能教诲如是事者,是师、弟子二人,俱得无量利益。”
释:这是佛教导一个在家菩萨,教在家弟子的具体方法。首先也应教不放逸法。精进修行不放逸贯穿佛法修学的始终。什么是在家菩萨不放逸法呢?其表现行相是:
第一、应先教修恭敬心、报恩心,以这两种心而修供养。怎样修呢?要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有德的长者,要对这些人恭敬供养。用财物上的供养,口里的赞叹,将内心的这种恭敬,全部表露出来,这就是恭敬供养。恭敬供养就是一种布施, 要教弟子修供养。
第二、还当修慈悲心,修喜舍心。要供给自己的兄弟、妻子、亲友、眷属所须财物,就是家里人所用的东西你都有责任供给;还要供给将要出门远行之人的路上所需,因为要出门的人路上是很辛苦的,所以给远行之人要准备路上所需;还要给远至者,



就是刚从远处归来之人,关心、照顾、供给他需要的东西。这都是慈悲心的一种表露,过去人交通不方便,以行脚为主。现在虽然交通方便,但一路舟车劳动也是很辛苦的,应该关照这些人, 这就是一种布施心。所以要教弟子从这些微细的地方认真做起, 以修自己的慈悲心、布施心。
第三、还当以怜愍心体恤下情。对于僮仆,作使之人。现在比如家里的保姆,企业内的员工,和自己的下属,这些人都属于这一类。对于这些下人,先让他们吃饱,自己再享用。就是说先考虑其他人最后考虑自己。先让这些人生活富足以后,然后再考虑自己的事情,这是对下人的一种布施,是先人后己的菩萨心肠。说明一个菩萨在家里对你的下人,在单位当领导或者是一个企业的老板,对你的员工就要用这种心态去对待。这就是菩萨之心,菩萨之行。
第四、还要教他们修习对三宝的信心。要教他归依三宝,相信佛法,深信因果,修学佛法。教他信佛学佛才能彻底得到解脱。
第五、要和弟子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苦同受。要教弟子不能自己偏独享受富足的生活,让其他人受苦。要以六和敬与大众和合共住。
第六、在教导弟子的方法上:发现弟子有一点成绩,要随时鼓励、赏赐,促其上进。要照顾好弟子,不要让弟子生活受饥寒。弟子吃不好、住不好,受饥受寒,作师父的就没有尽到责任,这是对弟子生活上的关心。从语言方面:要用软语去教导弟子,不



打骂、体罚弟子。采取各种方法敦谕教诏,让弟子好好的修学。第七、如果弟子有病,要用慈悲心给他治疗、照顾使其康
复。为师的应想法求索,满足弟子治病之所需,师父对有病的弟子,应该全力以赴的去好好照顾。
第八、在家师父也要教弟子处世待人的方法。因为生活在社会上就要和人交往,首先要学会处世待人之法。菩萨虽然知道世间是虚妄不实的,但是为了利益众生,也要让弟子学会世间法。
第九、在家的师父还要关心弟子的婚姻问题。求偶的对象不要太卑下,要门当户对。就夫妻之间而言,如果在同等水平上能说到一块,水平差的太远是很难在一块生活的,所以找门当户对的配偶是有科学道理的。故佛说对在家弟子求偶这一方面,不要找太卑下的人家,要找门当户对的人家,这样他们一生的生活才是幸福美满的。
第十、还要教弟子学习佛法,读诵如来的五部经典。这五部经典有大乘五部、小乘五部。总的来说就是让弟子读诵佛的经典。大乘五部经典是: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和涅槃部。小乘五部就是五种阿含,这五阿含虽是小乘教典,但它亦通大乘,是学佛修行的基础,故要教弟子读诵、修习如来这五部经典。
解词:五阿含——阿含意译:法归、法本、法藏、教法等。即指所传承之教说,或集其教说所成之圣典。五阿含就是:长阿含, 中阿含,僧述多(相应)阿含,还有增一阿含,杂阿含这五种。
第十一、又要教弟子学会调伏众生。见到有不团结,闹矛盾



的,要有能力让其和合。令和合以后,还能让他们不断增长善心,培具善根。
第十二、在修供养方面,还要教弟子无论内道、外道,一切出家人。要随心随力随意供养,不要分别,都能为自己种下福报。
外道并不是一句贬义词,为了区分佛教和外教的不同,才有内道外道之说。因为外道的教典不究竟,说不到极处,但它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比如说儒教,专门讲世间的人伦道德,站在世间法来说,确实是应该学习的;但是站在佛教的出世间法来说, 他就不究竟了。所以对于外道的出家人,以及其他教派的出家修行者,虽然他们修行层次不一样,都是有功德之人。一个在家弟子对这些出家修行人,不管哪一教,哪一派都要随份随力的作供养。为什么对外道出家人要供养呢?这有两重意思:一者、菩萨要尊敬有德,修行人或多或少都是有功德之人,二者、菩萨度人之方法:先用四摄法的布施摄受,再用佛法引导,令其舍邪归正, 舍小向大。所以一个在家菩萨对所有修行人都要恭敬供养。
第十三、在处人方面,要教导弟子以六和敬之法与人相处。六和敬可以用在处人的方方面面,让其遵行“六和敬”的原则。在团体、家庭甚至一个佛教组织,都能用六和敬的方法和别人相处,都能团结和睦。所以要教导弟子学会用“六和敬”处人。
第十四、在工作、求财方面,无论你是经商、还是务农、还是当公务员。不管你干哪一个行业,干哪一种工作?都应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以至诚心去认真工作,要遵守这个团体或单位的规章制度。做一个守法守规的公民,如法的干好自己的



工作,如法的获取你应该得到的报酬。不要想非份之财,只有你劳动所得的东西,才真正是你自己的。
第十五、将自己所得的财物,要善加守护,不要浪费,要节俭使用。要喜欢用自己所得之财,多作利益众生的福德之事。因为用自己劳动所得的财物,作布施就是净财;用恭敬心去作就是净心;用净财、净心、布施清净福田,能给自己修无量福报。
第十六、当见到他人作福德事的时候,自己内心应生欢喜, 要学会随喜功德,培养随喜、赞叹的美德。别人在作,你内心高兴,有同等的功德。因为佛法是心法,主要看你心怎样想。
以上这些作法,都叫做“不放逸法”。在家菩萨教在家弟子, 用上面这些方法教导,就是在行不放逸法。实际这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事情,在家菩萨若能教诲弟子如是等事,师徒二人都能获得无量的利益。
丑2、国王教民众分二
寅1、言教 寅2、身教今初:言教
经文:“善男子,在家菩萨若得自在,为大国主,拥护民庶, 犹如一子,教离诸恶,修行善法。见作恶者,挝打骂辱,终不断命。财物六分,税取其一。见嗔恶者,教修忍辱及不放逸,所言柔软。又能分别善恶之人,见有罪者,忍而不问。随有财物,常行惠施。任力读诵五部经典。善能守护身命财物。能化众生,不令作恶。见贫穷者,生大怜愍。自于国土,常修知足。恶人馋谤,终不信受。不以非法,求觅财物。”



释:这一段讲的是国王教化民众之法。如果一个在家菩萨有因缘、有福报,成为一位大国主。一个行菩萨道者成为国王,首先他要具备一个正确的心态,那就是要爱民如子。对待他的百姓都要像自己儿子一样去教育。具体方法是:
1、首先要教全国百姓远离一切恶法,修行一切善法。这是最基础的功夫,就是要止恶行善。无论何教派,圣人的教法,止恶行善都是共同的基础课。佛在这里说一个国王教化全国民众, 要远离一切恶法,修行一切善法。就是让全国人民首先学好基础课。
2、对于国家内部作恶犯罪之人,刑法可以采取挝打、骂辱等方法,让罪犯改过自新,尽量避免判处死刑,终不断其生命。因为人身难得,不要随便断人性命。从佛法的观念看,生一个人难度太大。好不容易得个人身,犯了罪以后你把他命根断了,就等于断了一个能修行的法器。所以佛站在这个观点上说,终不要断其命根,作国王应该注意这一点。
3、对于国家的税收,不能搞苛捐杂税。凡是老百姓的收入, 按其比例,收取其收入的六分之一税收就行了。
4、对于嗔恨心特别大那些恶人,要教育他们修忍辱法,对治嗔恨心;修不放逸法,对治他们狂燥之心。国王要用柔软的语言, 耐心的去教育这类人。
5、要能分辨真正的善人和恶人。一个国王没有分辨能力就会上当。谁是忠臣谁是奸贼,国王要能分辨忠奸。所以佛说要能分辨真正的善人和恶人。见到有罪的人,要详细的审查断案,要忍



而不问,不要搞逼供,避免冤假错案出现。尽量让他们自己投案自首,改过自新,避免冤枉人。忍而不问的意思就是不要严刑拷打。在酷刑之下往往就会随便招认,这就不符合事实了,容易冤枉好人。
6、要教百姓养成布施的好习惯,都要学会布施。布施对自他都有好处,随着自己的财力,物力经常要多作惠施,自利利他。
7、还要教百姓随自己的能力学修、读诵佛的大小乘五部基础经典,开启百姓的本有智慧。一个国王要教国人学习佛法,提高全国人民的智商。
8、一个国家要善能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使其不被侵犯、伤害。国家的各级领导,都要善于教化自己的人民,不令他们做恶事。因为人人不作恶事,社会才能安宁太平,人民才能安乐幸福,国家才会不断的富强发展。所以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要教育人民断恶修善。
9、国王要教育下面各级官员,培养慈悲心。用现在话说就叫各级领导,当领导的都要有慈悲心,见到贫穷的人,能生大怜愍而去帮助。就像我们现在一处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慈悲心的具体表现。我们全国是一盘棋,四川遭受那么大的地震,全国救助,这就是一种大慈悲心的体现,也合乎佛在这里所讲之法。
10、一个国王对于自己的国土,要常修知足。不要想着侵犯其他国家,不要动不动就兴兵打仗,侵略他国。一旦有战争,会使无量生灵涂炭,自己也会造下恶业。所以一个菩萨国王决不会随便发动战争。



11、一个国王自己要有清醒的头脑,要能分辨好坏是非,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听信恶人的谗言。国情民情成竹在胸,高瞻远瞩。对于恶人的谗言谤忠,终不信受,能认清事情的实质,这样制定的政策才不会失误。能分清大事大非,才会正确的引导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12、虽为国王,求财也要有道。不以非法的手段,不以自己的权力,向百姓采取横征暴敛,国王自己首先要清政廉洁,不能当一个暴君。对下面的各级官员,都要教导让他们清政廉洁,不以行贿受贿等非法手段敛财,不当一个贪官。这样官清、政和, 人民安乐,国家才会富强起来。
如果一个国王依佛所教这样治国,国家绝对是一个富强的国家。这一段讲的是菩萨国王在制定大政方针方面,治国的具体方法。这是国王对百姓的言教。
寅2、身教
经文:“如法护国,远七种恶:一者、不乐樗蒲、围棋、六博,二者、不乐射猎,三者、不乐饮酒,四者、不乐欲心,五者、不乐恶口,六者、不乐两舌,七者、不乐非法取财。常乐供养出家之人。能令国人,常于王所,生父母想。信因、信果。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己胜他,不生骄慢。知恩报恩,小恩大报。能伏诸根,净于三业。赞叹善人,呵责恶人。先意发言,言则柔软。自无力势,如法属他。取他国时,不举四兵。众生恐怖,能为救解,常以四摄,而摄取之。善能分别种种法相,不受法者,软言调之。”



这一段是身教,国王自己首先要树立好榜样。这是佛对一个菩萨国王,自己应该如何去做的一种教诲。要他以法治国,以律护民。国王自己首先要远离七种恶事,这是对国王自己的七条戒律:
第一、不乐樗蒲、围棋、六博:就是不赌博,樗蒲相当于现在的掷色子。国王自己不能干这个事情;围棋,就是不迷恋于这些游戏当中,因为此类游戏会激发人增强好胜之心,这样会耽误正事;六博就是双陆戏,十二棋六黑六白故称六博,俗语掷骰子, 是一种赌博工具。以上这些都会消磨人的意志,所以一个国王不能迷恋其中。
现在打麻将就是赌博,人一旦迷进去,就很难出来。赌赢的人用此钱花天酒地,荒费正业;赌输的人,为了捞取赌资作奸犯科,琅珰入狱,害了自己一生。所以赌博的输赢对自他都是有害的。菩萨国王自己坚决不能干这些事情,当然也要教民众不能干这些事情。
第二、不乐射猎。射猎本身就是杀生,国王闲游围猎,杀生造恶业,非菩萨所为。所以菩萨国王不能因为自己游玩,而去杀生。
第三、不乐饮酒。酒是乱性之本,起祸之门。酒能让人失去理智,做下许多错事。一个菩萨国王应该节制饮酒。
第四、不乐欲心。这里主要是不要放纵自己的婬欲心。因为荒婬无道的君王,最容易亡国。所以佛说不乐欲心,一个菩萨国王不能由自己而放纵欲望。历史上最有名的殷纣王,就是由于这



一点丧了他的江山。所以说一个国王应以大局为重,必须要克制自己。
第五、不乐恶口。菩萨国王在语言方面,要养成不恶口的好习惯。说话要用软语、细语,同样解决问题。因为国王恶口会给自他带来灾难。国王乱骂人就没有威仪了,所以佛说国王不能恶口。
第六、不乐两舌。国王不能说是非。国内有斗争与国家都不好,国家的安定团结,与国王的正确执政有很大关系。国王不要制造矛盾,自己再出来平息矛盾。菩萨国王不能伤害众生,要养成不两舌的好习惯。
第七、不乐非法取财。一个国王不要想着用非法手段夺取财物。因为非法取财是一种偷盗行为,按佛法来说非法所得都算偷盗。如果国王搞苛捐杂税、巧取豪夺,这就会引起民怨。引起民怨国家就不安稳了,自己就是犯罪,就会给自他带来灾难,会给国家带来灾难,这是不好的现象,所以不应该非法取财。
以上这七种里面不赌博、不杀生、不饮酒作乐、不纵欲这四种就是教你不能荒婬无道。如果不戒止这四种行为,就会成为一个荒婬无道的昏君。
后面不恶口、不两舌、不非法取财就是要自己持守戒行。远离这七件事情则会国泰民安,自己的菩提善根也会不断的增长。反过来若作这七件事,形成国家混乱,外敌侵挠,就会因之而亡国。自己也会因此而堕落下去,就是一世享受百世怨啊!
以上这七件事就是国王不应该做的事情。下面是一个国王应



该做的事。上面是止恶,下面是行善:
第一、首先要乐供养三宝。因为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一个国王要养成供养三宝的好习惯。佛是说法之人,己进入涅槃;法是佛所说之法;僧是弘扬佛法,传承佛法之人。所以三宝之中僧宝就最重要了。一个菩萨国王,为己为国都要养成喜欢供养出家僧人的好习惯,要恭敬供养僧宝。
第二、一个菩萨国王,要让自己百姓的心目中,对于王所真正生起,好像父母一样的心态。这就要需要国王从内心真正生起,对民众像对儿子一样的心态。让全国老百姓对这个国家,真正的像对父母一样的依赖。国王有亲民的心态,所做出来的事处处为民、利民。那么民众内心对国王相应的也会像做父母这样去想,这也叫感应道交。如果国王带领各级官员都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第三、一个菩萨国王自己一定要深信因果,还要教育所有民众深信因果。人人都能深信因果,这个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大同世界,国家才能富强。
第四、见到有超胜自己的人,一点不生嫉妒之心。要虚心的学习别人的长处,引为己用。
在历史上,唐朝的李世民做到了这一点。李世民就听取大臣的意见,大臣讲的有些话,他会虚心的向这些大臣们去学习。盛唐时期就是以佛法治国,才能形成历史上辉煌的大唐盛世。
第五、国王见到自己能力胜过他人之处,一点也不能生骄慢心。这是一个菩萨应该具备的正确心态,别人不如我,不敢骄傲;



别人胜过我,不敢生嫉妒心。时时用谦恭的心态、行为去待人接物,这是真正的菩萨的作法,国王亦如是。
第六、要有知恩报恩的思想意识。有报恩心的人才会觉得自己始终对这个社会奉献太少。他才会积极努力的去利益他人,才会对于别人的小恩大报,才会作到“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一个没有报恩心的人,他会经常怨天尤人,会觉得别人都对不起他,会生起强烈的慢心。他整天被烦恼火所烧,内心永远不得安宁,每天都在烦恼当中煎熬。
第七、能伏诸根,净于三业。一个菩萨国王,他能调伏自己的六根,不随着外在的六尘境界染污,能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他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功夫。才能做到佛上面所教的那一切事情。
第八、一个国王在自己的国内,利用国家的各种媒体,要多表扬好人好事,要多批评坏人坏事。作止恶扬善的宣传。要教育国人见贤思齐,弃恶扬善。有这样好的风气,整个社会才能和谐起来。故佛教导说国家应该是这样:“赞叹善人,呵责恶人”。
第九、做为一个国主,一个领导,讲话时一定要有很好的思想准备:先意发言,要作到开口动语言则和顺柔软,使听者欢喜。说话一定要让别人爱听,这就是四摄法里面的爱语摄。作为领导,要摄受你下面的民众,粗语、恶语及一切无义之语从来不说。要用爱语,让听的人听了欢喜,这样才能达到教育人的预期目的。
第十、一个菩萨国王他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所以当他感觉



到自己的能力、势力等各方面都无法治理好这个国家之时,他会心甘情愿的主动退位让贤。他能如理如法的将国事转交给有德有能之人。
历史上国主的位子大都是夺来的,让位的很少。刚开始尧舜禹实行禅让制,就是选择有能之人让位,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往后人们烦恼越来越多,这种让位的现象就少了。佛这样教是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一个菩萨国王应该这样做。
第十一、如果遇到特殊因缘,需要收取其他国土。千万不可以用武力去侵略别的国家。佛说不兴四兵,就是不要用武力,用仁义道德感化他国归属,这是正确的方法。因为一旦用武力受伤害的就是广大民众。
第十二、当众生遇到恐怖之时,国王要解救众生的恐怖。若遇到天灾如地震、水灾、风灾等等,遇到人为的车祸等灾难的事故。在这些灾难当中受难的群众是很恐怖的,这时就需要国家全力解救,让其离开恐怖得到安全,这是国王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十三、菩萨国王要经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方法摄受一切众生,让百姓相信自己,拥护自己,接受教育。
第十四、一个行菩萨道的国王,除了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让人民安居乐业之外。自己要能善于分别世出世间种种法相。虽然当国王,还是难免生老病死,还是逃不出六道轮回。所以要了解世间万法都是缘生缘灭的无常相,一切都是败坏之相,要放下一切执着。故对于不能用佛法摄受的众生,就要用软言调教,使其舍去刚强之心。教导最起码做一个善良之人,不可以采取粗暴



的强权政治去压服,压服制身不制心。只有软言调教,才可身心两制,使人臣服。
以上佛的这一切教导,就是一个行菩萨道的国王,治国育人的要点。如果一个国王能做到这些,不但自己得到利益,也是全国人民的福祉。这也是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作为国主必须作到的事情,这是唯一的正确方法。只有这样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国基巩固,鼎盛不衰。否则国不安宁,民不聊生,国基就会不稳,甚至会引起天灾人祸、战争,让许多的生灵涂炭,国亡家破。
佛教里有一句话说:身在宫门好修行。你当一个官,当一级领导,你要真正修佛法,那是很容易的。因为你说一句话下面很多人会听,你的权力会让人去听。你说一句让人作恶的话,就有很多人作恶,这是你的罪过;你说一句让人行善的话,下面就有很多人去行善,大家都能得到利益,这就是你的功德。是一种对自他都有利的事情,所以身在宫门好修行,好就好在这里,善恶两条道,就看如何发心?
壬4、结显在家菩萨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出家菩萨畜二弟子,是不为难,在家菩萨畜一弟子,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最后总结说:如果出家菩萨畜两众弟子不太难;在家菩萨要畜一众弟子,却是很难教育的,何以故?因为在家人有许多恶的因缘所缠绕之故。
总结:这一品我们要掌握下面几个重点:



第一、因为修菩萨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把这个目标不能失去。在这个目标的前提下,专讲一个菩萨行者如何去化他摄众的具体方法。
第二、无论在家、出家畜养弟子,还是国王教化民众,都要行菩萨的“四摄法”。能用四摄法就是名符其实的菩萨。不能用四摄法,就是名不符实的假菩萨。只有用四摄法,你的形象在大众心目中,就会越来越好,大众才能相信、依附你受教。
第三、对于师和徒的条件要搞清楚。为师的要修自己的德行,有德行才可以收徒,无德行收徒会毁灭佛法;作为徒弟应该依教奉行,作好弟子之相。如果是一个恶弟子,也会对自他都有害。第四、从教育对象来说,出家菩萨可以收出家弟子和在家弟
子;在家菩萨只能收在家弟子。也就是说出家人不能拜在家人为师。出家也要有恭敬心,有时可以向在家有德者学某些专长。不可因出家就高高在上,因为恭敬每一个众生是菩萨形象。
第五、为师的首先必须教弟子“不放逸法”。对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要教“不放逸法”。佛详细的讲了各自“不放逸法” 的行相,以此而作就是如法而行“不放逸法”。如果不以此而作就是放逸、懈怠。因为佛讲的“不放逸法”,正是我们人类提升道德的标准,但恰恰是世间教育所忽略了的地方。依教而行你的道德自然而然会上去。
世间教育是什么?世间教育是知识的累积。不断的挤压式的累积知识,道德教育忽略了。世间的道德教育,仅仅是形式上的教育。真正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身心上面,却没有下一番功夫,



表面文章比较多。但是佛陀的教育是要下功夫,落实在我们身心上,落实的最基础,就是每个众生贪嗔痴烦恼的对治。所以这是我们世间忽略了的教育,只有学佛人才能学到这些东西,但是还要个人自己下功夫去落实,如果不落实也就成了表面文章。
第六、从国王教民众这一段可以看出,佛给我们规划出了一个做国家元首的人,怎样能治理好国家的正确标准。这对一个国家元首来说,以此标准而行,我们所希求的世界和平、社会和谐、人民安乐、国富民丰的大同世界就一定会实现。



























受戒品第十四

戊3、受持戒行分二
己1、受戒 己2、持戒今初:受戒分二
庚1、受前方便 庚2、正受戒法今初:受前方便分四
辛1、供养六方 辛2、请许 辛3、问答 辛4、试察今初:供养六方分七(重点复习9)
壬1、启问受戒 壬2、答修供养东方壬3、供养南方 壬4、供养西方
壬5、供养北方 壬6、供养下方 壬7、供养上方今初:启问受戒
经文:善生言:“世尊,在家菩萨云何得受优婆塞戒?”
释:前面十三品主要阐明能行六度,行菩萨道,能受“优婆塞戒”所应具备的条件。够条件了,接着开始讲如何去受戒。这一品是这部经的主题,前面的学习,都是为能受“优婆塞戒”而打基础的。因为这一部经叫《优婆塞戒经》。这一品是专讲如何受戒,包括前方便,具体的戒相,和正受戒法的仪规。通过受戒得戒体,为以后的持戒打下了基础。从此往后各品,主要是受戒以后所应修的行相。
善生学了前面各品开始对“优婆塞戒”生起信心,他请问佛陀,在家菩萨如何能受优婆塞戒?



壬2、答修供养东方
经文:“善男子, 在家菩萨若欲受持优婆塞戒, 先当次第供养六方: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
言东方者,即是父母。若有人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父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者、至心爱念,二者、终不欺诳,三者、舍财与之,四者、为聘上族,五者、教以世事。”
释:佛告善生,在家菩萨打算受优婆塞戒,首先应当次第供养六方。先对东、南、西、北、下、上这六方修供养。这六方就是我们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每一方相对有两种,共有十二种。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十二种身份,也就是应该处理好相应的“人际关系”。
第一品说的供养六方是六度。这一品所说的供养六方是指六种社会关系。
首先看东方,佛在这里所说的东方就是自己的父母亲。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应该孝顺父母,人人都应该供养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顺、供养父母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所须;一方面是自己对父母的三业行为。这里佛说如果有人从生活方面能供养父母所用的衣服、所吃的饮食、休寝的卧具、有病所须的汤药、所住的房舍以及花费的钱财,这一切物质上的必须品。
在行为上还要对父母恭敬,内心的恭敬表现在外:礼拜父母, 就是身业上的恭敬;赞叹父母的功德,就是口业上的恭敬;尊重父母的意愿,就是意业上的恭敬。对父母礼拜、尊重、赞叹,将



自己对父母的孝顺,通过身、口、意三业表现出来。只有对父母恭敬尊重,也才能供养生活上的必须。如果这样才算此人是供养东方父母。
学佛学在这里内心作何感想?作为一个儿女,你对自己的父母如何?从这里学了以后,没做好的尽量开始做到位,这是修自己的恭敬心,首先从父母跟前锻炼。不但是财物上的供给,更主要是自己内心的恭敬、赞叹、尊重。要尊重父母,不要认为父母老而无用了,没你知识文化层次高,没你懂的多。对父母说话粗里粗气,这是不对的,就不是尊重了。因此我们要观察自己,有些人可能觉得我给父母吃的、用的都不缺,但是尊重这一方面你可能没有做到;有些表面上可能做到,问问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正尊重呢?真正的观察思惟过父母的恩德没有?
我们学在这里,自己就要开始观想,自己对父母如何?如果做到了自己庆幸,做不到赶快改,当下就开始改,先给父母把用的东西供养,再从说话方面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父母要尊重,要赞叹。这是一个做儿女的,特别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在受菩萨戒之前首先要做到的。
反过来说做父母的接受了儿子的供养以后,要用五件事来回报儿女,就是做父母对儿女的责任。
1、至心爱念:做父母的要真心实意的爱念儿子。不要因为儿子有什么缺点,有什么不规行为你内心嗔恨放弃不爱他。做父母的要至心爱念儿女,儿女也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
2、终不欺诳:能至心爱念子女的人,对子女就会实心实意



的相待,决不欺骗、诳惑他,他会正确的引导。做父母的不能欺哄孩子。童真无邪,一定要给孩子讲实话,即就是孩子不爱听的话,也要讲实话。给他幼小的心灵种下好的种子。
3、舍财与之:能将财产全部舍给子女,因为不论怎样辛苦工作,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4、为聘上族:在孩子的婚姻问题上,做父母的应该要找门当户对的上族人家。这个上族就是比自己家里情况、道德各方面好的人家。找这样的人家,孩子结了婚以后,日子会越过越红火。所以要找品德优上的婚嫁对象,这是做父母应该注意的一件事情。不能把眼光只放在钱财上面,这就错了。必须放在品德上面,只要品德高尚,自然是有福报之人。
5、教以世事:做父母的要教会儿子做世间的一切事情,就是世间的一切知识,学问。包括待人接物的知识,以便他们以后能更好的生活。要培养孩子在世间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自己干, 让他自己闯业。让他在生活中了解人情世故,学会生存的各种技艺。随着他自己的爱好、性格和特长、教他待人处世之法,这是做父母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做父母的要用佛说的这五种方法去对待子女;做儿女的也要用佛说的方法去孝顺尊重父母。这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各自应尽的责任义务,和相互关系。一个受优婆塞戒的人,就应该对父母这样供养,就是供养东方。
壬3、供养南方
经文:“言南方者,即是师长。若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



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 是人则能供养南方。是师复以五事报之:一者、速教不令失时, 二者、尽教不令不尽,三者、胜己不生嫉妒,四者、持付严师善友,五者、临终舍财与之。”
供养南方,这里所说的南方就是自己的师长。师长教给我们知识,对我们有恩。我们对师长从生活财物上面,要做到四事供养。就是所用的衣服、所吃的饮食、所需的卧具、疾病时所需之汤药,叫四事供养。
对师长在行为上一定要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在接受教育上要早起晚卧,服侍老师,接受行持师父所教的一切善法教育。如此做就能供养南方师长。
师长接受了弟子的供养,要用五件事来回报,即做师父的责任:
1、速教不令失时:就是不失时机的教导。当学生在有疑问的时候,及时给他解决疑问,他就增长一种知识;在弟子起烦恼的时候,能及时教以对治之法,解决弟子的烦恼;在学生困惑的时候, 能及时给学生指点迷津,把他从困惑中解救出来。有步骤、有次第的及时教习,即速教不令失时。
2、尽教不令不尽:就是将自己所知,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不要像世间有些人教学生留一手,这是不道德的一种行为,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佛说一个老师教学生要尽教, 不令不尽。尽你所学全部教与,这就尽到做老师的义务了。
3、胜己不生嫉妒:当学生学习超过老师的时候,做老师的不



应该有嫉妒心。应该欢喜、赞叹。因为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好事情,老师应该高兴不应嫉妒。
4、持付严师善友:当老师将自己所学的一切,全部教完以后。因为学生正在学习阶段,他的求知欲是很高的。为师的要找比自己更高明的严师善友,将学生介绍给他,让他继续学习深造。将弟子托付给比自己能力高的人,比自己道德好的人。这是老师对弟子负责的一种表现。
5、临终舍财与之:师父对弟子应该舍名、舍利、舍财。当师父临终的时候,将自己的所有财产舍与弟子。就是弟子对师父的财产有继承权。
这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应尽的责任义务。一个要受优婆塞戒者,首先对你的师长要这样供养。能如法的去做,就能供养南方师长。
壬4、供养西方
经文:“言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璎珞、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是供养西方。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一者、所做尽心营之,二者、常作终不懈慢,三者、所做必令终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常为瞻视宾客,六者、净其房舍、卧具,七者、爱敬、言则柔软, 八者、僮使软言教诏,九者、善能守护财物,十者、晨起夜寐, 十一者、能设净食,十二者、能忍教诲,十三者、能覆恶事, 十四者、能瞻病苦。”
这里所说的西方,指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优婆塞是在家的男



众,你要受优婆塞戒先要供养你的妻子。夫妻是一生的伴侣,是家庭的栋梁,搞好夫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佛说若有人能供给自己妻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这四种生活必须品。还要给妻子璎珞、服饰等严身之具,就是还应供给妻子装饰品。这是做丈夫应尽的责任义务,如果能满足妻子这些需要,这个人就是能供养西方妻子。
当妻子接受了丈夫这些供养,要以十四件事来回报,这是做妻子应尽的责任义务:
1、所作尽心营之:就是对你所作的家务事,尽心尽力去干, 不能抱怨。是你应干的事情,不能抱怨别人不干,这是不对的。责任明确也是家庭和谐的一方面。
2、常作终不懈慢:因为家务活是干不完的,每天都必须干。所以对这些家务事要经常做,天天如此也不能懈怠、散慢。自己该干的活不能靠别人,这叫精勤不懈慢。
3、所作必令终竟:不论在家里干什么事情,凡自己所经手做的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要这个活干一半扔下,去干另一个活, 那活干一半又扔下干这活。一天干了许多事情,都干了个半途而废,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不能样样事都干,样样事都不彻底,家里摆的一团糟,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所以佛在这里说不论干什么事,要有始有终。
4、疾作不令失时:在家里干活的时候要能分清轻重、缓急。有些事情要赶快去干,有些事情可以放下以后闲了再干。对于当下要做的事情,就赶快去做,不要耽搁时间,要很快的去完成,



叫疾作不令失时。
5、常为瞻视宾客: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对于家里来访的客人,要热情的去招待。照顾好客人的生活起居。能来你家做客的人,都是亲朋好友,做妻子的要礼尚往来,搞好亲朋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常为瞻视宾客。
6、净其房舍、卧具:每天都应该打扫卫生,让家里的房舍、卧具经常保持干净整洁,这是一个作妻子的每天要干的事情。
7、爱敬、言则柔软:妻子对丈夫和家里其他人,都要有爱敬之心。用柔软、和顺的语言和人沟通。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家里绝对没有矛盾。训练自己柔和的语言,培养自己慈悲的心肠,为自己修积福报。
8、僮使软言教诏:这是对家里僮仆、使役的态度,要用柔软的语言去教导他们。我们现在有些家里有保姆,作为一个女主人,对家里这些作使之人说话要柔软,用爱心去对待他们,软言教导,不能用粗语、恶语去对待他们。你用粗语、恶语的话,明显就有分别心,认为你是主人,可以高高在上,他是下人,应该听你使唤。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要用软言去教导。
9、善能守护财物:一个妻子在家里要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财物,要勤俭持家,守护好自己家里的这些财物,这也是做妻子的责任。
10、晨起、夜寐:为了照顾好这个家庭,要养成早起晚睡的好习惯,兢兢业业,一心操劳。



11、能设净食:能为家人做洁净的食物,做饭要干净卫生, 味道可口。给家里其他人设置洁净的食物,而且做好以后不剩、不弃,不要浪费饮食。浪费饮食自己造业,所以做饭要做的刚刚好,这叫设净食。
12、能忍教诲:作为一个妻子对于丈夫的教诲,要虚心的接受。不能反唇相讥,丈夫说什么你比他还厉害,你的话比他还多,语言比他还厉害。你这就失去了彼此之间相互的友好关系, 要不断的改过,提升自己的修养。古云:“女子无才便是德”意思是女子不要锋芒太露。家庭主妇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对丈夫的教诲要耐心听,好好去做就行了,这叫能忍教诲。
13、能覆恶事:有一句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家里有什么事不要随便出去乱说,即是在家里受了委屈,也不能出去向人说。有很多人在家里受了委屈,在别人那里去诉委屈,给家里惹下许多麻烦,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所以家里的恶事要能隐忍覆藏,不向别人说。毕竟是一家人过日子,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有什么仇呢?一家人是亲人,没有什么怨仇,所以要隐恶扬善,要做到能覆恶事。
14、能瞻病苦:这也是菩萨的行为,是慈悲心的体现。用慈悲心去看护照顾病人,对家里有病的人,要细心的去照顾,终不舍离。俗云:“久病床前无孝子”就是说病的时间长了,人心就会厌烦。一个菩萨行者照顾病人,没有厌烦之心,没有舍离之念。对于久病卧床不起之人能长期坚持,细心照料。这就是道德,就是修养。



以上这十四件事,就是妻子对丈夫的回报。实际这十四件事就是做妻子的本职工作。夫妻之间各自尽到自己的责任义务,福报就会相应而至,这就是供养西方。
壬5、供养北方
经文:“言北方者,即善知识。若有人能供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敬软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养北方。是善知识复以四事而还报之:一者、教修善法,二者、令离恶法,三者、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四者、放逸之时,能令除舍”
这里所说的北方就是善知识,就是善友。对于自己的善友, 随份随力供给所需,朋友需要的东西会毫不吝啬的给他。对于善友,从内心要恭敬,要真心和人交朋友,内心就要恭敬。和善友说话要柔软和顺;对于善友要礼拜赞叹,这就是对善友的态度。只有恭敬善友,自己才能得到利益。所以印光法师说:“要得到佛法真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得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得十分福慧。”所以恭敬最主要,善友:就是我们的善知识, 我们对善知识必须要恭敬。用这样的心态,这样的行为,去对待善友。这个人就能供养北方善知识。
善友复以四事而回报之:
1、教修善法:教他要修善,要让自己的这位朋友修习善法, 这样才是对朋友真正的关心爱护。
2、令离恶法:就让自己的朋友远离一切恶法,改变自身的毛病、习气、坏习惯,提升朋友的道德水准。真正对朋友关心就是让其止恶行善。



3、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当朋友遇到恐怖危难事情的时候, 这位善友要全力以赴的去救解,让其脱离厄难。
4、放逸之时,能为除舍:当朋友在修行的道路上懈怠放逸的时候,这位善知识要能劝导他远离懈怠放逸,而精进修行。这就是善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应尽的责任义务。一个人如果能用这样的方法,恭敬供养善友,就能供养北方。
壬6、供养下方
经文:“言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婢衣服、饮食、病瘦医药,不打不骂,是人则能供给下方。奴婢复以十事报之:一者、不做罪过,二者、不待教作,三者、作必令竟,四者、疾作不令失时,五者、主虽贫穷,终不舍离,六者、早起, 七者、守物,八者、少恩多报,九者、至心敬念,十者、善覆恶事。”
这里所说的下方就是奴婢、仆使。也可以引伸为现在的属下、员工。若有人能给奴婢衣服、饮食、医药等必须品,而且能善待下人,不打不骂,此人就是能供养下方。作为一个领导,一定对下面的人要关心、爱护,要用平等心去对待。在生活方面要供给衣服、饮食、医药这些必须品。从态度方面要善待,不能打,不能骂。用软言去教诏,这个人就是能供养下方。
作下人的要用十件事来回报:
1、不作罪过:就是在工作当中能尽心尽力,不作错事,不作犯罪的事,不作对不住自己老板的事。就是不作对不起自己主人之事。



2、不待教作:就是能主动工作,不等待指令就会主动的去做,这就是有眼色。该做的你就能主动去做,能替主人操心,有主动做事的思想意识。
3、作必令竟:对每一件事有始有终,彻底作完,不半途而废。就是说无论作什么事情,一定要彻底,不拖泥带水。
4、疾作不令失时:对主人安排的事情,及时去干。不拖拉、不懈怠、不误事。
5、主虽贫穷,终不舍离:不嫌贫爱富。这个主人虽然很贫穷,既然有缘在一块,能同患难,共安乐,终不离主而去。
6、早起:要早早起床,打扫卫生作好一天的准备工作。
7、守物:要爱护财物,不浪费。尽量节约,能守护好公共财物。不要因为是公共财物就浪费,要有公德心。
8、少恩多报:主人对自己有一点点恩惠,时常要想着,好好的报答他,有机会当加倍报偿,要有知恩报恩的思想概念。
9、至心敬念:对主人要忠诚,尊敬。念念不忘其恩德。作为一个下人或者一个企业的员工,对单位的领导,对你的老板,你的主人,要生恭敬心,怖畏心。对主人,对你领导、老板一定要尊敬,忠诚、至心爱念。要经常想着他对你的恩德。有报恩心的人,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对自己都有恩。因此会恭敬每一个人。
10、善覆恶事:对主人家里的恶事,要善于隐藏,不要出去乱说,不要到处去张扬。培养隐恶扬善的这种美德。
以上这一切就是主仆之间,也可以说是领导和被领导者之



间,各自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壬7、供养上方
经文:“言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沙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痛医药、怖时能救,馑世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供养上方。是出家人以五事报:一者、教令生信,二者、教生智慧,三者、教令行施,四者、教令持戒,五者、教令多闻。若有供养是六方者, 是人则得增长财命,能得受持优婆塞戒。”
这里说的上方就是出家修行人,和一切行善有德之人。婆罗门,是当时印度四姓阶级的最高位。若有人能供养这些人衣服、饮食、住的房舍、卧具、病痛时能供养医药、在他恐怖时能极力相救、在饥馑年代能布施他食物、闻到他的恶事能为隐遮不宣, 而且从内心能恭敬礼拜,能尊重、赞叹。如果能这样作,就能供养上方出家修行人。
上方就是出家修行人,出家人在接受了信徒供养以后,要以五事来回报:
1、教令生信:出家人要教在家人对三宝生起真正的信心。要信因果、信六道轮回、信修行可得解脱。一个不信的人怎么也学不进去,所以首先要教信。信念阿弥陀佛能往生极乐世界,这都要信。总之要教在家弟子,对正法生起信心。
2、教生智慧:有智慧观照的人,才能真正生起信心,没有智慧的人,这个信心是表面的,遇到境界会退下去。所以要教他生智慧之法,教他看破世间的假象,远离执着;要教他深入经藏出



生般若智慧,修集智慧资粮。
3、教行布施:要教众生广行布施,除贪去执,修集福德资粮,作到喜欢布施。前面教弟子修集智慧资粮;这里教布施,是增加福德资粮。福德、智慧二资粮这是成佛之因。
4、教令持戒:要教众生持戒,持戒就是止恶。持戒可以对治无始劫来的贪嗔痴烦恼;持戒也可以生善法;持戒能成就解脱道; 戒为无上菩提之本,所以要教众生持戒。
持戒就是止恶行善,因为戒里面有止持和作持。一切恶法停止不作,就叫止持;一切善法积极的去作,就是作持。这都包含在戒律里面,故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5、教令多闻:要教众生广学多闻,劝人听经闻法。通过听经闻法才能明白道理,修行才会有信心,才会有方向,才不会退堕。如果不明理,就是一种迷信的学佛。
这是出家师父和在家弟子相互的关系,和各自应尽的责任义务。佛将以上的六方讲清楚以后,在这里总结性的说,如果有人能依照上面所说的这样供养这六方,这个人所得的利益是增福延寿。我们谁不想增福延寿,这个世间管你信佛不信佛,目的都想增福延寿。增福就是多赚钱让家里富起来;延寿就想身体好不得病、长寿,这是我们人人向往的。但是佛在这里说,如果你能像上面这样作,自然而然会增福延寿,是你自己给你造下的增福延寿之因。这个人才有资格求受优婆塞戒。如果作不到上面这些, 你就不能增福延寿,也就没有资格受优婆塞戒。
上面这十二种位置,就是人们互相之间的人际关系。每个人



在社会上都会扮演多种身份:可以为人子女、也能为人父母;可以为人师长、也能为人学生;可以互为朋友善知识。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层面就对号入座。只要能依教奉行作到上面这些事情,就已经完成了一个做人的基本标准,可以进一步受优婆塞戒,进而行菩萨道。
反过来说,我们一个做人的资格都不够,你受菩萨戒,行菩萨道行吗?一年级的一 二 三 四 五都没学会,你让他学加减乘除他能学会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受戒前佛让我们供养六方,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学了以后每个人对照检查自己,在各个方面做的够不够?对父母方面自己做的够不够?对儿女方面自己做的够不够?做丈夫的对妻子做到位了没有?做妻子的做到这十四件事没有?都要自我观照一下。照着这个标准去作,会改变我们的命运。佛在这里说能增福延寿,能受优婆塞戒,所以在受戒前,供养这六方是特别重要的课程,这是受戒前的基础课。
辛2、请许
经文:“善男子,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仆。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 软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怜愍故听。’”
释:因为这部经是佛讲的一部戒经,现在学到受戒品,前面学的一切都是为受优婆塞戒而打好基础的。这一品就是讲怎样去



受戒,和受戒前的准备工作。上一讲学了受戒前应该先是礼拜六方,就是十二种人际关系,这个做好以后,再去受戒。今天正式开始学受戒前还应该做什么?
受优婆塞戒不是随便的事。前面的供养六方,是在家里自己人格的培训,这是第一步。就是必须要做一个合格的人,这是要达到的标准。第二步要想受优婆塞戒,要想增长命、财。受戒之前,就要做请求许可的工作。请求什么人许可呢?首先要禀白父母知晓,给自己的父母说:“我准备受优婆塞戒”让父母同意; 父母同意以后,你还要和自己的妻子商量好,给妻子说:“我要受优婆塞戒,”妻子同意后;你还要报知自己的下人知晓;这些人都同意后,还要报知国主同意,这个国主不一定是要你告知国家元首,这个意思就是说,要报告给工作单位这些老板、领导知道,就说我要受优婆塞戒。这是一个正大光明的事情,应该叫人都知道,以上这些同意以后。
第三步在寺院去找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出家师父。在这位师父面前正式请求,你要受优婆塞戒。具体做法是: 来到师父面前,恭敬的头面作礼。把自己内心这种恭敬表现在外面,就是向师父顶礼膜拜。软言问讯,这都是内心的恭敬在身口方面的表现。长跪合掌向师父请求说:“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戒,惟愿大德怜愍故听”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给师父表明:我是大丈夫,具男子身,我要求受菩萨优婆塞戒, 请师父怜愍,允许我受戒。这一段要原文照念,叫乞请陈词。
就是当你把家里那六方关系搞好之后,在要受戒之前必须要



通知、禀白知道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些人经常和你在一块相处,让他们都知道你受了戒,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护你的戒,对你的修行有好处,他们也有功德。
辛3、问答分四
壬1、问遮难 壬2、审至诚壬3、示归戒 壬4、广教戒
今初:问遮难
经文:“是时,比丘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若言听者,复应问言:‘汝不曾负佛、法、僧物, 及他物耶?’若言不负,复应问言:‘汝今身中,将无内外身心病耶?’若言无者,复应问言:‘汝不于比丘、比丘尼所,作非法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不作五逆罪耶?’若言不作,复 应问言:‘汝不作盗法人耶?’若言不作,复应问言:‘汝非二根、无根人?坏八戒斋?父、母、师病,不弃去耶?不杀发菩提心人?盗现前僧物?两舌、恶口?于母、姊、妹作非法耶?不与大众作妄语耶?’”
释:这一段是问遮难。有这些遮难之人,不能受佛的净戒。因为在八识田中,这些恶业种子炽盛,受戒就不得戒体。又叫无作戒体。在戒场里礼拜、问讯、身口陈词这些能看见的叫“有作体”。“有作”结束以后落在八识田中,在心识里面看不见,但是能随着境界现前起防非止恶的这种功能,叫“无作戒体”。受戒就是要得到这个“无作戒体”,又名得戒。如果有这些遮难的人,因为恶业种子炽盛,就得不到这种“无作戒体”。即就是受



了戒,以后也最容易犯戒。因为这些烦恼种子炽盛,遇到境界不能自控,所以就容易犯戒。犯戒以后就会使自己堕落下去,受更大的苦。所以在受戒前师父必须要问遮难。自己内心所作的事情有就答有,无就答无。如果有遮难之一,最好不要去受戒,在社会上好好积德行善改习气。如果有遮难强行受了戒,会染污佛门这块清净之地,对佛教没有好处,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什么是遮难呢?遮:是遮止之意。就是遮止不能受戒。有十六种遮,这十六种遮虽然不是自性恶,但却不适宜受戒。所以有其中之一者,遮止不能受戒;难:不能受佛净戒就是一种难缘,所以叫做难。有十三种难,这十三种难是自性恶,是绝对不能受戒的。有其中之一者即不允许受佛戒。故名遮难。因为是你做过的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在受戒之前,先由教授师依罪之轻重,次第向受者问此遮难之有无,叫问遮难。有则不得受戒,无则可以受戒。当这位欲受戒者,启请求受菩萨优婆塞戒的时候, 教授师就要先问遮难,这是必须有的程序。
比丘师父应作是言:“汝之父母、妻子、奴婢、国主听不?” 因为你是征得他们同意,才来受戒的。师父必须问一下,这些人都同意不同意?这些人同意就可以给你受戒。若有不同意者,就会给以后的修行带来违缘。因为这些人经常和你在一块生活,他们不同意的话对修行就有障碍,是故遮止不能受戒。
如果回答说都同意,师父接着就要问:“汝不曾负佛、法、僧物,及他物耶?”你要受戒,有没有欠三宝的债务,你是不是欠债的人?若欠三宝物、或者其他人的债务没有还,你也不能受



戒。欠人的债,来受戒这是一种遮难。因为你欠人债,在受戒后想修行,追债的人会让你不得安心,你内心会常有负债感,给自己修行带来违缘。故遮止不让受戒。
若回答不欠债,接着还要问:你今天要受戒,在你的身体内外有没有疾病呢?就是说你身体健康不健康。我们现在受戒都要到医院去作个体检,看你身体有没有疾病。在佛制主要有五种大病,就不能受戒。五种大病是:癞病、疠疽、白癞、乾痟、癫狂有这些病就不能去受戒。这些身心疾病,会给自己修行带来障碍。
以上是问不适宜受戒的遮止法。以下还要问非受戒之器的十三难:
如果身体健康没有病,师父接着问:你有没有在出家比丘、比丘尼那里犯过邪淫呢?若犯出家众、破其净戒,你今生就不能受佛戒。
如果回答没有。接着师父还要问:你作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羯磨转法轮僧,这五逆大罪没有?若犯了逆罪就不能受佛戒。因为这五逆罪是极重的无间地狱之罪,你如果做过这些事的话,说明你是个大恶人,就不能受戒。
若答无者,师父就要问:你是否做过盗法人呢?盗法人就是自己未受具戒,偷阅比丘、比丘尼戒律,或在僧中窃听僧众羯磨法者称为盗法人。为什么出家的戒律不让在家人看?出家人在做羯磨法时不要在家人听?原因就是保护我们,不要做盗法人。如果你在家听了出家人羯磨法,你就已经是盗法人了。你以后要受戒,对你自己就是一种难,你就不能受戒了。所以佛制一般在家



人不要看出家人的戒律,听出家人的羯磨法。若有偷看比丘、比丘尼戒律,或者偷听僧众羯磨法之人,就不能再受佛戒,这是一个难缘。
若言无者,接着就要问:你是不是二根人或者是无根人呢? 就是身体上有缺陷。什么是二根人?就是一个人同时具有男女二根。什么是无根人?就是没有性器之人,无法辨认他是男是女。这两种人不是修行的法器,不允许受佛净戒。
如果说不是,接着师父就要问:你是否毁犯过八关戒斋?就是受八关斋戒又犯戒的人。若有犯,就不能再受佛戒了。
如果回答说没有,接着就问:你的父母、师长有病时曾经舍去不顾否?父母、师长是对你有恩之人,有病的时候,你曾经舍去不管他,有没有这种事情?因为父母、师长对自己有恩,在他们有病最痛苦、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都能舍去不管,说明你是没有一点慈悲心的人。对自己有恩的人你都不管,你还想受优婆塞戒当菩萨。这种人不是受戒的法器,所以不能受佛净戒。
如果回答说没有,接着又问:你有无杀过发菩提心人否?就是说有些人发了菩提心,准备行菩萨道,结果被你杀掉了。一个发菩提心的人,他就是一个菩萨,你若杀了发菩提心的人,就等于杀了一个菩萨,杀了一个未来的佛,罪过也是很大的,所以不能受佛净戒。
如果回答说没有,接着又要问:你曾经盗过现前僧物否?现前僧物就是在一个寺院共住之人,所有人共有之物。若偷盗现前僧物,犯无间罪。佛说五逆十恶我都能救,盗僧物者不能救。故



寺院里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乱拿,不小心容易犯盗戒。因为我们不知道戒律里面微细的戒相。盗僧物的罪过是很大的,故不能再受佛的净戒。
如果说没有,接着又要问:你有没有犯两舌、恶口这些罪呢? 这是口业方面所造作的恶行,一个经常两舌恶口之人,习气难改,不能受佛净戒。经常爱骂人、爱说是非的人不能受戒,这是一难。
如果说没有,接着就问:你有没有于母、姊妹所作非法事耶? 自己的母亲、姐妹都能作非法事,说明你的淫欲炽盛,非修道之法器,故不能受佛戒。
如果说没有,接着就问:你有没有在大众面前说过妄语呢?妄语本身就是一种恶业,能在大众面前说妄语更是无惭无愧之人。特别是大妄语,未证言证,未得言得。你没有证到圣果,说你得了什么果;为了让大众尊服、信奉你,说你听见什么。看见天来、龙来等,这就是大妄语。在大众面前说妄语者,有大罪过,故这种人不能受佛戒。
如果一个受戒人对以上师父所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能如实回答都无犯过,再进入下一步的审查。
壬2、审至诚
经文:“若言无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何以故?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及菩萨戒,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若有毁破如是戒者,则于无量无边世中,处三恶



道,受大苦恼。汝今欲得无量利益,能至心受不?’”
释:前面问了遮难以后,排除受戒的障碍,你就够资格受戒了。下一步再考察受戒的至诚心,看你是一时冲动来受戒呢?还是真正的想求解脱来受戒;是自私自利来受戒呢?还是为了行菩萨道,利益众生来受戒的。所以师父在这里就要更进一步说说这个戒的难度,和这个戒的无边利益。
提前说明受戒以后的利害关系。看你的心至诚不至诚。教授师告诉他,善男子,受持这个优婆塞戒是极为甚难的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你现在要考虑好。因为这个优婆塞戒,能为出家受沙弥十戒;大比丘的二百五十条具足戒;以及《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出家菩萨戒;一直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而作根本。就是在你成佛的这个大厦上,优婆塞戒就是基础,这个基础如果打不好,上面的都会做不好。
因为优婆塞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是修行成佛的根本,是成佛大厦的基石。所以如果能以至诚心受持优婆塞戒,坚持不犯。你就能获得以上各种戒所带来的无量利益。受一个佛戒,就会得到一个佛戒的利益。受优婆塞戒会得到优婆塞戒的利益;受沙弥戒有沙弥戒的利益;受比丘戒有比丘戒的利益;受出家菩萨戒有出家菩萨戒的利益。这都有无量的利益,直到你修行成佛,成佛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一切利益都从优婆塞戒开始,所以要认真受戒,认真持戒。
但是如果毁破了优婆塞戒,就会在无量无边世中,堕落在三恶道中受大苦恼。这是受戒后犯戒所得到的果报,一上一下就在



持和犯之间。所以说是极难的,这在未受戒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不要盲目受戒,一旦受过戒就要坚持不犯。你如果想要得到无量大利益,就必须用至诚心去受戒、去持戒。师父问:“你能不能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呢?”如果行,可以给你受戒。不行,你就不要受戒了。把内心深处的至诚心要问出来。
壬3、示归戒分二
癸1、开示三归得戒体之理 癸2、开示远离五恶法今初:开示三归得戒体之理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 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汝能如是至心归依于三宝不?’”
释:在受优婆塞戒之前,上面做了许多的工作,排除了受戒的障碍。这里受戒师一再强调说:这优婆塞戒是很难的,极为甚难。难度这么大你要能坚持,要至心求受。
如果回答能至心受戒,授戒师又接着开示三归之理。有好几种归依:有翻邪三归,就是刚入佛门的归依,叫翻邪三归。原先不信佛,不懂得道理,做的都是恶业、邪法,归依以后,返邪归正,故名翻邪三归,这是最初的三归;有五戒三归。受五戒的时候,要受三归。通过三归依得无作戒体;有八戒三归。受八关斋戒也要三归,叫八戒三归;有沙弥戒三归;有具足戒三归。凡受戒都有三归依,因为在三归依的时候就是得戒体的时候。这里要受优婆塞戒,教授师必须先说三归依,把三归依的道理讲清楚。他告



诉求戒者说:“受优婆塞戒是极为甚难的”受戒前先要归依三宝, 如能至心归依三宝,就能得优婆塞戒体。
归依有几个要求: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自在天是天道众生,也在六道众生之内,没有超出轮回。归依佛以后要以佛为师,在生命的紧要关头,宁可舍去身命,也不能再去归依自在天等。更别说在平时,我们要依于佛,不应归依自在天。印度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有一种是自在天外道,他们宣说的理论是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在天所生的,这是一种邪说。佛法是正确解释人生宇宙真理之法。所以归依了正法的佛陀以后,就再不能依于外道、天神等。因为这些外道、天魔、鬼神,他们都不是出世间圣人。唯佛是超九界而独尊的大圣人。
天、人、阿修罗、畜生、地狱、饿鬼这六道众生都是凡夫, 称六凡法界;自在天就是天道众生,有福报生在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是超越六道的圣人,称四圣法界。加在一块共十法界。在这十法界里,佛是超九界而独尊的大圣人。所以归依佛以后,再不归依外道天神。现在有些人归依佛以后,由于不明白道理,还经常找那些神婆子。神婆是属鬼神之类,连自在天都不如,这更是愚蠢了。
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归依法以后,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这里都有一个“宁舍身命”,就是说在生命的关头,我都不舍,何况平时呢?因为外道典籍也有他的一套理论说法。但他的理论都是不究竟的,不能引导人们超越轮回而解脱。佛法是出世间圣人所宣说,佛陀证悟到宇宙实相谛



理,他所宣说的佛法,可以引导众生启迷开悟,超越六道轮回, 得到究竟的解脱。佛法是能让众生成佛的无上大法。所以归依法以后就不能依于外道典籍去修学了。
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如果归依僧以后,再也不能去归依受行外道典籍的那些修行人。他们都是外道邪众,非佛的正法。佛教里的出家僧人,他们以六和敬在僧团里修学,他们以大圣人佛陀为师;以佛所说的正法为典籍;以自己身体力行实践佛法,成就三明六通,以修三乘四果解脱道为最高目标。而外道邪众,他们不是修出世求解脱的人,所以不能归依他们。
这是开示三归的重要性,道理讲清楚以后,授戒师就要问: “你能不能以上面所说的至心归依于三宝呢?”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优婆塞戒,极为甚难。若人归依于三宝者,是人则为施诸众生无怖畏己。若人能施无怖畏者,是人则得优婆塞戒,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
若答能至心归依三宝,授戒师又要告诉他:“优婆塞戒是极难极难的,”把这难度要说在受戒前,让你做好思想准备。“若人能至心归依于三宝,这个人就已经施于众生无怖畏了”。像上面说的那种宁舍身命,都不舍离三宝。以这样的至诚心归依三宝以后,这个心已经给众生施于无怖畏。因为五戒就是五大施,如果能施于众生无怖畏的人,这个人就能得到优婆塞戒体,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菩提。问:“你如今能像以上所说,施于众



生无怖畏吗?”
诠论:这里再三强调说明受优婆塞戒的极难,是要求戒者发殷重心、至诚心,不可草率行事。这有以下步骤:首先要求戒者至心去受戒,还要至心归依,这里面至心很重要。只要能至心这样做,就能如法施诸众生无怖畏。故授戒师问:“汝能如是施诸众生无怖畏不?”
癸2、开示远离五恶法分六
子1、总示不能增长财命五事 子2、乐杀恶果子3、乐盗恶果 子4、乐妄语恶果
子5、乐饮酒恶果 子6、乐邪淫恶果今初:总示不能增长财命五事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
下面师父要开示,让求戒者远离五种恶法,也就是五戒。佛在这里讲得清清楚楚这五种恶法,给自己今世后世和其他人所带来的危害性。
求戒者如果回答说,“我能施众生无怖畏”,教授师又告诉他:“有五件事,如果你喜欢作的话,现在不能增长财产和寿命。世间人求的就是增福延寿。但是如果喜欢作这五件事,你就不能增福延寿。哪五件事呢?一者、是喜欢杀生的人,二是喜欢偷盗的人,三是喜欢邪淫的人,四是喜欢妄语的人,第五是喜欢饮酒的人。喜欢做这五件事的人,今生就不能增福延寿,反而会灾难



重重。为什么喜欢做这些事的人会带来灾难呢?下面佛会告诉我们。佛详细讲这五件事对自他的害处,目的是要让求戒者知而能至心去持戒。
子2、乐杀恶果
经文:“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做罪, 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首先看杀生恶果。一切众生,无论是什么人,因于杀生之故,会让他今生获得恶色,就是有一个丑陋的身体;恶力,就是身体羸弱无力、多灾多病;恶名,喜欢杀生的人会有不好的名声; 从他自身来说,杀生的人自己会短命,容易遭横祸夭折,不能长寿;从所拥有的财产来说,喜欢杀生的人会财物耗减,容易破财; 眷属分离,就是六亲眷属都会离他而去,生离死别,不能团聚; 杀生者会受到贤圣人的呵责,杀生远离圣贤之道,是故一切圣贤不护;在处人方面,他没有好的信用,人们都不相信他。如果别人作下恶的罪业,横祸会殃及到杀生者自身。你想都想不到别人作的罪,灾难会降在你的头上。这一切都是喜欢杀生的人,现世所招来的恶业果报。
这个喜欢杀生的人死后,会堕落到地狱去受火烧、油煎等苦; 会受饥渴之苦,而且受苦的时间很长,因为在地狱受苦时他的命



很长。并且还要受恶色、恶力、恶名等事。这是喜杀生者,后世的恶业果报。假若地狱报尽,有幸得到人身,会接着受恶色、恶力、短命、贫穷等果报。好不容易生一个人,这些灾难还会降在他身上,这就是杀生带来的余报。以上是他自己的因果报应流程。一个杀生的人他无量世就是受这个苦。
一个杀生的人他这恶因缘力,还会影响到其他众生。恶因感召外在的一切的五谷、果实、疏菜等等资生之物全部减少。这个恶因缘的影响力会殃及到一天下,就是整个南瞻部洲。一个人杀生都有这么大的影响,多人杀生,地球上的果实会越来越少。这真是:害己无量世,害人一天下。
子3、乐盗恶果
经文:“善男子,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喜欢偷盗的人,他也会获得身体丑陋的恶色,身弱多病的恶力。还有恶名流布,短命夭寿,财物耗减,眷属分离等恶果报;而且别人丢失东西,往往怀疑是他偷的。因为经常爱偷东西的人, 别人丢了东西就首先怀疑他;还有他虽然主动的亲近依附别人, 但是人家却不相信他。因为爱偷盗的人没有信誉度,所以别人对



他不相信;还有偷盗是违背贤圣之道的,所以常被贤圣之所呵责。这都是偷盗所招来的现世果报。
此报体死去以后,将堕于地狱,继续受那恶色、恶力、恶名、饥渴等大苦恼之报。而且这种受苦的时间还是很长的,这是偷盗招感来的后世恶果。
如果因其他善业因缘有幸得到人身,前面偷盗的余报,会使他这一生贫穷无财。虽然辛辛苦苦得到一点财物,会随之失去, 不能聚财;还不会被他父母、兄弟、妻子这些亲人关爱护念;他身常受苦,心常怀愁,一生身心烦恼痛苦。这是偷盗所感招的余报。
这一恶人偷盗因缘力故,会使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就是说会让人们所吃的东西都没有营养,这是偷盗的恶业, 使本来很有营养的东西就变得没有营养。这种恶因缘所感染会殃及到万姓之家。这是一个偷盗者给自他带来的恶果。一人偷盗既如是,多人偷盗整个地球好吃的东西都会变味,真是:一世偷盗,万世受苦;一人偷盗,万姓遭殃。
子4、乐妄语恶果
经文:“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于妄语,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舍此身已,入于地狱,受大苦楚,饥渴、热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报;若得人身,口不具足,所说虽实,人不信受,见者不乐,虽说正法,人不乐闻。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减少。”
如果有人喜欢妄语,他会在今生获得难看丑恶的口相。不但



嘴难看,身体也丑陋难看。长的那么难看、丑陋,人都不喜见。爱说妄语之人,他说的话虽然是实话,但是没人相信他。因为他经常说妄语,偶尔说一句实话人们也不相信,他在人眼里没有信用度。人们都会憎恨,厌恶他,不愿意看到他,没有人和他来往。这就是妄语所招来的现世果报。
他今生活的很不自在,舍身后堕入地狱,受大苦楚。常受饥渴、热恼等苦。这是妄语所招来的后世恶果。
如果有幸得到人身,妄语的余报,会使他刚出生嘴巴就有缺陷、不具足;而且他说实话也无人相信,人们都不喜欢见他、厌恶他;他虽然讲说正法,但人不喜欢听。妄语会使他有这些障碍, 这都是过去妄语带来的恶果。
由于这一妄语恶人的因缘势力,会影响到外在的资源减少。现在地球上资源越来越少,其原因不是我们用完了,是说妄语的人太多了。资源减少最后会没有,真的会出现这个情况。这是喜欢妄语的人,给自他带来的恶果。真是:妄语自受无量苦,外物资源全隐没。
子5、乐饮酒恶果
经文:“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 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只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饥渴等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系念思维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



喜欢饮酒的人,现世容易散失财物;他的身心会产生许多疾病;常常喜欢打架、闹事,会使他的恶名远扬;喝酒的人没有智慧,做事情感胜过理智,常会感情用事;他会傲慢、狂妄没有一点惭愧心,一切恶的烦恼心所会滋长;他也会得到恶色、恶力, 常被所有人呵责,包括家里人都反对他,人们都不愿意和他接触; 他自己也不能修善法,这是饮酒的现世恶报。
舍身后,会堕入地狱,受饥渴等无量的苦恼,这是饮酒的后世的恶果。
幸得人身,他的心经常在狂乱当中,无法去系念思惟善法。这是饮酒对现世、后世和最后无量世的余果。
这个饮酒人的恶因缘力,会影响到其他人,使一切外物资产容易腐烂变质。这是饮酒对自他带来的恶果。
子6、乐邪淫恶果
经文:“善男子,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 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做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善男子,是五恶法,汝今真实能远离不?”
若有人喜欢邪淫,他今生就无法护惜自身、他身。喜欢邪淫的人,他把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保护家人了;人人对他都有怀疑,凡是他所作的一切事情,妄语在先。因为他不说妄语,办



不了事情;喜欢邪淫的人,没有信用度,所以他就喜欢说妄语; 正因为如此,他一切时中是非常苦恼的,内心经常散乱不安,所以就不能修善法。因为说了一句妄语,后面要说许多的妄语去圆你这妄语,所以他就不能修善法;另外,他的财物也容易散失掉; 他对自己的妻子内心从来不爱念、恋幕,因为心有别恋。按道理夫妻之间应该互想爱念,他却不爱念自己的妻子;由于邪淫还会使他的寿命短促,不能长寿,这都是邪淫带来的现世恶果。
他去世后也会堕在地狱,去受无量的恶色、力、饥渴等苦恼; 而且在地狱受苦的命很长,也就是长劫受苦,无有终期。这是邪淫给后世带来的恶果。
如果幸得人身,也是恶色、恶口人都不愿意见他;他自己也不能守护好他的妻妾眷属,这是邪淫带来的余报。
由于这一恶人邪淫的因缘力,影响其他人对外物都不得自在受用。这是一个邪淫人对自他带来的恶果。
当授戒师讲完这些五恶法的危害性以后,就要问这个求戒者: “这五恶法你能真实远离吗?”
诠论:根据这一段学习,说明五戒对我们自己,对整个社会, 对所有人类都大有利益。一个人杀生,先不管他自己受报,影响整个外在一切植物果实都会减少。那么多人杀生呢?我们外在的五谷、果疏等会越来越匮乏,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人偷盗,影响外在整个食物类都会没有营养,那么很多人犯偷盗呢?现在所吃的东西怎么能好,怎么会有营养呢?一个人妄语,会让外在财物资产越来越少,很多人妄语,我们地球上的能源会越来越少,



直到消失。都说妄语,能源就没有了;一个人饮酒,会使外物、资产臭烂,许多人饮酒,会使所用物资质量越来越下劣,没有好的质量;一个人邪淫,会使一切外物不得自在,多人邪淫地球上的一切资源都不能正常使用。
看来要想让我们地球人资源丰富,并不是争夺;要想让我们的国家民丰物阜,并不是竟争;要想提高物品的质量,也并不是科研;要想让我们的资源开发,并不是无止境的开采;要想提高我们的环保,也并不是人为的改变。
只要人人持五戒,我们地球上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只要人人持五戒,我们的国家自然会民丰物阜;只要人人持五戒,我们的资生财物质量会自然越来越提高;只要人人持五戒,我们的资源会自在使用;只要人人持五戒,才是真正的环保根本。只要我们相信佛说的话,相信佛法。人人都返观内照,不要一直向外追求。只有净化心灵,才会净化环境。只有止恶行善,才会国富民强。只有人人持五戒,究竟解脱都有份,何况无常变化的这些资生之物,自然而然感招都会得到,何必要那么费力的去争取呢? 这真是:无诤自然成 有争两俱伤 财富内心求 忍让己获益。
这是学佛要得到的利益。所以这一段我们要好好的记取,好好的去学。先认清这五件事给自他带来的恶劣后果,才能真心实意的,以至诚的心去受持五戒。若认不清它的危害性,那受戒就成了强迫性。强迫性的受戒,是很难持好戒的。只有从内心认清楚以后,你会自然而然的持戒,所以这一段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学修。



壬4、广教诫分十(重点复习33)
癸1、教离四恶法 癸2、教离五处所 癸3、教不应作五事 癸4、教不应为三事癸5、教应离二事 癸6、教不近四种人
癸7、教离放逸法 癸8、教如法理财 癸9、教不应寄物四处 癸10、教离四种恶人
释:这里是佛具体教我们在生活当中,怎样去正确的做。都是微细的这些地方,这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善恶邪正、应作不应作,佛都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前面佛讲了五恶法,授戒师问:“能真实远离这五恶法不?”若回答说:“能真实远离”。下面授戒师还应作如下的教诫,这叫广教诫。
癸1、教离四恶法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事法,所不应作。何等为四?为贪因缘,不应虚妄。为嗔恚、痴、恐怖因缘,不应虚妄。是四恶法,汝能离不?’”
授戒师告诉求戒者:“善男子,要受优婆塞戒,有四件事情不应该做:
第一、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去作身、口、意虚妄之事。就是说目的不能为了满足你这贪心,去做那些虚妄的事情, 要诚实。这是总说,无论你做什么行业这都适用。
第二、不能为了痛快,满足自己的嗔心,身口意三业造作虚妄之事。
第三、不能因为痴因缘,三业造作虚妄之事。总的说就是不



能因为自己的贪嗔痴烦恼而去作虚妄的事情。
第四、不能因为恐怖因缘,身口意去造作虚妄之业。就是说不要因为由于恐怖,以此为由,而造作虚妄之事。因为前面讲行菩萨道的时候,宁舍身命,都要利益一切众生。连命都能舍,恐怖怕什么?身体造作虚妄之业,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苦果。即是说不能为烦恼、恐怖因缘,身口意去造作虚妄之业。你能做到吗?
癸2、教离五处所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所不应游:屠儿、淫女、酒肆、国王、旃陀罗舍。如是五处, 汝能离不?’”
若言能离前面的四恶法,教授师又应告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处所你不能去游,前面是不能做虚妄之事,这里有五个地方不能去:
第一、屠儿处:就是杀猪、宰羊屠宰场等地。这些地方都是杀生的地方,会使人恶心增盛,善心消失。行菩萨道要修善法, 培养慈悲心,故这些地方不能去。
第二、淫女处:就是妓院、歌舞场等淫乐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会使人淫心荡扬,意志消沉,无有智慧。因此为了护好自己的戒,首先要远离这些场所。
第三、酒肆:就是以酒为业,以酒为乐之地,这些地方会使人愚痴无智。受优婆塞戒,行菩萨道就要经常保持智慧,学佛也是学智慧,所以这些地方不能去。
第四、国王:这里泛指国家的行政管理机构。非闲游之地,



没事不要随便去。这些地方也不是修行人常去的地方,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非议。有趋炎附势之嫌,故无事不能随便去游走。
第五、旃陀罗舍:旃陀罗在古印度是最下等的贱民阶级。这类人愚痴、凶恶、残忍,以作恶事为正当职业。这些人杀人不眨眼,即刽子手一类的人。去旃陀罗舍,会使恶法增胜,所以不能去。
如是五处影响持戒修行,故不能去。授戒师问:“这五处所, 你能不能远离呢?”
癸3、教不应作五事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五事,所不应作:一者、不买生命,二者、不买刀剑,三者、不买毒药,四者、不得酤酒,五者、不得压油。如是五事,汝能离不?’”
以上五处若言能远离者,授戒师更应教诫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五件事不能去作。”这就是我们在家人选择职业的时候,这五件事不能作:
第一、不卖生命:就是贩卖有生命的动物,这些不应该去作。因为牛、马、猪、羊、鸡、鱼、海鲜等有生命的动物,是被人而杀而食、或者鞭打使役的。受了优婆塞戒的人,这些生意坚决不能干。因为这些都是与杀生有关,杀生对自他都会带来危害,是极重的恶法,所以我们不能做这个生意,不能卖有生命的东西。
第二、不卖刀剑:刀和剑的用途,本身就是杀生之物。受了优婆塞戒的人,要远离杀生,更别说经营这些杀具。所以不能作



卖刀剑的生意。
第三、不卖毒药:毒药也是伤害生命的,如卖老鼠药之类的生意。受戒之人不能去作。
第四、不得酤酒:就是不能卖酒,受了优婆塞戒的人,不能做卖酒的生意。酒对人危害那么大,所以佛戒不许饮酒。一个受戒的人自己不饮酒,却会去卖酒害别人,这是大不应该的,故不应作。
第五、不得压油:就是不做榨油之业,因为榨油会伤害许多小生命,有杀生的因素在里面,故不应作。
以上这五件事情都与杀生、伤害他人有关,会影响慈悲心, 所以不应该去作,故授戒师要问求戒者:“这五件事能远离吗?”
癸4、教不应为三事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三事,所不应为:一者、不做罗网,二者、不做兰染,三者、不做酿皮。如是三事,汝能离不?’”
以上是经商作生意不应选做的五件事;以下是制作行业,不应该做的三件事。如果回答,能远离以上五事。授戒师告言:“受优婆塞戒者,还有不应为的三件事”:
第一、不做罗网:就是不制造捕猎所用的罗网等类东西。不作这类制造业,因为这都是伤害众生的杀生之具,故不应作。
第二、不作兰染:古印度以杀生制作蓝色染料,因伤慈害物, 故佛制不应该做。
第三、不作酿皮:就是不作皮革行业。皮草行业用动物皮来



制作衣料、饰物,伤慈害物故不应作。一个受了优婆塞戒的人, 不应该选择这些行业。
这是工业方面的三种业,都与杀生有关,受戒之人应当远离。授戒师问求戒者:“你能远离这些吗?”
癸5、教应离二事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复有二事,所不应为:一者、樗蒲、围棋、六博,二者、种种歌舞、技乐。如是二事,汝能离不?’”
对以上三事若能离者,复应告言:‘受优婆塞戒,还有二件事情,自不应为。哪两样事呢?就是游玩、消遣方面,玩物丧志的娱乐之事不应该做:
第一、樗蒲、围棋、六博。樗蒲是一种赌博之具,受戒人不能搞赌博之事。围棋,是一种娱乐之具,但却能使人巧用心机增强好胜。六博亦是赌博之具,这些都会损伤慈悲心,消费毅志, 荒废道业,激发好胜心、斗争心,与道相违,故应远离。
第二、不作各种歌舞、技乐,等游乐之事。世间的歌舞技乐是一种娱乐活动,不信佛的人整天在烦恼当中,以歌舞技乐刺激自己麻痹的神经,以解烦恼愁闷。而这些歌舞技乐大多都是不健康的、淫乱的邪业。会使人意志消沉,所谓靡靡之音,害人亡国,荒废道业,故应远离。一个受优婆塞戒的人不应该干这些事情,故授戒师问:“你能远离这两件事吗?”
癸6、教不近四种人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



四种人不应亲近:一者、棋博,二者、饮酒、三者、欺诳,四者、酤酒,如是四人,汝能离不?’”
对以上二件事情,自己若能不作。戒师又告言:“受优婆塞戒,还有四种人,不能去亲近”前面是自己不作的事情,这里是不能亲近作这些事的四种人:
第一、棋博:就是用棋牌作赌博的人。受优婆塞戒者,要远离这些人。因为这些人都是恶友。
第二、饮酒:就是经常爱喝酒的人。要和这些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去亲近。
第三、欺诳:就是喜欢欺骗、诳惑众生的人。经常爱说妄语欺哄人,不要和这些人打交道,要远离。
第四、酤酒:就是贩卖酒类、迷药之类的人。受优婆塞戒, 要远离这些人。
这四种人所作所行都是伤害众生之事,都是恶友。受了优婆塞戒的人,一定要远离这些恶友。戒师要问:“以上四种人你能远离吗?”
癸7、教离放逸法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法放逸,所不应作。何等放逸?寒时、热时、饥时、渴时、多食饱时、清旦暮时、懅时、作时、初欲作时、失时、得时、怖时、喜时、贼难、谷贵时、病苦、少壮、年衰老时、富时、贫时、为命求财时,如是时中,不修善法,汝能离不?’”

若能远离以上四种人。戒师又告言:“受优婆塞戒,要常修



善法,不应放逸。所以要远离放逸法。什么是放逸法呢?其表现在以下方方面面:
寒时:就是天气在寒冷的时候,自己会找借口,可以休息停止修学。这样不修善法就叫放逸。
热时:天气太热的时候,以热为理由,原谅自己可以不修善法。
饥时、渴时、多食饱时、清旦暮时:肚子饿了不想修行;口渴的时候也不想修行;吃的饭多了肚子胀又不想修行;早上起来晨炼要紧,修行成了次要的;傍晚的时候快睡觉,忙了一天人累的不得了,应该休息了。总之由于身体各种不适为借口,原谅自己不修善法,这就是懈怠放逸。
惧时:在恐惧当中忘记修善法。因为平时没有具足正念,在恐惧的这一瞬间会忘记修的善法。如果经常正念现前,在关键时候这正念会提醒你。由于平时没有修行正念,恐惧的时候会忘记念佛,忘了善法。就会哭爹喊娘,随业流转,即为放逸。
作时、初欲作时:就是以干活为主,把修善法抛在了脑后, 刚打算干活的时候,就一心想着干活不想着修集善法。以干活为目的,就会忘记在干活当中的修行。禅宗有一句话说,“搬柴运水皆是道”会修行的人每天干什么都是道,因为他的心一直在正念中。不会用功就只有干活,忘记修善法。有这些放逸法,就会找理由自己原谅自己。让生命之光从自己身边悄悄溜走。
失时、得时:当失去东西的时候会烦心意乱,忘记修善。当得到东西时,也会被物所转忘记修善法。这都是贪心烦恼在起作



用,有得失心而无修法之心,使自己放逸。
怖时、喜时:在恐怖的时候顾了自己的性命, 就忘记了修善。法喜时:在大喜的时候就会得意忘形, 就不知道修善法了。
贼难、谷贵、病苦:贼难,就是社会不安定,盗贼蜂起之时; 谷贵,就是饥馑之年;病苦,得病的时候记不起修善,人在病苦当中很难修行。在这些外在环境和自身变化时,就会忘记修善法。
在少壮时、年衰老时: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不重视修善;年老时又没有力气修善,这样一生在放逸中空过。
富贵时、贫时、为命求财时:富贵时,因为有钱,什么都不缺,就不想去修善。贫穷的时候,温饱都成问题,就无心修善。为活命求财时,赚钱要紧,又顾不上去修善法。总之,在以上种种外境的干扰下,在这些时段内,都会让我们失去正念,不修善法。将一生就这样空过了,这些都是放逸法。佛在这里把我们平时不注意的,以为不修行的理由很充足,但这些理由都是围绕一个“我”在起作用,就不知道这是一种放逸法。要真正勤行精进, 就要远离这些放逸法。
所以授戒师告诫:“你能远离这些放逸法吗?”
诠论:这一段告诫我们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修行的心如果不坚固,就会被这些外境所干扰,会使我们理所当然的不修行。在这些情况下不修行,理由是很充足的,人人都会认为这是正常的, 大家都会互相原谅。就不知道这已经是放逸法,不是精进了。这种看似正常的举措,正是内心的懈怠放逸烦恼心所在起作用。自己不知不觉就上了它的当,让生命之光偷偷的流了过去。一生就



这样懈怠下去,能修行的时间又有多少呢?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要赶快振作起来,依佛的教诲而行,精进修善,成就自己的道业,不敢再这样懈怠下去了!
如果佛不说,我们就会忽视了这一方面。要做到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始终保持正念:那就是止恶修善,是我今生的第一工作。不论干什么,不论什么环境,无论什么时间,让这个正念始终保持在第一位。其它都得让路,包括生命的交关时期,也不失此正念,这样干什么都在修行。
学佛的基础是正知见,修行的要点即是时时、事事、处处用正知见思惟观察自己的心理行相。和所学之法相应则为正,和世间法相应则为偏;有惭愧心则为进,无惭愧心则为退;有恭敬心则集福智,无恭敬心则减福智;有精进心则为修,无精进心即放逸; 不随境转则为定,随境而转则散。念念之间如是观察,不论行、住、坐、卧,或作事、或处众、或独居、不失此正念则为修行, 并非独念佛诵经耳,这样才称为真正的精进修善。
癸8、教如法理财
经文:“若言能者,复应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先学世事,既学通达,如法求财。若得财物,应作四分:一份应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二分应作如法贩转,留余一份,藏积俟用。如是四事,汝能作不?’”
若能远离前面说的种种放逸法,戒师又告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也要干好世间的工作,也要学会世间的技艺,通达世事以后可以如法求得财物”。因为在家人要赚钱养家糊口如法求财。



什么是如法求财呢?总而言之,凡是不伤害众生命,不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业,都是如法之业;和干这些行业的人交往就是如法的交友。在干工作中虽是如法的行业,但还要不作伤害他人的行为, 这样求得的财物,叫做如法求财。
首先找一个不伤害众生生命,和不伤害他人利益的行业。在工作中,不作损人利己的事,这样求得的财物叫如法求财。这是在利益他人的同时,自己所得的回报。就是如法求财。还要如法用财。会赚钱,也要会用钱。听佛给我们讲用财之法:将你所得的财物分作四分使用,一份用来供养父母、己身、妻子、眷属, 就是四分之一作为家庭生活所用;四分之二作为周转流动资金, 扩大自己的事业;留下一份作为自己的积畜,以备急用。这就是佛给我们安排的最佳理财方法。授戒师问:“这四分理财方法, 你能作到吗?”
癸9、教不应寄物四处
经文:“若言能者,应复语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一者、老人,二者、远处,三者、恶人,四者、大力。如是四处,不应寄付,汝能离不?’”
若言能做到以上如法理财,戒师又告言:“善男子,财物不应寄付四处。在自己的生意、工作当中,有时会遇到将财物寄放他处保管的情况。我们现在赚的钱,大都在银行存款不会出现这种事。但若要在他处寄放财物时,有四处不能寄放:
第一是老人。不要将财物寄放在老人那里,因为你把财物寄放在那里,这位老人一旦去世,会使财物失去。



第二是远处。不要将财物寄在很远的地方,一旦急用会耽搁事情,失去商机。
第三是恶人。不要将钱财寄放在恶人那里。他会见财起歹心,昧而不还,使你无法讨回。
第四是大力。不要将财物存在有大势力之人那里。他有大势力,他会巧取豪夺,使你无法讨回而失去钱财。
以上这四处不能存放。若寄放在这四处,最容易使自己的财物失去,故不应该寄付。授戒师问:“如是四处,不应寄付,你能远离吗?”
癸10、教离四种恶人
经文:“若言能者,应复语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恶人常应离之: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是四恶人汝能离不?’”
若言寄物能离以上四处,戒师复应告言:“善男子,受优婆塞戒有四种恶人,要经常远离。”
第一种是乐说他过。就是喜欢说别人过失的人。这一部经从修习发菩提心,佛就告诉我们要不见他过。乐说他过是大恶人。有些人每天的职业就是喜欢说别人的过失,有这种喜欢说是非的人在你身边,不但会影响你的道业,干扰你正念修行,还会给你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要远离这些恶友,这个人对你再好,和你关系再亲,只要他喜欢说他人过失,这就是恶友,就要远离他,必须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因为是亲属,或者是好朋友就是善友,在这里以此为标准,对喜欢说别人过失的人,要和他



保持一定距离,不要走的太近。
第二种人是乐说邪见。即知见不正确,他不讲佛的正法,乐说外道邪见,乐说世间道理。说的是相似佛法,这些人我们要远离,不能亲近。如果不远离这些人,就会将你引入邪见,慢慢会被他同化。现在有些学佛人,还跟着外道去跑,和世间这些神婆子交往甚密。一个在家的优婆塞,佛都让其远离邪见之人。更何况邪行之人,还和他亲近,真是错上加错。乐说外道邪见之人, 乐说俗事之人,都要远离。少谈俗事,精进用功。
第三种人是口软心恶。即口蜜腹剑之人,就是话说的很甜蜜,让你听起来头头是道,而且听起来他的每句话都为你着想, 但是他的内心毒如蛇蝎,他内心是自私自利的。他不是为你好, 而是为他好。但是说出来的话都是为你好。当你认清这些人以后,要远离。因为这些人说的都是关心你的话,当然你喜欢听, 但是做出来的事会害你不轻,到时就会后悔,这种人坚决不敢亲近。要认清他,远离他。
第四种人是少作多说。就是只说不干之人。什么事都说得有头有尾,但是自己从来不干或者干的时候虎头蛇尾,没有效果。这种人也是恶人,我们要远离,不能和这些人亲近。
以上这四种人,从外表看都是善人。但所作所说却都是自私自利,损害他人之事。看一个人要观察他的实际行为,不要听他说。说的好听的人不一定会做。只有作的好的人,即就是他不会说,也是我们的善友。因为他用实际行动来教导我们积德行善。所以这四种外善实恶之人。你能不能远离呢?



以上这所有的教诫,都让我们远离这些恶事、恶法、恶业、恶人、恶处,都是我们世间的陷阱,不小心会掉下去,掉下去就出不来。不但学佛修行人,受优婆塞戒的人要远离这些,就是不受优婆塞戒,或者不学佛的世间人,远离这些人,对自己也有好处。亲近这些人就是亲近恶友,必受其害。一个行菩萨道的人, 更不能和这些人同流合污,更要远离这些人。因为和这些人在一块,会影响你行菩萨道,会影响你积极向上的情绪,会让你起烦恼。所以这一段教诫值得我们所有人好好去学习、去实践。
如果把这一段一条一条做到的话,你在世间会避免许多麻烦事情。所以这一段教诫很重要的,不仅是给受戒的人说,所有人都应该学。不仅学佛者可以学,不学佛的人也应该学。最起码你一生平安,就没有飞来的横祸。所以这一段我们要认真学,仔细思惟观察。
辛4、试察
经文:“若言能者,应令是人满六月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智者复应至心观其身四威仪。”
释:通过前面的考核,这个求戒者对如上的提问都能全部接受、做到。这是受戒前应该说明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通过这样的问答、教诫、考核就算全部通过了。接下来就要做实际的考察, 看你说到能不能做到,进入考察阶段。应该让这位求戒者用半年时间,来亲近承事出家智者。就是用六个月时间,在寺院和师父住在一块,亲近承事。师父也细观察这位优婆塞,看他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作的如何?修的如何?看他的运作,举止是否



合格,守规矩。这是试察。
用现在一句话也可以说叫做双向选择。一个是让这位求戒者,经过六个月寺院生活的训练,看他能不能适应,能不能对师父生起恭敬心,能不能接受师父这种正统的教育,这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作为师父这一方面,要观察这位求戒者,看是不是真正修行的法器,够不够资格。通过问答虽然够格了,通过观察看他的行为举止如何?看他合乎不合乎佛门的规矩。所以这个六个月内看他有没有退心,看他是真发心学佛求戒呢?还是一时冲动而来。双方都观察合格。这样受了戒以后才会真正的持戒修行, 才能成为佛门栋梁。
因为仓促受戒,是对戒法不遵重的一种表现。况且这优婆塞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是成佛的根本。所以从根本开始就要慎重, 才会为此人以后的不断上进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心不容易,受戒也不容易,要修行成佛更不容易。所以这样严格慎重的受戒程序,是对这一位戒子的最大关心。可我们现在却很少有人这样做了!现在受优婆塞戒大都是许多人在一起,几天时间、考察、学习受戒一次过手。这样走形式的受戒方法,对于真正持戒、修行可以说收效甚微。有些人受了戒以后就不知道戒是什么,更别说去好好的持戒了。至于得戒不得戒,求戒者更是迷盲。戒法衰微至此,豈不痛哉!
学佛修行要从基础做起,否则戒法就兴盛不起来。对佛的戒律一定要做到内心明了,明理才会修行。不明理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练。明理修行才有方向,要明理必须广学多闻。有人说我一



句佛号念到底,你能念到底吗?如果真正能24 小时一句佛号念到底,这是高功夫,什么也不要学,我随喜赞叹。假若说你自己一句佛号真正念不到底的话,还要回过头来从基础学起,从基础做起,要明白道理。优婆塞戒经上告诉我们得解脱分法,要: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学佛也一样要找见开关,修行就容易上路。找不见开关就会盲修瞎练,一辈子修行不得其门而入。学佛必须亲近善知识,跟着善友好好训练一个时期,将自己从一个俗人,变换成一个能修行的法器,再慢慢的学修。好像盖房子一样,基础打不好,上面做的再结实,不起作用。
佛教里有一个公案:一个乡下的大富翁,进了城以后,见城里这个朋友的三层楼房盖的特别好,又豪华又好看。他就请了工匠来要盖这第三层楼房。工匠就开始打基础,他不要打基础。工匠说:“不行,不打基础三层楼房盖不起来。”他说:“我就要我朋友上面那第三层楼房,下面的我不要。”工匠没办法,就立了四个柱子上去把三层楼房建好,由于基础不好,马上就倒了。这公案说明一个很深的原理,修行必须从基础做起。只有从基础做起,这才是对自己的真正负责。要不就会用我执我见盲修瞎练。这里受戒前的试察,就是开始亲近善知识。
一个真正要受菩萨优婆塞戒的人,先要在家里做好一个人的标准,处理好六方的关系;接着你受戒要告诉家里的父母、妻子、奴婢包括国主,和你经常打交的这些人;再一个师父要问遮难。这一些关都过了以后,接着师父开示了五戒的因果原理,如果不持五戒的话,对自己和他人,包括我们这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



性,所以要持五戒。后面又教诫要远离一切影响我们修行的这些恶缘恶法、恶业和恶人。佛在这里面详细的给我们指出了,生活当中怎样去修行的一条道路,把这一切准备工作都一一过关以后,再开始正受戒法。
庚2、正受戒法分三
辛1、总受归戒 辛2、别示重轻 辛3、结在家胜今初:总受归戒分三
壬1、和合二十僧众作羯磨 壬2、教诫受三归壬3、随分授五戒
今初:和合二十僧众作羯磨
经文:“若知是人能如教作,过六月已,和合众僧,满二十人,作白羯磨:‘大德僧听,是某甲,今于僧中乞受优婆塞戒,满六月中,净四威仪,至心受持净庄严地,是人丈夫,具男子身。若僧听者,僧皆默然,不听者说。’”
释:前面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可以正式授戒了,这叫正授戒法。这位求戒者以所教诫的如法而作,在寺院里住了六个月以后,双方都观察合格,就可以给正式受戒了。授戒首先要作法, 集合二十位和合修行的出家僧众,作单白羯磨。
“单白羯磨”是羯磨法的一种,就是现在给这个人所作受戒的一个法。“作白羯磨”就是告诉大众说:“各位大德僧请听, 这位某某人(叫什么名子)今天在大众僧中乞求受优婆塞戒。己视察满六个月,在这六月中,他严净四威仪,至诚的受持清净庄严之地,他是人中大丈夫,具男子身。(这是简单的将求戒者作



一介绍)若在座的各位大德,同意他受戒的话,皆可默然不语。若有不同意的,可提出来,”这是一个单白羯磨法。就是把这个人要受戒的这一个事情,集合二十位僧人在一块告诉大众僧,让大众僧都知道某某人要受戒,以征得大家的同意。如果这二十个僧众都同意的话,默不作声就行了,默然表示同意。如果有不同意的话,可以说出来。若有一个人提出不同意,这个羯磨法就不成,就不允许此人受戒。所以说在寺院要住的话,不但这位授戒师考察你,要做好四威仪。每一位师父都在考察你,都要用恭敬心、至诚心去接受各位师父的考察。
解词:羯磨——意译为“业”,意指所作的事。办事作法, 是出家人在一块于受戒、忏悔、结界等有关戒律行事之场合,意指兴善灭恶之作法,名羯磨法。
壬2、教诫受三归
经文:“僧若听者,智者复应作如是言:‘善男子,谛听! 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根本, 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 命终当堕三恶道中。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汝能怜悯诸众生故,受是戒不?’”
如果大众僧都同意的话,这位授戒师又告诉这位求戒者说: “善男子,谛听!谛听!谛是真实意,谛听就是用真实心注意听。僧现在已经和合羯磨,同意你受持优婆塞戒。这优婆塞戒即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受优婆塞戒以后,可以进受出家沙弥戒,通



过沙弥戒可以进受比丘的具足戒,和出家菩萨戒,一直修行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这一切的善法就从这个戒开始,如果你能真正受持、成就优婆塞戒的话,将可得到初果须陀洹至三果阿那含,有这么殊胜的功德。”
就是说一个在家人,虽然有妻室,只要照着这个戒律好好持受的话。以一个在家身份就能证到初果,最高乃至三果。“如果破了此戒的话,命终将会堕在三恶道中受大苦恼。”戒师再一次提醒,持戒的功德和破戒的恶果。让求戒者有所警惕,生起至重的受戒持戒之心。
接着这位授戒师又告诉说:“善男子,这个优婆塞戒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因为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虽然你享受着世间五欲的这种快乐,但却障碍不了成就初果须陀洹乃至三果阿那含道果。”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家人都有妻子,未断淫欲。这里绝不是说淫不障道,就是说你在家最高只能证到三果。如果要到四果阿罗汉的话,必须要断除一切淫欲,修清净的梵行才行。说淫不障道是一种恶邪见。这里说在家修的再好,只能证到三果,再向上就不行了。所以有些人说淫欲不障碍修道,这是一个恶邪见。
这里说的不可思议,就是说能在五欲当中修行成就道果,全仗戒的功德力,故名不可思议。授戒师又问:“你今天能以怜愍众生之心故,来受这个戒吗?”这是端正受戒的目的。
经文:“若言能受,尔时智者次应为说三归依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受三归已,名优婆塞。”



如果回答能受,授戒师接着给授三归依法。因为在受戒前, 先要受三归依。受佛的每一种戒前面都要受三归,在三归依当中得无作戒体。三归依是一个简单的羯磨法,三归依法说三遍,受三归依之后,名为优婆塞。因为戒体是在受三归的时候得,所以在受三归时要至心观想,能得到上品的戒体。无论受哪一种戒, 在三归的时候要排除一切妄想杂念,听师父给你说。第一遍说: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的时候你边跟着师父念,还要以至重心的观想,心里要缘着整个法界的一切情非情物,一切众生都在你心中,能想到这么广泛,你就能得上品无作戒体。第二第三遍作同样的观想。所以授三归的时候一定要用至重心。
壬3、随分受五戒
经文:“尔时,智者复应语言:‘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份、或有多分、或有满分。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 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若随意说,尔时智者当随意授。”
受了三归以后,授戒师又告言:“善男子,你注意听,如来正等觉,应机施教,所说优婆塞戒有一分、有半分、有无分、有多分、有满分。分别解释如下:何为一分?受了三归依以后,受持一戒的名为一分;何为少分?受了三归依以后,受持二戒的名为少分;何为半分?受持三归依以后,受持三戒的名为半分;何为多



分?受持三归依以后,受持四戒的名为多分;何为满分?受了三归依以后,受持五戒的名为满分;何为无分?受了三归依以后,受持了一分乃至五分戒,其中破了一戒的,名为无分。这就是如来应机施教,开出了这一至五条,随你的意,你愿意受几分就受几分,请问:“你今天要作一分优婆塞呢,还是要做满分优婆塞?” 智者当随意而授。
辛2、别示重轻分二
壬1、六重戒相 壬2、二十八轻戒相今初:六重戒相分二
癸1、正说 癸2、结赞今初:正说分六(重点复习10 ①)
子1、不杀生 子2、不偷盗 子3、不虚说子4、不邪淫 子5、不说四众过 子6、不酤酒
今初:不杀生
经文:“既受戒已,复作是言:‘优婆塞者,有六重法。善男子,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杀,若身自杀,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名初重。”
释:受过三归五戒后,再宣菩萨戒相。戒师又作是言:“优婆塞戒,有六重法,我再一一宣说”。
戒师告言:“善男子,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就是在生命的最关键时刻,也不能破戒。虽为身命,也不能犯这杀生戒。凡是有



生命的东西,乃至小到一只蚂蚁都不应该去杀。这是从戒杀的对象来说,凡一切有命者,皆不应杀。这不仅仅指我们人类,有命的动物小到一只蚂蚁,都不应该杀。从杀的方法来说。若受戒以后,口教他人去杀,就是指派别人去杀;或者亲自动手去杀,此人即失优婆塞戒。就失去了所受优婆塞戒的戒体,你就等于无戒。失戒以后,在修行上连最初的暖法也得不到,更别说得到初果须陀洹至三果阿那含。持戒所能得到的这么大的功德利益,将会全部失去。
解词:暖法——在修行当中属于内凡位,即七方便中的四善根位。所谓: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位。暖位是最初一位, 比喻修行象钻木取火一样,开始有了点暖气。这时称为暖法,刚开始入了门。
犯戒之人在修行中,连这最初的暖法也别想得到,更何况更高层次的须陀洹乃至阿那含等圣果呢,那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就好像读书一样,在一年级就辍学了,不读书了。失学以后你说还想当大学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破了戒的人,他就称为破戒优婆塞。
又名臭优婆塞——破了戒的优婆塞就没有戒了。他就称为臭优婆塞。“臭”就是臭秽不堪。也就是说破了戒的人,他是优婆塞当中最恶臭的人,所以叫臭优婆塞。
又名旃陀罗优婆塞——旃陀罗就是印度社会当中最下贱之人。这一层人叫旃陀罗。破了重戒之人,也就是优婆塞当中最下贱者,被人瞧不起。因此称为旃陀罗优婆塞。



又名垢优婆塞——“垢”就是污秽不堪之人。破了重戒的人, 他就是优婆塞当中最脏、最污秽的人。是不干净的,所以叫垢优婆塞。
又名结优婆塞——破了戒以后他会被烦恼结使缠缚,就是因为他烦恼多才能破戒。所以这个破戒的人他是有烦恼结使的人, 故名结优婆塞。
以下各条重戒当中都有这几种名称,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有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结优婆塞。就是说一旦破了下面无论哪一条戒,名称都是这个样子。
子2、不偷盗
经文:“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二重。”
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虽然为了身命,也不应该去偷盗。理由是为了活命,为了活命也不能去偷盗。偷盗的东西微小到乃至一钱,无论多少、大小都不能偷。如果破了盗戒,同样会失去戒体。失去了戒体以后,在修行上暖法尚得不到,更别想得到初果乃至三果等圣位。一旦犯了戒,此人就是一个破戒优婆塞、又臭、又下贱、又污秽又有结使烦恼的优婆塞。这是第二重。
子3、不虚说
经文:“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 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



塞。是名三重。
如果受了优婆塞戒,虽然为了身命也不得虚说。特别在修行上给人说:“我得了不净观,乃至初果至三果阿那含”,这是大妄语。自己没有证得,给人说证得。若破了此戒,这人就失去优婆塞戒体,在修行中暖法尚不能得到,更别说证初果到三果了。这就是一个破戒优婆塞,是一个最臭、最下贱、最污秽、有结使烦恼的优婆塞。这是第三重。
解词:一、不净观——修五停心观:(1)不净观;(2)慈悲观;(3)缘起观;(4)界分别观;(5)数息观
不净观是五停心观之一,又名不净想。乃多贪之众生观想自他色身之不净而息止贪欲之心。如观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对治显色贪;观想鸟兽噉食死尸以对治形色贪;观想死尸腐烂生虫蛆之相以对治妙触贪;观想死尸之不动以对治供奉贪;及观想白骨之骨锁观以对治以上四贪。
二、四种贪——依贪著对象之不同而将贪欲分成四种:
(1) 显色贪:谓於他人之身分及青、黄、赤、白等显见之色起贪著。
(2) 形色贪:谓於长短、娇媚等形象之色起贪著。
(3) 妙触贪:谓於自己及他人身分之细软、光滑等触起贪著。
(4) 供奉贪:谓於他人之趋承服事、折旋俯仰等起贪著。又作承事贪。
此四者皆相应于淫贪之心。



子4、不邪淫
经文:“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四重。
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虽为自己的身命,也不得邪淫。就是除过自己夫妻之外,干犯其他男女就是邪淫。若破了这个戒以后, 也会失去优婆塞戒。一旦失去优婆塞戒,后果和前面一样,修行上暖法都得不到,更别说得初果乃至三果的这些果位。破了这个戒,也就是破戒优婆、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是一个污秽不堪的优婆塞、也是一个有结使烦恼的优婆塞。这是第四重。
子5、不说四众过
经文:“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五重。”
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虽然为了身命,都不能破戒,更别说平时了。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甚至在身命攸关的时候,也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有过罪。就是不能说佛门四众弟子的过罪。
佛教里面有四众弟子,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作为一个受了优婆塞戒的人,不能说四众过罪。说了四众的过罪,你自己就破了这条戒。虽然在说别人的过失,自己正在破戒当中。这样就会失去优婆塞戒体,在修行上连最基本的暖法都得不到,



更别说证到初果乃至三果。这人就名破戒优婆塞,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污秽不堪的垢优婆塞、有结使烦恼的优婆塞。这是第五重戒。
诠论: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一条戒,聚在一起就开始议论别人的长短是非,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业。
我们回忆一下,从修习发菩提心开始,佛就教导“不见他过”。从前到后一直给我们提醒,在修行方方面面直接讲不让说他人过失,就是为这里打基础。前面说实义菩萨从来不说他人过失,假名菩萨最容易说别人的过失;从修习发菩提心第二组五事里面的第一条是不见他过,第二条是虽见他过而心不悔。就让我们这样修习发菩提心。说明这个“说他人过罪”是很重要的。一直学到这里,佛把这列为一条重戒让我们来持,说明这一条戒最容易犯,对自己的修行危害也最大。因为爱说别人过失是众生的通病。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首先要“不见他过”,要“见过不说”。佛将这列为一条重戒,就是要让我们养成“守口如瓶, 防意如城”的优良习惯。防意是“不见他过”,守口是“见过不说”。
有人会说:“如果见过不说,在一块修道,怎样帮助他改过呢?”这里的不见他过,就是说不要将别人的过失装进你的内心来。别人的过失是拉圾,不要把别人的垃圾装进来染污自己的内心,这是不见他过的本意。不说他过,就是不要把你的垃圾散放出来又污染其他人。这和想帮助人是两回事。
这条戒制我们不要到处去宣说四众过失。不要以自己的烦恼



心去说别人过失:你用烦恼心说出别人的烦恼,烦恼加烦恼全部宣扬出去,对自他有污染,对整个社会有污染;不要在不该说的地方去说四众的过失;也不要对不该听的人随便说四众过失。假若说你有慈悲心,有帮助人的心,可以依佛所教如法的举罪。这是戒律所允许的,但是这个举罪也有他的长幼次第,场合和方法, 不是随便到处举罪的。
怎样的情况下可以举罪呢?佛门七众弟子,就粗说分四众。依受的戒律不同细分有七众弟子,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出家有比丘,就是受了具足戒的男众;比丘尼,就是受了具足戒的女众;式叉摩那,就是受了六法戒的女众;沙弥,就是受了沙弥十戒的男众;沙弥尼,就是受了十戒的女众;包括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 共有七众弟子。
七众之中,比丘为上首,依次为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样依次排列。根据各人所受的戒而定七众弟子的名分。比丘可以举七众之罪;比丘尼可以举六众之罪;比丘尼举罪只能举比丘尼以下这些人的罪,没有资格去举比丘的罪,不能随便去举罪。下众无权举上众之罪,而上众可有权举下众之罪,这是举罪的长幼次第。
而且要如法如律的去举罪。比如说见、闻、疑这三事确切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场合,在你的权限范围之内,才可以举罪。超过你的权限,就是在正式场合下,你也无权举罪。首先是下众不能举上众罪;在家人不能举出家人的罪;沙弥不能举比丘尼、比丘的罪;比丘尼不能举比丘的罪;在法定场合下也有个长幼次第。



以这样的方法举罪帮助人。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随便举罪。
举罪都这么严密,随便说四众过,想想你要犯多大的过失呢?对自己有多大的危害呢?一个优婆塞对律学没有多大涉猎, 是无权随便举罪的。更何况乱说四众过失,就犯了这条戒。一定要谨慎,不要口没遮拦,随便乱说,在佛门里求升反堕。我师父他老人家经常教导“贤圣默然”,所以我们要谨慎,在修行上只管自己,不管他人。
我们一生连自己都管不好,有什么权利去管别人的长短是非呢?会管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有功夫的人。所以只管自己不管他人,只见自己过,莫论他人非。要经常发现自己身上都有什么缺点毛病赶快改,对自己有利。不要议论他人的是非长短,因为他人的好与坏,他人持戒与犯戒、错与对,与自己的修行没有一点关系。这才是正确的修学态度。
所以不说四众过这一条,看似平常实际有很深的内涵。而且对修行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我们往往在最简单的事情当中,忘记了自己的正念。失去正念就会犯下过失,所以佛在这里把“不说四众过”制了一条重戒,这对凡夫众生来说是最好的保护伞,就怕你不持戒。
子6、不酤酒
经文:“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是名六重。
酤酒就是不卖酒。五戒里面有不饮酒一条戒,你自己都不饮



酒却卖酒让别人饮。就好像毒药,自己不吃毒药让别人去吃,把别人毒死,这就不正常了。所以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虽然为了身命,你也不能做卖酒的生意。如果破了这条戒,也会失去优婆塞戒,在修行上连暖法都得不到,更别说想得到须陀洹至阿那含这些果位。这也是破戒优婆塞、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这些名称都有了。这是第六重。
诠论:这六条为什么叫重戒呢?所谓重者,就是犯了以后不通忏悔,故名重戒。梵语叫波罗夷罪,意为断头罪。戒体就是我们的法身慧命,破了这个戒体,就好像人头被砍掉一样,无法再活过来。此重戒也一样,犯了以后不通忏悔,无法再恢复戒体。以是义故,每条戒前面都有:“虽为身命”这几个字。说明此戒体比生命都重要。因为这个戒是尽未来际的,是我们法身慧命的延续。今生受了戒来生都能得到利益,生命就仅仅这一段生死, 所以此戒比生命都重要。在生命的交关时刻都不能犯戒,更别说其他的场合,其他的境界,一定要坚持守护这个戒体。
我们一定要认清戒的重要性,千万不敢犯戒。有时认为没事,往往随着世间的道理,去对待佛的戒律,自己原谅开缘,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既然是佛的弟子,就要以佛的戒律为标尺, 不能以世间的标准为标尺。在持戒这一方面,要抛开世俗的一切观念,有些世间所谓正确的观念都要抛开。以佛制的戒律为标尺,衡量我们的言行。不要看人人都这样做,我也这样做。即就是全世界人他都不这样做,佛让我们这样做,我就要大胆的去做,不要看别人。因为这个戒律是保护自己法身慧命的,你看别



人的话,会伤害你的法身慧命。我们要了解持戒的重要性,不要犯戒。只要好好修行就可以证果,犯戒以后一切都会失去。
佛通过对比的手法,让学人了解到持戒的重要性。另外这六重戒和五戒的比较,这里多了一条“不说四众过”。五戒里面没有这一条;五戒是不饮酒,这里是不酤酒,将不饮酒放在二十八轻戒里面。因为卖酒伤害许多人,饮酒伤害你自己。菩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你卖酒是伤害一切众生,所以不能做这件事情。这里将不酤酒放在了重戒里面,这是有深远意义的。佛制的这些戒条,都是为了帮助我们修行成就道业。如果与修行没有好处的话,佛绝对不会制这些戒。除非你不想修行,那佛的戒律对你来说也就不太重要了。但是你持戒修行,最起码在社会上是个有道德的人。所以佛的戒律,对我们现生后世,对将来修行成就佛果都有帮助。
癸2、结赞
经文:“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 则能获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 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释:这一段总结赞叹优婆塞戒的功德。戒师告言:“善男子, 如果受了优婆塞戒以后,能至心护持,不令毁犯,通过精进的修行,一定能得到前面所说持戒的果报。有戒律的加持力,使你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可以得到初果乃至三果。



这优婆塞戒,就好像用无价宝珠串起来的璎珞一样名贵。能庄严无上的菩提;戒香微妙难思,普熏无边法界;它可以遮止一切不善之法,能止一切恶法;是一切善法律;即是无上善妙之宝藏;是上族种性的大寂静处,大寂静处即是佛境界。佛是富有恒沙界,贵为法王身是最高贵的,佛的究竟涅槃是无上的寂灭处, 故说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此戒是成佛的根本,是无上甘露妙味; 是出生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基础,故称根本地。若能直发受持优婆塞戒之心的人,尚且能得到如是无量的利益。况且能一心受持不毁犯,那更有直至成佛不可思议的大利益。”
这一段是总结赞叹优婆塞戒的功德利益,劝我们要发心受戒、持戒。
壬2、二十八轻戒分二
癸1、列举戒相 癸2、结赞今初 :列举戒相分二十八(重点复习10 ②)
子1、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子2、耽乐饮酒戒子3、不瞻病苦戒 子4、见乞不与戒子5、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
子6、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 子7、不持六斋戒子8、不往听法戒 子9、受僧用物戒
子10、饮有虫水戒 子11、险难独行戒
子12、独宿尼寺戒 子13、为财打人戒
子14、残食施四众戒 子15、蓄猫狸戒
子16、蓄养畜兽不净施戒 子17、不蓄三衣钵杖戒



子18、田作不求净水陆稼处戒子19、市易贩卖斗秤不平戒
子20、非时非处行欲戒 子21、商贾不输官税戒
子22、犯国制戒 子23、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子24、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 子25、在五众前行戒
子26、僧食不公分戒 子27、养蚕戒子28、行路见病舍去戒
经文:“善男子,如佛说言”:
释:这是二十八条轻戒,是佛亲自所制。前面的重戒犯了就会失去戒体,轻戒犯了以后通过忏悔,戒体可以恢复清净。重戒犯了以后,从修行上就失去了保护。轻戒如果犯了以后也会伤及重戒。所以轻戒是保护重戒的,重戒是保护修行的。
二十八条轻戒,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应该要做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菩萨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就不够一个菩萨的资格。如果经常依戒律而行,会将一个凡夫的心,变成菩萨的心, 就会将你现生训练成一个菩萨。所以不要在云端里找菩萨,菩萨就在我们中间,看你是怎样的心?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前面那六重坚决不能毁犯,这二十八轻戒也不要犯,有犯勤忏悔。不忏悔就会影响到自己的修行。
因为戒律是佛亲自所制,故戒师告言:“善男子,如佛说言”。这是佛说的,不是某一个人说的,也不是菩萨说的。只有佛有权制定戒律,其他人无权制戒。故云:“如佛说言”。
子1、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释:供养父母师长,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义务。受了优婆塞戒以后,成为佛的弟子,学做菩萨的人,更应该供养父母、师长。如果不能去供养父母师长,这就是没有尽到责任。就得了个失意罪。
这二十八轻戒都是失意罪。“失意”,就是失去正念以后所犯的过失。忘了你所受的戒,就会随着世俗烦恼去作,作了以后就犯了这条轻戒,这叫失意罪。如果经常正念现前的话,就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失去正念以后才会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忘掉,这就叫失意罪。失意罪是可以忏悔的,就好像受了伤,通过医治生命还存在。失意罪,通过忏悔戒体可以回复清净。犯了失意罪以后,他就会不起堕落。意思就是若犯失意罪, 不马上警觉生起忏悔改错之心,就会因此而堕落三恶趣受苦,叫不起堕落。有犯勤忏悔,就不会堕落,是名持戒者。
一个受了优婆塞戒的人,不供养父母师长的这种做法,就是不净有作。
什么是有作和无作?“有作”就是有所作。即身口动作表现在外的,可以见闻的有相业体叫有作。“无作”就是无所作。相对于“有作”来说就叫“无作”。就是受戒时通过身体跪拜,口乞戒呈词等动作。有作结束后,在内心落下影子,在外相上看不见、闻不到的“业体”但遇到境界现前,马上能起到防非止恶的功用。这种不可见闻的,而能起作用的“业体”叫“无作戒体”。



受戒得戒,就是得的这个“无作戒体”。
从业体来说,“有作”是身口业思为体;“无作”是非色非心为体。“无作”不是色法,也不是心法,叫非色非心法。因为说是心法嘛,它在境界现前以后能起到看的见的功用,故而非心;说是色法嘛,在没有境界现前的时候,却不可见闻,故而亦非色。所以无作戒体是非色非心为体。
这种外在可见闻的不供养父母师长的行为,是一种“有作”。但他这种有作是不清净的“有作”,是染污的“有作”,不是善的“有作”。不是受戒时清净的有作。所以叫不净有作。
这二十八轻戒都是失意罪;若有所犯,都是不起堕落,不净有作。以下各戒其意同此。
子2、耽乐饮酒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耽乐饮酒,就是沉醉于喝酒。如果是受了酒戒的优婆塞,一滴酒都不能入口,入口就犯五戒的根本重罪;未受酒戒的优婆塞, 也不可以过多的饮酒,如果你整天喜欢饮酒,就犯这个失意罪。
这里边有两种意思。因为前面五戒里面有一分、二分、半分、多分和满分的差别。如果你在这五条戒里面,受了不饮酒戒,那一滴酒都不能沾唇了;你在那五戒里面没有受不饮酒戒, 但是你经常喜欢酗酒,这就犯了优婆塞戒的这个失意罪。
犯了失意罪以后,你耽乐饮酒的这种行为就是不净有作,不起忏悔心立即改过的话,就会堕落下去。这就是不起堕落。饮酒



戒有开缘。如果有病,非酒没治的话,为了治病可以喝,病好立戒,不要因病耽乐饮酒又落犯科。戒相知道以后,要发心学戒。要搞清楚戒律的开遮持犯,你才能很好的去持戒。所以必须先学戒。
子3、不瞻病苦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污恶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菩萨修的是慈悲心、平等心,要帮助最苦难的众生。病苦当中的人最需要人去照顾。一个受了优婆塞戒,发心做菩萨的人, 由于嫌肮脏不愿意去看望病苦,照顾病人,这就与道相违。因为内心厌恶病人这种污秽不净,而不去瞻视病苦,说明你内心没有一点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是恶心。表现在外的“有作”就是厌恶不想去看望病人。所以就得这个失意罪,这就是不净有作, 就会不起堕落。
若有慈悲心,想瞻病苦,但又力不能及或有他缘而不瞻病苦,无犯。
子4、见乞不与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行菩萨道者,以布施为先,内舍悭贪,外利众生。今受优婆塞菩萨戒,见到有乞讨的不能随力随分给与,让他空手而去者。这是没有布施的正念。故犯此失意罪,这就是不净有作,不起堕落。若乞者来自己有布施之心,但所要非适宜之物无法施与,或者自己



实在无物无力施与,让其空手而还,心里惭愧内疚,无犯。
子5、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诸优婆塞、优婆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修学佛法,主要为断烦恼。慢心是六根本烦恼之一,菩萨尤要断之。受了优婆塞戒以后,更应修恭敬心。当你见到出家比丘、比丘尼或者有德行的长老、先宿或者优婆塞、优婆夷等同参道友,就应该承迎、礼拜、问讯。这是应该做的一种礼节,这种礼节将你内心对三宝、对佛法的恭敬表现在外面,说明你内有恭敬心。你现在见到这些人来不起座、不迎接、不礼拜、不问讯。说明你慢心烦恼厚重,说明你没有恭敬心,这就是一个失意罪。
你有这种行为,就证明内心恭敬心还没有培养起来,傲慢烦恼还没有消除,所以你有这种不净的有作。你要有这种作法,赶快自己警惕忏悔对治,以免堕落三涂。没有恭敬心、没有惭愧心才会犯这个戒。如果具备恭敬心、惭愧心的话,就不会犯这条失意罪。
这里告诉我们通过戒律的守持,会养成自己一个良好的习惯,见了四众有德之人来了以后,马上站起来合掌、问讯,礼拜,这是一般的佛门规矩。将你内心这种恭敬心,通过外面这种正确的有作表现出来,心口一如。是为持戒。
如果心存恭敬,但因自己有病、或坐禅、或处众、或劳作等不能作到者,无犯。



子6、见四众毁戒心生骄慢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毁所受戒,心生骄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戒是律己的,持戒是自己的本分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要“不见他过”。当你自己受持优婆塞菩萨戒,见到佛门四众弟子犯了他自己所受的戒。你内心如果生起骄慢,心想我还没犯戒,比他们还强,他们都不如我。这种想法大违菩萨戒,自己就犯了失意罪,就是不净有作,不起堕落。
因为有这种想法,就是傲慢心在作怪。这种瞧不起人的心, 是障道之心。
学佛修行,别人的犯戒与持戒,与我们自己的修行毫无关系。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不要滑落在恶法里面去。你有这种见到别人犯戒,认为自己持戒清净,他不如我的骄慢心,认为我比他强的胜负心。这些心都是烦恼心,这是失去了慈悲心、怜愍心的正念,而不知不觉的让自己的慢心烦恼抬头,才导致犯了失意罪。
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心理行相,你内心如果这样想就是错误的。反过来说你内心如果用怜愍心、慈悲心去考虑:他好不容易受了戒,现在烦恼还这么重,又犯了戒,多么可惜!你用怜愍众生的心,这样去想的话,你不但不犯戒,而且还会增长善法功德。更要以他之过省察自己,好好持戒。所以平时的想法很重要,正确的想法会使我们走上解脱的道路,不正确的想法会使我们堕落



下去。
子7、不持六斋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 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每一月之中有这么六天:就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和月底的二天。大节的话就是二十九、三十;小节就是 二十八、二十九。一月这六天称为六斋日。
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每月六斋日要受八关斋戒,要去供养三宝给自己修福。八关斋戒是佛给在家人设的出家法,每月六天受八关斋戒修出世行,是为修慧;供养三宝,具足六念, 是为修福。具足六念就是:二十四小时让内心,要用这六种念头占据我们的思惟空间。这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这就是福慧双修。具足六念经常保持不离三宝;心里经常想着自己所受的戒。由于失去这六念的原因才会得失意罪。不知道今天是几号了,不知道我今天要干什么?为了世间的事业忙的就忘掉佛法僧三宝,忘掉戒,忘掉布施、修善法。所以就易犯失意罪,就是不净有作,不起忏悔就会堕落。如果内心有正念, 而重病缠身不能去,无犯。
子8、不往听法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真正的实义菩萨是:乐闻深法,不听闻正法,就是菩萨的懈怠相。受了优婆塞戒的人,要养成喜欢听经闻法的好习惯。这在



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四十里以内是步行能赶到的距离,如果你知道在你所住的范围四十里之内,某一处有法师在讲法,必须去听法,如果不去听法的话就犯这个失意罪。
这条戒让我们经常能听经闻法,增长学佛的信心。在家里呆的时间长了,懒惰心就会抬头。经常能听经闻法,就好像在炼钢炉里面锤炼,修行就会上去。所以要培养听经闻法的信心,如果没有听法的意识,你对法就不重视。这样的话哪里有讲法的,你就不想去,就会出现这种懈怠相,就会犯这个失意罪。这种懈怠相就是不净有作,就会不起堕落。现在人资讯发达,在家里就可以听到讲法,最起码要养成每天听法的好习惯。
如果自己正在修习胜业,或者有重病,或者明知他那里讲的不是正法,而不去听,无犯。
子9、受僧用物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解词:招提僧物——招提意为四方。招提僧,指的是四方来集之僧众。招提僧物,就是供大众僧所用之物,称招提僧物,或四方僧物。
僧众所用的东西,在家人未入僧数,不能随便接受、使用, 若受用四方僧物即犯失意罪。这是不懂佛门规矩,以世俗观念, 私心计度随便乱用僧物,所犯之失意罪,即不起堕落,是不净有作。
学佛人一定要学习佛门的一些规矩,这些规矩会使我们少犯



过失。这些规矩不是约束我们的,而是保护自己,让我们少犯许多过失。在家人去寺院以后要服从常住师父的安排,给你领取你该用的被褥、盆子等。要爱护常住物,东西用过在你走之前,把它洗干净交还回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假若去寺院暂住, 或者发心常住寺院, 护持三宝修学佛法,或者寺院内常住的净人,服从常住的安排,使用寺内公物,非据为己有的,这种情况不犯。
所谓净人是准备出家,还没有剃度,在寺院常住之人。
子10、饮有虫水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疑水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行菩萨道,以培养慈悲心为要。怀疑水里面有虫,就必须采取措施,把虫子取掉再饮,这是慈悲护生的细行。既怀疑有虫, 不采取措施随便饮用,这是没有慈悲心的表现。这是失去正念以后,就会不拘小节,就犯失意罪,不起忏悔就会堕落,就是不净有作。
佛制戒缘起里面有这么一个公案。当时有两个比丘想去见佛,走在沙漠里面渴的难受。碰见一池水,发现水里面有虫。有一个持戒的,一个不持戒的。这个持戒的就不喝这个有虫水,那个不持戒的说:“你不喝此水就见不到佛。”这持戒的说:“我宁肯渴死,也要守佛戒,不喝这个水。”因为佛制有虫水不能喝。那个不持戒的说:“不喝就会渴死,就见不到佛了”他就喝了这有虫水。这个持戒的没有喝水,他就渴死在沙漠里面。这人渴死



以后,他的神识马上生在天上,成为一个天人身。天人出生以后就能知道他生天之因,他观察到由于持佛净戒,以这个功德生在天道,他很欢喜。天人有神通,立即到佛前见佛。绕佛三匝,赞叹佛德。佛也知道他的事情,就给他说了三归五戒,这天人欢喜作礼而去。
天人走了以后,这个喝了有虫水的人才来在佛前见佛。佛明知故问:“路上辛苦不辛苦?谁和你同伴而行?”他就如实白佛。佛就呵斥他:“你是愚痴人,你只见到我这无常变幻的色身。那位生在天上,已经见到了我的法身。你见到我这色身是虚幻败坏之相,只有法身才常住不灭。”以此佛制下了一条戒:出家人走道时要带漉水囊,碰见有虫水过滤以后再喝。
有慈悲心的人 疑水有虫,就会怜悯这些小生命,这水就喝不下去。没有慈悲心的话,虽有怀疑但却认为不重要,这都是心念的一种微细的变化。持戒、破戒就在心念的这种变化上来区分。
子11、险难独行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在危险有难缘之处,必须要结伴而行,不得独往。就是明知道这条路上有盗贼、或者有狮子、虎狼、毒蛇等恶兽,不要一个人独行。佛对弟子关心、照顾到极点了,怕你遇到难缘作那些不必要的牺牲。这就要求自己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作那些冒险行动。这不是明哲保身,因为一个菩萨宁舍身命,都要利益一切众生。菩萨连命都可以布施给众生,为什么还怕这些呢?因为去这



些地方,会让你造成无意义的牺牲。只有保护这难得的人身,才会利益更多的众生,所以不要冒然去这些地方。
假若说是众生需要,菩萨要不怕险难,宁可舍去身命也要利益众生,这是佛所提倡的。这里说的险难独行,就是一种无意义的、明知故作的冒险行为,就是犯失意罪,就是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如果是结伴而行,半道同伴因病,或因意外事故而死去,剩你一个人独行;或者先是无险独行,但在中途忽遇险难独行;或者为了佛法、父母、师长利生等急事,不避险难独行,均无犯。
子12、独宿尼寺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尼寺是出家比丘尼修行的寺院,里面都是出家女众。因为男女有别,一个受了优婆塞戒的人,不能单独一个人夜宿尼寺。若宿尼寺,即犯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这条戒制意有两点: 第一个是避免自他都犯过失,你住在里面自己犯过失,也影响其它比丘尼师父们也犯过失。二是避免他人讥嫌。即就是自他都不犯过失,独宿尼寺的这种行为,会引起其他人的诽谤、讥嫌。
如果独宿尼寺,你就是忘掉这条戒规,就是失去正念,失去正念就不注意这些细节,就犯一个失意罪。
假若有事情必须要住的话,最好找一个同伴,两个人一起去,无犯。
反过来说在家的优婆夷要去比丘僧的寺院,也不能独宿僧



寺,必须要两人以上作伴。否则也犯此失意罪。
子13、为财打人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戒已,为了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菩萨以慈悲为怀,以利益众生为己任。打人、骂人就是一个不正确的行为,更非菩萨所为。如果受了优婆塞菩萨戒,还去打人、骂人,就犯失意罪,就是一种不净的有作,不起忏悔就会堕落,更别说行菩萨道成佛。
因为打人、骂人本身就是一种恶法。学佛要止恶向善,这种恶法不能作。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你还打人骂人,问一问自己,你还是不是一个菩萨?菩萨是慈悲庄严相,你打骂人时是愤怒嗔恨相,和菩萨格格不入。所以一个受了菩萨戒者打人、骂人,就是失去善念的一种非法行为,就犯这个失意罪。
所以不管是谁都不能打人骂人。佛在前面一再教导我们,一个菩萨行者和人说话,要先语、软语,柔和语。要用柔软的语言、和蔼的语言和人交流。怎么能让你去打人骂人呢?那根本就不是一个菩萨所作的。既就是你的孩子,也不能用嗔恨心去打他骂他。如果你用慈悲心,为了教育他成才而打骂,这是一种善法; 如果用嗔恨心打骂,就是一种恶法。善恶两道就看你的心念,所以始终要让自己的心念摆在善法这一方面,这叫不失正念。
子14、残食施四众戒
经文:“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学佛要修恭敬心,佛法的一切利益都是从恭敬心而得。布施供养也是建立在恭敬心的基础上,今以残食施给四众佛弟子,大大违背了布施的真义,就犯了这条戒。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没有一点恭敬心,才会做出这种行为。更说明你做布施的动机有问题。供养出家人的食物,应该以虔诚、恭敬之心,给自己能修到福报。恭敬心越深厚,即就是布施一点点东西,也会得到大的福报。没有恭敬心,即就是给的东西再多,布施的功德力也不大。
修行是看心的作用力,用上好的美食作供养,给自己修福。你恭敬心越浓,你做的食物会越好。这不是说受供者需要吃你的好东西,在施供的这一方来说,你为了修自己的恭敬心,需要用上好的美味饮食,供养四众弟子,这才能给自己修来福报。出家人修行,以修他内在这颗清净心为要务。食存五观,是不管食物好坏,为疗身体枯病而已,所以布施功德不在接受供养这一方。你现在将自己都不愿意吃的这些残食剩饭作为布施,这是一种大不敬,所以就犯失意罪,就是一种不净的有作,不发起忏悔之心就会堕落。
子15、蓄猫狸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猫狸之类的动物,它们的天性就是伤害其他动物的。菩萨慈悲利物,蓄养这些动物就是间接的在杀生,所以不能畜养这些动物。六道众生相杀相啖,永无出期。蓄养这些动物就助长这种



杀业,有失菩萨慈悲之心。如果受了优婆塞菩萨戒,还养这些动物,就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子16、蓄养畜兽不净施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畜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家里不能养象、马、牛、羊、驼、驴这些畜兽。何以故?因为受戒以后,你已经是一位菩萨行者, 和其他人不一样,虽是居家,但却为世楷模,做人天标榜,故而不能养这些畜兽。可以将自己所养的家畜净施给没有受戒的人, 等自己需用的时候再借来使用。如果继续蓄养,内心就失去善法,就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叫做净施呢?就是将你所养的畜兽,无代价的布施给不受戒的人,内心也没有一点点“这是我的”的这种想法,这叫净施。比方说你家里养的牛,你布施给一个不受戒的人。当你要种地的时候,要当他的东西一样把牛借过来使用,用后马上还给人家,这叫净施。你内心多少有一点牵挂,就不是净施了。
子17、不蓄三衣钵杖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不储畜僧伽梨衣、钵盂、锡杖,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在家菩萨要经常生起供养三宝之心,出家人所用之物要有储蓄,以备随时供养。三衣、钵、锡杖都是出家人用的东西,在家人是不用的。让在家菩萨储畜的目的,是随时用此供养出家人。



因为在古代交通不方便,物资欠缺,这些僧物很难求到,所以在家菩萨要做储蓄,随时供养这些需要的东西,养成经常供养三宝之心。供养出家人这些僧物,给自己种福田又能方便他人,是自他俱利之法。若不储畜你就没有供养之心,故犯失意罪,就是不净有作,不起心悔过就会堕落。
子18、田作不求净水陆稼处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稼处,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菩萨慈悲六道一切众生。在家菩萨为了自己身命,要耕田种地,肯定会伤害许多小生命,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为了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保护其他小生命,求于净水洒及田地里面,这是佛门慈悲护生之举。如果你不如此作,会伤慈害物,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受了在家菩萨戒的人,时时刻刻想着其他众生,包括六道一切众生,不仅仅是人类。因为站在这些众生的立场上来说,他的生命也很重要,它也想活命。再小的虫子,你动它一下它就逃命。为了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在耕田种地的时候,我们可以念念大悲咒,求大悲水洒一洒陆稼处,颇合佛制。有很多居士已经这样做过,而且很有效用的。只要你慈悲心到了极处,洒了以后地里就没虫了,不需要你去打药,有这个心你会得到大功德。受了菩萨戒的人,时时刻刻想着你现在是个菩萨,你不是一般人。你要看到这无常的世间都是不真实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执着的,你才会有这种大心量,才有这种大包容



心。如果用这种慈悲心去对待,这些众生也会听你的话。
印光法师闭关修行的时候,关房里有许多蚂蚁,印光法师就用至诚心,慈悲心给他们说:“我要在这里修行,你们来障碍我修道会有罪过的。如果你们再不走,我就迁你们的单,你们赶快自动走。”他用慈悲心而说,三天以后果然一只蚂蚁也没有了。我们用心和这些众生沟通,互相都会感应道交,都能起作用的。一个行菩萨道的人要做到心口如一,这就叫做直心是道场。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慈悲心上面,才能真正起作用。
子19、市易贩卖斗称不平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取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 不净有作。”
受持优婆塞菩萨戒的人,为了生活,而要经商贩卖作生意。要培养一种正确的心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职业道德。应公平买卖,在卖东西的时候,一旦和人将价说定,再不能变。遇到后来多给价的,也不能将前面说定的退却,而舍贱取贵。这是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信誉问题,不仅仅是赚钱。
在斗秤量物的时候,一定要斗满秤平,童叟无欺。若遇到不平的,应告诉他过平。如果受了戒的优婆塞,再经商时不这样作,即犯失意罪。
因为菩萨作事是以众生的意愿而转:只要对方满意自己也就满意。在这个正念前提下,你是以顾客满意为标准,你这样生意



会越做越大。
若不如是作,说明你没有正念,说明你被烦恼操纵,就犯这条失意罪。如果不起警觉忏悔就会堕落,就是不净的有作。
子20、非时非处行欲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优婆塞是在家人,制的是邪淫。若干犯夫妻以外的其他男女,就是犯戒。夫妻之间的正淫虽未戒,但是也有时间和地点, 超越这个时间和地点就是非时非处,虽是正淫而不许。非时,就是在日中、产前、产后、受斋期、月经期、病时、哺乳期这些时候夫妻行淫都是非时;非处,就是自己的卧室之外,(又,除阴道外,大便道,口道均为非处)在其他地方夫妻行淫都是非处。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虽然是自己的妻子不戒正淫,但这时、处不对也是在犯戒之列。修行戒的是贪欲,贪欲以淫欲为胜。在这些时、处行淫,是欲望盛而正念弱的行为。故犯失意罪,这种行为就是不净有作,不发起忏悔就会堕落三途。
子21、商贾不输官税戒
经文:“若受优婆塞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受了优婆塞戒的人,在经商的时候一定要照章纳税。如果有偷税、漏税的这些行为,就不是一个佛弟子,更别说是一个菩萨。
因为有贪心想多赚些钱,就有偷税、漏税的行为。这本身就



是一种违法行为,不是利他而是损他,非菩萨所行,在佛教来说是一种犯盗行为。
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如果这样做,就失去菩萨的正念, 被贪嗔痴烦恼所左右,不但得失意罪,而且还犯盗戒,这种不净的有作,不勤求忏悔就会堕落。
子22、犯国制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一个佛弟子首先要作一个守法的公民,才能做一个依教而行的佛弟子,这也是爱国爱教的具体表现。一个受了优婆塞戒的人,既然是个菩萨行者,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的。更要遵纪守法利益他人。
佛弟子如果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也就同时触犯了佛教的戒律。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更是人天楷模,如果犯了国法,就得此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因为能犯国法,你的心一定就不在善法上面,国家绝对不会把一个行善之人绳之以法。如果心不在善法上面,而是在烦恼的恶法上面,所以才会犯法破戒。
子23、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茹、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弟子行菩萨道,修出世行,三宝就是生生世世的依怙。所



以时时要想念着三宝,内心要恭敬三宝。这种心里的恭敬,表面在外相的就是恭敬供养。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更应当常念恭敬供养三宝。如果家里得到新产到谷物、菜蔬、水果等,首先想到的应是供养三宝。若不先供养三宝,先自受用。这就说明你心里忘记了三宝,故犯失意罪。
学佛的人恭敬心处处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人说:“我心里恭敬就行了,何必要执着这个外相”。我们生活在有相的世界里,你怎能达到无相呢?比如说:你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你说我心里很欢迎你,当他进门的时候,你不理不睬,冷漠无情。客人在你家有意思吗?你说我心里很欢迎你啊!但你是不欢迎的态度啊!客人能理解吗?如果你真的欢迎这位客人,看见他来,马上热情的打招呼,递荼倒水让座,通过这些外相,对方才知道你对他是真的欢迎。即就是你内心修的达到无我、无相之境,更能自在游刃,在外相上会比常人做的更好。
在佛门里面,你说恭敬三宝,在外相上都没有做到,你所说的那种恭敬就会成为形式。可能刚开始你确实有恭敬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这种恭敬心就会越来越淡薄,甚至会忘掉三宝,滑落到世俗当中去。所以佛要我们养成时时刻刻具足六念, 想念佛法僧三宝。如果新东西产下来先不供养三宝,你自己就犯这个失意罪,就是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子24、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若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僧为三宝之一居师位,居士为弟子。出家人和居士是师与弟子之间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弟子必须听师父的教导。如果是一个大德有学问的居士,更应该明白此理。所以居士在寺院要讲经说法,赞叹功德,必须经过僧众的同意。如果目中无人,随便乱讲,失于恭敬,已经被傲慢烦恼所左右,失去了菩萨正念。即犯失意罪。
修学佛法必须摆正自己的位子,明确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做的事情。这样才不失长幼尊卑,避免错乱颠倒。所以居士说法教授,必须经过僧众允许,乃可为之。如果受了优婆塞菩萨戒, 未经僧众同意而辄自说法,即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子25、在五众前行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诸比丘前、沙弥前行, 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这是培养对僧宝的恭敬心。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出家五众都是僧宝,作为弟子的在家众从内心都要恭敬。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为人师范,更应该注意细节。道路行走时,遇到出家人超前而行即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内心不注意,往往就会做错事,故名失意,即是失去正念之意。如果心里对三宝恭敬,就会时时注意,面面顾及。在走路的时候,将出家师父让在前面,表示对师父的恭敬。时时体现出对三宝的恭敬心,提升自己的道德。若自顾自走在前面,说明心念已经跑到别处去了,就没有恭敬可言,即犯失意罪。



子26、僧食不公分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僧中赋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在僧中分食物的时候,选择美好食物给自己的师父,就犯了这条戒。
这是内心不平等所造成的,是分别心的外在表现。居士对出家人都要平等对待。凡是出家的,不管有学问没学问;有修没修; 持戒破戒;只要是出家人,都要平等对待,因为这是培养自己的平等心。
在大众僧中,如果对自己的师父偏好,这是陷师父于不义。对师父是一种贬低,不是真正的关心。
所以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在僧中行堂分食要平等施食,不要给师父偏给。如果给师父偏食,就得失意罪,就不起堕落,是不净有作。
子27、养蚕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养蚕是和杀生相关联的行业。受了优婆塞戒,要知道自己在学菩萨,菩萨最主要的是培养慈悲心,所以选择正当的职业最重要。养蚕有杀生之嫌,因为蚕养好以后,把茧放在锅里煮,将中间那虫子就煮死了,这要杀多少生呢?所以学佛的人,千万不能干这个行业。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若要养蚕的话,说明你内心就没有慈悲心,才干这伤慈害物之事,这是贪心在起作



用。贪心是引我们受苦的烦恼心,需要修行去对治革除。慈悲心是成佛的心,需要经常不断的培养增长。故受了戒的人不能养蚕,养蚕就得失意罪,就是不净有作,不起堕落。
子28、行路见病舍去戒
经文:“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在行路之时遇到无人照顾的病人, 若不去看望,妥善安排,护送医疗。而舍去不顾者,得失意罪。这就看你有没有慈悲心。只要你是个受了优婆塞戒的人,路遇病人以后,无论认识不认识,你都有责任主动去照顾,想方设法医治。或者你亲自把他送往医院,或者你安排有人去照顾他,这时候你才可以放心的离去。不能把病人放在那里没人管,好像与己无关一样一走了之,这就不对了。
如果你内心没有慈悲心,路上遇到病人,以自己不认识为由; 或者以自己忙为由;或者以耽搁自己的事情为由,见病不管、不救。这都不是一个真菩萨所为。佛在实义菩萨里面就告诉我们: “真菩萨喜欢瞻视病苦”,在其它各处佛都讲:“要瞻视病苦”。
《梵网经》里面佛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因为人在病苦当中最需要人去照顾,所以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 一定要去救病人。如果不救而舍去,你就没有菩萨的正念,就犯这个失意罪,如果不生起忏悔之心,这个作法会让你堕落,这就是不起堕落。你不看病人的这种行为是不清净的,所以叫不净有



作。
诠论:这二十八条轻戒都是失意罪,都是我们失去佛法的正念以后,会自然而然作出来的举动。这些举动都是由烦恼而起, 所形成轮转六道的习惯势力,都是与解脱道相违的不净有作。这二十八条无论哪一条,若有所犯都应该赶快生起忏悔之心,如果不生起忏悔之心,就会堕落三途去受苦,更别说修解脱道了。所以要有犯勤忏悔,一定要忏悔!忏悔以后,可以回复清净。
前面那六条重戒一旦犯了,是不通忏悔的。好比已死之人, 再好的名医也治不了,所以叫不通忏悔。
学了这二十八轻戒,必须要认清楚以下几个方面:
1、这二十八失意罪,都是在失去正念,心散乱的情况下才会犯的。就是说忘记了自己所受的戒,忘记了自己的菩提心,忘记了自己是修行人。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随着自己的烦恼心而犯, 不是有意犯戒。
我们的心如果经常放在世俗事当中,放在贪嗔痴烦恼上面, 甚至心放在恶法上面,最先容易犯这二十八失意罪。所以要持好戒,心念要常放在佛法上,把自己的心控制在善法上面,放在利他的事业上面,才不会犯这失意罪。总的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心念,必须要具足六念,经常想着佛法僧三宝,经常想着自己的戒,想着布施,想着修十善功德。心念经常放在这上面时时有警觉,就不会犯这失意罪。
2、要清楚的明白这二十八种有为作法,“有作”可以理解为行为。是不清净的行为,虽非性恶之法,但却是戒不清净的行



为。这种不清净的行为会障碍修道,会让人滑向深渊。如果不生起猛利的惭愧心、忏悔心,认真对治改过,肯定会堕落三途受苦,这叫不起堕落。
这二十八条戒,是通忏悔的,要做到有犯勤忏悔。失意罪是失去正念以后所犯,通过忏悔可以回复清净,所以要养成有犯勤忏悔的良好习惯。
3、受持这二十八轻戒,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通过这二十八种行为的改变,将我们的凡夫心变成菩萨心。为什么佛在这里要制成戒呢?佛用戒律约束让我们提起正念。制成戒以后就必须要做到,做不到就是一种犯戒行为,所以约束我们,强迫我们提起正念。要我们以菩萨之心、菩萨之行,过好自己的每一刻、每一天。用菩萨的心行来受持戒律,为下面学习行六度打下基础。戒律的守持就是一种修行的基础训练,所以一定要持好戒。
4、这二十八轻戒从外相如是说。但要观自己内心,时时不失正念。如果遇到特殊环境,各种客观原因限制,不能如法作到的事情。内心经常要在正念之中。外界的环境虽然有干扰,使自己确实无法依教奉行。但内心要生大惭愧、大怜愍,这就是心在持戒了,这也是在佛的开缘范围之内。关键要控制自己的心,看心作如何想?持戒修行就是修心的过程。
5、所以持戒主要看自己的用心,要明白从戒相当中体现自己的用心,虽不在外相上去追求。但是无论用什么心,都会表现在外相上。
戒里面有法、体、行、相四科。戒法,就是佛所制定的这些



戒律;戒体,就是通过受戒得到的无作戒体;戒行,就是守护三业,依教奉行而持戒;戒相,就是表现在外一切能看见的、能听到的行为仪表。《资持记》云:“圣人制教曰法,纳法于心名体, 以体起护为行,为行有仪曰相。”
这四科包含了戒的全面内容。你用什么心外相上就会表现什么行为。这是一般的自然规律,所以持戒要先从外相上下功夫, 不要说那是假相。先守住自己的身、口七支。身口七支就是:身三支,不杀、不盗、不淫;口四支,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把身口七支先守好,再从内心去训练。从外相到内心才开始训练真正的持戒。当内心训练成熟以后,反过来又会体现在外相上来。其表现就是安祥庄严,慈悲威仪之相,这是一个还原过程。所以开始必须从外相强迫的守持,最后导入内心。这需要长期的训练,不是一听就懂那么容易,要有坚持训练的恒心。
受戒品学了以后,一定要有这种思想准备,不要说戒这么难学,我不受戒、不持戒了。这种想法也不对,除非你不想学佛、不想了生死、不想解脱,那什么话也就不要说了。只要你想解脱,想成就你自己,必须走这一条路。出离生死一条路,就是戒定慧三学。口头禅不起作用。唯独这条路是通向解脱的大道,通向成佛的大道,所以希望大家还要生起殷重心。没有受戒的要发心受戒,受了戒的要发心持戒。
癸2、结赞
经文:“善男子,若优婆塞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名为优婆塞中分陀利华,优婆塞中微妙上香,优婆塞中清净莲华,优婆塞



中真实珍宝,优婆塞中丈夫之人。”
释:前面讲犯了这个戒就是臭优婆塞、旃陀罗优婆塞、垢优婆塞、结优婆塞,是不净的有作。这里赞叹持戒的功德,是佛总结性的对受持优婆塞戒的赞扬。
如果有人能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就是优婆塞中的分陀利华。分陀利华就是白莲花。比喻持戒之人好像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花。
就是优婆塞中的微妙上香。微妙上香,就是高洁、微妙、最上好之香。因为戒德之香可以普熏十方法界,不可思议故称微妙。比喻戒德之微妙,不是用人的思想能想出来,不是用人的语言能说出来。他像微妙上好之香一样,远近普熏。
就是优婆塞中的清净莲华。清净,是出污泥而不染之意。莲华的莲蓬就孕育着莲子,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就孕育着成佛的种子。比喻受持优婆塞戒的人,从修因开始就能契入诸法实相,必竟能成就无上佛果,从至心持戒开始决定能成佛。
就是优婆塞中的真实珍宝。佛法僧三宝就是真实珍宝,世间的金银珠宝能给人们带来生活乐具,但却解决不了生死问题。三宝不但能解决人们现生的烦恼,而且能解决六道轮回的生死困乏。比喻能至心受持优婆塞戒的人,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量无边利益的真实珍宝。
就是优婆塞中的丈夫之人。佛的德号是调御丈夫,比喻受持优婆塞戒的人是雄猛有威力的大丈夫,能制自他诸烦恼。
这一段是佛对至心受持优婆塞戒不犯之人的一种总的赞扬。



这里面的“至心”很重要,达到这个标准,才有以上名称。佛这里用的参照物是优婆塞,就是在家佛弟子。至心受持优婆塞戒不犯的人,是佛弟子中的分陀利华;是佛弟子中的微妙上香;是佛弟子中的清净莲花;是佛弟子中的真实珍宝;是佛弟子中的丈夫之人。
辛3、结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 在家菩萨名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这也是赞叹在家人。授戒师说:“如佛所说的那样,有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两种。出家菩萨受的是《梵网经》十重四十八轻菩萨戒叫做菩萨比丘。在家菩萨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轻的优婆塞戒称为菩萨优婆塞。出家菩萨受持出家戒比较容易,在家菩萨受持在家的优婆塞戒比较困难。何以故?因为所处的环境,周围有许多恶因缘缠绕,想清净修行确实很难。
每天有各种繁杂的事务,各种的烦恼,各种的境界困扰。所以在家人持戒是很难的。
总结:学习受戒品,对优婆塞戒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此戒的重要性以后,从受戒前就要开始打好基础,为受戒作准备。如法的受戒,清净持戒,一切戒的功德利益才会得到。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一、受戒前应该做的几件事情:
1、首先要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通过供养六方来培养自



己,做一个合格的人,达到人的道德标准。供养六方实际是十二种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应扮演的角色。你可以对号入座。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依佛所教如法而作,你就处理好了人际关系。这就是培养自己做一个合格的人的道德标准。
2、打算受戒前不能自作主张。受戒虽然是你自己的事,但要征得和自己相关人士的同意、认可,再去受戒。这是为了在以后的持戒当中,避免不必要的违缘。因为这些人经常和你生活在一块,你必须征得这些人的同意,大家都知道你受了优婆塞戒,他们就会护你的戒。
3、通过戒师一系列的问答考察,看自己有没有受戒的资格。如果不合格还得自我退出,不要强为的去受戒。因为所考察的这一切遮难,都是无始劫来所形成的习气毛病,若强为受了戒,以后最容易犯戒。
4、以上考察能通过以后,要经过在寺院六个月的试察期。这就好像世间的实习一样,理论学了以后还必须实习一个时期。通过试察期的训练,将自己从一个俗汉变成一个能进入修行的法器。为自己以后真正的修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考察阶段作为授戒师观察你是不是合格。通过问答是言语上的认可,通过考察是对你行为上的一种认可。这是受戒前应该作的几件事情。
二、正式受戒得上品戒体,从授受双方都要慎重:
1、从戒师方面:要经过二十位大众僧,作羯磨法认可作证, 才可以受戒。有二十位僧人给你作证,这是很殊胜的一件事。
2、先要受三归、五戒。在三归的时候受戒者要摄心作观。因



为三归是得戒体的时候,一定要摄心作观。心内要遍缘法界一切情非情物,心里摄缘越广,所得戒品越高。要争取得到上品的无作戒体,这是受戒期间的一个关键问题。
3、在宣六重二十八轻戒相的时候,是要让识相护持。所以必须把这六重、二十八轻的戒相要牢记于心。只有牢记于心,你才能持好戒。如果对戒相都不知道,怎么谈持戒呢?
这是受戒的时候双方都应该慎重注意的几件事。
三、受戒、持戒是止恶修善的开始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什么叫尽未来际呢?就是生生世世戒体不失。受五戒是尽形寿,就是这一期生命结束,随着人的死亡戒体随之而消失。菩萨戒是尽未来际,今生受了戒来生这戒体还存在。正因为这戒体是尽未来际的,所以行菩萨道才能生生世世的延续下去,直至成佛而后已。
所以受戒、持戒就是止恶修善的开始,一直到成佛。一个受了优婆塞菩萨戒的人,可以生生增上,尽未来际行菩萨道。受戒品是这一本经的总枢纽,此经的前后都是围绕这个戒而说的。










净戒品第十五

己2、持行分三
庚1、持戒清净 庚2、息除诸恶 庚3、供养三宝今初:持戒清净分三
辛1、示能净法 辛2、辨净心时 辛3、结在家胜今初:示能净法分二
壬1、善生问 壬2、如来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有人受持如是戒已,云何当令是戒净耶?”
释:净戒品讲怎样能清净持戒,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善生代表大众向佛请问,受了戒以后怎样能清净持戒呢?引
出了佛讲清净戒行的方法。后面佛讲的这个方法,又是很重要的一段。这里面一共有十九组七十件事情,佛在这里层层深入,慢慢的将弟子引入佳境。这一段可以说是修行的总纲领,把这一段学懂你就成为一个菩萨了。所以一定要好好学习。
壬2、如来答分十九(重点复习11)
癸1、具足信解心三法 癸2、具足慈悲心四法癸3、平等布施心五法 癸4、自信精进心四法癸5、行善止恶不执著四法 癸6、明辨有为法四法癸7、平等利他心三法 癸8、施生成佛心三法癸9、为他受苦不悔心三法 癸10、烦恼能忍心三法



癸11、善巧化他心三法 癸12、舍身利生心三法癸13、为人忘我心三法 癸14、善念相续心三法
癸15、化众不退心三法 癸16、不畏轮回救生心三法癸17、亲近闻法心三法 癸18、离恶无悔度生心九法癸19、无量心四法
今初:具足信解心三法
经文:佛言:“善男子,有三法能净是戒: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三者、解心。”
释:进入佛门修行,首先要有信解心。信佛才能学佛,不信怎么能去学佛呢?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佛法的一切都建立在信心上,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学佛。
有信心没解心就会成为迷信。信佛还要明佛理,要了解如来真实义。要有解心,没有解心会走上迷信的学佛。有很多人对佛有信心,但他对佛理不了解。不明佛理而盲从,这就是迷信的学佛,在佛教里面迷信的学佛就会走上歧途,所以要有解心。
有解心没有信心的人,会成为世俗的学术研究者。有很多人不信佛,但是他研究佛法,就是世俗的那些佛学专家。他们虽然理论一大套,但是内心却不相信,认为那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玄理。其最高目标可望而不可及,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这样佛法对他也就没有多大利益。这里具足信解心的三法,是进入佛门的基础。佛在这里第一条就讲这个,这就是进入佛门的基础课;是成就佛道的根本;也是清净戒行的原动力。所以这一段要认真的学修,受了戒以后要清净持戒,首先就要具足信解心。



经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要想得到现世的利益,或者成就道业的究竟利益,就必须学佛。要深入佛法大海,必须建立坚固的信心。只要具足信心,才是成就道业的基础;只有具足信心, 才是具有一切功德之母。世出世间一切善根都是从信心而生起, 所以学佛法没有信心是不得其门而入。佛门广大难度不信之人,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究竟要信什么呢?第一法要相信三宝。首先要信佛,相信佛是成就了的无上智者。相信佛的神通、威德、智慧是无上的,十法界唯佛独尊。赞佛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天上天下三界里面唯佛独尊,在十方法界里面也没有能和佛相比的。因为世间一切万法的总相别相,在佛那里全都看的清清楚楚。佛的功德、智慧、德能是没人能比的,所以十方法界唯佛独尊。
相信佛的慈悲遍及到无边世界,无量众生,佛的慈悲之光平等普照一切众生;相信佛的语言真实不虚。凡是佛说出来的话, 相信不相信,理解不理解是你自己的事,但他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真理,没有一点虚妄;相信佛的不可思议,虽然凡夫众生不能用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但他却是世间最高无上真理的代表。所以我们要相信佛。
其次要相信佛法。佛说出来的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解决了九法界众生的迷惑,只有佛能说出来,其他人不知道。比如说我们人类自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是高等动物。但哪一个人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哪个人知道他死了以后去哪里?知道吗?



这在佛那里是小事一桩。佛把无量劫以前的事看的清清楚楚,无量劫以后的去处看的清清楚楚,我们人还差的很远。所以佛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解决了九法界众生的迷惑。佛讲的法能解除人们的困惑,解脱我们的痛苦,解脱我们被迷惑烦恼所束缚的六道轮回。佛法是指出一条通往解脱的唯一道路。就是要听闻佛法、学习佛法、修行佛道,因为这是脱苦的唯一之法。
佛法里面告诉了众生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因为佛当时讲法的时候,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境遇的实际情况,讲出不同的方法,都叫你得到解脱,都能让你从迷惑当中觉悟过来。佛法里的世间法,教导我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佛教的世间法他也合乎我国儒教的这些理论体系,佛法的世俗谛和儒教绝对是相适应的。因为孔子本身就是菩萨,示现在中国教化众生的,是为大乘佛教打基础的先驱者。
另外,佛法又指出了世间种种的不究竟、不圆满,总结出了万法的生灭规律:阐明了因缘所生法的无我性;生灭变化的无常性;虚幻不实的空性;和众生迷执的痛苦性。让我们认清这个世间是苦的、是空的、是生灭变化无常的、是因缘所生无我的。
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因缘合人就会生出来,因缘离散人就会死去。因缘所生之法就没有真实的我,故无我;一切都是生灭变化的,没有一样东西常存不变,故是无常;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假相,故是空;众生在这虚幻的假相里面被烦恼所逼迫,故是苦。众生迷执认假为真实,故轮转六道痛苦不堪;诸佛证悟看破假相故解脱常乐。佛法揭示的这些真理,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真理。不



管你信与不信,都改变不了这些真实相状。
佛教的出世法,正面告诉众生有究竟解脱的涅槃可得,有无上的佛道可成。这种解脱众生都有希望,因为佛己经作出了样子,他是一个成功者。只要能按佛说的去修行,人人可以成佛。当你成佛以后,和佛平等无二,没有彼此高下。
佛法还揭示出了中道了义的真谛妙理。在出世法里面所阐发的真空妙有,和诸法不二的宇宙实相,被许许多多诸佛菩萨, 圣者所亲证。展示出许许多多成功者的往昔事例,有佛的本生事迹,有佛弟子的往昔事迹,有诸菩萨过去生的事迹。还有他方的佛、他方的菩萨等等事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所以佛陀的教法有理论、有依据、有行法、有成就结果,是放之法界时空而皆准的真实谛理,所以要相信佛法。
还要相信僧。要相信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示现,他灭度以后承传他的法脉,弘扬继承他的教法,修证佛法,成就圣果的贤圣僧;和代代相传显僧相,接引众生,默默无闻耕耘在佛教这块肥沃田地里的凡夫僧。正因为这样我们现在才能闻到佛法,才能接受佛陀的教育,我们才有解脱得度的机缘。如果没有这些凡夫僧,我们现在也见不到佛法。他们都是推动佛教这个巨轮,能让正法久住的中坚力量。就是这些出家僧人,是十方三世诸佛之法,能久住世间的清净幢相,就是僧宝。相信现在能显在自己面前的这些出家僧众,就是让自己走出解脱道的领路人。你今天能见到的这位出家人,就是和你有缘之人,就是成就自己法身慧命的导师,就是诸佛菩萨在这个五浊恶世的随缘显现,专门



来救度你的,千万不敢失之交臂,遗恨万劫。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僧,不相信僧,你就进入不了佛门。
因此我们要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这就是三宝。我们只说归依不相信是不行的。如果对当前显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出家僧众,我们不去依止,不听经闻法,不去依教奉行。我们就会在法界无始劫这轮回当中,在这电光一闪的机会当中,失去一次得度的因缘。想一想,我们轮转了无始劫,好不容易生为一个人身, 还能遇到佛法,我们再不亲近闻法。这个机会失去以后,再就很难遇到。我们就会失之交臂,失去了一次得度的机会。
所以对一个学佛者来说,三宝对我们就特别重要。所以佛在这里第一法先让我们相信佛、法、僧,要从这里下功夫去信。如果你不相信僧宝,就不是真信。有些人相信佛、法二宝,看这些僧人都是凡夫,有许多习气毛病,有些甚至还不如我,这就不是真信;有些相信名人、大德,不相信僧团,也不是真信。以世间的人情观念,相信眼前的这个导师,而淡忘忽略了佛、法二宝, 也不是真信;三宝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要从内心深处,从自信智里面,真正去相信佛法僧三宝,这才叫信佛、学佛。大家想一想自己信佛没有,如果达不到上面的标准,就还没有信佛。这是第一个要信佛法僧三宝。
第二法是深信因果。佛法揭示的因果规律,不在于你信与不信,他是一个真实存在,并能制约众生的自然法则。你信也在这个法则内,不信也在这个法则之内。世道人心按一定的道德标准运行。则我们人类社会和平幸福,世界将是一个大同世界,人间



即是净土。这个道德标准就是因果律。相信因果则天下太平,不相信因果则天下大乱。天下大乱就会灾难峰起,故佛讲:“心能转物”。
因果律也是我人之心性,深信因果才能启发心性。心性发则智慧开,智慧开人类文明才能升华,这种升华非科学所能及。不信因果则心性闭,心性闭则愚痴,愚痴就会造业。人人造业就会有天灾人祸,毁灭人类亦由此,虽科学发达亦无用。
释迦牟尼佛就是高度科学文明升华的典范。故人类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这就是因果律。这种约束力,你可以说他是神,也可以说他是上帝,也可以说他是佛、是菩萨,也可以说他是道。只要相信有这种约束力就行。它就是因果律,回归就是我们看不见的自性。这种看不见的约束力,就是我们的道德标准。而这种约束力,是一种自我约束力,而非外在的约束。
所以要深信因果。只有深信,才能自己约束自己。这种看不见的约束力就是佛、是神、是上帝,这些都是代名词,都不重要。不信此就是不信因果,不信因果就会背离自性,凡是什么都不信的人,首先是不相信自己。上帝也不信,神也不信,道也不信,佛也不信。什么也不信的人,他就没有约束力。在这个世界上,他就什么都敢做,就会胆大妄为。人人都这样做的话,这个社会怎么会安宁呢?现在社会,正是向这一方面急剧滑颓的危险时期。所以要挽救社会,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从相信因果开始, 必须从深信因果开始。
因果是我们无始劫来,至今的一个既错纵复杂,而又漫长连



接的锁链。他的深层关系、奥密内涵,我们凡夫是认不清、识不透的。只有成了佛以后,把这一套规律才看的清清楚楚。释迦牟尼佛慈悲,示现在人间,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确的路,制下了戒律。只要我们依教而行,就是顺着这条正确的道路前进。最终我们可以超越因果,驾驭因果而不昧因果。斩断无始劫来被因果束缚的锁链,这就是解脱。
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深信因果上面。因为刚开始起步学佛, 首先必须要深信因果。轮转生死受苦是因果;修行解脱也是因果; 恶因得苦果,善因得乐果;修行之因就会得解脱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之因就会得成佛之果。所以我们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在信解心的第二法佛让深信因果,是有深远意义的。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清净戒行。在持戒上面,一定要依佛所说,不能渗杂一点个人情见。要依教奉行,认真持守,则修道无障碍,解脱可期也。
第三法是解心。解就是理解,就是上面说的对三宝的信心, 对因果的信心,要建立在慎重思惟,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去正信, 而不是盲目的迷信。只有理解以后才能作到深信,才会在修行当中精进不退,才能不被外面的境界所转。
要了解什么呢?对于佛说的无常之理,我们要了解。要思惟观察这个世间,从外界的山河大地,在成住坏空变化当中。地球上从古到今,沧海桑田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这个报体,在生老病死变化当中;包括太空里星球的互相运转;地球上春夏秋冬的交替, 草木的花开花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轮转等等,无不都在无常



变化当中,都是无常的具体显现。所以要了解佛说的无常之理, 是揭示世出世间真相的真实谛理。这要通过思惟观察来亲证它的真实性。
又佛说无我之理,我们要思惟观察。名子是我吗?假若说这名子是我,有人一生有许多名子,哪个名子是我呢?这样就有许多的我了。事实我们所认为的我只有一个,证明这个名子不是我,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代表不了我。
身体是我吗?如果说这个身体是我,那我就应该主宰这身体,因为“我”的定义就是主宰之意。请问谁能主宰自己的身体呢?如果自己能主宰的话,哪一个人想得病?但却不由自主的生病。因为我不想让他得病,我不想让他老,我不想让他死。能做到吗?我们做不到,做不到就主宰不了这个身体,身体就不是我。因为我没有能力控制他,所以说身体是我的这个观点也是不成立的。身体只不过是过去造的业,今生来接受报应的一种堆积物而已。你今生享受什么?有什么灾难?过怎样的生活?身体只不过是来接受这些苦乐报应的。又从小到大变换了多少个体形, 哪一个时期的体形是我呢?所以这个身体代表不了我。
思想是我吗?如果说思想是我,人一生有许多想法,到底哪一个想法是我呢?再一个就是如果两个人想共同一个事情,想法相同,那么对方也成了我了?事实不是这样,你是你,我是我, 虽然思想相同但不是一个人。西方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那么如果说我思的时候我在,我不思的时候有没有我?我思快乐的事情是我,我思苦的事情就不是我了。如果都是



就有两个我,显然这也是不成立的。所以思想也不是我。思想不过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产生的六种认识,在八识田中落下的影子。这种影子是虚幻不实的,因为内在的六根是无常变化不实的,外面的六尘境界也是变化不实的,所以落下的影子也就不实在。不实在的这种思,这种想怎么能是我呢?况且思想念念变化迁流不息,更不能代表我;
过去是我呢?还是现在是我,抑或未来是我。这样观察到底,确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如果过去是我,那么现在的我是不是我呢?如果现在是我,过去的我又是不是我?如果将来是我, 那现在和过去的我又是谁呢?这样分析就会有许多的我存在,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我呢?通过这样反复的观察思惟,确实是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存在。现在所认为的这个我,只不过是众生在虚幻中的一种执着而已,这叫做我执,就是对我的一种执着。我们人所认为的都是不真实的,只有佛说的无我之理,才是揭示出世间真相的真实谛理。所以要了解佛法的真实之理。
佛又说世间是苦的,而我们认为世间是快乐的。先不说三恶道的苦,因为三恶道都没见过。就我们人类众生,虽然在醉生梦死当中享受着所谓的这种快乐,而实质上一切人所免不了的痛苦有谁知晓呢?又有谁敢去认真面对呢?比如说生、老、病、死是人人在所难免的。特别是死亡,世间不信佛的人往往是避而不谈,觉得说这个话不吉利。如果说我们不谈死,人能永远不死的话,我们可以不谈。但是生老病死不管你说不说,是人人逃不掉



的一个自然规律,这就是我们逃不掉的苦。我们现在坐在这里轻松的听闻佛法,谁能保险自己老了以后怎么死去?谁敢保险自己不得病?因此这个生老病死,是人生谁也逃不掉的一种苦难,我们要认清。
还有爱别离苦。由于有我执,就有我所爱的人和我所拥有的财物。对自己的所爱,拥有的时候心里高兴快乐,一旦失去就是一种痛苦。事实上这些总有离别的那一天,这就是佛说的无常性。所以执着越深,爱的越深,离别的时候就越痛苦,这是自然规律。
还有怨憎会苦。对爱的人想永远团聚。对冤家、仇敌不喜欢的人,永远不想见他,但是这个世间因果使然,偏偏就是冤家路窄。不想见非见不可,这是你过去结的恶缘,你今生是逃不掉, 也躲不开,必受此相会之苦。
还有求不得苦。由于众生贪心太炽盛,欲豁难平。所以每个人都有他求不得的这种苦。欲望太大的人,这种求不得苦越厉害。只有无求的时候,才会体现幸福生活,人无求而品自高啊! 当你看透了无我之理,不执着这个我和我所,这种求不得的烦恼就会没有。
还有五阴炽盛苦。如果你有我执,为了这个身体,你就会被这些烦恼火所烧,在这个世间去造许多的业,给自己以后种下更苦的因。我们这个五阴之身,即是接受果报的堆积物,叫报身;为了这个报身又会造下许多业,叫业因。就是我们在接受前世果报的同时,又在急急忙忙的塑造来世的形体。看来这一生的假报体,



还是个关键性的东西,借假修真即此意也,所以必须学佛修行。我们这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组成,叫五阴之
身。佛法把物质的东西叫色法,精神上的东西叫心法。我们的身体是由一个色法和四个心法所组成,叫假合体。为了这假合体能幸福的生存,我们才忙忙碌碌一生,造下了许多业,接着就是生生世世无穷无尽的苦。这叫五阴炽盛苦。这五阴炽盛苦是因苦, 就是现在造业给以后种下苦因。前面那个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些苦就是果苦,就是过去造下因,今生接受果报的一种苦。
因此这是不论富贵贫贱都必须承受的苦。无常的变化会使我们走向痛苦的深渊,所以佛说:“无常故苦”,我们所谓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几年、几十年而已。执着和贪欲会埋没我们清净的自性,会使我们身在苦中不知苦,这就是愚痴。众生所受着种种的苦,正是由于迷而不觉,可以说是冤枉苦。本不应该受,但是要受这个冤枉苦,就是迷而不觉所造成的。所以我们要学佛,要了解佛说的“无常故苦”之理。这也是佛揭示出世间真相的真实谛理。
还有佛说的空性之理。佛门称为空门,佛法讲空性,空性是宇宙万法的实相。认清了假象,也要观察一下实相。思惟一切万法因缘合则有,因缘离则无,都是因缘条件所组合而成的。这种因缘假合的世间如梦、如幻、如水泡、如影象、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佛教里的空性,是建立在万法因缘和合无自性的理论基础之上,更深层次的透视、观察万法的无常性,说万法皆空。因为因缘和合的东西是无常变化的,没有常恒不变的自性,无自性就



是空。要了解佛说的空性之理,也是揭示出世间真相的真实谛理。了解了这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以后,不过是一种理性上
的认识,从道理上我们认识了。佛还讲了许多修行体验的方法, 通过了修行,将这种理性的认识,变成自己的感性认识,这在佛教术语里面叫“证悟”;证悟的层次深浅有不同,就有了果位的差别,这就叫“证果”,证到之果位就是结果。只有证悟真理之人才会坚定信心,深信因果,至死不退。
所以学佛开始先从理上要了解,增强这种胜解心,增强对三宝的信心。通过对因果的深层透视,用这样的信解心去守持戒行,如法修行,才是正确的学佛心态。所以佛在这里说清净戒行第一条讲了三法,是进入佛门最基础的功课。
要信佛、法、僧三宝,要深信因果,要有解心。没有解心, 前面两种信心都是空谈,这是最主要的。如果这一关过不了,后面的东西是学不下去的。
癸2、具足慈悲心四法
经文:“复有四法:一者、慈心,二者、悲心,三者、无贪心,四者、未有恩处,先以恩加。”
释:这是第二组,具足慈悲心的四种法,没有慈悲心的人就不能行菩萨道,而凡是学佛的人,必先要修慈悲心。世间讲爱心, 爱心带有情执在里面。爱心的范围是狭小的、自私的,爱心是有分别的。而慈悲心就不同了,慈悲心超越了情执,慈悲心没有分别。慈悲心对一切众生,不仅对人类慈悲,包括六道众生平等对待。佛菩萨慈悲一切,故称大慈大悲,因为佛菩萨都是以慈悲心



而修成就的。所以学佛的人在具足了信解心的前提下,首要修的就是这颗慈悲心。如果不修慈悲心,学佛就学不进去,何以故? 有许多做法你用世俗心会想不通。佛在这里讲了四种修慈悲心的方法:
第一是慈心:慈能拔苦。有慈心的人看见别人在受苦的时候, 他感同身受,好像自己在受苦一样。因为自己有苦,就想离开这个苦,你就会去救他。有慈心就可以拔众生的苦,就可以解救众生出苦海。如果没有这种慈心,别人受苦就会无动于衷,你是你,我是我,你我不相干,这种表现就是没有慈心了。有慈心的人当看见无论哪类众生在受苦的时候,他马上想到自己好像在受那种苦,立即就想去解救他。要行菩萨道就要有这种慈心,以拔众生之苦。
第二是悲心:悲能与乐。这是慈心的更进一步,悲心就是想方设法让众生快乐。当解救了众生痛苦以后,还要让他享受到快乐,他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这就是悲心的表现。慈和悲是紧紧相连的,慈悲的作用就是拔苦与乐。菩萨要利益众生就必须修慈悲心。
第三是无贪心: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解救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就要消除修慈悲心当中的障碍。修慈悲心最大的障碍就是贪心。就是在自己内心,无始劫来辛苦造业修来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贪心。它是六根本烦恼之一,对修道利生危害最大,必须要把自己这贪心消除掉。这就是持戒破恶,只有自己内无贪心, 然后才能慈悲一切。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他绝对没有慈悲心,也



绝不会去怜念其他人。佛要求行人要无贪心,有贪心你这慈悲心是修不出来的。只有用戒律才能对治自己的贪心烦恼,而达到无贪心。
第四是未有恩处,先以恩加:在内心去除了贪心,修出慈悲心以后,表现在外你就能作到:“未有恩处,先以恩加”。这是佛教给我们去贪修慈的具体作法。对于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人, 就是从来不认识,和自己没有一点恩怨之人。我们出于慈悲心的自然流露,应先主动去和他沟通,布施其所需以安其身、用关爱的语言以暖其心,帮他作利生事业以正其性,教他止恶行善以改其命。用菩萨的四摄法施以恩惠而摄受之。经常这样作就可以取掉贪心,增长慈悲心。
这四种是修行慈悲心的主要方法。佛把修慈悲心放在第二组,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在具足信解心以后,一定要修慈悲心, 让自己的慈悲心不断的增长广大。要修慈悲心,首先要去掉自己的贪心烦恼。一下子去不掉,最起码让自己的贪心降到最低点, 欲望不要太高,无欲则刚。这样才能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癸3、平等布施心五法
经文:“复有五法:一者、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二者、见怖懅者,能为救护,三者、求者未索,先开心与,四者、凡所施处,平等无二,五者、普慈一切,不依因缘。”
释:只有打破对我的执着,才能潇洒的这样去做。修信解心, 修慈悲心有了以上的基础,接着修布施心。布施是行菩萨道四摄法的第一条,也是修六度的第一条。可见行菩萨道的人,修布施



心的重要性。所以学佛修行,修布施也是实践训练的主要功课。一个说他有慈悲心的人,但却悭贪不舍,这算有慈悲心吗?
他就不能慈悲。所以修布施也就在修慈悲心,因为菩萨要给众生快乐,就是布施给他需要的东西,满足众生的需求,佛法里面叫广结善缘。修布施不但是修慈悲心,也是在对治自己的悭贪烦恼。有我才有自私自利,才会悭贪。当明白无我之理以后,正好用布施来对治悭贪。修布施也就是在行菩萨道,要行菩萨道落实在行动上,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佛在这里讲了五种修布施的方法:
第一、先于怨所,以善益之。世间人在迷惑颠倒当中,佛法要把他正过来。所以佛说的和世间人想的截然相反。世间讲要有显明的爱和恨,冤家就是冤家、亲人就是亲人。但是在佛的眼里冤亲是平等的,佛让修布施的时候对于怨所,以善法利益,这就叫以德报冤。这是世间人很难做而且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世间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不愿意这样做。一个学佛之人,特别是行菩萨道者。对和自己有怨仇的人,首先要主动的用善法去利益他,去感化他。使他感到你的真诚,感到你的温暖,这样可以化敌为友,解怨释结。只有具大慈悲心的人才能这样做。这样的结果会让自己得到很大的利益,就会消除修行道路上的种种障碍。
我们现在做超度,有很多人说无形众生对自己恼害,这是过去结的怨,通过做佛事和他解怨释结。其实佛在这里教导我们, 趁现生自己活着的时候,将内心对你有怨的这些众生,赶快做解怨释结的工作,这是最有力量的。你自己要做到:当你临终的时候,在你内心没有一个仇家,没有一个你心里还对他耿耿于怀的



人。自己内心的解怨释结才是对来世的最大利益。这是因果规律。这样消除怨家以后,就结了一个善缘。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之举,但是世间人往往是不愿意做,因为他执着于这个怨仇,这还是我执在作怪。要知道:对别人的耿耿于怀是对自己的最大危害。佛在这第一法让我们先化解怨仇。化解怨仇的方法就是“以 德报怨”。要以恩德善法去对待他,用真诚心、慈悲心,去化解和自己有怨的众生,这就是菩萨行。
第二、见怖 者,能为救护。这是慈心的具体落实。有慈悲心表现在外的行相是:见到有怖畏的人能毫不犹豫的去救护。这种慈悲心的动力不容你思考,会让你毫不犹豫的赶快救护。没有慈悲心的人他会瞻前顾后,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他会犹豫不决, 甚至舍他而去。佛让修慈悲心,具体落实就是:见到有怖畏的人, 能毫不犹豫的去为救护。这也是检验自己有无慈悲心的一个方法。第三、求者未索,先开心与。这是培养布施的正确心态,要
以布施为快乐。有这样的心态的话,见到有人来向你求索,你高兴还来不及,没等他开口,你会开心的给他东西。这就是主动布施的表现。一个没有常乐布施心态的人,他是很难做到的。
学佛之人一定要修常乐布施之心,因为知道布施能对治自己的悭贪。悭贪心理会让自己进入六道轮回,堕入三恶道。还要观察这个世界无我,我所。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东西,是我的吗?家庭、妻子儿女都是我的吗?在大家心里想肯定都是我的,这是事实。再深观察一下,这些不过是暂时的因缘聚会而已,最终你所拥有的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



消失离去。这也是事实。现在如果将你暂时所拥有的这些东西布施出去,你来生会得到大福报。这也是事实,今生布施出去来生能用上。但是你今生存在银行里的钱,随着人的死亡这钱和你就无份了,就不是你的了。所以布施出去的东西,才是真正存在最坚牢的银行里面,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一再劝我们要行布施。
第四、凡所施处,平等无二。这是培养平等布施之心。凡一切所布施的对象,无论是冤家,或者是亲人;是好人,或者是坏人;有智慧的人,或者是愚痴的人。作为行布施者,都要平等无二的去布施,对接受布施的人,不要有分别。这叫用平等心、无分别心作布施。
如果不培养平等心,分别心就会抬头,分别心是害人的烦恼心所。有分别心才有许多烦恼,有分别心就在造恶业。虽然行布施,但这是一个不善的心态,不善心态得的就是苦果,这个心也就不是佛法了。学佛的人不应该有这种心,有这种心就成了世间的有漏善法,还会漏落在三界里叫有漏善法。只有培养平等布施的心,才是通向直接成佛之道的,所以佛让我们要培养平等布施之心。
第五、普慈一切,不依因缘。菩萨的慈悲心,不能是出现某种因缘才有。不是对有缘人就有慈悲心,无缘人就没有慈悲心。菩萨的慈悲心是要普慈一切的,有缘无缘仅仅是得度因缘而已。佛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普度一切众生。所以要培养无缘大慈的善心,内心时时要普遍慈悲一切众生。不是那种因缘具备了,



我发发慈悲心救救众生,没有因缘对境的时候,慈悲心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样顺手牵羊的发心行善不是真慈悲。真正的慈悲要不分好坏因缘,不分亲疏对境,不分适时不适时的一切的慈悲,时时慈悲,念念慈悲,处处慈悲。让慈悲心不间断的相续下去,这样才能做到普济一切,布施一切。
佛在这里让我们修大慈大悲之心,佛说的这些都是最后成佛的根本,佛让我们向成佛的道路上去修。千万不敢用世间小心小量修佛法,成佛大法要以佛说的标准去修。
癸4、自信精进心四法
经文:“复有四法:一者、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二者、趣菩提时,其心坚固,三者、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四者、造作大事,心不疲悔。”
释:这是培养自信心、精进心的四种方法。学佛如果没有自信心,会半途而废。时间长了就会退心,会被世间的五欲六尘染污,会对自己成佛失去信心;学佛如果没有精进心,也会懈怠退堕。因为惰性是每个众生根深蒂固的烦恼,有空就想偷懒。懒惰每个人都有,要想修行成佛,只有用精进心去对治懈怠、惰心。培养这两种心就会打下了持之以恒的基础,在以后修行的道路上就会坚持下去,佛在这里教给我们,培养自信心、精进心的四种方法:
第一、终不自轻,言我不能得菩提果。这是培养自信心。就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菩提果。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最终也能成佛,要有这种自信心。



因为通过学习,知道菩提道果久远难得。要无量世行菩萨道,舍头目手足内外财,最后才能得到,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虽然难得,但人人有份,包括我自己,因为菩提是可得之法。要观想虽然我现在什么都不是,还是一个业力深重的凡夫,我还不如别人。但在修行这个起跑线上,人人都是一样的,最后得菩提道果这个终极目标,我也能到终点。要这样考虑,这样观察。就是说我一定会成功的,别人能成我也行。不能轻视自己,言我不能得菩提道果。自轻就是自卑,这也是一种烦恼。在成佛的基础上,不要有自卑感。对自己成就菩提道果要有百倍的信心,不要自轻,要培养自信心。
第二、趣菩提时,其心坚固。有了自信心以后,在行菩提道的时候要有坚固的信念。只有在不轻自身的基础上,才会修有目标,行有方向。再向这个总目标迈进的时候,才能有坚固的信念。如果认为自己不行,中途遇到困难就会退下来。如果对自己成就菩提道果有百倍的信心,在行道的中途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坚持下去,不会退转,这才是其心坚固。因为目标明确,信心充足,所以不会退下来。这些心态都是佛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行菩提道的时候,要其心坚固。
第三、精进,勤修一切善法。因为目标明确,其心坚固。才会精进不退的修一切善法,当在精进修行的时候,反过来又会增加自己的坚固信心,这两个是互为作用的。先用坚固的信心去修,当精进修行的时候,得到法的快乐,会让信心更坚固。这样心行合一,互相支持就会永不退堕。



第四、造作大事,心不疲悔。对成佛有信心,行菩萨道心坚固,精进修善不退堕。这样一定能解决自己的生死大事,成佛大事。造作这么大的事,心都不疲悔,那世间这些小事一定能干好。就世间法来说,小事干不好,大事肯定也干不好。在这种坚
固心行支持下,当遇到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时候,才能勇于承当, 也才有能力承当。在干事的时候心不疲劳,不后悔,坚持努力一直到成功。特别是在行菩萨道成佛的这个大事面前,更是精神百倍,心不疲悔,直至成功。我们干世间的大小事都要持之一恒, 才能成功。要修行成佛更应该有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癸5、行善止恶不执著四法
经文:“复有四法:一者、自学善法,学已教人,二者、自离恶法,教人令离,三者、善能分别善恶之法,四者、于一切法, 不取不著。”
释:修行成佛的过程,就是不断止恶向善的过程。这里是自作教他、破法执的训练,这样训练是让学人,从有漏的善法向无漏的善法修学迈进的一个过程,是修行当中的主要课题。所以这十九组 ,每一组都很重要,都是落实在实修上的具体训练。
第一、自学善法,学已教人。学佛是自利利他的事业,修行是改变提升自己的训练。学佛人自己要不断的学修善法、行持善法。要养成时时不忘善法的这种精进心。自己学好以后,用慈悲心再去教他人。将自己的所学所行,用来教他人也如此去行持善法。这是佛教给我们自利利他行持善法的方法。
第二、自离恶法,教人令离。前面是行善,这里是止恶。自己



首先要离开恶法,以戒为基准,以惭愧心、忏悔心为动力,自己修断弃舍一切恶法。只有自己这样做了,再教他人远离一切恶法。
这样自己离恶行善,再教人离恶行善,这就叫自作教他,也就是自利利他。这里的关键就是自己必须先做到,再教他人。这就是身教胜于言教,所以学佛首先要扎扎实实从自己做起,这样才有说服力。有很多居士埋怨家里其他人不信佛,好像家人难度。只怪他们不相信,不怪自己没学好。检查一下,你是不是依照佛所教的这样做了。会怪了怪自己,不会怪了怪别人。你自己学佛做得如何呢?又信到什么程度呢?你自己虽然信佛,但是你的行为永远没有改变,怎样能改变家人呢?当你学佛以后,你的言行、举止、方方面面全部和原先不一样,全部改变成一个菩萨的举止,看看你家人改变不改变。他们不但会改变,还会大力支持你学佛,甚至全家跟着你学佛,这样岂不是你把他们都度了。切记:要想改变别人,必须先改变自己。
第三、善能分别善恶之法。这是教我们具足择法眼。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要学修止恶行善,就要能分别什么是恶法?什么是善法?恶法就要远离,善法就积极的去行。如果不分别善恶, 怎么去止恶行善呢?所以佛在这里让我们要有,善分别的这种智慧,善分别的智慧,不是分别心。
佛教不是讲要没有分别心嘛?怎么这里教要有分别呢?没有分别心的内涵不是分不清,而是清清楚楚知道,但是内心不做分别想,这叫没有分别心。虽在分别中,不作分别想。不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这是不同的两种概念。要训练无分别心,首先要对



事物有清楚的分别,这是初步的功夫。善、恶、好、坏、正、邪一切要分别清楚,这就是善能分别善恶之法的智慧。
第四、于一切法,不取不著。这才是最高的无分别智。因为对万法的好坏、善恶分别的清清楚楚,看的明明白白。但又明确了知,一切万法无论好坏善恶,都是缘生缘灭的。进一步能分清楚虚幻不实的缘生法。虽然他能分别善恶之法,但知道这些都是生灭的假相,所以内心对一切法都会不取、不著。 这叫不著一法,也不舍一法。用世间话说叫大智若愚,佛法叫做虽在分别中,不作分别想。就是禅宗一句话说:“身从花丛过,片叶不沾身。”这是站在一个高层次看待万法,所产生的无分别智。不是那种分不清楚的无分别迷。佛从前到后讲的这些,最后落脚点都到最高的成佛境界上面。
癸6、明辨有为法四法
经文:“复有四法:一者、知有为法,无我我所,二者、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三者、知有为法,皆是无常,四者、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
释:世间的一切万法统称有为法。我们就生活在有为法里面, 就必须深入了解有为法的特点。有为法就是一个因果链,有为法就是苦、空、无常、无我。
只有深信因果的人,他才会了知因果,才能研究因果的规律; 他才能了知这一切万法的无常性,才会把握自己当下该怎么作。佛在这里告诉了四种方法,是让弟子们必须认清楚的事实。如果把这些认不清楚,我们每天都会生活在自欺、欺人、被人欺的环



境中。当了解这些事实真相以后,才会感到戒律有何等的重要。我们应学应知的这四法是:
第一、知有为法,无我我所。就是要知道,世间的一切万法从来没有一个我。我们所认为的我,不过是执著一种假相而已。但对假我的这种执著,是众生与生俱来就形成的一种真理认知, 世间人认为很正常无需置疑的正确。你站在大街上说无我,会被大众所笑话。大家反倒会觉得奇怪,怎么能无我呢?生活在假相里的众生他会不接受。但是事实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无我就是无我。认为有我是一种颠倒,所以众生才会在烦恼苦海里面挣扎, 不能出离。就是有“我执”这种错误的见解,才和痛苦永远相伴。了知“无我”之理,才会脱离痛苦,得到解脱。既然无我,那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我都没有,我所有的东西更会没有。因为一切万法都是假相,我所拥有的妻子、眷属、财产、房屋等等这些都是假相。要认清这一切随着我的失去,哪一样东西归我所有呢?当明白了一切有为法无我性,无我所性,一切烦恼痛苦随之都会烟消云灭。要断烦恼这是最快的方法,这样观想也是正观,也是断烦恼最好的捷径。烦恼断了以后,菩提妙智会自然现前。菩提妙智是不生不灭的,之所以我们发现不了他的存在,是因为有烦恼把他埋藏起来,当烦恼断了以后,菩提妙智就会自然显发出来,这叫作证悟,这叫破我执。这一条佛让我们要认清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无我、我所,这就是“诸法无我”之理。
第二、知一切业,悉有果报。了知一切法无我和无我所性以后,还要知道一切造作的业都有果报。正因为认为有个我,人们



都以“我”为核心,我爱的东西就会不断的去追求,养成了永不满足的欲望,为了达到这些欲望而造下许多的业。也为自己造下了无穷的苦因,这是对自己所爱的东西的追求带来的苦果,总名为贪。
我厌恶的、不喜欢的东西就想远离,无法离开就生烦恼嗔恨,也会造下许多业,也为自己造下无穷的苦因,总名为嗔。
爱的东西会造业,厌恶的东西也会造业。业是能引发果的一种势能,一旦造下业,这种势力就形成决定,一定会引发果。一旦造下业就避免不了要接受相应的果报,这是逃不掉的。业有善、恶、无记三种,果报也有苦、乐和不苦不乐三种。业的总发源地就是众生的心。果的总体现是各类众生之相。六道轮回中各种各样的众生,都是业所形成果报的体现。你造什么业得什么果报, 作恶业在三恶道里面受苦,做善业就生人天道,享受人天的福。
所以果报总体现就是各类众生相。你生成什么样的相,你就接受什么样的果报感受。比如说一个畜生,它一生那个感受,我们大家都能看到,各不相同。所以业因果报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自然法则。如果不相信因果报应的真理,总名为痴。
众生认为有我,就是一种迷惑,在迷惑中才会认假为真去造业。造业就会形成集因,有了集因才会受苦。众生不知道自己在迷惑中,众生也不知道自己在造业。但众生在接受苦的果报时, 也不知道是业的势力牵引而受的果报。所以会在痛苦的同时怨天尤人,再继续去造业。不断的造业受苦,受苦又造业,就形成了无法摆脱的势能,即六道轮回。



慈悲的佛陀说明这些真相,我们才从迷梦当中清醒过来。不是佛告诉我们,有谁能知道这些真相呢?要彻底脱离这种苦,就得永远不造业,要得不造业就得认清“我”的假相,破除对“我” 的执著。但是众生与生俱来,无始劫修成的烦恼习气,却还会身不由己的去造业,因为烦恼的力量太大,这种习惯势力太强。虽然明白道理,但还会去造业,这就需要用佛的戒律强行约束。用戒律控制我们不要去造业,这样就止住恶业,广行善事。所以要清净持戒,必须了知一切业都有果报的这个真理,才会对佛的戒律真正重视起来。
这是我们众生受苦的一种流程,如果不按佛说的这个去作, 就永远逃不出这个范围。这不在你信不信,你相信依佛所教跳出苦轮;你不相信,迷惑造业会永劫受苦。
第三、知有为法,皆是无常。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要了知世间一切有为之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假相。一切万法都是在相互联系,生灭变化当中,体现在我们面前都是无常相。正因为是无常变化的,就没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了知世间的无常,才不会执著这个世间,也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众生之所以执著这个世间,就是没有看透这种无常的真相。明白了无常之理,也就明白了无我之理,也就看透了世间虚伪不实的假相。这时候就不会执着世间的一切,这就叫做看破。有人说:“我看破红尘了”,问他看破什么了?他不知道。这里说的看破主要是看破世间的无常,看破了“我”和“我所”的假相。看破了万法的无常相这就叫看破,这样看破的目的,是让我们从



执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看不破就会痛苦,看破了马上就会离开痛苦,这就叫放下。
当放下对假相的执著,离开执著的痛苦以后,我们本有的、永远不变的真性才会崭露头角,焕发出智慧的光芒。而绝对存在的东西,才是永远快乐的东西,是不生也不灭,不垢也不净,不来也不去,不常也不断的佛的涅槃妙德,这就是无为法。
当了知认清有为法的无常苦性以后,就会追求无为法的常乐之性,这就需要佛的戒律来帮忙改变,使我们走上解脱之道。所以戒律在修行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是对我们的约束,而是一种保护。戒律对治的是自己的烦恼,由于烦恼炽盛才觉得戒律有约束。当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正好自觉持戒,用戒律来保护自己修行。
第四、知从苦生乐,从乐生苦。了知世间有为法无我、我所的道理;明解一切业因果报的变化规律;看透一切有为法的无常性之后。落实在自己每天当下的行为造作上,要深知现在吃苦会给以后带来快乐,现在享受以后会产生大的痛苦。所以要持好戒, 不知因果律持戒没有力量,是强迫性的持。只有深信因果,明确证知现在享受世间的五欲快乐,是以后受大苦的根源。五欲快乐是什么?就是世间的财、色、名、食、睡这五种欲乐。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是进地狱的五条根本。如果只顾眼前短暂的快乐,换来的是长劫的受大苦恼,因此知“从乐生苦”而远离五欲之乐。
只有精进的修行,不怕苦、不怕累远离当下的这种欲乐,虽



然暂时受点苦,却是以后解脱之因,是今后获得大快乐之因。用短暂的苦换来以后永久快乐,因此知“从苦生乐”而要精进修行。我们要深深的证知这一点,这样才会真正的生起持戒之心,才会真正认识到持戒虽然苦,但可以获得解脱。就会心甘情愿的主动去持戒,以戒律保护自己的修行。
正如佛偈云:
以世五欲乐,或复诸天乐,若比爱尽灭,千分不及一。由集能生苦,由苦复生集,八正道能起,至妙涅槃处。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第一句意思是说:以世间这五欲的快乐,或者天上那种殊妙的快乐,和将爱执断尽以后这种快乐相比之下,千分不及一。就说明断尽爱执的这种快乐是最殊胜的,也就是涅槃的寂灭乐。但是这种快乐我们现在没有享受到,我们没有进入到那种快乐的境界,所以我们不知道。
第二句说:由现在造业的集因能产生苦,在受苦当中再继续造业,又会产生这种集因,这是众生轮转六道的一个流程。通过修行佛的八正道法,就是八种求取涅槃之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能生起直到涅槃这种殊妙快乐之处。
最后一句说:凡是修行布施的人,一定能得到布施的功德利益。比如你为了快乐而行布施,最后一定能得到辛福安乐的利益。说明因果不虚。
一个学佛者若能深刻了解前面学的这四种法,他就会坚固道



心。道心坚固了才会认真的去受戒,严格的去持戒,精进的去修行。
癸7、平等利他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于诸众生心无取著,二者、施众生乐,其心平等,三者、如说而行。”
释:明白以上道理以后,就会看破这个世间,就会看破这个假我。看破以后才会彻底放下一切执著。一切的痛苦都来源于这些执著,放下对这些执著的时候,在作利益众生的事业时,就会很潇洒自如。他能以真正无我的心去利益众生,而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内心一点也不执著。对各类众生都会平等对待,对所作的各种事业亦不取著,当作便作,作了便了,当说便说,说了便了, 就这么潇洒。该作他会积极的去作,作完心里不留一点印象。
他在施于众生快乐时,自然而然作到怨亲平等,贵贱平等, 智愚平等,用这种平等心去布施一切。只要众生需要,他都能满众生的愿。
他在自己的修学方面,在止恶行善方面,在持戒方面都会认真的,依佛所教导的去作。能作到依教奉行,所以当他放下执著以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很轻松的、作到以上三法。
癸8、施生成佛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能施众生乐因,二者、所作不求恩报,三者、自知定当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这三法是施生成佛心。因为菩萨一心是为庄严无上菩提, 一心想着是成就佛果。这是他的最终目的,为了这个目的而精勤



的行菩萨道,精进的持戒修行。所以他利益布施众生,都是自然而然应作的事情。当作他自己平常的责任义务去干。
第一、他有能力施于众生快乐之因。他知道让众生作什么事,是给以后种快乐之因。因为他知道因果规律,他知道让众生怎样去种乐因。他能教导众生止恶修善,止恶修善就是人天的乐因,来生会生在善道;他能教众生认清生死苦,而发出离心、修解脱道。这样可种二乘的乐因。因为发出离心、修解脱道,可以得到声缘小乘圣人的果位;他教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可种下究竟涅槃,成佛的大乐之因。他随着众生的根性这样教众生, 能施众生乐因。
第二、他这样辛苦的利益教化众生,所做的一切事业,从来不求报酬,也不想让众生报恩。他内心从来不动“有回报”的念头。因为他有成就无上菩提的大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下他才会这样去做。所以他会以苦为乐,以利益众生为快乐,不存在求恩报之心。
第三、菩萨这种忘我的、不间断的、长期作利他的这些事业。他自己的智慧在利他的同时不断增长,菩萨就是“安贫守道, 唯慧是业”,唯求智慧是他的事业。他的功德在不断的增长,所以他自己决定知道,能成就无上菩提佛果。就是他自知有成佛的把握,自知决定能成佛。
癸9、为他受苦不悔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为诸众生受大苦恼,二者、次第受之,三者、中间不息,虽受是苦,心终不悔。”



释:在决定成佛心的这种作用力下,他就能做到以下三件事: 第一、因他知道自己决定成佛,就会更精进的去利益众生。
当他在为利益众生,而自己身受苦的时候,他会有很强的承受能力,多么大的苦恼他都会欢喜去受,因为他清清楚楚知道这一切都是无常的。他看到了自己能得无上佛果的这个曙光,他会信心百倍的,欢喜接受这些有为法中虚假的痛苦,他的心里享受着寂灭的快乐。所以他为了利益众生,能舍财、舍身、舍命。世间有天大的苦对于这位菩萨来说都是小事一桩,他都有功夫承受。
第二、菩萨已了知因果变化的规律,他能善知时节因缘,随着众生需求的先后次第,去利益众生为众生受苦。因为菩萨不会白受苦,他受苦必定能救众生,他是为救众生受苦的。所以他知时、知次第、知轻重缓急,恰到好处的去利益众生,救度众生, 为众生受苦。
第三、菩萨具足大慈大悲,他既有能力为众生受大苦恼,也知时间先后依次为众生受苦。在他长劫的利益众生,为众生受苦的中间,他从不间断、不休息。他虽然受大苦恼但有坚定的正念,有怜愍心,有如法而行之功夫。所以他从来不会因受此大苦恼而后悔,反而会更加精进。因为菩萨到这时,已经完全了知孰轻孰重,因该干什么他全部知道。为利众生受苦这点小事情他不在乎。
癸10、烦恼能忍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未除爱心,能舍所爱,施于他人, 二者、未除嗔恚,有恶来加,而能忍之,三者、未除痴心,而能



分别善恶之法。”
释:总的来说,在行菩萨道中间,他自己虽然还没有断尽贪嗔痴烦恼,但是菩萨有这个功夫能降伏烦恼,他不能让烦恼得自在。故他虽然还没有断除烦恼,但是他能作到:
第一、他虽然还有爱心烦恼。爱心就是贪心烦恼,他还有所爱的人和物,他还有贪爱。但是当其他众生需要的时候,他能够将他所爱的东西舍去,他能控制烦恼,能做到一切施。它是以众生的需要为需要,做到为众生能舍所爱,这就是菩萨难舍能舍的功德。
第二、虽然他还有嗔心烦恼未除,但是当他遇到众生以恶事加于己身的时候,他能忍受。就是遇到漫骂、中伤、诽谤、讥讽等等,这些恶的境界现前的时候,他不会激动。虽然他还有嗔恨心,但是他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他以众生的利益为第一要务。他不会去斗争,他会用安忍的方法去化解恶缘,他有忍辱的功夫, 他能控制嗔恨烦恼而修忍辱。这就是菩萨难忍能忍的功德。
第三、虽然还有痴心烦恼未除,还有迷惑的时候。但是他的智慧大于烦恼,他能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分别什么是真正的善法,什么是真正的恶法。因为善有真善,也有假善;恶有真恶, 也有假恶。这些都需要用般若智慧去分辨,菩萨有能力控制痴心烦恼,能用智慧分辨真假善恶,所以他不会做错事,这就是菩萨的一切随智慧行功德。
癸11、善巧化他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善知方便,能教众生,远离恶法,



二者、知善方便,能教众生,令修善法, 三者、化众生时,心无疲悔。”
释:这是在教化众生方面,菩萨的三种行法。
一是:菩萨能善知方便度众生。因为他有分别善恶的能力, 他能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因人施教。对于各类众生都会用相应之法,使他们远离恶法,不再去造恶因。
二是:他在教化众生行善法方面,他也了知许多善巧方便之法,他也会应机示导,让各类众生趣入善道。让他们大作善事, 增长善根。
三是:菩萨以善巧方便化众生时,他不急不躁很有耐心。因为他是菩萨,他对有缘难化的刚强众生从来不厌烦生悔,一次、多次、一世、多世,生生世世跟随救度,心不疲悔。因为度生是菩萨的事业,他会精进的、恒常欢喜的去运作。
这不断的上进,一层比一层境界会越来越高。从开始的凡夫心,一直慢慢通过修行到达最高的菩萨心,直至成佛。
癸12、舍身利生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 心不吝惜,二者、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三者、教化众生修善法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释:菩萨的精神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菩萨救众生离苦得乐的时候,他不吝惜自己的身体和性命。这是菩萨舍身救众生的三种法,具体表现在:
第一、众生所受的苦,就是身心受苦。众生身体遭受的苦



痛,例如,一切天灾人祸造成的人身伤亡,一切疾病对众生身体的侵害,使众生身受其苦。菩萨在这时,看见众生身体有苦,他会奋不顾身的挺身而出,去解救众生。他为了救众生,为了众生能离开身苦的折磨。菩萨从来不考虑自己,内心一心只为救人, 这就是真正忘我的菩萨精神。世间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就是这种菩萨精神。菩萨是心甘情愿的这样做,这就是:“为令众生离身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
第二、众生的心苦是:心灵受到创伤,心里有恐怖,或者内心迷惑,被烦恼充满无法自拔。这一切内心痛苦恼乱众生的时候, 菩萨看到后,会用各种善巧方法接近众生,为他们服务,开导、软言慰喻,不休不息的去解决众生内心的这些疑难困惑。在这种时候,菩萨对自己的身命,从不考虑。他会废寝忘食,以众生的离苦为己任,从不吝惜自己身命,只要让对方从痛苦中走出来是他唯一的快乐。这就是:“为令众生离心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的菩萨精神。
第三、前面是教众生离苦时,自于身命,心不吝惜。这里是教众生修善法,心不顾惜自己的身命。菩萨对于善根深厚的众生,教化开导甚深的法义,使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对于善根浅薄的众生,他会教其认清生死真相,认清世间的无常劝其出离;他对顽劣难化的众生,内心从来不放弃,他会忍受各种非难之语, 忍受各种难堪的境界,去劝导教化,让其止恶行善。菩萨在用各种方法教化各类众生的时候,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得失,从不吝惜自己的身命,无厌无悔的坚持下去 这就是:“教化众生修善法时,



自于身命,心不吝惜”的菩萨精神。这真是: 为救众生身心苦,于己身命全不惜;
教化群迷出苦海,菩萨才得大安乐。
癸13、为人忘我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自舍己事,先营他事,二者、营他事时,不择时节,三者、终不顾虑,辛苦、忧恼。”
释:上一条是菩萨精神的总体现,这一条是菩萨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落实。就是将别人的事情放在第一,自己的事情排在第二的菩萨精神。具体的作法有三条:
第一、要学菩萨先从这里学起。当别人需要你帮忙的时候, 一个菩萨能把自己的事舍放,先干他的事情,以干他人的事为主要任务。但是世间的常规往往是,当别人要求帮忙的时候,先干完自己的事,有时间再去帮助别人。
在这些小事情上,一个菩萨和凡夫就有不同的思想理念。菩萨是以他人的事为主,而凡夫是以自己的事为主;菩萨是以利他为己任,凡夫是自私自利为常理。菩萨之所以是菩萨,想的、作的就和凡夫不一样。
第二、菩萨在帮他人办事时,从不选择时节随叫随到。不像世间人,别人找你办事时,遇到晚上会找借口不去;遇到下雨会找借口不去;遇到天太热不去;天太冷不去等等理由,总之你求我, 我就有这去不去的主动权。因为他是先考虑自己,就会推却,所以世间有“求人难”之说。菩萨以利益众生为目的,当别人需要帮忙时,正是自己的责任义务,不管白天晚上,不管天雨天睛,不



考虑天热天寒,只要众生需要,会风雨无阻,不择时节,以助人而为乐,他会马上去帮你的忙。这就是菩萨的心和凡夫的心不同的区分点。所以凡夫就是凡夫,想的、作的就是和菩萨不一样。
第三、正因为菩萨唯有利他心,他才不会考虑自己,只考虑别人。他才会不考虑时节,一心去营他事。所以他在帮别人作事的时候,会很认真的当自己的事来干,从来不考虑自己有多么辛苦,多么劳累。就忘了自己,只有一心一意给人帮忙,他也不考虑因耽搁了自己的事情而忧恼,他也不想我受么大的苦给你帮忙,你应该感谢我。菩萨在为别人作事时从不考虑自己。这一点只要愿意学,人人能做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习菩萨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这种忘我精神。不能仅仅说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因为这种精神就是一种修行方法,也是得大智慧成就佛道的一个必经之路,所以必须落实于行为,不能仅仅是提倡这种精神。
癸14、善念相续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心无妒嫉,二者、见他受乐,心生欢喜,三者、善心相续,间无断绝。”
释:这是修心之法。这一条是菩萨自己内心的一种修行训练。就是修自己的心,外相上的止恶行善要让内心的善心相续。反之只有内心的善心相续,在外相上才能作好一切善法,也才能真正积极的止恶行善。这就是菩萨的修心三法:
第一、心无妒嫉。妒嫉心本身就是烦恼心所,它能遮盖善



法。在修习发菩提心里面,第二组第四条就是:“见他善业,不生妒心”。有妒嫉心就发不起菩提心,这是讲发菩提心。现在是菩萨行。一个菩萨有了妒嫉心,这就有问题了。要让自己的善念相续,就必须去掉妒嫉心。就是要改变自己的毛病习气,要发现自己内心这些肮脏的东西。妒嫉心是心理垃圾,能污染善法,障碍菩萨道。要清净戒行必须把内心这些肮脏的东西打扫干净。所以这里修心第一法是“心无妒嫉”。
第二、见他受乐,心里欢喜。消除了妒嫉心,才会见他受乐,心里欢喜。这是让善法增长的一种善心所,按道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众生就是作不来,因为有嫉妒心。
第一条是让心无妒嫉,这第二是见他受乐心里欢喜。这两条合起来就是:消除了妒嫉心以后,才能产生见他受乐心里欢喜的善法,这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妒嫉心消除不了,见别人受乐,心里就不安忍、不自在。
我们可以自己检验其心。如果见他人受乐,你自己不欢喜, 心里不舒服,就证明你有嫉妒心;如果见他受乐你自己欢喜,就证明你没有嫉妒心。这种检验还要建立在平等心的基础上。第一个先是消除嫉妒心,嫉妒心消除以后,你才能做到见别人受乐的时候,你也跟着欢喜受乐。这在佛门里面叫做随喜功德。如果不消除嫉妒心,就不能随喜功德。这样就会慢慢的能作到行一切善法,这是培养见善随喜的心态。教我们要学会随喜功德,而随喜功德的障碍就是嫉妒心,所以必须消除嫉妒心。
第三、要让自己内心,善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佛将修行



的方法、次第讲的太仔细了,好像他老人家牵着我们的手,引导弟子在日常生活中这样修心,真是众生的大慈父啊!
平常就应该这样修行:先破除嫉妒心;没有嫉妒心以后,才会有随喜功德的善法;培养了这种善法以后,接着训练让这种善心念念相续,永不间断。这就有了修行的功夫了,把佛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永不丢失的宝藏。
有没有功夫就看这一方面,学佛修行人必须向这里去争取。要在内心依教奉行上去下功夫,那你就是在作学佛成佛的事情; 如果不按佛的教导从心上去下功夫,你就不是学佛,更别谈成佛了。古云:“智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所以修行是心上的功夫。学佛是个心,修行也是心;作善是个心,作恶也是心。一念心可以造十法界,若在相上下功夫,永远不得其门而入。
癸15、化众不退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见他少善,心初不忘,二者、毫末之惠,辄思多报,三者、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
释:大家现在要把思想放在,自己是个菩萨的位子上来学习。不要把自己还放在凡夫的位子上。因为你已经受了菩萨戒,你就是个菩萨;再者,佛在这里教的是菩萨的戒行,菩萨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这些都是学做菩萨之法。怎样才能使度众生的心坚固不退呢?前面的二法是对待众生的正确心态。这里是坚固心行的三法:
第一、训练菩萨见善随喜的功夫,改变凡夫不忘旧恶的习



气。菩萨见到他人有一点善法,会永远牢记在心,念念不忘其善事、善行。因为菩萨常用善念武装自己内心,所以不会忘记别人的微善。
凡夫众生常记别人的恶法坏行。谁若有微恶小过,他会牢记在心到处宣扬;某某人他怎么对不起我,我要报复;有人做了什么坏事,他会嫉恶如仇;甚者国仇家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众生用恶念武装自己内心,所以是非不断。
菩萨不忘微善,内心装的是珍宝;众生不忘微恶,内心装的是垃圾。众生都看别人的缺点,就不是善法。当你看不惯某个人到时候,就找不见这人优点,好像他就没有善,全是恶。但是菩萨不忘众生善念、善行。当众生发一念善心的时候,就会在菩萨的内心留下影子。要不我们积德行善,诸大菩萨都会知道。要学菩萨对于别人的善法,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善法,也牢记不忘。只有不忘善法,到时候你才有素材去赞叹别人。
凡夫和菩萨的不同点就是:菩萨只见别人的善而赞叹随喜; 凡夫只见别人的过错而是非斗争。现在要将凡夫心变成菩萨心, 就要先从这里训练。
学菩萨看到别人有少善要牢记不忘,这样就会改变自己的心,这是学佛修行的关键。修行就是慢慢用善法占领自己的内心,将内心原先那些恶法,慢慢消除掉。好像打扫屋子一样,把垃圾的东西都打扫出去。
第二、训练菩萨知恩报恩的功德,改变凡夫忘恩负义的恶习。这都是从细微之处见功夫。前一个是不忘微善,这里是毫末



之惠,辄思多报。牢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有知恩报恩之德。别人对你有一毫一厘的恩惠,要经常想着多多的报答。古云:“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也要建立在经常牢记善法的基础上,这也是改凡夫心成菩萨心的一个关键。凡夫经常考虑的是我对他有多大恩惠,很少考虑别人对自己有多好,这是自私自利的心在作怪。当菩萨经常想着他人的时候,他对别人所作的一切非善就会忘掉,而别人对他稍有好处,他会永记不忘。有些人对别人的恩惠,内心想的是他应该对我这样,就不知别人对自己有恩,这是一种思想麻痹症。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菩萨和凡夫的不同。现在佛教我们修改变心念之法,就要学习菩萨:“毫末之惠,辄思多报”,培养知恩报恩之德。这样训练可转凡夫心为菩萨心,这也是转凡成圣的关键处。
第三、训练菩萨精进不退的恒心,改变凡夫懈怠退堕的毛病。行菩萨道需要很长的时间。佛成无上道要三大阿僧祗劫行菩萨道。可见行菩萨道是很难、很苦、很艰巨的一件事情,所以佛说:“于无量世,受无量苦,其心坚固,无退转想。”于无量世受无量苦两个无量,心都要坚固不退,这要有多大的恒心?
这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长期训练将自己的凡夫心变成菩萨心。到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欢喜为他人做事,为他人受苦。当你心变了,你为他人受苦就愿意做。我们人凡是自己愿意做的事,再苦再累做起来心里是高兴的。对不愿意做的事,你叫他坐在哪里不干活,心里都难受。所以只要心念改变,再苦再累他也



愿意。让这一念的菩萨心,这一点的菩萨行,保持增长,直到最后坚固其心。这种训练从时间上达到无量世,行为上为众生受无量苦,在心态上要坚固不退。这就是菩萨行做到位的心态,学佛人要向这一个目标争取,受了优婆塞戒的人更应该争取。
癸16、不畏轮回救生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二者、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三者、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
释:前面是菩萨在时间上苦和累的坚固心,这里是菩萨胆量和勇气的坚固心。菩萨深知轮回苦,为了度众生而不畏轮回。这是菩萨深入轮回救度众生三种法:
第一、深知生死,多诸过咎,犹故不舍一切作业。菩萨深知生死过患。他知道生死道中纯苦无乐有诸多过咎。但是他又不舍众生,不舍在生死道中行菩萨道的利生事业,深入轮回,救度众生。凡夫众生沉迷生死,不知生死过患。身在生死不知苦,觉得
自己很舒服。故在生死之中以苦为乐。佛教导开示我们,先要认清无常苦,认清轮回险恶。明白这些道理,认清世间是苦的这个事实真相。
声闻、缘觉二乘人,通过四圣谛的修学,已深知轮回之苦, 勤求出离,证得偏真涅槃。故不再入轮回受苦,独享那种寂灭之法乐,故称为自了汉。
菩萨亦深知轮回的可怕,也深知寂灭的快乐。菩萨深知生死过罪,他能深见涅槃功德安乐。他对这一点清楚明了,深信不



疑。但是菩萨有菩提心作基础,以大悲心为动力。虽然深知轮回苦,深知生死之中有诸多的过咎,他也能享受寂灭的那种快乐。
但是菩萨更会想到,在轮回中受苦的芸芸众生;他会想到众生在可怕的轮回火海中受苦。菩萨有大慈悲心不能独享清福啊! 所以他还要深入生死,乘愿再来投生在这生死火坑里,救度这些像儿女一样的众生。世间的父母为儿女再苦、再累、甚至生命都在所不惜。菩萨来到世间救度众生也一样,再苦再累、时间再长、甚至无量世舍身命也在所不惜。他从不会舍去救众生的伟大事业,这是菩萨的事业。世间干再大的事业,都是有生灭虚幻的事业,菩萨干的这个事业才是真正的事业,这一切都是菩萨大慈大悲的力量。
学佛修行要与菩萨相应。心和菩萨相应,行也要和菩萨相应,这才叫学菩萨。所以首先要培养慈悲心,学佛没有慈悲心, 就不是菩萨精神。学佛培养慈悲心就是最主要的事业,增长慈悲心就是自己终生修行的大事业。所以真正学佛的大事业,就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并不是赚了多少钱,那是世间上生灭的东西。修慈悲心是学佛人日常生活中修行的主要功课。有慈悲心的人, 生活中就没有看不惯的人;有慈悲心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看不惯的事。
第二、见诸众生,无归依者,为作归依。菩萨开始了他救度众生的事业,既然处在生死火坑之中,是专为救众生而来,那就不像世间救济贫穷那样,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了。世间的救济你没钱给点钱,但是钱花完还是个穷;没粮食给点粮食,吃完还是个



饿。世间救济贫穷是世间的善法。菩萨帮助众生在世间作这些事情,他也会做救济贫穷的工作,遇到众生有困难,他会帮助度过这些难关。
但是这不是菩萨的终极目标,菩萨的终极目标是救人出火坑。因为他知道生死苦的可怕,他深知轮回的危害。他要把众生从轮回中彻底的救出去,这才是菩萨的本怀啊!不是说给你点经济上的帮助,他作世间的济困扶危只是一种善巧方便。更重要是他要将众生引度到解脱道上去。而究竟的解脱的归依处唯有三宝,不归依三宝解脱不了。所以见到没有归依的人,他会为作归依。你穷困我给你布施钱财,就用布施摄受众生然后劝他归依, 这才是目的。引导众生归依三宝学佛修行,最后得到彻底解脱, 以满菩萨深入火坑救众生之愿。
所以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来学佛,感恩引导我们归依三宝,学佛修行的一切人。说不定你周围这些人,哪一位就是菩萨专门来为救度你的。他示现这个样子,和你生活在一块来度你。身边这些事情太多了,有些人突然因缘到了,把你引入佛门。只要细心观察一下,这些难道不是菩萨显化吗?
第三、见恶众生,心生怜愍,不责其过。这是菩萨对于恶性众生的态度。因为菩萨发心是深入到火坑里面来救人的,对于善根成熟的众生,菩萨引导他归依学佛;对于恶性众生,他会生起强烈的怜愍心。因为这些众生在造恶,以后还会更苦。菩萨的慈悲心,会怜愍此类众生。菩萨会像对待其他有善根的众生一样, 去关怀他们。从来不责备其过,而是善言劝喻,同等救度。因为



菩萨有平等心,能平等普度一切众生。这是菩萨的慈悲精神,他知道恶性众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业力牵缠身不由己。当众生烦恼生起的时候,自己是无法控制的。这就是业力的牵引,菩萨深知众生心,所以对这些恶性众生,只有怜悯,绝对不会嗔恨责备。
癸17、亲近闻法心三法
经文:“复有三法:一者、亲近善友,二者、闻法无厌,三者、至心咨受善知识教。”
释:学佛必须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菩萨既来救众生,引导众生归依。他自己不能只说不干,他要以身作则。所以菩萨他会依止善知识,如法学修,用实际行动为别人作一个样子,菩萨亲近闻法有三法:
第一、亲近善友。修习发菩提心的第一条,就是亲近善友。说明进入佛门 要想真正的修行,就必须亲近善友。要想真正的修行解脱,不亲近善友达不到这个目的。所以这一条很重要,是能获得八种智慧的开始,也是进入佛门必须走的第一步。所以菩萨他会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他虽然什么都知道,但还会虚心接受善知识教,能以身示范如理如法、恭恭敬敬的去亲近善知识。
第二、闻法无厌。菩萨也要广学多闻,只有广学多闻才会增长辨才,才能开发智慧,才有能力去救度众生。所以菩萨亲近善友以后,就会经常闻法而不厌倦,越听越欢喜。得到法喜以后就越想听法,养成闻法的习惯。而且闻法以后,会如理思维,依法而修。通过闻思修就会改变自己的毛病习气,对治烦恼,使自己



的能力增长,道德提升,般若智慧现前,成就菩提道果。
第三、至心咨受善知识教。这是依止善知识的三部曲:亲近善知识;就要闻法无厌,听闻正法;就要以至诚心咨受善知识教。这里的至心很重要,没有至诚心能叫亲近善知识吗?还有就是“咨受”:“咨”就是不懂的地方多问。“受”就是以至诚心接受善知识的教诲。依止又不听善知识的话,这种亲近不起什么作用。
佛在这里说至心咨受善知识教,因为无始劫来我执我见让我们一直受苦,这才要亲近善知识学佛,以破除我执我见。如果还用我执我见亲近善知识,那你不是还想找苦受嘛?这是很明显的道理。佛在这里从微细的心理状态,把我们一步一步引进来。所以菩萨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依法而行。他能做到以至诚的心去咨问,接受善知识的教悔。他决不会用我执我见去亲近善知识。
有些人虽然在学佛,虽然也亲近善知识。但是他做事,修行还是以个人见解为主,师父的话是耳旁风。师父说的话合乎我的见解,我会依教奉行。师父说的话和我的见解不一致,对不起, 还是我行我素。这样耽误的还是自己。这样修行即使你每天所做的都很正确,也很合世间的法理。甚至在佛法里面也很如法。但是我执我见不除这就是祸根,你修的越高祸害越大。不说佛法里面,一个在家人自己若不改变毛病习气,你当了爷爷、奶奶以后,你在家里最大,家里其他人敢说你吗?你自己能改吗?你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只能将这些缺点带到坟墓里面去,只能带到来生。所以这就是最大的障道因缘。今生有善知识的教诲,这是自己的福报,请各位仁者莫等闲视之。



菩萨亲近善知识没有自己的见解,师父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听从善知识教。这样会让自己像水一样调柔,这样修行才会经过曲折、漫长的山道,最后流入诸佛的萨婆若海。如果像石块一样坚硬,以我执我见为坐标,就会被留在山谷,永远入不了涅槃大海。学佛修行破我执我见是最重要的功课,而这需要在善知识跟前训练破除,所以一定要从这里下一番功夫。
癸18、离恶无悔度生心九法
经文:“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惠施三种众生。”
释:这九种法,初远离三法。哪三种法呢?就是众生心内根深蒂固的,能让众生轮转六道的贪、嗔、痴三毒烦恼。要远离这三法,贪、 嗔、痴三毒不远离,就不能修行上进;就出离不了六道生死轮回,因为这三法是生死轮回的根。
贪心烦恼会让众生对于五欲的贪著,像火一样越来越炽盛, 大大超过了自己身体的承受能力,所谓的欲豁难平。众生为了满足自己永远满足不了的这个贪欲,就会不断的去造业,给自己挖掘更深更大的陷阱,然后再跳进去。今生八苦是小事,堕落六道火坑最危险。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进入地狱永久难出。
嗔心烦恼会让众生,对自己贪不到的事情生起烦恼。对阻碍自己的人去斗争;对于逆境去抗争;一切的烦恼,忿恨、抱怨、打骂、嫉妒等等,这些都是表现在外的嗔恨之相。这些东西多了, 就知道你是一个中毒很深的危险之人,要警觉起来。嗔恨之火烧的人们,会不顾一切互相中伤、报仇、杀害。发展到国与国形成



战争,会使无量的生灵涂炭。所以嗔心烦恼会使众生造下很大的恶业。会将自己送入十八层地狱长劫受苦,这是很可怕的。这种嗔火会将自己少得可怜的功德种子,全部烧光。故有:“嗔火炎炎,烧掉功德林,能坏菩提种”之说。好不容易发了菩提心,一次嗔火就把这点菩提种子烧坏了。犹如打了一年的柴,堆了个柴垛一把火烧完了。他的危害之大,可将自己打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所以佛在后面讲修忍辱的时候,一再强调不敢生嗔恨心。即就吃再大的亏,自己也不敢生嗔恨心。
愚痴的烦恼,会使众生迷惑造业。他会认为自己这样贪嗔是正常的,会认为眼前的利益是最重要的,故舍命也要争。这就是愚痴,没有智慧之相。会认为眼前的世界最现实,不相信有什么因果报应,有什么六道轮回,什么无常、无我,这些与我的现实格格不入,等等这些表相就是愚痴相。众生不学佛,哪一个人能明白过来,这就是没有智慧的表现。正因为愚痴,他才敢大胆妄为去造业,在这个世间他才什么都敢干,什么事也干的出来。因此世间就会出现种种的天灾人祸。这种人现生就会引来痛苦的果报。但是由于愚痴无智慧,他会认为这与他所作所为没有连带关系。有些人突然得了癌症了,他认为这是自己得病了,与前面造的业没关系;突然出了车祸了,与前面造的业没关系;因为他不懂得因果,不明白因果规律,这是愚痴啊!他会埋怨老天不长眼, 怨恨其他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叫怨天尤人。这种人贪、嗔会更炽盛,就是愚痴。他今生会带着疾病,烦恼和痛苦,无可奈何的离开人世间,到更苦的地狱去报到,这就愚痴相。



以上三种法,胜过世间任何毒药,世间毒药害死我人今生这一段生命。贪、嗔、痴这三毒,生生世世跟着你,非拖着你,带你去地狱不可。所以佛教导一个菩萨他自己绝对会远离这三法。用戒、定、慧去对治贪、嗔、痴这三毒烦恼。这就是远离三法。
三时不悔。这三时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作善法的时候,前后三个时间段都是欢喜的。例如布施:作布施之前以欢喜的心去作准备,在布施的中间以慈悲的心去作布施,在布施以后以无我、平等之心不求回报。(注1)这就是施前、施中、施后这三时中都是欢喜之心,不生后悔之心,没有一点悔意这叫三时不悔。作一切善法都能作到三时不悔。因为菩萨有智慧,认定自己所作的事情, 绝对正确无谬,故不生悔心。如果这样作布施,这种布施才是最纯净的布施,才是最佳的布施心态。
平等惠施,三种众生。在布施的时候对于怨、亲和不怨不亲的三种众生,都能无分别的平等惠施。这只有菩萨才能作到,凡夫有分别心,有爱和恨,所以很难作到怨亲平等去布施。只有断除了分别心的菩萨,才能作到怨、亲平等。这也是凡夫和菩萨的区别点,要想把自己的凡夫心,换成菩萨无分别平等心。就要以佛所教,平等惠施一切众生。不论是上根利智、还是中、下根众生;不论是怨是亲;不论是贵是贱等等。都能以平等心惠施,这才是菩萨所行。因为布施出去,成就自己的布施功德,与接受布施的人没有一点关系。即就是这人把你布施的东西,他拿去挥霍浪费,他去造恶与你都没关系。你的功德还在,谁也拿不走。



癸19、四无量心四法
经文:“复有四法:所谓慈、悲、喜、舍。”
释:这慈、悲、喜、舍四法是佛所具备的四无量心功德。
解词:四无量心——佛菩萨为普度无量的众生,令离苦得乐, 所应具备之四种精神。无量有三义:①无量之众生,为此四心所缘。②此四心能牵引无量之福。③此四心能召感无量之果。这个果是善果、快乐的果。故称为无量。
(1) 慈无量心: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对象,思惟令彼等能得到快乐之法,而入慈等至。等至,就是禅定,使自己身心达到平等安乐之境。这是修慈心三昧,是最殊胜的三昧。
(2) 悲无量心:以无量众生为所缘对象,思惟令彼等离苦之法,而入悲等至。使身心达至于平等安和之境。即悲心三昧。
(3) 喜无量心:思维无量众生,能离苦得乐,从内心深感喜悦,而入喜等至。使身心达至于平等安和之境。即喜乐三昧,
(4) 舍无量心:思惟无量众生一切平等,无有怨亲之别,而入舍等至,使身心达至于平等安和之境。
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都会让内心达到四种禅定三昧,自己得益这是自受用。我们学佛,就要学佛所具备的这四种善心。
首先检查自己有没有这四种心,再观察自己这四种心的范围有多大,再勤修这四无量心。首先看自己有没有这四种心呢?
如果有慈心:其表现必定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以助人而为乐,决不会恼害众生,不伤害众生命。用现在话说就是有一颗



为人民服务的心,反之则无慈心。
如果有悲心:其表现是见到别人痛苦就如同自己受苦,急于想助其离开痛苦。救济灾情、看护病人、解危扶困、舍己为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之,则无有悲心。
如果有喜心:其表现是见到别人成功,自己欢喜,犹如自己成功一样。常常能随喜功德,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喜欢赞叹别人,面容和善笑口常开,没有一点嫉妒之心。能令众生欢喜,则令诸佛欢喜,这就是喜心。仔细观察、对照,看自己有没有?反之,则无喜心。
如果有舍心:其表现是,做好事时无所求;救人离难不望报; 事情办时仔细办,事情过后心不留;亲人来了如法待,怨家相逢不生嗔,怨亲平等同心待;当作便作不犹豫,做了便了不记报; 当说便说,说了便了,心无一点挂碍执著。反之,则无舍心。
接着观察我们这四种心的范围有多大。先看有没有,再看范围有多大。每个人对自己的儿女可谓是疼爱有加,这是一种狭隘的、自私的慈爱。《红楼梦》上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女谁见了”。对别人的爱心,都夹杂着其他的不良心理而共同存在。
人类众生的心、口大都不太一致:商人门前挂着顾客是上帝, 实际内心想着金钱是上帝;当面说你好的, 他心里不一定说你好; 当面赞叹你的, 背地里不一定赞叹;政治家的口号是为了广大民众,为了正义,往往一场战争下来受害的正是广大民众,正义的战争成为血淋淋的口实;骗子要骗你的时候,往往说的天花乱坠。当帮助别人以后,心里总想着他的回报;当别人超过自己时,心



里就会不舒服;甚至面相长的好丑也成了病根,别人长的比我好看一点,心里也难受。诸如此类,我们现在别说四无量心,最起码有限的这四种心都没有。要培养,不培养别说成佛,人的道德都要欠缺了。如果不是学佛,我们都会被世间这些看似正确,而又大错特错的现象所迷惑。佛要求我们培养四无量心,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上面的方法检验这四心的有无,让这四种善心生起来。再由小到大,由低到高,扩大我们的心量;如此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无量,大家就都成佛了。
以上这十九组、七十条行法,都是诸佛菩萨所行之法。我们如果能依教而行,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在清净持戒,就是在行菩萨道,也就是在成佛的道路上向前迈进。
通过这十九组的学习,知道这都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应该作的。如果能如法而行,虽然还没有达到菩萨的境界,最起码自己的人格道德就提升上去了。内心没有烦恼,永远是宁静而安乐; 身体自然没有疾病,一生是健康而长寿;生活就没有忧愁,经常是舒适而快活。这就是幸福的人生,没必要活的那么痛苦,故必须学修菩萨精神。
佛上面讲的这十九组七十种行法,落实在行为中,这就是在修行。现在有人把修行变成了完成任务,每天定的功课做完就没事了。修行是在念念之间,并非仅在做功课的时候。这样不行啊各位菩萨!不敢用完成任务的心态去修行。把你菩萨的资格用一下,把你菩萨的权利用一下。多利益他人,就是菩萨的权利。利益的方法就是这七十条。你如果能落实,试试看,今生得到的利



益,比你赚几个亿的资产还要强的多。
辛2、辨净心时
经文:“善男子,菩萨若以上法净心,要在二时:一 佛出世时,二、缘觉出时。善男子,众生善法,有三种生:一、从闻生, 二、从思生,三、从修生。闻、思二种在二时中,从修生者,不必尔也。”
释:佛在讲完了清净戒行的方法以后,接着告诉善生说,菩萨如果能依照上面所说的这样,去清净自己心的时候,要在两个时间段内:一是佛出世的时候;二是虽然没有佛出世,但有缘觉圣者出世的时候。在这二种时段内,就能以上法净心,因为能听闻到圣者开示。注意!持戒就是清净自己的内心,这是戒的根本。
佛又告诉善生,有三种法能让众生善法生起:
第一是从闻生。听闻佛讲法以后能产生闻慧,从而生起这种善法。
第二是从思维生。佛讲过法以后,弟子们通过听闻,闻后要思维法义,内心对法产生一种认可的思慧。佛曾经告诉他的弟子说:“我所说的法,你们不要盲目的去相信。你们应该思维,我讲的这个法,于自己和他人都有利,再去依教奉行。如果于自己和他人都没有利益,不要以我是你们的导师而去相信。”佛就让大家思维,通过观察、思维、了悟真实谛理,生起这种善法。
第三是从修生。当思维悟知这些真实谛理之后,就要通过修行,而证知这些真实谛理。不修无法革除烦恼习气,还是不能证入,所以要修行。通过精进的修行,证悟苦集灭道四谛真理,契



入实相理体,生起这种善法。这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学到的是佛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只有修行体悟进去,才真正是你自己的东西。“从闻、思二种生起的善法,要在佛出世或者缘觉出世的时候才能成办。”因为佛出世以后,能开示讲解正法,你才能听法,才能思维法义。如果没有佛讲法,你不可能听闻,也不可能思维。所以闻思二种要佛出世的时候,才能成办这个事情;在没有佛出世时,还有缘觉出世的时候。也可以听法闻思。缘觉出世的时候,还会大显神通,众生看见生起欢喜心,好乐心,他也会思维观察。
但是修行就不一定要在这两个时段内。当你知道法义以后, 什么时候都可以修行。在佛出世的时候,你经过闻思修行种下善根。当你转生以后,佛灭度不在世了,但是你前生修的这善根还在,还可以继续修下去。所以佛在这里说闻思这两种善法,要在佛出世,或者缘觉出世时才能生起成办。从修生起的善法,不一定在这二时中。可以在无量世不断的修行增长善法,所以修行急不得。
诠论:要做到以上十九组善行,必须通过闻思修这三个方法才能达到,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闻、思、修这三个方法,是学佛修行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的闻思修才会清除我们内心,无始劫来沉积的烦恼垃圾, 所以要经常闻思修行,不能间断。
第二、这闻思修三法的修行,都是有条件的。闻和思这二法,必须要从佛闻法或者是缘觉出时闻法,见贤思齐观察思惟而



体悟真理。如果离开听闻佛的正法,一个凡夫怎样也不会了知宇宙实相的,只有在苦海里轮转了。如果没有佛出世,没有佛法住世,众生永远也不会明白,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永远也不会知道,还有六道轮回;还有因果报应;还有解脱涅槃;还有十法界众生,这是凡夫众生无法知晓的。只有佛出世或者有佛法住世,众生才有福报,了知这些自己力不能及的宇宙奥密。只有佛法住世, 我们才能了知,才会在黑暗的苦海里,找到智慧的明灯。所以在茫茫的宇宙法界当中,见佛闻法,不是人人随便都能遇到的!
我们现在虽然见不到佛,但有佛法住世。我们能闻到佛法, 这也是大福报。也是自己不可思议的殊胜因缘。也就是在这茫茫的苦海中,自己有机缘遇到了三宝这条大船。这是万劫难逢的一次机遇,千万不敢错过,要赶快登船脱离苦海。这就是归依三宝学佛修行,行菩萨道自行化他。也就是我们能闻到,佛上面讲的这些稀有难得的圣法因缘,这些都是要靠听闻的,不听闻不会知道。要感恩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开示出解脱的法宝;要感恩西天东土历代祖师继承弘传这些法宝,让我们在这短暂的人生当中能闻法修行。如果这样想起来,我们实在是感恩,确实要感恩。
第三闻法以后,要观察思惟。因为佛法讲的是世间凡夫无法探知的事情,只有通过推理思维,了知其假相背后的真实本质。不思维不可能知道,因为我们被假相迷的太深了,所以要不断的闻思。当养成闻思的习惯以后,形成这种善思维的习惯势力。在后世无佛出世,无佛法住世的时候。若遇到缘觉圣者出世,见到圣者大显神通,思维观察万法无常变化,激发起过去生中的善根



因缘,而体悟真谛修行善法,这是能做到的。这些都需要种下闻思的种子,没有闻思的种子,以后不可能修行。
第四当有了闻思的智慧以后,对万法因缘和合无常相的透视; 对解脱涅槃的向往;对迷惑中的苦难众生的悲愍。在大菩提心的推动下,行菩萨道。以永不退转的坚固道心,开始自己精进修行。这时不论佛出世、佛不出世;无论有没有缘觉出世。自己坚固的修行之心会相续下去,在自行化他的道路上会勇往直前,直至成佛而后已。这些都是通过闻思建立的基础,千万不要轻视现在暂短的闻法因缘。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人身的难得,佛用一个比喻说:大海上飘了一块木板,木板中间有一个孔,在大海上面随便乱飘。大海底有一个瞎眼乌龟,在海底随便乱游。这乌龟一百年头伸出海面一次。当乌龟头伸出海面,要正好从这个板孔里面钻进去。这种机缘是很难遇到的了。但是得一个人身比这个机缘更难。我们现在得到人身了,千万不敢让自己这个人身空过。所以说人身难得,我今天已经得到了。
佛法难闻今已闻。前面说过,如果没有佛出世没有缘觉出世,我们闻思都无法达到。现在虽然佛已经灭度,但是有佛法住世,这也是大福报。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得到人身,佛法难闻我们值遇有佛法住世的时段,也闻到了佛法。我们在六道轮回里面已经挣扎了无量劫,饱受痛苦。好不容易遇见佛法,我们这法身慧命之体,不在今生修行解脱,更待何时呢?今生如果不修行,来生轮转下去又是长劫的受苦。在六道里面没有幸福可言。《法华



经》上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就好像一个着了火的房子一样,你住在里面没有一处是安稳的地方,所以赶快要逃出。今生能闻到佛法确实很难,得人身难,闻到佛法更难。所以要抓紧这个难得的一瞬间。别说你活一百年, 就活二百岁,在这无始劫漫长的时间段内只是一瞬间,电光火石一闪。故一定要抓住今生这个难得一遇的机缘。
辛3、结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是净戒,是不为难,在家净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说明出家菩萨依佛上面说的那样清净持戒,不太难;在家人要作到就比较难了,何以故?因为在家人有许多的恶因缘所缠绕故难。就是环境恶劣障碍多,修行就会困难。
总结:这一品主要内容就是这十九组七十件事情,这也是我们学佛修行的标准。以此标准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净化自己的心灵;以此去清净持戒。在行善法方面,我们要作到位。这就是标准。这也是要行菩萨道,最后修行成佛的必备条件。
再就是要重视闻思修的次第方法。我们现在有佛法住世,有闻法的条件,千万不要错过时机。用今生这短短的人生,给自己种下闻思修行的善根种子,并让其增长坚固,为以后能继续修行打下基础。

下册

修习发菩提心
“善男子,发菩提心有五事:一者、亲近善友,二者、断嗔恚心,
三者、随师教 诲,四者、生怜悯心,五者、勤修精进。”
“复有五事,一者、不见他过。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三者、得善法已不生骄慢。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五者、观诸众生, 如一子想。”
得解脱之发心
“善男子,若人不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涅槃安乐,如是之人, 虽复惠施、持戒、多闻,终不能得解脱分法。若能厌患生死过咎, 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
亲近善知识之法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乐近善友;二者、不乐。乐善友者,
能自他利;不乐近者,则不能得自他兼利。”
“善男子,乐近善友,复有二种:一、乐供养,二、不乐供养。
乐供养者,能自他利;不乐供养,不能兼利。”
“乐供养者,复有二种:一、能听法,二、不能听。至心听者,
能自他利;不至心听,则无兼利。”
“至心听法,复有二种:一者、能问,二、不能问。能问义者,
能自他利;不能问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能问义者,复有二种:一、至心持,二、不能持。至心持者,
能自他利;不至心者,则不能得自利、他利。”
“至心持者,复有二种:一者、思惟,二、不思惟。能思惟者,



能利自他;不思惟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能思惟者,复有二种:一者、解义,二、不解义。能解义者,
能自他利;不解义者,则不得名能自他利。”
“解义之人,复有二种:一、如法住,二、不如法住。如法住者,
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利、他利。”
“如法住者,复有二种:一者、具足八智,二者、不能具足。何等八智?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 五者、自他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上下智。”
观无常之法
“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 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得自在; 虽得自在;诸法无常。”
观人身难得
“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 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 虽闻正法,难得多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
定业之相
“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
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
转业之法
“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恶之业,如阿迦陀咒,及除毒宝,



破坏恶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
三归次第
“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佛。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详序,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 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怖畏险难, 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 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 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 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就当次归依僧。”





戒学法语


学佛修行 戒为基础催邪显正 戒为明镜佛法住世 戒为根本三世诸佛 戒为师奉
是故学佛不能无戒 离戒则非学佛


我们最亲爱的敌人 即是六根烦恼。戒捉、定缚、慧杀 贤圣之行也


用所学戒观察别人,是错误的学戒心态;
用所学戒来标制自己的心行,是正确的学戒心态。


学佛的关键在于行、而不是说; 修行的关键在于悟,而不是学; 对治的关键在于心,而不是形; 认识的关键在于己,而不是他; 成功的关键在于舍,而不是得; 利他的关键是无我,而非执爱。




目录 科判表
(表二十五)己 2、庚 2 息除诸恶分二 辛 1 问答息恶(重点复习 20)………息恶品第十六 …… 727
辛 2 问答修法分二 壬 1 问修法.. 730
壬 2 答念佛分三........................ 731
癸 1 广观佛德分四 子 1 如来有七胜事............ 731
子 2 如来有十种德号............................. 737
子 3 如来所行菩萨道............................. 745
子 4 佛有二净故胜............................. 748
癸 2 结会戒净............. 752
癸 3 结在家胜............. 753
(表二十六)己 2、庚 3 供养三宝分四 辛 1 三宝福田…………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755
辛 2 供养住持三宝分二................................................. 761
壬 1 广明佛宝分二 癸 1 建供塔像分二.......... 761
子 1 广明供养分五(重点复习12).......... 761
丑 1 供养对象 762
丑 2 在无塔像处修供养之法.... 763
丑 3 供养心态 764
丑 4 供养之量 766
丑 5 至心为要 767
子 2 塔像供养分四 丑 1 供养具............... 769
丑 2 净治塔庙 770
丑 3 净治佛像 772
丑 4 亲自供养 775
癸 2 敬赞佛德分二 子 1 比较显胜.................... 776
子 2 列举佛功德 777
壬 2 明显法僧分二 癸 1 云何供养法分二 子 1 供养十二部经 … 785
子 2 信心一法 787
癸 2 云何供养僧......... 788
辛 3 示供养利益................................................. 789
辛 4 结在家胜..................................................... 791
(表二十七)(见表五)乙 2、丙 1、丁 2 正明能行六度之相分二.................... 793
戊 1 善生问………………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793



戊 2 如来答分五 己 1 正答能行人相分六 庚 1 能行施波罗蜜人之相 ……… 794
庚 2 能行戒波罗蜜人之相 ……… 802
庚 3 能行忍波罗蜜人之相 ……… 809
庚 4 能行精进波罗蜜人之相 …… 814
庚 5 能行禅波罗蜜人之相 ……… 817
庚 6 能行般若波罗蜜人之相 …… 820
己 2 别明各有四事分六 庚 1 施方四事...................... 823
庚 2 戒方四事.................... 825
庚 3 忍方四事.................... 826
庚 4 进方四事.................... 827
庚 5 禅方四事.................... 827
庚 6 智方四事.................... 829
己 3 确示定有六度分二 庚 1 总示应有六波罗蜜分二 832
辛 1 错误论点分二 壬 1 有四波罗蜜的论点 832
壬 2 无波罗蜜的论点.. 833
辛 2 从因果论应有六波罗蜜....................... 833
庚 2 详辨定有六波罗蜜分三 辛 1 从戒、忍不同辨分二 壬 1 错误观点 834
壬 2 正辨 834
辛 2 从定慧不同辨........................... 835
辛 3 从对治和次第相生辨................ 835
己 4 出六波罗蜜相..................................................... 837
己 5 结显在家为难..................................................... 840
(表二十八)(见表五)乙 2、丙 2、丁 1 施度分三 戊 1 问答能事…………杂品第十九............................................................................................. 842
戊 2 广明施度分四 己 1 略示施体分三................................... 843
庚 1 明示定须修施分三 辛 1 不修施之果报............................ 843
辛 2 修布施的正确发心 辛 3 能得施果之人 … 844
庚 2 开示施体分二 辛 1 首眀施体............................................ 845
辛 2 开示所以........... 847
庚 3 略明施果分二 辛 1 布施的两种果.................................... 847
辛 2 布施的胜因胜果分三 壬 1 胜田胜果....................... 848
壬 2 胜财胜果 壬 3 胜主胜果...................... 849
己 2 分别施相分八 庚 1 五种施分六 辛 1 总示........ 850
辛 2 至心施所得果报 辛 3 自手施所得果报............................................................. 852
辛 4 信心施所得果报.............................. 853



辛 5 时节施所得果报 辛 6 如法求物施所得果报........................................................... 854
庚 2 四尘施分二 辛 1 四尘施之果报..................................... 855
辛 2 辨施于塔像的果报分三 壬 1 错误论点................................................................... 856
壬 2 正辨果报................. 857
壬 3 引胜田胜果证......... 858
庚 3 二、三施分二 辛 1 略示二施分二 壬 1 二种施果报分别................................................................................................. 858
壬 2 修行二施之目的.............................. 859
辛 2 详辨三施分三 壬 1 法施之相........ 859
壬 2 无畏施之相... 864
壬 3 财施之相....... 864
庚 4 除施障分三(重点复习 13).............................................................. 870
辛 1 明施障及对治分三 壬 1 布施四种障..................... 870
壬 2 对治二法......................................................... 872
壬 3 乐施破障、获功各五事分二 癸 1 破五种障碍................................................................................ 875
癸 2 获五种胜事........................ 878
辛 2 开示一切施............................................................. 881
辛 3 圆满布施分三 壬 1 不应布施之物.......................... 885
壬 2 如法布施 壬 3 圆满布施的心态........................................................ 886
庚 5 辨施主分二 辛 1 三种施主............................................. 888
辛 2 详辨施主之相分七................................................................. 890
壬 1 从对待求者的态度论..................................... 890
壬 2 从行布施的目的论 壬 3 从布施的出发点论................................................................................ 891
壬 4 从布施时的决择心态论 壬 5 从有财时的布施心态论..................................................................... 892
壬 6 从无财时的布施心态论................................. 892
壬 7 从贤圣人对施主的态度论............................. 893
庚 6 观施理分四........................................................................................ 893
辛 1 总观施理................................................................ 893
辛 2 别观正施心量.......................................................... 895
辛 3 施后的正确心态...................................................... 898
辛 4 正观施理得檀波罗蜜.............................................. 899
庚 7 能乐施分二 辛 1 为四事乐施分四 壬 1 因施能破烦恼. 899
壬 2 因施发种种愿.............................. 901
壬 3 因施得受安乐.............................. 902
壬 4 因施多饶财宝.............................. 903



辛 2 详论修乐施分六........................................ 903
壬 1 乐施能坏五恶法...................... 903
壬 2 乐施正报分二 癸 1 乐施后报.. 907
癸 2 乐施现报........................... 908
壬 3 乐施五道余报.......................... 910
壬 4 乐施二事分三 癸 1 二事之名... 912
癸 2 施已心态. 913
癸 3 正观二事. 914
壬 5 修施次第.................................. 915
壬 6 以喻明施.................................. 915
庚 8 策贫施分五 辛 1 思惟施利分三 壬 1 施随后世............ 916
壬 2 施得富乐......... 917
壬 3 不施后贫......... 918
辛 2 思惟无财能施分三 壬 1 总示施不在贫富而在心 919
壬 2 别示贫穷能施.............. 920
壬 3 修施之德分二 癸 1 比喻............................................. 923
癸 2 法合............ 923
辛 3 真正贫穷之相分三 壬 1 无财不随喜............................................... 924
壬 2 多财不信施 壬 3 特赞布施乐.......................................... 925
辛 4 智观布施益分二 壬 1 财失无益....................... 926
壬 2 布施后利....................... 927
辛 5 修施观无常分三 壬 1 布施得二果................... 927
壬 2 为断生死施 壬 3 不为人天施...................................... 928
己 3 论施受义分四 庚 1 略明施受............................................... 929
(注 2)............................................................................... 930
庚 2 阴作阴受分二(重点复习 2)辛 1 常无常辨.................... 932
辛 2 因果相续辨.............. 937
庚 3 前作后受分二 辛 1 总明作受相续之理分二...................... 943
壬 1 无常断灭邪见 壬 2 无常相续正见............................................ 943
辛 2 详辨作受相续之理分七.................................................... 944
壬 1 异作异受相续不断........................................ 944
壬 2 辨无作无受分四 癸 1 标示五阴无我 癸 2 示众生颠倒心............................................................... 946
癸 3 正辨五阴无我.......... 947
癸 4 开示缘起性空谛理... 947



壬 3“异作异受”非“我作他受”....................... 948
壬 4 因缘和合的“异作异受”谛理....................... 951
壬 5 无有神我的“亦即亦异”之理....................... 955
壬 6 次第增减的因果变化之理.............................. 958
壬 7 以喻结示.......................................................... 959
庚 4 待时成受(异熟果报之理)............................................................. 961
己 4 成净施主分十二 庚 1 离不净施分六 辛 1 不能布施之相分三 壬 1 悭相.............................................................................................. 966
壬 2 悭垢相......... 967
壬 3 悭垢者不能布施........................ 968
辛 2 能清净施之相分二............................................ 968
壬 1 不应为的布施心态.................... 969
壬 2 布施的正确发心........................ 970
辛 3 净施应远离四恶法...................... 971
辛 4 施时应远离五法.......................... 973
辛 5 施已不得妙果三种心 辛 6 施已不得上果八事......................................... 974
庚 2 正明净施分二 辛 1 净施总相.......................................... 976
辛 2 净施别相(注 3)..................................... 978
庚 3 较量施福分二 辛 1 有相布施福报有量分二 壬 1 总明有相布施的性质......................................................................... 979
壬 2 别明福报胜劣.. 980
辛 2 无相布施福报均无量分二 壬 1 说明分别所以...... 980
壬 2 至心施福报无有差别分二 癸 1 以施心论....... 981
癸 2 观施主不观受者....................... 981
庚 4 辨无恶果分二 辛 1 设问................................................... 982
辛 2 正辨分六.................................................................................. 982
壬 1 以发心而论施报 壬 2 以胜财而论施报............................................................. 983
壬 3 以欢喜不悔心而论施报.................. 983
壬 4 以自手施而论施报.......................... 984
壬 5 以净财而论施报.............................. 985
壬 6 以施受相似而论施报...................... 985
庚 5 得果差别分五 辛 1 总论生福差别分二.................................... 986
壬 1 施佛生福 壬 2 施人及僧生福 987
辛 2 别论得果差别分二 壬 1 最上施主.......................... 988
壬 2 无量福德果报 ……………………………… 989 
辛 3 离施无果辨分二 壬 1 不成布施之相...................... 991



壬 2 成就布施胜果.............................................. 992
辛 4 非正施得果差别分五 壬 1 不名为施之相............ 992
壬 2 不乐惠施之因 壬 3 常耗不集之因 壬 4 身常病苦之因............................................................... 993
壬 5 假施之相........................................................ 994
辛 5 如法不如法布施果报辨分三.......................................... 995
壬 1 如法布施果报 壬 2 不如法布施果报........... 995
壬 3 智观布施无常................................................ 995
庚 6 明财法施分三............................................................................... 996
辛 1 法施为上 辛 2 云何法施............. 997
辛 3 法施果报所以............................... 999
庚 7 明鬼神施分三 辛 1 明饿鬼得度分四 壬 1 驳子修父得之邪见..................................................................................... 1002
壬 2 明饿鬼独得 壬 3 明他道不得..................................................... 1003
壬 4 饿鬼独得之因...................... 1004
辛 2 施愿得福分二 壬 1 饿鬼得福 1005
壬 2 施主得福 1005
辛 3 祠祀得福分三 壬 1 祠祀得福之义 1006
壬 2 杀生祠祀不得福................... 1007
壬 3 祠祀用物及追福之时............ 1007
庚 8 杂明施义分三 辛 1 明布施福德分三..................................... 1009
壬 1 明施福失时.......................... 1009
壬 2 明一切施.............................. 1011
壬 3 明不思议施.......................... 1011
辛 2 布施三根本.................................. 1012
辛 3 布施果报分三 壬 1 劝人共施 1013
壬 2 少物不施之过...................... 1013
壬 3 辨果报胜劣.......................... 1014
庚 9 施到彼岸分四 辛 1 深信因果施分三 壬 1 能施与不能施分二................................................................................................................ 1014
癸 1 深信因果能施....... 1015
癸 2 无智不能施........... 1015
壬 2 大施主与贫穷种子............. 1016
壬 3 阎浮提三胜事分二 癸 1 总说三事................................................ 1017
癸 2 分说详因......... 1018
辛 2 施已生悔之因分二........................... 1018
壬 1 初三事 壬 2 次三事........... 1019








癸 2 三宝正义....... 1052
辛 4 论佛住灭归依无差别分五.................................. 1052
壬 1 以提谓长者公案说明......................... 1053
壬 2 以福田果报为例说明 壬 3 以佛制戒为例来说明.................................................... 1054
壬 4 以佛临涅槃供养为例说明................. 1054
壬 5 以譬喻说明......................................... 1055
己 2 明三归次第分三(重点复习 19)........................................ 1055
庚 1 首明归依佛..................................................... 1056
庚 2 次明归依法..................................................... 1057
庚 3 再明归依僧..................................................... 1059
己 3 明三归依戒分四 庚 1 受三归依后应修之法分二 辛 1 供养三宝之法 … 1061
辛 2 优婆塞应行之法 1062
庚 2 不受三归不得戒辨.......................................................... 1062
庚 3 五戒不具不得戒辨分二 辛 1 五戒不具不得戒说(注 5)辛 2 佛说......................................................................................... 1063
庚 4 明五阴受持戒............................................................... 1063
己 4 明三归得失分二 庚 1 总明得失分二 辛 1 失三归之相.......... 1065
辛 2 成就三归之相... 1066
庚 2 别名得失分三 辛 1 不得三归之相............................... 1066
辛 2 祠祀诸神得失分二 壬 1 不失之相 壬 2 失归依法之相......................................................................................... 1067
辛 3 礼拜诸天不失之义分二 壬 1 见佛功德胜而礼拜.. 1068
壬 2 以恭敬心而礼拜.... 1068
己 5 明破邪崇正分二(重点复习 3)庚 1 首明正确心态分二................ 1069
辛 1 礼敬而不接受邪说 辛 2 起慈心而供诸天............ 1069
庚 2 特论不受邪说之理分六 辛 1 辨自在天作物之邪说分二. 1070
壬 1 外道邪说 壬 2 正辨 1070
辛 2 辨受苦能离苦之邪说分二 壬 1 外道邪说 壬 2 正辨......................................................................................... 1071
辛 3 辨一切物、时、星宿自在天作之邪说分二 壬 1 外道邪说................................................................................. 1071
壬 2 正辨分四 癸 1 正论 癸 2 反论....................... 1072
癸 3 自相矛盾.............. 1073
癸 4 结论...................... 1074
辛 4 正说业果分二 壬 1 明修业行.................................. 1074
壬 2 举例以明分二 癸 1 阿阇世王为例....................................................... 1075
癸 2 郁头兰弗为例 1076
辛 5 善法欲为解脱的根本分二 壬 1 能得解脱果.......... 1077



壬 2 能受三归得解脱.. 1079
辛 6 再辨自在天造物的种种邪说分三...................................... 1079
壬 1 破自在天造物称佛为魔的邪说分二........................ 1079
癸 1 邪说 癸 2 正破.............................................. 1080
壬 2 破异天主同为造物之邪说分二 癸 1 邪说......... 1080
癸 2 正破..... 1081
壬 3 破“解脱”之邪说义分三 癸 1 邪说癸 2 正破分三 子 1 举例直破… 1082
子 2 破三种天不一................... 1082
子 3 正破解脱是无常............... 1083
癸 3 正说分四 子 1 正说解脱义 子 2 举邪说解脱义....................................................................... 1083
子 3 明修道得解脱................... 1084
子 4 总结................................... 1085
己 6 结在家难行............................................................................. 1085
(表三十一)戊 2 八戒斋分三…………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1090
己 1 问答三归斋戒果报分二 庚 1 善生问 庚 2 佛总答............ 1090
己 2 广答分三 庚 1 说四喻显德分四....................................................... 1092
辛 1 迦陵伽国之宾伽罗宝喻 辛 2 毗提呵国之半陆迦宝喻… 1092
辛 3 波罗奈国之蠰佉宝喻 辛 4 乾陀罗国之伊罗钵多宝喻… 1093
庚 2 正受八戒斋分三 辛 1 具斋时间 辛 2 当从人受三归清净斋法..................................................................................... 1094
辛 3 戒斋清净分三 壬 1 能灭一切罪.......................... 1095
壬 2 明如法受戒................................................... 1096
壬 3 几种戒斋清净之相分三 癸 1 不得杀罪之相癸 2 得不得斋之相… 1097
癸 3 清净受斋之相 1098
庚 3 明此时受殊胜分二 辛 1 明此时受胜分二.......................... 1098
壬 1 明受殊胜 壬 2 劝持受 1099
辛 2 明易作而获无量果分二.......... 1099
壬 1 八戒斋能庄严无上菩提............................................. 1099
壬 2 明易作而功胜.............. 1100
己 3 结胜................................................................................... 1100
(表三十二)戊 3 五戒分六 己 1 问答得归戒分二…………五戒品第二十二.................................................................................................................. 1102
庚 1 问得不得人 庚 2 答得归戒分二(重点复习 21).. 1102
辛 1 明得归戒人分二 壬 1 信心........................ 1102
壬 2 行心 …………………………………… 1104 
辛 2 观功德受归戒分四 壬 1 观功德胜 壬 2 观无常苦................................................................... 1105



壬 3 观恶业报........ 1107
壬 4 必受归戒........ 1108
己 2 分别戒相分三 庚 1 两种戒分二 辛 1 首明两种戒.................................................................................... 1109
辛 2 两种戒的优劣分三 壬 1 以坚不坚而比较........................................................................ 1109
壬 2 以破恶业作比较 壬 3 明犯罪轻重… 1110
庚 2 两种罪分二 辛 1 首明两种罪....................... 1111
辛 2 两种罪轻重分二 壬 1 譬喻 壬 2 结论................................. 1112
庚 3 劝受义戒分二 辛 1 明世戒不净 辛 2 应受义戒............................................................................. 1113
己 3 广赞戒德分五..................................................................... 1114
庚 1 论得戒果报分二 辛 1 三善根平等(注 6)辛 2 得戒果报(注 7) … 1114
庚 2 五大施分二 辛 1 五戒即五大施................... 1115
辛 2 五施能得福证果............. 1116
庚 3 受戒利益分二 辛 1 得大名称....................... 1117
辛 2 喻明定得益................. 1118
庚 4 五善法围绕.................................................. 1118
庚 5 离恶了生死.................................................. 1119
己 4 别详戒斋分六................................................................................... 1119
庚 1 明爱欲难断............................................................. 1120
庚 2 明酒之过患分二 辛 1 论制酒戒之意 辛 2 明酒为遮重........................................................................................... 1121
庚 3 论六斋日分二 辛 1 顺外道说 辛 2 三斋利益.......... 1122
庚 4 自制罚规增福............................................................ 1123
庚 5 五戒五种果............................................................. 1124
庚 6 亲近善知识............................................................. 1125
己 5 法非法住分六(重点复习 15).......................................................... 1126
庚 1 总示不如法住之相分二 辛 1 无敬信心 辛 2 奉事外道........................................................................................... 1127
庚 2 详示法非法住分二................................................................... 1127
辛 1 非法住之相....................................................... 1127
辛 2 如法住之相....................................................... 1129
庚 3 正明人身分二辛 1 不名为人辛 2 得名人身分三 壬 1 无常、无我观....................................................................... 1130
壬 2 生、灭、苦、空观 壬 3 人身难得观............................................. 1131
庚 4 不坚易坚观分四 辛 1 总观三不坚............................ 1135
辛 2 以不坚身易坚身................................................ 1136
辛 3 以不坚财易坚财 辛 4 以不坚命易坚命分二 壬 1 勤修正观而自利 … 1137
壬 2 观性平等而利他… 1138



庚 5 具足供养三宝分三 辛 1 一般供养分三 壬 1 应先供养之人......................................................................................... 1140
壬 2 常应供养之人 壬 3 平等供养之法........................... 1141
辛 2 供养三宝分二 壬 1 供养贤圣.............................. 1142
壬 2 观僧功德平等供养分二 癸 1 观僧中多功德............................................................................ 1142
癸 2 引经特示分二 子 1 僧中施恶比丘得福.................................................................... 1143
子 2 得福之理............ 1144
辛 3 结示.................................................................... 1147
庚 6 具足三种戒分三 辛 1 总明 辛 2 乐修......................... 1147
辛 3 得果........................................ 1148
己 6 显在家难........................................................................... 1150
(表三十三)戊 4 尸波罗蜜分三 己 1 问答坚固四法分二………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 1153
庚 1 问云何坚固其心 庚 2 通答坚固四法............ 1153
己 2 别明戒为根本分四............................................ 1155
庚 1 显戒持犯得失分三 辛 1 菩提根本即是戒分三 1156
壬 1 戒为无上菩提本 壬 2 持戒功德 … 1156
壬 3 应求菩提果..... 1158
辛 2 污戒之相................ 1158
辛 3 净戒行相分四 壬 1 净戒心行............................... 1160
壬 2 正观正修....... 1161
壬 3 犯罪几种因素....... 1162
壬 4 忏悔、慎护... 1165
庚 2 自为、为世、为法分二 辛 1 持戒观三事...... 1165
辛 2 详示三事分三 壬 1 自为分四 癸 1 自知恶事........................................................................ 1166
癸 2 知善恶果报 癸 3 不自欺诳 1166
癸 4 当至心持戒......................... 1167
壬 2 为世分二 癸 1 世间智人知恶.............................. 1167
癸 2 诸天知恶...................................... 1168
壬 3 为法分四 癸 1 为法受持 癸 2 至心持戒............. 1169
癸 3 至心受戒 癸 4 为得菩提而受持 1170
庚 3 持戒到于彼岸分三 辛 1 持戒得福......................................... 1171
辛 2 修成无作戒分三 壬 1 庄严菩提..................................... 1172
壬 2 无上大法藏 壬 3 成无作戒...... 1172
辛 3 戒度四料简分四 壬 1 是戒非波罗蜜 壬 2 是波罗蜜非戒................................................................................................ 1173
壬 3 是戒是波罗蜜 壬 4 非戒非波罗蜜........................................................... 1174



庚 4 正明持戒诸相分二(重点复习 16)..................................................... 1174
辛 1 持戒庄严菩提之相分四 壬 1 持戒必受诸苦................ 1174
壬 2 不具尸波罗蜜之相 壬 3 增长尸波罗蜜之相 壬 4 庄严菩提之因 … 1175
辛 2 具足尸波罗蜜分六 壬 1 正观戒行分五 癸 1 寂静净戒 1176
癸 2 调伏恶人................... 1177
癸 3 自护戒行................... 1178
癸 4 正对信施................... 1179
癸 5 杂报之相................... 1181
壬 2 善护诸根.............................. 1182
壬 3 轻重戒等生怖畏.................. 1185
壬 4 离恶报恩 壬 5 为善不惜身命..................................................... 1186
壬 6 慎护发愿(注 8)........................ 1187
己 3 结成在家难胜........................................................................... 1188
(表三十四)戊 5 十善分三 己 1 问答略明十善源流分二…………业品第二十四 ………… 1192
庚 1 问无佛时以何为戒 庚 2 答略明十善源流分三 ………………… 1192
辛 1 直答修十善法 辛 2 明唯佛能分别说十善法 ……………… 1193
辛 3 明亲近诸佛修集十善 ……………………………………… 1194
己 2 广说十善法义(接表三十五) ……………………………………………… 1195
己 3 结成在家难胜 …………………………………………………………… 1331
(表三十五)己 2 广说十善法义分十二 庚 1 开示业果劝修分七 辛 1 受杂身因缘 ………… 1195
辛 2 无明因缘 辛 3 得报因缘 ………………………………………… 1196
辛 4 破解之法 ………………………………………………………… 1197
辛 5 有情世界及解脱因缘 辛 6 器世间生成及菩提因缘 …………… 1198
辛 7 劝修十善业道 …………………………………………………… 1199
庚 2 分别善恶令持分四 …………………………………………………… 1199
辛 1 总明善恶果报不同分四 ………………………………………… 1200
壬 1 众生所起烦恼不同 壬 2 修十善正报得福 ……………… 1200
壬 3 十恶业依报变异 壬 4 正观得解脱 ……………………… 1201
辛 2 劝修令持分四 壬 1 劝修十善 壬 2 分别十道之名 …………… 1202
壬 3 十业道名 壬 4 示由作得果令持 ………………………… 1203
辛 3 行善恶业之相分四 壬 1 行十恶道之相 壬 2 行十善道之相 … 1204
壬 3 作不得业罪之相 壬 4 劝修正果 ………………………… 1205
辛 4 断烦恼修十善分三 壬 1 例明应修十善 ……………………… 1205
壬 2 十善增福 壬 3 断烦恼善业增 ……… 1206



庚 3 说十不善业相分六............................................................................................................ 1206
辛 1 正说不善业分二(重点复习 27)壬 1 总明三事.............................................................................. 1207
壬 2 各别分解分十 癸 1 杀业三事...................................................................... 1207
癸 2 盗业三事..................................... 1208
癸 3 淫业三事..................................... 1209
癸 4 妄语三事..................................... 1210
癸 5 两舌三事 癸 6 恶口三事..................................... 1211
癸 7 绮语三事..................................... 1212
癸 8 贪欲三事 癸 9 嗔恚三事..................................... 1213
癸 10 愚痴三事..................................... 1214
辛 2 分别复单轻重分三 壬 1 明一时能作不作分三 癸 1 一时能作之业 … 1215 癸 2 不能一时作之业 癸 3 一时能作之相(注 9)........................................................... 1216
壬 2 分别作无作色分二 癸 1 两种类形 癸 2 有无之相...................................................................... 1217
壬 3 以重显轻...................................................................... 1218
辛 3 示从贪、嗔、痴起分三 壬 1 总明三种生因.............................................................................. 1218
壬 2 别明生因之相分七 癸 1 杀业三种..................................................................... 1218
癸 2 盗业三种 癸 3 邪淫三种 癸 4 妄语三种............................................................. 1219
癸 5 两舌三种 癸 6 恶口三种 癸 7 无义语三种............................................................. 1220
壬 3 三种别名..................................................................... 1221
辛 4 止十恶修十善分二 壬 1 善恶果报分三 癸 1 修善果报............................................................................................... 1221
癸 2 造恶果报..................... 1222
癸 3 劝修..................... 1223
壬 2 六道十善不同分三.................................................................... 1224
癸 1 十善和戒 癸 2 非戒摄处.............................................. 1225
癸 3 欲界六天无方便.............................................. 1225
辛 5 就杀广辨业道分七(重点复习 28 ①)....................................................................................................................... 1226
壬 1 明一念得罪分三 癸 1 俱死不得根本....................................................................................... 1226
癸 2 方便未成不得根本 癸 3 方便已成得根本 … 1227
壬 2 明作、无作罪分四 癸 1 无无作罪(注 10)癸 2 不得根本业罪....................................................................................... 1228
癸 3 遣使往来得罪 癸 4 得二罪(注 11)......................................................... 1229
壬 3 一念得杀罪辨分二 癸 1 错误观点....................................................................................... 1229
癸 2 正辨分三 子 1 理辨 子 2 举例.............................................. 1230
子 3 正明业道...................... 1231
壬 4 作、无作罪辨分二 癸 1 错误观点 癸 2 正辨分三 子 1 理辨....................................................................................... 1231



子 2 详明作与无作......... 1232
子 3 作与无作罪对境..... 1233
壬 5 无记得罪辨分二 癸 1 错误观点 癸 2 正辨分二.... 1234
子 1 理辨 子 2 分别得罪之相........................................ 1234
壬 6 无心不得罪辨分二 癸 1 错误观点....................... 1235
癸 2 正辨............................. 1236
壬 7 杀生祠祀得罪辨分二 癸 1 外道邪见 癸 2 正辨分二........................................................................................................... 1236
子 1 理辨子 2 证明得罪 … 1237
辛 6 就余总略分别分五(重点复习②)壬 1 偷盗罪相............ 1237
(注 12、注 13)壬 2 邪淫罪相分二......................................................................... 1241
癸 1 总论邪淫(注 14)癸 2 详论得罪轻重(注 15).................................................................................................. 1242
壬 3 妄语罪相分二 癸 1 总论...................................... 1244
癸 2 详说..................................... 1245
壬 4 余三口业罪相...................................................... 1245
壬 5 示业道................................................................ 1246
庚 4 证成作无作义分五 辛 1 总明作无作义分二 壬 1 设问...... 1246
壬 2 正释分三 癸 1 俗谛有因果 癸 2 以喻明分三 子 1 面、水、镜喻.......................................................................... 1247
子 2 心、色喻 子 3 以二谛明........... 1248
癸 3 正明缘起性空之理分二 子 1 真谛不破世谛 子 2 以杀为例证明… 1249
辛 2 以因果相续证成分四 壬 1 以组词喻不二之理............. 1249
壬 2 以射箭喻相续之理 壬 3 以舞喻相续之理.............................. 1250
壬 4 以旋火轮喻相续之理....... 1251
辛 3 作无作之因相分二 壬 1 作之相 壬 2 无作之相........... 1252
辛 4 作无作与得果差别........................................................ 1252
辛 5 例明须戒...................................................................... 1253
庚 5 辨明恶戒劝离分三(重点复习 29)..................................................... 1253
辛 1 明心为根本分三............................................................................ 1253
壬 1 作罪之因分三 癸 1 恶戒因誓常得罪.................... 1254
癸 2 无戒无誓作得罪 癸 3 示心为根本................................................. 1254
壬 2 明犯戒与得戒分三.............................................................. 1255
癸 1 犯戒无“心犯”癸 2 不具不得戒 癸 3 以喻明................................... 1255
壬 3 明持犯皆随心....................................................... 1256
辛 2 明受善戒得福分四 壬 1 如法戒................................... 1256
壬 2 从他受戒 壬 3 受戒有功德 壬 4 善恶戒差别 … 1257



辛 3 详说恶戒分五 壬 1 恶戒之相......................................... 1257
壬 2 无戒之相 壬 3 明得大罪 壬 4 不立誓不成就................................................... 1259
壬 5 舍恶戒时........................................ 1260
庚 6 明受戒得戒之相分四.............................................................................. 1260
辛 1 明善戒难得分二 壬 1 恶戒立誓即得 壬 2 善戒须五根具足................................................................................................ 1261
辛 2 明善戒皆具足得............................................................. 1261
辛 3 明心净得具戒分三 壬 1 心不净不得具戒 壬 2 举例 壬 3 明所以.................................................................................... 1262
辛 4 受戒种类及时间差别分二 壬 1 善、恶戒各有三种 壬 2 受戒时间差别 1263
庚 7 别辨五逆罪相分三 辛 1 总明逆罪相报分五 壬 1 何名逆罪 1264
壬 2 何因得逆罪 壬 3 异想不得逆罪....................................................... 1265
壬 4 得报差别(注 18)....................... 1266
壬 5 喻劝勿犯逆........................... 1267
辛 2 详辨得不得逆罪分三.................................................................... 1267
壬 1 悬记三部分别分四 癸 1 昙无德部 癸 2 弥沙塞部....................................................................................... 1268
癸 3 萨婆多部...................... 1269
癸 4 结示.............................. 1270
壬 2 逆罪具缘分二 癸 1 缘不具不得 癸 2 四缘成犯............. 1270
壬 3 犯逆别相分三 癸 1 有杀心犯逆...................................... 1271
癸 2 无恶心故轻 癸 3 误杀不犯逆....... 1272
辛 3 逆罪轻重分三............................................................................................ 1272
壬 1 分别轻重 壬 2 物意四料简 壬 3 三事轻重分别........... 1273
庚 8 辨得报定与不定分二 辛 1 以心力辨得果轻重分二 壬 1 举事...... 1275
壬 2 理明.. 1276
辛 2 详辨业果分五 壬 1 总明业报分二 癸 1 四种报 癸 2 四种业. 1276
壬 2 详辨业报分二 癸 1 时报不定可转.................................. 1277
癸 2 果报定不定义................................. 1278
壬 3 辨转业分五 癸 1 明受报之相 癸 2 转重为轻................. 1280
癸 3 转后世重报现世轻受......................... 1281
癸 4 得果转业............................................. 1283
癸 5 以修不修明轻重................................. 1284
壬 4 辨具足不具足分九............................................................................ 1284
癸 1 明作业有具不具 癸 2 以念心明具不具 癸 3 以果报时节明具不具 … 1285
癸 4 以持毁戒明具不具................................................... 1286
癸 5 以信因果明具不具 癸 6 以善恶缘明具不具......... 1287



癸 7 以果报明具不具.................................................... 1288
癸 8 以正念明具不具 癸 9 以悔心明具不具............... 1289
壬 5 明善恶都有具不具........................................................ 1292
庚 9 显由意成形义分三 辛 1 由意成形分二(重点复习 30)壬 1 总明一意成形.......................................................................................................... 1292
壬 2 示成形后善恶业报分三 癸 1 人天成形后二果............ 1293
癸 2 余道成形后二果分三......................................................... 1294
子 1 地狱不善 子 2 饿鬼、畜生杂善 子 3 中阴杂报.............................................................................. 1294
癸 3 四种业报............................................................. 1295
辛 2 明不解业缘常流转............................................................. 1295
辛 3 结意为胜.............................................................................. 1296
庚 10 明诸戒得戒相分四 辛 1 总明一切因于业.................................. 1298
辛 2 详示十业道分四 壬 1 十善道分二 癸 1 十善道三事分二....... 1300
子 1 明三事 子 2 譬喻........................ 1301
癸 2 分别能修二道之相分二......................................... 1301
子 1 能修十善道 子 2 能作十不善道 … 1302
壬 2 十业道三事分二 癸 1 标三事......... 1302
癸 2 三事之相............... 1303
壬 3 十业道三种 壬 4 十业道三法............................. 1304
辛 3 示十业道与戒共不共分三........................................................ 1305
壬 1 标共不共 壬 2 明舍戒分二 癸 1 六种舍戒........... 1305
癸 2 明受已不失...... 1306
壬 3 示戒名................................................................. 1306
辛 4 详示戒之名相分六 壬 1 释戒名 壬 2 明得戒分二......... 1308
癸 1 明具戒多少 癸 2 明得戒前后........................................ 1309
壬 3 作无作戒分三 癸 1 得作无作戒 癸 2 舍戒因缘.. 1310
癸 3 不舍戒因缘.......................... 1311
壬 4 别明业戒不摄之法分二 癸 1 示业戒不摄法........ 1311
癸 2 明不摄法作与无作..................................... 1312
壬 5 详示舍戒因缘分三 癸 1 戒戒舍戒因缘...... 1312
癸 2 定戒舍戒因缘 癸 3 无漏戒舍戒时................. 1313
壬 6 具戒即了十业道................................................... 1314
庚 11 明善恶报寿命分二 辛 1 总说众生寿命有增减.................. 1314
辛 2 别说各界寿命定不定分四....................................................... 1315
壬 1 首明欲界众生分二 癸 1 四大洲 癸 2 六欲天.... 1315



壬 2 比显地狱众生分七.............................................................. 1316
癸 1 热地狱 癸 2 大声地狱 癸 3 小声地狱........ 1317
癸 4 众合地狱 癸 5 黑绳地狱 癸 6 活地狱........ 1318
癸 7 阿鼻地狱和大热地狱................................... 1319
壬 3 比显饿鬼、畜生分二 癸 1 饿鬼道........................ 1319
癸 2 畜生道...................... 1320
壬 4 别显无色界分二 癸 1 非想非非想处 癸 2 其他三处....................................................................................... 1320
庚 12 总明诸业报相分四 辛 1 总明劫义分二........................................... 1320
壬 1 生无色界之因 壬 2 三劫由来分三 癸 1 中劫 … 1321
癸 2 小劫 癸 3 大劫........... 1322
辛 2 示小劫对四洲的影响分三 壬 1 三天下相互有影响(注 19)................................................................................................................ 1323
壬 2 北洲无影响 壬 3 寿命增减之因............................ 1324
辛 3 特明水火二劫到初禅分三 壬 1 标明二劫 壬 2 水劫起时的情景分二................................................................................................. 1324
癸 1 众生脱离之因分三 子 1 地狱众生脱离之因.... 1324
子 2 海中众生脱离之因 子 3 饿鬼众生脱离之因........................................................................... 1325
癸 2 有情生灭之因分三......................................................... 1326
子 1 人生初禅 子 2 初禅生二禅 子 3 示众生离尽........................................................................... 1326
壬 3 火劫起时情景分三 癸 1 火劫起因 癸 2 火劫界限... 1327
癸 3 火劫时间........................... 1328
辛 4 成劫之情景分三 壬 1 器世间生成分二 癸 1 先注大雨. 1328
癸 2 成劫之因...................... 1329
壬 2 有情世间生成分二 癸 1 先来者之因........................ 1329
癸 2 后来者之因...................... 1330
壬 3 结示二世间生成之因................................................ 1330
己 3 结成在家难胜............................................................................ 1331
(表三十六)(见表五)丙 2、丁 3 忍度分五 戊 1 略出忍体分二…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1336
己 1 问修义 己 2 出忍体分三 庚 1 明二种忍 庚 2 二忍之义........................................................................................... 1336
庚 3 修忍之相分二 辛 1 无报复心 辛 2 深信因果修于忍................................................................................... 1337
戊 2 忍波罗蜜四料简............................................................. 1338
戊 3 示修忍法分二(重点复习 17)己 1 正观修忍分二 庚 1 总示能修忍条件....................................................................................... 1339
庚 2 详示修忍之法分二 辛 1 遇骂正观修忍分四............. 1339
壬 1 观生灭 壬 2 观五阴..................................... 1340
壬 3 观风气 壬 4 观虚实..................................... 1341
辛 2 若嗔即是自作恶.......... 1341



己 2 生忍五事分二 庚 1 明五事...................................... 1343
庚 2 正观修五事分三 辛 1 明成五事即能修忍....... 1344
辛 2 详明正观分四 壬 1 观苦乐修忍.................................... 1344
壬 2 观空无常修忍 壬 3 观胜劣修忍..................... 1345
壬 4 观往业修忍.......... 1346
辛 3 正因正果..................... 1346
戊 4 成就忍德分二.................................................................................. 1347
己 1 劝修忍德分二 庚 1 标乐修忍德之相 庚 2 修忍正观分三............................................................................................................... 1347
辛 1 遇怨不憎观 辛 2 嗔因恶果观 辛 3 劝修................................. 1348
己 2 修忍德相分五........................................................................... 1348
庚 1 能观生死罪过 庚 2 能修慈悲 庚 3 能精进持戒................................................................................. 1349
庚 4 能常具惭愧 庚 5 能忍嗔恚............................. 1350
戊 5 结在家难........................................................................ 1352
(表三十七)(见表五)丙 2、丁 4 进度分四…………毗梨耶波罗蜜品第二十六....................................................................................................... 1355
戊 1 问答正因分二 己 1 问修正因 己 2 正答正因(重点复习 31)........................................................................................................... 1355
戊 2 分别邪正分二 己 1 总示修法..................................... 1356
己 2 别示正邪分三 庚 1 正精进之相分七........................ 1357
辛 1 劝离邪修正 辛 2 以所修法明正精进.. 1357
辛 3 以常作明正精进 辛 4 以护法明正精进....................................................................... 1358
辛 5 以自他法行明正精进分二壬 1 自法行精进壬 2 他法行精进 … 1359
辛 6 以菩提行明正精进 辛 7 总示六度正因....................................................................... 1360
庚 2 不精进之相 庚 3 总示六度皆因精进........ 1361
戊 3 进波罗蜜四料简......................................................... 1361
戊 4 结在家难.................................................................. 1362
(表三十八)(见表五)丙 2、丁 5 禅度分六 戊 1 问答略明定相分二…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 1364
己 1 问禅定 己 2 略明定相分二 庚 1 禅定之义 庚 2 劝修............................................................................... 1364
戊 2 示修禅法分二(重点复习 18)己 1 修禅定之法分六......... 1365
庚 1 亲近真善知识 庚 2 持戒精进........... 1365
庚 3 乐静离盖 庚 4 正念离恶.................. 1366
庚 5 知自观心 庚 6 处世不动.................. 1367
己 2 结示乐修易得....... 1368
戊 3 显禅功德分四 己 1 总示三昧是一切善法根本......... 1368
己 2 三昧名相............................................................ 1369
己 3 三昧生起因缘分三 庚 1 身心四缘..................... 1370



庚 2 闻思三法 庚 3 生住三时............................................ 1371
己 4 正明功德分三 庚 1 首明禅定种子 庚 2 次明禅定次第.................................................................................. 1372
庚 3 结示三昧功德...................... 1373
戊 4 四无量定分四 己 1 观烦恼而修慈分三 庚 1 观烦恼是怨.............................................................................................. 1375
庚 2 为利修慈 庚 3 慈能断恶 … 1376
己 2 别示修慈之相分六 庚 1 修慈得功德 庚 2 怨中修慈...................................................................................... 1377
庚 3 次第观修分二 辛 1 先明慈缘........................................ 1377
辛 2 观修次第....... 1378
庚 4 明得慈......................... 1378
庚 5 慈悲之别 庚 6 习慈和修慈............................................ 1379
己 3 广缘修慈悲分四.................................................................. 1379
庚 1 忍是慈因 庚 2 修慈能行六度 庚 3 正观修定.............................................................................. 1380
庚 4 广缘修慈....................................................... 1381
己 4 明四无量心.......................................................... 1382
戊 5 禅波罗蜜四料简 戊 6 结在家难................................. 1383
(表三十九)(见表五)丙 2、丁 6 慧度分五 戊 1 问答显慧相分二…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1386
己 1 问净修 己 2 答显慧相分三(重点复习 32)庚 1 总显慧相................................................................................... 1386
庚 2 三慧具足 庚 3 能分别法相分四 辛 1 能读真俗二谛经纶............................................................... 1388
辛 2 能分别邪正之道辛 3 能明因果字义辛 4 能识止观诸相 … 1389
戊 2 成慧功德..................................................................... 1389
戊 3 慧波罗蜜四料简........................................................... 1392
戊 4 应前总结..................................................................... 1393
戊 5 结在家难..................................................................... 1394
乙 3 流通分…............................................................................. 1395
附 1 重点复习…........................................................................ 1396
附 2 持戒念佛…........................................................................ 1402
备注…......................................................................................... 1414
后记…......................................................................................... 1419
捐款人名单................................................................................ 1420




息恶品第十六

庚2、息除诸恶分二
辛1、问答息恶 辛2、问答修法今初:问答息恶(重点复习20)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
释:上一品佛讲了行善法的具体方法,这一品佛开示怎样离恶法的具体方法。持戒就是止恶行善,修行佛法也就是不断的止恶行善。
善生请问佛,世尊,已经受了优婆塞戒的菩萨,假若遇到内心生起烦恼,或者外在恶的境界困扰,当这些内外诸恶、不清净的因缘现前的时候,用什么方法能离开这些恶因缘,使他不犯戒呢?”这一问问的好啊!众生犯戒,都是从这方面开始的,恶因缘来,抵挡不住,就显得无力持戒,故有佛戒难持之感叹。
佛回答说,如果一个受了优婆塞戒的菩萨,遇到内外诸恶烦恼,不净因缘现前的时候,此人应修念佛心。若有能至心修念佛心的人,不但能远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而且还能增长慈悲与智慧。这里说的修念佛心,不是口念而是修心,要思维观想佛的殊胜功德。心里念念想佛,口里才能经常念佛。这里说的不是有口无心的念佛。而且还要至诚的修念佛心,就是要心里常想佛的



功德,口里常念佛的名号。这个人就会在内外诸恶,不净因缘现前时候,有功夫远离。因为通过修念佛心,可以增长慈悲和智慧。有了慈悲和智慧,就可以好好的持戒。故能不被这些境界所转,这也是一种修行功夫的体现。佛教给了我们方法,功夫要靠自己依教奉行去修。
诠论:有一句话说:“受戒容易守戒难”,说明持戒是很难的。因为难,就不持佛戒了吗?要找出难的原因再来对治,一般持戒难存在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在受戒的时候目的不明确、没有方向。只听说受戒好就糊里糊涂的受了戒。这是对戒律的重要性不理解,所以受戒后会很难持戒。
第二、受戒后没有持戒的强烈意识,所以也不去学戒。受了戒以后,将修行放在第一位,将受戒、持戒作为一种形式来完成。所以受戒后很难持好戒。
第三、虽然也学戒,也想持戒,但由于烦恼习气太重,看到戒律微细精严,因无法严持戒律而退了持戒之心。将重点放在了修行上,去建设那些没有基础的大厦。戒是修行的基础,如果不持戒,修行的再好就是没有基础的大厦。
第四、也在学戒,也精进的持戒。但由于业习太重又频频犯戒。一旦犯戒自卑感生起不勤求忏悔,认为自己完蛋了,自暴自弃,就不会再好好持戒了。
明白了这几种持戒难的因素以后,我们再来想法对治它。
以上这四种,前两种是认识问题;后两种是烦恼太重形成



的。但不论怎样,戒律必须守持,因为你学佛要解脱。如果学佛目的不正确,那就不能谈戒律了。真正有道心的人,真正想解脱的人,戒律是非持不可的,持不好也不行。这就须要好好认识一下,佛的戒律对自己修行解脱的重要性,下面有六条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想学佛有成就,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首先必须要明确学佛的态度。其次对戒律要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明确戒律与修行的重要性。在受戒前就要作好这些准备,不要盲目的去受戒。
第二、从受戒的时候起,就要发持戒的心。进入戒场以后用至诚心、恭敬心、稀有难得心,一心一意如理如法的去受戒,争取得到上品戒体。
第三、受戒后先不要急着搞所谓的修行。先学好戒,练习持戒。这学戒、持戒的过程就是为修行打基础的过程。在打基础这一段必须依师而住,依师而学,做到听话,依教奉行就行了。这就是依止善知识的最初功夫,这样能破除我执、我见。将自己从一个俗人训练成一个能修行的法器。如果我执我见太厉害,不听师父的话,就会失去进入佛门最佳教育时期,以后的修行就会有很多的障碍。
第四、这样就能随时随地自己约束自己。养成一个自然持戒的良好习惯,才可以进入正式修行的行列。其实学戒、持戒的过程也就是修行。
第五、如果在依师学戒、持戒的时候,由于烦恼习气太重,



偶有犯戒现象。要养成精勤忏悔的好习惯,有犯勤忏悔。要生起惭愧之心,即使持戒很精严,也要时时以佛戒为标尺来要求自己。不能以世法为标尺,认为我比别人已强的多了,这样会懈怠下去。
第六、对于精进持戒不犯的人,特别要注意不能生起傲慢心,因为持戒仅仅是第一步。持戒得的果报,最终是人天福报。持戒不能直接解脱,还要修定修慧。所以持戒精严无犯的人要注意不能生起傲慢心,认为别人都不持戒,唯我持戒精进,这是修行当中之大忌。因为持戒修行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一点关系。
我们要按照以上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行。但是要持好佛的清净戒的确是很难的,生活在五浊恶世这种恶劣的环境当中,加之内心无始劫来业力烦恼的鼓动。内外恶缘相互勾结,遇到境界确实很难把握自己。佛教给我们一剂灵丹妙药:“要以至心常修念佛心。”我们自己无力战胜内外诸恶,就要靠佛的力量。有佛力加持,我们才会清净戒行。
故要作到:常念佛功德,戒行恒清净,精修无上道,广利诸众生。
辛2、问答修法分二
壬1、问修法 壬2、答念佛今初:问修法
经文:“世尊,当云何修?”
善生知道修念佛心的重要性,再一次请教佛:“世尊,具体怎样修念佛心”



壬2、答念佛分三
癸1、广观佛德 癸2、结会戒净 癸3、结在家胜今初:广观佛德分四
子1、如来有七胜事 子2、如来有十种德号子3、如来所行菩萨道 子4、佛有二净故胜
今初:如来有七胜事
经文:“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
释:这是具体修念佛心的方法,观察思维佛的功德,这就是修念佛心。善生向佛请教修念佛心的方法,佛就给介绍如来的殊胜功德,让其广观佛功德而修念佛心。
首先介绍佛的七种殊胜功德事业。先要了解佛功德,再观佛德而修念佛心。佛有七种殊胜的功德:一是佛的报身殊胜;二是佛的如法而住殊胜;三是佛的无上智殊胜;四是佛一切具足殊胜; 五是佛的修行功德殊胜;六是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殊胜;七是佛的究竟解脱殊胜。这是总说,接着佛一一分别解释这七种殊胜功德。
经文:“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 一一节力,敌万八千伊罗钵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 是名身胜。”
如来身体怎样个殊胜法呢?从佛的相貌来说:如来是“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在佛的殊胜相貌中,在外显而易见的有三十二种,称为三十二相;微细隐秘难见者有八十种,名八十随形



好,合称相好。如来这三十二相都是人类最圆满的殊胜外相。所以,从佛的相貌来说端严好看,无与伦比,这是佛身相上的殊胜; 从佛身体的力量来说,佛的身力勇健威猛。佛的一一节力,就能敌一万八千头伊罗钵那香象的力量。伊罗钵那香象是三十三天善见城里力量最大的一头象,这个香象的力量超过一般象的力量。但是佛的一节之力,能敌一万八千头香象合起来的力量,佛全身的力量有多大可想而知了,这是佛的身力殊胜。
佛的身相端严无比;佛的身力威猛有力。众生对佛的相好庄严德相乐见不厌,故名佛身殊胜。
经文:“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
怎样叫如法住胜呢?就是以真实性相之法而住叫如法住。什么是真实性相呢?就是如来自得大般涅槃之益,安住于真如实相之中,坐不动道场,复能从体起用以大慈悲之心怜悯一切;以无作妙力,救济一切;佛的神通、智慧、德能、力用能利益法界无量无边众生,此利就是解脱成佛之利。
佛的主要目的是度众生都成佛。所以,佛自己得到究竟解脱的大利益之后,他又能怜愍一切在苦海里迷惑的众生,而去救济、利益他们,让其都得到究竟解脱而成佛。成佛以后的事业就是救度众生,这就叫如法住殊胜。
经文:“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
什么是智胜呢?如来所具有的四无碍智功德,不是一切声



闻、缘觉二乘圣人所能及的。它殊胜无比,是名智胜。
解词:四无碍智——又名四无碍辨,四无碍解。即指如来四种自由自在而无所滞碍之理解能力(智解),及语言表达能力(辨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四无碍解;就语言表达能力言之,称为四无碍辨;又此为化度众生之法,又称为四化法。具体是:
第一、法无碍:就是善能诠表、领悟法之名句、文章并能决断无碍。即对一切法都能决断无碍。
第二、义无碍:就是精通于法所诠表之义理,并能决断无碍。第三、辞无碍:(又作词无碍)谓精通各种地方方言而能无
碍自在。就是什么样的话都能说,无论见什么人,都可用你所熟悉的语言而讲法。
第四、乐说无碍:(又名辨无碍)谓随顺正理而宣扬无碍。即为随顺对方之愿求而乐于为之巧说,故称乐说。就是众生有什么需求,佛就说什么法。
能将以上三种之智慧为众生乐说而无碍。
因为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讲法的时候,听的人都好像为自己而说,都能和自己的疑惑点对上号,这是佛的四无碍智力所加被的。因此,佛的这四无碍智是声闻、缘觉,二乘圣者所不能及的,故名智殊胜。
经文:“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
什么是具足胜呢?如来的一切妙行具足圆满;如来了断分段、



变易二种生死,成就了涅槃果德,法身慧命具足圆满;如来断尽了一切烦恼习气,无须持戒而戒行圆满具足;如来摧毁一切魔外, 树立起正法幢,正见不谬,具足圆满。所以如来正行、正命、正戒、正见这些都圆满具足,无丝毫欠缺,故称具足殊胜。
经文:“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
何谓行处胜?所谓行处指观行之处。即观心修行之对象称为行处。如来修空、无相、无愿三种三昧,及修九次第等观行,都是声闻、缘觉所不能及的名行处胜。
解词:(1)三三昧——何为三昧?即心体寂静,离于邪乱称为三昧。有漏定称为三三昧,无漏定就称为三解脱门。三三昧一共有三种:
①空三昧:修空观,就是观一切诸法悉皆空虚。为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四谛的每一谛里面有四种行相,四谛一共有十六种行相。这三昧与苦谛里面的空,无我这两种行相相应。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称为空三昧。
②无相三昧:即一切诸法皆无想念,亦不可见。灭谛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离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就是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名三有为相,)这一共十相。离开这十种相称为无相,为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这叫无相三昧。
③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无起三昧。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即无所得、无所求、无所悟之绝对之行。为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里面的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故视



道如船筏,必应舍之,能缘彼定故,得无愿之名。
(2)九次第定:又称无间禅。此为次第无间所修之九种定。指色界之四禅,无色界之四处,及灭受想定等九种禅定。依次自一定入于他定,故称次第定。
分别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此四种为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下来空处次第定,识处次第定,无所有处次第定,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及灭受想次第定, 叫做九次第定。
深心智慧利之行者,自试其心,从初禅心起进入二禅,不令
異念得入,乃至入灭受想定,止息一切心识是达禅定之至极。
经文:“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
云何不思议胜?所谓不思议就是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思就是心行处灭,即思想范围想不到的事情;不可议就是言语道断,即超越语言表达范围无法说出的事情,叫不可思议。就是佛所证的境界,非是他人所知境,亦非声闻缘觉所能及,故名不可思议胜。
如来所具有的六种神通,也不是声闻、缘觉二乘人所能及的。比如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这些功德,更是二乘人望尘莫及,故名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解词:六神通——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即是神妙莫测,无碍自在的六种智慧。指六种超越人间而自在无碍之力,即:



⑴神境智证通:又名身如意通、身通、神足通等。即是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之能力。就是自身能得变化不思议境界自在之通力。佛的身体可以随心所欲变化,故名神境智证通。
⑵天眼智证通:又名天眼通。得色界天眼根,能见微细色境, 对照外境无碍。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佛眼现量能见,故名天眼智证通。
⑶天耳智证通:得色界天耳根,听闻微细音声无碍。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之语言,及世间种种之音声。佛皆现量闻知,故名天耳智证通。
(4) 他心智证通:知他人心念而无碍。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之事。众生若干种心,佛皆知之,故名他心智证通。
⑸宿命智证通:又云:宿命住随念智证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之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对自身及众生往昔宿命及所做之事,佛皆能随念而知,故名宿命智证通。
(6) 漏尽智证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得诸漏断尽无碍之神通力,是三乘之极至。唯佛乃能圆满究竟,清净无碍。故名漏尽智证通。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并称为三明。
前五种通有的依有漏之禅定而得;有的依药力、咒力而得; 还有附得、报得、修得。故五种神通,外道、仙人亦能成就。
这里所说的智证通者,是各依无漏智慧而证得之通力,故和一般的五通不同,虽然名子相同而实质不同。
用药力、咒力所得之通是暂时的,是通三性的。(三性指善、



恶、无记)不是从内心所发。
鬼神附体所得之通,也是暂时的,也是通三性的。不是从内心所发。
业报所得之神通,也是暂时的,也通三性。是过去修的因, 今生感得具通之报体。亦不是从内心所发。
依有漏禅定修得之神通。在定则有,无定则失,亦通三性。但这是从自内心所发之神通。
佛的智证通,则是广大无边的;是随心所欲任运自在无碍的; 是恒常不变的;是纯善利他的。佛的神通,就好像人用自己手拿东西一样那么方便,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故名不可思议殊胜。
经文:“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是名解脱胜。”
什么是解脱胜呢?如来断除了烦恼障而得慧解脱;断除所知障而得俱解脱。如来具足二种解脱,断除二种障碍。永断一切烦恼习气种子,智、缘二事俱得任运自在,故名解脱殊胜。
子2、如来有十种德号
经文:“是故舍利弗于契经中,赞叹如来具七胜法。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
上面的七胜事,都是如来的殊胜之处,是佛所成就具备的智慧功德。只有了解佛的功德,才能真正的从内心生起念佛心。是故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于契经中,曾赞叹如来所具的七种殊胜功德法。如来从最初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开始,中途经过许多阶



位的修行,直到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 就是从庄严菩提的因地开始,“至解脱地”:就是成了佛的果地。即是从因地行菩萨道,到成就解脱的佛果。这样一路修来,其所修的一切功德,都超“胜于声闻、辟支佛等”功德。
声闻、缘觉是小乘圣人。他们已经出离六道轮回,已经解脱了生死缠缚,但却只是自己解脱,故称为小乘圣人。
佛从因地的发心,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直到最后成就佛果。从发心、修行、到证果都超过声闻、缘觉。为什么前面说,修悲心,发菩提心那么殊胜。一个在家人一旦发了菩提心, 整个天界都会大惊喜。作如是言:“我今已得人天之师”就是这个意思。发了菩提心,就是发了成佛的心。是故如来名“无上尊”。这是佛的第一个德号。
经文:“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皆悉为利诸众生故。如来正觉,发言无二,故名‘如来’。如往先佛,从庄严地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如来’。”
从佛修禅定来说,如来世尊修空三昧,灭定三昧、四禅、慈悲观、十二因缘,他修的这一切,其目的不是为了自己,都是为了利益众生。
如来修空三昧的时候,观一切万法都是空、无我和我所。深入这种禅定以后,直探空性本源,身心进入无我之境,真正体悟到无我和我所的真实谛理;他修灭定三昧。此为三界最高禅定, 深入这种禅定以后,能止息一切心识活动;四禅就是四禅天,是



有次第的四种禅定。佛修四禅,可以依次的进入四禅,也可以随心所欲的进入其中的一禅;佛修慈悲观。佛深入慈心三昧,遍缘法界无量的众生,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拔苦与乐,利益救度无量无边众生;佛修十二因缘,顺观生死流清清楚楚观见众生流转在六道受苦,生死不断。逆观还灭门,也清清楚楚观见缘觉圣人,斩断生死流,成就圣道。佛高屋建瓴修这些三昧,为利众生寻声救苦。佛的这种智慧徳能就有能力利益众生。
如来是正等觉,不偏不邪无错谬,说出来的话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对都是宇宙的真实谛理,是放之法界时空而皆准的真理。是故名为“如来”;再一个是,过去一切诸佛都是从发了菩提心开始,经过行菩萨道庄严菩提,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诸佛都是乘真如实相利益众生而来。故名“如来”。这是佛的第二个徳号。
经文:“具足获得微妙正法,名‘阿罗呵’能受一切人天供养,名‘阿罗呵’”。
‘阿罗呵’意译为应供,能接受人天的供养叫应供。如上所述,如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具足获得微妙正法,以此功德名“阿罗呵”;堪能接受一切人天的供养。他有这个德能,以此力用故名“阿罗呵”。也叫“应供”,这是佛的第三个徳号
经文:“觉了二谛:世谛、真谛,名‘三藐三佛陀’”。解词:二谛——即真谛和俗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之真理。
俗谛:又叫世谛,即世间之真理。



“三藐三佛陀”意译为正遍知。如来觉悟了二谛之理。对于世间的真理,即万法生灭变化之理,佛完全具足了知;对于出世间的胜义真谛,佛完全具足证知。证知就是他的亲证,不是听别人说。佛是过来人,佛法的修行最终要达到证知,而不是仅仅了解。若不证悟只能是一门知识。只有通过修行证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那是佛说的,不是你自己的。佛对世出世间的一切真理完全具足证知。所以叫做“三藐三佛陀”。又名“正遍知”这是佛的第四个德号。
经文:“修持净戒,具足三明,名‘明行足’”。
佛通过清净戒律的行持,修行得到了三明。三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就是六神通里面的天眼通、宿命通和漏尽通,也叫明。明就是光明、能看见的意思。比喻在黑暗中能看见东西。我们现在就在黑暗当中,什么也看不见。佛的天眼明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他天眼顿彻微细的净色物质,什么紫外线、红外线,佛天眼都能观的清清楚楚;就时间上来说,生从何来,死向何去,我们在黑暗中不知道。佛的宿命明对每个众生无始劫来,生此死彼都清清楚楚;漏尽明就是断尽了一切烦恼习气得到之光明。我们现在被烦恼束缚,所以才流转生死。佛超九界而独尊,漏尽明为佛独具。佛修持净戒,具足三明,所以叫“明行足”。这是佛的第五个德号。
经文:“更不复生诸有之中,故名‘善逝’”。
诸有,就是六道轮回。凡夫众生这一段生死完结后,不知道自己会生在哪里去?都在六道里面继续轮转。佛成就了无上的正



等正觉,具足了许多殊胜功德,佛永远不会再入六道轮回中流转了。佛再来世间就是有备而来。他自己成就了正等觉,断除了六道生死苦轮,但是为了众生需要,佛来世间是一种示现。佛用他的神通道力,想怎样来就怎样来,想怎样走就怎样走,他在世间的示现是自由自在的。佛在出生前,首先观察因缘在哪里,再是选择好父母亲,然后来投胎。我们没有办法选择,由业力牵引而投胎。佛永远在寂灭的涅槃境界里面,他的示现只是化身而已。所以佛永远不会再轮转六道,佛离开世间只是化身回归涅槃境界,故名“善逝”。这是佛的第六个德号。
了解佛这些名号功德,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认清佛的名号功德就是一种很大的加持力。学佛就要和佛建立感情,把世间这种情染要慢慢断掉。世间的感情是六道轮回染污的感情,和佛建立的感情是出世成佛的感情。这样修念佛心,我们的心和佛就会越来越近,就能将佛的功德溶入在自己的内心当中。慢慢将这凡夫心,变成菩萨心,再变成佛的心,也就不会在六道流转了。
经文:“知二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名‘世间解’”。解词:二世界——也叫二种世间,即有情世间和器世间。
世者:谓有为法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迁流。是时间上的迁流。
间者:就是事事物物之间隔。是空间上的间隔。合起来叫做世间,即一切的时空称为世间,又名世界。总别为二:
1、有情世间:又名众生世界。即是五蕴假合而有情识的这些众生,有鬼、畜、人、天等之差别。就是众生这假合的五蕴之身:



生成人的五蕴身,就是人的世间;生成鬼的五蕴身,生活界限就是鬼的世间;包括天道、地狱道等六道众生,这等等的差别相, 统称为有情世间。
2、器世间:又名国土世界。因地、水、火、风四大聚集而成为山河大地,有了我们的国土,有了我们的家园、屋室等等,以容受有情者安住之环境,称为器世间。就是说在这种环境下,有情众生才能生存。
有情世间为有情之正报,即众生的报体本身。器世间为有情之依报,即众生依之而生存的环境,这是两种世间。
佛具足了知人、天、鬼、畜等各道有情众生的流转变化,和有情所依赖生存的各种环境。佛对六道众生这二种世间的一切情况,完全清清楚楚的了知。他们各自的习性、爱好、苦乐、美丑,以及各种生存环境好坏优劣等,佛都现量见知了解。故名“世间解”。这是佛第七个德号。
经文:“善知方便,调伏众生,名‘调御丈夫’”。
从教化众生这一方面来说。佛能随着众生的根性,欲乐,用权巧方便的方法去调伏。因为佛对众生的一切事了了明知,众生的每一个念头,佛都清清楚楚的知道。所以佛才能根据有情不同的根性,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欲乐,用恰到好处的方法调御众生。让其舍邪归正,启迷开悟,令得解脱。故名“调御丈夫”。这是佛的第八个德号。
经文:“能令众生,不生怖畏,方便教化,离苦受乐,是名‘天人师’”。



佛有这个能力,能让六道众生离开怖畏。比如说地狱众生在受苦的时候,只要他能想起念一声佛,地狱那种痛苦境界马上就会消失。关键是众生记不起念佛,才受那种苦。人世间有几个人能知道念佛呢?即是学佛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之内,心里能想起念佛的能占多少时间?唯有自己清楚。大多是想世间的事情,整天在烦恼当中浪费自己的生命之光,把难得的人身就这样空耗掉了。大多数就会把佛忘掉,佛能令六道众生离于怖畏,关键要众生想起念佛,所以必须修念佛心。
佛又能善巧方便的教化六道众生。应机施教让众生离苦得乐,佛的大慈悲心不舍一个众生。再恶的众生佛都能平等对待, 只要有缘你在地狱去,佛会跟着度你;你在畜生道,佛也跟着你; 你在人道佛还跟着你,就等待机缘抓紧时机教化,让你启迷开悟。佛这样善巧方便教化众生离苦得乐,是天上人间六道众生的大导师,故名“天人师”。这是佛的第九个德号。
经文:“知一切法,及一切行,故名为‘佛’”。
佛:译为觉者,觉悟了的人就是佛。如来自己觉悟世出世间一切法,能知法界众生一切行;能知能觉,这是大觉悟。不但自己能知能觉,而且让众生也能知能觉,最后都能成佛,佛有觉他的能力;佛能知、能觉、能教化法界众生之行,都达到究竟圆满的境地。故称为“佛”。这是佛的第十个德号。
经文:“能破四魔,名‘婆伽婆’”。
解词:四魔——指夺取人之身命及慧命的四种魔。
(1) 蕴魔:蕴,就是五蕴,也叫五阴,就是五种元素组成的



这个身体,能蕴藏覆盖妙明真性,叫蕴魔,又名五阴魔。
我人这个身体就是一个魔,这色、受、想、行、识聚集而成的五蕴身,就是生死苦果。叫做五阴魔,也叫蕴魔。有了这五蕴身就决定着生、老、病、死、爱别离等八苦交煎,就会在这身体上反映出来,就要受这个苦。这个身体有生就有死,这叫分段生死。这种生死法能夺取众生的慧命。
我们生为人,就有人的五蕴身,人一生的寿命结束以后,这就是一段生死。下一段比如说生为一个畜生,就是畜生的五蕴身,也是一段。乃至天人、地狱、饿鬼等六道中,不断地变换这个五蕴身。所以这个五蕴身就是一种魔,这种魔会夺取慧命。为了这个五蕴身,会造下许多的业,而使慧命失去。这种能夺取慧命的生死法,名蕴魔。
(2) 烦恼魔:也叫欲魔。欲望就是一种魔,欲望越高魔越厉害。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是六种根本烦恼,细说恼乱我们身心的有百八烦恼。但都是从这根本烦恼当中而派生出来的。这一切能恼乱众生的心神,夺取慧命,使其不能成就菩提,故名烦恼魔。
(3) 死魔:能令众生四大分散,夭丧殒没,而使修行人无法延续慧命。
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坚者为地、湿者为水、暖者为火、动者为风。有内四大、外四大。身内四大,在人临死的时候,就会分离,身体就死亡殒没了。对修行者而言,就是一种最大的伤害。小的时候不明白修行,由于过去生的善根,随着



自己的因缘成熟,慢慢知道修行了,已经一半时间过去了。真正想下功夫修行的时候生命到头了,死魔来了。使人无法再延续修行,这就断了修行人的慧命,下一段生死又不知去哪里?菩萨再来都有隔阴之迷啊!再又能碰到修行的因缘,是很难很难的事, 故称为死魔。
(4) 天子魔:又称他化自在天子魔、天魔。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憎嫉贤圣法。天魔最反对人修贤圣法,你越喜欢五欲他越高兴。你如果修佛法他就反对,会作种种的扰乱事,令修行人不能成就出世善根。
释:蕴魔、烦恼魔和死魔这三种属于内魔。就是众生身心内之魔障。天魔属于外魔,就是身心外之魔障,合称四魔。如来破除了这四种魔的干扰,成就了无上的佛果。故名“婆伽婆”,又名“婆伽梵”,意为“世尊”。
世尊,即世间独尊称为世尊。就是富有众德,众祐、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具足这些功德为世所尊,所以称为“世尊”。亦即“无上尊”。
了解佛的十种德号,以德称名,这样念这一句佛号,就包含了佛的所有功德。佛佛道同,凡是成佛者这些功德名号都具足。这样修念佛心,去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里面,佛的一切功德你就都接受过来了,可见念佛的功德是多么殊胜的。因此这一句佛号不是随便能念的,念了以后就有很大的功德,所以我们要明理念佛,功德无量。
子3、如来所行菩萨道



释:这是如来往昔行菩萨道的心路历程。这里佛讲了他往昔行菩萨道的殊胜心行功德,这是成功者走过的路。我们现在要修念佛心,就要思维、观修进去。观修佛德,除了前面观修佛的七胜事、十种德号功德以外。还要观佛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经文:“复观如来行戒、定、慧,为益众生。”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修行成佛的总纲领。修行者以戒定慧三学而修,自己可以在佛法中得到殊胜的利益。如来行戒、定、慧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从发心上就没有一点私心。具体做法是: 经文:“又于无量无数世中,怨亲等利,无有差别,悉断一
切无量烦恼。”
“无量无数世中”。无量,表示时间无量;无数,表示生生世世无数。说明在无量漫长的时间里,在经过无数的生死中,为了利益众生,佛始终如一的这样行菩萨道。
怎样做呢?他“怨亲等利,无有差别”的去利益一切众生。无量无数,说明时间的长。怨亲平等,说明如来在利益众生方面, 能长时间的坚持,没有分别的这样去利益众生。让众生得到什么利益呢?让这些众生“悉断一切无量烦恼”。因为众生有无量的烦恼,才会在六道里面受无量的苦。如来让他们完全断除了一切无量的烦恼,这就是让众生得到离苦得乐的大利益。四宏誓愿里面有个“烦恼无尽誓愿断”,要断除烦恼。佛不但完全断除了一切烦恼,而且教化众生也断除一切无量烦恼。
经文:“一一皆知,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



具体到一个人,一个烦恼怎样做呢?佛的智慧对他所度的这无量无边的众生,每一个众生“一一皆知”其烦恼根源。在佛的档案里边对每一个众生,生生世世都记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佛的智慧功德不可思议。不管哪一个众生,你的烦恼自己有时还不知道的那么清楚,在佛那里对你的烦恼知道的清清楚楚;对六道里面每一位众生的烦恼,佛都知道。你在地狱受苦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受苦,佛知道;你为什么生在畜生道自己不知道,但是佛都知道。佛对每一个众生,一一皆知他的烦恼根源。佛有能力救度利益每一个众生,佛有慈悲心愿意利益救度每一个众生。佛观众生都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他从来不舍一个众生。
“一一众生为一烦恼”。甚至为了帮助断除一个众生的一个烦恼,佛都会于“无量世中,受大苦恼”。比方说佛要帮助一个众生断除他的一个烦恼,佛会在无量世中,受多大的苦恼,也不舍离这个众生去救度他。就为了断除这个众生一个烦恼,佛会生生世世跟着他,你生在哪里,佛跟在哪里。就为了帮助断除你这一个烦恼,就是受再大的苦恼,他都会这样去做。所以千万不敢轻视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谁知道哪一位是佛跟来度你的,要观众生如佛,即得佛加持。
经文:“如来世尊为众生故,难施能施,难忍能忍。”
佛具体怎样做呢?如来为了利益众生,只要你需要,再难布施的他能布施给你。佛外财可以舍去国城妻子,内财可以舍去头目脑髓。而且很欢喜的给你,佛能做到“难施能施”。佛为了救度你,即就是遇到再困难的事情,再恶劣的环境,再难堪的局面,



受多大的委屈,佛都能忍下来,而且佛是安忍,不是怀着烦恼心去忍。他是一种欢喜的忍,因为他看透了世间,认清了世间,了解众生的各种心理,他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佛能做到“难忍能忍”。从而我们可见到,佛救度众生的这种悲心,佛的这种不可思议的愿力,佛这种慈悲的菩萨行,大大超过世间父母对儿女的关心。如是观佛功德,真的佛恩难报啊!佛对我们有不可思议的恩德,这不是凡夫众生能想象到的,学佛人一定要有报佛恩的思想。要报恩就要做一个真佛子,就要依教奉行。要观佛功德修念佛心,清净的去持戒,这就是在报佛恩。
子4、佛有二净故胜
经文:“佛有二净:一、庄严净,二、果报净。如是二净因缘力故,从初十十,至后十十,无有人天能说其过。如是具足八万音声,众生闻之,不生厌离。以是因缘,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
释:最后总结说,佛从修因证果都是清净的。故说佛有两种清净,第一是“庄严净”,第二是“果报净”。佛从发菩提心修因开始,在庄严菩提的这一切过程中,都是清净的。发心是清净的、修行是清净的,这是因净。故名庄严净;第二是成就无上的佛果也是清净的,这是果报净。因净、果净,故佛有殊胜的功德力。
因和果都是清净的,正因为有“如是二净因缘力故”。所以“从初十十”佛从开始行十善、修十波罗密就是初十十。即是修因的开始,十善法是生天之因,是佛法的根本,是成佛的基础; 修十波罗密,是菩萨到达大涅槃所必备之十种胜行。



即:1、施波罗蜜,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2、戒波罗蜜,持戒而常自省。
3、忍波罗蜜,忍耐迫害。
4、精进波罗蜜,精励进修而不懈怠。
5、禅波罗蜜,摄持內意,使心安定。
6、般若波罗蜜,开真实之智慧,晓了诸法实相。
7、方便波罗蜜,以种种间接方法,启发其智慧。
8、愿波罗蜜,常持愿心,并付诸实践。
9、力波罗蜜,培养实践善行,判别真伪之能力。
10、智波罗蜜,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
菩萨在因地以十善、十波罗蜜成就自己,果地以十善、十波罗蜜利益众生。直“到后十十”成就佛的十种德号,具足佛的十力功德。这一切的全过程“无有人天能说其过”。从因到果都是清净的,所以没有人天能看到佛的过失,也没有人天能说佛的过失。因为佛是完人,本来就没有过失可说。故称佛为一切智人。
正因为如此“如来具足八万音声”。这比喻如来的音声无量无边,用八万作为一个数字。如来音声无量无边,因为众生无量, 如来的音声也是无量。凡是“众生闻之”众生闻到到佛的音声以后,都会生欢喜心,“不生厌离”心,因为佛的音声有这种摄受力。“以是因缘”故说“如来出胜一切声闻、辟支佛等”。
诠论:佛主要是要让学人发心求佛菩提。当成佛以后,上面说的这一切功德,自己就能具足。你就有能力真正的去救度众生, 才能满你所发的菩提大愿。



通过观佛这种种的殊胜功德,可以看出,佛的慈悲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佛在常寂光净土当中如法而住,佛的这些神通道力,时时刻刻的护着我们,学佛的人确实要感佛恩。佛如法住就是利益众生,如来自己得到利益以后,能怜愍救济利益无量众生,这叫如法住。他住在常寂光净土里面,怜愍利益一切众生。
这样说来,我们在五浊恶世颠倒而行,佛无时无刻不在关照着我们。只等我们觉醒,只等我们回头。佛佛道同,阿弥陀佛也是这样。阿弥陀佛的慈光,阿弥陀佛的金手时时等待着接引我们。所以我们要好好念佛,观想佛的功德,称念佛的万德洪名。阿弥陀佛的名号里面,就包含了佛的一切无量功德。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修念佛心,才能清净的持戒,遇到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才不会被外境所转,这叫念佛的功德。
这里讲了这么多佛的殊胜功德,又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在弥陀经里面,佛专门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说明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功德,更是不可思议。以我们不可思议之心,去念不可思议之名号,就能获得不可思议之殊胜利益。这一切都是佛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只要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愿成佛,只要我们能坚持念佛,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我们都会得到。
为什么念佛生到极乐世界,会成为不退菩萨?这全靠佛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力量。末法时期的我们,业力深重,靠自己修,你能有多大的神通道力?一点没有。只要诚心念佛,全部靠佛这不可思议的神通道力加被,来接引我们,使我们在极乐世界,成为不退转菩萨。一个凡夫念佛突然能生到极乐世界,就成为不退转



菩萨,这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只有佛知道这里面的深层奥秘,凡夫众生不知道,但只要你相信,绝对能成就。
要有信心:“相信因果相信魔,相信自己相信佛,相信此世是虚幻,相信涅槃到彼岸。”
这些都要相信,为什么相信因果相信魔?相信因果大家都知道,这个世间有因有果你要相信。要相信有那四种魔,现在我们就被魔控制着,哪一个人不在生死里面?我们都有这五蕴之身, 受这个蕴魔的控制;我们都在生死里面,受死魔的控制;我们都在烦恼当中,受着烦恼魔的控制;当你修行稍微有点功夫,天魔就会扰乱。这四魔把我们控制的死死的,所以我们要相信这四魔的干扰。必须要相信,不要以为这是正常的,我们受着魔的恼害赶快要逃离。
而且要相信自己,要相信佛。相信自己就不轻己身,相信我自己也能成佛,因为我那不灭的自性和佛是一样的。而且要相信有十方一切诸佛,相信阿弥陀佛。相信这些是成就了的佛,相信自己是未成就的佛,只要好好修行绝对能成佛,这都需要我们相信。而且要相信,我们现在所处世间的虚幻,认不清这个世间的
虚幻,你就不想离开这个世间。要深观生死过患,这世间是虚幻的、是生死苦海、是火宅、是牢狱,故要看到这世间的虚幻。
再要相信涅槃能到彼岸。因为佛已经成就了,达到了这个标准,我们自己如果按佛说的去做,每一个众生都能达到,所以要相信涅槃到彼岸。这四句话让我们建立信心,进了佛门如果不相信,不认清自身、不认清虚幻的世间、不了解佛的功德、不认清



魔对我们的干扰、还不知涅槃到彼岸永久的快乐功德。学佛就生不起信心。只要相信、认清这一点对我们来说,今生就会很自在的度过短短的几十年,抓紧这一闪即逝的人生时光,用有限的生命,成就自己无量的道业,这都要建立在信心上面。
癸2、结会戒净
经文:“善男子,若人受持优婆塞戒,欲净戒者,当作如是修念佛心。若修念佛,是人则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 贪、嗔、痴断,具足成就一切善法。
释:佛讲了前面种种功德以后,最后作一个总结,说明修念佛心自己所获得的利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如果有人受持优婆塞戒,要想清净持戒,应当作如上面所说的这样,观想佛的功德,修念佛心。若能如法修念佛心,这人就能远离内外诸恶、不净之境缘,就不会被恶境界所转。就会增长慈悲和智慧,慈悲心增长就可以利益一切众生,智慧增长,就会断除贪嗔痴一切烦恼。就会像佛一样,具足成就一切善法。这都是修念佛心,持清净戒给自己带来的功德利益。
哪一个人不想得到利益呢?在佛门里面都想得到利益,但仅仅是一种想法。如果真正这样作的话,这种想法才能变成真正的结果,你就能得到这种利益。如果不这样作,想归想,你得不到利益。所以要修行学佛,就要照佛说的去作,就要发菩提心,要行菩萨道。只有这样作才能真正得到佛说的这一切利益。现在很多人念佛,得不到的原因就是自己没有去依教奉行,甚至信心都还不坚固。想要得到佛法的利益,怎么可能呢?



癸3、结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念佛心,是不为难,在家修集,是乃为难,何以 故?在家之人 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这是总结在家修行的殊胜。这里说明要修念佛心这一法, 出家人不太难;在家人要修是很难的。原因就是在家人有许多的恶因缘所缠绕,所以说很难。
总结:这一品教修止恶之法,就是“修念佛心”。这里所说的念佛就是忆念佛的功德。经常观想佛的功德,会慢慢将凡夫心变成佛心。如果常想世间之事,那只能增加烦恼。
佛的戒律主要讲止恶行善。止恶,在戒律里叫止持。一切恶法不作,我们就在持戒;行善,在戒律里叫作持。一切善法积极的去作,就在持戒。反过来说恶法不止,这就是犯戒,戒律里叫作犯;善法停止不作,这也是犯戒,戒律里叫止犯。
在《净戒品》里佛让广行善法,从闻思修当中产生善法,特别强调从修生善的殊胜。这样就能持戒清净;这一品佛教给我们要离开内外诸恶,不净因缘的修行方法。即止恶之法。就是修念佛心,能止内外恶,不净因缘。修念佛心的方法就是观佛功德, 这样可以增长悲慧而止恶生善,也就能持戒清净。
所以真正要持好戒,就必须要修念佛心;要修念佛心必须要观佛的功德。内心经常忆佛念佛,就会对佛产生信心;才会想着希求解脱;就会厌离这虚幻不实的世间;当然也就能持好戒了。内心没有这种认知功夫,持戒就很难。如果具足这种信念依教而



行,持戒也不是一件难事。
修念佛心的具体方法,就是观佛功德。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是称佛名号,这两者是一个道理。佛让我们观佛功德,了解佛功德以后,用这种心再念阿弥陀佛,那感受会截然不同。口念阿弥陀佛,心想佛的功德相好,心口如一,这才是真正的念佛法门。佛佛道同,功德都是一样的,而且阿弥陀佛称为佛中之王。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了极乐世界。他是为我们发的愿,为我们成就的极乐世界,为我们设置的这个万德洪名。念佛的这种方法,也是为最苦难的众生所施设的。因为苦难的凡夫众生,就需要念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来加持,才能得到解脱,我们自己没有能力。这都要建立在了解佛功德的基础上,这样念佛才起大作用。所以净土法门就是在修念佛心,不但要念释迦佛的功德,而且要念阿弥陀佛的殊胜功德。明白阿弥陀佛的功德,知道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才相信佛有这种能力能接引我们,这样才愿意去。不念佛的功德,对佛的能力就会有怀疑,会用凡夫心去推佛智,这就是一种障碍。只要经常念佛功德,了解佛不可思议的功德以后,念佛的信心会油然而生,三资粮中就具足了信心资粮。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都浓缩在这句名号里面。经常念阿弥陀佛名号,也能离开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也能清净持戒。所以念阿弥陀佛就是持戒。佛让修念佛心,是清净持戒最好的一个方法。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宗分
供养三宝品第十七



















七五五

庚3、供养三宝分四
辛1、三宝福田 辛2、供养住持三宝辛3、示供养利益 辛4、结在家胜
今初:三宝福田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复当云何供养三宝?”
“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 三、贫穷田。报恩田者,所谓父母、师长、和上。功德田者,从得暖法,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贫穷田者,一切穷苦困厄之人。
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法亦如是, 是二种田。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释:学佛以后就要勤修供养,究竟怎样供养三宝呢?佛在这一品里面具体讲了供养三宝的方法。以正确的方法供养三宝,以正确的心态供养三宝。就能得到佛法的大利益,会给自己种下福田。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前面学了怎样能持好戒。在作持行善方面,佛讲了七十条行法;在止持息恶方面,佛让修念佛心,清净诸恶因缘。受了戒以后怎样持戒?怎样是止恶行善?佛都作了详细的开示。修念佛心具体是观修佛功德。观如来的七胜事和十种名号功德;又有无量劫不舍一个众生,行菩萨道利生的功德;佛从发



心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行因证果的清净功德。这样经常观佛功德,便能息除恶缘清净持戒。
在此基础上还要广修供养,给自己积聚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接着善生向佛请问,菩萨在受了优婆塞戒以后,当怎样供养三宝呢?佛首先辨明三种福田的相貌优劣,再说明三宝福田的殊胜,而勤修供养。对三宝福田的殊胜不了解,劝修供养三宝,又会形成迷信。只有认清三宝福田殊胜功德,你才能发自内心的去供养三宝。
佛说世间一共有三种福田:一是报恩田,二是功德田,三是贫穷田。
1、报恩田:就是对我们有恩之人,供养他们就会得到福报, 这叫报恩田。父母、师长、和上。这都是对我们有恩之人。
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在这个世间父母之恩德报不完。佛在经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走七圈,都报不完父母之恩。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报恩田。
师长对我们有教导之恩。他们教育我们成才,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世间的一切生活技艺。这些师长对我们有大恩,也是我们的报恩田。
和尚对我们有增长慧命之恩。和尚就是亲教师。进入佛门以后,和上教我们归依三宝,修学佛法。使我们启迷开悟,走向解脱。和上也是我们的报恩田。
这些人都对我们有恩。父母成就了我们的生命;师长教会了我们生活的知识。和上成就了我们的法身慧命。对这些有恩之人



要有报恩心。如果能真心实意,至诚恭敬的去供养,这就是在报恩的田地里播种下了善法种子,可以增长我们的福报,所以叫报恩田。
在这些人跟前修供养,是给自己种福田。孝顺父母,就是给自己种福田。孝顺父母本身就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义务,同时也在给自己种福田。故孝顺父母能得双层利益。在父母的报恩田地里,播种下了善法的种子,就能增长自己的福报。福报增长就是你干什么都会赚到钱,这就是福报。哪一个人不想得福报?父母就是福报的发源地。我们一定要好好去供养这些人,给自己修福报。
2、功德田,功德田就是修行有功德之人。在这些人跟前修供养,可以给自己种福田。
什么是功德田呢?这就是最初凡夫的修行,从刚得到暖法开始,一直到三贤四圣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果,这其间一切的修行者,都是功德田。供养这些修行人,就可以在功德田里,给自己播种下善法的种子,增长功德智慧。
解词:(1)三贤——在修行的位次里面,三贤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合之三种修行阶位,叫三贤位。有小乘三贤位和大乘三贤位的不同。
小乘三贤位又叫做外凡位。就是修有漏善根的三种阶位,第一是五停心观位,第二是别相念住位,第三是总相念住位。
修五停心观位:就是以五停心观法抑止贪、嗔、痴、我见, 散乱等心之五种阶位。于此阶位修不净观以对治贪欲,修慈悲观



以对治嗔恚,修缘起观以对治愚痴,修界分别观以对治我执,修数息观以对治散乱。调和息止惑障,次第进入圣位,叫五停心观位。
别相念住位:这是一面在观身、受、心、法之不净,苦、无常、无我之自相,同时观无常、苦、空、无我之共相。身、受、心、法又叫四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就是修观自体的这些不净。分别观修自体这种苦、无常、无我之不净自相,叫别相念住位。
总相念住位:就是总观四念住之无常、苦、空、无我之共相之位。
前面是以四念住对自身的别观。观察我人身体从里到外都是不净的,而渐离对身体的贪爱;观察我人的这些感受都是苦的, 没有快乐可言;观察我人的心是无常变化的,不可相信这个妄心; 观察从身到心一切诸法没有一个我,而破除对我的执着。
这里是总体观察四念住的特性,都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它们的共相。即是我们这个身体的共同特征,也是我们这个世间的共同特征。从而破除对我的执着,和对这个世间的贪恋。以上是小乘的三贤位。
大乘的三贤位,又作三十心。指的是十地以前的菩萨,其阶位有三阶十心之别,一者、十住位。会理之心,安住不动。二者、十行位。行此行,则能进趣于果。三者、十回向位。回因向果称为回向。十信位称为“外凡”,此大乘三贤位称为“内凡”。
(2)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



(3)四善根位——小乘修法三贤位和四善根位加起来合称七方便。又称七加行位。小乘三贤位称为“外凡”,四善根位称为“内凡”。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十六行相,以达无漏圣位之四种阶位。
①暖位:又名暖法。系以光明之暖性为譬喻,此位可烧除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并以此位观三界之四谛,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观慧。修至此位,即使退却而断善根,造恶业,乃至堕入恶趣。最终必得圣道而进入涅槃。说明修行好像钻木取火一样,刚刚有点热度,故名“暖位”。
②顶位:又名顶法。于动摇不安定之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绝顶位,乃不进则退之境界,于此修四谛十六行相。修至此位, 即便退堕地狱,亦不至于断善根。故名“顶位”。
③忍位:又作忍法。为确认四谛之理,善根已定,不再动摇之位。修至此位,不再堕落恶趣。就是确定认可四谛真理,忍可于心故名“忍法”。
④世第一法位:为有漏世间法中,能生最上善根之位。此位观修欲界苦谛下之一行相,于次一刹那入见道位,而成为圣者。名世第一法位。
佛这里讲从最初凡夫的修行刚得到暖法开始,到大小乘的三贤诸圣,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这中间一切的修行,都是功德田。供养这些修行人,可以在功德田里给自己播下善法种子,增长功德智慧。
3、贫穷田,就是世间一切贫穷、困苦、有难之人。给于这些



人布施、救济,可以给自己在贫穷田里播下善法种子,增长自己的慈悲心。修行要有慈悲心,在贫穷田里可以培养慈悲心,增长自己的福报。以上是世间福田,略分就这三类。
了解世间福田以后,再看三宝福田在这三类福田里所占的比重。佛说:“如来世尊是二种福田:一、报恩田,二、功德田”。如来世尊具足了两种福田:一是报恩田,因为佛出世以后,开示出了宇宙的真相。佛教导我们离苦得乐,解救我们出离苦海,增长我们的法身慧命,是我们的法身父母。如果佛不出世,众生就不知道六道轮回之苦,更不知道出离;就不知道因果报应之理, 更不怕造业受报。佛对我们有大恩德,比父母的恩德还要大,故为报恩田。又佛无量劫修行直至成佛,积聚无量的功德法财,佛也是一个高能量的大功德田。
如来世尊具足两种福田,众生供养佛,就等于在这两块肥沃的田地里同时下种。同时增长善法功德,增长福报资粮。
‘法亦如是,是二种田’。“法”是佛金口所说,也是两种福田。佛法指引我们破除烦恼,出离轮回,成就解脱。使我们离苦得乐,就是我们的恩田;佛法可以指导我们正确的修行,成就解脱功德。故也是功德田。所以法也具足这二种福田,如果能供养法,也就等于在这两种福田里同时下种,同时增长善法功德。
“众僧三种:一、报恩田,二、功德田,三、贫穷田”。
众僧,这里指的是僧团,不是一个出家人。四个人以上在一块和合共修的出家人,为一个僧团。这个僧团就具足报恩田、功德田和贫穷田三种福田。



有出家僧人,可以给我们归依、受戒;教导我们学佛、修行, 成就我们法身慧命。对我们有恩,故为报恩田;出家僧人在一块和合修道,成就自己的功德法财,故为功德田;出家僧人依照佛制以乞食自活,叫乞士。就是上乞佛法以滋养慧命,下乞饮食以滋养身命,不蓄钱财,称为贫僧,故为贫穷田。出家人是身贫道不贫,身贫就是贫穷田;道不贫就是功德田;作教化利益众生的事业就是报恩田。给出家僧人供养,就等于在这三种福田里面同时下种。成就自己的报恩善法、又增长自己的功德善法、又培养慈悲心善法。
“以是因缘,菩萨已受优婆塞戒,应当至心勤供养三宝。”
这里讲了供养三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是殊胜因缘。已经受了优婆塞戒的菩萨,就应当以至诚心、恭敬心、报恩心、慈悲心精勤供养三宝,为自己修福报,种福田。明白了三宝是良福田这个道理,佛劝勉我们,在三宝这块肥沃的田地里,要勤修供养。
辛2、供养住持三宝分二
壬1、广明佛宝 壬2、明显法僧今初:广明佛宝分二
癸1、建供塔像 癸2、敬赞佛德今初:建供塔像分二
子1、广明供养 子2、塔像供养今初:广明供养分五 (重点复习12)
丑1、供养对象 丑2、在无塔像处修供养之法



丑3、供养心态 丑4、供养之量 丑5、至心为要今初:供养对象
经文:“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塔庙。”
解词:法藏——法:是法性,教法之义。藏:是含藏之义,又称为佛法藏、如来藏。意指佛陀所说之教法,以教法含藏多义, 故称法藏。如来藏中含摄无量之妙德,故称如来藏。
释:这一段是总说。佛告善生,如来即是含摄无量妙德之法藏。如来所说教法包含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能让众生出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是众生的良福田。是故有智之人应当以至诚心,经常勤修供养。
供养对象无论是佛在世的应化生身;还是佛灭度后的真身舍利;或者各种各样的佛像;或是供奉佛宝的塔庙圣地。在这些对境面前,以至诚恭敬的心去修供养,就是供养佛宝。
佛是一切众生的良福田,众生应该恭敬供养,给自己种福田。但从供养对象来说,人往往有分别。佛在世的时候觉得是真正的供养佛,灭度以后好像见不上佛了,对于佛像,心就会次一点。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从供养对象来说,供养生身或者灭身。佛在世就是“生身”;佛灭度以后留下的舍利就是“灭身”;或者供养佛的“形像”即佛像;或者供养佛的“塔庙”,就是佛教寺院庙宇。供养这一切都是供养佛宝,是没有分别的。关键是看供养的心如何?有智之人,在这些地方,应该以“至心”就是至诚心; “勤心”就是精进心,经常供养佛宝。



丑2、在无塔像处修供养之法
经文:“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常常系念,尊重赞叹;若自力作,若劝人作,见人作时,心生欢喜;如其自有功德力者,要当广教众多之人,而共作之。”
释:“若于空野无塔像处”,就是从来没有佛塔、佛寺、也没有庙宇的地方。内心要“常常系念”于佛,口里要经常“尊重赞叹”佛的功德,赞叹佛德也是给自己种福田。在没有佛塔像的空野处,如果因缘具足,要作建佛塔像的事情。若需要建的时候, 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力作”;如果自己没有能力,可劝其他人建供塔庙,这叫“劝人作”;或者自己无力作,又无法劝他人作,但能“见人作时,心生欢喜”,他建庙让大家作供养,修福, 这是见作随喜;如果自己有这种能力。有钱,也有号召力,有很大的“功德力”,可以“广教众多之人”一起来做这个功德事情, 发动大众“而共作之”。以上的这些若自作、若教他作、若见作随喜,都是为自己修供养、种福田。功德都一样,同等的心,得同等的利益。
在没有塔像的地方都要这样发心。说明不管哪里建庙,就是在供养三宝,建庙就是给自己种福田,都有很大的功德。要随喜功德,别人做善事你内心一定要欢喜,内心的这种欢喜就是随喜功德。如果内心不欢喜,嘴上说随喜功德,你这种随喜功德是假的。如果看见别人作善事,你内心真正的能随喜赞叹,这种随喜赞叹才是真的,你自己也能获得随喜的利益。佛法的修学全凭是心,就看你心里如何想。



丑3、供养心态
经文:“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凡所供养,不使人作,不为胜他,作时不悔,心中愁恼,合掌赞叹,恭敬尊重。”
释:正确的心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从发心开始。要有正确的发心,这是原动力。发心正确,后面所做的一切事情就会正确。发心不正后面所作都会不正。这里讲的是正确发心供养的心行,就是一种心理行相。
“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修供养的功德是内心的至诚,而不是外相上的大小多少,也不是东西的好坏贵贱。以至诚心修供养以后,不要轻视自己。不要因为供养的东西少,或者不是上好的东西,而对己作轻想。不要轻视自己的供养,因为都是三宝,这一点功德是相同的。要想自己这种供养,也是有无量的功德,因为你的发心是正确的。
“于三宝所,亦应如是”。或者好不容易建了个小庙,看上去没有那么庄严;供养的东西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好。对所建的这个小庙,也不要作轻想。 因为不管怎样,都是三宝地,三宝地都是很殊胜的。对自己所作的都不要轻视,都要从内心发起尊重。不要因为我这里是小庙,或者各种设施都不太好,对三宝这个地方而做轻视。这是不正确的心态。
但毕竟都是供养三宝,不管怎样,凡见了佛像、塔庙,不管大小、不论好坏。无论庄严与否,都要尊重。都是一样的不能轻想,要想这些三宝地,都是众生的良福田。一念恭敬心,功德等



无量。都是平等的,不能有分别心,这才是修供养的正确心态。
“凡所供养,不使人作”在作供养的时候,尽量亲自供养, 以至诚心亲自去作,不要指使别人替你做供养。
自己亲自作,就是用自己身、口、意三业供养三宝。一心一意供养三宝,作的时候,内心就是一个念头“欢喜”。不管供佛也好,礼拜也好,内心始终是欢喜的。因为在三宝地,给自己种福田,要用欢喜心恭恭敬敬的去修供养。不要使人替你去作供养。
“不为胜他” 再一个是作供养的时候,要避免不正确的心理。供养不是和别人攀比,不要有和人争胜的念头。不要和人争个高低、贵贱,有这种心理也是不正确的。
“作時不悔”,而且不要有后悔之心。有人对三宝的功德不了解,对三宝的信心不足,带着怀疑的心理去作供养,有时会后悔。这就是他还没有真正的信佛,他是求佛保佑。有这种心最容易起怀疑,怀疑什么呢?我今天来供养你,佛就要保佑我全家平安。假若我家里有件不平安的事情,就怪佛不保佑,就会埋怨佛。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大多数人进入佛门都是这种心态, 这种心态导致学佛会退心。
实际佛把正法教给我们,要我们依照佛的教导从自身作起, 这样才能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不是说我供养你,你就得保佑我。你用恭敬、尊重的心供养三宝,是给自己种福田,不是拿这个供养来和佛做交易。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理。
即就是暂时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那是因为修行功夫不够, 不能抵抗过去的业力。只要你依教奉行,认真修学。当你修行



有功夫的时候,就可以对治烦恼,消除你的业障,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这些都要建立在至心修行的基础上,不修怎么能改变命运呢?供养三宝也是一种修行,培养恭敬心,培养对三宝的信心。只管作自己的,从不后悔,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不能带着怀疑“心中愁恼”而修供养。如果抱着和佛做交易的心态,交易不到就后悔,你就会怀疑。三宝真的能解决我的这些烦恼痛苦吗?你还是在忧愁烦恼当中。所以说我们作供养的时候,要带着欢喜心,无所求之心。要以正确的心态供养三宝,不要有后悔之心,也不要有怀疑之心,更不要有愁恼之心。对所作的供养要“合掌赞叹,恭敬尊重”。这样就消除了供养的分别心。表现在外的要“合掌”,这是身业上的恭敬;“赞叹”,这是口业上的恭敬;“恭敬尊重”,这是意业上的恭敬。以这样的身口意三业,去欢喜恭敬的修自己的供养,这才是正确的供养心态。
丑4、供养之量
经文:“若以一钱,至无量宝,若以一綖,至无量綖,若以一华,至无量华,若以一香,至无量香,若以一偈赞,至无量偈赞,若以一礼,至无量礼,若绕一匝,至无量匝,若一时中,乃至无量时,若自独作,若共人作。”
释:学佛修行,在于一心,不在外相。只要具备了正确的供养心态,从供养的物量来说,多和少都是一样的。如果以钱宝作供养:“若以一钱”一钱是最小单位,“至无量宝”就是无穷大; 如果以实物作供养:“若以一綖”綖就是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很小一点叫做綖。一綖是最少的东西,“至无量綖”



就是无穷多;如果以花作供养:“若以一花”就是最小的一枝花, “至无量花”就是无穷多;如果以香作供养:“若以一香”一枝香是最小单位,“至无量香”就是无穷多。只要用至诚心、恭敬心、不轻己心、不轻三宝心去作供养。不在东西多少,主要是一片恭敬之心。
如果修赞叹供养:“若以一偈赞”,就是仅用一偈赞佛,“至无量偈赞”就是用无穷无尽的偈赞佛;如果修礼拜供养:“若以一礼”仅仅一拜而已,“至无量礼”就是不停的拜佛;如果修绕塔供养:“若绕一匝”仅仅绕塔一圈,“至无量匝”就是经常不停的绕。从修供养的时间来说,长和短都一样。“若一时中”就是很
短的时间,“至无量时”就是很长的时间。
从修供养的人来说,有伴无伴都一样。“若自独作”就是一个人独修供养,“若共人作”就是和大众一块修供养。
上面列举了这么多,从最小至无量大;从最少至无量多;从最短时到无量时;从一个人到大众。举两头以含括中间一切供养。这些就是一个数量上的比较,那功德有差别吗?
丑5、至心为要
经文:“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
释:佛叫善生一声:“善男子,若能如是至心供养佛、法、僧者”如果能像前面所说的那样,物体不论大小;数量不论多少; 时间不论长短;或独作或共作。若能以至心,这个至心很重要。用至心供养佛、法、僧三宝,这一句是修供养的关键词。前面说了



学佛修行关键在自己内心,不在外相。供养的心是一样的,这一切功德都是一样的。对自己不作轻想就是至心:因为这是你自己作的,多和少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些人有钱,有些人没钱; 有些人有时间,有些人没时间;有些人学的多,有些人学的少; 但是你有至诚供养的心就够了。所以不要轻视自己。不要经常想别人什么都会,我功课一点都不会。只要你能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你经常这样念,你和他们诵经唱赞是一样的,关键心是一样的。
但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而且在这个道场里自己付出的最多,我的功德最大。即使事实就是这样,你千万也不敢有这种心。生起慢心就又错了。佛在这里告诉我们,不管你供的物资多或者少,不论你行相做的多或者少,不论你的时间做的长或者短,也不论你独自在作还是和大众一块在作。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能至心供养佛、法、僧三宝,其功德无有差别。这是从供养者的心来说是没有差别的。
“若我现在,及涅槃后,等无差别”
如果用至诚心供养三宝。不论是佛在世,供养佛的生身;或者是佛涅槃后供养佛的灭身,就是供养佛的舍利、形像、塔庙其功德都是等无差别的。这是从接受供养这一方面来说没有差别。
把这个道理确实要搞清楚,佛说功德无差别,主要是心没有差别。比方这么多人,供养的东西有多少,但是大家供养的心是一样的,所以功德是一样的。那么现在作供养,都有许多差别, 这问题出在哪里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我们供养三宝的心,现在是千差万别。都去寺庙供养,内心想法各不相同,所以供养才



有这千差万别的外相。发心都不一样,关键是要依教奉行,佛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要检查自己供养三宝的心,合乎不合乎佛的教导,把心态搞正确。世间人往往觉得供养东西多了,好像我的功德大。实际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供养三宝主要是看你的发心,看你有无至诚心、恭敬心。至诚心、恭敬心越大,你供养的功德越大。你没有至诚、恭敬之心,供养的东西再多,功德就不太大。关键是心,不是外相。因为供养是以心来考量功德大小的。
子2、塔像供养分四
丑1、供养具 丑2、净治塔庙 丑3、净治佛像 丑4、亲自供养
下面佛具体讲塔像供养。因为现在是住持三宝,作供养以住持三宝为主。佛已经灭度,我们见到的仅仅是佛像;佛讲的法, 有三藏十二部经典;现在的贤圣僧我们见不到,我们见到的仅仅是凡夫僧。现在有住持三宝住世,究竟怎样去供养呢?佛接着详细开示供养住持三宝的方法。
今初:供养具
经文:“见塔庙时,应以金、银、铜、铁、绳、锁、幡、盖, 技乐、香油、灯明而供养之。”
释:首先讲应供养的器具。当见到塔庙要做供养时,应用以下等物去供养:“金”这是最名贵的东西。用金子可以装佛身,也可以作供具,这是最高级的供具了;“银”也是很名贵的,仅次于金;“铜”是仅次于金银的贵重物品,现在用铜造佛像,作供具的比较普遍;“铁”就是次一点的供具,一般露天的宝鼎、大香炉多用铸铁;“绳、锁、幡、盖”这些是在大殿用作装饰的供养物;



“技乐”用法器敲打唱念,唱佛偈赞就是技乐供养;“香油”就是在佛前点灯用的灯油;“灯明”就是油灯、蜡烛及一切照明供具。灯明合称代表佛的智慧光明,这都是表法的。表示通过在佛前点灯,来点亮我们内心的智慧明灯。我们内心在无明黑暗当中,通过灯明供养佛,生起自己内心的智慧光明。
以上这些供具,也不论它是名贵的、好的、或者次一点的。以此作供养,功德是一样的。关键还是看作供养人的这一片心。
丑2、净治塔庙
经文:“若见鸟兽践踏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暴风水火之所坏处,亦当自治。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若作宝塔及作宝像,作圪,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若无真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华、种种技乐而供养之。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花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
释:有些塔庙,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破烂不堪。当你见到这些塔庙时,应当清理、打扫、修补、重建。这也是在供养三宝。佛在这里很详细的讲了具体作法。
“若见鸟兽践踏毁坏,要当涂治,扫除令净。”
如果你在寺院里见到有鸟兽践踏毁坏的地方,应当主动的去修补涂治。哪里损坏了,补一补、修一修,然后再打扫干净。要认真的去做,不要草草了事。你只要看见自动去作就是在供养三宝。



“暴风水火之所坏处,亦当自治。”
若遇到被暴风或者水、火这些自然灾害,所毁坏的地方,也应当亲自修补涂治。把毁坏的地方修好。
“自若无力,当劝人治,或以金、银、铜、铁、土、木。”
如果损害的太严重,所需的人力,物力太大,自己又没有这种力量去完成。就应该劝有能力的人,把毁坏的地方修好。在修建时看当时的具体情况,根据现有的财力、物力,用以下的物质: 或者金、银、铜、铁,乃至用土、木,这些东西都可以。不在于什么材料,都是一样的。用以上这些材料把毁坏的地方修好。
“若有尘土,洒扫除拂。若有垢污,以香水洗。”
如果塔庙的殿堂里面有灰尘,应当打扫除拂擦洗干净。去寺庙里要自己找活干,你可以扫扫院子,清理一下花池里面的杂物,打扫一下殿堂,擦一下桌子。这一切的作法,都是一种供养。遇到有垢污擦不干净的地方,就用香水洗干净。
“若作宝塔及作宝像,作讫,当以种种幡盖、香花奉上。”
如果要修建宝塔或者要作宝像。这塔坏了,我们要修这个塔; 或者佛像坏了,我们要修这个佛像。这些塔像做好以后,就要用种种的幢幡、宝盖、香花等供物奉上,以作庄严。
“若无珍宝,力不能办,次以土木而造成之。成讫,亦当幡盖、香花、种种技乐而供养之。”
如果要造佛像没有真宝,也没有财力,次用土、木亦可建成。泥塑的佛像贴上金也是很庄严的,只要建造庄严也就可以了。塔像建成以后,也应该用种种的幢幡、宝盖、香华、技乐等



而作供养,主要是体现我们的一片心。用泥塑的像和金子作的像是一样的。都能表佛的功德。这些都不在物质的贵贱,而在恭敬心的深浅。
“若是塔中草木不净,鸟兽死尸,及其粪秽,萎花臭烂,悉当除去;蛇鼠孔穴,当塞治之。”
如果有没人管理的古塔寺中,里面杂草丛生,到处都是不干净的东西。还有鸟兽的死尸,及其粪秽之物,弄的很脏。或者早先有人给上面供的花、果等。花已经枯萎,水果已经烂掉,还供在那里没人管。见到以后把这些全部清理干净,里里外外打扫一遍,另换新的供品。
在清理的过程中,遇到有蛇、鼠、这些洞穴。因为长期无人,墙壁有这些洞穴的话,也要塞治填平,打扫干净。
总之进了塔庙见到不干净的,打扫令净;见到损坏的修好打扫干净,再作种种的供养。这一切的作法,都是对三宝的恭敬心在外的体现。
这些一切的作法都是给自己在种福田。在三宝地里,打扫院子,也给自己种福田;打扫大殿,也是给自己种福田;修塔、建寺、造像、维护寺庙等等不管干什么,都是给自己种福田。就是将自己对三宝的这种恭敬心,通过以上这些行动体现出来。佛给我们讲的很细致,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从微细处一点一滴去作,给自己种福田,修福报。
丑3、净治佛像
经文:“铜像、木像、石像、泥像、金、银、琉璃、颇梨等



像,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随力造作种种璎珞,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精舍内,当以香涂。若白土泥,作塔像已,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綵锦、铃、磬、绳、锁而供养之。画佛像时, 綵中不杂胶、乳、鸡子,应以种种华贯、散华、妙绋、明镜、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种种技乐,歌舞供养。如昼、夜亦如是;如夜昼亦如是。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
释:前一段是净治塔庙的正确作法,这一段是净治佛像的正确作法。主要是存有恭敬心,如法去作。对于寺院经常供奉的佛像,不论是一般的“铜像、木像、石像”或者是“泥塑”的佛像; 还是“金、银、琉璃、颇梨”等宝物所造之像。不要分别是什么材料做的,都应该用恭敬心“常当洗治,任力香涂”。都要经常打扫,让其清净无染,随分随力以香涂之。还要“随力造作种种璎珞”等庄严品。根据自己的力量大小,作种种的装饰品去庄严佛像。“乃至犹如转轮圣王塔”那样富丽堂皇。庄严佛像要诚心诚意的去作,不要和人去攀比,尽心尽力就够了。即是小小的供奉塔像的“精舍内”也应“当以香涂”之,不能因小而草率从事, 有失恭敬。
“若白土泥作塔像已”就是最次的材料土塔泥像,做成功以后,也应“当以琉璃、颇梨、真珠、绫、绢、綵绵、铃、馨、绳、锁而供养之。”虽然塔像是土泥作的,但也要用这些供养具去严



饰,以体现三宝的庄严,而让人对三宝生起恭敬。这是塑好像以后的正确做法。
有些是画像,当“画佛像时”所用的材料染料也有选择,“綵中不杂胶、乳、鸡子,”彩色里面不能掺杂胶,就是皮胶、骨胶; 乳,就是乳制的东西;鸡子,就是鸡蛋。这些东西都是伤慈害物; 而且还会生虫,都是不干净的。所以画佛像不能用这些东西。对画像也应同等恭敬,像画好以后也“应以种种的花贯、散华、妙拂、明镜、末香、涂香、散香、烧香”用这些种种的装饰供养。还有“种种技乐,歌舞供养。”在佛前唱歌,跳舞也是对佛的一种供养。农村小庙一般都唱大戏,如果用供养三宝的心去唱戏, 你就在作功德;如果为了图热闹的心去唱戏,你就没有功德了。同样的唱戏,要把心放在供养三宝上面,既唱了戏又作了供养, 岂不两全其美。
作这种种的供养,从时间上来说要坚持做,“如昼,夜亦如是”白天这样供养,晚上也是这样;“如夜,昼亦如是”晚上这样供养,白天也这样。就是不分昼夜的这样修供养。
“不如外道烧酥、大麦而供养之”另外不能像外道那种供养,外道怎样供养呢?外道是烧酥,就是酥油,即一切乳制品、大麦而作供养。佛不要这样供养,这种供养是错误的。不能看外道这个样子烧酥油、大麦来供养佛。“终不以酥涂塔像身,亦不乳洗。”也不能以酥油涂抹塔像之身,也不能用乳去洗塔像。这些都是佛不允许的。
“不应造作半身佛像”不管塑像也好,画像也好,佛在这里



教导不应该造半身佛像。“若有形象,身不具足”有些佛像,经过年长日久或者是缺胳膊少腿,身不具足了。碰见这些佛像,“当密覆藏,劝人令治”你把他藏在没人知道的地方,然后请人来, 再把这个佛像修治好。“治已具足,然后显示”修治具足以后, 你再请出来让人供养。
但是佛特别提出来,当你见到被毁坏的佛像以后,“见像毁坏,应当至心供养恭敬,如完无别”内心也应当如见好佛像一样,至心供养恭敬,不敢有轻慢之心。
这一段佛讲的很细。主要说净治佛像要有恭敬心,要如法的去做。或者是修,或者是治,或者供养,这一切的作法处处都体现一个恭敬心。从这些微细处修自己的恭敬心。印光法师说:“要得佛法真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这是至理名言。你没有恭敬心,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你越恭敬,内心这个法益得的越深, 不在于外相。
丑4、亲自供养
经文:“如是供养,要身自作,若自无力,当为他使,亦劝他人,令佐助之。”
释:以上所说的供养塔像的种种作法。不管是塔庙也好,佛像也好,这一切的供养要自己亲自动手作最好。如果自己无能力作的事情,那就是当别人在作的时候,你就跟着他作,听从他的指挥。他安排你作什么你就做什么,为他作使,用欢喜心去帮忙。而且做的时候要劝其他人,共同来帮忙作这些功德事情。谁做谁有功德, 因此佛在这里让亲自做。这就是自作教他,见作随喜的功德事。



诠论:现在是末法时期,只有住持三宝住世。我们只能见到住持三宝,佛的真身我们见不到,但是还好能见到佛像。只要用恭敬心去供养佛像,也就等于见到真佛。真佛和佛像都是一种外相,佛法虽不在相上求,但是通过外相可以激发内心的恭敬,所以见到佛像,也就见到真佛。
如果对佛像轻慢,本身也就是对真佛的不敬。这里佛教我们种种供养方法,就是让我们要有象见真佛一样的恭敬心,主要说明这个问题。虽然我们看到是佛像,但内心要想着象见真佛一样。因为佛亲口说,这样如法供养,佛在世和佛涅槃后功德等无差别。现在我们供养佛是在涅槃后,只要如法供养,和佛在世供养功德是一样的。供养不在东西的多少、不在价值的贵贱、也不在能力的大小、也不在是佛像还是真佛,这些都不重要。总之是不在外相上追求,主要是看供养者恭敬心的程度,因为学佛回归到最后就是这一颗心。有至诚、恭敬的心打扫一下塔庙的卫生, 也有无量的功德。没有至诚心,你就是供养再多的东西,也只是外相上无常、虚幻的东西。所以佛要我们以至诚恭敬心,用以上所说的种种方法,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随分随力供养这些佛像、塔庙,给自己种福田。功德都是一样的。
癸2、敬赞佛德分二
子1、比较显胜 子2、列举佛功德今初:比较显胜
经文:“若人能以四天下宝,供养如来,有人直以种种功德, 尊重赞叹,至心恭敬,是二福德,等无差别。”



释:这一段用比较的手法,说明恭敬赞叹佛功德的殊胜。佛说:如果一个人能用四天下宝来供养如来,从外相上看,这个供养够大的了。四天下所有宝来供养佛,这是大福报,无量的福报, 用这个来作比喻。但是另外有一个人,就直接以佛的种种功德, 能尊重赞叹,至心恭敬。这两个人所得的福德等无差别。说明尊重、恭敬、赞叹佛也是大福报,无量的福报。
这要注意:对佛的功德尊重、赞叹人人能办到,只要用心人人能做到;但是让你去用四天下宝供养佛,谁也做不到。佛用这个比较说明,学佛能尊重、赞叹、至心恭敬这是最主要的。学佛要的就是这个心。有这个心,你就能赞叹佛,你就和前面用四天下宝供养佛的那个功德是一样的。这里更进一步说明恭敬、至诚心的殊胜。
子2、列举佛功德
经文:“所谓如来身心具足,身有微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大力,心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五智三昧、三种法门、十一种空观、十二缘智、无量禅定,具足七智,己能度到六波罗密岸。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是人则名真供养佛。”
释:要赞叹佛德,我们就要了解佛的功德。佛有无量功德, 下面列举了佛的身心功德智慧。我们学习了以后,把这些功德记在心里,就可以宣扬赞叹佛功德。
“佛的身心功德具足”。先看如来的身功德,如来的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称为相好。我们经常赞叹佛是“圆满报



身”,佛的三十二种相,都是无量劫行菩萨道修因而得来的。修什么因得什么相。佛修的微妙相好,都圆满具足,这是从佛的身相来说;从佛身力来说,如来具足大力。佛的身体的力量有多大呢?在前面《三种菩提品》里面,说明佛力量的殊胜。佛用了个比喻,佛的一节之力,能敌一万八千伊罗钵那香象之力,这说明佛的身力具足。通过身相身力说明佛的“身具足”。
那么如来的心力呢?所谓心的力量就是智慧的力量。如来的心智力有:
“十力”功德智。也是十八不共法里的十种,也叫作十种神力,即是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称为力。(这十力的具体内容,见前《悲品》)
“四无所畏”佛具足正等正觉,故说自己为一切智人无所畏; 佛具足一切种智,故说障究竟佛道之法无所畏;佛已达究竟解脱, 故说尽苦道无有怖畏心;佛已断尽一切烦恼,所以佛说漏尽无所畏。佛已得了断证两种功德,佛是过来人。故说他走过的路,胸有成竹,无所怖畏。因为佛说出的话无错、无谬,故无所怖畏。
“大悲三念”。佛在说法的时候,念住法界平等之中,毕竟生死涅槃之相了不可得,故常安住正念正住。对爱听法者不起贪心;对不一心听法的不起忧心,内心没有分别;常行舍心,于一切时利益众生,而无利益众生之念。即四无量心的舍无量心。
“五智三昧”指佛所得的五种智,和修禅定的三种方法。五智是:
1、佛智:总称佛的一切种智。



2、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非常人所能思议的智慧,故称不思议智。
3、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无可称言。佛的这种智慧不能用世间语言去表达,因为他没有形相, 超越一切对待法,故名不可称智。
4、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5、无等无伦最上勝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 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三种法门是:
1、奢摩他:即是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
(止)。
2、毗婆舍那:在止的同时并生起正智慧以观此一对象(观) 就是把妄想杂念一切外境止住以后,心缘在所修的对象上面,生起正智慧,观所修对象之真谛。
3、止观不二:止为定,观为慧,定慧均等。止谓法性寂然, 观谓寂而常照;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而不二,又名禅那。定慧均等就是止观双运,也叫止观不二。这三种法门就是修禅定的三种方法。佛已全部具足。佛有这
五智三昧功德,他就有能力救度一切众生,他也愿意救度众生。是故众生都在佛的护佑之下。
“十一种空观”空:意为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一切存在之物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此一思想即称“空”。



亦即谓事物的虚幻不实,或理体的空寂明净。
空可大别为“人空”和“法空”两者。人空:意为人类自己无其实体,或自我之存在;法空:则谓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缘而产生,故亦无实体存在。
因为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没有自体。也就都没有实体, 也没有“我”这个实体。这种思想即称为“空”。佛教的空不是说没有,他是透过不实在的假象看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万法都是因缘而生没有一个实体的我,这种思想称为空性。从而说明现实事物的虚幻不实。但是透过这虚幻不实的事物,可以看到他的真实理体,万法的真实理体都是“空、寂、明、净”的。
空可分为人空和法空两种。人空就是指人类自己没有实体, 没有自我的存在。观空就没有个我,故佛说“无我”。但是众生执着我,而实际是没有我,你承认也无我,不承认也没有我;你信也是无我,不信也是无我,真理本来如此。所以一切事物没有实体的自我存在,这是一个真理。不在你信与不信,这是人空。法空是说明一切事物存在皆由因缘和合而产生,正因为是因缘和合的,也没有它的实体存在,所以说空。一切万法因缘和合无实体,故名法空。人没有自我是人空,法没有自性实体叫法空。所以说万法皆空。
这就是佛教的“空性”理论。明白理论以后就要修“空”观。从虚幻不实的现实当中,进入到“空寂明净”的真实理体,名为三昧。将理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实证体验,这就是证悟真理,佛法叫证果。



佛就是通过这十一种空观的实证体验,而体悟宇宙真理的第一人。
1、内空: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内处为空。
2、外空:谓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这六外处皆空。
因为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才能接触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境。但是通过观察内面的眼耳鼻舌身意是空的。即人空;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界也是空,即法空。外六境界是通过內六处所认知的。由于万物是因缘和合没有实体,那么所认知的这六种境界也都是空的,故名外空。
3、内外空:即自身空。意谓在有情的个体中无实我之存在。又称人空或我空。
这是修观无我智力:身非我,心亦非我,身心非我就是内无我;我既无,我所接触、认知、拥有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这是外无我所。无我、我所就是内外空。这样体悟万法皆空的真理, 而破除我执。
4、有为空:谓一切有为法即是空。
前面第一种对六根的观空是人空的范畴;第二种对六尘境界观空是法空的范畴;第三种内外空观无我和我所,即是人法二空的范畴。有为空就是观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都是空。我人也在有为法之内,所以有为空包括人、法二种在内的一切有为法皆是空。
5、无为空:谓无为法,即涅槃为空。学佛修行是从有漏的善法进入无漏的善法,从有为法进入无为法。无为法就是最高的涅



槃境界,这是修行向往的目标。但是到了佛地以后,这种无为涅槃也是空。你执着无为涅槃就无法进入无为涅槃,你心里有涅槃可得,有佛道可成就是一种障碍。所以佛观无为法也是空,只有观空才能进入佳境。
6、无始空:谓无始以来存在之一切法皆属空。
从时间观念来观察,它也是一种空。现在观眼前的这些法既然是空,从无始到现在都是这些法的变幻,肯定也是空。现在社会是万法因缘和合生成的;古代那些人生存的万法也是因缘和合存在的;上古时期也是因缘和合存在的。这样观上去无始以来存在的一切法都是空的,这叫无始空。
7、性空:谓诸法之自性即空。
就是诸法之自性未生时为空无所有,遇众缘和合则生起诸法。比如水遇到火之燃烧则有热性,火息热性亦失。故名性空。
8、无所有空:谓由于一切法无自性,无法求得。故亦作不可得空。
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法都无自性,仔细推求无一法可得。人到世间能得什么呢?追求什么呢?一辈子赚钱,赚的钱最后一场空;一辈子为小家庭奔忙,到死都是一场空;干再大的事业,也只是昙花一现,不管干什么都是一场空。因为万法本身就是因缘假和而性空,人本身就没有实体自我而不可得。你求不到就是空, 故无所有空也称作不可得空。
9、第一义空:第一义谛亦名真谛,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空就是:在诸法之外无有所谓实相之自性,又作胜义空。



相对于万法的假相而言,第一义谛为诸法之实相。是修行人要达到的目标,证入诸法实相即名为佛。实相之体是无相,离对待、绝言思。假象都无那有实相可得?故在一切诸法之外。更无所谓的实相可得。名第一义空。
从世间法来说都是假象;从出世间来说,有一个实相可求。但是站在究竟空义来说这种实相也是空的,诸法之外没有所谓的实相之自性。如果有的话这实相只有针对这个假相而言,那就成对待法了。在无相之体里面要找一个实相,那就是头上安头,故说第一义空。
10、空空:谓所观之空,亦是空。又作能照空。
前面所观到的这些“空” 性,也不能执着它,心里还有个“空”在,就是修行的障碍。把心里这个“空”也要照空,不留一点痕迹,这叫“空空”。因为佛法里面破一切执着,扫一切相, 所以这空相也不能有。
11、大空:即十方世界为空。又作:身所住处空。
“无始空”是从时间上观,“大空”是从空间上观。因为观一个世界是空,十方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整个法界都是同样空无自性,故名大空。又凡是有众生居住的地方,都是缘聚缘散空无自性,故又名身所住处空。佛修这十一种空观而成就无上菩提。
“十二缘智”:即所缘十二因缘之智。众生在流转门依十二因缘而生死不断;圣者修还灭门,断除十二因缘的锁链而得解脱。佛的十二缘智顺能缘、逆能缘 中间也可以断,自由自在,得心应



手。佛顺观众生的生死流可以了解众生的生死全过程;逆观还灭门可以了解修行者修行成道的全过程。名十二因缘之智力。
“无量禅定”佛能深入不可思议的无量禅定三昧之中,此出彼入,彼出此入,随心所欲。名佛的无量禅定心智力。
“具足七智” 七智就是三十七道品的七菩提分,亦名七觉支,即: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七菩提分也是佛所具足的七种心智力。
凡是佛讲出的一切修法,都是佛已经修成功的。以上佛的这一切心智功德力,全都圆满具足。如来身心具足无量功德,已能度到六波罗蜜岸,成就了无上的正等正觉。
佛针对众生的各种根机,因机施教讲出的这些法,都是佛修过的,而且是修成功的。如果有人照佛说的法能真正修下去, 绝对都会成功。若人能以如是等法,赞叹佛者。此人则名真供养佛。这种供养和用四天下宝供养如来的功德,等无差别。经常赞叹佛,并依教奉行,就是真法供养。
学佛人要学会赞叹随喜,赞叹是一个善法、善行。这个善法、善行需要去修,因为我们在烦恼恶习当中时间太久了,要把这恶的习惯改变过来,变成善的习惯,就需要修行,需要以佛的功德加持力去修行。学了佛的功德,就要经常赞叹佛。赞叹佛也就等于给自己内心输入佛的能量。通过赞叹佛的功德,就会形成自己内心向上进步的一种原动力,所以要养成经常赞叹佛的习惯。佛的功德智力是无量无边的,佛所行境界非凡夫所能知,故言不可思议。佛告诉我们,如来身心功德智力全部圆满具足。这



些功德虽然不可思议,只要相信佛语的真实不虚,相信佛说的绝无错谬。能经常赞叹佛功德,就是真心供养佛。
壬2、明显法僧分二
癸1、云何供养法 癸2、云何供养僧今初:云何供养法分二
子1、供养十二部经 子2、信心一法今初:供养十二部经
经文:“云何名为供养于法?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 名供养法。云何供养十二部经?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供养法时, 如供养佛。”
释:前面讲怎样供养佛,这里说怎样供养法。佛用设问以答的方式,讲了供养法的具体方法。问:“云何名为供养于法?”怎样才能称为供养法呢?佛接着回答说:“善男子,若能供养十二部经,名供养法。”如果有人能供养三藏十二部经典,就名为供养法。佛的经典就是法宝,能供养这些经典就是供养法。佛接着又设问:“云何供养十二部经?”用怎样的方式去供养这些经典呢? 佛又讲具体的方法:“若能至心信乐,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既自为已,复劝人行,是名供养十二部经。”这就是供养法的修行。首先从信心来说是“至心信乐”还是一个至心,对法要有至诚心,要有信心,还要有好乐之心,这叫至心信乐。以这



样的心,再作下面的工作:受持,即领受于心,忆而不忘。就是将佛讲的法领纳接受于心,念念不忘,依法去行持叫受持;读诵, 读就是阅读,诵就是背诵,就是经常阅读诵念;解说,即能自解经典法义,还能广为人说而利益他人。不但自己能受持、读诵、解说,如说而行,依教奉行去修行。又能劝其他人像自己一样这样去修行,如果能这样作就是在供养十二部经。这叫如说修行供养。
下面佛还讲了对法宝的恭敬供养:“若能书写十二部经,既书写已,种种供养,如供养佛,唯除洗浴。若有供养、受持、读诵如是经者,是则名为供养法也。供养法时,如供养佛。”
这是对法宝的恭敬供养之法。书写十二部经,古代人都是写经,现代的印刷术很发达,助印经典也是一样的,印经就是供养法。对印好的经典要作种种的供养,供养的方法就像供养佛的种种方法一样,这样来供养经典。除过给佛洗浴的那一段不能作以外,其他的供养之法,都和供养佛的方法一样。
最后佛总结性的说,如果有人能供养、受持、读诵如是十二部经,这个人就名为供养法。佛还特别强调:供养法的时候,供养的心态、方法,要和前面供养佛的心态、方法一样。主要还是对法要有恭敬心,前面是对佛的恭敬,这里是对法的恭敬,恭敬心是一样的。
诠论:供养法宝主要是要作到至心信乐:“至心信乐”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石,修行得益不得益,就看你至心不至心。内心的恭敬体现在外,就是佛上面教的那些作法;再一个是要做到如说



而行:修行就是将佛说的法,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深入到自己心里面。融化到自己身心当中去依教奉行;还有就是用恭敬心供养法:对法要像对佛一样的供养,不要用我执、我见和世俗观念去对照佛法。完全依佛的教导去作,这叫恭敬供养法,这才是真法供养。
子2、信心一法
经文:“又复有法,谓菩萨一根,辟支佛人三根、三谛,若信是者,名供养法。”
除了上面说的如法供养十二部经典之外,另有一种无形的法宝流行于世。相信有发菩提心、学菩萨法、行菩萨道的这一类菩萨根性的人,他们以“一实相法”为印,流行于世,名菩萨一根; 还有在无佛时独悟真理的辟支佛根性的人,这些人当中有上、中、下三种无漏根性,及由三根所修证的三谛即:真谛、俗谛、中谛,亦即空、假、中三观。他们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为印,流行于世。名辟支佛人三根、三谛。佛教的这些大、小乘修行人及法都流行于世。这一切一定要相信,真理是永远不变的。如果有人对佛法当中这些根性的修行人,和这些诸法的根本法印原理都深信不疑,而且能持奉而行,这就是具足信心一法,也叫供养法。
解词:一、无漏根——就是三种不染污、不起烦恼之无漏根。下根名未知当知根:属见道位,此位之人无始以来未曾闻四
谛真理,欲知彼真如谛理,遂修习地前方便之解行,故称未知欲知根。



中根名已知根:属修道位,即已知四谛真理,并已断除迷理之惑。但为断除迷事之惑,进而观四谛之理,清楚了知四谛之境, 故称已知根。
上根名具知根:乃具有洞知四谛理之无学位,以其已断诸烦恼,一切所作具办。故其意、乐、喜、舍、信、勤、念、定、慧九根,称为具知根。
三谛—— 就是三种真实不变之真理。
1、真谛:又名空谛,即诸法之真相。即诸法本空,众生不了,执之为实,而生妄见。若以空观对治之,则执情自忘。情忘即能离于诸相,而了悟真空之理。
2、俗谛:又名假谛,即世间的真实。诸法虽即本空,然因缘聚时则历历宛然,于空中立一切法,故称假谛。
3、中谛:又名中道第一义谛,即出世间的真实。以中观观之,诸法本来不离二边,不即二边,非真非俗,即真即俗,清净洞彻、圆融无碍,故称中谛。
癸2、云何供养僧
经文:“若有供养发菩提心,受持戒者,出家之人,向须陀洹至阿罗汉果,名供养僧。”
释:供养什么人就是供养僧呢?若有人能供养发菩提心,又受持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出家人,叫菩萨比丘僧,这些都是发大乘心的修行人;又能供养受戒出家向“须陀洹”至“阿罗汉”修行的这些小乘圣众。名供养僧。
发了菩提心,受持比丘戒和菩萨戒的出家人。就是出家的这



些菩萨比丘、比丘尼,也就是剃发染衣随佛出家的这些凡夫僧; 从修行证果来说有四向四果的人。就是向初果,证初果;向二果, 证二果;向三果,证三果;向四果,证四果。这四向四果都是小乘修行的圣者,如果供养这些人都叫供养僧。
第一种说的是发了大乘心的凡夫僧,后面说的是修小乘法而证果的圣贤僧。能供养这些修行人都叫供养僧。三宝福田里面只有僧宝具足三种福田,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供养僧可以在三种福田里同时给自己种福报。
辛3、示供养利益
经文:“若有人能如是供养佛、法、僧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常与诸佛行、住、坐、卧。善男子,若有人能如说多少供养如是三福田者,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多受利益。”
释:佛在讲了供养三宝的方法以后,又总结性的说明供养三宝所获的殊胜利益。佛说,如果有人能依照上面所说的那样,如理如法的恭敬供养三宝,“当知是人终不远离十方如来”这一句话很重要,依教奉行就是不离十方诸佛如来。这里说的“常与诸佛行、住、坐、卧”。我们从来没见过佛,怎么能和佛行住坐卧在一块呢?这里有他的深层含义。如果你能真正的依教奉行,如理如法的这样做。你就和十方诸佛把手同行,这是什么原理呢?因为我们归依住持三宝,通过佛法的修学,依事会理,最终要归依理体三宝。理体三宝就是自性三宝。此三宝人人具足。
什么叫自性三宝呢?就是自身内所具足三宝功德。自性里面
能观之理为佛宝。人人都有能分析、观察、思维事理的功能,这



就是我们身内的自性佛宝;所观之事为法宝,就是通过观察思维万法之事,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即自性法宝;事理一如为僧宝, 我们通过思维观察,因事相而体会到它的理体,即事物的本质; 又以理而显出这个事的真相,达到事理一如之境界,亦即事理不二之理,这就是自性僧宝。这自性三宝是我们修行要显发的,也是我们的最终归依处。这些功能人人具足,修行就是要显发自性三宝。从外相上归依住持三宝,通过修行回归到自性三宝,这才是真实的归依。
佛在这里明确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能依照上面所说的供养住持三宝。即从外相上能恭敬供养住持三宝。这样的至诚心、恭敬心会让我们见到自性三宝。供养住持三宝如果没有恭敬心,就深入不到自性里面去。如果有恭敬心、至诚心,就会通过供养住持三宝这些外相,回归到自性三宝。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所以至诚心、恭敬心会让我们见到自性三宝。
见到自性三宝就是明心见性,自性也就是佛性,因为我们的自性和十方诸佛没有分别。和十方诸佛一体不二,故佛说:“终不远离十方如来”而同在。自性就是我们的衣里明珠。能如法供养住持三宝,也就是在供养我们的自性三宝。所以我们每天的行、住、坐、卧用虔诚、至诚、恭敬心供养住持三宝。你就和十方诸佛把手同行,这样就会和十方诸佛感应道交。修行当中有感应, 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时时刻刻就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护佑, 这才是真正的求佛保佑。
在这幻生幻灭的世间,如果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护佑,



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如果有人能依照佛上面所说的这样,或多或少供养,如上所说的报恩田、功德田、贫穷田这三种福田,当知此人在以后的无量世中,将受到无量的大利益。这个大的利益就是成佛的利益。究竟解脱,享受永久快乐的利益。
佛把供养三宝的利益讲出来,最主要是让我们知道,通过供养住持三宝会归到自性三宝。这是一个最关键性的问题,通过供养三宝能明心见性,能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但必须用恭敬心、虔诚心、至诚心,从外相的供养住持三宝下手,才能开发出自性宝藏,这个道理一定要搞清楚。前面学了那么多供养三宝的具体作法、心态,正是要得到这一点,所以说供养的心比供养的东西更重要。
辛4、结在家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供养三宝是不为难,在家供养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要作到如法的供养三宝,出家菩萨是不为难;在家人要这样供养三宝比较难,何以故?因为在家人有许多恶因缘缠绕故。在家人最好精进修行,把家里人都度过来,共同作供养,大家都得益。
总结:到这一品为止,我们己经学完了:“丁1、广显修成菩萨之行”这一大科。主要从三点来讲:首先是策发心愿。从第二“发菩提心品”到第七“发愿品”这是策发心愿。这里从信解、



修习、真正三方面,讲了发菩提心之相;又讲了菩提心的两种因, 大悲生因和解脱了因;又分辨了三种菩提的胜劣,而劝发无上的佛菩提心;由此而讲了佛无量世修因,行菩萨道而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圆满报身;最后讲了如何正发胜愿。
次讲“积集福智”。发愿以后 就要给自己积攒资粮。从第八“名义菩萨品”到第十三“摄取品”。这一段共六品。首先分别了真假菩萨之相,特劝作名义菩萨;接着就讲了实义菩萨如何能坚固其心的方法;下来劝勉修义菩萨功行。这里从三方面劝修:一是从自利利他劝修;二是从自他庄严劝修;三是从福智二庄严劝修。最后讲化他摄众的方法,就是有资格、有能力教授徒弟之法。
再是“受持戒行”。从第十四“受戒品”到第十七“供养三宝品”共四品。首先讲了受戒的程序、仪轨和戒相;接着指明了清净持戒行善的方法:一是持戒清净要广行善事之法;二是持戒清净要息除诸恶,修念佛心之法;三是持戒清净要勤供养三宝之法,其中包括心态、行法和所得之利益。如果有人能依此规范去修行,就是一个标准的在家菩萨了。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宗分
六波罗蜜品第十八



















七九三

丁2、正明能行六度之相分二
戊1、善生问 戊2、如来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
释:从一开始佛就讲了供养六方,就是佛门里的六波罗密。能供养这六方的人必须是菩萨,就是说能行六波罗密的人必须是菩萨;所以佛就详细开示了菩萨的行相。从菩萨的发心方面,主要讲了具足菩萨性的人才能称为菩萨;怎样又能具足菩萨性呢?他是集“众善因缘和合发菩提心”才能具足菩萨性;
只有众善因缘和合,发菩提心的人才有菩萨性;具足菩萨性的人方可名为菩萨;只有菩萨才能行六波罗密,供养六方。从发菩提心直到广发胜愿,成就世间的八种殊胜事,才有能力行菩萨道。
从菩萨的积集福智资粮方面,讲了能坚固其心的实义菩萨的行相,和劝修自他福智庄严之功行,作到有能力摄化众生。
从受持戒行方面:讲了如何受戒、如何行善、如何止恶、如何去供养三宝,这样有次第的一直学修下来,就培养出了一个真正能行六波罗密的菩萨,从此而开展广行六度而做自利利他的菩萨事业。所以善生在这里启问佛陀,行六波罗密的行相,以便识相正确的去行。
善生问佛:世尊刚开始说到供养六方,这六方就是六波罗密,



供养这六波罗密就能增长财命。那么具足怎样的行相,才算是在供养这六方呢?也就是说打算行菩萨道,要行这六波罗密,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请世尊开示:
戊2、如来答分五
己1、正答能行人相 己2、别明各有四事己3、确示定有六度 己4、出六波罗密相己5、结显在家为难
今初:正答能行人相分六
庚1、能行施波罗密人之相 庚2、能行戒波罗密人之相 庚3、能行忍波罗密人之相 庚4、能行精进波罗密人之相庚5、能行禅波罗密人之相 庚6、能行般若波罗密人之相
今初:能行施波罗密人之相
经文:佛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咨问, 若不咨问,辄为赞叹布施之果;见恐怖者,能为救护;处饥馑世, 乐施饮食;虽作是施,不为果报,不求恩报施;不诳众生;能赞三宝所有功德;不以斗、秤、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不乐酒、博、贪欲之心,常修惭愧羞耻之德;虽复巨富,心不放逸,多行惠施,



不生骄慢。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
释:佛回答善生行六波罗密的具体行相和方法。一个真正的菩萨,要将前面所学的这些理论落实在行动上,这才是真正的行六波罗密,也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而且这六波罗密更是能趣入菩提道,成就菩提果的基础工作,佛在这里一一开示其正确的作法。
首先从布施开始。佛告善生说,如果有人“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从内心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财物,毫不吝惜。能用自己现生所有一切财物,常对他人作利益的事情, 这就是能作布施的总前提。这是一个菩萨行者,首先应具备的正确心态,对自己的财物毫不吝惜。因为他已经了知无我、我所之理,看透财物的虚幻不实,故能对他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毫不吝惜。菩萨拥有财物的目的只是利益他人,并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这是一个菩萨行者对自己财产用途的正确认知。这样的心理行相就奠定了施波罗蜜的基础。
不像凡夫俗人对自己的财物吝惜不舍。以己所拥有的东西尽情的享乐,世人赚钱就是为了享乐,这是常人最基本的一个观点。他在不断的消受自己少得可怜的这点福报。不知道享福就是消福,受苦就是了苦。好不容易得了个人身,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福报,不知道积德修福,只是消受透支,实在是可怜悯者。
菩萨和凡夫想法不一样,他会用自己所拥有的财物,做更大的事业。给自己以后修更大的福报。其方法就是用这些财物去利益众生,不留作自己享受。故他从来不吝惜自己的财物,因为他



知道只有将财物做了布施,才真正存在了保险的地方。布施出去的不但来生能用上,生生世世都能用上。今生吝惜不舍存在银行里,随着生命的结束这些财物完全就不是自己的了。菩萨是以利他的无漏善法打下了成佛的基础;而凡夫是以自私自利的有为不善,增长了贪欲,而种下了六道轮回之因。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概念。
以利益他人为前提,就具备了布施的正确心态。菩萨的心里就会常常“念于布施,乐行布施,”菩萨的幸福生活就是以助人为乐,以布施为乐。这就是菩萨的生活,因为菩萨行在这个世间, 他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他的工作就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人不知道为了什么而生存,叫醉生梦死。但是菩萨有他明确的目的,他行在世间,就是以利益众生为事业,这是他的本职工作。正因为这样他的内心就经常想着作布施,能把东西给人布施出去,这就是他最大的快乐。所以他就能作到“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只要自己有财物,马上会作布施,一点也不考虑东西多少,不考虑自己够不够用。这是训练、培养布施心的一种方法,我们要学菩萨这颗布施的心。
凡夫众生平时就没有布施之心,都是拼命的赚钱,拼命的聚财。目的都是为了自己享乐;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和人攀比;为了自己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去布施。而菩萨会念念想着布施,他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布施,去利益他人。他是以布施为自己的事业,以布施为自己的快乐,他的工作就是布施。所以才会做到,无论东西多少,随有随施,从来不怕



把自己布施穷。
供养三宝也是布施。在佛世有一对在家菩萨夫妻,两个都是很虔诚的佛弟子。佛带着他的僧团来托钵乞食的时候,家里的东西他都可以布施出去,毫不吝惜。结果把家里布施的一穷二白, 什么也没有了。自己吃用都成问题,到这个程度后外道就讥嫌说: “这些人相信佛法,给自己修福报,将自己弄的穷成这个样子。” 佛就制了一个法,让僧团大众暂时不要去这家托钵,因为他们一见出家僧人,只要家里有的东西就作供养。等他们富裕起来以后再解这个法。他们有福报,过了一段时间又富裕起来,还是大作布施。他能常乐行布施,这就是菩萨的行相。
在行布施的心态方面,菩萨在“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不因为自己贫贱而不好意思,也不因为布施的东西不好而拿不出手。他知道布施主要是在心不在物。不在东西多少,也不在东西好坏。他也从来不轻自身,不因为自己贫贱,就不做布施。他不轻自己的地位,也不轻自己所布施财物的优劣。只是以利他之心,随分随力的常作布施。这就是菩萨行布施的心态。
我们凡夫就不是这样了,不是以布施为业,而是死要面子。平时没有布施之心,一旦有机缘要行布施又会由于自身比较贫贱,而不好意思布施,这是自轻;或者由于自己的财物少劣不如他人,而拿不出手,这是轻物。这都会失去给自己修福报的机会。这不是正确的布施心态。
在对待布施的对象方面,他会平等布施,做到真正的“净施”。做布施的时候,“不择”对方是“持戒”清净者,还是“毁



戒”不清净的,他都会用无分别心去作布施。因为他知道布施是给自己修福报,对方的好与坏与我无关。只要我布施的心正确, 我就能得到福报。
我们凡夫就不是这样,对于清净持戒的人,会恭敬、欢喜的去布施;对于毁戒下劣之人,就起厌恶心,不想给布施。这从外相上来看,是对方的问题,而从修行上来看是自己内心的问题。所以凡夫的心随外境而转,没有坚固的正念,没有真正的利他布施之心,一直在烦恼分别当中一天天的混过。这从世俗观点来看, 好像是正确的。我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好像很正常,因为大家都这样。实际真正修行要时时刻刻关照自己这颗心,心在善法上还是在恶法上。这“分别心”就是一种不善法,能障碍修道, 故需要断除之。因为佛是无分别的平等利益一切众生。我们现在要修行学佛、要成佛,就必须以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言行。佛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标准,这一段讲的就是一个正确的标准。反过来说,如果依佛所说,依教而行,做到“净施不择持戒、毁戒”的话,恰恰在这个世间,你的德行,你的福报, 你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在无形中都会增长。
所以一个以布施为事业,以布施为快乐的菩萨。不但他自己身业能做到常乐布施;他口业经常会“赞叹布施”。他在和人交流的时候,常会赞叹布施功德;不像凡夫聚在一块,不是是非长短,就是散心杂话。从意业上他“见行布施,欢喜不妒”看见别人布施,他内心非常欢喜,没有一点嫉妒之心。因为他以布施为事业,看见别人布施,和他心心相应肯定会高兴,哪里还有嫉妒之



心呢?凡夫以分别心,以自私自利之心,作一些有漏的善法。当看见别人布施的时候,内心就不舒服,这种不舒服就是嫉妒心, 就是一种烦恼。
这样的菩萨当他“见有求者”,有人向他求索的时候,他的内心就好像经商者,看到了顾客登门一样“心则悦乐”那样欢喜。他把求索者当上帝,自然发出由衷的喜悦欢乐之心。在行动上就表现出“起迎礼拜、施床命坐”。顾客来了赶快起来迎接,恭敬的礼拜、并热情的让座。因为他知道,此人是成就他布施波罗密的善知识。就因为此人的求索,才可以让他行布施波罗密,所以他很高兴,这就是菩萨的心态。凡夫可不是这样,多求人不喜嘛!
菩萨自己得到了布施的法乐,就喜欢把这种快乐和人分享。在平时无论“前人咨问,若不咨问”。就是不管有人问不问布施方面的知识。这位菩萨他都会情不自禁的“辄为赞叹布施之果”,主动对人赞叹行布施的功德,和通过行布施所能得到的殊胜果报。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不管你问不问他就给你讲。
菩萨是依他人之忧而忧,依他人之乐而乐。一旦他“见恐怖者”见到有恐怖心理的人,他会毫不犹豫的“能为救护”。积极解决恐怖者的疑难事情,能施于此人无畏。因为他的前提是以利益众生为事业,故他能自然而然,本能的去作,让此人从恐怖当中解脱出来。因为在菩萨的心里这些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菩萨如果遇到饥荒年代,“处饥馑世”的时候,人们为了活命互相争夺,这时众生最需要的是饮食。菩萨不惜自身,他会全力以赴的“乐施饮食”大作向饥饿者布施饮食的工作。救济这些



饥饿的人,他有心力、有能力作这些事情。
他虽然不断的在作这些财物的布施,无畏的布施。但是他所作的一切布施,在自己内心怎么想呢?“不为果报”从来不想我要得到什么果报,他不是为得到布施的果报而作布施,是以无所求之心而作布施,菩萨虽做布施没有布施之相。只要众生得到利益,他就高兴。也从来“不求恩报施”更不是想让接受布施的人对他有什么回报。他知道只有利益他人,自己这菩提道才能走到底,最后定能得到菩提之果。他有这个大目标,从来没有想着我现在要得到什么。只是以他的大悲心,想着应该这样做,这是我该做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我就难受,心里就不舒服,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做了,他才高兴、痛快,他才欢乐。因为他是以布施为乐的。
正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欢喜的布施,所以他的言行光明磊落。从“不诳众生”不骗人,不欺人。因为他没什么要求,不需要欺诳众生。只是以真诚心、恭敬心在作他布施的事业。
菩萨念念不忘三宝,在行作布施事业的同时,他“能赞三宝所有功德”。他知道经常赞叹三宝功德,就是在给自己种福田。他能引导众生归依三宝,修学佛法,得到解脱。也像他一样信佛、闻法,像他一样去广行布施。这就是菩萨的法布施。财物上的布施是一种摄受方法,讲佛法让他走上解脱之道,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因为菩萨教化众生,是让众生直接走上解脱,这是彻底的救度,并不仅仅限于财施。因为财物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只有究竟解脱才是彻底的在救度众生。



菩萨在世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生活当中他能处处以身作则。他在做生意的时候,“不以斗、秤、杂余、异贱,欺诳于人”。他能公平正直做生意,从不会以斗、秤作蔽去骗人,他的生意是秤平斗满,不会短斤少两;不会出售假冒伪劣的杂余产品; 也不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去欺骗人;他为了利益众生只是真心实意的待人,损害众生的事他绝不做。
菩萨能严以律己,他自己“不乐酒、博、贪欲之心”,他会洁身自好。他不喜欢酗酒、赌博,他不喜欢作让自己消磨意志之事。他能降服自己的贪欲之心,因为有贪欲就会障碍行菩萨道。他能在生活中修行,他“常修惭愧羞耻之德”。他会对治自己的烦恼,他能修惭愧之心。经常觉得自己作的还不到位,自己还差得很远;他常具羞耻之德,他和自己经常过不去,对自己所作的一点错事会感到羞耻,经常用一个菩萨的标准要求自己而自责。不断培养自己的惭愧、羞耻之德性。
菩萨在自己具足富饶财宝之时,“虽复巨富”就是虽然很富有,但“心不放逸”。他的心会常念三宝,修学佛法从来不放逸。他每天诵经、拜佛、念佛从不间断;他的心常住于布施的正念上面,更积极的“多行惠施”因为有钱布施起来更方便,以自己这富有的财产能大作、多作惠施的事业,让许多人都能得到他的恩惠。他虽然广作布施,但从来“不生骄慢”心里没有丝毫的傲慢, 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心理,因为他有惭愧心。没有一点点瞧不起人的心理,对人更谦虚、更和蔼、更有礼貌,这就是菩萨的心态。菩萨虽然作这么大利益众生的事业,没有一点骄傲自满、目



中无人之心。他认为众生都是成就他菩提道的善知识,所以他内心全部是一种慈悲的心、怜悯的心、惭愧的心,都是善心善行。
佛最后告诉善生说:“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施波罗蜜,”有以上所说的这些行相的人,就可以知道此人决定能供养布施波罗蜜,他决定能得到寿命与财富,他就够资格以布施这一法度到涅槃的彼岸了。
庚2、能行戒波罗密人之相
经文:“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常修软心,不作罪过;设误作者,常生愧悔,信是罪业,得恶果报;所修善事,心生欢喜;于小罪中,生极重想;设其作已,恐怖忧悔;终不打骂嗔恼众生;先意语言,言辄柔软;见众生已,生爱念心;知恩报恩;心不悭吝,不诳众生;如法求财,乐作福德;所作功德,常以化人;见穷苦者,身代受之;常修慈心,怜愍一切;见作恶者, 能为遮护;见作善者,赞德说果,复以身力,往营佐之;身不自由,令他自在;常修远离嗔恚之心,或时暂起,觉生愧悔;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
第二是能行戒波罗蜜的行相,佛告善生说:“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怎样能清净这三业呢?就是“常修软心”经常修习自己的心,训练自己的心,让自己的心越来越柔软。这样就能很好的和众生去沟通,抑制狂燥的心理,使自己的心达到平静柔软。首先从心开始净身、口、意三业,这也是修行的基础功夫。心训练好以后,在行为上才能“不作罪过”,控制身不去造



业,让自己不作一切损害众生的恶事,这就是止恶。这是佛教的修行持戒之法。先从意业上下手,清净意业以后,身、口二业相应的也能清净。内心不清净,在身、口上下功夫就比较难作,这是总说戒波罗蜜。
清净三业的具体作法就是,“设误作者”假若不小心作下了罪业。众生因为有烦恼,在各种境界面前,往往不小心会犯过失。假若造了罪以后“常生愧悔”他内心会常常生起惭愧、懊悔之心, 自己会责怪自己,“我怎么做这种事情呢?”他深信因果“信是罪业,得恶果报”他知道自己所做的罪过,会得到恶的果报,会让自己受苦。因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的心就是在造因的时候就害怕,因为他知道这个因会导致以后受更大的痛苦。众生在作因的时候不怕,结果出来才害怕,这时已经无法挽救了。所以菩萨在造因的时候就想到结果,犯了一点点小罪内心会惭愧、懊悔,这是有犯勤忏悔的持戒之法。
佛说有两种智人,一种就是受了戒以后永远不犯之人;一种是虽然犯了戒,但是能勤行忏悔之人。这两种人都是有智慧的人。还有两种无智慧不可救的人,一种人是受了戒以后不持戒,经常犯戒;一种是犯了戒以后不知道忏悔之人。这是两种无智慧不可救药的人。学佛要学前面那两种人,经常念戒就不会犯,假若有犯赶快想着忏悔。众生有烦恼难免犯戒,但是要知道忏悔之法,要勤行忏悔,真正要消业障平时要勤忏悔,这样就是在修学佛法。不要自暴自弃,这是菩萨对误作之罪的正确心态。
菩萨对“所修善事,心生欢喜”。对自己所作的善事,常常



生起欢喜之心。作了善事以后不要到处去宣扬,宣扬自己的善事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是你作了善事以后,自己内心对自己要欢喜赞叹,你作善事利益了众生,在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果,自己内心应该欢喜庆幸,这是对自己作善事的正确心态。
修行佛法就是止恶向善,他在止恶方面内心非常谨慎,对于佛制的戒律“于小罪中,生极重想”就是小小的一点轻罪,在他内心会生起极重的想法。菩萨戒里面二十八轻是失意罪,菩萨对这些小罪都认为是很重的,一点不敢毁犯。假若犯了这些小罪他内心也会恐怖、忧愁,悔恨自己所犯之罪,这是菩萨对小罪的正确心态。
有了正确的心态,表现在外的就是“终不打骂嗔恼众生”他从来不会打骂众生,内心也不会嗔恨众生,也不会让众生因他而起烦恼,就是不恼害众生。这三点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观修。第一个是他不打骂众生,因为他没有嗔恨心,他就不会打骂别人,因为打人、骂人本身就是自己在造恶业,菩萨绝对不会去造这个恶业。
第二是他内心也不恨众生,他的心里没有看不惯的人和事, 也没有所恨的人和事,菩萨不会有嗔恨众生之心。
第三是他不恼害众生,菩萨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利益众生的,从不恼害别人。他绝不会在一天的生活当中,让某一个人因他的所做所为而起烦恼,不会让别人生气。在和他接触的一切人当中,他都会让别人高兴,不管怎么做只要对方高兴,他就作对了。这是菩萨不恼害众生之法。
正因为菩萨有这样的正念,他在和众生沟通的时候“先意语



言”。他在说话之前,先考虑成熟要说的话以后再说,他不随便说,因为随便说话会说错话,会伤害众生的。菩萨有说话的技巧,他会三思而说:当要说这一句话的时候,他先考虑我这句话说出来合乎不合乎佛的教导,如果合乎佛的教导我再决定说,这是第一思;其次再考虑我说出来以后对方能不能接受,如果对方能欢喜接受我再说,这是第二思;接下来考虑我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方法把这个话说出来,把我内心的意思能全部表达给对方, 这是第三思。用这种方法考虑成熟以后,会主动的向对方去打招呼,这就是先意问讯。在说话的时候“言辄柔软”起言动语都是很柔和的这种软语,没有粗糙的语言。这样使人爱听他说话,这在四摄法里面叫做爱语摄,就是用柔软的语言去摄受众生。
菩萨有这样的慈悲心,他“见众生已,生爱念心”。见到众生以后他的内心啊,常常能生起爱念对方之心。爱就是爱护,念就是忆念,就是想念着去救度这些众生,才会有这种爱念之心。这里的爱不是世间那种占有的、自私的爱。是无分别的、慈悲的爱,对一切众生都会起这种心。印光法师说:“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是只有菩萨才能说出的话。当这种爱念之心修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看“一切人都是菩萨”,自然而然的惭愧之心就生起,恭敬之心就生起,就会恭敬一切人。惭愧心修到一定程度就会看到“唯我一人是凡夫”。
所以菩萨他能关爱护念一切众生,这是菩萨对待众生的正确心态。在这种心态下他能“知恩报恩”。当别人对他有恩的时候, 他一定会知恩报恩,他有报恩之心。在这个世界上对我们最有恩



的人就是父母。我们能生在这个世界上,能长大成人全凭父母从小的呵护。父母为我们受尽了千辛万苦,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父母,还是对不起父母?菩萨会经常这样想,他能知恩报恩。菩萨由于常乐行布施,他“心不悭吝”没有悭贪吝啬的烦恼,
没有舍不得的东西。他通过布施,来对治自己内心的悭贪烦恼, 这是自利;他会经常以真诚心,欢喜的心去做布施而利他。他从来“不诳众生”不会说欺诳众生的话,也不会做诳骗众生的事, 从不说妄语骗人。
菩萨在工作方面、在社会上他会“如法求财”,如佛所教不犯国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他不作恶业,做一个清静持戒的佛子。他不选择伤害众生的职业,这叫如法求财。他将如法求到的这些财物“乐作福德”,他喜欢作慈善公益事业,他能乐于布施, 能作供养三宝等等这些福德之事。菩萨经常这样作,因为他知道因果。他知道现在布施出去,最后会得到更大的财富,会享受更殊胜的快乐。他经常作这些事给自己培福报。
他所作的这一切功德之事,就是一个目的,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他能以“所作功德,常以化人”菩萨以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事,现身说法的去教化世人。菩萨利益众生的目的只是第一步, 他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布施的这种方法摄受众生,而达到教化众生进入佛门修行。彻底得到究竟解脱的大利益,这是菩萨的最终目的。
菩萨不但用理论教化众生,而且能以身示范。他“见穷苦者, 身代受之”在慈悲利众的心态下,他见到穷苦的人,内心愿意亲



自代替对方去受苦,这就是代众生受苦的菩萨精神。他见到有痛苦的人,他自己心里想:“哎呀!我能替他受苦,让他赶快得到快乐”而且能付诸行动,这就是菩萨的心行。
因为菩萨的修行就是“常修慈心,怜愍一切”。这是他修行的课题。他经常修这种大慈大悲利益众生之心,会让他怜愍一切众生。用这种慈心去作惠施,功德力就不一样,心态不一样力量就不一样。
菩萨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他没有分别的利益一切众生, 这一切众生里面包括所有的众生,当他“见作恶者,能为遮护” 菩萨为了挽救恶人,见到众生在作恶的时候,他能去遮护,去教化,让他自己生惭愧心,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而改过。并不是大力宣扬此人过错,这就是“隐恶”之善行。因为能作恶事肯定是愚痴,没有智慧才去作恶事。菩萨怜愍这些众生,正因为怜愍他, 就要想法教化他。教化的方法就是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他现在作恶你遮护他,不要伤他的面子。再慢慢的去教化他,让他自己生起惭愧之心,让他自己认错,让他自己知道他作的这一切会给自己带来无量的痛苦,只有自己觉悟才能彻底改过。这是菩萨的一个善巧方便之法。不要去揭他的伤疤,能揭别人的伤疤, 证明你没有怜愍心。所以一个菩萨要处处护自己的心,也要护众生的心,让众生自己改过才是彻底的改过。并不是说见了别人的过错去大力宣扬,这样宣场易激发起他的嗔怒心,他不但不能改过,还会变本加利的作下去,这不是害了他吗?此非菩萨所为, 这叫善巧方便度众生,菩萨有这种善巧方便的方法。这是对作恶



之人,采取的正确方法。
对于作善事的人呢?菩萨的态度是“见作善者,赞德说果”。菩萨见到善事善行,大力宣扬赞叹他的功德,讲说积德行善的果报利益,让人们都向他们学习,这是“扬善”的菩萨精神。学佛人要学会赞叹功德,别人有点好事要赞叹。如果不赞叹就会生起嫉妒心,因为别人有点好事你心里不舒服,不舒服就是一种嫉妒的心态,不要让自己内心产生垃圾,所以要学会赞叹功德。赞德说果这是菩萨口业上的随喜功德。而且菩萨还会“复以身力,往佐营之”不但能随喜赞叹,还能亲身参与此善事善行。就是亲自去帮忙,和他共同作这些善事,这是从身业上随喜功德。我们要学习菩萨隐恶扬善的精神。
对于那些受人奴伇“身不自由”之人,菩萨想方设法“令他自在”解救这些人,让他身得自由,这是菩萨慈悲心的具体体现。
菩萨还要“常修远离嗔恚之心”。菩萨能观察烦恼过患,经常修习对治不要让自己生起嗔恚之心,防心离过,如果境界现前“或时暂起”嗔恚之念他马上就能警觉,立刻对治“觉生愧悔”对自己暂起的嗔恚之念就感到惭愧,悔恨自己怎么能生起这种恶念呢? 这就是修行对治烦恼之法,从内心时时警觉不让恶念生起。
因为嗔恨心是无始劫来,我们辛辛苦苦修来的。它已经害了我们无始劫,现在要把它修回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下一翻功夫慢慢修。所以菩萨会常常让自己的心远离嗔恚,时时警觉,从而熄灭嗔恚之火。
再从修口业方面,菩萨是“实语、软语,远离两舌及无义



语”。实语,菩萨从来不说假话,一是一、二是二,是什么就是什么,心口如一;软语,菩萨说话语气和蔼柔软,人人爱听。这两种语言是善法,菩萨修习用此来和人沟通。菩萨从来不说是非, 远离两舌;菩萨也不说闲话、杂话、无意义的话,远离绮语。这两种语言是恶法,所以菩萨远离。这就是菩萨口业的修行之法。
最后佛告善生:“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戒波罗蜜”有如上这些行相的人,就是能以如上所说依教奉行之人,当知此人就能供养戒波罗密。戒又名尸罗,故也称尸波罗密。这个人所得到的回报,今生他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此人也就有资格以戒这一法度到涅槃的彼岸。
庚3、能行忍波罗密人之相
经文:“善男子,若人能净身、口、意业,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嗔心,终不恶报;若来悔谢,即时受之;见众生时,心常欢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赞叹忍果,诃责嗔恚; 说嗔果报,多有苦毒;修施忍时,先及怨家;正观五阴众缘和合, 若和合成,何故生嗔?深观嗔恚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若暂生嗔,则生惭愧、恐怖、悔心;见他忍胜,不生妒嫉。善男子, 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密”
这一段是讲能修忍辱波罗密人的行相。佛言:“善男子,若人能净身、口、意业”还是先要清净身、口、意三业。持戒修忍都是要从身口意三业下手。让身口意远离一切烦恼,不要作恶业, 这就是学佛修行。修忍的三业,清净到什么程度呢?作到“众生设以大恶事加,乃至不生一念嗔心”这是意业修忍的标准。假若众



生以大恶事,不是小恶事喔!来加于己身的时候,心里连一念嗔恨都不生;“终不恶报”这是身口二业修忍的标准。他决不会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还以大恶事去回报对方。因为他内心没有一念嗔恨心,所以连报仇的念头都没有,更不可能用同样的手段去报复对方,这就是菩萨难忍能忍的精神。不像世间人一样寻求报复。世间讲“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还是君子呢,比起菩萨境界那差的太远了。这种报仇叫冤冤相报何时了。在菩萨心里,从来就没有和对方结怨仇。因为菩萨知道如果用同样的手段报复, 那是在造恶业,最后还要受更大的苦报。佛教讲三世因果,起心动念都有果报,更别说做出来的事情,那果报是一定要受的。
有这么一个因果公案:一个人相信观音菩萨,经常诚心诚意拜观音菩萨。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观音菩萨给他说:“明天有一个叫王麻子的人要来杀你,因为前世你把他砍了十三刀,明天这因缘聚会了他来会把你杀死。你家里其他人都没有结这个冤,唯独你和他结了这个冤。如果要避这一难的话,你准备好一桌饭菜,他来了好好招待就行了。”这人是相信因果的,而且对观音菩萨也很相信。第二天他让家里其他人都躲起来,他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在家里等。到中午的时候山上下来了一伙土匪,为首的带着人就冲进他家。他一看真的来了这个梦还真灵,他就把这些人领在饭桌前说:“各位!你们要东西,我屋里的东西你们可以随便拿。我知道你们要来,饭菜都准备好了,请你们吃过饭以后再说。” 土匪头拿着刀凶狠的说:“怎么,你要毒死我们不成?”他马上分辨道:“不是!不是!请问你是不是叫王麻子?”“你怎么知道我



的名字?”土匪头惊咤的问。他说:“我是信观音菩萨的,昨天晚上菩萨对我说:‘有一个叫王麻子的明天要来,你过去生中砍了他十三刀,明天因缘聚会他要来杀你报仇’这是因果报应我没有怨言。反正我的命是你的,我诚心诚意请你们吃饭,吃完饭要杀要剐由你。把咱们这个冤了结了”接着又说:“你们怕饭里有毒, 我先吃。”说着他就拿起筷子,把每一个菜都吃了一口。这土匪头一听,话说的很真诚,像真的一样。心想:“如果他要捣鬼,怎么知道我叫王麻子?又怎么知道我们今天要来?这还不由人不信。” 其它人正好肚子都饿了:“大哥,不管三七二十一,吃饱肚子
再说。”“好!吃吧!都吃吧!”王麻子就叫他手下人都来吃饭。这伙人吃饭的时候,这位主人心里也很害怕,心想:“因果现前谁也躲不掉,真是可怕”。只是不停的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等王麻子吃完饭以后,他自己寻思:“这因果报应看来是真
的,我现在如果把他杀了,又和他结下了仇,来生他还会杀我, 这样冤冤相报何时了?”想到这,他拿起刀来走到主人面前说: “好!咱们今天就把这冤仇了结了”。“大哥! 你?”他手下这些人喊了起来。王麻子不理睬别人的喊叫,继续说:“你也别怕, 你前生砍了我十三刀,今天我用刀背也砍你十三刀,咱们俩的冤仇就了结了”说完就用刀背轻轻的在这人身上砍了十三下,以此方式化解了他们的冤仇。
能修忍辱的人就不会和其他众生结冤,所以菩萨遇到这些境界绝对不会去报复对方,这样反而会感动对方。如果伤害他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头“若来悔谢”。前人有了悔改之心,向



被他伤害的这位菩萨忏悔的时候。菩萨会积极应对“即时受之” 也不怪罪对方。他不会像凡夫一样,别人向你赔罪时乘机发发牢骚、发发怨气。他会赶快欢喜的接受这种忏悔。这样不但不会和人结冤,反而交了一个朋友。
正因为菩萨有这种忍辱的功夫,有这样的大慈悲心,他“见众生时,心常欢喜”他见到每一个众生,都能经常生起欢喜之心。他利益一切众生,他见了谁都觉得是欢喜的。这才是真正菩萨的心。如果“见作恶者,生怜愍心”遇到作恶的众生,菩萨内心会自
然而然生起一种怜愍之心。凡夫见了恶性众生是嗔恨、看不起。菩萨见到恶性众生是怜愍,因为对方还不相信因果,他最后要受到大的果报,所以是可怜愍者。这种怜愍心会促使着去救度他、教化他,达到利益一切众生的目的。
菩萨不但自己能很好的修忍辱,而且能经常“赞叹忍果”赞叹忍辱的殊胜果报。忍辱会给自他都带来好处,暂时的忍辱会换来永久的安乐。所以他会赞叹忍辱的果报利益;他自己不但能很好的对治嗔恨烦恼,而且能“呵责嗔恚”恶业。向人宣说嗔恚对人的危害性,“说嗔果报,多有苦毒”嗔恚会给后世带来严重的恶业果报。在恶道里面受种种的苦毒之事。在三恶道里面:地狱道有烧煮之苦;饿鬼道有思食之苦,畜生道有相杀相啖之苦。菩萨自己不但能很好的修忍辱,而且能教化众生修忍辱。
菩萨“修施忍时,先及怨家”他在布施的时候,修忍辱的方法是,先从怨家那里修起。先布施给自己的冤家,因为他知道冤仇宜解不宜结,所以他先施冤家,用布施这种方法化解冤仇。先



布施给冤家破除自己分别心。
世间的说法是要有显明的爱和恨。站在佛法的角度来考虑, 这种爱和恨都是伤害自己的。所以菩萨用平等心去修布施,破除自己怨亲不平等的分别心。菩萨修布施、修忍辱的时候先从冤家修起。先布施给自己的怨家,破除冤亲的分别心;修忍时先忍于怨家,以冤家为自己修忍的善知识,破除自己的嗔恚心。
他会用正念去观察嗔恚烦恼,从自身修起,“正观五阴众缘和合”他会观察我人之身体,是由色、受、想、行、识这五种因缘组合而成的,没有一个实在的我。色法,就是我们这身体,物质的东西叫色法;受就是感受;想就是意念、思想;行就是身体的新陈代谢迁流变化;识就是能了别、认识的功能。这五种组成了这个假合之体。“若和合成”就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既然没有我“何故生嗔”呢?
他再去“深观嗔恚”观察这嗔恚的烦恼,如果不去对治“乃是未来无量恶道受苦因缘”会因为现在生起嗔恨的这个因缘,以后的无量世在恶道里要受苦。所以这样想不敢生嗔恨心。
再是还要观想,我现在行菩萨道,我就是一个菩萨,既然是菩萨解救众生的苦痛是我的职责,怎么还能生嗔恨心去恼害众生呢?在这种正观之下,“若暂生嗔,则生惭愧、恐怖、悔心”假若遇缘不由自己,暂时生起一点点嗔恚之心,马上用惭愧之心来对治,觉得自己不应该;生起观三恶道苦的恐怖之心而远离,觉得划不来生嗔;对自己这一点嗔恚心,会有后悔之心而忏悔。这样不断的观修,对治,使自己消除嗔恚之念。



从修忍辱来说“见他忍胜,不生嫉妒”当见到其他人修忍辱功夫比自己好,很殊胜的时候。他自己内心也不生一点点嫉妒之心,发起欢喜愿学之心。人家忍辱修的好,我要见贤思齐向别人学习。因为解脱的是自己,生嗔恨心受苦的也是自己,与别人没有一点关系。所以他一点也不生嫉妒之心。
佛告诉善生:“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忍波罗蜜”有以上身心行相者,就是心态和行为上都能依教奉行的人,当知这个人就能供养忍辱波罗密。这样作才具备一个菩萨的资格,才能增长寿命和财富。才有资格依忍辱法度到涅槃的彼岸。
庚4、能行精进波罗密人之相
经文:“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不受、不贪坐卧等乐; 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心亦如是;凡所作业,要令毕竟; 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不轻自身;大事未讫,不生悔心,作既终讫,自庆能办,赞叹精进所得果报;如法得财,用皆以理;见邪进者,为说恶果;善教众生,令修精进,所作未竟, 不中休息;修善法时,不随他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 则能供养进波罗密。”
佛接着讲说修精进波罗蜜的行相方法,佛说:“善男子,若有人能不作懈怠”精进的相首先是不懈怠。不懈怠的表相就是“不受、不贪坐卧等乐”也就是不贪图享受,这是精进的心理状态。科学的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更好的享受,但是在佛法里面说要精进的话,就是不贪图享受坐、卧的这些快乐。意思是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这些上面,要以事业为主,这就是精进。如果把主要精力



用在贪图享受之上,就是一种懈怠相。
众生喜欢享乐的心理根深蒂固,人人都这样好像是正常现象,实际在佛法来说这是一种放逸之相。如果一个贪图坐卧享受而懒惰之人,他是精进不起来的。
具足精进心的人“如作大事功德力时,及营小事”不论做大事或小事他“心亦如是”就是有精进心的人,无论作大功德事, 或者经营小事,他的心在他要作的事情上,不在享受快乐上,这就是敬业精神。他都能精进不懈的作下去,不会退下来。
正因为有此精进心,他“凡所作业,要令毕竟”凡他所作的一切的善业,不但能精进不懈的作下去,而且做的时候有始有终, 绝对不会半途而废。没有精进心的人在做事的时候,有时会望而生畏,甚至半途而废。世间有一句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这就是有精进的心。而且“作时不观饥渴、寒热、时与非时”。他在做善事的时候,能耐饥、渴、 寒、热等苦,不论时与非时他都能废寝忘食的精进去作。他有很大的忍耐力,菩萨做善事,他不分昼夜、不分晴天雨天、不分节假日,他以事业为主。佛在这里说的都是精进之相。
在修行成佛的道路上,他从来“不轻自身”从来不想我这样辛辛苦苦的修学,行菩萨道,能不能成佛呢?他有成佛的坚定信念。他不自卑,他知道诸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我通过修行绝对能成佛。精进的积极做一切善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但是他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点也不骄傲,会把自己看的很低。会将别人都看成菩萨,将自己看成一个凡夫,好好去修行。



当他要做一件大功德事的时候,“大事未讫,不生悔心”再难作的事情,遇到再大的困难,中途从不生后悔之心。他能精进不退的作下去,他会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直到成功。一旦这些事情“作既终讫,自庆能办,赞叹精进所得果报”这是成功以后的喜悦,费尽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干成功了这件大功德事,看着自己的胜利成果,心里自庆能办这么大的功德事,这都是楔而不舍精进坚持的结果。欢喜赞叹自己精进所获得的成绩,赞叹精进的殊胜果报。
他在求财、理财方面,能作到“如法得财,用皆以理”在求财方面他能如法的求得财物。如法求财就是:不犯国法,不违佛制, 不造恶业。在这个前提下干自己应该干的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就是如法求财。在用财方面能合理的使用财物,就是不铺张浪费, 能勤俭节约。就是不乱花钱,有钱用在正道上,用在最有意义的地方。
“见邪进者,为说恶果”菩萨见到邪精进的人,能对宣说邪精进的恶果。精进有正邪两种,向着善的方面精进叫作正精进, 向着恶的方面精进叫作邪精进。比如世间搞杀生的这行业,他也是起早摸黑的干,半夜起来就开始准备,也很精进,这种精进是邪精进。这种精进会让自己最后受更大的苦恼,这叫邪精进。那菩萨见到邪精进的人,会讲给他邪精进所带来的恶果。邪精进就是一切损害他人利益,伤害众生生命的这些行业,干这些工作叫邪精进。
不但自己能这样作而且“善敎众生,令修精进”能自作教他



修习精进。能带领大众一起精进的修习善法。特别在做善事的时候,能勇猛精进“所做未竟,不中休息”在所作的事情没有做完之前,不中途休息,直到完成任务。
在修善法这件事上“修善法时,不随他语”他自己有主见, 不管你别人说好说坏他都不改变主意。而且能积极主动的修习一切善法,不是别人叫作才去做,不需要别人说。
最后佛告诉善生:“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进波罗蜜”身心具足如上所说之行相,一切都能依教奉行之人, 就知此人能供养精进波罗蜜。他就可以得到命之与财,此人就具足菩萨资格,就能到达涅槃彼岸。
庚5、能行禅波罗密人之相
经文:“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若窟、若山、树林、空舍;不乐愦闹、贪著卧具,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不乐贪欲、嗔恚、愚痴;先语、软语,常乐出家,教化众生;所有烦恼,轻微软薄,离恶觉观;见怨修慈,乐说定报;心若逸乱, 生怖、愧、悔;见邪定者为说罪过;善化众生,置正定中。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
供养禅波罗蜜的行相,首先还是要清净身、口、意三业。这就是戒,由戒才能得定,由定才能开发智慧。现在要修禅定,故要先净身口意三业。因为造业之体是身口意,做善也是身口意三业。如果有人“能净身、口、意,乐处空闲”这是修禅的心理行相。乐处在哪些空闲地方呢?“若窟、若山、树林、空舍”喜欢在石窟、山林、空舍等空闲地独处。修禅定的人喜欢在没人的地方



独自修行,他“不乐愦闹、贪着卧具”,不喜欢人多愦闹的地方, 他也不贪著卧具,就是不贪图舒服享受,喜欢苦行。我碰见一位师父他是专门念佛的,有一次居士请他作佛事,铺好床铺让他休息。他嫌太舒服把铺好的被子揭掉,放几块木块铺个烂席子睡在上面,说:“把这个臭皮囊照顾那么好干什么?”这就是不贪图卧具舒服的行相。也“不乐听说世间之事”。他不喜欢听世间这些俗事,也不议论世间的是非长短,不散心杂话,他喜欢清净, 一心修行禅定。
世间人一般闲了没事就喜欢找几个人在一块聊聊天,觉得这是一种快乐。或者改变一下生活的常态寻求一下刺激,觉得这也是一种快乐。就不知道心里的安宁清静才是最快乐的。不断的向外追求烦恼会越来越多,心静不下来就受不了那种寂寞。喜欢禅定的人越清净越好,所以他喜欢独处。
这种情况下他就“不乐贪欲、嗔恚、愚痴”他一心处在禅定当中,享受禅悦之乐,就会远离贪欲、嗔恚、愚痴这三毒烦恼。世间人贪求的是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但是这位菩萨他不会乐着于贪欲,能清心寡欲;不乐着于嗔恚,能慈悲柔和;不乐着于愚痴,能智慧聪达。
由于内心慈悲说话的时候总是“先语、软语”,主动和人打招呼,说话态度和蔼,语气柔软可亲。而且他“常乐出家,教化众生”喜欢过出家的生活,他发心出家能弘法利生,教化众生,他喜欢作这些事情;由于不乐贪欲、嗔恚、愚痴,所以他“所有烦恼,轻微软薄”他能控制自己的烦恼。他有清醒的头脑,他能“离



恶觉观”,常修正观。
解词:恶觉——恶觉有三种:1、欲觉:凡夫不了五尘过患、对顺情之境,起种种贪求而生恶觉。2、恚觉:凡夫不了五尘过患,对违情之境,起种种忿怒而生恶觉。3、害觉:凡夫常起侵害他人之知觉,使嗔觉增长。
这三种恶觉观能障碍圣道,故能远离,而起正观。
菩萨修禅定能“见怨修慈,乐说定报”当他见到怨家,不但不嗔恚,正好以此怨家为对境,修习慈心。自己得到禅定的法喜, 而且喜欢向人宣说禅定的殊胜果报。
他的心常在定中,一旦“心若逸乱,生怖、愧、悔”假若他的心感到散乱,而想放逸的时候,就马上会警觉,有一种很大的犯罪感,生起恐怖、惭愧、忏悔之心,让心定下来。当他“见邪进者,为说罪过”,见到修邪进的人,为他宣说修邪进损人害己的罪过,他“善化众生,置正定中”他会善巧方便的化导,修邪定的这些众生,将他们都引入正定之中。
这是禅定波罗蜜,修学佛法一定要修定。波罗蜜就是到彼岸,从此岸到彼岸之意。此岸就是散乱心、无常心、生灭心所化现出这个无常的世间;彼岸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寂灭的甚深的禅定当中的境界。所以说真正的快乐就是定中的快乐,比世间五欲之乐殊胜的多。
佛说:“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禅波罗蜜” 有如上行相的人,能如说而行,这样作的人,就能供养禅波罗蜜,他就是在修禅波罗蜜。就是通过禅定这一个法将他从凡夫的



此岸,度到圣者涅槃的彼岸,叫修禅波罗蜜。这样今生不但能得到寿命和财富,而且还能得到彻底的解脱。
庚6、能行般若波罗密人之相
经文:“善男子,若有人能净身、口、意,悉学一切世间之事,于贪、嗔、痴,心不贪乐;不狂不乱,怜愍众生;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修不放逸,先语、软语, 不诳众生;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常乐寂静,出家修道; 能以世事,用教众生;见学胜己,不生妒心,自胜他人,不生骄慢;受苦不忧,受乐不喜。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
这是供养般若波罗蜜的行相。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是觉者之意。所以学佛就是学觉悟、学智慧,并不是迷信。有智慧的人能做如下事情:“若有人能净身、口、意”菩萨的智慧首先还是要清净身、口、意三业。能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造恶, 就是大智慧。不论持戒也好、修定也好、智慧也好,首先要从这里开始,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要守住,就是让自己这三业清净。想要修行必须要清净身、口、意三业,要清净三业就必须要
持戒。所以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有智慧的人就能净身口意三业,能净身口意三业的人都是智者。智者才能“悉学一切世间之事”,他能学世间的一切学问技艺。一个有智慧的人,凡是世间一切学问他都学,就能在世间干一番大事业。也只有智者才能“于贪、嗔、痴,心不贪乐”对自身的贪嗔痴三毒烦恼,从来不贪求乐著,他认清了这三毒烦恼,是生生世世让自己



在六道里面轮转的最大仇敌,所以他不乐著。
生活中智者和愚者同样决择一件事情,他的方法不同。有智慧的人可以正确的决择;没有智慧的人他会做错事情。当做错事以后才感叹悔之晚矣!所以菩萨是智者畏因,众生是愚者畏果。菩萨在造因的时候就害怕结果,所以他不敢造恶因,这就是智慧; 众生不明因果,所以胆大妄为,什么恶因都敢造,等苦果出来才害怕后悔。这就是愚痴。
他自己经常保持理智的头脑,对于外境的干扰“不狂不乱”。有智慧的人心不会随境界转。绝对不会让境界冲昏自己的头脑, 好的境界现前他不激动、亢奋,欣喜若狂;不好的逆境现前他不会消沉、低落,心乱无序。他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不管什么境界出现他都能如如不动。只有一个正念就是“怜愍众生”。越有智慧对众生越有怜愍心,什么原因呢?他用智慧观世间众生都在冤枉受苦,都是可怜愍者。所以他会怜愍一切众生。
正因为有慈悲怜愍心,凡是对他有恩,及在社会上德高望重之人,他就“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有德”。他有报恩之心。父母把自己养大,对自己有恩;师长教自己知识、技艺,对自己有恩;和上是亲教师,成就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和上对他有恩。故他善能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这些对己有恩之人。
他有谦恭好学之德,故善于供养长老、耆旧、这些德高望重之人。谦虚的心是做人的基础,恭敬心是进入佛法殿堂的钥匙。印光法师说:“要得佛法真利益,必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得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得十分福慧,”有智慧的人不但能知恩



报恩,而且他谦恭好学,喜欢广学多闻。所以他经常喜欢供养父母、师长、和上、长老、耆旧及有德之士。
他自己能常行精进“修不放逸”;他对众生的态度就是“先语、软语,不诳众生”都是主动和人打招呼,用柔软的语言和人交流。他说话做事从来不欺诳众生,他的信誉度很高,人们都相信他喜欢和他接触。他有智慧“能分别说邪道、正道、及善恶报” 他有择法眼,能分辨邪、正。他能用智慧分别说出什么是邪道, 什么是正道。他明因识果,能分别说出什么是善因得来的善果, 什么是恶因得来的恶果;现在造恶因将来会得到苦报,现在作善因将来会得到乐报;
他“常乐寂静”自己喜欢寂静的生活,不喜欢愦闹。所以他能“出家修道”。他能放下一切去出家,一心一意的修行圣道。他在世间“能以世事,用教众生”教化众生的时候,用他所学的世间知识、技艺教化众生。先能以世间法去引导,然后再归入佛门修行。在修学方面“见学胜己,不生妒心”当他见到修学胜过自己的人,内心没有嫉妒之心;如果“自胜他人,不生骄慢”当自己修学胜过他人的时候,他也不生一点骄慢之心。他的内心安祥平静,不会被外境所转。菩萨能“受苦不忧,受乐不喜”苦乐不能动其心,胜败不能憾其志。他会如如不动。当他受苦的时候, 不会忧愁苦恼;当他享受快乐的时候,他也不会得意忘形。一切的事情他都会用智慧去观察,这苦和乐都是无常法。因此最苦的时候也没有愁恼的必要,乐的时候也没有欢喜的必要,这就是智慧的决择。



佛告善生说:“善男子,有是相者,当知是人,则能供养般若波罗蜜”有上面这些行相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他就是在供养般若波罗蜜。他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他就能到达涅槃的彼岸。
己2、别明各有四事分六
庚1、施方四事 庚2、戒方四事 庚3、忍方四事庚4、进方四事 庚5、禅方四事 庚6、智方四事
今初:施方四事
经文:“善男子,一一方中各有四事。施方四者:一者、调伏众生,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若人于财,不生悭惜,亦不分别怨亲之相、时与非时,是人则能调伏众生。于财不惜,故能行施,是故得离悭吝之恶,是名离对。欲施、施时、施已欢喜,不生悔心,是故未来,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能令他人离于饥渴、苦切之恼,故名利他。”
释:前一段佛详细说明了能行六度者的行相,概括的阐述了供养六波罗蜜的具体作法。这一段佛又分别说了每一方中各有四件功德事情,就是每一方都有共同的四种功德。首先看施方的四件事情。
第一、调伏众生:就是通过布施的这种方法能摄受调伏众生, 将众生从苦海里救度出来,以此而庄严无上的菩提。
第二、离对:离对就是对治,通过布施可以对治自己的悭贪烦恼,使自己远离恶法,增长善法。
第三、自利:自利就是自己能得到的利益。通过布施自己能成就世间的功德和出世间的功德,得到今生及后世的快乐,乃至



究竟解脱的大利益。
第四、利他:布施本身就是一种利他的事业。布施贫困者财物使他脱离贫困,是名财施;解决恐怖者的困境使他脱离恐怖,是名无畏施;以佛法的真实谛理,开启迷惑者的智慧使他觉悟过来, 是名法施。这些都是布施的利他事业。
以下各方都是这四种功德利益,都有这四种共同的作用,都是在庄严菩提。
现在听佛开示施方的四种事。首先看如何调伏众生?佛说如果有人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能毫无怜惜的去作布施:布施的时候也不去分别接受布施的人是亲是怨,平等布施,也不论是白天黑夜、天晴、天雨、时与非时,都能以布施为重。这样的人就决定能调伏众生,能教化众生,能救度众生,这是第一件事调伏众生。就是庄严无上的菩提。
其次是看如何离对?由于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毫不吝惜,大作布施,使自己离开无始劫来悭贪的这种烦恼恶法,这是第二件事叫做离对。就是止恶。
接着看如何自利?在打算布施的时候,即施前;和正在行布施的中间,即施中;和行完布施以后,即施后。在这三个时段中, 内心一直是欢喜的,没有丝毫的后悔之心,这叫三时不悔。有这样布施的心态为因,未来可以享受人天的快乐,通过一直修行可以成就无上菩提的大快乐。这些都是自己布施的因,应该得到的果报。这是第三件事叫做自利。就是行善。
第四如何是利他呢?当自己在行布施时,使接受布施的人得



到了温饱离开了饥渴;离开了苦切相逼的烦恼,让他得到了快乐。这就是第四件事利他。就是利生。
这是通过布施波罗蜜,就是庄严无上菩提,就是止恶行善, 就是利益众生。布施使自他都能获得功德利益。其余五方都有共同的功益。
庚2、戒方四事
经文:“戒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优婆塞戒至菩萨戒,能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初地根基,是名庄严。既受戒已,复得远离恶戒、无戒,是名离对。受持戒已,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既受戒已,施诸众生无恐、无畏,咸令一切离苦获安,是名利他。”
戒方四事,第一个就是庄严菩提。因为从受了优婆塞戒起至菩萨戒,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菩提的最初的根基。也就是为成就无上佛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优婆塞菩萨戒就是在庄严无上佛菩提,这第一件事是庄严菩提。
前面施方四事第一件事是调伏众生,因为通过布施这个法, 将众生摄受过来,这是最初应作的工作。调伏众生以后,再引导修学佛法发菩提心、成佛道。这也就是庄严菩提。因为调伏众生就是庄严菩提,所以将调伏众生放在前面,后面都是庄严菩提。
第二、离对:当自己受了戒以后就会远离恶戒、无戒这些恶法,故名离对。不受佛的正戒就是无戒;在社会上做损害众生的事就是恶法,发心做恶法的时候就等于受了恶戒。只有受了佛的



正戒才会远离恶戒、无戒这些恶法,这叫做离对。
第三、自利:通过守持佛的清净戒律,可以获得人天果报, 享受人天的快乐;再通过修定、修慧发菩提心,成就无上的佛果。可以获得究竟大乐,让自己得到大利益,故名自利。
第四、利他:既受戒已,绝对不会再干伤害众生的恶事,使众生没有被伤害的这种恐怖。能令一切众生因你持戒而离开痛苦, 获得安宁,就是有了安全感。这就是利他。
庚3、忍方四事
经文:“忍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忍故,得修善;修善故,得初地,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既修忍己,能离嗔恶,是名离对。忍因缘故,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忍因缘故,人生喜心、善心、调心,是名利他。”
忍方四种,一者、庄严菩提。为什么能庄严菩提呢?由于忍辱的缘故,才能修习善法;由于修行善法,才能逐步获得善果, 才能上升进入初地,成为登地菩萨。一直修到等觉菩萨,妙觉就是成佛了,最后能成就无上的菩提。这一切功德都要从修忍辱开始,故说是庄严菩提。
第二、离对:通过修忍辱,对治了自己的嗔恨烦恼。随着修忍功夫的增长,彻底远离嗔恚恶法,这叫离对。
第三、自利:由于修习忍辱的因缘,能得到人天的快乐;直至成就无上菩提的大快乐,故名自利。
第四、利他:由于修忍之故,能让众生生起欢喜心,生起善



心。使众生由刚强心变成调柔心,是名利他。
庚4、进方四事
经文:“进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精进故,得修善;修善法故, 得初地,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修善法时,离恶懈怠,是名离对。因是善法,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教众生修善,令离恶法,是名利他。”
精进四事:一者、庄严菩提。由于精进之故,能修善法;由于修善法故,能到初地,乃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这都是因精进修行而来,故名庄严菩提。
第二、离对:当精进修善法时,就离开了懈怠的恶法。懈怠是众生本有的一种烦恼习气,是修行的大障碍,必须用精进来对治。当精进修习善法时,就离开了这个恶法,故名离对。
第三、自利:由于精进的修积善法,自己就得到佛法的大利益。修到人天福报,可以得到人天之乐;如果发菩提心要成佛,通过精进一直可以成就佛果,这就是无上的究竟大乐,故名自利。
第四、利他:由于精进的教化众生,让众生也精进的修习善法,远离恶法。让众生不断的止恶行善,最后让一切众生都能成就解脱,这就叫利他。
庚5、禅方四事
经文:“禅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修如是禅定力故,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因是禅定,修无量善,离恶觉



观,是名离对。修舍摩他因缘力故,常乐寂静,得人天乐,至无上乐,是名自利。断诸众生贪欲、嗔恚、狂痴之心,是名利他。”
禅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因禅定能庄严菩提的理论是: 由于修禅定的功德力,可以成就初地菩萨果位。一直修上去,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所以说禅定就是庄严菩提。
第二、离对:因为修禅定就是在修无量的善法,可以离开禅定当中的恶觉观。就是通过修禅定正思维,住于无量善法之中, 可以离开烦恼妄想之恶觉观。故名离对。
解词:恶觉观——觉观,又叫寻伺。觉,是寻求推度之意, 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观,即细心思维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若持续作用,则身心劳损,正念旁落,故名恶觉观,为随烦恼之一。凡夫众生不了外尘境界对人的危害性,不知无常虚幻,故对顺境起种种贪求而生恶觉观;对违情境界起嗔怒而生恶觉观;又由于自私自利,常起侵害他人之知觉,使自己的嗔心增长而生恶觉观。这些都是众生的烦恼妄念,故须用禅定来对治。
第三、自利:由于修习奢摩他(止),因修止的因缘力常乐处于寂静之处;这样可以得到人天乐乃至无上乐,就是世出世间一切快乐都能得到,这叫自利。
众生的心一直往外追求,爱热闹,不断的寻求刺激。心一闲下来就觉得寂寞,就要找几个人在一块聊聊天,他的心一直在散乱当中,这不是好现象。真正修行人喜欢寂静处,修舍摩他止住妄念不让生起,由此而起观行。所以他们就喜欢在寂静的地方去修行。



第四、利他:通过修禅定,能断众生的贪欲、嗔恚、狂痴之心,使其清净、安乐,是名利他。
庚6、智方四事
经文:“智方四者:一者、庄严菩提,二者、离对,三者、自利,四者、利他。庄严菩提者,因修智慧,获得初地,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庄严。修智慧故,远离无明,令诸烦恼不得自在,是名离对。除烦恼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教化众生, 令得调伏,是名利他。”
般若波罗蜜四事:
第一、庄严菩提:智慧可以庄严菩提。由于修智慧故,可以获得初地菩萨果位。佛在这里讲的都是从初地开始,自然经过了前面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下来才是十地。上了初地以后,就是登地菩萨,前面那三十位名地前菩萨。获得初地菩萨的果位, 以智慧不断修习直至成就无上的佛菩提,这叫庄严菩提。
第二、离对:因为修智慧故,就能远离无明黑暗,能使种种烦恼不得自在。有智慧就能控制烦恼,故名离对。众生都在无明大梦当中,不能觉悟。由于无明,就会造下业;造下业才会接受六道轮回的果报,才不断的轮转受苦。只有智慧光明才能对治无明烦恼,所以修智慧就能远离无明黑暗,使烦恼不得自在。众生都被烦恼控制身不由己,智慧能照破无明,断除烦恼,故名离对。
第三、自利:修智慧可以破除自己的烦恼障及智慧障,能得到彻底解脱,这叫自利。
第四、利他:修智慧就有能力以智慧去教化其他众生,令众



生得以调伏,得到解脱之利,故名利他。
诠论:以上六波罗蜜分别各有四事,实际是同等的功德利益。修六度都能庄严菩提,都是庄严菩提。都能成就菩提之道,都是菩提道上的必修课。虽然施方以调伏众生为第一,但调伏众生本身就是庄严菩提,所以为了成就菩提道就应修六波罗蜜。
修六度都能对治自己的烦恼,都是止恶行善,都能让自己控制烦恼,消弱烦恼的力量。使烦恼不得自在,最后断除烦恼。所以为了断烦恼,就应修六波罗蜜。
自己修六度,不断的止恶向善,不但能今生所求满愿,得到吉祥幸福的快乐;还能得到出世间的无上乐。好多人都是为了今生的福乐而进入佛门的,都是有所求而来。有些人求病好;有些人想赚钱;有些人求孩子考上大学;有些人求能当上官。等等不一而足,都是有所求而进入佛门。那么能不能求到呢?肯定都能求到。但是这种求太小,境界太低。我们要求无上菩提的大快乐, 在这种大快乐下,我们今生所求的会不求而得。你专门求今生的快乐,如果求到也仅仅那么一点点。如果求无上的菩提道果,在这种大快乐前提下,今生这小小的快乐会不求自然而得。这些都是菩提道上的副产品。
若修六度,就能得到今生的所求满愿,吉祥幸福的人生快乐。而且这都建立在不断止恶行善的基础上,你才能得到。不是求来的,是你修来的。如果不改变自己只是在佛跟前求,这是求不到的。必须通过依教奉行去修行,你所求的这些会不求而得。
如果精进的修六度,不但能得到今生的幸福,而且能得到后



世的人天之福乐。还能得到声闻、缘觉、菩萨这些圣者之法乐。而且决定还能成就无上的佛果,得成佛的究竟大乐。无论这哪一个层次的快乐都能得到。所以自己要离苦得乐,就应该修六波罗蜜。修行六度就是苦海中的一条大船,度一切众生到达涅槃的彼
岸。所以发心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之人,为了让自己的菩提愿心更坚固,直至圆满成就,就必须修六度。因为‘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所以要想彻底做好利他的事业,就应该修六波罗蜜。总之发了菩提心,受了优婆塞菩萨戒,自己想当一名实义菩
萨,打算成就无上的佛菩提,就应修六波罗蜜。就应供养六波罗蜜。真正能修六波罗蜜的人,才称为菩萨,才是在行菩萨道,自己也才能得到寿命和财富,直至成佛。
有人说:“我专修净土,不学其他”这要看你站在那个层面上。一定要了解佛讲这些法的实际作用,要了解祖师大德说这些话的真实内涵。站在修行的层面来说要专修,不要杂修;站在学习的层面来说要广学多闻。我们现在学《优婆塞戒经》是站在学习的层面来说。我们现在想进入专修,根基还不够。我们对佛法了解的太少,发不起真正专修的那个心。所以必须边学边修,等信念坚固以后,再说一门深入专修下去,这有他前后层次的深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有人说:“我一句佛号念到底”,这才是真功夫。但是看他的行为,绝对念不到底,因为发心不够故。在《无量寿经》里面三辈往生,都说发菩提心。这本《优婆塞戒经》专门讲发菩提心, 这两本经相辅相成,其理无二。所以念佛人更应该修六波罗蜜,



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无上微妙法门。在生活中以六波罗蜜为标准; 在修行上以念佛为专项;发心上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标;在各种烦恼境界中,以观生死无常过患为警钟。这样就会厌离娑婆,也就是本经所说的‘一心观察生死过咎’就会‘深见涅槃功德安乐’也就是深见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样就是有解脱分法。以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标准,这样的行为去专修念佛,真是万修万人去, 妙不可言。
己3、确示定有六度分二
庚1、总示应有六波罗密 庚2、祥辨定有六波罗密今初:总示应有六波罗密分二
辛1、错误论点 辛2、从因果论应有六波罗密今初:错误论点分二
壬1、有四波罗密的论点 壬2、无波罗密的论点今初:有四波罗密的论点
经文:“善男子,或有说言:离戒无忍,离智无定,是故说有四波罗蜜。若能忍恶不还报者,即名为戒;若修禅定,心不放逸, 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
释:这一段从各方辨析确示一定有六波罗蜜,首先佛将有些不正确的论点提出来,然后再加以分辨。第一个是应有四波罗蜜的论点,有人这样说:“离开戒就无有忍,离开智就无有定”。没有忍和定这两种波罗蜜,所以说就只有四波罗蜜了。
这是有些人的错误论点,他的理由是:如果有人能做到忍恶不还报,说明此人就是很守戒了;如果有人能修禅定,心不放逸说明



这人是很有智慧了。所以说戒也就是忍,故不需要忍;慧就是定, 也不需要定,故只有四波罗蜜就行了,这是他们的论点和理由。这是第一种错误论点。
壬2、无波罗蜜的论点
经文:“离慧无定,离定无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离戒无进,离进无戒,是故戒即精进,精进即戒。离施无进,离进无施,是故施即精进,精进即施。故知无有六波罗蜜者。”
这是无六波罗蜜的错误论点。其理由是:因为离开慧就无有定,离定也就无有慧,所以慧即是定,定即是慧;再是离开戒无有精进,离开精进也无有戒,所以戒就是精进,精进就是戒;还有离开布施就没有精进,离开精进也就没有布施,所以布施就是精进,精进即是布施。这样说来就没有六波罗蜜了。这是第二种错误论点。
以上两种都是合二而一的笼统说法。
辛2、从因果论应有六波罗密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进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与果不得为一,是故应有六波罗密。”
佛提出上面错误论点后,再加以分辨,明其应有六波罗蜜的原理,和前面的错误所在。佛说:“有人说无有六波罗蜜这个论点不能成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六波罗蜜来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才会去行作布施。没智慧的人你让他去行布施,他还说你是傻瓜。没有智慧的人他就不会去布施,所以布施是智慧之果,



智慧是布施之因。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再一个是有精进心修行的人,他才能持戒。没有精进心的人,他不会去持戒的。所以精进是持戒之因,持戒是精进之果。这二者也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还有修禅定三昧的人,他遇到境界现前时才能修忍辱。没有禅定三昧无定力的人,他的心是散乱、狂躁的,当境界现前的时候他是不会忍的。所以三昧是忍辱之因,忍辱是三昧之果,这二者也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既然都是因果关系,那因就是因,果就是果,这二者是不能合二为一的,所以应该有六波罗蜜。
庚2、详辨定有六波罗密分三
辛1、从戒、忍不同辨 辛2、从定慧不同辨辛3、从对治和次第相生辨
今初:从戒、忍不同辨分二
壬1、错误观点 壬2、正辨今初:错误观点
经文:“若有说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义不然。”
如前面有人说的那样,戒就是忍,忍就是戒,这个义理是不对的,佛再详细辨析前面论点的错误所在。
壬2、正辨
经文:“何以故?戒从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恶, 为众修善,忍无数苦,无量世中,代诸众生受大苦恼,心不悔退,是故离戒应有忍辱。”
就戒和忍之间的关系,佛作了详细的解析。为什么说‘戒即是忍’这观点不正确呢?因为戒是从他人处通过受戒,而得到的戒



体。但是忍却不是这样,忍不从他得。比如有人不受戒,但他却能忍诸恶,他能为众生修一切善法,可以忍无数的苦。而且在无量世这么漫长的时间内能为众生受大苦恼,而心不退悔。以是义故,证明离开戒应该有忍辱,这二者是有区别的。所以戒不是忍, 忍也不是戒。故说‘戒即是忍,忍即是戒’这个论点是错误的。
辛2、从定慧不同辨
经文:“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智慧即是毗婆舍那。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能分别,是故我于十二部经说定慧异,当知定有六波罗蜜。”
这是从定和慧的同和异来分辨。前面错误的论点说‘定即是慧,慧即是定’佛在这里将定和慧做了详尽的辨析。佛告善生说: ‘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三昧就是正定,舍摩他意为止;‘智慧即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意为观。‘舍摩他,名缘一不乱,’即是心缘一境而不散乱,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就是一种定功,也叫止;而‘毗婆舍那,名能分别’能分别也叫观。这二者一个是止,一个是观,这是不一样的。所以佛说,他在十二部经里面说定和慧是不同的,定是定、慧是慧不能划等号。所以前面所说的‘定即是慧,慧即是定’的这种说法,就证明是错误的。故知定有六波罗蜜。这六波罗蜜一个也不能少。
辛3、从对治和次第相生辨
经文:“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调众生施时离贪, 是故次说尸波罗蜜;施时能忍舍离之心,是故次说忍波罗蜜;施时心乐,不观时节,是故次说进波罗蜜;施时心一,无有乱想,



是故次说定波罗蜜;施时不为受生死乐,是故次说智波罗蜜。”
在六波罗蜜里面,如来之所以第一个要先说檀波罗蜜,就是为对治众生的烦恼,通过布施这一法调伏众生,而体现六波罗蜜次第相生的连带关系,从而说明定有六波罗蜜的理论依据。为了调伏众生在布施时能离开悭贪之心,所以接着说戒波罗蜜,让其持戒离贪而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在行布施的时候,能忍受舍离心爱之物等心,是故接着说忍波罗蜜,让其修忍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在布施的时候,能不分时节的常乐布施,是故次说精进波罗蜜,让其经常欢喜精进的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在行布施的时候,能一心一意的做布施,没有一点乱想分别,是故次说禅定波罗蜜,让其专心致志的行布施;为了调伏众生行布施的正确发心, 不为求人天生死中的有漏小乐而行布施,是故次说智慧波罗蜜。让其用智慧去观察,以求无上菩提之心而行布施。这样一路修下来,决定必须要有六波罗蜜。
诠论:佛这一段的开示,清楚的阐明了六波罗蜜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为了对治众生烦恼次第施设的必要性。消除了一些人的模糊观念,和一些似是而非的糊涂认识。历清了六波罗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面正式修行六波罗蜜排除了理解上的障碍。
学佛不敢似是而非的学。有些人听了一句话就说懂了,有这样的心态,更深的东西你就不懂了。不要学了一点点就认为全部懂了,不知道里面还有它微细的分别,和更深的道理。特别是佛法,越学的深里面的道理越微妙。同样一句话,你探讨的越多, 不断的学,不断的修进去,随着你悟解程度的增升,就会有更新



的发现,对经典的了解就会更加深刻。所以千万不敢得少为足, 这就是似是而非的学佛,这种模糊的认识会耽搁自己一生。
己4、出六波罗密相
经文:“善男子,云何名为波罗蜜耶?施时不求内外果报,不观福田,及非福田,施一切财,心不吝惜,不择时节,是故名为施波罗蜜;乃至小罪,虽为身命,尚不毁犯,是故名为戒波罗蜜; 乃至恶人,来割其身,忍而不嗔,是故名为忍波罗蜜;三月之中, 一偈赞佛,不休不息,是故名为进波罗蜜;具足获得金刚三昧, 是故名为禅波罗蜜;善男子,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
释:这一段开示六波罗蜜的行相,修六波罗蜜就要知道六波罗蜜的行相。前面经过辨析,证明定须六波罗蜜之理。这里佛开示六波罗蜜的行相,波罗蜜意思是到彼岸,从生死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也叫六度。既然到彼岸那就有他很高的行相,这里所讲的波罗蜜的行相,如果能作到的话就一定能到彼岸,一定能达到成佛的标准。怎样是“波罗蜜”呢?从布施的心态来说“施时不求内外果报”。就是以无所求的心去行布施;从布施的对象来说“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就是用无分别心去行布施。不论接受布施的是好人、坏人,或优或劣,都能平等的去布施;从布施之物来说“施一切财,心不吝惜”;就是能作到一切财施。一点都不吝惜财物,全部能布施。好的东西能布施,不好的东西也能布施,不爱的东西能布施、最心爱的东西也能布施。只要对方需要,自己的一切东西都能作布施;从布施的时间来说“不择时节”就是能作



到一切时施。在布施的时候不选择时节,只要有人需要,不管时与非时,都能及时作布施。总而言之,不求果报施就是无所求施; 不观对象施就是平等施;不惜财物施就是一切财施;不择时节施就是一切时施。能做到无所求施、平等施、一切财施、一切时施, 故名施波罗蜜。
从持戒来说,对佛所制的戒律能轻重等持。戒律里面有轻戒有重戒,重戒一般都是不可悔罪,轻戒通过忏悔可以回复清净。从佛所制来说“乃至小罪”乃至是一个递进词,就包括前面的重罪、中罪在内,乃至小罪轻罪,即佛所制的一切轻重之戒;从自身持戒来说“虽为身命,尚不毁犯”就是在生命交关的时候,对于佛所制的轻微小戒,也不敢毁犯,更何况重罪。一般对佛制的小罪往往都忽视过去了,小戒不持大戒必犯。佛制的戒律轻戒都是保护重戒的,为了防患于未然,才制轻戒。能舍命护小戒,这样行持戒律的话,名为戒波罗蜜。
从忍辱来说,恼害自己的对象“乃至恶人”乃至也是一个递进词,包括一般的其他人,乃至是极恶之人。即指好人、坏人、善人、恶人等一切人。从恼害的程度来说“来割其身”不是一般的诽谤中伤,而是刀割其身来要命的。从忍辱的功夫来说能“忍而不嗔”外相是能忍,内里是不生嗔恨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 内心能忍而不生一念嗔恨对方之心,这样行持忍辱,故名忍辱波罗蜜。
从精进来说,修行的时间是“三月之中”。佛这里用夏安居三个月为一个时间段,来作凡例。精进并不固定在这个时间内。



出家人每年有三个月夏安居,这三个月是不出门的专门在寺院精进修行,故佛在这里用此作凡例;所修的法是“一偈赞佛”三个月之中,仅仅念一句赞佛偈,别无他法;修行精进的程度是“不休不息”,就是昼夜不休息。在三个月中,能一心一意昼夜不休息的念这一句赞佛偈,这样的精进法,叫精进波罗蜜。
这就叫一门深入,这就叫精进修行。所修之法不在多而在精,所修时间不在长而在进,故名精进。一偈赞佛就是精,不休不息就是进,故名精进。
念佛人的精进也应如此,一句南无阿弥陀就是精,昼夜不休不息的念就是进。这样下至一声十声,上至一形,保持精进不退,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了。
有些人说我还会诵《弥陀经》,我还会诵《无量寿经》,我还会诵《观经》四十八愿,净修捷要等等净土经典我都会;我还会诵
《楞严经》,还会诵《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 我什么都会诵,这不叫精进,这叫广学多闻。精进和广学多闻是两码事。“一句佛号念到底”这是精进,可见精进一定是要专、要精、要坚持、要刻苦,这才叫作精进。请问大家都做到了吗?特别是老居士念佛念了十几年,作到这样精进了吗?没有作到的话,原因就在这里,我们每天精进于世俗事务,对学佛是朝三暮四,对修行是一曝十寒,这样只能学成世间一个善人,和修行解脱大相径庭。所以学佛一定要精进。
从禅定来说,能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名为禅波罗蜜。
解词:金刚三昧——又作金刚喻三昧。为能通达一切诸法之



三昧,(即定)菩萨住此三昧,则智慧坚固,能断破一切烦恼。犹如金刚坚固能摧破他物,故称金刚三昧。
小乘声闻或者大乘菩萨,於修行即将完成之阶段,欲断除最后烦恼所起之定。生起此定可断除极微细之烦恼,而得其极果。於声闻之最高悟境,可达阿罗汉果;於菩萨则得佛果。
故说大乘菩萨若能具足此金刚三昧,故名禅波罗蜜。
从智慧波罗蜜来说,在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的时候,也同时就具足成就了六波罗蜜,是故名为智波罗蜜。
诠论:因为“波罗蜜”译为到彼岸。这六波罗蜜的行相,都是达到涅槃彼岸之相,都是成佛之相。所以这些行相,都是佛所行境。我们学佛,就要学佛所学,行佛所行,最后证佛所证而成佛。这就是我们修学的最高标尺。我们现在行六度,修习菩萨道,直到最终达到六波罗蜜。这是一脉相承的,不能望而生畏, 用不自轻,不自傲的正确心态,在菩提道上向前走完今生这一段,不偏,不退就行了。这样就会生生增上,直至成佛而后已。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己5、结显在家为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能净六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能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说菩萨有二,一是在家菩萨,二是出家菩萨。出家人能清净六波罗蜜,不太为难。在家人能净这六波罗蜜,是比较困



难的,因为在家人有许多恶的因缘缠绕,不能很好的去修行。
总结:这一品要掌握的重点,有这么四点:
1、前面总明能供养这六波罗蜜的行相。这是我们现在学习的下手处,以此行相为标准去学修。
2、别明行六波罗蜜所具的四大利益功德事。①庄严菩提,② 离对,③自利,④利他。若依照前面的行相如说而行,自然而然这四种功德事也就在其中。
3、要理清六波罗蜜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对治”而次第生成的辨证关系。消除将二者合而为一的错误糊涂观念,认识到决定应有六波罗蜜,缺一不可。
4、最后佛说的六波罗蜜之相,是修行奋斗的目标。以后各品专讲向这个目标奋斗的修行方法。这一品是让学人彻底了解、认识六波罗蜜,重视六波罗蜜,发心修行六波罗蜜,最终成就六波罗蜜。














杂品第十九

丙2、明菩萨所修之六度分六

丁1、施度 丁2、戒度 丁3、忍度
丁4、进度 丁5、禅度 丁6、慧度
今初:施度分三 
戊1、问答能事 戊2、广明施度 戊3、结在家胜
今初:问答能事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
“善男子, 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
释:前面从第二品至第十八品,为:“乙2、正宗分”里的“丙1、明能行六度之菩萨”主要讲的是能行六度的菩萨行相,具足菩萨的资格以后。从这一品“丙2、明菩萨所修之六度”开始阐明菩萨所要修的六度。全经一共两大体系:前半部分讲的是能行六波罗蜜菩萨人的行相,后半部分讲菩萨行六波罗蜜所修法的行相。
善生为了进一步了解六波罗蜜的详细内容,向佛启问:“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做哪些利益的事情呢?”佛回答说:“已修六波罗蜜的这位菩萨,他就能救拔沉没在苦海里的众生”让他们达到涅槃的彼岸。
诸佛菩萨救度众生的目的, 就是让众生脱离苦海, 出离轮回,成就解脱。并不是仅仅得一点人天福报,他是彻底的救度。人天虽乐,福尽还堕,所以学佛人不求人天福报。故佛说能依照



前面所说,如实行持的这位菩萨,他就有能力救拔沉没在三界苦海里面的众生。让众生都成佛解脱。
戊2、广明施度分四
己1、略示施体 己2、分别施相己3、论施受义 己4、成净施主
今初:略示施体分三
庚1、明示定须修施 庚2、开示施体 庚3、略明施果今初:明示定须修施分三
辛1、不修施之果报 辛2、修布施的正确发心辛3、能得施果之人
今初:不修施之果报
经文:“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释:佛在本节简略开示一下布施之“体”。首先表明悭贪不舍,不修布施的果报。佛说:如果有人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吝惜生悭而不舍;对自己所懂得的知识、技艺、佛法,保留生悭而独享;对自己所用的饮食,自足生悭而不施。对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悭贪不舍,不知道布施。当知此人在以后无量世得愚痴、贫穷的果报。因为越愚痴越不舍,越不舍越贫穷,越贫穷越愚痴。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故于无量世要得愚痴和贫穷这二种果报。所以必须要修布施,赶快要修布施。
有些人不相信布施的果报,说我有钱是我辛勤劳动所得,与布施有什么关系?一般世人都这样认为。佛法讲因缘果报,简称



因果。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我们过去生中由于有修布施之因, 今生通过辛勤的工作这是缘,因和缘结合在一块你就能得到财富这是果。这就是因缘果。如果过去生中没有修布施的因,今生再辛勤的劳动,还是赚不到钱,有缘无因故;世间有很多这种人, 一生辛勤劳动到头来还是个贫穷。如果过去生中有布施的因,今生懒惰不努力,也是赚不到钱,有因无缘故;世间有很多浪荡公子这一类人,最后还是穷困潦倒。如果过去生中有布施的因,加上今生的辛勤努力,就会很富有,因缘和合故。世间有些人论才华也不太高,论智慧也一般,但是干事业就能成功,这些人赚钱很容易。所以佛说不修布施就是愚痴、贫穷的报应,而且是无量世愚痴、贫穷的果报。可见修布施的重要性。
辛2、修布施的正确发心
经文:“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做自利及利益他。” 所以菩萨在修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要以自利利他而发心。
要多做自利利他的事情。实际只要一心一意为利他而做事,自利也就在其中了。这就是菩萨行布施波罗蜜的发心。自利利他就是菩萨的事业。
世间要干一番事业发心都是自利,以赚钱为目的,从来没有想着我要利益一切众生,但是最终都是从利他当中获得的利润。如果能像菩萨一样以利益众生为发心,以自利利他的精神去干世间的事业,无论大小没有一个不成功的。
辛3、能得施果之人
经文:“善男子,若人乐施,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



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这是能得到布施果报的心行相貌。佛说:“善男子,若人乐施,”乐施,就是乐于布施。乐于布施和布施是两码事。布施是间断的随缘而作;乐施是经常不间断的喜欢布施,以布施为快乐之人叫乐于布施。能乐于布施者他就能“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以布施为乐之人,他就能化解一切怨仇,过去一切怨对之人通过布施,会化敌为友,尽舍前嫌,重归于好, 而生亲想。原先是怨仇,现在作为亲人想,喜欢和你在一块相处; 原来贫困、危难生活各方面都“不自在”的这些众生,会因布施, 皆得欢喜自在。这是布施对自他带来的现世利益。若能“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只有深信布施因果,深信持戒因果的人。深信和信又是两码事。信因果的人,只是内心对因果理论的认同;深信因果的人是绝对认同,并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而依教奉行。要真正的相信,通过布施,自己和他人都能得到殊胜的利益;真正的相信,通过持戒修行才能得到最终的解脱,有这样信心的人,他决定能得到成就布施的殊胜果报。乐于布施之人,现生后世都会得到快乐。
庚2、开示施体分二
辛1、首明施体 辛2、开示所以今初:首明施体
经文:“善男子,有人说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是义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阴。所以者何?由身口意具足施故。”



佛首先辨明布施的“体”是什么。佛法对一件事物从三个方面去剖析,让人了解这个事物的真相。叫体、相、用。体,即主体义,比如说桌子是木头做的,它的“体”就是木头,没有木头就没有桌子,故说木头是桌子的“体”;相,就是它的样子形相, 桌子是四条腿一个桌面,样子是四方的,这就是桌子的“相”; 用,就是它的作用,桌子上面能写字,这就是桌子的“用”。从这三方面就可以全面了解桌子的功能特征。
现在要了解布施这一件事情,它的“体”是什么呢?佛先借用有些人对布施体的认知,“善男子,有人说言施即是意,所以者何?意是施根故,”有人说布施的体就是人的意根。为什么说是意根呢?因为布施是从自己意念发生出来的,我想布施就能布施,故意念就是布施的根,所以布施的“体”应该是意根,这是一种理论。
下面再看佛的论点。“是义不然,何以故?施即五阴,由身、口、意,具足施故”。佛说以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布施的体不是你说的那样。为什么说是错误的呢?要成就布施这一个法,必须靠我们的身体去作,我人的身体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的组合体,所以布施的“体”就是五阴。在这个五阴的组合体上, 由身、口、意的具体运作,具足成就了布施这一法。所以说布施的“体”就是这个五阴之身。
佛为什么不说身体要说五阴呢?因为用五阴更能精确的辨明事物的真相。在后面详细辨论作和受关系的时候,全部说的是五阴。我人的身体不能代表五阴,而五阴指的就是我们这个身体。



因为六道众生大多有不同的五阴之体。故佛说布施之体是五阴。
辛2、开示所以
经文:“布施若为自利、他利、及自他利,则具五阴。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
无论作布施的目的为了自己得利也罢,还是为了让他得利也罢,或者是为了自他都得利也罢。不管你是什么目的,都要有具足的五阴之身,你才能修布施。只有这样修布施,才能庄严菩提之道,最后成就菩提之果。
这是说明布施的体之所以是“五阴”身之理。因为只有具足“五阴”的身体,才能修作自利利他的布施行,才能庄严无上菩提。故证明“五阴”是布施之体。
庚3、略明施果分二
辛1、布施的两种果 辛2、布施的胜因胜果今初:布施的两种果
经文:“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寿命、色力、安乐、辨才,名施余果。”
这里从布施的正果余果以明。通过修布施自己可以远离三毒烦恼。什么叫三毒烦恼呢?就是内心深处的贪、嗔、痴,人人都有。为什么叫做三毒呢?这贪、嗔、痴是自己自然而然发出来的烦恼,由于内心有贪心种子,当境界现前以后心就随境界而转, 做出错误的事情,就是造业;由于内心有嗔心种子,没有境界现前的时候,都是很和蔼的人,一旦恶的境界现前就会发怒生气,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做出错误的事情而造业;由于内心有愚痴种子,



就什么都不相信,不能分辨正、邪、好、坏,自私自利,贪得无厌,愚昧无知而去造业。世间毒药害人这一期生命。贪、嗔、痴三毒根深蒂固,它跟着你,今生让你不断的造业,造下业以后在地狱去受苦,当你在地狱受苦的时候,它也随着你。当你苦受完以后,好不容易有点善因又回到人道。他又在开始动作又让你去造业,又把你坠下地狱去。让你生生世世不得解脱,法身慧命成就不了。比世间的毒药厉害的多,故称三毒烦恼。如果不学佛法就永远不明此理,学佛就能对治这三毒烦恼。通过修布施,可以对治悭贪之心;常乐布施,可以对治嗔恚之心;能一切时施一切财施就是智慧,可以对治愚痴之心。所以说通过布施可以远离烦恼。
通过修布施今生后世还可以得到多饶财宝,成为巨富的果报。这是布施的正果;另外随着布施的正果,由于远离烦恼,心情欢乐能使自己身体健康长寿,端庄貌美。由于多绕财宝,能使自己生活幸福安乐。由于远离愚痴,能使自己智慧通达辨才无碍。这些都是修布施所得到的余果。
所以要有信心,要相信因果,相信有六道轮回。要相信圣人的言教。不要做只相信自己的无信之人,不信之人不可教!无信之人不可救!无信之人是大恶人!无信之人是可怜愍者!
辛2、布施的胜因胜果分三
壬1、胜田胜果 壬2、胜财胜果 壬3、胜主胜果今初:胜田胜果
经文:“施果三种: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胜田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成佛,



是名胜田,施如是田,故得胜果。”
另外布施又有三种殊胜的因,可以得到殊胜的果报。一是有殊胜的财产作布施,这是施物殊胜,能获得殊胜的果报;二是有殊胜的福田作供养,这是受施者殊胜,能获得殊胜的果报;三是作布施的人,这是施主殊胜,能获得殊胜的果报。
何为胜田胜果呢?如果供养修行向须陀洹,四向四果圣人, 直至修行到一生补处的后身菩萨,乃至成就佛果。后身菩萨就是等觉菩萨,也叫一生补处菩萨,即后补佛位之意。下一步是妙觉,妙觉就是佛。就是从最初向须陀洹开始,这中间有修小乘四向四果的声闻人、缘觉人;有修大乘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诸位菩萨;乃至妙觉的佛果。从小乘圣人到大乘圣人乃至佛,这一切的修行圣者全部包括在内,都名为胜福田。都是殊胜的良福田,能供养这些良福田故,可以得到殊胜的果报。此则名为胜田胜果。
壬2、胜财胜果
经文:“若有施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是名财胜, 以是物施,故得胜果。”
何为胜财胜果呢?从布施的财物来说,若有布施的物资,都是具足妙好的色、香、 味、触,这些都是外面的尘境,人能感觉到的东西。不管是用的、吃的让人感觉都是上好的财物,是名财胜。以此胜财作布施,能得到殊胜的果报。这叫胜财胜果。
壬3、胜主胜果
经文:“若有施主,信心淳浓,施戒、闻、慧,则得胜果。”



何为胜主胜果呢?这是从作布施的人来说。这位作布施的功德主,他布施的信心很淳厚,他布施的心意很浓烈。叫信心淳浓。他不但能以身作则作布施,还能以身示范持戒、多闻、智慧,而引导其他众生。这就是胜施主,这样的施主,能得到殊胜的果报。此则名为胜主胜果。
这里说明布施的心很重要,布施在心不在物。前面列举了福田胜,财物胜,最后一个施主胜。在施主胜里面说“信心淳浓”。这主要是指对三宝的信心,淳浓表示深信。点出了布施的关键在心。如果福田胜,你碰不见良福田难道就不布施了吗?如果是财物胜,没钱的人,没财物的人难道就不布施了吗?只有这个施主胜,关键在信心。再穷的人也可以有信心,再富的人没有信心有财也不做布施。故这个心是很重要的。
己2、分别施相分八

庚1、五种施 庚2、四尘施 庚3、二、三施
庚4、除施障 庚5、辨施主 庚6、观施理
庚7、能乐施 庚8、策贫施 
今初:五种施分六
辛1、总示 辛2、至心施所得果报辛3、自手施所得果报 辛4、信心施所得果报
辛5、时节施所得果报 辛6、如法求物施所得果报今初:总示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释:在分辨清楚布施的体是五阴之后,接着佛告善生,布施所得的果报。一个有智慧的人,在行布施的时候,有五种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分别都有不同的果报。
一者、至心施,就是不论作任何布施,都会以至诚的心认真去做,脚踏实地的有始有终的去做,这叫至心作布施。
学佛“至心”这两个字很重要,念佛法门“乃至十声”阿弥陀佛都能接引,但是前面有一句话“至心信乐”这就是个关键词。佛法处处讲至心,“至心”的行相是什么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里地藏菩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三者、深心,所谓与法相应,究竟不退。不顾身命。”能这样做就叫至心作布施。
二者、自手施。就是亲自去做。在行布施的时候, 不论自己有多么高贵,也不管你多么贫贱,都会亲自认真去作。不使人代替,事必躬身亲临,以表诚意,叫自手施。
三者、信心施。对布施有信心,不是随波逐流,随缘布施。这个信心就是相信布施有殊胜的果报,以利益众生的大菩提心作动力,从内心深处而具信心主动的去作布施。
四者、时节施。就是不失时机的,随受施者的需要而及时布施。就是不失时机的给予施助,以解决他的困难急需。而不是随自己,我想作时再作布施。就是要把心放在需要这一方,好钢用



在刀刃上,叫时节施。
五者,如法求物施。就是以如法求到的财物作布施。所要布施的这些财物,都是自己如法得来,不是作非法之事所得。什么叫非法?违犯国家法律所得,违犯佛制所得,或者是伤害其他众生所得,统名非法,即是不净财。如法求财就是你自己干正当职业,辛勤劳动所获得的财物,叫如法求物施。
辛2、:至心施所得果报
经文:“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饶财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
首先看至心施得何种果报?一个能用至诚心去作布施的人, 他会得到多饶财宝之报。都有什么财宝呢?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珊瑚之类的宝物;还有象、马、牛、羊、田宅等类的富饶家财;还有诸多的眷属围绕。这都是至心施所得到的果报。
这些都是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叫多饶财宝。都是通过至心布施以后能得到的果报。学佛人不要把眼光放在今生这一段,这样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所以眼光要放远,向前看我已无始劫来流转生死受了无穷的苦;向后看如果不修学佛法,还要无止境的这样流转下去,继续受无穷无尽不应该受的苦,所以今生要好好的学佛、修行、出离轮回解脱这种苦。就要先从至心作布施修起。
辛3、自手施所得果报
经文:“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者,所得果报,如上



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
一个能亲自去作布施的人,不但能得到如上所说多饶财宝、眷属欢乐这些果报以外。而且所得到的这些东西自己都能自在使用,这就是自手施所得的果报。
能亲自做布施就是至诚心的表现,特别是很富贵的人亲手去布施,更有无量的功德。《地藏经》云:“是大国王等欲布施时, 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软言慰喻。是国王等所获福利,如布施百恒河沙佛功德之利。”
世间有些人虽然有财他自己不能自在受用,原因就是过去不能亲手作布施。自手施所得的果报和至心施同样的多饶财宝,自手施所得的财宝能自在受用,这是不同的一点。
辛4、信心施所得果报
经文:“信心施者,得何种果?信心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 加如是报。”
具足信心作布施的人,他得到的果报也如上所说。能得到金银等珍宝,和象马牛羊等家财,也能得到多饶眷属之报。除了这些果报之外,由于具足信心布施,他和这些诸多眷属,都能和睦相处,大家都很和乐,他自己也常被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一切宗亲关心爱念,全家人都很关心他、照顾他。这是信心施所得到的果报。
信心施可以得到家庭和睦的果报。有些家庭虽然多饶眷属, 但在一块不太和睦,整天吵吵闹闹,心里都很别扭,这也不好。



本来家里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自己的亲人,都应该互相关心爱念。但是往往矛盾斗争不断,究其原因就是过去修的因不正。具足信心布施的人,不但能得到多饶财宝,眷属还能和睦。而且能得到全家人的爱念、关心照顾。
辛5、时节施所得果报
经文:“时节施者,得何等果?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
一个能随着众生所需,及时给布施合适的财物,解决他人困苦之人。他所得的果报也如上所说多饶财宝,眷属相聚。不同的是他所需的东西,随时就能得到。他心里想要一个什么东西,突然就有这个东西,随心能得到。这就是心想事成,心里想什么事情,就会满他的愿。时节施的人兼得如是之果。
世间人求财都很难,故有求不得苦。作时节施的人,他没有这一方面的困扰,他心里想要什么东西,结果因缘正好就聚会, 这东西他就能得到。因果确实一点不差,我们今生所做的一切, 所享受的一切,所遭遇到的这一切,都与过去的修行有关,都是自己修来的。有事千万别怨天,也别怨人,从如法作布施修起。
辛6、如法求物施所得果报
经文:“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 所不能侵。”
用如法所得的财物作布施,除能得到上面说的多饶财宝等以外。不同点就是他所得到的财物能守得住。他能得财,也能聚财,不会散失。他不会被官家没收;不会被盗贼所劫;不会被水



火所损,这就是如法财施所得的果报。
古云钱财为“五家共有”,这是提醒让人们看轻这身外之物, 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要多作布施。哪五家呢?就是水、火、盗贼、恶王和不孝子孙。一辈子辛辛苦苦赚到钱财,会被这五家夺去,没有你自己的。
赚钱虽然不容易,但是守财又能滋长贪心。将钱财存起来, 有些会被官家没收;遇到水、火灾难会化为乌有;有些被诈骗偷盗而侵夺;最后会遇到一个不肖子孙浪荡殆尽。有些钱赚到手变成一种灾难,家里就有灾祸出现。等等世间这些案例多得是,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他的真正内涵,这就是因果如此。佛在这里教我们如法求财而作布施,就会得财物不被侵夺的果报。
庚2、四尘施分二
辛1、四尘施之果报 辛2、辨施于塔像的果报今初:四尘施之果报
经文:“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辨才。”
释:四尘施就是以财物的殊胜来说。外面的境界,象尘垢一样会污染清净的心,所以对外境称为尘境。眼能见者为色尘;鼻能闻者为香尘;舌能尝者为味尘;身能触者为触尘;用这四种感触为上好的财物作布施,叫做四尘施。其果报是:
若以上好的“色尘”施。色尘就是眼睛能看到的最好的东西,



用这个去作布施,这个人以后就能获得端庄上好的色身。我们要身体长得好看、美丽、庄严不是用化妆品,而是要这样种因,因种在这里,自然而然得身体端庄上好之果。
若以妙好的香施,香尘就是用鼻根能闻到的上好香味,用一切名香做布施供养,此人以是因缘,可以获得名称远闻之果报。就是用香做供养,可得象香味一样名闻十方的果报。
若以上好的味施。味尘就是用舌根能尝到的很好吃的饮食, 去做布施供养。此人因此而可获得,大众乐于见闻,大家都喜欢亲近他,对他能生起爱念尊重之心,这是用味尘做布施所得之果报。若以妙好的触施。触尘就是身根能摸触到的细软滑润之物,
以此而做布施,此人便可以此因缘,而获得上妙触尘物的果报。接受布施者,得到所布施的妙好财物以后,可以增加寿命,
色身妙好、体健有力、生活安乐、得好辨才,受施者可以得到这些利益。正因为你让别人获得了这些利益,这个施主也可以获得长寿、妙色、大力、安乐、辨才这些利益的果报。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真实不虚的因果规律。
辛2、辨施于塔像的果报分三
壬1、错误论点 壬2、正辨果报 壬3、引胜田胜果证今初:错误论点
经文:“善男子,有人说言: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辨,无受者故。”
因为以上说了,受者接受到财物,可以得到寿命、色、力、安、辨这五种利益,施者也能获得同样的果报。有人就说施于塔



像这些地方,没有接受布施的人,所以作布施的人也就得不到寿命、色力、安辨这些果报了。他提的这个疑问,是纯粹的凡夫情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壬2、正辨果报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有信心故。施主信心而行布施, 是故应得如是五报。善男子,譬如比丘修习慈心,如是慈心,实无受者,而亦获得无量果报。施塔、像等,亦应如是得五果报。善男子,如人种谷,终不生菇,施于塔、像,亦复如是。以福田故,得种种果。”
佛针对上面的错误论点,作了正确的辨析。佛说,那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因为作布施的人有信心故,这就是施主殊胜。因为施主有信心而行布施,虽然布施的对象是塔像,没有接受布施的人,但这种信心他应该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辨才这五种果报。
佛从理论上这样辨析以后,接着又以譬喻的形式,来说明他的正确性。佛说:譬如出家修行的比丘,他独自在修习慈悲观。他自己一个人修的这种慈心,也没有接受的人。你对谁慈悲呢? 你自己内心修的这种慈悲心,外界也无人知晓,没有人接受你这种慈悲啊!这种慈心虽然没有人接受,他自己也可以获得无量的果报。同样的道理有信心布施塔像等,虽无受者,也应该得到寿命、色、力、安乐、辨才这五种果报。
佛又比喻说:有人种谷子,以后长出来的必定是谷子,绝不会长出蘑菇来。这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理,施于塔像,亦复



如是。以塔像本身就是良福田之故,在此福田里一旦种下信心的种子,就能得到种种的福德果报。而且还是很殊胜的果报,因为三宝是良福田,再加上施主的信心,肯定能得到殊胜的果报。
壬3、引胜田胜果证
经文:“是故我说:田得果报,物得果报,主得果报。”
佛通过上面的辨析,最后总结说明:以是之故,我在前面说过三种施果,有胜福田可得到殊胜的果报。有胜物可得到殊胜的果报。有信心淳浓的施主可得到殊胜的果报。
这一切都是从布施和福田这两方面而论果报,不是从受施的人而论。就是从布施这一方面有胜物胜果,胜主胜果;从福田这一方面有胜田胜果。不论受施者本人的好坏善恶。以后在谈布施的果报方面,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庚3、二、三施分二
辛1、略示二施 辛2、详辨三施今初:略示二施分二
壬1、二种施果报分别 壬2、修行二施之目的今初:二种施果报分别
经文:“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
释:接着佛开示布施的种类。先说两种布施:一者、法施,就是用正法开导众生,将佛法布施出去,让众生启迷开悟,修学解脱道,这叫法布施;二者、财施,就是用财物救济贫穷困苦之众生,让其离开贫困,得到安乐,这叫财布施。这二种布施的果报:



做法布施的人将来可获得财、法二种果报;而财布施的人,只能获得财宝的这种果报。
壬2、修行二施之目的
经文:“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
前面谈了布施的果报,这里强调菩萨修这二种布施的目的。菩萨修行这二种布施的目的,从来不为自己能得到什么果报。只有一个目的,为利益众生。菩萨就是为利益众生才行菩萨道的, 在这样发心下为两件事修行这两种布施。一是为了让众生远离苦恼。用法布施解决众生内心的苦恼;用财布施解决众生身体上的痛苦。菩萨是为了让众生远离身心苦恼而作布施。第二是令众生心得调伏。为了调伏众生的心,先用财施摄受众生,然后再用法施来调伏众生的心,让其走上解脱道。
菩萨修布施就是为了让众生得这两种利益,从没有为自己考虑。因为让众生得到快乐得到解脱,自己也就得到快乐得到解脱。虽然不考虑自己,而自己就包含在内。我们要学菩萨的这样发心,正确的发心,即就是作小小一件事情,都有不可思议的果报,因为心力是不可思议的。
辛2、详辨三施分三
壬1、法施之相 壬2、无畏施之相 壬3、财施之相今初:法施之相
经文:“善男子,复有三施:一、以法施,二、无畏施,三、财物施。以法施者,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为坏邪见,



说于正法;能分别说实、非实等,宣说四倒,及不放逸,是名法施。”
佛告诉善生除过前面两种布施外,还有三种布施:就是以法施、无畏施、财物施。佛讲了这三施的具体之相。首先是法布施的相,能做如下事就是在做法布施。第一个是“教他受戒,出家修道,白四羯磨”就是成就人出家。要教众生受戒,佛戒有在家戒,有出家戒。这里主要是教众生受出家戒,受出家戒的时候, 登坛作白四羯磨得比丘戒体。
解词:白四羯磨——羯磨,意译作‘业’,意思是作事、办事、作法等,在有关戒律行事之场合,意指兴善灭恶之作法,受戒者因羯磨而得戒体。白四羯磨是羯磨法的一种。登坛受戒时, 经过三师七证作白四羯磨而得戒体。
成就人受戒出家就是大法施。劝人出家修行有很大的功德。如果有人因缘成熟,有出家的条件,就要劝他出家。成就人出家功德很大,反过来说阻碍人出家罪过也很大。佛在《出家功德经》里面通过一个公案说明了出家的功德利益:当时佛托钵走在一个城门跟前,上面有一个叫毗罗羡那的王子在那里玩乐。佛观此人七天以后会死去,死后他会堕在地狱。假若他要能出家,或许免除地狱之苦。阿难听佛这样说,就要去度他出家。那个毗罗羡那见到阿难以后很欢喜,恭敬的施坐、供养饮食,并向阿难请法言: “大善,佛有什么教诲我当奉行”,阿难不好开口,他迫不及待的连问三遍。阿难告诉他:“佛说你七天以后生命就会结束,结束以后就会堕在地狱。又说假若你能出家,或许能免了地狱之苦。”



他听到自己只有七天的寿命了,如果不出家将去地狱受苦,出家吗又舍不下眼前的五欲之乐。最后无奈给阿难说:“好!让我再玩六天,第七天我去出家”。到了第七天无可奈何的去随佛出家, 出了家精进修行了一天,最后真的死去了。阿难就问佛:“他现在到底去了哪里?”佛说:“就他仅仅一天的出家修行,不但免去了地狱之苦,他生在了四天王天;他寿命结束以后又会生在忉利天; 这样一直向上,六欲天完了再向上生一直到色界天;最后再下到四天王天再这样一层层上去。生命这样循环二十次享受天福,最后他降生人间成为一个长者子,悟无常之理,出家修道证辟支佛果。”出家一天就这么殊胜的,佛说出家有很殊胜功德。成就一个人出家你自己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佛在法布施这里要教人受戒出家修道。
而且出家以后要修行,弘法修道是出家人的本业。出家不修道,地狱门前去报到。因果没有人情面子,不因是佛弟子就会躲开地狱。听佛的话依教修行,不但能远离地狱,成佛解脱都有份。仅仅归依三宝就可以免除三途之苦,何况出家修行为佛亲子,绝对会上去。原因就看是不是真心实意的修行,如果真心实意修行,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不虚。达不到佛说的那个标准,只能是造业,造业是自己受报,这叫自作自受。佛不过把这些道理讲出来,不是佛让你或升或堕,佛没有这个权利。有偈云: 诸佛不以水洗罪,亦不用手除病苦,不将所证迁于他,示法
性谛令悟入。
就是说佛不能用水将你的罪业洗去,佛也不能用手把你的病



苦除掉,自己因果要自己承担;佛也不能将他所证悟的东西迁移到你身上,要靠自己修行证悟;佛只能是开示诸法真谛,必须靠自己去悟入。学佛、修行、解脱都是自己的事。有些人就说了,那我们求佛,佛都能保佑我,佛都能加被我,这是为什么?佛的保佑、加被是建立在,你自己有正确信心的基础上,佛的力量才能体现出来。你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原动力,佛对你也无可奈何。佛就好像一口钟在那里,这个钟他有发音的功能。但是钟挂在那里,为什么不发音呢?要你自己去敲一下,这个功能才能体现出来。你不敲这个音发不出来,只有你敲钟,这声音才会发出来。佛对众生有保佑、有加被的这种功德力,是要自己有这种信心, 当你建立起信心以后,佛的功德力在你身上才会体现出来。你信心越至诚,修行越精进这种加被的力量越大。直到你修行快成佛的时候,这种加被力量会让你自己什么都知道。当你成佛以后就和佛融为一体,自然了知其中含义,因为佛佛道同嘛!所以学佛人不要有侥幸心理,认为一切都交给佛,佛会管我。如果你不去依教奉行,佛有力帮不上。
学佛人要有此正确的思想观念,诸佛不能用水将你的罪洗掉,要你自己经过真诚的忏悔改过,才能消除罪业;诸佛也不能用手除去你的病苦,病苦是你过去的因果所致,要你自己重新好好修学佛法才能铲除;诸佛把他自己所证悟的宇宙真理,也不能一下子迁移在你的身上,让你突然成佛。要你自己通过佛法的修学, 去慢慢的体悟宇宙的真理;诸佛只能给你开示出万法的真谛,让你去体悟深入进去,修学达到你自己成佛。这是学佛人应该具备



的正确心态。当然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诸佛的加被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当我们认真修的时候,不但诸佛菩萨对我们有加持,就是一切龙天护法都对我们有加持,有保佑。要以无所求之心去修学佛法,要用无我的心去修学佛法,要有利他的心去修学佛法。布施就是一种利他之心,法布施首先教人受戒出家修道。
其次是为断众生邪见,宣说佛的正法。因为世间相似的佛法太多,附佛外道也太多。都打着佛的名称,宣扬的不是佛的正法,这就是邪法把众生导入邪见。真正法施是为毁坏种种邪见, 将佛的正法宣扬出来;不但能分别宣说出世的真实之法,即真谛; 还能宣说世间这不实的假法,即俗谛。真谛就是出世间的真理, 是让众生彻底解脱究竟成佛之理,这叫出世法。俗谛就是世间的真理,也就是世间的真实。相对于真谛而言,世间的真实就成了非实之假法。所以要能分别宣说真、俗二谛,实与非实诸法之理。这就是佛的正法。
而且要能宣说凡夫众生的四种颠倒见。哪四种颠倒见呢?就是无常的世间,众生认为是常;无我的世间,众生认为有我;苦的世间,众生认为快乐;不净的世间,众生认为是净。众生的这些认知与真实道理正好颠倒,故名四种颠倒见。苦、空、无常、无我是真理。认为不苦,实有、常住、有我,就是颠倒。这是四种颠倒见。能给大家宣说这四种颠倒见,让众生透过世间这些不实的假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提起警觉而修行。
因为生命在一天一天的减少,人最终会死亡,所以要修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去,正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



就要赶快着手修行,古人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足矣。这样才不枉人生;再看我们一生所追求的这些东西,一方面追求钱财,一方面追求自己眷属的和乐,一方面追求为照顾好自己这个身体。追求到的钱财死亡的时候一分一文都带不走;追求到的六亲眷属死亡的时候一个人也帮不上你,就是再恩爱的夫妻也只是哭泣;一生辛辛苦苦保养的这个身体,到时候是一具僵尸不再为你服务。一生追求的东西都用不上。唯有三宝此时能做依怙,这样观察赶快精进修行不放逸,这才是正确的追求。能如此宣说教化众生者, 就是说于佛的正法,是名法施。
壬2、无畏施之相
经文:“若有众生怖畏王者、狮子、虎、狼、水、火、盗、贼,菩萨见已,能为救济,名无畏施。”
解救众生于危难之时,名无畏布施。如果有众生遇到了官府查办;遇到了狮子、虎、狼这些恶兽的伤害;遇到水、火等自然灾害,以及盗贼相侵等等这些怖畏事时。在人的生命交关、最恐怖的时候。菩萨见到这些情况以后,他能对这些人施以救济,让众生出离这种怖畏的环境,得到安全叫无畏施。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别人有难的时候,能毫不犹豫的去相救,这样做就是一种无畏布施。不要总认为拿点钱财给人好像是一种布施,碰到周围有人困难的时候,你给他钱财解决他的困难,这是布施;他有危险的时候你抢救他,让他离开危险,这也是一种布施,叫无畏布施。
壬3、财施之相
经文:“自于财宝,破悭不吝,若好、若丑,若多、若少,



牛、羊、象、马,房舍、卧具、树林、泉井,奴婢、仆使,水牛、驼、驴,车乘、辇舆, 瓶、瓮、釜镬,绳床、坐具、铜、铁、瓦器,衣服、璎珞,灯明、香华,扇、盖、帽履、几、杖、绳、索, 犁、耨、斧凿、草、木、水、石,如是等物,称求者意,随所须与,是名财施。若起僧坊,及起别房,如上施与出家之人,唯除象、马。”
财物的布施范围很广,只要是众生需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作布施。佛将财施之相讲的很详细,前提是对你自身所拥有的财物,要破除内心的悭贪而不吝惜,这是一个先决条件。一般人对自己的财物舍不得,舍不得就是悭贪心理。悭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舍,贪是把别人的东西想据为己有,这叫悭贪。作布施的人首先要对自己的财物“破悭不吝”,这样你就愿意作布施了。下来再说布施之物,无论好、丑,多、少,都能作布施。从所施之物来说有:牛、羊、象、马等家里养的这些家畜,可以用来作布施; 还有房舍、卧具等所用的这些家财;树林、泉井等这些所属物; 还有奴婢、仆使这些下作佣人;还有车、舆等交通工具;包括瓶、瓮、衣服、瓦器等生活用品;以及璎珞、香华等装饰品;和绳、索、犁、斧等这些常用工具;还有草、木、水、石等所有权属于你自己的这些自然资源。凡以上所有这些东西,随求者的意愿, 随他们的所需而能施与。这就叫财布施。
如果你有出资建立的僧坊和相应的其它别房,建成以后也可以布施给出家人住。给出家人布施除过象、马、等畜类之外,其他以上所说的这些东西都可以作布施。这都是财布施。



布施要随求者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有一世是国王的太子。他发心要做大布施,他就求父王允许他用国家的东西做大布施。国王同意了太子的请求,他就打开国库,让全国人民谁需要什么,他就布施什么。太子作布施出了名,人们都来向太子求索他所需用的东西。这样布施财物,布施的多了。结果邻国就商量,说他们国家有一个作战很勇猛的大象,这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威胁。咱们去向太子求索这头大象,看他给不给?他们就派了几个人来,向太子求索这头大象。过去大象是国防之物,因为太子发愿作一切布施,但这头大象是国家至宝,是不能随便动用的东西。因为太子要,养象的也无法阻拦,太子亲手把这头大象交给这几个人,说:“这个大象非寻常之物,布施给你们,你们要赶快离开,让我父王知道了就不能布施了。”后来国王知道了大发雷霆,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此事。大家都着急了说:“这太子也真是, 怎么能把大象作布施呢?他们如果用这大象打咱们怎么办?”这是杀头之罪啊!国王大怒要治太子的罪,大臣们都纷纷说情。死罪虽免,活罪难饶,决定发配到边远地方去服役。太子也欢喜的接受惩罚,愿意去服役,因为成就了他的布施。他就套了一辆马车,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女,全家人坐上车向服役的地方走去,街道两边群众都含泪相送。走在半道有人向他索要马匹,太子毫不犹豫的就把马布施给他。没有了马他就自己拉着车继续向前走, 走了一段路以后,又有人要他的车,太子就欢喜的把车布施了出去。车布施出去以后,他和妻子背着两个孩子继续行走,走着走着又有人要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太子二话不说,就和他们把衣服



换了。结果他们四个人的衣服,全部换成破烂不堪的衣服。这才是真正的难施能施。走了好多天才到目的地,在这荒凉的山上搭了一个茅棚住了下来,采些野菜野果充饥,整天与鸟兽为伍,开始了他们艰苦的服役生活。
有一个婆罗门,人长的很丑。但是他娶了一个长得很美丽的妻子,经常要求这婆罗门给他办事情,婆罗门也怕他这位美丽的妻子,唯妻命是从。这一天他妻子突然说:“你给我去找两个仆人来”他家里本来很穷,他说:“咱这么穷,哪里有钱给你找奴仆呢?”他妻子说:“听说太子喜欢布施,你去让他把两个孩子布施给你做奴仆,不就行了吗”这婆罗门一想说:“人家是太子,这不合适吧?”妻子说:“你不去我就走了,不和你过日子了。”“好!好!我去!我去!”婆罗门赶紧答应下来。
婆罗门找到太子服役的地方。当时他的妻子采野果去了,太子在茅棚里独自打坐,两个孩子在外面玩。他就向太子要求说: “听说太子喜欢布施,我是来向你求布施的”太子说:“我现在是一贫如洗,你要的东西只要我有,我会毫不吝惜布施给你”他说: “我想要你的两个孩子给我当奴仆,不知你愿意不愿意?”太子想起了往昔所发的愿,为了圆满他一切能施之愿,他就答应婆罗门: “你既然需要,那好你把两个孩子领走吧。”太子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交代说:“你们跟着这位大叔去,要听他的话”两个孩子哭着不愿意去。回过头来对婆罗门说:“你趁他母亲不在,赶快领走,等她一会回来就会阻碍我布施,你现在赶快领走”婆罗门说: “你这两个孩子腿跑的快,我这又赶不上他们,让他们跑丢了怎



么办?”太子就把两个孩子用绳索绑起来,亲自把绳交在婆罗门手里,两个孩子大哭大叫,怎么也不走。他父亲说:“去吧孩子, 我把你们布施给人家,你们就是人家的奴仆,要听话”摆了摆手对婆罗门说:“带走吧!”婆罗门这时用藤条在孩子身上抽打, 两个孩子就这么哭喊着被带走了。太子忍着心疼布施了自己的孩子。等他母亲回来以后,听说孩子已经被人带走了,气得昏死了过去。渐渐苏醒后,埋怨太子不应该这样。太子说:“你回忆一下我们往昔所发之愿,”他妻子也回忆起了往昔他们共同发的愿: “愿他们生生世世为夫妻,成就圆满一切布施”。
这婆罗门把孩子是连拉带打,昼行夜宿,总算带到了家里。他妻子一看说:“这么小的两个孩子,能给我做奴仆吗?你赶快给人家送回去。”婆罗门说:“这么远的路我好不容易带回来, 你让我往那里送?”他妻子说:“你真是个笨蛋!告诉你,这两个孩子就是国王的孙子,你送到国王那里去,或许能得到一笔赏金呢?”
太子服刑已经好多年了,国王也很想念他们。婆罗门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京城,在大街上卖奴婢,而且专门要卖给皇宫。被侍臣们发现带着去见国王,国王一见两个小爱孙沦落成这个样子,要斩这位婆罗门。两个孩子不答应,哥哥说:“他现在是我的主人,我们是奴仆。你不但不能杀他,还要给他赎金,这才合乎规矩。”国王问婆罗门:“你要多少赎金?”婆罗门吓得不敢说话。哥哥抢着说:“我吗?五百两黄金就够了,我妹妹值一千两黄金。”“这是为什么?妹妹比你还值钱”国王不明白。这位小



孙子说:“在爷爷您那里,男的都不重要女的重要,所以女的比男的值钱”“这又是为什么?”国王更不明白了。小孙子说:“我的姑姑们都在宫里享福,你让我爸在那里受罪。所以女的值钱, 男的不值钱”国王一听心里明白了,这小家伙在撒娇发怨气。说: “好!好!就依孩子所说,给他赎金,打发他走”。这时两个孩子才扑向他爷爷的怀抱,三人哭成一团。
国王马上派人去接太子回来。派的人去了以后太子不回来, 他告诉来人说:“父王让我服刑12 年,我现在才11 年,还有一年。我不能违背父王的命令,”在此期间帝释天为了试探太子布施的心,就化现了一个很凶恶的一个婆罗门。来到太子面前要求说: “将你的妻子布施给我”太子想了想,我要成就无始劫来发的这个愿,成就我布施的功德,难道舍不得妻子作布施吗?他就亲自拉着妻子的手,交给对方说:“我这个妻子是个善良,贤惠的人, 希望你好好善待她”他妻子哭着不愿意去,他说:“你回忆一下往昔咱们两个共同发的愿,你要做我的妻子,就要成就我布施的功德”这话说了以后,他妻子也回想起他们过去生共同发的愿, “他们愿意生生世世做夫妻,她愿意帮他成就布施功德,”也就欣然同意跟着这位凶恶的婆罗门走。走出七步以后,帝释天一看他真的行布施难舍能舍。马上现出天身,对太子恭敬赞叹。说:“以后你什么都可以布施,患难的妻子不能给人布施”。
国王听了太子的回话,心里也颇有感动。就下了一道诏书, 给他减刑让他回来。这时候太子才奉召回京,太子布施的德行也感动了邻国,他们要把那头大象亲自还回来。他们给太子说:“因



为这让你受了这么多的苦,我们真是不应该”太子说:“这是我已经布施出去的东西,我不能再收回来。就好像我唾出去的东西, 我不能再把他吞回去。我不要,你们带回去吧”太子这种德行, 不但两国没有形成战争,而且还成了友好邻邦。也感召全国民众夹道欢迎太子的归来。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过去无量劫中,舍头目脑髓行菩萨道布施的一段,他真正做到了它上面所教导的这些。
佛在这里讲财布施之相,这仅仅是外财,还没有说到内财。佛做的这一切我们现在做不到,先把外财放舍,破除悭贪心,慢慢的学,慢慢的修。总有成功的一天。
庚4、除施障分三(重点复习13)
辛1、明施障及对治 辛2、开示一切施 辛3、圆满布施今初:明施障及对治分三
壬1、布施四种障 壬2、对治二法壬3、乐施破障、获功各五事
今初:布施四种障
经文:“善男子,施有四累:一、悭贪心,二、不修施,三、轻小物,四、求世报。”
释:前面学了种种布施之相和所得的果报,以启发众生广行布施之心。众生之所以不能行布施,其原因就是有障碍,所以佛接着讲能障碍众生行布施的根源。佛告诉善生,布施有四累。就是阻碍布施的四种不好的心理状态。
一是悭贪心,悭,是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保护、积聚舍不得布施给他人。有些人甚至自己都舍不得用,更别说给别人布施



了,这就是世间人说的守财奴;贪,对于不是自己的财物,想据为己有,占有的越多越好永无满足。这种悭贪心是众生的一个烦恼心所,他能恼害众生,使布施的善法不能生起,导致众生死后堕落三涂去受苦。对众生危害甚大。
正因为众生有悭贪之心,更增加了对“我”和“我所”的执著。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就舍不得布施。俗称小气、吝啬, 就是这一类人,只怕将财物布施完了,我怎么办?其根源还是有“我”和“我所”这些无明烦恼。对于悭贪的烦恼心所,只有用布施去对治。反过来说,悭贪心也就成了布施的大障碍。
二是不修施,要真正去行布施,确实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有悭贪心的障碍,所以有时想作布施,这种想法也会像昙花一现式的速起速退。不能很好的、彻底的去作布施。特别是不学佛的话,根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就是学了佛以后,不学布施的这些深刻内涵,就不了解布施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去作布施。众生要想对治自己的悭贪之心,就必须去行布施。要真正的布施,就要长期的下一番功夫去修行布施,不是为布施而布施,而是为修行而作布施,这就叫修布施。故不修布施的懈怠心理,也是障碍布施的原因之一。
三是轻小物,由于不修布施,也就不知布施的行相,不知布施的殊胜果报。遇缘一时冲动想作布施时,就有许多思想顾虑。比如说别人钱多我的钱少啦!我这东西太小不值钱啦!或者我的东西不太好啦!等等的思想顾虑。有这种顾面子轻小物的思想, 以此为借口而不去作布施。就会失去布施修福的机会,所以轻小



物的思想也是障碍布施的原因。
修布施的时候千万不敢有顾虑,即使一块钱用真诚心布施出去,也有很大的功德,因为布施的关键在于心而不在物。今天有一块钱布施出去,就证明今天修布施了。如果轻财不作布施,那今天就没修布施。不论多少每天能作,就是在修布施。
四是求世报,这是布施发心不正确的障碍。不知无常、无我之理,贪著于世间的福乐。行布施为了更多的赚钱,或为了来生更富有。这样布施的心不会坚固,若遇到挫折、困难或逆境,就会不作布施;遇到顺缘、顺境随缘方便做一下布施,求点世报。这是一种被动的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这样的布施,对治不了自己的悭贪心,所以求世间果报的心,也是障碍布施之累。
以上四种原因,都会让众生不作布施,失去修行善法的机会。
壬2、对治二法
经文:“如是四累,二法能坏:一、修无我,二、修无常。” 以上布施的四种障碍不除,众生就无法修布施,更无法行布
施波罗蜜。佛接着开示对治之法,佛让修两种法对治这四累:一是修无我,二是修无常,这是从根本上对治。
先看修无我。从现在开始,大家随着我所讲的内容,自己观想进去。我讲到哪里,你们就观到哪里,这就是闻和思共同进行: 本来“无我”是真理,有“我”仅仅是个假相。六道众生,无始劫来沉伦在假相里面,就有分段生死。都执着有一个“我”,今生是人身,这人就是我;来生是猪身,这猪就是我;生成鸟身,



这个鸟就是我。生在地狱,就有个我在受苦;饿鬼也有个我,天人也有个我。三善道众生执著有我;三恶道众生也执著有我。每一段生死里面都有一个我,都在执著有一个我,有我才有受报的主体,所以六道众生都执著有我。从来不知道这个报体是假象, 所以生生世世执著这个不断变换的假身为我。
有我就会有苦,有我就会有烦恼。众生无始劫来就这样,烦烦恼恼受了无量的苦。将无我的真理埋的严严实实,不知不觉; 执着这不实之假我,却习以为常,认假为真成为自然习惯。这种颠倒见使众生永远处于无明之中,无明就是黑暗,就是迷惑。幸亏有佛出世,开示出了无我的真理,只有修证无我之理,才是解脱无始劫来烦恼痛苦唯一最佳的正确方法。
众生之所以不能行布施,是因为有以上四种障碍;众生之所以有这四种障碍,是因为有我;众生之所以有我的执著,这是无始劫来养成的习惯。这种根深蒂固的颠倒习惯,不是明白道理一下子就能改变的。是要经过认真的修行、观察、训练,将无始劫来这种不正确的颠倒见,再倒过来。将分段生死中的假我,换成涅槃四德的真我。所以佛教我们修无我。只有从根本上修无我, 才能彻断布施的四累。而真正的去行布施。也才能真正的修布施波罗蜜。这是修无我之理。
再看修无常。世界众生,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是生灭变化当中的一个假相。有情世界是生灭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的变化,畜生也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人的身体细胞新陈代谢,有生老病死;人的思想有生住异灭,都在不断的变化。无情世间也是生



灭变化的。地球有成住坏空的变化,山河大地有苍海桑田不断的变迁。整个太空宇宙星系不停的运转,都在生灭变化当中。历史上从古到今的演变;一年当中的春夏秋冬的变化;一日之中的早午晚的变化等等。可以说整个宇宙世界一切有情无情,都在年年变、月月变、日日变、时时变、每分每秒都在变。这种变化就叫作无常,无常是真理。而众生世间,人们生活在无常的时空内, 对暂短的“住”,却认为是常住不变的、是永久的。这就叫作习以为常,习惯了就以为是常。从来没有去思惟观察无始劫来,在六道里这样无常变化,受着种种的无常之苦,也是习以为常了。所以叫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叫堪忍世界。众生在这个世界生活习惯了,再大的苦都习以为常了,都能忍受,所以叫娑婆世界。习以为常是假象,是颠倒。幸亏有佛出世,才给我们讲清了这无常之理,才换醒了众生的无明大梦。众生之所以不能行布施,是因为有四种障碍;众生之所以有障碍,是因为不知无常之理;众生之所以不知无常之理,是因为无始劫来习以为常了。要改变习以为常的这种颠倒见,也需要长期的认真观察、修行,将无始劫来这种不正确的颠倒见,再倒过来。将因缘和合之分段生死假象中, 习以为常的颠倒见,换成涅槃四德中不生不灭的真常,涅槃四德就是常、乐、我、净。这样才能彻底断除障碍布施的四种累,才能真正的去修行布施波罗蜜。
修这二种:无我、无常之法,不但能破除布施的障碍;也能破除其他五波罗蜜的障碍。不但是修行六波罗蜜的关键;而且是修学整个佛法,乃至八万四千法门都需要观修的关键。佛在这里



讲出了整个佛法的关键,就是要修无常、无我观。不从这个根本上去观修,是很难达到佛法的极境,进入不了佛法奥秘的宝所, 成就不了无上的佛果。
佛让修无我、无常观,是凡夫众生由凡转圣的关键。想成就佛果的人,必须要修;想得到佛法利益的人,必须要修。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知识。
有人说我一句佛号念到底,基础知识不知道你能不能念到底?真正修了无常、无我观的话,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对你来说就是救命的良药。我们无始劫来沉伦生死,现在阿弥陀佛发愿救度我们,有这样迫切的心,这句佛号才能真心实意的念下去,才能至诚恳切的念下去。所以无论修何法门,都必须修无我、无常观。我们要养成喜欢布施的习惯,要以布施而为乐。现在是以赚钱为乐,今天出去赚到钱就高兴,赚不到钱心里就不舒服。通过观修无我、无常之理,将以赚钱为乐的心,修成以布施为乐的心。
壬3、乐施破障、获功各五事分二
癸1、破五种障碍 癸2、获五种胜事今初:破五种障碍
经文:“善男子,若欲乐施,当破五事:一者、嗔心,二者、悭心,三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乐布施。”
破除前面四种施障。要做到常乐布施,这是第二步。第一步是先要排除作布施的四种障碍,而能修布施;第二步是要修常乐布施。以布施为乐,以布施为事业,叫常乐布施。如果更进一步



要修常乐布施,还有五种障碍需要破除:
第一是嗔恚心。因为作布施需要有慈悲心,一个没有慈悲心,而嗔恨心很重的人,他不可能作到常乐布施。嗔恚心也是众生最大的烦恼,能障碍慈悲心的生起。故要修常乐布施,嗔恚心就是第一障碍。
第二是悭心。悭心纯粹是不舍之心。有悭心,就会不舍自己的财物,也不可能做到常乐布施。它和贪心不同:悭心是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不舍,贪心是想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二者合称悭贪心,是布施的大障碍。这里说的仅仅是悭心,就是不舍自己财物的心。舍不得,中国文字确实很好,你不舍就不能得到。舍和得一直在一块相连,你能舍才能得,你不舍永远得不到,这叫舍不得。古人很有智慧说:“舍得,舍得”,要舍才能得。那悭心就是不舍之心,一个不舍自己财物的人,就不可能做到要常乐布施,他也就得不到布施的殊胜果报。故要修常乐布施,悭心就是第二障碍。
第三是妒心。看见别人胜过自己,心里不舒服就是嫉妒之心。修常乐布施的人,要对一切人恭敬。作布施要有惭愧心,才能对一切人恭敬的去作布施。一个嫉妒心很重的人,他不可能乐于布施。故要修常乐布施,妒心就是第三障碍。
第四是惜身命。这是我执严重的一种外在表现,是自私自利之根。佛法里面叫做身见,就是对这身体执著太厉害。我执严重的人,他会顾惜身命,就会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布施是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在这个思想前提下,才修常乐布施。一个爱惜自



己身命自私自利的人,他不可能乐作布施。故要修常乐布施,惜身命就是第四障碍。
第五是不信因果。学佛首先要相信因果,不信因果的人,佛法的道理对他就不起作用。布施可以得到人天的快乐,乃至无上佛果的究竟快乐,这些都要建立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所以布施的这些果报,对一个不信因果的人来说,是没有说服力的。不相信因果的人,让他做布施,他认为是吃亏事,他坚决不会干,更别说乐于行布施了。故要修常乐布施,不信因果是第五大障碍。
我们一定要深信因果。这是宇宙间的法则,是绝对的真理。不在本人信不信,和宇宙法律对抗的人,只能受更大无尽的苦。通过今生方方面面思维观察,可以推断出因果在生活当中,无时不有、无处不有。而且要相信三世因果,有很多事不是今生能做到的,如果没有前面的因,就根本无法解释今生的现象。比如有些人一生辛辛苦苦劳动,家里是一贫如洗,为什么这么辛苦劳动赚不到钱呢?从今生就说不清;有些人一生享受那么大,从来不干活,你从今生能说清吗?有些人胡作非为,作恶多端。但却是长命富贵,一生幸福;有些人很善良,一生积德行善,但是家里既贫穷,又小灾小难层出不穷,你能用今生说清楚吗?很多问题是说不清的。只有通过三世因果的推理,才能说清楚这个道理。就说明佛说的三世因果真实不虚,不但要坚决相信,还要深信。不相信因果,没办法学佛。就今生而言:我们小学生读书是因, 长大能工作、能干事是果,这是现因现果。但有很多是隔世的, 我们不知道。就好像种庄稼一样,今年种下小麦,明年才收割。



你不能用今年这一年的时段来考量,这小麦是只种没有收成啊! 这是外道有因无果的邪论。去年种的麦子,今年收割。你用当年来考量,不能说没种就有收成,这也是外道无因有果的邪论。这都是错误的。我们今生身体状况、家庭的状况,以及所遭遇的一切,都在因果里面一点都不差。要知道现在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因,所呈现的果报;而现在所做的就是给自己以后种因。
现在修乐行布施是在给以后种好因。不相信因果就是自己骗自己,这叫自欺。不相信因果,给别人讲无因无果的邪理,这叫欺人;自己喜欢听这些邪理,这叫被人欺。世间不信佛的人每天生活在自欺、欺人、被人欺当中,能觉悟过来吗?只有佛法能开启我们的智慧,让人们真正觉悟。
所以要想行布施,先要破除前面四种障碍。要想修常乐布施,就要破除后面这五种障碍。只有破除此五事,才能做到常乐布施。
癸2、获五种胜事
经文:“乐施之人,获得五事: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 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四者、得好名称,五者、庄严菩提。”
破除了上面所说的五种障碍以后,就常常欢喜行布施,以布施为乐。乐于布施之人,就会得到五种殊胜的利益事:
一者、终不远离一切圣人。这就是能转凡成圣了。因为乐于布施之人,他和佛的正法相应,佛的正法就是破除我执,利益众生;和佛的心相应,佛心就是大慈悲心,无我的心;和自己的佛



性相应,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佛性,被无明烦恼遮蔽了,所以不能显发出来。乐行布施的人就可以显发自性的智慧光芒,故和自己的佛性相应;和解脱道相应,解脱道就是上求佛道, 下化众生之道。所以他和诸佛菩萨、圣人能感应道交,把手同行,终不远离。
真的能和诸佛菩萨感应道交,真的就能见佛、见菩萨。只要依佛所教这样修,见佛菩萨不是难事,因为佛和众生的心只能用感应道交,不可能叫你在云端里看见佛菩萨。《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个“我”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见佛是心灵和诸佛菩萨的沟通,说到深层次就是佛性的互通,我们的佛性和诸佛菩萨的佛性是一般无二的。所以能感应道交,真能见佛。
我们念阿弥陀佛名号,就会唤醒自己无明大梦中的这个佛性,就是自性弥陀。你的自性弥陀和极乐世界的弥陀是一般无二的,自性里也可以显现极乐世界,这从理体上来说是:自性弥陀, 唯心净土。从事相上来说,在西方确有极乐世界,确有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有。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有”,和我们这里的“有”却是不同的。我们这个世界的有,是凡夫众生业力所感召来的有,是虚妄不实不自在的有;极乐世界的有,是佛的愿力感召成功的清净庄严之地,是和众生自性相应的有,那个有是佛的净土。从事相上比较,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娑婆世界是假有。只有乐行布施的人他会和诸佛圣人心心相应,把手同行、永不远离。这样念佛想到极乐世界去,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阿弥



陀佛经常会在你身边。要想去极乐世界,就要乐行布施。这是乐行布施所获的第一胜事。
二者、一切众生乐见乐闻。因为常乐布施的人,就是常乐利益众生的人,就是一位菩萨行者。菩萨的责任就是利益众生,菩萨的精神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一个乐行布施的人,会慢慢减少自己悭贪、嫉妒、骄慢等烦恼恶;会增强自己慈悲、惭愧、恭敬等善心所,自己内心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样就会改变自己的人格,使人格升华。就会提升自己的道德,自然会少欲知足;自然会有知名度;自然会让众生乐见乐闻,都来亲近;自然能用佛法去教化众生了;自然就成为一个菩萨了;到时候自然也就成佛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者、入大众时,不生怖畏。这样一个乐于布施的菩萨,他能得到大众的拥戴、亲近,他的心和大众的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他所作的都是利益大众的事,坦坦荡荡,他和大众亲如一家。所以他走到大众当中没有一点怖畏之心,这是他自己通过乐行布施自然而然感召的一种现象。
四者、得好名称。世间就两种人,一种人是为名,一种人是为利。这个乐行布施的菩萨,虽然他自己不求名,但他的言行、作法在利益更多众生的同时,他的名子会被大众传颂,不径而走。人们都会到处宣扬他的好人好事,故能得到好名称。这些都是作出来的。一个经常损人利己之人。他也会得到名称,他得的是恶名称。一个乐于布施的人他得的是好名称。
五者、庄严菩提。因为这位乐施之人,是发了菩提心,行菩



萨道的人。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菩提而努力。故本身就是在庄严菩提,将来一定会成就菩提果,最终能达到目的。这就是一个乐行布施的人,所得的殊胜果报。
辛2、开示一切施
经文:“善男子,菩萨之人,名一切施。云何名为一切施耶?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恒以净心, 施于受者,名一切施;少物能施,名一切施;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施不求报,名一切施;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怨亲等施,名一切施。菩萨施时,凡有二种:一者、众生, 二者、非众生。于是二中,乃至自身,都不吝惜,名一切施;菩萨布施,由怜愍心,名一切施;欲施、施时、施已不悔,名一切施。”
这一段主要讲一切施之相,“一切施”这是个名相,后面经常会讲到。什么是一切施呢?行菩萨道,乐于布施的人,名一切施。就是此人能做到一切施,具体怎样做才名为一切施呢?其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如法求物持以布施,名一切施。菩萨摩诃萨在社会上能如法的去求财,绝不作违法乱纪之事,也绝不会作损伤他人利益及伤害生命之事。他用自己如法求到的财物,持作布施,这就叫一切施。
第二、恒以净心,施于受者,名一切施。菩萨将自己如法所得到的净财,持作布施时,恒常能以不求名闻利养、不求人天福报;一心只为利益众生,只为求无上菩提,用这样的心作布施,这



叫作净心,用这种清净心施于受者,叫作一切施。前面是财净, 这里是心净。净财净心均名一切施。
第三、少物能施,名一切施。菩萨用他的净财净心,恒作布施。再少的财物,只要有人需要,他都会毫不考虑自己,而布施出去。决不会因为财物少,自己生活都很困难而不作布施。这种少物能施的精神,名为一切施。
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佛比了个例子:现在有一团饭我吃了可以活命,若布施出去我就会饿死,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布施出去。这就名一切施。主要是这种精神,主要是有这个心,就叫做一切施。布施不在东西多少而在心,学佛是自己人格精神的升华,内在道德的提升,学佛在心不在相。有一句话说:智人求心不求佛, 愚人求佛不求心。有智慧的人在自己心上下功夫,没有智慧的人在外面找。整天看云端里有没有佛出现;晚上让我梦见佛;让我持咒、念佛修行的时候看见佛。佛在《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佛相在内都是虚妄的。所以用少物能施这种精神,就是一切施。
第四、所爱之物,破悭能舍,名一切施。前面是自己财物都少的可怜,能以布施为重,叫一切施。这里是自己所爱之物,内心的爱物人往往都舍不得,这就是悭心。菩萨对自己所爱之物, 能破除悭心,毫不犹豫的布施出去,这是难舍能舍的精神,名一切施。
对爱物的执著也是修行的障碍。禅宗里有一个公案:金壁峰禅师禅定功夫很深,他一入定就找不见他了。有一天小鬼来拉他



找不见人,土地告诉小鬼一个方法,他说:“师父有一个最喜欢的金钵,你把这金钵敲一下,他心在这个钵上呢”小鬼就把金钵敲了一下,禅师在定中突然听见钵响,马上出定看钵。他这一显形,无常鬼的锁链就要拿他。他马上觉醒上当了,我这一念贪爱之心,就被无常拿了。他一下子把这金钵打碎了,说了一句偈子: 要想捉我金壁峰,除非铁链锁虚空。又入定去了。对自己所爱之物一定要放舍悭心,去做布施,这才是智者所行。
第五、施不求报,名一切施。菩萨在布施的时候,一心想着受施者的利益,从不考虑给自己回报什么,只想着解决众生的苦厄,以无所求之心去作布施,名一切施。
学佛修行也要无所求,有所求就有障碍,无所求就没有障碍。没有障碍才能勇往直前。以无所求之心去作布施,这叫施不求报。什么报也不求,人天快乐不求,包括成佛也不求。不求就是心里没有这个想法,布施就是布施,什么也不求,果报就在不求当中。发了成佛的菩提大愿以后,在修行的层面不要想着我要成佛,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有如上百层高楼大厦,目标要上到最顶层,在上第一个踏步的时候,就不要想顶层那些事情。因为第一个踏步就是通向顶层的开始,只看脚下走好这一个台阶,心里就知道离顶层就近了一步。如果胡思乱想顶层的殊胜,脚下不小心就会摔跤反倒不能上去。又如种庄稼一样,种下以后不要考虑收多少,该浇水的时候就好好的浇水;该施肥的时候好好的施肥; 该除草的时候好好的除草。在施肥、浇水、除草的时候,不要整天考虑着我要收多少粮食。当你作务好以后,这个收成自然而然



是你的。修行也一样,发了菩提大愿以后,在向成佛的道路上修行的时候,要用无所求的心去修。故说以无所求的心做布施,叫做一切施。
第六、施时不观田以非田,名一切施。这就是不观受者而行施。真正的菩萨他在作布施的时候,不看接受布施的对象,不论受施者是福田,还不是福田。他都会以无分别心平等的去布施, 因为他知道成就布施的善业功德,是我自己而不是对方。这种布施叫做一切施。
第七、怨亲等施,名一切施。这也是以无分别心不观受者而行布施。菩萨在行布施时,他不管对方是怨、是亲,只要受者需要,他都能以无分别心去平等布施,名一切施。
第八、菩萨对一切众生不惜自身而作布施,名一切施。菩萨施财时,对象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非众生。菩萨行布施的心,已经超越了众生界,达到情与无情平等之境。在这二者当中菩萨不但不吝惜财物,乃至自身,都不吝惜。行布施时,不但能忍受众生的杀伤骂詈误解等迫害,而且能忍受风雨寒热等非情法的考验,名一切施。他完全在大慈悲、大怜愍心当中,不但能布施外财,而且不惜自身之内财,乃至生命都能舍。因为他的心已经达到无我之境,更别说“我所”。他能做到三轮体空而行布施, 名一切施。什么叫三轮体空呢?没有行布施的我,没有接受布施的受者,也没有布施的这个东西,这三轮外相都不着,名三轮体空。这是布施的最高境界。
第九、菩萨布施,由怜愍心,名一切施。菩萨在行布施时,



都是由怜愍心而为原动力,所以能不惜身命内外财都能舍。怜愍心的发展就是大慈大悲之心,这样的布施,名一切施。
第十、欲施、施时,施己不悔,名一切施。这叫三时不悔。前面是菩萨能以大慈悲怜愍心去做布施。这一条是菩萨布施的心态始终是圆满的。在布施前他能以欢喜心做好准备工作;在布施的时候他能以怜愍心认真去作;在布施以后他能以随喜心而自庆。这叫三时不悔。即施前、施中、施后这三个时段内,不生一点悔心。
辛3、圆满布施分三
壬1、不应布施之物 壬2、如法布施壬3、圆满布施的心态
今初:不应布施之物
经文:“或时设以不净物施,为令前人生喜心故,酒、毒、刀、杖、枷、锁等物,若得自在,若不自在,终不以施。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
要做到圆满布施,首先要明确不应该用作布施之物。不要为了讨好受施者的欢喜,以不净之物布施。什么是不净物呢?例如酒类不能作布施,不要因为对方爱喝酒我就为了投其所好,给他布施酒,这是不正确的;毒药,毒品是国家违禁物品,这害人的东西不能用作布施;刀杖,如现在的枪支弹药等,这些杀人的东西不能作布施;还有枷锁等刑具一类的东西,这些都是不净之物, 不能用来作布施。这些东西不论你自己是容易得到,还是不容易得到。不管方便不方便都不能用来作布施。另外对病人布施的饮食和药品,要来源清净,不能用不清净之物布施给病人;总之不



能因为布施的理由去抢劫他物,这本身就是一种罪恶的动机,因为布施是一种善法,用抢劫来的财物作布施这就不是善法,而成恶法了。这样的不净物乃至一钱,就是很少的一点点东西,也不能持以作布施。所以为了布施的圆满纯正,不能用不净之物作布施。
壬2、如法布施
经文:“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嗔、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
菩萨在布施的时候,还要注意某些细节问题。他虽然对自己的财物、家人、奴婢、都有权自在支配。但在布施的时候,对外是积德行善作布施,对人谦恭和气;对内也应该是谦恭和气,不能因为作布施,下人做错事而打骂,让诸仆使下人生嗔恨心、受痛苦、起烦恼,这也是不应该的。不打骂仆使,内外都是谦和的态度,这样的布施皆大欢喜,才是如法布施。这样的如法财施, 菩萨不求现在或者后世的果报,以无所求之心,怜悯众生,利益众生而如法财施。
壬3、圆满布施的心态
经文:“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 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
这是能作到圆满布施的正确心态。总的来说,布施以后要常观烦恼对自己的危害性, 从而通过作布施的修行,看自己的烦恼减少了没有。能观烦恼罪过,就能常常对治烦恼。又能深观涅槃



功德微妙,向往得到涅槃之果。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观察,所行之布施,除了为求菩提之外,更无他求。这样观察就能做到:
在布施给贫穷的时候,能起悲愍之心,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在施福田的时候,能生欢喜恭敬之心,增长自己的恭敬供养心;在布施给自己亲友的时候,不生放弃、舍离之心,同样救度而不爱执; 若见到乞者来求索时,心里已经知道他所需要的东西,不等对方开口,随即施与。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不待求就布施,会得到无量的果报。
诠论:上面这一大段,佛有次第的一步一步的讲下来,让学人明白了布施的深层内涵。开始佛让用两种方法,对治布施的四种障碍,就是修无常、修无我。
修行一定要抓住重点,修无常、修无我就是重点。这不但是修布施的重点,而且是整个佛法修学的重点。学佛不是说明白道理就行,佛法和世间的知识是两码事。世间的学习是知识的累积,学的越多,知识越丰富。佛法明白一个道理,要将这个道理落实在自己的修行当中,融化在自己的身心之内,产生巨大的实际效用,名曰证悟。世间的知识是学而知之,佛法的知识是悟而知之。不在文化的高低,而在体悟的深浅,佛法里面一句话,你如果悟进去,悟的越深你懂得的道理越多,这是和世间知识的不同点。修无常、修无我,就要不断的向深层次去体悟。当你体悟到
无我那个境界,才能真正的破除我执。所以开始就要从修无常、修无我,来对治布施当中的四种障碍,而能做到真正的布施。
接着佛讲了进一步要乐行布施,须破除的五种障碍,以及乐行



布施所获得的五种殊胜功德利益。让学人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下来佛讲了菩萨乐行布施,更进一步能做到一切施的具体行
相,从十个方面详细说明了什么是一切施,最后要达到圆满的布施。使学人明白了要做到一切施的正确心态和具体做法。
接着佛又提醒不应作布施的不净之物,和达到圆满布施的正确心态。在圆满布施的心态方面,主要的做法是:要能常观烦恼罪过而厌离之;要深观涅槃功德微妙而向往之。故所做的一切布施, 除菩提之外,更无他求。
佛将布施详细开示,层层深入,由浅入深,由凡到圣,将学人一步一步引上解脱道,真是妙不可言。
庚5、辨施主分二
辛1、三种施主 辛2、详论施主之相今初:三种施主
经文:“善男子,施主有三,谓下、中、上。不信业果,深著悭吝,恐财有尽,见来求者,生嗔痴想,是名为下。虽信业果, 于财生悭,恐有空竭,见来求者,生于舍心,是名为中。深信业果,于财物所,不生悭吝,观诸财物,是无常想,见来求者,有与则喜,无与则恼,以身质物,而用与之,是名为上。”
释:这一段主要是把施主分为三类,来分辨其不同行相。佛告善生,施主有下、中、上三种。这是从布施的心态而分,下面就讲这三种的具体行相。
第一种、下等施主:不信业果,就是不信因果。不知道作恶业会得到苦报,作善业会得到乐报,他不相信这些道理。所以对



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从内心深深的执著。对财物悭吝不舍,只恐怕将财物布施完,自己没有了。故见到有来求者,产生嗔恚、愚痴之心,认为我自己都不够用,哪有东西给你。对求者厌恶、嗔恨。这一切表现,就是最下等的施主。
第二种、中等施主:虽对业因果报也有相信,但这种信只是表面上的人云亦云之信,并未入心。对自己的财物有悭吝不舍之心,经常恐怕自己没有财物可用,生怕自己穷困。这种怕穷之人,见到有来求索者,也能生起舍心,多少布施一点,应付一下就过去了。这一切表现,就是中等的施主。
第三种、上等施主。能深信业因果报,对自己所拥有的财物一点也不吝惜。因为他知道悭吝的业因,会让自己堕三途受苦, 所以他不吝惜。他对财物的看法,经常作无常想。见有来求者, 如果自己有东西施与,他会很高兴;如果自己没有东西,不能满求者愿,他内心会恼火。埋怨自己,深感内疚,觉得对不起求者, 好像欠了他的。只好以身质待物。就是以自己仅有的能力,帮忙求者解决他的所需,想办法让这人满意。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样的行相,就是最上等的施主。
诠论:这三种施主,他们的区分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对业因果报的相信不同。最下等的是纯粹不信;中等的略信;上等的深信。说明只有深信因果,才能做真正的布施。
第二是内心对财物的看法不同。不信因果的下者,对财物深深的贪著不舍;略信业果的中者,内心对财物有贪著,但境界现前,能生舍心;深信业果的上者,对财物能做无常想,内心没有



一点贪著。说明没有悭贪心,才能做真正的布施。
第三是对求者态度的不同。下者,由于不信业果,深著财物,故见求者生嗔痴心;中者,由于略信业果,有悭财之心,但见求者能生舍心;上者,深信业果,不贪著财物,见有求者,能一切施与。这才真正能作布施。
从中可以看出,不信因果的人,遇到求者内心会生起烦恼。深信因果的人,见到求者会生起欢喜。这说明烦恼与欢喜决定于自己的心念,而不是外面的境界。正确的心念每天在欢喜当中, 不正确的心态每天在烦恼当中。学佛一定要将心态放正。这里下等施主,常想着自己;中等的施主,也是常考虑自己,但遇缘能生舍心;上等施主,全部考虑求者的利益。说明经常为他人考虑, 才能做真正的布施。
辛2、详辨施主之相分七
壬1、从对待求者的态度论 壬2、从行布施的目的论
壬3、从布施的出发点论 壬4、从布施时的抉择心态论壬5、从有财时的布施心态论
壬6、从无财时的布施心态论 壬7、从贤圣人对施主的态度论
今初:从对待求者的态度论
经文:“复有下者,见来求者,郫面不看,恶骂毁辱;复有中者,虽复施与,轻贱不敬;复有上者,未来便施,敬心而与。” 这三品施主由于内心的信仰不同,对求者所表现的态度就不
同。



下品施主,由于见到求者生嗔痴心,所以表现在外的就是, 连求者看都不看一眼。不但不给他东西,而且还恶骂、毁辱对方。以烦恼心而造业,这就是嗔痴相;中品施主,虽然有舍心做了布施,但他对求者却是瞧不起。轻贱求者,没有一点恭敬心。这是傲慢烦恼之相。他作布施是善行,但心行却是恶行;上品的施主,求者还未走到,便会主动的知其所需而布施。而且能恭恭敬敬的施与,从布施的心到行为一切皆善。
壬2、从行布施的目的论
经文:“复有下者,为现报施;复有中者,为后报施;复有上者,怜悯故施。”
这三种行布施的目的都不同。下品的施主,他为了今世有好的果报而施,他顾的是眼前利益;中品的施主,他是为后世的果报而布施,眼光比较远一点,求的是后世利益;这两者都是为自己着想,都是有所求而施。上品的施主,不求果报,是为怜悯众生故布施。前面两种施主,以自利为目的,但却都不能真正的自利。第三种施主,以利他为目的,却能真正的自利。这样才是实实在在的自他二利。
壬3、从布施的出发点论
经文:“复有下者,为报恩施;复有中者,为业故施;复有上者,为法藏施。”
从布施的出发点而论,下品的施主,当别人对他有恩惠的时候,他为了报恩而作点布施,是一种被动的心态;中品的施主, 因为相信业因果报,所以他的布施是为了消业障、求果报作一下



布施。虽然是主动的,但却是消极的作;上品的施主,他不求果报,他是以怜愍心布施,为了成就无上的菩提,获得如来的法性宝藏,成就无上佛果而行作布施。是主动的、积极的去作布施。
壬4、从布施时的抉择心态论
经文:“复有下者,畏胜故施;复有中者,等己布施;复有上者,不择怨亲。”
从要做布施的抉择心态来说,下品的施主,他是为了和人争强好胜。恐怕别人作善事胜过自己,也会去大作布施,以比高低; 中品的施主,他是看见别人布施,自己也作一点布施,他是以攀比心理,作布施要和别人相等,他不出头布施,也不愿落于人后,随波逐流作布施;上品的施主,他能不选择怨亲,以无分别之心,平等的作布施。只要对方需要,他就可以一切作布施。
壬5、从有财时的布施心态论
经文:“又复下者,有财言无;又复中者,多财言少;又复上者,少索多与。”
当施主富饶有财时,有三种布施心态:下品的施主,当遇到有乞者来,有财他说没有,让求者空手而回;中品的施主,当遇到乞者来,虽有很多财,但他却说很少财,只布施一点点打发了事;上品的施主,当遇到乞者来,求者要的少,他却主动欢喜的多给。
壬6、从无财时的布施心态论
经文:“施者无财,亦有三种:最下之人,见来求者,恶心嗔责;中品之人,见来求者,直言无物;上品之人,见来求者, 自鄙无物,心生愁恼。”



施主贫穷无财的时候,也有三种布施心态:最下等的人,本身自己已经贫穷的没有一点财物,但是他还不知道修福。见到来求者,嗔恚、恶心生起,不但不给,还斥责求者;中品之人,没有布施之心,他见到求者来,实话实说,直言无财可与,让求者空手而回;上品之人,因为平时就有布施之心,见来求者,内心自鄙自己无物可施,深感对不起求者,所以心生内疚、愁恼。
壬7、从贤圣人对施主的态度论
经文:“又复下者,常为贤圣之所诃责;又复中者,常为贤圣之所怜愍;又复上者,贤圣见已,心生欢喜。”
对于这三种施主,看贤圣人是如何评论的。对于下品的施主,他的心态、作法纯粹是背道而驰,所以常为贤圣之所诃责;对于中品的施主,虽有略信,但却不入道,所以常为贤圣之所怜愍; 对于上品的施主,所作所为都与菩萨道相应,与贤圣之心相应。所以贤圣见已,欢喜赞叹。
这一段主要是辨明三种施主的不同行相。我们应该舍弃下、中两品的心行,修学上品施主的行相。
庚6、观施理分四
辛1、总观施理 辛2、别观正施心量
辛3、施后正确心态 辛4、正观施理得檀波罗密今初:总观施理
经文:“善男子,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愍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



释:这一段是总观布施之理。只有明理,才能真行。所以学佛明理很重要,这里佛告善生,一个有智慧的人行布施,他不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他有他的大目标,就是为了自他二利。因为他明白,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清楚的知道,一切所拥有的财宝,都是无常败坏的身外之物。明白财物无常之理,趁自己现在还有支配权,只有作布施才是最佳的用财,只有作布施也才是最保险的聚财,只有作布施才能换来永久的利益,所以他才会以布施为乐。
一个有智慧的人,为了真正的自利,那利他就是第一要务。所以他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生起欢喜心故施。因为他明白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之理,所以他乐于布施,让众生欢喜。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正观六道众生的苦。他能观修慈悲心。因为他明白慈悲心是成佛的种子这个道理。所以他为了怜愍众生,增长自己的慈悲心,而乐行布施。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深知烦恼对自己的危害性,深知生生世世被烦恼惑业牵缠不得解脱。为了破坏自己的悭贪烦恼,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布施。因为他明白了布施对治悭贪的这个道理,所以他乐行布施,为坏自己悭吝不舍的烦恼。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有大的目标,就是一心利益众生,别无所求。他不求今世、后世的人天果报。他知道人天果报都是不实的有漏法,他明白人天虽乐,福尽还堕之理。所以他一心为众生着想,以无所求之心,乐行布施。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之所以一心利益众生,就是他有上求佛



道、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所以他所作的一切利生事业,都是向着这个目标迈进。因为他明观生死有许多过罪,涅槃有无量微妙功德这个至理。为了庄严菩提道故,而乐行布施。
辛2、别观正施心量
经文:“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观时节,不观求者。常念乞者,如饥思食。亲近善友,咨受正教。见来求者,心生欢喜,如失火家得出财物。欢喜赞叹,说财多过。施已生喜,如寄善人。复语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田,我今远离悭贪之心,皆由于汝来乞因缘。’即于求者生亲爱心。既施与已,复教乞者,如法守护,勤修供养佛、法、僧宝。”
这一段是菩萨明理之后,乐行布施的正确心态,正确的作法。这样的心行,才是一个真正以布施为事业的智者,怎样的心行呢?
在菩萨正观施理,明知布施的道理之后。他能作到一切施已,不生一点后悔之心。他也不怕将自己的财物布施光。一心只作布施,内心没有一点顾虑。他能做到一心一意的去布施,从不轻视财物的多、少、优、劣;也不轻视自身的高、低、贵、贱。唯在重视端正自己的布施之心。
他能作到无相布施。在布施时,不观时与非时。不论忙、闲,不管昼、夜,不分冷、热、阴、晴, 只要能作布施,不考虑受施者的贫、富、贵、贱、好、坏、善、恶、是怨是亲,他都会去积极的随需作布施。他能做到不观时节,不观求者而行布施。



他能做到常乐布施。这种乐布施的心达到什么程度呢?经常想念有人来向他求索,想到什么程度呢?这种想念乞者的心,就好像肚子饿了急于想念食物一样的迫切。这才叫有乐行布施的心。
这位菩萨之所以能作到如是布施,他经常能亲近善友,咨问接受善友的正教,有不断修学正法之心。学习正法,从理论上明白正理,再从布施去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将所学能落实在行动上。再通过实践更深入理论的奥密,使自己慈悲心不断增长。
菩萨不断的这样修学,使他越来越乐于作布施。所以他一旦见到有向他求索之人,内心马上会欢喜,欢喜到什么程度呢? 就好像家里失了火,从火里面抢出了财物那样高兴,菩萨见了求者,也是这种心情。
佛在这里用了好几个恰当的比喻。前面是施主想求者的心, 比喻如饥者思食一样那样迫切;这里是施主见了求者以后的高兴心情,比喻像家里失了火,从火堆里搬出财物那样高兴的心情。前面是想,这里是见,到后面还会有他的行为,这都是菩萨施主, 乐行布施的高兴心情。
他平时不但能欢喜的布施,而且能欢喜的赞叹布施的功德, 和自己得到布施的法喜。在不断的学修当中,他深深体悟到财物的过患,故尔也经常向人宣说财物的过患,劝人都去行布施。
这财物到底有什么过患呢?人们都认为家财是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实际仔细观一下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东西。在大家心目中那是我的家、我的房子、我的电视、我的沙发……我



家里的财物。大家心里都这样想,那么现在这些财物你自己享用了没有?最起码在听经的这一个小时内,我们没有享用。在这一个小时内我们用的是这里的桌凳,这些桌凳是你的吗?肯定没人作为已物想。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人人心里执著这是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佛说的有‘我所’。因为有‘我’才有我所拥有的东西,这个‘我所’本无啊!比如这里的桌子,大家虽用而不执着,故无‘我所’。假如把这桌子给你们一人分一个,大家的心里会怎么样?就把桌子搬进了内心,成了‘我所’就有了一个拖累。所以今生所拥有的东西不一定是自己的,认为是自己的仅仅是内心的一种执著而已。要有正确的财产观:世间一切的东西,归我所用,非我所有,要有这种思想。像现在这个桌子,我们现在使用,但是它不是我的。比如说我去你们家里,你们让我坐在沙发上,这个沙发暂时归我所用,但他不是我的,非我所有。但在你们心里执着沙发是我的,不管你谁坐着这是我的家。这都是一种错觉,就是这些财物给我们造成的错觉,这种错觉会让我们执着悭贪受累受苦,这就是财物对我们带来的过患,不布施行吗?所以菩萨他会经常向人宣说财物对人的危害,只有把它布施出去, 才是最好的选择。
他布施以后,心里很欢喜、踏实,就好像将财宝寄放到,最保险的善人那里一样放心。正如《三世因果经》云:“以君寄在坚牢库,生生世世享不休。”只有布施出去的东西,才是寄存在坚固牢靠的保险库里,生生世世都是用之不尽的。
由于是一心一意为求者着想,所以他会感恩向他乞求的人。



他向乞者说:“你真是我的功德田。我今能远离生生世世缠缚我的悭贪之心,都是由于你今天向我求索的这个因缘,真是感激不尽。这样对这位求者生起亲爱之心。”在他内心,这位求者就是他的至善亲朋。正因为有这样的亲爱心,所以布施以后,他还会一再叮咛求者,要如法守护财物,要勤修供养佛、法、僧三宝, 给自己种福田、修福报,彻底改变你的贫穷面貌。劝他修学佛法具足正知正见,成就解脱。这样用布施摄受了众生,又用佛法教化,作圆满了利他事业。
辛3、施后的正确心态
经文:“菩萨如是乐行施已, 则得远离一切放逸;虽以身分施与乞者, 终不生于一念恶心。因是更增慈、悲、喜、舍,不轻受者,亦不自高。自庆有财,称求者意,增长信心,不疑业果。”
以上是菩萨乐行布施的心行。能达到这种心行,已是一般人所不能及。在乐行布施的基础上,再更上一层楼,远离一切放逸,更加精进的去行布施。他开始能做到内舍头目脑髓。外舍国城妻子。达到了乐行布施的极点。菩萨在布施内财身分肢节的时候,从来不生一念恶心,反而更会增长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他不会自高自大,轻视求者,始终保持谦恭的态度。他会暗自庆幸自己有财能作布施,能随求者的意,能满他的愿。更增长了他对布施的信心,一点也不怀疑布施的业因果报。
这一段是菩萨自己所得之利。自己得到不放逸精进之利;自己得到大悲之利;自己得到增长四无量心之利;自己得到坚固信根之利。这真是吃小亏,占了大便宜。



辛4、正观施理得檀波罗蜜
经文:“善男子,若能观财是无常相,观诸众生,作一子想, 是人乃能施于乞者。善男 子,是人不为悭结所动,如须弥山,风不能动。如是之人,能为众生而作归依,是人能具檀波罗蜜。”
佛告善生,如果能观财物是无常相,这是对财物的正观;观诸众生,作一子想,这是对众生的正观。有这样正确观察的人,才是一位真正能布施的人。因为此人观财是无常,他不会为悭吝结使所动。就好像须弥山,不能被风所动那样稳固,悭贪风不能动他。这样的人,能为众生做归依。因为此人能观众生为亲子想, 故能为众生作归依。这样的行相,他就具足檀波罗蜜了。
庚7、能乐施分二
辛1、为四事乐施 辛2、详论修乐施今初:为四事乐施分四
壬1、因施能破烦恼 壬2、因施发种种愿壬3、因施得受安乐 壬4、因施多饶财宝
今初:因施能破烦恼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为四事故,乐行惠施:一者、因施能破烦恼,二者、因施发种种愿,三者、因施得受安乐,四者、因施多饶财宝。
善男子,无贪之心,名之为施。云何无贪?施即是业,物即是作;为业、为作,具足布施,名为无贪。因于布施破烦恼者, 既行惠施,破悭、贪吝、嗔恚、愚痴。
释:这一段讲能乐于布施的功德利益。一个有智慧的人,为



四件事的缘故,乐于惠施:一者、因于布施能破烦恼恶业,二者、因于布施能发种种愿,三者、因于布施能得受安乐,四者、因于布施能多饶财宝。这是四种乐行布施的原动力,但是要有智慧才能观察到,没有智慧的人想不到。
有智慧的人,能观察到烦恼罪过,故他以布施这个法,而破烦恼恶业;有智慧的人,他明知誓愿力的重要,有愿必满。故他通过布施能发种种愿;有智慧的人,他定知布施能得到幸福安乐的果报;而且还知道财物的布施,可以得到多饶财宝的果报。所以他为四事乐行惠施,下面佛讲具体乐行惠施之相:
首先辨明什么是施?佛告善生,“无贪”的这个心,就叫做施。前面讲布施是外相,现在讨论内心。怎样才是“无贪”呢? 因为“施”就是通过身、口、意造作的一种业;施物即是“作”。有能施的“业”,有所“作”的物,这种作业具足了布施这一个法。这是身、口、意所造作的,一种对治贪心的善业,故名为“无贪”。无贪的这个善心,就叫做施。有贪就不能施了,只有无贪,才能作布施。
这一段短短的几句话很重要,说明一个很深的道理,对学作布施有很大的作用。下面看这四件事的具体行相:
一、什么是因于布施能破烦恼呢?
由于作布施,内心悭吝的烦恼会越来越淡薄。最后由于乐布施,彻底断除悭吝之恶心。由于作布施,对自己的财物能不悭而舍,进一步看破财物的无常相。内心那种不断贪求外物的烦恼, 就会越来越淡薄。不断的乐行布施,彻底断除贪心烦恼。这是通



过布施断除了悭贪烦恼。
由于作布施,不断的利益众生。内心没有悭贪之念,能观众生为一子想,对众生爱念有加,使自己的嗔心烦恼越来越淡薄。通过不断欢喜的去作布施,只有一片慈悲、怜愍众生之心,会彻底断除嗔恚心。这是通过布施断除了嗔心烦恼。
由于作布施,明察布施的业因果报,增长智慧。了知烦恼诸过,深见涅槃功德。内心的愚痴、无明就会慢慢消退,各种烦恼结使不得自在。智慧、慈悲不断增长,更会欢喜的常乐布施,最后彻断愚痴烦恼,扫除无明迷惑,各种烦恼结使皆断。这是智慧的作用。古云: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除万年愚。即此意也。这是通过布施断除了愚痴烦恼。
这一切都是通过布施才能得到的。所以佛将布施放在六度之首,就是为了让众生以布施破烦恼恶。故要修布施,要乐于布施,要经常乐行布施,做到一切施。这是第一个由布施能破烦恼恶的理论依据。佛法绝对不是迷信,每一个法都有他的理论依据,是很科学的。所以佛法是超科学而能融于科学,科学很多论证在佛法里面早有解答,科学无法解答的问题,佛法里面也早已说清楚,只不过是人类众生还没有达到那种标准,无法说清而已。用佛法的一句话叫不可思议,但是他绝对是很科学的。这是第一个因布施能破种种的烦恼。
壬2、因施发种种愿
经文:“云何因施发种种愿?因是施已,能发种种善恶等愿, 因善恶愿,得善恶果。何以故?誓愿力故。”



二、什么是因施能发种种愿呢?
能作布施者,必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一个愿,为了这个愿而行布施。有人为求财宝而行布施,求财之心就是愿;有人为争名誉而行布施,这争名之心就是愿;有人为得到人天之乐而行布施,想得人天乐之心就是愿;有人为求解脱而行布施,这求解脱之心就是愿;有人发菩提心,为求无上佛果而行布施,这菩提心就是愿。修学佛法发愿很重要,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动一个念头都是愿,结果就会随愿而转。诸如此类在行布施后,会发种种的善恶之愿。由于这善恶誓愿力的缘故,将来就会得到善恶的果报。都会通过布施满其所愿,善愿有善报、恶愿有恶报。所以我们要发善愿,要发利益众生之愿,要发求解脱之愿,要发成佛之愿,要发菩提大愿。以此善愿而行布施,最后都能满其所愿。何以故?都是誓愿力的缘故。
壬3、因施得受安乐
经文:“云何因施得受安乐?因是施故,受人天乐,至无上乐。”
三、什么是因施得受安乐呢?
因为通过布施,自己才能得到安乐。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肯定深信因果。他肯定明因识果,他知道造什么因,得什么果。他知道行布施,如果发求人天福报的愿,必定会得人天之果,享受人天之安乐;如果发成佛的菩提大愿而行布施,将来必定会成就无上的菩提之果,享受无上的涅槃安乐。这些都是因布施才能得到。所以要享受后世的人天乐,乃至无上快乐。就要修布施,就要乐



于布施,就要以利他之心,乐行布施。
壬4、因施多饶财宝
经文:“云何因施多饶财宝?因是施故,所求金银,乃至畜生,如意即得。”
四、什么是因布施多饶财宝呢?
这是因果的必然规律。施财得财报;施无畏得无畏报。你布施给众生什么安乐,自己将享受什么安乐的果报。所以说利他即是自利。由于布施财宝的缘故,自己以后能得到多饶财宝之果报。就是因布施的缘故,自己在工作求财之时,财源会滚滚而来。如果不修布施,人们赚钱都是很累的。修布施就是修福报。所以要想发财,就必须修布施。只有修布施,在求财的路上才不会那么艰辛。因修布施之故,凡是所求的上到金银之类的财宝,乃至下到所需用的畜生等一切家财,都会随意而得。想要什么能得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心想事成。
辛2、详论修乐施分六
壬1、乐施能坏五恶法 壬2、乐施正报壬3、乐施五道余报 壬4、乐施二事
壬5、修施次第 壬6、以喻明施今初:乐施能坏五恶法
经文:“善男子,若人乐施,是人即坏五弊恶法:一者、邪见,二者、无信,三者、放逸,四者、悭吝,五者、嗔痴。”
前面讲了乐施的目的,这里讲乐施能破坏五种恶法。就是对前面第一个“因施能破烦恼”更进一步的详细辨析。如果有人做



到乐行布施,就会坏除,损害自己的五种极恶之法。
一者、邪见:就是离于佛所宣说的解脱正法,而迷于非解脱的世俗、外道等等异见,从而不得解脱烦恼的束缚,这叫邪见。迷于邪见之人,生生世世与解脱道越走越远,使自己的法身慧命永远不得解脱,在六道里受无穷无尽的苦。通过乐行布施就会破除这种邪见,归于正道。一旦归于正道,就有希望出离。
二者、无信:就是没有信仰心。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信行善得乐果,作恶得苦报;不信有六道轮回;不信有诸佛圣人。多少有信仰的人,最起码他知道止恶行善,无论哪一个宗教,他首先教人要止恶行善。没有一个宗教说让人去作恶。什么也不信,这就是愚痴的一种现象。一个没有信仰心的人,犹如一个站在悬崖边的人,不相信向前再垮一步就会粉身碎骨。所以无信是很危险的,因为他不怕造恶。通过乐行布施,从中感受到布施的法乐, 产生深厚的信心,可以破除无信之弊恶。
三者、放逸:这是人们的自然习气,是贪求欲乐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自然表现。干世间事业也讲要勤奋,韩愈有一句话说:“业精于勤荒于戏,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说干什么事业都要勤奋。学佛修行干的是什么事业?干的是生生世世求解脱的大事业。别看我们今生学佛,是生生世世以来延续来的事业,今生接着干。如果过去生没有修学过佛法,今生就是一个无信之人,佛法里面叫没有善根。现在能信佛学佛都是过去修的善根,今天才能起作用。就好像一个坐在大学讲堂里面,能听懂大学课程的学生,都是他过去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学上来,他把大学的课程才能



听懂。如果前面的课程没学,他就听不懂。你把幼儿园的学生放在大学课堂上,他能听懂什么?所以在座各位,对你自己一定要赞叹随喜。大家能在这里学佛都是过去生中,经过无量世熏陶, 亲近诸佛学过来的。我们现在干的是无始劫来,直至今生延续着的一个大事业,不要把眼光放在今生这一段生死里。对于修行人更不能放逸,更不敢懈怠,因为生命在一天天减少,不允许放逸。懈怠不但对修行是大障碍,就是干世间事业也会一事无成。如果放逸,也不会去修布施。所以只有通过乐行布施,常常以布施为业,心住于精进的布施法乐当中,可以破除放逸的弊恶。
四者、悭吝:这是布施的正对治,悭吝就是对自己财物悭而不舍的烦恼恶心。但人们不认为是恶心,我的东西,我所享用,这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是一种世俗之见。站在佛法上去观察,人们之所以受无穷的苦,就是有“我”和“我所”既然“我” 和“我所”是受苦的根源,就必须要下功夫破除。
亲人死去以后,我会痛哭流涕,这就是爱别离之苦。之所以痛苦就是有感情的执著,这叫情执。夫妻之情的执著,儿女之情的执著,兄弟姐妹之情的执著。有我才有我的亲人,这也是建立在我和我所的基础之上的。故有情爱的执着就会有痛苦。但是世俗认为“我”也是正常的,“我所”拥有的也是正常的。我们就以世间的观点,来对“我”和“我所”及一切财物观察一下:
人们都认为有我,这个我就应该有主宰之能,但人们却连自身的老、病、死都没办法解决。既然有我的话,我想怎么就怎么。我不想老,但不由的就会老;我不想死但最后都必须死去;



我不想得病,但不由的突然间会得病。这些世间人是明明知道的事情,但是不作深观察却没人认清。说明这个我就不是真正的我了,因为我没有办法主宰自己;人们认为自己的东西,我所享用是正确的,但是观察人们每天所用之物有多少?日食三餐,夜眠一床之地就足够了。其他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虚荣心、攀比心、骄慢心、嫉妒心而施设。一个享尽荣华富贵的人,他不可能没有身心烦恼。你家里很富有,你不一定活得很幸福。有些人要钱有钱、要名有名,他为什么会自杀呢?说明他内心空虚想不开才会自杀,所以财物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内心的安乐,而以财物为贪、为荣、为骄之心,正是障碍自己安乐的大敌,这一切都是这个悭吝心从中作梗。所以只有看破财物的无常,看破烦恼身心的这个恶友“悭吝”通过乐行布施,去对治“悭吝”,远离这个恶友,一切的身心烦恼、痛苦由此而永别。
这是站在世间的观点观察财物的过患,从佛法更高层次的观察,用此财物行布施利益众生,那就变害为宝了。我今天有钱财能作布施说明我有福报,我有这个能力,我把这钱财做布施,利益众生,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就是变害为宝。假若你有悭吝心的话,只能是个守财奴,到临终的时候这些东西一点也无用,随着人的死亡你所拥有的财产一切都会消失,包括存在银行里的东西。只有布施出去才是存在最保险的地方,来生可以随时取用。你存在银行里能用吗?你来生在银行里取今生的钱能取到吗?只有布施出去。来生能用。来生不论在哪一道,你今生布施的东西都会用到。如果堕落畜生道,你看现在这个宠物,人都喜欢,有



的宠物比有些人的生活待遇还好,这就是它过去修的福报,今生虽然是畜生,就享受这个福报。因果是真实不虚的,不学不知道布施的重要性,学了以后一定要把自己内心的悭吝心挖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再让消失掉,这个太阳就是乐行布施。这是通过乐行布施破坏悭吝之弊恶法。
五者、嗔痴:嗔,就是嗔恨,痴就是愚痴,这是两种根本烦恼。当人们遇到不好的人或事时,就会生起嗔心烦恼。但是在我们凡夫的心目中,认为是外境对不起自己,认为是对方伤害了自己,认为我是最有理、最正确的,所以我应该发火,应该生嗔。这是没有找出真正的凶手——嗔心。就不知道嗔心才是伤害自己的元凶;就不知道发火会将有理的事变成没有理;就不知道发火、生嗔心是一种害人又害己的错误行为。因为不知道才会这样做, 不知道这个真理就是没有智慧的愚痴表现。有智慧的人他就不会发火,比如说有没有一个成年人和一个三岁小孩子吵架的事情,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小孩不懂事就是愚痴,成人明白道理就是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和愚痴的人能吵起来吗?所以嗔、痴是我人身心中的大烦恼,只有通过修布施利益他人。才是对治嗔痴烦恼的有力武器。只有经常乐行布施,使慈悲心生起,让自己的心越来越
柔软,心量越来越宽广,彻底破除嗔痴这弊恶之法。
壬2、乐施正报分二
癸1、乐施后报 癸2、乐施现报今初:乐施后报
经文:“离是恶已,心生欢喜;因欢喜故,乃至获得真正解



脱。”
这是乐行布施的人所得的利益。通过乐行布施,离开上面说的五恶法,因为这五恶法就好像缠身的恶疾,离开恶法就好像疾病痊愈那么舒服。离开这五恶法以后,内心就非常欢喜,因为凡夫被这五种恶法束缚,从来没有真正的欢喜过。暂时的一点所谓的快乐,不过是表面的苦中作乐而已,其实人们的内心都是很苦的。当离开了邪见烦恼,走向解脱的光明大道,内心很法喜;当离开了无信的烦恼,内心相信正法、明了正法,破除迷梦。有了明确的目标,找出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所以内心很法喜;当离开了放逸的烦恼,会越修越精神,越布施越快乐,会达到无我之境, 内心很法喜;当离开了悭吝的烦恼,将自己从财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内心很法喜;当离开了嗔痴的烦恼,这个世界将是一片光明,人人都是至善亲朋,内心很法喜。离开这五种恶法,内心的法喜才是真正的欢喜。好像大病痊愈的那种欢喜;好像长期阴雨连绵突然天放晴的那种欢喜。这才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快乐。正因为心生欢喜,我们的人生就是幸福的人生,自己乐行布施的心就会越来越坚固,而这种善行会让自己今生后世,乃至得到真正的解脱,就是成佛的大解脱。这都是乐行布施,离恶修善而得到的。所以佛法教止恶行善,其原理就在这里。使人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我们现在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还是被烦恼所束缚。乐修布施离开这五种恶法,真的快乐就会现前。这是乐施的后报,这种后报就是大解脱、大自在、大快乐。
癸2、乐施现报



经文:“是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
前面讲的是乐行布施的人,心理得到解脱的法喜行相。这里是现生这个报体所得到的四种果报:
“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一个乐行布施的人,他经常不分怨亲的平等作布施,和一切人结的都是善缘,所以一切人都喜欢他,乐于见他,愿意和他接触。包括原来的怨家,也会成为他的好朋友。化敌为友也是一种乐趣,当你和人结了很长时间的冤,突然有一天言归于好,两人内心都是很高兴的。那种亲的程度比过去的亲朋还好。所以说冤仇宜解不宜结,这个乐行布施的人,他没有冤家对头,都是他的朋友。这是第一个他今生得到的好处。
“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由于乐行布施,和一切人都结善缘。他的口碑很好,大家的口碑相传,比做广告还传的快,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某人乐善好施,所以他的口碑是非常好的,他自己不想出名而善名会流布四方,人人称赞。
“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由于他和大众结的都是善缘,大家都喜欢他。作的都是好事情,所以走到哪里去都会得到人们的拥护、爱戴、称赞,名称遍布。所以他自己心怀坦荡,光明磊落,入大众时没有一点怖畏之心。
“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他乐行布施,结的都是善缘,这时候一切心底善良,有



道德的这些人,都喜欢来亲近他、依附他学习修行,他也就可以大行菩萨道,用佛法教化更多的众生。这些都是乐行布施所能获到的现世利益。
壬3、乐施五道余报
经文:“善男子,修行施已,其心无悔。是人若以客烦恼故, 堕于地狱,虽处恶处,不饥不渴。以是因缘,离二种苦:一、铁丸苦,二、铁浆苦。若畜生身,所需易得,无所匮乏。若饿鬼身, 不受饥渴,常得饱满。若得人身,寿命、色力、安乐、辨才及信、戒、施、多闻、智慧,胜于一切。虽处恶世,不为恶事;恶法生时,终不随受;于怖畏处,不生恐怖。若受天身,十事殊胜。” 乐行布施的人,他的心常施无悔。就是布施以后其心永不后
悔,布施以后心能后悔有几种原因:有人看见受者把钱拿去做坏事,心里会后悔;有人觉得受者享受比自己还好,布施已心里会后悔。这都不正确,要做到布施以后不后悔才是正确的。这叫其心不悔。如果以客尘烦恼,还在六道轮回。但是由于布施的因缘, 虽然处在轮回当中,但却能享受布施的果报。假如说堕入地狱, 这是受恶报之处,各种苦毒不可称量。但虽处在恶报之处,却会不饥不渴。在地狱里面的恶报是,饥吞铁丸,渴饮铁汁。就是想到肚子饿了,就有烧红的铁丸送到口里去,把肠肚烧烂。觉得渴了,马上就有溶化了的铁汁给你倒进口里,把你烧掉。在地狱里若有饥渴,就受这个痛苦。但此作布施之人,他虽在地狱里面, 却不饥不渴,没有想吃喝的感觉。以此不饥不渴的因缘,离开了二种苦:一者、由于不饥,没有吞铁丸之苦;二者、由于不渴,



没有饮铁汁之苦;若生为畜生身,由于乐行布施,虽是畜生,但所需之物容易得到,没有匮乏。比如现在许多宠物,主人照顾的挺好,吃的又好,甚至给穿衣服了,病了有宠物医院,经常给洗洗澡,毛也给梳的很顺,它们的生活环境不是挺好吗?这就是过去修来的福报,虽然在畜生道,他享受自己过去种下的福报。又比如动物园里的那些动物、警犬等它们都不缺吃,不缺喝,有人喂养照顾。这都是过去行布施所得来的福报,虽然堕成畜生身, 但是修来的福报使它们有很好的待遇。比有些贫穷的人享受都好。这就说明只有布施,是把钱存在坚牢库,来生能用的明证; 如果堕在饿鬼身,饿鬼所受的苦就是思食之苦,经常不得饮食, 遇到饮食由于业力不得而食。食物到跟前喉咙里马上出来一股火而不能食,看到是好的饮食在跟前马上变为脓血,不得而食。由于自身的业力干扰,他看到饮食而不能食。但乐行布施者,若生饿鬼身,却不受饥渴之苦,常得饱满;常乐施者,若生在人中, 他会得到长命、颜貌端庄、身体有力、生活安乐、辨才无碍等果报。而且由于过去生乐行布施的善根力,会使他对佛法,对三宝具足坚定的信心。他能清净的持戒,他能乐于布施,他能广学多闻,增长智慧。而且他的信、戒、施、多闻、智慧均超乎常人, 是最殊胜的一个修行者。他虽然处于五浊恶世,但是他不会被种种的恶事所缠绕,他会自在安乐。当遇到天灾人祸,种种灾难生起之时,他却能趋吉避凶,终不随受灾难,能逃过劫难。当遇到恐怖境界现前,有怖畏之事时,他内心从不惊慌、恐怖,能泰然处之。这是乐行布施生为人身的殊胜果报;以修十善业之因,若



生在天上。他的天人身,以地、水、火、风四大及声、香、味、触四尘加身、眼二根,所和合而成的俱生十事都很殊胜,无论从饮食、住处、璎珞等各方面,他都享受天中最殊胜的福报。
这是乐行布施之人,虽是共业感生五道之身。 但乐行布施的别业,会使他免于受共业之苦,这是因果报应真实不虚的具体显现。
壬4、乐施二事分三
癸1、二事之名 癸2、施已心态 癸3、正观二事今初:二事之名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为二事故,能行布施:一者、调伏自心,二者、坏怨嗔心。如来因是,名无上尊。”
佛在这里教我们怎样学佛。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为了二件事,能乐行布施。一者、调伏自心。众生的心,一直是向外追求,一直是散乱的。修学佛道,就是要将向外追求之心,变成向内观察。通过正观,将虚妄的散乱之心止息,变成寂静的涅槃之心。所以有智慧的人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达到内心的安宁自在。他以行布施之方法,调伏自己的心。
二者、坏怨嗔心。怨就是怨气,嗔就是嗔恚心。要调伏自心,最大的障碍是怨恨、嗔恚这些烦恼心所。一个嗔恚心重的人,他最容易发火。一个爱发火的人,他最有怨气,觉得人人都对不住自己,别人都不对。一个怨气冲天的人,一个整天怨天尤人的人,内心怎么会宁静呢?所以经常乐行布施,会使自己的怨气消除,会使自己的嗔恚心消除。所以一个有智之人,他修习乐



行布施,就是为了断这个怨嗔之心。
因为这二种修行之事,是如来在因地修行之法。就是说这两种法是佛在他因地修行的经验,佛将他所修行之法教给我们,这就是真传。这是佛手把手教给我们的无上密法,只要会得,深入进去,你就能成佛。如来因是二事,成佛后名无上尊。说明调伏自心,断除烦恼,是成就佛道的必修课;说明利益众生是无上尊贵之事。
癸2、施已心态
经文:“善男子,智者施已,不受求者爱念之心,不求名称, 免于怖畏,不求善人来见亲附, 亦不求望人天果报。”
这是有智之人布施以后的心态。前面我们学过,通过乐行布施坏五种恶法,可以得到现在四种果报:众生乐见、名称远闻、心无怖畏、善人亲附。这是通过布施现生自然而然所得之果报,这是外在境界。但对于修布施本人来说,他在行布施以后,用智慧正观,会具足正确的心态,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布施以后,众生虽然乐于见闻,但他内心不受求者的爱念,这是无贪之心;虽然名称遍于四方,大家都称赞他,但他内心不求名称,这是有名不求名之心;虽然他处众无畏,但他内心却免于无怖畏,他不想得到这些。这是有无畏之实,而不求无畏之名恭敬心的体现;他虽然有许多善人来亲近依附,但他内心从不求善人来亲近依附,这是不求名闻利养之心。这是菩萨心态:虽在五欲中,不受五欲乐, 虽有诸胜报,内心不执著。总的来说,他乐行布施的目的,不求人天果报,也不希望人天果报。所以布施的现世四种现报对他来



说,没有一点吸引力。他能放下这一切的执著,一心一意的乐行布施,一心一意的去行菩萨道,这是菩萨的正确心态。
癸3、正观二事
经文:“观于二事:一者、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二者,终不随顺悭吝之心。何以故?如是财物,我若终没,不随我去,是故应当自手施与。我今不应随失生恼,应当随施生于欢喜。”
佛教我们乐修布施,只有正观明理,才能真正做到常乐行布施。这里要观两件事,这是最正确的布施心理。“一者、以不坚财,易于坚财。”什么是不坚财呢?就是世间的财物。这些财物都是无常的,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是生灭变化的东西, 故称为不坚财;什么是坚财呢?就是我们的功德法财,是我们的福慧法财。功德智慧法财,是生生世世都能用得上的。我们现在用世间不坚牢的财物,行作布施这种功德,就是用不坚实的财物, 通过作布施这种功德,将这些财产存入法界银行里,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可以随时取用。也可以不断的存入,直到自己成为大富翁——佛。这就是用不坚财换坚财的道理,这个道理要用智慧观察,没有智慧是观察不到这些的。这种作法在我们世间,可能被人们称为傻瓜。但在出世间来说,就是智慧。我们宁肯做世间的傻瓜,也要成就出世间的智慧。“二者、终不随顺悭吝之心,” 有了这样的智慧,绝对不会再有悭吝之心了。没有悭吝之心,就会乐行布施了。为什么呢?这里还要正观,我如今这个报体,终究会死去消失。我如果终没后,这些财物它是不会随我而去的, 这叫死不带去。这是人人明白的一个道理。所以趁我现在对这些



财物有自主权,赶快亲自布施出去,存入坚固的法界银行里。所以不应该因布施好像失去财物而生于烦恼。我应该为将财物放在保险处,生生世世自己能随心使用,而生起欢喜心。这就是乐于布施的理论依据。这就是智慧的抉择。
壬5、修施次第
经文:“善男子,施者先当自试其心,以外物施,其心调已, 次施内物。因是二施,获得二法:一者、永离诸有,二者、得正解脱。”
这里佛讲修布施的次第方法和如何训练修布施。佛告善生, 要修布施的时候,先要自己试验自己的心。从布施外物开始,如果布施的心意坚固,智慧增长,能作到常乐行布施。能依照上面学的布施的行相和心态去作,若完全能做到。将心如果调伏到那种真正的,最佳状态的时候,再布施内物。什么是内物,内物就是我们的身体部分,头、目、脑、髓等各种器官。布施内物是要有高功夫,大心力无漏智慧的菩萨,才能做到。但是按佛说的这样练习,当心力达到这个标准时,自然也就从事相上能做到了。也就是快成佛了。如果能作到内、外二种布施,可以获得二种殊胜之法:一者、此人会永离诸有,就是永远脱离三有世界的六道轮回。二者、得正解脱。就是得到佛法的真正解脱。
壬6、以喻明施
经文:“善男子,如人远行,身荷重担,疲苦劳极,舍之则乐。行施之人,见来求者,舍财与之,心生喜乐,亦复如是。”
佛最后作了一个譬喻,说明布施之乐。比如一个人担负着很



重的担子,走了很远的路程,己经走的有气无力,劳累疲乏至极。放下重担休息,马上会舒服快乐。行布施的人,将财物舍与求者,内心的欢喜,也像放下重担休息的人一样快乐。
这一大段主要讲乐行布施的殊胜。乐行布施能破除五恶法, 能得现在四果报,能在轮回里面不受苦。最后能能永离诸有,成就正解脱。说明布施最快乐。
庚8、策贫施分五
辛1、思惟施利 辛2、思惟无财能施辛3、真正贫穷之相 辛4、智观布施益辛5、修施观无常
今初:思惟施利分三
壬1、施随后世 壬2、施得富乐 壬3、不施后贫今初:施随后世
经文:“善男子,智者常作如是思维,欲令此物,随逐我身至后世者,莫先于施。”
释:这一段是策励贫穷者作布施之正确观修方法。从这几个方面思维观修:首先思维布施的利益,其次思维无财能布施,下来是真正贫穷之相,接着讲智观布施的利益,最后要修施观无常, 共五个方面。
思维布施的利益,说明布施能随到后世去,而且布施能得到富乐,说不布施的人最后是贫穷的。从这三方面说明布施的利益。
第一思维施随后世。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没钱就不能



作布施,好像作布施是有钱人的事。这里所讲的是要培养一种布施的心。首先要用智慧去思维:如果想要我今生所拥有的这些财物,随着我身来世能继续使用的话,莫过于最先作布施。因为布施出去的东西,这种功德常随不失。因为作恶事,会常随不失终有恶报。作善事也常随不失,终有善报。作布施是善事,舍财的善事会有得财的果报。这就是舍得,有舍才有得。这种得可以生生世世随身而得,形影不离。因为因果的规律是:纵经千百劫, 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作布施的这个善业果报,他是永远不失的,当来生因缘会遇时,这种福报还是自受, 所以财源会滚滚而来。只要作了布施,在以后未来的时空,生死当中,求财的时候就会财源广进。如果不作布施的话,你就赚不到钱。这是后世用今生财施之明证。
壬2、施得富乐
经文:“复当深观贫穷之苦、豪贵快乐,是故系心,常乐行施。”
明白了今生布施之物后世能使用之理。进一步从现实生活当中去深观,贫穷、富贵各不相同。苦乐感受各异。世间贫穷之人,有的人每天温饱都很难解决;有的为人奴婢,身不自由;有人辛辛苦苦劳累一生,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劳动是可以创造财富,没有福报的人是给别人创造财富,自己享受不了,原因是没种下布施的因。所以有些人辛苦一生 ,一直过的是穷苦的日子。反之世间有许多豪贵之人,每天是锦衣玉食,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很有钱不劳而获。有人家财亿万,尽情的享乐;有人少



用气力,钱财会滚滚而来等等这一切社会现象,难道都是凭空而来的吗?这些都要经过深度的观察思维,不难体悟。今生的贫穷之苦,今生的豪贵快乐,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前世种下的福报,今生自然享用;前世没有种下福报,今生只能是贫穷。今生所谓的奋斗,只不过是因果当中的一个缘而已。因果全称叫“因缘果报”。因好比种子,缘好比土壤、水分、阳光、肥料,因和缘相结合必然产生植物的开花、结果,这是果。这个果根据种子的性质而生,苦瓜的种子,结出来的瓜是苦;甜瓜的种子,结出来的瓜是甜。这苦和甜就是果报。所以前世修布施行善是因,今生的辛勤工作,努力是缘,成就财富是果,享受财富是报。这因、缘、果、报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真理。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真相。不管你信不信,都生活在因果里面,谁都逃不掉因果的规律。前世没有修布施,就会没有种子,今生的努力等于在没有种子的田地里施肥,怎能长出庄稼呢?今生只有在地里下种,再辛勤的耕作,来年必定有好收成,这才合乎因果规律。所以今生修布施, 就等于给田里下种,不修布施只是忙着赚钱,等于是在无种的地里盲目的耕作,是没有收获的。故有人一生贫穷还不知道原因, 这一切都要经过智慧去深观。明白道理以后,就要经常将心系念于布施这一面,要修习常乐行布施。等于给田地里下种,收获就有希望了。佛在这里教贫穷之人,要将心系在常乐行布施作善事这一观念上来,这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穷命,所以要乐行布施。

壬3、不施后贫



经文:“善男子,若人有财,见有求者,言无,言懅,当知是人已说来世贫穷薄德,如是之人,名为放逸。”
这是不想布施的后果。如果有人,今生有财。已知这是他过去生中修布施得来的。但是没有破除悭吝之心,让今生的财物又滋长了这种悭吝恶心,越有财越贪越不舍,成为一个守财奴。见到有求者来他就会惊慌,生怕将财物失去,不想布施。他家里本来有财,他妄说没有。这样的吝啬心理,这样的虚妄语言,都是悭吝心的具体表现。这样说的人,由因推果,就已经等于在说他来世需要贫穷薄德了。因为他种下的是悭吝不舍之因,就应该得到贫穷薄德之果。所以这样做的人,就是名为放逸。不精进修布施就是在放逸。无财要有布施之心,有财要做布施之行,有财没财都应该行布施,这才是正确的。
辛2、思惟无财能施分三
壬1、总示施不在贫富而在心 壬2、别示贫穷能施壬3、修施之德
今初:总示施不在贫富而在心
经文:“善男子,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 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
佛在《四十二章经》里面说:“贫穷布施难,富贵学道难。” 难就难在贫穷的人,往往以无财为借口。而不行布施作善事。富贵的人,往往生活太舒适而不想修道。这两者都是障道因缘。所以行布施的关键不在穷富,而是看你有没有布施的心。贫穷的人



自说无财,而不布施。这话是不正确的,为什么不正确呢?一切的水草随处可得,人人都有。虽然是富有天下的国主,他不一定能作布施。虽然是贫穷的人并非不能作布施。关键就看有没有布施的心。在佛世的时候,佛的弟子迦旃延尊者,拖钵乞食时碰见一个贫穷的婢女。他自己穷的一无所有,拿着主人的瓶子在河边打水,不由得痛哭流泣。尊者见了以后说:“把你的贫穷卖给我, 你就会富起来”她问:“贫穷怎么卖呢?”尊者说:“你给我布施点东西,就把贫穷卖了。”她说:“我穷的一无所有,我手里拿的这瓶子还是我主人的,我拿什么布施你呢?”尊者说:“你在河里打一瓶水,把你这一瓶水布施给我。”这个贫女就打了一瓶水上来,很欢喜恭敬的布施给这位尊者。果然不久,她就被招进了王宫,这就叫卖贫穷的故事。说明关键要有布施的这个心。
壬2、别示贫穷能施
经文:“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麨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当无此尘许麨耶?谁有一日食三揣麨,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
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
綖,施人系疮?一指许财,作灯炷耶?
善男子,天下之人,谁有贫穷,当无身者?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欢喜无厌,亦名施主,亦得福德,或时有分, 或有与等,或有胜者。以是因缘,我受波斯匿王食时,亦咒愿王及贫穷人所得福德等无差别。”



富贵之人不一定能布施,贫穷之人并非不能布施,这道理在哪里呢?这道理主要看你有没有布施的心,不在有没有财物。例如贫穷之人,你每天总要吃饭吧?不吃饭会饿死人的。再贫穷的人,都有他所拥有的一份饮食,他的生活才能延续下去。有此食分,当吃完饭,将洗涤食器之水,以布施之心,施与小昆虫之类应食的小动物,也能得到福德。如果用极少的一点炒面,以布施之心,喂给小蚂蚁,也得无量的福德果报。天下极贫之人,谁没有这一点炒面呢?没有人说一日能有三揣炒面,而不活命的。用你能活命的这些炒面,减一半施与乞食者,这不是布施吗?所以贫穷的人应该这样修作布施。
再是天下极贫之人,没有一个人穷的没有衣服穿,赤身裸体出门吧?若有衣服,难道没有一小块布替人包扎伤口吗?有人手弄破了,你撕下一小块布,布施他包扎伤口,这个能做到吧?难道没有一指许财布施用来做灯柱吗?这些微小的布施,再穷的人也能做到。关键是看你想不想作布施,如果想布施,福德果报都是有的,并非要做大布施。佛世有这么一个公案:有一对老夫妇真的穷到极点,无儿无女。两个人只有一条围裙,谁出门谁用。后来一个尊者在外面求布施,他们说:“我们没有东西,就仅仅一个小围裙遮着身子。”尊者说:“你把它布施给我吧,”他们商量:就因为过去没有修布施,现在才穷成这个样子,现在有人来赶快修布施吧。他们就以欢喜迫切的心情,从窗子里把仅有的围裙扔出来布施给这位尊者,并发愿说:“让我们以此布施能获得福报。”这位尊者回去以后,在佛的法会上就把这个事情说了,



波斯匿王听了以后马上给送去很多东西。布施一个围裙立即就得到果报了,主要是他们布施的心很诚恳迫切。
其次天下所有人,谁再贫穷能穷到没有身体吗?若有这个穷身子,见到别人作福德善事的时候,亲自前往,以身相助。并且能内心欢喜,助作无厌。这样做的人,也叫施主,也是行布施。并非一定要有财物,也能得到福德果报。这个福德根据你发心的优劣:或能得到几分福德;或者和你相助的那人获得同等的福德; 或者发心很殊胜,虽然没有出钱,有这殊胜的发心,和身体力行欢喜的去做,所获福德甚至还超胜前人。帮他的比出钱的获得的福德还大。所以布施获福主要在心而不在物。以这个道理,故佛说当他在接受波斯匿王供养饮食时,为作咒愿:“愿王和一切贫穷人所得福德等无差别。”这里无差别的原因就是:王出资供养, 贫穷人欢喜赞叹,随喜功德。所以说等无差别。
诠论:这一段主要是纠正众生思想上的偏见,认为作布施非要有财。佛举了好几个穷人可以作布施,获得福德的例子。提醒人们,特别是贫穷之人,不要自暴自弃,要培养自己布施的心, 以自己仅有之财乃至衣、食甚至身力,积极作布施善事。而且要培养自己随喜赞叹的心。当自己无力作福修善时,看到别人作善事,内心欢喜,随力而助,同样可以获得福报,从而改变自己贫穷的面貌。
佛世有许多这样的公案:佛的弟子大迦叶是苦行第一。有一天他托钵乞食的时候,碰见一个很贫穷的乞丐老太婆,这老太婆饿的坐在路边走不动了。大迦叶就向他乞食,老太婆说:“我饿



的都头昏眼花,快不行了用什么给你呢?”大迦叶说:“你那碗里还有半碗稀粥,你把那个布施给我。”老太婆说:“那个粥己经都放坏了,我都不能吃了,怎么能布施给你呢?”大迦叶说: “我不嫌坏你给我,你就能得到福报。”老太婆很受感动,就以恭敬、欢喜之心把那半碗粥供养给尊者。己经都放臭了不能吃了, 大迦叶却欢喜的把那粥喝了,并祝愿老太婆最后能得到福报。喝完粥以后,他说:“哈哈!我今天又有时间好好修行了。”所以布施不一定要怎么好的财物,主要是恭敬欢喜的布施之心,这是贫穷人能布施的道理。
壬3、修施之德分二
癸1、比喻 癸2、法合今初:比喻
经文:“善男子,如人买香: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如是四香,有人触者、买者、量者,等闻无异,而是诸香,不失毫厘。”
佛接着又用一个譬喻,来说明随喜功德的理论依据。譬如有人要买香,不论是涂香、末香、散香、烧香哪一种香。凡是接触到这四种香的人,包括卖香的人、买香的人、称量香的人。周围凡是在场的人,都能闻到这个香味。闻到的香味是等无差别的。虽然闻到香味,而这四种香本身,并不因此而失去毫厘。
癸2、法合
经文:“修施之德,亦复如是:若多、若少、若粗、若细、若随喜心,身往佐助,若遥见闻,心生欢喜,其心等故,所得果



报,无有差别。”
这是修布施之德,和前面的譬喻是一样的。不论多少、或者粗、或者细,如果用随喜之心,身体力行去佐助,或者听到、见到这些功德事,心生欢喜。因为这个欢喜心和作功德人的欢喜心是一样的,所得的果报,也就没有差别。
所以我们要学会随喜功德,但这随喜功德主要是“心生欢喜”,不是表面文章,如果表面说随喜,内心不喜,这样的随喜是没有功德的。所以修行的各个环节都是在“修心”。
辛3、真正贫穷之相分三
壬1、无财不随喜 壬2、多财不信施 壬3、特赞布施乐今初:无财不随喜
经文:“善男子,若无财物,见他施已,心不喜信,疑于福田,是名贫穷。”
佛给善生在这里讲真正贫穷之相:如果一个人他自己贫穷,没有财物。他现在己经是个很穷的人了,当见到别人布施的时候,他内心也生不起欢喜心。他不相信布施有功德,怀疑福田的存在,不相信种“福田”能得到福报。内心不喜,是嫉妒之相;不信怀疑, 是愚痴之相;本身贫穷,是悭吝之相。他内心被悭吝、嫉妒、愚痴、怀疑这么多的烦恼所蒙敝,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
现在虽然贫穷,只要有布施的心,就不是贫穷的人。现在穷又不相信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布施之心,才是真正的贫穷人。不要看现在穷,只要有智慧修布施,就会改变这种穷面貌。凡夫眼光短浅,只管当下的利益,今天布施出去明天让我得到钱财,这



才相信。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天下种,明天就有收获,这可能吗?贫穷人一定要有布施的心,说明你就不是贫穷的人。如果没有布施的心,你就是一个真正的贫穷者。
壬2、多财不信施
经文:“若多财宝,自在无碍,有良福田,内无信心,不能奉施,亦名贫穷。”
前面讲的是穷人的贫穷相,这里说的是富人的贫穷相。如果多饶财宝,能自在无碍的自己享用,而且有机缘能遇到三宝的良福田。但是由于他内心从来就没有一点信心。对布施没有信心, 对三宝没有信心。所以他就不可能去作供养布施这些善事。这是悭吝之相,愚痴之相。内心无信之人,虽然现在表面看起来富有,但由于无信,不知道作布施,最终会落下一个贫穷的下场。过去生修的福报一旦享尽,会马上成为穷人。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贫穷。所以看一个人是真贫穷,还是假贫穷,不是看他现在的穷与富,而是看他有没有布施的心。
壬3、特赞布施乐
经文:“是故智者随有多少,任力施与。除布施已,无有能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智者自观余一揣食, 自食则生,施他则死,犹应施与,况复多耶?”
这是佛总结性的赞叹,唯有布施能得到一切的快乐,上面两条:一个是无财不随喜的贫穷相,一个是有财无信的贫穷相。所以有智慧的人,他会随自己财物的多少,尽力去作布施。因为他深深的知道,除了布施这个善法之外,再没有其他方法能让他享受



人天的快乐,直至修行成就无上的快乐。所以佛在经中说:“有智之人,自己只剩一揣之食,别无他物。如果这一揣之食,自己食用就可以活命。若布施出去,自己无食会饿死。在这种情况下, 宁可自己饿死,也应该布施出去。何况有更多的财物,还能不布施吗?”这说明布施比生命都重要,所以一定要修布施。
辛4、智观布施益分二
壬1、财失无益 壬2、布施后利今初:财失无益
经文:“善男子,智者当观,财是无常。是无常故,于无量世,失坏、耗减,不得利益;虽是无常,而能施作无量利益。云何悭惜 不布施耶?”
这是说明应该布施的道理。佛告善生,有智慧的人他会观察,财物是生灭无常的,这无常之物从无始劫以来,自己在无量世中曾经都拥有过财物。但是都随着自己生命的结束,生生世世这样无意义的,将所拥有的财物失坏、耗减,从来没有给自己带来一点利益。比如今生家财万贯,你死后这万贯家财就失坏、耗减。给你没有带来什么利益。无始劫来一直是这样,失坏了多少财物,从来没有给自己带来一点利益。但是换一个角度用智慧去观察,这个财物虽然是无常的,用这无常之物,能作布施。如果施作布施的话,可以给自己带来无量的利益,这就是变废为宝, 是一个大便宜事。既是这样,为什么还要悭吝、爱惜这些无常的财物,而不作布施呢?这不是真正的大傻瓜吗?这是佛教给我们要用智慧正观布施的必要性。



壬2、布施后利
经文:“智者复观世间,若有持戒、多闻,持戒、多闻因缘力故,乃至获得阿罗汉果;虽得是果,不能遮断饥渴等苦。若阿罗汉难得房舍、衣服、饮食、卧具、病药,皆由先世不施因缘。破戒之人,若乐行施,是人虽堕饿鬼、畜生,常得饱满,无所乏少。”
继续用智慧去观察:在世间有持戒、多闻之修行人,由于持戒清净、广学多闻乃至修行成就阿罗汉果。虽然得到阿罗汉果, 但也不能遮止或者断除,人世间饥渴等苦。如果一个成就了的阿罗汉,他难得到所住的房舍,以及衣服、饮食、卧具、病药这些生活所需之物,这都是他前世不修布施,纵得圣果,还要受这饥渴之苦。如果一个破戒之人,若乐行布施,他由于破戒的因缘, 堕入饿鬼或畜生道。但是由于前世布施之因,身虽在恶道,但却能常得饱满,无所乏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破戒之恶受恶身报,布施之善得饱满报,善恶业是不能相抵的。所以佛让我们福慧双修,不但修智慧而且要修福报。
辛5、修施观无常分三
壬1、布施得二果 壬2、为断生死施 壬3、不为人天施今初:布施得二果
经文:“善男子,除布施已,不得二果:一者、自在,二者、解脱。”
佛告善生,除过布施这个善法以外,再无别法能得到两种果了,一者、自在,二者、解脱。换句话说,只有行作布施,才可



以得到这二种果报。就是一者自在、二者解脱。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自在解脱。所以学佛修行必须先从布施修起。
脱离烦恼的束缚就叫解脱,解脱以后才能自在。对治烦恼之法就是修行,修行的原始点就是布施。故说学佛修行必须先从布施修起,所以菩萨的四摄、六度第一个都是布施。
壬2、为断生死施
经文:“若持戒人虽得生天,不修施故,不得上食、微妙璎珞。若人欲求世间之乐,及无上乐,应当乐施。智者当观 生死无边,受乐亦尔。是故应为断生死施,不求受乐。”
这是将布施提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若持戒清净的人,可以生天道。但虽然生在天上,由于不修布施之故,在天上他不得上妙饮食,不得微妙璎珞。如果有人想求世间的快乐,想求出世间的无上快乐,就应当乐修布施。有智之人还应当观察,生死是无边的,所受的快乐也是无边的。生死乐是无常变化的,所以在作布施的时候,要发心为断生死而布施,不为求享受快乐而布施。这才是最殊胜的发心。
壬3、不为人天施
经文:“复作是观,虽复富有四天下地,受无量乐,犹不知足。是故我应为无上乐而行布施,不为人天。何以故?无常故, 有边故。”
乐行布施可以得到人天之乐乃至无上乐。前面讲为断生死而修布施。更进一步智观:如果不断生死,即便修布施来生富有四天下地,享受了世间无量的快乐,还会不满足,因为人心是不知



足的。正因为如此,我今应该为求无上的究竟快乐而行布施。不求人天福乐,为什么?因为求人天福乐最后还是无常,是不究竟的,是会变化的,是有限度的。而出世间的无上乐是永恒不变的,是究竟的,是破除了烦恼的清净大乐,就是无上的快乐。所以不求人天乐,要求无上解脱之乐。求福要求永久福,人天福不永久。求慧要求无上慧,无上慧就是究竟解脱的佛之大智慧。
己3、论施受义分四
庚1、略明施受 庚2、阴作阴受
庚3、前作后受 庚4、待时成受今初:略明施受
经文:“善男子,若有说言:施主、受者、及受乐者皆是五阴。如是五阴即是无常,舍施五阴,虽于彼受,虽无受者,善果不灭,是故无有施者、受者。应反问言:有施、受不?若言施即是施,受即我者,复应语言:我亦如是。施即是施,我即五阴。” 释:这一段“论施受义”。主要是从理论上辨明施、受及果报
之间的因果关系。当时印度外道也讲这些因果关系。但他们的因果,不是在“常见”,就是落“断见”,始终无法阐明正确的因果关系。前面第一品里面破除了外道,违背因果的种种邪见。他们所说的因果是:“因中有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这些邪论。所阐述的是:“有即是有”(常见),“无即永无”(断见), “无则不生”( 断见),“有不应灭”(常见)。他们始终在“断”、“常”两边打转。这些不是常就是断的错误观点,把人们引向了更迷惑模糊的境界。这里围绕外道的“断见”和“常见”将展开



详细的辨论,而独显出佛法中非常非断、因果相续的真理。通过布施这一个法,来讨论因果的正确关系。佛在这里告诉善生:“如果有人说:‘作布施的功德主,和接受布施的人,(注2)及以后享受快乐果报者,皆是五阴。’”这一段话意思是说,作布施的人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组成的假合体;接受布施的人也是五阴组成的假合体;及以后享受快乐果报之体也是五阴的假合体。所以这一切都是五阴。这就是有“我”,施者和受者都是我;有“我所” 施物即是我所。这是有我和我所的“常见”。
接着又说:“如是五阴即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的。假若施主已经死亡,舍离了施主之五阴,虽然于彼接受布施者还健在, 虽说作布施有乐报,但现在还看不到,故无有受乐报之五阴存在。哪里还有善果不灭的这些事呢?依此推论故也就没有施者和受者。”这一段话意思是:以上所说的都是五阴,这些五阴即是无常。既然是无常的,作布施的已舍五阴而死亡,不复存在;接受布施的五阴因无常也会死去,将不复存在;享受布施乐报的五阴还未看到,根本就不存在。更没有善果不灭的这些事了。因为都是空无,都不存在,是故也就没有施者、受者。他们这是又落入了无有因果相续的“断见”之中了。这样就否定了因果报应。
外道的观点:一方面认为布施主、受施者、和受报者都是“我”的‘五阴’之体。是不离“我执”的“常见”;另一方面又认为“五阴”是空无所有的,也就不承认“施、受、报”的行果。又落入了一切皆无的“断见”。始终在错误的两边执著。下面是佛教给我们正确的回答方法:佛教我们遇到这样说的人,你就应该



反问他:“有没有作布施和接受布施的这种事情呢?”他若回答说:“布施是布施的相,接受布施是我。”这就是有我相、人相, 说的都是相上的事。如果他们那样回答的话,你又给他说:“对, 我也是这个观点,布施即是布施的相,我即是色、受、想、行、识这五阴,”这一个回答从外相看好像是一样,但其内涵截然不同。外道回答:“施即是施,受即是我,”他是执著在“我”相上。佛教回答:“我亦如是,施即是施,我即五阴”意为:施有施相, 此相是空,也不否定施相;我即五阴,五阴无我,也不否定我相。这就是佛教能透过假相看本质。外道执著在假的人我相上,不是“常”,即是“断”;佛教在不否定假相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透视空、无我之真相,而得出缘起性空,业果相续不断之真理。
这里先简略开示出施、受之义,后面围绕这个主题详细的展开讨论。若以《金刚经》中的:“所谓、即非、是名”来论证此意就更清楚了。
(一)所谓“布施”——从施、受、报运作之外相而论 (缘合则有,破偏空)
(二)即非“布施”——从五阴无我、无常、苦空而论 (缘起性空,破常见)
(三)是名“布施”——从因果相续,业因不失之理而论(非
空非有,破断见)

本科文字虽似艰涩,但经义非常重要。为了更明确了解经义,有些地方试用义贯的形式略作说明,以方便学习参考。
义贯:“(善男子,若有)人(说言):‘布(施)之(主)、



和接(受)布施(者)、(及)以后(受乐)报(者)悉(皆是五阴) 之体。(如是)这些(五阴)之体都(即是无常)的。假若已经
(舍)离世间的(施)主之(五阴)之体,因无常而死亡。而现在
(虽)然有(于彼)接(受)布施者之五阴还健在。又(虽)说布施有乐报,但现在还看不到,故(无)有(受)乐报(者)之五阴存在。因此说作布施之(善)事,能得快乐之(果)报,永远(不) 会(灭)掉之理,也就不能成立了。以此推论,施主已死去,现在已经见不到(是故无有施者)、未来接(受)果报(者)不存在, 现在也见不到,故也无有。’遇到这样说的人你(应反问言):‘那么(有)布(施)和接(受)布施之事(不)?’他(若言)说: ‘布(施即是)布(施)之事相,接(受)布施(即)是(我)’
(者)。这样回答的话,你就(复应语)他(言):‘(我亦如是)
说,(施即是施)相,接受布施的(我即)是(五阴)之假合体。”
庚2、阴作阴受分二 (重点复习2)
辛1、常无常辨 辛2、因果相续辨今初:常无常辨
经文:“若言施阴,此处无常,谁于彼受?谛听!谛听!当为汝说。种子常耶?是无常乎?若言常者,云何子灭,而生于芽?”
释:这一段是佛详辨“作”与“受”的关系。先是对“常” 与“无常”的分辨。佛针对外道上面的理论,以设问自答的形式来分辨。
首先以外道论点,设一个疑问,也是众生对因果报应的一个



疑问:“我这作布施的五阴之体,是无常的,我死后谁来接受果报呢?”大多数不相信因果的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所以佛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详辨,以破外道的边见。下面佛就这一个问题作了详细的辨析。佛告诉善生说谛听!谛听!我要先问你,一粒种子,你说它是常呢?还是无常呢?你若说种子是常,那为什么这个种子种在地里以后,种子就没有了,而生出了芽。既然是常就不会变,现在种子变成一个芽,就说明种子不是常呀。如果回答说是常的话,就会落在常见的这一边。这是不正确的。
义贯 :佛说 :“(若)以你所(言):‘作布(施)的这个五(阴)‘我’,在今生(此处)是(无常)之体,这个‘我’死后,
(谁于彼)来世接(受)‘我’这个布施的果报呢?’请你现在认真的(谛听)!仔细的(谛听)!我今(当为汝)详(说)此理。请问:一粒(种子)是(常耶)呢?还(是无常乎)呢?(若言) 是(常者),那(云何)为什么种(子灭)掉以后,(而)能(生于芽)出来?”【说种子是“常”这个观点不对,破“常见”】
经文:“若见是过,复言无常。复当语言:若无常者,子时与粪、水、土等功,云何而令芽得增长?若言子虽无常,以功业故,而得芽果,应言五阴亦复如是。”
他听了佛的分辨以后,觉得他回答种子是“常”的这个理论站不住脚。马上又改口说:“那种子是无常的”对吗?又落在了无常这一边。这时候得告诉他:“如果你说是无常的话,那么种子与粪、水和土这些功力令芽在增长。这些因素不和合的话,将种子单独放在干燥的地方,种子能生出芽的这个结果吗?肯定是不行



的。这里说明了因缘和合之理。说“常”与“无常”都是片面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虽然是无常的种子,但如果与粪、水、土
等和合,以此功业故,才能生出芽这个果来。五阴也和这个道理一样,今生的五阴之身,和作布施的善因缘和合,感得来生的五阴之身,享受快乐的果报。这就是五阴作,五阴受的因果道理。即是‘阴作阴受’。
义贯:佛接着分辨说:“如果他(若见)认识到说种子是常不对,这个观点(是)有(过)失的,马上改口(复言)说是(无常)。这时你又(复当语)他(言):‘假(若)是(无常者), 种(子)当(时)如果不(与粪、水、土等功)和合的话,(云何)怎么(而)能(令芽得)到(增长)?’【说种子是“无常”这个观点也不对,破“断见”】他(若)接着分辨说(言):‘种
(子虽)然是(无常)的,就是(以)粪、水、土等(功业)和合的缘(故),(而得)能生成(芽)之(果)。’他这样说的话,你(应)告他(言):‘(五阴)和这个譬喻一样(亦复如是) 是因缘和合而成的。’”【说明了因缘和合生万法的正确道理】
经文:“若言子中先已有芽,人功、水、粪为作了因。是义不然。何以故?了因所了,物无增减,多则多住,少则少住,而今水、粪,芽则增长,是故本无今有。”
这是破外道“因中有果”的邪论。如果以外道所言:是种子里原先已有芽存在,只不过是人功、水、粪,这些为种子作了因, 发现了芽而已。佛说此种说法不正确,为什么不正确呢?因为所谓了因,所明了的事物他是没有增减变化的。好比屋里原有的东



西,因为有了灯光突然发现而已,屋里原有的东西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这是“了因”的特质,物多见多、物少见少。而你现在说的水、粪为芽之了因,而令芽增长,这话是不对的。由于水粪和合之缘而令种子生芽增长,芽是本来没有,后来才有的东西。因此所谓的子中先已有芽,水、粪为了因这个说法是谬论,是“因中有果”的邪见。
义贯:佛继续设问分辨:“假(若)有人(言)说:‘种(子中)原(先)就(已)经(有芽)存在,(人功、水、粪)等只不过是(为作)它的(了因)而已。’【这是“因中有果”的邪论】佛直接批判说(是义不然)不是那个意思。(何以故)?所谓(了因所)能(了)知的对境是:事(物无增)无(减),(多)就是多,( 则多住);(少)就是少,(则少住),是没有变化的。
(而)现(今)所说的以(水、粪)等功力,令(芽则)能不断(增长),(是故本)来(无)芽,而(今有)芽,故非了因对境。”
【说明因缘和合,因果相续之理】
经文:“若言了因二种,一多、二少, 多则见大, 少则见小;犹如燃灯,明多见大,明少见小。是义不然。何以故?犹如一种,多与水、粪,不能一时、一日,增长人等、过人。若言了因,虽有二种,要待时节,物少了少,物多了多,是故我言了因不增,是义不然。何以故?汝法时常,是故不应作如是说。”
听了佛上面的解释以后,外道论师又强词夺理回答说:“我所说的了因有二种:一者多、二者少,是故多则见大,少则见小, 就好像点灯一样,灯明则见大,灯暗则见小。”这是明显的一种



常见的执著,佛说:“你说此话不正确,为什么?比如一粒种子给他多与水、粪,它能不能在一时或一日之中,长得像人一样高, 或者长的比人还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外道就强辨说:“我说的了因虽然有二种,要等待时节,物少了少、物多了多,是故我言了因不增。”这是不悟因果相续之理,坚持常见的邪执,为他错误的论点辨护。佛说:“是义不然。你这样说就更不对了。何以故?你时时执著一种不正确的常法,在此基础上所说之法都是错误的,所以你就不应该这样说。
佛就直接给他说明,你不要在这个错误的理论上纠缠不休。要想讨论因果规律的真实性,必须要改变你这种错误观点才行。所以佛直接破除了他们这种常见的执着。因为他们这些说法最容易误导众生,故佛制止说:“你就不应该作如是说”。
义贯:佛进一步进行辨解说:“假(若)他又强辨而(言)说: ‘我说的(了因)有(二种),(一)者(多)、(二)者(少),
(多)的话(则)会(见大)一点,(少)的话(则见)的(小); 就(犹如燃灯)一样,光(明多)就(见)的范围(大),光(明少)就(见)的范围(小)。’【还是一种“常见”的执着】佛说:
(是义不然。何以故?)这就(犹如一)粒(种)子,你(多与) 它浇(水)、上(粪),它(不)可(能)在(一时)、或者(一日) 之中,能(增长)到和(人)同(等)的高度,甚至超(过人)。他(若)要继续狡辨(言)说:‘我说的(了因),(虽有二种), 但是(要)等(待时节),才能发现(物少了少,物多了多),
(是)这样的缘(故),因此(我言了因不增)。’(是义不然)



你这个说法就更不对了。(何以故?)(汝)所说的这一切(法),
(时)时不离(常)见的执着,从根子上就错了。(是故)你根本就(不应)该(作如是)错误的言(说)。”【佛彻底破除了“常见”的执着】
辛2、因果相续辨
经文:“善男子,子异、芽异,虽作得异,相似不断,五阴亦尔。”
佛接着讲因果相续的道理。佛给善生说:种子和芽的形状不同,芽和种子的形状也不同,种子和发出的芽两个形状都不同, 虽然所作的种子,和所得到的芽,形状各不相同,但是这两个之间的关系他是相似不断,是连续相生的一种因果关系。五阴亦是同样的道理,今生作布施的五阴之体,和未来世接受乐报的五阴之体,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也是相似不断相续连接的因果关系。
经文:“善男子,如子业增芽,芽业增茎,茎业增叶,叶业增华,华业增果。一道五阴,增五道阴,亦复如是。”
佛以种子连续增长的事实为例,来说明轮回的真实性。佛用这个比喻不断将学人引到正法上来,佛在前面总结性的说明了, 种子和芽之间相似不断的因果关系以后,接着对善生详细的解释因果相续的原理。佛说:“由于种子之业因,才能生长出芽;由于芽之业因,才能增长茎;由于茎之业因,才能增长叶;由于叶的业因,才能增长花;由于花的业因,才能增长果。”这是再明白不过的自然规律。从种子发芽一直到开花结果一直相续不断。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不断的相续下来。那五阴之身和这个道理也是



一样,一道五阴所造作的业因,才能相续不断的更换出五道的“五阴”之果。和前面的种子长成花果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因果相续之理。
经文:“若言如是,异作异受,是义汝有,非我所说。何以故?如汝法中,作者是我,受者是身,而复不说异作异受。受不杀戒,即是我也,以是因缘,身得妙色。是故汝法,受者无因, 作者无果,有如是过。”
这一段是对“异作异受”,佛法和外道不同的解释观点。佛接着说:“当然你们也会说:‘是的,我们也讲异作异受,’但你们所说的异作异受之义理,有你们不同的解释,不是我所解释的这种异作异受。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依你们的解释:作布施的是“我”,而受快乐的是“身”,这样就将我和身一分为二,称为异作异受。而你们这样的说法,在同一现法五阴体上,就不能称为异作异受。例如:依你所说,受持不杀生戒,即是“我”在持戒, 以是持戒因缘,感招“身”得妙色之果,有这样的因果存在。所以你们的观点,将“我”和“身”叫作异。这样的话,接受妙色之果的“身”就没有因(因为身非我故),而受持戒行的“我”, 就没有果(因为我非身故)所以你这样的异作异受就是无因无果之谈,怎么能成立呢?”
佛教的观点是:我身就是五阴组合体,身是五阴之一的色法, 我和身是一不是二。而佛法所讲的异作异受,是此生我人这“五阴”之体,所作之业,相续可以到来生五道中的五阴之身接受果报。今生这五阴之身和来生那五阴之身称为异。所以今生布施是



作,来生受快乐是受,叫异作异受。
都叫异作异受,但是解释的义理大不一样。外道异作异受的理论是建立在,各不相关并不相续的常法之上。其理论基础本身就是错误的常见,故所说的义理哪能正确?以下都是这样,所以都被佛所批判;佛教异作异受的理论,是建立在因果相续的基础上来谈,这个异:是今生在人道,以人之五阴身的作,和以后随业流转在五道,以五种不同之五阴身的受,叫做异作异受。这才是因果的正规律。
义贯:佛说:“你们(若言):‘(如是异作异受)之理。我们也这样说’。如(是)之(义)理,只是(汝有),那是你们的观点,并(非)是(我所)解(说)的异作异受之理。(何以故)? 譬(如汝法中)的解释是:(作)布施(者是我),而(受)乐报(者是)我这个(身)体。在同一现法的五阴之体上,将我和身一分为二(而)重(复)找异,这就(不)能(说)是(异作异受)。譬如(受不杀戒),持戒者(即是我也),(以是)持戒的(因缘), 令我(身)体能(得妙)好之外(色)。(是故汝法)就成了,(受)报(者无因),(作)业(者无果),就(有如是)之(过)失。
【这是对“异作异受”的正确辨析】
经文:“若言我作身受,我亦如是,此作彼受。复应问言: 汝身我异,身受饮食、被服、璎珞、妙食因缘,得好色力,恶食因缘,得弊色力,是好、恶色,若属因缘,我何所得?”
外道听了佛上面的解释以后,如果他又转计强辨说:“我作业身受报,我就是这个意思。我也和你说的道理一样,就是我此



作,彼身受。”这是站在现世常住的观点上,以彼此而找异,挽救他前面对异作异受解释的败局。他对我作身受解释的理由:“就是我此身作,他彼身受”。前面是以现世一个人的我和身一分为二来辨,这种说法被佛批判了。现在又将我作身受之意转计成, 现世彼此单独存在的两个人为异而辨。就成了我在作业,他的身体在接受果报,称作异作异受。佛复问言:“如果你这样说的话, 现在就以你的身和我的身为异,来解释异作异受。我就要问你了,你的身体受饮食、被服、璎珞以此妙食因缘,能得到好的色力;以恶食因缘能得到不好的色力。这样的好色力、恶色力都属于因缘的话,而我身如何能得到呢?说明你所说的此作彼受这个论点,是不能成立的。
义贯:佛说:“他(若)转计(言)说:‘上面说的(我作身受) 之义,(我亦如是)和你的意思一样,是我(此)身(作)他(彼) 身(受),不是一个人。’他如果这样说的话,你(复应问言): ‘(汝身)和(我)身相(异),你的(身)在接(受饮食、被服、璎珞)之后,以这些(妙食因缘),能(得好色力);如果以(恶食因缘),能(得弊色力)。如(是好)色力、(恶色)力(若属因缘)的话,(我)如(何)能有(所得)呢?
经文:“若言我得忧愁、欢喜,云何不是异作异受?譬如有人为力服酥,是人久服,身得大力,上妙好色,有人羸瘦,见之心喜,是人即得大色力不?若言不得,我亦如是,身所作事,我云何得?何以故?不相似故。我法不尔,阴作阴受,相似不断。”
佛批判了他们“此作彼受”的错误观点以后。外道为了证明



他这观点的正确,又强辨说:“我心因恶色力感得忧愁,因好色力感得欢喜,这样云何不是异作异受呢?”
这种观点认为:由我身作而他心得,就是我有好色力他见了会高兴;或他身作而我心得,即是他有恶色力我心得忧愁;或我身作而我心得,即是我身有好色力我得心欢喜。始终执著在我、人、身、心,各不相关,因果并不相续的邪见上面。还是坚持上面的
(‘我作身受’或‘我作他受’)的说法,认为这就是“异作异受” 的错误观点。针对这种顽固的执著,佛耐心的作辨析说:“依你的观点,比如有人为了自己身体有力量而服酥油。酥油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乳制品。此人长久服酥,最后得到了身有大力气,和上妙好色。另外又有一个人,他身体虚弱无力,羸瘦不堪。见到这个大力妙色之人,他内心生欢喜。由于内心欢喜,他的身体能突然像他一样的有大力妙色吗?如果回答:“不能”。我亦如是说, 他身所作的事,我身怎么能得到呢?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身和他身不相似之故。因此我佛法不是你说的那样。佛法里面正确的答案是阴作阴受,相似不断。由此可见听到佛法心欢喜,如果不修行,也是空欢喜。
佛法里正确的因果规律,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种说法:
1、阴作阴受——就是五阴之体作,还是五阴之体受,因果相续不断。(已讲)
2、异作异受——就是一道所作,在五道受。(已讲)
3、无作无受——作和受都是缘起性空,因缘和合而有,无自性。故无作无受。这在后面会讲。(后讲)



4、自作自受——就是自作业、自受报,相似不断故。(后讲)
5、前作后受——从时间上说,现在作业,过后受报。(后讲) 因此佛教正确的因果律是:所作业虽然是缘起性空的(无作
无受),但因果是:相似(自作自受)、相续(前作后受)、连绵不断(阴作阴受)、不停轮转(异作异受)的相互关系。
所以要想很好的修布施,必须要明了这些因果关系,而且必须要深信因果。今生能相信佛法而学佛,都是前生那个五阴之身给我们修来的。我们虽然不知道前生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享受着前生那个身体给我们修的善根啊!一定要承认这一点。正因为是前生的身体修来的善根,能让我们现在信佛学佛,静下心来听闻佛法,要感恩前生那个身体啊!生生世世无量的身体修来这个善根,让我们继续能修行。今生的修行也是无量身中的一个,所以不要执著现在这个身体就是真实不变的,我们已换了多少个身,才得到能在这里听闻佛法这点福报。如果过去没有修行过, 今生让你坐在这里听佛法,你是听不下去的。能听下去就是有善根。要感谢过去无量个五阴身,为自己积累下的这个善根,让我今天能静下心来学习佛法。因果就是这个道理,能相信这个道理,就是深信因果。
义贯:“佛接着说:“假(若)他又说(言):‘(我)因恶色力而感(得忧愁),因好色力而得(欢喜),这(云何不是异作异受)呢?’你这样说的话,我再比一例:(譬如有人为)了身体有(力)而(服酥),(是人)长(久服)酥,终使(身得大力), 有了(上妙)的(好)气(色)。另(有)一(人羸瘦)虚弱,(见)



了(之)后(心)生欢(喜),请问:‘(是人)能否(即)可(得) 到(大色力不)?’他(若言:‘不得’)。(我亦如是)说,就是不得,他(身所作)的(事),(我云何)能(得)到呢?(何以故)?他身和我身(不相似故)。(我法不尔)我说的法是五(阴作)、五(阴受)不但(相似),而且相续(不断)。”
庚3、前作后受分二
辛1、总明作受相续之理 辛2、详辨作受相续之理今初:总明作受相续之理分二
壬1、无常断灭邪见 壬2、无常相续正见今初:无常断灭邪见
经文:“善男子,若言五阴无常,此不至彼,而行受报。”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有人若这样说:‘因为五阴的
身体是无常的,所以此生之五阴身所造之业,是不能至彼来生而行受报的’”这是外道的无常断灭邪见。他们认为五阴既然是无常的,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没有了。那么此生所作的业是不能到来生受报的。一般不相信因果的人都这样认为,这是违背因果规律错误的断见。
壬2、无常相续正见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我法,或有即作即受,或有异作异受、无作无受。即作即受者,阴作阴受。异作异受者,人作天受。无作无受者,作业因缘,和合而有,本无自性,何有作受?”
佛接着上面的提问,而详细解释因果相续的正确道理。佛



言:“是义不然。你所说的此不至彼而行受报的论点是不正确的。何以故?我法中或有即作即受,或有异作异受、无作无受。即作即受,就是阴作阴受。异作异受就是人道作天道受。无作无受就是,作业因缘和合而有,本无自性,何有作、受呢?
第一是即作即受:就是现前这个五阴之身作,今生的五阴之身在受报。就是现报。我们现在这五阴之身,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今天的身体和昨天的都不一样了。所以现前五阴之身作,今生相续的五阴之身就可以受到果报。这就叫现报。
第二是异作异受:就是今生在人道,以人的五阴之体在作布施等善功德,来生在天道,以天人的五阴之体享受快乐的果报。人身和天身为异,故称异作异受。这就叫后报。现报和后报都是正确的。
第三是无作无受:就是作布施之善业因缘和合而有,本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所以从假象上来看有作有受,从空性上说有什么作和受呢?故说无作无受。这个无作无受是建立在空性理论之上的一种说法。所以这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辛2、详辨作受相续之理分七
壬1、异作异受相续不断 壬2、辨无作无受壬3、“异作异受”非“我作他受”
壬4、因缘和合的“异作异受”谛理壬5、无有神我的“亦即亦异”之理
壬6、次第增减的因果变化之理 壬7、以喻结示今初:异作异受相续不断



经文:“汝意若谓,异作异受。云何复言相续不断?”
这一段是辨异作异受相续不断之理。首先佛将外道的疑问提出来。佛说:“你的意思如果认为,异作异受,既是作、受相异, 怎么又能说是相续不断呢?”因为外道认为异作异受就是我作他受,彼此相异的二者还有什么相续不断的道理呢?这也是很多人的迷惑点,特别是不信因果的人更是想不通。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譬如置毒乳中,至醍醐时,故能杀人。乳时异故,醍醐亦异;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 故能害人。”
这里主要是要辨清异作异受相续不断之理。佛就用比喻来说明此甚深的因果道理。佛说:“你这种想法不正确 为何不正确呢? 譬如将毒药放在乳中,经过提炼到醍醐的时候。醍醐就是牛奶当中提炼出来最上好的精品,此醍醐仍然能够杀人,因为这醍醐里面有毒。乳和醍醐时间和形态各不相同,牛奶是牛奶、醍醐是醍醐,时间上一个前、一个后都不相同,这叫作异。虽然不同,由于从乳到醍醐提炼时,他是次第而生,相似不断的一个过程,毒药的毒性一直延续下来,所以还能害人。因为你在乳时放入毒药,到醍醐时毒性还是相似不断,故能杀人。佛以此譬喻说明异作异受因果相续之理。
经文:“五阴亦尔,虽复有异,次第而生,相似不断,是故可言,异作异受,即作即受。”
根据上面的譬喻,同样的道理。五阴也是这样,虽然今生人道的五阴之身,和来生天道的五阴之身不同。但是他是次第而



生,相似不断。所以可以说异作异受(后报),或者说即作即受
(现报)都可以,都是正确的。
壬2、辨无作无受分四
癸1、标示五阴无我 癸2、示众生颠倒心
癸3、正辨五阴无我 癸4、开示缘起性空谛理今初:标示五阴无我
经文:“无作无受者,若离五阴者,无我、我所。”
上面辨明了异作异受、即作即受之理。接着佛再辨无作无受之理。在辨无作无受之前,先要辨明五阴无我之理。佛言:“所谓的无作无受是什么呢?如果离开五阴假合的身体,根本就没有一个我。我都没有,哪里有我所拥有之物呢?所以说离开五阴, 无我、我所,”这是一条真理。
可以这样设想:一个人死后他没有身体了,能说有我吗?什么东西还能归他所有呢?现在活着的人离开这五阴之体,我在哪里呢?所以本身就无我。故说五阴无我。人都知道钱财是身外之物,是为这个“我”而服务的,我都没有。故也就无“我所”。
癸2、示众生颠倒心
经文:“一切众生颠倒覆心,或说:色即是我,乃至识即是我。或有说言:色即是我,其余四阴,即是我所,乃至识亦如是。”
既然离开五阴,无我和我所。但是一切众生都是颠倒蒙蔽了心智,于无我法中说是有我。有说色即是我,这个色身就是我了,以身为我;或说受即是我;或说想即是我,‘我思故我在’ 吗;或说行即是我;或说识即是我。这些都是颠倒知见,就不知道



色、受、想、行、识也是因缘和合体。都是空无自性的,不能代表“我”。或有人说这个色身是我,其余的受、想、行、识都是我所;或说受阴是我,其余的色、想、行、识都是我所;或说想阴是我,其余的色、受、行、识是我所;或说行阴是我,其他的色、受、想、识四阴是我所;或说识阴是我,其他的色、受、想、行四阴是我所。这一切有我、我所之说法,都是众生的颠倒见。
癸3、正辨五阴无我
经文:“若有说言:离五阴已,别有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我佛法中,色非我也。所以者何?无常无作,不自在故。是故四阴,不名我所,乃至识亦如是。”
这是佛正辨五阴无我之理。如果有人说:“离开这个五阴之体,别有一个我的话,这是不能成立的。何以故?以佛法正观: 色非是我,就是我人之身体并不是我。为什么说身体不是我呢? 因为这个身体他是无常的,有生、老、病、死的变化;这个身体是无作的,离开受、想、行、识,这个色身只是一具僵尸而已, 所以说他是无作的;这个身体他是不自在的,就是身体本身不能主宰自己,所以说是不自在的。正因为这个身体是无常、无作, 不自在的缘故,说色非是我,这色身不是我。以是义故,其余四阴也都不是我所了。这样一一分析乃至到识亦如此,【总结出五阴无我之真理】。
癸4、开示缘起性空谛理
经文:“众缘和合,异法出生,故名为作,实无异作。众缘和合,异法出生,名为受者,实无异受,是故名为无作无受。”



这里总结说明无作无受之理。由于众缘和合产生了不同的法,故称这些因缘所生不同之法名为作。作布施也是众缘和合而产生的一个法,有布施的施主,有接受布施的人,有作布施的东西,还有时间,等各种条件聚会,才产生作布施这个法,称为异作。离开因缘的组合,也就没有作布施的这个法,故实无异作。由于众缘和合产生了不同的法,故称这些因缘和合产生的不同之法名之为受。由于过去作布施之因,今生很有福报,加上辛勤劳作之缘,就能享受幸福快乐的果报。称为异受。离开因缘的组和,也就没有享受快乐之法。故实无异受。作和受都是在众多因缘条件下产生出来的一种空无自性的假相,是故名为无作无受。
【这里总结出缘起性空的真理】。
壬3、“异作异受”非“我作他受”
经文:“若汝意谓: 异作异受,何故此人作业,不彼人受, 俱有五阴?”
佛说:“如果你的意思认为:‘既称为异作异受,此人和彼人就是为异,为什么此人作业彼人不能受呢?因为彼此两个人都具足五阴之体,这也可称为阴作阴受啊,为什么却不是这样呢?’”这是外道的一种怀疑,佛用这个设问,来回答异作异受正确的义理。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异有二种:一者、身异,二者、名异。一者、佛得,二者、天得。佛得、天得,身、名各异,是因缘故,身、口应异;身、口异故,造业亦异;造业异故,寿命、色、力、安、辨亦异,是故不得佛得作业,天得受果。虽俱五



阴,色名是一,受、想、行异。何以故?佛得受乐,天得受苦, 佛得生贪,天得生嗔,是故不得名为相似。色名虽一,其实有异,或有佛得白色,天得黑色。若以名同为一义者,一人生时, 应一切生;一人死时,应一切死。汝若不欲然此义者,是故不得异作异受。”
佛说:“是义不然,你说的不对,不是那样的意思。什么原因呢?听我给你说:“这个异有两种不同,一种是身体的不同,
(大小、高矮、胖瘦、男女各不相同);第二是名字的不同。身体和名子两种不同叫身异、名异。比如说一个人的名字叫作佛得, 另一个人名字叫作天得。佛得和天得这两个人身体和名子都不一样。正因为他们的身、名各异,他二人的身、口也应不一样;身、口不一样之故,他们各自所造的业也就不一样;由于造业不一样之故,他们各自的寿命、色力、安乐、辨才这些都会不一样。这样的话,不可能佛得这个人作业,让天得去受果报。他们虽然都具有五阴之体,“五阴”之名虽然一样,但他们的感受,思想、行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座的这么多人都具足五阴,此五阴之体都是相同的,但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何以故?从感受上来说,比如佛得这个人在享受快乐,而天得这个人在受苦;从思想上来说,佛得生贪心,而天得生嗔心。所以这二人不能名为相似。虽然色身的五阴之名称是一样的,看起来都是一个人的样子,其实也有不同。或许佛得这个人皮肤是白色, 而天得皮肤是黑色。如果以名同为唯一义理,以点带面而推论其他都是同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人生的时候,全世界所有人都会生



出来。一个人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死去。这不是有大过失吗? 你如果不认同这些道理,死执‘此作彼受’为‘异作异受’的话, 你就会永远得不到异作异受的真谛。”
只有放下我执我见,才能接受真理。这是学佛当中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众生的我执我见太厉害了。我认为这个正确,你要改变他很难,这就是我执我见。所以这外道的我执我见,他就死执‘此作彼受’是正确的,就接受不了佛法的真理。所以佛在这里很郑重的告诉他:“你如果不明了、认同我上面讲的这些诸法义理的话,就永远不知道真正的异作异受是怎么一回事。”
义贯:佛言:“(是义不然。何以故?异有二种),(一者)、色(身异),(二者)、(名)字(异)。比如(一者)、有一个人叫(佛得),(二者)、一个人叫(天得)。(佛得)和(天得) 色(身)和(名)字(各异),以(是因缘故),他们的(身、口) 也(应异);因(身、口异)之(故),他们所(造业亦异);因(造业异故),他们的(寿命)、(色)身、气(力)、(安)乐、(辨) 才(亦异),(是故不得)让(佛得作业),而使(天得受果)报。两人(虽)都(俱五阴)之身,五阴之(色)身和五阴的(名)称(是一)样的,但感(受)、思(想)、(行)为各(异),(何以故)?以感受而言,或许(佛得受乐),而(天得受苦);思想上或(佛得生贪),而(天得生嗔)。(是故)二者(不得名为相似)。
(色)身和(名)称(虽)然(一)样,而(其实)质却(有异),
(或有佛得)的皮肤是(白色),(天得)却是(黑色)。(若以)
五阴之(名)字相(同为一义)而论(者),就形成了(一人生时),



(应一切)人都出(生);(一人死时),(应一切)人都(死)。这怎么可能呢?(汝若不欲)了(然此义者),(是故)永远(不得异作异受)之真谛”
壬4、因缘和合的“异作异受”谛理
经文:“汝意若谓:汝亦异作异受,我亦如是,异作异受, 若异作异受,应同我过,何故不见自过,而责我者。”
佛为了进一步说明外道的“异作异受”,和佛法“异作异受” 的微细区别,特在此设问。佛说:“你如果认为佛法也是异作异受,你讲的是‘因缘和合所生异法’的异作异受。我也是异作异受,我讲的是“此人作彼人受”的异作异受。既然都是异作异受, 那若有过失的话,都应该有过失。而你见不到自己的过失,为何一再要来责怪我的过失呢?
这里佛用外道的意思提出这么一个反问,下面详细解释这两种“异作异受”的正、误区分点。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我、异二种:一次第生,亦次第灭,二、次第生,不次第灭。是生异故,灭亦复异,是故我言: 异作异受,此作此受,不同汝过。”
佛说:“这个意思不是你说的那样,何以故?所谓的“我” 和“异”有两种不同点:一是、次第相生,也是次第而灭,二是、次第相生,而不次第灭。由于“生”不同故,“灭”也就不同, 所以我说的“异作异受”实际就是“此作此受”,也就是自作自受。不如你所说的“此作彼受”,你这样说是有过失的,而我不同汝过。你前面说的:“见不到自己的过失”是你不懂“因果相续”



之理引起的误会,下面我再举例说明。
诠论:这是一般众生都会误解的问题,所以佛在这里作了详细的分辨说明。外道所解释的“异作异受”是没有相互关系的“此作彼受”之邪说,他没有因果相续之理,故不能成立。佛法所解释的“异作异受”是以因果相似、相续的原理,来诠释正确的因果规律。以相续之原理可称为“异作异受”,有时也叫“即作即受”,也就是“自作自受”,亦即“此作此受”。这些叫法虽不相同,但都是正确的。所以佛在后面从各个角度用譬喻来说明, 因果相续,自作自受的真实谛理。
经文:“譬如有人,欲烧聚落,于干草中放一粒火,是火, 次第生因缘故,能烧百里至二百里。村主求得,即便问之:‘汝弊恶人何因缘故,烧是大村?’彼人答言;‘实非我烧,何以故? 我所放火寻已灭尽,所烧之处,一把草耳!我今当还偿汝二把, 其余之物,我不应偿。’是时村主复作是言:‘痴人!由汝小火, 次第生火,遂烧百里至二百里,事由于汝,云何不偿?’虽知是火异作异烧,相续不断,故彼得罪。善恶五阴,亦复如是。受报时阴,虽言不作,以其次第相续而生,是故受报。”
释:这是第一个譬喻。说明五阴的异作异受,因果相续之理。譬如有人想烧掉这一个村落,于是他拿一个火种放在一把干草当中。由于这星星之火,次第燃烧生起大火,将整个村落烧至一百里到二百里外。当时这位村主,找到这个放火的人就问他:“你这个极恶之人,为什么要烧掉我们这么大的一个村落?”这人回答说:“我实在没有烧大村落,我所放的那一粒火早已烧尽,不过



烧了一把草而已。我现在赔偿你两把草,其他与我无关,我不应赔。”村主对他说:“你这个大痴人,胡说什么呢?由于你那小火星,次第生火连续不断,一直烧了我们这个大村落。这一切都是由于你放的这一把火,你为什么不赔偿呢?虽然知道这个火是异作异烧,但相续不断,以至于烧了整个村落,所以你是有罪的。通过这个譬喻,说明造作善恶业的五阴之体,和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接受果报时的那个五阴之身,虽然看起来没有作什么善恶之事,以其前生的五阴之身所作的善恶事,次第相续而生,所以今生才有苦、乐的果报。【这个譬喻说明异作异受因果相续之理】人的一生绝对没有无缘无故的贫或者富;没有无缘无故的天灾
人祸;也没有无缘无故被别人冤枉之事;也没有无缘无故你就成为大富翁了、当了大官了。这些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你自己的本事,都是因果使然。乃至能从人道生出来,都是因果的必然性。所以我们今生遇事不要怨天尤人,明白因果的话你只有承受就行了。这不是消极,而是积极的改造命运。知道一切都是因果的必然性,以后就不会再造业,从现在开始赶快造善因,以后就有善果。假若早上作一件善事,上午发生车祸死了,这个善事之因给你来生就会带来好的果报。所以要每天多作善事,这里讲的布施就是一个大善事,所以要常乐行布施。通过学习作和受之间的因果关系,使我们明白人生当中一切都是因果的显现。就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接受着前生那个五阴身体所造善恶业的果报;今生这个身体所造作的善恶业,又会给自己以后的五阴之身种下了因。以后想享受快乐,今生就必须积德行善。想成佛就必须修行,这



就是必然的因果规律。成佛也是因果的显现,佛无量劫舍头目脑髓布施众生,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后成就了佛果。佛也不是凭空突然成了佛的,都是经过很多辛苦的努力修来的。如果今生以念佛为因,生到极乐世界去,那成佛就很快了。一到极乐世界决定成佛,因为极乐世界都是不退转菩萨。从这一点想今生念佛就最重要了。通过理论的学习,更能加深我们念佛的信心。
经文:“譬如有人与他共赌:‘执炬远行至百里外,若不至者,我当输汝,如其到者,汝当输我。’执炬之人至百里已,即从索物。他言:‘汝炬发迹已灭,云何于此从我索物?’执炬者言:‘彼火虽灭,次第相续,生来至此。’如是二人,说俱得理。何以故?如是火者,亦即亦异,是故二人俱无过失。若有说言: 五阴亦尔,即作即受,异作异受,俱无过失。”
释:这是第二个譬喻。譬如有人和人打赌,打什么赌呢?说我拿一个火炬,跑到一百里以外,火炬不灭。如果中途火灭掉跑不到终点的话 我就输给你。如果我跑到百里之外,火炬不灭还在燃烧,你就输给我。这位执炬之人跑到终点以后,向对方索要赌资,对方说:“你输了,你刚开始点的那个火早已灭掉了,所以你已经输了,为何还向我索物?”执炬者言:“彼火虽然灭了, 但是由于这火不断的生灭,一直相续,坚持来至终点火矩没灭, 所以你输了,应当给我东西。”这两个人所说的理论,都是对的。这两种道理都合乎因果规律,都没有过失。前者是即作即受之理,后者是异作异受之理。都无过失。五阴之身和这两个道理也一样,可以说即作即受(前者之理),也可以说是异作异受(后



者之理), 这个道理是亦即、亦异,两者都是合理的。佛通过这个譬喻,说明因果相续中异作异受,和即作即受都是正确的,都合乎因果规律。有些人今生造下业,今生就得到了报应,这就是即作即受的现报;有些人今生造了业,来生甚至更多生以后受报, 这就是异作异受的后报。佛教里面讲的:纵经千百劫,所做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经文:“譬如此彼二岸、中流,总名恒河;夏时,二岸相去甚远,秋时,二岸相去则近,无常定相,或大、或小,虽复增减, 人皆谓河。或有说言:此不是河,智人亦说,有异不异。五阴亦尔,智人亦说:即作即受,异作异受。”
这是第三个譬喻,说明亦即亦异之理:譬如此岸、彼岸、中流,这三种因素和合产生河的名称,名为恒河。夏天的时候,河水大涨,两岸的距离相隔甚远。秋天的时候,河水退落,两岸的距离相隔则近,没有一常不变的定相,这样或者大,或者小。虽然有这种大小的增减,但人们都称它为河。或者有人对这样涨落变化的现象说:“这不是河”。而有智慧的人总观其涨落变化有异不异的,统统还是河。五阴和这个道理一样,有智慧的人观察五阴的作和受,有异(异作异受)和不异(即作即受)两种现象。“异作异受”就是今生的五阴作布施,来生的五阴受报。“即作即受”就是今生的五阴作,今生的五阴受报。这后报和现报都是合理的。这一段说明五阴的“即作即受”和“异作异受”都是正确的。【这就是“亦即亦异”之理】二者俱无过失。
壬5、无有神我的“亦即亦异”之理



经文:“汝意若谓:二岸是土,中流是水,河神是河。”
这是以外道有神我的理论而设问。佛说:“你意思如果认为: 两岸是“土”,中流是“水”,而河神才真正叫作“河”。这是一种主张有神我的外道邪见。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若神是河,何故复言:河清, 河浊? 有此岸、彼岸,中流深、浅, 到于大海,可度、不度? 譬如有树,则有神居,若无树者,神何所居?河之与神,亦应如是。”
释:外道认为河神就是“河”,主张有“神我”的论点。佛在这里提出这一不正确的论点,加以辨析。佛说:“此种观点不正确。何以故?如果神是河的话,为什么还有河清、河浊,之分?
(神还有清浊之分吗?)为什么还有此岸、彼岸?(神还有彼此吗?)为什么中流的水有深、有浅?(神还有深浅分别吗?)还有到于大海,可度、不可度,等等这一切河中所呈现的外相,说明河神就不是河。
接着佛用第四个譬喻来说明河神不是河的道理。譬如有树, 就有神依树而居住。若没有树,也就没有神居住的地方。那么‘河’之与‘河神’之间的关系,也和这个‘树’与‘树神’的道理一样。说明‘河’不是‘河神’。
经文:“是故此彼二岸、中流,次第不断,总名为河。是故可言:即之与异,五阴亦尔。”
释:上面通过树与树神的譬喻,说明河不是河神之理。排除了这些邪说干扰以后,再回到讨论的主题上来。所以说此岸、彼岸



和中流各种因缘和合,而且次第相续不断的整体,总名为河。可以说是“即”,也可以说它是“异”,就是亦即(相同)亦异(不同)。五阴的“作”与“受”也同此理:可以用“即作即受”(相同)来解释,也可以用“异作异受”(不同)来解释。这两种解释都是能成立的合理论点。【辨明无有神我的‘亦即亦异’之理】经文:“譬如有人骂辱贵胜,因恶口故,脚被锁械,是脚实无
恶口之罪,而被锁械,是故不得决定说言:异作异受,即作即受。唯有智者可得说言:即作即受,异作异受。”
释:这是佛用第五个譬喻,来说明因缘和合相续之理。譬如有人,骂辱有权势之人,因为“恶口”他的脚被锁上镣铐。但这双脚并没有犯“恶口”之罪,却接受被锁铐之苦。是故你就不能决定说,这是口、脚不同的“异作异受”,也不得决定说,这是口此、脚彼的“此作彼受”。如果这样说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你没有理解,因缘和合是一个整体,才有此错误的解释。
【辨明“异作异受”和“即作即受”,并非“我作身受”之理】
对于一个真正懂得因缘和合的五阴,是一个整体的智者来说。他才可以正确无误的解释“即作即受”:口和脚都是这个五阴之体,由于恶口而受锁铐,都是这个五阴所作,是自作自受的现报。他也可以正确无误的解释“异作异受”:就是今生这个五阴之体所作之善恶,经过相续不断到来生产生异法,生成另一个五阴之身,来接受苦乐的果报。这是自作自受的后报。这就是对五阴作、五阴受的正确解释。



壬6、次第增减的因果变化之理
经文:“譬如器油、炷火、人功,众缘和合,乃名灯明。” 这是用第六个譬喻,来说明因缘和合之理。又譬如在容器中
注入油,放上灯炷,再用人功去点燃。这些众缘和合才称为灯明。这就是因缘所生法之理。
经文:“汝意若谓:灯明增减。是义不然。何以故?减故不增,来故无减,以次第生故,言灯增减。”
佛说:“如果你认为这个因缘和合,而产生灯的光明的这个“灯明”是有增有减的。你这种想法不对。为何不对呢?因为减的缘故,就不会增,若是来的缘故就不会有减,故无所谓有增减”这意思是说:灯的光明如果是减的话又怎么能增呢?这灯的光明如果是来的话就不会再减了。“这个灯的光明是次第发生之故, 才说有增减。”所认为的增减不过是次第发生的一种变化现象, 实际是本无增减的。就是说灯在发光的时候,是次第生灭相续的一种现象,以此而说有增减,实际本无增减。说有增减是人的一个错觉。
经文:“汝意若谓,灯是无常,油即是常,油多明多,油少明少者。”
这个设问是外道的边见而言增减。佛说:“你如果认为:灯是无常的,所以有增减。油即是常,所以油多灯就亮,油少灯就暗者”。这是落入常见这一边的一种邪见。意思是灯“油”是常住不变的,所以油多明多,油少明少。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油无常故,有尽、有烧,如其



常者,应二念住,若二念住,谁能烧尽?是故智人亦复说言:灯明即异,五阴亦尔”
佛说:“你所认为油是常的观点是不对的,何以故?因为油也是无常之故,灯油它有烧尽的时候,有正在燃烧不断减少的时候。如果依你所说油是常住不变的话,就应该念念常住。若二念常住不变的话,就没有生灭了。没有生灭的话,灯油就不会烧尽了。油在常住不变的情况下,又是谁能烧尽呢?证明你说油是常住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所以智者也说灯明他是亦即亦异的,和五阴的“即作即受”,“异作异受”是同样的道理。”
经文:“明即六入,油即是业,油业因缘故,令五阴有增有减,有彼有此。”
释:,通过上面理论上的辨析,佛在这里总结性的说:“这个譬喻里的灯明,就好比五阴之体的眼、耳、鼻、舌、 身、意这六入,这个‘油’就好比五阴之体通过身口意所造的善恶‘业’。因于油业因缘故,才令五阴有增有减,有生灭变化,有彼此不同的各种异法。”【这就是因果相续亦即亦异之理】
壬7、以喻结示
经文:“如有人说阿坻耶语,是阿坻耶,久已过去,不在今日,世人相传,次第不灭, 故得称为阿坻耶语。智者亦说,是阿坻耶语,非阿坻耶语。虽复是、非,俱不失理。五阴亦尔,亦可说言:即作即受,异作异受。”
接着佛用两个譬喻来说明亦即亦异之理。譬喻(1):如果有人说一种古老的阿坻耶语,这阿坻耶语虽是古代,不在今日。但



由于人们世代相传,次第不灭,一直传到现在,所以还称为阿坻耶语。有智慧的人他可以说这就是阿坻耶语,因为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也可以说他不是阿坻耶语,因为古老的阿坻耶语已不复存在,这“是”和“非”两种不同的说法都是合理的。回到我们探讨的主题上来,五阴的作与受也和这个道理一样,可以说是“即作即受”,也可以说是“异作异受”。这两种说法都是合理的。
经文:“有人巨富,继嗣中断,身复丧没,财当入官。有人言曰;‘如是财物应当属我。’官人语言:‘是财云何异作异属?’ 是人复言:‘我是亡者第七世孙,次第不断,云何是财不属我耶?’官人即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智者说言:五阴亦尔,即作即受,异作异受。”
释:譬喻(2):有一个大富长者,他没有后嗣,自己年老逝世, 所有巨富家财应当入官。这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这笔财产我有继承权,应当归我。”官人说道:“你是你,亡者是亡者,这笔财产为什么能异作异属呢?”此人复言:“我是亡者第七世孙, 虽然他没有后代,但我是他第七世孙,次第不断,所以我和亡者有这种亲缘关系,为什么这财不属我呢?”官人听罢言:“如是, 如是你说的也有道理,此财应该归你。”回到我们探讨的主题上来,有智之人,也可以说:“五阴的作、受,和此譬喻相同。也可以说“即作即受”,也可以说“异作异受”,都不失理。”
诠论:这一大段辨明三个道理:
(1)即作即受——就是此作此受。是此五阴作、此五阴受的现报因果。



(2) 异作异受——就是前作后受。是一道五阴作,相续不断,在五道五阴受的后报因果。
这二者都可称为阴作阴受,亦即自作自受,是相似、相续不断的因果轮回之理。
(3) 无作无受——就是空性之理。作和受这个相,都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无自性,故说无作无受。
这些道理:是佛教所阐述的正确的因果律。 这些道理:是之所以有六道轮回的理论依据。
这些道理:是众生流转生死,不得解脱的必然规律。
有造作,就有受报;自造作,自受报;造善业,得乐报;造恶业,得苦报。
这真是:因缘果报无情分,相续不断无始终,众缘和合生异法,亦即亦异亦空华。
庚4、待时成受(异熟果报之理)
经文:“汝意若谓:五阴作业,成已便过,是身犹在,业无所依。业若无依,便是无业,舍是身已,云何得报?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过业,待体、待时。譬如桔子,因桔而生,从酢而甜,人为桔故,种殖是子,是子、根、茎、叶、华、生果,皆悉不酢,时到果熟,酢味则发。如是酢味,非本无今有,亦非无缘,乃是过去本果因缘;身口意业亦复如是。”
释:这一段讲异熟果报之理。佛言:“你如果认为:五阴所造作之业,做完以后便过去了。这样我们的身体还尚在,业已不存在了,那就是业无所依。既然业无可依,就是无业了。既然无



业,这个身体死亡后,怎么受果报呢?”这是外道认为作过无业的断灭邪见。佛说:“你这种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一切所作过的业他是不会消失的,它等待有缘的载体和时机,就是等待时机因缘,时机因缘一到便会有果报的。譬如用桔子来说,因桔而生酢(cu)味,因酢而生甜味。(桔子开始成熟前是酢味,最后慢慢变成甜味,这样一个过程)。人们为了得到甜美的桔子,先要种植桔种,由种子再生根、由根再生茎、由茎再生叶、生华、生果,但是这子、根、茎、叶、华、果,都没有酢味,等到果子成熟的时候,酢味才发出来。那这个酸味不是本来没有现在才有的,也不是无缘无故发出来的。这就是过去本果桔子就有这种酢味的因缘,而现在因缘成熟,才发出酢味来。所以五阴的身、口、意所造的业,就如桔子的本果一样,等待机缘成熟,造什么业就会受什么报。
经文:“若言,是业住何处者,是业住于过去世中,待时、待器,得受果报。如人服药,经于时节,药虽消灭,时到即发好力,、好色;身口意业,亦复如是,虽复过灭,时到则受。”
“你如果要问。业既不消失:‘那此业住在何处呢?’我告诉你:“这个业就住在过去世中,他等待时节,等待受报之器, 也就是等待受报之体,等待时节因缘和合以后,必然要受报。譬如人服药,经过一段时间,药虽然消失过去了,但时间一到身体有了力量,有了好成色,这些都是药力起了作用。五阴身口意造业,和这个道理一样。现在造业,虽然事情过去,但等到时机因缘和合,必定受报。



就是说作的善恶业虽然看不见,但势力就储存在造作的当下,不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一旦因缘和合,就接受当时造作同等性质的报应。现在用世间的事作一个比喻,可以想像看不见的这个‘业’的力量。当你今天杀了人,作了此业以后,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杀人之业在你心内能忘了吗?你自己要逃避法律的惩罚开始四处躲藏;国家公安机关也开始立案侦破你这个案子。在未破案之前,好像看不见杀人之业的作用。一旦案子被侦破, 凶手被抓获各种因缘和合,还是你要接受法律制裁的这个报应。虽然事情过去了,但是所造的业已形成一种势力储存在那里,不管多长时间(异时而熟),不管在六道是什么体型(异类而熟),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变异而熟)。一旦因缘和合,就接受当时造作同等性质的报应。杀人者被人杀,骗人者被人骗,误杀者被误杀,布施者得财宝,救人者得安乐……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解释通了。这就是异熟果报之理。
我们现在不知道以后会遇到什么事情?因为我们不知道过去造的什么业?有大恶业的话可能有灾难出现,有大善业的话会有好事出现。我们虽然不知道,但是这‘业’他一点都不差,业所储存的信息比电脑还准确千万倍,一点都逃不掉。就是现在动一个念头的当下就造一个业,这个业就住在当下,等待机缘成熟,这个念头之业就会有报。别说你做出来一件事情,说出来一句话, 都是业的当下储存,以后因缘和合这个业就起作用。看看我们今生造的业,就知道自己来生是什么样子,自己就可以想到。恐怕造地狱业的比较多,所以说‘地狱无门自来投’,享受五欲最容



易造地狱的业。‘天堂有路你不走’。天堂有路这是要修十善业的路,我们都不愿意作。原因都是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所以也就不怕因果。当明白因果的道理以后,确实是心惊胆颤啊!
经文:“譬如小儿,初所学事,虽念念灭,无有住处,然至百年,亦不亡失;是过去业,亦复如是,虽无住处,时到自受, 是故言,非阴作阴受,亦复不得非阴受也。若能了了通达是事, 是人则能获无上果。”
佛再用譬喻说明业果不失之理:“又譬如小儿,最初所学记的事,虽然念念生灭没有住处,然而等活到百年,也忘不了小时候所记之事。”世间有一句话说:“三岁记到老”就是这个道理。人把小时候的事情记得最牢,要么老年人最容易说他过去的事情, 因为过去的事记得最清楚。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也和这个道理一样。虽然没有住处,因缘会遇的时候,必然还是自己接受果报。所以从性空之理来说,没有阴作阴受之相,故非阴作阴受,是无作无受。但从缘起的假相来说,又不能说就不得五阴受报了。在有相的世界里必须要接受这个果报,这就是即作即受,阴作阴受了。“如果能明明了了通达这些因果道理,此人就能获得无上佛
果了。”
诠论:这一大段说明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异熟果报之理。就是今生造业,等待机缘,可以异时、异体而受报。因为因果是相续不断的,我们要明白所造之业无形无体,他住于你造业的当下。虽无所依,但却能时到受报。
还要明白因缘果报都是缘起法。缘起之法都是无自性,故称



为空。佛教的空性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的。所以透过缘起的假象看事物的实质,即是——空,故佛门称为空门。
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千万不敢存有侥幸心理,认为造业无报,这是不信因果的大邪见,是自欺欺人的一种说法。也不可在有中谈空,这样会误己误人。自己到什么程度再谈什么法,所以我们要从止恶行善开始,多修无漏善业。这也是自作自受的, 因缘成熟时,我们也就成佛了。
学佛要从止恶行善开始。因为只有止恶行善,才是走向幸福快乐的一条大道。直至最后明白一切道理,走上解脱成佛之道, 都要从止恶行善开始。包括世间许多教派,不管哪一个教他都叫人止恶行善,这是共通之法。就好像上学一样,你进了小学首先老师教你从认字认数开始,一直到中学、高中到大学才分科,层次就有深浅不同。
有人讲三教合一,站在初地止恶行善的世间法这个层面上说,三教合一是对的。站在出世间的解脱法上来说,这个话就不合适了。佛教可以引导我们出世,直到解脱成佛。儒教、道教就没有这方面的解释。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在什么层面上。
我们现在学佛,要多修无漏善业。就要以佛来作为我们学习的标准,佛出世的本怀就是让一切众生都成佛。成佛的基础就是止恶行善,都落实在生活当中。《优婆塞戒经》就是从生活当中讲起,但是他通出世法,通成佛这一条道路。依照这个做的话不但今生的生活能好,自己会得到幸福,而且以后还能成就佛果。所以佛在这里说,如果能了了通达因果这个事情的话,这个人就



能成就无上佛果。我们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明理,修行才有方向。明白因果的道理,才会深信因果;明白布施的道理,才会乐行布施;明白行菩萨道的道理,才会发菩提心。所以不要迷迷糊糊的学佛,不要迷信的学佛,不要人云亦云的学佛,不要随波逐流的去学佛。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有自己的愿力。
己4、成净施主分十二

庚1、离不净施 庚2、正明净施 庚3、较量施福
庚4、辨无恶果 庚5、得果差别 庚6、明财法施
庚7、明鬼神施 庚8、杂明施义 庚9、施到彼岸
庚10、先教后施 庚11、医药施病 庚12、广作净施
今初:离不净施分六
辛1、不能布施之相 辛2、能清净施之相 辛3、净施应远离四恶法 辛4、施时应远离五法
辛5、施己不得妙果三种心 辛6、施己不得上果八事今初:不能布施之相分三
壬1、悭相 壬2、悭垢相 壬3、悭垢者不能布施今初:悭相
经文:“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
释:前面学习了布施作和受的理论依据。明白了作布施一定有殊胜的果报,对布施的理论和行法都有了明确的认识。至于具体如何作,如何成为一个清净的布施功德主,这里佛从十二个方



面作了详细的开示。
首先是要远离不净施。在不净施里面,先要知道不能作布施之相。这里有二种:悭相和悭垢相。什么是悭相呢?佛告善生: “如果有人对自己的身、命和财产都非常的吝惜,不肯来作布施, 是名为悭。”也就是世间说的“小气”、“吝啬”之人,这就是悭相。
壬2、悭垢相
经文:“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 因悭而产生愚痴污垢之心行名悭垢相。佛说:
“护惜悭人不施之心”——有悭心之人是不能作布施的,但是还对此人赞同、护惜,心有同感。就是同类相惜之愚痴心。
“不生怜愍”——护惜悭心,就不能作布施。不施之人,也就生不出怜愍心。
“留待福田,求觅福田”——不布施的人,经常想着等待有大福田降临,作一次大布施,我能得到大福报。所以就求觅福田,专门找有名望之人,或者有大成就者而作布施。专做锦上添花之事,并非布施之心。这是名利心。
“既得求过”——得了一点福报,又贪求超过这个的更大福报。经常有不断贪求福报的心,并没有布施的心。这是贪心。
“观财难得,为之受苦 ”—— 他虽然知道财难得,钱难赚。但是由于贪心鼓动,为之受更大的苦,也在所不辞。这是贪心。



“或说无果、无施、无受”——他不相信因果。或者说没有因果报应;不相信布施能得到什么福报,后世也没有接受果报这一回事。总之他除过财宝以外,什么也不相信。这是愚痴心。
“护惜妻子、眷属等心”——这是自私自利之心。他心里只有自己的妻子眷属,百般护惜,更没有别人,这种人怎能去作布施呢?
“积财、求名、见多生喜”——他贪财、爱财、而积财,他贪名、爱名、而求名。所以他的财产越积越多,他心里越高兴, 怎能舍得布施呢?
“观财是常”——在他眼里,财产是他的永远不会失去。不知无常法。观财是常物,而有聚守之心,这就是守财奴。
“是名悭垢”——这一切种种不良心态,名为悭垢。就是因悭而产生的垢染之心。
壬3、悭垢者不能布施
经文:“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
这种悭垢,能染污众生之心。以是因缘,对于别人的东西他都舍不得布施,何况叫他拿出自己的财物,那更是难上加难,《药师经》云:“有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於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这个人布施好像割他身上肉那么难受。所以有悭垢者是不能行作布施的。
辛2、能清净施之相分二



壬1、不应为的布施心态 壬2、布施的正确发心今初:不应为的布施心态
经文:“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为善名流布于外,不为畏怖三恶道苦,不为他求,不为胜他,不为失财,不以多有,不为不用,不为家法,不为亲近。”
释:以下这些都是不应为的布施心态,所以智人是不为求这些而行布施。
佛言:“智人行布施”:
“不为报恩”——不是为求受施者报恩而行布施。还可理解为:不是由于别人对他有恩,他为了报恩,不得已而行布施。报恩非行布施的目的。
“不为求事”——也不是为了求别人为自己办事,而行布施。有求是行贿非布施。
“不为护惜悭贪之人”——也不是为了护惜悭贪之人而行布施。布施是为了舍悭贪,不是为了护悭贪。这样更非布施之目的。“不为生天、人中受乐”——不是为了求人天福乐而行布
施。即不是为了生天或在人中享受快乐而施。有求之心非布施之目的。
“不为善名流布于外”——行布施不是为了让善名流布于外。求名闻非布施之目的。
“不为畏惧三恶道苦”——不是为躲避三恶道苦而行布施。还是有求之心。



“不为他求”——也不是由于他人来求索,无奈的被动行布施。应付之心非布施之目的。
“不为胜他”——不是为了和人攀比,争强好胜而行布施。斗争非布施。
“不为失财”——也不是为了保护己财,以应酬之心作布施。怕失财是悭而非布施。
“不以多有”——不是因为有多余的财产而行布施。有余财方行施非真布施。
“不为不用”——也不是因于此物在家无用而拿去作布施; 这是清理余物而非布施。
“不为家法”——不是为应付传统家法而行布施。表面文章非真布施。
“不为亲近”——也不是因为是亲近之人才行布施。还可理解为:不是为自己想亲近某人而行施。这是套近乎非布施。
以上这些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之心,这样会导致人不作布施。要学行布施就要避免这些不正确的心态。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不为以上之因而作布施。
壬2、布施的正确发心
经文:“智人行施为怜愍故,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为入涅槃断于有故。”
上面所不为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是故智者不为。智者所为者是以利益众生,成佛道为出发点,在这大目标下才行作



布施。所以智者行布施的目的,他是为怜愍众生,而去作布施。这是慈悲心的显露,慈悲心就是佛心。和佛心相应,所以他“为怜愍故”作布施。“为欲令他得安乐故”。为了让接受布施的人得到安乐而行布施。因为他怜愍对方,对方接受了他的布施以后,生活有所改善得到快乐,这时他内心就高兴。就是为了让受施者得到安乐而行布施。“为令他人生施心故”为了通过自己作布施的这个善法,能让他人都生起作布施之心。就是以身作则的教育,让大家都来作布施。“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他作布施是为了和诸佛菩萨本愿相应。因为诸佛菩萨都是修六波罗蜜的,都是行布施的。佛无量劫来外财舍国城妻子、内财舍头目脑髓行菩萨道,都是从布施开始的。行菩萨道就是行布施。所以他为了和诸佛菩萨的本愿相应,和菩提道相应而行布施。“为欲破坏诸烦恼故”他是为了破坏自他烦恼,成就佛的断功德而行布施。通过不断的乐行布施,就能破除悭贪、嗔恚、愚痴等诸烦恼,而成就佛道。“为入涅槃断于有故”他是为了证大涅槃,脱离六道轮回,断诸有界, 成就佛的证功德而行布施。就是为了成佛而行布施。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有世界。
总而言之,就是为了成佛度众生而行布施。以上都是能清净布施之相,可谓:目的正确,方向明确。这就是布施波罗蜜。
辛3、净施应远离四恶法
经文:“善男子,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者、破戒,二者、疑网,三者、邪见,四者、悭吝。”
明白了清净布施的目的和方向,还要清除清净布施的障碍。



佛提出四种恶法要远离:第一个是“破戒”,进入佛门修行,受戒、持戒是第一要务。如果不能守持佛的禁戒,说明对佛法信心不足,说明烦恼炽盛。如果破戒,就是蔽恶之人,这样的人很难做到清净布施,所以要远离破戒。第二种是“疑网”,疑是六大根本烦恼之一。疑心不除,一事无成。有疑心者,他不会相信因果,他就看眼前,相信眼前这个假的色身所作的一切。他不能透过假象看本质,所以他不信因果。有疑心者,对三宝没有信心, 就是无信之人。有疑心者,断恶修善,心不坚固。因此有疑网蒙心,是很难做到清净布施的。所以要远离疑网。第三是“邪见”, 邪见之人,不能行于正道。更不能去作清净布施,所以要远离邪见。第四是“悭吝”悭吝是布施的最大障碍。有悭吝心的人,布施都作不到,更别说作清净布施。故要远离悭吝。以上四恶法不离,是不能作到清净布施的。所以佛在讲清净布施之前,先让认清远离这四恶法。
这需要我们自己去下功夫思维、观察,在生活当中去对治。佛法都是自己教育自己的,不是别人强迫要你怎么。当你发心对治自己烦恼的时候,你就进入修行了。你如果随着烦恼,随着世俗应付而学佛,那耽搁的也是你自己。没有人约束,都是自愿的发心修学。要这样必须在明白道理以后才能真正发起这种心。如果不明白道理,我们发不起真正修行之心。有些人看着很善良, 他是用迷信的方法在学佛,这种善良就是没有智慧的善良。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智慧,明白学佛的道理。明理以后一心一意修学下去,这才是真正学佛之相。所以要清净布施之前,应该



把这些障碍清除掉。佛在这里讲的这四种恶法,自己必须下功夫远离。
辛4、施时应远离五法
经文:“复离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
释:这是对待受施者的正确态度。在布施时,离开这五法, 心才能清净。
“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在作布施的时候,不要选择接受布施的人,有德行还是没有德行。因为行布施是为了利益众生,成就自己布施的功德。对方的有德无德与自己都无关系。“二者、施时不说善恶”。布施的时候不说善、恶。这和第一个一样,在布施的时候不要管善人、恶人。也不要说某某人善、某某人恶,就一心一意的作布施就行了。说善说恶都会影响布施的清净心。“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布施的时候看好自己的心,至于受者种姓贵贱都不会影响清净布施,故不须选择种姓。以上三条是让我们离分别心而作清净布施,有分别心布施就不清净了。“四者、施时不轻求者”。布施要有恭敬心,求者是成就自己布施功德的功德田,故应该恭敬不应该轻视。“五者、施时不恶口骂”。不轻求者,怎能恶口骂呢?这两条是让我们远离不恭敬布施。因为你轻于求者,不恭敬求者,明显是自己傲慢烦恼作祟,这就不是清净的布施了。
所谓清净布施,就是内心要清净,没有一点杂染。分别心就



是杂染、傲慢心就是杂染、轻视不恭敬就是杂染。这五种法佛没说是恶法,说明作布施如果有这些杂染心态,出现这五种现象, 就是心不清净的一种表现。所以说要远离这五种法,才能作到清净布施。
辛5、施已不得妙果三种心
经文:“复有三事: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一者、先多发心, 后则少与,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又有三事,虽然作了布施,但是得不到胜妙果报。
“一者、先多发心,后则少与”。发心时想多作布施,但在布施时却给的少,说明有悭垢。“二者、择选恶物,持以施人” 在布施的时候,选择不好的东西作布施,好的留下已用。这说明布施的心不至诚。“三者、既行施已,心生悔恨”布施以后,又生后悔之心,恨自己是傻瓜。这是布施的心不坚固。以上三种行为表现,都是不清净心所导致的。由于心不清净,虽作布施,却不得妙果。
辛6、施已不得上果八事
经文:“善男子,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见受者过,二者、施时,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赞叹,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六者、施已,恶口骂詈,七者、施已,求还二倍,八者、施已,生于疑心。如是施主则不能得亲近诸佛、贤圣之人。”
佛告善生:“复有八事,布施以后不得最上果报。”



“一者、施已见受者过”——布施以后,又见受施者的过失。看见过失就会耿耿于怀,内心就不清净了。就会影响布施功德的质量,所以不能得最上果报。
“二者、施时心不平施”——在布施的时候有分别心、不能平等布施。也就是分别受施者有德无德,种姓贵贱,好坏善恶, 是冤是亲等等来作布施,这样分别作布施也会使自己的布施功德质量下降,所以不得最上果报。
“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布施以后,要求受施者帮他作事,觉得这样自己才不吃亏。布施之心不正,所以不能得上果报。“四者、施已喜自赞叹”——布施以后,以好名之心,喜欢
向人赞叹自己。喜欢自夸自叹,我作的如何如何好。这种自赞之人会降低自己布施的质量。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必是大恶。作了善事想叫人知道,这就不是真正的善了。作了恶事怕人知道,恶事就成大恶了。善法就好像得到一个宝贝一样,要赶快藏起来才不会失掉。恶法就好像发霉的东西一样,必须拿到太阳下面晒,才能去掉霉气不会烂掉。所以对自己的善要藏恶要扬, 对别人的恶要藏善要扬。经常向人赞叹自己,就会降低布施功德的质量,所以不能得上果报。
“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当求者来时,先说没有,万般无奈这才布施。这种作法是一种被动的布施,不是真正的布施。说没有就是悭吝心,虽然作了布施,但不得上果报。
“六者、施已恶口骂詈”——布施以后,又恶口骂詈受施者。虽然作了布施,但心不甘,视求者如仇,觉得自己吃了亏,



就对受施者恶口相骂。他这种心态,这种作法都不是善法。虽然作布施是个善事,但是恶口骂就是恶法,善恶参半相抵消,就没有什么功德了,所以就不能得到上果报。
“七者、施已求还二倍”——布施以后,要求受施者以后加倍偿还他,把布施变成了放高利贷。这就不是布施了,这种布施也不能得到好的果报。
“八者、施已生于疑心”——布施以后又生起种种疑心,瞻前顾后、疑神疑鬼,将布施善法搞得面目全非。怎么能得到上果报呢?
有以上表现的施主,虽然作了布施,但他以后的果报会大打折扣。不能亲近诸佛、贤圣之人,因为他布施的心是不清净的。所以我们修布施,心最重要,佛在要讲成为净施主之前,先把不净布施的相讲出来,让我们远离不净施,再修成净施主。
庚2、正明净施分二
辛1、净施总相 辛2、净施别相今初:净施总相
经文:“若以具足色、香、味、触施于彼者,是名净施。若能如法得财施者,是名净施。观财无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净施。为破烦恼故,行布施,是名净施。为净自心因缘故施,是名净施。若观谁施?谁是受者?施何等物?何缘故施?是施因缘得何等果?如是布施即十二入,受者、施主、因缘、果报皆十二入,能如是观行于施者,是名净施。”
释:上面排除了不净施的因素以后,再讲净施之相。这里佛



从六个方面讲了净施之相。
第一、佛言:如果以具足色、香、味、触,四尘施于他人, 这就叫净施。这就是用胜财作布施,名为净施。
第二、如果能依如法所得之财来作布施,是名净施。前面学过如法所得财,就是不犯国法,不违佛制,不损伤他人利益,不伤害众生生命所得之财,叫如法求财。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所得, 如法求到的财物,叫净财。用净财作布施名净施。
第三、观财无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净施。心能正观财是无常而作布施,是名净施。
第四、为破烦恼故,行布施,是名净施。破烦恼恶,才能得到解脱。布施的目的就为破烦恼,不为求人天福报。用这样的心去作布施,叫作净施。
第五、为净自心因缘故,而行布施,名净施。为了让自心清净无染,而行布施。用清净心作布施,这叫净施。
第六、布施的时候能作种种的观行。正观:谁在作布施?一般认为我在作布施,但五阴无我,既然无我现在谁在作布施?(观无我)谁在接受布施?既无我,亦无人谁在接受布施?(观无人) 布施的财物是什么?因为财是无常。(观无常)我又以什么因缘和合而作布施?(观缘起)这种布施最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果报?(观因果)
这样的布施就是六根对六尘(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根尘相对即十二入。不论是受施者、施主及因缘、果报这一切都是十二入。(观缘起



性空)能这样作观而行布施者,是名净施。
以上这六种作法就是净施总相。如是想,如是作,如是观, 如是行。统名清净布施。
辛2、净施别相
经文:“若行施时,于福田所,生欢喜心,如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施于妻子、眷属、仆使生怜愍心,施于贫穷,为坏苦恼。施时不求世间果报。破骄慢施、柔软心施、离诸有施、为求无上解脱故施、深观生死多过罪施、不观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报逐是人,如犊随母。”
上面讲了清净布施的总相。接着又讲清净布施的别相。也就是具体操作时的正确心态和方法:如果在行布施的时候,面对殊胜的三宝福田,以欢喜之心恭敬供养布施,可以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注3)如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即如诸佛菩萨一切贤圣等众福田,他们所求之行愿功德,我亦以他们的行愿为我之行愿而求之不息。常随佛学,这就是如法修行供养。这就是自作生喜,自己作的时候要欢喜恭敬;见作随喜,看见别人作的时候要随喜赞叹。
如果供给自己妻子、眷属、仆使,这些和自己亲近的人财物时,用怜愍之心去作,也是净施之因。如果布施给贫穷之人, 为解决对方的穷困为目的,以这样的心作布施,这也是净施。无论在作怎样的布施时,内心不能有求世间果报的思想,这就是净施。为了破除自己傲慢的烦恼,而作布施,是净施;用柔软语、安慰之心去作布施是净施;为了离开生死诸有,断除生死烦恼,



而作布施,是净施;为了求得无上解脱而作布施;能用深观生死诸多过罪,以厌患生死之心而作布施;能用平等心不观是福田、还不是福田而行布施。若能依上面所说的去行布施,这就是真正的净施。能作如是净施的人,那么布施的殊胜果报,追逐是人, 好像小牛犊跟随母牛一样形影不离,紧紧相随。
庚3、较量施福分二
辛1、有相布施福报有量 辛2、无相布施福报均无量今初:有相布施福报有量分二
壬1、总明有相布施的性质 壬2、别明福报胜劣今初:总明有相布施的性质
经文:“若求果施,市易无异。如为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施主施已,亦复如是,随其所施,获其福报。如受施者受已,得命、色、力、安、辨,施主亦得如是五报。”
释:布施分有相布施和无相布施。有相布施,福报是有限量的;无相布施,福报是无量的。先说有相布施的心理、行相和果报。就是以有所求之心,求各种果报而作布施,这叫有相布施。佛说这种有相布施,就好像市场贸易是一样的。市场作生意,我给你钱,你给我东西,两不亏欠。有相布施,就是我作布施,求有回报,也是两不亏欠。以布施易果报,这是一种市贸之性质。还有也好像耕田收获之性质。如果为了身命,耕田种作,随其种子,获其果实。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布施也是这样,随其所施,获其福报。具体表相就是:比如说接受布施的人,通过受施以后,他生活有了改变。增长了寿命、色、力,得到了安乐



和辨才这些利益。那这位施主,也能得到寿命、色、力、安乐、辨才这五种果报。这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耕田收获之性质。这是从子和果的关系来说明布施的果报。
壬2、别名福报胜劣
经文:“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 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
再从福报的胜劣来分析:如果布施给畜生,这种果报是百倍的利率;如果受施者是一个破戒之人,这个果报是千倍的利率;如果受施者是一位持戒之人,这个果报是十万倍的利率;如果布施一个外道离欲的修行者,这个果报是百万倍的利率;如果布施一个向初果须陀洹的修行者,这个果报是千亿倍的利率;如果有施一个初果圣人须陀洹,果报是无量的利率;从此向上供养向二果斯陀含的修行者,亦是无量果报;乃至到成佛,此中间声闻、缘觉、菩萨的一切修行者,若布施供养这些人,均是无量的果报。这一段是通过福田的胜劣,来说明所得以上福报的大小。所以有相的布施可以获得相应的福报,随着福田的不同,所获果报大小也就不同。只有供养佛教修行的圣者,所获的福田是无量的,这就是胜田胜果的原理。
辛2、无相布施福报均无量分二
壬1、说明分别所以 壬2、至心施福无有差别今初:说明分别所以



经文:“善男子,我今为汝分别诸福田故,作如是说,得百倍报,至无量报。”
佛告善生:“善男子,我之所以作上面那些大小比较,是为了给你分别各种福田不同之故,才这样说得百倍报,乃至无量报之胜劣。实际真正布施得报,远非如此”。
壬2、至心施福报无有差别分二
癸1、以施心论 癸2、观施主不观受者今初:以施心论
经文:“若能至心,生大怜愍施于畜生,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福正等,无有差别。”
真正布施得报,决定在施主之心。如果能至心,用大怜愍心布施畜生;和以专心、恭敬之心供养诸佛。这二者所得福报正等无异,没有差别。
主要因素是布施的心是同等的,所以果报也是同等的。这是胜心胜果的原理。
癸2、观施主不观受者
经文:“言百倍者,如以寿命、色、力、安、辨施于彼者, 施主后得寿命、色、力、安乐、辨才,各各百倍,乃至无量,亦复如是。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我施舍利弗,舍利弗亦施于我,然我得多,非舍利弗得福多也。”
佛进一步说明至心布施的殊胜。上面之所以说百倍等比率, 就是说如果有人以寿命、色、力、安、辨等快乐布施于他,这个施主以后得寿命、色、力、安乐、辨才这些利益,各各都是前面



布施的百倍报,乃至无量报。这是站在受施者一方来而言。
如果至心布施所得果报,就不是以上面的比率来说了,而是以施主的心而论。所以佛在契经中说:“我布施舍利弗,舍利弗也布施于我。然我布施所得果报多,而舍利弗布施所得的果报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佛布施给舍利弗,从福田这一方面说,舍利弗没有佛殊胜。从布施的心来说,佛布施的心是无量的。虽然接受布施的“福田”不如佛,但是由于佛布施的心很殊胜,所以佛得到的果报多。而舍利弗布施佛,虽然接受布施的“福田”很殊胜,由于舍利弗布施的心没有佛那么殊胜,所以他得到的果报少。通过佛和舍利弗互相布施的比较,是佛得福多,而不是舍利弗得福多。这就证明至心布施的殊胜。所以只要能作到至诚恭敬,不取于相的布施,会获得无量的福德果报。
庚4、辨无恶果分二
辛1、设问 辛2、正辨今初:设问
经文:“或有人说:受者作恶,罪及施主。是义不然。”
如果有人这样认为:“接受布施的人,他在受施以后又去作恶。他这种作法会影响到布施主也得罪。”受者作恶,罪及施主这是众生的一个错误观念。一般人看见有人接受布施以后拿去作恶,他心里不自在。这是大多数人都是有这种想法。佛说:“是义不然。”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下面佛专门用事实来说明错在哪里?
辛2、正辨分六
壬1、以发心而论施报 壬2、以胜财而论施报



壬3、以欢喜不悔心而论施报 壬4、以自手施而论施报壬5、以净财而论施报 壬6、以施受相似而论施报
今初:以发心而论施报
经文:“何以故?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受者作恶,罪自钟之,不及施主。”
佛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何以故?因为施主布施的时候, 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受施者的困苦,不是让他拿去作罪的。所以施主应该得到善的果报。至于受施者所作恶事,他的恶报是自作自受,与布施者没有一点关系。他的恶报是不会影响到施主的。这就是施主善有善报;受施者恶有恶报,因果分明,毫不含乎。
壬2、以胜财而论施报
经文:“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 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
接着佛用实例来说明受者作恶,施主无罪之理。佛说:“施主如果以净洁、上妙之物作布施。就是上妙之胜财作布施,不论受者如何。有这样的布施,施主可以得到妙好色身,人所喜见。而且他的善名流布,他自己能心想事成,所求随意。而且能生上贵种姓之家。这一切的果报都是善的,怎么能说由于受者作恶而施主得罪呢?”这是不可能的事。这是施主以诚敬心,用胜财施所得之果报。
壬3、以欢喜不悔心而论施报
经文:“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



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再用欢喜不悔心为例,来说明受者作恶,施者无罪之理。如果施主布施以后,虽然知道了受者拿去作恶,但他有欢喜的布施之心,没有一点后悔之念。他一心只是成就自己布施的功德。他能亲近善知识,认真去修学;他自己可得到财富自在;能生于上贵族姓;能享受人天之快乐,而且精进修行,能成就无上菩提, 享受无上的涅槃之乐;能断除一切烦恼结使,成就佛的断、证两种功德之佛果。施主能得到这样殊妙之果报,怎么能说得恶果报呢?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有不乐之心,有后悔心。那果报就差了。这个果报不殊妙的原因,不是因受者作恶而影响。而是施主施后,不乐、后悔之心所影响的。这是讲施主要以欢喜不悔之心,而能得到殊妙的果报。
从这一点来说明,如果要作布施,千万不敢看受施者如何。他就是把钱拿去挥霍浪费、作恶。你的功德永远是你的。发现他作恶,你内心也不要后悔或者不乐。不管别人作什么,我们都以欢喜心去作。有些人心里就气愤,这会影响自己布施的福报,受损伤的是自己。将我们的心,始终放在正法上面。
壬4、以自手施而论施报
经文:“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财饶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言得恶果报?”
这是用亲手恭敬布施为例,来论布施之果报。如果施主能自



手布施以后,其果报就能生在上种姓之家;能遇到善知识;能有多饶财宝当大富翁;能得到眷属成就,他眷属多而且很和睦;而且所有财产自己可以随便使用,可以随便布施没有障碍;一切众生都喜欢见他,而且见了能对他恭敬、尊重,赞叹。这位亲手恭敬布施的施主,能得到这些善的果报,即使受施者他接受布施以后去作恶。对这位施主如上果报没有一点影响,怎么能说得恶果报呢?
壬5、以净财而论施报
经文:“施主若以净物施已,以是因缘,多饶财宝,生上种姓,眷属无量,身无病苦,心无忧怖,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设失财物,不生愁恼,无量世中,身心安乐,云何说言受恶果报?”
这是以净物施之报,施主若能以自己劳动所得的清净财物作布施。不论受者作恶与否,施主可因此净财布施之因缘:会得多饶财宝之果报;能生在上姓贵族之家;有无量眷属围绕;而且身体健康无有病苦;心里也没有忧愁恐怖之事,这就是身心安乐; 他所拥有的财物,也不会被恶王没收、不会被盗贼所盗、不会被水、火等灾难所侵;即是财产有失,他也不会因之而生愁恼;他会在无量世中享受这身心安乐的果报。这都是善果报。怎么能说由于受者作恶,而施主受恶果报呢?
壬6、以施受相似而论施报
经文:“若未施时,生于信心,施时欢喜,施已安乐,求时、守时、用时不苦。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 若以舍施,所须无乏。



施主乃得如是善报,云何说言得恶果耶?”
这是布施时作到三时不悔。在未作布施前,以深信心而作准备;在作布施的时候以欢喜心而作;在作布施以后,身心安乐不悔。这样三时不悔而行布施,他以后在求财时、守护财产时、使用财产时,他都不会受大苦。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求到财物,可以毫不困难的守住自己的财物,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自己的财物, 他更可以大作布施。如果用衣服作布施,可以得到上妙好色的果报;如果用饮食作布施,可以得到无上身力之果报;如果以灯作布施,可以得到净妙眼之果报;如果以车乘作布施,可得自身享受安乐之果报;如果以房舍作布施,可以得到所须无缺之果报。所以施主能得到如上的这些善报,怎么会因受者作恶,可以说他得恶果报呢?
诠论:这一段主要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受施者作恶,他是不会影响布施者的果报。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在作布施的时候,要看住自己的心。不观受施者如何?只要自己的心,有信心、有恭敬心、有欢喜心,能以净物亲自作布施。一切殊胜的布施果报都会得到。
庚5、得果差别分五
辛1、总论生福差别 辛2、别论得果差别 辛3、离施无果辨 辛4、非正施得果差别辛5、如法不如法布施果报辨
今初:总论生福差别分二
壬1、施佛生福 壬2、施人及僧生福



今初:施佛生福
经文:“复次,施主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
释:佛言:“如果施主供养了佛以后,不论佛用还是没用, 所得的果报已经决定了。只要是用恭敬心如法布施供养佛,这就已经决定了所得的布施果报。”
壬2、施人及僧生福
经文:“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何以故?施主施时,自破悭吝,受者用时,破他悭吝,是故说言,从用生福。又复从用,人能转用,僧能增长,施已不求世之果报, 不以能起烦恼因施,是故能得无上净果,名曰涅槃。”
施佛不论用与不用,福已经决定。但施人及僧则不一样。施人及僧在两种情况下可以产生福报:一者是从用生,二是从受生。就是在使用施物时生福,二是在享受施物时生福。为什么能从用生福呢?因为施主在作布施的时候,他是为了破除自身的“悭吝” 烦恼。所以接受布施的人,在使用时,正是在帮助他破除“悭吝” 烦恼,所以说是从用而生福。另外,从用生福来说,当人接受了布施的财物以后,可以辗转使用,福报也不断增长。出家僧人接受了布施以后,以戒定慧之功德,使布施的功德不断增长,所以说从受生福。
施主在作布施以后,既不求世间果报,不以能起自他烦恼之因而布施,都是让自他能欢喜而作布施。故以净心、净财所作布施,能得无上净果。这个无上殊胜的布施净果,就叫做涅槃。涅槃,就是寂灭、快乐的意思。



辛2、别论得果差别分二
壬1、最上施主 壬2、无量福德果报今初:最上施主
经文:“若有人能日日立要,先施他食,然后自食,若违此要,誓输佛物,犯则生愧; 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缘。如是施者,诸施中最。是人亦得名上施主。”
佛说:“如果有人给自己设立一个每天必须作到的规矩:就是每当吃饭的时候,先要布施他人食物,然后自己再食。要天天这样作,如果违背这一条规矩,没有作到的话,就等于和佛打赌, 自己输于佛,必须要供养佛,以赔所输之佛物。自己定的这个规矩,是自己罚自己。如果要违背,便生起强烈的惭愧心。如果能天天以自己的誓要而行,不违规矩,这就是微妙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因。这样的施主,是一切布施中之最,此位施主也可称为最上施主了。”
诠论:这一段用自己设誓立要的方式,说明布施中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是要作到天天布施,这就是一切时作布施,这是布施的关键。
二是说明布施不在物,而在于坚定的布施之心。有这种坚固的布施之心,就是天天施饮食,也是最上施主。说明坚固的布施之心,是布施的关键。
三是要作到立志不变。一旦立誓,就要落实,就不能改变。如果不落实,不断改变,任何事也作不成。正所谓:有志之人立



常志。有志气的人,立下一个志愿,会恒常坚持作下去。无志之人常立志。没有志气的人经常立誓愿,今天立一个誓愿,遇到困难作不下去就停了。明天心血来潮,又立一个誓愿,又作不下去了, 又停了。怕困难、怕艰苦这样常常立志,但都不能落实,最终一事无成。所以立誓作布施,就要落实,坚持不变是布施的关键。
四是有惭愧心。佛在《遗教经》上说:“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只要有惭愧心,对自己作不到的事情,违背誓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惭愧心会督促自己不断的上进。如果没有惭愧心,也就没有这种动力了,他也就永远不能改错,也就什么事都作不成功。所以有惭愧心,也是行作布施的关键。
五是说明能如此天天作,虽是小事、少物,但这也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很微妙的智慧。这样作布施,这样自己设立誓愿,自己约束自己,就是每天与智慧共行。故称为上施主。
壬2、无量福德果报
经文:“若能随顺求者意施,是人于后无量世中,所求如意。若有净心,财物、福田悉清净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若给妻子、奴婢衣食,恒以怜愍欢喜心与,未来则得无量福德。
复观田仓多有鼠雀,犯暴谷米,恒生怜愍。复作是念:如是鼠雀因我得活,念已欢喜,无触恼想,当知是人得福无量。
若为自身造作衣服、璎珞、环钏、严身之具,种种器物,作已欢喜,自未服用,持以施人,是人未来得如意树。”
这一段佛讲的是,能得无量福德果报的具体作法和心理行相。



一、在布施的时候,若能随求者意布施。就是随需所施,这也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样布施的人,在以后无量世中,他自己所求如意。真正是心想事成之因,这是随意施,就得随意果报。
二、如果布施时能以清净之心,就是很淳浓的布施之心。用自己如法所获得的清净财物,布施给清净福田。这样心净、财净、福田净,这样的布施者,也会获得无量的果报。这就是清净布施得果无量。
三、如果能在给妻子、奴婢供给衣食的时候,用怜愍心、欢喜心。以这样的心态,来供给妻子、奴婢衣食,未来这人也会得到无量福报。因为怜愍心、欢喜心本身就是一种布施心,就会得到福报。世人常常这样作,但却从未发过这样的心。现在变换一个心念,用怜愍心、欢喜心,给自己家人供给衣食。同样的作法,也是一种布施,自己就会得到福报。这仅仅是调整心态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四、如果有人看到田地或者仓库里有许多老鼠庥雀。常常犯暴谷米,对于这种情形,人们往往会生起厌恶、嗔恨之心,彻底消灭而后快。但如果换一个心态,对这些老鼠、麻雀生起怜愍之心,还要作正思维:这些老鼠麻雀因我而得活命。这样观想之后, 内心欢喜,没有触恼之心,更无伤害之意。此人会得到无量之福,因为将恶心变成了善心,将触恼心变成了布施的心,故会得无量福。这也仅仅是调整心态的问题,将以后的苦变成乐,将以后的祸变成了福,所以修行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五、如果有人为自己,造作了衣服、璎珞、耳环、手镯等,



庄严自身的装饰品。以及使用的种种器物。作好以后内心喜爱, 但自己还未使用而用来作了布施。这就是爱物能舍之心。这人未来的果报能得如意树。就是说以后想要什么,就会有什么。这就是爱物能欢喜布施,所得到的功德果报。如意树形容像一棵能生万物之树一样,所须之物会随心如意的及时得到。说明这种功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诠论:以上这些能获得无量功德果报,都是一种观念的转变。把我们日常生活中觉得正常的心理和作法,变成欢喜布施的心理和作法。心念一转,福报就来。也无须刻意要作什么。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是布施,处处积福报,处处是修行,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们要学会改变观念,将愚痴的观念变成智慧的观念, 将世俗迷的观念变成佛法觉的观念,将贫穷的观念变成福报的观念。在改变观念的同时,也是培养慈悲心、怜愍心的时刻,这样就把凡心换成了佛心,你就成佛了。
辛3、离施无果辨分二
壬1、不成布施之相 壬2、成就布施胜果今初:不成布施之相
经文:“若有说言:离于布施,得善果者,无有是处。离财得施,离受有施,不离悭惜成布施者,亦无是处。”
这是不成布施之相。如果有人说:“离开布施,我也能得到善果。”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错误说法。因为一切善法要从布施开始。或者说:“没有财物也能得成布施,离开受者也有布施。” 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离开财物就不成布施,离开接受布施



的人也就没有布施。或说:“不离悭惜之心也成布施者。”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错误说法。有悭惜之心就不可能去作布施。所以要作布施离不开所布施的财物,和接受布施的人。这样才可以构成布施。
壬2、成就布施胜果
经文:“若不求施,若乏时施,少求多施,求恶施好,教他索施自往行施,当知是人未来之世多获宝藏,非宝之物,悉变成宝。”
以下行相能成就布施的胜果。在受者不求索的情况下,知道他需要会主动的给布施;或者是受者在困乏财物的时候,雪里送炭,即作布施;或者求者要的少,而欢喜布施的多;或者求者要他不好的东西,但他却拿上好的东西作布施;或者叫他需要什么来求什么 以满其愿;或者自己带着财物亲自上门布施。以上这些作法,未来之世可以获到珍宝之藏,即使不是宝贝的东西,在此人跟前也会变成宝。
辛4、非正施得果差别分五
壬1、不名为施之相 壬2、不乐惠施之因壬3、常耗不集之因 壬4、身常病苦之因壬5、假施之相
今初:不名为施之相
经文:“为戏笑施,非福田施,不信因果施,如是布施不名为施。”
这些行相的布施都不叫作布施。本来没有布施的心,但为开



玩笑作一下布施,这不叫布施;还有人在不是福田的地方作布施, 这是将种子下在石头上的布施,这不叫布施;还有人不相信因果而作布施。这些都不叫作布施,因为这些作法都没有布施的心, 没有布施的心就不叫作布施。
壬2、不乐惠施之因
经文:“若人偏为良福田施,不乐常施,是人未来得果报时, 不乐惠施。”
如果有人专门找良福田作布施,平时也不喜欢布施。专为给自己种福报而行施,这也是不正确的。这是为求福报而布施, 不是为布施而布施。这种心态未来的果报,也是不愿意常作惠施的,这是不良循环。如是因,如是果。不乐常施之因,就得不乐惠施之果。
壬3、常耗不集之因
经文:“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耗不集。”
如果有人布施以后容易生后悔之心;还有人劫夺他人财物用来布施。这两种情况都是布施的不圆满相。前者施已生悔心,使布施有缺陷。后者不是净财作布施。所以在未来的布施果报中, 虽然能得到财物,但所得之物容易失散,无法聚财,这是没有福报之相。这是常耗不集之因。
壬4、身常病苦之因
经文:“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



这是在作布施的时候,不考虑家人的心情和感受,我行我素。让家人发生嗔恼之心,而自己大作布施。虽然以后能得到大的果报,但这种让家人恼恨之因,会使自己身常受病苦。可见作布施一事,要作到全家人皆大欢喜。这才是没有后遗症的圆满布施。所以作布施一定不要影响别人,包括自己的家人。
壬5、假施之相
经文:“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名假施, 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如果有人先不能供养父母,不顾及妻子、奴婢的困苦,让其
生恼而去作布施。就是布施不管家。没有尽到责任义务就去布施。这种人是名恶人,这种布施是假布施,不是真正的实义布施。布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众生的困苦,让他们都起欢喜心。结果让自己家里人受苦,而去布施给别人,这就失去了真正布施的含义,所以说是假布施。这种施主名无怜愍心,因为他不怜愍自己家人。他不知恩报恩,因为他不供养父母。是人未来虽然能得到财宝,因他是劫夺家人的财物而作布施的,故他的财物会常失不集。因为他布施的不是自己的净财,所以他的财物不能出用。因为他是恼害家人行作布施,所以他未来世会身多病苦。可见我们作布施,先要以欢喜心、怜愍心照顾好父母、妻子家里的亲属。让家里先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让大家都发欢喜心去作布施。千万不能一意孤行,这样虽然作了布施,果报也是不太好的。



辛5、如法不如法布施果报辨分三
壬1、如法布施果报 壬2、不如法布施果报壬3、智观布施无常
今初:如法布施果报
经文:“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
通过上面的学习 我们要学如法正施。取掉不如法非正施之行为。如果能作到如法的去作布施,会在未来得到无量的福报。而且有财能随意使用。
壬2、不如法布施果报
经文:“若有不以如法财施,是人未来虽得果报,恒赖他得, 他若丧没,寻便贫穷。”
如果不以如法去作布施,此人未来世,虽然也有布施的果报。但他所得的财物要依赖他人才能得到,如果他所依赖之人丧没,就会马上贫穷起来。
壬3、智观布施无常
经文:“有智之人,深观人天转轮王乐,虽复微妙,皆是无常,是故施时,不为人天。”
所以对于布施一法,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深观人天当中转轮王是最快乐的。虽然快乐,但这种微妙的快乐,也是无常的, 都会变化消失。所以布施时,他不为人天而作布施。
由此而观,我们人生究竟求什么呢?求名,求到以后又能怎么样?求利,求到以后又如何?求享受、求人尊重、求面子等



等,譬如说随心所欲能求到,我们观想一下,求到以后又如何? 还是离不开老死这一条路。所以佛在这里以转轮圣王作譬喻, 转轮圣王享受人天当中至极微妙的快乐, 具有大威德。但还是没有逃出无常。所以智者布施,不为人天快乐。我们现在的人生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暂时的快乐,而造下三途受苦之因。不知用人身之宝来修习善法,修习解脱道。这都是迷而不觉,还不知道学佛, 还不知道修行。一个个迷迷糊糊的生在这个世间,忙忙碌碌的给自己创造受苦的资粮,最后又都无可奈何的死去,不由自主的去三恶道享受痛苦。人的一生究竟意义何在呢?
人的一生,只有以利他之心生活;以平等之心待人;以慈悲之心作事;以无我之心处世;以出离之心学佛修行。过好自己幸福、自在、而又光辉的一生。这样会安乐的死去,往生到超人的更高境界,成就法身慧命的彻底解脱。永离冤枉受苦的生死苦海。所以要发菩提心,这一切的起步就是从乐行布施开始。中间经过人天的快乐,声闻、缘觉的法乐,菩萨利生之乐,一直达到成佛的究竟大乐。这是一列特别快车,学佛修行就是乘坐这列特快列车直达宝所。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追求,这才是觉悟的人生,这也是最幸福的人生。因为心灵的安详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外在物质的拥有,通过学佛,可以调整我们的心灵,破除内心的一切烦恼,让内心寂静、安宁达到佛的最高境界,就是涅槃寂灭的大快乐,那种快乐是一般人享受不到的。
庚6、明财法施分三
辛1、法施为上 辛2、云何法施 辛3、法施果报所以



今初:法施为上
经文: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财施名下,法施名上。
释:这一段主要说明法施胜于财施之理,分三个步骤说明。首先说明法施为上,次再讲明法施的方法,接着阐述法施的果报。佛告善生:布施有二种,前面学的布施有二种、还有三种的,这里讲的是两种布施的比较。一是财物的布施,二是正法的布施。这两者相比,财施为下,法施为上。因为财施是解决人们生活上的穷困,所得的果报只是生活上的快乐。法施解决人们心灵的困惑,成就慧命的解脱。所得的果报是解脱成佛的大快乐。所以财施为下,法施为上。能作到财法二施,就是圆满的布施。前面所学的都是关于财施方面的具体方法,包括正确心态,正确的作法。排除障碍和所得果报的差别等等。这里先分别财、法二施的优劣,再讲法施的具体行法。
辛2、云何法施
经文:“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
这里说明法施之相,四众弟子都能作法布施。若有比丘,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的男众;比丘尼,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女众;优婆塞,就是在家受三归五戒的男居士;优婆夷,就是在家受三归五戒的女居士。这是佛门四众弟子。就是说如果一个学佛的人, 无论在家、出家,能教他人生起对三宝的信心;对因果有信心而



学佛修行。能教他人去受戒、学戒、持戒;能教他人修行布施, 乐于布施;能教他人广学多闻,读诵佛的十二部经典;能教他人修行智慧,启迷开悟。这就叫作法的布施。四众弟子都有这种责任,随缘教化众生这是法布施。
还有就是用纸墨书写佛的经典。或者自己书写,或者令他人书写。这在过去由于印刷技术不发达,过去的经典全凭手抄,想得一部经典确实是很难的。当然我们现在印刷很发达,自己发起印经或者随喜助印经典,将印好的经典布施出去,令他人读诵、修学这都叫法施。
印经一定要有恭敬心,要对法宝恭敬。要印佛的经典。内容要正,就是佛教真正能让众生具信、戒、施、多闻、智慧佛说之经典。不要乱印,有很多不是佛的经典,有些甚至是外道邪说, 有人发心大量印送。还有儒教的书、道教的经典,这些对社会人生都是有益的,但不能混同于佛的经典。这一切都不是佛在这里所说的,佛在这里明显强调:法布施的人是佛的“四众弟子”, 所布施的法是“如来正典”,这名为法施。
另外现代社会和过去不同,过去都是手写的,要得到一本佛经很稀有难得。现在由于印刷发达,发心作功德的人多,经书比较丰富。但是现在深入经藏的人少,所以我们现在要作的工作, 主要是放在前面讲的方法上。教人信、戒、施、多闻、智慧。至于印经要发心就要恭敬法宝,要印如来正典;流通如来正典;教人学如来正典。因为我们是佛的弟子,至于其他知识,有菩萨法里正确对待内外典的学习方法。如果混同乱学,这样会分不清好



坏优劣,分不清正邪、错对,使许多刚入佛门的人,无法深入到佛法的内涵当中。包括现代的网络发展,更是丰富多彩,百家争呜、百花齐放,刚学佛的人更是摸不着门道。打开网络一看都好,今天喜欢学这个,明天欢喜学那个,浪费了几十年的功夫, 等明白道理以后,人生已过一大半。还在分别探讨当中,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之光啊!所以我们现在佛教的四众弟子,一定要弘扬“如来正典”,修学“如来正典”。除非你不是佛的弟子,那不属于这里所探讨的范畴。
辛3、法施果报所以
经文:“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 断除嗔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
这一段主要讲法布施的果报,和为什么能得到这样果报的理论依据。如果能如是法施者,他的果报是:未来无量世会得到端庄、貌美、微妙上好之色身。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果报呢?因为通过法布施,众生闻法后会断除嗔恨心的烦恼。嗔恨心会使人面容扭曲难看,没有嗔恨心的人,面容是很好看的。所谓:口里无嗔出妙香,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说出的话都是软语、实语, 众生乐闻。像妙香气一样名闻十方。面上无嗔怒之相,见人带着三分笑,对他人就是一个好的供养。就是对人的一种恭敬,一种礼貌,让人见了心情愉悦。所以让众生闻法,断除嗔恚之心,法施者在未来无量世得上色之报。
经文:“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



法施之人,让众生闻法以后,作到慈心不杀。因为杀生会得短命报。劝众生持不杀生戒而且去放生。这样戒杀放生,解救众生之生命,会得到长寿的果报。所以法施之人,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之果报。
经文:“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
法施之人,教众生受持不偷盗戒,所以未来世得多财宝果报。因为偷盗之人,让他人耗财,自己会得贫穷果报。人人不偷盗,大家以后都会得到多饶财宝之果报。所以这位法施之人,他自己未来无量世中,也会得到多饶财宝的果报。
经文:“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
法施之人,教众生布施。众生闻已,都欢喜修布施,乐行布施。以是因缘,未来世中身得大力。就是身体健康有力,因为悭吝心会障碍作布施,会让他人贫穷羸瘦。乐行布施,让受者离开贫困,身体恢复健康有力。施者也会得到身具大力之果报。所以这位法施之人,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也会有身得大力之果报。
经文:“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安乐。”
法施之人,教众生精进,断诸一切放逸法。使众生得到精进的法喜而安乐自在。因为放逸懈怠会使众生堕落受苦,只有精进修行才能得到法的快乐。人人精进修学,人人得安乐、自在。这位法施之人,他自己也会在未来无量世中,得安乐自在之果报。



经文:“众生闻法,断除痴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无碍辨。”
法施之人,教众生断烦恼,开智慧,远离愚痴。未来世中能得无碍辨才。因为愚痴会使人下堕,会使人邪见,能蒙蔽人的真性。断除愚痴,众生就可以智慧大开。智慧开就会辨才无碍。所以这位法施之人,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会得到无碍的辨才之果报。
没文化不是学佛的障碍。学佛要开智慧,一旦智慧开了,没文化也会辨才无碍。我们都知道六祖慧能大师是一个不识字的人,但是他开大智慧以后,出口成章。自性里面的话都是真话。有文化仅仅是世间的知识,不是你自己的东西。学佛开智慧就是自性里的东西,开发自己本有的宝藏出来,非世间知识所能及。所以法施之人,教众生开智慧,自己可以得到无碍的辨才。
经文:“众生闻法,生信无疑,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信心明了;戒、施、闻、慧、亦复如是。”
法施之人,教众生断除疑惑,生起深信,他会在未来世得信心明了之果报。因为疑惑心,是障碍修行的,是信心的大障碍。有疑惑心就会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不会去止恶作善,就不会想着出离,更无法解脱。所以具信之人才可以从此走向解脱道。法施之人,让别人生信,他自己在无量世中,会信心坚固明了。其他的如戒,法施之人,教众生持戒,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会戒行清净;如施,法施之人,教众生行布施,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会乐行布施,能作到一切施;如闻,法施之人,教众生多闻,



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也会广学多闻;如慧,法施之人,教众生智慧,他自己在未来无量世中,也会智慧如海。这是种什么因, 得什么果,分毫不差。是故佛说:“法施胜于财施”。
以上这一切,都是佛法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以后能得到的利益,今生为人不学佛行吗?不修行行吗?
庚7、明鬼神施分三
辛1、明饿鬼得度 辛2、施愿得福 辛3、祠祀得福今初:明饿鬼得度分四
壬1、驳子修父得之邪见 壬2、明饿鬼独得壬3、明他道不得 壬4、饿鬼独得之因
今初:驳子修父得之邪见
经文:“或有说言:子修善法,父作不善,因子修善,令父不堕三恶道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身、口、意业,各别异故。”
释:这一段主要阐明对鬼神一类众生布施的道理。首先说明鬼神能得度,其次讲祠愿鬼神能得福,下来讲随施随得福。开始先驳斥“子修父得”之邪见。
世间人都说:“前人的修德,后人的福德”这话对不对?从世间法来说祖先如果积德行善,一般后辈子孙都会很好,这好像是先人修德后人得福。但是站在佛法的观点上来说,如果祖先修善法就会感召有福德的人生在你家,做你的儿孙。儿孙全是他们自己的福德,善缘相聚这样感召来,成为一家。并不是前人修德, 后人得到的福报,如果真正是这样,就是前面外道说的“此作彼受”的理论,就成一种邪见了。



佛在这里首先辨明不正确的邪见,和正确布施鬼神众生之法。或有人说言:“儿子修善业,父亲作恶业。由于儿子修善之因缘,可以令父亲不堕落三恶道受苦者,”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这就是外道所说的“此作彼受”的邪见。佛说这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呢?因为父亲和儿子这两个人的身、口、意各不相同。造业也就各不相同,故受报也各不相同。这就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多修多得、不修不得。正如《地藏经》云:父子至亲,岐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死后有报,纤毫受之。这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壬2、明饿鬼独得
经文:“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
释:如果父亲去世以后,堕落在饿鬼道中。这时候儿子为父亲追荐、修福作佛事,这些善业,亡者可以得到利益。这就是说只有饿鬼道的众生,能接受到后辈儿孙为他追荐作福的这个利益。
壬3、明他道不得
经文:“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
若生在其它道中,儿子追福是得不到的。若生在天道中,他就不思念人道中的财物。为什么不思念呢?因为天道众生福报比人道众生大的多,天上成就的都是殊胜的微妙珍宝,享受殊胜的快乐。比人间好的多了,所以他就不思念人中之物。故追荐作福他就得不到;再是,如果堕在地狱,他身在忙于受苦,在难忍的



痛苦当中,就无暇思念人中的福乐。故为追福他也不得;至于在畜生道和人道中,由于不思念的缘故,也是不得的。说明心有思念才能感应道交。
壬4、饿鬼独得之因
经文:“若谓饿鬼,何缘独得?以其本有爱、贪、悭吝,故堕饿鬼。既为饿鬼,常悔本过,思念欲得,是故得之。”
这是解释饿鬼独得的道理。佛讲的每一个法都有他的理论依据,不是随便说的。为什么唯独堕入饿鬼道,能得到人间儿孙的追荐之福呢?因为他本来就有贪爱、悭吝等烦恼恶心。有这些恶心才让他堕入饿鬼道中,既堕在饿鬼道中,身受其苦,他会后悔。会常常忏悔自己的过失,思念人道中的幸福生活。正因为有思念人中之物的这个心,所以当儿女为他追福、作佛事的时候, 和他的念头感应道交,故这种追福之善事他就会得到,能享受到福报。
经文:“若所为者,生余道中,其余眷属,堕饿鬼者,皆悉得之。是故智者应为饿鬼勤作福德。”
如果人间为这位亡者追福,而这位亡者生在其他道中。他的其他眷属,却生在饿鬼道中。而当这位亡者的家人为他追福的时候,这些和他有关系的,堕在饿鬼道中的眷属,都能得到追福超荐的利益。这个亡者生在其他道中为他超荐,他虽然得不到,但是在饿鬼道中的其他眷属却能得到。所以说有智慧的人,应该经常为饿鬼道众生多作福德之事。寺院里晚上蒙山施食、焰口佛事,这些都是专为饿鬼道众生作的无遮佛事。以上这是从亡者这



一方面,来揭示追福得不得利益的真实现状。
辛2、施愿得福分二
壬1、饿鬼得福 壬2、施主得福今初:饿鬼得福
经文:“若以衣、食、房舍、卧具、资生所须,施于沙门、婆罗门等贫穷乞士,为其咒愿,令其得福,以是施愿因缘力故, 堕饿鬼者,得大势力,随施随得。何以故?生处尔故。”
如果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等这些生活必须品,布施给沙门,沙门是出家修行者的总称,并非专指佛门。布施给佛门或者婆罗门这些出家修行人,或贫穷的乞士。在布施这些人的时候,以此功德为亡者回向咒愿,令其得福。这就是布施发愿回向,以这种誓愿力故,堕入饿鬼的众生,便能得到大势力。随着布施发愿,饿鬼随即就能得益。为什么这么快呢?因为堕在“饿鬼道”这个地方,生处本身常思念故。
壬2、施主得福
经文:“诸饿鬼等,所食不同:或有食脓,或有食粪,或食血污、呕吐、涕唾,得是施已,一切变成上妙色味。虽以不净荡涤汁等,施应食者,然有遮护,竟不得食。如是施主,亦得福德。何以故?以施主心慈、怜愍故。”
一切饿鬼道众生,他们所食的也都不同。通过佛眼观察饿鬼道众生,实际的状况就是这样。有的食脓、有的食粪、有的食血污、食呕吐物、食涕唾等等。如果得到布施回向的功德利益之后,他们所食污秽的东西,都变成上妙好色、好味。虽然以不净



的荡涤汤汁,就是洗碗水,布施给应食之饿鬼。但是由于有遮护,他们也不得食。虽然不得食,这位施主同样能得到福德。何以故?因为施主是以慈悲心、怜愍心而施。故能得到福德。所以我们在施食时要念变食真言,以佛咒力,消除遮护,使饿鬼能得到布施之食。故常作蒙山施食,施主能得到福德。
辛3、祠祀得福分三
壬1、祠祀得福之义 壬2、杀生祠祀不得福壬3、祠祀用物及追福之时
今初:祠祀得福之义
经文:“若有祠祀,谁是受者?随其祀处,而为受者。若近树林,则树神受,舍、河、泉井、山林、堆阜,亦复如是。是人祀已,亦得福德。何以故?令彼受者生喜心故。是祀福德,能护身财。”
这是民间的“祠祀”。如是作“祠祀”的时候,谁是受施者呢?因为“祠祀”也是一种布施,那接受布施者是谁呢?佛告诉我们:随你所“祠祀”之处,而为受者。如果在树林边作“祠祀”, 那树神就是受者。房舍、河流、泉井、山林、堆阜这些长时间无人住的地方,都有“神”依之而住。你在哪里作“祠祀”,哪里的“神”就是受者。作这种“祠祀”布施以后,这个施主也能得到福德。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能令受施之“神”欢喜故。这些接受祭物的“神”因为欢喜,施者所得的福德,就能保护身命和财物。因为这些神像我们人一样,你对他好,他就保护你。你对他不好,他会嗔恨你,甚至会害你,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民间有



拜树的、拜石头等等求保护之举,就是这个道理。
寺院里有佛的护法神,这些都是在佛前发了愿,护持佛法的。只要是如法修行都可以得到护法神的护佑。如果你不如法, 在寺院里呆不住,护法神会赶你走。护法神赶,不是说拿个棍子赶你走,他让你心乱,你自己就走了。或者如果你不如法,护法神会让你出点事情,让你无法住下去,等等事情会出现。所以, 只要我们如法修行,护法神他时时刻刻在保护我们。因为他护的是法,不是护你的人。你有正法他才护持,没有正法他就不护持,不护持你就会着魔,着魔你自己会堕落下来。
壬2、杀生祠祀不得福
经文:“若说,杀生祠祀得福。是义不然。何以故?不见世人种伊兰子,生旃檀树; 断众生命,而得福德。”
再看关于杀生祭祀的情况,世间杀生祭祀的传统流传已久。如果说杀生祠祀能得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这是违背因果的做法,佛在这里就问:“你谁见到世人种下臭树的种子,能长出旃檀的香树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断众生的命作祭祀,而想得到福德,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可以杀生作祠祀,这种作法不但得不到福德,还有杀生的恶果在后,千万不能这样作。
壬3、祠祀用物及追福之时
经文:“若欲祀者,应用香花、乳酪、酥药。为亡追福,则有三时:春时二月,夏时五月,秋时九月。”
纠正了错误的祠祀之后,佛讲了正确“祠祀”的用物及时间。如果要作祀者,应该以诚敬的心,用香花、乳酪、酥药这些人间



上好色味去作,不应该杀生。而且在作“祠祀”为亡者追福的时间上,也应该选择在春天的二月,夏季的五月,和秋季的九月。这三个时期最适宜作“祠祀”。
诠论:这一大段佛讲的是对于鬼神的布施。纠正不正确的说法和作法,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和正确的布施行法,也可以让施主得到福德。
不正确的说法是:子修善,父得善报的错误论点。也就是世间人常说:前人的积德,后人的福德的不正之说。佛讲的因果是自作自受。《太上感应篇》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很正确的一个道理。但是这个“余庆、余殃”不是说前人积的善,后人享受。也不是说前人作恶,后人受报。不是这样的道理。而是你积善的时候,会感召许多善缘相聚,许多有福德的人来投生在你家,你后面就有子孙满堂,兴旺发达的余庆。而你自己在后世享受作善应得的福报。子孙享受的也是他自己前生的福报,不是祖先所积来的福报,不过是因缘和合的相聚而已,故有余庆之外相。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作恶的时候, 会感召许多恶缘相聚,这些恶性众生来投生在你家,你后面就有家道衰落,灾难频发的余殃。而你自己后世在三途接受痛苦的果报。子孙在人间受的也是他前世的恶报,并不是祖先作恶给他带来的结果。也不过是因缘和合相聚,故有余殃之外相。这样说才合乎因果的正理。
不正确的作法是:以杀生作“祠祀”,想得福德的错误作法。这才是真正的迷信,这种迷信的作法,会给自他都带来恶的后果。



正确的观念是:应该经常为饿鬼道众生多作追福超拔之事。就是多作超度佛事,即就是你所正对的这个亡人得不到,你发愿回向给其他堕在饿鬼道的众生,他们都能得到,这就是个大布施。
正确的作法是:应该在布施沙门、婆罗门贫穷乞士这些人时, 就是在作布施的时候,要发愿回向,让其获福,让饿鬼道众生得到福报,施主也能就得到福德。
正确祠祀的作法是:以诚敬心用香花、乳酪等人们所喜欢的这些上妙色味之物,来作祠祀,不能杀生。祠祀的时间应选择在春二月、夏五月、秋九月这三个时段最为适宜。
庚8、杂明施义分三
辛1、明布施福德 辛2、布施三根本 辛3、布施果报今初:明布施福德分三
壬1、明施福失时 壬2、明一切施 壬3、明不思议施今初:明施福失时
经文:“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是人福德,随所施物,住用久近,福德常生,是福追人,如影随行。或有说言:终已便失。是义不然。何以故?物坏不用,二时中失,非命尽失。”
释:这里讲的是布施福德消失的时间。如果有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这些种种资生之物, 布施给他人,布施以后他自己即便命终。此人的福德,会随着他所布施的物资,使用时间的长短福德常生。虽然你人命终了,但是你布施的这些东西,在世间还继续使用,你的福德经常在增



长。此物资使用中常生的福德,不论施主生在哪一道,此福德追逐是人如影随形。施主生到哪里,这个福就跟到哪里。或者有人说:“布施的福德随着施主的命终也就失去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是一种断灭邪见。何以故?布施福德的消失,是随着所布施之物的损坏,或者所施之物不再使用,在这二种情况下才会消失。并不是施主命终消失。有一个公案:说一个人在修建寺院的时候,他家里有一块石头,布施给寺院修大殿作了柱顶石。他以此布施之福,死后生在天上。天人能观察到他的生天之因,
他知道生在天上这个福,就是给寺院里布施了这块柱顶石之因。天人寿命是很长的,有一天他住的宫殿突然震动起来了。这天人一观察,他所布施的这个柱顶石现在被人动了,故而天宫震动。因为天上很短的时间,到人间已经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寺院已经毁掉,变成一块荒地,农民种地的时候这石头在下面碍事, 把石头要搬走。这石头就是他享受天福之因,故石头搬动,宫殿摇晃天福不稳。天人一看这还了得,我这个福报不能让他给我毁掉。天人有神通,马上化现一个人,来在这个农民跟前就问他: “你搬这个石头干什么?”这农民说:“我种地这个石头在这里碍事,”这天人说:“你这一块地一共能值多少钱?我把你这块地全部买下,你给这里建一个寺院,因为这原先是一个寺院的旧址,”这天人就把他的这个实际经历给这个农民说了。说:“你建寺院功德是很大的,这个石头就是我过去做人的时候布施给寺院的,直到现在虽然寺院毁掉了,这个石头没有动我的福报还是有。结果你现在要动这块石头,我的宫殿就开始摇晃。你不要动



他,我给你钱把这块地买下,你给这里建一个寺院,你自己也修福,要劝其他人都修福。”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说你布施的这个福德,随着这个东西的经常使用,你不管走到哪里这个福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你。故说施福消失的时间,是所施之物在损坏,或者不用这两种情况下,布施的福德也就消失了。
壬2、明一切施
经文:“若出家人,效在家人,岁节之日,喜饮食者,随世法故,非真实也,亦信世法,出世法故。若能随家所有好恶,常乐施者,名一切施。”
若出家之人,效仿在家人,逢年过节之日,喜欢改善生活, 乐于饮食。这种作法是随世俗之缘,这属于“世法”,不是真实的“出世法”。因为他们相信“世间法”,故能随缘;也相信“出世间法”故能出家修行。所以一个在家人,如果能将家中所有, 不论好、坏,常乐于布施,供养出家人,这就名为一切施。
壬3、明不思议施
经文:“若以身分,及以妻子所重之物,施于人者,是则名为不思议施。若有恶人、毁戒、怨家、不知恩义、不信因果、强乞索者、大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已嗔恚、诈现好相、大富贵者、施如是等 十一种人,名不思议施。”
从布施之心而论,如果能以身分,就是身体的某一部分, 头、目、脑、髓,如现在的捐献器官、献血等都属于身分的布施,这是不惜身命的布施,以及妻和子这些恩爱之人都有能舍之心,以及家中一切所爱重的物品,能将这些作布施与人,名不



思议施。释迦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外财能舍国、城、妻、子,内财能舍头、目、脑、髓。这些都是菩萨的不思议施。这就是说从自己内心,对以上这些内外之财都有能舍之心,就是不思议施。
还有,极恶之人、毁戒之人、怨家对头、不知恩义之人、不信因果之人、不讲道理强行乞索之人、仗势欺人之人、经常爱骂街之人、得到东西还不满足,挑肥拣瘦,发嗔恚心之人、诈现好相经常骗人之人、还有为富不仁之人。以上的这十一种人都是恶人、坏人、不讲理之人对于这类人能作布施,名不思议施。
因为以上这十一种人,一般人见了唯恐避之不及,都不愿意交往的人。对他们能平等布施,说明施主内心已经达到平等无分别,而非常宁静的地步了。故名不思议施。
辛2、布施三根本
经文:“善男子,一切布施有三根本。施于贫穷,以怜愍故; 施于怨家,不求报故; 施福德人,心喜敬故。”
这是布施的正确心态。有此正确心态作根本,可以成就殊胜的布施功德。佛告善生:“所有的布施都有三种正确发心作为根本。贫穷人属于“贫穷田”,对于这些贫穷人作布施的时候,要以怜愍心作布施。怜愍心是培养慈悲心的基础,所以布施贫穷人时训练用怜愍心而施;施于怨家,以不求回报之心。就是平等布施故不求回报,所以施于怨家的时候,培养用平等心而施;施于有福德之人,要以喜敬之心。福德之人是“功德田”在功德田里布施, 以修喜敬之心而作布施。能获得殊胜的福德果报。”



这三种根本不仅是作布施修福,而且是三种修行。布施贫穷时就是修怜悯心,增长慈悲心;布施怨家时就是修平等无所求心; 布施福德之人时就是修恭敬欢喜心,这些都是成就佛道的基础。
辛3、布施果报分三
壬1、劝人共施 壬2、少物不施之过壬3、辨果报胜劣
今初:劝人共施
经文:“善男子,若人多财,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虽得无量福德果报,不如劝人共和合作。”
这是讲劝人共作布施的殊胜果报。譬如有人有许多财宝,在无量岁中供养三宝。这样虽然能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但是还不如劝人共同合和作。这说明一人之力再多是有限的,只有劝大众合和共作福德,才是最殊胜的。
所以学佛的人有好的善事,要和大家共同分享,不要一个人独作。你劝十个人作一件善事,超过你一个人作一百件善事。所以我们要学会,劝大家共同作福德善事。
壬2、少物不施之过
经文:“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
如果有人轻视自己东西少,或者不好。以是之故,觉得不好意思,用这点不好的东西去作布施。这种想法、作法都是不对的。都是增长来世贫穷之因。你会因此而不作布施,失去作善修福的机会。没有善因,不得善果,来世肯定是贫穷之报。所以有



机缘赶快要作布施。通过学习知道要有布施的心,一定要有布施的心。没有这个心就会出现少物、恶物就不想布施,不想布施慢慢就懒得布施,这叫作放逸。经常想着布施这叫作精进。
壬3、辨果报胜劣
经文:“若人共施财物,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无有差别。有财、心俱等,福田胜者,得果报胜;有田、心俱下,财物胜者,得果则胜;有田、财俱下,施心胜者,得果亦胜;有田、财俱胜,施心下者,得果不如。”
若人共施,有财物、福田、施心这三者都相同,这二人所得果报没有差别;有财物、施心都一样,但福田胜者,所得果报也胜;有福田、施心俱下,但财物妙好殊胜,所得果报也胜;有福田、财物俱下,施心殊胜者,所得果报胜;如果福田、财物俱胜, 但布施之心下者,所得果报就不殊胜了。可见布施的果报殊胜与否,主要看布施的“发心”,发心越殊胜,果报就殊胜。所以平时修布施就要修自己的心,可以用布施的心,天天作布施这才是最主要的。
庚9、施到彼岸分四
辛1、深信因果施 辛2、施己生悔之因辛3、布施三时不生悔心之因 辛4、正行檀波罗蜜
今初:深信因果施分三
壬1、能施与不能施 壬2、大施主与贫穷种子壬3、阎浮提三胜事
今初:能施与不能施分二



癸1、深信因果能施 癸2、无智不能施今初:深信因果能施
经文:“善男子,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
释:这一段讲布施波罗蜜,即施到彼岸的行相。分四个层次: 一是说明深信因果能作布施。二是说明为什么布施以后会生起悔心。三是怎样作到三时不悔。四是正行檀波罗蜜。
首先是深信因果的人能作布施。佛告善生:“有智慧的人布施时,从来不求什么果报。为什么不求果报呢?因为他决定知道这个布施的因,必定会得到福报的。不是求来的,只要作了此善因,果报不求是会有的。由于深信因果,所以他会作到不为果报而布施。并非不信果报。”
深信因果之人,明白行善得好报,作恶得苦报之理;明白一切都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所以他能以无所求之心乐行布施。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而收获是跑不掉的;明白只要不断止恶行善的作,后果绝对是好的,不需要去考虑。他才会作到不为果报而布施。就因为他有深信因果的大智慧。
癸2、无智不能施
经文:“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著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
如果人没有慈悲心,也就不能知恩报恩。不相信有圣人,不相信有圣贤成道,也就不愿意追求圣人的所有功德,没有这种信心和动力。就相信自己,相信现实的安逸生活。这种人又吝惜财



物和身命,悭贪、执著心特别重。这明显是一种没有智慧的愚痴相,被烦恼蒙心而不自知。所以他是不可能作布施的。
但是在世间上,这种人好像是最聪明的人,认为作布施的人是傻瓜。实则是他不懂利他才是自利之理。这就是世间众生的颠倒相,所以无智慧之人让作布施很难。
壬2、大施主与贫穷种子
经文:“智者深观 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若人悭吝,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
布施当中的不惜身命,并不是说一定要献出生命。佛在这里说出了不惜身命的内涵: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能深度观察世间一切众生,在求财时是不惜身命的,世间人为了赚钱确实是不要命。起早摸黑,不畏寒热、不怕危险、忍耐饥渴,而拼命的赚钱,这都是不惜身命的具体表现。所以求财赚钱的确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将自己辛辛苦苦拼命赚来的这些钱物,施舍给他人。依此而推论,当知此人能舍身命。能将自己的血汗钱布施出去,等于舍弃身命作布施。如果有悭吝之心,不能舍财作布施,当知此人也就是爱惜身命了。同是血汗钱,有能舍和悭而不舍两种心态。能舍者就是不惜身命,不能舍者就是爱惜身命。不惜将血汗钱布施出去的人,佛说此人,就是大施主。如果将所得财物悭惜不作布施,当知此人在未来世中,已种下了贫穷的种子。
就拿今生亲眼所见的这些事例来说。今生的贫穷请问有什么



办法解决呢?有些人也很有本事,但是穷命就是富不起来,他没有一点办法。有些人就是个富翁的种子,他没有多大的智慧,但是能赚到钱。所以当你贫穷的时候,这就是果报现前无法改变, 作为一个万灵之人,自己都无能为力随业流转。堕落成一个畜生,有天大的本事能改变命运吗?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能享受天人那种幸福吗?只有所修福报会生在三善道,自然而然享受快乐。造下恶业会生在三恶道,也自然而然的接受那个痛苦,自己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的。世间人讲改变命运,你再改变,只能改变到今生富裕一点,生活好一点。而这种富裕和生活好起来的原因,还是过去生中的福报,没有种下福报你也改变不了。所以佛在这里说如果悭惜不舍,不作布施,就给未来世种下了贫穷的种子。想一想 假若来世还是个人,看看今生这贫穷人的生活状况, 我们愿意这样作吗?肯定是不愿意,所以说一定要布施。通过这样比较,只有布施出去的,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聚财而守财存在银行里这些都不是你的东西,会让他白白的浪费掉。所以有智慧的人能观察到这一点,他乐行布施,将钱存在法界银行里面, 生生世世能用上。佛说悭贪不作布施之人,就已经种下了未来世贫穷的种子,这是真实不虚之语。
壬3、阎浮提三胜事分二
癸1、总说三事 癸2、分说详因今初:总说三事
经文:“是故我于契经中说:四天下中,阎浮提人,有三事胜:一者、勇健,二者、念心,三者、行净。”



由于上面这些原因,佛于契经中说:“四天下中,南阎浮提众生,有殊胜的三件事,一者勇健,二者念心, 三者行净。”四天下就是: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统称四天下。此地是南瞻部州,也叫南阎浮提。我们这里的人有殊胜的三件事一是勇健,二是念心,三是行净。下面佛再详细说这三件事情的因。
癸2、分说详因
经文:“不见果报,能予作因,不惜身命,求得财已,能坏悭吝,舍己思施,既舍施已,心不生悔,复能分别福田、非福田, 是名勇健。”
南阎浮提众生有三胜事。其表现就是:在没有见到果报的时候,他能提前予先造好因,有信念之心。他能拼命的求财,求到财物以后,能破自己悭吝烦恼。而能舍己为人行作布施。行布施以后,其心不生后悔,能作这种清净布施之行。而且有智慧,能分清哪一种是福田, 哪一种不是福田。内心清清楚楚,能分清福田、非福田。但在作布施的时候又能不执著福田、非福田而行布施。因为站在空性的角度来说,所谓布施相,福田相,皆是假相,由于不著相布施,故不观福田、非福田。但从真空当中所产生的妙有来说,一切假相却历历在目,好坏美丑明明了了。这就是虽在分别中,能知福田、非福田;不作分别想,故能不观福田、非福田而行布施。这即是“无分别智”的妙用,这一切是名勇健。
辛2、施已生悔之因分二
壬1、初三事 壬2、次三事



今初:初三事
经文:“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 二者、咨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
布施以后又生悔心,有三种原因:一者、有悭吝心,对自己的财物贪爱,施已生悔;二者、咨承邪见,就是咨问听承邪见之人的邪说,施已生悔;三者、布施以后,见到受施者的过错,而心生悔。这三种表现,都是布施的心不坚固而生起悔心,
壬2、次三事
经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诃责,二者、畏财尽受苦, 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
又有三事:能令施已生悔,一者、畏他诃责,就是布施的心不坚固。不知道布施是一件最好的事情,光荣的事情,对自他都有利的事情。由于好面子觉得我这样布施,花了钱都是小事,别人说我是傻瓜,我多没面子。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作这个傻事呢?这纯粹是对布施不了解的一种表现,是一种错误的心态。二者、畏财尽受苦,这还是悭吝心在作怪。生怕把自己的财物布施尽,自己要受苦而生悔心。三者见到别人布施以后,或者影响到家人不和,或者布施以后家里缺财贫穷,以及出现种种逆境,受诸烦恼,自己而生悔心。
这三种施已生悔,是对布施没有明确的认识和信心,内心矛盾重重,而生悔心。布施以后能生悔心,还是内心深处的悭吝心在作怪。布施的心不坚固,遇到外在逆境,动摇其心而生后悔。



辛3、三时不生悔心之因
经文:“善男子,智人三时不生悔心。复有三事:一者、明信因果,二者、亲近善友,三者、不贪著财。信因果者,复有二事: 一者、从他闻法,二者、内自思惟。亲近善友,复有二事:一者、深信,二者、智慧。不贪著财, 复有二事:一、观无常,二、不自在。”
前面讲了施后生悔的六个原因。接着讲布施三时不生悔的原因。布施要作到施前、施中、施后,这三时不悔。其原因有三种: 一是能明信因果。就是要深信因果。学佛之人深信因果是第一要务。不信因果就不能学佛,因为他不相信三世六道轮回,不相信有诸佛圣人。唯独相信现实的他自己,和他的家人亲属,为了自己的利益勉强作一点布施,也会后悔。所以要做到三时不悔,就必须明信因果。二是能亲近善友,亲近善友就能明理开智慧。学佛之人依止善知识是第一要行。若不亲近善友,就会愚痴迷暗, 我执我见炽盛,以烦恼心作布施,喜顺厌逆,遇到障碍就会后悔。所以要作到三时不悔,就必须要亲近善友。三是不贪著财物,只有不贪著财物,才能乐行布施。乐布施之人破除悭贪是第一对治。如果贪著财物,就会自私自利成为守财奴,若要布施如割身肉,布施出去常会后悔。所以要作到三时不悔,就必须破除悭贪。
怎样才能明信因果呢?有两件事能让其明信因果:第一是要经常从他闻法,就是要多闻。要养成喜欢听经闻法的好习惯,经常听经闻法能增长知识,增强信心,令心常住于佛法。如果不闻



法的话就会谈论世事,心就会常住于世法。佛法讲因果,世法不讲因果。所以经常闻法就能明信因果。第二是将所闻法义,内心要认真思维。经过思维以后才能将法义领悟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会落实在修行上。这就是通过闻、思而深信因果真理。如何亲近善友呢?也有两件事:一是要相信善友的重要性。亲近善友就要相信善友,才会依从善友之教,共同学习、切磋。更能深信布施因果之理。第二个是智慧,和善友在一起修学,能增长自己的智慧。有智慧才能作到施而无悔。如何才能不贪著财物呢?这也有两件事:一者、观财物是无常。世间人都说钱财是身外之物,人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悭吝心作怪就是不舍。所以要经常观修财物无常,才能乐作布施。二者、观财多是一种累赘。会让自己为保护财物而不自在。有一个公案:一个很富有的人,他每天起来要精打细算,今天这财物支出了多少?收入了多少?每天被财所累烦烦恼恼。他想不通隔壁讨饭的老俩口,身无分文, 整天高高兴兴,又唱又乐。他们那么穷,还那么高兴。我这么富有,为什么我还这么烦恼?他的管家跟他说:“你想让隔壁那人不唱戏吗?那好办。”他说:“你有什么办法?”管家说:“拿一块银子扔过去 你试试看明天就听不到唱戏了。”这天晚上他就隔着墙扔了一块银子过去。这老俩口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突然拣到这么大一块银子,高兴的一晚上睡不着了,筹划着怎样保存这银子,怎样用这银子,如何安排家里的生活。第二天也不讨饭了,也不唱戏了。这样过了两天,他们觉得还没有原先快活自在。后来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银子让咱们烦恼了两天,是它



害了咱们。又把这银子给扔了过去,又过他们无忧无虑快乐自在的日子。这说明钱财就是一种不自在。
世间有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说明钱财放在会用的人身上能起大作用,放在不会用的人身上就是一种不自在的累赘。一个守财奴他就不知道自己会死亡。有人说: “我这钱财留给儿孙使用”如果儿孙的能力超过你,他看不上你这钱财;如果儿孙不如你,你留再多也无用。因此没有必要为儿孙着想。所以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为何为儿孙作马牛?所以要看破钱财的无常,看破钱财的不自在,就不会贪著财物,就会大作布施。有以上这三事才能作到三时不悔。
辛4、正行檀波罗密
经文:“善男子,施主若能如是观察,如是行施,当知是人, 能具足行檀波罗蜜。是故我先说,有布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布施;有亦布施、亦波罗蜜;有非布施、非波罗蜜。”
佛在最后总结说:“如果施主能依照上面所说的去正观察, 以上面所说的去实行布施,当知此人,他就能具足行布施到彼岸之法。所以我前面(见附文)说过:有的是布施 但不是到彼岸; 有的是到彼岸,但不是布施;有的是布施,也是到彼岸;有的不是布施,也不是到彼岸。”
为了加深记忆。附:前面(自利利他品第十)所说原经文:“善男子,有是惠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不名为施;有亦惠施,亦波罗蜜;有非惠施,非波罗蜜。善男子,是施、非波罗蜜者,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施



是。是波罗蜜,非惠施者,如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是。亦是惠施、亦波罗蜜者,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施是。非施、非波罗密者,声闻、缘觉 持戒、修定、忍、慈悲是。善男子,非施、非波罗蜜是名为学;亦施、亦波罗蜜是名学果。”
庚10、先教后施分三
辛1、三种智施 辛2、详明先教后施辛3、财法二施行
今初:三种智施
经文:“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物已,兼化众生。”
释:能作到这三种事情的人,就算是有智慧之人,一者、对自己所拥有的外物能欢喜施舍。二者、进一步能舍内财身分,外财资生之物。内、外财都能作布施。三者、布施以后能教化众生, 就是以自己的内外物随受者意布施。以布施来摄受求者,并能教化,让受者止恶行善,学佛修行。这是布施中的智慧之行。
因为菩萨的行法有四摄法、有六度法,四摄在前六度在后, 用四种方法将众生摄受在跟前,大家喜欢和你接触,再给教以佛法。其中第一个就是布施摄,用布施来摄受众生,最后教化。佛讲布施摄受的方法是:先能舍外财。其次内外财都能舍。第三是舍了以后能教化众生。最终达到摄受众生、教化众生的目的。
辛2、详明先教后施分三
壬1、教授归戒而施 壬2、教三法印而施壬3、善教后施



今初:教授归戒而施
经文:“云何教化?见贫穷者先当语言:‘汝能归依于三宝否? 受斋戒否?’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
这是通过布施善巧方便将众生度入佛门。佛在这里教导通过布施,兼教化众生的具体方法。如果见了贫穷之人,你先要问他: “你能不能归依三宝呢?能受斋戒吗?”这就说明教化众生,劝人归依学佛是主要的。只要人能归依,就能受到三宝的摄受。如果对方说:“能归依学佛”,这就要先给他受归依和斋戒,再给布施财物。这说明受了归依以后,首先要有斋戒。不是归依以后 随便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斋戒是学佛的基础。什么叫做斋?过午不食为斋。不是不吃肉为斋。先是持斋,然后再是戒,合称斋戒。归依不受斋戒,就是一种放逸。怕犯戒而不受戒这是错误的。正因为烦恼重容易做错事,才要受戒,怕受约束还想学佛这是不行的。学佛一定要从戒律开始,因为三无漏学戒为基,对治烦恼贼。是戒捉、定缚、慧杀而成就自己的解脱。这是一种斗争,是和自己烦恼作的一场殊死斗争,戒律就是武器。所以学佛先要受斋戒。
不能劝众生说:“归依好,归依了不生病,归依了能赚到钱。”不是这样教化众生的。归依受斋戒这是学佛的开始。佛这样教我们:要给众生受归依,受斋戒,下来再给他布施财物。让其归依学佛这才能彻底断除众生的苦根,财物的布施只是暂时的权宜之法。
壬2、教三法印而施



经文:“若言不能, 复应语言:‘若不能者, 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否?’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
如果让其归依学佛,他没有信心不能归依。退而求其次,又应该问他:“如果不能归依。那你能跟随我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这三句话吗?”这是佛教的三法印。是正法还是邪法,以此三法印来印证。不合三法印的就是邪法,合乎三法印的就是正法。所以虽然不能归依,将正法先教给他。如果对方说:“我能”就将这三句话教给他,让他常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灭,”教会以后再作布施。经常念这三法印, 能开启智慧,将其引上正道。
壬3、善教后施
经文:“若言:‘我今能说二事,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汝若不能说诸法无我,能说诸法是无性不?’若言能者, 教已便施。若能如是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如果对方说:“我只能说诸行无常,涅槃寂灭,唯独不能说诸法无我。”你说诸行无常,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这个道理我还能明白。说涅槃寂灭,心清净可以得到快乐,我也能理解。你说诸法无我。因为明明有我吗,怎么能说无我呢?故我只能说二事,不能说无我。这时候又应该问他:“你不能说诸法无我,那你能不能说诸法是无性呢?”因为你不能理解无我之理,一切法都没有主宰的自性这个你承认吧?如果明白诸法无性之理,慢慢就会理解无我之理。如果说:“诸法无性,我能理解”



那就教他说“诸法无性”教会便布施。
这里让说三法印是建立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不是迷信的念念就行。能说诸行无常,他能理解一切万法都是无常变化之理;能说涅槃寂灭,他能理解内心宁静就是一种快乐;由于我执太严重, 教说诸法无我他不能接受,故不能说。所以变换一个教导方式, 给他讲诸法因缘和合无自性,他能理解。所以他就能说了,通过明白无性之理,会慢慢体悟无我之理。这就是佛教给我们善巧方便度众生的方法。如果能这样先教后施,将众生引入正道。最后让他归依三宝,修行学佛直到解脱,这叫真正的度众生。所谓度众生就是度他出离六道轮回,出离生死得到解脱。不仅是让他今生幸福快乐,更重要的是将他引上解脱道。如果能这样作布施, 这位施主就名为大施主。
辛3、财法二施行分二
壬1、做大施主 壬2、如法行施今初:做大施主
经文:“善男子,若能如是教化众生,及诸怨、亲,无所选择,名大施主。”
这是说明财法二施作大施主的方法。佛告善生:“善男子, 如果你能依照上面所说的如是之法,布施教化众生。而且不分怨亲,平等教化,没有选择,这样作就名为大施主。”这里主要说的是不分冤亲,平等教化,无所选择。不但要按上面如佛所教去行布施,最主要能作到冤亲平等,一视同仁的行布施,此则名为大施主。说明平等心在布施中的重要性。



壬2、如法行施分二
癸1、有财当作 癸2、无财教、佐今初:有财当作
经文:“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如是修行布施。” 所以说一个有智慧的人,当自己在有财宝的情况下,应当如
是修行布施。自己有财,有此自在力,应当趁机如佛所说,这样教化众生修行布施,作一名大施主。有能力能作当作是大智慧。
癸2、无财教、佐分二
子1、教施 子2、佐助今初:教施
经文:“如其无财,复当转教余有财者,令作是施。”
在自己没有财物的时候,以坚固的布施之心,转教其他有财之人,让他们修行作布施。可以找有缘的有钱人,依佛所教,如法而劝,让其作功德。你劝人用这种方法去作布施,等于自己在作布施了。已无能力劝人而作也是大智慧。
子2、佐助
经文:“若余施主先知此法,不须教者,应以身力往佐助之。”
假若说你所劝的这位有财人,懂得明了这种修布施之法,而且也正在积极的作布施善业。那么你这位有智慧,但是没有财物的人,应当亲自前往,以你自己的身力帮忙佐助。助其成就布施善业,随喜功德,为自己修福。以身相佐更是大智慧。
这就是佛教给我们,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管你有财无财



的具体作法。有财积极作,无财劝作随喜。关键是要有乐行布施之心。
庚11、医药施病分三
辛1、无物者劝学医治病 辛2、瞻病方便辛3、多财之人亦应了方施药
今初:无物者劝学医治病分三
壬1、了方施药 壬2、遍行看病 壬3、疗病方便今初:了方施药
经文:“若穷无物,应诵医方,种种咒术,求贱汤药,须者施之。”
释:佛在这一段勾画出一个菩萨医生的形象。真正的医生如果这样做的话,就是一位菩萨医生,因为贫穷无物作布施,佛教给你一个布施的方法。
这一段专讲布施医药瞻病的方法,因为施药瞻病也是一种布施。如果你家里穷没有财物作布施,你可以作施药看病的这个行业。家里有财,也可以作施药瞻病的这个行业。所以佛在这一段讲了遍行瞻病的种种方法。
先讲无物的穷人,你家里穷,你就学医生。应该学习背诵医药处方,和各种医学知识、技艺,包括种种咒术。你首先要学当一个名医,把医学知识先学好。学好后制作一些价格便宜的汤药,布施给须用的人。布施医药可以解除众生的病苦,学医生就是最好的布施。
壬2、遍行看病



经文:“至心瞻病,将养疗治,劝有财者和合诸药,若丸、若散、若种种汤。既了医方,遍行看病,案方诊视,知病所在, 随其病处,而为治疗。”
这是佛讲的看病之法。你学会了医生,有了医术,佛就教你看病的方法。首先要用至心去瞻视病人,要诚心诚意的照顾好病人,将养治疗。看护病人这也是一种布施。另外劝有财之人出钱,自己出力。和合诸药丸、散、种种汤等药。既然明了医方, 成了一个医生,又有了各种药,就应该遍行看病,治病救人。要当一个好医生,辨症施治,知其病因,对症用药。这样行医治病本身就是一种布施。
壬3、疗病方便
经文:“疗治病时,善知方便,虽处不净,不生厌心。病增知增,损时知损。复能善知:如是食、药能增病苦,如是食、药能除病苦。病者若求增病食、药,应当方便,随宜喻语,不得言无; 若言无者,或增苦剧。”
作为一个医生要有耐心、要有慈悲心、要有怜愍心才能作到佛说的这些条件。上面佛讲的一个医生应当正确诊病。这一段讲的正确治病之法。在治疗病的时候,要善知种种方便。虽然接触到的病人身上,有种种如脓、血、屎、尿等不干净,但作为一个医生,内心不应生厌恶,要随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病情增剧要知道增重,病情减轻要知道轻,这是作为医生应该随时了解的事情。而且还要针对疾病的实际情况,知道哪些食物、哪些药物, 可以令这个病增重而禁忌;那些食物,哪些药物可以治愈病苦。



作为医生心里要有把握。如果遇到病人想吃对病不利的禁忌药食时,医生应该用善巧的方法,以适宜的譬喻告诉病者,这些食药对病的危害。不能直接对病人说没有,这样会损伤病人的情绪, 或可使病情加重。所以医生还得照顾病人的情绪,而为病人治疗。
佛这一段讲的是,一个真正为病人着想的菩萨医生的形象。
辛2、瞻病方便分三
壬1、教归三宝 壬2、闻骂不舍 壬3、瞻病方法今初:教归三宝
经文:“若知定死,亦不言死,但当教令归依三宝,念佛、法、僧,勤修供养,为说病苦皆是往世不善因缘,获是苦报,今当忏悔。”
这是法布施之法。这位医生如果诊断此位病人是不治之症, 决定活不了。但是对病人也不说出病情真相。这时应教他归依三宝,让他常念佛、法、僧三宝,勤修供养三宝给自己修福。可以给病人讲说得病之因果,告诉病人现在的病苦,都是过去世所造恶业之因缘,今生才有这种病苦之果报。应当自己发心,勤求忏悔,消除过去恶业,这样在病危病人跟前要作法布施。今生归依三宝,即便是死去,来生也会得益的。
壬2、闻骂不舍
经文:“病者闻已,或生嗔恚,恶口骂詈,默不报之,亦不舍弃。”
有些病人没有善根,听到这样劝说。让他归依三宝,而且说



病苦是过去造恶业所致,让其忏悔。由于他什么也不信,加之病苦缠身,内心烦恼。听了这些话以后,会生起嗔恚之心,甚至会恶口骂医生:“我想吃的你给我不吃,还要我归依供养三宝,让我花钱破费,还说什么我过去造恶业。我这么好的人,我造什么恶业谁看见了?你是不是在咒我。”对于病人的不信、误解乃至恶口骂詈。医生要默不作声,也不生气,以怜愍之心,也不因骂而舍弃。该怎样治还是怎样治,该怎样护理还是怎样护理。终不因被骂而不管这位病人。
壬3、瞻病方法
经文:“虽复瞻养,慎无责恩。瘥已犹看,恐后劳复。若见平复,如本健时,心应生喜,不求恩报。如其死已,当为殡葬,说法慰喻知识眷属。无以增病食、药施人。若病瘥已,喜心施物, 便可受之,受已转施余穷乏者。若能如是瞻养治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之道。”
这一段是治病护理,一直到病后跟踪服务的具体作法。虽然这样任劳任怨治病、看护病人,只是小心谨慎对病人负责。从不想着让病人回报自己。治好病之后,还要经常去看望,恐怕病人回去以后因劳累而病情复发。如果病人全部恢复健康如初时,医生内心应该欢喜,不求恩报。假若这个病人死去,医生应帮忙给办理殡葬之事。还要对病人的亲朋好友,知识眷属说法安慰。
不要以能增加病苦的食、药去布施病人。不要因为病人喜爱这些食、药,而去布施能增病苦之物。

当病人痊愈后,他自己感恩。很欢喜的拿点财物来感谢医



生,医生可以接受。不要过分推却,要恒顺众生。接受以后可以转施给其他穷乏之人。如果能这样治病、护理、跟踪服务,这位医生就是一个大施主。就是一个真正求无上菩提道之人。
辛3、多财之人亦应了方施药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求菩提时,设多财宝,亦当读诵如是医方,作瞻病舍,具病所须饮食、汤药,以供给之。”
前面讲了一个穷人学医治病的方法。佛又告善生:“有智慧之人,他为了求菩提道。假若多有财宝,也应以上法学医,治病。以他多财宝的有利条件,作治疗疾病的房舍,准备足够的病人所须的饮食、汤药,以供病人所须。所以有财宝的行菩萨道者, 除了像上面说的那样细心治疗护理病人之外。还可以办医院、诊所,来为更多病人提供方便。
诠论:这一大段是治病施药的具体作法。佛详细的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菩萨行医的光辉行相。无论有财无财,都应该为人行医治病,也都能作这一方面的布施。
佛在这里教我们:想作医药施病的事业,首先要好好学医, 当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当一个完全为病人着想的医生。随时准备好药来作布施。
当医术学好以后,就要开始行医治病的工作。在治病的过程中,首先要求用至诚心去诊断病情,找出病根,而对症治疗。
在治病的时候,要有耐心。不怕脏、不怕累,应病与药,还要照顾好病人的情绪。
对于不治之症的病人,要劝他归依三宝,并讲佛法,还要能



忍受病人的嗔责、骂辱,而不生气,不舍弃。
病好以后还要做好跟踪服务,恐怕他病情复发。对于死亡之人,还要帮助殡葬,安慰亲朋。病人恢复健康,为他欢喜。
这一切的作法,完全是为病人着想,真正是一个菩萨行为。但愿社会上多一些这样的菩萨医生,佛说:“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修学佛法之人,都要有乐瞻病苦之心。自己亦能得大福报。
庚12、广作净施分五(重点复习14)
辛1、广作公益方便行 辛2、无畏布施 辛3、行方便施辛4、供施三宝 辛5、遇难随施
今初:广作公益方便行
经文:“道路凹窄,平治令宽,除去刺石、粪秽不净。险处所须,若板、若梯、若椽、若索,悉皆施之。旷路作井,种果树林,修治泉潢。无树木处,为畜竖柱。负担息处,为作基埵。造立客舍,具诸所需瓶、盆、烛、灯、床卧、敷具。臭秽流处,为作桥隥。津济渡头,施桥、船、筏。不能渡者,自往渡之,老小羸瘦、无筋力者,自手携将,而令得过。路次作塔,种华果树。”
释:这一段叫广作净施,就是社会公益事业。佛要求弟子们广作社会公益事业。从细小的地方作起。佛告善生:“看到道路凹窄不平的地方,要主动的去填平拓宽,让其通畅,以方便行人。这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积德行善,修桥补路,这种美德来源于佛的教导。还要清除掉道路上的棘刺、石块和粪秽不净之物,打扫干净,搞好环境卫生。在有危险的地方,特别是山区的道路,



有悬崖陡壁,在险要之处,根据实际情况。或者需要板、或者需要搭梯子、或者需用椽木来加固、或者需要用绳索来牵引。无论需要什么,就应该布施什么,让行人通过能保障安全就行。在旷野无人的地方,要打饮水井、修治泉、池,以供人、畜饮用。并种植果树林以解行人饥渴。在没有树木的地方,要竖立木柱,以供行人安置畜生之用。为负担之人,在路边作一个基埵,以便暂停休歇。而且要建造旅店,准备好瓶、盆、卧具、灯、烛等所需物品,以供远行之人休息所用。遇到有臭秽横流的地方,如污水沟、臭水坑等地,要造桥、隥好让行人通过。在河边渡口,根据实际情况,该搭桥的搭桥,该渡船的布施船,该用木筏的布施木筏,让人方便通过。不能摆渡的亲自前往摆渡,遇到老人、小孩、或者身体瘦弱无力者,要亲自去搀扶,帮他们渡河。在空旷的路旁要修建凉亭、种植华果树,以利行人。”
辛2、无畏布施
经文:“见怖畏者,辄为救藏,以物、善语,诱喻捕者。或见行者,次至险处,辄前扶接,令得过险。若见失土、破亡之人, 随宜给与,善言慰喻。”
这是无畏布施的行法。见到被人追杀有怖畏者,应为救藏, 应该赶快把他藏起来。自己以好物或好饮食,施于追捕者。并用善言善语,诱喻追捕者,使他们错过追捕的机会,以救怖畏者。看到有人走近危险的地方,赶快上前掺扶,让他安全过险。若见到失去国土,逃亡在外,无家可归之人,就是难民。应随他们所须适宜的物品施与,并用善言安慰其心。



辛3、行方便施
经文:“远行疲极,当为洗浴,按摩手足,施以床座,若无床坐,以草为敷。热时,以扇、衣裳作荫;寒时,施火、衣服温暖, 若自为之,若教人为。贩卖市易,教令依平,无贪小利,共相中欺。见行路者,示道、非道。道者,所谓多饶水草,无有盗贼。宣说非道,多诸患难。”
这是行方便布施。对于远行疲极之人,因为古代都是步行, 不如现在交通发达。古代都是行脚,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关键是要有菩萨的利他之心,对于极其疲劳的远行者,要安排他们洗浴,并按摩手足,铺设床座,让其休息。如果没有床坐,可用草铺让其休息。大热天可准备扇子等物降温,并用衣裳遮阴, 若遇寒天,可准备火炉之类和保暖衣服,不要让客人受寒。这些设施、作法,或者自己作,或者可以叫他人作。遇到那些商人, 要劝教他们公平买卖、交易。不要为了贪图一点小利,而互相欺诈。见到行路之人,问路的时候。要给指示哪条路好,哪条路不好。所谓好道,就是水草多,又没有盗贼的安全道路;不好的道路,就是路也不好走,也没有水草,而且有盗贼出没不安全的道路。要给宣说非道的诸多患难和不安全因素。
辛4、供施三宝
经文:“见人靴履、衣裳、钵孟、朽故坏者,即为缝补、浣染、熏治。有患鼠、蛇、蜂、虱、毒虫,能为除遣。施人如意、摘抓、耳钩。缝治、浣濯招提僧物,谓坐卧具,厕上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



师长、和上,先一受用,然后自服。若上佛者,以华香赎。凡所食啖,要先施于沙门,梵志,然后自食。见远至者,软言问讯, 施以净水,洗浴身体,与油涂足,香华、杨枝、澡豆,灰土、香油、香水、蜜、毗钵罗舍勒、小衣。作涂油者洗已,复以种种香、华、丸药、散药、饮食、浆水,随所须施。复施剃刀、漉水囊等,针、缕、衣衲,纸、笔、墨等。若不能常,随斋日施。”
见到客人的鞋子、衣裳、钵孟之类有破旧损坏的,要帮助他们缝补、洗染、熏治。如果发生鼠、蛇、蜂、虱、毒虫这些扰害时,要设法帮助遣除。要经常打扫卫生,不让这些东西滋生。有客人带来的,赶快把他遣除掉。要布施行人如意、摘抓、耳钩等随身小用物。要经常去寺院,帮助僧众洗浣大众的床单、被褥等坐卧之具。在厕中要安置净水、澡豆、净灰土等清洁之物。现在卫生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在佛世用这些都是清洁物。现代洗手间里面都是很干净的,还须要净水,天天打扫。如果给自己制作衣服、钵器之类,在自己未使用前先奉上佛,并让自己的父母、师长、和上,先一受用,然后自己再用。但是有一点,凡是给自己做的东西,如果供佛以后,自己若要用,要另用香华这些供物从佛前赎回来。因为一旦供佛就是佛物,若不用香花去赎,随便拿回自用,会犯盗戒。凡所食之饮食,要先布施沙门,就是一切出家修行人。梵志,就是求生梵天之人,婆罗门和一切外道出家人。这是在吃饭时先要供养修行人,寺院里吃饭时念供养咒,供养诸佛菩萨及护法诸神,又施鬼神,就是这个意思。先作布施以后,然后自食。对于从远方辛苦而来的人,先要以柔软的语言寒



喧问候,再施以净水,安排他洗浴身体。洗浴后给他涂足的油, 刷牙用具,和上厕之净器以及香油、香水这些化妆品,凡是客人所用之物都应给准备齐全。等客人洗毕以后,复以种种香华、丸药、散药、饮食、浆水等,随客人的爱好所须一应备施。再布施给剃刀,让其整理须发;漉水囊,防止水里有小虫,避免杀生漉水之用;还有针线、衣衲和客人写字用的笔、墨、纸等都应准备, 随用而施。这种招待真正会让客人有回到家的感觉了。佛在利益众生方面考虑的是多么的周到细致,他完全是站在众生需用的角度上去考虑的。如果不能经常这样作布施供养,最起码要逢斋日作布施供养。
辛5、遇难随施
经文:“若见盲者,自前捉手,施杖示道。若见有苦、亡失财物、父母丧殁,当以财给,善语说法,慰喻劝谏,善说烦恼、福德二果。善男子,若能修集如是施者,名净施主。”
如果在路上碰见盲人,要赶快亲自前往搀扶,并布施给他拐杖,指示他要去的方向。若见到有受苦之人,比如说亡失了财物,或者是丧殁了父母亲人,内心很悲痛,这些苦难之人。要施财帮助他,并用善语说法,善言慰喻劝谏。并宣说烦恼和福德两种苦乐不同的果报因缘。作财法二施。
佛最后告诉善生:“善男子,如果能这样细心周到,为众生服务而修集布施者,名净施主。
诠论:佛不仅从宏观方面将布施讲的条理分明,而且还从细微之处把布施讲的细致周到。不仅把原理方面讲的透彻明晰,而且



把事相方面讲的活泼入微;不仅批驳了外道对因果的错误邪见,而且树立了佛法正确的因果律,即因缘和合相续不断的因果关系, 使学人增强了深信因果的正确观念;不但从正面介绍了布施的正确心态和作法,还从反面揭示了阻碍布施的心理障碍和行相。使学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理可遵是一部修学布施直达檀波罗蜜的绝妙教材。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反复学习。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训练修布施,直到乐行布施,作到一切施,最后成就檀波罗蜜。
戊3、结在家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不为难,在家菩萨为净施主,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佛总结说在出家和在家弟子中,出家菩萨要修成净施主是不为难。在家之人为净施主比较难。因为在家之人,有许多恶因缘所缠绕之故。
总结:学习本品应抓住以下重点:(以本品科判分)
己1、略示施体:
(1)布施的“体”是什么?
答:布施的体就是:五阴之身体。因为五阴之体具足身、口、意,能作布施。
(2)布施的“正果”和“余果”是什么?
答:远离烦恼,多财巨富,是施正果;寿命、色、力、安乐、辨才是施余果。



(3)布施的胜果有哪三种?
答: 胜财获胜果、胜田获胜果、胜施主获胜果。是布施的三种胜果。
己2、分别施相:
(1)施主行布施时,有哪五种施相?
答:①至心施,②自手施,③信心施,④时节施,⑤如法求物施。
(2)四尘施分别获得哪些果报:
答:四尘就是色尘、香尘、味尘、触尘。以色尘施,得上妙色身的果报;以香尘施,得名称远扬的果报;以味尘施,得大众乐见、乐闻而亲近的果报;以触尘施,得上妙触尘物之果报。
(3)布施佛塔、佛像虽无受者,有没有果报?
答:有果报。施于塔像,因施主有坚定的信心,同获寿命、色、力、安乐、辨才这五种果报。
(4)布施有哪几种?
答:布施有两类:一类是两种施:财布施和法布施;一类是三种施: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
(5)布施时有哪些障碍?怎样破障?
答:布施有四种障碍:①悭贪心,②不修施,③轻小物,④ 求世报。
破除障碍的方法有两种:①修无常,②修无我。
(6)乐于布施的人能获得哪五种胜事?
答:乐行布施的五种胜事是:①永远不离一切圣人,②一切



众生乐见乐闻,③入大众时,不生怖畏,④得好名称,⑤庄严菩提。
(7)“一切施”表现在哪几方面?
答:表现在十个方面:①如法求物布施,②常以净心布施,
③少物能施,④爱物破悭能施,⑤施不求报,⑥施时不观福田、非福田,⑦怨亲等施,⑧对众生、非众生都能舍内、外财施,⑨ 由怜愍心布施,⑩欲施、施时、施后三时不悔。
(8)哪些物品不能布施?
答:①洒类、毒药等,②刀杖、枪支弹药等杀人凶器,③枷锁、手铐、脚镣等刑具,④不布施病人不净食药,⑤不劫盗他人财物用以布施。
(9)下、中、上三种施主对布施的态度如何?
答:下者:不信业果,深着悭贪,恐财有尽,见求者来,生嗔痴心。
中者:虽信业果,于财生悭,恐财尽空竭,见求能舍。
上者:深信业果,于财不悭,观财无常,见求者有与则喜, 无与则恼,以身质物,能施与之。
(10)布施主要是为了什么?
答:布施的目的:①为了自利利他故,②观财宝无常故,③为了让众生生喜心故,④为了怜愍众生故,⑤为了破坏悭吝心故,
⑥为了不求今后果报故,⑦为了回向庄严菩提道故。
(11)乐于布施能破坏哪五种恶法?现生能得到哪些果报? 答:能坏以下五种恶法:①邪见,②无信,③放逸,④悭吝,



Ⓒ嗔痴。
现世能得四种果报:①一切乐见,乃至怨家,②善名流布, 遍于四方,③入大众时,心无怖畏,④一切善人,乐来亲附。
(12)以无悔心修布施,在五道中果报各如何?
答:以无悔心修行布施,若因“客尘烦恼”之故,堕入其他各“道”,也会有殊胜的果报。在恶道不受苦,在善道更殊胜。
①如果堕在地狱,离铁丸、铁浆,两种苦。
②堕在饿鬼道,不受饥渴,常得饱满。
③堕在畜生道,所须易得,无所匮乏。
④生在人中,正报是多饶财宝、巨富。余报从身体状况来说,得寿命、色、力、安乐、辨才;从修学佛法来说,得信、戒、施、多闻、智慧都胜于一切;处恶世,不为恶事;恶法生时,不随受;于怖畏时内心没有怖畏。
Ⓒ如果生在天中,饮食、璎珞、宫殿、衣华冠等都比其他的天人殊胜。
(13)举例说明持戒、破戒与布施的因果关系。
答:持戒与布施的因果关系:持戒是修慧,布施是修福,持戒布施就是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就能成就无上佛果,得自在解脱。破戒与布施的因果关系:破戒会堕落三恶道,但由于乐行布施的福报,虽在恶道,不随受苦。持戒与不布施的因果关系:因为持戒,能生善道或成圣果;由于不布施,没有福报,不得上妙食物, 却有贫穷困苦之报,就会出现“罗汉托空钵”的现象。

(14)什么是“坚财”?什么是“不坚财”?



答:功德法财坚牢不坏,名为“坚财”;世间之物无常变坏, 名“不坚财”。
(15)贫穷人能行布施吗?
答:只要有施心,贫穷人能行布施。若无施心,国王未必能作布施。
(16)布施为什么不应求“人天乐”?
答:因为“人天乐”还是无常,故布施不应求人天之乐。
己3、论施受义:
(1)布施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
答:布施中容易发生的错误是:“断见”与“常见”,这两种外道邪见。
(2)布施中正确的因果理论是什么?
答:“非常非断,因缘和合,因果相似、相续”是布施的正确因果理论。
(3)布施中“作”与“受”是怎样的因果关系? 答:布施中作与受的因果关系有以下三类:
①阴作阴受:就是五阴作,五阴受。也可叫:自作自受,即彼不及此;也可叫:即作即受,即现世报;
②异作异受:就是一道作,五道受。也可叫:阴作阴受,即一道五阴作,五道五阴受,异体而受;也可叫:前作后受,即异时而受;也可叫:自作自受,即后世报。
③无作无受:就是一切万法因缘和合无自性,故无作受。即空性之理。



己4、成净施主:
(1)怎样离不净施?
答:有以下十三种情况能离开不净施:①不为报恩,②不为求事,③不为护惜悭贪之人,④不为人天快乐,Ⓒ不为善名,⑥ 不为怖畏三恶道苦,⑦不为他求,⑧不为胜他,⑨不 为失财,⑩ 不以多有,⑾不为不用,⑿不为家法,⒀不为亲近。
(2)怎样的布施才是净施?
答:净施有六种法:①为怜愍故,②为令他得安乐故,③为令他人生施心故,④为诸圣人本行道故,Ⓒ为欲破坏诸烦恼故,
⑥为入涅槃断于有故。
(3)校量布施所得的果报,如何看待这些果报?
答:①较量布施所得果报:受施者得寿命、色、力、安乐、辨才,施主同样能得到这五种果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倍报;施离欲外道,得百万倍报; 施向道者,得千亿倍报;施须陀洹乃至成佛,得无量报。
②如何看待这些果报?从分别各种福田的胜劣不同而说有: “百倍报至无量报”。若以至诚心,大怜悯心,布施于畜生。和专心恭敬施于诸佛,其所得福报是等无差别的。说明决定布施福报大小在心不在物。
(4)布施给恶人,是否得恶果,为什么?
答:布施给恶人,施主不得恶果。因为施主的发心是为破彼苦,不是让他作罪,所以施主应得善果,不得恶果。
(5)同样是布施,为什么果报有差别?



答:从施者、施物、受者,三方面而定布施果报分别:施主的发心不同,布施果报就有分别;施物的好坏不同,布施的果报就有分别;受者的功德不同,布施的果报就有分别。
(6)财、法二施哪个殊胜?
答:财施虽然很重要,但法施胜于财施。故财施名下,法施名上。
(7)阐明对鬼神众生布施的事和理。
答:凡追福回向,唯饿鬼道众生能得;一切祠祀,本地诸神是受者。饿鬼独得福,因常思念故;祠祀神能受,因生喜心故。
(8)布施和布施波罗蜜的区别是什么?
答:布施就是:声闻、缘觉、一切凡夫、外道、异见和菩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布施;布施波罗蜜就是:菩萨第三阿僧祇劫所行布施。他们的区别是:布施中有悔心,求果报。都是布施, 不能到彼岸;不为果报施,三时不悔施,如是行施。能具足行檀波罗蜜。(作者意)
(9)阐明“先教后施”和“法财并施”的重要性。
答:先教后施,不但使受者解决当前的贫困,还能因此走上解脱道,彻底解决生死的贫穷困乏。法财并施,可以使施主具足行檀波罗蜜。这样可以使施者和受者都得到解脱。(作者意)
(10)怎样的布施是“不思议施”?
答:若能舍内、外财施,名不思议施;若对恶人、毁戒、怨家、不知恩义、不信因果、强乞索者、大势力人、健骂詈者、得己嗔恚、诈现好相、大富贵者。以上十一种人布施,名不思议施。



(11)为什么不论穷、富都应医药施病?
答:因为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八福田是:佛、圣人、和尚、阿阇梨、僧、父、母、病人。在这八种里面,病人是第一福田,所以无论穷富都应医药施病。(作者意)
(12)广作净施的含义是什么?
答:依佛所教,积德行善。从微细处作起,为一切众生服务。发扬佛教的优良传统,广泛深入的作好社会公益事业。(作者意)





























丁2、戒度分五


净三归品第二十


戊1、净三归 戊2、八斋戒 戊3、五戒戊4、尸波罗密 戊5、十善
今初:净三归分六
己1、问答明三归依义 己2、明三归次第己3、明三归依戒 己4、明三归得失
己5、明破邪崇正 己6、结在家难行今初:问答明三归依义分二
庚1、善生启问 庚2、如来答明三归依义今初:善生启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说,有来乞者,当先教令受三归依,然后施者,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耶?”
释:进入佛门第一步就是三归依。每受一种戒,都是以三归依作基础,戒体也是从三归依而得。所以学佛修行,一切都是从三归依开始的。因此了解三归依的意义,是学佛者必修之课。善生听了佛“先教后施”的教导后,知道三归依的重要。故在这里请问佛:“世尊,佛说见到乞者,先教三归,然后再施。那为什么要受三归依?什么是三归依呢?请佛开示。”
庚2、如来答明三归依义分四
辛1、总答三归依义 辛2、明必须具足三归依 辛3、详释三宝义 辛4、论佛住灭归依无差别



今初:总答三归依义分二
壬1、何缘受三归依 壬2、云何为三归依今初:何缘受三归依
经文:“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 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释:善生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何缘要受三归依?就是受三归依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云何为三归依?也就是问三归依是什么?佛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受三归依。佛告善生:“善男子,认识到人生的苦,为了离开种种苦,打破苦的束缚,就要断除烦恼。因为种种苦都来源于有烦恼。所以为了离苦得乐,断除烦恼,为了受无上寂灭的快乐,所以要受三归依。” 这是我们归依佛门的目的。不是求佛保佑而归依。是了解人生的苦以后,为了离苦求解脱才归依。
壬2、云何为三归依
经文:“如汝所问:云何三归依者。善男子,谓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佛言:“如你所问:什么是三归依?善男子,三归依就是归依佛、法、僧。什么是佛呢?佛就是能说“破坏烦恼因”之法, 而得到真正解脱的人;法就是佛所说的“破坏烦恼因”之法,使归依者能得到真实解脱;僧就是禀受修学“破烦恼因”之法,而趋向真正解脱的学者,最终能得真正解脱。”
这佛法僧三宝,主要的是“破烦恼因”。因为归依的目的要离



开苦,有苦的原因就是有烦恼。归依以后要破除烦恼,通过修行得无上寂灭的快乐。三宝就是专门讲破烦恼因,所以佛就是能说“坏烦恼因”这些方法的人,因为佛已经得到真正解脱了。法就是佛说出来“破坏烦恼因得真实解脱”的这个方法。僧就是禀受修学“破烦恼因”向正解脱迈进的这些修行人,这就是三归依的内涵。一句话就是为了断除烦恼,解决痛苦,得到快乐。所以要受三归依。
辛2、明必须具足三归依分三
壬1、破“一归”之谬解 壬2、略明三宝义壬3、三归须具足
今初:破“一归”之谬解
经文:“或有说言:若如是者,即是一归。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分别者;如来出已则有分别,是故应当别归依佛。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无有受者;佛弟子众,能禀受故,是故应当别归依僧。”
或者有人会说:“这样的话归依法就行了,即是一归,何必还要归依佛和僧呢?”佛说:“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佛出世与不出世,正法虽然常在,但是没有人能分别说明白。只有佛出世以后,才能将宇宙间奥秘的真谛揭示出来,所以应当别归依佛。佛出世和不出世,虽然正法常有,真理永恒不变。但是由于人们都不能了解,也就没有人去禀受正法。佛开示出宇宙真相以后,佛弟子们依佛所说能禀受修行正法,以是之故,应当别归依僧。”说明佛、法、僧三者一个也不能少。



壬2、略明三宝义
经文:“正道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是名为佛;能如法受,是名为僧。”
能引导众生得正道解脱,是名为法;无师独觉之人是名为佛。佛出现世间没有老师,他自己独悟,独觉而成佛;能如法禀受、依教而行者是名为僧。
壬3、三归须具足
经文:“若无三归,云何说有四不坏信?得三归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云何具足? 所谓归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善男子,得三归者,无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戒。”
解词:四不坏信——又名四种证净。谓归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坚固。即佛证净,法证净,僧证净,圣戒证净。谓以无漏智如实觉知,四圣谛之理,藉由此证而离不信、破戒之垢秽,得清净。因而正信佛法僧三宝,并对戒产生坚固不坏之信心,称为四不坏信。
释:如果说没有三归依的话,怎么能说有通过无漏智,所产生的佛、法、僧、戒四种坚固不坏的信心呢?得三归者:有具足得三归依的,有不具足得三归依的。什么是具足三归依呢?就是归依佛、法、僧三者,是具足得三归依;(注4)不具足者,唯佛一人。因为佛是无师自觉,所以只是归依于法,无佛、僧可归。佛告善 生:“除佛以外,其他众生得三归者,没有不具足的。譬如佛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一切戒,都是



在具足三归依的条件下,才获得无作戒体的。
辛3、详释三宝义分四
壬1、辨三乘异 壬2、三宝之间的关系壬3、佛不入僧数 壬4、正解三宝义
今初:辨三乘异
经文:“善男了,如佛、缘觉、声闻各异,是故三宝不得不异。云何为异?发心时异、 庄严时异、得道时异、性分各异、是故为异。”
佛告善生言:譬如诸佛菩提、缘觉菩提、声闻菩提,这三乘圣者各不相同。所以佛法僧三宝也不得随之而不同。这种不同在哪里呢?一是发心有大小的不同;二是在修行庄严菩提时也不同; 三是在得道的时候也不同;他们之间的根性各不相同。因不同, 果就会不同,是故说三宝随之而有不同。
壬2、三宝之间的关系
经文:“何因缘故,说佛即法?能解是法,故名为佛。受分别说,故名为僧。”
什么原因?说佛即是法呢?因为佛是说法之人。正法常存而不变,只有佛出世以后才能解释清楚,因为佛已经修证到那个层次,只有佛能解说明白宇宙本有万法之真谛。所以佛为说法之人,故名为佛。而能禀受正法,依佛分别所说,有不同层次的修行人,故名为僧。三宝之间是以法而相联的关系,佛为说法者, 法为佛所说,僧是受法之人。这个法就是“坏烦恼因”之法。
壬3、佛不入僧数



经文:“若有说言:佛入僧数。是义不然。何以故?佛若入僧,则无三宝,及三归依、四不坏信。”
释:有人听了上面说的三宝之间的关系以后,会产生这样的说法:佛和弟子们经常在一块修行,是僧中的一员。把佛归入僧中, 那就不必再有佛宝了,也就不可以归依佛了。佛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错在哪里呢?佛如果列入僧数,只剩法和僧也就没有三宝了。没有三宝,也就没有三归依了。没有三归依,以无漏智所成就的四不坏信也就没有了,一切法都没有了。所以三宝是以佛而建立,故佛不能入僧数。这是从三宝的建立这个角度来说,佛不能入僧数。
从供养的角度来说,最初的化相三宝,供养僧就等于供养佛了。因为佛说:“我在僧中”。佛为了破除众生的执著,确实是费尽了苦心,从此而体现了佛的大慈大悲。
壬4、正解三宝义分二
癸1、菩萨法异 癸2、三宝正义今初:菩萨法异
经文:“善男子,菩萨法异,佛法亦异。菩萨二种:一者、后身,二者,修道。归依后身,名归依法,归依修道,名归依僧。”
佛告善生:菩萨和法是不同的,佛和法也是不同的。菩萨有两种:一种是最后身菩萨,就是将要成佛的等觉菩萨。二是修道之菩萨,就是进入登地直至十地向佛道进修的菩萨,称为修道菩萨。如果归依后身菩萨称为归依法。如果归依修道菩萨,称为归



依僧。
癸2、三宝正义
经文:“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
自观世间一切有为法,有许多烦恼罪过,故弃家独处修行, 得到甘露法味,故名为佛。能总持一切无漏、无为法界深义, 故名为法。能受持佛的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修行解脱道者,故名为僧。
这是将三宝又更进一层的作了具体说明。释迦牟尼佛为太子时,观察世间一切有为法(即俗谛),有诸多的生死罪过。为坏此烦恼因,而出家独自修行,证得无为法界甚深的无漏甘露法味(即真谛),而成就了无上的佛道。故名为佛。佛所证到的无为法界甚深的无漏真法。才是究竟快乐之法,故名为法。为了得到这种究竟快乐之法的人,出家受持佛的禁戒,自己读诵研习佛的十二部经典,并给其他众生解说、弘扬佛的十二部经典。让一切众生都解脱成佛。故名为僧。
辛4、论佛住灭归依无差别分五
壬1、以提谓长者公案说明壬2、以福田果报为例说明壬3、以佛制戒为例说明
壬4、以佛临涅槃供养为例说明壬5、以譬喻说明



今初:以提谓长者公案说明
经文:“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归依过去佛,亦复如是。”
解词:无学法——指无漏有为的“无学”之五蕴。小乘第四果阿罗汉为“无学”。因学道圆满,已证到阿罗汉果,无须再修学了,故名“无学”。又称“无学位”。
释:如果有人问言:“如来在世时归依于佛,是可以理解的。如来灭度后“归依佛”怎样理解呢?佛就这一个问题,告诉善生: “佛灭度后的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释迦牟尼佛现在虽然已经不在世了,我们现在归依还是释迦牟尼佛。也就等于归依过去佛。佛举了当时的一个实际事例来说明:佛刚成道后, 打算去鹿野宛度他的五位侍者。在他一个人去鹿野苑的路上,遇见一位商主,叫提谓长者。佛就给他讲法,提谓长者听了佛法以后,心里很欢喜。佛就给他受三归依,但是当时仅仅是有佛,有法,还没有僧。佛就给这位提谓长者说:“你归依未来世僧”这也成三归依。
佛在这里以此为例,说明归依过去佛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归依的都是住持三宝。佛像就是住持佛宝;归依法,就是佛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归依僧,就是归依受佛禁戒,剃发染衣, 出家修行的凡夫僧。这种三归依也是很殊胜重要的,如果没有住持三宝,佛法早就灭了。更严格一点的说,如果这个世间没有出家僧人,佛法也就灭了。所以住持三宝里面我们对僧宝要特别的



护持,因为有僧宝住世,三宝才能住世。佛是说法之人,佛已经灭度了;法是佛所说之法,要靠人来弘传;僧是代佛宣化,传承弘扬佛法,引导众生归依受戒,令三宝种姓永不断绝之人。所以住持三宝中,特别对僧宝要好好护持。只要有僧宝住世,佛法就能住世。
壬2、以福田果报为例说明
经文:“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若佛在世及涅槃
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受归依者,亦复如是。”
供养“福田”的果报有多少之故,所以才有三种胜劣的差别, 有报恩田、有功德田、有贫穷田。佛既是报恩田,也是功德田。佛在世供养是这两种田;佛涅槃后供养,还是具足这两种福田。所以供养所得的果报和佛在世是无差别的。以此为例,说明归依过去佛,和这个道理是一样的。佛在世或者灭度后归依者都有一样的功德。
壬3、以佛制戒为例来说明
经文:“如佛在世,为诸弟子,立诸要制,佛虽过去,有犯之者,亦获罪报,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佛又以弟子持戒、犯戒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佛在世时,为弟子制诸禁戒,若有犯者,即有罪报。佛涅槃后,戒律还在,后世弟子若有犯者,同样也获罪报。以此为例,说明归依过去佛,和归依现在佛也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佛在世归依,和灭度后归依没有两样。
壬4、以佛临涅槃供养为例说明



经文:“犹如如来临涅槃时,一切人天,为涅槃故,多设供养,尔时如来未入涅槃,犹故在世,悬受未来世供养事,归过去佛,亦复如是。”
佛又用临涅槃供养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当佛要临涅槃的时候,一切人天听说佛要进入涅槃,都设了许多供品来供养佛。怕佛涅槃后,无法再供养佛了。这时候佛还没有进入涅槃,见到这种情景以后,悬受未来世供养之事,和现在供养可获得同样功德。以此为例,说明归依过去佛,也是同样的道理。
壬5、以譬喻说明
经文:“譬如有人,父母在远,是人或时嗔骂,得罪;或时恭敬赞叹,得福;归过去佛,亦复如是。是故我说,我若在世, 及涅槃后,所设供养,施者受福,等无差别。”
佛又用一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道理。譬如有人,父母在和他相隔很远的地方。他内心生烦恼,嗔骂他的父母,他会得罪的。或者他内心欢喜,恭敬、赞叹他父母,他会得福。虽然父母不在眼前,但他嗔骂或者赞叹,会得罪或者得福,决定于自己的心行。归依过去佛和这个道理一样。虽是过去佛,没有在当前,但如果自己至心归依,和佛在当前是一样的有功德。这就是心里有佛, 不在外相。
所以佛说:“我如果在世或者涅槃后,所设的供养。布施者所获的福报,是等无差别的。归依过去佛,亦同此理,归依功德无有差别。”
己2、明三归次第分三 (重点复习19)



庚1、首明归依佛 庚2、次明归依法 庚3、再明归依僧今初:首明归依佛
经文:“善男子,若男、若女、若能三说三归依者,名优婆塞、名优婆夷。一切诸佛虽归依法,法由佛说,故得显现,是故先应归依于佛。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 是故应当先归依佛。智者深观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 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威仪详序, 三业寂静,是故应当先归依佛。”
释:这一段是说明三归次第。首先阐明归依佛,佛言:“若有男子或者女人,如果能说三遍三归依者。”即是在归依时连说三遍:“我×× 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叫三说。“这个男人叫做优婆塞,女人叫做优婆夷。”下面佛从三个方面说明应先归依佛的理由:
一、一切诸佛,虽然不具足三归,虽归依于法。但法由佛说。尽管宇宙真谛之法永恒存在。这些长存之真谛,包括世间真理和出世间真理。只有佛出世才能分别说明显现,能让众生明白这些真谛,而修行悟入。所以应该先要归依于佛,因为佛是说法之人。
二、如果有人能清净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用至诚心去念佛。念佛以后就会渐渐离开烦恼,远离迷惑而觉悟。这样即离被无明烦恼所困惑的怖畏和苦恼。是故应当先归依于佛。因为佛是彻底觉悟了的人。
三、有智慧的人通过深层次的观察,佛的智慧是无上最殊胜



的。佛所证到的解脱也是无上最殊胜的。由于佛的智慧、解脱最殊胜。所以只有佛能正确开示说出,解脱和解脱之因;只有佛能阐明说出,无上的寂静涅槃之处;也只有佛才能彻底截断生死流, 枯竭生死苦恼大海。所以佛表现在外的是安详、自在、威仪详序; 佛的身、口、意三业寂静无染,没有一丝一毫的烦恼;佛具足断证两种功德,成就一切种智。佛有这么大的威德道力,是故应先要归依于佛,因为佛是具有无上智慧之人。要观佛功德而归依, 因为佛是说法之人;佛是彻底觉悟之人;佛是一个具足无上智慧之人。通过这三方面,说明归依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先要归依于佛。
庚2、次明归依法
经文:“智者深观生死之法,是大苦聚,无上正道,能永断之。生死之法,渴爱饥馑, 无上甘露,味能充足。生死之法, 怖畏险难,无上正法,能除断之。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净见净,无上正法,悉能断除。以是因缘,应归依法。”
佛接着讲次第归依法的理由。首先要有智慧的人通过深观: 生死之法,是一切众苦的聚合。轮回生死中就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全都是苦。而这些生死苦,只有修行无上正道,才能永断生死大苦聚。这是总说轮回是苦,修道能断之理。下面佛从三个方面,说明生死之苦,只有通过修行无上正法才能断除的理由:
一、众生之所以轮转在生死中,就是有我爱执。这种爱欲, 使众生在生死中不能出离。从表相上看爱是一种幸福、爱是一种



乐趣、爱是甜蜜的生活象征。但是这种渴爱带来的危害却无人知晓,只有智者能观察到。在轮回中爱是一种束缚,故称为渴爱, 众生都喜欢故。他就像饥馑年一样,越爱越不想舍离,越不舍越苦恼。生死轮回当中这种渴爱饥馑,只有无上正法的甘露味,能令消除。充足饱满无上甘露法味以后,才能永断渴爱饥馑。所以要归依法,因为法是无上甘露味,能消除渴爱饥馑。
二、在生死轮回当中充满着怖畏险难之苦。三恶道的怖畏险难,三善道无常的怖畏险难。三善道虽然是有点快乐,但无常的怖畏险难却无人知晓,只有智者能观察到。平时大家觉得都很幸福,但是每一个人都逃不脱老病死的威胁,每个人在临死的时候都是大祸临头,平时的幸福会荡然无存。不知道哪一天或病苦、或灾难、或其它原因会让我们大难临头。这就是无常的怖畏险难。虽然在三善道,我们要用智慧观察:不要以为我活的很自在、很幸福。如果突然宣布你得了癌症,你还幸福吗?突然出个车祸,你还幸福吗?就像四川突然地震来了,还能幸福吗?所以我们每天和死亡擦肩而过。这就是无常的怖畏险难。无常使我们人生危机四伏,人生充满着怖畏险难,八苦交煎,生时哭来死时悲,人人如是,这就是生死之法的怖畏险难。这一切的生死之苦,无上的正法,全能断除。所以要归依法,因为无上正法能断除生死无常苦。
世间不学佛的人,你给他讲人最终要死,他会问你:“那学佛人就不死了?”学佛人的死亡,和不信佛人的死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心理状态。念佛人求往生,念佛人的死是一种新生活的



开始,幸福生活的开始。世间不信佛的人,他的死亡是痛苦的开始,一生的牵挂、执著、放不下,包括对死亡的那种恐惧,会让他死后进入更恐怖的地方去。念佛人求往生,这个假的身体死了以后,好像旧衣服一样扔掉,到极乐世界,换一个金刚那罗延菩萨身,那是多么殊胜啊!这都是归依修学无上正法,断除了内心的恐怖险难,消除了生死无常之苦,而带来的利益。
三、在生死轮回中,众生都是迷惑颠倒的。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在迷惑颠倒当中,死死执著这些颠倒见,故而受苦。有四种颠倒:对于真正无常的世间,颠倒执为常;对于无我的世间,颠倒执有我;对于痛苦的世间,颠倒执为快乐;对于不净的世间,颠倒执为净。这些颠倒见都是生死当中,错谬的邪僻不正之见。只有通过无上正法的修学,全部能断除。所以要归依法,因为无上正法能断除颠倒邪见。根据以上因缘,众生应该归依于法。
庚3、再明归依僧
经文:“智者应观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得已,复能转为人说。是故就当次归依僧。”
接着佛讲归依僧的理由。这里是通过和外道修行人作比较, 而说明佛僧的殊胜。
佛说:“智者应当观察,许多种外道修行者和他的徒众们,看他们的表现都是无惭无愧。他们不知惭愧心是善法,故无惭愧。



无惭愧就会傲慢,他们的一切行为都不符合正法,非如法住。他们虽然也在苦修道行,但不知从心下手的正路,只是外相上下功夫;他们也想求解脱,却不知解脱之关要,邪师邪传不得要领。他们虽然通过修行,能得到世俗一点微少的善法。但他们对自得的这一点微善,悭吝、护惜轻易不向人传。不能转说,他们这种不是善行的作法,而他们自己却认为在行善、在修行。都是盲修瞎练,想求解脱,一无是处。
再观佛僧。佛教的出家僧人,修习禅定,常处寂静状态;他们的内心修习慈悲,充满着对一切众生的怜愍;他们对生活的欲望最低,少欲知足,安贫守道;他们能依佛所教如法而住;他们修于正道,方向明确;方法得当最终能得到正解脱;得解脱以后, 能以慈悲心,倒驾慈航,去度一切苦难中的众生,弘法利生。为人宣说正法,利益无边众生。以是之故,就应当次归依僧。因为僧能自利利他,弘扬正法。
诠论:以上从三宝的功德,来说明归依三宝的必要性。我们学习要认真观修,佛在这里给我们开示的这些道理:因为佛是说法之人;佛是彻底觉悟了的人;佛是具足无上智慧的人。所以我们要归依佛。常随佛学。
法是佛所说:能断除生死大苦聚;能消除众生的渴爱饥馑; 能断绝众生的颠倒邪见。所以要归依法。依法而住。
僧是传承弘法之人。他们修行禅定,内心寂静、慈悲,如法而住,得正解脱,能弘传佛的正法。故要归依僧。恭敬供养,依止学修。



所以要想学佛修行,就必须归依三宝。
己3、明三归依戒分四
庚1、受三归依后应修之法 庚2、不受三归不得戒辨庚3、五戒不具不得戒辨 庚4、明五阴受持戒
今初:受三归依后应修之法分二
辛1、供养三宝之法 辛2、优婆塞应行之法今初:供养三宝之法
经文:“若能礼拜如是三宝,来迎去送,尊重赞叹,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则名为供养三宝。”
释:这是总说供养三宝之法。如果能礼拜如是三宝:拜佛,就是礼拜佛宝;拜忏就是礼拜法宝;拜出家人就礼拜僧宝。经常能勤礼拜如上面所说的三宝,并恭敬供养。来迎去送,这是身业供养; 并能尊重,这是意业供养;赞叹,这是口业的供养;能如法而住, 就是依教奉行;修行正法,这是如法修行供养;信之不疑,就是对三宝深信不疑,这是信解供养。能这样做,就是名为供养三宝。
这里面没有说拿多少东西供养,实际真正的供养就是信解供养,如法修行供养。这是最好的供养。我执我见是学佛修行的大障碍,只要听话就会破除。之所以不听话就是要按自己的想法去作,这就是我执我见。所以亲近善知识,第一步就是破除我执我见,就是听话二字。这一关过不了,以后的修行是很艰难的。或者你修行多年,以后觉悟了,回过头来当时的善知识已经找不见了,时过境迁,遗恨终生。所以说进入佛门修行,亲近善知识,

第一步要破除的就是我执我见。就要相信善知识,听善知识的



话,依教奉行,如法修行。故说真正供养三宝,就是信解供养、如法修行供养。
辛2、优婆塞应行之法
经文:“若有人能归三宝已,虽不受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虽复在家,如法而住, 是亦得名为优婆塞。”
释:这是进入佛门应该作的主要事情,就是止恶行善。在家人受了三归以后,虽然没有受佛的禁戒。但能作到: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是能止恶行善。学佛的全过程就是止恶行善,直到成佛。佛的断功德就是断除了一切恶法,断尽一切烦恼;佛的证功德就是得到了无量的无漏善法,证到了宇宙真谛。虽是在家人, 但能如法而住,依教而行。这人也可称为优婆塞。女众也可称为优婆夷了。
庚2、不受三归不得戒辨
经文:“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 而其戒律,悉得具足。”
释:有这样一种说法:“先不归依佛、法、僧三宝,当知此人是不得戒的。”
佛说:“这个说法不太全面,何以故?佛在成道以后,有缘的弟子要出家,佛就叫一声‘善来比丘’即刻须发自落、袈娑着身, 显比丘相。而这时候,这位弟子并没有受三归依,而其戒律全部具足。”这是佛举了当时的一种特殊情况,说明不受三归有得戒的。



庚3、五戒不具不得戒辨分二
辛1、五戒不具不得戒说 辛2、佛说今初:五戒不具不得戒说
经文:“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
释:或者有人会说(注5)若不全受五戒的人,不得戒体,【前面学过,受五戒有少分、多分、一分、半分、全分,等差别】有 人就说,不全受五戒,就不得戒体。同样八戒斋法,【八戒里包括五戒,五戒不具八戒也就不具了】也是不得戒体的。
辛2、佛说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
释:佛说:“这个说法也不正确,为什么?如果(同上)不具受五戒就得不到戒体的话,那么求得有界人天福报的优婆塞,怎么能得戒呢?五戒、十善就是人天之因,能得到人天福报。归依以后修十善业就是人天福报,这实在是得戒的。但他不具足‘八戒斋法’,因为八戒斋法是出世法,是成就解脱之法,他就不具足了。若不具足受八戒斋法,虽不名为‘斋’,但它也可得名一种善法。”
庚4、明五阴受持戒
经文:“善男子,若能净洁身口意业,受优婆塞戒,是名五阴。云何五阴?不受邪见, 不说邪见,信受正见,说于正见,修



行正法,是名五阴。”
释:佛告善生:如果能净洁身口意三业,受优婆塞戒,即五戒,是名五阴。前面学了五阴是布施之体。因为五阴有身口意, 才能作布施。同样,五阴也是受优婆塞戒之体,因为有身口意业,故能受优婆塞戒。为什么说受优婆塞戒是五阴呢?因为意业不受邪见,口业不说邪见;意业信受正见,口业说于正见,身业修行正法。这都是五阴之身口意所作,是故名五阴。
诠论:这里有一个得戒体的问题,须作说明。通常我们后世众生受戒之时,必须先归依三宝,在归依三宝时得戒体。但在佛世,有利根众生,遇缘既胜,经佛一呼“善来比丘”马上证果成圣。才会自然: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僧相立显。这是不须经过三归而具足戒律的一种特殊的情况。所以后世末法众生,已没有那种利根之器,也没有佛那种威神之力,故也就没有不受三归, 得具戒的那种事了。
再一个是在前面受戒品里面,佛说受五戒可以有少分、多分、半分、满分之别。所以有人说不全受就不得戒。佛在这里强调受了三归不受戒,止恶行善也称为优婆塞。这就是求有优婆塞,这样只是得人天福报。但他实在也是得三归之戒体的。但这样如果不具足受五戒的,就不名‘八戒斋法’。不具足受八戒斋法,就不名为斋,所以还是叫善法。【这里强调的不具足受,是指五戒不具足受,不是三归不具足受。】所以三归依必须具足受,而且要至诚的受、要如法的受,才有得戒体的可能。还有受戒:“有作戒体”是身口业思为体。有作结束以后,



留下来的影子是“无作戒体”,遇缘会起防非止恶的作用。“无作戒体”是非色非心为体,没有境界现前不起作用,故非色;遇缘能起防非止恶之作用,故又非心,所以说是非色非心为体。
佛在这里说五阴作、受优婆塞戒,以身口意而受。以后持戒,也是五阴身口意在持戒。
在接受持、犯之果报时,也是五阴身口意在接受胜劣之果报。 这就是阴作阴受的道理,故佛说受戒、持戒都名五阴。
己4、明三归得失分二
庚1、总明得失 庚2、别明得失今初:总明得失分二
辛1、失三归之相 辛2、成就三归之相今初:失三归之相
经文:“受三归已,造作痴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以是因缘,失于三归。”
释:这一段说明怎样的情况下会失去归依之体,怎样的情况下不失归依之体。首先看失去三归依之相。
如果受三归依以后,不学佛法,不明无常、无我之理。不相信因果,不发心解脱生死之苦,继续造作无明愚痴之业。接受外道教法,和自在天造物之语。由于以上这些不善因缘,完全背离正法,所以他所受的三归之戒体就会失去。
现在有些人归依了三宝以后,还去接受巫婆、神汉的教诲。家里有什么事赶快请问这些人。如果不好好学佛的话就会失去归依体,你就不是佛弟子了。佛在这里说的很清楚,所以归依三宝



以后,我们就以三宝为师:归依佛已,以佛为师,宁舍身命 终不归依外道天魔。为什么呢?因为不是出世间圣人故;归依法已, 以法为师,宁舍身命,终不归依外道典籍。何以故?彼非出世间无上大法故;归依僧已,以僧为师,宁舍身命, 终不归依外道邪众。何以故?彼非修学三乘四果人故。违背以上誓言,就会失去归依之体。
辛2、成就三归之相
经文:“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是人不久得寂静身。”
这是成就三归之相。若人品质正直无谄曲,无有悭贪之心, 能常修惭愧,少欲知足。以是因缘,他所受的三归不会失去,精进修行。不久便可以得到寂静之身,享受解脱的安乐自在。
庚2、别明得失分三
辛1、不得三归之相 辛2、祠祀诸神得失辛3、礼拜诸天不失之义
今初:不得三归之相
经文:“若有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故,修于善事,如市易法,其心不能怜愍众生,如是之人,不得三归。”
如果有人整天造作世间的种种杂业,为了享受今生的快乐, 为了家庭能多赚点钱,为了家人平安不得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为了儿子能考上重点大学,等等现生的快乐事情,而不修善事。好像市场搞交易一样,修一点善事,让我马上得到感应,有所收获。他内心从不怜愍众生,不是为了得解脱。这样的人,虽



然受了三归,是不得三归戒体的。想一想 这样的心态,连三归都不够资格,怎能谈得上“学佛”二字呢?
这种人特别多,只是归依不学佛。虽然称自己是居士,根本就不是在学佛,只挂了一个名,原因是还没有得归依体。没有三宝加持力,故精进不起来。因为你是和佛搞交易的,我出一点钱,作一点善事,你就应该给我一点感应,保佑我家里平安。这种思想不得归依,说实话还是一个门外汉。
辛2、祠祀诸神得失分二
壬1、不失之相 壬2、失归依法之相今初:不失之相
经文:“若人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是人不名失归依法。”
如果人们为了护自己的舍宅,保护身命安全,而为目的。作祠祀诸神的事情,不是向诸神归依修学,这人不名失归依法。比如家里敬奉的家宅六神,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上香祠祀,这是佛允许的,不名为失三归依体。所以佛弟子可以敬家神、财神之类。
壬2、失归依法之相
经文:“若人至心,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是人则失三归依法。”
释:如果以至重心,深心相信诸神能救一切的困厄怖畏,全身心投靠,去礼拜外道,敬奉诸神,这人就会失去三归依法。比如有些归依的人,还去寻找那些巫婆、神汉极为相信他们,那些



人说的话他们会依教奉行。对他们礼拜供养,相信他们能救自己的一切怖畏。这样作的人就已经失去了归依法,连佛弟子的资格都没有了,更别说修行解脱。
诠论:佛这里对三归依法的得失与否,作了明确的开示。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以至重心归依三宝,求诸神保佑家宅身命,这是允许的,不失归依法。若信奉外道法,甚至以至重心归依家神, 心态一变,这就会失去归依法。所以学佛修行一切是凭心而论。
辛3、礼拜诸天不失之义分二
壬1、见佛功德胜而礼拜 壬2、以恭敬心而礼拜今初:见佛功德胜而礼拜
经文:“若闻诸天有曾见佛功德胜已,礼拜供养,是人不失归依之法。”
如果有人听说天道众生,福报大,寿命长。现在的天神,他们有的就曾在佛世时,见过佛的殊胜功德。所以心怀欢喜、恭敬,以敬佛之心,礼拜供养诸天神,是人不失三归依法。因为他是至重心信于三宝的,虽然礼拜敬奉的是天神,是因这些天神见过佛而欢喜礼拜,这是随喜功德的一种表现,所以不失三归依法。
壬2、以恭敬心而礼拜
经文:“或是礼拜自在天王,应如礼拜世间诸王、长者、贵人、耆旧、有德,如是之人,亦复不失归依之法。”
或者有人礼拜自在天王。有一种外道信奉自在天,叫自在天外道。但这位佛弟子礼拜自在天王,他不是信奉,而是恭敬。因为佛弟子对一切众生都恭敬,他礼拜自在天王,就好像恭敬礼拜



世间的国王、长者、贵人、耆旧、有德的这些人一样。这是以恭敬心礼拜有德,这样礼拜自在天是恭敬,不是信奉。所以不失归依法。如果内心信奉自在天而礼拜,那也会失归依法。
己5、明破邪崇正分二(重点复习3)
庚1、首明正确心态 庚2、特论不受邪说之理今初:首明正确心态分二
辛1、礼敬而不接受邪说 辛2、起慈心而供诸天今初:礼敬而不接受邪说
经文:“虽复礼拜,所说邪法,慎勿受之。”
释:这一段叫破邪崇正,从理论上破斥外道“自在天创造世界万物”的邪说。
前面说可以恭敬、礼拜自在天王。佛在这里特别提示:“虽然从外相上可以恭敬礼拜,但千万不能接受外道所说的邪法。” 这是个原则问题。恭敬说明佛法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但是不等于接受他们的邪说。对于外道的说教要用智慧去分析,他们会将人引向邪道,不得正解脱。故不能随便受学。这就是佛教弟子,虽对一切都恭敬,但要敬而远之,不受不学,以免走上邪路。这是对外道首先要有这种正确的心理准备。在接触的时候,要有精神防线。有了这道防线,就可以搞多元文化,以利众生。
辛2、起慈心而供诸天
经文:“供养天时,当起慈心,为护身命、财物、国土、人民、恐怖。”
佛弟子供养诸天的时候,他是以慈悲之心,为护惜身命、财



物、保护国土、人民的安全,使人民离开种种的恐怖等。他有这样的慈悲心,供养诸天,求天神保佑,这是正确的作法。因为诸天是保佑行善之人的,有句话说: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所以诸天可以真正的惩恶扬善,保佑人民。所以佛弟子以慈悲心,为保佑人民安乐,可以礼拜供养诸天。但绝不是归依诸天。
庚2、特论不受邪说之理分六
辛1、辨自在天作物之邪说 辛2、辨受苦能离苦之邪说辛3、辨一切物、时、星宿自在天作之邪说
辛4、正说业果 辛5、善法欲为解脱的根本辛6、再辨自在天造物种种邪说
今初:辨自在天作物之邪说分二
壬1、外道邪说 壬2、正辨今初:外道邪说
经文:“所说邪见,何故不受?智者应观外道所说:云一切物,悉是自在天之所作。”
释:前面佛讲对外道邪法慎无受之,何故不受不学外道邪见呢?因为我们已经是三宝的弟子,要用智慧去观察外道的邪说。外道说世间一切万物,都是自在天所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
壬2、正辨
经文:“若是自在之所作者,我今何故修是善业?”
释:如果说一切万物都是自在天所造作的,那么一切都由自



在天主宰。既然是自在天主宰,那我现在就没必要修善业了。因为是自在天所造作的话,自在天可以造我有福报,我何故要修善业求福报呢?
辛2、辨受苦能离苦之邪说分二
壬1、外道邪说 壬2、正辨今初:外道邪说
经文:“或说投渊、赴火、自饿、舍命,即得离苦。”
释:这是外道的一种修行方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各种邪说都有。还有一种邪说,就是说现在受苦,将来就能离苦。比如说现在修投渊、赴火、绝食、舍命这些毫不顾忌身命,有意折磨自己的苦行,以后就能离开苦。真的是这样吗?
壬2、正辨
经文:“此即苦因,云何说言: 得远离苦? 一切众生作善恶业, 以是业缘, 自受果报。”
释:外道的这些作法,从因果的层面来讲,恰恰是种的苦因。以后会比今生更苦,怎么能说得远离苦呢?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要知道一切众生轮转六道,所作的善恶之业;以是业因,将来自己接受善恶苦乐之果报,这才是正理。不是说你有意折磨自己就能离苦。这是一种邪见。
辛3、辨一切物、时、星宿自在天作之邪说分二壬1、外道邪说 壬2、正辨
今初:外道邪说

经文:“复有说言:一切万物、时节、星宿,自在天作。”



释:又有一种外道邪说:一切万物、时节、星宿,这世间的一切时空万物,都是自在天之所作。真是这样吗?
壬2、正辨分四
癸1、正论 癸2、反论 癸3、自相矛盾 癸4、结论今初:正论
经文:“如是邪说,我云何受现在造业,亦受过去所作业果。智者了了,知是业果,云何说言:时节、星宿,自在作耶?”
释:佛先从正面来批驳自在天造物、时节、星宿这些邪说。佛言:“这样的说法纯粹是一种邪说。若依你说:那我为什么要承受现在不断造作的善恶业,同时也接受过去所作的业因果报呢? 就是我现在还不断的继续造业因,同时接受过去所造业因而出现的苦、乐、贵、贱、穷、富的果报。这些都是我们现世的真实情况。所以有智慧的人明明白白知道,这是业果现象。怎么能说时节、星宿都是自在天作呢?”这纯粹是没有理论依据的邪说。这是佛从正面来说明他的错误所在。
癸2、反论
经文:“若以时节、星宿因缘,受苦乐者,天下多有同时、同宿,云何复有一人受苦,一人受乐? 一人是男,一人是女?天、阿修罗,有同时生,同宿生者,若有天胜,阿修罗负;阿修罗胜, 诸天不如。复有诸王同时、同宿,俱共治政,一人失国,一则保土。”
释:前面从正面来讨论关于所谓时节、星宿都是自在天所造的邪说,是无有依据的谬论。这里佛又从三个方面以反论的手法,



来驳斥自在天掌控时节、星宿的谬论。
一是从苦乐来论。假如说时节、因缘能决定人受苦、受乐的话,那么天下有许多人都是同年、同月、同时所生,这些人的苦乐都应该相同了。为什么有一人受苦,而另一个人受乐呢?又为什么一个是男人,一个人是女人?为什么同时同宿生的有这些差别呢?那造物主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所以说苦乐、男女这些与时节、星宿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二是从胜、负来说。比如说天道众生,和阿修罗道众生,也有同时同宿而生的。一般阿修罗有天福却没有天德,他们打起仗来,各有胜负。不是天胜、阿修罗败;就是阿修罗胜、诸天战败。既然时节、星宿是自在天作的,可决定一切的话。为什么会有胜负的呢?可见这胜或者败,与同时、同宿所生的时节、星宿是没有一点关系的。
三是从治国而论。比如说有两个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国王。共同治理各自的国家。一个会因治国不善而亡国;另一个会因善治使国泰民安、政通人和而保土。既然是同时生的说亡国应该都亡国,说保国应该都保国,为什么有这个差别呢?难道这一切都是造物主所故意安排的吗?所以说一切万物、时节、星宿都是自在天所作的邪说,是不能成立的。
癸3、自相矛盾
经文:“诸外道等,亦复说言,若有恶年、恶宿现时,当教众生令修善法,以禳却之。 若是年、宿何得修善而得除灭?”
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诸外道也都说:“若遇到恶年,就



是不好的年份、恶宿,就不好的时日。这些出现的时候,教众生赶快都修善法,积德行善,用祭祀、祷告来消灾免难”以修善之力而禳却灾难,这叫禳灾之法。如果说时节、年宿由自在天主宰的话,那为什么又要依靠修善而禳却除灭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说明年、宿由自在天主宰的理论是错谬的。
癸4、结论
经文:“以是因缘,智者如何受于外道邪错之说?”
释:前面说归依三宝可以恭敬外道,但不受他的法。依据以上的理论分析,辨证的来观察。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怎么能相信、接受外道的这些无根据的邪错之说呢?一个有智之人,他决定会相信只有通过修善,来改变自己命运的这条真理。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并非由他人主宰。
辛4、正说业果分二
壬1、明修业行 壬2、举例以明今初:明修业行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随于业行。若修正见,受于安乐; 修邪见者,受大苦恼。因修善业,得大自在;得自在已,众生亲近。复为宣说善业因缘,善业因缘,故得自在。一切众生,皆由修善业因缘故,得受安乐,非年、宿也。”
释:上面从正反两方面,批驳了外道自在天造物,年、宿主宰一切的邪说。接着正说业行果报的正确原理,而破邪显正。佛告善生:“善男子,世间六道一切众生,都是随着自己所造作的业行,而流转于生死,接受果报。若修习正见之行,就会得到安



乐的果报;若修邪见业行的人,他就会受大苦恼的果报;因为修善业的因缘,报得大自在;得大自在以后,众生都欢喜来亲近; 又能为众生宣说因果之理,教化众生都修善因;由于众生都修善业因缘之故,都能得大自在的果报。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因为修善业因缘故,才得到享受安乐的果报。这是修因证果的因果定律, 并不是年、宿所能主宰决定的。”
包括看相、算命,好像命里注定如何。所谓命里注定的东西,就是你过去造的因,在今生这个身体上存留有信息。看相、算命通过出生年、月、日、时,通过你的身体信息状况,推算出来你该受的果报而已。如果好好修行,命运完全可以改变,命运完全操纵在自己手上。所以佛教徒,没必要去算命。因为已经知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过去已经造下的因,今生要接受果报, 我就安然的接受就行了。只要把握住现在,好好的止恶行善修行,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
壬2、举例以明分二
癸1、阿阇世王为例 癸2、郁头兰弗为例今初:阿阇世王为例
经文:“善男子,阿阇世王、提婆达多,皆由造恶业因缘故, 堕于地狱,非因年、宿,得是报也。”
释:上面佛从理论上阐明了业行果报,不是年、宿的真理之后,接着举例作以证明。佛在这里举了两个例子,都用世间的真实事例。一例是阿阇世王和提婆达多的公案:阿阇世王受提婆达多的蒙骗,杀父夺王位;提婆达多依靠阿阇世王,恶心杀佛,欲



夺佛位。提婆达多是佛的一个堂兄,他随佛出家修行,急于求神通。后来学了一点小神通,他就去蒙骗阿阇世王。对阿阇世王说: 你杀父亲,夺了王位你做新王。我杀了佛,我作新佛。咱们共同管理这个国家。阿阇世听从提婆达多教唆。把他父亲频婆娑罗王就囚禁在牢房里,忧困而死,阿阇世王犯下了杀父的逆罪。这提婆达多开始就想办法害佛,把大象灌醉,让醉象去踩佛,佛驯服了醉象,使他的目的未遂;后来看佛从山下过,在山上推下大石砸佛。被护法神将大石打碎,一个小石头块砸在佛的脚上出了血, 他就犯了出佛身血的逆罪。他要另立僧团搞分裂,被目犍连和舍利弗两个佛的大弟子,把受蒙骗的出家僧人教导过来,又回到佛跟前,破了他的阴谋,使其亦未得逞。提婆达多犯了出佛身血和破转法轮僧两条逆罪,造下了恶业。这二人都因为这些恶业,而堕入地狱去受苦。这是真实的因果事实,并不是因年、宿让他们才有此报。
癸2、郁头兰弗为例
经文:“郁头兰弗,邪见因缘,未来当堕大地狱中。”
释:这是第二例,郁头兰弗一念邪见因缘,佛记他未来当堕大地狱中。郁头兰佛现在无色界天,享受无色定之快乐。但是佛已经预记他将来要堕在大地狱中。因为这个人在因地修习禅定的时候,先于树林中打坐,小鸟在树林里飞来飞去的影响他;他又离开树林,移到水边打坐。鱼从水里跳出来又落下去,又影响他也不能入定。这时候他心里起了一念嗔恨心,暗暗发了一个恶誓: “我要变一条飞狸,上天吃鸟,下水捉鱼”这就是:一念嗔心起,



百万障门开。后来由于他修禅定有功夫,现在已生在三界最上层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享受那种深妙的禅定之乐,寿八万大劫。但是佛眼观郁头兰弗,现在他虽然在无色界天享受这种快乐。但是由于他这一念嗔恶之愿,八万大劫以后,他会堕入畜生道,变成一条飞狸,上树捉鸟,下水吃鱼,由此而更造下杀业,最终会堕入地狱受大苦恼。佛把这一切因缘已经观透了,都是他当时这一念嗔恶因缘导致的,并非是年、宿所能主宰。事情都有它的前因后果,绝不是什么时运和宿命注定的。
辛5、善法欲为解脱的根本分二
壬1、能得解脱果 壬2、能受三归得解脱今初:能得解脱果
经文:“善男子,一切善法,欲为根本。是欲因缘,得三菩提,及解脱果,入出家法,破大恶业,及诸有业,能受持戒, 亲近诸佛,能一切舍,施于乞者,能作定性,坏恶果报,灭大恶罪,得决定聚,离于三障,善能修集,坏烦恼道。”
解词:1、定性——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之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又具有二种或三种种子之众生,称为不定种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仅具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称为无种性。三种定性加不定种性、无种性,合为五性。
2、得决定聚——即菩萨依修六波罗蜜之力量,所获得之六种功德,叫六决定。



3、三障烦恼——指障碍圣道及其前加行善根之烦恼障、业障和异熟障:
①烦恼障:本性炽燃,具足贪、嗔、痴三烦恼,致难生厌离, 难教诲、难开悟,难得免离,难得解脱,此亦即指恒起之烦恼。
②业障:即五无间业,乃由身、口、意所造作之不善业。障碍修行圣道故名业障。
③异熟障:又名报障。以烦恼业为因,所招感之三恶趣等果报。
释:明白了一切都是业行果报的道理以后,就不会被邪法所蒙蔽。佛接着就讲修解脱道。佛告善生:“一切善法,欲望是其根本。要有修善的这种欲望,强烈的善法欲,可使众生积极修善。有这种善法欲的因缘,就可以精进修道;以精进修道故,可以得到声闻、缘觉、佛三种菩提;以及证到解脱果。具体作法是走出家修行之路,能破除无始劫来所造的大恶业,能断除种种有漏的烦恼业,就是能消除业障;能受持佛的禁戒,能亲近诸佛;能作到放舍一切内外之财,而欢喜的施于乞者,就是能乐行布施;能作定性, 就是能成就声闻定性、缘觉定性或者菩萨定性;能消除过去造恶所应受的恶果报。能消灭大的恶罪过,就是能消除恶报;能得决定聚,就是能获得六决定功德;能远离三障烦恼,能修集一切善法, 彻底毁坏烦恼业道,而成就解脱。”所以说真正的修行,要从相信因果开始。众生轮转六道是造六道的因,才会在六道里面轮转; 众生修行是修出离之善因,修解脱之因,也才能得解脱的果报。故升、沉都是因果的显现。



壬2、能受三归得解脱
经文:“是欲因缘,能受三归;因三归已,即能受戒;既受戒已,行见修道过于声闻。 若有畏于狮子、虎、狼、恶兽等类, 归依于佛,尚得解脱,况发善心,求出世者,不得解脱。阿那邠坻,教告家内,在胎之子,悉受归依,是胎中子,实不成就。何以故?是法要当口自宣说,虽不成就,亦能护之。”
释:由于这强烈的善法欲之因缘,才能够至心的求受三归;因三归以后就能受佛的禁戒;既受了戒,修行“见道”和“修道”都已超过声闻,这都是三归之力。还有如果有人怖畏狮子、虎狼这类恶兽,以是因缘,归依于佛,也能得到解脱。虽然发心不是为解脱而归依,是怕恶兽而归依。这样的归依都能解脱,何况以善法欲,以出离心而发心归依者,怎么能不得到解脱呢?说明归依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又比如给孤独长者,在家里告诉家人,给怀孕的胎儿作三归依。而这位胎儿实际是不得三归依的,为什么不得呢?因为受三归依要亲口自己宣说,所以不得。虽然这个胎儿不成就三归,但是也能得到三宝的护佑。何况至心归依,一定能得到解脱。这一段说明我们一定要有善法欲,以善法欲而归依、受戒、学修,最后一定能得到解脱之果。
辛6、再辨自在天造物的种种邪说分三
壬1、破自在天造物,称佛为魔的邪说壬2、破异天主同为造物之邪说
壬3、破“解脱”之邪说义
今初:破自在天造物,称佛为魔的邪说分二



癸1、邪说 癸2、正破今初:邪说
经文:“善男子,诸外道说:一切世间,皆是自在天之所作。亦复说言:未来之世,过百劫已,当有幻出。所言幻者,即是佛也。”
释:佛接着再破外道的种种邪说,其一就是诸外道说:“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是自在天所创造。”又说:“在未来世过一百劫之后将有幻魔出世。”他们所说的幻魔,指的就是佛。
癸2、正破
经文:“若自在天能作佛者,是佛云何能破归依自在天义? 若自在天不能作佛,云何说言:一切皆是自在天作?”
释:这还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之法。根据外道的理论:世间一切万物皆自在天之所作,而且百劫以后被称作“幻”的佛出世。那么被称作“幻”的这个“佛”应该也是自在天的杰作了。如果自在天能作佛的话,那他所创造出来的“佛”怎么能破斥归依“自在天”这种邪见呢?自己造出来让批驳自己的造物理论吗?
如果说“佛”不是自在天所作,所以他才破归依自在天义。那么既然自在天不能作佛,为什么还说世间的一切,包括佛在内都是自在天所作的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是破斥自在天创造万物之邪说。
壬2、破异天主同为造物之邪说分二癸1、邪说 癸2、正破
今初:邪说



经文:“外道复说:大梵天王、大自在天、毗纽天主,悉皆是一。复说:生处,各各别异,自在天者,名自在天、名常、名主、名有、名曰律陀、名曰尸婆。是一一名,各有异事,亦求解脱, 亦即解脱。”
释:外道又说:“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和色界第十八层天的大自在天王,和遍净天的毗纽天主,这三者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是一,不是三。”外道又说:“他们的生处各不相同,虽然生的地方都不相同,但从作为能创造万物的“生因”这一点来说,却是相同的。所谓自在天者,除名叫“自在天”外,还名为“常”, 就是常住不变之意;又名为“主”,就是主宰之义;又名为“有”, 有造作之意;名曰律陀,名曰尸婆,(此二者译义不明)这一一的名称,各有不同之事,但都是为求解脱或者即得解脱。他们虽然亦求解脱,亦即解脱。”但他们所谓解脱的内涵,和佛所说的解脱的内涵大相径庭。
癸2、正破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自在天能生众生,造作诸有, 作善恶业,及业果报,作贪、嗔、痴,系缚众生。”
释:是义不然。佛不同意他们这种论点。为什么不同意自在天创造万物的观点呢?如果说自在天能生出众生,能创造出一切万物。那他为什么让他自己所造的众生,去作善恶业,而又受苦、乐的果报呢?为什么又造出贪、嗔、痴种种烦恼,而又将自己所造的众生束缚住呢?所以说自在天创造万物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壬3、破“解脱”之邪说义分三
癸1、邪说 癸2、正破 癸3、正说今初:邪说
经文:“复言:众生得解脱时,悉入身中,是故解脱是无常法。”
释:这是外道对解脱的邪说。自在天外道认为:三界中一切有命与无命之物,就是说一切情非情物,皆由自在天而生。他们对自在天身的解释是:虚空是其头,地是其身,水是其尿,山是其粪,一切众生是其身中虫。风是其命,火是其暖,罪福是其业。一切生灭、涅槃皆是自在天。所以,众生得解脱时,都进入自在天身中。以是之故,解脱也就是一种无常之法。
癸2、正破分三
子1、举例直破 子2、破三种天不一子3、正破解脱是无常
今初:举例直破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无常者,云何得名为解脱也? 如婆罗门子,还得寿命。是故不得名自在天。”
释:是义不然。说解脱是无常法是不正确的。何以故?既然解脱是无常者,无常之法怎么能名为解脱呢?有无常就不是解脱。例如 婆罗门子他们都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清净行的,但是他们所得的还是有生死无常的寿命,不能获得真正自在的法身。是故不得名自在天。所以,说解脱是无常法,纯粹是错误的。
子2、破三种天不一



经文:“是三种天,亦不得一。何以故?阿周那人,毗纽大天为作解脱,以是义故,亦不得一。”
释:前面提到外道说大梵天王、大自在天和毗纽天主悉皆都是一,他们都能创造万物,都能作众生万物之“生因”。但是这三种天也是不一样的。既然“生因”相同,那“解脱”也应该相同。为什么不同呢?比如阿周那人信奉的是毗纽天主,那个地方的人都以毗纽大天为解脱。以是义故,这三种天也不能说是一。
子3、正破解脱是无常
经文:“若言解脱,是无常者,当知即幻,非佛名幻。”
释:根据以上的理论,如果说解脱是无常的话,那才是真正虚幻不实之词。说这话的人,才是真正的魔幻,并非佛名为幻。前面说百劫后将有幻出,称佛为魔幻。这个说法正好颠倒了。
癸3、正说分四
子1、正说解脱义 子2、举邪说解脱义子3、明修道得解脱 子4、总结
今初:正说解脱义
经文:“若能了了正见真我,是名解脱。”
释:真正的解脱是什么呢?如果能明明了了正见真我,就是涅槃四德里面的常、乐、我、净之真我。这才名为真正的解脱。这才是真正的自在法身。
子2、举邪说解脱义
经文:“复有说言:见微尘者,是名解脱。复有说言:见性异、我异,是名解脱。”



释:又有外道认为:见到微尘的是名解脱。就是修行见到微细的尘境,他们认为是一种解脱;还有外道认为:所见到的“性”, 和能见此性的“我”都超乎常人,这就名为解脱。就是修行还是在我和我所上面打转,自以为是一种解脱。他们都是在某种境界上,认为就是解脱。这些都是不对的,是一种邪知见。就是修行到超乎常人一点点,他们都认为是解脱了,实际还差的很远。
子3、明修道得解脱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若能修道,见四真谛,是人乃得见性、见我。若人能受三归依者,是人乃能真见四谛。”
释:以上是外道所说的所谓的解脱。佛不认同他们的观点。何以故?因为真正的解脱,是要经过修道而证悟。如果能精进修道,证见苦、集、灭、道四真谛。从理论上只是知道,没有证道不算解脱。真正的证到四真谛。就是知苦:认为人生是幸福的,贪图五欲的享乐,就是不知苦。首先要知道世间之苦。断集:知苦以后再开始找苦的根源,原来是过去集聚造作的恶业为因,才有此苦果,这就是集因。断了集因才能离苦。所以知苦之后就要断集因。慕灭:当集因断了以后就得到永远寂灭无苦的快乐。就要向往这种寂灭的快乐。修道:有希求寂灭快乐的强烈欲望,为了断除苦的集因,就要精进的修道,通过修道,才能证见四真谛理。当证见四谛真理以后,此人才得见“本性”,这叫见性。才能见“真我”,这个真我就是自在法身,这个法身不受一切烦恼束缚, 这才叫解脱。但要这样修道见四真谛理,就必须从三归依开始。所以若人能以至诚心归依三宝,依教修行,此人才能真正见到“四



谛”,最终也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这是一个从因到果修道的全过程。并非外道说的那种解脱。
子4、总结
经文:“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
释:经过以上破邪显正,佛最后总结说明三归依的重要性。此三归依是一切无量善法的根本。你不论要求人天的快乐也好;要求小乘的声、缘解脱也好;要修大乘菩萨行也好;乃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都是以三归依为根本的。所以要想得到解脱, 就必须归依三宝。有些人说:“我不归依,照样学佛修行。”你连归依的信心都没有,怎能学佛修行呢?这样的学佛就是一种爱好,爱好不等于解脱。因此学佛修行最根本的要三归依。要想成就解脱必须从三归依开始。而且要至诚心的归依三宝,因为归依三宝是世出世间一切善法的根本。
己6、结在家难行
经文:“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净三归依,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 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最后总结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菩萨,二者、出家菩萨,出家菩萨要净三归不太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 因为在家之人有许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总结:学佛修行从三归依开始,所以必须对三归依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才能至心净修三归依,为学佛修行打下良



好的基础,这一品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一、三归依:就是归依佛、法、僧三宝。佛者,就是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之人;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之法; 僧者,是禀受破烦恼因,求得正解脱之人。都是让众生破烦恼、得解脱、离苦得乐。故称为宝。
二、三归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而且是一切善法乃至无上菩提的根本。佛弟子必须归依三宝。
三、佛、法、僧三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归依的次第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四、要明白佛灭度后,和佛在世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等无差别。
五、要明白三归依的得与失: 1、得三归之相:无论男女,能三说三归依者,均得三归。
2、不得三归之相:在世间造作种种杂业,为受乐而修善,如市易法,心不怜愍众生,是人不得三归。
3、失三归之相:有两种①造作痴业,受外道法,受自在天语,则失三归。②至心相信外道诸神能救一切怖畏,而礼拜外道,失三归依。
4、不失三归依之相:有四种:①若人质直,心无悭贪,常修惭愧,少欲知足,不久得寂静身。②为护舍宅、身命、祠祀诸神,不失三归。③闻诸天见佛功德殊胜,以欢喜心而礼拜供养诸天,不失三归。④虽然礼拜诸天,犹如礼敬世间王及有德之人, 不失三归。



六、在破邪崇正方面要明白几个问题:
1、认清外道的“自在天创造万物”的错谬邪见;明白佛教的“修因得果”的因果正见。
2、认清外道“修苦行能了苦”的错谬邪行;明白佛教的“造作善恶业得苦乐果报”的正行。
3、认清外道的“年、宿是自在天主宰”的宿命论邪见;明白佛教的“修善消灾,命运自控”的业果正见。
4、要明白强烈的善法欲是三归依的根本。
5、认清外道“称佛为幻”而说“解脱是无常法”的邪见;明白佛教的“说解脱是无常法,才是真正的魔幻,非佛名幻”。
6、认清外道的“见微尘、性异、我异为解脱”的邪说;明白佛教的“从三归开始,修行见四真谛,为真正的解脱”之正见。
通过学习比较自己就有分辨能力了,分清正邪才会有正知见。学佛才会路子正、方向明。学了以后对三归依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才能重视起来修三归依。不要迷信的学佛,不管修哪一个法都要明理,明理以后才能修进去。
要胸有成竹的去修行,不要人云亦云的修行。比如说要修净土法门,必须明白净土法门的这些道理,明白道理以后,才能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明白道理的话念佛就会没信心。就会形成“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越学越远,这就是空中楼阁的学佛方法。当你刚开始以平常的心,一步一步扎下根。从归依、受戒、持戒;从生活当中一步一步走上去,都会成功的。在学的这个层面上,一定要广学多闻;在修的层面上,要一



门深入,精进不退。要学以致用才行。比如说我们学《优婆塞戒经》,好像这本《优婆塞戒经》与修净土法门没有关系。净土法门叫人念佛求生净土,这里让发愿来生还在世间行菩萨道。要知道往生净土的目的,还是要回入娑婆行菩萨道度众生,二者是同愿同行,不相违背。而且要往生极乐世界最主要是要有解脱分法。只有能深观生死过罪,深见涅槃功德,才能具足解脱分法。用到净土法门上你就会厌离娑婆世界。因为娑婆世界是个生死无常的世界,你见到生死过患,就会厌离娑婆;因为你深见涅槃功德, 就会欣往极乐,因为极乐净土就是通向涅槃的境界。学习《优婆塞戒经》也就是修行净土法门的基础,基础学不好不行。
再一个行菩萨道六重二十八轻戒。念佛人也在世间生活,也天天要待人接物。念佛你就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面,不和人见面。这部经里面佛把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清楚的教给我们,而让我们在生活当中怎样用佛法去待人接物,怎样正确去发心。如果把这部经学好,有了坚实的基础,在此之上无论修什么法门,都会事半功倍,容易上进。如果没有这个作基础,修什么法门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学这部经一定要好好的学,还要不断的多学几遍,落实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后面佛会详细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从经文的字里行间就可以看到佛的慈悲用心。所以开始把三归依一定要搞清楚,每天修习具足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24 小时让佛法占据我们的念头,时时正念现前。如果失念以后,就容易落在世俗知见之上,就容易说错话、做错事而造业。



吾人身心之阵地,善法不去占领,恶法必然会去占领。恶法居之,则令身心污染毁坏;善法居之,则令身心明净光洁。染污则是垃圾中之弃物;明净则为高雅利人之宝藏。故念念中提炼佛法僧之三宝藏,是学佛人一生最大最要紧之事业,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生命亦弗如。所以学佛要有信心,要站稳自己的脚跟。在最困难的情况下要站稳脚跟,不沮丧、不自卑、不退缩,要看到三宝的光明;在最得意的时候也要站稳脚跟,不自傲、不自赞、不忘性,要认清自己还是一个凡夫,在这无常的世间一切都会过去。要有一种平常心,要有坚定不退的信心,这样修学佛法,今生绝对会成就。
只要好好修行不断积功累德,你今生的吉祥、幸福、安乐会不求自得。因为在你修善法的时候,就是在给自己增福报,你家里自然而然会好起来。今生不顺,别怨三宝不加被,怪自己信心不充足;没有真正修进去,所以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我敢保险从现在开始真正下功夫,至诚恭敬的修进去,如法的精进修行, 要不了一个月你的命运就会改变。关键还是信心不够,恭敬心不够,我执我见太严重。所以学佛基础打不好修什么法门都只是表相而已。不是佛法不灵,是自己的心不诚,观念没有改变故。






八戒斋品第二十一

戊2、八戒斋分三
己1、问答三归斋戒果报 己2、广答 己3、结胜今初:问答三归斋戒果报分二
庚1、善生问 庚2、佛总答今初:善生问
经文:善生言:“世尊,若有人能受三归斋戒,是人当得何等果报?”
释:善生启问佛陀:“世尊,如果有人受了三归、又受了斋戒的话,此人能得什么样的果报呢?就是三归和八关斋戒所得的果报。佛就善生的提问,回答斋戒之功德,具体内容没有详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斋戒?为什么要受斋戒?如何受斋戒?
庚2、佛总答
经文:“善男子,若人能受三归依(斋)者,当知是人所得福报不可穷尽。”
释:佛告善生:如果人能受三归斋戒的,此人所得福德果报是不可穷尽的。(经里面三归依的“依”字,应该是“斋”比较合乎文义。)
关于斋戒的内容:
一、斋戒之名:斋戒,又名八戒斋,也叫八关斋戒、八支斋法,八戒等。



二、八关斋戒之相:
八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 5、不饮酒,6、不著花鬘璎珞、不香油涂身,7、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
一斋是:不非时食。这前八种是戒,能关闭杀、盗、淫、妄、酒等八种罪恶,使之不犯。不非时食名斋体。斋者齐也,谓齐日中不食为斋体,以八戒助成清净斋体,共相支持,故名八关斋戒。
一般人所认为的持斋,不吃肉好像就是持斋。真正的斋就是过日中不食为“斋”,和吃肉没有关系。日中一过到第二天早上明相出之前,这一段时间不吃东西叫持斋,这样修念佛叫持斋念佛。
三、为何佛要设置八戒斋?
此八关斋戒,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慈悲在家之人,为在家人制出家法,何以故?因为在家人多恶因缘缠绕,不能亲身行持出家修道。但要免生死轮回,越苦海、登彼岸,非般若慈航不能渡。是故如来,设斯方便,使在家佛弟子在百忙中,受持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修出世净行。因为三归斋戒是万善之基石,欲免生死轮回,求证菩提必须禀受八支净戒。以此功德,顿超三界,直趣菩提。此戒善因虽然只有一日一夜,但其果报自此无穷,故功超人天,德齐佛位。是佛戒当中非常殊胜的一种戒法, 人人随时可以秉受。
故佛告诉善生:“如果有人能受三归斋戒者,当知此人所得福报不可穷尽”



己2、广答分三
庚1、说四喻显德 庚2、正受八戒斋庚3、明此时受殊胜
今初:说四喻显德分四
辛1、迦陵伽国之宾伽罗宝喻辛2、毗提呵国之半陆迦宝喻辛3、波罗奈国之蠰佉宝喻
辛4、乾陀罗国之伊罗钵多宝喻今初:迦陵伽国之宾伽罗宝喻
经文:“善男子,迦陵伽国,有七宝藏,名宾伽罗,其国人民,大小,男女,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
释:接着佛用四个比喻,来说明受三归斋戒的殊胜果报。第一个比喻是:有一个国家叫迦陵伽国,此国有七宝藏,此宝名为宾伽罗。倾全国人民之力,无论男女老幼。于七日中,甚至七月、甚至用七年时间。常用车拉,或象、或马、或骆驼、或驴子等驮, 不停的担负持去。但是此宝犹取之不尽。假若有人能用至诚心受三归依,受八关斋戒,这人受三归斋的功德果报,比这个国家的宾伽罗宝所有的宝藏还要超胜。
辛2、毗提呵国之半陆迦宝喻
经文:“善男子,毗提呵国,有七宝藏,名半陆迦,其国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



驼、驴,担负持去,犹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皈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
有一个国家叫毗提呵国,这个国家也有七宝藏,叫半陆迦, 同样倾全国之力,男女老幼用七日、七月、甚至七年的时间,以你所有的运输工具,车乘、象、马、驼、驴不停的运载,这么长时间不停运载,此宝也是取之不尽。若有人能至心受三归斋,这个功德果报,也超胜这半陆伽宝所有宝物。
辛3、波罗奈国之蠰佉宝喻
经文:“善男子,波罗奈国,有七宝藏,名曰囊(nang) 佉, 其国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 象、马、驼、驴,担负持去,亦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出胜彼藏所有宝物。”
第三个比喻,在波罗奈国,也有七宝藏,此宝名曰囊佉。也是倾全国男女老幼之力,以七日、乃至七年时间,用车拉、象载、马驮、骆驼担、驴子负,此宝还是运之不尽。若有人能至心受持三归斋,此人所得的殊胜功德果报,比这个囊佉宝还要超胜的多。
辛4、乾陀罗国之伊罗钵多宝喻
经文:“善男子,乾陀罗国,有七宝藏,名伊罗钵多,其国人民,男女、大小,于七日中,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持去,亦不能尽。若有至心受三归斋,是人所得功德果报,胜出彼藏所有宝物。”
第四个比喻,有个国家叫乾陀罗国。此国有七宝藏,名伊罗



钵多,也是倾全国男女老幼之力,用七日乃至七年时间,以车载,象、马、驼、驴驮负持运,亦不能尽。若有人能至心受三归斋,其殊胜的功德果报,比无尽的伊罗钵多宝还要超胜。
用这四种譬喻来说明受持三归斋殊胜功德,超胜无尽的七宝藏。
庚2、正受八戒斋分三
辛1、具斋时间 辛2、当从人受三归清净斋法辛3、斋戒清净
今初:具斋时间
经文:“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
释:前面通过四种比喻,说明八戒斋的殊胜功德。接下来佛讲正受八关斋戒的具体方法。佛告善生:“如果有人从他人那里三受三归,三受八戒。”就是要从住持僧宝那里受归戒。在一位出家师父前长跪、合掌,随师之语三说三归依,即是受三归依, 再三说三结,示法之所归。这样三归三结即名受三归斋,“即名得具一日一夜的优婆塞清净斋戒。到第二天明相出时,这个戒体自动失去。”因为你发愿受的是一日一夜,所以时间一到,戒体即失。下次要受的话,必须重新再受。
辛2、当从人受三归清净斋法
经文:“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
释:这里佛主要强调,受八关斋戒不得在佛像跟前自誓受戒。



应当从受戒师跟前受,因为这样可以生起至重心。由于从人受戒生至重心,所以他这种受戒方式,按照一定的仪轨:就是根本清净。即授戒师本身有清净戒体为根本;所以从他受戒可以得到根本清净的戒体;庄严清净。就是在佛像前,供养香花、灯烛,跪拜、问讯、忏悔,受归、发愿回向,一系列仪规就是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即眼观佛像,心缘戒相,无有妄想杂念,就是觉观清净; 念心清净。就是具足正念菩提心,心缘一切众生,叫念心清净; 求报清净。就是为成佛道而受戒,为度众生而受戒,为求无上菩提而受戒,这就是求报清净。这样根本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从外相到内心,从戒师到自身,全部都是清净相。这样受戒得到的戒体,叫做三归清净斋法。这是从受戒方面的要求。
有些也提倡在佛像边自誓受八关斋戒,不知出处。但以《优婆塞戒经》必须从人受,不得于佛像边受。
辛3、斋戒清净分三
壬1、能灭一切罪 壬2、明如法受戒壬3、几种戒斋清净相
今初:能灭一切罪
经文:“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 余一切罪,悉皆消灭。”
释:佛告善生言:“如果能依照上面所说,如法如律的受清静三归,受八关斋戒。这个受戒的功德,可以消除五逆重罪。重罪尚能消除,其他的一切大小罪过,全部也可以消除。”这里说明



受八关斋戒可以消除一切罪障。修行就是一个集资净障的过程。集资是给自己积攒福德智慧资粮,就是多行善事;净障就是忏悔自己过去作的业障,再不造新秧。所以受八关斋戒可以消除一切的罪障。这要做到全部清净,如法如律,才可以起到净除一切罪障的功效。
壬2、明如法受戒
经文:“如是戒者,不得一时、二人并受,何以故?若一时中,二人并受,何因缘故一人毁犯?一人坚持?是戒力故,后世生时,不能造恶,受已作罪,复不永失。”
释:在受三归斋戒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这些事项:不能在同时两个人一次受,这里要求很严格。为什么这样要求呢?因为在受戒的时候,要作到觉观清净、念心清净,如果二人以上同时受三归斋,会混杂不清,不能清净觉观。一人受戒比较专心,如果二人以上同受,为什么会有一个人毁犯,一个人持戒,这种现象出现呢?就是受戒不清净所造成的。所以要求一人独受。若能如法清净受戒,以戒力的因缘故,在后世中生时你不会去造恶业,你会自然而然的持戒。反之如果受了以后造作罪业,若犯戒的话, 其果报也是永远不会失去,待缘必受。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一日一夜受戒的戒体存在的时段内, 如果造作罪业或犯戒,其所作之罪,受苦之果报不会消失。
二是如果能清净守持斋戒一日一夜,第二天明相出时戒体即失。以后所造罪业,其所作之罪报,也是不会消失。但是清净持守八戒斋一日一夜的功德,却不因为以后造罪而受影响。这一日



一夜持斋戒功德,也是永不消失的。会使在后世生时,由于戒力功德故,不会去造恶,也就能清净守持佛戒了。
为什么有些人受戒以后能清净持戒,这与前世受戒有很大的关系。前世持戒的功德等流下来,今生自然会清净持戒。还是前世受戒的功德力,对后世的一种影响。所以今生受戒持戒,不但能断了前世毁犯之根,而且为后世种下了清静持戒之因。这就是解脱道中的生生增上。
壬3、几种戒斋清净相分三
癸1、不得杀罪之相 癸2、得不得斋之相癸3、清净受斋之相
今初:不得杀罪之相
经文:“若先遣信,欲刑戮人,信迟未至,其人寻后发心受斋,当受斋时,信至即杀。虽后一时,以戒力故,不得杀罪。”
释:这是受戒不犯杀生罪的例子。譬如一个有权力的人,他用书信派遣他人去执行一个死刑犯,这是教他杀,自己犯杀生罪的。但当这个书信命令未到达之前,这位遣信之人,却发心受八戒斋。当他受斋之时,书信到达对犯人执行了死刑。但这是他受斋前发的命令,而受斋后执行,应该是构成了教他杀之杀生罪。但由于受斋戒的戒律因缘故,此人不犯杀生罪。因为受斋之时没有遣信,虽是有他遣信杀生之事实。但因他受斋戒之力,不得杀罪。如果受斋之后再遣信执行,那就是犯戒,得杀生罪了。
癸2、得不得斋之相
经文:“若诸贵人,常敕作恶,若欲受斋,先当敕语,遮先



诸恶,乃得成就。若先不遮,辄便受斋者,不名得斋。”
释:这是虽受斋而不得斋的例子。若有一些权贵之人,他平时经常教敕下人多作恶事,称霸一方。但这位有权贵之人,却要发心受三归斋。他应该在未受斋前教敕他的下人,停止以前所作种种恶事,遮不令作,然后再去受斋。这样做斋戒才能成就。如果不敕令下人停止作恶,自己就随便去受。那就成了:自己受斋, 他的下人在作恶害人。这都是他平时教敕而成,所以他不遮止恶事而受斋,这样的情况下,他虽然受斋,但不名得斋。他是不得斋戒之体的,受斋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当然也就得不到戒斋功德了。
癸3、清净受斋之相
经文:“欲受斋者,先当宣令所属国境:我欲受斋,凡是斋日,悉断诸恶、罚戮之事 。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
释:这里讲的是清净受斋之相,佛用国王做例子。如果一个国王要打算受斋的时候,首先应当提前通告全国所有人民,要受斋之事。在国王受斋之日,全国断除一切恶事,停止一切惩罚、杀戮之事,斋日大敕天下,全国在斋日的时候禁止杀生。这样国王再受斋戒为全国人民祈福。如果能这样清净受持八关斋戒者, 这位国王能得到无量的果报,直至成就佛果的无上大乐。
庚3、明此时受殊胜分二
辛1、明此时受胜 辛2、明易作而获无量果今初:明此时受胜分二



壬1、明受殊胜 壬2、劝持受今初:明受殊胜
经文:“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 我时众生,具五浊故。”
释:佛在这里讲现时受八关斋戒的殊胜。佛说:“在下一尊佛弥勒佛出世之时,那时以百年时间受持斋戒,不如我释迦佛世时受持一日一夜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在弥勒佛出世时,当时人的平均寿命八万岁,人们福报大、寿命长,世界众生都是大安乐、大自在,没有五浊现象。所以在这种殊妙的环境下容易受斋。而现在世界是五浊恶世故。”释迦佛发愿专门教化五浊恶世众生,所以人们很难受持斋戒。若有人能在这五浊恶世当中受持一日一夜清净斋戒,其功德胜过在弥勒佛时百年受斋的功德。通过比较,说明现在清净受斋的难能可贵。
壬2、劝持受
经文:“是故我为鹿子母说:‘善女,若娑罗树,能受八斋, 是亦得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
释:正因为在五浊世受斋的殊胜。佛曾经告诉一位叫作鹿子母的优婆夷说:“善女人啊,如果一个无情之木‘娑罗树’,能受八关斋戒的话,也能得到人天的快乐至无上乐的果报。”何况一个有情识的人,只要能至心受持八关斋戒,绝对都有无量的功德。
辛2、明易作而获无量果分二
壬1、八戒斋能庄严无上菩提 壬2、明易作而功胜今初:八戒斋能庄严无上菩提



经文:“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释:一个菩萨所作一切功德,不求人天之乐,不求回报,一
切无所求。唯求无上菩提之果,以成佛度众生为其要务。而此八戒斋,时间虽是一日一夜,但功超人天,德齐佛位。好像摩尼宝珠一样,体虽小但能出生种种乐具。故佛告诉善生:“这八关斋戒就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有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壬2、明易作而功胜
经文:“如是斋者,既是易作,而能获得无量功德。若有易作而不作者,是名放逸。”
释:这样的八戒斋,人人都容易作到,而且还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像这样易作而功德大的便宜事。如果还不作的话,这才叫真正的放逸。也就是懒惰至极了。五戒是终身受,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这八关斋戒时间仅仅一日一夜。易作而功德大,何乐而不为呢?
己3、结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教众生持八戒斋, 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教他清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最后赞叹说:“出家、在家二种菩萨当中,出家菩萨教众生修持八戒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教他清净八戒斋比较难。何以故?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总结:这一品主要讲八关斋戒的重要性,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



一、佛用四国宝之比喻,来说明八关斋戒的果报不可穷尽的殊胜处。
二、要持斋清净。从受戒开始,作到要从人去受戒,不能在佛像前自誓受。而且受时一个人单独受,不能二人或多人一同受。作到五种清净:就是根本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
三、达官贵人、国王要受八关斋戒,应注意的几件事:受斋之日要提前敕令,免除一切恶事,做到清净持斋。如果不敕令下人免除恶事,斋戒是不成就的。
要明白在释迦佛教化国内,持斋一日一夜的功德殊胜无比, 超过弥勒佛世持斋百年。因为在五浊恶世持斋戒是不容易的。




















五戒品第二十二

戊3、五戒分六
己1、问答得归戒 己2、分别戒相 己3、广赞戒德己4、别详戒斋 己5、法非法住 己6、显在家难
今初:问答得归戒分二
庚1、问得不得人 庚2、答得归戒今初:问得不得人
经文:善生言:“世尊,何等之人得三归依?何等之人不得三归?”
释:在受戒前必须要受三归依。三归依有好几种:最初进入佛门的归依叫翻邪三归。原先不明白这些道理,干的都是恶法、邪法。归依以后开始止恶作善走向正法,返邪为正故名翻邪归依。以后每受一戒都要归依,前面的三归斋法叫八戒三归。这里要受五戒也先要三归,叫五戒三归。而五戒的戒体也是从三归这里得的,所以善生在此启问佛陀:“什么人可以得到五戒三归之戒体, 什么人不能得五戒三归之戒体”。得者,是名得戒;不得者,不名得戒。
庚2、答得归戒分二(重点复习21)
辛1、明得归戒人 辛2、观功德受归戒今初:明得归戒人分二
壬1、信心 壬2、行心今初:信心



经文:“善男子,若人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如是之人,则得三归。”
释:学佛主要是信心,得三归也是靠信心。这里佛将得三归的信心,归纳了四个方面:首先要信因、信果。
信因:要坚决相信我现在所造作的一切都是因,最后都会有果报。作善为因,得快乐为果。作恶为因,受苦为果。所以一定要止恶行善;
信果:要知道我今生所经历的、所享受的、所遭遇的无论苦、乐、好、坏、顺、逆,要相信,这是我的果报。我今天能有这个果报,必定是过去造了这些因。今天贫穷受苦,各种逆境现前, 相信绝对是自己过去造的恶业太重,才受此苦。这样深信就不会怨天尤人,能平心而受,会下功夫去止恶;我现在享受幸福生活, 一切顺利,条件优越。要相信这是过去生造的善因,才会享受这些快乐的果报。这样深信,就不会被这暂时的快乐所迷惑,会更积极的去行善。
信谛:谛就是真谛,就是宇宙间的谛实之理。也就是佛开示出的苦、集、灭、道四圣谛之理。要坚决相信,用智慧观察。此世间真正是苦,八苦,三苦,无量诸苦。身心都是苦,没有快乐可言。再观察此苦都是过去有造作的恶因,才感召而来。人道都这么苦,其他三恶道众生更苦。六道轮回的生死苦,都是众生造作的善、恶集因而召感来的。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不再造作集因,就不会感召各种苦乐的果报,就会进入寂灭的永恒快乐。但是要进入永恒快乐,就要经过认真的、依照佛说的正确的方法去



修道。通过修道,才能彻底达到解脱烦恼的寂灭境界。这是宇宙间的真实谛理,要坚决相信,才会下功夫去修道。所以这样明白道理以后,人一生活着就是为了修道解脱,其他都不重要了。这叫信谛。
信有得道:还要相信,有这样修道之因,也就有得道之果。从因果关系可以使我们相信。再是世间有已经成功者,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这些大小乘圣者,他们都是修道成功者。历代的祖师大德他们都是修道成功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们都是彻底成功者。要相信这世间通过修道一定能成功,有成功者作榜样,这样相信就会见贤思齐,而向往修行。世间你干再大的事业,成就的是自己的烦恼业。事业成功了增长骄慢,骄慢是烦恼业;事业有点逆境增长自己的嗔恨心,嗔恨是烦恼业;资产增长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贪心,贪心是烦恼业等等。所以世间这一切都不是大事业。生为一个人,今生最大的事业就是修行解脱道。从人道断除轮回因,这是最大的事业。这要用智慧才能这样观察。
如果从信因知果、信果知因、信四谛不虚、信世间有得道的成功者、信诸佛是过来人。有这样的信心,此人必得三归。以这样的心去受五戒,必得五戒的无作戒体。
壬2、行心
经文:“若人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如是之人,则得三归。优婆塞戒亦复如是。”
释:如果有人能以至诚心,像上面说的那四个方面,信心坚不可摧。从翻邪归依开始,能亲近佛法僧三宝,能依教去亲近善



知识,而且能如法的去接受善知识的教导。具足这样坚定的信心和行为,此人就能得五戒三归,就能得到五戒的无作戒体。不但五戒三归是这样,如果能具足上面的信、行,优婆塞菩萨戒,也是如是受持得无作戒体的。都是从信、行、三归而发得的。
辛2、观功德受归戒分四
壬1、观功德胜 壬2、观无常苦壬3、观恶业报 壬4、必受归戒
今初:观功德胜
经文:“若能观是优婆塞戒,多有无量功德果报,能坏无量蔽恶之法。”
释:要用智慧观察优婆塞戒的功德果报。佛在这里讲了两个无量:一个是优婆塞戒有许多无量的功德果报,这是得果之益。此优婆塞戒能破坏无量的恶法,这是破恶之益。所以要观察思维, 受优婆塞戒的殊胜。一切善法功德以戒而生,一切恶法苦痛以戒而灭。这是总观。
壬2、观无常苦
经文:“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 难得自在;虽得自在;诸法无常。”
释:佛在这里让我们观无常苦。这里通过五种阶位,说明无常苦的道理。佛首先告诉我们,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各类众生所受的苦,也是无量无边的。就我们人道众生来说,要得一个人身,的确是不容易的。佛经里面有盲龟钻浮木之喻,说明人身



很难得;人身虽然难得,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人身;虽然能得到人身,要想诸根具足也是一件难事,没有一定的善根,虽得人身, 难得诸根具足;虽然诸根具足,这是身体上具足人相,但是对三宝、对因果、对善法要生起信心,却是很难的。在我们人类当中,信佛的人太少了,大多是不信佛之人。我们能信佛,说明善根深厚,已经超越了得人身难、具足诸根难、没有信心难,这三难已经跨越。但是学佛之人当中,真正信佛的人又很少。而迷信的人多,求平安,求佛保佑的人多。所以难得信心;在真正信佛的人当中,能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也是很难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大多数人学佛以我执、我见,我喜欢而学佛, 从没有亲近善知识。现在这末法浊恶世间,善知识也是很难遇到的。难遇善知识的原因,是我们自己不具弟子相,有善友我们也不认识。所以一生和善友失之交臂,因为善知识他不说你好,他说的都是你身上的毛病。就像医生一样他给你动刀子你要受疼, 才能治病。所以我们内心的无明大病要彻底根治好,要动一番手术,是很难受的。所以难遇善友;虽然遇到善友,但要修行得自在也是很难的。我执、我见破不了,善友的教诲就听不进去。总认为自己对,总认为自己行,总会去看别人的过错,特别是看善友的过错。这样就不会听善友的教诲。自己在我见当中再亲近善友,这样有其名而无其实,故修行难得自在;虽然依教奉行,精进修行,得到自在,但是这种自在不是永恒的,人的生命是会结束的,因为诸法是无常的。由于无常,即使得到自在,也是不能安宁,最后还是一个苦。所以不得到解脱,无量无边在无常当中



的众生,总的都是苦。虽然突破了前面五种难,最后还是在无常当中不得解脱,所以要观无常苦。只有观无常苦,对解脱才彻底会有信心,才会下功夫去修行。所以佛在这里用次第难得让我们这样观修,这是佛教给我们真正的修行方法。佛让我们从三归开始,发心必须求解脱。前面突破了五道难关,最后修行好不容易得到了一点自在,还被无常搞成一种苦,说明不解脱,终究离不开苦。求人天乐最终还是无常苦,说明这个道理。有人说:“道理讲的都对,我作不到。”你能作到你解脱,作不到你继续受苦。就这个理,谁也将你没办法。这道理佛已经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叫观无常苦。也就是修无常之法。
壬3、观恶业报
经文:“我今若造恶业,因是恶业,获得二世身心恶报,以是因缘,身口意恶,即是我怨。设三恶业,不得恶报,现在之恶, 亦不应造。是三恶业,现在生蔽恶色等,死时生悔。”
释:这是佛让我们观恶业果报,找出真正的怨敌。从现在观起:假若因修善业我得到暂时的自在,但是还免不了无常苦。所以要更上一层楼修解脱法。如果为了现在的快乐,而又造恶业, 以此恶业为因,会获得二世身心受苦的恶报。今生因恶业,会让自己受苦;后世堕落恶道,受更大的苦,地狱之苦是很难忍受的。所以二世受苦。以此观点而论,现在身口意造作恶业,就是自己最大的怨敌。他会让我今生、后世苦不堪言。譬如今天有人骂你一顿,你内心难受。是骂你这个人让你难受呢?还是你内心的嗔恨心让你难受呢?抑或是“有我”的这个心在难受?肯定是你内



心有我,有嗔恨心,这些烦恼种子,你才会难受。骂你那个人仅仅是个外缘而已。那么真正的冤家是谁?就是自己内心那个嗔恨心,如果你用嗔恨心和对方斗,你的身口意就造下了恶业,嗔恨心才是你真正的冤家,不是骂你之人。所以认清这个三业造恶之怨敌,千万不敢让他泛滥。要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不让造恶业,就得用佛的戒律来对治。换一个角度来说,假设说这个身口意三业造恶,没有后世恶报。因为有许多人不相信后世报。就今生而言,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为了作一个合格的人,为了个人的声誉和家庭幸福。我们现在这身口意恶,也不应该去造。还别说因果是真实不虚的,后世肯定会有果报。所以说现在造下三恶业, 今生会让你自己身体受损,或得病、或身体长的蔽恶难看等等, 而且在你临命终的时候,会对自己所作之恶而后悔。所以无论怎么说,身口意三业现在坚决不能造恶,若要造恶的话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无非是烦恼让你一时冲动,而造下恶业。所以要常常正念观察,认清怨敌,控制烦恼,避免冲动,以佛戒律,清净身口意,无论何境界,永不造诸恶。这就是修行。
壬4、必受归戒
经文:“以是因缘,我受三归,及八斋法,远离一切恶不善业。”
释:根据以上正观。观三归戒斋功德殊胜;观无常苦,虽有暂时的乐终归是苦;观恶业果报真实不虚;观现在造恶对今生后世有害无益。以这些因缘,所以我现在要受三归,要受八斋法。远离一切恶法及不善业,也就能远离一切痛苦,也就能得到殊胜



功德,以此心受三归戒,也就能得三归戒之戒体。
己2、分别戒相分三
庚1、两种戒 庚2、两种罪 庚3、劝受义戒今初:两种戒分二
辛1、首明两种戒 辛2、两种戒的优劣今初:首明两种戒
经文:“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者、世戒, 二者、第一义戒。”
佛让用智慧观察。有两种戒,一种是世间的戒,一种是第一义的出世间戒。这一段主要是分别讨论这两种戒相的。
辛2、两种戒的优劣分三
壬1、以坚不坚而比较 壬2、以破恶业作比较壬3、明犯罪轻重
今初:以坚不坚而比较
经文:“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 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 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
释:如果不归依三宝受戒,叫作世戒。世戒是不坚固的。就好像墙上的彩画,外面没有用胶涂一遍,就经不起风雨的冲刷。世戒亦复如是。是故我才要先归依三宝,然后再受戒,这样才是坚固的第一义戒,会有无量的功德。如果你终身受,或者一日一夜受不论时间长短功德都是一样的。终身受的戒就是优婆塞戒; 一日一夜受的戒就是八戒斋法。这都是坚固的第一义戒。



壬2、以破恶业作比较
经文:“夫世戒者,不能破坏先诸恶业。受三归戒, 则能坏之。”
释:以破坏以前所造恶业来说:世戒,不能破除过去所造的恶业;而受三归戒则能破除过去所造一切恶业。你在世间虽然也发心持不杀生、不偷盗等戒,但不能破除你原先所造的恶业。受了佛的三归戒,同样持不杀、不盗等戒,以此持戒功德能破除原先你所造的一切恶业诸障。
壬3、明犯罪轻重
经文:“虽作大罪,亦不失戒。何以故?戒力势故。如有二人同共作罪,一者、受戒,二、不受戒,已受戒者,犯则罪重, 不受戒者,犯则罪轻。何以故? 毁佛语故。”
释:因为三归戒能破坏过去所造一切恶业。即便你在未受戒前,虽然作了大的罪恶,但受戒以后,原先所造大恶,也不会影响戒体。何以故?因戒的力势故,会使你不失戒体,亦能破除你原先所造的一切恶业。但是如果受了戒以后,比如有二人同共都作一样的罪。一个是受了戒的,一个是未受戒的,虽然作的罪是一样,但未受戒的人犯罪则轻,受了戒的人,犯则罪重。你受了戒是明知故犯,因为你受了戒,再犯罪就是毁坏了佛的教诫,你不听佛的话所以罪就重。这里有一个重要概念,好像不受戒犯罪轻,受了戒犯罪重,有些人说那还不如不受戒的好。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道理有以下几种:
一、不受戒和受戒同作一件善事,受戒者功德成倍增长,不



受戒者功德微少。
二、受了佛戒,八识田中就有此金刚种子,即是犯戒,在三恶道受无量的苦,以后此戒的种子还会发芽,修行解脱;不受戒犯罪会越迷越深,永无出期。因为他会无休止的造业,故无出期。
三、受戒的目的是为遮止恶业。不受戒就不能遮止恶业,会不断的造恶。受戒以后他会止恶行善,即使由于烦恼炽盛,身不由己偶有所犯,他还知道忏悔。这样就会减少烦恼势力的增盛, 让戒势力增长,最终会清净持戒的。通过清净的持戒、修行,终会解脱成佛。所以学佛一定要受戒、持戒,而且要常忏悔。犯了戒不要灰心丧气,要精勤的忏悔改过,以后坚决不敢再犯。无论如何,对佛戒要有信心,要重视起来。不要说不受戒犯罪还轻而不受戒,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所以对戒律千万不敢失去信心。
庚2、两种罪分二
辛1、首明两种罪 辛2、两种罪轻重今初:首明两种罪
经文:“罪有二种: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种罪, 复有轻重。”
释:前面讲了二种戒的区别。从犯罪方面来说,也有两种: 一者、是性重。就是作此罪性质是恶性,不论受戒或不受戒,都是要接受果报的。比如说杀生,杀生的性质就是恶法,你不受戒杀生要接受杀生之果报,你受了戒杀生也要接受这个果报,故名性重。不过受了戒还有个犯戒罪,因此罪重。二者、是遮重。遮,就是遮止的意思。就是佛遮止不让作,但此罪本身性质不是



恶性。比如饮酒戒,喝酒不是犯罪,本身不是罪恶。但饮酒以后会失去理智,作出性重之罪。故佛遮止不让饮酒,这叫遮重。这性重和遮重两种罪又各有轻、重的不同。
辛2、两种罪轻重分二
壬1、譬喻 壬2、结论今初:譬喻
经文:“或有人能重罪作轻,轻罪作重。如鸯掘魔,受于世戒,伊罗钵龙,受于义戒; 鸯掘魔罗,破于性重,不得重罪,伊罗钵龙,坏于遮制,而得重罪。”
释:这两种罪有轻重不同,有人犯性重而得罪轻,有人犯遮戒而得罪重。譬如鸯掘魔罗,此云“指鬘”。他受外道邪说之蛊惑, 受的是世戒,认为杀生能解脱。发誓杀百人,每杀一人,截指为鬘,带于身首。后遇佛解救开导,改邪归正,启迷开悟。这是受世戒犯的杀生性重之罪,幸遇佛迷途知返,虽犯性重而罪轻。这叫重罪作轻。
又有伊罗钵龙。伊罗是一树名,此龙前世是一比丘,由于侵损伊罗树叶,以致报受龙身,且头上生伊罗树,故名伊罗钵龙。由于他受的是义戒,他破坏佛的“不坏草木”这一条遮戒,而感得龙身之重罪。这叫轻罪作重。
壬2、结论
经文:“是故有人,重罪作轻,轻罪作重。是故不应以戒同故,得果亦同。”

释:根据以上譬喻。所以说有人犯性重而得罪轻,因为受的



世戒故;有人犯遮戒而得罪重,因为受的是第一义戒故。所以不要以为犯的戒同,所得的果报也就相同,不能一概而论。说明了受了第一义戒和未受第一义戒,犯同样的罪,未受戒者轻,受戒者重的道理。因为毁坏佛语,故遮戒作重。
庚3、劝受义戒分二
辛1、明世戒不净 辛2、应受义戒今初:明世戒不净
经文:“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 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是故不得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
释:从戒相上说,世戒有不杀、不盗,义戒也有不杀、不盗, 乃至不饮酒。外相看似相同,其实质却截然不同。从受戒的程序来说,世戒往往发一个誓就成了,他没有清净持戒的师父,无师无根,故根本不净;发誓之后,没有标准,我执我见,以作戒行, 故受已不净;自发誓愿,就是受戒,没有仪轨,没有场所,故庄严不净;顺其妄想,而发其心,不慎思维,随便发誓,故觉观不净; 无有高洁,深远目标,乱心发誓,唯利是图,故念心不净;善恶相掺,以为戒因,非为解脱,杂因杂果,故果报不净。由于一切都是不清净的,所以不得名为第一义戒,只能说是世戒。
辛2、应受义戒
经文:“是故我当受于义戒。”


释:以上所说世戒种种不足,而在义戒则全部具备。如前一品



“正受八戒斋”里所说,义戒是:根本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还是受于义戒最殊胜。通过观察、比较,想得到解脱,我应当决定受第一义戒。
这一大段通过戒相比较,说明受第一义戒的殊胜之理,和犯戒后罪重之理。揭示了世戒从因到果一切的不净,劝我们应该要受第一义戒。
己3、广赞戒德分五
庚1、论得戒果报 庚2、五大施 庚3、受戒利益庚4、五善法围绕 庚5、离恶了生死
今初:论得戒果报分二
辛1、三善根平等 辛2、得戒果报今初:三善根平等
经文:“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当来后世众生,大福报之时,可以身长八丈,人平均寿命可以满足八万四千岁。这时的人受戒, 和现在五浊恶世众生受戒,这二种时期的人受戒,所得的果报是平等的。为什么呢?因为受戒时,(注6)都要净身口意三业,受戒时这三善根是平等的,所以果报也是平等的。”
辛2、得戒果报
经文:“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



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
释:或者有人说:“可断命处,(注7)有情众生可以被杀,故有情众生为可断命处,如果受戒时心缘于有情众生处,你才能得戒体。因为不杀生、不偷盗等对的都是有情众生,所以在受戒时心缘于有情众生就会得戒体。”佛说这个说法不对。何以故?心量太小。因为所谓的禁戒是对于一切可杀,(有情众生)和不可杀(无情)众生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无作戒体。就是在受戒时心所缘境,在有情和非情的境界中。心缘于整个法界无量无边的情非情物而受戒。由于心缘境无量无边,所以得戒的果报也会无量无边。受戒是心量的作用,受戒的心无量无边,若能清净持戒,其戒功德也会无量无边。这是得上品戒体的心量。
庚2、五大施分二
辛1、五戒即五大施 辛2、五施能得福证果今初:五戒即五大施
经文:“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
释:佛告善生:“在一切布施中,施于众生无怖畏最为第一。所以我说五种大布施就是这五戒。”在这部经上佛直接把五戒说成五种布施。五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
如果受持不杀生戒。你就没有伤害众生的心和行为,众生对你就没有被杀的恐怖。可以离开被杀之怖畏,这就是你给众生施于无怖畏。



如果受持不偷盗戒。你就没有不与而取别人财物的心和行为,众生就不怕他的财物被你拿走,可以使众生离开失去财物的怖畏,这就是你给众生施于无怖畏。
如果受持不邪淫戒。你就没有侵犯他人妻、女之心和行为, 众生对你就没有妻室被夺之恐怖,使众生离开这种怖畏,这就是你给众生施于无怖畏。
如果受持不妄语戒。你就没有欺骗他人的心和行为,众生对你就没有被骗的恐怖,使众生离开受骗的怖畏,这是你给众生施于无怖畏。
如果受持不饮酒戒。你就没有因酗酒闹事的心和行为,众生就没有防你发酒疯的恐怖,使众生远离因酗酒造成伤害的怖畏, 这是你布施于众生无怖畏。
所以佛说五戒是五大布施,这是真实的谛理。如果人人能遵守五戒,社会就安定、和谐,家庭就幸福美满,人人远离恐怖, 所以五戒就是对众生最好的布施。
辛2、五施能得福证果
经文:“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 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佛告诉我们,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开五种怖畏,所以叫五大施。这五种布施是容易修行,人人都能作到的事情。守持五戒,可以得到自在无碍的快乐,还不须要失去财物,而且还能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果报。这就是五戒的殊胜处了。从证果这一方



面来说,离开五戒这五大施,就不能获得初果须陀洹,至二果、三果、四果,乃至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都是不可能的。就是说离开五戒,是不能证果的。更别说想解脱,说明学佛必须要受持五戒。
庚3、受戒利益分二
辛1、得大名称 辛2、喻明定得益今初:得大名称
经文:“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 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
释:佛告善生:如果受戒以后,这人就会受到诸天人的恭敬和守护。就是天道众生尊敬持戒的人,天人就是此人的护法,就是我们说的护法神。他自己持戒清净,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又有诸天恭敬守护,他会得到大名称。不求名而有名。道宣律师是律宗的一代宗师,他住在终南山,作了一部《南山三大部》专门讨论戒律里面的微细行相。他在终南山修行的时候,由于持戒精严, 感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天人按时把天上的饮食送来供养他, 因为天人尊敬拥护持戒者。窥基大师是玄奘法师的大徒弟,也是一位大菩萨。听说道宣律师感召的天人送供,有一天窥基大师专门去拜访道宣律师,他也想尝尝天厨妙供的味道。道宣律师就留他共同用斋,结果天人没来送供,窥基大师走了以后。第二天天人又送供来了,道宣律师就问:“你昨天上午怎么没来?”天人说:“我来了,昨天大菩萨在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金甲神守护,我进不来。”说明窥基大师是大菩萨再来。只要好好持戒,你不求



名而会有名。虽然有时遇到冤家对头,但他内心怨亲平等,坦荡无私,没有一点愁恼。能广结善缘,众生都喜欢来亲附依止他, 这人就是真正的善友。
辛2、喻明定得益
经文:“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
释:阿那邠坻长者,就是给孤独长者。给孤独长者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他的儿子都不信佛。他为了让儿子们去佛那里听法受戒,给七个儿子每人发八千金钱,用物质刺激叫去受戒。儿子们为了得到金钱,都去佛那里听法受戒。他们是以这样的发心而受戒,也会获得无量的功德果报。佛很慎重的告诉善生说:“善男子啊!像这样为了金钱而去受戒,都能得到利益。更何况有至诚心,为了求解脱而受戒,还能不得大利益吗?”所以一定要受戒,一定能得益啊!
庚4、五善法围绕
经文:“善男子,五善法围绕是戒,常得增长,如恒河水。何等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
释:佛告善生:“有五种善法常常围绕是戒,令不断的增长, 犹如恒河水一样常流不断。哪五种善法呢?第一是慈心,慈心不断增长,能拔众生之苦。第二是悲心,悲心不断增长,能施于众



生快乐。第三是喜心,喜心不断增长,能布施众生欢喜。第四是忍心,忍辱心不断增长,能消除众生的嗔恚。第五是信心,信心不断增长,能让众生进入解脱道。这五种善法,是自他二利之根本。如果有人能破除最殷重深厚的邪见,内心没有一丝疑惑,他就会具足正念,成就庄严清净、根本清净之戒体。能永离让人身心劳损、正念旁落的恶觉观。”
庚5、离恶了生死
经文:“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 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
释:佛最后总结说:“如果有人能远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五种恶事,就是能持五戒者,这才叫通过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之恶。如果有人说,离开五戒也能渡脱生死,也能修行解脱,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佛在最后悲心切切的告诉善生:“善男子,如果有人真正发心想度脱生死大海,他就应该至心的受持五戒。”因为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是一切人天善法的根本;也是解脱的根本;更是成佛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至心受持五戒。这说明五戒的重要性,所以修行学佛要从戒律开始,戒律要从五戒开始。佛把这五戒说的特别详细,最后劝我们要用至诚心去受五戒。
己4、别详戒斋分六
庚1、明爱欲难断 庚2、明酒之过患 庚3、论六斋日 庚4、自制罚规增福



庚5、五戒五种果 庚6、亲近善知识今初:明爱欲难断
经文:“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
释:佛在上面详细讲述了五戒的功德果报,劝我们要至心受持五戒。这一段佛又苦口婆心的讲给我们,受持戒斋的重点和方法,好让我们清净持戒。佛说:“在五戒中前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条性戒,若能清净守持不犯的话,于后世中就会成就无作戒体。但是众生唯有爱欲最难断除,这是人之本能,由于爱欲难断,所以都不得成就后世的无作戒体。以是因缘,由于人们的淫欲缠绵太深,大多由此而犯戒。五戒是身、口、七支不犯为持戒,故其中仅制不邪淫,进而应当心持,这都是很难的事。因为淫欲不断是不能证果的。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这是佛在《楞严经》上这样讲。因此众生都卡在这个地方, 特别是欲界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所以说淫欲缠绵难断。正因为这样,佛一再告诫我们,对于淫欲应当至心去对待,千万不敢放纵,要谨慎不放逸。”
解词:无作戒体——通过戒坛上,身口动作的一切有作体,在自己意识里广缘法界一切情、非情物,将戒法领纳于心性之中。在外虽无动作,但对境却能起止恶防非的作用,就叫无作戒体。
作戒体——在戒坛上身口的一切动作。身在跪拜、合掌,口乞呈词称为有作。这样立志要期,希法缘境,心彻始终,统于身口。身、口业思为作之体,名有作戒体。



无作戒体是:非心、非色为体。有作戒体是:身、口业思为体。庚2、明酒之过患分二
辛1、论制酒戒之意 辛2、明酒为遮重今初:论制酒戒之意
经文:“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不制,而制于酒?善男子,因于饮酒,惭愧心坏,于三恶道,不生怖畏,以是因缘,则不能受其余四戒,是故过去诸佛如来,制不听饮。”
释:或者有人这样说:“还有无量极恶重之法,过去诸佛,为什么不制在戒里面,而唯独制此饮酒戒呢?”佛解释说:“善男子,由于人们饮酒之故,就会失去理智,没有惭愧心。对于佛说的三恶道的苦,就不会生起怖畏心。就会天不怕、地不怕,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以是因缘,就会做出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些恶行,也就不能受这四戒了。这都是因饮酒而起,所以说酒是起祸之门。是故过去诸佛如来深知此事,故制不许饮酒,断除这个祸根。”这一条说明饮酒的危害性,虽为遮戒,但却很重要。
辛2、明酒为遮重
经文:“若有说言:如来已说,酒多过失,何故不在五戒初说?是义不然。何以故? 如是酒戒,名为遮重,不为性重。如来先制性重之戒,后制遮重。”
释:这是佛制戒的先后次第,说明酒戒的次序排列理由。有人如果说:“如来已经说了,酒有诸多过患,是起祸之门,那为什



么不将酒戒放在五戒前面先说呢?”佛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何以故?因为酒虽然有诸多过患,但饮酒本身并不是犯罪。酒戒仅仅是遮止犯罪的一条戒,名为遮戒中之重戒,他不是性戒中之重戒。而如来制戒,先应制性戒中之重戒,然后再制遮戒中的重戒。因为杀、盗、淫、妄是四种性重,故应先制。酒戒是遮重, 故而在后。”
庚3、论六斋日分二
辛1、顺外道说 辛2、三斋利益今初:顺外道说
经文:“善男子,如来先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随外道故。诸外道辈,常以此日,供养诸天,是故如来说有三斋。”
释:当时佛世将一月分为白月和黑月。前半月初一至十五是月圆时,称为白月;后半月是月缺时,称为黑月。再是当时印度有许多外道,在每月白月的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这三天供养诸天,称为白月三斋;在每月黑月的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这三天供养诸天,称为黑月三斋。这一月共有六天叫六斋日。因外道每月六斋日有供养诸天的习俗,这是一种善法善行,不是理论上的原则问题。故佛将此延用到佛教中来,也说白黑月中各有三斋,称为月“六斋日”。
辛2、三斋利益
经文:“善男子,如因帐窗,帐勒故不堕,三斋之法,亦复如是。众生若有发心受持,终不堕于三恶道中。”

释:说明三斋的来历以后,再用譬喻说明三斋的利益。例如



窗帐上的帐钩,有可以使账勒不下堕之功用。这三斋之法和这个道理一样,众生如果能发心受持这三斋,以此为因,最终不会堕落在三恶道中受苦。这说明受持三斋的利益。
庚4、自制罚规增福
经文:“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 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先当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
释:这是佛教给我们做一切善事时,要有自我约束能力。如果要布施的时候、或者要供养三宝的时候、或者要坐禅修行、或者修善法时、或者发心读诵经典、供养父母等等,无论发心干什么事的时候,既发了心,就要认真落实。为了让自己的发心,能落到实处,并干彻底。在发心做一切善事之前,先给自己制订一个自罚的规约,如果我做不到或者不彻底,怎样罚自己,罚规自己订。以提起自己坚持到底的精进力,做不到就克制自罚。如果能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此人的福德会日夜在增长,如恒河水流一样增长不断。
这是增长福德的一种方法,我们平时修善法就要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学到这里我回忆一下我个人,好像过去有这点善根。我过去曾经用这种方法约束过自己,因为我知道自己干什么事都没有恒心,我未出家前给我们村里建了一个小庙,当时我刚进入佛门,也不知道建庙有多大的功德,只知道是好事,喜欢干。但是我知道自己没有恒心,遇到困难经常会半途而废。为了控制自己不退心,能坚持把庙建起来。当时没钱,我自己借钱买了许多砖



放在那里,目的是用这些砖把自己约束起来。如果你要建用这砖把庙建起来,如果不建你自己借的钱,你自己买的砖,看你如何处理?就是怕自己中途退心。开始就这想法,也这样做了。整整等了三年,中间确实受了很多委屈,真的曾经后悔过,心里埋怨自己没事找事,放着轻松不轻松,当时买这砖干什么?最后就因为这个砖在那里,不想干也得坚持。继续找人,想办法,三年以后真的把庙建起来了。最后是皆大欢喜,我深有这种体会。学到这里我想我这是暗合道妙了。当时什么也都不懂,反正觉得这样把我自己约束起来,不要退心,很单纯就是这个思想。最后真的成功了。我们干一件善事自己给自己要订罚规,作不到自己来处罚。
庚5、五戒五种果
经文:“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 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若有具足受持五戒, 当知是人得是五果。”
释:这五种果报一句话就是人天乐和无上乐。佛又讲说五戒的五种果,如是五戒为因,可以获得五种果报:一者、无作果,就是领纳于心性之中不可见闻的这种无作善法,和无作戒体义同。比如你今生持不杀生戒,来生如果为人,从小你就会自然而然的保护小动物,不去伤害它。今生不饮酒,来生自然而然就不喜欢饮酒,这都是无作果报。
二者、报果,就是以持五戒之力,来生还得为人之果报,叫做报果,决不会堕落在恶道里面去。



三者、余果,就是持五戒正报是人身,余报可使我自己这个身体健康、长寿、安乐、辨才无碍、英俊、幸福这都是余果。
四者、作果,就是今生持五戒之力,来生为人。更会学佛、受戒、修行等有可见闻的身口动作,去作一切善法,这叫作果。
五者、解脱果,通过五戒为基础,一直修行,生生的增上。直至获得成佛解脱,这叫解脱果。
如果有人能具足受持五戒,应当知道此人一定会得到上面这五种果。换句话说,如果能受持五戒,可得到人天快乐至无上乐。
庚6、亲近善知识
经文:“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 释:在前面“发菩提心品”里面佛讲要亲近善友;在“自利
利他品”里面菩萨的自利利他行方面,佛具体讲了亲近善友不断向上修行的方法;在这里佛给我们一个在家优婆塞,又讲了在家人在各种恶因缘缠绕的情况下,亲近善知识的具体修行方法。佛说,如果一个优婆塞能经常去寺庙、僧坊,去了以后要亲近诸比丘等。当然优婆夷也可以去尼众寺庙,亲近比丘尼师父。下面是亲近以后具体的作法:亲近以后,要咨问法味,就是向师父们请问佛法,这叫“请法”;问法以后,以恭敬清净之心,至心听师父讲解,这叫作“闻法”;听了以后就要依教奉行去受持,这叫做“修法”,要常忆念不忘,能分别法义、这叫作“思惟法义”。这就是亲近善知识以后,一个闻、思、修的全过程。当你对所闻



之法义能分别清楚,了然于心,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之后。再回去转教其他众生,能真正这样做,就叫优婆塞自利利他行。
佛给我们教的够详细了,观想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这样做。不像我们现在进寺庙,世俗事一大堆,求师父给解决;闲话一大堆;是非一大堆。这就不是修行了。我们一定要按照佛上面的教导而行,改变这些不良现象,恢复道场的清净庄严,树立起正法幢。更不能让巫婆、神汉、传话的、算命的,各种各样的人在寺庙里搞迷信活动。
也不能像有些人那样,一个人自己在家里自修念佛,不需要去寺庙,做一个只相信佛、法的二宝居士。更不能去寺庙去抽签、看相、算卦、问吉凶,把寺庙当成了一个升官发财的指导场所。以上种种都是错误的。
寺庙是佛陀教育的道场,是出家师父们清净修行的场所,也是居士们给自己修福修慧的良福田地。以四众弟子修行解脱为共同目标,不管出家、在家在寺庙都是为了共同修行解脱道,在这个共同目标下,和合共住。要以法相亲,不是以人相亲;要以法为重,不要以财为重;要以法立规,不是以俗立规。优婆塞要护持正法,应如是行;出家人要护持正法,要依佛所说如是引导, 则佛教幸甚,众生幸甚。
己5、法非法住分六 (重点复习15)
庚1、总示不如法住之相 庚2、详示法非法住庚3、正明人身 庚4、不坚易坚观 庚5、具足供养三宝 庚6、具足三种戒



今初:总示不如法住之相分二
辛1、无敬信心 辛2、奉事外道今初:无敬信心
经文:“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 而往听法,无敬信心。”
释:前面讲了优婆塞去寺庙亲近比丘僧,如法而行的行相。这里接着讲不如法的行相。如果优婆塞去了寺庙,不是为修行改变自己而听法,而是怀着傲慢之心,轻慢出家比丘。为了找比丘僧的过失,而去寺庙听法。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那是不能真正学到他们所说的正法的。没有敬信之心就是一种绝缘体,所以学不到师父所说的正法。
辛2、奉事外道
经文:“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 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
释:对于比丘僧没有敬信之心。反而去奉事外道,他看到外道的表面功德。有些外道修行人有神通,有些外道修行人能看病,他见到外道这些表面的功德,就深信这木、火、土、金、水五星和日月七曜,及诸星宿外道之法,完全将自己所修学的佛法抛在了脑后,远离了三宝,这样的作法就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而住。
庚2、详示法非法住分二
辛1、非法住之相 辛2、如法住之相今初:非法住之相



经文:“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先取他物,许为了事,是优婆塞非如法住。若优婆塞典知官津,税卖估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若优婆塞计价治病,治已卖物,是优婆塞非如法住。若优婆塞违官私制,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因客烦恼所起之罪,作已,不生惭愧悔心,非如法住。
若优婆塞为身命故,作诸恶事,非如法住。”
释:上面总说优婆塞对三宝没有信敬之心,奉事外道是不如法住之相。这一段详细的开示了几种不如法的行为:
一、优婆塞自己受持五戒,不作五恶之业。但是他却叫别人去作,这是叫他作恶,这就是优婆塞的不如法。自作教他都是犯戒行为,故名非如法住。
二、优婆塞答应给他人办事,但在未办事之前,先接受他人的财物,这是受贿索酬办事的一种作法,是优婆塞的不如法。违背布施利生的初衷,故非如法住。
三、若优婆塞主管国家的海关、渡口要津等职事,以权谋私,参与经商买卖,走私活动,偷逃国税。这种作法是优婆塞的不如法。因为偷逃国税,就是犯盗的一种行为。犯戒增贪,故非如法住。
四、若优婆塞是一名医生,以敛财为目的,高价治病,收取很高的医药费用,以卖药为主,治病次之。这是优婆塞的不如



法。自私自利,悭贪为性,故非如法住。
五、若优婆塞为了谋取私利,而违犯国家的法律、法规的, 是优婆塞的不如法住。不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故非如法住。
六、若优婆塞由于客尘烦恼,不能自控,所起之罪。这就是明知是犯罪行为,但由于烦恼炽盛,不由自主去犯过罪。犯罪以后,本应生惭愧心,忏悔所犯。但这个优婆塞作罪以后,又不生惭愧之心,也不忏悔所犯之罪,听之任之,一犯再犯,这就是优婆塞不如法住。无惭无愧,背道而驰,故非如法住。
七、若优婆塞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不顾佛的教诲而去作诸恶事,把佛的教导抛的远远的,把戒律忘的干干净净,他这就是优婆塞的非如法住。失念违教,止善作恶故非如法住。
以上这七种,都不是一个真正优婆塞所作之事。都是自私自利的产物,学佛要破除我执,要修无我。但是这些自私自利之事, 正是我执严重的一种表现。都是背道而驰,所以是不如法的。
辛2、如法住之相
经文:“若优婆塞自不作恶,不教他作,心不念恶,名如法住。”
释:前面第五条后面,佛讲了这一条如法住之相,如法住就这么一条。如果优婆塞不但自己守护身、口、意三业,不作恶事。而且不教他人去作恶事。特别是防护意根,让内心不要想念恶事。这样是名优婆塞如法而住,这样的人,才是真正一个如法的优婆塞。这是从止恶而言所要达到的标准。



庚3、正明人身分二
辛1、不名为人 辛2、得名人身今初:不名为人
经文:“若优婆塞虽得人身,行于非法,不名为人。”
释:这一段是佛给我们界定人的标准。先讲不够人的标准, 如是不如法住的优婆塞,今生虽为人身,但如果所作所行都是非法之事,别说不能称为优婆塞,就连人的标准也不够,所以说“不名为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够人的标准,来生可想而知了,必定堕落三途,这也算是佛对这些人的授记吧。
辛2、得名人身分三
壬1、无常、无我观 壬2、生、灭、苦、空观壬3、人身难得观
今初:无常、无我观
经文:“若得信心,能作福德,善修正念,观一切法,皆是无常,无我、我所,于一切法,心无取著。”
释:若优婆塞深具信心,对三宝有深厚的信心,对因果有深厚的信心,有信心就能大作福德之事。他就会善加修行正念,修行正念是很重要的。所谓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己的念头, 这念头比什么都重要,就好像司机开车的方向盘一样,方向盘打在邪路上去,整个车子都会走上邪路。如果在邪念上,会让自己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如果在正念上,就会一步一步走向解脱。所以如果有信心的人,他会善修正念,用正念作正观察,观一切万法都是生、灭无常之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因缘离散则灭之无



常法。既然都是因缘和合所生,那一切法均无自性,没有一个能主宰的所谓“我”,既无我,对我所拥有的一切财物等也都是无常法。也就没有“我所”。当观察到无我、我所的真理之后,才是真正的看破。一旦看破,他对于一切诸法,内心就不会取着。这就是放下。真正看破放下以后,就是一个大自在人。这才是真正在人间潇洒走一回啊。所以学佛一定要看破无常,看破无我、我所这些事物的本质,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当中,要善待每一个众生,善待每一个和自己有缘的人。他知道是无常的,知道生命一天天减少,他会珍惜生命当中的一时一刻,不让他去造业。这就是明理修行,这就是佛教给我们的观无常、观无我的修行方法。
壬2、生、灭、苦、空观
经文:“见一切法,不得自在,生、灭、苦、空无有寂静。” 释:通过以上的无常无我观,更进一步的深观:这一切因缘
和合所产生出来的万法,虽然是无常的,但这无常之法,会让人不得自在。他不断的生、灭变化,这种无常的生灭变化,给人们带来的都是痛苦,就没有快乐可言。暂时的快乐由于无常紧跟着就是痛苦。但这些无常苦,也是因缘和合无自性的,是一种不实在的东西,故称为空性。人们在这不实在的空性里面,从不觉悟冤枉受苦。无始劫来在六道里面轮转,都是冤枉的。从来没有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寂静安乐,这一切都是迷而不觉所造成的。
壬3、人身难得观
经文:“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



难闻正法;虽闻正法,难得多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
释:通过以上无常、无我、苦、空正观,明白了众生迷于六道,轮转受苦,永无止息。在这期间处三恶道的时间最长,大多都在三恶道受苦,要得一个人身,实在是太难了;
但我今已得人身。这难得之人身已经得到,故人生这一期生命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虽然得到人身,要在人道里成就诸根具足,这也是一件难事。不一定说得人身你就万事大吉了,还要诸根具足。没有修到善因,在人身当中就会诸根不具,成为一个残疾人。残疾人一生是很痛苦的,所以要得一个诸根具足之人也是很难的;
虽然得到诸根具足,是一个圆满的人的身体。在这圆满的人生当中,要具足对法的正见,却又是一件很难的事。大多数人一生为了生活忙忙碌碌,在这忙碌过程当中,由于不懂得正法,不相信正法,他会造下许多失人身之业。从不想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自己生从何来?死又向何去?只是像其他动物一样整天为生活在奔忙,把具备着人的智慧没有发挥出来,虽然好不容易来人生一趟,但却空过一生,岂不悲哉!可以说不学佛确实是空过一生,干再大的事业都是生灭法,在六道这个大生意场上, 你永远是个输家。因为你一直在赔本,只有学佛才会赚到功德法财。还有许多人也想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理,但却落入外道邪见, 将宝贵的人生浪费在有害的邪见上面,导致生生世世跳不出邪见深坑。所以虽得人身,要具正见也是很难的;
虽有正见,但只是停留在见解上面,对三宝、对佛法、对解



脱,却没有信心。有人就说:“佛法虽好,但是不要信,你信就会上当。”这就是无信之人,他就没有出离心,这样也会让人一生空过。宿世没有善根,要对三宝生起信心而学佛,这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虽然有信心,由于因缘不具足,却很难遇到善友的引导。大多数人虽然有信心学佛,但却遇不到善知识,由自己想当然去学佛,盲修瞎练,浪费生命,到头来一事无成。很多人会落入迷信的深坑,将宝贵难得的人身浪费掉。所以进入佛门修行,亲近善友是最主要的一环,能遇到善友引导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有人虽有因缘遇到了善友,但是要闻到正法也是一件难事。不一定这个善友能给你讲到正法。有些善友教修人天福报;有些善友专讲鬼神之感通,因为众生都是心灵的感应,学佛修的是心,转生六道也是心,成佛解脱也是这个心。心通于十法界都能感通;有些善友引导学习儒教文化;有些善友引导学习道教文化; 有些善友教你学习释、道、儒三教归一之善法。但要闻到真正修学解脱道,成佛了生死的正法却是很难的。前面学的这些法都是世间有漏的善法,所以要闻到真正出世解脱之正法,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一个刚进入佛门的人来说,是很难辨清真正的正法导向。好像万花筒一样,这个一听法喜充满,那个一听也法喜充满,不知从哪里学起。甚至有些人被引向邪路还不自知。不要认为很容易听到正法,能闻到正法都是有福报的人,没修福报你就不愿意听。同坐在这个殿堂,他会听的很不自在,为什么?法不相应故。所以要闻到正法也是一件难事;



虽闻到正法,但是却有许多感叹。最普遍的一句话就是:“道理都懂,但很难作到”所以虽然闻到了正法,很难得去依教受持,故修行就觉得特别难。
这一切难事完全摆在我们面前,从人身难得,诸根难具,难得正见,信心难生,难遇善友,难闻正法,难得受持。突破了前面的重重难关,最后的一个难关把我们难住了!我们就卡在这里了,佛也就说在这里不说了。只要能这样作观,这才名为真正的人身。佛就界定你能这样观才算是名符其实的一个人了。生为一个人,就要启用人的智慧,经常作这三种观:无常、无我观,生、灭、苦、空观,和人身难得观。
我们还要清楚的知道:人身难得今已得。这所得之人身,是我们过去修来的,不是凭个人意志想得就能得的;诸根难具今已具。这诸根具足的身体,也是我们过去生中修来的,不是个人意志选择来的;正见难得今已得。能有正见之人,也是过去修有正见之因,今生而得正见等流之果;信心难生今已信。这能有信心,也是过去曾经信佛、学佛修来的信心,并非个人意志想信就能信的; 善友难遇今已遇。能遇到善友,也是我们过去修行所结的善缘, 无缘不能遇,非想象所得;正法难闻今已闻。能闻到正法,说明我们在过去生中亲近承侍诸佛己经闻到了正法,所以今生有幸还能闻到正法。
这以上许多难关我们都已经突破,这都是过去生中修行的功德力,要感恩我们过去的五阴之身,感恩我们过去那个身体修了善业,使我们今生突破了这么多的难关。但是现在闻到正法难得



受持这也是我们过去生中闻到正法,觉得作不到不受持,所以我们不能成就圣果,还在六道里面轮转。由于过去生中没受持,没有这种善根力量,就突不破难受持这一关了。你过去闻到正法觉得作不到就这么懈怠、放逸,所以今生继续懈怠、放逸。今生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赶快依教奉行,用我们好不容易修来的这个人身,和突破许多难关而得闻正法,赶快接着前生未走完的路,一直修下去,才能成就解脱。要不还会在轮回里受苦,今生修行受点小苦,苦这一生,以后永远会快乐。如果今生这暂短的享受,最后将是永远的痛苦。一不小心,还会堕入三恶道,永无出期。所以今生修行要比前生更精进,千万不敢再作恶事。今生作恶就会透支前生所修之善功德,要不断的止恶行善,精进向道,不枉难得的人身机缘。
正是:斩断情网识真途,堪破眼前梦幻事;虚假人身实难得,究竟解脱最当机。
现在赶快要从人身解脱出去,如果再把这个一现即逝的人身失去,那将是长劫的受苦。下面要好好学习,佛教给我们闻到正法以后,依教受持的具体观修之法。我们没办法作到,慈悲的佛陀就教给我们,让我们能作到。
庚4、不坚易坚观分四
辛1、总观三不坚 辛2、以不坚身坚身 辛3、以不坚财易坚财 辛4、以不坚命易坚命
今初:总观三不坚


经文:“若人能观欲界无常,乃至非想非非想处,皆悉无常,



以是因缘,不求三恶,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是观已,见三不坚。”
释:继续用智慧作无常观:若人能观欲界是无常的,欲界天的福乐享尽以后还在六道轮转;色界天也是无常的,殊胜的禅定之乐享尽以后还会轮转;无色界天乃至最上的非想非非想处天, 享受八万大劫微妙之定乐,但享尽之后还会沦落六道。三界都逃不掉迁流变化之无常。以是因缘,我们现在修行就不求三界的有漏之业,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微妙定乐。因为是无常的,所以不但要远离三恶道,也不应求人天福报。这样深观以后,自己才会亲自见到:这个身体是无我的、无常的,如水泡一样随时会毁灭, 是一个不坚固之身;你也会亲自见到:自己的寿命迁流变化,会被无常鬼吞噬,我们的生命,就像大风中的残烛一样,是不坚实的。身体不坚实,生命也不坚实;还会见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财物都不是自己的。无常到来,即归他所有,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即是现有之财物,也是属于五家共有,非我所有,故所拥有的财物也是不坚实的。通过深观就会见到身、命、财原来都是空中花、水中月,是不坚实之幻相,今我为此虚幻的东西,忙碌受苦,大不应该。
辛2、以不坚身易坚身
经文:“以不坚身,易于坚身。礼拜、供养、来迎、去送, 自手施与,亲执福事,是名以不坚身,易于坚身。”
释:既然身体是不坚实的幻相,我们现在就要利用这如幻之身,换取金刚不坏之身。其方法是:以此之身,勤礼拜圣者;用



此身勤作供养三宝;用此身对于和上、阿阇黎、善友、有德之人多作恭敬、供养,并来迎、去送,热情接待;用此身亲自作布施; 用此身亲自执作福德善事,利益众生。这样以此不坚之身积功累德,最后成就佛的金刚不坏之身。这就叫以不坚身易于坚身。
辛3、以不坚财易坚财
经文:“以不坚财,易于坚财。能自食用,亦以布施,供给病瘦行路之人,供养沙门、 婆罗门等贫穷下贱,是以不坚财,易于坚财。”
释:这就是布施,现在我所拥有的财物,是虚幻、无常不坚实之财。我就要用此不坚财,换取永不失坏坚牢的功德法财。其方法是:将我能自食用的饮食,不但自食,亦作布施;经常给有病之人、羸瘦体弱之人、和行路之人,提供他们所需之物,作以布施; 用此财物,勤作施供。供养出家的修行人,布施婆罗门及贫穷下贱之人。这样用财物多作布施,就是以不坚之财换取坚实的功德法财。
辛4、以不坚命易坚命分二
壬1、勤修正观而自利 壬2、观性平等而利他今初:勤修正观而自利
经文:“以不坚命,易于坚命。修于六念,慈、悲、喜、舍, 证四真谛,善能观察生老病死,明信善恶业之果报,定知恩爱当有别离,一切众生不得自在,未得圣道,生死力大,一切世乐, 常与苦俱,虽复受之,心不染著,犹如寒月求火自暧,虽复为之,终不作恶,修忍二施,以润众生。



释:既知此生命是迁流变化终归死亡的不坚之命。那就要换取不生不灭永远不死坚固的生命。这样以不坚命易于坚命。其方法是:要勤修正观。经常要勤修于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要勤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要修证苦、集、灭、道四真谛,证见四真谛之理;要善能观察生、老、病、死之苦,人人难免,知其过患;要深信因果,明了善恶业所得苦乐之果报,真实不虚;决定了知,现在的恩爱终有别离之时,那时候就要受爱别离之苦;一切众生在这生死烦恼之中,永远不得自在; 在没有得到圣道之前,完全受业力束缚,由烦恼操纵,怎么也超越不了生死的控制;世间虽然也有快乐,但这些快乐都是和痛苦相连;认清这些事实真相以后,虽然现在享受着世间的快乐,但内心明白这是无常,所以心不染著于世间的快乐,“虽复受之, 心不染著”,就好像寒冬之季燃一把火取取暖而已;“虽复为之, 终不作恶”,虽然行于世间,做种种事情,但在做事当中从不作恶事,多行善事。只有行善这一个门通向解脱之道;修习安忍心不染著、身不作恶,以此身心施于一切众生,不论善、恶,善待一切;要乐修布施,以财施利益众生之身,用佛法的甘露法语行法布施,润泽众生干涸的心。这叫利益众生,这些作法就是在自利利他。一个菩萨行者要作到自利利他,就要记住佛说的一句话: “只有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不管你信不信,作不作。这是一条永远不能改变的真理,所以我们观念要放在利他方面。这才是改变命运的窍决。

壬2、观性平等而利他



经文:“深观苦乐,其性平等。凡所发言,言则柔软,善化众生,令如法住。远离恶友,心无放逸。饮酒、博弈、射猎之事, 悉不为之。是名以不坚命,易于坚命。”
释:再进一步继续深观:我们所受的苦或乐,其本性平等不二,没有分别。为什么说平等无二?因为乐的境界是因缘和合的一种假相,苦的境界也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因缘和合的假象都是无常变化的,都无自性,故其性平等无二,没有分别;观到这个以后,就要在生活当中去修炼了,怎样修呢?每当要说话之时,一定要用柔软的语言和人交流,练习柔软语;要善于化导众生,让众生都能如法而住,远离非法。就是自己不但如法住,而且要教化众生都如法而住;在修行上要远离恶友,心不放逸,精进修道; 在生活上还要远离饮酒、博弈、(就是赌博,包括打麻将)打猎、
(这是杀生的恶事)这几种在世间来说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在佛法来说是放逸,是恶业,故要远离。能如是作的人,就是以此不坚之生命,通过自利利他行,换成解脱的不死之生命,这就成佛了。
所谓:求福要求永久福,求财要求功德财; 求寿要求无量寿,求智要求无上智。以此不坚身命财,换取佛法真宝藏; 难得人身不空过,一生成就得解脱。
好多人认为念佛就是修行、诵经就是修行、拜忏就是修行等等。其实这些仅仅是修行的一部分,真正的修行就是佛在这里说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经常正念具足。学佛的基础是正知见。修行的要点即是时时、事事、处处,用正知见思维观察自己的心理



行相:和所学之法相应则正;和世法相应则偏。有惭愧则进;无惭愧则退。有恭敬心则集福智;无恭敬心则减福智。有精进心则为修;无精进心则放逸。不随境转则为定;随境而转则是散。念念之间如是观察,不论行、住、坐、卧,或作事、或处众、或独居,不失此念则为修行。并非独念佛诵经耳。在生活上远离一切恶法,积极的勤修一切善法。能善待一切人,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修行。当然精进念佛,参禅打坐,这是我们修行的主要功课。在修行的时候修自己的清净心,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正念,让修的这个清净心不要失散,故平时的修行更重要。
庚5、具足供养三宝分三
辛1、一般供养 辛2、供养三宝 辛3、结示今初:一般供养分三
壬1、应先供养之人 壬2、常应供养之人壬3、平等供养之法
今初:应先供养之人
经文:“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应先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
释:这一段讲如法修供养。先讲一般的供养,若得到人身,而且还很有福报,多饶财宝。而且对财宝有自在权,就是这些钱财自己随便可以支配。首先应该作的事是:要供养父母。是父母生养了我们,是父母将我们带来这个世间,父母是吾人一生中第一有恩之人,所以先要供养父母;再下来就是师长。师长在这个世间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对我们有恩,故要供养师长,这叫知恩



报恩;还要供养和上。在佛法里面,和上是我们的亲教师,我们的法身慧命是从和上那里而生,和上对我们有大恩德,故要供养和上;还应供养耆旧和持法之人。耆旧就是年老有德者,佛在《吉祥经》里面说:“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所以对有德的长者我们要恭敬供养;还有持法之人。他使我们有法可学,有法可依, 故应该供养。上面这些人对我们都是有恩德的,应先供养这些恩人,以显知恩报恩之德。
壬2、常应供养之人
经文:“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
释:还应常修供养的人。就是从远道而来之人,要给这些人准备所需之物,以解困乏。再就是准备出远门的人,要供给他们路途所需财物。包括他们疾病所需之物,这是常应供养之人,也是修行一切施之法。过去都是行脚走路,出门在外的人都是很辛苦的,故要对这些人常作布施,全面考虑他们的一切所需。当然现在交通工具很发达,但坐车也很劳累的,也可以供养远至和初行之人。
壬3、平等供养之法
经文:“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
在作供养、布施的时候,开言动语要柔软,使人爱听,这就是“四摄法”里的爱语摄。这部经佛时时提醒我们说话要柔软, 这是最起码的修行功夫。我们每天和人说话交流,练习让自己说话柔软一点,慢慢会练习好的。

要常有惭愧之心,如果没有惭愧心就没有善法,有愧之人才



有善法,所以要有惭愧心。要以平等心普同供养,不要偏去相信、恭敬一个有德之人。因为平等心是修行解脱的一个善心所。若偏敬信一个有德的话,心就不平等了,对于无德之人就会瞧不起,更别说供养。不要作追星族式的供养。
辛2、供养三宝分二
壬1、供养贤圣 壬2、观僧功德平等供养今初:供养贤圣
经文:“见有贤圣持戒、多闻,能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而供养之。”
释:如果有福报能见到贤圣之人,或有持戒、或有多闻的修行人。能以舍宅、饮食、卧具、衣服、病药这些资生之具而供养之。这是供养贤圣,给自己修福报。
壬2、观僧功德平等供养分二
癸1、观僧中多功德 癸2、引经特示今初:观僧中多功德
经文:“深信僧中多有功德,修习向道,得须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修金刚三昧、电光三昧。观如是已, 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无量福。”
释:一定要深信,在寺庙里面修行的僧团当中,有许多的功德。观想僧团里面都是修行人,有诸多功德。出家僧人他们每天在精进修行。有修习向须陀洹道的人,有证到须陀洹果的人;有修向斯陀含道的人,有证到斯陀含果的人;有修向阿那含道的人, 有证到阿那含果的人;有修向阿罗汉道的人,有证到阿罗汉果的



人。有修这四向四果的贤圣僧。他们有修金刚三昧的,有修电光三昧的等等的修行功德。
这样正观之后,用无分别心,平等的奉施供养这些僧众,这样供养以后,可以获得无量的福德。
解词:电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于无始以来所失之道, 还复能得。如电光暂显,以导引行者得路。叫电光三昧。
癸2、引经特示分二
子1、僧中施恶比丘得福 子2、得福之理今初:僧中施恶比丘得福
经文:“是故我于《鹿子经》中,告鹿子母曰:虽复请佛, 及五百阿罗汉,犹故不得名请僧福,若能僧中,施一相似极恶比丘,犹得无量福德果报。”
释:是故佛在《鹿子经》里面告诉鹿子母说:“你虽然请佛及五百阿罗汉而作供养,这种供养不得名请僧之福,因为你有分别心请的都是圣者。你还不如若能在僧中随便布施一个相似极恶比丘,还能获得无量的福德果报。”因为在僧团中,各种修行人都有。有贤圣僧,也有凡夫僧;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他们的修行都有功德,从外相看,有好、坏的分别,但是谁也不知道修行人的内证功德。所以说僧团中有诸多功德,不是凡夫人能看得到的。所以佛让用平等心普同供养。《济公传》里的济公活佛, 又喝酒、又吃肉,外相看不好吧,但是人家内证功夫厉害。还有金山活佛,从外相看有些不如法,但是人家有内证功夫啊!所以凡夫看相,往往都是错。如果要作供养,一定要用平等心在僧中



普同供养。佛在这里就举这个例子说明此事。他在《鹿子经》中给鹿子母说:“你既然要请佛和佛的五百阿罗汉弟子,这些人都是证果,有大功德的人。但佛说这样请你不得名请僧福,就是还称不上请僧之福。真正名请僧福者,就要在僧中次第的请,该谁就是谁,不要挑拣随便请。假若这样请,恰好碰到一个相似的极恶比丘,你就欢喜的请过去,以恭敬心好好供养他,你也能得到无量的福德果报。”佛在《梵网经》请僧福里面说:“次第请者, 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佛在这里说,你请五百罗汉菩萨这些贤圣僧,不如按次序请一个凡夫僧这个功德大,这样请僧才是如法的请,才能得到请僧的无量福报。佛比的这个例子和前面说的“不能敬信有德一人” 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就是说要有平等心啊,不管作布施也好,修供养也好,一定要用平等心。作布施的时候要怨亲平等,而且要先冤后亲。在供养僧人的时候不要分别,普同供养。这对我们自己都是有好处的。
子2、得福之理
经文:“何以故?如是比丘虽是恶人,无戒多闻,不修善法, 亦能演说三种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诽谤佛法僧宝,执持如来无上胜幡,正见无谬。”
释:佛把供僧的具体方法教了以后,再讲其中的道理。为什么说在僧中次第请一个,相似极恶比丘,也能获得无量福德果报呢?因为这样的比丘,从外相看他虽是恶人,他不持戒、也不多闻,就是不好好修行,也不修善法,平时懒懒散散的这种人。但



是他能以一个比丘的身份住在僧团里面,就已经不简单了,绝对有他的功德。他也能演说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三种菩提; 他也有因果观念,能住在僧团里面他绝对相信因果,他不诽谤三宝;因他是一个比丘的形象,这个比丘的形象就是如来的无上正法宝幢;而且他能具足正见,没有错谬,这样才能在僧团里面住下去。
这就好像在暗夜中,前面有一个人手执火炬,照亮道路,大众跟随此火炬,沿路而行。而这个执炬之人长的丑恶难看,我们不要看他这个人丑恶,要看他执炬引路的功德。正因为此火炬我们才能看清道路,跟着火炬才能走上正道,这个火炬却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推而广之,佛弟子归依三宝、受持五戒,成了一个优婆塞,千万不能在佛门里面去找出家人的过错。千万不能自毁火炬,让人们进入黑暗。这就是佛说的僧次一相似极恶比丘,也获大福德之原理所在。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最容易犯的,就是看有些出家人不如法。能看见出家人不如法的人,你自己首先就不如法了。甚至有些人看出家人都不如法,内心从根子上就瞧不起出家人,干脆我依照佛法自己关起门来修行。我就相信佛宝和法宝,不相信僧宝了。纯粹不去寺庙,这是大错而特错,这就是自毁火炬的一种作法。可以观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现在没有出家人,大家想一想会是怎样的情况?要不了多久佛法会灭掉。就是这些出家人世世代代将佛法留传下来,弘扬出去。所以他们是尊贵的僧宝啊!僧宝里面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为都是凡夫僧。当时在唐朝



时,皇上就问玄奘大师:“佛门里面贤圣僧当然应该恭敬供养, 那些凡夫僧,没有一点修行功德,有些还是极恶的人,供养他们有什么作用呢?”玄奘大师就回答说:“佛教里面就是凡圣同参, 鱼龙混杂。贤圣僧虽然有大功德,但是一般人见不到。一般民众还要靠凡夫僧去引导。就好像你要求雨,还要做一条泥龙,在这泥龙跟前去求雨,才能求到雨。泥龙虽然没有什么能耐,但是能让你求到雨。同样在佛法里面你要求福报,还必须在这些凡夫僧跟前求,你才能求到福报。”这是很有哲理啊!因为佛菩萨示现在这个世间,绝对不能与众不同,现在是末法时期的浊恶时代, 我们的业障深厚。那么显示在我们眼前的僧宝就是这个样子,说不定都是佛菩萨的示现。我们内心千万不敢轻视僧宝,更不能说僧过罪,这是有大罪过的。特别是我们在家学佛的优婆塞、优婆夷一定要恭敬三宝。
佛在修习发菩提心的时候,教我们说:“不见他过”。连一个俗人的过失都不应该见,更别说一个僧宝的过失。能被你看见,说明你心恶到什么程度了?烦恼重到什么程度了?我们的无明大病,病的不轻啊!要靠佛法去好好的修行医治。不见他过, 这是一个层面;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因果自负啊!别人的缺点错误是他自己的事情,何必要我们去管他呢?看好自己就行了,别人的好与坏,于自己的解脱毫无关系。如果你用不平等的心去看、去诽谤,你自己就在错误当中,就在造恶,就是自找苦吃。何不自省呢?慢慢的修恭敬心,特别是要在最坏的人跟前修恭敬心。



辛3、结示
经文:“若供养僧,即是供养佛、僧二宝。若观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养三宝。”
释:如果依佛所教次第的供养僧,也就等于供养佛、僧二宝。如果在供养时,再能观佛法有无量微妙的功德,观法功德,也就等于供养法宝。这样就是具足供养佛、法、僧三宝了。
庚6、具足三种戒分三
辛1、总明 辛2、乐修 辛3、得果今初:总明
经文:“若人施时不求果报,即是供养无上菩提,具足成就檀波罗蜜,修菩提道,能得未来无量功德,亦能自利,及利益他。”
释:如果在布施的时候,以无所求之心作布施。因为有所求就会变成有漏的人天善法。以无所求作布施,这和菩提道相应,也就是供养无上的菩提。以无所求之心作布施,会成就涅槃功德, 所以也就成就了檀波罗蜜。因为这样的布施能达到涅槃的彼岸, 这样才是真正的在修菩提道,才能得到未来无量的功德。自然而然也能自利利他了。
辛2、乐修
经文:“能修慈悲,为破他苦,自舍己乐。未得菩提,心无忧悔,虽闻菩提,久远难得,而其内心,初无退转。为诸众生, 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亦不疲厌。乐如法行,不求世乐,乐处寂静,出家修道。”



释:能不断修习慈悲心的人,他会为了解除他人的痛苦,而舍去自己的快乐。就会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他现在虽然未得到菩提,但从无忧悔之心,因为他知道菩提迟早是可以得到的,他有这种信心。他也听到要得到菩提, 必须长劫的行菩萨道,受大苦恼、利益众生,所以他知道菩提久远难得,但他内心也不恐惧退悔。从初闻法发菩提心开始,于其内心从无退转之念,永往直前。正因为有坚固的菩提心,他才会在无量世中,为了众生,受大苦恼,从来不疲厌。他对自己修行充满乐观态度,喜欢如法而行。不求世间的人天快乐,他喜欢一个人处于寂静之处修行,他可以舍弃一切,喜欢过出家修道的生活。出家人都是从居士中这样培养出来的。
辛3、得果
经文:“未得出家,虽在家居,如解脱人,不作众恶,得三种戒:戒戒、定戒、无漏戒。”
释:这就是在家以佛所教,如法修行能得成就之果。他喜欢过出家生活,但由于各种因缘不能出家修道。但他的心已是出家之心了,人虽然没有出家,心早已出家了。虽然还是一个在家之人,但他的心行就好像一个自在解脱的人一样,不会被世事所缠缚,他行于世间,就不会去造作众恶业的,虽然在五欲六尘里面, 但他自己从来不作恶事,他经常会具足正念,一心修行善道。
这样修行他自然而然能得三种戒:一种是受持佛所制的波罗提木叉戒,即戒戒,就是能清静持戒;一种是修禅定当中自然而得的定共戒,即定戒,就是能得禅定;一种是圣者所发的废恶修善



之道共戒,即无漏戒,就是能开大智慧。这就是一个在家修行, 得戒、定、慧三学圆满的解脱人。
解词:戒戒——也叫波罗提木叉戒:指七众于身口七支之诸恶,一一分别弃舍所持之戒律。系于欲界受戒法而发得之戒体, 属于有漏戒。即七众所受之戒。有八种:比丘、比丘尼具足戒; 沙弥、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优婆塞、优婆夷的三归戒、五戒及八关斋戒。
定戒——又名定共戒。乃三乘圣者发色界定,自得防非止恶之戒体。盖禅定中自然离过绝非,亦自然契入法尔律义,故能防止欲界不善之过失。又称为随心所转戒,于入定时与心同起,于出定时与其无表同时俱灭,与有漏定共生共灭,故称定共戒。
无漏戒——又名道共戒。为三乘圣者发得之无漏道,自契废恶修善之律仪,亦即入于无漏定中所获之律仪,于此间,自然远离过恶,契于律仪,亦为随心转戒。与无漏道共生共灭,故称道共戒。
这三种戒的共同点都有止恶修善之功用。不同点是:无漏戒是入于无漏道中,自然契入止恶防非之律仪;定共戒是入于有漏定中自然契入止恶防非之律仪;波罗提木叉戒是通过受戒,领纳戒体, 守护七支,而止恶防非之有漏戒。
诠论:这位如法而住,居家修道的菩萨。进入佛门,他会去受佛制的波罗提木叉戒,而且能清净的持戒;他喜欢寂静常修禅定, 在禅定中引发色界定,而自然得与定共生之戒体,得定共戒;再精进修行,行菩萨道,发得无漏道,自契无漏道戒体,得无漏戒。



受佛制之禁戒,防身口七支不造恶;定共戒,在定中断除欲界的诸恶,出定则失;无漏戒,则断灭一切恶法种子。
出家有四种:1、身出家心不出家。
2、身出家心亦出家。
3、身在家,心出家。
4、身在家心亦在家。
这里佛说的是第三种人。身虽然在家,但心早已出家。这个心出的是三界之家,所以他能得到戒戒、定戒和无漏戒这三种戒。
己6、显在家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不为难,在家菩萨如法修行,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是鼓励在家人,出家人如法修行不太难,因为出家的目的是为修行,所以不难。但在家人要如法修行,就太难了,因为在家人恶因缘缠绕太多,会影响修行。所以,一个在家人能修成功的话,的确是火中生莲花,是难能可贵的。
总结:这一品我们必须掌握以下重点:
一、明白受五戒,必须在三归时得戒体。只有得三归戒体, 才能净八戒、五戒。得三归的条件是:信因、信果、信谛、信有得道。受三归、八戒、五戒,其目的就是:要远离一切恶不善业。
二、分别戒相: 1、戒有世戒和第一义戒两种。这两种戒的区别是:



(1)世戒不坚,不能破坏先诸恶业;义戒则能破之。
(2)两人同时作罪,受义戒者重,不受者轻。
(3)世戒根本、觉观、求报等一切不净;义戒则一切清静, 劝受义戒。
2、义戒有两种:
(1)性重——所犯之罪性质本身就是罪恶,必受苦报。
(2) 遮重——所犯本身不是罪恶,但因此而会犯其他性重之罪,故佛遮禁不作,称为遮重。
三、广赞戒德 1、盛世和恶世受戒果报是平等的。
2、五戒就是五大施,受五戒诸天恭敬守护,能得解脱果报。
3、受五戒常为慈、悲、喜、忍、信,五善法围绕。
4、能远离五种恶事,是名真正受戒,欲渡生死大海,当至心受持五戒。
四、别详戒斋:要作到戒斋清净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五戒之中前四戒,能为后世成“无作戒体”,但由于欲界众生,爱欲难断,都不能成,故应至心断除淫欲,慎勿放逸。
2、明白饮酒虽然不是犯罪。但酒有许多过失,佛制遮重,为防患于未然,慎勿饮酒。
3、至心持三斋,不会堕恶道。
4、自制罚规,止恶行善,福德日夜增长。
5、优婆塞必须经常去寺庙,亲近出家师父。亲近的目的:为了学习佛法,教化众生。亲近时学习次第:先要请法,就是咨问法



味;要至心听法;听了以后要依教受持;持法时要经常忆念不忘, 要能分别法义;直至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东西,再用来转教其他众生,这就是优婆塞的自利、利他行。
五、法非法住 1、要作如法住的优婆塞,不作非法的优婆塞。
2、突破重重难关。人身难得今已得;诸根难具今已具;难得正见今已得;难得信心今已信;善友难遇今已遇;正法难闻今已闻;虽闻正法难受持。前面难关都已突破,闻到正法就要好好的受持,再突破这一道难关,今生即得解脱。
3、要观无常,以不坚之身、命、财,易坚固之身、命、财。
4、要学会平等修供养,以无所求之心作布施,得无上果。
5、要修慈悲心,精进修行,得三种戒。作三学圆满的解脱人。



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


宗分
尸波罗蜜品第二十三


















一一五

戊4、尸波罗蜜分三
己1、问答坚固四法 己2、别明戒为根本己3、结成在家难胜
今初:问答坚固四法分二
庚1、问云何坚固其心 庚2、通答坚固四法今初:问云何坚固其心
经文: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萨趣向菩提,其心坚固?” 释:当善生听佛讲了三归、八戒斋、五戒的重要性以后,发心
成就菩提道,在此向佛提问:菩萨在趋向菩提道的时候,怎样能让自己的心坚固不退,请佛开示以戒到达涅槃彼岸的具体行法。
庚2、通答坚固四法
经文:“善男子,菩萨坚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时, 终不舍离如法之行,二者、 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处贫穷,常乐施与,四者、盛壮之年,常乐出家。若有菩萨具足四法,趣向菩提,其心坚固。”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菩萨若要其心坚固,必须具足四种法:
一者、痛苦不舍修行。当他在遭受到极大痛苦的时候,有时在人生最低谷身心俱苦之时。在这个时候,他也不舍离如法的修行,他还是以佛的教导能坚持如法而行。这就是要作到难行能行。



二者、快乐不忘忍辱。在自己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切事都得大自在,万事亨通之时。这个时候最是人容易骄慢的时候。但他却能修行忍辱,有大惭愧,常能降服自己的慢心。虽有财、有势、有自在力,但是他能恭敬他人,能修忍辱。这就是要作到难忍能忍。
三者、贫穷不忘布施。当他身处贫穷的时候,就是自己温饱都无法解决之时。这个时候还能乐于布施。一般是贫穷布施难, 他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还能作布施。这就是要作到难施能施。
四者、盛壮乐出家。正当风华正茂年轻力壮之年,就是在社会上能创业干事之时。却喜欢出家修行,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舍去自己所亲爱的人,要能舍去自己安逸、舒适的生活。特别是在盛壮之年,正是人生风华正茂的时候,能舍去自己的青春,奉献于佛教事业,童真入道,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情,佛教多么需要这些菩萨呀!这就是要作到难舍能舍。
以上四法归纳起来就是四句话,一个真正的菩萨在特殊境界面前,要作到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舍能舍。这就是行菩萨道之相,能作到这样在菩提道上就能坚固其心。
出家的功德是很殊胜的,这是对真正发心出家而言。前面谈到一个人身虽在家,心却出家,这是火中生莲值得赞叹;还有就是身出家,心也出家的这些出家师父们,他们能荷但如来家业,弘扬佛法,续佛慧命这一类人是佛门中的栋梁,更是值得赞叹者。但是身若出家,心还是在家,赶快把心收回来,具诸道心,修出世行,这样还则罢了。若不收心,这种人还俗倒是一种明智的选



择。人出家心没出家你何必在出家当中要混日子呢?所以出家人还俗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是佛允许的。为保持佛门的纯洁度, 要真正的建立自己的道心,一旦要出家一定要给佛门作些应有的贡献,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最起码要有道心,作到身心俱出家的这种人。若不能出家,我们回到家里做一个好的在家佛弟子, 也未尝不可。学佛最不好的是以出家之身,不干佛的事业,不学佛的正法,不持佛的戒律,而以佛混日子,这样对自己对佛教都没有好处。
所以盛壮出家,童真入道就是菩萨行,现在有很多是老年出家,老年出家好不好?有好也不好,因为老年人一辈子已经形成了的那个习气,是很难改变的,除非有道心,自己下功夫改变, 精进修行。他们有经验,能为佛门作事,这种人也是值得赞叹的。
但是如果老年出家,为享清福,这是不正确的观念,会让世人认为佛门出家人都是无能之辈,而诽谤僧宝,形成误解,造下罪业。这也是我们佛教内部自己所造成的。只有出家僧人,人人严以律己,弘扬正法;在家佛子,护持三宝,不言僧过,精进修行。使佛教这个大机体正气上升,强壮起来。要靠我们佛教四众弟子:人人从我做起,依佛教而行,如法而住,这样才能让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己2、别明戒为根本分四
庚1、显戒持犯得失 庚2、为自为世为法庚3、持戒到彼岸 庚4、正明持戒诸相



今初:显戒持犯得失分三
辛1、菩提根本即是戒 辛2、污戒行相辛3、净戒行相
今初:菩提根本即是戒分三
壬1、戒为无上菩提本 壬2、持戒功德壬3、应求菩提果
今初:戒为无上菩提本
经文:“菩萨具足如是四法,复作是念,是菩提道,初根本地,名之为戒。”
释:前面总的说了菩萨四法。如果菩萨具足四法,应正思惟: 这条菩提道尽头是成佛的快乐涅槃城,这一头出发地应称为戒了。以戒而行才能踏上菩提大道,直至到涅槃城。故说戒为无上菩提本,是成就菩提道的最初根本地。
壬2、持戒功德
经文:“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导地,亦名平地,亦名等地,亦名慈地,亦名悲地,亦名佛地,亦名一切功德根本,亦名福田。以是因缘,智者应当受持不毁。”
释:所以此戒,名为初地。因为是菩提根本,是学佛修行开始最初的发源地,是基础。持戒是学佛应走的第一步,所以名为初地。有人说我学佛不受戒行不行?学佛不受戒不行,第一步不走,第二步就很难走上去,所以学佛必须受戒;受戒以后必须学戒;学了以后你才能很好的持戒。这是个修学的次第问题。
此戒亦名导地。持戒是学佛的基础,通过持戒,可以引导我



们趋入菩提道,直至成佛,故名导地。
亦名平地。通过戒律的守持,使我们远离一切恶业,行一切善业,就是止恶行善。戒律里有止持和作持,止持就是止一切恶不作即名持戒;作持就是作一切善法不止即名持戒,所以说戒律就是止恶行善。这样内心的烦恼会减少,心会慢慢的宁静下来, 内心的平静全是持戒而来的,故戒名为平地。
亦名等地。我们内心不平等,就有许多的人我是非。受持佛戒,远离恶法,消除烦恼,内心没有贪嗔之欲火,心会变得平等起来。对亲人没有那么贪爱、执著,对冤家没有那么仇恨。这平等心的培养,全凭持戒而来,故戒亦名等地。
亦名慈地。学佛人要有慈悲心,行菩萨道要有慈悲心。慈心能拔除众生的苦,看见众生有苦,你就感同身受,想去解救,有这种感觉说明你有慈心。修自己的慈心首先从持戒不恼害众生开始,所以戒又名慈地。
亦名悲地。悲能给众生快乐,持戒可以积极的作一切善法。止恶就可以拔除众生的苦,行善就可以给众生快乐。培养自己的悲心,利益无边的众生,悲心的培养也从持戒开始,故戒又名悲地。亦名佛迹。迹就是足迹,也就是诸佛走过的足迹。我们现在
持戒等于是踏着佛的足迹在行走,跟着佛的步子走所以叫做佛迹。我们学佛是学佛所学,行佛所行,最后要证佛所证。现在持戒也是为以后成佛打好基础,这也是我们能成佛的轨迹。沿着佛的足迹前进,一定能到达涅槃城,故名佛迹。
亦名一切功德根本。学佛修行一切善法功德心的培养,清静



心、平等心、菩提心、慈悲心等等,都是从最初受戒、持戒这个基础上修成的。因为我们要修一切善功德,都要靠戒律来保护, 我们所修的功德法财,才不会被烦恼贼盗走,所以戒又名一切功德根本。
亦名福田。因为持戒能出生功德,佛法所说的一切功德要依持戒来成就,成就这些功德就是福报,这些福报都是因持戒而成,因为持戒能生福,持戒也是种福田,所以戒又名为福田。
以是因缘,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就应该积极的受戒,好好学戒,应当至心守持佛戒,不敢毁犯。
壬3、应求菩提果
经文:“复次,智者又作是念,戒有二果:一、诸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当求菩提乐,不求天乐。”
释:因为持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是菩提之初地。所以智者应作这样正确的观想:我想要得到的一切善法功德果报,通过持戒都能得到。总括为两种乐果:一者、诸天乐, 持戒可以生在天道享受天上的快乐。二者、菩提乐,持戒修行可以成就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无上佛菩提,这三乘菩提之乐都能得到。那么有智慧的人就应该舍下取上了,就要求无上佛菩提之大乐,不求生天的小快乐。人天小乐不求自然也会享受到。
辛2、污戒之相
经文:“若受戒已,所不应作,而故作之,所不应思,而故思之,懈怠、懒惰,乐于睡眠,念恶觉观,邪命、恶愿,是名污戒。



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乐,多诸放逸,不生怜愍,是名污戒。
若畏贫穷,若为恐怖,若为失财,若畏作役,若为身命,若为利养,若为爱心,而受禁戒,既受戒已,心生疑惑,是名污戒。”
释:通过上面学习,我们知道佛戒的重要,为求无上菩提, 我一定要受持佛戒不毁犯。怎样才能不毁戒?佛在这里讲了三点污戒之相,远离这些污戒之相,才能持戒不毁犯。
一、受戒以后的心行很重要。修学佛法主要是修心,同样持戒也是从心下手。只有远离污戒的心行,才能清净持戒。凡受戒以后,戒律要求不应该作的,但却故意去作,即随世俗观念违戒而作;戒律要求不应该想的,而故意去思惟,即心在俗而不念戒。这就为犯戒打下了基础,由于心不在道。平时表现还是懈怠、懒惰,即对法没有信心,精进不起来;乐于睡眠,此为贪图五欲之相;经常念恶觉观,即经常想世俗之事,常念违背戒律之对境; 而且邪命自活,即以不正当的职业维持生活;恶愿,即在世间赌咒发誓之类。千万不敢随便发誓,发好的愿最后会有好的果报, 发恶愿最后结恶的果报。愿发出来必竟有果呀!嗔恨心发出来的愿是恶愿,贪心发出来的愿是恶愿,愚痴心发出来的愿是恶愿, 所以戒律不允许赌咒发誓。以上这一切心行都名为污戒。有这些心行,一旦境界现前非犯戒不可,故名污戒。
二、受戒以后持戒的信心很重要。如果受戒以后,心生悔恨。后悔自己受了戒,不能享受五欲的快乐,怨恨自己不该受



戒。说明对戒律已经失去了信心,更别说持戒了。观菩提道久远难得,还不如享受人天快乐。因此也就不精进修行了,就会多诸放逸。对众生也就没有怜愍心了,只讲自己享受,不管他人苦乐。这一切的行相,都是犯戒的前兆,故名污戒。
三、受戒的正确目的也很重要。受戒的目的不是为了求解脱,而是怖畏贫穷去受戒;或为了消除恐怖,求佛保佑去受戒;或为了怕失去财物而受戒;或为了逃避做苦役而受戒;或为了长命不夭折而受戒;或为了得到利养而受戒;或为了获得他人的爱心等等原因而受禁戒。这些受戒的目的都不是纯正的 正因为没有正确的求戒目的,所以 受戒以后,心里会生起疑惑,这就叫作污戒。
以上的一切行相,都是名为污戒。污戒者最容易犯戒。所以要远离污戒的心行,才能持戒而不毁犯。才能保持清净的戒体。才能得到戒的一切功德。
辛3、净戒行相分四
壬1、净戒心行 壬2、正观正修 壬3、犯罪几种因素 壬4、忏悔、慎护
今初:净戒心行
经文:“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 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 受持是戒,心不放逸。”
释:上面讲了污戒的行相,我们应当远离。佛接着讲净戒的心行,我们应当奉行。佛告善生:“善男子,如果有人能深见生



死过罪,不乐处于生死,有强烈的求解脱之心。他能正确观察, 人天的这种暂时的快乐,和阿鼻地狱那种难忍的痛苦,相比之下无有差别。”因为人天快乐过后,无常到来,还是个痛苦。所以人天乐和地狱苦无有差别,故不求人天快乐,要求解脱。这是先明确方向目标,以成佛解脱为目的。
再是从行菩萨道方面,要怜愍众生。因为自己已经知道生死苦,但诸多众生还在迷惑当中,所以生起怜惜众生之心。自己要具足正念。什么正念呢?我发愿成佛解脱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有能力度众生。所以我要有为了利益无量众生,使他们都成佛道这样的正念。这是彻底救度众生出离苦海的愿心。在成佛度众生的大愿前提下,为了成就自己所求的无上菩提道,为了自己能在修行当中如法而行,为了自己在行菩萨道当中不干非法之事, 所以我一定要受持佛的禁戒。内心不敢有一点懈怠、放逸。
壬2、正观正修
经文:“能观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知轻知重;凡所作事,先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 释:在讲了净戒心行之后,佛又继续讲具体修行持戒的作法,
佛真是慈悲到极点,牵着我们的手在教。我们要报佛恩啊!真正的报佛恩就是要如法修行。佛教我们要正确的观想:要思维自己过去、未来、现在,在身口意三业上的造作。由现在之果检验过去之因,以现在所造之因推知未来之果。过去身业在杀、盗、淫方面作了哪些错事?由于已作的错事,形成了一种习气,使未来还会发生做错哪些事?现在我所作的是错还是对?从口业方面,过



去我都说错了哪些话?危害了其他人;未来习气不改还会说错话, 还会伤害人;现在也正是延着这个烦恼习气在继续;在意业方面, 过去动了多少坏念头,才作错了许多事;未来还会有恶念不断的生起,会继续作错事;现在的念头是恶还是善?这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通过观察、思维,内心清楚知道:哪些是严重的犯罪?哪些是轻微的犯罪?这样观察以后,就会使我们知罪。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知道自己哪些烦恼最重。知罪才能改嘛。
当思维、观察知罪以后,就要在行动上下一番功夫。首先凡所要作事之前,先将心收起,就是先控制念头,不能让念头像以前一样随便乱动恶念,修心不放逸。不但在作事之前,这样系心摄念,就在作完事之后和正在作事的时候,也要这样系心摄念。修不放逸,千万不要让念头自由泛滥。这是佛教给我们的初步修行方法。
这叫正观、正修,这种观修,久而久之会成为自然的一种修行功夫。我们必须从这里修起,这是佛教给我们凡所作事,都应这样修不放逸法。
壬3、犯罪几种因素
经文:“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烦恼,时暂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
释:观察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所造恶业的轻重过错以后,就要止恶,不能再造业了。佛在这里又引导我们观想:我们为什么会犯罪?受戒以后为什么会违犯佛的禁戒?有以下几种因



素会使我们犯戒:
一、无知犯罪。因为不知道这是一种犯罪行为,作过以后会得罪报,这叫不学无知罪。所以我们受戒以后,必须要学戒。学戒以后,就会知道佛所制戒的轻或者重?知自己犯或者不犯? 知是开缘还是遮止?知道以后就会依教而行,就会免除无知而造罪。
二、就是失念犯罪。我们在六道里面混的太久了,世俗的念头强烈的占据我们的心,世俗多是烦恼心的体现,以世俗烦恼心作事,故尔会犯罪。所以我们受戒以后,就要以佛在前面教导我们的方法:凡所作事,系心摄念,修不放逸法。经常要念戒,具足念戒的正念,不要让这个正念失去,谨慎不放逸。不失念心, 就会避免因失念而犯罪。
三、由客尘烦恼暂起而犯罪。境界现前不能自控,容易犯罪。由于无始劫来贪嗔痴烦恼强盛,名客尘烦恼。自己不能自在,一直让烦恼控制着自己的身心,用现代一句话说就是情感胜过理智。当各种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经不住境界的诱惑,就会随着情感去做,会自然而然的明知是错,却作出犯戒的事情,造下罪业。
这个因素追其根源有两种:一种是失去了持戒的念心,这种防提一旦冲破,加上自己没有功夫对治,而形成犯戒。二是由于不好好修行,心多放逸,持戒的意志不坚决,所以遇到境界随烦恼而去犯戒。所以我们在受戒以后,要绷紧持戒这根弦,要以法而住,尽量远离让自己犯戒的这些境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



识。另一方面,从法上要深入进去,在修行上得到法喜,让客尘烦恼不得自在,使自己有自控的功夫。在做事、度生、和大众接触当中,要守住自己的心,不动邪念 恶念。这样久而久之,烦恼减弱,正念增强,从而免除因客烦恼暂起而犯罪。
四、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每每失念为小放逸。我们修不放逸法,心常住于正念,一不小心,心就随着世俗而转,被烦恼钻了空子,小有放逸,造成犯罪。这种情况是我们不知不觉失念放逸形成的过错,所以受戒以后每天要练习具足六念,要念三宝功德、要念持戒功德、要念布施功德、要念诸天功德。这样长久的修行,使自己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持戒本能,就会消除因无意失念而犯罪的因素。
综上所述,凡这四种犯戒因素,都与我们失念有关。所以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持戒,首先要建立在你自己想修行、想持戒的基础上。这时下功夫修习正念,从心修起,时时保持正念,要克己守心,什么叫克己?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守住自己的心,对治烦恼,作到清净戒行。改掉恶习,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过去的恶习本身都是习惯,现在通过佛法的修学,把坏的习惯变成好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是从小事做起,比如有些人心太慌走路不小心,不是碰桌子就是碰板凳,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如果注意一下就会绕开。时间久了慢慢形成好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绕开桌凳行走了。很多大事情都是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的,所以我们要养成好习惯。这种好习惯能让我们清净持戒。这都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发心,下功夫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改变我们的人生轨



迹,启迷开悟,由凡转圣,都是从此而开始的,故说戒为一切善法根本。
壬4、忏悔、慎护
经文:“是人常观,犯轻如重,观已,生悔及惭愧心,怖畏、愁恼,心不乐之,至心忏悔,既忏悔已,心生欢喜,慎护受持, 更不敢犯,是名净戒。”
释:明白犯罪因素以后,我们尽量防患于未燃。佛在这里接着教我们净戒之法,要经常观察、思维犯一点轻微小罪,就如犯重罪一样。这样思维犯小轻罪也会生起后悔之心,生起强烈的惭愧、自责之心,内心有怖畏、愁恼的感觉。心里一直不快乐,为此犯戒而愁恼、痛苦。这样的心情,会去至心的忏悔,诚心诚意的忏悔,忏悔以后内心才能欢喜安乐,以后会谨慎护持净戒,更不敢再犯。这样的心行,是名清净戒行。
这一段说明我们犯了罪以后要有忏悔的心,要有惭愧的心。不要听之任之,犯了就犯了没事,今天犯个小罪明天再犯。犯着犯着你就认为没事,全部犯了都没关系,你会把自己原谅到地狱去的。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庚2、自为、为世、为法分二
辛1、持戒观三事 辛2、详示三事今初:持戒观三事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 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受戒以后,在常具正念的前提下,



用智慧应当观察、思维有三件事情,而让自己不作恶行。一者、观察自为此恶事,要受因果报应。二者、为世之下,智人诸天知此恶事。三者、为了成就无上正法解脱,也不应作此恶事。”
辛2、详示三事分三
壬1、自为 壬2、为世 壬3、为法今初:自为分四
癸1、自知恶事 癸2、知善恶果报癸3、不自欺诳 癸4、当至心持戒
今初:自知恶事
经文:“云何自为?我自证知,此是恶事。”
释:佛接着讲不作恶事的三种具体理由。什么叫自为呢?佛从三个方面来解释:首先必须自己要证知,我现在要作的是恶事不是善事。证,就是证明;知,就是明知。就是自己心里要清楚的知道,我现在所作的事情,我的这种作法是恶事不是善事。这就是自知,不是不知。
癸2、知善恶果报
经文:“知作恶业,得如是果,知作善业,得如是果;”
自己界定所作为恶之后,第二步又要知道因果报应。要知道作恶业得如是苦报;作善业得如是乐报。这就是明知善恶苦乐的业因果报。
癸3、不自欺诳
经文:“所作恶业无有虚妄,决定还得诸恶之果,所作善业亦无虚妄,决定还得诸善之果,若是二业无虚妄者,我今云何而



自欺诳?”
第三步要深信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要知现在所作的恶业, 没有一点虚妄,是我实实在在造下的恶因,将来决定会得到这恶因的果报;又应知现在我所作善业,也是没有一点虚妄,也是实实在在造下的善因,将来决定会得到善因的果报。那么这善恶二业都不是虚妄的,都是自己所造之因,将来决定都会受苦乐的果报。偈云: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既是善恶业因必定要受苦乐的果报,谁也逃不掉。那么我今为什么还要自己骗自己,而去造作恶因呢?这不是自欺吗?
癸4、当至心持戒
经文:“以是因缘,我受戒已,不应毁犯,当至心持,是名自为。”
经过以上认定,现在就要决定自己的行为了。由于以上因缘,我受戒以后,就不应该毁犯佛的禁戒,而造恶因;我应当至心持戒,不断的止恶向善,认真精进的修行,这就叫作自为。也就是自律,持戒全凭自律,没有自律的功夫是持不好戒的。
壬2、为世分二
癸1、世间智人知恶 癸2、诸天知恶今初:世间智人知恶
经文:“云何为世?有智者观见世间之人,有得清净天耳、天眼及他心智,我若作恶, 是人必当见闻知我;若见闻知我,当云何不生惭愧,而作恶耶?”
释:上面自为就是不自欺,为世是不欺人。什么叫作为世呢?



有智慧的人,他会观世间有许多大修行人,他们有得到天耳通、天眼通、还有他心智通。这些有神通的人,他的净天耳可以听到微细的声音,净天眼可以见到清净微细的东西,他心智通可以知道众生内心的念头。所以我若作恶,是隐瞒不住这些智者的。一旦我作恶,这些人必定能见闻而觉知,我作的恶事被这些人知道的一清二楚,想想我怎么能不惭愧呢?我还能去作恶吗?
癸2、诸天知恶
经文:“复观诸天,具足无量福德:神足、天耳、天眼,具他心智,遥能见闻,虽近于人,人不能见;若我作恶,如是等天, 当见闻知;若是天等,了了见我,我当云何不生惭愧,故作罪耶? 是名为世。”
释:前面是世间有智慧的大修行人,具诸神通,能知我作恶, 因而惭愧。再观诸天,诸天都具足无量的福德:生在天道都具有神足通,来去自由无碍;有天耳、天眼和他心智,一切隐密的事情, 诸天都能遥知见闻,是瞒不住诸天的。我今所作的恶事,虽近于人中,瞒得过凡人,瞒不过诸天,如果我所作恶事,所动恶念, 让这些诸天看的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样岂不太丢人了,我怎么还能不惭愧,还敢去故意作那些见不得人的恶事吗?还敢去动那些见不得人的恶念吗?这叫作为世。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观想,除过世间智人和诸天。还有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这些圣人,他们都具神通,超过诸天许多。若作恶事、动恶念这些圣者也都清清楚楚知道。如此观来,我们世间人作恶事,虽人不能见,但世间的智人、诸天、诸圣都能明见。



还有什么隐密可言呢?可以说都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我们一定要惭愧啊!这样想起来确实要惭愧啊!千万不敢作恶,祸福果报,如影随形。
壬3、为法分四
癸1、为法受持 癸2、至心持戒
癸3、至心受戒 癸4、为得菩提而受持今初:为法受持
经文:“云何为法?有智之人观如来法,清净无染,得现在利,能令寂静,度于彼岸,能作解脱,不选时节,我为是法,故受持戒。”
释:这里佛讲为法而持戒的道理。怎样叫为法呢?有智慧的人,观如来所说之法,是清净无染的,能得到现世的一切利益, 能令我内心得到清净安乐,能度我到寂静的涅槃彼岸,能使我得到究竟的解脱。所以无论任何时节,为了这些无上之法,我一定要受持佛的禁戒。
癸2、至心持戒
经文:“我若不能先受小制,云何能得受大制耶?破小制已, 增五有苦;若至心持,增无上乐。”
释:上面学了,为了无上佛法,我一定要受持佛的禁戒。这里佛劝我们至心持戒,一般的都讲受戒容易持戒难。所以要观想: 我要受持佛的禁戒,如果我现在不能先受五戒、八戒、这些小乘戒,那么以后怎么能受大乘菩萨戒呢?小乘戒所制的是外相,能见到的身、口、七支,就是身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三支,口业



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言四支,这七支不犯为持戒;大乘戒所制的是从外相到内心,控制念头不犯为持戒。如果我现在破了小乘禁戒,就会增长五趣轮转之苦。如果我能至心持戒,则能增长解脱成佛的无上乐,所以我一定要至心持戒。
癸3、至心受戒
经文:“我受身来,所以未得证解脱者,实由不从过去无量诸佛如来,受禁戒故。我今受戒,未来定当值遇恒河沙等诸佛。”
释:再认真思惟:我从无始劫受身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 一直在轮转受苦。从来没有证得解脱的原因,实是由于过去世虽然值遇了无量的诸佛如来。但是我从未受过诸佛如来的禁戒。正因为没有受过如来的禁戒,所以一直在轮转受苦,未证到解脱。今生如果再不受戒,还会继续耽搁下去。我今受佛禁戒,从此以后,在未来生中,一定能值遇恒河沙等诸佛。因为受佛的禁戒就会向佛靠拢,不受佛的禁戒就会向六道靠拢。所以受了戒以后, 未来生就会遇到恒河沙等诸佛。能遇佛修行,证得解脱全凭现在受戒之力,所以我一定要受戒。
癸4、为得菩提而受持
经文:“深观是已,生大怜愍,至心受戒;受已,坚持,为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无量诸众生故。”
释:经过正确的深观以后,内心会油然生起大怜愍心。怜愍六道受苦众生都是这样迷而不觉。所以就会以至诚心去受戒,受戒以后就能坚定的持戒。为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菩提,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以是之故,我一定要至心受持佛的禁戒。



诠论:《优婆塞戒经》这里所讲的道理,其他经纶不这样讲, 学戒一般注重戒相方面的东西。这里讲的是:正确认识佛戒的观修方法,和怎样能坚固持戒的修行要领,以及具体操作的详细内容。这是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很重要的开示。能培养受戒、持戒的信心。
以上的这三种观修,能加强我们对佛戒的认识。从自身方面: 要认清所作恶事要受苦报的这个真理,既然善恶之因都无虚妄, 所以我不要自欺,一定要持佛禁戒。
从外在方面:要认识到所作恶事是瞒不住世间智人,诸天、诸圣都能知晓,没有什么秘密可言。所以要生惭愧,不敢作恶, 不要想着欺人。
从法的需要方面:要成就如来解脱的清净之法,一定要从守持戒律开始。要成就无上的菩提,要利益无量的众生,必须要从受持佛的禁戒开始。所以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庚3、持戒到于彼岸分三
辛1、持戒得福 辛2、修成无作戒 辛3、戒度四料简今初:持戒得福
经文:“善男子,若在家,若出家;若三归,若八斋,若五戒;若具足,若不具足;若一日一夜,若一时一念,若尽形寿至心受持,当知是人得大福德。”
释:佛接着赞叹持戒得福。从身份来说,不论出家或者在家; 从戒的类别来说,若三归、若八戒斋、若五戒,不论具足,不具足;从受持的时间来说,或一日一夜,就是八戒斋,甚至一时一



念,这说明持戒一时一念都是有功德的。或者尽形寿,即五戒。只要能至心受持佛戒,应当定知此人能获得大的福德。
辛2、修成无作戒分三
壬1、庄严菩提 壬2、无上大法藏 壬3、成无作戒今初:庄严菩提
经文:“善男子,若受戒已,修三善业。多闻、布施、修定、修善,供养三宝,是则名为庄严菩提。”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若受戒以后要修三善业。”这三善业就是谨防身、口、意。因为身口意作恶也是他,作善也是他,求解脱还是他,所以要谨防身口意。息灭贪、嗔、痴,不要让贪嗔痴从身口意里面表现出来。这就是修三善业。在行为上: “还要多闻,多闻就是深入经藏。还要修布施,作到乐施、一切施。要修禅定三昧,要修一切善法,要经常供养三宝。如果能坚持这样作,这就在庄严无上菩提。”
壬2、无上大法藏
经文:“若受戒已,能读如来十二部经,是名无上大法之藏, 勤加精进,欲得具足尸波罗蜜。”
释:如果受戒以后还能经常读诵、受持如来十二部经。是名无上大法之宝藏,进一步深入经藏,勤加精进的修学,一心要具足得尸波罗蜜。这是要我们有坚定不退的求法、求解脱之心,下决心要得到戒波罗蜜。
壬3、成无作戒
经文:“如是戒者,今世受已,后虽不受,成‘无作戒’。”



释:五戒是尽形寿受持,就是今生这一期生命结束,戒体会失去,所以叫作尽形寿。小乘戒都是尽形寿,后世还必须另受。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时间一过戒体就失去。但此优婆塞戒,即六重二十八轻菩萨戒是尽未来际,今世受后,坚持不犯,后世虽然不受,但这菩萨戒的无作戒体还在不失。所以能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就有这个无作戒体。即是我们来世听闻不到佛法,没有受戒, 但是由于这个戒体的存在,你会自然而然的去作菩萨行。
辛3、戒度四料简分四
壬1、是戒非波罗蜜 壬2、是波罗蜜非戒壬3、是戒是波罗蜜 壬4、非戒非波罗蜜
今初:是戒非波罗蜜
经文:“善男子,有戒、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戒;有戒、有波罗蜜;有非戒、非波罗蜜。是戒、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辟支佛戒。”
释:这是戒波罗密的四料简。佛说:“善男子,有些是戒, 但不能到彼岸非波罗蜜;有些能到彼岸是波罗蜜,但不是戒;有些是戒,也是波罗蜜;有些不是戒,也不是波罗蜜。”是戒、不是波罗蜜者:就是小乘圣者,声闻、辟支佛所受持的戒。这些小乘圣者还没有到达彼岸,所以它是戒,不是波罗蜜。
壬2、是波罗蜜非戒
经文:“是波罗蜜、非是戒者,所谓檀波罗蜜。”
是波罗蜜、不是戒者:就是通过一切布施到达涅槃彼岸的檀波罗蜜。这是波罗蜜,但不是戒。



壬3、是戒是波罗蜜
经文:“是戒、是波罗蜜者,如昔菩萨受瞿陀身时,为诸虫兽、及诸蚁子之所唼食,身不倾动,不生恶心;亦如仙人为众生故,十二年中,青雀处顶,不起不动。”
是戒、也是波罗蜜者:即是通过持戒到达涅槃彼岸的。比如说佛在因地在行菩萨道时曾为牛身。甘愿让诸虫、鸟兽和蚂蚁唼食他的身体,吃他的肉。为了慈悲心护这些众生,他忍痛,不倾不动,也不生一念的恶心;因为稍微一动就把小虫压死了。这是一种大慈悲心啊!还有菩萨为修道仙人,打坐入定,青雀在头上筑有巢穴,仙人出定知之,为这些众生故,在十二年中不起不动, 就怕惊动这些青雀,怕毁掉他们的巢穴。为众生自己忍受痛苦的这种慈心,就是戒,而且这种慈悲的菩萨行就是戒波罗蜜。因此这种作法是戒,也是波罗蜜。
壬4、非戒非波罗蜜
经文:“非戒、非波罗密者,如世俗施。”
不是戒,也不是波罗蜜者:这就是世俗上人所作的一点布施善事,这种布施也不是戒,也不是波罗蜜。
庚4、正明持戒诸相分二(重点复习16)
辛1、持戒庄严菩提之相 辛2、具足尸波罗蜜今初:持戒庄严菩提之相分四
壬1、持戒必受诸苦 壬2、不具尸波罗蜜之相壬3、增长尸波罗蜜之相 壬4、庄严菩提之因
今初:持戒必受诸苦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尸波罗蜜时,所受众苦,谁能说之。”
释:这一段说明持戒能庄严菩提,这里从四个方面说明持戒庄严菩提之相:首先佛告诫善生,持戒是很辛苦的。菩萨摩诃萨在行菩萨道,住于戒波罗蜜持戒度众生的时候,所受诸多之苦,简直没法用言语表达,谁也无法说,真是不可说,不可说的苦。佛告诉要认清这一点。真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壬2、不具尸波罗蜜之相
经文:“有人若受小小戒已,少欲知足,不能怜愍诸苦众生, 当知是人不能具足尸波罗蜜。”
佛接着讲不具尸波罗蜜之相。有些人受了一点小小的戒,就已经满足了,他只是少欲知足而持戒。也不能怜愍受苦的众生, 只管自修自了,当知这类人是不能具足尸波罗蜜的。不是为度众生而持戒,所以不具尸波罗蜜。
壬3、增长尸波罗蜜之相
经文:“若能修忍、三昧、智慧,勤行精进,乐于多闻,当知是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庄严菩提,证菩提果。”
这是能增长尸波罗蜜之相。若能修行忍辱、修习禅定三昧、修习般若智慧、常能勤行精进不放逸、而且喜欢广学多闻,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当知这样的修行人,则能增长尸波罗蜜,就是在庄严菩提,最终一定能证得菩提道果。
壬4、庄严菩提之因
经文:“如是戒者,无量众善故,无量果报故,无量戒禁故,



以是因缘,庄严菩提。”
佛最后讲了庄严菩提之因。这个因就是此优婆塞菩萨戒。佛总结说:“如是戒者,是无量众善所成故;能得到无量殊胜的果报故;是无量戒禁之根本故。能止无量的恶法,能成就无量的善法;能得到人天乐,乃至究竟乐。有无量的善果报和无量的持戒功德,以是因缘,此戒能庄严无上菩提。”
辛2、具足尸波罗蜜分六
壬1、正观戒行 壬2、善护诸根 壬3、轻重戒等生怖畏壬4、离恶报恩 壬5、为善不惜身命 壬6、慎护发愿
今初:正观戒行分五
癸1、寂静净戒 癸2、调伏恶人 癸3、自护戒行癸4、正对信施 癸5、杂报之相
今初:寂静净戒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既受戒已:口不说恶,耳不乐闻;不乐说世,亦不乐闻;终不放心在恶觉观;不亲恶友,是故得名寂静净戒。”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既受戒已,要让内心寂静而清净持戒。具体作法就是:在口业上,口不说恶。就是从语言上先下手,不恶口骂人,不说是非,不说绮语,不说妄语,守口如瓶。不但自己不说恶,而且也不愿意听别人说恶。口也不乐说世俗事,耳也不乐闻世俗事。要控制自己的心,始终不将心放在恶觉观上面。恶觉观就是想那不好的事情,令人犯戒的事情, 令人堕落的事情。也就是不想恶事,不动邪恶之念。只要能控制



自己的念头,就能控制住自己的身口。这是自己收摄身、口、意三业,止恶不说、不闻、不想。外境上面:不亲近恶友,不要被坏人所引诱,远离恶的环境,这样就名为寂静净戒。这是学习持戒要走的第一步。
必须从这里修起,学了以后一定要多思维,用佛讲的这些方法,作正思维。不要用自己的我执我见,烦恼心作邪思维。因为邪思维会越想越烦恼,正思维会越想越清净。所以这第一步要走好:受戒以后让我们的口不说恶事,耳不闻恶事;口不说俗话, 耳不闻俗话;心不想恶念;身不近恶友。将自己的三业先收起来, 让自己先远离外境干扰,这叫寂静。身口意三业寂静,才能清净持戒。我们开始要这样去修持戒之法。
学佛修行真要对自己下一番功夫。佛讲了这么多,关键是要每个人自己下功夫。听法不是看戏、看热闹听故事,是要真实改造自己,这就像工厂一样,对自己进行加工,把自己一个凡人加工成一个圣人,加工的方法就是佛讲的这些。所以我们学了以后一定要对照自己身心下一番功夫,谁能下功夫谁能得到利益。一定要把佛所说的法:落实在自己的身心当中;落实在生活当中; 落实在自己平时的工作当中;落实在待人接物当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啊!因为我们生活在大众当中,要与众生接触行菩萨道, 所以必须在众生当中训练自己这颗心,让自己的三业寂静,而能清静持戒。
癸2、调伏恶人
经文:“菩萨若见破戒恶人,不生恶心,为设种种善巧方便,



而调伏之;若不调伏,当生怜愍。”
释:菩萨如果遇到有破戒恶人。保护自己的内心,不让自己生恶心。不要被这个恶人引起自己的嗔心,所以不要生恶心。在保护好自己心的前提下,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之法,去调伏这个破戒恶人,劝其改邪归正。如果调伏不了,亦不敢急燥生嗔心,而要有耐心,要生起怜愍心。这里主要是让我们见到恶人不生恶心, 还要生起怜愍心,这才是正确的修行。这就是对心的一种训练和培养。根据自己的能力,方便调伏。无论如何,不要让自己的心有恶念。
癸3、自护戒行
经文:“不为身命,破戒、舍戒。食已,先修惭愧之心、不放逸心,为治身命,如疗恶疮。若入村落,如刀刺林,摄护诸根, 修集正念,观察可作,及不可作,不生放逸。”
释:这一段佛教我们自护戒行。千万不可以哪怕是为了自己的身命,也不要破戒,也不要舍戒。宁舍身命也要护戒,这是总前提,因为我们的戒来之不易呀!具体行法是:每次吃过饭之后, 先要修惭愧心,要修不放逸心。怎么修呢?在吃饭的时候要观想: 以饮食为药,以身命为恶疾。为了让我的身命能延续下去,饮食就好像治疗恶疮的药一样。以饮食为良药,避免因饮食的好坏而起贪嗔之心。出家人吃饭,食存五观。寺院把斋堂称为五观堂, 五种观是: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就是观想此饮食来处不易,而生惭愧心。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观己无德消受此饮食;激励自己不放逸。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观心不因饮食的好坏而起贪嗔,修习正念。
4、正是良药,为疗形枯,观饮食为疗形枯之良药,修习破除身见。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观想为了成就道业我应用此饮食, 策发精进。
所以吃饭不能贪图美味,这是在饮食上的正观修行。
如果有事,要去村落、城镇。因为我们现在是在修寂静净戒,去村落、城镇会破坏自己寂静的心态。所以去那些地方,要作一种正确的观想,好像进入刀剑刺林一样,战战兢兢防护自己的六根,不敢放逸。要时时刻刻摄护诸根,修习正念。每作一件事观察该作不该作,善事、好事、不违佛制的事,积极去作。恶事、破戒的事、影响修行的事,坚决不能作。这样谨慎的护持自己的心,护持自己的念头,护持自己的行为,一点不敢生起放逸之心。
癸4、正对信施
经文:“若人作福,亦因于我,若人作罪,亦因于我,是故我得大供养时,不应生喜,得衰苦时,不应生嗔。得少供养,应作是念,我今信、戒、施、闻、智慧,如法住少,故得如是微少供养,是故我今不应生于愁苦之念。我为二事,受他信施:一者、为增他福,二者、为增自善。是故若得少物、恶物,不应生恼;



久住迟得、轻骂已得,尔时复当自责其身,是我宿罪,非众生过,是故我今不应生恼。”
释:在家之人,在社会上都有工作。优婆塞也要做事,也要有报酬,以养家生活。出家人,接受信施,以修道为业。但在家人虽然工作能得到报酬,主要还是善法功德的作用。所以学佛之人,无论在家、出家,对于自己的收入、供养都要有正确的观念。应远离烦恼心,主要是以利益众生为事业。这样当看到有人在作福德之事时,观想此人作福,因我而作,就会生感恩、随喜之心;当看到有人在作罪的时候,也应观想,此人是因我而作罪, 就会生起惭愧、怜愍之心。正确的观想使自己的善心不断增长。所以当自己得到大供养时,不应生喜;得衰苦时,不应生嗔心。也就是当我们事业有成,财富丰饶的时候,不要太欢喜,这时欢喜会生骄慢;当自己事业不顺,经济拮据的时候,也不应生嗔, 因为嗔心生起,怨天尤人,就会造下恶业。要时时控制不能让外境干扰自己平静的心。
当得到少供养时,应作这样正确的思惟:我在修行的道路上, 信心、持戒、布施、多闻、智慧,这一切都作的不如法,所以才得少供养。是我应该改变自己,更加精进如法的修信心、持戒、修布施、广学多闻、增长智慧,不应该因此而忧愁苦恼,在逆境中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
又要观想,我今为两件事接受信施。一者、为了增长他的福报。二者、为了增长自己的善法。同样接受信施,这两种正观就是自他二利行。至于得到的施物多少、好坏都不重要。是故得到



少物、恶物就不应生恼。
在接受布施时,等了很久,才得到一点布施。或者有时得到一点布施,还受到别人的轻骂。遇到这样的情况,应当自责其身,这都是自己过去生造的罪过,不是众生的过错,是故我今才会遇到这样的境界,所以我不应该生恼心。
总之,无论生活中遇到何等境界。顺的不能太喜,逆的不应生恼,经常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惭愧的心、自责的心、怜愍的心。消除贪、嗔、恨、恼之心。收入多少、信施好坏都不是重要之事,练习平静、利他之善心,才是最主要的。
癸5、杂报之相
经文:“若受戒已,为他作罪,亦应说言,如是所作,实非是道。何以故?十二部经不说诸恶为菩提道,是故我今获得杂报。若能如是深观察者,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释:如果受戒以后,由于工作环境或其他原因,为别人作自己不应该作的事,应该自责:我这样作实在不如法,不合菩提之道。因为佛的十二部经典里面,从来就没有说过,造作诸恶是菩提道,是不讲客观原因的。也是我过去造的杂业,是故我今天才获此杂报。要认识到这样作是不对的,千万不敢将作恶事习以为常。
习以为常,以后就会不断的作恶。戒经里有这么一个公案: 一个须陀洹人,就是证初果的人,他生在一个屠夫家里。他的父母以杀羊为生,他长大成人以后当然要继承父业了。他父亲教他杀羊他不作。他知道我现在学会杀羊,以后就要经常以此为职业



了,这要造下好多的杀业,所以他不学。结果他父亲给他一只羊,一把刀,把他关在房间里说:“你不把这羊杀了,不放你出来。”他想来想去,今天如果把这个羊杀了,以后我要经常干这个行业,这一辈子要杀多少生呢?我这一个生命不重要,我杀这么多生造下业,那是永世不得解脱了。他想来想去权衡利弊,为了持不杀戒,他把自己杀了。等他父亲把门打开一看,羊好好的站在一边,儿子己经自杀身亡了。这位须陀洹人自杀以后,马上就生在天道,成为天人身了。他知道,他不敢造这个业,作了第一次以后会习以为常,这就是为了护戒而舍命的一个公案。
佛最后总结说:“如果能经常这样深观察者,此人就能具足尸波罗蜜。”
这一段是佛手把手教我们持戒的方法。从心理到行为,从顺境到逆境,从自行到化他。都详细的教给我们具体的观想和作法,这真是佛恩难报啊!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来报佛的慈悲之恩。
壬2、善护诸根
经文:“善男子,若有人能摄护诸根、身四威仪,不作诸恶, 能堪众苦,不作邪命,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释:接着佛又从以下几个方面,讲了能具足尸波罗蜜的行相。从摄护诸根方面开始。佛告善生:“若有人能摄护诸根,就是收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让这六根被外面不好的境界干扰。这里面意根最主要,不动邪念,收摄意根,才能收摄其他诸根。经常具足正念,不让六根被染污。内烦恼种子不发动,让



外杂染境界不染污。表现在行为上的就是:具有详序的四威仪, 行有行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卧有卧相,这叫四威仪。讲行如风,走路就像微风飘动一样,不急不缓,不摇不摆,平稳详序; 站如松,站在那里端端正正,不歪不斜象松树一样挺拔;坐如钟, 结跏趺坐。坐在那里好像一口钟倒扣一样,不斜不倚,端正稳固; 卧如弓,睡觉时吉祥卧式,右肋而卧。我们见过卧佛那是标准卧姿,睡在那里像一张弓一样稳重不动。这叫身四威仪。内摄护诸根,外身具四威仪,将自己的烦恼种子,用这些方法控制起来。这才是最基本的修行,能作到这样,才会让自己不作诸恶。这样才能清净持戒。时时刻刻不让自己失去正念;不失念就能收摄诸根;能收摄诸根,自然就有身四威仪。有正念就会不作恶事。还要能堪受众苦,因为修行是一件很苦的事;利益众生也是一件很苦的事;要降服烦恼也是一件很苦的事。所以要有忍耐力,要能忍受一切身心之苦,不失正念。在日常生活中,不作邪命。邪命就是以不如法的方法求索生活资具。在家人要有正当的职业。不要选择那些染污的、伤害众生的、对自他都不利的职业。出家人要以正命而活,就是以乞食为正而滋养身命,给众生种福田。佛法传在中国,根据我们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丛林、道场。在道场里面,自作饮食这样也算是正命而活。何为邪命呢?有四种邪命食,和五种邪命法。在家二众也应了解这种邪命法,而不致于推波助澜。
解词:
一、四种邪命食:



1、下口食:就是以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的不净活命。在佛世时出家人耕田种地、汤药治病,以求衣食,就会荒废道业,故为不净活命。但是在中国古德提倡要农禅并重,这是国情不同故。当时在印度出家人种植田园调和汤药,会受世人讥嫌; 而在中国出家人,如果不种地干活,又会受到世人讥嫌,所以古德随国情提倡农禅并重也是合理的。若将重心放在以此而求谋生上,这就有违佛制成为邪命了。
2、仰口食:仰观星宿、风、雨、雷电以术数之学求衣食的不净活命。
3、方口食:曲媚权门,阿谀豪富,通致四方,巧言多求的不净活命。
4、维口食:研究咒术,卜算吉凶的不净活命。
出家本为修道,但用以上四种世俗谋生之方法而求食,属于求法不净,是正命之法所不容许的,所以叫不净活命,又叫邪命食。
二、五种邪命法:
出家人有这五种作法叫邪命法
1、诈现异相:诸比丘违反佛之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如说:“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这是一种不如法的现象。佛法里面无论在家、出家需要的是“道”, 而不是作怪显异。
2、自说功德:诸比丘以辨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德。令所见者,心生敬仰。这就是能说会道,为了利养故,见什么人说



什么话,压抑别人,说别人什么都不行。自逞功德,吹捧自己。不管道不道,只拣爱听的说,用此而取信于人,令所见者,恭敬供养。
3、占相吉凶:诸比丘学异术,卜命形象,讲谈吉凶。为了名闻利养,学习奇异的法术,算命、看相,给人讲谈吉凶祸福。用这些方法来维持生活。寺院里放签筒,抽签算卦这都是不正确的。
4、高声显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威仪,让人敬畏。就是为了让人恭敬畏惧,说话大语高声。在必要的时候装出一副很有威仪的样子,说话咄咄逼人,以大欺小,以势压人,不管说的如法不如法,在这种气势之下,使人不敢辨解,敬而畏惧。
5、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谓诸比丘为了多得供养,于彼得利,则称说于此;于此得利,则称说于彼,以动听者之心,而多得利。
以上这五种邪命法,完全不是为了求佛道,度众生。而是为名闻利养求索活命,与正法是相违背的,所以叫五种邪命之法。
这五种不正当的活命之法,为比丘者当深戒之。佛在这里教导我们能摄护诸根,身四威仪,不作诸恶,能堪众苦,不作邪命,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壬3、轻重戒等生怖畏
经文:“若于轻重戒中,等生怖畏,虽遭恶时,不犯小戒,不令烦恼,秽污其心,修集忍辱,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释:从持戒方面佛这样教导:对于佛制的戒律,要生至重心, 必须要生起至重心。在轻重戒中都要平等生起怖畏之心,怖畏犯戒的可怕果报;怖畏犯戒以后会远离三宝;怖畏犯戒以后不能成就菩提道;怖畏犯戒以后又会在三恶道里,不知熬到什么时候? 所以不但对重戒心生怖畏,即使轻戒,亦生怖畏,因为都是毁佛语之罪。能这样正观察,但当有恶的境界现前时,也都不敢犯小戒。时时警惕不能让烦恼抬头,秽污了自己清净的正念之心。要常常修集忍辱,忍受各种境界的考验,让自己永远住于正念之中,永远不敢失念。对于自己心灵的这块阵地,正念不去占领, 烦恼邪念马上会去占领。所以要用忍辱的功夫,常住在如法的正念当中。若能如此,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壬4、离恶报恩
经文:“若离恶友,令诸众生远离邪见,知恩报恩,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释:从离恶报恩方面,佛教导我们:“一定要远离恶友,这里所说的真正的恶友,就是邪见之人。学佛要具足正知见,所以要远离邪见恶友,亲近正见善友。要有知恩报恩之心。如果能远离恶友,又能远离邪恶知见,还有知恩报恩之心,当知此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壬5、为善不惜身命
经文:“若为善事,不惜身命,罢散自事,营成他事,见骂詈者,不生恶心,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释:前面从止恶方面佛给我们作了详细的教导,这里从行善方



面,佛要求我们:如果在作善事的时候,要有不惜身命的精神。具体的作法是,在生活中,当别人需要你给他办事时,赶快放下你自己的事情,积极主动的先去营办他人的事情。真正的善是利益众生,所以要罢散自事,营成他事。这就是从行为上利益众生。当遇到别人在骂你的时候,内心不要生起恶心。一般人遇到别人骂的时候,嗔恨恶心会油然而生。佛在这里教导我们要修这种忍辱功夫。当自己被人骂的时候,内心不动嗔恶之念,这是高功夫啊!这是从心理上利益众生。当能作到行善不惜身命,行为上具体到以他人的事为先,心里能作到遇骂不嗔,当知是人能具足尸波罗蜜。
壬6、慎护发愿
经文:“若见如来所开之处,如本持之。护众生命,不惜财命,乃至命终,不犯小戒。虽得微妙七珍之物,心不生贪。不为报恩,以善加人,为怜愍故。受持禁戒,既受持已,善发大愿, 愿诸众生,悉得净戒,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释:佛制的戒律里面有开、遮、持、犯。所谓开,就是说有些戒,在特定的环境下佛是有开缘的,作了不算犯戒这叫“开”。比如酒戒,在有病的时候可以开缘。但是你没有病就不在开缘的范畴之内,这叫“遮”。以戒所教而作的叫“持”,违戒所教而行的叫“犯”。为了持好戒,自己对自己要从严要求。(注8)即是在佛戒所开缘之处,我还要以根本所制那样,谨慎持之。佛虽然有开缘,我自己对自己不能开缘,要从严要求;为了护惜众生之命,我可以不惜自己的财物和身命,比如我们现在的买物放生,义务



献血,就是这一方面的菩萨行;在持戒方面,一生直到命终作到轻重等持,乃至小戒,从不敢犯;在对治烦恼方面,即使得到最微妙的七珍之物,对这些也不起贪恋之心;在行善方面,要有正确的观念。不是因为别人对自己有恩,为了报恩,我才以善法对待他。凡所作利益人的善事,都是以怜愍心为原动力;要严持佛的禁戒, 在清净受持佛戒的基础上,还要善发大愿:愿一切众生都得净戒。若能这样从严要求自己,具备这样的正确心行,发这样的大愿, 当知是人则能具足尸波罗蜜。
通过这一段的学习,说明要真正持好戒,不是学懂就行了, 要认真去下一番功夫。佛讲了这么多方法,其主要就是要作到: 善护诸根,具足正念,作到一切时、一切处不失正念,才能持好戒行。
己3、结成在家难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具足尸波罗蜜是不为难,在家具足,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最后总结,在家之人,要具足尸波罗蜜,比较困难, 但是又很殊胜。因为在家之人在诸多恶因缘缠绕的情况下,难行能行,的确是一件很殊胜的事。
总结:学习本品,主要是要抓住让自己的心坚固起来,具体要注意修习以下重点:
一、在趣向菩提道时,面对顺逆各种境界,用四种法坚固其心:



1、受大苦时,终不舍离如法之行。在最苦的时候都能不舍如法而行,平时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众生的毛病就是在痛苦的时候,往往就不考虑如法不如法了。
2、得大自在,常修忍辱。得大自在的时候,就是人最容易骄慢、放逸的时候,这时候修忍辱是最好的时机。因为众生的毛病就是在春风得意的时候,就忘记忍辱之法了,
3、身处贫穷,常乐施与。贫穷是接受布施者,反而能乐于布施,真是难能可贵了。因为众生的毛病就是:贫穷就是他不布施的最好理由。
4、盛壮之年,常乐出家。就是要童真入道,做佛门栋梁,不枉人生之宝。
这是四种境界,四种修法,四种对治,四种菩萨行。
在受苦的境界时,不舍如法行修不放逸,对治懈怠。是难行能行的菩萨行。
在大自在的境界时,常修忍辱,对治骄慢、放逸。是难忍能忍的菩萨行。
在贫穷的境界时,修常乐布施,对治悭贪。是难施能施的菩萨行。
在盛壮境界时,乐于出家,修解脱道,对治愚痴、迷惑。是难舍能舍的菩萨行。
二、明解持犯得失,坚定持戒的信心: 1、持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地。
⑴持戒是引导趣向菩提的根本。



⑵持戒可以使心清凉、平静。
⑶持戒可以使“平等心”生起。
⑷持戒可以出生给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的慈悲心。
⑸持戒是沿着佛的足迹在前进。
⑹持戒可以出生福德之田。
⑺持戒是成就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2、三种“污戒”之相
⑴受戒以后故意去作不应作的事情,懈怠、懒惰,邪念、信邪命,发恶愿是名污戒。
⑵受戒又后悔,希求人天乐,放逸、无怜愍心,名污戒。
⑶受戒的目的不明确:为逃避贫穷而受戒;为怕失财而受戒; 为躲避劳役而受戒;为了长命而受戒;为了利养而受戒;为了讨得他人爱心而受戒;等等现世的利益而去受戒。受戒后又疑惑, 是名污戒。
3、净戒之相
⑴能见生死过罪,有强烈的出离心。
⑵正念具足,怜愍众生,利益众生,使无量众生都成佛。有度众生的心。
⑶成就无上菩提道而受持禁戒,心不放逸。有成佛的心。
⑷能观三世造业轻重。能明因识果,有深信因果之心。
⑸在作事前、事中、事后都能摄念,修不放逸。具足正念心。

⑹了解四种容易犯罪的因素: ①不学无知而犯罪。②由于失



念而犯罪。③客尘烦恼暂起而犯罪。④小有放逸而犯罪。三、三种正观保持戒行清净无染 1、自为:自知善恶业有苦乐报,不敢犯戒。
2、为世:世有智人、有诸天、还有诸佛圣人。都具有大通智力,我所作恶,他们都清清楚楚知道,在他们那里没有秘密可言,故不敢犯戒。
3、为法:佛法清净无染的,能让人得到大利益。若至心持戒,能得人天乐,直至解脱的大乐。所以我一定要清净持戒,不敢犯戒。因为犯戒又会落入轮回。
四、要具足尸波罗蜜。必须清净持戒,精进修行。清净持戒的主要因素是:摄护诸根,不失正念,怜愍众生,发愿让一切众生都能受持净戒,成就佛道。





















业品第二十四

戊5、十善分三
己1、问答略明十善源流 己2、广说十善法义己3、结成在家难胜
今初:问答略明十善源流分二
庚1、问无佛时以何为戒 庚2、答略明十善源流今初:问无佛时以何为戒
经文:善生言:“世尊,诸佛如来未出世时,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
释:业品的“业”指的是“十善业”。十善业就是身三业:不杀、不盗、不邪淫;口四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 意三业:就是不贪、不嗔、不痴。这十善法,佛未出世时这正法虽有,但是无人能说清楚。佛出世以后才能详细辨说这十善法。这十善法通于三世因果,所以十善法在佛出世时为“戒”无佛世时为“非戒”。要想得到人天快乐,须修十善法;要想究竟解脱成佛, 也是以十善法为根本。所以十善业也是进入佛门首要的必修课。这一品通过善生启问,佛详细的对十善业作了解答,故称业品。善生接着问佛:“世尊,在佛出世时,有佛制的禁戒,菩萨摩诃萨依戒而行。但是在佛未出世的时候,菩萨摩诃萨以何为戒呢?”
庚2、答略明十善源流分三
辛1、直答修十善法 辛2、明唯佛能分别说十善法辛3、明亲近诸佛修集十善



今初:直答修十善法
经文:“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时无有三归依戒,唯有智人, 求菩提道,修十善法。”
释:佛告善生:“在没有佛出世的时候,因为没有三宝。所以无佛出世时也就没有三归依戒。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他们感受到世间的苦,欲求解脱的菩提道,那时他们所修的法就是十善法。”这是无佛时智者所修之法。
辛2、明唯佛能分别说十善法
经文:“是十善法,除佛,无能分别说者,过去佛说,流传至今,无有漏失,智者受行。”
释:这十善法的微细因果关系,除过佛以外,再没有人能辨别,讲说清楚的。过去诸佛讲说这十善法,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间断、漏失过。也就是说这十善法就是诸佛的传承。所以虽然在无佛时代,在世间有行菩萨道的圣者,他们过去曾经亲近过诸佛,所以能修十善法。比如我国在古代没有佛法的时候,孔老夫子就是以十善法来自行化他;道教的始祖老子,就以十善法修真养性。这些圣人都是菩萨摩诃萨,在无佛时的示现,现在有人讲三教合一,释、道、儒在修十善法这个法上面,可以三教合一。但从修菩提道成就出世解脱法上面来说,就不能合一了。儒家教人修的是人间福报,主要讲的是人间的伦理道德;道家教人修的是人天福报,主要讲的是修真养性化气成仙之法;佛家教人修解脱之道,修直接成佛的大福报。故有层次的不同,学佛人必须要将这个道理了解清楚。在人天善法这个层面上,三教是可以



合一的;在出世解脱这个层面上,唯有佛教独花奇艳。正因为十善法是佛的传承,在无佛出世时,行菩萨道的智者才能受行。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为什么孔子出现世间,不说出世法?因为菩萨的示现他也是随机示教,也是遵照佛的教化来作的。这些菩萨他自己知道出世法,但为什么给众生不讲?这就好像一个小学的教师,他虽然知道初中、高中的这些知识,但是他只讲小学的课程,他是根据学生的水平而教的,因为他自己是个小学教师身份。所以要将十善法圆满,彻底解释清楚的唯独佛能这样作,他们示现的化身不可能说这些,孔子曾经说过:“神鬼之事,吾也难明,”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够,他不说而已。其实内心他是清清楚楚知道,因为是菩萨再来,怎么能不知道呢?如果没有儒教在中国打基础,大乘佛法就无法在中国普及。道教讲人天福报,讲因果报应,这都是十善法的范畴,所以这些都是菩萨的化现,来完成他自己的使命。因为这是佛的传承,在无佛出世的时候,这些菩萨摩诃萨,他们都是智者,由于过去生中亲近过诸佛,所以他们能传承、受行这十善法。
辛3、明亲近诸佛修集十善
经文:“善男子,众生不能受持,修集十善法者,皆由过去不能亲近、咨承佛故。”
释:佛告善生:众生只所以不能受持十善法,不能修集十善法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过去生中不能亲近诸佛,不能咨承佛的教法,所以就无法受持修集十善法。由此可见修十善业与亲近诸佛有很大关系。能修十善业,就是接受过去诸佛的传承。不仅仅



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也是接受过去诸佛的传承,我们现在学修十善法也就是接受佛的传承。
己2、广说十善法义分十二
庚1、开示业果劝修 庚2、分别善恶令持 庚3、说十不善业相 庚4、证成作无作义 庚5、辨明恶戒劝离 庚6、明受戒得戒之相庚7、别辨五逆罪相 庚8、辨得报定与不定庚9、显由意成形义 庚10、明诸戒得戒相庚11、明善恶报寿命 庚12、总明诸业报相
今初:开示业果劝修分七
辛1、受杂身因缘 辛2、无明因缘
辛3、得报因缘 辛4、破解之法
辛5、有情世界及解脱因缘辛6、器世间生成及菩提因缘辛7、劝修十善业道
今初:受杂身因缘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杂心。杂心因缘,有杂烦恼; 杂烦恼故,造作杂业;杂业因缘,受于杂有;杂有因缘,受于杂身。”
释:既然十善法是由过去诸佛分别解说,无有漏失,一直至今的一个传承。而且唯有佛才能详细的解说十善法,我们现在有幸得闻本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详细开示十善法义。也是我们过去曾亲近诸佛所得的福报,我们一定要好好听闻,细心的思维, 认真修集,将诸佛的传承领纳在自己心中。



佛首先讲众生受身的因缘。佛告善生,善男子,一切六道众生都是有杂心。这个杂心就是善心、恶心和无记的不善不恶心, 混杂而共有之,称为有杂心。这是一切唯心所造的道理。由于有杂心因缘故,才产生了种种的杂烦恼;有杂烦恼因缘故,才会造作种种杂业;造杂业因缘故,受于种种杂有。即三界二十五有; 由于杂有因缘,受于种种杂身,即是众缘和合而产生的六道众生之杂身。这都是前因后果的规律。这是讲六道受身之因缘。
辛2、无明因缘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得杂身已,见于杂色;见杂色已, 生恶思惟;是恶思惟,名为无明。”
释:佛又叫了一声:善男子,一切众生受杂身以后,一旦生出来就是六道众生,以胎、卵、湿、化四生的形式生出这个身体以后,就会见到复杂的森罗万象的世界。见到这些杂色以后,对境就生起了恶思惟,看见好的就贪,不顺心的就嗔,这些都是因烦恼而起的恶思惟。有这些恶思惟,一生就会不断的追求,这就是欲望。这个欲望产生在恶思惟之上,所以这种恶思惟就名为无明。这是讲无明之因缘。
辛3、得报因缘
经文:“无明因缘,生于求心,名之为爱;因爱所作,名之为业;是业因缘,获得果报。”
释:由于无明是建立在恶思惟之上的,所以这种无明就会生出希求之心。希求之心,就叫作贪爱;因贪爱就会有造作,这种造作就称为业;有了造作之业,就必然会有果报出现。这就是恶



有恶报,善有善报之理。这是讲果报因缘。
这里有三个层次,佛先讲了众生受身的因缘;再讲了无明的因缘;最后讲了果报的因缘。就是我们轮转六道生死,都是因这些而来的。知道了我们轮转六道受苦的因缘之后,就要想方设法破解这受苦之锁链。
辛4、破解之法
经文:“有智之人能破析之。由内烦恼,外有因缘,则能系缚,修十善已,则能解之。是故如来初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分别演说十善之法。”
释:以上演说了众生轮转、受身、造业、受报的因果演变过程。佛又接着开示破解之法,这就好像看病一样,把病根找出来再开药方。也就是解脱的方法。佛说,有智慧的人能破解辨析, 这其中的道理。也就是说要有智慧才能破解:由于我们内心有烦恼种子,加上外面境界的因缘和合。就是内因(烦恼)外缘(境界) 和合,则能系缚受报不得解脱。就是说我们一切的造作都是内烦恼、外境界因缘和合所产生的,这种造作会使我们系缚受报。当造下业以后就等于找了一个绳索,将自己紧紧的捆住。造的业越多捆的越结实,最后受报应越痛苦这就叫作系缚。正因为这样系缚,我们生生世世轮转六道不得解脱。因为不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不断的找绳索自己捆绑自己。佛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能修十善业,则能解脱这种系缚。是故如来在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最先将诸佛的传承教法,“十善法”分别演说,以度众生而得解脱。这是佛讲给我们的破解之法。



辛5、有情世界及解脱因缘
经文:“因十善故,世间则有善行、恶行,善有、恶有,乃至解脱。是故众生应当至心,分别体解十善之道。”
释:有情世界的六道轮回及解脱,都以十善为根本。佛说:由于有十善业的缘故,世间才会有善行的事情,有恶行的事情,由于有善恶二种行为那么就会产生善恶二种有,乃至成就解脱,所以众生应当至心的去思惟、分别、了解,十善业道之因果关系。
说明十善业是产生万法的根本:因十善业之故,世间则有行善之人。此行善之因,则感召人天善有之果报;世间也有行恶之人, 以此行恶之因,而感召三涂恶有之果报;世间也有以此十善业为基,修行解脱道之人,而能成就解脱之果。一切都是以十善业为根本,故应当至心分别、体解十善法之道。
辛6、器世间生成及菩提因缘
经文:“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转轮圣王所有四轮:金、银、铜、铁,七众受戒,求三菩提,亦因十善业因缘故。”
释:器世间的产生,和成就无上菩提均以十善而为基。什么叫器世间?就是有情众生依止而生存的外在环境。若有风云为持大水,【这是太空中的物理现象】就产生了适宜阿修罗道众生生存的阿修罗宫;就产生了适宜人道众生生存的大地、大山;也产生了饿鬼、畜生、地狱道众生生存的适宜环境;也产生了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这六欲天天道众生能生存的适宜环境。这



些不同环境,悉因众生行十善业道不同之故,而分别产生的;还有转轮圣王金、银、铜、铁四轮;佛教七众弟子受戒: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受的五戒、八戒、优婆塞菩萨戒。出家、沙弥、沙弥尼受的沙弥十戒。式叉摩那女受的六法戒。以及比丘、比丘尼受的具足戒。发心修行求得三种菩提。这一切也都是因于十善业因缘,而分别成就的。说明有情众生受苦受乐,乃至成就菩提解脱,这一切都是因十善业因缘故;随众生苦乐所产生的各种环境, 也都是因十善业因缘而成就。总之一切世出世间、情非情物都是因于十善业因缘而有的。
辛7、劝修十善业道
经文:“是十善业道因缘故,一切众生,内外之物,色之与命,皆有增减,是故智者应当具足修十善道。”
释:大到世界众生的生成,小到一切众生内外之物的增减变化,都是因十善业道的因缘故。所以佛一再劝我们修十善道:由于十善业的因缘之故,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他们的根身内物,和器界外物。根身就是有情众生的生命体,器界就是外在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各种形色和寿命,都有增有减在不断的生灭变化当中。修十善业进入善道殊妙的根身,享受庄严美好的物质世界;不修十善业就会进入恶道下劣的根身,遭遇黑暗痛苦的物质世界。所以一个有智慧的人,应当要具足修十善业道。
庚2、分别善恶令持分四
辛1、总明善恶果报不同 辛2、劝修令持


辛3、行善恶业之相 辛4、断烦恼修十善



今初:总明善恶果报不同分四
壬1、众生所起烦恼不同 壬2、修十善正报得福壬3、十恶业依报变异 壬4、正观得解脱
今初:众生所起烦恼不同
经文:“若诸众生,少壮老时,春秋冬夏,所起烦恼,各各别异;小中大劫,所起烦恼,亦复如是,各各别异。”
释:佛首先从众生所起烦恼来分析。比如一切众生,他们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所起的烦恼不同。少年时的烦恼和中年时的烦恼不同,中年时的烦恼又和老年时不同。就一年四季当中,春天所起的烦恼和秋天不同,冬天所起的烦恼和夏天不同。就是众生从年至一生,所起烦恼各各别异,这都是我们人能感觉到的。推而广之,世界的变迁,劫难的起灭,小劫和中劫的不同,中劫和大劫众生所起的烦恼,亦复如是,也是各各别异, 有无量无边无尽的不同烦恼。故四宏誓愿说:烦恼无尽誓愿断。
壬2、修十善正报得福
经文:“众生初修十善业时,得无量命,色、香、味具,因贪嗔痴,一切皆失。”
释:众生在开始修十善业时,由于十善业之因,就会得到无量的寿命,能获得无量上好的色、香、味用具,这就是福报。说明修十善业能长寿,能获得财富,也就是佛在经上刚开始讲的, 能获得命之与财。这就是修十善业能让我们这正报之身,得到福报。但是由于众生有贪嗔痴烦恼,他不修十善业,所以应获得的福报就会全部失掉。



壬3、十恶业依报变异
经文:“是十恶业道因缘故,时节、年岁、星辰、日月四大变异。”
释:十善业的反面就是十恶业。因众生有贪、嗔、痴烦恼, 而共同造下十恶业,这叫共业。由于十恶业道的因缘,也就是众生共同恶业的因缘,会使我们所依之而生存的外在环境,如时节气候、年岁、日月、星辰这外四大全部变异,就会出现恶风、暴雨、气候变暖、节气不调、沙尘暴、雾霾、大寒大热,地球上一切天灾相应而有,地震、海啸、环境污染,台风、瘟疫等等会相继发生。这都是众生造十恶业为主因而出现的灾难,所以真正的环保,真正的消灾免难,就是要人人行十善业。
假若全世界人人都能觉悟,人人都能行十善业道的话,我敢保险地球上就会没有灾难。但是难呀!没人相信,不可能人人这样做,所以我们要承受这些灾难。这就是说十恶业不但能改变自身,在六道里面生成一个下劣的身体。而且能让外在的环境改变,这几年全世界到处有灾难台风、龙卷风、海啸、地震频频发生,想不到的瘟疫随时会出现,研究抗病毒疫苗只是治标不治本。人们为什么还不警觉呢?只有人人修十善这才是从根本上的根治。
壬4、正观得解脱
经文:“若人能观如是事者,当知是人能得解脱。”
释:如果有人能像佛说的那样正确的观察善恶因缘的果报, 那么这个人就会深信因果,当知是人最终一定能得到解脱。这就



是修行,我们学佛修行就要按佛说的去思惟观察,这样思惟观察就能得到解脱。
辛2、劝修令持分四
壬1、劝修十善 壬2、分别十道之名 壬3、十业道名 壬4、示由作得果令持
今初:劝修十善
经文:“众生皆由苦因缘故,则生信心;既得信心,能观善恶;如是观已,修十善法。”
释:众生都在六道受苦,以受苦之因缘,就要想办法离开痛苦。众生都想离苦得乐,有知苦想离苦之心,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不知道苦认为自己很幸福,就不想解脱。信佛、学佛以后, 才会依佛的教理去正观善恶因果报应。这样观察以后,才能发心修十善法,求离苦得解脱。
壬2、分别十道之名
经文:“意、行十处,故名十道。身三道者,谓杀、盗、淫; 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嗔、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若诸众生:异界、异有、异生、异色、异命、异名,以是因缘应名无量,不但有十。”
释:接着佛解释十道之名,意念和行为加起来共有十处,所以称为“十道”。从身体的行为来说有三道,就是通过身体作出来的杀生、偷盗、邪淫三种;从语言的行为来说有四道,就是通过口说出来的有恶口骂人、妄语骗人、两舌挑拨、无义语戏论四种;从意念产生出来的有三道,就是心里的嫉妒贪心、嗔恚恶心、



邪见痴心三种。合起来就是身口七支,意业三支,共十道。这十道名十恶业,此十恶业是一切众罪的根本。如果从众生受报现象来看有异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不同;有异有:就是三界二十五有各不相同;有异生:即胎、卵、湿、化四生的不同; 有异色:就是各类众生容貌、色相各不相同;有异命:就是各类众生寿命长短各不相同;有异名:就是各类众生名字都不相同。有这么多的不同,以此而论,实际上不仅仅有十道,如果详细说有无量道。但是不管怎样都离不开这十道。
壬3、十业道名
经文:“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
释:以上十事,意念上的贪、嗔、痴名为业,不名为道;而身口,杀、盗、淫、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这七事不但是业,也名为道。合起来故名十业道。
壬4、示由作得果令持
经文:“是十业道,自作、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作。”
释:此十业道,有众生自作的,就是自作业自受报;有他作的,就是他作业他受报;有自他共作的,就是共业所受报。有这种善恶的造作,就会得到苦乐的二种果报,这些都是众生造作的善恶因缘所形成的。是故有智慧的人对十恶业道想都不应想,控制意恶。大家看过《俞净意与灶神记》俞公一辈子是个行善之人, 但遭遇极不好,后来遇到灶神才说他是意念太恶,从此改名俞净



意。所以要控制意恶,更何况亲身去作那身、口七恶的事呢?所谓修行就是控制自己的念头,防患于未然。
辛3、行善恶业之相分四
壬1、行十恶道之相 壬2、行十善道之相壬3、作不得业罪之相 壬4、劝修证果
今初:行十恶道之相
经文:“若人令业烦恼诸结,得自在者,当知即是行十恶道。”
释:怎样是行十恶道呢?佛说:有烦恼才会驱使人们作恶业, 所以烦恼结使就是众生造恶业的原动力。若人不控制自己的烦恼结使,让其自由泛滥,自在左右身心。当知此人就是在行十恶道。是行善还是作恶,这是一个分水岭。如果我们能摄护正念, 不要让烦恼结使抬头,处处用佛法对治,这样就是在行十善业; 如果懈怠、放逸,随自己的感觉走,就会让烦恼而得自在,这就是在行十恶业。
壬2、行十善道之相
经文:“若有能坏烦恼诸结,不令自在,是人即是行十善道。”
释:如果能明了烦恼对我们身心的危害。能深观生死轮转都是烦恼的杰作。以智观下功夫对治烦恼,破坏烦恼结使。控制不要让烦恼左右我们的身心,要用智慧掌控自己的身心,如果这样, 此人就是在行十善道。佛直接告诉我们,要修十善,先要控制自己的烦恼。



壬3、作不得业罪之相
经文:“若人始设方便,若先不思维,当时猝作,是人不得业所摄罪。”
释:有些情况下作了以后,不得业罪。若有开始施设方便时, 没有经过意识思维,境界现前,突然无意的去造作了恶业,这人不得业罪。可见我们造业,还是心的问题。有意作,就得业罪; 无意作,就不得业所摄之罪。
壬4、劝修证果
经文:“是故智者,应当勤修十善业道,证四真谛,亦复如是。”
释:同样的道理,是故有智之人就应当精勤的修十善业道。要证到苦、集、灭、道四真谛,亦应从十善业用心修起。修行就得用心,作善业,如果无意作,也会不得业所摄之报。因为作恶业无意作不得业罪,作善业无意作也不得善所摄之福。所以要精勤刻意的专门修十善业道,要认真思惟法义,精进修行,就能证四真谛,这样才会真正的有功德乐报。
辛4、断烦恼修十善分三
壬1、例明应修十善 壬2、十善增福壬3、断烦恼 善业增
今初:例明应修十善
经文:“作期为恶,若失期者,亦不得罪。是故智者,应修十善。”
释:如果预定计划在某时要作恶事,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



按预定之期去作。这样的情况,虽有预期作恶的意念,但却没有行动,这样也不得罪。前面是无意念,而有作恶,不得业罪;这里是有意念,但没有作恶,也不得罪。说明造业得罪,应该有意念,有造作,这才真正种下了业因,会有业罪的。同样的道理, 智者应当观察,修十善业也应该是有意念,有造作,也会有善果报的。所以智者应该下决心去修十善业。
壬2、十善增福
经文:“因是十善,众生修己,增长寿命,及内外物。”
释:如果众生有意念有造作的去修十善,就可以增长寿命及增长内外财。就是说,如果众生修十善以后就可以增福延寿。这是众生现实生活当中所希求的事情。人人行十善,人人增福延寿。自修自得,他修他得,自他共修就得共业。恶业如此,善业也是如此。
壬3、断烦恼善业增
经文:“烦恼因缘故,十恶业增;无烦恼因缘故,十善业增。”
释:佛最后总结说,由于让烦恼自在的这个因缘,十恶业就会增长;如果不控制烦恼任他自由泛滥就会增长十恶业,增长十恶业就是苦的果报。反之由于破除烦恼,无烦恼因缘故,十善业就会增长。因此,破烦恼是我们学佛修行的主要对境。所以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归结起来就是对治烦恼。

庚3、说十不善业相分六
辛1、正说不善业 辛2、分别复单轻重



辛3、示从贪、嗔、痴起 辛4、止十恶 修十善辛5、就杀广辨业道 辛6、 就余总略分别
今初:正说不善业分二(重点复习27)
壬1、总明三事 壬2、各别分解今初:总明三事
经文:“善男子,此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
释:佛告善生,这十业道,每一事中都各有三方面的犯相, 才可以构成犯罪。一者、根本,就是有作业的动机,有预谋。二者、方便,就是作业所采取的种种方法。三者、成已,就是作业后的满足感和骄慢心态。
壬2、各别分解分十

癸1、杀业三事 癸2、盗业三事 癸3、淫业三事
癸4、妄语三事 癸5、两舌三事 癸6、恶口三事
癸7、绮语三事 癸8、贪欲三事 癸9、嗔恚三事
癸10、愚痴三事 
今初:杀业三事
经文:①“根本者,若有他想,有众生想,若以疑心,断其命根,若动身作相,或口说杀,是名根本。”
释:杀业中的根本之相是:若预谋要杀的对象是其它众生, 而自己内心也作众生想,或者作众生疑。这属于犯缘里的:①是众生、②众生想或众生疑。而且③有断其命根之杀心,或亲自动手杀,或作相让人杀,或者亲自口说叫他杀,这叫④行方便。以



至于Ⓒ对方命断而达到目的,这一切犯缘都具足,就构成一个根本杀罪,故名根本。
经文:②“求刀,磨利,置毒、作索,是名方便。”
释:这是杀生前所采用的种种方法,而为杀生作准备。或者准备刀枪、或者磨利刀具、或者放置毒药、或者作索挖陷阱,等等为杀生作的准备工作,这在犯缘里面叫行方便。故名方便。
经文:③“杀已手触、称量、提持,若自食啖,若与人食, 得物用度,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杀生以后,用手触摸、称量、买卖、提持搬运,或自食其肉,或与他人吃。换来钱财,随便使用,任意施与,自己欢喜享乐。由于不知杀生是造恶业,所以没有一点惭愧、悔恨之心。自己内心暗自赞叹自己有这个本领,生起大骄慢,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能干。这种心态,这种行为,真正构成了一个杀生罪,故名成已。
癸2、盗业三事
经文:①“是他财有,亦作他想,若自往取,若遣人取,若以疑心,移置异处,是名根本。”
释:盗戒的根本犯相是:是他财物,即是①有主之物,亦作
②有主想,内心也知道这是有主之物。对于这样的有主物,有据为己③有的盗心。或者④自己亲自去不与而取,或者派遣人去偷取。若以疑心,就是内心怀疑是有主物。不论有主想、有主疑; 不论是自盗、还是遣人盗。将原物Ⓒ移离本处,⑥其价值超过五



钱者,就是具足偷盗的根本罪。这移离本处还包括改变颜色和原物形状的伪装。都属于犯根本。
经文:②“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入舍求觅,乃至手触,是名方便。”
释:为了偷盗,破壁打洞,或者是预先查看打探,或者置梯、爬墙入舍寻找东西,乃至用手触摸,这一切种种作法,是名偷盗方便。
经文:③“若得物已,负担藏隐,任意施与,卖、用勿遗, 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无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偷到东西以后,负担藏隐,用所偷之物,任意送人,全部变卖,挥霍尽净无遗。自己尽情的欢喜享受,没有一点惭愧, 心不悔恨。而且对自己这种偷盗行为,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有本事,别人都不如我,自我赞叹,生起大骄慢。这就圆满的构成了一个偷盗罪,故名成已。
癸3、淫业三事
经文:①“若是妇女,系属他人,起于他想,若以疑心,作非梵行,是名根本。”
释:淫戒的根本犯相是:蓄意对①妇女,对系属他人守护之妇女。②自己也知道或者怀疑她是有系属的妇女。③起邪淫之动机,④而作种种方便,Ⓒ以达成邪淫之事。构成根本邪淫罪,是名根本。
经文:②“若遣使往,若自眼见,若与信物,若以手触,若



软细语,是名方便。”
释:对于女人,若派人去招,若自己亲自去见面,若付于信物,若用手摸触,若说一些爱慕之细软语等等。为达到自己非梵行的目的,而采取的种种方法,是名方便。
经文:③“若事已竟,遗以璎珞,共坐饮食,欢喜受乐,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作完邪淫事以后,送给对方璎珞,请她去共进饮食,在一块欢娱受乐,没有一点惭愧之心,内心不生悔恨。反而自赞其身,生大骄慢认为自己有能力,是名成已。
癸4、妄语三事
经文:①“若于大众,舍离本相,若于三时,若二时中,虚妄说之,是名根本。”
释:妄语的犯相是:①妄语的对象是人,在大众中,②明知所对者是人,③有骗人之想,脱离本有的实际情况,于昼三时或者二时中,虚构方便,④了了虚说不实之妄语,Ⓒ使人领解而欺骗大众,以便达到自己某种目的,构成根本的妄语之罪。
经文:②“若于先时,次第庄严,构言语端,或受他语,起往彼说,是名方便。”
释:从一开始,就作好了用妄语骗人的准备。虚构不实的语言,或接受他人不真实的语言,而到处传说妄语。或亲自往被自说妄语。这一切的动作,是名方便。
经文:③“若事成已,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妄语说出来以后,骗取了对方的信任,得到了财物。任意挥霍送人,自己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之心,不生悔恨,又自我庆幸,生大骄慢,认为自己有能力,以耻为荣,是名成已。
癸5、两舌三事
经文:①“是妄语中,杂有两舌,能坏和合,是名根本。” 释:在妄语中,包括有两舌。就有挑拨是非的两舌语,说两
舌语能破坏和合众。破坏和合,就构成了两舌的根本罪。
经文:②“若说他过,及余恶事,言和合者,必有不可,若离坏者,则有好事,是名方便。”
释:给人讲对方的过错,或讲其它恶事说:“他有多么的不好,你和他在一块绝对不好。如果你离开他,才与你有好处”这种有意挑拨别人的关系,就是两舌的方便。
经文:③“和合既离,受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因两舌而让别人不和合,又骗取了他人的钱财,目的达到。将所骗之钱财,任意挥霍送人,尽情的享受,欢喜快乐,没有一点惭愧之心,不生悔恨。而且还自赞其身,自夸其能,骄慢增盛,是名成已。
癸6、恶口三事
经文:①“若变容色,恶口骂詈,是名根本。”
释:在妄语中,亦包括恶口。动容变色,怒气冲天,出言骂詈,恶口伤人,是名根本。

经文:②“若闻他罪,庄严辞章,起去到彼,欲说是恶,是



名方便。”
释:若闻他人有罪己之过恶,立即怒火中烧,庄严词章,搜集攻击对方的言辞,采取骂詈、诽谤、攻讦、讽刺等手段,气势汹汹的要找对方闹事,欲说对方种种的过恶,为恶口作准备,是名方便。
经文:③“若骂詈已,还受他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在狠狠的恶骂对方之后,还接受他人所给之财物。任意挥霍施与,欢喜受乐,内无惭愧,不生悔恨,不认为是作恶,而认为是己之能,自赞其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癸7、绮语三事
经文:①“若说欲事、非时之言,是名根本。”
释:妄语中亦包括绮语,绮语也叫无义语。说一些淫秽欲事, 和一些非时无义之语,以及那些有害身心健康的言辞。是名根本。
经文:②“若歌、若颂无义章名,随人所喜,造作百端,是名方便。”
释:随顺人们的爱好,唱一些低级庸俗的情歌,颂一些不堪入耳的下流艳词,说一些诲淫、诲盗之语。见人说笑搭讪,天南地北的胡吹冒侃。造作百端,说的人说的高兴,听的人听的热闹, 讲的都是些言不及义,无益身心的无义之语。是名方便。

经文:③“若教他已,还受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



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因说了人们喜欢听的“绮语”以后,还接受别人的财物。以此绮语所得之财,任意挥霍浪费送人情,欢喜受乐,以此为荣,没有一点惭愧心,不生一点悔恨心。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有此能说会道的本领,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这个绮语,人人都容易犯,不小心在一块说话,就是一种绮语的表现。所以学佛的人尽量少说话。要先语、软语、实语这样说话,要说佛法话,说利益众生的话。避免绮语。
癸8、贪欲三事
经文:①“于他财物,生贪、欲得,是名根本。”
释:对于别人的财物,生起贪心,要想得到,据为己有。是名根本。
经文:②“发烦恼心,是名方便。”
释:内心生起想得到别人东西的贪心烦恼。发这种贪心烦恼, 是名方便。
经文:③“作已得财,任意施与,欢喜受乐,复向余说,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因贪而得到财物以后,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送人情, 自己欢喜享受五欲的快乐。还将自己这种贪欲到处宣扬,不以为恶,反以为德,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让贪心不断增长,自赞其身有取财之本领,别人都不如自己,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癸9、嗔恚三事
经文:①“若打骂人,是名根本。”



释:打人、骂人就是嗔恚的具体表现。若有打人骂人的行为, 就是嗔恚之根本。
经文:②“若捉杖、石,问其过罪,是名方便。”
释:如果手捉棍棒、石块这些打人之物,审问前人罪过,是名方便。
经文:③“打已生喜,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释:生嗔打人以后,出了口恶气。让对方屈服内心又生欢喜, 以胜利者的姿态受取他人财物,任意自用,挥霍浪费,尽情的享受,随意送人,没有惭愧之心,也不生悔恨之念。自我赞叹,自己有能力,生大骄慢,是名成已。
癸10、愚痴三事
经文:①“若诽谤业因果,真谛贤圣之人,是名根本。”
释:一切无信,诽谤业、因、果报,诽谤四真谛,和贤圣之人。因为什么都不信,即真正的愚痴之相,是名根本。
经文: ②“若读诵、书写, 信受邪书,赞叹称誉, 是名方便。”
释:不信正法,信邪法。表现在行为上是:读诵、书写,信受邪书,邪见,对邪书、邪见赞叹称誉。是名方便。
经文:③“受已,向他分别演说,增其邪见,受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骄慢, 是名成已。”
释:自己信受邪书、邪见以后,还向别人分别演说,弘扬邪



法,增长他人邪见。用弘扬邪法所得之财物,尽情的挥霍浪费送人情,欢喜享受五欲之乐。不知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自夸己能,生大骄慢,高高在上,是名成已。
诠论:以上这十恶业道,都有三事。其中: 根本:都是具足诸缘,成就其事;
方便:就是为所作事作种种准备工作。
成已:共同点都是以此而为荣,不以为耻,以不义之财,随意挥霍,享受世间的五欲之乐。内心不惭愧,不悔恨。反而自赞、骄慢、增长罪恶。
具足根本、方便、成已所有条件,恶因之罪圆满构成。
佛详细讲了每一个业道的行相,我们学的时候要一一对照检查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依教奉行,远离诸恶、清净戒行。
辛2、分别复单轻重分三
壬1、明一时能作不作 壬2、分别作与无作色壬3、以重显轻
今初:明一时能作不作分三
癸1、一时能作之业 癸2、不能一时作之业癸3、一时能作之相
今初:一时能作之业
经文:“或复有人于十业道,一时作二:妄语、两舌。或一时三:所谓妄语、两舌、恶口。又复有三:所谓邪见、恶口、妄语。如是说者,即是无义,是名为四。”



释:这一段分别“作”与“无作”,及所得果报轻重。十业道里面有些是一时能作,有些是不能一时作。首先佛讲了能一时作之业。有些人于十业道中,可以同一时间内作两种业,就是妄语和两舌,妄语当中带着挑拨之两舌同时可以说出;有时可以同一时间作三种业,就是妄语、两舌、恶口,在骂人的同时带有不实之妄语和挑拨的两舌;还有同时作三种业的,就是带着邪见以虚妄不实的语言恶口骂人;这样骂出来的话都是无义之绮语,就构成了同一时间作四种业了。
这就是一时作二种业;一时作三种业;一时作四种业之相。
癸2、不能一时作之业
经文:“嗔之与贪,不得一时。”
释:在十业道中,唯有嗔和贪这二业不能一时作。当贪爱某一个人的时候,不可能去嗔恨他;反之当嗔恨某一个人的时候不可能去贪爱他。这二者不能一时俱作。
癸3、一时能作之相
经文:“其余八事,可得一时。云何一时?六处遣使,自作二事:一者、淫他妻妇,二者、谓无业果,先作期要,一时得业。” 释:除过贪和嗔不能一时俱作之外,其余八种业可得一时作。
怎样做呢?(注9)六处遣使,就是一处派人去杀,一处遣人去盗,一处遣人去恶口骂人,一处遣人去挑拨事非,一处遣人去说绮语混淆视听,一处遣人去说妄言制造事端。六处遣使作这六种事情。比如说你要陷害仇家,派人前去用无义语(绮语)虚妄诱骗( 妄言),又作种种的挑拨离间工作(两舌)。同时派人威吓、



骂詈仇家(恶口),并谋财(犯盗)害命(犯杀)。这都是提前作好的筹划安排,六处遣使同时具作六业。与此同时自己又淫他妻妇(邪淫),执着邪淫无恶业果报的(邪见)。这样先作期要,筹谋安排,自作教他八业一时俱成。
壬2、分别作与无作色分二
癸1、两种类形 癸2、有无之相今初:两种类形
经文:“是十恶业,或得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
释:这十恶业里面,或有作色,而没有无作色。所谓“作色”,就是表现在外让人可见闻的行为造作。所谓“无作色”, 就是外在不可见闻,而内心的一种心理活动。这十恶业有些只是表现在外可见闻的行为,而没有内心的无作色种;有些不但有外在的行为造作,而且有内心的无作色种。
癸2、有无之相
经文:“若无方便, 及成已者, 则得作色, 无无作色。若有庄严, 及成已者,则得作色,及无作色。”
释:前面学了根本、方便、成已三种事。如果说在作十恶业的时候,没有作种种准备的方便,也没有作后的欢喜及无惭愧的成已。只作了根本,这种情况是属于只有行为造作的有作色,而内心没有无作色种。
如果在造作十恶业时,根本、方便、成已这三者都具足。这种情况就是,不但有外在行为造作的根本有作色,而且有计划、



预谋和成功后的喜乐、骄慢等内心的无作色种。这是属于两者都具之相。
壬3、以重显轻
经文:“是十业道,有轻有重。若杀父母,及辟支佛,偷三宝物,于所生母,及罗汉尼,作非梵行,妄语坏僧,是名为重。”
释:佛说这十业道有轻有重。如果杀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及杀了辟支佛圣者,犯杀生逆罪。是杀生重罪;偷三宝物,是偷盗重罪;于生母或罗汉尼作非梵行,是邪淫重罪;妄语坏僧,是妄语重罪。这些都是十恶业中之重罪,相比之下其他则轻。
辛3、示从贪、嗔、痴起分三
壬1、总明三种生因 壬2、别明生因之相壬3、三种别名
今初:总明三种生因
经文:“善男子,是十业道各有三种:一、从贪生,二、从嗔生,三、从痴生。”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是十业道各有三种生因,一、从贪生,二、从嗔生,三、从痴生。”就是身口七支的行为造作, 都是从贪、嗔、痴三种意业而生起的。
壬2、别明生因之相分七
癸1、杀业三种 癸2、盗业三种 癸3、邪淫三种癸4、妄语三种 癸5、两舌三种 癸6、恶口三种癸7、无义语三种
今初:杀业三种



经文:“若为贪利故害命者,是名从贪,若杀怨家,是名从嗔。杀父母者,是名从痴。”
释:为了贪图财利而杀生害命者,这是属于从贪心烦恼所产生,而犯的杀业;如果为了报仇而去杀害怨家,这是属于从嗔恨烦恼而生起来的杀业;如果杀害生身父母,这是属于从愚痴而产生, 所犯之杀业。
癸2、盗业三种
经文:“劫盗他财,亦复三种: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嗔。劫夺下姓, 是名从痴。”
释:劫盗他财也有三种发心:为了自己和妻子眷属家庭生计, 贪图别人的财物,而作劫夺偷盗之事,这属于从贪而生;偷盗自己怨家的财物,这属于从嗔恨烦恼而生;如果劫夺贫贱之人的财物, 这是愚痴的一种行为,故名从痴而生。
癸3、邪淫三种
经文:“邪淫亦三:若为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淫怨眷属,是名从嗔。于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从痴。”
释:邪淫也有三种发心:如果为了自己一时的欲乐,而作邪淫之事,这是贪心的表现。如果为破坏他人名节,而去奸淫怨家的眷属,这是从嗔恨心而生;对自己所生母作非梵行,这是因愚痴而作,是名从痴。

癸4、妄语三种
经文:“妄语三种:若为财利,自受快乐,是名从贪。为坏



怨故,是名从嗔。若畏他死,是名从痴。”
释:妄语也有三种:如果为了自己享受快乐,贪图财利而说妄语,这是从贪而生;为了破坏怨家名声而说妄语,是名从嗔而生; 如果怕他死去,而说妄语,这是从痴而生。因为人都免不了一死。
癸5、两舌三种
经文:“两舌三种:为财利故,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破坏和合,邪见之众,是名从痴。”
释:两舌三种:为了谋求财利而两舌,这是从贪而生;为了破坏怨家和合而两舌,是名从嗔而生;自己在邪见之中,破坏别人和合而两舌,这是从痴而生。
癸6、恶口三种
经文:“恶口三种:为财利故,骂詈妇儿,是名从贪。故向怨家说所恶事,是名从嗔。说他往昔、先人过罪,是名从痴。”
释:恶口三种:为了自己的财利之事,而恶口骂詈自己的妻儿,这是从贪而生;如果向怨家恶口说他过罪,这是从嗔而生之恶口;如果说别人往昔过罪,或者揭说他祖先过罪,这是从痴而生之恶口。
癸7、无义语三种
经文:“无义语亦三种:若为欢乐,歌叫、喧哗,是名从贪。为胜他故,歌叫、喧哗,是名从嗔。为增邪见,歌叫、喧哗,是名从痴。”
释:绮语也有三种:如果为了自己欢乐,而歌叫,大声喧哗, 这是从贪生的无义语;如果为了胜过别人,争强好胜而歌叫、喧



哗这是从嗔而生的无义语;如果为了增长邪见而歌叫、喧哗,这是从痴而生的无义语。
壬3、三种别名
经文:“从贪生者,是名为妒;从嗔生者,是名为恚;从痴生者,是名邪见。”
释:这身口七恶,从贪而生的这种现象名为妒,就是嫉妒; 从嗔而生的这种现象名为恚,就是嗔恚;从痴而生的就叫做邪见。这妒、恚、邪见,就是贪、嗔、痴的别名。
辛4、止十恶修十善分二
壬1、善恶果报 壬2、六道十善不同今初:善恶果报分三
癸1、修善果报 癸2、造恶果报 癸3、劝修今初:修善果报
经文:“修十善已,一一事中,得三解脱。”
解词:三解脱——指得解脱到涅槃之三种法门。即①空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由因缘和合而生;若能如此通达,则于诸法而得自在。②无相门:谓既知一切法空,乃观男女一异等相实不可得; 若能如此通达诸法无相,即离差别相而得自在。③无愿门:又作无作门、无欲门。谓若知一切法无相,则于三界无所愿求;若无愿求,则不造作生死之业;若无生死之业,则无果报之苦而得自在。释:这一段是佛将修十善和十恶业,在六道中的苦乐果报作了
说明。劝我们止十恶业,修十善业,而得好的果报,直至解脱。佛说:“修十善业以后,可以于每一善业中得三种解脱。”也就



是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和无愿解脱门。每一善业都可直达解脱之门。
癸2、造恶果报
经文:“是十恶业,决定当得地狱果报,或有饿鬼,或有畜生。余果,则得人中短命,贫穷乏财,妇不贞廉,有所言说,人不信受,无有亲厚,常被诽谤。耳初不闻善好之言,能令外物、四大衰微,无有真实,恶风暴雨,臭烂败坏,土地不平,无有七宝,多有石沙、 荆棘恶刺,时节转变,无有常定,果蓏少实,味不具足。”
释:上面讲修十善业,可以从六道中解脱。接着讲十恶业的果报:如果造了十恶业决定会堕落三途,地狱的果报是决定性的, 有些或有在饿鬼,或有在畜生。总之三途果报在所难免,此为三途正果。余果则是:三途报尽以后若生在人中,从自身正报来说: 由于过去生中杀生,感得短命之余报;由于往昔偷盗,则会感得贫穷乏财之余报;由于往昔邪淫,感得家庭妇不贞洁之余报;由于往昔妄语,感得有所言说人不信受之余报;由于往昔两舌,则感得无有亲厚之报;由于往昔恶口,则感得常被诽谤之报;由于往昔绮语,则感得耳初不闻善好之言之报。从依报来说:此十恶业,能令依报外物地、水、火、风四大衰微不调,其表现是无有真实的东西,一切虚幻的东西都会出现。例如恶风、暴雨这些天灾,都是十恶业所招感来的;还有就是所有滋生之物,容易臭烂败坏,没有好的食物,使人无法生活;十恶业还会招来土地高低不平,七宝之藏隐没不现,多有石、沙及荆棘恶刺之地,让人们



生活在这恶劣的环境当中,有些人生在边远的山区很苦的地方, 这都是十恶业所感召来的;另外十恶业还会召感时节转变,不能风调雨顺。本来一年四季之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都是正常的时节。由于人们造十恶业,这些正常时节会转变为不正常:热时太热,冷时太冷,超过正常的限度。或是该热的时候又不热, 该冷的时候又不冷,转变常规时节,无有常定之时;这样会使植物果实少而不能饱满,且无甜美之原味,粮食就不能丰收,瓜果蔬菜就不丰盛。这一切的天灾人祸都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们造十恶业感召来的。佛在这里把这讲的很清楚。所以破坏生态环境的真正原凶,就是人们都在造十恶业。而要做到真正的环保,还得从人人修十善业开始。假若全世界人人都能修十善业,不但人类自身能增福延寿,而且外在环境会越来越美。没有天灾人祸, 真正的才会天下太平。
癸3、劝修
经文:“若欲破坏如是等事,应当至心修行十善。”
释:佛把前面的果报讲了以后,悲心切切的告诉我们都要修十善业。人们不了解十恶业造成的种种危害,不了解这依正二报的好坏,都是人们自己造善恶业而招感的,不相信心能转物的这个真理。也不相信因果的延续,更不相信外在环境与自己的心有关。所以,当大自然出现灾难的时候,就联系不上这是自己造业而带来的恶果。而是不断的向外寻找原因,这样向外错误的追求,就显得人类抗拒大自然灾难的能力微弱的可怜,即使科学再发达,人们在灾难面前是束手无策,只能是亡羊补牢,而不能防



患于未然。前几天美国那个龙卷风伤害也挺大的,美国每年有龙卷风,从科技来说,美国最发达,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他无能为力。这几年的台风,地震我们有办法吗?当地震来时人们作的只能是救灾;台风袭来的时候,人们只能做到预报,躲避;遇到雾霾的天气人有办法吗?遇到沙尘暴有办法吗?这些都是自然界对人类作十恶业的惩罚,我们没有一点应对能力;当瘟疫来临的时候,人们只能研究抗体疫苗,当你研究出来以后,新的病毒又会出现。这种舍本逐末的科研,永远消除不了天灾的隐患。当人们都能相信心能转物的这个真理,能相信这些灾难都是十恶业的产物。只有人人从我开始,广行十善,这些灾难就不会再发生。这才能真正的世界和平,真正的达到风调雨顺。地球人的幸福生活从此开始。否则,人们继续在不断的造恶业,这种天灾人祸会逐年增加,越来越厉害。这种恶性循环,人类将把自己送上毁灭的道路。肯定的说,人类一切的科技在自然界的大灾难面前,只能是接受十恶业带来的自食其果的报应,科学就没办法阻挡灾难的发生。
佛最后恳切的告诉我们,如果要破除四大衰微所带来的,这些人们无法抗拒的灾难,就应当至心修行十善,而且应该人人修行十善,这是改善我们自身和外在环境的,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人人从我作起至心修十善业,多一个人修十善,世界就少一份灾难,愿智者深思之。

壬2、六道十善不同分三
癸1、十善和戒 癸2、非戒摄处 癸3、欲界六天无方便



今初:十善和戒
经文:“是十善法,三天下具,或有戒摄,或非戒摄。”
释:通过上面的学习,了解到十善的重要,我们要发心至心修十善法。接着佛就讲具十善法的地方。佛说:“此十善法,三天下具。”在一四天下中,只有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这三天下具有十善法。“有的是属于佛戒所摄的十善,有些是属于非佛戒所摄的十善。”
癸2、非戒摄处
经文:“北郁单越,唯有四事。地狱有五。饿鬼、畜生,天中具十善,非戒所摄。”
释:四天下的北郁单越,即北俱卢洲。生在这里的人福报很大,享受天然衣食。他唯有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事,故唯有四善,所以北俱卢洲人不具十善;地狱众生由于前生恶业之果报,在地狱受极苦之罪,没有闲暇去造恶业,从行为上他不可能去造杀、盗、淫、妄、酒这五恶事,不作当然就是善业了,故说地狱有五善,不具十善;饿鬼、畜生、天中这三道都具足有十善,但都不是佛戒所摄之十善。
别显唯有人中有五戒,以戒摄受而修十善。这是我们人道众生能遇佛闻法,受佛禁戒的大利益之处。所以这个机会千万不能错过,如果人中不受戒修十善也就成了非戒所摄的十善了。就是世俗不学佛积德行善的世间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受佛禁戒来之不易呀!
癸3、欲界六天无方便



经文:“欲界六天,无有方便,唯有根本、成已二事。”
释:欲界六天的天人,具足十善业。从出生就自然享受前世善业福报,不需要造作种种方便,所以只有“根本”和“成己” 二事。不须造作,唯是享受,故无方便。
辛5、就杀广辨业道分七 (重点复习28 ①)
壬1、明一念得罪 壬2、明作、无作罪壬3、一念得杀罪辨 壬4、作、无作罪辨壬5、无记得罪辨 壬6、无心不得罪辨壬7、杀生祠祀得罪辨
今初:明一念得罪分三
癸1、俱死不得根本 癸2、方便未成不得根本癸3、方便己成得根本
今初:俱死不得根本
经文:“夫业道者,一念中得,如其杀者,可杀俱死,是则不得根本业果。”
释:佛说:所谓业道者,无论善恶业,都是从刚开始这一念中而得。一念善,就是十善道;一念恶,便得十恶业道。接着佛以杀业为例,来详细辨析业道的得罪与其轻重分别。如果说杀人者和被杀者同时都死去,杀人者不得根本罪。
按世间法律人死了就不追究其罪了。佛讲的所谓得罪,是以后面的果报轻重而决定的。这要从三世因果的角度来考量,虽然你这一期生命结束,后面的果报是根据你当下造业的轻重而建立的。人死后能逃掉世间的惩罚,逃不掉因果对你的惩罚。所以佛



在这里要详辨犯罪轻重,在杀人者和被杀者同时死去的这种情况下,以因果律来判断,杀人者不得根本罪。
癸2、方便未成不得根本
经文:“若作庄严,事竟不成,唯得方便,不得根本。”
释:“若作庄严”意思就是畜意杀人,而为此作种种的准备; “事竟不成”虽然作了预谋,而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成功,即世间的杀人未遂。佛法叫拥住方便。这一种现象,以因果律而判, 唯得杀人方便罪,不得根本罪。不得根本罪就轻,以后的果报也轻。
癸3、方便已成得根本
经文:“作庄严已,便得杀者,得根本罪。”
释:“作庄严已”,蓄意杀人,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便得杀者”按照计划,落实于行动,成功的完成了杀人这一件事,使被杀者断命。佛法就叫根本,以因果律而判,此人就得杀生根本罪。根本就是重罪,以后果报就重。
诠论:杀生构成根本罪的要具足诸缘,诸缘不具就不能构成根本罪。杀生有五缘成犯:
1、是人,要杀的对象决定是个人。
2、人想,杀人者心里也知道对方是个人。
3、有杀心,有杀掉对方的杀人之心。
4、行方便,准备杀人要用的工具,筹划杀人的方法。
5、前人命断,最终杀掉对方,确认他已经死亡。具足这五缘就构成了杀生的根本罪。



前面第一条,无有成已,故不得根本。虽然被杀者命断,因为杀人者已死,没有得罪的五阴之体,故不得根本杀罪。
第二条是拥住方便,缺第五缘,只得方便罪,不得根本罪。第三条是诸缘具足。杀生恶业三事皆具,故得根本杀罪。 壬2、明作、无作罪分四
癸1、无无作罪 癸2、不得根本业罪癸3、遣使往来得罪 癸4、得二罪
今初:无无作罪
经文:“如其杀已,不追成已,无无作罪。”
释:如果畜意杀人成功,(注10)但没有成已诸因素。具足了杀人之“作罪”,但是没有“无作罪”。
比如杀人之后,又起惭愧、悔恨之心,这就是没有成已之因素。杀人的“作罪”谢后,由于没有成已因素的培养,内心的惭愧,消除了杀生的恶心。所以虽有杀生动作的罪行,但内心没有相续杀生恶业的影子,没有“无作”之罪体,故说有“作罪”而没有“无作罪”。此即是忏悔的力量,能遮止后面的恶业。这就是通过忏悔能消除恶业的原因,使之不再继续造恶业。前面的“作罪”,还是要接受报应的。
癸2、不得根本业罪
经文:“若杀者,一念中死,可杀之者,次后念死,杀者, 不得根本业罪。”
释:如果杀人者在前一念中死去,而被杀者在后一念中死去, 这种情况,杀者不得根本业罪。也就是杀人者在被杀者之前死



去,因为在杀人者死时,被杀者还没有死,所以杀人者死之前不构成杀生根本业罪。而杀人者死后,被杀者方死,这时杀人者已没有五阴之犯体,故不得根本业罪。
癸3、遣使往来得罪
经文:“若遣使杀,使得作罪,口敕之者,得无作罪。”
释:如果派遣他人去杀人成功。这个被派遣杀人者,有杀生的行为动作,但无杀人之恶心,故得“作罪”,没有“无作罪”。而口敕派遣之人,虽然他没有亲自杀生,没有“作罪”,但有杀人之恶心,所以他有“无作罪”。
癸4、得二罪
经文:“若恶口敕,亦得作罪,及无作罪。若其杀已,心善无记,亦得作罪,及无作罪。”
释:有两种情况,杀人得作罪及无作罪。这两种罪都会有: 一种是恶口派遣人,杀人成功。恶口派遣人者,得“作罪”,因为有恶口的动作;及“无作罪”,内有杀心。
第二种情况是杀人以后,(注11)其心住于非善非恶的无记当中,这就得“作罪”,因为有杀人的动作;及“无作罪”,因为 心在无记,杀心相续未断故。
壬3、一念得杀罪辨分二
癸1、错误观点 癸2、 正辨今初:错误观点
经文:“若有说言,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无住,云何名杀?一念不杀,微尘不坏,若一不杀,多亦不能,云何言杀?”



释:有人这样认为: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起,现在也是念念无住,这三心了不可得,怎么能说名为杀呢?本身就不存在杀的这个问题。依此而推一念不杀,也就没有损坏微尘一根毫毛。既然一尘一念不杀不坏,那么念念无住,三心了不可得,再多也是不杀不坏,云何言杀呢?
癸2、正辨分三
子1、理辨 子2、举例 子3、正明业道今初:理辨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虽复现在一念不杀,能遮未来, 使不起故,故得名杀。”
释:佛说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何以故?虽然现在一念之中不能成立杀的概念,也能遮止未来念念之中使不起杀之故,若现在有一念杀意,虽然这杀意念念无住,但他这种杀意能相续不断延续下去,能使所念的对象断除“五阴”相续的命根,故得名杀。这是从道理上的辨析,一念杀意,得杀业罪。
子2、举例
经文:“以是义故,不可以见一处无杀,举一切处,悉便无杀。有人刺手,则使命终,或有截足而命全者,头则不尔,刺截俱死。”
释:根据以上的道理,你不可以说看见一个地方没有“杀”, 就认为一切地方都没有“杀”业了。再一个就是,好比有些人在手上刺了一下,会使身体死亡;而有些人被截去双足,却仍然存活。不能以点带面,一概而论。但是头就不同了,不论是刺还是截断



都会令人死亡。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一念杀意会得杀罪。
子3、正明业道
经文:“若有作已,得大罪者,是名业道。三业自得,七业自他。若无作者,亦无无作。”
释:若有人作这种杀业后,得大罪的,这就名为不善之业道。这十业道中,其中贪欲、嗔恚、愚痴三种意业,是自己得罪,自己动意念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若犯身、口七业,有自得罪的,也有他得罪的。如果没有了造作恶业的“作罪”,相应的也就没有“无作罪”了。
壬4、作、无作罪辨分二
癸1、错误观点 癸2、正辨今初:错误观点
经文:“或有说言:身业三事,有作无作,口不如是。”
释:还有一种错误说法:言身业杀、盗、淫这三件事,有“有作”和“无作”两种,而口业四事不是这样的。
癸2、正辨分三
子1、理辨 子2、详明作无作 子3、作无作罪对境今初:理辨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若口有作,无无作者,口敕杀已,不应得罪。是故口业,亦应有作,及以无作。心则不尔,何以故?贤圣之人,不得罪故。”
释:佛说这种说法不对。何以故?如果口只有“有作”,而没有“无作”的话,那口遣人杀生以后,就应该没有罪了?那为什么



教他杀还得罪呢?所以说口四业也应该有“作”与“无作”两种。就是说身、口七支都有“作”与“无作”两种罪。
心却不是这样。何以故?因为贤圣之人,他们的心住于定、道共戒之中,就没有“作”与“无作”,他们不得罪故。
子2、详明作与无作
经文:“何因缘故,名作无作?是业堕于三恶道故,生于人中,寿命短故,所有六入,常受苦故,余果相似,根本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受果报时,在活地狱、黑绳地狱,饿鬼、畜生、人中三处受于余果。”
释:什么因缘而要讲“作”与“无作”呢?因为由“作”业的缘故,就会堕入三恶道去受苦,故要讲,“作”与“无作”。
由于造恶之因,生在人中也会得寿命短促之报,所以要讲清“作”与“无作”;由于造作之因,会使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常感受苦故,所以要讲“作”与“无作”;造作恶业就是苦的集因,找出受苦的集因,才能断除苦根,故应讲清“作” 与“无作”。受果报时有余果、有正果,余果和所造作的因是相似的,比如杀生的余果就是短命,偷盗的余果就是贫穷,等等这些余果都是相似的。根本所得之正果,或有相似、或不相似的。
造作十恶受果报时,都在等活地狱,黑绳地狱,承受根本正果之报。在地狱里面受苦,有些苦和所造因相似,有些苦和所造因不相似,总的都是在地狱受苦。
地狱苦尽之后,还会在饿鬼、畜生、人中这三处,接受造作十恶因余势之果报。这余报和所造的因都是相似的。悭贪不舍就



会堕在饿鬼道;愚痴无智就会堕在畜生道。有福报的就会生在人中,但却因过去造作之因,在人道中或短命、或贫穷、或妻室不贞洁、或被人骗等等都是和自己过去造作的因相似出现的果报。这样看来,我们人生的种种遭遇,不可以怨天尤人,都是自己过去生中造作业因而来。就是过去生中的“作”与“无作”之集因, 感召今生种种顺逆好坏的境遇。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我们应该振作起来,积极造作十善业因,这一切都会变好的。
这就叫自己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用算命也会知道。只要每天按照佛教的好好的修行,积德行善造好因,不要考虑都是好结果。只要知道现在的“作”与“无作”决定着自己以后的何去何存?就要积极的造作十善业,这样会改变不好的命运。这就是原动力,全靠今生当下把握,智者应当深思!
子3、作与无作罪对境
经文:“若于一人,作杀庄严,作庄严已,有二人死,当知唯于本所为人,得作无作。”
释:接着佛讲“作”与“无作”的对境:如果蓄意要谋杀一个人,而作种种的方便。比如说为了害死某人,给他食物里下了毒。结果有两人共食此毒饭,二人俱死。那么这个下毒之人,他对谁得作与无作罪呢?佛说:“当知这个下毒之人,唯于被他蓄意谋害之人前,得“作”与“无作”罪。”而另一个人属于误杀, 故不在他跟前得罪。这就是佛前面讲的此十业道,一念得罪。因你一念要谋杀此人,故在此人处得“作罪”和“无作罪”,对误杀之人,没有杀意,故不得罪。



壬5、无记得罪辨分二
癸1、错误观点 癸2、正辨今初:错误观点
经文:“若有说言:色是无记,命亦无记。如是无记,云何杀已而得杀罪?”
释:有一种错误观点:他说色是无记。就是说我人之色身是无记,物质的身体没有善恶。而人的命也是无记,也没有善恶。既然身、命本身没有善恶的分别,都是无记性的。那为什么将这“无记”的身命杀了以后,会得杀罪呢?因为杀罪是恶的。这意思就是说,杀了“无记性”的身、命,怎么能得“恶”的杀罪呢?
癸2、正辨分二
子1、理辨 子2、分别得罪之相今初:理辨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是身命,是善恶心器,若坏是器,遮于未来善恶心故,是故得罪。”
释:佛说:你这种观点是错的,错在哪里呢?这个身命固然是无记性的,但这个身命是容纳善恶心之器。就是说心有善恶, 身命是心的容器。你如果杀生,就破坏了能容纳善恶心的容器, 就会断了未来的善恶心,所以是要得杀罪的。
子2、分别得罪之相
经文:“若王敕杀,侍臣称善,是王与臣,罪无差别。猎亦如是,若有垂终,其命余残,有一念在,若下刀杀,是得杀罪。若命已尽,而下刀者,不得杀罪。若先作罪,规欲挝打,然下手



时,彼便命终,不得杀罪。若作毒药与怀妊者,若破‘歌罗罗’, 是人则得作无作罪。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嗔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
释:接着佛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得不得杀罪的行相:
一是见杀随喜同得罪。比如说国王下令杀人,大臣们都随喜称善。这王和大臣同得杀罪,没有差别;打猎亦如是。别人在打猎,随喜赞叹者,其罪无有差别。
二是得不得杀罪之相。如果有众生命快垂终,奄奄一息,但他还有一念存在。这时如果下刀去杀,便得杀罪。如果命已尽, 这时下刀去杀,不得杀罪。
三是误打致死不得罪。如果先时作意,为了教育而挝打,但在下手打时对方突然命终,这种情况不得杀罪,没有杀心故。
四是堕胎得杀罪。如果给怀孕之人服药堕胎,是人则得“作” 与“无作”罪。“歌罗罗”就是胎儿。
五是自杀不得杀罪。自杀之人,不得杀罪。何以故?因为杀的是自己,不起他人想,没有嗔恚心故。自杀之人没有杀人的那种嗔恚恶心。不是以自他因缘所起故。所以不得杀罪。因为杀罪的构成有杀者“我”和被杀者“他”。自杀之人没有这些因缘。故不得杀罪。
壬6、无心不得罪辨分二
癸1、错误观点 癸2、正辨今初:错误观点
经文:“若有说言:若心在善、不善、无记,悉得杀罪,犹



如火、毒,虽复善心、不善、无记,触食之者,悉皆死者。”
释:或者有人说:如果杀生时,无论心在善、恶、无记这三种当中,不管用什么心,都得杀罪。比如火和毒药一样,无论是善心、不善心,或是无记心。触火食毒之人,都会死去。这是一种无论何心都得杀罪的错误论点。
癸2、正辨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有人,捉火不烧,食毒不死,非恶心杀,亦复如是,不得杀罪,如诸医等。”
释:佛说: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世间有些人手捉火不一定被烧,吃了毒药也不一定会死。同理,不是恶心杀生,也是如此,是不得杀罪的。有杀生的恶心才得杀罪。比如医生用药治病,都是善心,病人死亡,医生就不得杀罪。这就说明有恶心、杀心再具种种缘,才得根本杀罪。
壬7、杀生祠祀得罪辨分二
癸1、外道邪见 癸2、正辨今初:外道邪见
经文:“或有说言:婆薮仙人说咒、杀人、杀羊祀天,不得杀罪。”
释:或者有人说:外道的婆薮仙人,说恶邪之咒杀人、杀羊用来祭祀天地。是不得杀罪的。这是一种杀生祭祀不得杀罪的错误论点。

癸2、正辨分二
子1、 理辨 子2、证明得罪



今初:理辨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断他命故,痴因缘故。”
释:佛直接说这是错的。错在哪里呢?因为杀生断了众生之命,就得杀罪,要接受果报的;这完全是愚痴因缘才促使你这样作,怎么能说不得杀罪呢?
子2、证明得罪
经文:“若见人死,心生欢喜,当知是人得成已罪。见他杀已,心生欢喜,出财赏之,亦复如是。若使他杀,受使之人到已,更以种种苦毒而杀戳之,口敕之者,唯得作罪,受使之人, 兼得二罪,作以无作。”
释:如果有人见到他人被杀死,内心就是欢喜、拍手称快。当知此人得见杀随喜的“成已”罪。
还有一种是看见他人杀生以后,内心欢喜,而且还主动拿出钱财来犒赏他,这人也得见杀随喜的“成已”罪。
还有如果派遣他人去杀,而这位受派遣的人到现场后,以种种苦毒的刑法来折磨而后杀之。这种情况,派遣的人唯得“作罪”,受使之人兼得二罪,不但有“作罪”,还有“无作罪”。
辛6、就余总略分别分五(重点复习②)
壬1、偷盗罪相 壬2、邪淫罪相 壬3、妄语罪相壬4、余三口业罪相 壬5、示业道
今初:偷盗罪相

经文:①“若发恶心,夺取他物,是人亦得作无作罪。”
释:这是对偷盗罪的一个总的论述。上节将杀生的犯罪作了详



细的论述,这里将其它身业二事,和口业的四事分别做了简述。先从偷盗说起:如果有人发恶心,即有盗心,夺取他人财物。此人亦得“作”与“无作”二种业罪。以下再详细论述偷盗得不得罪之相。
经文:②“若数时取,若寄时取,因市易取,亦得偷罪。” 释:这些作法都属于偷盗。这是得偷罪的几种手段:如果因
工作之便,一次偷取少物,经常数数的偷取,或者在点数时趁人不备而偷取;或者趁别人寄存财物时而偷取;或者在市场贸易时趁人不备而偷取。这种小偷小摸的现象,也都得偷罪。
经文:③“若自不取,不贪、不用,教他令取,是人亦得作无作罪。”
释:这属于教他作。自己不取,没有偷的行为;不贪,没有偷盗之贪心;不用,也不需用所盗之财。就是自己本身没有偷盗的心行。而是教他人不与而取,此教者亦得“作”与“无作”二罪。这是教他作得偷罪之相。
经文:④“若欲偷金,取时得银,出外识已,还置本处,是人不得偷盗之罪。”
释:如果预谋偷取黄金,但到了现场摸黑偷取的却是银子。出门后才认识清楚,非己所愿,又将偷到的银子放回原处。这样虽有偷盗的心、行,但未成事实;虽举离本处,但又放回原处。故此人不得偷盗之罪。
经文:⑤“若欲偷金,得已,即念无常之想,心生悔恨,欲还本主,而复畏之,设余方便,还所偷物,虽离本处,不得偷罪。”



释:如果预谋要偷取黄金,但是偷到以后。又想到一切都是“无常”,对自己偷盗的这种行为生起了悔恨之心,觉得自己就不应该作这偷窃之事。想把所偷之物送还给失主,但又怕暴露自己的偷盗行为而伤了面子。最后用其它善巧方便,想方设法把所偷之物还给了失主。这样虽然是举离本处构成了偷盗的事实,但却不得偷盗之罪。这是忏悔改过不得偷罪之相。
经文:⑥“奴仆财产,先悉生意,与主同共,后生贪想,辄取主物,取已,生疑,而便藏避,复思是物,同共无异,虽离本处,不得偷罪。”
释:是奴仆的财产。这位奴仆心里一直认为这笔财产是我和主人共有的。后来又有了贪心,想一人独吞,便将归主人的那一部分财物随便取走。取走后又生了疑心,怕被主人发觉而将所取的财物藏避起来。后来又想,这些东西本身是我和他共有的,无异于我自己的东西,我何必要藏起来呢?这样作己物想,虽离本处不得偷盗之罪。
经文:⑦“若人行路,为贼所劫,既至村落,村主问言:汝失何物,我当偿之,若说过所失,取他物者,是得偷罪。”
释:如果有人在行路的途中被盗贼所打劫。后来至村落,村主知道了他被贼所劫之事,生怜愍心,想布施财物帮他。问他: “你失去了什么东西,我来补偿。”如果这个被盗之人起了贪心, 报他所失之物其数量超过他实际被盗之物。而得到村主的超量补偿。这种情况,此人即得偷罪。
经文:⑧“若有发心,施他二衣,受者取一,云不须二, 辄



还留者,是得偷罪。”
释:如果有人发心作布施,打算布施他人两件衣服。但接受布施的人只拿了一件,说我不需要那么多,一件就够了。这位布施者将另一件自己留了下来,这种情况,留下来这一件衣,此人便得偷罪。因为你发心布施以后,就己经有舍心,这两件衣服就不是你自己的了。接受布施的人就成了物主,所以你自己辄留一件,施主就得偷罪。
经文:⑨“若人发心,欲以房舍、卧具、医药、资生所需,施一比丘,未与之间,更闻他方有大德来,辄回施之,是得偷罪。” 释:若有人发心,欲以房舍、卧具、医药这些资生所需之具,
布施给某一个出家比丘。说明你已经发心布施,而且对象已决定。但仅有此打算,还没有布施的中间,突然又听到从其他地方来了一位高僧大德,又将自己要布施的东西,随便又转施给他方来的这位大德。这种情况,此人便得偷罪。为什么得偷罪呢?因为你发心布施给这位比丘的,那这位比丘就是物主了。你又回施给远方来的这位大德,就等于拿别人的东西施人,故得偷罪。
根据上面这两条,提醒我们发心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定要落在实处。一旦发了心就不要变,发心以后你这东西己经就不是你的了,所以一定要以愿而行,说到做到。否则犯了过失自己还不知道。
经文:⑩“若取命过比丘财物,谁边得罪。若羯磨已,从羯磨僧得,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临终时,随所与处,因之得罪。”



释:(注12)这是关于出家亡人之物,辨谁为物主。如果偷取新亡比丘的财物,在谁边得罪?意思是看谁是物主,即这人未亡之前,他是物主。亡过之后谁是这些财物的物主呢?偷这些财物从谁边得罪呢?这里有三方面决定亡人物的物主:第一个是佛制比丘亡过后,寺院的其他众僧,对这遗物作羯磨法分配。如果已经作了羯磨法,这时盗亡人物,是从羯磨僧边得罪,因为羯磨僧是物主;第二是如果这比丘亡后,还未作羯磨法,这时盗亡人物,是从十方僧边得罪。因为未作羯磨法之前,亡人物归十方僧所有,十方僧就是物主;三是比丘亡后,依照临命终比丘的遗嘱, 遗嘱将财物付与谁,那谁就是物主。这时盗亡人物,就随亡人临终所与处而得罪。
这里主要讲有主物。比丘亡后,物主变更。所以盗亡人物, 就随所变更的物主,而得偷罪。
经文:⑾“若偷佛物,从守塔人主边得罪。”
释:(注13)如果说有人偷佛属之财物。供养佛的东西即属佛物,佛是物主,但佛不使用财物。一般佛塔有守护人,这位守塔人就是佛物的物主。所以偷佛物,是从这位守护主边得偷罪
经文:⑿“若暴水漂财物、谷米、果 、衣服、资生之物, 取不得罪。”
释:如果洪水飘来的财物谷米、果蓏、衣服等等能用的这些东西,随便取来不得罪。因为是无主物,故不得罪。

壬2、邪淫罪相分二
癸1、总论邪淫 癸2、详论得罪轻重



今初:总论邪淫
经文:“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 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越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
释:对于在家优婆塞来说,除了正常的夫妻以外,干犯其他男女均为邪淫。即就是正常夫妻之间,也有时、处的不同,也会构成邪淫。佛在这里总说邪淫之相,好让识相护持:若于非时,就是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的时间和日期。非处,就是戒律所规定的不应行淫之处。这两条就是对正常夫妻也有限制,非时、非处正常夫妻若作也犯邪淫。非女,就是除过女性之外,各种人、畜之类,如现在的同性恋等。处女,就是未婚的女子。他妇,就是有夫之妇。属自身,就是自身行淫。在以上对境行淫的均属邪淫。
在东、西、南三大洲都有邪淫罪。郁单越没有邪淫罪。
若对畜生女,若对己经变坏的女尸,(注14)若对佛门的尼僧, 若对狱中的女囚犯,若对逃亡在外的女性,若对师长之妇, 若对外道一切出家女众,若亲近以上这些人作非梵行,名为邪淫。
癸2、详论得罪轻重
经文:“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
释:这里先辨明妇女的系属。(注15)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亦即 无人监护,如果被强犯,在谁边得罪?意思就是:出家的女众,



己经离开家庭的监护,有人犯者,这人从谁边而得淫罪呢?回答是:从其家里亲属。因为虽已出家,但如果家里还有亲属,这亲属还有监护权,所以从其亲属边得罪。如果这位出家女众,家里没有亲属,那国王就是她的监护人,若犯其人,就是从王所得罪。
经文:“恶时、乱时,虐王出时,怖畏之时,若令妇妾出家、剃发,还近之者,是得淫罪。”
释:当遇到恶世时、乱世时、暴君恶王出世时、或者有怖畏之事发生时。在这些时节,如果让自己的妻妾剃发出家,以避劫难。出家之后,就不是你的妻妾了。如果再去亲近作非梵行,就得淫罪。
经文:“若到三道,是得淫罪。”
释:这是非道行淫所得之罪。三道指的是:口道、大便道、小便道。即就是自己的夫妻,非道行淫亦得罪。即非正淫之道作非梵行的,都得淫罪。
经文:“若自、若他,在于道边、塔边、祠边、大会之处, 作非梵行,得邪淫罪。”
释:这是非处行淫所得之罪。若自妇,若他妇。如果在道边、塔边、祠边或者大会之处。这都是非处。无论自他在这些地方作非梵行者,都得邪淫罪。
经文:“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泥画像,及以死尸,如是人边, 作非梵行,得邪淫罪。”
(注16)释:若为父母所守护的女子、或者由兄弟所守护的女



子、或者为国王所守护的女子。就是有人监护的这些未婚女子,她们有些已相期与人见面;有些已经许配于人;有些已经接受了财礼;有些已经受请定亲诸等有婚约之事。在这些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
还有就是于木雕、泥塑、纸画的女人像,以及女尸等处,作非梵行,得邪淫罪。
经文:“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淫。”
(注17)释:这是意念上的邪淫行相。若将属于自身的妻子,想 成他心中的其它人而起淫心;或者见到属于他人之妻,却想成是自己的妻子而起淫心。这属于境想不同,这种想差,亦名邪淫。
经文:“如是邪淫,亦有轻重,从重烦恼,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则得轻罪。”
释:以上所列举的邪淫罪,也有轻有重。如果是从贪、嗔、痴,这厚重的烦恼发生的,则得重罪;从轻烦恼发生的,则是轻罪。由此看来,还是我们心的力量,欲念重则罪重,欲念轻则罪轻。
壬3、妄语罪相分二
癸1、总论 癸2、详说今初:总论
经文:“若有疑心、若无疑心、若见、若闻、若觉、若知、若问、不问,异本说者,是名妄语。”
释:首先总明妄语之相。从心想来说:若有疑心,若无疑心;



从本境界来说: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从对境来说:若问、或不问。就是不管听者问不问,也不论他有没有疑心,在你自己见、闻、觉、知方面,所说出来的话,与原本事实不相符合,名为妄语。
癸2、详说
经文:“若言,不本见、闻、觉、知,亦是妄语,不名具足。若破相说,无覆藏相,是非妄语。若异音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若颠倒语,若发大声,不了了语,若有所说,前人不解,亦是妄语,不名具足。”
释:如果不见言见,见言不见;不闻言闻,闻言不闻;不觉言觉,觉言不觉;不知言知,知言不知。这些都是妄语,但是这不名具足的大妄语,只是小妄语。
如果破除假相,说的话都是事实真相,没有一点覆藏,全部是公开说。这就是“非妄语”。即真实语。
若用别人听不懂的异乡音、暗语而说,使前人不理解你说的意思,这也属于缘不具足的妄语。
若用颠倒语,就是说反话;若发大声,就是用大声恐吓对方; 不了了语,就是言不由衷,说不清楚。用这些方法说出来的话, 使人无法了解你的真实意思。这也是缘不具足的妄语。
壬4、余三口业罪相
经文:“两舌、恶口,若坏前人,不坏前人,作已得罪。无义语,亦复如是。”
释:两舌、恶口这两种,不论破坏对方的和合,还是没有破



坏对方的和合。一旦说已,均得罪。无义语也是这样,不论说出去产生如何效果。一旦作已,都得罪。
壬5、示业道
经文:“如是七事,亦道、亦业,其余三事,是业、非道。何以故?自不行故,妨于自他,得大罪故。”
释:以上身、口七件事,是“道”也是“业”。其余意业三事,是“业”,不是“道”。何以故?因贪、嗔、痴是内烦恼种子,自不行造作,他自己不能搞行为造作,要通过身口去造作, 所以说它不是“道”。但这三毒对于自他都不利,有极大的妨害。而且能得极大的罪过故。因其是业种,所以说是“业”非“道”。
这里所说的“道”,是指有造作行为。 这里所说的“业”,是指能造作之因种。庚4、证成作无作义分五
辛1、总明作无作义 辛2、以因果相续证成 辛3、作无作之因相 辛4、作无作与得果差别辛5、例明须戒
今初:总明作无作义分二
壬1、设问 壬2、正释今初:设问
经文:“或有说言:一切微尘次第而住,亦念念灭,灭已无住;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
释:或有一种不正确的说法:一切的微尘都是先后次第而生而住的,也念念在灭,灭了以后就无住可言;如果无住的话,就



没有“有作”。“有作”都没有,还有什么“无作”呢?这样推论就是否认“有作”和“无作”。这是一种只知空性,不知妙有相续之理,是执空之邪见。
壬2、正释分三
癸1、俗谛有因果 癸2、以喻明癸3、正明缘起性空之理
今初:俗谛有因果
经文:“是义不然。何以故?世间之法,有因有果,无因无果。”
释:佛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站在世间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世间法是讲因果的,有因就会有果;无因就无果。世间法中因果是真实不虚的。
癸2、以喻明分三
子1、面、水、镜喻 子2、心、色喻 子3、以二谛明今初:面、水、镜喻
经文:“如面水、镜,则有像现,离面无像,作亦如是。从身有作,从是作法,则出无作,如面水、镜,则有像现。”
释:比如人面,照临水或者镜子跟前,则会有面像显现出来。如果离开人面,虽然有水有镜子,也是无像可现。“有作”也和这个道理一样,从身体的“有作”,这样的作法,则产生出“无作”。这个“无作”就好比人面照水、镜所显现出来的像一样。这是因缘所生法的一个比喻。说明“作”与“无作”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法。



子2、心、色喻
经文:“譬如有人,发恶心故,则恶色现,发善心故,则善色现。作以无作,亦复如是。若因善业,得善妙色,若因恶业, 得粗恶色。作以无作,亦复如是。”
释:又譬如有人发了嗔怒恶心,他的面部就会呈现出凶恶的愤怒之相;若发了欢喜善心,他的面部就会呈现出和颜悦色的慈善面相。“作”和“无作”也是这个道理,通过“有作”才会产生“无作”。恶的“有作”,就会产生恶的“无作”;善的“有作”, 就会产生善的“无作”。
又如因善业之因,可获得善妙的色身;若恶业之因,就能获得粗恶的色身。作和无作也是这样,恶的“有作因”可以产生恶的“无作体”;善的“有作因”可以获得善的“无作体”。这是因果相续的一个比喻。说明“作”与“无作”是前因后果相续不断之法。
子3、以二谛明
经文:若以念念常灭,无有作、无作者,如先所说灯、河等喻,虽念念灭,以二谛故,说作、无作。
释:若以念念常灭执空的这个观点,说没有“作”和“无作” 的话,那就如在前面《杂品第十九》里面说的灯、河的比喻一样, 有异、有不异。虽然是念念灭,但以真俗二谛圆融来解说:真谛是真空,俗谛是妙有。用此二谛来说万法,都是真空妙有之法。不能执空,也不能执有。真空产生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这就是空有不二的真理。以此而论,才说有“有作”与“无作”。



癸3、正明缘起性空之理分二
子1、真谛不破世谛 子2、以杀为例证明今初:真谛不破世谛
经文:“微尘虽复次第不住,亦复不破世谛法也。正以微尘次第得名。”
释:这是讲二谛圆融之理。微尘虽然是生灭次第不住的,但它也不破坏“世间法”,也合乎世间法。正因为微尘次第变化无常不住,所以才会有出世间法的真谛之理;正是这种无常变化的万法, 才显示出真俗二谛圆融无碍的真理。
子2、以杀为例证明
经文:“父母、罗汉,其有杀者,得无量罪。父母、罗汉, 及以他人,阴、界、入等,等无差别,所以得重,以是福田、报恩田故。”
释:如杀父母、杀阿罗汉这都是逆罪。所以说杀这些人得无量罪。但是父母、阿罗汉和其他人相比,他们的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等,都没有一点差别。那为什么杀其他人得的罪轻,杀父母、阿罗汉得的罪重呢?杀这二者所以得重罪的原因是:父母、罗汉是福田和报恩田,故杀得重罪。说明俗谛的因果是通于真谛的。
辛2、以因果相续证成分四
壬1、以组词喻不二之理 壬2、以射箭喻相续之理 壬3、以舞喻相续之理 壬4、以旋火轮喻相续之理
今初:以组词喻不二之理



经文:“如说二字,不得一时。然此二字,终不和合,义不可说。虽念念灭,亦名妄语,不破世谛。”
释:佛在这里用了四个譬喻,来说明二谛圆融,因果相续的不二之理。第一例用词组做譬喻:比如要说一个两字词组,但这两个字不能一时说出,有先后次第的。如果说“解脱”这两个字, 先说“解”,再说“脱”,这两个字不能一时说出。但这两个字若不和合的话,解脱的义理就无法说明。说妄语也是一样,虽然念念灭,但词组和合说出以后,也就名为妄语了。所以因缘和合所产生的这个词组,虽然也在念念生灭当中,但他不破世俗谛因果相续之理。
壬2、以射箭喻相续之理
经文:“犹如射箭,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到不到处。作以无作,亦复如是。”
释:这是第二个譬喻:就好比射箭一样,虽然箭射出去以后, 在空中不断的变化,念念灭。但是由于射箭之人身业微尘力故, 才使箭在空中向前运动,达到目标。作与无作也和这个道理一样,由于造作善恶业的微尘力故,产生了无作的不断运动相续, 直达果报的目标。
壬3、以舞喻相续之理
经文:“如舞独乐,虽念念灭,因于身业微尘力故,而能动转。作以无作,亦复如是。”
释:这是第三个譬喻:就犹如一个人跳舞独乐,虽然念念灭, 变换舞姿。但由于身业微尘力故,才使他身体不停的动转。作和



无作也是如此,由于身体造作善恶业的微尘力故,才会有无作的相续动转。
壬4、以旋火轮喻相续之理
经文:“如旋火轮,虽念念灭,由于身业微尘力故,火得圆匝。”
释:这是第四个譬喻:犹如一个人执火在旋转,此火虽然是一个点。但是在旋转的时候虽然在念念灭,由于人的身业微尘力故,使这个火点变成一个火圈。晚上点一支香旋转,老远看就是一个圆圈,其实这圆圈都是一个点一个点构成的。作与无作和这个道理一样,由于造作善恶业的微尘力故,使无作相续不断,才会有果报现前。
由此看来修行止恶行善,就是将我们过去的恶“作罪”,所形成的“无作罪体”,彻底的制止不能让他再相续。无作的罪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这些烦恼都是过去生中所造之“有作”,形成无作遗留在今生产生出来的习气。人们常说本性难移,本性就是这种无作罪体,形成相续势力故不好改变。所以通过止恶行善修行改变这种习气。无作罪体就是我们的恶念,控制让其不生恶念。将这个“无作罪体”通过现在学佛修行善的“有作”,换成善的解脱的“无作戒体”,使其相续运转,直至成就解脱。
这里的关键部位就是从我们的念头修起,从我们的行为修起。佛教的初步的功夫,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世俗谛。再进一步通过禅定的修习,随着禅定功夫深入,断除一切无作妄



念,心定于无生无灭的三昧地,这就是自净其意,而成就佛道。佛法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正是:止恶修善看心念,行为造作多训练; 心静如水智慧现,法宝原在自身边。
辛3、作无作之因相分二
壬1、作之相 壬2、无作之相今初:作之相
经文:“初发心异,方便心异,作时心异,说时心异,众缘和合,故得名作。”
释:由于初发心不同,行方便的心也不同,作时的心有不同, 说时的心也有不同,这种种不同的众缘和合,故名为“作”。
壬2、无作之相
经文:“以作因缘,生于无作。如威仪异,其心亦异,不可得坏,故名无作。”
释:由于“作”的因缘,产生了相续不断的“无作”。就有了不同的威仪行相,也就有了不同的心理概念。这种固有的身形, 执着难改的烦恼习气,不可破坏相续不断的心行。故名“无作”。
辛4、作无作与得果差别
经文:“从此作法,得无作已,心虽在善、不善、无记,所作诸业,无有漏失,故名无作。若身作善,口作不善,当知是人获得杂果。若身善业,有作、无作;口不善业,唯有有作,无有无作;当知是人,唯得善果,不得恶果。是故经中说,七种业有作、无作。”



释:这一段讲作和无作与得果差别。从此“有作”之作法, 此法结束以后,留于心内的“无作”影子。以后不论心在善还是不善、或是无记。但所作的种种业,却不会漏失的,故名无作。如果有人身体作了善业,而口作了不善业,这善恶之业因,都具“有作”和“无作”,导致他以后获得苦乐杂果。假若身作善业, 这种善业有“有作”,也有“无作”。而口作的不善业,唯有“有作”,而没有“无作”,这就是有口无心之类。当知此人,唯得善果,不得恶果。因为身善业有“无作”,故得善果。而口不善业, 没有“无作”,故不得恶果。所以佛在本经中说:“七种业,有“有作”,也有“无作”。”
辛5、例明须戒
经文:“如人重病,要须众药,和合治之,若少一种则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具诸恶故,要须众戒,然后治之,若少一戒,则不能治。”
释:最后佛用譬喻的方式,说明戒的重要。譬如有人得了重病,就须要好多药和合才能医治好疾病。如果少一种药,就不能治。为什么呢?因为病太重了,所以要众多药合治。以此为例, 同样一切众生也好像重病人一样,具足诸恶。所以就须要众戒而治诸恶,若少一戒,这无明大病也是治不好的。
庚5、辨明恶戒劝离分三(重点复习29)
辛1、明心为根本 辛2、明受善戒得福辛3、详说恶戒
今初:明心为根本分三



壬1、作罪之因 壬2、明犯戒与得戒壬3、明持犯皆随心
今初:作罪之因分三
癸1、恶戒因誓常得罪 癸2、无戒无誓作得罪癸3、示心为根本
今初:恶戒因誓常得罪
经文:“善男子,众生作罪,凡有二种:一者、恶戒,二者、无戒。恶戒之人,虽杀一羊,及不杀时,常得杀罪。何以故?先发誓故。”
释:佛告诉善生说,善男子,众生造罪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发誓作恶事,这就是恶戒;一种是无戒之人,也不发誓作恶, 也未受佛的正戒,这是无戒。恶戒也叫作恶律仪。比如一个以杀羊为职业的人,就是恶戒之人。他虽然杀一只羊,但他在不杀时常得杀罪。为什么?因为他先发誓以此为职业故。所以恶戒在不作之时也得罪。
癸2、无戒无誓作得罪
经文:“无戒之人,虽杀千口,杀时得罪,不杀不得。何以故?不发誓故。”
释:无戒之人,虽然杀了千只羊,但他正在杀的时候得杀罪, 不杀时不得罪。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发誓故,就是不以此为职业。这是杀时得罪,不杀不得。

癸3、示心为根本
经文:“是故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



释:所以说,一切善法也好,不善法也好,都从心而发,所以心为根本。修善要从心下手,做恶也是从心起。
壬2、明犯戒与得戒分三
癸1、犯戒无“心犯” 癸2、不具不得戒 癸3、以喻明今初:犯戒无“心犯”
经文:“因根本故,说诸比丘犯有二种:一者、身犯, 二者、口犯,无心犯也。”
释:因为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的缘故。说诸比丘犯戒有两种:一种是身犯戒,一种是口犯戒。就是身业三支杀、盗、淫, 口业四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没有“心犯戒”的。因为心是根本,身口若犯根本必犯,故不说“心犯戒”。因此小乘戒主要护的是身口七支不犯,就是在持戒。
癸2、不具不得戒
经文:“如是戒者,时不具足,支不具足,则不得戒。”
释:要受如是戒的话,若外在的时节因缘不具足,内在的支分条件不具足。内外有一个缘不具足者,则不能得戒。所以要得戒也并非易事。
癸3、以喻明
经文:“譬如钻火、有燧、有力、有干粪草,然后得火,若少一事,则不得火。戒法亦尔。”
释:说明什么事情都要因缘和合,因缘如果不和的话就不能成功。比如钻木取火,要有引火的燧,要用人功之力,要干粪草。然后在众缘和合下,才能取得火种。如果少一个缘就得不到火。



戒法也一样,要众缘和合才能得戒。若少一个因素,因缘不具, 就不得戒。
壬3、明持犯皆随心
经文:“如是戒者,若得、若舍、若持、若毁,皆随于心。如来了了知诸法性,是故制之。”
释:如是戒法有受戒得戒,有舍戒,有持戒,有毁戒,这些都是随各人的心而有。对佛法有信心,对戒法有信心。在受戒时以至诚之心,缘于一切众生。一心一意受戒,能得上品戒体,这就是无作戒体,这是得戒随心;如果受戒后心力不坚,喜欢五欲的快乐,心乐著于世俗之家,就会舍戒,这是舍戒随心;如果受戒后,得了上品戒体,认真的学戒,严格的持戒,一心住于持戒修行上面,这是持戒随心;如果戒力羸弱,心多放逸,违制造境, 破毁禁戒,这是毁戒随心。所以戒律的得、舍、持、犯全在这一念心。如来是大觉者,清清楚楚了知诸法性相,是故因病与药, 而制禁戒。
辛2、明受善戒得福分四
壬1、如法戒 壬2、从他受戒 壬3、受戒有功德 壬4、善恶戒差别
今初:如法戒
经文:“若复有人,因于善业思维力故,不造诸恶,名如法戒。”
释:如果又有人,经常思维善法,造作善业。由于这善业思维力因缘故,他就不会去造作诸恶业,这种自觉的修善止恶的行



为,和戒法相应,名为如法戒。
壬2、从他受戒
经文:“若从他得,名为受戒。”
释:这种自觉修善止恶的行为,如果是经过从他人那里,举行仪轨而得到的,这就叫做受戒。
壬3、受戒有功德
经文:“若离戒受,有功德者,一切恶兽、狮子、虎、狼, 应得功德,然实不得。”
释:如果有人认为,离开“如法戒”和“受戒”,还有功德的话。那么一切恶兽,狮子、虎、狼,也应得功德了,然而实际情况是它们不得功德。证明唯有“如法戒”和“受戒”是有功德的。
壬4、善恶戒差别
经文:“以是因缘,受善戒者,得无量福,受恶戒者,得无量罪。”
释:通过以上对善戒、恶戒和无戒的种种比较。佛最后总结说:以是因缘故,受善戒的人,能获得无量的福报;受恶戒的人, 能获得无量的罪报。这真是:善恶两条道,修的修来造的造。
辛3、详说恶戒分五
壬1、恶戒之相 壬2、无戒之相 壬3、明得大罪壬4、不立誓不成就 壬5、舍恶戒时
今初:恶戒之相
经文:“是故经中,说恶律仪:一者、畜羊,二者、畜鸡, 三者、畜猪,四者、钓鱼,五者、网鱼,六者、杀牛,七者、狱



卒,八者、畜猎狗,九者、作张琼,十者、作猎师,十一咒龙, 十二、杀人, 十三、作贼,十四、两舌,十五、以苦鞭靼、枷锁、押额、铁钉、烧炙加人。”
释:以是之故,佛在经中说了诸多恶律仪之相,亦即世间的恶职业、邪业。选择作这些职业者,都是在受恶戒。共有十五种: 一是养羊,因为养羊是准备让其杀生;二是养鸡,养鸡也是为了杀生卖钱;三是养猪,养猪也是为了杀生卖钱。总之现在所谓的养殖业都是恶戒,包括养鱼、养鸭子这些都是恶戒,这都是简接杀生的职业;四是钓鱼,为了自己清闲逸乐,而杀他的生命。五是网鱼,网鱼是大量杀生恶业;六是杀牛,牛本身一生辛勤的劳动,为人类服务。到头来被宰杀,这是恩将仇报的杀生恶业。这几种都是直接杀生的恶职业;七是狱卒,就是监狱里看管犯人的职业,这是伤害众生的职业;八是畜猎狗,畜养猎狗是为打猎而作方便,是杀生恶业;九是作张琼,就是作弓、网、捕猎之工具,也是为杀生作方便之恶业,这两者是为杀生提供方便的恶职业;十是作猎师,就是专门以打猎为生的人,是杀生恶业;十一是咒龙,这是以咒术杀生的恶职业;十二是杀人,就是以杀人为业的刽子手;十三是作贼,就是以偷盗、抢劫为业之人;十四是两舌,就是以挑拨是非为业之人;十五是若以鞭靼、枷锁、押额、铁钉、烧炙加人,就是执行刑讯职业之人。这三种都是伤害他人的恶职业。
以上这些恶职业,也就是恶戒,亦即恶律仪。一个想求解脱学佛之人,一定要远离。以这些恶职业赚到的钱作布施,就是以



不净财作布施。这就是恶戒之相。
壬2、无戒之相
经文:“国王、大臣受寄抵谩,不知恩者;恶性、恶心、大恶村主,典税物者;毁戒比丘、心无惭愧;如是之人,皆无戒也。” 释:上面讲了恶戒之相。接着再讲无戒之相:依附于国王大
臣处,比如现在作公务员,干国家的事情,拿国家工资待遇的这些人。但却不知清正廉洁报国家之恩,反而抵毁、欺诳、以权谋私、行贿腐败之人;还有一些恶性、恶心的大恶村主,也就是农村的村霸,和那些负责掌管税务物资的恶性、恶心的官吏,就是那些以职权吃、拿、卡、要捞取外快之人;还有就是佛门中受了具足戒而毁戒,内心无惭愧的毁戒比丘。以上这些人都属于无戒之人。
壬3、明得大罪
经文:“虽复不名不善业道,而得大罪。何以故?尽寿作故。”
释:以上所说种种“恶戒”、“无戒”之相,虽然不能直接名为不善业道,但是却能得大罪。为什么?因为一旦选择好职业, 一生尽形寿会去作这些恶事。所以能得大罪。
壬4、不立誓不成就
经文:“如是等事,若不立誓,不从人受,则不成就。”
释:以上种种恶戒之事,如果自己不发誓,也就是自己不下决心干这职业。不从人受,也就是不去专门学习这些技术。那这恶戒也就不会成就。



壬5、舍恶戒时
经文:“如是恶戒,四时中舍:一者、得二根时,二者、舍寿命时,三者、受善戒时,四者、断欲结时。”
释:以上种种恶戒,可以在四种情况下舍戒:一是得二根时, 就是身体突然变性,成不男不女的两性人;二是舍寿命时,就是自己的生命结束之时;三是受善戒时,就是发心归依学佛,受佛戒的时候;四是断欲结时,就是修行到离欲断除烦恼结使时。这四种无论某一种情况出现,即可舍去恶戒。
诠论:这一段我们要明白以下几层意思:
一、众生造罪的根源有两种因素:就是“恶戒”和“无戒”。二、明“恶戒”和“无戒”造罪轻重。“恶戒”作时和不作时,
一直得罪;“无戒”作时得罪,不作时不得罪。
三、一切善恶诸法,心为根本。行善、作恶以心而论。
四、戒的得、舍、持、毁都是随心而转。佛是大觉悟者,知世间诸法性相,因而制出种种律仪。
五、作善不作恶,是“如法戒”。从人而受名“受戒”,我们要如法受戒,受戒是有功德的。
六、明了“恶戒”和“无戒”之相,在家人选好自己的职业, 避免恶戒之职业。
七、明白得恶戒和舍恶戒的原理,而舍恶从善。
庚6、明受戒得戒之相分四

辛1、明善戒难得 辛2、明善戒皆具足得
辛3、明心净得具戒 辛4、受戒种类及时间差别



今初:明善戒难得分二
壬1、恶戒立誓即得 壬2、善戒须五根具足今初:恶戒立誓即得
经文:“或有说言:如善戒具足,恶戒亦尔。是义不然。何以故?恶戒易得故,一因缘得故,所谓立誓。”
释:或者有人说,受善戒要五根具足才能得戒,恶戒也是一样要五根具足,才能得戒。佛说是义不然。何以故?恶戒是容易得到的,因为他只有一个因缘,只要立誓就行了,不需要其他。
壬2、善戒须五根具足
经文:“善戒不尔,有五方便,所谓五根,是故难得。以难得故,要须具足。”
释:善戒就不一样了,要有五个方便条件。即是信、解、念、定、慧五根:要有信心。对佛法要有信心,对戒要有信心,要有止恶行善的这种信心;而且要有解心。解是了解、悟解,要有为探求真理之解心;还要有念心。就是希求心,就是希求得善解脱之心; 还要有定心。就是恒定不变之心;还有慧心。要有智慧,能分辨善恶邪正,选择正确的人生之道。所以善戒难得。正因为难得, 才要诸缘具足。
辛2、明善戒皆具足得
经文:“若有说言:优婆塞戒,无无义语、两舌、恶口,是故优婆塞戒,八戒斋法,沙弥、比丘,不具足得。是义不然。何以故?我今受持,净口业故。”

释:如果有些人说,在优婆塞戒的戒相中,没有提到无义



语、两舌、恶口。所以说优婆塞戒以及八戒斋法,还有沙弥戒、比丘戒,这些戒都不具足得。也就是说只受了妄语戒,没有受无义语、恶口、两舌所以说不具足得。佛说:“是义不然。何以故? 我今已经分别受持了不妄语戒,己经清净了口业。那无义语、两舌、恶口也都已包括在内。”佛戒的不妄语全部包括口四业。只要身口意三业清净,就已具足得诸善戒了。
辛3、明心净得具戒分三
壬1、心不净不得具戒 壬2、举例 壬3、明所以今初:心不净不得具戒
经文:“若有说言:我受五戒,净身口意。心若不净,当知是人不得具戒。”
释:听了佛的开示以后,有人就说:“我受五戒时,要先清净身口意三业。”佛教导说:“要受戒,心如果不净,当知是人不得具戒。”还是回归到心上。
壬2、举例
经文:“譬如有人,受恶戒已,虽不杀生,是人常有恶戒, 成就毁禁,比丘亦复如是。”
释:佛又用比喻来说明心的作用。譬如有人,他发誓受了恶戒。受恶戒以后,虽然有不杀生时,但是常有对恶戒成就毁、禁的作用。恶戒是这样,善戒也是如此。受了善戒的比丘,也常有持、有犯。因为有戒才称为持戒、犯戒,没有戒也就无毁、禁之说了。
壬3、明所以



经文:“何以故?受持戒已,一一戒边,多业、多果故。众生无量,戒亦无量;物无量故,戒亦无量。”
释:为什么说善、恶戒都有毁戒、持戒这一说呢?因为受持戒以后,每一条戒边要缘无量的情非情物,可以造作诸多的善恶业因。而这善恶业因,会有诸多不同的苦乐果报。所以说每一戒边会产生许多不同的业,而获得许多不同的果。因为所缘的对境, 有情众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戒也就无量无边;非情之物也是无量无边的,故戒也就无量无边。
辛4、受戒种类及时间差别分二
壬1、善、恶戒各有三种 壬2、受戒时间差别今初:善、恶戒各有三种
经文:“是善恶戒,俱有三种:谓上、中、下。若不受恶戒, 虽多作罪,不名恶戒。”
释:善戒和恶戒,他们都有上、中、下三品的不同。如果不发誓受恶戒,虽然作了许多罪,但它不叫恶戒,只能叫作恶罪。没有发誓不归恶戒所摄。
壬2、受戒时间差别
经文:“若有难言:何缘五戒尽形寿受?八戒斋法,一日一夜?当言如来善知法相,通达无碍,作如是说。”
释:如果有人问难说:“为什么五戒要尽形寿受持?而八戒斋法只有一日一夜呢?”你应当这样回答:“如来是大觉者,善知诸法性相。深知众生各种根性,对一切万法都通达无碍。从大智海里流出慈悲众生的这种方便戒法,才这样说的。”我们要相



信圣言量。因为五戒是世出世间一切戒的基础,故须尽形寿受持; 八戒斋法是佛慈悲怜愍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无暇出家修行。为在家人设置一个出家法,时间一日一夜。众生能做到,而且为以后修出世的解脱打下了基础,种下了因。是一种时间短而功德大的利生方便。只有佛的智慧,才能设此方便;只有佛的慈悲才能想到这些方便法。所以,也只有佛,才能应病与药,方便救度,作如是说。
诠论:这一段得戒之相,要明了以下几层含义:
一、恶戒易受易作,善戒是难受难作。因为人们作恶容易作善难,所以要迎难而上。
二、要明白得具足善戒,还是决定自己的心。心净则得具戒。三、善恶戒都有毁禁、持犯。因为面对无量众生,一一戒都
有无量业,无量果。戒也就无量。
四、要知道戒有上、中、下三品,我们受善戒争取要得上品戒体
庚7、别辨五逆罪相分三
辛1、总明逆罪相报 辛2、详辨得不得逆罪辛3、逆罪轻重
今初:总明逆罪相报分五
壬1、何名逆罪 壬2、何因得逆罪壬3、异想不得逆罪
壬4、得报差别 壬5、喻劝勿犯逆今初:何名逆罪



经文:“善男子,世间福田,凡有二种:一、功德田,二、报恩田。坏此二田,名五逆罪。”
释:这节专门讨论五逆罪相。先明什么是逆罪。佛告善生:世间的福田有两种,一是功德田,二是报恩田。如果破坏这两种福田,就叫五逆罪。父母是对自己有恩之人,属于报恩田。杀父杀母就是破坏了报恩田,犯逆罪。三宝是功德田,也是报恩田。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就是破坏了这二种田,属于逆罪。故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转法轮和合僧、出佛身血,犯了这五件事,就叫五逆罪。
壬2、何因得逆罪
经文:“是五逆罪,有三因缘:一者、有极恶心,二者、不识福德,三者、不见正果。”
释:这五种逆罪,有三种因缘为原动力,才能作出五逆之罪过。一者、有极恶心。也就是内心没有一点善心,是极恶狠毒之心。这种人他对什么人都下得了手;二者、不识福德。就是不知道父母、三宝是福德田;三者、不见正果。就是没有智慧,不知因果,见不到恶业的正果苦报。也见不到圣者的证果功德。有这三种因素,他才会胆大妄为,作出五逆之罪。
壬3、异想不得逆罪
经文:“若人异想,杀阿罗汉,不得逆罪,父母亦尔。”
释:有异想则是无心杀,所以不得逆罪。若人杀罗汉,但他内心不认为是阿罗汉。杀父母,他内心也不认为是他父母,这些都不得逆罪。



壬4、得报差别
经文:“若无惭愧,不观恩报,心无恭敬,但作方便,不作根本,虽非逆罪,亦得大报。善教授故,生怜爱故,能堪忍故, 难作作故,受大苦故。是故父母名报恩田。若复有人杀父母已, 虽复修善,是善无报。”
释:如果有人没有一点惭愧心,他会认为自己作的正确。而父母处处不对,他不观恩而报,没有报恩之心。他对父母也没有恭敬心,就会对父母百般虐待、呵斥、打骂不给供养饮食,而且有病不给看。自己住高楼,父母住破屋;自己吃山珍,父母喝淡汤; 视父母为余物。这种人虽然没有杀害父母,(注18)只作虐待父母之方便,未作杀害之根本逆罪。这种情况虽然不是逆罪,但是也会得到大恶之苦报。
虐待父母,为什么会得到大恶之苦报呢?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父母对儿女的态度:我们从小呀呀学语开始,是父母一字一句的教说话,拉着手教我们学走路,所以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稍长一点父母教我们如何做人。总之父母对儿女,从小到大都是不厌其烦淳淳善诱的教诲,所以父母善教授故;再是父母对儿女的爱怜之心是至死不变的,当儿女受苦的时候,疼在父母心上。当儿女高兴的时候,父母也随之欢喜。当儿女道德有缺时, 父母也蒙羞。当儿女事业有成时,父母也光彩,所以父母对儿女的爱怜之心,是天下最真诚的,所以父母生怜爱故;父母为了儿女,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委屈,他都能默默无闻的忍受,所以父母能堪忍故;父母为了儿女,再难做的事,他都能想方设法去作,



所以父母难作能作故;父母为了儿女,再大的痛苦都能承受,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自己的生命,所以父母受大苦故。是故父母名报恩田。而且是我们最大的报恩田。如果有人杀了父母,又去作善事。他所作的善事,是得不到善果报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父母亲,一定要从内心去孝顺奉养,不是为了外面的道德舆论。要从自己内心感恩父母,作儿女的一定要体谅父母的心。特别是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本身就受这老病之苦,儿女再不孝顺,再虐待父母。让父母再苦上加苦,这确实是你虽然没有杀父母,这样虐待父母就有大的罪过。
诠论:这一段说明两层意思:一是虐待父母,虽未犯逆罪根本,但也有大恶果报。二是杀父母以后,你所做的善事,不得善果报。因为你作这点善事,抵不过杀父母那个逆罪。
壬5、喻劝勿犯逆
经文:“是故我说,人所荫处,及至少时,慎勿毁折枝条花果。”
释:佛接着比喻劝说:是故我给你们说,凡是给人遮荫挡雨之处,父母就像给儿女遮荫挡雨的大树一样,那怕是最短的时间, 也不要毁折上面的枝条花果。
父母就是儿女的遮荫大树,作儿女的在这颗大树下面,千万不敢毁折大树的一枝一叶,更别说砍掉大树而犯逆罪。所以佛最后说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孝顺父母、供养父母、尊敬父母,以报父母深恩。
辛2、详辨得不得逆罪分三



壬1、悬记三部分别 壬2、逆罪具缘壬3、犯逆别相
今初:悬记三部分别分四
癸1、昙无德部 癸2、弥沙塞部
癸3、萨婆多部 癸4、结示今初:昙无德部
经文:“善男子,我涅槃后,有诸弟子,当作是说:若以异想、异名,杀父母,不得逆罪,即昙无德。”
释:佛在这里悬记未来之事。关于杀父母得不得逆罪这一条, 后来的弟子将有几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以异想(就是心里怀疑或者想错)而杀了父母的,不得逆罪。或者是异名(不是父母的名子)而杀了父母的,不得逆罪。
也就是异想异名而杀了父母,其发心本身不想杀父母。也就是没有杀父母之心,由于无心就不得逆罪,仅得杀罪。持这种说法的就是同世五师里面的第一位,即《四分律》的部主昙无德律祖。他对逆罪的判定就是这个观点,佛在这里早己悬记了他的这种观点。
癸2、弥沙塞部
经文:“或复说言,虽于异想杀于父母,故得逆罪,即弥沙塞。”
释:后世又有弟子认为:虽然是异想,杀了父母。但是必竟杀的是父母,构成根本逆罪。虽然异想,还应当定为逆罪。持这种说法的就是同世五师里面的第四位,即《五分律》的部主弥沙



塞律祖。佛在这里悬记了他的观点。
癸3、萨婆多部
经文:“或复有说,异想、异名,杀于父母,俱得逆罪,即萨婆多。”
释:后世又有弟子说:虽然是异想、异名,杀于父母,都是逆罪根本。都应该定为逆罪。持这种说法的就是同世五师里面的第二位,即《十诵律》的部主沙婆多律祖。
佛在这里悬记后世弟子中,对于逆罪就有这三种不同的分判。
解词:一、异世五师——上座部法藏结集功德圆满后。首由初祖大迦叶顶受,次传阿难,三传末田提,四传商那和修,五传优婆麴多。此五师出生先后不同时,然皆体权达变,一脉相承。故人无争论,法无异说,一味和合,没有分教。史称异世五师。
二、同世五师——佛灭度百年后,阿育王时代。异世五师最后一位祖师,优婆麴多的门下,有五位弟子,他们各自弘化一方。虽同一佛制,但文有详略。至于重、轻、开、遮,虽无大殊,不无小异,各据其理。由于对律藏内容的取舍略有不同,律藏便分为五部:
1、昙无德部:律本就是《四分律》,有六十卷。就是祖师昙无德,在八十诵律里面经过四次采集而成,故名《四分律》。
2、萨婆多部:律本是《十诵律》,有六十一卷。

3、迦葉遗部:律本未传东土。
4、弥沙塞部:律本是《五分律》,有三十卷。



5、婆粗富那部:律本未传。
这五位祖师各自弘化一方,虽然大的方面都一样,但是在小的开遮方面略有不同,所以分成了五部,五位祖师即为部主。因在同一个时期弘化,故史称同世五师。
癸4、结示
经文:“何以故?世间真实,是可信故。父母真实,想亦不转,恶心杀之,即得逆罪。”
释:佛最后总结,为什么说异想杀于父母应得逆罪呢?因为世俗谛就是世间的真实,世谛是可信的缘故。那父母就是父母, 这也是真实的,不是说异想就能转变这种事实。只要是父母,以恶心杀之,即得逆罪。这是佛对逆罪的判定。
壬2、逆罪具缘分二
癸1、缘不具不得 癸2、四缘成犯今初:缘不具不得
经文:“实是父母,无父母想,不发恶心,父母虽死,不得逆罪。”
释:接着佛判定得不得逆罪的犯缘,所杀之人实是父母,但无有父母想。比如有人自幼离开父母,不认识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杀者,也没有发杀父母的恶心。这种情况是属于缘不具足,父母虽死,所以有杀罪,但不得逆罪。
癸2、四缘成犯
经文:“何以故?具足四事,乃得逆罪:一者、实是父母, 作父母想, 二者、恶心,三者、舍心,四者、作众生想。具是四



事,逆罪成就,若不具者,则不成就。”
释:为什么说,无父母想,不发恶心,不得逆罪呢?因为要构成逆罪的缘有四种,四缘都具足,乃得逆罪。这四缘是:一者、确定实是父母,而且你心里也知道他是父母,这是对被杀对象的认定。二者、有杀死父母的恶心。这就是有杀心。三者、舍心, 这就是对父母已经有了舍离之心。四者作众生想。既然对父母作了舍离之心,但你也知道他是一个有情众生而欲杀之。如果以上这些条件都具足,作了杀生根本,则构成了逆罪。如果缺缘就不成就逆罪。
上面那一条不成逆罪,缺的是第一缘不作父母想,和第二缘没有杀父母之恶心,第三缘自己对父母从来就没有舍心。所以虽然父母死去,但只是具足了杀罪之缘,而不具足逆罪之缘,故不得逆罪。
壬3、犯逆别相分三
癸1、有杀心犯逆 癸2、无恶心故轻 癸3、误杀不犯逆今初:有杀心犯逆
经文:“若为怜惜故,若为恭敬故,若为受法故,若为怖畏故,若为名称故,授与死具,虽不手杀,亦得逆罪。”
释:这是不论你杀的理由如何?只要是父母,父母想,有杀心就是逆罪。或者是因为怜愍父母,比如有些父母得了不治之症, 整天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你看他受痛苦怜愍他,授与毒药;或者是因为恭敬父母,比如父母自己痛苦,不想活了。要求你给他毒药,你为了恭敬父母,听父母的话,授与毒药;或者为了受法故,



父母犯了国法,你是下令执行者;或者是为了怖畏,比如说父母得了很厉害的传染病,你怕传染,授与杀具;或者为了名称故, 父母如果做错事,令你很伤面子。或者父母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而你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和声望,授与父母杀具。以上这一切,只能是杀父母的理由和动机,但只要有杀心,将父母杀死, 无论动机如何,都会构成逆罪。
癸2、无恶心故轻
经文:“若为他使,令杀父母,啼哭、忧愁而为之者,如是罪相,初中后轻。”
释:若受别人指令,让杀自己的父母。在左右为难,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伤心、啼哭、忧愁而杀了父母。这种罪相,虽是逆罪,但从开始,杀的中间,和杀后都是无恶心的轻逆罪。
癸3、误杀不犯逆
经文:“欲杀父母,误杀他人,不得逆罪。欲杀他人,误杀父母,亦复如是。欲杀母时,误杀相似,杀已藏刀,复中母身, 不得逆罪。母有异见,儿有异杀,但得杀罪,不得逆罪。”
释:这几种情况下都不得逆罪。如果计划杀父母,但却误杀了其他人,不得逆罪;还有计划杀他人,却误杀了父母,这也不得逆罪;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计划要杀母亲,却误杀了和母亲相似的他人,杀人以后,要藏刀的时候,不小心刀中母身而杀了母亲。这也不得逆罪。原因是母有异见,就是把要杀的母亲看错了。儿有异杀,儿子在无意间却杀了母亲。这样只得杀罪,不得逆罪。
辛3、逆罪轻重分三



壬1、分别轻重 壬2、物意四料简 壬3、三事轻重分别今初:分别轻重
经文:“是五逆罪,杀父则轻,杀母则重,杀阿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阿罗汉,破僧,复重出佛身血。”
释:佛接着分别这五逆罪的轻重。这五逆罪,相比之下,杀父罪轻,杀母罪重;如果杀阿罗汉却重于杀母;出佛身血又重于杀阿罗汉;破僧逆罪,又重于出佛身血。这样相递比较下来,破僧是极重的逆罪。破坏三宝重于杀父母,杀母重于杀父。
壬2、物意四料简
经文:“有物重意轻,有物轻意重,有物重意重,有物轻意轻。物重意轻者,如无恶心,杀于父母。物轻意重者,如以恶心,杀于畜生。物重意重者,以极恶心,杀所生母。物轻意轻者,如以轻心,杀于畜生。”
释:这是杀生的四种简别。这里的“物”指杀的对象,“意” 指杀者的心。有四种,有物重意轻,就是没有恶心杀于父母,父母是重,杀心轻;有物轻意重,就是以恶心杀畜生,畜生是轻,恶的杀心是重;有物重意重,就是以极恶的心杀所生母;物轻意轻, 就是以轻心,杀于畜生。
壬3、三事轻重分别
经文:“如是恶业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轻;有方便、根本轻,成已重;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轻;有根本轻、方便、成已重。”
释:从造作恶业三因素来说,有四种分别:



一、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轻;也就是在造作恶业的时候, 作准备的时候很认真,手段很残忍。但是发心也不太强烈,和做成以后也不太欢喜,甚至有悔恨之心。
二、有方便、根本轻、成已重;就是发心也不太积极,准备做的时候也随缘而作。但做成功以后却皆大欢喜,热烈庆贺互相赞叹,没有一点惭愧悔恨之心,这叫成已重。
三、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轻;就是造业的动机强烈,以极恶之欲心,以残忍的手段而达到目的,成就恶业。这就是方便和根本都很重。但作完以后有了恐惧、悔恨之心,这就是成已轻。
四、有根本轻、方便,成已重;就是造恶业的发心不太强烈, 但有机缘 在做的时候却很认真积极。作了以后又很欢喜,认为自己还行,不以为是错,自赞、自傲。这就是根本发心轻,而方便和成已重的一种表现。
诠论:这一段有以下三层含义,要学明白:
一、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五逆罪?和五逆罪的得报差别。
①父母是报恩田。三宝是功德田和报恩田兼有。如果毁坏这二田,就是逆罪。具体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这五件事,叫五逆罪。
②现在时代去佛遥远,我们不可能出佛身血。未法时期阿罗汉也是很少,有我们也不知道,也不容易杀阿罗汉。现在破僧也不容易,更别说你要破羯磨转法轮僧。这样的贤圣僧也很少,一般人也不容易破。所以现在俗人要犯的逆罪,就是杀父、杀母这两条了。



③若虐待父母虽然不是根本逆罪,但也有很大的恶果报。杀父母犯逆以后,所作善事,不得善报。
二、逆罪具四缘成犯:
①是父母,父母想。②有恶心(即有杀心)。③有舍心(即舍离父母之心)。④作众生想,(知道父母是一个有情众生)。四缘具足,则犯逆罪。缘不具不犯根本,唯犯杀罪。
三、五逆罪的轻重:
父母相比,杀母重于杀父;和三宝相比,杀父母则轻,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僧则重;三宝之间相比,杀阿罗汉轻于出佛身血,出佛身血又轻于破僧。所以五逆罪,破僧罪极重。
庚8、辨得报定与不定分二
辛1、以心力辨得果轻重 辛2、详辨业果今初:以心力辨得果轻重分二
壬1、举事 壬2、理明今初:举事
经文:“物是一种,以心力故,得轻重果。善男子,有人以食,欲施于我,未与我间,转施饿狗,我亦称赞,如是人者,是大施主。”
释:这一段讲造业后得果轻重。佛说:“所布施的东西,虽是一种,但由于作布施人的心力不同,所得的果报有轻有重。” 由此可知学佛处处论心,佛用自己作例子,“假若有人要用食物布施给我,但在未与我之间,他将食物转施给了饿狗,我也会高兴的称赞他,这个人是一位大施主。”佛举这个事例来说明布施



的心。物是一种,能以平等心布施,这才是最主要的,所以佛说他是大施主。
壬2、理明
经文:“若是福田,若非福田,心不选择,而施与者,是人获得无量福德。何以故?心善净故。”
释:佛接着讲这个道理。佛说:无论是福田也好(佛是福田),不是福田也好(饿狗非福田)在内心能无选择的平等作布施,这个人就能获得无量的福报。什么原因呢?因为此人的心是善的、是清净的。这种善净之心,就是最好的无相布施。
辛2、详辨业果分五
壬1、总明业报 壬2、详辨业报 壬3、辨转业壬4、辨具足不具足 壬5、明善恶都有具不具
今初:总明业报分二
癸1、四种报 癸2、四种业今初:四种报
经文:“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 四者、无报。”
释:先说造业所得果报,有四种:一种就是现世报,就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二是来生报,今生造业来生接受果报。第三是后世报,今生造的业在后世因缘和合就受报应。即所谓: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就是后报,第四种是无报,就是没有果报,即无漏业。
癸2、四种业



经文:“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 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亦定,四者、时、果二俱不定。”
释:造业得报的时间也有四种不同:第一、时间是决定的,但是果报的轻重不决定。第二、果报轻重已定,但接受果报的时间不定。第三、受报的时间已定,而果报的轻重也已决定。第四、受果报的时间和果报的轻重都不定。
壬2、详辨业报分二
癸1、时报不定可转 癸2、果报定不定义今初:时报不定可转
经文:“时定者,所谓现在、次生、后世。若时不定,果报不定,是业可转。若果报定,应后受者,是业可转现在受之。何以故?善心、智慧、因缘力故。恶果定者,亦可转轻。”
释:这就是能转业的道理。什么是时间决定呢?就是现生、来生、后世。决定是现生报应,还是来生报应,还是后世报应, 这就时间决定的道理。如果时间不定,果报也不定。在这种情况下,所造的业是可以转变的。若果报已定,应该在后世受,此业可以转在现在受。为什么?因为有善心、有智慧,这些因缘力。这就是转业的原动力,这个力量就是善心和智慧。请注意这个“心”字,有善心和智慧这些善因缘力,可以使后世受的报转在现在受。还可以对已定之恶果,让其转轻,这就是重报轻受。
这是说明通过善心和智慧可以转业。关键是佛为什么只说善心和智慧,而不说其他呢?有善心你就会作一切善行,你就会好好的修行;有智慧就能正确的抉择正邪、善恶。所以佛在这里说



善心和智慧,这是很重要的,是学佛人应该具备的。因为这两种可以转业。
诠论:这里面有四层含义:
一、果报的时间,是现生、来生和后世。今生报、来生报, 或者后世无量生,因缘遇到也能报。说明所作的业是不会消失的,一定有报应。
二、时果不定的可以转。果报未来之前可以转业。三、果报定的可以转提前受。
四、恶果定的可以转轻。
这能转业的动力就是善心和智慧。【转业的原动力】
通过这一段学习,我们明白了佛弟子为什么不相信“定命论”。学佛人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凡夫众生不造业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知道造业的根源,而避免造业。已造下的恶业要知道转业之法,依法而作。这里转业之法就是“善心”,还是回归到“ 心”,但这个心要是“善心”。还有就是“智慧”。有“善心”和“智慧”这就是转业之法。因为有智慧我们可以少造业,不造业;有善心我们可以不断的忏悔、布施、行善事。这就产生了力,这种善因缘力才能转业。所以佛弟子的命运会不断的转变,命运不转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善心”和“智慧”不到位,没有力量。所以学佛人一定要精进的修行,一定要从心下手,开发智慧。一切业果会慢慢改变的,将自己的凡夫身改成圣者之身,直至佛身。

癸2、果报定不定义
经文:“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



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 悉名不定。”
释:什么原因能证明果报决定呢?还是从起心动念处来决定的。【定业之相】对某一件事,能经常作,从无改悔之心;而且很专心、认真的去作;自己内心也欢喜作这件事;并且在作之前是发了誓愿要干此事;不但热心作此事,作完以后心里欢喜自在,很得意。这样的心行所作之业得果报决定。做恶事得恶的定业,作善事得善的定业。除过以上这些外,所作的业都名不定。
诠论:这一段主要是辨明,我们自己造业定不定,就看以上行为。千万不敢造恶的定业,我们自己可以观察,对自己经常欢喜作的一件事,首先用智慧观察是善是恶。以恶业为例,如果这件事你喜欢作;而且用心去作,经常作;而且发誓专心致志的作下去。那么这恶的定业就完成了。等着接受果报吧。如果是善业, 我们要用智慧观察,哪些地方作的还不够,是欢喜作呢,还是无可奈何的作?是常作,还是断断续续的作?是立誓作呢,还是随便作?是专心作,还是在散心去作?作过后是欢喜,还是疲惫、后悔?如果条件不具,这个善业就不定,要迎头赶上。以这样的方法,破恶、修善,何命不能转?何事不能成呢?
把这几条最好能背下来。定业之相: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每作一件事情,先观察这件 事情是恶是善;是恶的就赶快停止,这叫止恶。如果观察是善的事情,赶快将不足部分补足让其圆满。我们争取得善的定业。不要希求今生得什么果报,只要知道这样作离成佛会越走越近,这



是绝对不成问题的。将自己的恶行、恶习用这些方法改变,这就叫修行。修行主要是用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平时的待人接物当中,作善事当中,用心去感动一切人。用心作的话,善事功德就会成倍增长。
壬3、辨转业分五
癸1、明受报之相 癸2、转重为轻癸3、转后世重报现世轻受 癸4、得果转业癸5、以修不修明轻重
今初:明受报之相
经文:“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 先后受之。”
释:从众生造的业行来说,有轻、有重、有远、有近。轻重就是受报的轻重,远近就是受报的时间。各随其所造业之因缘, 先后接受应得之果报。
癸2、转重为轻
经文:“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
释:这是转重为轻之法,是转业的具体修行方法。就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就是能勤修身、戒、心、慧,他自己一定能知道善恶业当有果报,就是他能深信因果。这个人就能转过去的重业为轻业,转轻业为不受。这就是重报轻受之理,就是转报之法。
【身戒心慧修法】所谓修身,就是将身口意三业过去那种恶



习气修改过来;所谓修戒,就是止恶行善,清净持戒;所谓修心,就是都摄六根,密护根门,让六根不随境界转;所谓修慧,就是广学多闻,唯慧是业。在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以智慧为指导,不是以烦恼为指导。经常这样修就能转过去的重业为轻业,转轻业为不受。学佛全凭在修行中出成效,故佛教导要修身、戒、心、慧,这样才能转业。不是说现在念一声佛,就等着佛来接。佛接也有条件,你的心不想去,嘴再念的多佛也无法接你。因为我们和阿弥陀佛的感应是心的感应。我们心里在不断的向往极乐世界,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有这种欣厌之心就和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样才会被阿弥陀佛所摄受,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学佛修行必须要明理,当明理以后才能真正的修学下去。
癸3、转后世重报现世轻受
经文:“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
释:若能遇到三宝福田,能亲近善知识,闻法修道,自利利他,积极修善。这样的修行人,就能将后世堕地狱的重罪,转为现世轻受。也就是有些大修行人,为什么今生会有病,有灾?不明白道理的人还以为修行有问题,实际这正是精进修行,将后世重报提前在今生轻受之明证。这是时间上的转报之法。
我过去曾经听上净下天老法师讲过这么一段公案:有个双善桥的故事。有一个人给人作长工,他干活的田地一边有条小河。过去妇女都是小脚,不能过河。他在干活的时候,遇见有过不了河的人,他就行方便,将人背过河去。他经常这样作,人们都称



他为善人。他干了多年活,最后向掌柜要工钱。掌柜说:“你一个人要钱作何用?”他说:“我想给咱们地边那条河上修一座桥, 我现在可以背人过河,我死后人们走在这里就不方便了。”他这个举动感动了掌柜的,就说:“你那点工钱不够修一座桥,干脆我再拿点钱,好好的修一座桥,方便行人。”因为是两个人发心修的桥,故名双善桥。在修桥的时候,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习惯干活。在抬石头的时候,不小心绳子断了,石头下来把他双腿压坏了。他成了残废不能干活了,就坐在那里看着人家干活。结果在钎石头时候,一块石渣飞过来把他两个眼睛打瞎了。桥修起来他看不见,也走不成。就说:“你们抬着我,让我在这桥上摸一遍, 我知道这个桥修好了,也就放心了。”人们就抬着让他摸摸自己建的桥。当摸到桥中间的时候,突然一个炸雷,把他炸成一个黑灰桩,蹲在桥中间,怎么也搬不动。后来朝廷来了一位大员,皇上跟前一位大臣走在这里。一看桥上怎么一个人挡在这里,让人搬掉,来多少人都搬不动。奇怪!大臣就问这是怎么回事?当地人就把这事情说了一遍,大臣听后也觉得这么善良的一个人,怎么落得这个下场?就拿笔在他的后背写了一行字:“行善不好作恶好。”写完以后能搬动了。这一下许多人都认为行善没有好报。与此同时,皇宫里生了个小太子,太子什么都好,奇怪就是整天哭的不住声,谁也拿他没办法。这位大臣回来以后,皇上就把太子抱出来让他看:“太子不知怎么?出生以后就是哭,谁也没办法。”这大臣把孩子抱来一看,孩子背上隐隐约约有一行字:“行善不好作恶好”。他马上给皇上说了在半道遇到的这一件事情。



聪明不过帝王,皇上是个信佛的,心里已明白了其中原委。皇上告诉大臣:“你写错了,还是行善好。”大臣说:“那这人为什么能落这样的下场呢?”“这是他过去世造的业,要经过三世受苦才能消完。他要一世生为人把腿塌坏,残废一生痛苦而死;第二生他的眼睛瞎了,也是残废一生痛苦而死;第三世为人,被雷炸死,早早夭折。由于他积德行善的功德,将后面的重报今生提前轻受,一次了结。”皇上停了一下问大臣:“你知道这太子是谁吗?”“莫非是此人转生?”大臣突然醒悟,“正是”皇上接着说:“他积德行善将罪业消尽,有此福报生在皇家,你错怪了他故而啼哭不止”小太子好像能听懂他父皇的话,真的就不哭了。“你现在赶快回去”皇上看了一眼儿子,对大臣说:“告诉当地人这件事情的真相,劝大家还是要积德行善。并给此人修了一座庙, 宣扬他的善行。”这就是一个重报提前轻受的具体事例。
学佛人一定要知道转业的方法,自己要好好的修行。不要听世俗人的见解,不要看世间的假象,不要用我执我见来推理。我们要用佛的言教,用自己的智慧去观察,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我们能生在未法时期,证明我们的业很重的。我们都是烦恼的具缚凡夫,有什么资格评论其他人如何如何?所以佛教导我们不见他过,深层的道理就在这里。不要看别人过失,别人再坏, 他的因果,他自己负责。我首先不要背恶的因果。世间人有一句话:“好人不得好报”道理就在这里,证明这个好人有修行,他把以后的重报在今生轻受了。
癸4、得果转业



经文:“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
释:前面是转恶业提前轻报之法,这里是转善业提前得果之法。如果人具有欲界所造诸业,他证得三果阿那含以后,可以将他后世要受报之业,提前现生受之。就是说越有修行,越在这一生可能有很多灾难。因为过去造的很多业,集中在这一生要受报,肯定要受很多罪。证到四果阿罗汉以后,同样会将后世要受报之业,转为现生受报。这就是可以转重报轻受,远报近受,早早能得证果解脱。
癸5、以修不修明轻重
经文:“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恶之业,如阿迦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若作小罪, 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
释:佛告善生: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能坚持修身、修戒、修心、修慧,修这四法。是人破坏他原先的极恶之业。如万病总治的阿伽陀咒一样,又如能破坏一切恶毒的除毒宝一样,这是净除业障的最好方法。反之若作一点小罪,最初的方便轻,而最后的成已重,如果此人不修身、戒、心、慧,这样就会让这个小轻罪转重。
说明破除恶业要修身、戒、心、慧这四法。如果不修就会令恶业不断增长,轻罪转重,这可是最可怕的恶性循环。

壬4、辨具足不具足分九
癸1、明作业有具不具 癸2、以念心明具不具



癸3、以果报时节明具不具 癸4、以持毁戒明具不具癸5、以信因果明具不具 癸6、以善恶缘明具不具癸7、以果报明具不具 癸8、以正念明具不具 癸9、以悔心明具不具
今初:明作业有具不具
经文:“众生若作 一种、二种、乃至种种,有作不具足,有作具足。”
释:众生造作善、恶诸业,或一种、或二种、乃至种种诸多业。这些业有作不具足的,有作具足的。就是造作的善恶诸业, 无论多少,有作的欠缺不圆满的,有作的彻底圆满的。根据造业的具足不具足,再看受报的轻重与定不定。
癸2、以念心明具不具
经文:“先念后作,名作具足;先不生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
释:这是造作诸业具不具的总前提。如果先起心动念,后再作业,这叫作具足;如果先没有生念,没有打算作,结果有造作的诸缘现前,直接去作,这叫不具足。这是心和行的双重作用, 就是有“心”有“行”名作具足;无“心”有“行”名作不具足。还是心的作用。这是总纲,一切从心而论。
癸3、以果报时节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谓作业已,果报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谓作业已,定当得报;复有作已,不具足者, 果报虽定,时节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时、报俱定。”



释:无心有行作不具足的表现是:作业以后,他的果报不定。或者是果报虽定,但时节不定;有心有行作具足的表现是:作业以后,决定得报。而且时间也定,就是时报俱定。比如世间有许多作善恶业的,看不到因果报应,这是时报不定的一种现象。但是有许多作善恶业的,立刻会现眼现报,这就是时报俱定的一种现象。所以凡所造业,只要你有动作,不管善的也好、恶的也好, 必有报应。如果不采取措施转业,他是不会漏失消亡的。所谓: 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有这样一个公案:有一个国王和一位出家师父关系很好,经常在一块谈论佛法。有一天国王和人下棋,这个出家师父来找他。下面人通报国王说:“师父来了”国王没有注意来人的话,拿起棋子来说:“杀”下边人听说让把师父杀掉,国王一句话就是圣旨, 就把师父杀了。这国王下完棋以后,想起师父来了,问下边人: “师父在哪里?”回答说:“杀了”“谁让你们杀师父的?”“是大王你让杀的”国王后悔把师父误杀了。他问:“师父没说什么?”回答说:“师父临死说了一句话:‘纵经千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原来在好多世之前,这个国王是一个蚯蚓,这位师父当时是个小沙弥,用铁锹翻地就误伤了这个蚯蚓。无心造下这个业,轮转到现在这因缘相遇了,这国王也把他误杀了。因为这位出家师父心里明白这一段因缘,是故意来还债的。

癸4、以持毁戒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持戒、正见;复有作已,亦



具足者,毁戒、邪见。”
释:【正见持戒能消业】又有作了恶业以后,让业不具足的因素就是清净持戒,具足正见;作业以后,可以使这恶业具足者,那就是毁戒,而且有邪见。从修行的层面来说,具足正见,持戒清净就可以破恶业,也就是让所作的恶业不得具足。如果毁戒加上邪见,就会让所作之恶业增盛而具足。所以我们学佛,只有正见、持戒才能消业。
癸5、以信因果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信因、信果;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不信因果。”
释:【深信因果可以消业】又有作了恶业以后,让业不具足的一个因素就是要信因:相信作的是善因还是恶因,将来肯定有报;信果:就是相信自己现在所受的,苦乐顺逆各种境遇,都是过去所造的善恶因,而得到的果报。这样就会主动的止恶行善,破坏以前恶业,使之不得具足。反之作恶业以后,可以使业具足的一个因素也是:不信因果。不信因果的人可以继续造业,使原先造作之恶业增胜而具足。可见学佛修行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消业。
癸6、以善恶缘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作恶之时,有善围绕;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作恶之时,恶来围绕;”
释:【远恶近善能消业】又有作恶业以后,让业不得具足的因素是:当在作恶的时候,有许多善缘而围绕,周围的环境人事逼迫他不敢再造恶业,而使所作业不具足;还有作恶业以后,能让业具



足的因素:就是作恶业的时候,有许多恶缘来围绕。周围的环境、人事使他作恶业以后感到欢喜,认为他作对了,自然有一种成就感。这就会使他毫无顾忌的大胆继续造恶,使恶业增盛而具足。
所以我们学佛要远离恶友、恶境,亲近善友、善境,才能消业。
癸7、以果报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虽作众恶,人中受报;复有作已,亦具足者,人中作恶,地狱受报。”
释:还有一种作业以后不具足的现象是:虽然作了许多恶,但在现生出现了果报,就是现眼现报,这是恶业不具足的现象,还能挽救;又有作已,能具足的现象是:在人中作恶,在地狱受报, 这是恶业具足的现象,要等命终以后在地狱受报,那就惨了,不可挽救了。这样看来无论作恶、作善在现生受点小灾小难还是好事。作恶现生受报忏悔消业还可挽救;作善现生受报,是重罪轻报、远罪近报,也是消业的好现象。如果作恶现世一切亨通那是危险的警号!地狱的大苦等在后面。
通过现前受报这个观点来说,不信佛的人就看不透这一点。所以世间有人一生积德行善,但命运却不好。家中频频出现小灾小难,身体常常疾病不断,这就是作业不具,在人中受报的具体表现。这是在消业,这是好事,我们要欢喜的承受。当你忍受过去就消一次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精进修行的时候,突然遇到各种不顺的事情。也有人诽谤你,有人来这样那样刁难你, 到处不自在,这也是消业。能诽谤你的人、能骂你的人这些人都



是给你消业。你如果能这样想,对于诽谤你的这些人,内心不会嗔恨他。这些人冒着自己造恶的危险,来成就给你消业,你还要感谢人家。世间人都不理解,以为行善没好报。另外还有一种人,一生是坏事做尽,民愤极大。但却官运亨通,人富财旺一生幸福。这就是人中作恶,死后地狱受报的具体表现。众生没有慧眼,还说因果报应不灵,因此而不信因果。就不知道因果是通三世的,就今生这一生要谈因果是解释不通的,只有用三世因果这才能解释的通。我们用种小麦来说作比喻,今年种的小麦今年就没有收获,只有等到第二年才能收到小麦。那你不能说我今年种的没有收获,我就不种了,作为农民种地他都知道非种不可,他知道明年就有收获。这就等于明白因果道理,现在造业以后有报应。所以不敢造恶业,要积极的修善业。
癸8、以正念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有(不)具足者,有正念心;复有作已, 亦具足者,无有念心。”
(“复有作已,有具足者”,这个“有”字应是“不”字) 释:还有作恶业以后不具足的因素,就是自己的念心。要有
正念心,就可以破除恶业。不让恶念生起,使所造恶业不得具足; 如果作业以后,没有正念心,就会使所作之业自由泛滥,继续造业,使业力增盛而具足。所以修行人时时要提起正念,这就能消恶业。

癸9、以悔心明具不具
经文:“复有作已,不具足者,三时生悔;复有作已,亦具



足者,三时不悔。”
释:还有作恶业以后,使业不具足的原因是有悔心。就是在作恶之前、作恶的中间和作恶以后,这三个时段内一直有悔心。这样可以使所作之恶业不具足;还有就是作业以后,令具足者, 就是这三时没有悔心。欢喜的去作,使这种恶业种子增盛,继续作令具足。所以学佛修行要有惭愧心,要有忏悔心。要时时具足正念。所谓正念,即心住于善的一面,心住在利他的一方面。造作时有这种悔心,慢慢让烦恼恶势力减弱,直至消亡。故学佛具足悔心能消业。
诠论:总之学佛之人,要让恶业消除,善业增长,佛在这里给我们指出了明路。就是要让恶业不具足,要让善业得具足。依照这些方法去作,止恶行善,才能消除恶业,增长功德。其修行方法有以下八个方面:
一、这是总前提:即先念后作得具足;无念而作不具足。
如果有心造恶,就是具足的恶业;无心造恶,就不具足。所以我们要从心念上消除恶念,使不造恶。
如果有心造善,就是具足的善业;无心造善,就不具足。所以我们要立誓发愿造善业,广行善事,使善业具足。
二、作业以后不具足的,就是时、报都不定;具足的就是, 时、报惧定。如果作恶不具足,在时、报不定的时候。赶快修善令转,不让产生恶果。如果修善不具足,要赶快精进修行,让其具足。
三、作恶业以后,通过持戒、正见,可以令此恶业不具足;



如果毁戒、邪见可以令恶业具足。所以我们一定要具足正见,一定要持好戒,令恶业不具足而消亡。令善业增长而具足。
四、作恶业以后,如果相信因果,可以止恶,令其不具足; 若不信因果,就会令恶业具足。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深信因果,消除恶业。
五、造作恶业之时,善缘围绕会让恶业不具足;恶缘围绕会让恶业具足。所以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善缘围绕的修行环境,要远离恶友,亲近善友。远离恶缘,接近善缘,让恶业消亡。
六、人中受报是恶业不具的现象;地狱受报是恶业具足的现象。所以当我们修行中有小灾小难,各种逆境现前的时候,要观想这是消业,人中提前受报。说明多亏了自己学佛修行,是重报轻受的好事,千万不敢怀疑佛法,不敢怨天尤人。如果看到有些恶人,一生平安幸福。说明后面的重报在等待他们去受,要生怜愍心,不要憎恨恶人。
七、有正念会使恶业不具足;没有正念会使恶业具足。所以我们修行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念头,让正念现前。时时处处提起正念,这样恶念恶行就会消失。
八、有悔心恶业不具足;无悔心恶业就具足。所以我们学佛修行要有忏悔之心。要经常忏悔自己过去造的恶业,要用至诚心去忏悔,使恶业不具足而消亡。这就是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以上八种是修学佛法之人,消业障的最佳方法。也是积集资粮的最佳方法。我们必须以理会事,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观察自己的心行,止恶行善,这就是真正的修行。



壬5、明善恶都有具不具
经文:“如恶、善亦如是。因是作已,亦具足故,作小得大, 作大得小。”
释:根据前面的解释佛最后总结说:如作恶事,有如上这些具足不具足的因素。那么作善事也有具足不具足。无论善恶,由于作了以后也都具足,所以才会作小业得大果报。如果作了以后也都不具足,可使作大业,得小果报。
所以我们让恶不要具足,作大得小,尽快消亡。让善业具足,作小得大,早日解脱。善业作小得大,是积聚福德、智慧资粮,成就佛的证功德。恶业作大得小,就是净除修行上的障碍, 成就佛的断功德。作小得大,作大得小,回归到当下,就是我们心念的转变。将心念转在正念上、善念上。将自私自利的心转成利他之心,将恶心转成善心。这样世出世间一切利益都能得到。
庚9、显由意成形义分三
辛1、由意成形 辛2、明不解业缘常流转辛3、结意为胜
今初:由意成形分二(重点复习30)
壬1、总明一意成形 壬2、示成形后善恶业报今初:总明一意成形
经文:“一意模身,身既成就,有无量意,模身初意,即是善也。”
释:前面讲了造业由心念而起。这里佛专门讲“意识”成就各类报体的道理。佛说:“意”就好像铸造厂里的模型一样,此“意”



是人的一个模型,一意就模成一个人身,身成就以后,就会有无量意识产生,但是初模成身的这一“意”即是善的。最初一个善念,就投生为人,出生以后,就会有无量意出现,故而人们都是妄念纷飞。这就是人生成的原因,六道众生都是一意模身。
壬2、示成形后善恶业报分三
癸1、人天成形后二果 癸2、余道成形后二果癸3、四种业报
今初:人天成形后二果
经文:“身既成就,得二种果,杂善不善。如人、天亦如是。”
释:身一旦成就以后,就会有二种果,善和不善。人成就以后就要接受报应,成就的身体是接受报应的。《八大人觉经》云: “心是恶源,行为罪薮”。心是造恶的根源,形是受报应的堆积物,我们成就这个身就是接受报应来了。所以一旦成形以后就有善和不善二种果,不善的是恶的报应,善的是好的报应。这二种果混杂在一起,就不是最初模身的那一个纯善之“意”了。人和人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好坏、优劣、苦乐等差别。为什么?过去造的业因不同故。
不但人道是这样,天道众生也是这样。以一个善“意”模成天身,天身成就以后,也杂于善不善二种果。天人也有层次,也有福报大的、福报小的;有享受殊胜的饮食、宫殿、衣服。也有享受,不太殊胜的宫殿、饮食、衣服等差别。所以也杂于善和不善的两种果。总的来说天人共业比我们人强的多了。人天成形以



后都是这样。
癸2、余道成形后二果分三
子1、地狱不善 子2、饿鬼、畜生杂善 子3、中阴杂报今初:地狱不善
经文:“地狱众生,恶意模身,身既成已,一向不善。”
释:生在地狱的众生,第一个模身之“意”是恶意,而成就地狱众生身。身一旦生成,则一向纯恶,没有善意,故纯苦无乐。人们都知道地狱是最苦的地方,地狱众生的意念都是恶的,所以要接受苦的果报,这是一“恶意”模身的结果。
子2、饿鬼、畜生杂善
经文:“饿鬼、畜生,亦恶意模身,身既成已,杂善不善。” 释:饿鬼道和畜生道,也是一“恶意”模身。而身成以后则
杂有善和不善两种。
可见三恶道众生,都是一“恶意”而生。地狱众生纯恶无善, 故一向受苦。饿鬼、畜生两道,杂于善、不善两果,故苦多乐少,相比之下比地狱众生稍强一点。
子3、中阴杂报
经文:“善恶中阴,以善恶模身,身既成已,俱得杂报,善以不善。歌罗罗时,乃至老时,亦得杂报,善以不善。”
释:佛说善恶间杂的中阴身,是以善恶意而模身。所以中阴身有善恶意业并存,若要生在人天,则一个“善意”模成人天身; 若要生在三恶道,则一个“恶意”模成三恶道身。当一个善意模成人身后,俱得杂报,有善和不善。从胎儿开始一直到老时,也



是善恶夹杂,一生都是善和不善这两种果。因为中阴身得善恶杂报故。
解词:中阴身——又名中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之识身。中阴之身由“意”而生,非父母精血等外缘而成,故又名“意成”、“意生身”等。欲界中有之形量,如五、六岁之小儿, 然诸根明利。此中有身极细微,仅同类可相见,然若修得极净天眼者,亦能得见。中有之业力强盛,具得最疾之业通。于投胎所在处一旦决定后,任何神通、道力都不可改变。
癸3、四种业报
经文:“是故经说,有四种业: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不黑不白,是业无报。黑业黑报,所谓地狱;白业白报, 所谓色天;杂业杂报,所谓欲天、人中、畜生、饿鬼;不黑不白, 无报,所谓无漏。”
释:所以经中说有四种不同的业报:就是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不黑不白,是业无报。什么是黑业黑报呢?就是地狱。恶业称为黑业,地狱受苦就是黑报;什么是白业白报呢? 就是色界天。善业称为白业,快乐的果报称为白报;什么是杂业杂报呢?就是欲界诸天、人中、畜生、饿鬼。这几道众生都是造作善恶业,而感得苦乐杂报。再用杂报之身,继续造善恶杂业, 轮回不断。什么是不黑不白无报呢?就是无漏业。无漏业没有善恶之分,进入一真法界的不二法门,成就无生无灭的解脱道。故说无报。
辛2、明不解业缘常流转



经文:“善男子,若人不解如是业缘,无量世中,流转生死。何以故?不解如是业因缘者,虽生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福尽,还堕三恶道故。”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如果人们不解悟这些业果因缘道理的话,将会在以后的无量世中继续流转生死。为什么呢?因为不知因缘果报之理的人,即使生在三界最殊胜的“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但是天福享尽以后,还会随落在三恶道去,难以出离生死。只有解悟业果之理,以正确的方法修出离之道,这才能解脱生死。所以学佛要有信解心,信心是入门的基础,解心是解脱的动力。
信心是学佛的基础。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解心是解脱的动力。所以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在经藏里面会知道很多东西,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好多境界。我们不知道诸佛的境界, 我们不知道无量劫前的事情。地球的生成,宇宙空间成住坏空的变化,我们都不知道。这些都不是我们现在科学所能达到的。只有在佛经里面通过学习都会知道。而且都是真实的宇宙谛理,没有虚假,没有错谬。所以深入经藏能智慧如海。
辛3、结意为胜
经文:“善男子,一切模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则画身。贪因缘故,色声妙好,威仪详序;嗔因缘故,色声粗恶,威仪猝暴;如嗔、痴亦如是。”
释:佛总结说:善男子,世间的一切的模型、画师,都胜不过“意”的模画。“意”可以画烦恼。动贪、嗔、痴的意念,可



以让人起烦恼;烦恼可以画业。有烦恼就会去造作业行;业就可以画身。有业行之因,就会在三界六道里产生各类不同的身形。就我们现实人生当中,因贪的因缘故。所模画出来的就是有妙好的色形音声,体现威仪详序、令人贪爱之外相;因嗔的因缘故, 所模画出来的是,粗恶的色形音声,体现威仪猝暴、令人厌恶之外相;和嗔一样,由于痴因缘故,模画出来的也是令人厌恶的粗恶外相。这就是相随心转的义理。
正如《华严经》里觉林菩萨偈云: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就说明了一意模身的原理。
诠论:学习了一意模身的道理以后,使我们明白了一切世间, 六道众生都是唯心所造。修行成佛也是唯心所造。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要抓住“心”这个重点。修行就是修“心”。将“恶心”修成“善心”;将“烦恼心”修成“解脱心”;将“迷惑心”



修成“智慧心”;将“凡夫心”修成“佛心”。这就是离苦得乐的根本,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观心、练心。将散乱的“妄心”修成寂静的“真心”。故这一段佛让我们认清业果因缘都是“意识” 的作用。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给自己勾画未来的形象。
庚10、明诸戒得戒相分四
辛1、总明一切因于业 辛2、详示十业道 辛3、示十业道与戒共不共 辛4、详示戒之名相
今初:总明一切因于业
经文:“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
释:这一段是阐明一切诸戒和十善业道的关系,和他们所得之戒相。首先说明有情世界和器世界都是因业而成,众生解脱也是因业而成。前面己讲明: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画身。业在中间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说明了业的重要性以后,佛接着详示十业道的具体行相,下来再讲十业道与戒的重要关系,最后揭示戒的名相。
佛首先介绍说:有无量不同的世界。在无量的世界中有一百三十六处地狱,其中有八大地狱。这八大地狱是:
⑴等活地狱——此狱中受苦众生,手生铁爪,其爪长利。互相嗔忿,怀毒害想,以爪相攫,肉即堕落。或被凿、刺、磨、擣,想为已死。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寻复活起。故称“等活地狱”,又名“想地狱”。凡犯杀生罪者堕此地狱。
⑵黑绳地狱——此中狱卒,以热铁绳拼牵罪人,然后斩锯。



复有恶风吹热铁绳,笼络其身,烧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万端。故称黑绳地狱。
⑶碓压地狱——也叫众合地狱。此狱中有大石山,罪人进入后,山自然合起,碓压其身,骨肉糜碎,故称碓压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者堕此地狱。
⑷叫唤地狱——谓受罪众生,既至此狱,狱卒即将其掷入大镬中,沸汤烹煮。受诸痛苦,号啕叫唤。故称叫唤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饮酒者堕此地狱。
⑸大叫唤地狱——谓狱卒既将罪人沸汤烹煮已,业风吹活。又捉向热铁鏊中煎熬,痛苦极切,发声大叫。故称大叫唤地狱。凡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者堕此地狱。
⑹焦热地狱——也叫烧炙地狱。此地狱以铁为城,烈火猛炎,内外烧炙,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称烧炙地狱。
⑺大烧炙地狱——也叫大焦热地狱。谓狱卒将罪人掷入铁城中,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炎炽盛,其坑两岸,復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著于火中,皮肉糜烂, 痛苦万端。故称大烧炙地狱。
⑻无间地狱——又叫阿鼻地狱,谓有罪众生,於此狱中受苦,无有间歇,故称无间。乃极苦之地狱,凡造五逆罪、诽谤大乘者堕此无间地狱。有五种无间:
①趣果无间: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

②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
③时无间:谓至彼狱受苦时节,无有间歇。



④命无间:谓彼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
Ⓒ形无间: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而还生,身形无有间歇。
这八大地狱,各有十六眷属地狱,又称十六小地狱,亦名十六游增地狱。合其大小共有一百三十六地狱。这无量世界中, 有一百三十六处地狱,有无量的畜生,有无量的饿鬼。这些各道不同类别的受苦众生,都是因为造作种种不同的恶业,而得到不同的果报。三恶道是这样,人天善道也是这样。人中有各种不同的差别,天人也有各种不同的差别。这无量众生,各种差别,都是因为造作的善恶业,而有不同的果报。总之,六道轮回都是以业为动力,流转不息。
还有无量的众生,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获得解脱。还是因造善业因缘,修行无漏善业而得解脱。所以成就解脱,也是以业为动力。
这样看来,你想受苦或受乐,还是想解脱,就看你要造什么业了。这就是四圣谛的集谛,造作善恶集因,才在六道受苦乐果报。造修道之因,能得寂灭之果。
辛2、详示十业道分四
壬1、十善道 壬2、十业道三事壬3、十业道三种 壬4、十业道三法
今初:十善道分二
癸1、十善道三事 癸2、分别能修二道之相今初:十善道三事分二



子1、明三事 子2、譬喻今初:明三事
经文:“善男子,是十善道,有三事:一者、能遮烦恼,二者、能作善心,三者、能增长戒。”
释:佛对善生说:善男子,这十善道,有三种功用。一是能遮烦恼,修习十善道,烦恼会越来越少。二是能作善心,前面学过转业的因缘是善心和智慧,修这十善业道就能增长善心。善心增长智慧也就能显发出来。三是能增长戒,修十善道也就是在修戒,戒力增长就能清净持戒。
子2、譬喻
经文:“如除毒药,凡是三种:一者、阿伽陀药,二者、神咒,三者、真实。”
释:这十善道就像除毒药一样。除毒药也有三种:一种是阿伽陀药。是一种丸药又称不死药,这个药是一种万病总治的特效药。此药灵奇,价值无量,服之能普去众疾,尤指解毒而言。说明十善业像阿伽陀药一样,能解我们的烦恼毒。第二种是神咒。又名真言,即真实没有一点虚假语言之意。第三是真实。表里如一,了无虚妄为真实。
说明十善业道像阿伽陀药一样能消除众生种种的业障;又如神咒一样是诸佛菩萨真实功德基础;又是佛的真实之教,非权巧方便的教法。
癸2、分别能修二道之相分二

子1、能修十善道 子2、能作十不善道



今初:能修十善道
经文:“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别善恶,当知是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
释:这是能修十善业道之相。如果有人在行为上善修“不放逸”行,就是能常行精进。在思想上能具足正念,能用智慧去分别善恶。有这样心行的人,当知此人决定能修十善业道。
子2、能作十不善道
经文:“若多放逸,无有惭愧,及以信心,当知是人,决定能作不善业道。”
释:前面是能修十善业道的行相,这里是能作十恶业的行相。若经常懈怠、放逸;内心没有一点惭愧;对三宝、对善法没有一点信心。有这种心行的人,当知他决定能作不善业道。
通过比较我们要革除不善业道的因素。要增长修十善业道的因素。
壬2、十业道三事分二
癸1、标三事 癸2、三事之相今初:标三事
经文:“是十业道,复有三事:一者、方便,二者、根本, 三者、成已。”
释:佛说这十业道,又有三个因素才能具备:一者、方便,就是未做之前的准备工作。二者、根本,就是工作当中直至完成。三者、成已,就是作完以后的成就感。
这里的三种因素,也就是能成就业道的具足因缘。这和前面



“正说不善业”所说的三事略有不同:前面是说不善业的相,根本在前,方便在中,成已在后。其根本就是动机和行为的综合构成了犯罪。其方便是说明用种种的手段、方法而达到目的。其成已是达到目的后的欢喜心行。虽说的是不善业之相,作善的相也可反而推之。
这里说的是十善业道之相。十善业道有和戒共不共之别,这里方便在前、根本在中、成已在后,是有次第的。其方便就是修种种的善行;其根本就是专心的去作;其成已就是对所做善事的欢喜。共同点就是修种种善行方便,也就是手段和方法;专心作善, 就是动机和行为;成已都是对自己所作事情有成就感。
所以这十业道无论善、恶,都有这三种心行之相。不同点一个是为恶的三种行相,一个是为善的三种行相。为善的有和戒相共之处,有次第的,成就了具缘。
癸2、三事之相
经文:“若复有人能勤礼拜、供养父母、师长、和上、有德之人,先意问讯,言则柔软,是名方便。若作已竟,能修念心, 欢喜不悔,是名成已。作时专著,是名根本。”
释:如果有人能精勤的去礼拜、供养自己的父母、师长,学佛修行的亲教师和上,以及恭敬一切有道德之人。能作到先意问讯,说话柔软不粗,这就名为善业的方便。作了这些善业以后, 能经常修正念心,就是修念佛、法、僧、念戒、施、天的六念之心。而且对自己所作所修能欢喜赞叹,没有一点退悔之心,这就是为善业的成已。在作善业的时候,能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去



作,名为成就善业的根本。
壬3、十业道三种
经文:“善男子,是十业道,复有三种:谓上、中、下。或方便上,根本中,成已下;或方便中,根本下,成已上;或方便下, 根本上,成已中。”
释:在修十善业道的这三因素当中,也有三种侧重点的不同: 就是上、中、下三种。有些情况下,在修种种善行的方便时,内心特别恭敬,积极的去作,这是“方便上”;在作的时候,不太专注,这叫“根本中”;作完以后,内心也不再去修念心,也没有欢喜,甚至还有退悔之心,这叫“成己下”。
有些情况,是在修善行当中,不太积极主动,也没有强烈的恭敬心,随缘作作而已,这叫“方便中”。作的时候还是敷衍了事,随着大家作,这叫“根本下”。但是作过以后,又特别高兴, 认为他作了好事,常常为此而欢喜,将自己所作善事经常怀念。这就是“成已上”。
有些情况,看见别人做善事,自己也不发心,随波逐流的随便去作,这叫“方便下”。但是他在作的时候,却很认真、专心, 一心一意的去作,而且作的很到位。这叫“根本上”。作过以后也感到满意,不再去想,过去就过去了。这叫“成已中”。这些心态是善法不具足的表现。
壬4、十业道三法
经文:“是十业道,三法围绕,所谓无贪、恚、痴,有贪、恚、痴。”



释:这十善业道,在作的时候,行人内心有三法相随。一种是在没有贪、嗔、痴三种烦恼的情况下,行作善业,这是真正的行善;一种是带着贪、嗔、痴这三种烦恼作善业,这不是真正的行善。
辛3、示十业道与戒共不共分三
壬1、标共不共 壬2、明舍戒 壬3、示戒名今初:标共不共
经文:“是十业道有共戒行、不共戒行。”
释:这十善业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属于戒所摄而共戒行的善业。也就是学佛人受戒以后所修的十善业,这是共戒行的。有不共戒行的,亦即不属于戒所摄。就是不学佛没有受佛戒者所修的十善业,是不共戒行。也就是世俗人的积德行善。
壬2、明舍戒分二
癸1、六种舍戒 癸2、明受已不失今初:六种舍戒
经文:“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
释:受戒以后也可以舍戒。有六种情况是为舍戒:一是断善根时,学佛受戒以后突然觉得后悔,对佛法失去了信心,或者造了五逆等极恶之罪,或者邪见炽盛,这些都会使自己断了善根。断善根时,即便舍戒。这是知见上的舍戒。
二是得二根时。有人受了佛戒以后,突然身体发生了变化,



男女变异,或一身具足男女二根,成为不男不女之人,即便舍戒。这是身形上的舍戒。
三是舍寿命时。因为我们受戒的时候,都是尽形寿受。所以当寿命结束的时候,会自然舍戒,这是寿终舍戒。
四是受恶戒时。当受了佛戒以后,又发誓去干恶的职业,当发誓受恶戒时,即便舍戒。这是舍善从恶之舍戒。
五是舍戒时。就是受戒后,自觉无法持戒,怕犯戒的果报, 而自己主动舍戒。这是正常作法舍戒。
六是舍欲界身时。这是离开欲界,而舍其欲界之粗身时舍戒。这是离欲之舍戒。
癸2、明受已不失
经文:“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
释:或者有人说:“当佛法灭时便失戒者”。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为什么?因为佛戒一旦受了以后,是不会自动失掉的, 故受已不失。必须受佛戒才能得戒,不受戒就不得戒,故未受不得。不是因为佛法灭就失去戒了。
壬3、示戒名
经文:“断身、口、意恶,故名‘戒戒’。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是名‘定戒’。根本四禅,初禅未到,名‘无漏戒’。舍身后世,更不作恶,名‘无作戒’。守摄诸根,修正念心,见、闻、觉、知,色、声、香、味、触、法,不生放逸,名‘摄根戒’。” 释:受波罗提木叉戒,断除身口意所造诸恶,清净持戒,名



为“戒戒”;四禅天的“根本四禅”和向四禅而未到四禅的“中间禅”,这些有漏禅定与戒共行,称为“定戒”。也就是定共戒。圣者以无漏智由根本四禅,初禅未到所发得之无漏定,与无
漏道共生共灭的道共戒,名“无漏戒”。
这一期生命结束,转生到后世也再不作恶业了,因为有这一生持戒的势力在来生会自然而然的不作恶业,这叫“无作戒”。就是受戒时通过身、口、意之有作,称为“作戒”。作戒结束, 即受完戒后,留在身心之中不可见闻的,但遇缘能起防非止恶作用的业体,叫“无作戒体”。如果今生清净持戒、永不犯戒。当生命结束以后,转生在后世,由于这种无作戒体的作用,便更不作恶业,这种情况就叫“无作戒”。
在修行方面,能收摄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常修正念之心。在见、闻、觉、知的对境色、声、香、味、触、法现前时,能收摄诸根不被境界所转,不能让外境干扰这个正念心,永不放逸,这名为“摄根戒”。
学佛修行,从“戒戒”开始,平时练习以“摄根戒”为修行要素。清净持戒,使“无作戒体”保护无损。以戒修定、修慧得“定共戒”、“道共戒”直到成佛。这些戒就能一直将我们从一个凡夫保送上佛位。
解词:1、无漏定——圣者以无漏智所发得之禅定,称为无漏定或无漏禅。此无漏定生起于无漏九地(未至定,中间定,四根本定,下三无色定中)。
2、无漏戒——即无漏律仪,又作道共戒。即圣者入于无漏定



时所发得防非止恶之戒体,称为无漏律仪。此无漏律仪与无漏道共生共灭,故称道共戒。
辛4、详示戒之名相分六
壬1、释戒名 壬2、明得戒 壬3、作与无作戒壬4、别明业戒不摄之法 壬5、详示舍戒因缘
壬6、具戒即了十业道今初:释戒名
经文:“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复戒者,名曰窄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容, 故名窄隘。又复戒者,名曰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是故名凉。又复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无上道,是故名上。又复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
释:为什么叫作“戒”呢?佛从三方面来解释戒的名称。从功能方面有三种:一种名“制”。戒能制服一切恶法不得生起,故名“制”。第二又名窄隘。戒的性质没有容纳恶法的余地,戒性不容恶法存在,故名窄隘。第三名清凉。通过戒的守持,能遮止烦恼热不能得入,故名清凉。从作用方面:戒名为“上”。通过戒律的守持,可以得到人天果报,享受人天快乐。而且戒律可以一直得到成佛的无上乐果。故名“上”。从修行方面:戒又名为“学”。戒律本身就是一个学处。持戒就是学调伏心;学开智慧, 持戒可以断烦恼开智慧;学调伏诸根,持戒就是收摄六根,断身、口、意三业之恶。是故名“学”。
壬2、明得戒分二



癸1、明具戒多少 癸2、明得戒前后今初:明具戒多少
经文:“善男子,或时有人,具足一戒,所谓波罗提木叉戒; 或具足二戒,加定共戒;或具三戒,加无漏戒;或具四戒,加摄根戒;或具五戒,加无作戒。”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有些人只是具足一种戒,就是通过戒坛受戒,得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戒,又叫别解脱戒。即是受一戒,解脱一种束缚,也叫别别解脱,处处解脱,这是具足一戒者;有些人不但受佛的波罗提木叉戒,还通过修行禅定,得到定共戒,这是具足二戒者;还有人不但有波罗提木叉戒和定共戒。他经过修行发起无漏道,而具有无漏戒,即道共戒。这是具足三种戒者;还有人不但有前面的三种戒,随着他修行功夫的深入,他能密护六根,不被境转,具有摄根戒。这是具足四戒者;还有人成就了无作戒,转世后自然能持戒,自然能修行,自然能得定, 自然能得道,这就是无作戒的作用,这是具足五种戒者。随着修行功夫深浅的不同,得戒多少也不同。
癸2、明得戒前后
经文:“善男子,波罗提木叉戒,现在作得,定共戒者,三世中得。”
释:佛告善生:波罗提木叉戒,现世受戒,通过作法,现世得戒。我们现在学佛者,都是通过受戒而得的波罗提木叉戒。定共戒在三世中得,如果宿生在禅定中曾得定共戒,今生修习禅定也可得定共戒,那么后世修禅定也可以得定共戒。禅定不可能一



生修成,需慢慢修得,故定共戒在三世中得。
壬3、作与无作戒分三
癸1、得作无作戒 癸2、舍戒因缘 癸3、不舍戒因缘今初:得作无作戒
经文:“善男子,若复有人,欲受戒时,至心能观生死罪过, 解脱功德,信心欢喜,是人兼得作、无作戒。如是戒者,随命长短,命长长得,命短短得。”
释:这是讲受戒得戒之法。佛说:善男子,如果有人打算想受戒的时候,以至信心能深观生死罪过,六道生死,都是大苦聚。又能至心观察解脱功德,只有修行超越六道,永断生死,得大解脱,才是永久的快乐。这样深观之后,对佛法、对三宝、对佛戒就会生起信心,满心欢喜。在这样的心态下,再去受佛戒,是人兼得作戒和无作戒体。因为此戒是尽形寿受的,所以随着寿命的长短。命长,戒体保留的时间长;命短,戒体保留的时间短。随着生命的结束,戒体就会失去。
癸2、舍戒因缘
经文:“是无作戒,三因缘舍:一者、少庄严故,二者、心放逸故,三者、作不坚故。”
释:此无作戒体,有三种因缘就会舍戒:第一个是少庄严故。就是受戒以后没有学戒、持戒的意识。不去用戒法要求自己,很少去念戒,这叫少庄严。第二种是心放逸故。受完戒以后,认为完成了任务。反正已经具备了,学佛甚至出家比丘的身份,从此也不想在戒法上去下一番功夫,修行也是不太精进,内心放逸、



懈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叫心放逸。第三者作不坚故。一切的持戒修行,止恶行善的造作,也不坚固,得过且过,随缘混时光。这种心行就会导致烦恼泛滥,整天忙于俗事,还是贪图五欲。就会起心动念而去舍戒。有这三种因缘就会退失道心而舍戒。
癸3、不舍戒因缘
经文:“不舍因缘,亦有三事:一者、有本愿故,二者、作业坚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
释:无作戒体,不舍因缘,也有三种。一者、有本愿故。因为能观察生死过罪解脱功德,所以发愿修行,成就解脱。有这个菩提愿心作动力,绝对不会去舍戒的。二者、是作业坚故。在修行时,其心坚固不动很有信心,能清静持戒,积极的止恶行善。三者、至心不放逸。有愿有行,内心对戒法有好乐心。能认真学戒,至心的持戒,精进的修行。所以在持戒修行的道路上有愿、行、精进这三种因素,他就永远不会去舍戒。他护佛戒,就会像护自己眼珠一样那么认真。
壬4、别明业戒不摄之法分二
癸1、示业戒不摄法 癸2、明不摄法作与无作今初:示业戒不摄法
经文:“善男子,除十善业,及十恶业,善戒、恶戒已,更有业戒所不摄者,谓善恶法。”
释:佛说:善男子,除过上面所说的十善业和十恶业,以及善戒、恶戒之外。还有不在这十善业道和善恶戒所收摄范围之内



的。那就是世间的善法和恶法。
癸2、明不摄法作与无作
经文:“如是善恶,有作、无作。有人具足作及无作。若现在作善,未舍之顷,具作、无作,第二念中,成就过去作、无作, 作已过去,唯有无作、无有作也。”
释:这不归业戒所摄的世间善恶法中,也有“有作”与“无作” 两种。有人就具足作及无作。比如说现在作善,在未中断所作善事的这一刹那顷,这时具足作和无作。若在作善中断的第二念中,前面成就的作与无作已成为过去而存在,这时善事已作过, 内心唯有相续的“无作”,无有作的行为了。这意思是说:我们在作善未舍的第一念就具有作与无作两种,作善已舍的第二念, 就只有“无作”,无有“有作”了。
壬5、详示舍戒因缘分三
癸1、戒戒舍戒因缘 癸2、定戒舍戒因缘癸3、无漏戒舍戒时
今初:戒戒舍戒因缘
经文:“若人得戒,虽作不善,是人现世成就二法:恶法有作,善法无作。是作、无作,二因缘舍:一者、所施物尽,二者、心舍善作。二世成就,过去、现在。无作,三世。”
释:有人在受戒以后,如果作了不善的犯戒之事。虽作不善, 此人现世当中成就二种法:所作不善业的恶法是“有作”,受戒的善法是“无作”。这种有作和无作二种因缘而舍:一是所施物尽, 停止不善而舍恶法“有作”。也就是接受信施却作不善,当无人



供养之时,你不善之法也就作不下去了。二是内心对佛没有一点信心,作善法认为是一种吃亏的蠢行,而没有一点善心的时候, 这时就舍受戒的善法“无作”。当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舍去所受之戒。
不论善恶,有作是过去和现在二世成就。因为有个能作之体,才能成就有作。过去、现在二世都有能造作之体,故有作是二世成就。无作通三世,过去世的无作通于现在世的无作,现在世的无作通于未来世的无作。因为无作的相续无须五阴之体,遇缘而发,故无作可通三世。所以舍戒以后就会断了未来的无作戒体。
癸2、定戒舍戒因缘
经文:“定戒,二因缘舍:一者、退时,二者、断善根时。复有三时:一者、舍身时,二者、退时,三者、生上时。”
释:定共戒有二种因缘舍:一者、当定力退失时,和定共行之戒也就没有了;二者、断善根时,断了善根就无戒可言了。另外又有三个时段使定戒舍去:一是舍身时,就是寿命结束的时候。二是退时,就是修行有退转的时候。三者是生上时,当生上一个果位的时候。这三个时段,第一种是寿命终结就没有定和戒了。第二种是修行退堕定力失去,而舍和定共行之戒。三是修行上进, 启发无漏道,将有漏的定共戒舍去,成就无漏的道共戒。
癸3、无漏戒舍戒时
经文:“无漏戒有三时舍:一者、退时,二者、转钝作利时, 三者、得上果时,心善业一时失,谓上生时,身口意善,断善根



时,一时俱失。”
释:无漏戒在三时而舍:一者、当道力下退时,即失无漏戒。二者、转钝作利时,就是道力的增上,这无漏戒而随之变化。三者、得上果时,就是得上一个果位之时,原先的无漏戒而随之发生变化,这十业道心三善业无贪、无嗔、无痴会一时失。就是在修行上进,生上果位时失去,使有漏的善成为无漏的善。身、口、意三业之善,在断善根时,一时俱失。恶法极盛才会断了善根。
壬6、具戒即了十业道
经文:“善男子,若得具足戒、定戒、无漏戒、摄根戒,是人了了解十业道。”
释:通过以上的学习,佛最后总结说:善男子,如果受戒得具足戒,修行得定共戒和无漏戒,又能守摄诸根,得摄根戒。此人就会明明了了的解释,这十业道之理。说明通过持戒才会明白宇宙真相。
庚11、明善恶报寿命分二
辛1、总说众生寿命有增减 辛2、别说各界寿命定不定今初:总说众生寿命有增减
经文:“善男子,因十业道,众生寿命有增有减,减者寿命十年,增者至无量年。”
释:佛告善生:由于这十业道的因缘,使六道众生的寿命有增有减,长短各不相同。减到最短寿命是十年,增加最长寿命可以至无量年。恶业增盛寿命就会不断的减少,善业增长寿命就会



增长。
辛2、别说各界寿命定不定分四
壬1、首明欲界众生 壬2、比显地狱众生壬3、比显饿鬼、畜生 壬4、别显无色界
今初:首明欲界众生分二
癸1、四大洲 癸2、六欲天今初:四大洲
经文:“北郁单越定寿千 年,此寿百 年。东西二 方, 二百五十,此寿无量,彼亦无量。”
释:佛在这里先讲欲界众生的寿命长短,欲界众生包括四大洲和六欲天。四大洲就是:东胜身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又名南阎浮提)北俱庐洲(又名北郁单越)。
北郁单越,此洲人的寿命是决定的,无有增减。决定寿命是一千年,到时自然死亡。
此寿百年。就是我们南瞻部洲,也叫南阎浮提,就是我们地球人。这里人均寿命现在仅是百年。
东胜身洲和西牛贺洲,东西这两方人均寿命是二百五十年。但当我们这里人均寿命如果增至无量岁的时候,这东西两洲人的寿命也会增至无量。
癸2、六欲天
经文:“四天王寿,人数九百万岁,寿命不定,如三天下。三十三天,寿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焰摩天,寿三千六百万岁命亦不定。兜率天,寿七千二百万岁,除后身菩萨,余一切命,



皆亦不定。化乐天,寿万四千四百万岁,命亦不定。他化自在天,寿二万八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六欲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焰摩天(亦名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四天王天,人寿九百万岁。这里和东、南、西三天下人的寿命一样,寿命不定,有增有减。
三十三天,也叫忉利天,亦名地居天。这里人寿是一千八百万岁。命也是长短不定。
焰摩天,此天人寿是三千六百万岁,命亦长短不定。
兜率天,此天分有内、外两院。兜率内院都是后身菩萨所居的地方。就是准备成佛的这些菩萨住在那里。释迦牟尼佛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从兜率内院而降生的,这叫后身菩萨所居之处。外院都是兜率天的天人所居之处,此天人寿是七千二百万岁,除过内院里面的后身菩萨外,其余一切命也是长短不定。
化乐天,此天人寿一万四千四百万岁,命亦长短不定。他化自在天,此天人寿二万八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
六欲天众生从下至上,人均寿命都是成倍增长,命都是长短不定。
壬2、比显地狱众生分七


癸7、阿鼻地狱和大热地狱



今初:热地狱
经文:“他化自在(天)天上一年,即热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 彼地狱,寿命二万八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通过和天道寿命的比较,以人间的日月计算,说明八大地狱的寿命长短。首先以他化自在天和热地狱这样比较:在他化自在天天上一年,才是在热地狱里一日一夜。以这样的一日一夜, 再按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这样一年为单位,热地狱的人均寿命是二万八千八百万岁,命也长短不定。
(依此公式计算,热地狱人的寿命相当于他化自在天一千零三十六万八千万年。)
癸2、大声地狱
经文:“化乐(天)天上一年,即大声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狱,寿命万四千四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以化乐天和大声地狱来作比较。化乐天一年即大声地狱一日一夜,以这样一日一夜,再按三十日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来计算。大声地狱人寿命是一万四千四百万岁,命长短也是不定的。
(依此来算,此狱众生寿命相当于化乐天寿命五百一十八万四千万年。)
癸3、小声地狱
经文:“兜率天一年,即小声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



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七千二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兜率天和小声地狱作比较。兜率天一年即是小声地狱一日一夜,以这样的一日一夜,再按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计算,小声地狱人均寿命是七千二百万岁,命也是长短不定。
(此地狱人均寿命相当于兜率天二百五十九万二千万年。)
癸4、众合地狱
经文:“焰摩天一年,即众合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三千六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以焰摩天和众合地狱作比较。焰摩天上一年即是众合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这样计算,众合地狱人均寿命是三千六百万年,命也是长短不定。
(依此推算此地狱的人均寿命相当于焰摩天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万年。)
癸5、黑绳地狱
经文:“三十三天一年,即是黑绳地狱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一千八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再以三十三天和黑绳地狱作比较。三十三天一年即是黑绳地狱一日一夜,这样一日一夜,再按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计算,黑绳地狱人均寿命一千八百万岁,命也是长短不定。
(以此推算此地狱寿命相当于三十三天寿命的六十四万八千万岁。)
癸6、活地狱



经文:“四天王(天)天上一年,即是活地狱中一日一夜, 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地狱,寿命九百万岁,命亦不定。”
释:再以四天王天和活地狱作比较。四天王天一年即是活地狱一日一夜,再按这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计算,活地狱的寿命是九百万岁,命也是长短不定。
(依此公式计算,此地狱寿命相当于四天王天寿命的三十二万四千万岁。)
癸7、阿鼻地狱和大热地狱
经文:“阿鼻地狱寿命一劫,大热地狱寿命半劫,唯此二处, 寿命决定。”
释:阿鼻地狱寿命是一劫,大热地狱寿命是半劫。唯有这二处寿命是决定的,无有增减。
壬3、比显饿鬼、畜生分二
癸1、饿鬼道 癸2、畜生道今初:饿鬼道
经文:“人中五十年,是饿鬼中一日一夜,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鬼,寿命万五千岁,命亦不定。”
释:再以人中和饿鬼寿命作比较。人中五十年相当于饿鬼中一日一夜,依此一日一夜计算,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 饿鬼寿命是一万五千岁,命也是长短不定。
(依这个公式计算,饿鬼道众生相当于我们人间寿命二亿七千年。)



癸2、畜生道
经文:“畜生道中,除难陀婆难陀,其余一切,命亦不定。” 释:畜生道中,除过难陀婆难陀龙寿决定以外。其他畜生一
切寿命都是长短不定的。
壬4、别显无色界分二
癸1、非想非非想处 癸2、其他三处今初:非想非非想处
经文:“阿鼻地狱一年,即是非想非非想处一日一夜, 如是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天,寿命八万大劫。”
释:再以阿鼻地狱和非想非非想处天比较。阿鼻地狱一年, 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天一日一夜,以此一日一夜计算,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彼天的寿命是八万大劫。这是三界众生之中,寿命最长,福报最大,享受最好的地方。
癸2、其它三处
经文:“无所有处六万劫,识处,四万劫。空处,二万劫。” 释:无色界其他三处的寿命分别是:无所有处天寿命是六万大
劫。识无边处天寿命四万大劫。空无边处天的寿命是二万大劫。无色界天众生的寿命都很长,他们享受这么长时间的无色定
之乐。
庚12、总明诸业报相分四
辛1、总明劫义 辛2、示小劫对四洲的影响辛3、特明水火二劫到初禅 辛4、成劫之情景
今初:总明劫义分二



壬1、生无色界之因 壬2、三劫由来今初:生无色界之因
经文:“若人发起轻微烦恼,爱著空定,当知是人生四无色,”
释:这一段是总明业报诸相。分四部分,先总明劫义,再谈小劫所到的范围。接着讲水火二劫涉及到初禅天,最后又讲成劫时的壮观情景。等于佛引导我们参观了宇宙间,人类科学无法到达的,超越时空的天体运行过程。学了这一段会使我们大开眼界。这是众生造作诸业,而在共业现前所受报时,出现的种种劫难相状。所以学了这一段又会使我们警觉,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又是多么的无知迷惑。只有学佛才能从这迷惑之中解脱出来。在未讲时劫之前,先说明无色界天的由来。佛说:如果有人发起轻微的烦恼,就是对空定有了轻微的爱著之念。就是说这个人已经没有其他粗重的烦恼,就生起这么一点点轻微的爱著空定之念, 当知此人就会生于四无色界天,享受这种无色界定的快乐。说明众生起心动念会成就一切,又说明众生有贪著就不得解脱。
壬2、三劫由来分三
癸1、中劫 癸2、小劫 癸3、大劫今初:中劫
经文:“从十年增至八万岁,从八万岁 减还至十年。如是增减,满十八反,名一中劫。”
解词:劫——意为分别时分,长时、大时,原为印度波罗门教极大时限的时间单位。佛教沿用,而视之为不可计算的长大年



月。佛教对于《时间》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之过程。诸经论中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
释:佛在这里介绍了中劫、小劫和大劫的由来及起因。首先说中劫。佛说:众生的寿命从十年开始,每百年增一岁,这样增至八万岁。又从八万岁开始,每百年减一岁,又减至十岁。这样一增一减,如此反复,满十八次,名为一中劫。众生造恶的因缘, 会使寿命减少,这叫减劫;众生行善的因缘,会使寿命增加,这叫增劫。所以劫时的增减,决定于众生作十善道,还是作十恶道。
癸2、小劫
经文:“谷贵三灾,疾病三灾,刀兵一灾,名一小劫。”
释:这是小的灾难,在一中劫中,定有刀兵灾、疾疫灾、饥馑灾等三灾出现,称为小三灾。刀兵灾者,当人寿减至十岁时,是时人心嗔毒增上,相见即兴强猛伤害之心,手所执者皆成利刃, 各逞凶狂,互相残害;继刀兵灾之后,非人吐毒,疾病流行,遇辄命终,虽可救疗,都不闻有医药之名;疾疫灾后起饥馑灾,人心嗔恶,天龙忿责,不降甘雨,由此饥馑,人多命终。佛说:这饥馑灾发生三次,疾病灾也发生三次,刀兵灾发生一次,名一小劫。
癸3、大劫
经文:“水火二灾,各五段过,有一风灾,五风灾过,名一大劫。”
释:一大劫即总括成、住、坏、空等四劫,是一期世界之始末。坏劫时,器世间坏,有火、水、风等三灾,称为大三灾,以别于前面的小三灾。其中火灾是由七日轮出现而起,风吹猛焰,



初禅以下悉被焚烧;水灾是由雨霖而起,第二禅以下悉被侵没; 风灾由风之相击而起,第三禅以下悉被漂散。
佛说:有水火二种大灾难,各发生五次,之后起一次风灾, 这为一组过程。共发生五次风灾,就是经过这样五组,就是一大劫。依此推算,一大劫内要经过水火二灾,各二十五次,五次风灾的大难。
辛2、示小劫对四洲的影响分三
壬1、三天下相互有影响 壬2、北洲无影响壬3、寿命增减之因
今初:三天下相互有影响
经文:“阎浮提中,刀兵起时,东西二方,人暂生嗔,此病起时,彼小头痛,力少微弱。此谷贵时,彼则念食。”
释:接着佛讲小劫所达之范围。(注19)在我们此南阎浮提中,刀兵灾生起的时候,东胜身洲和西牛贺洲这二方的人,同时 会暂时生起嗔烦恼,平时是没有这种情况的。这里刀兵灾会影响到这二洲人生嗔心。
此阎浮提生起疾病灾时,彼二洲人只是感觉小有头痛,身体少有微弱。他们平常是没有这种情况的,由于此处瘟疫流行,就会影响这二洲人身体的变化。
此阎浮提饥馑灾发起时,影响彼二洲人有思食之念,他们平时是没有这种念头的。由于此处闹饥荒,会影响这二洲人产生思食之念。
说明这里的小三灾,对东西这二洲都有影响。



壬2、北洲无影响
经文:“如是恶事,郁单越无,”
释:这小三灾出现的时候,东西南这三天下互有影响。唯有北俱庐洲,即郁单越无有如是恶事,他们不受这些灾难的影响。
壬3、寿命增减之因
经文:“因不杀故,寿命增长;偷因缘故,寿命减少。”
释:为什么众生的寿命有增减而形成劫难呢?其主要原因是: 由于不杀的因缘故,会让寿命增长;由于偷的因缘故,会使寿命减少。所以这增和减都是善恶业所为。
辛3、特明水火二劫到初禅分三
壬1、标明二劫 壬2、水劫起时的情景壬3、火劫起时情景
今初:标明二劫
经文:“有二种劫:一者、水劫,二者、火劫。”
释:前面讲了小三灾的情形。这里讲大劫当中的水、火二种劫难的详情。佛说:有二种大劫难,一者是水劫,二者是火劫。
壬2、水劫起时的情景分二
癸1、众生脱离之因 癸2、有情生灭之因今初:众生脱离之因分三
子1、地狱众生脱离之因 子2、海中众生脱离之因子3、饿鬼众生脱离之因
今初:地狱众生脱离之因
经文:“水劫起时,地狱众生,若报尽者,悉得出离,若未



尽者,移至他方大地狱中。若此世间,八大地狱,空无众生,是名众生脱于地狱。”
释:当大劫难要出现的时候,有情众生都会脱离,这世间就没有生命了。佛讲离开的原因:当水劫要起的时候,地狱里的众生, 如果受报已尽者,全都脱离地狱之苦,生到其他地方去;如果受报未尽者,就会转移到他方大地狱中,继续接受地狱的果报。如果这个世间,八大地狱中,全部空无一个众生,这就名为众生脱离于地狱。
子2、海中众生脱离之因
经文:“四大海中,所有众生,业若尽者,悉皆得脱,若未尽者,悉转生于他方海中。若是海中,无一众生,是名得脱。”
释:住于四大海里的众生,当水劫起时。如果业报已尽者, 全部得解脱生在别处;如果业报未尽者,都会转生于他方世界的海中,继续受报。当此世界四大海中,空无一众生的时候,是名得脱。
子3、饿鬼众生脱离之因
经文:“阎浮提地,直下过于五百由延,有阎罗王城,周匝纵广七万五千由延,如是城中,饿鬼众生,业已尽者,悉得出离, 业未尽者,转生他方阎罗王所。若是城中,乃至无有一众生者, 是名得脱。”
释:从我们所处的阎浮提地,直下过五百由旬。(一由旬有四十里,有六十里,还有说八十里的不同说法。)这地方有一个阎罗王城,此城方圆有七万五千由旬,城里的饿鬼众生,业已尽



者,悉得出离饿鬼道;如果还有业报未尽的,会转生在他方世界阎罗王所,继续受报。如果此城中,没有一个众生的时候,是名众生得脱饿鬼道。
癸2、有情生灭之因分三
子1、人生初禅 子2、初禅生二禅 子3、示众生离尽今初:人生初禅
经文:“尔时有人,内因缘故,获得初禅。得已即起,大声唱言:‘初禅寂静!初禅寂静!’ 诸人闻已,即各思维,一切皆共获得初禅,即舍人身,生初禅地。”
释:当水劫生起的时候,在人道中。有人由于他自身内因缘故,通过修行,获得了初禅之定。出了定以后,法喜充满,快乐无比。大声向人唱说:‘初禅寂静!初禅寂静!’逢人便说初禅寂静安乐的境界,其他人听到以后,也向其学修,各自思惟,一切皆共获得了初禅之定,他们即舍去人身,生在初禅天。
子2、初禅生二禅
经文:“时初禅中,复有一人,内因缘故,修得二禅,得已即起,大声唱言:‘二禅寂静!二禅寂静’众生闻已,各自思维, 复获二禅,舍初禅身,生二禅处。”
释:这时在初禅天中,又有一人由于自身内因缘故,修行获得了二禅之定,感觉殊胜无比,即从定起,向其他人唱言:‘二禅寂静!二禅寂静!’其他人听了以后,照样思维修习,各自又获得二禅之定。即舍初禅之身,生于二禅天。
子3、示众生离尽



经文:“当尔之时,从阿鼻狱,上至初禅,乃至无有一众生在。”
释:这时候,此世界从阿鼻地狱一直到初禅天,这样脱离的脱离,转生他方世界的转生,没有一个众生存在。成为一个空无生命的世界。
这就是当水火二灾到来之时,整个世界众生都会脱离。这时灾难会生起,破坏整个世界。
壬3、火劫起时情景分三
癸1、火劫起因 癸2、火劫界限 癸3、火劫时间今初:火劫起因
经文:“善男子,四天下外,有由乾陀山,中有七日,众生福德因缘力故,唯一日现,赖之成熟百谷、草木,火劫起时,七日都现,燃烧一切百谷、草木、山河、大地,须弥山王、乃至初禅。” 释:佛告诉善生:善男子,在这四天下之外有一个地方叫由乾
陀山,这里有七个太阳。由于众生福德因缘力故,众生有福报的时候,平时只有一个太阳出现,有赖于成熟百谷草木,一切万物都是靠太阳成熟,一个太阳对众生是有利的。当众生福德尽了, 火劫要生起的时候,这七个太阳会同时出现,就会燃烧这个世界一切的百谷、草木、山河、大地,以及众山之王的须弥山也难逃其难。整个世界是大火弥漫,直至烧到初禅天全部是火。世尊在这里描述了大火出现,燃烧整个世界的壮观景象。
癸2、火劫界限
经文:“二禅众生见是火灾,心生怖畏,彼中复有先生诸天,



语后来天:‘汝等莫怖,我往曾见如是火灾,齐彼而止,不来至此。’”
释:这大火烧到初禅天,这时生在二禅天的众生,见到这么大的火燃烧上来,心生怖畏。其中有早先生于二禅天的老人,就告诉后来者说:“你们不要害怕,我过去见过这个大火,这个大火烧到这里就停止了,不会烧到咱们二禅天来的。”这是有经验的老天人给年轻的天人这样说。
癸3、火劫时间
经文:“如诸众生、增十年寿,至八万岁,减八万寿,还止十年,经尔所时,如是火灾,热犹未息。”
释:这是说明火劫燃烧的时间。就比如众生在增劫时,从十年寿,每百年增一岁,增到八万岁;又从八万岁,每百年减一岁, 还至十年。这一增一减,这么长的时间,如是火灾之余热犹未全息。这是坏劫时间。
辛4、成劫之情景分三
壬1、器世间生成 壬2、有情世间生成壬3、结示二世间生成之因
今初:器世间生成分二
癸1、先注大雨 癸2、成劫之因今初:先注大雨
经文:“是时,便从中间禅处,降注大雨,复经寿命一增一减。”
释:这个时候,就会从初禅以上二禅以下的中间禅处,普降



大雨。此雨降注多长时间呢?又要经过人的寿命一增一减这么长的时间。不停的降注大雨。
癸2、成劫之因
经文:“众生业行因缘力故,为持此水,其下复出七重风云。是时雨止,水上生膜,犹如乳肥,四天下中,须弥山王,渐渐生现,水中自然具有一切种种‘种子’。”
释:还是由于众生业行的因缘力故,为了保持这些水,其下又自然会出现七重风云。这时大雨也停止了,在水面上出现了像乳肥一样的薄膜。这时候,四天下中,须弥山王等这些器世间也渐渐生成出现。在水中自然就具有一切种种不同的“种子’,这就是劫初所形成的新的世界。器世间先成就。
壬2、有情世间生成分二
癸1、先来者之因 癸2、后来者之因今初:先来者之因
经文:“是时二禅,复有一人,短命福尽,业力故堕,生于世间,寿无量岁,光明自照,独处经久,心生悉恼,而自念言:‘我既独处,若我有福,愿更有人,来生此间,与我为伴!’”
释:当新的世界生成之后,但是还没有人类,我们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佛在这里给我们描述了人的来历。这时候生活在二禅天的天人,其中有一个人他的天福享尽,寿命到头了,由于业力牵引而下堕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化生而出,当时这位生在地球的第一人,他的寿命无量岁,他身体自然发光而自照。虽然天福享尽了,来到这个地方还是大福报的人。他一个人生活的时间太长



了,心里有了烦闷。自己心想:“我现在一个人独处,太烦闷了, 如果我有福的话,希望更有其他人来,生在这里给我做伴。”
癸2、后来者之因
经文:“发是念已,是时二禅,有诸众生,薄福命尽,业因缘故,便来生此。是人见已,心生欢喜,即自念言:‘如是人者, 我所化生,即是我作,我于彼人,有自在力。’彼人亦念:‘我从彼生,彼化作我,彼于我身,有自在力。’以是因缘,一切众生,生我见想。”
释:此人动了这个念头以后。这时在二禅天中,有些众生薄福命尽,以业力因缘故,便来化生在此世间。先来之人见了以后, 满心欢喜,自己便想:“这些人都是我所化生出来的,既是我造出来的人,我就对他有随便主宰的自在力。”而这些刚来的人, 也都心里想:“我们都是从此人而生的,此人化生成就了我,他对我有自在力,我身都是他的,我得服从他。”他们各自有这种想法,以是因缘,一切众生都产生了“我见”。
壬3、结示二世间生成之因
经文:“善男子,阴、界、入等,众生世界、国土世界,皆是十业因缘而有。”
释:我们跟着佛的叙述,体验观察了一次世界从坏灭到生成的全过程。等于看了一部久远的宇宙太空大裂变,又生成的真实记录片。我们相信圣言量的绝对正确性,故这是宇宙太空的真实物理现象。是人类科学无法探讨的超科学现象。除过佛谁还能知道这些呢?也使我们明白了人类的根,不是进化、而是退化。最



初人寿无量岁,我们现在仅百岁;最初人身发光自照,我们现在要依靠外光;最初人有轻微的一点杂想,我们现在思想散乱。现代人抑郁症、狂燥症,越来越多,原因就是思想太散乱……。学佛要深思啊!这一切的发生原因何在?
佛最后告诉善生说:善男子,这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等等, “众生世界”以及我们所依之而生存的“国土世界”。这一切皆是十业因缘而产生存在的。
这是真正的根。人类不是进化来的,是十业因缘产生出来的。千万不敢再造恶业,让七个太阳都出来,我们将往何处去? 不信佛,不学佛,不必谈。如果真正要信佛学佛,这些宇宙真理,我们要信、要行、要落实。以十业道为根本,勤修十善业, 消除十恶业。于己、于人、于社会、于人类、于地球、于一切都有好处。因为宇宙间的这种大变换,科学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人人行十善业,才会化灾难于无形,才能防患于未燃,才能改变我们现在这不好的现状。
己3、结成在家难胜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观如是十业道者,是不为难,在家观者,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观如是十业道者,是不为难。专修、专观,一心可行,是故不难。在家菩萨要修观这十业道,是乃为难。因为在家人有许多恶因缘所缠绕之故。况在家人一般的世俗观念居多,



要观修这十业道,确也很难。
总结:学习十善业品要抓住以下重点:
一、十善业道,是过去诸佛,流传至今,无有漏失的一个传承。正因为十善道是诸佛传承,所以在无佛时代智者会受行十善业。
二、三界六道一切国土世界,众生世界都是因于十业道而显现的。器界的成、住、 坏、空;情界众生的寿命、形类、以及劫难,上升或者下堕等等这一切,都因十业道而有增减。成就解脱,修行圣道,也是以十善业为基础。所以十业道唯有佛能解释清楚。
三、让烦恼自在者,即是行十恶道;让烦恼不得自在者,即是行十善道。
四、①十业道各有三事,即根本、方便、成已。②十业道一时可以作二、或三、或四。贪、嗔不能一时作,余八可一时作。
五、从贪、嗔、痴所起而作的身、口七支罪,十善法有戒摄和非戒摄两种。
六、夫业道者,一念中得。(总纲) 杀生:
1、杀者和被杀者俱死,不得根本业罪。
2、方便未成,不得根本。如作方便,杀已,得根本。
3、杀已,不追“成已”,无“无作罪”。
4、若遣使杀,使得“作罪”,遣者得“无作罪”。
5、杀生祠祀,亦得杀罪。



偷盗: 1、恶心夺取他物,得作、无作罪。
2、自不作,叫他作,亦得作、无作罪。
3、取物还已,虽离本处,不得偷罪。
4、多求赔偿,得偷罪。
5、①发心施人,自留得偷罪。②发心布施,而转施,得偷
罪。
邪淫: 1、自妻非处、非时、非道,犯邪淫。
2、他妇、处女、非女、畜生女、自身、及画像、死尸等处作

非梵行,犯邪淫。 3、想差亦得邪淫。
4、从重烦恼得重罪,从轻烦恼得轻罪。妄语:
1、有无疑心,见闻觉知,异本所说,犯妄语。
2、异音说、颠倒语、不了了语、发大声,亦是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
不论对方破坏不破坏,作已得罪七、证成作无作义 1、什么叫“有作”?
答:不同的发心,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便,不同的作说之心,这些众缘和合,称为有作。
2、什么叫无作?



答:从此作法结束以后,留在内心的那种印象即是无作,得无作已,心虽在善、不善、或者无记,所作诸业无有漏失,故名无作。
3、身三、口四七种业,都有“作”与“无作”。要须众戒而治之。
八、恶戒和无戒 1、什么是恶戒?
答:发誓作、常作即是恶戒。恶戒作不作时都得罪。2、什么是无戒?
答:不受佛戒,不发誓作恶戒即是无戒。无戒之人作时得罪, 不作不得。
九、五逆罪 1、什么是五逆罪?
答: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叫五逆罪。
2、为什么是五逆?
答:因为破坏了报恩、功德二种田故。 3、要知道杀父母后,又修善不得善报。十、得果轻重,以心而论
1、四种报:是①现报,②生报,③后报,④无报。
2、四种业:是①时定果报不定,②报定时间不定,③时定报也定,④时报俱不定。
3、转业的主要动力是:善心和智慧 。



4、转业的主要方法是:修身、修戒、修心、修慧。
5、明业具足、不具足之理:先念后作得具足,不念而作不具足。明白道理以后,尽量作善业让具足,作恶业不让具足。
十一、明“一意模身”之理 1、人天善道,一“善意”模身;三恶道,一“恶意”模身。
2、不解业缘常流转,若解业缘得解脱。
3、一切模画,无胜于意。意画烦恼,烦恼画业,业画身。十二、业戒之理 1、六道众生皆因业作。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
2、十善道具足三事功用:①能遮烦恼,②能作善心,③能增长戒。
3、四种戒:①波罗提木叉戒(戒戒),②定共戒(定戒),
③道共戒(无漏戒),④摄根戒。
4、受戒之人,虽作不善,现世成就二法:恶法有作,善法无作。
十三、要知道一切阴、界、入、以及众生世界、国土世界。皆因十业道因缘而有。








羼提波罗蜜品第二十五

丁3、忍度分五
戊1、略出忍体 戊2、忍波罗蜜四料简戊3、示修忍法 戊4、成就忍德
戊5、结在家难今初:略出忍体分二
己1、问修义 己2、出忍体今初:问修义
经文:善生言:“世尊,佛先已说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菩萨云何而得修集忍波罗蜜?”
释:善生问佛:世尊,佛已经在前面讲了布施波罗蜜,又讲了戒波罗蜜。菩萨又如何得修忍辱波罗蜜呢?请佛开示。
己2、出忍体分三
庚1、明二种忍 庚2、二忍之义 庚3、修忍之相今初:明二种忍
经文:“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 释:佛说:善男子,忍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忍,一种是出
世间的忍。
庚2、二忍之义
经文:“能忍饥、渴、寒、热、苦、乐,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悉能忍之,能忍难忍、难施、难作,



名出世忍。”
释:忍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忍耐、忍受;另一种是忍可、信受、认同。修学时从这两种含义上去思惟。如果能忍耐饥、渴、寒、热、苦、乐这些种种对境,加于自身的感受,这叫世间的忍。如果能忍可相信戒、施、多闻、智慧,使自己正见无谬,就是具足正知、正见;又能信受佛、法、僧三宝的殊胜功德。在修行的时候,在外能忍受众生的骂詈、挝打、恶口、中伤、恶事相加;内心能忍受不让贪、嗔、痴烦恼发动。外境内扰悉能忍之而不动。能作到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这就叫出世忍。
庚3、修忍之相分二
辛1、无报复心 辛2、深信因果修于忍今初:无报复心
经文:“善男子,菩萨若值他人打骂、轻贱、毁訾、恶口、骂詈,是时内心,无加报想。”
释:这里佛教给我们观心修忍之法。一个行菩萨道的菩萨, 如果遇到他人打骂自己、轻贱自己、或者毁訾、又恶口骂詈这些境界现前时。一般人内心都会很气愤,不由的会生起嗔恨之心。佛在这里没有过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让你内心具足一个正念:不要有报复对方的想法。作到这一点就行了。至于内心生气、烦恼这些都先不谈,只要有这一个正念就行了,这就是在修忍辱。
辛2、深信因果修于忍
经文:“菩萨虽作如是忍事,不为现在,但为后利。有善报



之,恶则不反。”
释:菩萨虽然作如是忍辱之事,具足这个正念的动力就是深信因果。不为现在要和人争个高低对错,但为了以后能得到大利益。世间有一句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正因为以后能得到大利,所以才会有“不加报复”这个正念。这样菩萨就能作到: 遇到有善待自己的人,他就会有报恩之心;遇到有恶待自己的人, 他就会有不反报之心。这就是修行忍辱。真正的自利就是先利益他人,报恩心是利益他人,不报复心也是利益他人。反过来自己才得大利益,这才是真正的自利。
戊2、忍波罗蜜四料简
经文:“善男子,有是忍辱、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忍辱;有是忍辱、是波罗蜜;有非忍辱、非波罗蜜。是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世忍,声闻、缘觉所行忍辱。是波罗蜜、非忍辱者,所谓禅波罗蜜。亦是忍辱、亦波罗蜜者,所谓若被割截头、目、手、足,乃至不生一念嗔心。檀波罗蜜、尸波罗蜜、般若波罗蜜。非忍辱、非波罗蜜者,所谓声闻、缘觉持戒布施。”
释:忍辱和波罗蜜的四种关系:
1、是忍辱,不是波罗蜜:就是世间忍,和声闻、缘觉所行的忍。
2、是波罗蜜,不是忍辱:这就是禅定波罗蜜;
3、亦是忍辱,亦是波罗蜜:就是能舍身、肉、手足,内心不生一念嗔恨,这样的忍辱能到彼岸。还有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几类都是忍辱也是波罗蜜;



4、非忍辱、非波罗蜜:就是声闻、缘觉所行的持戒、布施。
戊3、示修忍法分二 (重点复习17)
己1、正观修忍 己2、生忍五事今初:正观修忍分二
庚1、总示能修忍条件 庚2、详示修忍之法今初:总示能修忍条件
经文:“善男子,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骄慢、嗔心、痴心,不观我及我所相、种性常相。若人能作如是等观,当知是人,能修忍辱。如是修已,心得欢喜。”
释:佛告善生能修忍辱的先决条件。如果说有人要想修习忍辱波罗蜜,应当先消除忍辱的障碍。心理上的障碍是:先要破除骄慢心、嗔恨心和愚痴心。要进行正观,不要观我相和我所相, 要观无我、我所。不要观世间的种性常相,要作无常观。因为有我及我所相的话,是一种颠倒,和修忍辱背道而驰。种性常相也是分别颠倒相,也和修忍辱是想违背的。所以要正观,要观无我、无常,不要观世间颠倒相。如果能作如是观者,当知是人能修忍辱。以这样的具足条件修忍辱,修习以后,内心是欢喜的。如果不这样观而修忍辱,那就成了强忍,外忍而心不忍。这种强忍,内心是痛苦的,一旦让烦恼爆发,会造更大的业。这不是正确的修忍辱。正确的忍辱,修过以后,内心是欢喜的。
庚2、详示修忍之法分二
辛1、遇骂正观修忍 辛2、若嗔即是自作恶今初:遇骂正观修忍分四



壬1、观生灭 壬2、观五阴
壬3、观风气 壬4、观虚实今初:观生灭
经文:“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 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嗔?”
释:这是佛教给我们遇到恶骂以后,第一个修忍的观修方法。当遇到恶骂以后,应当这样想:他所骂的这个字词,不能一时生 起。比如说骂你是“畜生”,这两个字,他不能一时骂出口。当 “畜”字骂出时,“生”字还没有骂出;当“生”字说出口时, “畜”字已经过去。如果不是一时,怎么能是骂呢?既然不是骂, 就好像刮了一阵风一样,既是一阵风声,我云何要生嗔心呢?这 就是观生灭而修忍辱之法。
壬2、观五阴
经文:“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四阴不现,则不可骂,色阴十分和合而有,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
释:从自身这一方面观察亦不应生嗔。这是要用智慧观想: 我这个身体,是五阴和合的一个组合体,如果受想行识四阴不现,则是一具僵尸,就没有什么可骂的了。我现在这色身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色阴的功能全部能显现出来,并非一具僵尸。但这种显现也是五阴和合而有,也是假合之体。如是假合之体不断新陈代谢,在念念不住的变化,一旦停下就成一具僵尸了。如果不停住,那是谁在接受这个骂呢?无有受骂者,又有谁能生嗔心



呢?这就是观无我而修忍辱之法。
壬3、观风气
经文:“然彼骂者, 即是风气。风亦二种: 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嗔,云何于内,而生嗔耶?”
释:这是佛教给我们第三个观修忍辱之法。然恶口骂人者, 只是从他那里吹来的一股风气。风有两种:一是外风,就是自然界里的大风。二是内风,就是我们的呼吸。外面的风刮在我身上,我都不生嗔,为什么要对这一点内风刮在身上,而要生嗔呢?这就是观无人而修忍辱之法。
壬4、观虚实
经文:“ 世间骂者, 亦有二种: 一者、实, 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预我事,我何缘嗔?”
释:第四种观修忍辱之法,可以这样观想:世间骂人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做错了事,伤害了对方而被骂。一种是对方无理取闹,无中生有,诽谤中伤的骂。就这虚实两种,如果对方说的都是实话,既是事实,我何必要生嗔呢?虚心接受才对。假若所骂都是无中生有,虚妄不实之事。既然是虚事,他自己骂, 与我何干?既与我无关,我又何必要生嗔心呢?这是观虚实而修忍辱之法。
辛2、若嗔即是自作恶
经文:“我若嗔者,我自作恶。何以故?因嗔恚故,生三恶道。若我于彼三恶道中,受苦恼者,则为自作自受苦报。是故说



言:一切善恶,皆因我身。”
释:要用智慧冷静的思惟:我如果发火,生嗔恨心,就等于是自己在作恶。何以故?因为我若生嗔恨心,以此嗔心因缘故, 会堕落在三恶道。我如果在三恶道受剧烈的苦恼之时,就是我现在生嗔恨心自作自受的苦报。是故说言:一切的善恶果报,都是因我现在这个身,所造作的善恶因而产生的。所以无论如何要修忍,不能生嗔恨心。
诠论: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不论何时、何地、何因缘、何境界,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让自己生嗔恨心。因为一旦生起嗔恨心,不管有理没理你都是一个失败者;一旦生嗔恨心,以此为因会堕落三恶道受苦;一旦生起嗔恨心,会断掉慈悲种子,修行不得解脱。其对治之法就是观修忍辱。
我们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不生嗔恨心就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因为我们相信因果,用智慧去观察因果规律,所以要修忍辱。我们也知道一切都是从自己念头而起,所以外面境界的好坏都与自己没有关系,都是自己的事情。所以要学会真正的保护自己。就好像瘟疫来了一样,瘟疫是外面的事情,保护好自己不让感染才是最重要的。修行也一样保护好自己不要造恶业,生嗔恨心就是造恶业。修忍辱就是一个善法,佛在《遗教经》里面说: “能忍之人是有力大人”。忍辱是佛的一个善功德法,现在受点小忍辱你最后得大功德。在《法华经》里面说:“入如来室,披如来衣,坐如来座,说如来法。”入如来室,就是慈悲心。没有慈悲心就不是一个学佛的,学佛多年慈悲心修到怎样的程度?只



给自己的儿女、孙子慈悲呢?还是对一切众生慈悲?只为自己亲人慈悲呢?还是对一切怨家也慈悲呢?这是入如来室,就是慈悲心,是进入佛门的一个基础;披如来衣,就是忍辱柔和衣。如果能修忍辱,对一切众生说话都很柔和,对一切事情都能忍,内心不生嗔恨,就证明将如来的衣已经披在身上了;坐如来座,就是空性。证悟了空性以后就算坐在如来座上了;下来才能说如来的法。想想一个有大慈悲心的人,一个具足忍辱的人,一个了达空性的人,他讲出来的佛法绝对是能渡人的。所以忍辱这是很重要的,不要看在现实生活当中我是弱小群体,好像是经常吃亏,实际你能修忍辱,就是有力大人不简单啊!我们要让佛赞叹,不要让世间人赞叹。世间人赞叹就证明你世间法作的好;佛赞叹就证明你佛法作的好。世间法作的好是六道之因;佛法作的好是解脱之因。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断除嗔恨心。
己2、生忍五事分二
庚1、明五事 庚2、正观修五事今初:明五事
经文:“善男子,生忍因缘,有五事:一者、恶来不报,二者、观无常想,三者、修于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断除嗔恚。”
释:佛说:善男子,有五件事能生起修忍的因缘:一者、恶来不报,就是从来没有报复人的心理。二者、观无常想,就是经常修习无常、无我观。三者、修于慈悲,就是平时修习怜愍一切众生,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四者、心不放逸,常修精进,让内心



不要懈怠放逸。五者、是断除嗔恚,嗔恚是我们的大病根,要经常修行对治嗔恚烦恼,彻底断除嗔恚心。
这五种事如果能修好,就具足了修忍辱的条件,境界现前绝对能忍下来。
庚2、正观修五事分三
辛1、明成五事即能修忍 辛2、详明正观辛3、正因正果
今初:明成五事即能修忍
经文:“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释:佛告善生说:如果有人平时坚持练习以上所说的五种修
法,不断的观察、思维、训练。才能在境界现前时,有能力修忍。当知是人能修忍辱。这五事就是忍辱功夫的基础。
辛2、详明正观分四
壬1、观苦乐修忍 壬2、观空无常修忍壬3、观胜劣修忍 壬4、观往业修忍
今初:观苦乐修忍
经文:“若人软言,净身口业,和颜悦色,先意问讯,能观一切苦乐因缘,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释:以上修忍五事是总纲,接着佛讲具体的修法。从以下四方面正观察、思维、修习。首先是观苦乐修忍:如果有人在平时和人交往,说话时能软言细语,能清净自己的身口不造恶业。面部经常和颜悦色,给人布施欢喜。而且先意问讯,这是表现在外的行相。在内能认真观察,一切苦乐因缘皆是人们造作善恶业而



得来的。此人能明因识果,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壬2、观空无常修忍
经文:“若能修空三昧,观诸众生,悉是无常、受苦等想, 被骂辱时,能观骂者如狂、如痴、稚小、无智,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解词:空三昧——即是观一切法皆悉空虚,这与苦谛里的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叫空三昧。就是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所谓的我和我所这二者皆空。
释:若能修空三昧之法,观一切众生都是无常,一切众生都是苦。经常这样修观,当遇到被骂的时候,就能观到骂你的人, 他正在痛苦中。他如发狂一样没有理智;他如痴人一样不正常; 他就像稚幼的小儿一样不懂事;他是一个无智的愚痴人。你还能和这样的人去计较吗?能这样观想,当知是人能修忍辱。
壬3、观胜劣修忍
经文:“智人当观,胜我者骂我不应嗔。何以故?我若嗔者, 或夺我命。若不如者,嗔亦不应报。何以故?非畴匹故。我若报者,辱我身口。譬如有人,授毒与他,人无责言,如其自服,人则嗤笑。我亦如是,若嗔彼者,当于未来,受大苦恼,一切圣人,悉当责我。以是因缘,我身若被截斫、分离,不应生嗔。”
释:有智之人,遇到被骂的境界出现,还会这样观想:如果当面骂我之人,身体、势力等都胜过我。他骂我时,我不应生嗔。为什么呢?因为我若生嗔和他争斗,说不定他会夺去我命, 所以我要修忍。好汉不吃眼前亏。反过来说,骂我之人他各方面



都不如我,我完全可以将他制服。但我也不应生嗔。为什么呢? 因为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我若报复和他争斗,有辱于我的身、口和人格。君子远小人,所以我要修忍。
佛在这举了个例子,比如有人给别人授毒,无人责怪。如果自服,人们会笑话他愚痴。我现在也一样,如果嗔恨骂我之人, 当会在未来世中受大苦恼,会被一切圣人所呵责。这样看来,别说别人骂我,不应生嗔。假使我的身体被截、被砍、被肢解分离,我也不应为此无常、无我之身,而生嗔恨心。这样观察而修忍辱。
壬4、观往业修忍
经文:“应当深观往业因缘,当修慈悲,怜愍一切。如是小事,不能忍者,我当云何能调众生?”
释:再一个是应当深观往业因缘。我今天能遇到被人所骂的境界,都是我过去有造作之因,现在所得之恶果。我应当好好修行慈悲心,怜愍一切众生,包括现在正骂我之人。我现在连这一点小事都不能忍的话,我还想行菩萨道利益众生,那怎样去调伏众生呢?小不忍则乱大谋啊!所以为了调伏众生,我要修习忍辱。
辛3、正因正果
经文:“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
释:还要用智慧正观:我现在修忍辱,此忍辱就是成就菩提的正因。只有忍辱才能成就菩提道,只有忍辱才能利益一切众



生,内心有障碍不可能利益一切众生。最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佛道,即是忍辱所得之正果。如果我现在不修忍辱,不种菩提正因种子,以后如何能获得菩提正果呢?所以现在一定要修忍辱。
戊4、成就忍德分二
己1、劝修忍德 己2、修忍德相今初:劝修忍德分二
庚1、标乐修忍德之相 庚2、修忍正观今初: 标乐修忍德之相
经文:“善男子,若有智人,乐修忍辱,是人常得颜色和悦, 好乐喜戏,人见欢喜,观之无厌,于受化者,心不贪著。”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就喜欢修忍辱。通过修忍辱,让他内心很调柔慈悲,他表现在外的就是:此人经常待人是和颜悦色,而且喜欢和人开玩笑,说话有幽默感, 人人见了都喜欢他。因为他面色和悦慈祥,让人观之无厌,都喜欢和他接触。而他自己对接受教化者,内心从来不贪著。随缘度生随缘了,他是一个活得很潇洒自在的人。我们人啊!愁也一生,高兴也一生,不一定有钱就幸福。有人一生很有钱但他忧忧愁愁过了一生,有些人没钱却快快乐乐过了一生。这就说明内心的安祥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安详是从修忍辱而来,内心的安详调柔表现在外,就是快乐幸福的人生。
庚2、修忍正观分三
辛1、遇怨不憎观 辛2、嗔因恶果观 辛3、劝修



今初:遇怨不憎观
经文:“智人见怨,以恶来加,当发善愿:愿彼怨者、未来之世,为我父母、兄弟、亲戚,莫于我所,生憎怨想。”
释:有智之人,见到有怨家来,以恶事加于己身的时候。他不但不嗔怒,而且应当发善愿:愿这位加恶于己的怨家,在以后的未来之世,能生为我的父母、兄弟、亲戚,成为我的亲人,不要对我,生怨生嗔。
这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当怨恨一个人的时候,这个怨恨今生如果不化解,延续到来生就成了大怨,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无有了期。所以这样发愿,就可以化解冤仇。这是为冤家发愿,修忍者本人不生嗔恨,让对方于我也不要生憎怨想。
辛2、嗔因恶果观
经文:“复当观察,若人形残、颜色丑恶、诸根不具、乏于财物,当知皆从嗔因缘得,我今云何不修忍辱?”
释:又应当这样观察修忍:如现在有人身体残疾,颜貌丑恶。还有诸根不具者,或是贫穷乏财之人。这些人都是苦恼之人。他们之所以今生能成为这样的身形,能受这样的苦恼。这都是他们过去生中从嗔恨之因,而得到的恶果。我今为什么能不修忍辱呢?
辛3、劝修
经文:“以是因缘,智者应当深修忍德。”
通过以上这样观察以后,有智慧的人应当深修忍辱之德。
己2、修忍德相分五



庚1、能观生死罪过 庚2、能修慈悲 庚3、能精进持戒 庚4、能常具惭愧庚5、能忍嗔恚
今初:能观生死罪过
经文:“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忍辱时,常乐观察生死罪过, 乐修法行,勤于精进,读诵、书写如来正典,供养师长、有德之人。”
释:佛接着讲忍德之相。佛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修忍辱的时候,他会经常观察六道轮回,生死当中有诸多罪过,他深知生死是大苦聚。所以他喜欢修解脱道,乐修如法之行。他能深入经藏,精进的读诵、书写如来十二部正典。他恭敬有德者,能经常供养师长和有德之人。这是忍辱者的德相。
庚2、能修慈悲
经文:“能瞻病苦,修于慈悲,怜愍一切,见苦恼者,能令远离。”
释:这位修忍辱的菩萨行者,他能瞻视病苦,碰见有病的人, 他会去关心、照顾,修慈悲心。他能怜愍一切,他碰见有苦恼的人,会主动去帮忙,想方设法让此人离开苦恼。
庚3、能精进持戒
经文:“常乐出家,乃至尽寿,持戒精进,摄持六根,不令得起烦恼因缘,宁舍身命,终不毁戒。”
释:他喜欢出家修行,乃至他能尽形寿严持佛戒,精进修行。他平时经常能摄持六根。不被外面的境界所转,不让烦恼生起,



能断除一切生烦恼之因缘。在持戒方面,宁舍自己身命,也终不毁犯佛戒。有忍辱的功夫,就有持戒的功夫。故修忍辱之人,能清净持戒。
庚4、能常具惭愧
经文:“若他有事,乐为营理。常有惭愧,乐赞忍德,为调众生,堪忍众苦。于怨,尚能忍于恶事,况复亲所。”
释:如果遇到别人有事,他喜欢积极的去营办,能助人为乐。他常怀惭愧之心,喜欢赞叹忍辱的品德。他能为众生受苦, 为了调伏众生,自己能堪忍诸苦。他对于怨家都能忍于恶事相加,更何况对自己的亲人,更能相忍。能令家庭和睦,邻里友好。
庚5、能忍嗔恚
经文:“能忍二嗔:一、众生嗔,二、非众生嗔。舍己乐具, 令众得乐,不念多恶,不忘少善。远离两舌,前后默然,不说彼短,说烦恼过,令众得离。他所不喜,不为说之,净身口意,了诸罪业。若客烦恼因缘作罪,作已惭愧,心生悔恨。”
释:菩萨能忍二种嗔:一是有情众生加恶于已,不生嗔恨, 这也叫生忍。二是非众生忍,就是能忍外在环境的寒、热、苦、乐、饥、渴等等诸法,而使自己痛苦,不生嗔恨这叫法忍。在行菩萨道修忍辱的道路上,他能将自己所喜欢、爱好的东西舍去, 令其他众生得到快乐。
他不念众生过去诸多恶事。过去种种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事, 别人伤害了自己的事,和一切冤家恶人他不去想,他内心没有憎



恨。这就是菩萨不念旧恶。《八大人觉经》云:“菩萨不念旧恶, 不憎恶人”菩萨对过去的恶人恶事不想不恨。不念旧恶就能化解冤仇。不憎恶人而起怜愍心。但对于别人于他有微少的善事、恩德,他从来不忘,他会知恩报恩。菩萨不作忘恩负义之事。这就是不念多恶,不忘少善。
他能远离两舌口业,从不挑拨事非。不说是非口业清净,不听是非耳根清净,不传是非身业清净,不想是非意业清净。听到别人谈论是非之语时,能一直保持“默然”从来不随别人而说他人过错。旦有发言,只讲烦恼罪过,说烦恼对人的危害,让人们好好修行,得离烦恼。凡是对方不喜欢听的话,他从来不说。他自己经常能具足正念,摄持六根,清净身口意三业,不令造恶。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
假若由于过去的客尘烦恼之因,而作了罪业。作过以后能生大惭愧,内心悔恨难当。以上这一切心行,都是菩萨修习忍辱之德相,具足以上诸相,说明此人能修忍辱。
诠论:我们哪一个人不想消业呢?在继续造业的同时,能消什么业呢?就好像一个人大出血不止,你给他治什么病呢?先止血再治病。我们要消业,先守住自己的身、口、意不要再造业,再慢慢的随缘消业。并不是我今天精进的持多少咒、念多少佛号、诵多少经,我这几天把业消完了,没有这回事。内心无始劫熏习的无作业种,要靠慢慢修行来革除,比如你有多大罪先不说。有些人说话粗鲁,就仅仅说话粗鲁这一点,让你突然变成说话柔软,一下能改变吗?不行吧。就仅仅说话这一点小事都改变



不了,说明业的力量要多么大,要靠我们长期的观想,用佛所教的柔软语、细语慢慢练习,练到一定程度说话柔软了,这才行。更别说我们无始劫来堆积那么深厚的业,难道说想两三天就能消除了?念佛一声,增福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我们念佛、拜佛那么多,罪灭完了没有?经里说:“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我们念了这么多佛,生死重罪消完没有?本经说: “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又云:“善男子,若人能修如是悲心,当知是人能坏恶业,如须弥山”经都听完了,我们的业消了没有?为什么没有消掉?原因都是不如法行啊!我们喝着有毒的甘露水,也会毒死人的。这个毒就是我们内心还有烦恼,继续在造业。有时造的业比消的业多的多,好像做生意一样不断的赔本,这怎么能行呢?佛法的一切利益要落实在修行上,落实在正确的修行上,落实在如法的修行上,落实在“至心”上。前面刚讲过消业快捷的方法是修身、戒、心、慧。
所以修行要修心,如果念佛从内心有那种恳切的至诚心,想离开这个娑婆世界,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忘掉你的身、忘掉你的家、忘掉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全身心的投入进去,这一句佛号会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真实不虚。为什么佛在每个经上说到关键的时刻,有两个字“至心”,至心作才能得到佛经中说的那些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过去造的业,要随缘消也不要着急,因为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欲速则不达,最终都会成就的。
戊5、结在家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



家菩萨修净忍辱是不为难,在家修忍,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最后总结说:在家、出家二种菩萨当中,出家菩萨要修习忍辱不为难,在家菩萨修忍,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菩萨生活环境多恶因缘,所以很难修忍。
总结:这一品有以下学习的重点:
一、忍辱有两种:1、世忍,2、出世忍。
忍含有忍耐、忍受以及忍可、信受、认同等含义。二、修忍辱应先修的几种法:
1、先要破除几种烦恼心:骄慢心、嗔心、痴心,这三种心是修忍辱的大障碍。 2、两种正观:就是无常观和无我观。
三、练习几种修忍之法 1、观生灭之法:就是两字不能同时出故非骂而修忍。
2、观五阴之法:观自身五阴和合无受骂主体而修忍。这二法是修“空观”。 3、观风气之法:观骂声是一种内风而修忍。
4、观虚实之法:观所骂是实是虚都不应生嗔而修忍。这二法是修“无常观”。
四、修忍辱主要对治嗔恨烦恼,所以要观一旦生嗔的恶劣后果。
五、修忍之时五个条件
①恶来不报,②观无常想,③修于慈悲,④心不放逸,Ⓒ断除嗔恚。



六、正观修忍之法
①观苦乐修忍辱,②观空无常修忍辱,③观胜劣修忍辱,④ 观往业修忍辱。
七、要了解忍辱即是菩提正因,成佛即是菩提正果。我今修忍要种正因,必得成佛之正果。
八、忍德之相
1、其表现:①外相:是颜色和悦,好乐喜戏,人见欢喜,观之无厌,于受化者,心不贪著,这是忍德外相。②内观:是遇怨不憎观,和嗔因恶果观。这是忍德内观。
2、忍德之相:①能观生死罪过,②能修慈悲,③能精进持戒,④能常具惭愧,Ⓒ能忍嗔恚。



毗梨耶波罗蜜品第二十六


宗分
毗梨耶波罗蜜品第二十六
















一三五五

丁4、进度分四
戊1、问答正因 戊2、分别邪正戊3、进波罗蜜四料简 戊4、结在家难
今初:问答正因分二
己1、问修正因 己2、正答正因今初:问修正因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能修六波罗蜜,谁为正因?”
释:这里善生请问佛陀:菩萨修六波罗蜜的正因是什么呢?佛在前面曾说过:“此六波罗蜜唯一事增,就是精进。”故在讲精进波罗蜜时,善生才有斯问。
己2、正答正因(重点复习31)
经文:“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生恶法,为欲坏之; 未生恶法,为遮不起;未生善法,为令速生;已生善法,为令增广;修勤精进,是名精进。如是精进,即是修行六波罗蜜之正因也。”
释:佛告善生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修学佛法的善性男女,要想消除业障,破坏已生之恶法;让未生之恶法遮止不要生起,也就是以后不再造恶业;没有生起的善法,要想他尽快的生起;已经生起的善法,要保持让他增长。为了这四件事而精勤的修行,这就名为精进。若有人能这样止恶行善勤精进,这就是修行



六波罗蜜的正因。
戊2、分别邪正分二
己1、总示修法 己2、别示正邪今初:总示修法
经文:“是勤精进,能脱一切诸烦恼界。善男子,若能受于三恶道苦,当知是人,真实能修毗梨耶波罗蜜,平等修集,不急、不缓。”
释:修学佛法全靠的是勤精进。只有精进修行,才能摆脱一切烦恼的困扰。佛告善生说:如果有人能忍受象三恶道那样大的痛苦,也就是说,在修行的道路上要能忍受一切苦,长期坚持。当知此人能真实修精进波罗蜜。在修行的道路上是急不得的,要以平等之心,不急于求成之心,以无所求之心。不急、也不缓的持之以恒,永不退转的修下去。特别是内心要修不放逸法,内心的精进才是最主要的。内心的不放逸法,就是具足正念心,让这个修行成佛度众生的念心,不要被世俗的五欲烦恼妄念所干扰。这就是内心常行精进不放逸。关于外相上的修行,该干什么干什么。该休息就休息,该干活就干活,这就是佛门里所说的,会修行的人,“搬柴运水皆是道”。就是以平等之心,不急不缓持之以恒的作下去就行了。这就叫“平常心是道”。在修行的道路上,不要大红大紫,不要大起大落,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想今生要得到什么?精进的含义是精而不杂,进而不退,持之以恒,这叫精进。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今生如此、来生还如此, 生生世世如此。心着急狂躁就不是精进了,所以佛在此提醒我们:



平等修集,不急不缓,长期坚持,胜利的曙光即在前面。
己2、别示正邪分三
庚1、正精进之相 庚2、不精进之相庚3、总示六度皆因精进
今初:正精进之相分七
辛1、劝离邪修正 辛2、以所修法明正精进辛3、以常作明正精进 辛4、以护法明正精进辛5、以自他法行明正精进 辛6、以菩提行明精进辛7、总示六度正因
今初:劝离邪修正
经文:“精进二种:一、正,二、邪。菩萨远离邪精进已, 修正精进。”
释:精进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正,二种是邪。凡是精进的作恶法,统统称为邪精进。菩萨远离一切恶的无意义的邪精进以后,精勤修习正精进。那什么是正精进呢?下面佛分别说明正精进之相。
辛2、以所修法明正精进
经文:“修信、施、戒、闻、慧、慈、悲,名正精进。”
释:不断的修习对佛法、对三宝的信心;学佛主要是靠信心, 一个不信佛的人,他不可能修行,更别说精进。信里面还有真信和假信,什么叫假信?信佛的目的是为了世俗有漏的福报而修行,这不是真信。这种信是没有根的,一遇到困难挫折会败下阵来。真正深入进去的信是:知道人生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所以不



在这无常的假相上面下功夫。也知道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故要精进的修行。也知道学佛成就不是一生的事情,是个长远的事情。这样才算有信心了。
再一个不断的修习布施,修习乐布施,修习一切施;要坚持学戒、持戒,收摄六根,尽形寿清净戒行;经常要听经闻法,坚持不懈,广学多闻;坚持修智慧,断烦恼;不断的修自己的慈悲心, 怜愍一切,利益一切众生。这一切的修行,持之以恒的修行,不间断的修行,这就叫正精进。这是以所修法而明正精进。
辛3、以常作明正精进
经文:“至心常作,三时无悔,于善法所,不生知足,所学世法,及出世法,一切皆名正精进也。”
释:对以上所说的信心、布施、持戒、多闻、智慧、慈悲, 这一切修行之法,要“至心常作”。这一句话很重要,至心是我们心的力量,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有“至心信乐”,就是对阿弥陀佛有至心信乐,即就是十声也能往生。这里的至心常作,至心是心的力量,常作是行的功夫;在作每一件事之前,和作的中间以及作过以后,要作到三时无悔。也就是作到方便、根本、成已这些具足的善法;而且对所作的善事善行,永远没有满足感, 总觉得自己作的少,即学而无厌。这样至心修善,所作的世间善法,和所修学的出世间善法,这一切都称为正精进。这是以常作不厌明正精进。
辛4、以护法明正精进
经文:“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护法,应当爱惜。身四威



仪,常修如法。修善法时,心无懈息。失身命时,不舍如法。若能到于六事彼岸,悉是精进之因缘也。”
释:虽然修菩萨行,在利益众生方面,要不惜身命。但是为了护持佛法,还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就是说不作那些不必要的牺牲,爱惜身体并不等于贪惜身命,这是两种概念。爱护身体是为了护持佛法,让正法久住;不惜身命是为了利益众生,可以为众生献出生命。而贪惜身命则是我执、贪心等烦恼心所的产物, 这是不一样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让这个身体具足四威仪,给众生作榜样;让这个身体常修如法之行,借假而修真。所以在修善法时,心无懈怠、放逸之念,不休不息。当失身命之时,也要保持正念,不舍如法行。如果能到达六波罗蜜的彼岸,这一切都是以精进为因的。这是以如法行明正精进。
辛5、以自他法行明正精进分二
壬1、自法行精进 壬2、他法行精进今初:自法行精进
经文:“若自读诵、书写、思维十二部经,名自为法勤行精进。”
释:如果自己每天读诵经典、书写经典、思维十二部经典的甚深法义。不断的闻、思、修行,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叫自己为法修行精进。说明自己必须精进修行。
壬2、他法行精进
经文:“若能以是转化众生,令调伏者,名为他法勤行精进。”



释:将以上自己所学所修,能以此而教化其他众生,这叫弘扬正法。让众生得到调伏,精进修行。这就是名为他法勤行精进。这是以自利利他明正精进。
辛6、以菩提行明正精进
经文:“若为菩提、修菩提道,布施、持戒、多闻,智慧; 修学世法,供养父母、师长、有德之人;修舍摩他、毗婆舍那,读诵、书写十二部经,复能远离贪、恚、痴等,名为菩提勤行精进。释:若为了成就无上佛菩提,而修菩提道,行菩萨行。以此为
发心,而作布施、持戒、多闻、智慧等修学。又为度众生,修学世间善法,作到供养父母、师长和有德之人。在修行方面,要修舍摩他和毗婆舍那,就是修习止观;还要能读诵、书写十二部经, 这是行菩提道者自修的精进。而且自己内心要远离贪、嗔、痴烦恼,这是自身修戒的精进。能这样作的人,名为在菩提道上勤行精进。这是以修菩提道明正精进。
解词:舍摩他、毗婆舍那——舍摩他,意为止。毗婆舍那,意为观。止者:即止息一切想念及思虑,而心归于专注一境之状态; 观者:即以智慧观察佛之理法等一定对象,以便开悟。二者合起来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二法,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止能遮结,即能遮止一切烦恼结使;观能断灭,即能断除一切烦恼。止能舍五欲乐,观能离六道的苦。所以止观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门之一。
辛7、总示六度正因
经文:“如是悉名为正精进,是名六波罗蜜之正因也。”



释:以上所说,都是名为正精进。这正精进就是六波罗蜜的正因也。这里佛正面总结回答了善生的提问。
庚2、不精进之相
经文:“善男子,懈怠之人不能一时、一切布施,不能持戒, 勤行精进,摄心念定,忍于恶事,分别善恶。”
释:佛告善生说:如果人不精进,懈怠的话,他就不可能作到一切时作布施,不可能作到一切布施。那他就成就不了檀波罗蜜; 懈怠之人,他就不能持戒,容易犯戒。他就认为佛戒难持,那也就成就不了戒波罗蜜;懈怠之人,他肯定不是勤行精进了,当然也就成就不了精进波罗蜜;懈怠之人,他的心永远是散乱的,他不可能让心定下来,所以他就得不到禅定三昧,那他也就成就不了禅波罗蜜;懈怠之人,会让烦恼得自在,所以他就没有忍耐心, 也不能忍于恶事,所以也就成就不了忍波罗蜜;懈怠之人。心常在放逸、散乱当中,常想着世俗五欲之乐。不观无常,所以他就没有智慧去分辨善恶邪正,故也成就不了慧波罗蜜。这就是一懈怠六度全无。
庚3、总示六度皆因精进
经文:“是故我言:六波罗蜜因于精进。”
释: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佛总结说:以是之故我才说,六波罗蜜的成就都因于精进。如果能精进修行,一定能到达涅槃的彼岸。
戊3、进波罗蜜四料简

经文:“善男子,有勤精进、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勤精



进;有亦精进、亦波罗蜜;有非精进、非波罗蜜。精进、非波罗蜜者,如邪精进、善事精进、声闻、缘觉所有精进。有波罗蜜、非精进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有亦精进、亦波罗蜜者,所谓布施、持戒、忍辱、 精进、禅等五波罗蜜。有非精进、非波罗蜜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布施、持戒、 忍辱、禅定、智慧及余善法。”
释:精进和波罗蜜的四种关系:
1、是精进,不是波罗蜜:比如说邪精进,行善事情精进,以及声闻、缘觉所有精进。这都称为是精进;但不能到达彼岸,故不是波罗蜜。
2、是波罗蜜,不是精进:比如般若波罗蜜,他是智慧到彼岸,是波罗蜜。但不是精进。
3、亦是精进,亦是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波罗蜜,是通过精进达到彼岸。所以是精进,也是波罗蜜。
4、非精进、非波罗蜜:就是一切凡夫、声闻、缘觉所作的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及其他的善法。不是精进,也不能到彼岸。故非精进,非波罗蜜。
戊4、结在家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勤精进是不为难,在家修进,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修精进也一样,出家和在家这两种菩萨,出家菩萨容易



修,在家菩萨难修,难修的原因,在家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总结:这一段有以下重点
一、精进是修六波罗蜜的正因。
二、远离邪精进,勤修正精进。即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三、正精进之相
1、自修:自修信、施、戒、闻、慧、慈悲,读诵、书写、思维经典。
2、至心常作,三时无悔,修善法不厌足。
3、以护法心,无懈怠,修善法,自行化他。
4、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六度、学世法、修供养、修止观; 修学十二部经典,远离贪、嗔、痴烦恼。
四、懈怠是不精进之相。不能成就六波罗密。

















禅波罗蜜品第二十七

丁5、禅度分六
戊1、问答略明定相 戊2、示修禅法 戊3、显禅功德戊4、四无量定 戊5、禅波罗蜜 戊6、结在家难
今初:问答略明定相分二
己1、问禅定 己2、略明定相今初:问禅定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修禅波罗蜜,云何禅定?” 释:接着善生又请问佛禅波罗蜜的修法。他说:世尊,菩萨摩
诃萨要修禅波罗蜜,怎样修禅定呢?
己2、略明定相分二
庚1、禅定之义 庚2、劝修今初:禅定之义
经文:“善男子,禅定即戒、慈、悲、喜、舍,远离诸结,修集善法,是名禅定。”
释:佛告善生说:善男子,所谓禅定就是戒。能清净持戒,即是禅定;禅定也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能修四无量心就是禅定。能远离一切诸烦恼结使,能修集一切善法。通过持戒止恶修善,因戒生定。故能远离诸结,修集善法。是名禅定。
庚2、劝修
经文:“善男子,若离禅定,尚不能得一切世事,况出世事, 是故应当至心修集。”



释:佛说:善男子,如果离开禅定,一切世间的事情都无法作成,何况出世间了生死的大事情。所以要成就解脱,就应当至心修集禅定。
戊2、示修禅法分二 (重点复习18)
己1、修禅定之法 己2、示乐修易得今初:修禅定之法分六
庚1、亲近真善知识 庚2、持戒精进庚3、乐静离盖 庚4、正念离恶
庚5、知自观心 庚6、处世不动今初:亲近真善知识
经文:“菩萨欲得禅波罗蜜,先当亲近真善知识,修集三昧方便之道。”
释:菩萨要想得到禅波罗蜜,应当先亲近真善知识。什么是真善知识?就是对禅定修行有功夫的人。亲近真善知识,在善知识的指导下,再学习修集诸禅三昧的修行方法,了解修禅之道。认真依教而修,就会得到禅波罗蜜。
庚2、持戒精进
经文:“所谓戒戒,摄诸根戒,断于邪命,如法而行,随顺师教,于善法所,不生足想,修行善时,心无休息。”
释:对于所受的波罗提木叉戒,要清净的守持。以摄根诸戒收摄诸根,不被外境所转。断除邪命自活,以正命而行,如法而住。这是修禅的前方便。依止善知识以后,要破除我执我见,随顺师教。在用诸戒断除恶法的基础上,积极修一切善法。对于修



善,永不满足。在修善时,心无休息,精进行持。这样就是修禅波罗蜜。
以上这两条是修禅的外缘,是修禅的先决条件。
庚3、乐静离盖
经文:“常乐寂静,远离五盖,心乐思维,观生死过,常修善法,至心不废。”
释:常常喜欢处于寂静的地方,远离五盖。而且要乐于思维观察生死的过患。知苦才能有出离之心,要常修善,至心不退的常修善法。这是内心离障的修炼方法。
解词:五盖——盖,有覆盖之意。谓覆盖心性,令善法不生之五种烦恼:
1、贪欲盖:执著贪爱五欲之境,无有厌足,而盖覆心性。
2、嗔恚盖:于违情之境上心怀忿怒,亦能盖覆心性。
3、惛眠盖:又叫睡眠盖。昏沉与睡眠,皆使心性无法积极活动。
4、掉举恶作盖:心之燥动曰“掉”,或忧恼已作之事曰“悔”,二者皆能盖覆心性。
5、疑盖:于法犹豫而无决断,因而盖覆心性。
这五种烦恼,能障碍修行戒、定、慧,所以要远离这五盖。
庚4、正念离恶
经文:“具足正念,断诸放逸,省于言语,亦损眠食,心净、身净,不亲恶友,不与恶交,不乐世事。”
释:要让正念常得现前,断除懈怠、放逸。尽量少说话,吃



饭不要太饱,减少睡眠和饮食。要少睡、少食、少说话,这样作到心净、身净。正念是心净,少语、少食、少睡是身净。平时不亲近恶友,不与恶人恶事相交往。看透世间皆是败坏不实之相, 不乐世事,喜欢独处自修。
庚5、知自观心
经文:“知时、知法,了知自身,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嗔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
释:了知时节因缘,了知诸法性相,了知自身行相。能观察自心的种种变化:若有喜相,自知其因,而不被喜事所迷;若有愁相,自知心愁何事,而不烦恼;若有嗔相,自知此嗔因何而起; 以至软相、坚相等一切内心变化皆能自知,知已能消除调节。使心永远住于正念当中。就好像炼金的金师一样,善知冷热,恰到好处的把握火候,不令失时。修心也象这一样,恰到好处的调节对治,不令烦恼自在。这就是以平等心,不急、不缓的精进修禅之法。
庚6、处世不动
经文:“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正念坚固,亦见知觉有为、多过。”
释:喜欢禅定当中的甘露法味,人虽在世俗当中,但能作到身心不被外境所动。犹如须弥山一样坚稳牢固。这样就不会被世间的称讥、苦乐、利衰、毁誉这四组境界所动摇干扰。具有坚固的正念,但也同样能见到和觉知世间的有为法,生灭无常,虚假



不实的诸多过失。从而心不执著,不会被干扰。这样的功夫,就是处世不动的功夫。
己2、结示乐修易得
经文:“若人乐修如是三昧,不休不息,当知是人能具足得, 譬如钻火,以不息故,火则易得。”
释:如果有人喜欢修习以上所说的这种禅定三昧。而且能不休不息精进的修习。当知是人能具足得这禅三昧。就好比钻木取火一样,只要不停的钻,以不息故,火则容易得到。
这就说明无论修什么法,都应该持之以恒的坚持到底,没有修不成的法。
戊3、显禅功德分四
己1、总示三昧是一切善法根本 己2、三昧名相己3、三昧生起因缘 己4、正明功德
今初:总示三昧是一切善法根本
经文:“善男子,若离三昧,欲得世法、出世菩提,无有是处。善男子,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以是因缘,应当摄心,如人执镜,则见一切善恶之事,是故三昧,名菩提道之庄严也。”
释:这一段主要讲禅三昧的功德。佛言:善男子,学佛修行, 如果离开三昧,想得到世间的善法功德;以及想得到出世的菩提善法功德,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切的三昧,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正因为如此,应当收摄身心修禅三昧。当心收摄,内心清净的时候,就好比人照镜子一样,就能清楚的见到一切善恶的事情。所



以说三昧是菩提道的庄严。
我们的心,就好像水一样。我们现在的心水是混浊的,里面掺着很多泥沙,看不见外面的东西。当修禅的时候,把妄想心全部去掉,就等于把泥沙沉淀了。剩下清净的心水,就好像镜子一样,才能看见一切善恶的事情。内心就清楚知道一切善恶之事。宇宙间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现在我们只知道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只知道六根对六尘的虚妄外境,让我们用心去体悟, 我们永远体悟不到。但是真正心的力量却是很大的,比我们六根所知境要强的多。当把心的功夫修上来以后,六根不知道的一切善恶事情,心全能知。神通就是从这里产生的。我们看电视剧济公,济公那神通都是心力的功夫,因为心能转物。一切诸佛都是以禅定而成就的。所以佛在这里说当心清净的时候,就好像照镜子一样,则见一切善恶之事,地狱天上全能见到。故说禅三昧就是菩提道的庄严。
己2、三昧名相
经文:“受身心乐,名为三昧;不增不减,名等三昧;从初骨观,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名三昧。”
释:消除了一切妄想杂念,伏住一切烦恼觉观,将心收摄,制心一处,内心寂静,身体逸悦。享受这种寂静的禅悦之乐,名为三昧。不增不减名等三昧,就是内心平等,没有分别。从最初的“骨观”,就是刚入门为破贪欲而修的“白骨观”,一直到成就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其间有无量的修行观法,都名为三昧, 有百千三昧之称。这在三无漏学里面,属于定学。



解词:1、等三昧——菩萨住此三昧中,能平等观诸三昧,不见有深浅高低之别。观一切有为之法皆从因缘而生,与三昧之相亦皆平等,这叫等三昧。
2、白骨观——观:指以智慧专心一致的观察,念想佛或法等特定之对象,而致力于证悟,为佛教一般之实践修行法。白骨观即是其中重要观法之一,即观想死尸之筋断骨离,形骸分散,白骨狼藉不净之状。藉以知无常而除却贪欲执著之念。
己3、三昧生起因缘分三
庚1、身心四缘 庚2、闻思三法 庚3、生住三时今初:身心四缘
经文:“是三昧有四缘:一者、从欲,二者、从精进,三者、从心,四者、从慧。是四缘故,得无量福,增一切善。”
释:佛接着讲三昧生起的因缘。有四种缘能生三昧:第一是从有欲望之心而生。也就是有希求的这种欲望。第二是从精进而生。有欲望,还要落实于行动,精进的去修。
第三是从心而生。此三昧是心的一种训练,是从心而发得。第四是从慧而生。内心智慧的显发,增长三昧的功力。通过智慧才能深入到三昧的深层次。智慧的开发不是妄想心想出来的。是靠清净心,无分别心,把妄想心全部断除完所显出他本有的、自然的那种智慧,那才是内心的真东西。有这四因缘故,修禅定三昧,可以得无量福,增一切善。所以学佛是要向内心求,不是向外求。故言:“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求心不求佛。”就是这个意思。



庚2、闻思三法
经文:“复有三种:一者、从闻,二者、从思,三者、从修。从是三法,渐渐而生。”
释:前面说的那四种缘是修禅三昧的原动力,这里说的这三种缘是修行的次第、方法。佛说,还有三种:一者、从闻。就是通过听闻佛法,理解其中义理,产生极大的信心。只有经常闻法,才能生起信心一心学佛。为什么有些人有坚固的道心,因为他了解到佛法的深刻含义,他认为修行是人生当中最大的事业。不闻法的人,就不解如来真实义,也就不能深入学佛,更不知开发自性光明。所以只有通过听闻佛法,才能真正了解佛法的深刻含义, 而产生真信。
二者、从思。就是认真思维所闻法理的真实性和可修性。闻法之后,要认真思维,好像吃食物要经过消化一样。通过思维消化,才能真正体悟其中深义,从而生起真实信解心。通过听闻产生信心,通过思维产生解心,这才能坚固其心。
三者、从修。将所闻思之法理,落实在实际修行中,从而得到法益。通过闻思以后,培养了坚固的道心,依照佛所讲的修行方法,精进的修行,以体悟法的真谛,而达到自身的解脱。
禅定三昧,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渐渐而产生的。
庚3、生住三时
经文:“复有三时:所谓生时,住时、增时。”
释:禅三昧的产生也有三个过程。即生时:就是刚开始产生三昧之时。住时:在修行的过程中,坚持禅修,精进不间断,将



所生之三昧加强巩固之时。增时: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三昧的功夫不断增长,能进入更深层次的禅定。
己4、正明功德分三
庚1、首明禅定种子 庚2、次明禅定次第庚3、结示三昧功德
今初:首明禅定种子
经文:“善男子,欲界之中,有三昧子,是子因缘,得三菩提。”
释:佛言:善男子,在欲界之中,有生起三昧的种子。就是众生的心,欲界众生的心很强烈。他作善也强烈,作恶也强烈, 此心也是三昧的种子。是种子因缘可以渐渐生起禅定三昧,通过禅定三昧的不断深入增上,能获得三种菩提之果。三种菩提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
庚2、次明禅定次第
经文:“是三昧者,有退、住、增。若在四禅,性则坚固, 从初,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上地胜下,次第如是。根本禅中,则有喜乐,非中间禅。六通亦尔,在于根本,不在余处。”
解词:四禅——又称为色界定。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 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第四禅为真实之禅。此四根本禅与未至定、中间定相对,这些指余处。
释:佛说:由于因缘条件不同,此三昧有退、住、增的变化过程,但若在第四禅中,此处则是性坚固不退的。从初禅开始二



禅、三禅、四禅,一直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至非想非非想处这八定,都是上一地胜过下一地,次第都是这样的。只有修到每一根本禅时,则有喜乐产生。在下一地向上一地修处于中间禅的过程中,没有喜乐。得六神通也是在根本禅中发得,不在未至定和中间禅这些地方,故言不在余处。
就是说向初禅修没有到达初禅之前的禅定,叫“未至定”;到了初禅就叫“初禅根本”;从初禅向二禅修的过程叫“中间禅”; 得到二禅就叫“二禅根本”;以此类推二禅至三禅有“中间禅”, 得“三禅根本”;三禅至四禅有“中间禅”,得“四禅根本”。只有修到每一个根本禅的时候才有喜乐,才发得神通。各种感觉出现就证明得到了根本。未至定和中间禅是没有这些感觉出现的。
庚3、结示三昧功德
经文:“是三昧,名菩提庄严。因是三昧,能得学道、及无学道、四无量心、三解脱门,自利利他,无量神足,知他心智,能调众生,无量智慧,五智三昧,转钝为利,断于一切生老病死, 能得成就一切种智,见诸法性,如罗 (hu)视。”
解词:1、有学道及无学道——这是声闻、菩萨道位之三阶次第。即见道、修道、无学道。
见道:又作见地,即初见谛理,而断除见惑之阶位,称为见道位;
修道:又作修地,即数数修习,而断除修惑之阶位,叫修道
位;
无学道:又作无学地,即断尽诸惑,解脱系缚之阶位,叫无



学位。
这其中前二种亦称有学道。
2、无量神足——又作神足变化示现,谓沙门梵志具有大威德大福佑等:能以一身变无数,又以无数复合为一;行于壁中,犹如行空;履于水上,犹如平地;结跏趺坐而上升,犹如鸟之飞翔天空;无碍自在等。
3、知他心智——指了知他人心念之智。远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定以上者得发此智,六通中称为他心通。
4、五智三昧——指佛所得的五种智:出自“《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
①佛智:总称佛的一切种智。
②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
③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
④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 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复以不思议智配于“成所作智”;不可称智配于“妙观察智”;大乘广智配于“平等性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配于“大圆镜智”。
5、罗豰——①指极细丝织之罗布,为天人作衣之材料。转喻微细烦恼。
②谓菩萨之见佛性,犹如隔罗豰见物,虽极细薄,然犹有所



隔。
释:佛说:此三昧名菩提庄严,能庄严菩提道。通过修行禅三昧,能走上见道、修道的“有学道”;能得到断惑证真的“无学道”;又能得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进入空、无作、无愿这三解脱门;能大作自利利他的事业;具有无量神足妙用;有他心智通,能善巧方便的调伏众生;有无量的智慧,成就佛的五智三昧; 转钝为利,转凡为圣,转迷为悟,断于一切生老病死;脱离六道轮回,能得成就佛的一切种智。这时菩萨见诸法性,就如同隔着罗豰见物一样,虽极微细,然犹有所隔。菩萨智与如来智,如明眼人隔轻豰睹众色像。说明菩萨与佛见性不同。
戊4、四无量定分四
己1、观烦恼而修慈 己2、别示修慈之相己3、广缘修慈悲 己4、明四无量心
今初:观烦恼而修慈分三
庚1、观烦恼是怨 庚2、为利修慈 庚3、慈能断恶今初:观烦恼是怨
经文:“善男子,智者应当作如是观:一切烦恼,是我大怨。何以故?因是烦恼,能破自他。”
释:佛言:善男子,一个有智慧的人应作如是正观:一切的烦恼,才是我真正的大怨敌。何以故?因为有这些烦恼,能破坏自己和他人的善法;有这些烦恼,就可以作出损人利己的事情。六道一切生死痛苦,烦恼是其祸根。所以说一切烦恼是大怨敌。
我们可以用事实作一个观想:比方现在有人骂你,你会生气。



谁让你生气呢?是骂你的人让你生气呢?还是嗔恨心让你生气呢?你内心如果没有嗔恨心,他能把你骂生气吗?就好像火一样你是汽油见火就着,若是个石头怎么也烧不起来。你内心有发火的嗔恨种子,一遇到外面境界就会生气,生气就会造下业,造下业就会受苦报。这一切的苦好像是因人骂你,实际是这嗔恨烦恼让你受这个苦。所以佛说要观一切烦恼是我的大怨。这贪嗔痴烦恼和我们关系还特别好,我们舍不得离开这最亲爱怨敌。一定要用智慧才能观察出来,
庚2、为利修慈
经文:“以是因缘,我当修集慈悲之心,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为得无量纯善法故。”
释:基于以上因缘,我应当修集慈悲心。因为要利益众生, 让众生都能从烦恼怨敌中脱离出来,这就需要慈悲心。而且只要有慈悲心,才会得到无量的纯善法。所以为断自他的烦恼,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为了得到无量纯真的善法,我应当精进的修慈悲心。
庚3、慈能断恶
经文:“若有说言:离于慈悲,得善法者,无有是处。如是慈悲,能断不善,能令众生离苦受乐,能坏欲界。是慈若能缘于欲界,名欲界慈。”
释:如果有人认为:离开慈悲也能得到善法,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是不可能的事。如是慈悲能断除一切不善法,能断烦恼恶;如是慈悲,能令众生离苦受乐;能破坏欲界种种的贪着恶法。



如果将这种慈心缘于欲界众生,就名为欲界慈。就是说慈悲能断恶修善,能离苦得乐。
己2、别示修慈之相分六
庚1、修慈得功德 庚2、怨中修慈 庚3、次第观修庚4、明得慈 庚5、慈悲之别 庚6、习慈和修慈
今初:修慈得功德
经文:“善男子,众生若能修集慈心,是人当得无量功德。” 释:佛告善生:善男子,众生如果能精进修集慈心,那这个人
一定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当内心修得慈悲心以后,善法功德就开始累积了。不一定要你现在就看见,你的心慢慢的很调柔,对众生都很慈悲怜愍。慢慢家庭情况也会改变,个人身体也会变好, 一切都不知不觉变好了,这就是自己修慈悲心的功德。
庚2、怨中修慈
经文:“修慈心时,若能先于怨中施安,是名修慈。”
释:真正的修慈心,特别是对怨家的慈悲。若要修慈心的时候,如果先能于怨家所修慈心,给怨家布施安乐,这才叫修慈, 这就是用平等心修慈。
庚3、次第观修分二
辛1、先明慈缘 辛2、观修次第今初:先明慈缘
经文:“善男子,一切众生,凡有三聚:一者、怨,二者、亲,三者、中。如是三聚,名为慈缘。”
释:在观修之前,先明慈缘。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都有



三种相聚因缘:一是怨者相聚,二是亲者相聚,三是不怨不亲者相聚,这称为中。这三种是修慈之所缘,即修慈之对境。
辛2、观修次第
经文:“修慈之人,先从亲起,欲令受乐,此观既成,次及怨家。”
释:这是佛教给我们修慈的观修次第和方法。开始修慈之人, 要先从自己亲人练习修起。经常观修怎样能令自己的亲人享受到快乐,让其幸福安乐。这样不断的观修,这个功夫观修成功以后,次及怨家。再观怎样能令这位怨家也享受到快乐,这就是修慈。
“此观既成”佛的每一个法,都要修到一定的量才能成功。这种成功是自然而然的功夫。不要认为对自己的亲人不修我也慈,谁能不爱自己的亲人呢?爱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修慈是注意观察自己的心理行相。爱是自私的占有欲;修慈是无私的奉献练习。爱是烦恼的产物;修慈是智慧的结晶。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我们对亲人有爱心不一定有慈心,一个家庭有矛盾、有斗争、有争吵,就是没有慈心的表现。有慈心的话,父母住在破窑洞里,你在高级房子里住不下去。所以开始先从亲所练习修慈, 观修成功以后,再以怨家为对境修慈。这是佛教给我们的修慈次第。
庚4、明得慈
经文:“善男子,起慈心时,有因戒起,有因施起。若能观怨作子想者,是名得慈。”



释:佛说:善男子,慈心的生起,有因戒而生起慈心的;有因布施而生起慈心的。通过长期持戒对众生能生起慈悲心,经常作布施见的苦人多了,你这慈悲心自然会生起来。不论以何而生,当慈心修到一定程度,在你内心,能将怨家像你的儿子一样观想,急其所急,想其所想,让他离苦得乐。对怨家有这样迫切的心情,说明你的慈心已经修到家了。是名得“慈”定。
庚5、慈悲之别
经文:“善男子,慈唯能缘,不能救苦;悲则不尔,亦缘、亦救。”
释:佛说:善男子,慈是内心的一种所缘境界,但不能起大用救众生苦。悲则不同,不但在内心能缘,而且能救众生之苦。所以慈是内心所缘境界,悲是慈的外在表现。
庚6、习慈和修慈
经文:“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 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须,当知是人,能善修慈。”
释:这是习慈和修慈不同的行相。如果能观察到怨家的毫末之善,不见一点恶,有这种心态的人,名为习慈。即是内心只见人善,不见人恶,就是习慈。
如果遇到怨家有病苦之时,能去问讯,瞻疗病患,布施给所需用的物资。这种行相,当知是人能善修慈。即能将所习之慈心,落实在行动上,就是修慈。
己3、广缘修慈悲分四



庚1、忍是慈因 庚2、修慈能行六度
庚3、正观修定 庚4、广缘修慈今初:忍是慈因
经文:“善男子,若能修忍,当知即是修慈因缘,如是慈心, 即是一切安乐因缘。”
释:佛说:善男子,如果能修忍辱,应当知道忍辱是修慈之因。故能修忍辱就能修慈;而如是慈心,又是一切安乐之因。即能修这样的慈心,就能使自他一切都得到安乐。
庚2、修慈能行六度
经文:“若能修慈,当知是人,能破一切骄慢因缘,能行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法修行。”
释:如果能修慈的人,就能破坏一切骄慢等烦恼。因为修慈是破烦恼之因,修慈也是修一切善法之因。修慈就能大作布施; 修慈就能清净持戒;修慈就能修忍辱;就能精进不懈怠;修慈就能修禅定;修慈就能开智慧。总之修慈就是行六度,就能在修学佛法的路上如法而行。
庚3、正观修定
经文:“若人修定,当知是人,修梵福德。得梵身故,名梵福德。若人能观生死过罪、涅槃功德,是人足下所履粪土,应当顶戴。”
释:如果有人能修定,当知是人能修清净的梵天福德。因为能修定之人,就会得到清净的梵身。得梵身故,就名为梵福德。修清净梵行,得清净梵身,获清净梵福德。



总之一句话,还是要:能深观生死过罪,深见涅槃功德。这两句话是本经修学的总纲。刚开始佛教给我们这两句话,是得解脱分法的关键;中间佛又用这两句话,是行菩萨行的动力;最后总结还是这两句话,是修六度、修四无量心的基础。这两句话是成佛的根,也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原动力。所以这两句话是学佛修行人能否深入进去的关键。佛在这里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能深观、常观生死苦海中的一切过罪,这就是知苦断集的功夫; 又能深见诸佛涅槃有无量功德,这就能幕灭修道了。这两句话包含了苦集灭道四真谛。所以说如果能经常这样观修生死过罪,涅槃功德,此人所得功德就不可思议了;此人的加持力也就不可思议了。此人脚下所踩踏的粪土,也应当顶戴恭敬。
经文:“是人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是人能修四禅、四定及八解脱。”
释:为什么对能经常观生死过罪,深见涅槃功德的人,要那么恭敬呢?因为此人他能作到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他能修四禅八定,能修八解脱门。他会具足如是功德,故应恭敬。
庚4、广缘修慈
经文:“复作是念:一切众生,身、口、意恶,未来若受苦恼报者,悉令我受;若我所有善果报者,悉令众生同我受之。如是慈悲,缘广故广,缘少故少。”
释:此人他会广缘一切众生而修慈悲。他会以慈悲心复作是念:六道一切众生身口意所造之恶业,未来将要受的苦恼果报,全部让我来承受。这是代众生受苦而修慈;又作观想:将我自己所



修的一切功德,未来所要受的善果报,悉令一切众生和我共同享受。这是与众生快乐而修慈。这种给一切众生拔苦与乐的慈悲心念,所缘的范围越广、越大,慈悲心就越广大。如果心缘无量无边众生,慈悲心就是无量无边。心所缘的众生少,慈悲心就少。心只缘着你的家庭,你就慈悲一家人;你心只缘到人类,你就对人慈悲,对畜生就不慈悲了;你心缘到无边的世界,无量的众生, 就是佛的大慈大悲。所以我们修慈,心量要大,眼光要远。不能只看眼前,也不要光想着自己。
己4、明四无量心
经文:“慈悲三种:谓下、中、上。复有三种:一者、缘亲, 二者、缘怨,三者、缘中。复有三种:一者、缘贪,二者、缘众生,三者、缘非众生。如是缘者,悉名三昧。悲、喜、 舍心,亦复如是。”
释:如是慈悲从心来说有下、中、上三种品位。从所缘境来说有三种对象:一种是缘于亲人而修慈,二是缘于怨家而修慈,三是缘于不怨不亲的中性众生而修慈。这是所缘对象。从发心来说又有三种:一种是缘贪而发心修慈,比如说贪图功德而发心。二是缘众生而修慈,就是看见有情众生在六道受苦,而发心救度。三是缘于非众生而发心修慈。比如看见滥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胡乱采矿,破坏矿产资源等等。于心不忍,这是缘于非众生而修慈。对于以上所缘对象,不论怨、亲。是众生,还是非众生。都名为修慈心三昧。不论是下、中、上哪一种心?都是修慈心三昧。其他如悲心三昧、喜心三昧、舍心三昧。其修法、所缘及发心,都



和修慈心三昧是一样的。
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法,亦即四无量定。
戊5、禅波罗蜜四料简
经文:“善男子,有禅、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禅;有亦是禅、亦波罗蜜;有非禅、非波罗蜜。是禅、非波罗蜜者,谓世俗禅,声闻、缘觉所有禅定。是波罗蜜、非禅定者,所谓施、戒、忍辱、精进。亦是禅、亦波罗蜜者,谓金刚三昧。非禅、非波罗蜜者,谓一切众生、声闻、缘觉,从闻、思惟所生善法。”
释:这是禅定和波罗蜜的四种关系:
1、有禅、非波罗蜜:就是世俗禅定,和声闻、缘觉所修的禅定。他们不能到彼岸,故是禅、但不是波罗蜜。
2、是波罗蜜、非禅定: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些都是波罗蜜,能到彼岸,但都非禅定所摄。
3、亦是禅、亦波罗蜜:即金刚三昧。喻此定像金刚一样不被他物所坏,而能破坏一切,直达涅槃彼岸。故此三昧是禅,亦是波罗蜜。
4、非禅、非波罗蜜:谓一切众生,声闻、缘觉,通过闻、思、所产生的善法。这些善法不是禅定,也不能到彼岸,即是非禅非波罗蜜。
戊6、结在家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于净禅,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 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言:善男子,菩萨有两种:一是在家,二是出家,出家菩萨清净修禅不太为难,在家之人要清净修禅是很难的。何以故?因为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总结:这一品重点
一、 禅的定义和功用:
1、禅定的定义:持戒,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远离诸结,修集善法,是名禅定。
2、禅定的功用:一切世出世间善事,都是以禅定而发的。我们要成就世间的善事,要成就出世间的善事,都要修禅定,学佛必须修禅定。
二 、修禅之法: 1、要有真正的明眼善知识作指导。
2、要懂得修禅定三昧的前方便,就是要有充分的准备条件。
3、以摄根戒和波罗提木叉戒而修,随师教诲,如法而住。
4、远离五盖:①贪欲,②嗔恚,③疑,④昏沉,Ⓒ掉举。要有修善无厌足之心态。
5、少说话、减睡眠、减饮食、使身、心清净。
6、多思惟轮回过患,要修善不止,不得少为足。
7、不近恶友,不念世事,远离影响自己修禅定的人和事。
8、了知缘生法,知自身虚幻,知自心无常。破除我执我见。
9、常观其心,喜、怒、软、硬等变化,而随时调伏之。就是看好自己的心。
10、处世不动,乐于禅定当中的甘露法味,不被外境八风所



动。就是以禅悦抵制外缘的引诱。
11、虽在坚固正念当中,但也能知。通过见、闻、觉、知所缘的有为法,有诸多过患。修禅要用钻木取火的精神,持之以恒。
三、显禅功德
1、禅定三昧是一切世出世间善法的根本,一定要修集禅三
昧。
2、禅三昧是菩提道的庄严。修禅定能成就无上佛果。四、四无量心
1、观烦恼是大怨敌。
2、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缘无量众生止恶行善,心缘的越广慈悲心越大。
3、做到先亲后怨,次第练习,最后达到怨亲平等。
4、常观生死过罪,涅槃功德。才能作到难忍能忍,难施能施,难作能作。












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丁6、慧度分五
戊1、问答显慧相 戊2、成慧功德戊3、慧波罗蜜四料简 戊4、应前总结戊5、结在家难
今初:问答显慧相分二
己1、问净修 己2、答显慧相今初:问净修
经文:善生言:“世尊,菩萨云何修净般若波罗蜜?”
释:前面学了那么多,其目的就是为了开智慧,有般若智慧作引导,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故善生接着请问佛陀:世尊,菩萨又如何修习净般若波罗蜜呢?
己2、答显慧相分三(重点复习32)
庚1、总显慧相 庚2、三慧具足 庚3、能分别法相今初:总显慧相
经文:“善男子,若有菩萨持戒、精进、多闻、正念,修于忍辱。怜愍众生。心多惭愧,远离嫉妒。真实了知诸善方便。为众受苦,不生悔退。乐行惠施,能调众生。善知所犯轻重之罪。勤劝众生,施作福业。知字、知义。心无骄慢,亲近善友,能自利益, 及利益他。恭敬三宝、诸师、和上、长老、有德。于身菩提,不生轻想。能观菩提深妙功德。知善恶相。知世、出世。一切声论。知因、知果。知初方便,及以根本。当知是人,能得智慧。”



释:以下的各种行相是智慧之相。能作到以下诸事,就能净般若波罗蜜。如果有行菩萨道的菩萨,在修行时他能:清净持戒, 精进不退,而且能广学多闻,常具正念,修于忍辱。他能怜愍一切众生。他内心常怀惭愧之心,能远离嫉妒烦恼。他能以智慧观修,真实了知一切善巧方便,而利益众生。他自己能作到:为了利益众生,自己受再大的苦,从不生退悔之心。他能乐行惠施,作到一切施,他有能力调伏众生。他能善知所犯罪的轻与重,而勤加忏悔。他经常能劝化众生,布施修福。他对佛的法典不但知字面意思,还能了知甚深法义,能解佛法的真实义。他心里从无骄慢,他能常常亲近善友,听闻正法,他能作到自利利他之行。对于三宝他能恭敬供养,而且能恭敬供养诸师、和尚、长老、有德之人。于自己所发的菩提愿,所行的菩提道,及以后能成就菩提果,有坚固的信心,从不作轻想。他能认真观察菩提的深妙不可思议的功德。他了知一切善恶之相。他也了知,世间法以及出世间法之间的异、同关系。他知一切声论:能唱梵呗清音,知文字、音韵及语法之声明学。他深信因果,能从果验因,从因观果,故知一切事物之因,亦知一切事物所产生之果。他清楚了知一件事的最初方便,以及根本一切行相。有以上表现之人,当知是人能得智慧。
这就是智慧之相。这里说的都是吃亏事,都是为别人的事情。佛法的智慧和世间的聪明截然不同,世间的聪明是自私自利,为自己着想,最后吃大苦;佛法的智慧是一心一意为别人着想,最终得大乐。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



庚2、三慧具足
经文:“如是智慧有三种:一、从闻生,二、从思生,三、从修生。从字得义,名从闻生;思维得义,名从思生;从修得义, 名从修生。”
释:如是智慧有三种生起之因:一是从听闻而产生之闻慧,二是通过思惟而产生之思慧,三是通过落实修行而产生之修慧。通过听闻佛法,从文字而得其法义的,叫从闻而生之闻慧;通过自己思惟,从中而了悟法义的,叫从思而生之思慧;通过实际修行, 而契入法义的,叫从修而生之修慧。
三慧具足才生真智慧。若不听闻佛法,不知道佛法讲的是什么?听了不思惟不能体悟其真义;闻思以后,不落实在行动上只是空谈,得不到真利益。所以闻思修三慧具足的话,就能将佛法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庚3、能分别法相分四
辛1、能读真俗二谛经论 辛2、能分别邪正之道辛3、能明因果字义 辛4、能识止观诸相
今初:能读真俗二谛经论
经文:“能读如来十二部经,能除疑网。能读一切世论、世事。”
释:这位菩萨常能读诵如来的十二部经典,能除去他内心的疑惑迷网。了解佛法真谛的实相之理。他亦能读世间的一切世论世事,他也能通达一切世俗谛的道理。他明了真、俗二谛之理。就能作到以下诸事:



辛2、能分别邪正之道
经文:“善能分别邪正之道,是名智慧。”
释:由于解了真俗二谛之理,所以他有择法眼。善能分别哪是邪道?哪是正道?哪个是邪法?哪个是正法?哪是邪见?哪是正见?能分清邪正,即名智慧。
辛3、能明因果字义
经文:“能善分别十二部经,阴、入、界等因果字义。”
释:因为他读十二部经,已除疑网。所以他能分别佛经里所说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因果名句,和其中所包含的义理。
辛4、能识止观诸相
经文:“毗婆舍那、舍摩他相。上、中、下相。善、恶无记。及四颠倒,见道、修道。能善分别如是等事,是名智慧。”
释:在修行方面,他能善识止、观诸相。能观察一切众生上、中、下三根行相。能分别善、恶、无记三性。能分别世间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无我计我、不净认净这四颠倒,和涅槃四德常、乐、我、净的不同内涵。又能分别有学道中的见道和修道次第阶位。
能善分别以上如是等事者,即名智慧。
戊2、成慧功德
经文:“善男子,有智之人求于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常亲近佛,及佛弟子。”
释:佛言:善男子,有智之人,他会求于诸佛功德。他求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等等无上智功德。他向这方面



去进取,故他的内心,常乐亲近佛及佛弟子。他能亲近善知识, 精进修学。
经文:“世无佛法,乐在外道,出家修学,虽处邪道,乐求正要。”
当他出生在无佛法时代,但是他的无作善根会让他乐于从外道出家修学,他喜欢修道。他虽然身处外道之中修行,但其内心,乐于希求正法,喜修解脱之正要。
经文:“常修慈悲喜舍之心,及五通道,得五通已,观不净想及无常想。能说有为多诸过罪。”
他经常会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修习五通之道,得五神通以后,他不以此而满足。他会正观不净及无常。他能向人解说有为法有诸多罪过,而不贪着有漏的五神通。
经文:“为正语故,教诸众生,令学声论,能令众生,离身心病。”
为“正语”故,他教众生,令学声论,即五明当中的声明学。他能令众生离各种身心之病,这是利他行。
经文:“乐于世事,教于他人,所作事业,无能胜者,所谓咒、方、种种医药。”
在利益众生方面:他乐以世间各种技艺来教人。他自己所作的事业,干哪一行都是世间的佼佼者,无有人能胜过他的,他都能成功。特别是能作利益人的善业,他懂得医方,医术高明能治众生的身病;他还懂得各种经典、咒法,可以治众生的心病。他有能力救治众生身心的各种病。总之他一切都是为利益众生着想。



经文:“能善求财,得已能护,用以道理,如法惠施。”
这位菩萨在世间能善于求得财物。得到财物以后,他不铺张浪费,能节俭使用,善加守护。在用财时,该用之财不悭贪,不该用之财不浪费,以道理财。他赚钱和花钱都是很如法的。又能作到勤行布施,能如法作惠施。
经文:“虽知一切,不生骄慢。得大功德,不生知足。能教众生信、施、持戒、多闻、智慧。”
菩萨内心知道一切世间之法和出世间之法,又知一切因果、善恶因缘。他博学多才,虽知这一切,但他内心从来不生骄慢, 谦虚谨慎。虽然获得大功德,但不得少为足,能不断上进。他有能力教化众生,能教众生对佛法、对三宝、对因果产生信心;能教众生修布施;能教众生清净持戒;能教众生深入经藏广学多闻; 能教众生开大智慧。菩萨能作这一切自行化他的事业。
经文:“知善、不善、无记、方便。善知学行因缘次第。知菩提道,及道庄严。”
菩萨能知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什么是无记?什么是方便?内心清楚明辨。故他能止恶修善,权巧方便度众生。他也善知学佛当中,学法和修行之间,先后因缘次第关系。故能闻思广学,精进修行。他知道什么是菩提道,什么是菩提道的庄严。故能在菩提道上勇往直前,精进不退。
经文:“知诸众生上、中、下根。知外声论,心不存著。知众生时,随宜调伏。知众生世,及国土世。知从具足六波罗蜜。”

菩萨能察知众生的上、中、下根性的差别,故能随其根性而



调伏之。也知外道声论是非“常”即“断”的邪见,故心不存著。他也知众生的善根成熟之时,故能不失时机的随宜调伏。他也知众生世界及国土世界,一切的生灭变化过程,都是因缘和合的虚假现象。故能一心只求无上菩提。他也知要成就无上佛果,须从具足修六波罗蜜开始,此中间的艰难险阻和佛菩提的久远难得。故能发恒久不退的无上菩提心。
以上这些都是成就智慧功德的行相。
戊3、慧波罗蜜四料简
经文:“善男子,有是智慧、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是智慧;有是智慧、是波罗蜜;有非智慧、非波罗蜜。是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世间智慧、声闻、缘觉所得智慧。是波罗蜜、非智慧者,无有是义。是智慧、是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六波罗蜜。非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声闻、缘觉、施、戒、精进。”
释:这是智慧和波罗密之间的关系:
1、是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一切世间的智慧。声闻、缘觉所得的智慧。世间的智慧是有漏的智慧,声闻缘觉的智慧是不究竟的智慧,不能到达涅槃彼岸。所以是智慧,但不是波罗蜜。
2、是波罗蜜、非智慧者:无有是义。因为非智慧者就不能到达涅槃彼岸。能成就波罗蜜,都是智慧因缘。即不存在是波罗蜜、非智慧的这种情况。故无有是义。
3、是智慧、是波罗蜜者:所谓一切的六波罗蜜。因为六波罗蜜本身就是智慧的结晶。
4、非智慧、非波罗蜜者:所谓的一切的声闻、缘觉施、戒、



精进。声闻、缘觉修的布施、持戒、精进非智慧所摄,故不是智慧;也不能至涅槃岸,亦非波罗蜜。
戊4、应前总结
经文:“善男子,若人有能勤修如是六波罗蜜,是人名为供养六方,能增财命。”
释:佛最后总结全经说:如果有人能勤修如是六波罗蜜,是人名为供养六方,能增长财命。
诠论:这是对全经的总结。前面将外道教人礼拜六方的邪论, 引入到佛门的六波罗蜜。能供养六波罗蜜的人,就能得到寿命和财富。全经就讲了供养六波罗蜜人的标准,和修六波罗蜜法的标准及所得之利益。这里总结说:有人能勤修如是六波罗蜜,是人名为供养六方,能增长财命。这是前后呼应,以求寿命和财富而发起,以能得到寿命和财富而结束。完美无缺的展现出了一个能行六波罗蜜的菩萨形象。
刚开始佛没有讲这部经之前,众生思想上所求的是得到世间的财富和长寿,是以这个思想进来的。通过学习以后,佛在这里总结说能增长财命,这里的财命就有双层含义了。不但能得到世间的财富和寿命。更能得到无上的法财慧命。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世间是不坚之财、命,佛在经里一再强调不求世间这些东西。所以这里说的财和命何止是我们世间的财富和寿命呢?这里主要指的是如是供养六方,就更能得到无上的功德法财,即是能成佛; 能得到诸佛的法身慧命,即一切种智。通过如法修学,这一切都能自然而然得到。



戊5、结在家难
经文:“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修净智慧是不为难,在家修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释:佛给善生说:菩萨有两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本经在每一品后面都有对在家菩萨的赞誉,从开始发菩提心到受戒, 直到修六波罗蜜,都是以在家菩萨为重点而讲的,而在每一品最后都有这种赞誉。菩萨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家菩萨,就是本经的对机者。第二种是出家菩萨,在每一品最后又提到出家菩萨,也说明本经的内容其对机众也包括出家菩萨。虽然是给在家人讲的一部戒经,但从发菩提心、成就菩萨行和广修六度,这也是出家菩萨应修应学的必修课。所以这一部经就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共修课程,故说他是进入佛门的基础。不同点是在落实修行的时候, 出家菩萨是专业修行者,所以各品所讲述的修行之法,对出家菩萨来说不太为难。而在家菩萨承担着护法的义务,要进入各品里要求的修行方法就比较难。佛说: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在家菩萨周围有许多恶因缘缠绕之故,干扰太大,没有坚固的道心是比较难修的。但如果在家人有坚固的道心,能依教奉行,坚持以教而修,如法而住,其成就却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火中生莲。真正是难行能行、难施能施、难作能作、难忍能忍,故说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佛在每品后面都将在家、出家菩萨提出来,说明本经内容是每个佛弟子的共修课,出家人也应该从此经修起。千万不能



通分
般若波罗蜜品第二十八

















一三九五

想这是给在家人讲的,与出家人无关,有这种想法那是错误的。出家人如果从本经修起,打好基础。会坚固道心,明察邪正,为以后出家修行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所以出家人也必须补上这一课。
从前面序分第一品往后一直到这里,(乙2、正宗分)就学完了。
乙3、流通分
经文:“说是法时,善生长者子等,千优婆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发心已, 即从坐起,礼佛而退,辞还所止。”
释:这一段是本经的流通分。佛在讲这部《优婆塞戒经》的时候,善生长者子和与会大众等,以及一千多优婆塞。随着佛层层深入的讲述,当时他们都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成佛之心。这就是闻法所得利益,发了菩提心以后,他们法喜充满, 即从座起,恭敬的礼佛,谢法而退。辞别世尊,还回所止。
这些参加法会的听众,听了佛的开示以后,直下都发了菩提心,这是最大的收获。我们学完以后,也应该真发菩提心。




附1 重点复习

— 、理论方面
1、破邪显正(见41 页)
外道因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结论是无因无果。(邪
见)
理论是:有即是有,无即永无,无则不生,有不应灭。(边
见)
佛教因果——因缘和合生万法。缘合则有,缘离则无。
理论是:缘起论。本无后有(缘起),有则能灭,(缘灭)。因果律:就是因、缘、果。
2、辨施、受之理(见932 页)
外道邪见——断见、常见。(边见)
佛教正见——因果相续,不常不断,(中道)。
理论:因果相续——阴作阴受,异作异受,自作自受,前作后
受。所作业不亡,待时而熟。
缘起性空——无作无受,(缘起无自性即是空,空故无作无
受)
3、破邪崇正(见1069 页)
外道邪见——①自在天创造万物之说;②佛是幻(魔)之说;
③解脱是无常法之说。
佛教正见——①一切万物都是从因而得果,非他所造。
②说解脱是无常才是真幻,非佛名幻。



③修道见四真谛理,明心见性,才是真解脱。明三归依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二、修学方面
4、修习发菩提心。(见72 页)有二组五事。(背诵) 1
5、生悲之因。(见102 页) 共三十六种。(观修)
6、修作法财长者。(见268 页) 共有十四组四十二件事。(观
修)
7、亲近善友的修行方法。(见391 页)从亲近善友,渐次修
习,直到具足八智,是修行的关键所在,若依此作,则为入门。否则还未入门。
8、日常生活的标准。(见460 页)(背诵、落实)
9、受戒前供养六方。(见578 页)观察自己的身份,尽好自己的责任。
10、 菩萨戒 相。(10 ① 见630 页“ 六重”)(10 ② 见640 页二十八轻)(识相、护持)
11、持戒方法。(见670 页):共十九组 七十条。(以此观察、修学、落实,就能持好戒)
12、供养三宝之法。(见761 页)建塔供像。(学习供养三宝的方法和正确心态)
13、除施障。(见870 页)
布施有四累:①悭贪心,②不修施,③轻小物,④求世报。二法能破:修无常、修无我。(排除布施的障碍,修乐布施的
心)



14、广作净施。(见1033 页)(以正确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以佛的教导去作)。
15、法非法住。(见1126 页)这是学佛人的行为准则。(要如法而住,远离非法)
16、正明持戒之相。(见1174 页)有以下重点:(依教而行)
①受戒后,口不说恶、耳不乐闻、不乐说世、亦不乐闻。②摄护诸根。③轻重等持 。④离恶友知恩报恩。Ⓒ行善不惜身命。 ⑥ 开缘之处,如本护持。
17、修忍之法。(见1339 页)生忍有五因缘:①恶来不报。
②观无常想。③修于慈悲。④心不放逸。Ⓒ断除嗔恚。(在日常生活中多作实践训练)。
18、示修禅法。(见1365 页):要领:亲近真善知识,依师教,乐寂静,善思惟观察。
如钻木取火一样,认真修学不停熄。(抓住要领,认真修学)
三、关键是修心
(一)修菩提心
1、学佛必须发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是成就一切功德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修习发菩提心的十件事,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多练习, 落实在自己的身心行为上。
2、要了解菩提心的两种因:
(1) 对于菩提心的生起之因“悲心”,应在生活中常常观修。因为悲心是成佛的基础。
(2) 对于菩提心的了因解脱分法。应有明确的认识:①因为



不得解脱法体,不可能成就菩提心;②不得解脱分法,也不可能有戒体;③不得解脱分法,不名持戒,只名修戒。(见72 页)
3、能得解脱法体的要点:《能一心观察生死过咎,深见涅槃
功德安乐》 1
若具此心:少施、少戒、少闻——可得解脱法体。若无此心:多施、多戒、多闻——不得解脱法体。
所以要有菩提心的了因“解脱法体”。必须具修“观生死过而厌离,见涅槃乐而欣求”
(二)修信心
要具信解心:(见670 页)19 组的第一组
(1) 修信心:信佛、法、僧三宝 ,要相信因果。
(2) 修解心:了解为什么要信三宝,了解为什么要深信因果。由解而信,由信而解,相辅相成,达到深信。 19、观三宝功德而修信心:(见1055 页)
(1) 观佛功德:①佛皈依法,但法由佛说。②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念已即离怖畏、苦恼。③如来智慧解脱最胜:能说解脱及解脱因,能说无上寂静之处,能竭生死苦恼大海。
(2) 观法功德:①生死之法是大苦聚,只有无上正道能永断
之。
②生死之法,是渴爱饥馑,众苦充满。只有无上甘露法味能充足。
③生死之法,怖畏险难,只有无上正法能断除之。
④生死错谬,邪僻不正: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不

净见净。



只有无上正法,悉能断除。
(3) 观僧功德:和外道比较,显僧功德。外道徒众:无惭无愧,非如法住,虽为道行,不知正路;虽求解脱,不得正要;虽得世俗微善之法,悭吝、护惜,不能转说; 非善行性,作善行想。佛僧寂静:心多怜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于正道,得正解脱。
得已,复转为人说。
三宝功德,常学、要常观
(三)修念佛心:
20、至心念佛:(见727 页)净身、口、意,至心念佛,可离内外恶,增长智慧。
21、得三归之人,(见1102 页)
①相信因果,信四真谛之理,信有已得道之人。破除疑心,则得三皈。
②有至心,信不可败,亲近三宝,受善友教,则得三皈。
22、菩萨信根,(见370 页)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四)发愿心
23、发愿之因。(见255 页)此处发愿是因
24、发愿之果。(见441 页)此处得八法是果
八法是 :(1)寿命长远,(2)具上妙色,(3)身具大力,(4)具好种姓,(5)多饶财宝,(6)具男子身,(7)言语辨了,(8) 无大众畏。
25、三种菩提。(见201 页)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



要求佛菩提。
四、一般应明确的道理
26、假名菩萨(26 ①见289 页)和实义菩萨(26 ②见299 页)的
对照。 1
(以此为标准,观察自己是真学佛还是假学佛,要舍假归真) 27、正说不善业。(见1207 页)了解根本、方便、成已。
(认真学习,明白犯相、轻重,用心守持)
28、辨明犯相。就杀详辨(28 ①见1226 页)就余略别(28 ②见
1237 页)明白杀、盗、淫、妄等罪相。(明了其犯相,果报、心态)
29、明恶戒劝离。(见1253 页)作罪有二因:一是恶戒,二是无戒。恶戒和无戒容易犯罪;受了佛戒有戒律约束,就不容易犯罪了。
30、由意成形义。(见1292 页)有四种业报,说明六道众生一念而成。
白业白报——所谓色界天,(善意模身) 黑业黑报——所谓地狱,(恶意模身)
杂业杂报——六欲天、人中,(善意模身,成后有无量意,杂善不善)
不黑不白——无报。所谓无漏。
31、明精进是六度之正因。(见1355 页)(四正勤,训练心的四种方法)
32、智慧之相。(见1386 页)(学做有智慧的人)

33、广教诫。(见611 页)




附2 持戒念佛

一、持戒
1、戒是学佛修行的基础。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
(1) 戒学:戒学是各宗各派共同的学处。学佛之人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应受持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都是从受戒持戒开始。离戒即非学佛,学佛必须持戒。
(2) 定学:定学是各宗各派不同的修法。由于修定的方法不同,才分了这么多的派别。但是其目的都一样,为了达到心的寂静,是名定学。
(3)慧学:慧学是各宗各派共同的目的。
要达到的目的,出发点是戒;中间走的路不同是定;归到一个目的是开智慧,所以戒定慧三学称为三无漏学。这是修学佛法的大纲要。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所以戒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2、《优婆塞戒经》是以戒为主旨,步步深入,对学人作了详细的引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正确的发心——本经详细讲了如何发菩提心及修法。这是让我们要正确的发心。
开始发心正,方向就正,修行容易上路。开始一旦走错,就会走到邪道上去。
所以必须从正确的发心开始。
(2) 修行的指导——依止善友,闻、思、修,明白佛教正理。



(3)破邪崇正——破除外道邪见,将学人引上正知正见。
(4) 生活中的修行——此经大多篇幅讲了生活中各各细节。在息恶、行善、持戒、修忍等处,都有详细的开示。特别贴近生
活,又通出世之道,使学人在待人接物当中不偏正道,进入修 2
行。明理,才好修行。所以通过本经的学习,可使学人明理起信,这也是各宗各派都必须学习的共修之课。所以学了本经可以为以后的专修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念佛
1、现在念佛人的困惑:
(1) 信愿深心,生不起来,故念佛的信心不足。古德云:“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在持名之深浅”所以念佛要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动力是信愿,信愿坚固绝对能往生。如果信愿深心发不起来,念佛就不得成就。这是现时念佛人的一个困惑。信愿生不起来,念佛就无力,就容易偏向世俗这一方面,念佛就成了一种形式。
(2) 精进念佛,求不到感应,容易改变修法。有些人说我一句佛号念到底,但念了一个时期,就改修其他法门了。这还是念佛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还是不明理,还是没有生起真正的信愿深心。
(3) 对念佛临终蒙佛接引感觉很渺茫。觉得我现在还不死, 念佛蒙佛接引很遥远渺茫,故精进不起来。这是不了解念佛的道理,没有真正发心念佛,其根本还是没有深信愿心。
(4) 生活中遇到许多的烦恼、逆境自己解决不了而退心。觉



得自己念佛家里就应该一切都好起来,顺则感佛保护,逆则怨佛不佑。这是不明佛理,不明因果,念佛目的不正之表现。其根本亦是无深信愿心。
以上这些都是对佛法认识不足,对念佛法门认识不足。盲目学佛,盲目念佛,不明理而造成的。是内心深处的“疑”烦恼在作怪。
2、《优婆塞戒经》可以解决以上这些盲点。
(1)学习《优婆塞戒经》可以一心观生死过患,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只有深见生死过患,才会厌离娑婆;只有深观涅槃功德安乐,才会欣往极乐。如果净土行人没有欣厌之心,那还是贪恋娑婆世界,还是对极乐世界没有信心。这样不管怎么念佛,都是抱桩摇橹,只是念佛种因而不是念佛求生。修净土法门者学好《优婆塞戒经》,就可以建立起欣厌之心,才能生起念佛的信心。
念佛人要牢记这四句话:在生活中以六波罗蜜为标准;在修行上以念佛为专项;在发心上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标;在心念上要以观生死无常为警钟。
在生活中以六波罗蜜为标准:我们生活就有方向了。以布施心待人接物;以清净戒严以律己;以精进行积德行善;忍辱负重为众生服务利益人群社会;以禅定心看透世间;以般若智慧勤求无上菩提。
在修行上以念佛为专项:我们就能一句佛号念到底,不退不变不懈怠,好好的念佛。
在发心上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标:往生极乐世界是我们今生



的最终奋斗目标,不要再想其他的了。我们现在生活在末法时期五浊增盛的时候,以我们的根性、我们的能力、我们的业障,修
什么法门都很费力气。靠自己力量修其他法门很难成就。除非你
是菩萨再来那另当别论。我们一般业力深重的凡夫,只有靠阿弥 2
陀佛来救度,我们自己确实无能为力,只有好好念佛。所以要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标。
我们要以观生死无常过患为警钟:这样的话,才会真正的厌离这个娑婆世界。不如是观就认为这个世界很好,我有一个舒服的家,我的家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你避什么风呢?生老病死这个风你能避开吗?避不开的,谁也避不开的。能观生死过咎就会厌离娑婆,才能真正生起出离心。没有这个心,出离心生不起来, 很多人在人天快乐里面打转。由于放纵烦恼,想求人天乐反而求来了地狱的果报。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材料,看自己该修什么样的法,不要人云亦云。只有厌患生死过咎,才会真正深见涅槃的功德安乐。涅槃的彼岸对我们现在来说是很生疏的,因为我们从来没见过那个境界。但是我们要相信圣言量,佛是过来人,他已经到达了彼岸。所以我们要坚决相信那个殊胜、安乐的境界,这样就会深见涅槃的功德安乐。也就深见到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因为极乐世界就是涅槃境界的显现,只要向往极乐世界也就是向往涅槃的功德。自己在没有认识清楚,信愿深心未生起之前,就不能说我今生就是一部经一句佛号,其他什么也不学,还得广学多闻。当你功夫达到那个境界以后,进入专修阶段这样说才是相应之法。这也就是我们前面学的,有出离心就会



得到解脱分法,没有出离心得不到解脱分法。其关键性的两句话就是: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也就是净土法门的厌离娑婆,欣往极乐世界。净土法门里面第一条是信、第二个是愿、第三个是行。请问一个不相信极乐世界的人,你说让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他能去吗?现在许多念佛人把念佛作为自己修定的一种功夫,这是对念佛法门的不了解。念佛的目的是为了求生极乐世界,念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求一心不乱。但是话又说回来,只要你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念佛当中自然而然可以得到一心不乱。
《优婆塞戒经》和念佛法门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每个人都要在社会上生活,都要和人接触。这部经就是生活当中的标准,这个标准做好以后我们就是在行菩萨道,再修行念佛,我的目标就是极乐世界。我们在烦恼当中经常要观无常,观无常就会厌离这个娑婆世界,就会向往极乐世界。也就是厌患生死过咎,也就是深见涅槃功德。佛教给我们的这一切都能得到。希望大家从道理上要明白,不是随便说说。
佛的每一个经、咒,每一个佛号,每一个菩萨的名号都有无量的殊胜功德利益。每部经都是第一,每个修行法门都是第一。就看合乎不合乎自己的根性,适合你的根性,对你而言他就是第一。不合乎你的根性,那么这个法门对你而言就不是第一了。就好像我们进了医院,药房里放了那么多的药,都是好药,就看对症不对症。佛法也一样,有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种种心,佛才说种种的经。如果众生没有种种的心,佛也就不说种种的经了, 何必要那么麻烦呢?所以佛是因病与药,而说的这些修行方法。



我们不要将治别人病的药方拿来治自己的病。找自己相应的修行方法,今生都能得到解脱,都能成就。有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标
准,这样的行为,这才是具足信愿修行念佛。这样才能体会出念
佛法门真的是万修万人去,不管智和愚、贵与贱、聪明不聪明、 2
有文化没文化、老少皆宜谁都能去。才真明白念佛法门的殊胜。现在学这一部经,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整个佛法的内涵。他
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也可以指导我们待人接物处世的方法。还可以指导我们修行:可以指导我们修人天福报之法;可以指导我们修声闻、缘觉之法;主要教导修大乘菩萨行之法和成佛的方法。在这部经里面都可以找到和你对应的一点。所以说要好好学习这一部经,不是听听而已。听过以后要依教奉行,好好学修,一切世出世间利益都在其中。
(2)学习此经可以对三宝产生信心。
净戒品开始的三法就是:一者、信佛法僧,二者、深信因果, 三者、解心。当我们对三宝有了信心,对佛法有了信心。相应的对念佛法门,对阿弥陀佛也就有了信心。当我们有体解大道之心,就能解如来真实义。就能了解极乐世界、了解阿弥陀佛、了解念佛法门的殊胜,就能了解念佛的原理和方法。有了信解心, 这时候才能至心的学佛、念佛。
(3)学习此经,唯以无上佛菩提为总目标。佛在经中教我们不求人天快乐,不求声闻、缘觉之乐。本经里面佛处处教导我们唯求无上佛菩提,为了这个目标受再大的苦而心不悔。念佛人学了这部经以后,念佛的目的唯在求生净土。所以当遇到逆境,遇



到烦恼事绝对不会动摇念佛之心,绝对不会退心。就会死心塌地的抱定一个念头,一门深入。
(4)此经告诉我们精进修善,不休不息。以这样的精进心去念佛,就不会为求不到感应而退心。因为有求感应的心已经就不正确了。
3、学习此经能使念佛人明白以下道理:
(1) 业从心造,修亦从心。本经云:“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念佛也要从心念。念念从心起,心心弥陀佛,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
(2) 通过学这部经,使念佛人知道在生活中该怎么样待人接物。经中有“假名菩萨”和“实义菩萨”作标准。念佛人要作实义菩萨,不能作假名菩萨。因为念佛到极乐世界去你是不退转菩萨的身份,高位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和极乐世界接轨,就要以实义菩萨的标准去作。
(3) 可以坚固修行的信心,增强念佛的信心。经中有观三宝功德以启信,深信因果而明理的这些教导方法,会使念佛人坚固念佛的信心。
(4) 能使学佛人分清邪正,具足正知见。学佛的正确知见很重要,正知正见可以解脱成佛,邪知邪见可使人迷惑堕落。经中有“破邪显正”的理论辨析,可引导我们分清邪正,步入正道。
(5) 通过学习,能使学人对人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经中提示让修“念佛心”要净身口意,至心念佛。通过观佛功德,而让学人和佛建立深厚的感情,对人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只有看透



人生,心才会接近极乐,接近阿弥陀佛。你这时候念佛才会感应道交。
(6) 、能使学人发自内心的去持戒。经中从方方面面开示出
业果的重要性,提出“一意模身”就是控制我们的念头。念佛人 2
一心放在“阿弥陀佛”的佛号上,这样经常念佛,就是不持戒而持戒。一心想着极乐世界,我们就会远离烦恼,就不会去破戒、毁戒了。就能好好的持戒。所以念佛行人学习此经,会坚强自己的信愿,信愿坚固以后才能真正的看破、放下,一心念佛,今生绝对成就。所谓看破就是看破这个世间的无常,放下就是放下我们对这个世间的执着。
4、念佛法门的条件:
(1)从佛那一方说: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他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成就了极乐世界,就是为我们作好了一切。教给我们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给了我们一个最简单的交通工具,谁都会使用,谁都能去的方法。佛时时处处都垂手等待着我们去。佛那一方已经成就了,你只要想去,佛就接引。(他力已成)
(2)在我们这一方面,要作以下准备:
①明确目的
念佛是为了成佛,成佛是为了度众生,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这就需要发大菩提心。虽然发了大菩提心,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够,我们还做不到,就要靠佛来接引了。比如现在我想去美国, 自己能走去吗?要靠飞机的力量。自己想去是原动力,必须靠飞机才能去。坐火车坐汽车都去不了,因为要经过大海,只有飞机



能通过。阿弥陀佛已经给咱造好了飞机,就等着我们去登机。所以说全靠佛来接引,信愿是原动力,念佛是登机。
②要具足信心:
要深信佛语。要深信释迦牟尼佛绝对不会欺骗我们,要深信佛说的话。他说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接引,我们相信就行了一点不能怀疑。
要深信因果。世间一切善不善法都离不开因果的法则。我们现在念佛修的是净因,被阿弥陀佛接引就能得到净果,这是丝毫不差的因果法则。
要深信生死之苦。这就是深观生死过患,我们无始劫来轮转生死,常没常流转,受了无尽的苦,而不得解脱。好不容易得了一个人身,还悠悠泛泛的混日子,死了以后又继续轮转,无有了期。唯有念佛,才能彻断生死苦轮。
要深信人身难得。佛在本经教导我们说:众生无边,受苦亦尔,难得人身,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信心, 虽具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得自在,虽得自在,诸法无常。人身虽自在,亦难免无常。要知道我们今生这个人身,也像电光火石一样一闪即过,过后是长劫的无明黑暗和苦毒。在这闪光之间我们赶快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不念佛是很危险的。
要相信佛永远不舍我们。佛的救度是遍法界的救度,我们每个人都在佛的救度范围之内。六道一切众生都在佛的救度之内。如果地狱道的众生能记起念一句佛的话,马上地狱火就变成莲池了。关键是他记不起念佛,忙着去受苦。我们人也很忙,也是忙



着受苦,但是不知道自己在受苦啊。所以要相信佛不舍我们,只要能念佛,都能得救。
要深信极乐世界是很安乐的地方。唯此是我家乡,唯此能令
我安乐。其他地方到处充满着危险怖畏。只有我们念阿弥陀佛, 2
往生极乐世界,才是最终的安身立命之处,才能最后成佛。成佛以后再倒驾慈航,来在这个世间广度众生。那是很潇洒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一点留恋。
③要具足愿心:
要强烈的发愿。今生一定要去极乐世界,这是我们唯一的去处。心里要放下现世的一切。这里说的放下,是放下内心对自己家庭、财产、亲人的一切执着,尽好自己的责任义务。知道我的家在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我在这里只是尽我的责任。心不执着这叫放下,不是说不管事叫放下。不管事那叫不负责任、叫逃避, 那不是放下。所以要强烈的发愿:我今生一定要去极乐世界,心里要放下对现世当中的一切执着,包括自己这个身体。而且要时时想着极乐世界,心里系念我发的这个愿,不管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念佛也好、作事也好,时时不忘本愿,再无二心。要以愿导行,有强烈的愿去之心,就有急迫的求救之心,就会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会死心塌地的靠倒阿弥陀佛,就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内心就有强烈的这种念佛心,这就是愿心。
④具足行心:
观恶道恐怖而求救,要赶快念佛。地狱那个猛火已经烧到我们的身后来了,赶快要念佛。因为一旦堕到地狱去,你就忙着受



罪去了,就记不起念佛了。所以观恶道的恐怖要赶快念佛!
用推己及人的方法,观众生都在受苦还不知道回头,我为众生求救,赶快念佛!
观人生苦短,易失而难得,要赶快念佛!
观生命无常,死在眼前,观死无常抓紧时间念佛!
观阿弥陀佛的慈悲,无量劫在垂手等待着我,感恩流泣,赶快念佛!
这样念念正观,常常念,决定已是西方人。偈曰: 我心在佛心,佛心在我心;
虽隔十万亿,却不差毫厘。佛力已成就,唯我心不专; 只要至心念,感应在眼前。
所以说《优婆塞戒经》是:
进入佛门的基础——是学佛者人人必修课。
日常生活的标准——是佛教我们做人的道德规范。
人间佛教的蓝图——是将佛法落实在人间的行为准则。修学佛法的指南——学有所宗、修有方向、行有标尺。
圆成佛道的资粮——行菩萨道,积聚福、智二资粮,为成佛而奠基。
究竟解脱的航标——菩提道上的灯塔,能引导众生直达宝所。
愿生西方净土中 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南无阿弥陀佛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因果、是永远存在的;造恶因得恶果, 种善因得善果,修解脱因,得解脱果。不管你信还是不信,他都
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佛法就是真理,佛陀就是实践并证悟真理,
智德圆满的圣人。有缘幸遇这部《优婆塞戒经》学修以后,深见 2
涅槃功德,深观生死过罪。依照佛陀的教诲,从烦恼的黑暗走向智慧的光明。学者都能以慈悲的胸怀去面对人生,发菩提心服务大众。那么,和平吉祥的曙光就会照遍整个世界,愿人人都能修学佛法,攀登真理的高峰,让佛陀的教法传遍十方。
人身难得,虽得人身;难具诸根,虽具诸根;难得正见,虽具正见;难得信心,虽得信心;难遇善友,虽遇善友;难闻正法, 虽闻正法;难得多持,能如是观是名人身。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宽利居士学习有感














★ 参考资料《优婆塞戒经讲义》




备 注
附:《讲义》解释不同之处

注1、经文:“复有九法:远离三法,三时不悔,平等惠施三种众生”(717 页)
《讲义》的解释是:“三时指晨朝、日中、黄昏”见《讲义》185 页。
注2、经文:“善男子,若有说言:‘施主、受者、及受乐者, 皆是五阴’”(930 页)
《讲义》解释是:“既然能施的施主、所施的受者和使彼受乐的施物,都是五阴”。见《讲义》240 页
注3、经文:“如诸福田,所求功德,我亦如是求之不息”(978页)
《讲义》解释是:“若有人在诸‘福田’布施时所求功德,我也同样求之不息(随喜功德)”见《讲义》257 页
注4、经文:“不具足者,所谓如来,归依于法”(1049 页)
《讲义》解释是:“不具足的,即仅归依佛,或仅归依法”见讲义285 页
注5、经文:“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 亦复如是’”(1063 页)
《讲义》解释是:“或有人说言:‘若不具受(即全受)三皈依,便得不到戒体;若不具足八戒斋法也是这样’”。见《讲义》290 页



注6、经文:“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1114 页)
《讲义》解释是:“三善根为不贪、不嗔、不痴”见《讲义》309 页
注7、经文:“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1115 页)
《讲义》解释是:“或有人说:‘只有在为众生作出牺牲自己生命之处,才能得戒’”见《讲义》309 页
注8、经文:“若见如来所开之处,如本持之”(1187 页)
《讲义》解释是:“若见到如来所‘开佛知见处’即作为修持之本”见《讲义》328 页
注9、经文:“嗔之与贪不得一时,其余八事,可得一时。云何一时?六处遣使,自作二事:一者、淫他妻妇,二者、谓无业果。先作期要,一时得业。”(1216 页)
《讲义》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六处(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可在一时间内造作恶业。如淫人妻妇,并认为淫事是不会得到恶业果报的(即同时犯身、意二业)。因已在事前预谋后,在一时间内造作的恶业。”见《讲义》340 页
注10、经文:“如其杀已,不追成已,无无作罪”(1228 页)
《讲义》解释是:“(四)若已杀成,无人追问,得‘作罪’, 不得‘无作罪’”见《讲义》344 页
注11、经文:“若其杀已,心善无记,亦得作罪,及无作罪”
(1229 页)



《讲义》解释是:“(七)若恶口命杀,或在杀后,良心发现,或‘无记’也得‘作罪’及‘无作罪’”见《讲义》345 页。
注12、经文:“若取命过比丘财物,谁边得罪。若羯磨已,从羯磨僧得;若未羯磨,从十方僧得;若临终时,随所与处,因之得罪。”(1241 页)
《讲义》解释是:“⑩若拿取已经命终的比丘的财物,谁取谁得罪。若该比丘曾受过‘白四羯磨’受具足戒的,也可由受具足戒的羯磨僧来继承;若该比丘未受羯磨的,遗物则由十方僧所得。若在该比丘临终时,凡不按规矩而随便分取遗物的得偷罪。”见
《讲义》349 页。
注13、经文:“若偷佛物,从守塔人主边得罪”(1241 页)
《讲义》解释是:“⑾若偷佛物,应追究为主的‘守塔人’ 的责任而得罪。”见《讲义》349 页。
注14、经文:“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 若师妇,若出家人,近如是人,名为邪淫。”(1242 页)
对“若属僧,”《讲义》解释是:“对众多(女性)”
对“若出家人”《讲义》解释是:“对出家尼众”见《讲义》350 页
注15、经文:“出家之人无所系属,从谁得罪?从其亲属、王所得罪。”(1242 页)
《讲义》解释是:“④已经出家的人,虽已无所系属,但对自己的亲属,王属等作非梵行的,得淫罪。”见《讲义》350 页
注16、经文:“若为父母、兄弟、国王之所守护,或先与他



期,或先许他,或先受财,或先受请,木泥画像,以及死尸如是人边,作非梵行,得邪淫罪。”(1243 页)
《讲义》解释是:“⑧若在父母、兄弟、国王死亡后守护(灵)期内,或先与他人约会,或先应允他人,或先接受财礼,或先接受邀请(其目的是为了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⑨若在木、泥、画像旁、以及死尸等人边,作非梵行的,得邪淫罪。”
注17、经文:“若属自身,而作他想;属他之人,而作自想, 亦名邪淫。”(1244 页)
《讲义》解释是:“⑩若在‘自淫’时,(因无实体对象) 起妄心,产生了与他人作非梵行想;又见到属他人之妻,不怀好意,产生了自己与之作非梵行想,这种单方面的‘意淫’,也名邪淫。”见讲义351 页
注18、经文:“若无惭愧,不观恩报,心无恭敬,但作方便, 不作根本,虽非逆罪,亦得大报。”(1266 页)
《讲义》解释是:“若有人没有惭愧心,不观恩报心,不存恭敬心,只作了以上一些起心动念的‘方便’,还没有真正去杀害父母,看来虽不明显犯逆罪,但也会得到大恶果报的。”见《讲义》359 页
注19、经文:“阎浮提中,刀兵起时,东西二方,人暂生嗔; 此病起时,彼小头痛,力少微弱。此谷贵时,彼则念食。如是恶事,郁单越无,因不杀故,寿命增长;偷因缘故,寿命减少。”
(1323 页)



《讲义》解释是:“先简要地介绍了在我们所在的‘南阎浮提’中三灾的情况:由于人们暂时生起的嗔恨心,东西双方,发生了战争;有一种疫病流传,使人们引起小头痛,没有力气生命微弱; 再发生谷贵饥荒时,要想吃东西吃不到。
诸如这些情况,在‘北郁单越’是不会发生的,因为那里的众生没有杀生(故无此报),寿命增长;只有‘偷’因缘故,寿命才会减少。”见《讲义》376 页































一四一九

后 记

此次浅讲是根据闻妙居士的《优婆塞戒经讲义》为蓝本,2013 年为山西省芮城县居士所讲,并录制光盘。《优婆塞戒经浅讲》光盘流通以后,受到广大信众的欢迎,一直要求编撰成书,便于学修。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开法寺住持上悲下文法师的关注下,在邢台南宫市普彤寺果清法师、净明法师的协助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即将付梓承印。在此期间有祝永利居士的光盘制作,有孙静居士的汇集整理,还有何红军、刘文彬、张长明等居士从各方面的帮忙。大家的辛勤付出,定会福慧增长,功不唐捐。在此祝愿广大读者“发菩提心,以净律仪,勤修三学,精进念佛,得大解脱”。
普为施资,参加录制、流通以及视听受持者回向功德 愿以此功德,供养十方诸佛菩萨摩诃萨,诸路护法者; 愿以此功德,消除宿现业,福慧皆增长,圆成胜善根; 所有刀兵劫,水火风灾难,疾病饥饿等,普愿尽灭除; 先亡获超升,现眷咸安乐,风雨常调顺,世界永和平, 法界诸含识,同证无上道。